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十六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大卫首次受膏】 一、神厌弃扫罗,预定大卫(1节) 二、撒母耳奉神差遣到伯利恒膏立大卫(2~13节上) 三、圣灵的感动大卫,离开扫罗(13节下~14节) 四、扫罗被恶魔扰乱,征召大卫弹琴驱魔(15~23节) 贰、逐节详解 【撒上十六1】「耶和华对撒母耳说:“我既厌弃扫罗作以色列的王,你为他悲伤要到几时呢?你将膏油盛满了角,我差遣你往伯利恒人耶西那里去,因为我在他众子之内预定一个作王的。”」 〔吕振中译〕「永恒主对撒母耳说:『我弃绝了扫罗做以色列的王,你为他悲伤要到几时呢?把你的角盛满了膏油吧!来,我差遣你到伯利恒人耶西那里去,因为我在他的儿子当中已经看定了一个作王的。』」 〔原文字义〕「厌弃」鄙视,拒绝;「悲伤」哀哭,哀挽;「预定」被展示,使看见。 〔文意注解〕「耶和华对撒母耳说:“我既厌弃扫罗作以色列的王,你为他悲伤要到几时呢?」:意指不能期望扫罗改过自新,成为神手中所使用的人了。 「你将膏油盛满了角,我差遣你往伯利恒人耶西那里去,因为我在他众子之内预定一个作王的」:『伯利恒』耶路撒冷南方约8公里,是后来耶稣基督的降生地;『耶西』他是波阿斯和路得的孙子(参得四17,22);『在他众子之内预定一个』指大卫(参13节)。 〔话中之光〕(一)大卫并不比扫罗或者哥哥更高尚、更顺服神,他们的肉体本相并没有任何不同。但大卫还没做任何事,就在母腹中被神拣选作特殊的器皿(参诗二十二9~10),因为神的拣选不是根据人的所有和所是,而是根据祂自己的定意,没有一个亚当的后裔配得神的拣选,神的拣选都是恩典。因此,大卫是先被拣选,然后被神装备;而不是先具备了条件,然后被神拣选。 (二)「我已预定一个作王的」这句话解决了一切疑问。神的预备可以满足一切需要,止息一切忧虑。我们不必为教会或国家的前途忧心忡忡,神的预备足以对付各样临到的事。在某处不显眼的角落,神有他所预备和指定的器皿。他现今将箭藏在箭囊里;但在特定的一刻,他要使箭应声而出,带着无比的威力,直射中靶的。 (三)「你为他悲伤要到几时呢?」为着神的事悲伤并非不对,但一直为着神的事悲伤,却是不该,也是不必。因为悲伤并不能成就神的旨意,何况长久悲伤,结果总是叫灵下沉,惟有信心才能看见神的荣耀。因信而有的喜乐,才能叫人刚强。 (四)要到伯利恒之前,必须「将膏油盛满了角」。这告诉我们,我们若要寻找基督,就必须借着圣灵。只有圣灵才能将基督启示给我们,叫我们能不断的更深认识祂。 【撒上十六2】「撒母耳说:“我怎能去呢?扫罗若听见,必要杀我。”耶和华说:“你可以带一只牛犊去,就说:‘我来是要向耶和华献祭。’」 〔吕振中译〕「撒母耳说:『我怎能去呢?扫罗听见、必定杀害我的。』永恒主说:『你手里可以牵着一只母牛犊,就说:“我是为给永恒主献祭来的。”」 〔原文字义〕「牛犊(原文双字)」公牛(首字);小牛犊(次字)。 〔文意注解〕「撒母耳说:我怎能去呢?扫罗若听见,必要杀我」:意指若公然膏立另一个新王,必定会受到今王的迫害。 「耶和华说:你可以带一只牛犊去,就说:我来是要向耶和华献祭」:神教导撒母耳以献祭的名义去伯利恒,这是祭司的职任。 〔话中之光〕(一)神是不是要撒母耳说谎?其实并非如此,平安祭应该是膏立君王前的一个步骤,就如撒上九12~27 膏立扫罗前也是先有献祭。因此撒母耳只是隐瞒部份事实,而非捏造献祭之事。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出神鼓励撒母耳隐瞒部份事实而自保,似乎我们也不必对别人「甚么都说」。 (二)因疑惑而不敢往前,恐怕有不测的遭遇,这是人在属灵方面不能积极的通病。但神的话是说,带着一只牛犊去。这牛犊又是预表完全奉献的基督,靠着基督,我们就能勇往直前了。