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记第二章拾穗 【得二1】「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亲族中,有一个人名叫波阿斯,是个大财主。」 主是丰盛的,因为神所有的一切丰盛都在祂里面(西一19),祂是大能者,丰富有余的。你我不管有甚么难处、缺欠、需要,只要我们与祂发生正常的关系,甚么问题都解决了。―― 巴姊妹《路得记查经记录》 『波阿斯』原文即:(1)迅速,表示他作事的敏捷;(2)活泼,表示他有生命;(3)满具能力,这是工作和争战所必须的。―― 石新我《路得记之研究》 圣经首先把波阿斯指出来,是指出事奉的中心,好叫路得知道今后如何事奉主。路得不能离开波阿斯的田。她要离开波阿斯的原则的话,她的事奉就落了空,就没有价值。——《默想路得记》 [亲族]
相知的人、熟人。 [波阿斯]:能力、迅速、活泼、敏捷。[大财主]:特别强壮、大有能力的丰富者、有地位的人。—— 叶灵力《路得记心得研究》 在第四章18至22节,波阿斯(以利米勒的亲属)的家系追溯至犹大的儿子法勒斯。波阿斯是一个“大财主”,这短语的意思是:他拥有尚佳的本质或素养。――《路得记雷氏研读本》 圣经没有说明波阿斯和以利米勒的血统关系,犹太传统说他是后者的侄儿。波阿斯一名有“能力”的意思。所罗门建的圣殿前有一根柱子,也取名“波阿斯”。主耶稣的家谱中有他的名字(太一5;路三32)。“大财主”亦作“有地位的人”。――《启导本圣经路得记注释》 无论田主愿意与否,按以色列人的律法,像路得一般的穷人有权在田地上拾取剩下的麦穗(申24:19)。――《串珠圣经注释》 大财主: 圣经常用来指力大勇敢的壮士(书1:14;士6:12)。然而在本节则指财主<KJV译成“有力的财主”(a mighty man of wealth) >。 ――《圣经精读本──路得记注解》 【得二1 亲族这词,是表示──】亲族是指拥有共同祖先、由众多家族所组成的群体。──《灵修版圣经注释》 【得二1~3】按照当时以色列的律法规定,以色列人不可在收割的时候不准收割在农田角落上的庄稼,不准清理田间掉在地上的麦穗,好让有需要的人、寄居的、孤儿和寡妇捡拾剩余的麦穗(利一九9;二三22;申二四19)。因为路得是寡妇,无法养活自己,所以路得依这律法,走到田间,收集剩余的麦穗。这样,她便走到波阿斯(在他里面有能力)的田间,他是她公公的富有亲族。路得去田间拾麦穗,恰好到波阿斯的田里,而波阿斯又恰好是她丈夫的近亲。显然这不仅仅是巧合,也不是她的幸运,乃是神的安排。—— 马唐纳《路得记》 【得二1~23】路得与波阿斯相遇: 本章描述了路得与波阿斯在伯利恒田野相遇的场面。从摩押跟随婆婆来到伯利恒的路得,只好支撑贫困的生活。时值收割麦子之时(1:22),她出于孝心想要到田地里去拾取麦穗(2节)。在神的护理之下,路得走到了波阿斯的田地,在拾取麦穗之时被田主波阿斯看见。波阿斯早已听说过路得的美好德行,看到她谦卑的态度与辛勤劳作就更加欣赏(7、11节)。本章也借着晚上回到家之后,路得与拿俄米之间的交谈,揭示了波阿斯是他们的亲族(19、20节)。借着本章的故事,我们可以认识到神的护理细致周到地介入到人的日常生活中。 ――《圣经精读本──路得记注解》 【得二2】「摩押女子路得对拿俄米说:『容我往田间去,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拿俄米说:『女儿阿,妳只管去。』」 路得请求了她婆婆的允许,去作人所看作卑微的事。这教训我们应当照着神叫我们所预见的境况,和祂所安排我们各人所站的地位说话行事,万不可妄求、妄想,以致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 陈瑞庭《路得记零碎》 『容我…去』她自己愿意去,这说出她的信心是多活泼,一点不被动。