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撒母耳记上第二十二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扫罗的逼迫和残杀】

   一、大卫与四百跟从者辗转到犹大地的哈列(1~5)

   二、扫罗责备臣仆对他不忠(6~8)

   三、多益告发祭司亚希米帮助大卫(9~15)

   四、多益奉命杀害祭司全家八十五人(16~19)

   五、仅剩亚比亚他一人投奔大卫(20~23)

 

贰、逐节详解

 

【撒上二十二1「大卫就离开那里,逃到亚杜兰洞。他的弟兄和他父亲的全家听见了,就都下到他那里。」

   〔吕振中译〕大卫就离开那里,逃到亚杜兰山寨〔传统:洞〕。他的弟兄和他父亲全家听见了,就都下到那里去找他。

   〔原文字义〕「亚杜兰」人的正义。

   〔文意注解〕「大卫就离开那里,逃到亚杜兰洞」:『亚杜兰洞』位于希伯仑西北约16公里,伯示麦南方约11公里,以拉谷的南侧山区有很多洞穴可容人。

         「他的弟兄和他父亲的全家听见了,就都下到他那里」:『全家』他们的处境相当危险,随时会被牵连杀害;『都下到他那里』意指都去投靠他,亚杜兰洞在山谷地带,地势较犹大山地为低,故用「下到」一词。

   〔话中之光〕()亚杜兰附近有很多石灰岩山洞,易守难攻。大卫在迦特学到了功课,知道凡事不能倚靠自己的小聪明,必须专心倚靠「为我成全诸事的神」(诗五十七2),倚靠祂的「慈爱和诚实」(诗五十七3),因此,神就借着环境把他从仇敌那里带回到受膏作王的犹大地,继续把他带到高处。

         ()大卫到了亚杜阑洞,就是进入了耶和华作他的避难所,这消息传到他家中,他的全家都下到他那里求庇护,真是一个人得到恩典,全家业都蒙恩受惠了。

         ()大卫很可能在亚杜兰洞写了诗篇五十七篇。大卫狼狈地离开迦特,但他的灵却因着神的光照而苏醒,所以能说:「我的灵啊,你当醒起」(诗五十七8)。虽然此时他还躲在洞中,环境还是那么艰难,但他的灵里却能欢唱:「主啊,我要在万民中称谢祢,在列邦中歌颂祢」(诗五十七9)!因为藏在洞中的大卫,心思早已离开眼前的那点难处,翱翔在「诸天」和「穹苍」之间(诗五十七10~11)。借着「狮子」和「烈火」(诗五十七4),他已经经历了神的「慈爱」和「诚实」(诗五十七10),知道诸天和全地都在祂的权柄之下(参诗五十七511),因此能够脱离个人的难处,专心寻求神的荣耀。

         ()神引导义人走路,有时是借着圣灵的引导,有时是借着环境的安排,大卫既然再无他路可走,只好逃到旷野的小洞了,这旷野的小洞,即下文所称的山寨,按人看并不是最安全地方,但有耶和华的同在,就不怕任何的危险,所以当耶和华救他脱离扫罗之手的日子,他就向耶和华唱这赞美的诗:「耶和华是救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盘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我要求告当赞美的耶和华,这样我必从仇敌中被救出来」(诗十八2~3)。这些能安慰人加人信心的赞美,都是大卫实际的经历。

 

【撒上二十二2「凡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都聚集到大卫那里,大卫就作他们的头目,跟随他的约有四百人。」

   〔吕振中译〕凡受窘迫的、凡欠债的、凡心里有苦恨的人、都集合到大卫那里;大卫就做他们的头目;跟从他的约有四百人。

   〔原文字义〕「窘迫」困境,困难,压力;「苦恼」苦的感受,苦痛;「头目」首领,领袖。

   〔文意注解〕「凡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都聚集到大卫那里」:『受窘迫的』指在人际关系上受有权势的人苛刻对待;『欠债的』指在钱财上被债务缠住无法脱身;『心里苦恼的』指在精神上被人事物辖制无法得着释放。

         「大卫就作他们的头目,跟随他的约有四百人」:『四百人』后来增加到六百人(参撒上二十三13)

   〔话中之光〕()在人看,躲在亚杜兰洞的大卫已经穷途末路,迫切需要得安慰。但圣灵却没有记录大卫在那里受安慰,而是记录经过迦特软弱的大卫,却在亚杜兰洞叫别人得安慰。这个安慰不是从大卫自己来的,而是从大卫身上流出的神的供应和扶持。因为大卫经过了迦特的软弱,在神面前学到了功课,因此能唱出「我心坚定,我心坚定;我要唱诗,我要歌颂」(诗五十七7);当他接受了神的对付之后,就能成为多人的祝福。

