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撒母耳记上第九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扫罗寻驴遇撒母耳】

    一、扫寻找失驴(1~14)

          1.扫罗奉父命寻找失驴(1~5)

          2.仆人建议向神人求助(6~10)

          3.路遇少年女子得知神人动向(11~14)

    二、神指示撒母耳膏扫罗为王(15~27)

          1.撒母耳预知将遇见扫罗(15~18)

          2.撒母耳邀扫罗同席(19~24)

          3.撒母耳向扫罗传达神谕(25~27)

 

贰、逐节详解

 

【撒上九1「有一个便雅悯人,名叫基士,是便雅悯人亚斐亚的玄孙、比歌拉的曾孙、洗罗的孙子、亚别的儿子,是个大能的勇士(或作“大财主”)。」

   〔吕振中译〕有一个便雅悯人、名叫基士,是便雅悯人亚斐亚的元孙、比歌拉的曾孙、洗罗的孙子、亚别的儿子,是个很有财力的人〔或译:有魄力英勇的人〕。

   〔原文字义〕「便雅悯」右手之子;「基士」弯曲的;「亚斐亚」我会使之呼吸;「比歌拉」头生的;「洗罗」小袋,小卵石;「亚别」神是我父;「大能的」大能的,强壮的;「勇士(原文双字)」人,人类(首字);力量,能力,财富(次字)

   〔文意注解〕「有一个便雅悯人,名叫基士,是便雅悯人亚斐亚的玄孙、比歌拉的曾孙、洗罗的孙子、亚别的儿子,是个大能的勇士」:『基士』扫罗父亲(2~3),基比亚人(参撒上十26);『大能的勇士』按原文意指「大有势力的人」或「大财主」。

 

【撒上九2「他有一个儿子,名叫扫罗,又健壮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能比他的;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

   〔吕振中译〕他有一个儿子、名叫扫罗、又健壮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能比他更俊美的;从肩膀以上、他都高过任何人。

   〔原文字义〕「扫罗」所想望的;「健壮」青年,年轻男人;「俊美」好的,令人愉悦的;「没有一个能比他的(原文双字)」好的,令人愉悦的(首字);人,人类(次字)

   〔文意注解〕「他有一个儿子,名叫扫罗,又健壮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能比他的;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扫罗』后来被先知撒母耳膏立为以色列第一个王(参撒上十1);『健壮』意指具有雄伟的体魄;『俊美』意指面貌英俊好看。

   〔话中之光〕()「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参撒上十六7),古代中东列国都很重视君王的身材和外貌,高大威猛的君王让百姓引以为傲,并在浮雕、史料中流传至今。扫罗的家世很好,「又健壮、又俊美」,身材高大,而且孝顺谦卑、彬彬有礼,照着列国的标准,没有比扫罗更合适做王的了。因此,神先拣选扫罗作王,让百姓看到,按人的标准最理想的君王,一旦掌握权力以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神要借着「合人心意」的扫罗王来预备百姓的心,让他们甘心接受神亲自造就的「合祂心意」(撒上十三14)的大卫王。

         ()远远高过他的同伴,扫罗具有的一种帝王般的举止使他赢得了群众的喜爱。神给那些愿意像四围列国一样的人的教训,有什么比照着人判断的标准给他们选择一个王更好呢?耶稣的门徒们就是这样把犹大看作一个领导的,完全不知道笼罩着他心灵的黑暗。现在岂不是神的子民应该祈求天上的眼药能使他们清楚地分辨真领导的资格的时候吗?

         ()扫罗是「属肉体」(罗八8)的人,按着人的肉体本相作王,大卫是「属圣灵」(罗八9)的人,在肉体不断被对付中作王。这两位王将用自己一生的经历,证明「属肉体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欢」(罗八8),亚当的后裔无论多么完美,在权力面前都会走向骄傲和败坏。因此,人的肉体生命如果不接受神的对付,就不会甘心以神为王(出十五18),也就不能为神作王。每个新约信徒将来都要与基督「一同作王」(提后二12;启二十二5),我们若不学习顺着圣灵而行(加五16),让神在自己身上作王掌权,将来也不能为神作王掌权。

 

【撒上九3「扫罗的父亲基士丢了几头驴,他就吩咐儿子扫罗说:“你带一个仆人去寻找驴。”」

   〔吕振中译〕扫罗的父亲基士有几头母驴丢了;基士对儿子扫罗说:「你带一个僮仆、起身去寻找母驴。』

   〔原文字义〕「仆人」仆人,男孩,侍从;「寻找」寻求,需求。

   〔文意注解〕「扫罗的父亲基士丢了几头驴,他就吩咐儿子扫罗说:你带一个仆人去寻找驴」:『驴』当时用来骑乘或载货的牲口,养驴是有钱有势人家的象征;『仆人』指随身照料的家奴。