―― 巴姊妹《路得记查经记录》 『我蒙谁的恩,就…』路得是一蒙恩的范围中,无论何时一开口便说恩典。由始至终她是一个享受恩典的人。―― 巴姊妹《路得记查经记录》 「拾穗」权为律法书所规范(利十九9~10、廿三22、申廿四19~22)其基础乃在于「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但是此处表达-「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意指路得似乎在拾取麦穗前打算麦穗前打算获得地主的许可。——《路得记查经》 这里路得没有争取拿俄米的意见,我应该不应该去?是她自己提出来说:我必须要去。这个必须要去的心,才显出来到什么地方,怎么样作法,一直把她引到波阿斯的家里去。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真正蒙恩的信徒,一个真正在伯利恒遇见主的人,一个在伯利恒起步跟从主的人,他里面有个愿望,我要事奉主,我不能光蒙恩典,光接受恩赐,光听道,光明白,却不事奉主而作一个白占地土的人吗?作一个不结果子的人吗?他里面不能甘心。 一个真正有主生命的基督徒,他必要为主结果子,结的多与少是另外的问题,他不能不结果子。一个人蒙恩十年、八年,没有领一个人信主,连亲属、朋友也没有带到主面前,那是反常现象。——《默想路得记》 “拾取麦穗”。此时是收割大麦(17节)。收割的人刻意为穷人遗留一些麦穗在地上,正如律法所规定的(利一九9;二三22)。――《路得记雷氏研读本》 让贫苦者在收割时拾取麦穗,是希伯来人社会照顾寡妇和贫而无依者的一种制度。收割麦子不可割尽田的四角(利十九9),不可拾回已掉在地上的(利二十三22),也不可回去取回已掉在田里忘记拿走的禾捆(申二十四19)。这些都得留下来给贫苦人拾取。――《启导本圣经路得记注释》 容我往田间去: 具体地表现了路得对婆婆的感人孝心。要到田里去拾取麦穗的决心,需要甘愿承受因外邦人身份所导致的冷眼以及酷热的天气所带来的肉体之痛苦。路得的决心向所有基督徒展现了真爱的典范<约壹 绪论,圣经中对爱的理解>。真爱伴随着劳苦(帖前1:3),那劳苦应当是利他性的。关于拾取麦穗的规定是为穷人伸冤的神的命令(利19:9),体现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障人的尊严与生存权的符合圣经的救济精神<诗10:14,救济的对象与方法>。然而,自从以色列百姓定居迦南,享受安定与繁荣之后,他们逐渐脱离了律法的精神,贫富之差日益加剧。因此,以色列百姓当中甚至有禁止穷人拾取麦穗的人。与这种情形相比,波阿斯在本章中的高尚品德更加突出(4,12节)。 ――《圣经精读本──路得记注解》 【得二2 以色列律法中,有这样一条照顾贫乏人的律法……】当小麦和大麦进入成熟期时,被雇用的收割者割倒麦杆并扎成捆。当时以色列的律法规定,不准收割在农田角落上的庄稼,而且凡掉在地上的麦穗都要留给拾穗的穷人作为食物(参利19:9;23:22;申24:19)。这项律法的目的是为了供给穷人而避免农庄园主囤积过剩的粮食。此律法成为当时以色列具有福利性质的政策。因为路得是寡妇,无法养活自己,所以就到麦田去拾麦穗。――《灵修版圣经注释》 【得二2~3】 「摩押女子路得对拿俄米说:“容我往田间去,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拿俄米说:“女儿啊,你只管去。” 路得就去了,来到田间,在收割的人身后拾取麦穗。她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块田里。」 “收割的工人”:指田间的工人,预表主的仆人。 “蒙谁的恩”:指外邦教会在世界中蒙主的大恩。