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五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约柜在非利士地自显为圣】 一、约柜被抬进亚实突的大衮庙(1~2节) 二、偶像大衮两次扑倒断头断手(3~5节) 三、亚实突人因生疮不愿让约柜留在他们那里(6~7节) 四、约柜运至迦特引起迦特人遭殃而求迁离(8~9节) 五、约柜送到以革伦又引起灾难和骚动(10~12节) 贰、逐节详解 【撒上五1】「非利士人将神的约柜从以便以谢抬到亚实突。」 〔吕振中译〕「非利士人将神的柜从以便以谢扛到亚实突。」 〔原文字义〕「非利士」移居者;「以便以谢」受助之石;「亚实突」强而有力的。 〔文意注解〕「非利士人将神的约柜从以便以谢抬到亚实突」:『神的约柜』又称「耶和华的约柜」,是见证耶和华神和以色列人立约的柜(参申三十一26);『以便以谢』是神的约柜被掳之处(参撒上四1,5);『亚实突』是非利士人五大城市之一,位于地中海沿岸,耶路撒冷以西约53公里。 【撒上五2】「非利士人将神的约柜抬进大衮庙,放在大衮的旁边。」 〔吕振中译〕「非利士人将神的柜扛进大衮的庙,安置在大衮的旁边。」 〔原文字义〕「大衮」鱼。 〔文意注解〕「非利士人将神的约柜抬进大衮庙,放在大衮的旁边」:『大衮』是非利士人迷信的神祇之一,主管五谷和菜蔬等农作物的护庇神;『放在大衮的旁边』非利士人企图藉此证明以色列的神已经被大衮征服。 【撒上五3】「次日清早,亚实突人起来,见大衮扑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就把大衮仍立在原处。」 〔吕振中译〕「第二天亚实突人清早起来;只见大衮仆倒在永恒主的柜前,脸伏于地;他们就把大衮立在原处。」 〔原文字义〕「扑倒」倒下,躺下;「立在原处(原文双字)」返回,转回(首字);立足之地,地方(次字)。 〔文意注解〕「次日清早,亚实突人起来,见大衮扑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就把大衮仍立在原处」:『扑倒…脸伏于地』好像臣服膜拜的模样。 〔话中之光〕(一)非利士人在以色列人中间掳去神的约柜,他们也知道约柜是代表神,不过他们以为耶和华神是众神中的一位。所以他们把约柜抬进大衮庙里,放在大衮的旁边,以为这是给神的约柜相当高的地位了,仅次于他们的大衮而已。但主却自愿为独一无二的真神,是超乎万有之上的神。所以祂就使大衮扑倒在祂的约柜前,脸伏于地。叫人看见只有耶和华是神,祂是至高的神,是独一无二的神。哦!神在这里显出了祂自己的荣耀。 (二)今天的信徒,应当将神的约柜抬进我们生命之中,在心里抵御破坏大衮的力量。偶像就都会完全废除。基督在我们里面,就可完全控制,主必作成这工。在光明之中,黑暗是无法停留的。 【撒上五4】「又次日清早起来,见大衮扑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并且大衮的头和两手都在门坎上折断,只剩下大衮的残体。」 〔吕振中译〕「又第二天早晨、他们清早起来;又见大衮仆倒在永恒主的柜前,脸伏于地;并且大衮的头和两手臂都被割断在门限上,只剩下大衮的躯干。」 〔原文字义〕「折断」砍断,剪除;「残体」遗留,保留。 〔文意注解〕「又次日清早起来,见大衮扑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仍旧好像臣服膜拜的模样。 「并且大衮的头和两手都在门坎上折断,只剩下大衮的残体」:这次加上斩首和砍断两手,好像已被执行死刑,今后不能再危害别人。 〔话中之光〕(一)神完全不需要祂的百姓作什么,也不需要他们来争战;神乃自己出来维护祂的荣耀,叫敌人战战兢兢的不能不把约柜送回以色列地去。每逢想到这里,我们都不禁要稀奇并赞美说:「祂是独行奇事的神」(诗七十二18)!祂可以不用任何人,而足能维持祂自己的荣耀。 (二)历代以来,神的子民常有一种错误的想法,就是以为神的荣耀和见证,必须借着人来维持。不错,在正常的情形中诚然是如此。但在不正常的时候,神若是找不到合用的器皿,没有人能给祂使用,祂就自己出来行作万事,叫祂的荣耀得到彰显。以赛亚书六十三章五节说:「我仰望,见无人帮助;我诧异,没有人扶持。所以我自己以膀臂为我施行拯救,我的列怒将我扶持。」这话,就是说出神自己出来,维持祂的荣耀。 (三)神藉这个行动显明,只有耶和华是独一永活的真神;除祂以外,再无别神;许多人所不认识而来崇拜的,都不过是虚假的偶像而已。哦!神一直向人显示祂自己的荣耀,就是要叫人离弃这些虚妄,归向神,服侍那又真又活的神。 【撒上五5】「因此,大衮的祭司和一切进亚实突大衮庙的人,都不踏大衮庙的门坎,直到今日。」 〔吕振中译〕「因此在亚实突、大衮的祭司和一切进大衮庙的人、直到今日、都不践踏大衮的门限。」 〔原文字义〕「踏」踩踏。 〔文意注解〕「因此,大衮的祭司和一切进亚实突大衮庙的人,都不踏大衮庙的门坎,直到今日」:『不踏大衮庙的门坎』一种迷信的宗教习俗(参番一9)。 〔话中之光〕(一)刚硬的人心虽然目睹了神的工作,却依然执迷不悟地拜偶像。现代人因信科学而重视理性和经验,他们之所以不信神,并不是因为看不到神的超自然神迹,或传讲福音的声音过于微弱,乃因他们已刚硬的心和不肯相信神的态度。 【撒上五6】「耶和华的手重重加在亚实突人身上,败坏他们,使他们生痔疮。亚实突和亚实突的四境都是如此。」 〔吕振中译〕「永恒主的手重重地击打亚实突人,使他们凄凉,用鼠疫疱〔或译:痔疮〕击打他们,打亚实突和它的四境。」 〔原文字义〕「重重加在」沉重,有份量;「败坏」荒凉,丧胆;「痔疮(原文双字)」痔疮,肿瘤(首字);丘陵,图堆(次字);「四境」边界,疆域。 〔文意注解〕「耶和华的手重重加在亚实突人身上,败坏他们,使他们生痔疮」:『耶和华的手』表示下面发生的情况乃出于神;『败坏』指严重的毁坏;『生痔疮』并非通常的痔疮,原文字根是「肿胀」,指肿块或溃疡,当时非利士各城市正患鼠祸(参撒上六5),故这些患者的溃疡可能指腺鼠疫的症状。 「亚实突和亚实突的四境都是如此」:意指疫情蔓延,到处为患。 〔话中之光〕(一)神像的扑倒与跌毁(参3~4节)只是表面的、象征的。神的全能表现在偶像和偶像后面的力量做不到的事上。本节的恶疮可能是一种与鼠患同来的瘟疫。神行事按自己的旨意,人不能勉强祂;可也不容非利士人夸耀自己的神,并夺去代表耶和华神的约柜。 (二)神借着连续惩罚亵渎神的非利士人,显明自己不是他们的俘虏,乃是以公义惩罚他们的审判者。神愿意以恩惠和慈爱与荣耀自己的百姓相交,但对向神的荣耀挑战的人,也会予以彻底的还击(参林前一18)。因此与其说非利士人获取了约柜这一战利品,倒不如说请来了死亡和疾病。若不曾有悔改和爱神的心,却欲借着宗教行为窃取物质上的丰富,他所得到的一切均不是与他「有益」的,只能招来神的惩罚(参路十二13~21)。圣徒最需要的就是与神和好的生活。 (三)非利士人虽然亲眼看到,以色列人的神大大地胜过他们的大衮神像,却不依照所得真知去行,直到遭灾的时候才惧怕。现代人也是一样,只有到遭受痛苦时,才去响应圣经真理。 【撒上五7】「亚实突人见这光景,就说:“以色列神的约柜不可留在我们这里,因为祂的手重重加在我们和我们神大衮的身上。”」 〔吕振中译〕「亚实突人见这光景,就说:『以色列神的柜不可留在我们中间,因为他的手重重地击打我们和我们的神大衮。』」 〔原文字义〕「重重加在」使困难,使苛刻。 〔文意注解〕「亚实突人见这光景,就说:以色列神的约柜不可留在我们这里,因为祂的手重重加在我们和我们神大衮的身上」:亚实突人经历了前所未见的灾情,认定是出于以色列人的神,因此要求将约柜移开。 【撒上五8】「就打发人去请非利士的众首领来聚集,问他们说:“我们向以色列神的约柜应当怎样行呢?”他们回答说:“可以将以色列神的约柜运到迦特去。”于是将以色列神的约柜运到那里去。」 〔吕振中译〕「他们就打发人去把非利士的众霸主聚集到他们那里,说:『我们要怎样处置以色列神的柜呢?』