   〔话中之光〕()扫罗启程去找丢失的驴,完全没有梦想到竟然到了他要承担一个王国的责任的时候!将来的事件证明他为神召他从事的任务准备的很差。很少有人准备好担任这样的领导。甚至当摩西在燃烧的荆棘中遇见神时,他都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担任领导。但是呼召领袖的一个令人鼓舞的方面就是神照祂找到他们时的本来样子接纳他们,以在他们工作时训练他们为目的。

         ()神对任何一个人所有的期望就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他的神「同行」(弥六8);字面意义是,「谦卑你自己与神同行。」彼得这样做了;犹大没有这样做。大卫这样做了;扫罗拒绝了。并不是神不能训练人,而是人不愿在神面前谦卑自己的心,以便神在适当的时候可以使他升高(彼前五6)

 

【撒上九4「扫罗就走过以法莲山地,又过沙利沙地,都没有找着;又过沙琳地,驴也不在那里;又过便雅悯地,还没有找着。」

   〔吕振中译〕扫罗就走过以法莲山地,又走过沙利沙地,他们都没有找着;他们又走过沙琳地,驴也不在那里;又走过便雅悯地,也没有找着。

   〔原文字义〕「以法莲」两堆灰烬,我将获双倍果子;「沙利沙」第三的;「找着」找到,发现;「沙琳」狐群。

   〔文意注解〕「扫罗就走过以法莲山地,又过沙利沙地,都没有找着」:『以法莲山地』位于扫罗家乡基比亚(参撒上十26)的北面,与便雅悯地邻接,包括以法莲和玛拿西两个支派的领地;『沙利沙地』位于加拿河的南面,是以法莲山地的北部地区。

         「又过沙琳地,驴也不在那里;又过便雅悯地,还没有找着」:『沙琳地』位于沙利沙地的东南面,梭烈谷的北面,介于梭烈谷和苏弗地之间;『过便雅悯地』即指从沙琳地转向东,进入便雅悯地后再转北。如此,他们等于走了一大圈,全程大约80公里。

 

【撒上九5「到了苏弗地,扫罗对跟随他的仆人说:“我们不如回去,恐怕我父亲不为驴挂心,反为我们担忧。”」

   〔吕振中译〕他们来到苏弗地,扫罗对跟随他的僮仆说:『来,我们回去吧,恐怕我父亲不罣虑着驴,倒罣虑我们了。』

   〔原文字义〕「苏弗」蜂巢;「挂心」(原文无此字);「担忧」害怕,焦虑,担心。

   〔文意注解〕「到了苏弗地,扫罗对跟随他的仆人说:我们不如回去,恐怕我父亲不为驴挂心,反为我们担忧」:『苏弗地』位于沙利沙地和沙琳地之间,是以法莲山地的中部地区,撒母耳的家乡拉玛就是在苏弗地的中心;『我们不如回去』他们已经走了约80公里的路,显示他们已经尽力寻找失驴;『恐怕我父亲为我们担忧』表示扫罗对他父亲的孝顺、体贴。

   〔话中之光〕()扫罗从故乡基比亚出发,走遍沙利沙地、沙琳地、便雅悯地经过约80公里的长途跋涉之后抵达苏弗地的拉玛附近(参撒上一1)。这一过程反映出扫罗的孝心和诚实。然而,人性的优点,若不升华为相信神的信仰人格,就不会永远存留,也无力改变一个人的悲剧性命运。

 

【撒上九6「仆人说:“这城里有一位神人,是众人所尊重的,凡他所说的全都应验。我们不如往他那里去,或者他能将我们当走的路指示我们。”」

   〔吕振中译〕僮仆对他说:『看哪,这城里有一位神人,是个受敬重的人;凡他所说的都一定应验;现在我们往那里去吧;或者他能将我们当走的路指示我们。』

   〔原文字义〕「神人(原文双字)」属神的,像神的(首字);人,人类(次字);「尊重」沉重,有份量,有尊荣;「全都应验(原文双同字)」进入,收成,发生;「指示」显明,告知。

