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四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以利家同日身亡】 一、以色列人战败求助于神的约柜(1~5节) 二、非利士人闻讯奋勇自强(6~9节) 三、以色列人大败、约柜被掳、以利二儿被杀(10~11节) 四、以利闻约柜被掳仰跌断颈而死(12~18节) 五、以利儿媳闻讯难产临死起儿名以迦博(19~22节) 贰、逐节详解 【撒上四1】「以色列人出去与非利士人打仗,安营在以便以谢;非利士人安营在亚弗。」 〔吕振中译〕「这样、撒母耳的话就传遍了全以色列了。当那些日子非利士人聚集拢来攻击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出去、对非利士人接战,靠近以便以谢扎营,非利士人则在亚弗扎营。」 〔原文字义〕「非利士人」移居者,外来人;「安营」扎营,衰微;「以便以谢」受助之石;「亚弗」围住。 〔文意注解〕「以色列人出去与非利士人打仗,安营在以便以谢」:『非利士人』原为海上民族,由革哩底 (参摩9:7)及其他爱琴海的岛屿迁移到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南部平原,从士师时代至大卫时代,一直为以色列人最大的外患;『以便以谢』位于示罗的西北西方约32公里,约帕的东北东方约22公里,距亚弗约3公里,与撒上七12的「以便以谢」不同地点。 「非利士人安营在亚弗」:『亚弗』位于约帕的东北东方约18公里,示罗的西方约35公里,距以便以谢约3公里。 【撒上四2】「非利士人向以色列人摆阵。两军交战的时候,以色列人败在非利士人面前。非利士人在战场上杀了他们的军兵约有四千人。」 〔吕振中译〕「非利士人摆阵和以色列人接战;战事展开的时候,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被击败,他们在战场阵在线被击杀了约四千人。」 〔原文字义〕「摆阵」安排,按次序排好;「交战(原文双字)」离开,背弃(首字);战役,战争(次字);「败」击打。 〔文意注解〕「非利士人向以色列人摆阵。两军交战的时候,以色列人败在非利士人面前」:『摆阵』打仗用语,意指摆开军队的阵势,准备打仗;『交战』即指打仗。 「非利士人在战场上杀了他们的军兵约有四千人」:『战场』指打仗的场所。 【撒上四3】「百姓回到营里,以色列的长老说:『耶和华今日为何使我们败在非利士人面前呢?我们不如将耶和华的约柜从示罗垾到我们这里来,好在我们中间救我们脱离敌人的手。』」 〔吕振中译〕「人民来到营中,以色列的长老就说:『永恒主今天为甚么击败我们于非利士人面前呢?我们将永恒主〔或译:我们的神〕的约柜从示罗接到我们这里来吧,好让他在我们中间拯救我们脱离敌人的手掌。』」 〔原文字义〕「示罗」安歇之地;「救…脱离」拯救,解救。 〔文意注解〕「百姓回到营里,以色列的长老说:耶和华今日为何使我们败在非利士人面前呢?」:『以色列的长老』当时的士师以利已九十八高龄(参15节),故实际政务的治理交由长老们(原文复数)集体代行,指挥作战则由各级军长执行。 「我们不如将耶和华的约柜从示罗垾到我们这里来,好在我们中间救我们脱离敌人的手」:『耶和华的约柜』象征神的临在,实际上因祭司渎职(参撒上二12~17),陷神的百姓于罪中(参撒上二24),故神已经离开了他们(参21节)。 〔话中之光〕(一)「约柜」象征神与人同在,提醒以色列人神与他们所立的约。以色列人却误信约柜本身具有法力,以为有了它便可作为护身符,保证神的同在。他们以这行动代替内心真正的悔改(参耶七章),结果带来更大的失败与羞辱。 (二)以色列人从历史知道,有神同在便可战胜敌人,许多胜利都是抬着约柜在营中得来(参民十33~36;书三17;六8~9等)。可是他们犯了异教的错误,以为象征神同在的约柜就是神自己(参7节),把约柜运到前线,神就会喜悦他们,替他们作战。 (三)长老们问对了问题,却给错了答案。百姓的失败,是因为失去了神的同在。但恢复神同在的方法,不是抬出约柜,而是顺服神、遵守圣约。 (四)「好在我们中间救我们脱离敌人的手。」神并不隶属于某一特定空间,乃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灵(参约四20~24)。愚顽的以色列百姓却没有信任神,只抓住了象征神临在的约柜。看重宗教的形式与外在要素多于神本身。 (五)如果只依靠外在的礼仪,如浸礼与主餐,那是不够的,离开神,其他都谈不到了。读经祷告并不表示热心爱主,到教会礼拜,也未必真正爱神,可能当做一种依靠。这一切只是去抬约柜,我们的心与圣约的神并无真正的联系。 (六)今天对教会问题讨论研究有人,在神面前祷告,等候,却大乏其人。想办法有人,倚靠神指示行事,却少有其人。许多人只凭外表的理由,要想方法以图补救,却未查出其实际的原因而悔改归向神。这样的情形若再演变下去,岂不是失败了还要再失败! (七)我们从圣经中可以看见:祷告,奉献,聚会等等,乃是圣徒在神面前接受祝福的通路。但在这些里面如果对主没有信靠,谦卑与顺服,人在神面前就得不到什么。今天岂不是有人以祷告,奉献,聚会这些活动作为崇拜的仪式么?甚至有人以祷告,奉献,聚会等作为一个方法,要藉此来复兴教会,如同那个人利用约柜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样。我们必须知道,圣徒如果不肯认罪悔改,不肯谦卑顺服,那么要用奉献,聚会,祷告极其他种种的方法来求复兴定规是枉然的(参赛一10~17)。 【撒上四4】「于是百姓打发人到示罗,从那里将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的约柜抬来。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与神的约柜同来。」 〔吕振中译〕「于是人民打发了人到示罗,从那里将坐在两个基路伯上的万军之永恒主的约柜抬来;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跟神的约柜一同来。」 〔原文字义〕「基路伯」特命使者,约柜上方的像;「以利」升高;「何弗尼」勇士,强壮;「非尼哈」铜管乐器的口。 〔文意注解〕「于是百姓打发人到示罗,从那里将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的约柜抬来」:『基路伯』是与神特别近的使者(参诗八十1;撒上四4),并且特别与神的荣耀有关系(参来九5;结九3),象征神的荣耀;『坐在二基路伯上』原文是「坐在二基路伯中间」,神在那里向摩西说话(参出二十五22),故以色列人相信,神的宝座就是设在那里。 「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与神的约柜同来」:指挥利未人看守神的约柜是祭司的职责(参民三6,31),故以利的两个儿子与约柜同来。 〔话中之光〕(一)藐视神的何弗尼和非尼哈(参撒上二12,17),却在象征荣耀之神降临的居所的约柜旁,以守护神的权威和名誉,作以色列最高统帅,这是无以复加的伪善。神断不会与腐败的人同工,也不会与之相交。这就如一心追求物质与名誉,而丝毫也不顾虑神荣耀的一些堕落的圣职人员,站在讲坛上传讲神的话语。神决不悦纳不敬畏自己人所作出的奉献和服侍(参赛一10~19)。 (二)从前约书亚带领百姓过约旦河(参书三6)、攻打耶利哥(参书六4),都抬着约柜,那是神的吩咐,也是百姓对神的顺服。百姓并不是靠着「耶和华的约柜」争战,而是靠着「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胜过了仇敌;我们也不是靠着祷告得胜,而是靠着听祷告的神胜过了一切。 (三)以色列人外面模仿属灵的样子,里面却没有属灵的实际;既没有神的旨意,也没有顺服的心思,完全是在拜偶像,以为可以利用约柜来操纵神,利用神来做人想做的事。今天,有些人也把「祷告」当作一种方法,以为可以用重复的「祷告」来指挥神,用事奉、奉献来贿赂神,这和以色列人用约柜代替神一样愚昧。 【撒上四5】「耶和华的约柜到了营中,以色列众人就大声欢呼,地便震动。」 〔吕振中译〕「永恒主的约柜到了营中,以色列众人就大声欢呼,地都发了回声。」 〔原文字义〕「震动」震动,骚乱。 〔文意注解〕「耶和华的约柜到了营中,以色列众人就大声欢呼,地便震动」:『大声欢呼』众人不是为神的荣耀临在而欢呼,乃是为神可以被他们利用来争战得胜而欢呼;『地便震动』形容巨大的欢呼声使地面产生共鸣。 〔话中之光〕(一)今天,也有些人高举某些方法、名人、感觉,以为这些可以带来属灵的能力,其实也不过是「耶和华的约柜到了营中」。人里面若没有顺服神的实际,敬拜的情绪即使和以色列人一样高涨,也不能带来神的同在。 (二)以色列人已经偏离了神,所靠的仅仅是敬虔的外貌,所抓着的不过是从前得胜的象征。有些人和教会常想靠追念神的赐福度日。以色列人误以为神过去曾经使他们得胜,现在虽然已经偏离祂,祂仍会再次使他们胜利。现在和圣经时代一样,属灵的胜利乃是借着人与神的关系不断地更新而来。不要倚靠过去,要使你与神的关系保持甜美新鲜,并且不断更新。 (三)今天也有人用一些新奇的方法来带领青年信徒,他们也一样的「大声欢呼」,甚至有时聚会的地方也被喊得震动起来了,如果以为这就是信徒灵的释放与活泼,那就和当时的以色列人一样的不认识神,也不认识什么是属灵的实际。 【撒上四6】「非利士人听见欢呼的声音,就说:“在希伯来人营里大声欢呼,是什么缘故呢?”随后就知道耶和华的约柜到了营中。」 〔吕振中译〕「非利士人听见欢呼的声音,就说:『希伯来人营中这么大声的欢呼、是怎么的回事呢?』既知道是永恒主的柜到了营中,」 〔原文字义〕「希伯来人」过河的人,来自远处的人。 〔文意注解〕「非利士人听见欢呼的声音,就说:在希伯来人营里大声欢呼,是什么缘故呢?」:『希伯来人』原文意思是「过河的人」,是以色列人的别称。 「随后就知道耶和华的约柜到了营中」:『耶和华的约柜』自从以色列人过约但河的神迹奇事,传遍迦南七族,连外邦人也知道约柜代表神的临在。 【撒上四7】「非利士人就惧怕起来,说:“有神到了他们营中。”又说:“我们有祸了!向来不曾有这样的事。」 〔吕振中译〕「非利士人就惧怕起来,因为他们说:『有神到了他们营中了』;他们直说:『我们有祸了;因为素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阿。」 〔原文字义〕「惧怕」害怕,敬畏;「有祸了」哀哉;「向来不曾有这样的事(原文双字)」昨天,以前(首字);前天,三天前(次字)。 〔文意注解〕「非利士人就惧怕起来,说:有神到了他们营中」:『神』指以色列人的神。非利士人风闻以色列人的神大有能力,胜过他们所信的众偶像,因此惧怕。 「说:我们有祸了!向来不曾有这样的事」:指恐怕将会对他们产生不利的影响。 【撒上四8】「我们有祸了!谁能救我们脱离这些大能之神的手呢?从前在旷野用各样灾殃击打埃及人的,就是这些神。」 〔吕振中译〕「我们有祸了;谁能拯救我们脱离这些大有威力的神的手呢?从前在旷野用各样疫灾击打埃及人的就是这些神哪。」 〔原文字义〕「救…脱离」剥夺,营救;「大能」伟大的,威严的;「灾殃」灾害,伤害。 