在属灵的路上,目标是基督——伯利恒的大卫,能力也是基督——献祭的牛犊。当我们在跟随主的路上,虽然遇见了许多困难,只要一再来到主面前仰望祂依靠祂,就什么难处都无不可迎刃而解了。 【撒上十六3】「你要请耶西来吃祭肉,我就指示你所当行的事。我所指给你的人,你要膏他。”」 〔吕振中译〕「你请耶西来赴祭筵,我就指示你所当行的:我对你说明甚么人,你就为我膏立甚么人好啦。』」 〔原文字义〕「耶西」我拥有;「指示」使认识,受指示;「指给」讲说,宣示。 〔文意注解〕「你要请耶西来吃祭肉,我就指示你所当行的事。我所指给你的人,你要膏他」:『祭肉』指献平安祭后,可以分享的祭肉;『你所当行』指膏立神所指定的人;『你要膏他』原文是「你要膏他归我」或「你要为我膏他」。 〔话中之光〕(一)「你要膏他」表明膏耶西之子是「神的工作」。因此,当撒母耳举行这一神圣仪式的时候,神带领和保守了他,使他在危险中顺利完成了使命(参13节)。神也会同样引导和保守今天为神作工的所有工人(参太二十八20)。 (二)只要撒母耳肯顺服神的吩咐而行,神就要继续指示他所当行的事,神的带领是一步一步进行的,你往前走一步,祂就再指示你一步,我们只负责顺服,祂会负责带领,这是蒙福的路。 【撒上十六4】「撒母耳就照耶和华的话去行。到了伯利恒,那城里的长老都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问他说:“你是为平安来的吗?”」 〔吕振中译〕「撒母耳便照永恒主所吩咐的话去行。他到了伯利恒,那城的长老都战战兢兢地迎接他,说:『你来平安么?』」 〔原文字义〕「伯利恒」粮食之家;「战战兢兢地」害怕,惊吓;「迎接」遭遇,降临。 〔文意注解〕「撒母耳就照耶和华的话去行。到了伯利恒,那城里的长老都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问他说:你是为平安来的吗?」:『战战兢兢』表示谦恭尊敬,又含有害怕之意;『是为平安来的吗?』询问撒母耳是以祭司的身分来献平安祭,或是以先知的身分来宣告神的旨意。 〔话中之光〕(一)撒母耳冒着生命的危险(参2节),放下自己的思虑,按照耶和华的吩咐去了伯利恒。他的此番行为,显明基督教的伦理观念,绝对不是随机应变,不是根据状况和环境,或者人的自我存在状态而变化。基督徒的行为,乃是根据神借着圣经所宣示永不改变的旨意。 (二)撒母耳一生蒙福的地方,就在于「照耶和华的话去行」。扫罗被弃绝的原因,就在于悖逆耶和华。顺服或悖逆,乃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哦,遵行耶和华命令的人有福了!撒母耳到了伯利恒,一切都平安顺利,他所顾虑的危险,一点也没有发生,由此可见,人的忧虑,惧怕,都是多余的,只要行在神的旨意中,神就负一切的责任。 【撒上十六5】「他说:“为平安来的,我是给耶和华献祭。你们当自洁,来与我同吃祭肉。”撒母耳就使耶西和他众子自洁,请他们来吃祭肉。」 〔吕振中译〕「他说:『平安;我是给永恒主献祭来的;你们要洁净自己为圣、来跟我赴祭筵。』撒母耳就叫耶西和他儿子们洁净为圣,请他赴祭筵。」 〔原文字义〕「自洁」使成圣,分别。 〔文意注解〕「他说:为平安来的,我是给耶和华献祭。你们当自洁,来与我同吃祭肉。”撒母耳就使耶西和他众子自洁,请他们来吃祭肉」:『自洁』指借着沐浴身体、洗衣服和节欲(参出十九10~15;撒上二十一4~6),并经过分别为圣的仪式,然后才能吃祭肉;『耶西和他众子』耶西可能是伯利恒城的望族(参得二1;四21~22),甚或是长老,故特别受邀。 【撒上十六6】「他们来的时候,撒母耳看见以利押,就心里说,耶和华的受膏者必定在他面前。」 〔吕振中译〕「他们来的时候,撒母耳看见以利押,就心里说:『这一定是永恒主所要膏立的、果然在他面前了。』」 〔原文字义〕「以利押」我神为父,神是父。 