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路得记第一章纲目

 

壹、内容纲要

 

【路得来到波阿斯的城中】

    一、路得嫁以利米勒的儿子后丧夫(1~5)

    二、婆婆拿俄米劝儿媳们回娘家再嫁(6~13)

    三、路得定意跟随婆婆拿俄米回犹大地(14~18)

    四、二人同行来到伯利恒(19~22)

 

贰、灵训要义

 

【以利米勒豫表堕落失败的信徒】

        ﹝注﹞路得是本书的主角,第一章藉以利米勒、拿俄米和俄珥巴三人,衬托出路得的得胜。此四人可视为教会中四种不同的人,也可视为同一个人的四种灵程经历。

   一、堕落的原因:

        1.心不尊主为大,任意而行:「当士师秉政的时候,」(1)──那时,神在以色列民的心中失去了地位,各人任意而行(士廿一25),这是堕落的开端。

          2.遭遇艰难的环境,未信靠主:「国中遭遇饥荒,...往摩押地去寄居,」(1)──外面艰难的环境,能显明人里面的信心(林后一8~9)。以利米勒逃荒,显示他没有信心,不信靠神。

    二、堕落的光景:

        1.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以利米勒,」(2)──他打着『我的神为王』(『以利米勒』原文字义)的旗号,实际上并不尊主为大,这等名不副其实的人,我们要躲开(提后三5)

          2.只在言语和舌头上,而不在行为和诚实上:「犹大,」(1~2)──他的嘴唇虽然说『赞美』(『犹大』原文字义)主,但行为却羞辱主。

          3.在教会中遭遇属灵的饥荒:「伯利恒,」(1~2)──他在所谓『粮食之家』(『伯利恒』原文字义)的教会中,遭遇灵命的饥荒。

          4.失去属灵的享受:「以法他人,」(2)──他在理当结满『丰盈的果实』(『以法他』原文字义)之地,竟失去属灵的享受。

          5.与世俗为友:「往摩押地去寄居,」(1)──『摩押地』豫表被神咒诅的世界;他贪爱现今的世界,索性离开了教会。

          6.完全沦落在世界里:「就住在那里,」(2)──他先前只是想在那里暂居,现在却定居下来了;这表示他完全沦落在世界里,乐不思蜀,把主和教会忘得一乾二净了。

    三、堕落的结果:

        1.影响身边较幼稚的信徒:「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1)──他影响了一些与他有密切来往、较软弱的信徒,使他们也跟着他一齐堕落了。

          2.灵性软弱,甚至被罪恶捆绑:「他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玛伦,一个名叫基连,」(2)──他的灵性『软弱有病』(『玛伦』原文字义),甚至被罪恶『捆住』(『基连』原文字义)了。

          3.堕落的最终结果,就是灵性的死:「后来....以利米勒死了,」(3)──身体的死象征灵性的死;至终他的灵性死沉。

 

【拿俄米豫表从堕落中醒悟、由失败而回转的信徒】

        ﹝注﹞路得记里的拿俄米原是豫表圣灵,如何引导信徒亲近主、享受主,至终与主完全联合。但第一章所载拿俄米的经历,亦可引用来喻为由失败而回转的信徒,或信徒灵程中由失败而回转的阶段。

   一、失败的情形:

        1.顺从人意,不顾神旨:「拿俄米,」(2)──她因对人太『甜』(『拿俄米』原文字义),宁循人情而违背神。

          2.与世混杂,失去见证:「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4)──她的家庭生活失去纯一的见证。

    二、失败的功课:

        1.失去了安慰与依靠:「拿俄米的丈夫....死了,」(3)──她失去了丈夫;『丈夫』象征妻子的安慰与依靠。

          2.历尽苦难:「剩下妇人和她两个儿子,....在那里住了约有十年,」(3~4)──寡妇孤儿十年的生活,表示她受尽了神所量给的(『十年』)苦难经历和管教。

          3.甚至失去了指望:「玛伦和基连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5)──她甚至失去了儿子;『儿子』象征一个人的指望。

    三、失败中的醒悟:

        1.人的尽头是神的起头:「约有十年,」(4)──『十』在圣经里代表人完全的数目;十年的管教把她带到尽头,使她学会了属灵的功课。

          2.恢复了属灵的知觉:「她....听见耶和华,」(6)──听见神的事是人醒悟的开端。

          3.由此认识神是满有怜悯的神:「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6)──神永不弃绝属乎祂的人(罗十一1~2)

          4.认识神是一切供应的源头:「赐粮食与他们,」(6)──各样美善的事物,都是从神来的(雅一17);惟祂能满足人灵里一切的需要。

    四、醒悟后的回转:

        1.定意走回头的道路:「她就...起身,」(6)──光是灵里受感,若不付诸行动,仍是枉然。听道必须行道,才能带下祝福(雅一2225)

          2.在生活上有了分别:「起行离开所住的地方,」(7)──凡称呼主名的人,总要离开不义(提后二11);这样,才能蒙神悦纳(林后六17~18)

          3.回到神所命定的地方:「要回犹大地去,」(7)──她要回到神命定以色列生活居住的地方,这对基督徒而言,就是回到教会中,或谓住在基督里面。

    五、回转后的见证:

        1.叫人觉得她这个人有了改变:「合城的人就都惊讶,妇女们说,这是拿俄米么?」(19)──『合城的人』豫表教会中的弟兄姊妹;人人都讶异她的转回。

          2.见证失败的经历:「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玛拉,」(20)──她向圣徒作失败受『苦』(『玛拉』原文字义)的见证;信徒失败的见证,也能叫听见的人得益处(参林前十11)