〔文意注解〕「我们有祸了!谁能救我们脱离这些大能之神的手呢?」:『这些大能之神』复数词,非利士人不认识耶和华是独一的真神,以为祂是众神之一,众神的大能非世人所能对抗。 「从前在旷野用各样灾殃击打埃及人的,就是这些神」:本句话是出于半真半假的传言:(1)『在旷野』错误,是在埃及地;(2)『各样灾殃』属实,共有十大灾殃;(3)『击打埃及人』属实,迫使埃及的法老容许以色列人离开;(4)『就是这些神』错误,仅有一位耶和华真神。 〔话中之光〕(一)他们的长老所想出的办法,不只一时提高他们众人的士气,抑且一时使敌人大为胆寒。噢!这新方法果然起了两面的作用。由于方法有一时的功效,难怪许多神的仆人就坐下来一直在研究方法了,甚至不合真理的方法也拿来应用。只要青年信徒能兴奋起来,连外邦人所用的方法,他们也拿来运用了。但是,在属灵的境界里,无论什么最好的方法,都不能代替圣灵的工作。只有圣灵实际的运行,才能叫神的子民有真正的复兴。 【撒上四9】「非利士人哪,你们要刚强,要作大丈夫,免得作希伯来人的奴仆,如同他们作你们的奴仆一样。你们要作大丈夫,与他们争战。”」 〔吕振中译〕「非利士人哪,你们要奋勇自强,做大丈夫,免得做希伯来人的奴隶,像他们做过你们的奴隶一样;你们要做大丈夫、去争战。』」 〔原文字义〕「刚强」坚定,强壮;「大丈夫」人,人类;「奴仆」工作,服事。 〔文意注解〕「非利士人哪,你们要刚强,要作大丈夫」:『要刚强,要作大丈夫』原文是「要奋勇自强,成为男人」,意指应当奋勇杀敌。 「免得作希伯来人的奴仆,如同他们作你们的奴仆一样」:意指免得被打败,反成了希伯来人的奴仆。 「你们要作大丈夫,与他们争战」:意指当勇敢地打仗。 〔话中之光〕(一)虽然以色列人抬出了约柜,但实质还是人对付人,只是属肉体的争战,结果激起了非利士人的斗志,反而败得更惨。今天,我们若是把属灵的话语当对付人的武器,虽然抬出来的是属灵的内容,但实质还是肉体对付肉体,只会激起人更大的血气。 【撒上四10】「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打仗,以色列人败了,各向各家奔逃。被杀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扑倒了三万。」 〔吕振中译〕「非利士人一起打仗来,以色列人就被击败,各向自己的帐棚逃跑;那一场击杀大极了;以色列人中倒毙了三万步兵。」 〔原文字义〕「败了」击打;「奔逃」逃离,逃跑;「扑倒」倒下,躺下。 〔文意注解〕「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打仗,以色列人败了,各向各家奔逃」:『以色列人败了』以色列人仅凭情绪高涨,但由于神并未与他们同在,反而被加倍奋勇的非利士人打败了;『各向各家奔逃』意指彻底溃败。 「被杀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扑倒了三万」:『扑倒了三万』意指被杀死的人达三万名之多。 〔话中之光〕(一)「以色列人败了,」先前有许多的场合都是神指导以色列的军队前去与他们的敌人作战,并且每当他们照着祂的命令去做时,胜利就是他们的。然而,这次的情况就不同了。他们把约柜抬入战场(参3节)结果被非利士人掳去的事实,证明以色列人是被一种相信自己力量的错误信心推动,才发动了这次战争并指望一次轻松的胜利。他们上去作战,不是谦卑地信靠神,而是由于骄傲,自以为有聪明、有能力。当神与他们同在时,任何敌人都不能在他们面前站立;当神不与他们同在时,失败是必然的。 (二)非利士人之所以获胜,是因神要审判以色列。战斗中士气很重要,但没有人能够在神定意要击败的战争中获胜(参诗一百二十九1~2)。此原理可应用于人间万事中。