主耶稣到世界到来充充满满的恩典(约一:14、16),并在世界中拣选了我们(约十五:19),使我们在世界中蒙召,归主与主联合。 波阿斯的“田”指田指世界教会。—— 叶灵力《路得记心得研究》 【得二3】「路得就去了,来到田间,在收割的人身后拾取麦穗。她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块田里。」 『拾取麦穗』我们在教会每次所得的真理,虽然不多,但如果像路得一天一天所拾取的积攒起来,日子多了就必有用;所以我们每逢在聚会听道的时候,万不可以为讲的教训太零碎,太稀少,就轻忽不愿意听,那是表明你没有忍耐的心接受所栽种的道。―― 陈瑞庭《路得记零碎》 『在收割的人身后拾取麦穗,』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雅四6)。我们若真是一个谦卑的人,不必苦求,恩典必要临到你。 『恰巧』原文中有『偶然』的意思。在人这边可能是偶然的,但在神那边不会是偶然的。―― 巴姊妹《路得记查经记录》 “恰巧”。因神的眷顾,路得来到亲属波阿斯的田间。――《路得记雷氏研读本》 当路得为了拾取麦穗而往田里去时,她对田主及将要发生的事一无所知。本节用“恰巧”来表现了这件事,这是意指从路得的角度来看事情就是这样。虽然在人看来是出于偶然,但这一切都在神的护理之中。在人类历史的背后动工的神,已作好所有准备,要以美好之物充满路得(箴16:9)。 ――《圣经精读本──路得记注解》 【得二3~4】「……她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块田里。波阿斯正从伯利恒来,……」 「恰巧(As it happened)」,在此不仅是指空间(「到了…波阿斯的田」),同时也是指时间(参v.4,「波阿斯正从伯利恒来…」)。——《路得记查经》 路得「恰巧」来到波阿斯的田间,接着一句就是,波阿斯「正从」伯利恒来。有「恰巧」,就有「正从」。你如果没有「恰巧」,就没有「正从」。为什么不早不晚,恰巧路得来到田间,波阿斯正从伯利恒出来呢?为什么这一天会遇见路得呢?我们只能说:神的安排何等奥妙,谁能识透呢?没有我们的「恰巧」,就没有法子引来主的「正从」。没有我们的肯拾麦穗,诚诚实实的做那些微小的工作,从生命里对付自己,那就不可能遇见你的主正从伯利恒来。人看上恰巧,其实正是有神的手在暗中指引路得说:“路得啊!你顺服我往田间去吧!就是这块田。实际路得也不知道哪块田是波阿斯的,她就这样一顺服,一去的时候,就遇见波阿斯正从伯利恒来,看见了路得。──《默想路得记》 【得二4】「波阿斯正从伯利恒来,对收割的人说:『愿耶和华与你们同在!』他们回答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 波阿斯走出伯利恒城,到田间来。――《串珠圣经注释》 愿耶和华: 他们之间的彼此问候,超越了单纯的希伯来人之习惯<撒下20:9,圣经中的问候法>,表现了他们真实的敬虔,即雇工与主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在雇主与雇工各自主张自己利益的自私的社会中,必然会出现纷争矛盾等社会问题。社会上强者剥削弱者,使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然而,波阿斯与雇工之间有共同的信仰,故他们彼此友爱、尊重。尤其是,通过波阿斯管家式的态度,我们可以窥视到他高尚的信仰人格(彼前4:10)。 ――《圣经精读本──路得记注解》 【得二5】「波阿斯问监管收割的仆人说:『那是谁家的女子?』」 『监管收割的仆人,』在神的家中,作主的仆人,必须有一定的次序,也应当有作头的人。―― 陈瑞庭《路得记零碎》 “女子”即闺女,少女。――《路得记雷氏研读本》 路得面孔陌生,引起波阿斯的注意。