          3.叫人看见神的作为:「全能者使我....,耶和华使我....(20~21)──她将一切的经历,看作是神亲手的安排(参罗八28)

          4.见证属世的虚空:「我满满的出去,....空空的回来,」(21)──她见证信徒贪爱世界的结果是一场虚空。

 

【俄珥巴豫表属肉的信徒】

          ﹝注﹞八至十五节,拿俄米对她两个儿妇的谈话,可视为圣灵的试验,以显明人里面真实的光景。另一方面,此段记载也可比拟罗马书第七章良心和肉体之间的挣扎。当一个信徒有心要走主的道路、讨神的喜悦时,立刻就在他里面起了一个交战的故事。所以本段经节也可用来描述信徒灵程中内心挣扎的一个阶段。

   一、内心喜欢神的律:

        1.有心为善:「你们恩待已死的人与我,」(8)──拿俄米的话说出,俄珥巴和路得一样,同是为人善良、待人有恩;故这里表明她的内心愿意为善。

          2.愿意走主的道路:「她们就放声而哭,说,不然,我们必与你一同回你本国去,」(9~10)──她有良好的存心,想走主的道路。按着她里面的意思,她是喜欢神的律(罗七22)

    二、但在肢体中却另有个律:

        1.另一面也向往世界的福乐:「在新夫家中得平安,」(9)──她受到属世的平安福利(新夫家豫表的)的吸引。

          2.同时也感属灵道路的艰苦:「我还能生子作你们的丈夫么?」(11)──没有丈夫的寡妇生活孤苦无依,象征艰难困苦。

          3.顾念眼睛所能见的:「我年纪老迈,不能再有丈夫,即或说,我还有指望,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你们岂能等着他们长大呢?你们岂能等着他们不嫁别人呢?」(12~13)──属肉体的人只顾念眼前所见的情景,而对前途觉得绝望。

          ﹝注﹞上述这几种情形,说明在人的肢体里面另有一个律(参罗七21~23)

    三、肉体顺服了罪的律:

        1.肉体被罪掳去:「俄珥巴与婆婆亲嘴而别,」(14)──她的肉体抵不过罪的律,最终被罪掳去,与圣灵背道而驰。

          2.去附从肢体中犯罪的律:「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15)──她回到罪恶和偶像的权势底下去了。

 

【路得豫表得胜的信徒】

   一、得胜的情形:

        1.她通过了圣灵对有心走主道路之人的试验:拿俄米一而再、再而三的劝阻,说出圣灵对有心走主道路的人的试验。凡因一时的感情冲动,或因别人的劝勉、鼓励,而勉为其难地跟随的人,迟早必显出真情。

          2.她甘心付代价,奔走主的道路:

                (1)甘心付上属世福乐的代价:「在新夫家中得平安,」(9)──为主放下世界的平安、享受和罪中之乐。

                (2)欢然望断一切以及于耶稣:「我还能生子作你们的丈夫么?」(11)──不再指望属世的『丈夫』作依靠。

                (3)在艰难的环境中恒久忍耐:「你们岂能等着他们长大呢?」(13)──长年『等待』实非等现闲易事。

                (4)忍受神的管教、击打和剥夺:「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13)──引到永生的道路乃是窄小的(太七14)

                (5)不因别人的退后而灰心:「看哪,你嫂子已经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15)──路上的孤单、寂寞,也叫人难于忍受。

    二、得胜的秘诀:

        1.把心思放在灵上:「只是路得舍不得拿俄米,」(14)──『拿俄米』豫表圣灵,『舍不得』意即黏住了;她体贴圣灵(罗八6)

          2.随从圣灵而行:「拿俄米见路得定意要跟随自己,」(18)──随从圣灵而行,是得胜的路(加五16)

    三、得胜的祷告:

        1.有受苦的心志:「路得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16)──她宣告她的决志,要跟随拿俄米到底;这在当时的情况而言,就是拣选受苦的道路。我们若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荣耀(罗八17)

          2.愿随从圣灵的引导:「你往那里去,我也往那里去,」(16)──她要紧紧地跟随拿俄米,意即随从圣灵的引导。

          3.愿与主同住:「你在那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16)──她渴慕主的同在,以主的安息为安息。

          4.愿作神国的子民:「你的民就是我的民,」(16节原文)──她愿意凡事与神的子民有分,同甘共苦。

          5.愿信靠神自己:「你的神就是我的神,」(16)──她信靠这位又真又活的神。

          6.愿在主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你在那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17)──她愿意与主同死、同埋葬。

          7.愿一生归主,至死不渝:「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的降罚与我,」(17)──她向着主的爱,真是如死之坚强(歌八6)

    四、得胜的生活:

        1.与清心爱主的人一同追求:「于是二人同行,」(19)──她与拿俄米同行,一面可喻为随从圣灵而行,一面也可喻为信徒们的同行。我们行走天路需要属灵的同伴(提后二22)

          2.爱慕过教会生活:「来到伯利恒,」(1922)──『伯利恒』豫表教会。我们不可停止聚会(来十25)

          3.享受复活生命的供应:「正是动手割大麦的时候,」(22)──『大麦』豫表复活的生命。基督是我们的生命(西三4);也是我们生命的供应(林前十3~4)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以斯帖记注解》

 

叁、其他纲目

 