〔文意注解〕「他们来的时候,撒母耳看见以利押,就心里说,耶和华的受膏者必定在他面前」:『以利押』他是长子(参撒上十七13;代上二13),又名以利户(参代上二十七18),他的特点是身材高大(参7节)。 〔话中之光〕(一)从6~13节这一段圣经所给我们看见的,就是神的意念实在高过人的意念,神的看法与人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所以我们必须放下自己的观念,才能接受神的启示而认识神和神的意念。 【撒上十六7】「耶和华却对撒母耳说:“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 〔吕振中译〕「但是永恒主对撒母耳说:『不要注意他的容貌、和他身材的高大;我不取他;因为永恒主人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面目,永恒主是看内心。』」 〔原文字义〕「外貌」外表,景象;「不拣选」鄙视,拒绝。 〔文意注解〕「耶和华却对撒母耳说: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外貌』意指外表容貌,包括显在人眼前的作为,往往是故意表现给人看的假象;『内心』意指里面的存心,旁人往往无法看透。 〔话中之光〕(一)大卫的外在条件要逊于扫罗。但是,有一点他却超越扫罗,就是他是合神心意的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神的国度需要合神心意的人,而非拥有华美外在条件的人(太五3~12)。以神的国度为终极目标的教会,在选择教会工人的时候,也必须采用此原则。 (二)人所具备的外在条件并不是永远或完全的。从扫罗身上吸取的教训来看,他出众的外貌(参撒上九2)并不能掩盖自私而残缺的人格。神不看人的外表,喜悦与所有人相交。所有人均是按照神的形像造的,不会像人所想的受外在条件的局限。 (三)「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这是神鉴察人的原则。人「所求所选的王」(撒上十二13),看重的是外貌胜过众民(撒上十24);但神所拣选的王,看重的却是里面真实的顺服。人是看事奉的工作、热心或成绩,神却是看事奉是否「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罗十一36)。 (四)神所看重的「内心」,是单单跟随神、顺服神的心。然而,按着人的天然本相,大卫和扫罗的「内心」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们都「是在罪孽里生的」(诗五十一5),都有可能在一时、一事上跟随神、顺服神,但一遇到特别的试炼,马上就会失败。大卫和扫罗的区别是:扫罗是按着人的肉体本相作王,所以始终无法脱离肉体的辖制,是属肉体的王;但神却要对付大卫的肉体,让他脱离肉体的辖制,接受神的管理,成为属圣灵的王。因此,不是大卫的「内心」更好,所以神拣选了他;而是神拣选了他,所以才为他重新「造清洁的心」(诗五十一5),使大卫成为「合他心意的人」(撒上十三14)。 (五)心在决定命运中是导向因素,因为一个人「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箴23:7)。自由选择本质上是理智问题,但是常受感觉与情绪的强烈影响。神最注意的是人的心,因为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发出」(箴四23)。 (六)扫罗身材出众,「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参撒上十23)。难怪以色列民向他欢呼,因他们都能看见他的头。然而,人的头是何等容易时常拦阻神的旨意!