         ()受苦难的大卫那里聚集了受苦的人。苦难使人有深切的意识。并且在苦难中的联合更有凝聚力(A.H.Hallam)。在某种意义上这个集体也可以说是大卫王国的开始。神总是眷顾那些在人看来微不足道,但他们全然顺服神的人(参伯八9)

         ()大卫接纳投靠自己的流浪人成为他们的首领。大卫虽然是将来统治以色列的王却不怠慢这少数卑贱的人,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他的人格(参路十六10)

         ()「洞」应付了属灵的需要。扫罗居于王位,并有很多的拥护者。那时整个国家都在他手上,神在最高的主权里也承认他的职位,然而,你不会发现神是与他同在。只有大卫是在圣灵涂抹之下,他必须与神一同到旷野去。因此,那个洞就成了他的总部。凡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以及不满现实情况的一大群人,都聚集到他那里去,他就成了他们的首领。他们在四顾无路中来到亚杜兰洞投靠大卫,因为他们不能从别的地方解决他们的需要。

         ()大卫是主耶稣现在被弃绝的预表。直至今天,群众仍不断的投向主耶稣的里面寻求荫庇。他们渴望得着在圣灵管理下那个实际。他们来到主面前,主也接纳他们成为忠心的跟随者。他们所走的是一条孤单的道路,——与人为的系统对峙总是孤单的——但这些在主耶稣被拒绝的日子,而聚集在祂名下的核心小群,当主再来登宝座掌王权时,就会成为主所特别珍爱的同伴。

         ()凡受压迫的、欠债的、心里苦闷的,都聚集到逃亡的大卫那里。那些本身飘流无定之人,只有协助大卫作王才有好的前途。大卫统领一班人马,再次显出他能驾驭、激励别人,既有谋略也有才能。把纯良的人士组成军队已属不易,但是把跟随大卫的这班人组成大军,则需要更大的领导才能。这一批人后来形成大卫军队领导的核心,其中产生好几位「大能的勇士」(参撒下二十三8及以下各节)

         ()我们知道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遇见受窘迫,欠债,苦恼的一班人,他们因找不到供应,依靠,带领,所以如同羊没有牧人流离失所一样,现在他们听见大卫到了亚杜阑洞,就一个一个前来找寻大卫了,这又是预表了我们的主耶稣,祂无论到什么地方,就有许多疾病,痛苦,可怜的罪人前来亲近祂一样,因此祂发出呼声说:「凡劳苦挑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十一28)

         ()大卫此时也是过贫穷的生活,好像他自顾已经来不及,那里还有什么可以供应别人呢?但大卫却经历了耶和华是祂的产业,耶和华是祂供应的源头,他在穷乏之地,竟然能供应能供给四百多人的需要,并且后来所供给出去的是比先前更多。

         ()「大卫就作他们的头目」,不是大卫招募四百人来作他们的部下,乃是这四百人来到大卫面前,因得到供应,心中满足,自然就接受他的带领,尊他为头目,今天许多人争着要作属灵的领袖,而不追求在属灵上作属灵的器皿,这是何等的愚昧。

         ()哦!过旷野不安定的生活,住山洞过没有靠枕头的居处,艰难固然是不用说了,但在苦难中却训练出一般勇士来。谁要在属灵的事上作最有用的器皿,就必须要在世界上最难受的生活中学功课,但愿主的恩爱充满了我们,超过大卫吸引那些跟随者。叫我们肯付上代价来跟随祂。

 

【撒上二十二3「大卫从那里往摩押的米斯巴去,对摩押王说:“求你容我父母搬来,住在你们这里,等我知道神要为我怎样行。”」

   〔吕振中译〕大卫从那里往摩押的米斯巴〔即:守望地〕去,对摩押王说:『请容我父亲和母亲搬出来你们这里,等我知道神要为我怎样行。』

   〔原文字义〕「摩押」他父亲的;「米斯巴」守望台。

   〔文意注解〕「大卫从那里往摩押的米斯巴去,对摩押王说:求你容我父母搬来,住在你们这里,等我知道神要为我怎样行」:『摩押』耶西的祖父波阿(参得四21~22)娶摩押人路得(参得四10),故与摩押人有关系;『米斯巴』可能就是摩押王的都城吉珥哈列设,位于死海的东面,其纬度大约与别是巴相等;『求你容我父母搬来』摩押人曾与扫罗王争战(参撒上十四47),故任何扫罗王的敌人就是摩押王所接纳的人。