【路得记第一章:堕落、醒悟、挣扎与得胜】

  ﹝注﹞路得是本书的主角,第一章藉以利米勒、拿俄米和俄珥巴三人,衬托出路得的得胜。此四人可视为教会中四种不同的人,也可视为同一个人的四种灵程经历。

  一、一个堕落失败的信徒──以利米勒所代表的

       1.堕落的原因:

            (1)心不尊主为大,任意而行:「当士师秉政的时候,」(1)──那时,神在以色列民的心中失去了地位,各人任意而行(士廿一25),这是堕落的开端。

               (2)遭遇艰难的环境,未信靠主:「国中遭遇饥荒,...往摩押地去寄居,」(1)──外面艰难的环境,能显明人里面的信心(林后一8~9)。以利米勒逃荒,显示他没有信心,不信靠神。

         2.堕落的光景:

            (1)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以利米勒,」(2)──他打着『我的神为王』(『以利米勒』原文字义)的旗号,实际上并不尊主为大,这等名不副其实的人,我们要躲开(提后三5)

               (2)只在言语和舌头上,而不在行为和诚实上:「犹大,」(1~2)──他的嘴唇虽然说『赞美』(『犹大』原文字义)主,但行为却羞辱主。

               (3)在教会中遭遇属灵的饥荒:「伯利恒,」(1~2)──他在所谓『粮食之家』(『伯利恒』原文字义)的教会中,遭遇灵命的饥荒。

               (4)失去属灵的享受:「以法他人,」(2)──他在理当结满『丰盈的果实』(『以法他』原文字义)之地,竟失去属灵的享受。

               (5)与世俗为友:「往摩押地去寄居,」(1)──『摩押地』豫表被神咒诅的世界;他贪爱现今的世界,索性离开了教会。

               (6)终竟完全沦落在世界里:「就住在那里,」(2)──他先前只是想在那里暂居,现在却定居下来了;这表示他完全沦落在世界里,乐不思蜀,把主和教会忘得一乾二净了。

        3.堕落的结果:

            (1)影响身边较幼稚的信徒:「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1)──妻儿代表身边有密切来往、较软弱的信徒(参彼前三7)。一个信徒的堕落,多少会影响到别的信徒的。

               (2)灵性软弱,甚至被罪恶捆绑:「他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玛伦,一个名叫基连,」(2)──儿子是从他身上出来的:橡征堕落的产物。玛伦的字义是有病的,基联的字义是扣住;合起来意即灵性软若有病,甚至被罪恶捆住了。

               (3)堕落的最终结果,就是灵性的死:「后来....以利米勒死了,」(3)──身体的死象征灵性的死;至终他的灵性死沉。

  二、从堕落中醒悟、由失败而回转──拿俄米所代表的

       ﹝注﹞路得记里的拿俄米原是豫表圣灵,如何引导信徒亲近主、享受主,至终与主完全联合。但第一章所载拿俄米的经历,亦可引用来喻为由失败而回转的信徒,或信徒灵程中由失败而回转的阶段。

       1.失败的情形:

            (1)顺从人意,不顾神旨:「拿俄米,」(2)──拿俄米的字义是甜。她因对人太『甜』,宁循人情而违背神。

               (2)与世混杂,失去见证:「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4)──她的家庭生活失去纯一的见证。

        2.失败的功课:

            (1)失去了安慰与依靠:「拿俄米的丈夫....死了,」(3)──她失去了丈夫;『丈夫』象征妻子的安慰与依靠。

               (2)历尽苦难:「剩下妇人和她两个儿子,....在那里住了约有十年,」(3~4)──寡妇孤儿十年的生活,表示她受尽了神所量给的(『十年』)苦难经历和管教(20~21)

               (3)甚至失去了指望:「玛伦和基连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5)──她甚至失去了儿子;『儿子』象征一个人的指望。

        3.失败中的醒悟:

            (1)人的尽头是神的起头:「约有十年,」(4)──『十』在圣经里代表人完全的数目;十年的管教把她带到尽头,使她学会了属灵的功课。

               (2)恢复了属灵的知觉:「她....听见耶和华,」(6)──听见神的事是人醒悟的开端。所以我们刚强的人,应该担代别人的软弱(罗十五1),借着探望,把神恩待人的事告诉他们。

               (3)由此认识神是满有怜悯的神:「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6)──神永不弃绝属乎祂的人(罗十一1~2)

               (4)认识神是一切供应的源头:「赐粮食与他们,」(6)──各样美善的事物,都是从神来的(雅一17);惟祂能满足人灵里一切的需要。

        4.醒悟后的回转:

            (1)定意走回头的道路:「她就...起身,」(6)──光是灵里受感,若不付诸行动,仍是枉然。听道必须行道,才能带下祝福(雅一2225)

               (2)在生活上有了分别:「起行离开所住的地方,」(7)──凡称呼主名的人,总要离开不义(提后二11);这样,才能蒙神悦纳(林后六17~18)

               (3)回到神所命定的地方:「要回犹大地去,」(7)──犹大地即迦南美地,是以色列人的产业之地。她要回到神命定以色列生活居住的地方,这对基督徒而言,就是回到教会中,或谓住在基督里面。神的儿女当在主里敬虔度日(提后三12)

        5.回转后的见证:

            (1)叫人觉得她这个人有了改变:「合城的人就都惊讶,妇女们说,这是拿俄米么?」(19)──『合城的人』豫表教会中的弟兄姊妹;人人都讶异她的转回。

               (2)见证失败的经历:「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玛拉,」(20)──玛拉的字义是苦,代表失败受苦的经历。信徒失败的见证,也能叫听见的人得益处(参林前十11)