大卫似乎懂得这一点,因而这位合乎神心意的人,再三地把属人的理由放弃,只凭着简单的信心而行动。当他要面对歌利亚时(歌利亚的头,比扫罗的头更加特出),他拒绝戴头盔,穿铠甲,只带着杖和五块光滑的石子,以及一个甩石的机弦出去。那块瞄准的石子一发出,射进了巨人的额里,那巨人就倒下来了,那一天,大卫便显为是未来的以色列君王。 (七)从历史来看,我们的歌利亚(撒但),已经在各各他被毁灭了,但从属灵方面来看,扫罗(老旧的己)却仍在我们里面生存着。今日许多基督徒,难处就是受他们自己的头所管理,然而,我们不要转向里面专看自己,因扫罗并非我们的敌人,而他的日子已被数算定了,如果这位具有牧者心肠的大卫要在我们中间设立宝座,我们对于那个没有受割礼的非利士人(撒但),就必须有一种明确的态度。在属灵的意义上来说,我们必会遇到那非利士人,而我们一定要胜过他。 (八)扫罗高大俊美、相貌堂堂,撒母耳可能想找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作下任的君王,但是神告诉他,不要单单以貌取人。以貌取人会忽略了有潜质的人材,这些人可能没有令人羡慕的仪表。外貌并不显明人的实质和内涵。幸而神是以信心与品德(性格)而不以外貌判断人。也因为只有祂能看透人的内心,所以,只有祂能对人有精确无误的判断。许多人竭尽心力修饰仪容,其实应当花更多的时间改进内在的性格、培养德行。尽管人人都能看到你的外貌,只有你自己与神才知道你内心究竟是怎样的。你要采取甚么步骤,改善你的内心态度和心境呢? 【撒上十六8】「耶西叫亚比拿达从撒母耳面前经过,撒母耳说:“耶和华也不拣选他。”」 〔吕振中译〕「耶西叫亚比拿达从撒母耳面前经过;撒母耳说:『这一个、永恒主也不拣选。』」 〔原文字义〕「亚比拿达」我父是尊贵的,我父愿意。 〔文意注解〕「耶西叫亚比拿达从撒母耳面前经过,撒母耳说:耶和华也不拣选他」:『亚比拿达』他是次子(参撒上十七13;代上二13),没有特出表现。 【撒上十六9】「耶西又叫沙玛从撒母耳面前经过,撒母耳说:“耶和华也不拣选他。”」 〔吕振中译〕「耶西叫沙玛过来;撒母耳说:『这一个、永恒主也不拣选。』」 〔原文字义〕「沙玛」惊骇。 〔文意注解〕「耶西又叫沙玛从撒母耳面前经过,撒母耳说:耶和华也不拣选他」:『沙玛』他是三子(参撒上十七13),又名示米亚(参代上二13),也没有特出表现。 【撒上十六10】「耶西叫他七个儿子都从撒母耳面前经过,撒母耳说:“这都不是耶和华所拣选的。”」 〔吕振中译〕「耶西叫他的七个儿子都从撒母耳面前经过;撒母耳对耶西说:『永恒主都不拣选这几个人。』」 〔原文字义〕「拣选」选择,挑选,决定。 〔文意注解〕「耶西叫他七个儿子都从撒母耳面前经过,撒母耳说:这都不是耶和华所拣选的」:『七个儿子』这里暗示大卫是第八个儿子,但别处圣经明记:「四子拿坦业、五子拉代、六子阿鲜,七子大卫」(代上二14~15),可能其中有一位大卫的兄长未婚无子嗣而死,故未列入家谱。 【撒上十六11】「撒母耳对耶西说:“你的儿子都在这里吗?”他回答说:“还有个小的,现在放羊。”撒母耳对耶西说:“你打发人去叫他来;他若不来,我们必不坐席。”」 〔吕振中译〕「撒母耳对耶西说:『孩子们全都在这里么?』他回答说:『还剩下一个小的,现在正在替看羊、跟羊群在一起呢。』撒母耳对耶西说:『请打发人去带他来;因为他没来到、我们决不坐席。』」 〔原文字义〕「小的」小的,低微的,不重要的;「不坐席」转回,回转。 〔文意注解〕「撒母耳对耶西说:你的儿子都在这里吗?他回答说:还有个小的,现在放羊。撒母耳对耶西说:你打发人去叫他来;他若不来,我们必不坐席」:『坐席』原文是「环绕」,可能指绕行祭坛,经祭司行洁净仪式后才入席分享祭肉。 【撒上十六12】「耶西就打发人去叫了他来。他面色光红,双目清秀,容貌俊美。耶和华说:“这就是他,你起来膏他。”」 〔吕振中译〕「耶西就打发人去领他来:他脸色赤红:双目清秀,丰采俊美。永恒主说:『这一个就是了;你起来膏他。』」 