   〔话中之光〕()为把年老的双亲安置在安全的场所研究对策。大卫如此的孝心也是出自他的信仰(参出二十12;弗六1)

         ()大卫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苦难绝不能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解决,只有依靠神的引领和能力才能解决(参诗二十七10)。在外邦人的王面前,尤其在流亡的处境下,之所以能够如此吐露自己对神的信仰,都是因为他确信只有神才是全宇宙的统治者,也是真神(参诗十六、十八篇)

         ()等我知道神要为我怎样行。」我们若完全将自己交给神,神为我们作的,是没有穷尽的。大卫看不清楚神对他全盘的计划,他只有一个概念而已。我们呢?有些的事显明是神的作为,我们应该数算。

 

【撒上二十二4「大卫领他父母到摩押王面前。大卫住山寨多少日子,他父母也住摩押王那里多少日子。」

   〔吕振中译〕大卫把父母安顿在〔传统:领父母到〕摩押王面前;尽大卫在山寨的日子,他父母都住在摩押王那里。

   〔原文字义〕「领」引导,带领;「山寨」要塞,堡垒。

   〔文意注解〕「大卫领他父母到摩押王面前。大卫住山寨多少日子,他父母也住摩押王那里多少日子」:『大卫住山寨』山寨的确实地点有不同的猜测,有人说就是亚杜兰洞(1),有人说就是摩押的米斯巴(3),有人说是在摩押的某处。

   〔话中之光〕()大卫和他的跟随者,年青力壮,可以天天过流动的生活,但大卫的父母年老体弱,怎能随着阿门到处奔跑呢?因此大卫就商得摩押王的同意,让父母迁居在他们的国境,这真像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位祂肉身的母亲安排,将他交托门徒约翰一样,我们一面要走十字架的道路,一面却不能不尽为人子的责任。

         ()大卫的流浪是神为把他培养成领袖的旨意:大卫所面临的无数的苦难都是神要把大卫立为治理神选民的以色列王之前,磨炼使他谦卑,绝对地顺从是在神主权的干预之下发生的。实际上大卫在流浪生活中也确信神会帮助自己,并且当听到神的声音,便无条件地顺从,成为合神心意的人(参诗六十六10)。神的百姓应把所有状况理解为神启示的一个方面,并且把一切当作神的恩典来接受(参罗八28)

 

【撒上二十二5「先知迦得对大卫说:“你不要住在山寨,要往犹大地去。”大卫就离开那里,进入哈列的树林。」

   〔吕振中译〕神言人迦得对大卫说:『你不要住在米斯巴〔传统:山寨〕了;走吧,往犹大地去吧。』大卫就走,到哈列的森林去。

   〔原文字义〕「先知」发言人;「迦得」军队;「犹大」赞美的;「哈列」树林。

   〔文意注解〕「先知迦得对大卫说:你不要住在山寨,要往犹大地去」:『先知迦得』大概是撒母耳的先知学校门生,后来是大卫王朝历史的撰述人之一(参代上二十九29)曾帮助大卫组成圣殿诗班(参代下二十九25),也向大卫宣告过神的惩罚(参撒下二十四11);『要往犹大地去』可见山寨一定不是在犹大地

         「大卫就离开那里,进入哈列的树林」:『哈列的树林』位于犹大山地的一处森林,确实地点不详,有谓距离亚杜兰洞(1)不太远。

   〔话中之光〕()神不允许大卫长久停留在摩押,所以差遣先知迦得催促大卫「往犹大地去」,不必在以色列以外寻求庇护。神的受膏者应该回到犹大,投靠在神「翅膀的荫下」(诗五十七1)

         ()神通过先知迦特如此命令的理由是为了使大卫不要考虑人的眼目,而要单单仰望神。神为了熬炼自己百姓的信心,并使其成熟,有时加给很多逆境和困难。大卫不顾扫罗的威胁,遵照先知的忠告移居在这里,表明他的决心。

         ()大卫爱父母,体贴了父母的软弱(3~4)。一个孝顺父母的人,是神所喜悦的,神也体贴大卫的软弱,就差遣一位先知迦特前来帮助他,并叫他要离开山寨,进入树林去,大卫有先知在旁,随时指示当走的路,这是何等大的祝福。

 

【撒上二十二6「扫罗在基比亚的拉玛,坐在垂丝柳树下,手里拿着枪,众臣仆侍立在左右。扫罗听见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在何处,」