他们说:『让以色列神的柜转运到迦特去吧』;于是将以色列神的柜转运到迦特去。」 〔原文字义〕「迦特」酒醡。 〔文意注解〕「就打发人去请非利士的众首领来聚集,问他们说:我们向以色列神的约柜应当怎样行呢?」:『非利士的众首领』即指非利士五大城市的首领,他们联合商议管治非利士全境;『以色列神的约柜』此次聚集商议的主题,就是如何处里他们所掳获的约柜。 「他们回答说:可以将以色列神的约柜运到迦特去。”于是将以色列神的约柜运到那里去」:『他们回答』指五大首领商议的结论;『迦特』是非利士五城之一,位于亚实突东南约20公里,这城里没有大衮庙。非利士的众首领可能认为以色列的神发怒,是因为大衮的原因,所以把约柜运到没有大衮庙的迦特试一试。 〔话中之光〕(一)为什么要将神的约柜运到迦特去呢?第一,可以叫亚实突人的心情安定下来,不至于那么惊慌害怕。第二,把约柜运到迦特以后,看看亚实突的灾情有无改变。或者这些灾祸是出于偶然的。他们这样作,是因为他们不信的恶心。今天人对于世界难处的解决,也是在那里研究办法,并不晓得信靠神。他们只知道想办法和筹算,并没有将世界的难题解决于万一。 (二)可怜有许多神的儿女,虽然相信有神,却不信靠神,行事与世人一样,天天在那里用头脑想办法,弄花样,盼望能解决他们的难处,但这许多新办法的发明,不过是信心软弱的表现,也是对主缺少真认识的败露。基督徒唯一的办法,就是信靠神。主耶稣说:「我就是办法(道路)。」(约十四6)神的儿女必须知道,主耶稣就是我们唯一的办法。 【撒上五9】「运到之后,耶和华的手攻击那城,使那城的人大大惊慌,无论大小都生痔疮。」 〔吕振中译〕「转运到了以后,永恒主的手攻击那城,那城非常纷乱惊慌;又击打那城的人、无论大小都暴露了鼠疫疱〔或译:痔疮〕。」 〔原文字义〕「攻击」击打,惩罚;「大大(原文双字)」极度地,非常地(首字);巨大的(次字);「惊慌」骚动,扰乱。 〔文意注解〕「运到之后,耶和华的手攻击那城,使那城的人大大惊慌,无论大小都生痔疮」:『大大惊慌』指引起极大的骚动;『无论大小』指全体居民,无一例外;『都生痔疮』请参阅6节注解。 〔话中之光〕(一)他们将约柜运到迦特以后,不仅在亚实突的灾情并没有减轻,而且灾祸临到了迦特。从这里就可以看见,他们所想出来的办法,毫无用处;因为他们所遭遇的灾难,不是出于偶然,乃是神的手击打他们。神主宰这一种灾病临到他们身上,是要他们学习敬畏祂。 【撒上五10】「他们就把神的约柜送到以革伦。神的约柜到了,以革伦人就喊嚷起来说:“他们将以色列神的约柜运到我们这里,要害我们和我们的众民。”」 〔吕振中译〕「他们就把神的柜送到以革伦;神的柜到了以革伦,以革伦人就喊叫起来,说:『他们将以色列神的柜转运到我们这里,要害死我们和我们的众民了。』」 〔原文字义〕「以革伦」移民,连根拔起;「喊嚷」哀号,呼喊;「害」杀害,处死。 〔文意注解〕「他们就把神的约柜送到以革伦。神的约柜到了,以革伦人就喊嚷起来说」:『以革伦』是非利士五大城市中最北方的一座;『喊嚷起来』含有惊恐、呼叫求助的意思。 「他们将以色列神的约柜运到我们这里,要害我们和我们的众民」:『要害我们』他们认为约柜的到来,对他们只有带来灾害。 【撒上五11】「于是打发人去请非利士的众首领来,说:“愿你们将以色列神的约柜送回原处,免得害了我们和我们的众民。”原来神的手重重攻击那城,城中的人有因惊慌而死的;」 〔吕振中译〕「于是打发人去把非利士人的众霸主聚集了来,说:『把以色列神的柜送走吧,使它回原处去,免得害死了我们和我们的众民』;这是因为神的手加在那里极重了,致人于死的惊慌纷乱布满了全城。」 〔原文字义〕「送回原处(原文三字)」打发,送走(首字和末字);返回,转回(次字);「重重(原文双字)」极度地,非常地(首字);沉重,有份量(次字);「攻击」(原文无此字);「惊慌」骚动,扰乱。 〔文意注解〕「于是打发人去请非利士的众首领来,说:愿你们将以色列神的约柜送回原处,免得害了我们和我们的众民」:『将以色列神的约柜送回原处』亦即送回到以色列人的境内。 「原来神的手重重攻击那城,城中的人有因惊慌而死的」:『城中的人有因惊慌而死的』按原文的意思是「因为致人于死的恐怖,已经布满了全城。 