〔原文字义〕「面色光红」红色的,红润;「清秀」美好,美丽;「俊美」好的,令人愉悦的。 〔文意注解〕「耶西就打发人去叫了他来。他面色光红,双目清秀,容貌俊美。耶和华说:这就是他,你起来膏他」:『面色光红』有三种解释:(1)肤色红润;(2)脸颊红润;(3)红发。仍以和合本译文为佳。『双目清秀』原文注重在形容两眼明亮、清澈、蓝白分明;『容貌俊美』形容面貌悦人、好看、英俊。 〔话中之光〕(一)「面色光红」,乃说出他的明洁而返照神的荣耀,同时又充满了生命,和活泼而有能力。「双目清秀」,乃说出他单纯向着主,在主之外别无所求。「容貌俊美」,乃说出神的美善,在他身上有具体的显出。 【撒上十六13】「撒母耳就用角里的膏油,在他诸兄中膏了他。从这日起,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撒母耳起身回拉玛去了。」 〔吕振中译〕「撒母耳就拿了油角,在他哥哥们中间膏了他;从那一天起、永恒主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于是撒母耳起身、往拉玛去了。」 〔原文字义〕「膏了」涂抹,涂油于,膏立;「大大感动」昌盛,成功;「拉玛」小山丘。 〔文意注解〕「「撒母耳就用角里的膏油,在他诸兄中膏了他。从这日起,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撒母耳起身回拉玛去了」:『膏了他』大卫一生共有三次受膏,第一次是在伯利恒不公开的受膏(本节),第二次是在希伯仑作犹大的王(参撒下二4),第三次是在希伯仑作全以色列的王(参撒下五3);『耶和华的灵』指神的灵,亦即圣灵;『大大感动』意指从此圣灵停留在他身上,并引导、推动、影响他的一生。 〔话中之光〕(一)大卫虽在此时受了膏,但经历了十多年来的忍耐和苦难,才登上犹大支派的王位(参撒下二4)。然后再等待七年半之后,登基成为整个以色列的王(参撒下五3)。由此可见以色列王大卫的荣耀是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之后才得到的。因此因信耶稣基督而成为神子女的圣徒们(参约一12),当以忍耐胜过世上的试练和考验(参太二十四13;来十二1),直到与基督一同在神的国度作王。 (二)大卫受膏之后,神在大卫身上的工作就开始了,「从这日起,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引导他活在神的面前,借着日常生活和放羊中小事来装备他(参撒上十七34~36),学习凡事顺服神、信靠神(参撒上十七37),在他里面新造一颗绝对跟随神的心。人的天然肉体都是不肯接受对付的,只有属圣灵的人,才能甘心接受神的对付。圣灵引导他甘心接受神的破碎和造就,一生所求的就是「不要从我收回祢的圣灵」(诗五十一11)。 (三)圣灵在大卫身上所作的工作,正是祂将在每个新约信徒身上所做的工作。我们并不是因为「内心」(参7节)比不信的人更好,所以神「看内心」,就拣选了我们;而是因为神拣选了我们,「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罗八9),圣灵将我们的「心意更新而变化」(罗十二2)以后,我们的「内心」才能蒙神悦纳。因此,我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加五16),像大卫一样,一生接受十字架的对付,「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加五16),将来才能与基督一同「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二十二5)。 (四)五旬节的时代确有身上神恩膏的机会。凡分别为圣等候神的人必能得着,荣耀神。这个时代神的灵必常在人们的身上。