               (3)叫人看见神的作为:「全能者使我....,耶和华使我....(20~21)──她将一切的经历,看作是神亲手的安排(参罗八28)

               (4)见证属世的虚空:「我满满的出去,....空空的回来,」(21)──她见证信徒贪爱世界的结果是一场虚空。

  三、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俄珥巴所代表的

         ﹝注﹞八至十五节,拿俄米对她两个儿妇的谈话,可视为圣灵的试验,以显明人里面真实的光景。另一方面,此段记载也可比拟罗马书第七章良心和肉体之间的挣扎。当一个信徒有心要走主的道路、讨神的喜悦时,立刻就在他里面起了一个交战的故事。所以本段经节也可用来描述信徒灵程中内心挣扎的一个阶段。

       1.内心喜欢神的律:

            (1)愿意为善:「你们恩待已死的人与我,」(8)──拿俄米的话说出,俄珥巴和路得一样,同是为人善良、待人有恩;故这里表明她的内心愿意为善。

               (2)有心走主的道路:「她们就放声而哭,说,不然,我们必与你一同回你本国去,」(9~10)──这话说出俄珥巴也与路得一样,同有良好的存心,想走主的道路。按着她里面的意思,她是喜欢神的律(罗七22)

        2.但在肢体中却另有个律:

            (1)另一面也向往世界的福乐:「在新夫家中得平安,」(9)──她受到属世的平安福利(新夫家豫表的)的吸引。

               (2)同时也感属灵道路的艰苦:「我还能生子作你们的丈夫么?」(11)──没有丈夫的寡妇生活孤苦无依,象征艰难困苦。

               (3)顾念眼睛所能见的:「我年纪老迈,不能再有丈夫,即或说,我还有指望,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你们岂能等着他们长大呢?你们岂能等着他们不嫁别人呢?」(12~13)──属肉体的人只顾念眼前所见的情景,而对前途觉得绝望。

         ﹝注﹞上述这几种情形,说明在人的肢体里面另有一个律(参罗七21~23)

        3.肉体顺服了罪的律:

            (1)肉体被罪掳去:「俄珥巴与婆婆亲嘴而别,」(14)──俄珥悲的字义是转身,象征她的肉体抵不过罪的律,最终被罪掳去,与圣灵背道而驰。

               (2)去附从肢体中犯罪的律:「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15)──意即她回到罪恶和偶像的权势底下去了。

  四、在基督耶稣里夸胜──路得所代表的

       1.得胜的情形:

            (1)她通过了圣灵对有心走主道路之人的试验:拿俄米一而再、再而三的劝阻,说出圣灵对有心走主道路的人的试验。凡因一时的感情冲动,或因别人的劝勉、鼓励,而勉为其难地跟随的人,迟早必显出真情。

               (2)她甘心付代价,奔走主的道路(参路十四25~33)

                     a.甘心付上属世福乐的代价:「在新夫家中得平安,」(9)──为主放下世界的平安、享受和罪中之乐。

                     b.欢然望断一切以及于耶稣(来十二2):「我还能生子作你们的丈夫么?」(11)──不再指望属世的『丈夫』作依靠。

                     c.在艰难的环境中恒久忍耐:「你们岂能等着他们长大呢?」(13)──长年『等待』实非等现闲易事。

                     d.忍受神的管教、击打和剥夺:「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13)──引到永生的道路乃是窄小的(太七14)

                     e.不因别人的退后而灰心:「看哪,你嫂子已经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15)──路上的孤单、寂寞,也叫人难于忍受。

        2.得胜的秘诀:

            (1).把心思放在灵上:「只是路得舍不得拿俄米,」(14)──『拿俄米』豫表圣灵,圣灵就住在我们的灵里,『舍不得』意即黏住了;这里的意思就是她体贴圣灵(罗八6)

               (2)随从圣灵而行:「拿俄米见路得定意要跟随自己,」(18)──定意跟随拿俄米意即定意跟随圣灵。随从圣灵而行,是得胜的路(加五16)

        3.得胜的祷告:

             (1)有受苦的心志:「路得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16)──她宣告她的决志,要跟随拿俄米到底;这在当时的情况而言,就是拣选受苦的道路。我们若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荣耀(罗八17)

               (2)愿随从圣灵的引导:「你往那里去,我也往那里去,」(16)──她要紧紧地跟随拿俄米,意即随从圣灵的引导。

               (3)愿与主同住:「你在那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16)──圣灵是主耶稣的化身。她渴慕主的同在,以主的安息为安息。

               (4)愿作神国的子民:「你的民就是我的民,」(16节原文)──她愿意凡事与神的子民有分,同甘共苦。

               (5)愿信靠神自己:「你的神就是我的神,」(16)──她信靠这位又真又活的神。

               (6)愿在主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你在那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17)──她愿意与主同死、同埋葬。

               (7)愿一生归主,至死不渝:「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的降罚与我,」(17)──她向着主的爱,真是如死之坚强(歌八6)

        4.得胜的生活:

             (1)与清心爱主的人一同追求:「于是二人同行,」(19)──她与拿俄米同行,一面可喻为随从圣灵而行,一面也可喻为信徒们的同行。我们行走天路需要属灵的同伴(提后二22)

               (2)爱慕过教会生活:「来到伯利恒,」(1922)──『伯利恒』豫表教会。我们不可停止聚会(来十25)