――《串珠圣经注释》 【得二6】「监管收割的仆人回答说:『是那摩押女子,跟随拿俄米从摩押地回来的。』」 【得二6~7】『跟随,』路得的特点乃是跟,路得很会跟,第一章跟拿俄米,现在跟波阿斯。―― 巴姊妹《路得记查经记录》 “女人”:教会的代表,圣经中的女子皆可表教会。 “是那”:只提“那”,不提名字,表示路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屋子”:指临时搭起的凉棚,供工人休息的地方。 “坐一会儿”:指身体得安息,为恢复体力,能更好的工作。—— 叶灵力《路得记心得研究》 一个在生命里事奉的人,一个拾麦穗的人,竟然有这多大的影响。工人为他作见证说:他的工作是值得纪念的,他的事奉是真的事奉,他的事奉与雇工的事奉相比,雇工的事奉算不得什么。而这个女子就单拾点麦穗叫工人看出,这不是平常的女子,是个殷勤的女子,肯定是会治家的,很孝顺的。这个女子与众女子不同,从他的行动、从他的事奉上表现出来了,因为她从早到晚一直不停的工作。除了在屋子里坐一会儿,又去工作,没有闲话给别人谈,也不羡慕工人的伟大。 路得也认为:因为我生命的需要,哪有工夫与使女们聊天呢?谈一会儿我就少拾几个麦穗,我的生命就要软弱,就要少吃两口饭,你们批评、你们论断,我听不进去 ;你们讲这个好,那个不好,我也不想参加一份,并不是我自鸣清高,我比你们强、比你们属灵,是因为我生命的需要。我若讲几句闲话,我里面要受损失、要饥饿;我批评一下、听听闲话、看一点新鲜的东西,我里面要受责备,我就要少拾麦穗;我的家不能和你们相比,你们是靠别人供给吃饭,我是靠我辛勤劳动养生,(非肉体的),我不拾麦穗,我和婆婆就没东西吃;你们可以欢喜作乐、浪费时间,可以绕圈子应付主人。我和你不能一伙,因此就殷勤作工。人看见她作,人看不见她也作,从早到晚她不停的作。这一个工作,这一个事奉把工人感动了,都受激励。一个在生命里事奉的人,别人不能不看出来。如果教会里有一两个这样的人,别人都看得出来。他的祷告不一样,行动不一样,唱个歌也不一样,叫别人受感动,因为是从生命中发挥出来的。——《默想路得记》 【得二7】「『她说:“请你容我跟着收割的人,拾取打捆剩下的麦穗。”她从早晨直到如今,除了在屋子里坐一会儿,常在这里。』」 “收拾打捆剩下的麦穗”:⑴.指甘作小工,收拾零碎 。⑵.指追求属灵粮食与供给。—— 叶灵力《路得记心得研究》 “屋子”。大概是工人临时盖搭来遮荫的地方。――《路得记雷氏研读本》 “屋子”为临时支搭的有盖凉棚,供工人休息。――《启导本圣经路得记注释》 「屋子」:田间不可能有住屋,这「屋子」可能是遮荫的棚子,给仆人吃饭或憩息用。――《串珠圣经注释》 【得二8】「波阿斯对路得说:『女儿阿,听我说,不要往别人田里拾取麦穗,也不要离开这里,要常与我使女们在一处。』」 路得若不肯离开摩押――错误的地位,管甚么时候也必遇不见波阿斯(预表主耶稣)。―― 陈瑞庭《路得记零碎》 『听我说,』或翻作『你没有听见么?』可见路得听见与不听见,是很有关系的。因为她若没有听见波阿斯的话,就不能照着波阿斯的话去行。锕若话去行,就不能得波阿斯的喜悦。波阿斯对她说:『你没有听见么?』意思是惟恐她没有听见。―― 陈瑞庭《路得记零碎》 “别人”:可指魔鬼 “田”:指世界。 “往别人田里拾取麦穗”:可指在世界中事奉世界、魔鬼。 “我使女们”:指服事主人的人群,或指有主生命的团契。 ── 叶灵力《路得记心得研究》 「不要往别人田里拾取麦穗」,波阿斯对路得说:就在我的田里事奉,不要到别人田里去,在埃及不能事奉我,在巴比伦不能事奉我。我要给你介绍哪是我的田,你在我田里拾麦穗,就能满足你生命的需要就够了,并且有我的使女与你同在,作你的帮助、安慰。我有许多大块田地,我的使女仆人在哪块田里收割,你就跟着他们的脚踪到那里工作,必然蒙福。(在波阿斯田里工作,就是在教会里的意思。)