   〔文意注解〕「仆人说:这城里有一位神人,是众人所尊重的,凡他所说的全都应验」:『这城』即指撒母耳的家乡拉玛;『神人』意指「属神的人」,常用来称呼先知。

         「我们不如往他那里去,或者他能将我们当走的路指示我们」:本节暗示扫罗对撒母耳一无所知,反倒不如他的仆人。

   〔话中之光〕()在城里如果有神人居住,必为人们所共知的。神人的生活圣洁,在他居住的地方有馨香之气,邻居也都知道他。在教会的聚集中,不能没有他们。他们的祷告与劝勉常常带有特殊的圣灵的恩膏。我们呢?我们的敬虔有没有留下印象,使邻居得益?甚至我们离世之后,记忆仍有久远的影响。

         ()撒母耳的敬虔也这样被人们公认,他的影响力久远与广大,他人格的感召好似香气一般,无法隐藏。人们提说他「是众人尊重的,凡他所说的,全都应验。」敬虔的人实在令人敬重,他们可靠与稳健,也是在我们友朋之间受人爱戴。

         ()让我们生活也要端正,在今世要有敬虔,竭力追求作神人。我们要记得神将敬虔的人特别分别为圣,归属祂自己。神人是像神的人。他们成为神人,因为他们培养与神交往,亲近神。他们的脸庞满有主的容美,他们的言谈都是主的真理。你与他们稍有交往,就看出他们的庄重、安静、温和与圣洁,这些都是属天的气质。

 

【撒上九7「扫罗对仆人说:“我们若去,有什么可以送那人呢?我们囊中的食物都吃尽了,也没有礼物可以送那神人,我们还有什么没有?”」

   〔吕振中译〕扫罗对僮仆说:『且慢,我们去,有甚么可以带给那人没有?我们口袋中的食物都用尽了,也没有见面礼可以带给那神人呀!我们还有甚么没有?』

   〔原文字义〕「送」进入,收成,发生;「囊中」器皿,器具;「礼物」礼物,赠品。

   〔文意注解〕「扫罗对仆人说:我们若去,有什么可以送那人呢?我们囊中的食物都吃尽了,也没有礼物可以送那神人,我们还有什么没有?」:『囊中的食物』指随身携带的干粮;『礼物』指见面礼。

   〔话中之光〕()扫罗明显的缺少一件:他似乎对于属灵的事缺少应该有的注意。先知撒母耳几十年传神的话,叫人的心转向神,以至「从但到别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华立撒母耳为先知」(撒上三19~21;七2),扫罗却好像去了另外一个星球,全然无所知。这就像是在宗教改革时代的德国,却没听说过马丁路德,在瑞士,却不知有加尔文一样的不可思议;而且以色列并不是泱泱大国。扫罗对撒母耳的认识,竟然不如他的仆人,可见其对宗教缺乏兴趣的程度了。

         ()当仆人建议去见神人的时候,扫罗想到的是没有礼物可送他。撒母耳并没有募捐筹款的习惯,更不曾收受贿赂;而贪爱财物,是假先知的记号(参彼后二16;王下五16;撒上九7)。这显明他对属灵观念的模糊,也许对财物更关心。

 

【撒上九8「仆人回答扫罗说:“我手里有银子一舍客勒的四分之一,可以送那神人,请他指示我们当走的路。”」

   〔吕振中译〕僮仆应时对扫罗说:『看哪,我手里有银子一舍客勒的四分之一,可以送给那神人,请他将我们当走的路指示我们。』

   〔原文字义〕「一舍客勒的四分之一」约折合3公克。

   〔文意注解〕「仆人回答扫罗说:我手里有银子一舍客勒的四分之一,可以送那神人,请他指示我们当走的路」:『舍客勒』重量单位,相当于11.5公克;『一舍客勒的四分之一』大约3公克。

 

【撒上九9「(从前以色列中,若有人去问神,就说我们问先见去吧!现在称为先知的,从前称为先见。)」

   〔吕振中译〕(从前在以色列中人去寻问神的时候、总这样说:『来,我们去找先见吧』:今日的神言人,从前称为先见)

   〔原文字义〕「问」求助,寻找;「先见」看见,注视;「先知」发言人,说话者。

   〔文意注解〕「从前以色列中,若有人去问神,就说我们问先见去吧!现在称为先知的,从前称为先见」:『先见』指具有超自然眼力的人;『先知』指为神说话的人。

 