               (3)享受复活生命的供应:「正是动手割大麦的时候,」(22)──『大麦』豫表复活的生命。基督是我们的生命(西三4);也是我们生命的供应(林前十3~4)

── 黃迦勒《查经辑要》

 

【离城的危险】

经文:得1:1-5

   一、全家前往摩押  1

         1.国中遭遇饥荒 (士6:3-6;路15:14

国中为什么会有饥荒呢?——违背神。(申7:12-1528:36-45

         2.在犹大的伯利恒(粮食之家,粮仓)——预表神的家、教会。

“犹大的伯利恒”(赞美):

               (1)神家(教会)有赞美有敬拜。(约4:23-24;太6:25-34

               (2)神家(教会)有粮食有酒有油。(申11:8-12;路15:17

               (3)教会若不尊主为大,就会缺乏属灵的粮食,神的儿女必然灵命遭受饥饿。(摩8:11

         3.往摩押地去寄居

               (1)被世界引诱。(提后4:9-11;加1:19

               (2)会影响身边的人一起堕落。

   二、全家居住摩押  2,(雅4:4

         1.到了摩押

               (1)以利米勒(神是王,我的神作王):尊神为王之人,却任意而行。(罗8:5-9

               (2)拿俄米(甜,令人喜悦的):待人甜蜜,讨人喜悦的人。(加1:10;弗6:6-7;西3:22-25

               (3)生了两个不成才的儿子:玛伦(有病、软弱的)和基连(憔悴、衰败、结尾)。(加6:7-10

         2.住在摩押——本来打算去寄居,现在却住下来了——完全堕落。(箴4:23-27

   三、全家死在摩押  3-5

         1.以利米勒死了——为保全性命,却丧了性命。(可8:35-38

         2.剩下妇人和两个儿子……在那里住了约有十年。本应该赶快带着儿子重返犹大,但还是在那里住了约有十年。并讨媳妇、建立家室,准备一辈子继续住下去,世世代代。(出20:4-6;林后6:14

两个儿媳妇:一个名叫俄珥巴(固执、心怀二意),一个名叫路得(交通、朋友、友善、满意、玫瑰花、美丽)。

         3.玛仑和基连二人也死了 5

               (1)没有丈夫:就没有了倚靠和安慰。(约8:15;诗18:1837:3-7

               (2)没有儿子:就没有了人生的盼望。(创15:1-2

教会亦然,没有丈夫(耶稣)就没有倚靠,没有儿女(属灵的后代),还有什么意义呢?

── 毛南春阳

 

【想城的心情】

经文:得1:6-17

   一、欲想加城的拿娥米  6-13

         1.听见福音——神的眷顾  6,(诗8:465:9-13;路1:24-25

“就……起身”:把灵里的感动,付诸行动。若有人听道而不去行,仍然与他无益。(雅1:22-25

         2.于是,起行……要回犹大地去  7,(林后6:17-18),例:浪子回家。(路15:17-20

“要回犹大地去”:只有赞美才能代替怨言。赞美吧!赞美吧!(诗40:1-3;弗5:19-21

         3.拿俄米对儿媳妇们的考验  8-13,(雅1:12;彼前1:5-74:12-13

               (1)“你们各人回娘家去吧!”两种的考验:a.是关乎我们前面“生活”和“道路”的考验。b.给予自由机会的考验。

               (2)“耶和华伸手攻击我”——表明这条道路的本身就是一条被击打、受痛苦的路。

诗歌:《有一条路》。

   二、亲嘴回家的俄珥巴  14

         1.“俄珥巴与婆婆亲嘴而别”——凭己意而行。(罗7:18),从此失去了跟随主耶稣的勇气。

         2.“只是路得舍不得拿俄米”——路得专心靠主、为主活着,走主的道路。(路9:23-25

   三、同婆回去的路得氏  15-17

         1.嫂子已经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  15

“俄珥巴”受婆婆本人,却不爱婆婆所相信的神;进婆婆的家,却不进婆婆的国。今天同样有很多人只进“教会”,却不进神的家;只尊敬传道人,却不尊敬传道人所传所信的神。

         2.你也路着你嫂子回去吧! 15,耶稣对门徒说过同样的话。(约6:66-69

         3.路得坚决要跟拿俄米回犹大 16-17,路得在八个“我”中体现出她:

               (1)“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她的心志:这是信仰的决择与宣告。

               (2)“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她的跟随:这是信仰的道路与认定。

               (3)“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她的渴慕:这是信仰的受苦心志。

               (4)“你的国就是我的国”——她的盼望:这是信仰生活上分别为圣。

               (5)“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她的敬拜:这是信仰的标准与持定。

               (6)“你在哪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她的归属:这是信仰的付出与舍命。

               (7)“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她的忠心:这是信仰的至死不渝。

               (8)“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她的坚强:这是信仰的一生之事,跟主到底。

(启12:112:1017:14

── 毛南春阳

 

【回城的苦乐】

经文:得1:18-22

   一、乐:婆媳俩回到伯利恒  18-19

         1.写意跟随  18,(约6:68;彼前2:21

正如保罗在今后道路上的决志。(罗8:3514:8;徒20:24

         2.二人同行,来到伯利恒  19,(摩3:3;弥6:8

如几位博士同行来到伯利恒朝见耶稣。(太2:1-12),“二人同行”:只有同心才能同行。(提后2:22

   二、苦:空着手回到伯利恒  20-21

         1.经历甘与苦的人生 20,(来5:7-10;彼前5:9-11

“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人若离开甘甜的教会生活,必然在世界里尝尽苦味。(来12:5-12;启3:19