——《默想路得记》 波阿斯称路得为“女儿”,可见二人在年龄上有若干距离。他知道路得是自己亲属的遗孀后,给了她妥善的照料。他让路得随在收割工人之后,帮忙捆扎禾堆,方便摘拾留在地上的麦穗。――《启导本圣经路得记注释》 女儿啊,听我说: 不仅是父亲对女儿,年长者对年轻的妇人亦可以这么说。波阿斯对路得说话时,并没有摆出施舍于乞讨者的态度,反而以最温暖的话尊重了路得的人格。因此,路得可以丝毫感觉不到屈辱,感谢着接受波阿斯的好意。如此,在作慈善事业时,也应当慎重地考虑其方法<诗10:14,救济的对象与方法>。因为帮助别人的行为,有可能被恶用为夸耀自己的富裕或满足私欲(太6:1,2)。 ――《圣经精读本──路得记注解》 【得二9】「『我的仆人在那块田收割,你就跟着他们去。我已经吩咐仆人不可欺负你;你若渴了,就可以到器皿那里喝仆人打来的水。』」 按外面说,路得是一个年轻女人,是一个陌生的外邦人。但在神的赐恩宝座底下,她蒙了保守。我们的仇敌撒但虽然厉害,但我们的道路是受施恩宝座的支配,只要我们活在恩典的范围中,便能不受其侵害。―― 巴姊妹《路得记查经记录》 “你若渴了”:指你是否有渴慕的心。 “器皿”:指神活水的出口。 “仆人打来的水”:指神借神仆的工作(灵修)。—— 叶灵力《路得记心得研究》 波阿斯答应保护、供养路得。――《路得记雷氏研读本》 「他们」:可能是指在田间帮忙将庄稼捆起来的使女(8)。水是从村中的井打来的,分量有限;不是人人可用的。――《串珠圣经注释》 【得二10】「路得就俯伏在地叩拜,对他说:『我既是外邦人,怎么蒙你的恩,这样顾恤我呢?』」 『这样顾恤我,』或翻作『这样认识我』,她的意思是像我这样的一个外邦人,谁还能这样详详细细的认识我呢?―― 陈瑞庭《路得记零碎》 “俯伏在地叩拜”:原文指对君王的朝拜。这里指路得谦卑的俯伏,敬畏的感恩,突出神的恩典,能力、圣灵的膏抹只向真正谦卑的人而流露。 “我既是外邦人,怎么蒙你的恩”:指蒙恩者对自己清楚认识,原是不配蒙恩,竟蒙了大恩(林前十五10)。 “这样顾恤我呢”:指对主看顾怜恤的赞叹。正如大卫所说,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陈设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在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诗八3~4)。当我们默想伟大之神竟看顾怜恤我们的时候,怎不向神感恩颂赞呢。—— 叶灵力《路得记心得研究》 路得就俯伏在地……我既是外邦人: 俯伏在地原是在神面前(书7:6;士13:20)或在王面前(撒下14:4,22)所采取的姿势。然而,有时只是为了深表谦卑采取这种姿势。路得表现出深深的谦卑,是因为:一是敬重波阿斯不看外表(约7:24;林后5:12)而关怀人的人格;二是身为外邦人的自我意识(13节)。 ――《圣经精读本──路得记注解》 【得二11】「波阿斯回答说:『自从你丈夫死后,凡你向婆婆所行的,并你离开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认识的民中,这些事,人全都告诉我了。』」 所有我们为主摆上的,为主流过的眼泪,为主受过的打击,所有受人的误会,主说:「我全然知道,人都告诉我了。」没有一个重担,主是不知道的;没有一滴眼泪,主是不记念的;没有一颗破碎的心,主是不安慰的。请听祂说:「你所有的眼泪,所有的劳苦,所有的牺牲,圣灵全都告诉我了。」 此处所记的路得经过了三步:(1)她所离开的;(2)她所经过的(从『离开』到『到』之间有一段路程);(3)她所进入的。以上路得所经历的三个地位,也是如今我们跟从主的所必须经历的。―― 陈瑞庭《路得记零碎》 “丈夫”:可指旧人,原来世界的依靠。“父母”:指魔鬼,私欲(约八44)。 “本地”:指世界,罪恶之地(参创十二)。