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提要 壹、书名 本书的希伯来原文Shopheti,字义为审判或治理,中文译为「士师记」,可能是因为中国周朝曾称审判官为士师,故名之。这名称的原意是指治理百姓的官长,但本书中的士师们是指拯救以色列民脱离外族统治的领袖。 贰、作者 本书的作者不详。根据犹太人的传统说法,认为本书乃是撒母耳所写的。又根据本书中数次提到「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十七6;十八1;十九1;二十一25),推定本书是在以色列人有了第一个的王扫罗之后所写,故此许多圣经学者同意传统说法,认为本书的作者就是最后一位士师,也是膏立第一位君王扫罗的撒母耳(参撒上十1)。 叁、写作时地 根据《使徒行传》,使徒保罗曾提到士师时代约有四百五十年(徒十三20),不过,从本书结束时便雅悯人几乎灭族的事件之后,直到便雅悯族的扫罗作王(参撒上九1~2;十三1),约有一百五十年,故本书内容所包括的时间仅约有三百年。 本书大约是在扫罗作王初期所写,一般认定扫罗作王是在主前1043年,故写本书的时间大约自主前1043年至1020年撒母耳死(撒上二十五1)以前。 本书的写作地点大概是在撒母耳所长驻的迦南地示罗(撒上三21)。 肆、主旨要义 本书继记载以色列人得胜史的《约书亚记》,转而记载以色列人的失败史,共有七次重大的转折,每次都是以色列人背道,招来迦南七族的奴役与欺凌,接着带进以色列人的悔改与呼求,然后神就伸手拯救,使他们得着复兴。每次的拯救与复兴,神都借着一位新士师的兴起,带领以色列人脱离外族的欺侮。非常希奇的是,大小士师共有十三位,分别出自以色列十二支派,包括玛拿西族的东半支派和西半支派各一位,再另加一位女先知兼士师底波拉代表妇女。这种情形,似乎显示神的政治,当以色列人纷扰混乱的时候,神仍在天上坐着为王,治理祂的百姓。从始至终,神的忿怒、弃绝,和神的怜悯、拯救,交相轮替。神的行动,正好表明了神的公义和慈爱两大特性。 伍、写本书的动机 书写本书的目的,使我们清楚知道,神是又真又活的,祂虽然眼不能见,却仍执掌全局。当人们背离神时,就惹动神的义怒,任令外族侵略与欺压;当人们转向神时,神就以怜悯为怀,施恩拯救他们。 本书也使我们认识自己的恶性,「各人任意而行」(十七6;二十一25),虽然知道离弃神的后果不堪设想,却仍明知故犯,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竟达七次之多! 陆、本书的重要性 从以色列人的历史观点看来,本书交代了以色列人如何在统领全民的约书亚离世之后,经历了各支派各自为政的混乱与黑暗时期,最终为统一全民的王扫罗之出现铺路。在这段扰乱期间,不断重蹈覆辙,因背逆神与律法而招受外族欺压,又因悔改顺服神与律法而享受平安,如此周而复始,历尽苦难,似乎学会了功课,为将来较长时期的政治稳定,奠立了基础。本书的书写,提供后人借镜,看清楚神子民的境遇,与他们对神和律法的态度息息相关。 柒、本书的特点 本书的特点如下: 一、本书记录了以色列人的惨痛历史,他们从前在旷野飘流仅四十年,而在迦南地受外族欺侮的年日却长达十倍以上,约有四百五十年(徒十三20)。 二、本书的叙述有两个起头:一是「约书亚死后」(一1),另一是「从前约书亚」(二6)。事实是,本书并未完全依照历史的顺序书写,它的次序应当是这样的:(1)二6~9;(2)一1~二5;(3)二10~13;(4)十七1~二十一25;(5)二14~十六31。 三、本书有一位全部圣经中惟一的女士师底波拉(四4),也凸显了一位外族女性雅亿的事迹(四17~22)。 四、本书记载了最古老的诗歌之一,它是一首最伟大、最雄壮的战歌(五1~31)。 五、基甸前后两次用相反的现象来求证神确实差遣他(六36~40),而神却前后两次削减基甸所率领的军兵人数,从三万二千人减至仅剩三百人(七2~8),相当独特。 六、本书也记载了一个最古老、最著名的比喻,是具有道德教训的寓言(九7~15)。 七、本书又记载了一位行为放荡不羁,与他是拿细耳人的身分背道而驰,最后却与三千仇敌同死、千古传诵的民族英雄参孙(十三2~十六31)。 八、本书中出现了以色列人第一个拜偶像的祭司(十八30)。 九、本书还记载了以色列人第一场惨烈的内战,导致他们当中的一个支派便雅悯人几乎完全消灭(二十1~48)。 捌、本书与其他圣经书卷的关系 本书在旧约圣经的历史经卷中,与《路得记》一同填补了缺口,使以色列人从立族到立王,有了清楚的交代。若没有本书的记载,我们就不知道,有一段长达四百五十年(徒十三20)的期间,以色列人的史实究竟如何。因此,本书与《路得记》乃是《约书亚记》和《撒母耳记上下》之间的接链。 本书的记载,也印证了新约的教训: 「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较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林前一27~29)。例如:以笏是左手便利的(三12~30),左手是被看为较右手软弱的;珊迦用微不足道的武器——赶牛棍杀死六百敌人(三31)。底波拉是妇女((四l~五31)。 