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可以说是悔改和信仰,即与神建立正确的关系(参约壹五4~5)。 (三)教会最大的考验,乃在于争战;真正的复兴,乃在于争战的得胜。历代以来,最刚强的圣徒,不是会大声呼喊的人,乃是能经得起试探或试炼的人。许多人在聚会中大喊哈利路亚,但回到原来的环境中,一经试炼,立刻就跌倒了。所以大喊大叫不一定是得胜,在引诱或苦难中能靠主站住才是真正的得胜。在聚会中有积极的表现,不一定是灵强;在日常生活中显出基督美好的见证,才是灵里真正的刚强。 【撒上四11】「神的约柜被掳去,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杀了。」 〔吕振中译〕「神的柜被拿去;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死了。」 〔原文字义〕「被掳去」取,拿。 〔文意注解〕「神的约柜被掳去,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杀了」:约柜失去了军队的保护,移动又不方便,导致被敌军所掳获,伴随着约柜进退的祭司因此被杀。 〔话中之光〕(一)神的约柜被掳具有如下教训:(1)正如以色列百姓拥有约柜一样,今天的圣徒拥有许多属灵的特权。但是,倘若赐与特权的神不认可某人的生活,他虽拥有特权也只能失败;(2)拥有很多属灵特权固然重要(参路十19;约一12;林后十8),与那特权相称的生活更为重要(参腓一29);(3)人的急燥会大大阻碍神旨意的成就(参撒上十三8~14)。 (二)对以色列来说,约柜既象征与神所立的约,又象征神的统治(参出二十五22)。因此约柜被不义的外邦人掳去的事件,在以色列的宗教史上是最悲剧性的事件。同时这个事件表明:(1)全能的神不会被人所设定的空间所束缚;(2)倘若神离开约柜,那只不过是一个无任何用处的柜子而已(对形式主义信仰发出挑战);(3)若与神所立的约遭到了毁弃,神断不会作他们的盾牌和帮助。 (三)人在危险的时候,想方法来利用约柜,可是结果连约柜也被掳去。他们想︰「若是约柜在我们中间,神必定帮助我们,因为神必定不忍放弃约柜的。」可是神没有这样作,祂却使他们打败,让约柜被掳。这是多么严肃的事!如果有人以为他多说几句「我有神」、「我奉主的名」这样的话,就必定会得胜了,那是和以色列人犯同样的错误。属灵的东西,基督的名字,是永远不能被肉体利用的。 【撒上四12】「当日有一个便雅悯人从阵上逃跑,衣服撕裂,头蒙灰尘,来到示罗。」 〔吕振中译〕「那一天有一个便雅悯人从阵上跑来,到了示罗,衣裳撕裂,头上放土。」 〔原文字义〕「便雅悯」右手之子;「撕裂」撕碎。 〔文意注解〕「当日有一个便雅悯人从阵上逃跑,衣服撕裂,头蒙灰尘,来到示罗」:『衣服撕裂,头蒙灰尘』是悲哀的表示;『来到示罗』示罗是当时以色列宗教和政治的中心。 【撒上四13】「到了的时候,以利正在道旁坐在自己的位上观望,为神的约柜心里担忧。那人进城报信,合城的人就都呼喊起来。」 〔吕振中译〕「他来到的时候,以利正坐在城门旁一个位子上观望着道路〔或译:正坐在路旁位子上观望着〕,因为他的心正为神的柜在发颤。那人进城来报信,全城都喊叫起来。」 〔原文字义〕「观望」观看,守望;「担忧」颤抖的;「报信」报告,通知。 〔文意注解〕「到了的时候,以利正在道旁坐在自己的位上观望,为神的约柜心里担忧」:『到了的时候』指报信的人到达示罗之时;『道旁』指城门前(参18节)的路旁;『自己的位上』指士师的审讯座位;『观望』意指等候消息,因他的眼目已经看不清事物(参15节);『为神的约柜心里担忧』指他为约柜被送到战场上的情况担心。 「那人进城报信,合城的人就都呼喊起来」:『呼喊起来』指未战争的噩耗哭号。 