【撒上九10「扫罗对仆人说:“你说的是,我们可以去。”于是他们往神人所住的城里去了。」

   〔吕振中译〕扫罗对僮仆说:『你说得好;来,我们去吧。』他们就往神人所住的城那里去。

   〔原文字义〕「神(原文复数词)」属神的,像神的。

   〔文意注解〕「扫罗对仆人说:你说的是,我们可以去。于是他们往神人所住的城里去了」:『神人所住的城』即指拉玛,距离扫罗的家乡基比亚约有30公里。

 

【撒上九11「他们上坡要进城,就遇见几个少年女子出来打水,问她们说:“先见在这里没有?”」

   〔吕振中译〕他们上坡要进城,就遇见几个少女出来打水;便问她们说:『先见在这里没有?』

   〔原文字义〕「坡」上升;「打」汲取。

   〔文意注解〕「他们上坡要进城,就遇见几个少年女子出来打水,问她们说:先见在这里没有?」:『上坡』因拉玛城建造在一座小山上;『少年女子』指年轻的未婚女子;『打水』指到井旁汲水,当时通常由年轻女子担任打水的工作。

 

【撒上九12「女子回答说:“在这里。他在你们前面,快去吧!他今日正到城里,因为今日百姓要在邱坛献祭。」

   〔吕振中译〕少女回答他们说:『在这里;看哪,就在你们面前呢;现在快去吧;因为他今天正到城里来,因为今天在邱坛那里、人民有献祭的事。

   〔原文字义〕「邱坛」高地,高处;「献祭」祭物,节期的。

   〔文意注解〕「女子回答说:在这里。他在你们前面,快去吧!他今日正到城里,因为今日百姓要在邱坛献祭」:『正到城里』意指正值他到城里办事的时候,表示他的家是在城郊;『邱坛』原文是「高地」,迦南人通常将祭坛建在高地,故称邱坛;『献祭』祭物是由百姓奉献,而由祭司在祭坛上献祭,撒母耳身兼士师、先知、祭司三职。

   〔话中之光〕()在属灵的见识上,扫罗不仅不如他的仆人,也不如打水的少年女子。圣徒们在教会中,不可单凭人的外表与身分,来断定一个人的属灵份量。教会应该是不会因社会地位而产生隔阂的地方;在教会中,以外表来分别人的属灵程度、对错、尊卑,这种行为表现与我们的信仰背道而驰,每个人都应当注意去对付。

         ()在主耶稣基督荣耀里面,是没有阶级、背景、教育、文化与性别的差别。圣经不但主张自由、和平、平等与互助,同时也教训我们要怎样尊重人权(参加三28~29;罗一14)

 

【撒上九13「在他还没有上邱坛吃祭物之先,你们一进城必遇见他,因他未到,百姓不能吃,必等他先祝祭,然后请的客才吃。现在你们上去,这时候必遇见他。”」

   〔吕振中译〕在他还没有上邱坛吃祭物之先,你们一进城,就会遇见他;因为他未到,人民总不吃的;要等他先祝谢了祭物,然后被请的人纔吃;现在你们上去吧,因为马上就会遇见他。』

   〔原文字义〕「遇见」找到,到达;「祝祭(原文双字)」祝福,屈膝(首字),祭物,节期的(次字)

   〔文意注解〕「在他还没有上邱坛吃祭物之先,你们一进城必遇见他」:少年女子估计撒母耳因年纪老迈,脚程缓慢,故年轻的扫罗必能赶上他。

         「因他未到,百姓不能吃,必等他先祝祭,然后请的客才吃」:『祝祭』通常祭司献平安祭之后,取下祭司该得的腿肉或胸肉并祝谢,将其余祭肉发还给献祭的人;『请的客』指献祭者的家属并他所邀请的客人。

         「现在你们上去,这时候必遇见他」:意指这时候他正在城里办事,因此肯定能够遇见他。

 

【撒上九14「二人就上去。将进城的时候,撒母耳正迎着他们来,要上邱坛去。」

   〔吕振中译〕二人就上城去;他们将要进到城中的时候,阿,撒母耳正迎着他们出来,要上邱坛呢。

   〔原文字义〕「撒母耳」他的名是神;「迎着」遭遇,降临。

   〔文意注解〕「二人就上去。将进城的时候,撒母耳正迎着他们来,要上邱坛去」:『正迎着他们来』指面向他们走过来;『要上邱坛去』指正要上高处去献祭。

   〔话中之光〕()这次的相遇是因神的旨意和介入所成全的。智慧的神甚至借着平凡的事情,来成就他自己远大而明确的目的。圣徒的生活中并没有偶然,故当在凡事中聆听神在事件背后所说的话(参太十29)

 