   〔吕振中译〕扫罗听见大卫和跟从大卫的人被发现了;那时扫罗在基比亚、在高处的垂丝柳树下坐着,手里拿着着矛;他的众臣仆侍立在左右。

   〔原文字义〕「基比亚」山谷;「拉玛」小山丘;「侍立」站立,立定。

   〔文意注解〕「扫罗在基比亚的拉玛,坐在垂丝柳树下,手里拿着枪,众臣仆侍立在左右」:『基比亚的拉玛』位于基比亚以北约3公里,基遍以东约4公里,与撒母耳的家乡拉玛(参撒上一18)不同地点。

         「扫罗听见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在何处」:『在何处』可能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在哈列的树林里暴露了行踪。

 

【撒上二十二7「就对左右侍立的臣仆说:“便雅悯人哪,你们要听我的话。耶西的儿子能将田地和葡萄园赐给你们各人吗?能立你们各人作千夫长、百夫长吗?」

   〔吕振中译〕扫罗就对左右侍立的臣仆说:『便雅悯人哪,你们听吧!耶西的儿子不但要将田地和葡萄园赐给你们各人!也要立你们各人做千夫长或百夫长呢!

   〔原文字义〕「便雅悯」右手之子;「耶西」我拥有。

   〔文意注解〕「就对左右侍立的臣仆说:便雅悯人哪,你们要听我的话」:『便雅悯人哪』可见扫罗的臣仆多为便雅悯支派的人。

         「耶西的儿子能将田地和葡萄园赐给你们各人吗?能立你们各人作千夫长、百夫长吗?」:表示升官封爵、赏赐土地乃是君王的权利(参撒上八14)

   〔话中之光〕()作为最高领袖,说这番话,不仅可耻,也是可哀。这样的精神状态,是邪灵的工作。狭窄的心,使扫罗画小圈子,周围只有本族的便雅悯人还可信任。他像帮派头目一样口吻,直接说:只有跟随我,听我的话,才可以升官发财。这简直是把国家名位土地来贿赂人。

 

【撒上二十二8「你们竟都结党害我;我的儿子与耶西的儿子结盟的时候,无人告诉我;我的儿子挑唆我的臣子谋害我,就如今日的光景,也无人告诉我,为我忧虑。”」

   〔吕振中译〕你们竟共谋来害我;我儿子同耶西的儿子结盟的时候、也没有人向我披露;我儿子鼓动我的臣仆做仇敌〔传统:埋伏〕来害我,就如今日的光景,你们中间也没有人顾惜〔传统:病〕我、而向我披露!』

   〔原文字义〕「结党」绑紧,共谋;「结盟」砍下(契约);「挑唆」站起;「谋害」埋伏,潜伏;「忧虑」安抚。

   〔文意注解〕「你们竟都结党害我;我的儿子与耶西的儿子结盟的时候,无人告诉我」:约拿单和大卫结盟的事(参撒上二十16),是两人之间私下的行为,扫罗的臣仆无从知道,乃是约拿单事后主动告诉扫罗的(参撒上二十三17),故扫罗控告他的臣仆都『结党害我』乃是无中生有的。

         「我的儿子挑唆我的臣子谋害我,就如今日的光景,也无人告诉我,为我忧虑」:『我的儿子』指约拿单;『我的臣子』指大卫;『我的儿子挑唆我的臣子谋害我』这是扫罗的妄想症,无人相信。约拿单一直到死,对他父亲忠心耿耿(参撒上三十一2),只是不同意他父亲对大卫无端猜忌、排斥而已。

   〔话中之光〕()疑忌别人的苦果,是深陷于感觉危险的泥淖,全是自己幻想造成的。这种自危的心态,使他长久处于自卫的紧张状态,费尽心力跟自己的黑影搏斗。扫罗王嫉妒大卫,疑忌大卫,以至失却理性,到了疯狂的边缘。他从前的平静失去了,镇日手里抓着枪,叫护卫人员站在旁边;他把对付大卫,当作了首要的生活目标。而且他更鼓励自己人打小报告,连儿子的行动也得监视,向他告密;约拿单与大卫结盟还是事实,诬指儿子挑唆,意图制造政变,谋害他,纯粹是他想象的。越怀疑人,谁都不相信,越加自危,然后自怜:我到了这样地步,也没有人为我忧虑。

 

【撒上二十二9「那时以东人多益站在扫罗的臣仆中,对他说:“我曾看见耶西的儿子到了挪伯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那里。」