【撒上四14】「以利听见呼喊的声音就问说:“这喧嚷是什么缘故呢?”那人急忙来报信给以利。」 〔吕振中译〕「以利听见嚷叫的声音,就说:『这喧嚷的声音是怎么回事呢?』那人急忙来向以利报信。」 〔原文字义〕「喧嚷」响声,吼叫。 〔文意注解〕「以利听见呼喊的声音就问说:这喧嚷是什么缘故呢?那人急忙来报信给以利」:『那人』指报信的人(参16节)。 【撒上四15】「那时以利九十八岁了,眼目发直,不能看见。」 〔吕振中译〕「那时以利九十八岁了,他的眼睛发直,不能看清楚。」 〔原文字义〕「发直」直立,站起来。 〔文意注解〕「那时以利九十八岁了,眼目发直,不能看见」:『眼目发直』指眼球僵直不动,看不见东西。 【撒上四16】「那人对以利说:“我是从阵上来的,今日我从阵上逃回。”以利说:“我儿,事情怎样?”」 〔吕振中译〕「那人对以利说:『我是从阵上来的;今天我从阵上逃跑了。』以利说:『我儿阿,事情怎么样了?』」 〔原文字义〕「阵上」战斗数组。 〔文意注解〕「那人对以利说:我是从阵上来的,今日我从阵上逃回。以利说:我儿,事情怎样?」:『从阵上逃跑』指逃离战场。 【撒上四17】「报信的回答说:“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民中被杀的甚多!你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死了,并且神的约柜被掳去。”」 〔吕振中译〕「那传消息的回答说:『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人民中间大被击杀;你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死了;神的柜被拿去了。』」 〔原文字义〕「被杀」屠杀;「甚多」巨大的。 〔文意注解〕「报信的回答说: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民中被杀的甚多」:『被杀的甚多』被杀死的人数多达三万人(参10节)。 「你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死了,并且神的约柜被掳去」:请参阅11节。 【撒上四18】「他一提神的约柜,以利就从他的位上往后跌倒,在门旁折断颈项而死,因为他年纪老迈,身体沉重。以利作以色列的士师四十年。」 〔吕振中译〕「他一提到神的柜,以利就从他的位子上往后跌倒在门旁;脖子折断,就死了;因为他年老体重。以利作士师治理以色列四十年。」 〔原文字义〕「折断」断裂;「老迈」变老;「沉重」有份量。 〔文意注解〕「他一提神的约柜,以利就从他的位上往后跌倒,在门旁折断颈项而死,因为他年纪老迈,身体沉重。以利作以色列的士师四十年」:『他的位上』指士师的审讯座位上;『门旁』指城门旁,士师是在城门口审理案件;『身体沉重』指身体因老迈而不灵活;『以利作以色列的士师四十年』圣经仅在此处提到以利兼任士师长达四十年,他应当是在五十八岁时担任士师。 【撒上四19】「以利的儿妇、非尼哈的妻怀孕将到产期,她听见神的约柜被掳去,公公和丈夫都死了,就猛然疼痛,曲身生产。」 〔吕振中译〕「以利的儿媳妇非尼哈的妻子怀着孕,快生产了,一听见神的柜被拿去、和她公公及丈夫死的消息,就因猛然疼痛、而屈身生产。」 〔原文字义〕「产期」生产;「猛然」转动,推翻;「生产」(原文与「产期」同字)。 〔文意注解〕「以利的儿妇、非尼哈的妻怀孕将到产期,她听见神的约柜被掳去,公公和丈夫都死了,就猛然疼痛,曲身生产」:『怀孕将到产期』从怀孕到临产大约280天;『猛然疼痛』生产的预兆;『曲身』身体因疼痛而卷曲。 【撒上四20】「将要死的时候,旁边站着的妇人们对她说:“不要怕!你生了男孩子了。”