         2.满满地出去,空空地回来  21

               (1)处境苦后果不苦——回到伯利恒:粮食的仓库。即忍受试炼所得之福。(来12:6-1;罗8:28;诗119:71

               (2)外面空心灵不空——全能者使我受苦。(箴3:5-12

   三、丰:收割时回到伯利恒  22

         1.从摩押地回来到伯利恒:

               (1)离弃偶像归向真神  (书24:21-24;徒26:18;帖前1:9-10

               (2)脱离世俗的缠累归向真神  (西2:20;提前4:7;提后2:16;雅4:4

               (3)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竿直跑 (腓3:13-16

         2.正是动手割大麦的时候:当你灵性恢复时,正是有属灵的大收割时:

               (1)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  (太5:6;摩8:11

               (2)耶稣是生命的粮  (约6:35

               (3)表示父家“口粮有余”(路15:17

── 毛南春阳

 

【拿俄米的见证】

经文:得1:1-22

引言:

  简述故事的背景:一个家庭遭遇饥荒,逃难,丈夫儿子都死了。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却有美好的见证。

   一.在苦难中学功课

  起初听父母的声音嫁丈夫,后来是听丈夫。但觉得都不十分好。故决定听神的声音(1:6),就听见神眷顾自己的百姓。

   二.接受神的管教(1:13)

  神管教拿俄米的原因不清楚,可能是她听人的话过于神的话。我们当听神的话过于一切。

   三.敬畏神的生活(1:16-17)

  这生活其媳妇完全明白。从拿俄米的生活见证而叫路得要信从神。活出神同在的生活。

   四.接受现实的境况(1:20-21)

  以前是甜的,现在是苦的。向人分享内心的真实苦况,不装假虚伪。

   五.及时行动(1:6)

  她就与儿媳起身归回。许可路得及时去收取麦穗(2:2)

   六.给儿媳正确的指导(2:)

      1.不误媳妇之青春(1:12-13)

      2.要心志坚定的人跟从她。对心志坚定的人予正确的指导(1:18)

      3.指示工作的方法。蒙恩的地点(2:22)

      4.指示路得如何得好的安身之处(3:1-4)

   七.叫神的名得荣耀(4:14-16)

  这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价值。在我们一生中能否叫神的名得荣耀呢?

结论:

留心我们一生的见证能否叫神的名得荣耀?

── 黄彼得

 

【路得的选择】

经文:得1:6-22

   一.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本能

      1.小孩子,男女老少都有,且中西古今都有。

      2.人的本能是选择好的。

      3.人都会选自己所喜欢的。

   二.选择的重要

      1.会决定前途,如罗得(13:10-13)

      2.会决定生死,如罗波安(王上12:1-19)

      3.会影响全人类,如亚当犯罪(5:12)

  “选择”是神给人一个极大的自由权。人必须善用它。选得好,可以造福一生;选得不好,可以败坏一生。特别是人在拣选永远的事上。今来看路得如何拣选。

   三.路得如何选择?

      1.对道路的选择(1:16)。愿与拿俄米同行,回到犹大的伯利恒,即回到赞美之地(犹大),粮食之家(伯利恒)。不像俄珥巴选择回到摩押地。

      2.对于住家的选择。愿与拿俄米同住,虽然她是个寡妇。俄珥巴选摩押的娘家。

      3.对于国度的选择。愿与拿俄米同国度,虽然她是摩押女子。俄珥巴选咒诅的国。

      4.对于信仰的选择。愿与拿俄米同神,虽然她本有自己的偶像。俄珥巴选择偶像迷信的宗教。

      5.对于归宿的选择。愿与拿俄米同死同埋葬,即永不分开。

  拿俄米代表灵命长进的信徒。今日我们对以上几件事的拣选如何?从人的眼光看,路得跟从一个老寡妇去素不认识的国家是愚昧的,但我们看她的结局如何呢?

   四.路得选择的结果

      1.她得到生命之粮(2:14)

      2.她得到安身之处(3:1,13; 2:23)

      3.她得进到犹大王族的支派,与波阿斯结婚(4:11,13)

      4.她得神的赐福,耶和华使她怀孕生子(2:12-13)

      5.她的名列在基督的家谱中(1:5)

结论:

  我们今天在道路,住家,国度,宗教,归宿上,作怎样的选择?愿我们选那永远上好的。

── 黄彼得

 

【如何面对饥荒】

经文:得1:1-6,19-22

引言:

  简述这个故事。

   一.饥荒的原因

      1.当士师秉政时,以色列民常拜偶像,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神就刑罚他们,他们不但在肉身食物上遇上饥荒,在灵性上也遇上饥荒。

      2.是由于战争毁坏许多农作物所致。灵性上也受撒但的攻击而毁坏了许多属灵的食物所致。

      3.是由于仇敌的管辖,受仇敌剥削前后共111年所致。灵性犯罪受罪恶管辖,导致得不到粮食。

      4.各人任意而行(21:25)。不遵神的旨意,故地也不出产而饥荒。人不遵行神的话,灵里也会发生极大的饥荒(8:11)

   二.以利米勒如何应付这饥荒

      1.他不查究饥荒的原因。

      2.他不祷告求问神。

      3.他随意(也是随意而行)带家庭到咒诅之地(19:37; 15),也是仇敌之地(3:12-30)

      4.他给儿子娶摩押女子为妻,犯了神禁止以色列民与外邦女子结婚的律例(7:3)

      5.他久居不回。本是想寄居,后来却长住下去,结果自己和儿子都死在那里。

   三.以利米勒应否逃难?