   〔吕振中译〕那时以东人多益侍立在扫罗的臣仆们左右、应声地说:『我曾看见耶西的儿子往挪伯去、到了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那里。

   〔原文字义〕「以东」红;「多益」害怕;「挪伯」高地;「亚希突」我的兄弟是美善的;「亚希米勒」我兄弟是王,王的兄弟。

   〔文意注解〕「那时以东人多益站在扫罗的臣仆中,对他说:我曾看见耶西的儿子到了挪伯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那里」:『以东人多益』他是扫罗的司牧长,在大卫逃到挪伯时他正在场目睹(参撒上二十一7)

   〔话中之光〕()扫罗王鼓励告密(8),谗谤的小人就来了。多益就前来述说祭司亚希米勒与大卫之间的来往,硬把二人说成共谋,还捏造祭司为大卫求问耶和华,连神也牵涉在阴谋集团里。这引得扫罗进一步而杀人;多益是热心的帮凶。不敬畏神的人,别人不敢作的事,他作得出来,是公然与神为敌了(参撒上二十二6~19)

         ()以东就是以扫,是雅各的哥哥(参创二十七41),代表不蒙拣选而属肉体的人,自古以来,属肉体的人总是迫害属灵的人,这是不变的原则。

 

【撒上二十二10「亚希米勒为他求问耶和华,又给他食物,并给他杀非利士人歌利亚的刀。”」

   〔吕振中译〕亚希米勒为他求问永恒主,将干粮给他,并将非利士人歌利亚的刀也给了他。』

   〔原文字义〕「非利士人」移居者;「歌利亚」光彩灿烂。

   〔文意注解〕「亚希米勒为他求问耶和华,又给他食物,并给他杀非利士人歌利亚的刀」:『求问耶和华』后来祭司证实大卫确曾求问过神(参阅15),可能是求问他此行平安与否;『给他食物』指给大卫撤下来的陈设饼;『歌利亚的刀』那是大卫的战利品。

 

【撒上二十二11「王就打发人将祭司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和他父亲的全家,就是住挪伯的祭司都召了来,他们就来见王。」

   〔吕振中译〕王就打发人将祭司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和他父亲全家、在挪伯的祭司们、都召了来;他们就都来见王。

   〔原文字义〕「全家」家族,家庭。

   〔文意注解〕「王就打发人将祭司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和他父亲的全家,就是住挪伯的祭司都召了来,他们就来见王」:『亚希米勒和他父亲的全家』指当时担任祭司的家族。

 

【撒上二十二12「扫罗说:“亚希突的儿子,要听我的话。”他回答说:“主啊,我在这里。”」

   〔吕振中译〕扫罗说:『亚希突的儿子,你听!』亚希米勒说:『主上阿,我在这里。』

   〔原文字义〕「要听我的话」听从,顺从。

   〔文意注解〕「扫罗说:亚希突的儿子,要听我的话」:既不称呼大祭司的头衔,也不称呼他的名,是非常不礼貌的。

         「他回答说:主啊,我在这里」:亚希米勒的答话给予扫罗应有的尊敬。

 

【撒上二十二13「扫罗对他说:“你为什么与耶西的儿子结党害我,将食物和刀给他,又为他求问神,使他起来谋害我,就如今日的光景?”」

   〔吕振中译〕扫罗对他说:『你为甚么和耶西的儿子共谋来害我,将食物和刀给他,又为他求问神,鼓动他做仇敌〔传统:埋伏〕来害我,就如今日的光景呢?』

   〔原文字义〕「结党」绑紧,共谋。

   〔文意注解〕「扫罗对他说:你为什么与耶西的儿子结党害我,将食物和刀给他」:『结党害我』是莫须有的控告。

         「又为他求问神,使他起来谋害我,就如今日的光景?」:『为他求问神』大祭司对任何正当的请求,可以向神求问,例如:是否平安往前行,有无犯罪等。

 

【撒上二十二14「亚希米勒回答王说:“王的臣仆中有谁比大卫忠心呢?他是王的女婿,又是王的参谋,并且在王家中是尊贵的。」

   〔吕振中译〕亚希米勒回答王说:『在王的众臣仆中有谁像大卫那么忠信可靠呢?他是王的女婿,又是王的卫队长〔传统:并且转离去听从你〕,在王的家中又是受尊重的。

   〔原文字义〕「忠心」可靠的,可信任的;「参谋(原文双字)」转变方向,出发(首字);顺服者,臣服的人(次字);「尊贵」沉重,有份量,有尊荣。

   〔文意注解〕「亚希米勒回答王说:“王的臣仆中有谁比大卫忠心呢?」:『有谁比大卫忠心』指他冒死争战,作事精明,得众人喜爱(参撒上十七45;十八1630)