她却不回答,也不放在心上。」 〔吕振中译〕「她将要死的时候,伺立在她旁边的妇人们对她说:『不要怕,你生了一个儿子了』;她却不回答,也不放在心上。」 〔原文字义〕「旁边」说话;「放在」置放。 〔文意注解〕「将要死的时候,旁边站着的妇人们对她说:不要怕!你生了男孩子了。她却不回答,也不放在心上」:『旁边站着的妇人们』指在产妇身旁帮助生产的妇女们。 〔话中之光〕(一)以利家四个人的死,都和约柜直接发生关系,因为以利家乃是在约柜前事奉神的人。「这就是耶和华所说,我在亲近我的人中,要显为圣;在众民面前,我要得荣耀」(利十3)。越是亲近神的人,神的管教显得越严厉。所以神的仆人们,应当更加敬畏祂。 【撒上四21】「她给孩子起名叫以迦博,说:“荣耀离开以色列了!”这是因神的约柜被掳去,又因她公公和丈夫都死了。」 〔吕振中译〕「只给孩子起名叫以迦博,说:『荣耀从以色列流亡去了』;这是因为神的柜被拿了去,又因为她公公和丈夫都死了。」 〔原文字义〕「以迦博」没有荣光;「荣耀」尊荣,富足,名望。 〔文意注解〕「她给孩子起名叫以迦博,说:荣耀离开以色列了!这是因神的约柜被掳去,又因她公公和丈夫都死了」:『以迦博』原文意思是「失去荣耀」,哀伤此子生不逢时;『荣耀离开以色列』指神的约柜被掳(参22节)。 〔话中之光〕(一)神借着她给儿子所起的名字「以迦博」,说出了神百姓的属灵光景,成为对历世历代神百姓的提醒:神的「荣耀离开以色列」,以色列就不再是神的百姓;神的荣耀离开耶路撒冷(参结十一23),圣城就不再是神的城;神的荣耀离开教会,教会就不再是神的家。以色列人没有任何高人一等的地方,他们维持神百姓地位的唯一途径,就是遵守与神所立的圣约。 (二)这件事说明以色列人的属灵光景已黑暗衰退。男婴以迦博长大以后,本来应当继承父亲非尼哈作祭司,但他父亲却因亵渎会幕在战场被杀。神离开祂的子民带来的恐惧阴影,掩盖了孩子出生的喜乐。罪恶若在我们生命中作王,就连神所赐的欢喜快乐也尽属虚空。 (三)约柜是代表主自己,约柜在以色列人中间,就是说荣耀的神与以色列人同在。如今约柜被掳,就是神的同在离开了他们,也就是荣耀离开了以色列!神的子民最大的荣耀和祝福,就是神住在他们中间。教会能成为属灵的殿,也是因为神与她同在。教会如果失去神的同在,教会不过是一个宗教的团体而已。一个聚会是不是代表教会,不是看牌子对不对,也不是看人的多少最要紧的,乃是神有没有与他们同在。如果有人进来参加聚会,最后能「将脸伏地,敬拜神,说神真是在他们中间了」(林前十四25)。那个聚会定规是有教会的实际。 【撒上四22】「她又说:『荣耀离开以色列,因为神的约柜被掳去了。』」 〔吕振中译〕「她说:『荣耀从以色列流亡去了,因为神的柜被拿了去了。』」 〔原文字义〕「离开」揭开,移动。 〔文意注解〕「她又说:荣耀离开以色列,因为神的约柜被掳去了」:这话显示,非尼哈的妻子关心神的约柜被掳,比失去丈夫和公公更重大,由此可见她的虔诚。 〔话中之光〕(一)本章记录了在二、三章反复预言的(二31~36;三11~14)对以利家族的审判。其内容分为:(1)非利士人的侵入和以色列的惨败(1~10节);(2)约柜的被夺(11节);(3)以利家族悲惨的结局(12~22节)。由此可知:(1)神话语的不变与成就(以利家的灭亡);(2)公义之神甚至使用外邦人(非利士)来审判以色列的罪。 (二)在非利士人看来,以色列的神肯定不是大能的神。在以色列人看来,恐怕自己的神也不够大能,祂怎么连自己的约柜都保护不了呢?但是,若不是神允许,没有人能掳走约柜;若不是主耶稣甘愿为我们上十字架,没有人能把祂交给外邦人(路十八31~33)。神的百姓会失败,神却永远不会失败。