—— 叶灵力《路得记心得研究》 【得二12】「『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赏赐你。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神的翅膀下,愿你满得祂的赏赐。』」 信心敢倚靠那位肉眼所没有看见的神,以为那是最稳妥、最可靠的。但肉体却敢倚靠信心所不敢倚靠的受造之物,觉得那才是稳固的根基,其实他并不知道甚么是可靠的。―― 陈瑞庭《路得记零碎》 “神的翅膀下”:指神保护及神的慈爱。—— 叶灵力《路得记心得研究》 “翅膀下”。母雀怎样展开翅膀来保护她的雏鸟,耶和华也照样保护祂的子民。这比喻也用于诗篇十七篇8节、三十六篇7节、五十七篇1节、六十一篇4节、六十三篇7节、九十一篇1、4节、马太福音二十三章37节。――《路得记雷氏研读本》 波阿斯用母鸟以翅覆荫雏鸟来比喻神的看顾和保护(诗十七8;三十六7;五十七1;六十一4;太二十三37)。――《启导本圣经路得记注释》 【得二13】「路得说:『我主阿!愿在你眼前蒙恩;我虽然不及你的一个使女,你还用慈爱的话安慰我的心。』」 主开她的心眼,看见在波阿斯的那块田里所有的人都比她大,所有的人都能帮助她,她实在不及任何一个使女,因为那些使女只要把麦穗留点在地上,就足以成全她脱离贫乏。主今天也要让我们看见,我们比众圣徒最小的还要小(弗三8),每一个弟兄姊妹都能够帮助我们。今天我们之所以丰富,乃因为基督的身体(教会)是丰富的,神的儿女是丰富的。── 陈希曾《与基督联合──路得记剪影》 “安慰”:指心被摸着。—— 叶灵力《路得记心得研究》 【得二14】「到了吃饭的时候,波阿斯对路得说:『你到这里来吃饼,将饼蘸在醋里。』路得就在收割的人旁边坐下;他们把烘了的穗子递给她。她吃饱了,还有余剩的。」 “饼”:① .指主的话语
(太四4;耶十五16);②. 指主的生命(约六35,63)。 “醋”:指受苦的经历,因醋是谷物发酵制成的酸酒。 合意:要把主的生命与话语实行在实际生活中(雅二26;腓二:16) “穗子”:许多麦子,指生命的种子(约十二24),丰盛的生命(约十10)。 “吃饱了,还有剩余的”:指主的供给真是绰绰有余,是绝对没有缺乏的 一顿饭包含“醋”(一种酸酒)和“烘了的穗子”(即烤过的榖粒)。――《路得记雷氏研读本》 “醋”为农家自己用谷物制成的酸酒,是希伯来人日常的饮料。――《启导本圣经路得记注释》 「烘了的穗子」:将刚割下的麦穗用小火烘熟,剥去外壳便可吃。――《串珠圣经注释》 将饼蘸在醋里: “醋”是将葡萄汁与油拌在一起的调料,味道新鲜,且具有恢复体力的效果,对工人而言是极好的调料。 烘了的穗子: 指炒麦粒。在收割时节,人们用篝火或铁板炒尚未成熟的麦粒,以此代饼而食。 ――《圣经精读本──路得记注解》 【得二14~16】波阿斯对路得的眷顾: 波阿斯相信路得是配得神赏赐的女子,因此为她祈祷祭司式的祝福(12节)后,想要具体而实际地帮助路得。波阿斯不仅允许路得拾取麦穗,还召她一起吃饭,并且特意吩咐仆人使她能拾取更多的麦穗。神为了祝福路得而使用了波阿斯,波阿斯也配得作这器皿。 ――《圣经精读本──路得记注解》 【得二15】「她起来又拾取麦穗,波阿斯吩咐仆人说:『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麦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 波阿斯的宽待已超出了律法予拾穗者享受的范围。这样,路得工作所得足够她与拿俄米二人吃饱而有余。――《启导本圣经路得记注释》 【得二15~16】「她起来又拾取麦穗,波阿斯吩咐仆人说:『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麦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并要从捆里抽出些来,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吓她。』」 