【撒上九15「扫罗未到的前一日,耶和华已经指示撒母耳说:」

   〔吕振中译〕扫罗未到的前一天、永恒主已经开启撒母耳的心耳,说:

   〔原文字义〕「前」面,在之前;「指示」揭开,显露。

   〔文意注解〕「扫罗未到的前一日,耶和华已经指示撒母耳说」:『指示撒母耳』原文意思是「将话说进撒母耳的耳中」。

 

【撒上九16「“明日这时候,我必使一个人从便雅悯地到你这里来,你要膏他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他必救我民脱离非利士人的手;因我民的哀声上达于我,我就眷顾他们。”」

   〔吕振中译〕『明天大约这时候、我要打发一个人从便雅悯地到来见你,你要膏立他为人君来管理我人民以色列;他必拯救我人民脱离非利士人的手,因为我人民的困苦我已经看见了;我们的哀叫已经上达于我了。』

   〔原文字义〕「膏」涂抹,膏立;「君」领袖,统治者,王子;「救」拯救,解救;「脱离」(原文无此字);「非利士人」移居者;「哀声」叫,叫喊;「上达于」进入;「眷顾」看见,凝视,觉察。

   〔文意注解〕「明日这时候,我必使一个人从便雅悯地到你这里来,你要膏他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一个人从便雅悯地』指扫罗,他是便雅悯人(1~2);『膏他』指将橄榄油抹在他的头上,表征被神的灵分别为圣,供神使用,旧约有三种人在就职时受膏,即:君王(参撒下三39)、先知(参王上十九16)、祭司(参利四3)

         「他必救我民脱离非利士人的手;因我民的哀声上达于我,我就眷顾他们」:『脱离非利士人的手』非利士人在米斯巴一役被以色列人击败(参撒上七10~12)之后,曾一度沉寂约十多年,后又逐渐蠢动,侵扰以色列人领地。

   〔话中之光〕()当初以色列人要求撒母耳立王的时候,曾这样说:「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他们要照着世界的样子立一个王,而不是要神作他们的王。神只好答应他们,而把扫罗赐给他们,作他们的王。他们虽然得着了他们所求的,但神却使他们心灵软弱,这是何等严肃的一个教训。

 

【撒上九17「撒母耳看见扫罗的时候,耶和华对他说:“看哪,这人就是我对你所说的,他必治理我的民。”」

   〔吕振中译〕撒母耳看见了扫罗,永恒主就应时对撒母耳说:『看哪,这就是我对你所说到的:那管理我人民的、正是这个人。』

   〔原文字义〕「治理」限制,保留。

   〔文意注解〕「撒母耳看见扫罗的时候,耶和华对他说:看哪,这人就是我对你所说的,他必治理我的民」:『他必治理我的民』意指神要立他为以色列的王。

   〔话中之光〕()神打开了撒母耳的灵眼使他能够认出扫罗(参林后三16)。神将能够洞察事件和事物属灵的能力赐给人,使他们能够成就神的旨意并彰显神的荣耀(参摩三7;可七34)

 

【撒上九18「扫罗在城门里走到撒母耳跟前,说:“请告诉我,先见的寓所在哪里?”」

   〔吕振中译〕扫罗在城门中凑上去到撒母耳跟前,说:『请告诉我、先见的住宅在哪里。』

   〔原文字义〕「寓所」房屋,住处。

   〔文意注解〕「扫罗在城门里走到撒母耳跟前,说:请告诉我,先见的寓所在哪里?」:『城门里』古时城门口是长老们执行公务的地方;『走到撒母耳跟前』表示:(1)扫罗不认识他;(2)撒母耳并未穿上祭司服;『先见的寓所』指撒母耳在城里的住处。

 

【撒上九19「撒母耳回答说:“我就是先见。你在我前面上邱坛去,因为你们今日必与我同席,明日早晨我送你去,将你心里的事都告诉你。」

   〔吕振中译〕撒母耳回答扫罗说:『我就是先见;请在我前面上邱坛去;你们今天要和我一同吃饭;明儿早晨我就送给你送走,将你心里的事都告诉你。

   〔原文字义〕「同席」吃,吞噬;「送你去」打发,送走;「告诉」显明,告知。

   〔文意注解〕「撒母耳回答说:我就是先见。你在我前面上邱坛去,因为你们今日必与我同席,明日早晨我送你去,将你心里的事都告诉你」:『上邱坛去』邱坛是献祭和吃筵席的地方;『与我同席』指邀请他作上宾;『送你去』指将你送走;『你心里在的事』指个人的问题。