虽然约柜落在非利士人手中,但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很快就会知道,神允许约柜被掳去,并不是神的失败,而是神的得胜;正如主耶稣被钉十字架,「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来二14)。神甘心放弃自己的「荣耀」,目的是使祂百姓的灵魂苏醒。无论是以色列人、还是非利士人,谁都不能轻慢「神的约柜」,谁都不能用拜偶像的心思来操纵神! (三)「荣耀离开以色列了!」这是以利家一个将死的人,向众人最坦白的一个宣告。他们不再用任何方法来遮掩自己的过犯,乃是诚诚实实承认自己的失败。经上写着:「遮掩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箴二十八13)。 (四)约柜被掳去了,但约柜能保护自己,这一点事实,那些掳掠者在付上重大代价之后,就十分明白了。由于约柜基本上是见证神自己的性情。因此,约柜如何对付了非利士人,就绝不是那些不圣洁的以色列民所办得到的。神为着祂的荣耀而寻找器皿,但当祂得不到合用的器皿时,祂就自己出来做事,祂如此行乃是护卫祂的见证。祂宁愿让祂的约柜被掳去,好叫全世界的人都看见,当祂的子民中间有不圣洁的时候,祂不愿意与他们联结为一。神的性情和人的不圣洁是永远没有办法融合的,特别当不圣洁发生在与祂立约的选民中间时,这种大相径庭的情形是更加昭然若揭了。 叁、灵训要义 【以迦博──荣耀離开以色列】 一、属灵的预表: 1.「以色列人」(1节):预表神的教会。 2.「非利士人」(1节):预表撒但的军兵。 3.「耶和华的约柜」(3节):预表神的临在和见证。 二、属灵争战失败的原因: 1.「以色列人败在非利士人面前」(2节):神有时容许祂的子民争战失败,为要显出他们真实的光景。 2.「以色列的长老说:…我们不如将耶和华的约柜从示罗垾到我们这里来」(3节):教会的领袖们想要利用神。 3.「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与神的约柜同来」(4节):教会中素行不良的同工想借机高抬、表现自己。 4.「耶和华的约柜到了营中,以色列众人就大声欢呼,地便震动」(5节):无知的众信徒被外表的运动所奋兴,以为神真的在他们中间。 5.「非利士人哪,你们要刚强,要作大丈夫,…与他们争战」(9节):血气之勇彼此对敌,失去神同在的信徒必然失败。 6.「以色列人败了,各向各家奔逃。被杀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扑倒了三万」(10节):结果溃不成军,甚至离弃教会。 三、属灵争战失败的影响: 1.「神的约柜被掳去,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杀了」(11节):失去神的见证,能说不能行的同工遭受审判。 2.「当日有一个便雅悯人从阵上逃跑,衣服撕裂,头蒙灰尘,来到示罗」(12节):属灵战争中的幸存者,蒙羞含愧前来报信。 3.「那人进城报信,合城的人就都呼喊起来」(13节):残余信众痛感伤悲。 4.「以利就从他的位上往后跌倒,在门旁折断颈项而死」(18节):胡涂领袖抬不起头来,生不如死。 5.「非尼哈的妻怀孕将到产期,…生了男孩子」(19~20节):只能寄望于属灵的后代。 6.「她给孩子起名叫以迦博,…她又说:荣耀离开以色列,因为神的约柜被掳去了」(21~22节):命名「以迦博」,记取失败的教训。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母耳记上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撒母耳记上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