路得所得到的麦穗,其实不是路得凭自己拾得的;她虽然殷勤,但并不是殷勤使她能得着这么多。人需要殷勤,人需要追求,但殷勤追求不一定得着,乃是追求又蒙怜悯的才能得着。如果我们得着了恩典,那是主故意把麦穗丢下来让我们得着的。 波阿斯的仁慈超过路得应有的权利,波阿斯不但容许路得在收割者仍在工作的地方(“在捆中”)拾取麦穗,而且吩咐人特意从捆里抽出一些留给她。――《路得记雷氏研读本》 按摩西律法,拾麦穗者要等收割的人割了禾稼、打了捆,才可以在田间拾取剩下或遗留的麦穗,不能从禾捆中捡取。波阿斯嘱咐仆人待路得之法实在远超过律法的要求。――《串珠圣经注释》 【得二16】「『并要从捆里抽出些来,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吓她。』」 “并要从捆里抽…留在地下任他拾取”:指在工作中得特殊权利。—— 叶灵力《路得记心得研究》 【得二17】「这样,路得在田间拾取麦穗,直到晚上,将所拾取的打了,约有一伊法大麦。」 “直到晚上”: A.指趁着白天作工(约九4);B.指趁着未安息其那作工(传十二1)。 “将所拾取的打了”:指吸取里面的精意(参林后三6),得造就的额益处。—— 叶灵力《路得记心得研究》 路得“将所拾取的(大麦)打了”,约有“一伊法”,大约五分之三蒲式耳(22公升,或20夸脱),足以让拿俄米和她自己吃十天。――《路得记雷氏研读本》 “一伊法”约合20公升。拾穗者有此收获是很难得的。――《启导本圣经路得记注释》 「一伊法」:约卅六公升。――《串珠圣经注释》 一伊法: 相当于22公升,即12斗左右。 ――《圣经精读本──路得记注解》 【得二18】「她就把所拾取的带进城去,给婆婆看,又把她吃饱了,所剩的给了婆婆。」 【得二19】「婆婆问她说:『你今日在那里拾取麦穗,在那里工作呢?愿那顾恤你的得福。』路得就告诉婆婆说:『我今日在一个名叫波阿斯的人那里作工。』」 “顾恤”。原文作“注意”或“关注”。拿俄米知道那数量多得不寻常的麦穗,是由于路得得到特殊的宠眷。――《路得记雷氏研读本》 【得二20】「拿俄米对儿妇说:『愿那人蒙耶和华赐福,因为他不断的恩待活人、死人。』拿俄米又说:『那是我们本族的人,是一个至近的亲属。』」 “亲属”。拿俄米在这里用的希伯来文是goel,“近亲买赎者”。参看第三章9节的脚注。――《路得记雷氏研读本》 “至近的亲属”是希伯来文goel的翻译,亦作“可代赎的亲人”(参利二十五49注)以后该字译为救赎主(伯十九25)。有这种亲属关系须负起双重责任:1,赎回她前夫的田地;2,娶她为妻;所生长子,归在她前夫名下,承受为已死的人所赎回的产业。这种风俗称为“弟续兄孀”。初时只行于兄弟之间(创三十八6~11);后来,死者如果没有兄弟,最近的亲属也须负此责任(比较利二十五48~49)。 “活人”指拿俄米和路得。“死人”指拿俄米已死去的丈夫和儿子。――《启导本圣经路得记注释》 「因为他不断的恩待活人死人」:可意译作「耶和华仍遵守对活人死人曾作的应许」拿俄米向神发出赞美,知道 仍眷顾他们一家(包括离世的丈夫和儿子),因为她想到这位至近亲属波阿斯,有义务为她买赎产业(利25:25) , 并为她死去的儿子立后(申25:5)。后一义务本限于嫡亲兄弟,后来推广至同族的亲戚。 「至近的亲属」:原文为「赎业至亲」。――《串珠圣经注释》 他不断地恩待活人死人: 关于本节的主语“他”是指神还是波阿斯,众家对此议论纷纷。比如,有些译本认为他是指波阿斯,而NIV或LB则认为是指神。后者认为,从希伯来原文的文脉上来看,把“他”看作神更合理。因为“恩待”是双重受词,与赐福的耶和华相关。在本书中拿俄米颂赞,不断施恩典的神。 ――《圣经精读本──路得记注解》 【得二20 至近的亲属】「至近的亲属」的角色是协助收复支派的损失,人命上(负责搜捕凶手)、法律上(协助诉讼)、财产上(买回家人失去的财物)的损失都包括在内(原文 go'el,NIV 作「救赎的亲属」〔kinsman-redeemer〕,和合本在不同场合分别译作「报血仇的」或「至近的亲属」)。由于这地是耶和华的赐与,身为佃户的以色列人不得把它出售。若是抵押还债,亦须从速赎回。土地从此得以保留在大家庭之内,作为他们是立约社群一份子的表记。拿伯以不敢放弃「先人留下的产业」为由,拒绝将葡萄园卖给亚哈王(王上二十一2~3),可见将土地视为不可剥夺的权利,是何等重要。在美索不达米亚(特别是早期),土地往往是家族所有,而非个人的财产。个人出售地产的能力十分有限。──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得二21】「摩押女子路得说:『他对我说:“你要紧随我的仆人拾取麦穗,直等他们收完了我的庄稼。”』」 【得二22】「拿俄米对儿妇路得说:『女儿阿,你跟着他的使女出去,不叫人遇见你在别人田间,这才为好。』」 “拿俄米对路得说”:突出圣灵在内心的感动(约十八8)。 “别人田间”:指罪恶的世界。 总意:圣灵在工人工作途中,禾场上,常会提醒不要被世界潮流吸引(林前九26~27;来二1)。—— 叶灵力《路得记心得研究》 年轻女子在田间拾穗难免受到欺凌,波阿斯要路得在他的田间工作,不受欺负。――《启导本圣经路得记注释》 既然波阿斯这样厚待他们,路得若走到别人的田间拾禾穗,便表示她不接纳波阿斯的好意了。――《串珠圣经注释》 【得二23】「于是路得与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处拾取麦穗,直到收完了大麦和小麦。路得仍与婆婆同住。」 我们作完工作,不要忘记与圣灵同住,在神面前重新得力。―― 石新我《路得记之研究》 “与使女常在一处”:指常常处在卑微的地位。 “仍与婆婆同住”:指没有离开圣灵。—— 叶灵力《路得记心得研究》 收割“大麦”约在五月底或六月初完结。因此,路得在田里工作了四至六个星期。――《路得记雷氏研读本》 直到收完了大麦和小麦: 大麦要比小麦先收割,其收割期约是阳历4月中旬前后。此后,约过两个星期,就开始收割小麦。这期间,路得谦卑而勤劳的品行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波阿斯也必观察到了路得的这些举止。因此,本节暗示波阿斯与路得的关系逐渐成熟,以至于最终发展到结婚的过程。 ――《圣经精读本──路得记注解》 【思想问题】 1 旧约人物的名称往往饶富意义。试从路得记几个人物的名称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 2 试列举本章记载的「巧遇」。你认为事由的发展纯属机缘,抑或背后有神的策划和安排呢? 你是否坚信神每时每刻的带领呢? 3 波阿斯对路得离乡别井、一直照顾拿俄米这件事有什么评语呢? 他对路得的祝福(12)是否纯粹客套语? 他怎样厚待路得?参9, 14-16节。 你对别人的爱心是否流于空谈而没有实际行动? 4 路得对波阿斯的厚待有什么反应呢? 她为什么会感到惊奇呢? 爱心和关顾应否有国籍、等级之分呢? 你有没有让文化风俗、民族历史、社会地位的悬殊而阻碍你向人施予呢? 5 本章多次提及神的祝福(参4, 12, 20)。你如何使神的福分临到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呢? 6 人类的爱心和互助精神在路得记怎样表明出来? 责任是否永远只带来痛苦? ――《串珠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