  以利米勒不应该逃难。因为:

      1.神仍眷顾祂的百姓,赐粮食给他们(1:6)

      2.他有田地,当劳力去耕作(4:3)

      3.他当信靠父神过于人。他名字之意是神是王,但却自己作王,自己作主。

      4.他尚未饥荒到没得吃。他出去的时候是丰丰满满的出去(1:21)

      5.他当与同胞同受苦,而不该单独逃难。

   四.如何对付饥荒

      1.更加亲近神,求告神,并从罪恶中回转。

      2.当趁机会为主发光,以自己所有的施济人。

      3.当倚靠神过于倚靠自己。

      4.当以天家为永远的居所,而不留恋地上暂时的福乐。

── 黄彼得

 

【拿俄米回到伯利恒】

读经:1:1-522

   一、士师时代的光景:

         1、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21:25)人的意见代替圣灵的权柄,教会没有让圣灵掌权,属灵情形非常混乱,落到老底嘉的光景中,“老底嘉”意为“众人的意见”却把主关在门外。(参启3:14-20

         2、国中遭遇饥荒,“伯利恒”意为“面包的仓库”为何遭遇饥荒呢?原来是因不听神的话,现今的教会同样是在闹属灵的饥荒。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

   二、以利米勒下摩押

         1、以利米勒,意即“神是主”本来应该让神作主,现在却自己作主了。

         2、方向不对,摩押地是外邦污秽之地,是被咒诅之地,神所禁止的。(申23:3-60)可预表失败的信徒贪爱世俗,神说:“凡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了”(雅4:4-5),以利米勒此行是违背神的命令。

         3、被世俗缠住,先是“寄居”,后来是“住下”约有十年。失败的信徒落在世俗中也是如此。

         4、影响很大,以利米勒是一个很有名望的人,当拿俄米回来时竟全城轰动。

   三、拿俄米名字的意思:

         1、在伯利恒是“甜”的意思,下到摩押竟变成了“玛拉”就是“苦”的意思。那个小儿子在家何等的享受,出外流荡就“穷苦起来。”(参路15:14

         2、她的两个儿子基莲,玛伦,是“有病的”“软弱的”应该住在伯利恒(神的家),可以得供应,得医治,神的话语能使软弱的得刚强。这几人都是神家里的人,他们住在伯利恒,或作“以法他”“丰富,肥沃,结果子”本来是“粮食的仓库”何等有福:可惜,他们却离开了这个有福之地,下摩押去了。

   四、神管教的手

         1、管教是众子共受的,若不管教便是私子了。(参来12:5-11

         2、神爱心的管教是催促我们回到他的面前(赛30:20)浪子不遇见饥荒是不肯回家的。

         3、拿俄米所受的管教——“没有”……“也没有”……“死了”……“也死了”。

   五、拿俄米认识神的旨意,接受神的管教“每次的打击,都是真利益”她所见神赐福给他的百姓,开始走回家的路。当她们回到伯利恒(神的家)正是动手割大麦的时候(粮食大丰收)只有在神的家中,才有丰富的供应。

── 王国恩

 

【路得跟随拿俄米】

63:8  1:14-19

  一、大卫在旷野中的祷告“我心紧紧地跟随你”

         1、“神啊,你是我的神”

         2、“你曾帮助我”

         3、我跟随你

  二、路得紧紧跟随拿俄米

         1.不看环境:A、在拿俄米的身上已无指望,自己还年轻;B、嫂子已离开,婆婆又苦劝离开

         2.舍不得:原文一“粘在一起”。拿俄米的见证,爱的生活

         3.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态度坚定,心意已决

         4.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与主同走一条路,跟从主的脚踪

         5.你在哪里住,我也在那里住:与主同住,事奉的生活

         6.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事奉的目的是为建立神的国

         7.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事奉的物件,认识真神

         8.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一生一世事奉神

         9.也葬在那里:表明全脱离了她的旧造世界及她的亲情(加6:14

         10、来到伯利恒:“面包仓库”,蒙神祝福,享受丰富,代表神的家

── 徐大年

 

【由试炼而失败(1~5)

  一、失败的原因

       1.国中混乱 (1)「当士师秉政的时候,」作者提到士师是要人回想士师时代百姓的光景,国中混乱,以利米勒全家的失败是在这环境下造成的。这样混乱的根源其因素是:

               (1)各人任意而行参士 二十一 25)

               (2)信仰极其迷糊 ( 士二17)

               (3)道德腐败堕落 (士十四1~3)

         2.遭遇饥荒 (1)「国中遭遇饥荒,」遭遇这样的试炼是:

               (1)出于父神的美意 (来十二5~12;腓四14 参申二十八14~2428)

               (2)在于真神的许可 (伯一13~21;诗卅九9)

               (3)由神奇妙的安排 (帖上三3;彼前一6~7;箴十七3;赛一25)

               (4)为显宝贵的信心(罗四 17~19;创二十二1~18)

       3.离开家乡 (1)「在犹大…….往摩押地去。」一个人若离开这样美好的家乡,必然会失败:

               (1)离开犹大 “犹大”赞美之意 (创三十九35)

               (2)离伯利恒 伯利恒不但是粮食之库,更是出君王之地,是王的城邑

               (3)离以法地 2下节 以法地是结果、肥沃之地

       4.来到摩押 (1)「往摩押地去寄居,」──方向、目标错误、人生追求错误、道路错误(例:创十二10-20 亚伯兰下埃及;创十三3~14 罗得去所多玛)。为什么会失败下摩押呢?