         「他是王的女婿,又是王的参谋,并且在王家中是尊贵的」:『王的参谋』指王的亲信;『尊贵的』指受人尊重的。

 

【撒上二十二15「我岂是从今日才为他求问神呢?断不是这样!王不要将罪归我和我父的全家,因为这事,无论大小,仆人都不知道。”」

   〔吕振中译〕我哪里是今天纔开始为他求问神呢?绝对不是:王不要将罪归仆人和仆人父亲全家;因为这一切事、无论大小、仆人全不知道。』

   〔原文字义〕「这事」事情,事件;「大」巨大的;「小」细微的,不重要的。

   〔文意注解〕「我岂是从今日才为他求问神呢?断不是这样!」:『断不是这样』指不是第一次为他求问神。

         「王不要将罪归我和我父的全家,因为这事,无论大小,仆人都不知道」:『这事,无论大小』指扫罗所指控的「结党害我,起来谋害我」(13)之事。

 

【撒上二十二16「王说:“亚希米勒啊,你和你父的全家都是该死的!”」

   〔吕振中译〕王说:『亚希米勒阿,你是该死的,你和你父全家。』

   〔原文字义〕「该死(原文双同字)」死,死亡。

   〔文意注解〕「王说:亚希米勒啊,你和你父的全家都是该死的」:扫罗听不进亚希米勒的自我辩护(14~15),判定所有的祭司家族都该死,这是公然与神为敌。

   〔话中之光〕()扫罗王做出错误的裁判而破坏公义,滥用职权:(1)按照不充分的证据裁判:律法上规定必须有两人以上的证人(参申十九15),但扫罗只靠一人,也是自己的心腹多益的证词而执行判决,藐视明显的证据,扫罗藐视亚希米勒用简洁明了的陈述申辩自己无罪的证词(14~15) (2)下不当的判决:扫罗给亚希米勒和其家族的死刑的判决只不过是暴君的横行。权力应该是代行神统治的机关(参罗十三1~7)。如果把权力当作实现个人的利益或欲望的工具,其使用者肯定是离弃神的罪人。

 

【撒上二十二17「王就吩咐左右的侍卫说:“你们去杀耶和华的祭司,因为他们帮助大卫,又知道大卫逃跑,竟没有告诉我。”扫罗的臣子却不肯伸手杀耶和华的祭司。」

   〔吕振中译〕王就对侍立左右的卫兵说:『你们转身去把永恒主的祭司杀死;因为他们也和大卫携手;他们知道大卫逃跑,也没有向我披露。』扫罗的臣仆却不情愿伸手把永恒主的祭司杀掉。

   〔原文字义〕「左右的侍卫」奔跑,跑步者;「帮助」手,力量;「伸」伸展,打发。

   〔文意注解〕「王就吩咐左右的侍卫说:你们去杀耶和华的祭司,因为他们帮助大卫,又知道大卫逃跑,竟没有告诉我」:扫罗判定祭司死罪的理由有二:(1)帮助大卫;(2)知情不报。

         「扫罗的臣子却不肯伸手杀耶和华的祭司」:因为不敢得罪神。

 

【撒上二十二18「王吩咐多益说:“你去杀祭司吧!”以东人多益就去杀祭司,那日杀了穿细麻布以弗得的八十五人;」

   〔吕振中译〕于是王对多益说:『你转身去把祭司杀掉。』以东人多益就转身去把祭司杀掉;那一天他杀死了八十五个人、都是带着神谕像的。

   〔原文字义〕「穿」带,承担,举起;「以弗得」祭司服。

   〔文意注解〕「王吩咐多益说:你去杀祭司吧。以东人多益就去杀祭司,那日杀了穿细麻布以弗得的八十五人」:『多益就去杀祭司』以东人多益表面上虽然皈依犹太教,但他不认识真神,所以不害怕杀害神的祭司;『八十五个人』是当场奉王的召命来见王(11)的祭司总数。

   〔话中之光〕()哦!扫罗的刚硬,多益的残忍,不只没有敬畏神,连人道天良也已丧失净尽,一个人悖逆了神,就到了这个地步,这就给我们看见天使长变为撒旦,立刻就变为神的仇敌;亚当一悖逆,立刻不敢见神的面,这实在是可怕的光景,求主救我们的脚步脱离悖逆的路。