 

【撒上九20「至于你前三日所丢的那几头驴,你心里不必挂念,已经找着了。以色列众人所仰慕的是谁呢?不是仰慕你和你父的全家吗?”」

   〔吕振中译〕至于你前三天所丢的那几头母驴、你尽管不必挂心,因为已经找着了。然而以色列所仰慕的〔或译:以色列中的珍宝〕是谁呢?岂不是你和你父全家么?』

   〔原文字义〕「挂念」放置,设立;「仰慕」渴望。

   〔文意注解〕「至于你前三日所丢的那几头驴,你心里不必挂念,已经找着了」:『前三日』指至今已过了三天。

         「以色列众人所仰慕的是谁呢?不是仰慕你和你父的全家吗?」:『以色列众人』指举国人民;『所仰慕的』指所渴慕并盼望的人。

   〔话中之光〕()你心里不必挂念。」神既然要将使命交托扫罗,就首先解决了扫罗的难处。当今社会,若有人因生活难处而不能跟从神旨意,就当记住此事件(参路九59~62;腓四6~7;提后二3~4)

         ()以色列众人所仰慕的是谁呢?不是仰慕你和你父的全家吗?」扫罗是一个杰出的天然领袖。他有很好的出身家世,不是普通的人家。他的外表英俊,颇像押沙龙,很具有叫人欢喜的条件(参撒下十四25),而且健壮,体力上够勇武。他也肯听父亲的话,勤劳顺服,走遍许多地方去找寻失落的几头驴,可见是关心家庭。这样的人才多么难得!

         ()以色列要求立王;他们所要的王,不重属灵和品格,只要能领导全国的王:他们要的是有才能,能提供秩序和安全的领袖,不管其私生活和属灵的事。扫罗能迎合民意,正是他们所要的政治领袖(参撒上八5~20)。民主并不是最可靠的,因为其没有正确的指导标准。照人的意思,得着所求的,并不是好事。

 

【撒上九21「扫罗说:“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悯人吗?我家不是便雅悯支派中至小的家吗?你为何对我说这样的话呢?”」

   〔吕振中译〕扫罗回答说:『我,我不是便雅悯人、以色列族派中至小的么?我家不是便雅悯族派众家中至微小的么?你为甚么对我说这样的话呢?』

   〔原文字义〕「至小的(首字)」小的,低微的,不重要的;「至小的(次字)」微小的,卑微的。

   〔文意注解〕「扫罗说: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悯人吗?我家不是便雅悯支派中至小的家吗?你为何对我说这样的话呢?」:『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悯人』便雅悯支派在《士师记》里曾经一度被被众支派合剿,仅剩六百人(参士二十46~47);『便雅悯支派中至小的家』指基士家族在便雅悯支派中人数最少,其所属的基比亚人在内战之后被人看不起。

   〔话中之光〕()「肉体之中,没有良善」(罗七18),扫罗此时的谦卑,只是因为还没有骄傲的机会。人只要还活在肉体里面,一旦身分、地位、成就变了,谦卑会变成骄傲,温柔会变成刚硬。因此,我们永远也不可以对自己有把握,需要时时接受十字架的对付。

         ()扫罗吐露出「你为何对我说这样的话呢?」显明他心底将会一再面对的问题──自卑感。他像落叶一样随风飘摇不定,在自己的感觉与信念之间左右摆动。他的言行都以自我为中心,只为自己担心。例如,他说自己的家族是以色列人至小的支派中「至小的」。

 

【撒上九22「撒母耳领扫罗和他仆人进了客堂,使他们在请来的客中坐首位,客约有三十个人。」

   〔吕振中译〕撒母耳把扫罗和他僮仆领进餐厅,给了他们位子在宾客的首位上;宾客约有三十个人。

   〔原文字义〕「客堂」房间,议事厅;「请来的客」召换,邀请。

   〔文意注解〕「撒母耳领扫罗和他仆人进了客堂,使他们在请来的客中坐首位,客约有三十个人」:『客堂』指宴客的房间;『坐首位』指撒母耳礼待扫罗,因为预知他是未来以色列的王;『三十个人』他们可能都是城里身分高贵的人物。

 

【撒上九23「撒母耳对厨役说:“我交给你收存的那一份祭肉,现在可以拿来。”」

   〔吕振中译〕撒母耳对厨子说:『我交给你、吩咐你「要存放」的那一分祭肉、现在可以拿来。』

   〔原文字义〕「厨役」厨师,护卫;「收存」放置,设立;「那一份祭肉」部分,一份。

   〔文意注解〕「撒母耳对厨役说:我交给你收存的那一份祭肉,现在可以拿来」:『厨役』指准备节期筵席的厨师;『那一份祭肉』即指收存腿肉(24)