【撒上五12】「未曾死的人都生了痔疮。合城呼号,声音上达于天。」 〔吕振中译〕「未曾死的人都被鼠疫疱〔或译:痔疮〕击打;那城呼救声上达于天。」 〔原文字义〕「合城」城市,兴奋;「呼号」呼求帮助;「上达」上升,攀登。 〔文意注解〕「未曾死的人都生了痔疮。合城呼号,声音上达于天」:『都生了痔疮』请参阅6节注解;『声音上达于天』形容人们呼号求助的情况,极其严峻。 〔话中之光〕(一)本章记载了两个事件:(1)大衮庙里发生的神秘事件(1~5节);(2)神的震怒降在约柜所移到的城邑(6~12节)。通过这些事件表明:(1)神决不是在人的武力面前受挫的无能的神(2)神必然要恢复自己亏损的荣耀(参诗七十六10);(3)世界上没有可以超越神的力量的存在(参诗一百四十八13);(4)神的临在对义人意味着救赎和喜乐(参太一23),但对恶人却意味着审判和震怒。 (二)神的计划是让以色列人「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十九6);但是,神也是「独行奇事的耶和华」(诗七十二18),祂的计划并不倚赖于不可靠的人。当人不能跟上神的计划、不肯彰显神的荣耀的时候,神就任凭人失败,好像羞辱了祂的名,然后神就亲自来荣耀自己的名,叫百姓从黑暗中苏醒过来。神要让我们看到:虽然神的百姓会失败,但神永远是得胜的神,因为神就是得胜、神就是荣耀,祂不倚靠人的得胜来显明祂的得胜,也不倚靠人的行为来彰显祂的荣耀,却要我们凭信心去支取祂的得胜(参约壹五4)、进入祂的荣耀(参来二10)。 (三)神虽然用失败来管教自己的百姓,但绝不允许自己的名被仇敌亵渎(赛四十二11),所以神宣告说:「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假神」(赛四十二11)。今天,当世界越来越离弃神的时候,神可能也会允许仇敌暂时得逞,甚至猖狂一时;但神必会伸出大能的膀臂来显明祂的荣耀,让亵渎祂的仇敌知道:「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六7)。 叁、灵训要义 【约柜自显为圣】 一、在亚实突的大衮庙(1~5节): 1.「非利士人将神的约柜抬进大衮庙,放在大衮的旁边」(2节):贬低以色列神的地位,视同大衮的侍从,藉此羞辱祂。 2.「次日清早,亚实突人起来,见大衮扑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3节):显示万膝必向祂跪拜(参赛四十五23)。 3.「就把大衮仍立在原处。又次日清早起来,见大衮扑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并且大衮的头和两手都在门坎上折断,只剩下大衮的残体」(3~4节):万神之神判定偶像假神没有存在的价值。 4.「因此,大衮的祭司和一切进亚实突大衮庙的人,都不踏大衮庙的门坎,直到今日」(5节): 二、在非利士三座城(6~12节): 1.「耶和华的手重重加在亚实突人身上,败坏他们,使他们生痔疮。亚实突和亚实突的四境都是如此」(6节):以生肿瘤溃疡攻击亚实突一带的人。 2.「非利士的众首领…说…可以将以色列神的约柜运到迦特去。运到之后,耶和华的手攻击那城,使那城的人大大惊慌,无论大小都生痔疮」(8~9节):迦特城无论大小都生肿瘤溃疡。 3.「他们就把神的约柜送到以革伦。…神的手重重攻击那城,城中的人有因惊慌而死的;未曾死的人都生了痔疮」(10~12节):以革伦合城的人笼罩在死亡的恐怖中,未死的人都生肿瘤溃疡。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母耳记上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撒母耳记上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