         ()以扫的这个后代看来像一个合扫罗心意的人──妒忌、怨恨、恶毒、不安地等候着任何可以实现其邪恶本性之意图的浅薄借口。既然获得了以色列王的许可,多益就毫不犹豫地举手攻击神的仆人,甚至不顾亚希米勒和他的同伴们的庄严圣服。那天有八十五人倒在了自私的贪欲面前。扫罗保留亚甲性命时自称的宗教热心(参撒上十五20)与他的狂暴形成了怎样的对比啊,这狂暴使他犯下了以色列历史中无与伦比的残忍暴行。

         ()扫罗为甚么要杀害属于自己的祭司?因为他疑忌在约拿单、大卫与众祭司之间有串谋。他听到多益的报告,说大卫与大祭司亚希米勒谈话,从他得到食物和武器,就生出疑忌之心(9~10)。他的行动显出精神和情绪的不安已走向偏离神的地步。

         ()祭司的死向人民显明血淋淋的事实,君王可以变成邪恶的暴君。事奉神并不保证功成利就,也不保证健康长寿,神并未应许保护义人善人在这个世界不受恶人攻击,但祂确实应许到末后必然将一切的邪恶清除。在试炼中忠心到底之人,将来必得极大的赏赐(参太11~12;启二十一1~7二十二1~21)

 

【撒上二十二19「又用刀将祭司城挪伯中的男女、孩童、吃奶的,和牛、羊、驴尽都杀灭。」

   〔吕振中译〕他又将祭司城挪伯的人都用刀击杀:无论是男人女人、是孩童或吃奶的、是牛、驴、或羊、都用刀杀死。

   〔原文字义〕「吃奶的」乳儿;「杀灭」杀害,击打。

   〔文意注解〕「又用刀将祭司城挪伯中的男女、孩童、吃奶的,和牛、羊、驴尽都杀灭」:『祭司城挪伯』指主要以大祭司为中心人物,在他周围集结的祭司们和他们的家族为居民的城,通常还包括他们的仆人们,以及可能有其他平民。

   〔话中之光〕()扫罗他下令将挪伯城中的人畜完全杀灭,就是下屠城令(宣布把城中所有的尽行毁灭),在申命记中说明,只有对拜偶像以及悖逆神之城才可以这样行(参申十三12~17)。而实际上悖逆神的是他自己,并不是那些祭司。

         ()这件挪伯祭司的屠杀事件有两方面意义:(1)对以利家族审判预言的成就(参撒上二31~36;三11~14):祭司长亚希米勒为向神犯罪的以利的曾孙(参撒上十四3),因祖先的过犯而受审判,神的审判宣言虽拖延时间,但必然实现;(2)扫罗对神的叛逆行为:无辜的怀疑担负属神的祭司职务的祭司长,并残酷地施行屠杀是藐视神亵渎神的行为,行如此叛逆之事的结局就是灭亡。

 

【撒上二十二20「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有一个儿子,名叫亚比亚他,逃到大卫那里。」

   〔吕振中译〕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有一个儿子名叫亚比亚他溜走了,逃到大卫那里。

   〔原文字义〕「亚比亚他」我父真伟大。

   〔文意注解〕「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有一个儿子,名叫亚比亚他,逃到大卫那里」:『亚比亚他』奉父命留守会幕,大概多益屠杀众祭司的消息走漏,使他得以逃脱到大卫那里。

   〔话中之光〕()神能使用好事,也能使用坏事。虽然八十五个无辜的祭司被杀(18),但劫后余生的亚比亚他却带着以弗得投奔大卫(参撒上二十三6),从此所有的祭司都离开了扫罗、跟随大卫,大卫可以随时求问神了(参撒上二十三9~11)

 

【撒上二十二21「亚比亚他将扫罗杀耶和华祭司的事告诉大卫。」

   〔吕振中译〕亚比亚他将扫罗杀害永恒主祭司的事告诉大卫。

   〔原文字义〕「杀」杀,杀害。

   〔文意注解〕「亚比亚他将扫罗杀耶和华祭司的事告诉大卫」:显然在这之前,大卫尚未知道惨事。

 

【撒上二十二22「大卫对亚比亚他说:“那日我见以东人多益在那里,就知道他必告诉扫罗。你父的全家丧命,都是因我的缘故。」

   〔吕振中译〕大卫就对亚比亚他说:『那一天多益在那里、我就知道他一定会告诉扫罗的:哎,你父系全家族的性命都是我害死的。

   〔原文字义〕「缘故」转向,翻转。

   〔文意注解〕「大卫对亚比亚他说:那日我见以东人多益在那里,就知道他必告诉扫罗」:大卫知道多益并不敬虔。

         「你父的全家丧命,都是因我的缘故」:大卫承认亚希米勒全家之死,他自己负有责任。

   〔话中之光〕()亚比亚他得以逃脱到大卫面前,这是出乎神的安排,因为大卫需要亚比亚他作祭司,可以在神面前代求,另一方面亚比亚他也需要大卫的保护,当亚比亚他将一切遭遇告诉大卫的时候,他是何等惧怕伤心,大卫却安慰他说:『你父的全家丧命都是因我的缘故。』为大卫(基督)舍命,这是何等光荣,何等有价值!