 

【撒上九24「厨役就把收存的腿拿来,摆在扫罗面前。撒母耳说:“这是所留下的,放在你面前吃吧!因我请百姓的时候,特意为你存留这肉到此时。”当日扫罗就与撒母耳同席。」

   〔吕振中译〕厨子就把腿和肥尾巴〔传统:和那上头的东西〕拿起来,摆在扫罗面前;撒母耳说:『看哪,这肉是所留下的,摆在你面前;请吃吧!因为是给你保留到所定的时候,让你和宾客一同吃的〔传统:「说,我请了人民」〕。那一天扫罗就和撒母耳一同吃饭。

   〔原文字义〕「留下」遗留,留下;「特意为你存留」保守,保存;「同席」吃,吞噬。

   〔文意注解〕「厨役就把收存的腿拿来,摆在扫罗面前。撒母耳说:这是所留下的,放在你面前吃吧」:『收存的腿』平安祭的右前腿是归给祭司和他的家人享用的(参利七32~34),此处可能指左腿,腿肉是最上等的肉,表示待扫罗如上宾。

         「因我请百姓的时候,特意为你存留这肉到此时。当日扫罗就与撒母耳同席」:『特意为你存留』表示撒母耳在扫罗到来之前,早已预知他的来到。

 

【撒上九25「众人从邱坛下来进城,撒母耳和扫罗在房顶上说话。」

   〔吕振中译〕大家从邱坛下来进城,有人在房顶上给扫罗铺床,

   〔原文字义〕「房顶上」屋顶,顶。

   〔文意注解〕「众人从邱坛下来进城,撒母耳和扫罗在房顶上说话」:『在房顶上说话』古代以色列人的房屋是平顶式,可供人在房顶上晒榖物、散步;撒母耳特意在众目睽睽之下与扫罗谈话,以示抬举。

 

【撒上九26「次日清早起来,黎明的时候,扫罗在房顶上。撒母耳呼叫他说:“起来吧!我好送你回去。”扫罗就起来,和撒母耳一同出去。」

   〔吕振中译〕扫罗就躺着睡〔传统:他同扫罗在房顶上说话。他们清早起来。〕。日色升现的时候,撒母耳在房顶上呼叫扫罗,说:『起来吧,我好送送你。』扫罗就起来;于是二人便出去,他和撒母耳都出去到外边。

   〔原文字义〕「呼叫」召换,邀请;「起来」起身,站起来;「一同」二,二人。

   〔文意注解〕「次日清早起来,黎明的时候,扫罗在房顶上」:『扫罗在房顶上』房顶也可用来接待客人,夜间睡在安放寝具的角落。

         「撒母耳呼叫他说:起来吧!我好送你回去。扫罗就起来,和撒母耳一同出去」:撒母耳与扫罗同行离城,表示扫罗拥有特殊的地位。

 

【撒上九27「二人下到城角,撒母耳对扫罗说:“要吩咐仆人先走(仆人就先走了)。你且站在这里,等我将神的话传与你听。”」

   〔吕振中译〕他们下到城角,撒母耳对扫罗说:『请吩咐僮仆先走,(僮仆就先走)你且站在这里〔传统:此刻〕,等我让你听神的话。』

   〔原文字义〕「角」末端,尽头;「传与你听」使听见。

   〔文意注解〕「二人下到城角,撒母耳对扫罗说:要吩咐仆人先走,仆人就先走了」:『吩咐仆人先走』因有些话不能让仆人听见,以免泄露消息,横生枝节。

         「你且站在这里,等我将神的话传与你听」:『将神的话传与你听』意指传达神的旨意。

   〔话中之光〕()扫罗出门是为了寻找他父亲失去的驴子,并不是出去争取名誉或权力,却找到了王位;撒母耳正在为百姓寻找一位合适的王,却找到一个完全不关心政治、被人「藐视」(撒上十27)的基比亚农夫。这一切后面,都是神的安排,因为神「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林前一28~29)

         ()以色列人既然要求立一个像外邦君主的王,神就先选出又勇猛又能干的扫罗作王,可是从他日后的行为看来,他实在是一个重利轻义、残忍好杀的小人。神让这样的人作王是准备以色列人的心去迎接一个忠心于神的王大卫。