「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军」(来十一33~34)。例如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等人各有缺点,却因着信心被神重用。 玖、钥节 「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去叩拜别神,就是四围列国的神,惹耶和华发怒。并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巴力和亚斯他录。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又将他们付与四围仇敌的手中,甚至他们在仇敌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他们无论往何处去,耶和华都以灾祸攻击他们,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又如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他们便极其困苦。耶和华兴吉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二12~16)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二十一25) 拾、钥字 「士师」(二16,16,17,18,19;三10;四4;十2,3;十二7,8,9,11,13,14;十五20;十六31) 「行恶」(二11,19;三7,12;四1;六1;九56;十6;十三1;二十6,12) 「呼求、哀求、祈求、求告、求问」(三9,15;四3;六6,7;十10,12,14;十三8;十六28;十八5;二十18,23) 「拯救、救、搭救」(二16,18;三9,15,31;六9,14,31,36,37;七2,7;八22,34;九17;十1,11,12,13,14,15;十二2,3,5;十五18;十八28) 拾壹、内容大纲 一、士师时代背景(一1~三6) 1.犹大家胜多败少(一1~20) 2.约瑟家胜少败多(一21~36) 3.在波金的哀哭(二1~5) 4.离弃耶和华转拜巴力(二6~三6) 二、士师时代堕落史──行恶、受苦、呼求、拯救七循环(三7~十六31) 1.俄陀聂(三7~11) 2.以笏和珊迦(三12~31) 3.底波拉和巴拉(四1~五31) 4.基甸(六1~八35) 5.亚比米勒、陀拉和睚珥(九1~十5) 6.耶弗他、以比赞、以伦、押顿(十6~十二15) 7.参孙(十三1~十六31) 三、士师时代典型的腐败(十七1~二十一25) 1.宗教的腐败──拜偶像(十七1~十八31) 2.道德的腐败──犯奸淫(十九1~30) 3.政治的腐败──起内战(二十1~二十一25)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士师记书注解》 《士师记注解》参考书目 于宏洁《士师记讲义》 余振雄《士师记读经资料》 李世峥《士师记读经札记》 柯联机《耶和华为以色列人兴起的士师》 吴勇《士师记拾穗》 吴宪章《士师记析读—背约沉沦的循环轨迹》 基督人《士师记灵训》 陈希曾《参孙的谜》 漆立平《士师记精华》 蒋继书《士师记读经纪录》 张慕暟《士师记—乱世中的拯救》 赵典仁《心路镌痕—士师记》 刘锐光《从士师记看人性》 钟鹏章《各人任意而行之士师记》 《丁道尔圣经注释》 《廿一世纪圣经新释》 《马唐纳活石圣经注释》 《新旧约辅读》 《雷氏圣经研读本》 《圣经姊妹版注释》 《灵修版圣经注释》 于力工《圣经助读本》圣书书房 于中旻《圣经各卷笺记》圣经研究 王正中等《圣经原文串珠注解》浸宣出版社 王正中等《圣经原文字汇中文汇编》浸宣出版社 吴罗瑜等《圣经──串珠•注释本》福音证主协会 吕振中译《圣经》香港圣经公会 李常受《生命读经》台湾福音书房 周联华等《中文圣经注释》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倪柝声《圣经提要》台湾福音书房 唐佑之等《中文圣经启导本》海天书楼 陈瑞庭《圣经人地名意义汇编》少年归主社 梁家声《圣经各卷简介》 华侯活等《天道研经导读》天道书楼 华尔顿等《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麦康威等《每日研经丛书》 贾玉铭《圣经要义》弘道出版社 杨震宇《每日读经》 蔡哲民等《圣经研经资料》 鲍会园等《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更新传道会 G.C.D. Howley, etc.《现代中文圣经注释》种籽出版社 G.A. Lint, etc.《The
Complete Biblical Library》World Library Press A.M. Stibbs, etc.《圣经新释》福音证主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