你若还没有得着,要要寻求。凡寻求的必可得着,如果主尚且需要神的灵为传福音及安慰人心,我们岂不更需要吗?祂在受浸时,有神的灵降在祂身上。我们原生在罪中,虽蒙救赎,更需圣灵的能力。神应许祂每个儿女说:「当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为我作见证」(徒一8)。 【撒上十六14】「耶和华的灵离开扫罗,有恶魔从耶和华那里来扰乱他。」 〔吕振中译〕「永恒主的灵离开了扫罗;有恶灵从永恒主那里来惊扰他。」 〔原文字义〕「灵」灵,气,风;「离开」转变方向,出发;「恶」坏的,恶的;「魔」(原文与「灵」同字);「扰乱」惊吓,攻击。 〔文意注解〕「耶和华的灵离开扫罗,有恶魔从耶和华那里来扰乱他」:『离开』与「停留」相反,从此他的所作所为,与圣灵无关;『恶魔』与「圣灵」相反,即指「邪灵」;『从耶和华那里来』不是说邪灵来自神,乃是说神许可邪灵作工在扫罗身上;『扰乱他』意指使他由不得自己,情况轻者有如患精神忧郁症,重者有如患精神错乱或分裂症。 〔话中之光〕(一)「我们从神手里得福,不也受祸吗」(伯二10)。神没有阻止撒但、邪灵遍地活动,甚至侵害神的百姓,做违背神旨意的事情,但一切都在神的掌控之下,为要成就神的旨意。神允许「恶魔」来骚扰扫罗,正是为了把大卫带进宫廷、学习作王。 (二)「耶和华的灵离开扫罗」,扫罗已经厌弃了神的灵──犯了不可赦免的罪──神再也没有什么能为他做的了(参撒上十五35)。并不是耶和华的灵从扫罗的擅专撤回了;而是扫罗反抗了祂的领导,并且故意使自己抽身退步不受圣灵的影响。 (三)当然,有撒但不能越过的界限(参伯一12;二6),但是在他有限的范围内他确实有神圣的许可去行事。因而,虽然他的行动与神圣的旨意相反,他也只能做神允许他去做的事,并且凡是他或他的邪灵们可以做的,都是神允许做的。所以当神从扫罗撤回祂自己的灵时,撒但就可以自行其道了。 (四)因着扫罗明目张胆的悖逆神,所以神就离弃了他,并且不再用他作以色列的王了。虽然外表上他仍是作以色列的君,坐在王位上发号施令,但实际上他已失去神托付的权柄,神的灵也不在他身上,他和神的交通业已断绝了。今天有些神的仆人,可能也和扫罗一样,只维持属灵的外表,保持着地位上的职权,而实际上却已不是神所用的器皿,这是多么可怕的情形。 (五)人所受到的扰乱,乃是错在本身,咎由自取。必须自己来省察,罪由应得,不能诿过疑惑于神。况且神在审判鬼魔的日子未到之前,(参太十 29;启十二 12;十六 14),魔鬼所作的一切活动,乃是神所许可的。 (六)大卫接受了神的灵这个经验,与随即耶和华的灵离开扫罗之间,并不是偶然巧合的。扫罗被神弃绝,表示神现在收回以前赐给他的特殊能力。更坏的是,他开始要忍受思想上的折磨,我们今天可以采用心理学名词形容他。但三千年后的今日,我们仍然不能准确地诊断他的症状,只可见到一些病征──例如可怕的疑惑,和暴力的冲动──在稍后的叙述中提到。 【撒上十六15】「扫罗的臣仆对他说:“现在有恶魔从神那里来扰乱你。」 〔吕振中译〕「扫罗的臣仆对他说:『你请看,现在有恶灵从神那里来惊扰你呢。」 〔原文字义〕「臣仆」臣仆,奴仆,仆人。 〔文意注解〕「扫罗的臣仆对他说:现在有恶魔从神那里来扰乱你」:请参阅14节注解。 【撒上十六16】「我们的主可以吩咐面前的臣仆,找一个善于弹琴的来,等神那里来的恶魔临到你身上的时候,使他用手弹琴,你就好了。”」 〔吕振中译〕「愿我主吩你面前的臣仆去寻找一个精于弹琴的人来;等从神那里来的恶灵临到你身上时、他伸手一弹琴,你就好了。』」 〔原文字义〕「主」主,主人;「善于」擅长,熟练;「琴」竖琴。 〔文意注解〕「我们的主可以吩咐面前的臣仆,找一个善于弹琴的来,等神那里来的恶魔临到你身上的时候,使他用手弹琴,你就好了」:『用手弹琴,你就好了』指音乐疗法,可以帮助纾压。 〔话中之光〕(一)这种「音乐疗法」也许有暂时的效果,但并不能根治已被神离弃的扫罗。