               (1)自我作主(加二20;罗十四7~8)

               (2)顺从人意(撒下六6~7)大卫的人意,致乌撒人意伸手,带来悲剧

               (3)体贴肉体(罗八5~6;约六63)

               (4)不明神意(弗五15~17)

所以,我们当让神作主,顺从圣灵,体贴圣灵,明白神旨而行事为人,不要像以利米勒这样而失败到摩押。

  二、失败的对象 (2)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玛伦,一个名叫基连,」

         1.以利米勒 名意:“我神是王,我父为王”

            (1)忘记背景 创十二:20/21 亚伯兰忘记神是他的背景而下埃及,离开伯特利(神的殿)忘记了自己蒙召的身份(创十二)

               (2)名不符实 启三: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以利米勒名义上是以我父为王,实际上却不以父为王

         2.拿俄米 名意:“甜,令人喜悦”

            (1)诗人太甜 (传七16)“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行义过分”指行事太甜,在别人的恶事上不反对,且有份于别人的罪

               (2)讨人喜悦(加一10;帖前二4;路六26)。人都说你好的时候你就有祸了。讨人喜悦就会成为时代的“亚伦”(出三十二1~30)。神的儿女当光讨神的喜悦,后讨人的喜悦。尽可能像主耶稣那样,神人都喜悦(路二52

         3.玛伦 名意:“有病,身体软弱。”

            (1)灵性有病(约十一章)拉撒路先有病,以至死亡,导致发臭。灵性的病,即罪,如:嫉妒 (箴十四30);掩耳不听真道(提后四3~4)等。当知罪的工价乃是死(罗六23)。有多少信徒只怕体病,却不怕灵病

               (2)生命软弱(太二十六41)客西马尼中三门徒,因软弱致后来的失败

         4.基连 名意:“扣牢”

            (1)生命被捆(罗七21~24)心中两律交战常常失败。为什么被捆呢?因有许多绳索: 例:

                     a.罪恶的绳索(来十二1~2)

                     b.情欲的绳索(彼后一4;参加五19)

                     c.世务的绳索(提后二4)

                     d.旧人的绳索(弗四2;参罗十三12~14)

               (2)生命停顿(创十一28~31)亚伯兰因他拉停哈兰,虚度宝贵光阴。倘若灵程停顿,后果将不堪设想。(创十九17 罗得妻功成)(例:王上十九3~7 以利亚停顿罗藤树下。)

   三、失败的光景( 1~2)

       1.荣父之人变羞辱( 26~28;参罗三23)以利米勒打着“我神是王”的旗号,实际上切不尊神为王,反而羞辱父神,带全家下摩押罪地。

         2.赞美之家有怨声(来十三15 )信徒蒙恩后当时时有赞美,但许多人口中却满了怨言,许多的失败与苦境都是因怨言而来,我们当切记: 苦难中赞美是得胜的秘诀,苦难中埋怨是失败的定律。

         3.馒头之库受饥饿( 1~6;申 二十八14~28)据民十四7~8犹大本是流奶与蜜之地,因他们不寻求神,而带来饥饿(诗卅四10)。

         4.结果之地无收成(哈三17)教会本应结果累累,使主得享受(歌四1316)却无收成,若无收成,必会自招诅咒(可十一12~14),并有被剪去的危险,被砍下的危险(约十五2;太三10)。

   四、失败的苦境(2~5)都是犹大伯利恒….剩下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

         1.住在罪地(2)指出神的选民在失败后,住在罪中,在罪里生活,突出在罪中生活是神选民灵中最大的苦境(彼后二8

         2.灵性堕落 ( 2)离开犹太君王的城邑(敬拜神,事奉神,神子民之地),到了摩押(与神无关,罪孽中生之人之地),其差别是何等远。其灵性堕落真是一落千丈,生命、地位之别也是天地之差

         3.父王离开 (3)一个属神的人若犯罪,父神必定会离开他,因神是圣洁的(彼前一15),又是恨恶恨罪的(来二9)。例:(撒上十六14)扫罗犯罪后,神的灵离开

         4.与罪联合( 4)指出失败的人,就会在罪中打滚,在罪中生活,以罪为乐,岂不知罪的工价乃是死(罗六3)。罪会怀胎,致终生出死来(雅一15)。

         5.儿子死了( 5)人的希望、寄托、依靠(罗六23)一个人若离开犹大伯利恒(教会),是何等危险可怕,后果将是父神离开,生命失去,与永生神的生命隔绝,皆因以利米勒失去了信心而开始(参来三12~14)。失败后,而无法活出基督的生命与形象。—— 叶灵力《路得记心得研究》

 

【离开与归回(得一122)】

一、离开(12

二、寄居(35

三、俄珥巴之别(614

四、路得之跟随(1519

五、归回(2022

──《新旧约辅读》

 

【一个痛苦的家庭  路得记1章】

   一丶人意作王饥荒苦1:1

   二丶进入世界丧偶苦1:2-3

   三丶住在世界丧子苦1:4-5

   四丶回转神家不愿苦1:6-7

   五丶告别媳妇情感苦1:8-15

   六丶媳妇同回同甘苦1:16-17

   七丶回到本地贫穷苦1:18-22

── 作者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