         ()「你且站在这里」。站是恭敬的表示,正如士兵站在长官面前接受训话一样。撒母耳过去曾接受以利的带领,而对神说过:「耶和华啊!请说,仆人敬听」(参撒上三9)。现在他也要扫罗学习站在那里敬听神的话。多少虔诚的信徒,他们常是跪在神的面前读神的话语(圣经),这种向主虔诚和恭敬,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虽然有的时候,主也要我们对祂像朋友一样,坐在祂面前他听祂的话,甚至彼此倾谈有如亲朋密友。但无论方式如何,我们对主的心总是存着敬畏和虔诚,那是永远不可缺少的。神对你说话,这是蒙召的人不可缺少的经历。凡是蒙主呼召的仆人,必定听见过神的话。本章给我们看见,不是扫罗有一个雄心要去作以色列的王,乃是神拣选了他要他率领以色列人争战。我们必须先有神的呼召,而后才能成为神的仆人;我们必须先听见了神的话语,然后才能接受差遣,把主的话语传给人。但愿神在祂的教会中,多多兴起这样蒙召的仆人来!

 

叁、灵训要义

 

【扫罗被选立为王】

   一、扫罗符合以色列人肉体眼光的要求:

         1.有一个便雅悯人,名叫基士,...是个大能的勇士」(1):扫罗继承父亲的禀赋──英勇有魄力。

         2.「他有一个儿子,名叫扫罗,又健壮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能比他的;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2):按人的眼光,身体与容貌符合作王的要求。

         3.「扫罗的父亲基士丢了几头驴,他就吩咐儿子扫罗说:你带一个仆人去寻找驴。扫罗就走过以法莲山地,又过沙利沙地,都没有找着;又过沙琳地,驴也不在那里;又过便雅悯地,还没有找着」(3~4):受父命殷勤寻找失驴,做事认真。

         4.「到了苏弗地,扫罗对跟随他的仆人说:我们不如回去,恐怕我父亲不为驴挂心,反为我们担忧」(5):能为别人着想,思虑慎密。

         5.「仆人说:这城里有一位神人,是众人所尊重的,凡他所说的全都应验。我们不如往他那里去,或者他能将我们当走的路指示我们。... 扫罗对仆人说:你说的是,我们可以去」(610):能接受建言。

         6.「扫罗对仆人说:我们若去,有什么可以送那人呢?我们囊中的食物都吃尽了,也没有礼物可以送那神人,我们还有什么没有?」(7):待人有礼。

         7.「以色列众人所仰慕的是谁呢?不是仰慕你和你父的全家吗?扫罗说: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悯人吗?我家不是便雅悯支派中至小的家吗?你为何对我说这样的话呢?」(20~21):自言微小,回答谦卑。

         8.「撒母耳领扫罗和他仆人进了客堂,使他们在请来的客中坐首位」(22):他不做作推辞,举止大方。

   二、扫罗缺乏属灵的涵养:

         1.仆人说:这城里有一位神人,是众人所尊重的,凡他所说的全都应验」(6):扫罗对以色列尽人皆知的先知撒母耳(参撒上三19~21),竟然毫无所知。

         2.「扫罗对仆人说:我们若去,有什么可以送那人呢?」(7):以世俗的方法对待神的仆人。

         3.「扫罗在城门里走到撒母耳跟前,说:请告诉我,先见的寓所在哪里?」(18):当面却不认识先知,显见疏于求问神。

   三、扫罗被选立为王乃出于神主宰的安排:

         1.扫罗未到的前一日,耶和华已经指示撒母耳说:明日这时候,我必使一个人从便雅悯地到你这里来,你要膏他作我民以色列的君」(15~16):神已预告撒母耳。

         2.「撒母耳看见扫罗的时候,耶和华对他说:看哪,这人就是我对你所说的,他必治理我的民」(17):神当面再确认。

         3.「撒母耳领扫罗和他仆人进了客堂,使他们在请来的客中坐首位,客约有三十个人。... 我请百姓的时候,特意为你存留这肉到此时」(2224):撒母耳在众贵宾面前预示扫罗的身分尊贵。

         4.「众人从邱坛下来进城,撒母耳和扫罗在房顶上说话」(25):撒母耳在众百姓面前抬举扫罗。

         5.「二人下到城角,撒母耳对扫罗说:要吩咐仆人先走(仆人就先走了)。你且站在这里,等我将神的话传与你听」(27):撒母耳私下向扫罗传达神谕。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母耳记上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撒母耳记上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