对扫罗来说,真正需要的是忏悔的眼泪和痛悔的祷告以及感谢的赞美。包括在内的信心之祷告后的认罪悔改(参雅五14~16)。 【撒上十六17】「扫罗对臣仆说:“你们可以为我找一个善于弹琴的,带到我这里来。”」 〔吕振中译〕「扫罗对臣仆说:『你们请为我看定了一个善于弹琴的人,领到我这里来。』」 〔原文字义〕「弹」拨嫌,弹奏。 〔文意注解〕「扫罗对臣仆说:你们可以为我找一个善于弹琴的,带到我这里来」:大概扫罗自己也感受折磨,故同意找人试试。 【撒上十六18】「其中有一个少年人说:“我曾见伯利恒人耶西的一个儿子善于弹琴,是大有勇敢的战士,说话合宜,容貌俊美,耶和华也与他同在。”」 〔吕振中译〕「僮仆中有一个人应时地说:『吶,我曾看见伯利恒人耶西有一个儿子、精于弹琴;是个有力气英勇之士,能打仗;说话能明辨;兼有丰姿;永恒主也和他同在。』」 〔原文字义〕「少年人」男孩,少年;「大有勇敢(原文双字)」强壮的,大能的(首字);力量,能力(次字);「说话合宜(原文双字)」分辨,理解(首字);言论,言语(次字);「容貌俊美」形状,样式,姣好。 〔文意注解〕「其中有一个少年人说:我曾见伯利恒人耶西的一个儿子善于弹琴,是大有勇敢的战士,说话合宜,容貌俊美,耶和华也与他同在」:『有一个少年人』指年纪和大卫相仿的仆人;『大有勇敢的战士』可能听说过大卫徒手打死狮子(参撒上十七34~35)的传闻;『说话合宜』指应对文雅合是;『耶和华也与他同在』指凡事有神的赐福。 〔话中之光〕(一)一个被轻视,被认为没有前途的大卫;有一天竟蒙恩成为前途似锦,并且是光辉烈烈的战士和君王;最主要的原因乃是在于末了一句话:「耶和华也与他同在。」青年人哪,你的环境如何,不是一件重大的事;最重要的问题,乃是神也与你同在么?但愿我们一生一世,活在主的同在中。这是蒙福的秘诀。 【撒上十六19】「于是扫罗差遣使者去见耶西,说:“请你打发你放羊的儿子大卫到我这里来。”」 〔吕振中译〕「于是扫罗打发使者去见耶西,说:『请打发你的儿子大卫、那跟着羊群的、到我这里来。』」 〔原文字义〕「大卫」受钟爱的。 〔文意注解〕「于是扫罗差遣使者去见耶西,说:请你打发你放羊的儿子大卫到我这里来」:开始时大概是属于试用性质的暂时征召。 〔话中之光〕(一)大卫受膏以后,并没有倚靠自己的努力来谋求王位,而是继续放羊。神自己负责让万事互相效力,使牧羊少年大卫被带到宫廷里学习做王。凡是被神拣选、呼召的人,神自己会负责所需要的一切聪明才智、资源机会。属肉体的工作,是根据自己的动机、倚靠自己的努力、为了自己的荣耀;而属圣灵的工作,是本于神、倚靠神、归于神(罗十一36)。 【撒上十六20】「耶西就把几个饼和一皮袋酒,并一只山羊羔,都驮在驴上,交给他儿子大卫,送与扫罗。」 〔吕振中译〕「耶西把十个饼一皮袋酒、一只母山羊羔、由他儿子大卫经手、送给扫罗。」 〔原文字义〕「交给」打发,送走。 〔文意注解〕「耶西就把几个饼和一皮袋酒,并一只山羊羔,都驮在驴上,交给他儿子大卫,送与扫罗」:王的征召乃是一种的荣誉,所以随手携带礼物。 【撒上十六21】「大卫到了扫罗那里,就侍立在扫罗面前。扫罗甚喜爱他,他就作了扫罗拿兵器的人。」 〔吕振中译〕「大卫到了扫罗那里,就侍立在扫罗面前;扫罗非常爱他,他就作了给扫罗拿军器的护兵。」 〔原文字义〕「侍立」侍立,站立;「甚」极度地,非常地。 〔文意注解〕「大卫到了扫罗那里,就侍立在扫罗面前。扫罗甚喜爱他,他就作了扫罗拿兵器的人」:『侍立』指在旁听候差事;『甚喜爱他』指对他的特质非常满意;『拿兵器的人』指随身侍从。 〔话中之光〕(一)扫罗叫大卫来服事他,一定不晓得大卫已经暗中被膏为下一任的王。他的邀请,给这位青年也是未来的王大好的机会,使他对治国之道得到第一手的。我们的计划,即使我们以为是神所悦纳的,有时也不得不作无限期的搁置。我们也可以像大卫一样,好好地利用等候的时间,不管目前环境如何,都应该力求学习长进。 【撒上十六22】「扫罗差遣人去见耶西说:“求你容大卫侍立在我面前,因为他在我眼前蒙了恩。”」 