         ()大卫坦诚地承认以亚希米勒为首的祭司们死的原因是在于自己(参诗三十二5),大卫为自己犯罪(因撒谎)悔改,像这样,大卫虽然因自己的过犯使很多人受害,但通过在神和人面前的真正的悔改恢复了信仰,这才是使大卫不愧被称为合乎神心意的人的原因(参撒下十二13)

         ()在这场悲剧面前,属圣灵的大卫不是和属肉体的扫罗一样推诿责任、或者文过饰非,而是立刻反省自己,把整个事情的责任承担过来。他承认是自己的诡诈连累了别人,祭司遭到屠杀,固然是因为多益的谗言(9~10),但也是因为大卫的谎言(参撒上二十一1~2)。因此,大卫写下诗篇五十二篇,既是在谴责多益的「舌头」,也是在责备自己的「舌头」:「你的舌头邪恶诡诈,好像剃头刀」(诗五十二2)、「诡诈的舌头啊,你爱说一切毁灭的话」(诗五十二4)

 

【撒上二十二23「你可以住在我这里,不要惧怕。因为寻索你命的就是寻索我的命。你在我这里可得保全。”」

   〔吕振中译〕你住在我这里吧;不要惧怕;因为寻索你〔原文:我〕性命的正在寻索我〔原文:你〕性命呢;在我这里、你就可得保全。』

   〔原文字义〕「寻索」寻求,渴求;「保全」保存,守卫。

   〔文意注解〕「你可以住在我这里,不要惧怕」:『不要惧怕』意指我会负责保护你。

         「因为寻索你命的就是寻索我的命。你在我这里可得保全」:意指你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彼此安危与共。

   〔话中之光〕()我们是住在主里面,主是我们的避难所,「坚心依靠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为他依靠你」(赛二十六3)

 

叁、灵训要义

 

【民心背向】

   一、各种人投奔大卫:

         1.他的弟兄和他父亲的全家听见了,就都下到他那里」(1):他的骨肉之亲。

         2.「凡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都聚集到大卫那里,大卫就作他们的头目,跟随他的约有四百人」(2):各种受压迫的人。

         3.「先知迦得」(5):神的发言人,可以通过他求问神。

         4.「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有一个儿子,名叫亚比亚他,逃到大卫那里」(20):大祭司为人献祭,可以通过他蒙神赦罪,得享平安。

   二、对扫罗众叛亲离:

         1.「就对左右侍立的臣仆说:便雅悯人哪,你们要听我的话。耶西的儿子能将田地和葡萄园赐给你们各人吗?能立你们各人作千夫长、百夫长吗?」(7):依靠升官封爵、赏赐土地来拢络臣仆。

         2.「你们竟都结党害我;我的儿子与耶西的儿子结盟的时候,无人告诉我;我的儿子挑唆我的臣子谋害我,就如今日的光景,也无人告诉我,为我忧虑」(8):却没有可以推心置腹的人。

         3.「那时以东人多益站在扫罗的臣仆中,对他说:我曾看见耶西的儿子到了挪伯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那里」(9):仅剩那靠谄媚打小报告博取主子欢心的小人。

         4.「亚希米勒回答王说:王的臣仆中有谁比大卫忠心呢?他是王的女婿,又是王的参谋,并且在王家中是尊贵的」(14):诬良为盗,尽失忠良。

         5.「王就吩咐左右的侍卫说:你们去杀耶和华的祭司,扫罗的臣子却不肯伸手杀耶和华的祭司」(17):稍具良心的,不肯听命行事。

         6.「王吩咐多益说:你去杀祭司吧!以东人多益就去杀祭司,那日杀了穿细麻布以弗得的八十五人;又用刀将祭司城挪伯中的男女、孩童、吃奶的,和牛、羊、驴尽都杀灭」(18~19):放纵奸臣,杀害忠良,惨绝人寰。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母耳记上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撒母耳记上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