〔吕振中译〕「扫罗打发人去见耶西说:『请让大卫侍立在我面前吧,因为他在我面前博得恩宠。』」 〔原文字义〕「蒙了」找到,到达;「恩」恩惠,恩宠。 〔文意注解〕「扫罗差遣人去见耶西说:求你容大卫侍立在我面前,因为他在我眼前蒙了恩」:『求你容大卫侍立在我面』经过试用之后,通知他的家长决定正式授职;『在我眼前蒙了恩』意指经过观察后表示满意。 【撒上十六23】「从神那里来的恶魔临到扫罗身上的时候,大卫就拿琴用手而弹,扫罗便舒畅爽快,恶魔离了他。」 〔吕振中译〕「每逢从神那里来的恶灵临到了扫罗身上的时候,大卫总伸手拿琴来弹,扫罗便觉得舒畅爽快,恶灵就离开他。」 〔原文字义〕「恶魔(首字)」灵,气,风;「舒畅」宽敞,宽广;「爽快」好的,愉悦的;「恶魔(次字)」(原文双字,字义请参阅14节)。 〔文意注解〕「从神那里来的恶魔临到扫罗身上的时候,大卫就拿琴用手而弹,扫罗便舒畅爽快,恶魔离了他」:『舒畅爽快』形容症状消失,精神轻松愉快。 叁、灵训要义 【神所预定的大卫vs神所厌弃的扫羅】 一、神所预定的大卫: 1.「你将膏油盛满了角,我差遣你往伯利恒人耶西那里去,因为我在他众子之内预定一个作王的」(1节):大卫表征基督被圣灵(膏油)所充满,满有生命粮食(伯利恒)的供应。 2.「到了伯利恒,那城里的长老都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问他说:你是为平安来的吗?他说:为平安来的,我是给耶和华献祭」(4~5节):表征基督被献为祭,成就神与人之间的平安。 3.「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7节):大卫的外表身材虽不如扫罗高大,但他的内在实质却合乎神的心意。 4.「他面色光红,双目清秀,容貌俊美。耶和华说:这就是他,你起来膏他」(12节):表征他的脸面返照主的荣光(参林后三18),双眼单纯注目于主(参太十七8),彰显出不能坏的生命(参提后一10)。 5.「撒母耳就用角里的膏油,在他诸兄中膏了他。从这日起,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13节):表征随从圣灵行事为人(参加五25)。 6.「其中有一个少年人说:我曾见伯利恒人耶西的一个儿子善于弹琴,是大有勇敢的战士,说话合宜,容貌俊美,耶和华也与他同在」(18节):神与他同在。 7.「大卫到了扫罗那里,就侍立在扫罗面前。扫罗甚喜爱他,他就作了扫罗拿兵器的人」(21节):神安排他在扫罗的宫中见习治国之道。 二、神所厌弃的扫罗: 1.「耶和华对撒母耳说:我既厌弃扫罗作以色列的王,你为他悲伤要到几时呢?」:神不再寄望于扫罗。 2.「耶和华的灵离开扫罗」(14节):不再受圣灵的引导。 3.「有恶魔从耶和华那里来扰乱他」(14节):经常受到邪灵的攻击。 4.「找一个善于弹琴的来,等神那里来的恶魔临到你身上的时候,使他用手弹琴,你就好了」(16节):求助于属灵之人。 5.「耶西就把几个饼和一皮袋酒,并一只山羊羔,都驮在驴上,交给他儿子大卫,送与扫罗」(20节):表征扫罗缺乏大卫所拥有的属灵粮食。 6.「大卫到了扫罗那里,就侍立在扫罗面前。扫罗甚喜爱他,他就作了扫罗拿兵器的人」(21节):表面上扫罗得势,其实不知不觉正在为神造就新王取代自己。 7.「从神那里来的恶魔临到扫罗身上的时候,大卫就拿琴用手而弹,扫罗便舒畅爽快,恶魔离了他」(23节):邪灵驱了又来,反复搏斗,身心状况起伏不定。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母耳记上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撒母耳记上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