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書亞記第二十四章短篇信息 目錄 後記(王國顯) 約書亞記中的領袖觀(吳庭樑) 約書亞與迦勒(何衛中) 約書亞記第二十四章文字釋經證道(張策) 人盡其才(葉福成) 勸告選民(蘇佐揚) 約書亞記箋記(二十四章)(于中旻) 臨別贈言(23章-24章)(賈玉銘) 尾聲(邁爾) 後記(王國顯) 從歷史的觀點來看,到約書亞晚年的時候,出埃及的目的算是達到了。百姓不僅是進入了迦南,也在迦南承受了地業,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也可以說是完成了。只是我們不要忘記,在神的永遠計畫中,以色列人出埃及與進迦南的經過不是單純的歷史,也同時是神工作的預表,是神心意的啟示。因此在約書亞記中,我們一面是看見神過去所作的工,也同時看見神如今為著祂永遠計畫所作的工。我們在神所作的工中,領會了我們所該學習的功課,因而就照著祂的喜悅,追求作個能配合神永遠旨意的得勝者,使神的定意可以在宇宙中完全的作成。 約書亞記的末了,是依據申命記神所發表的神的目的與勸勉來作結束。那就是承受了地業不能說是神工作的結束,必須更進一步的達到永遠承受產業,或是說將神的應許作成永遠的產業,這樣才能說是神所要作的已經圓滿的作成功。約書亞記最末了,記錄著約書亞死了,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也死了,這兩個人是主持分地的主要人物,他們都是存活在整個從出埃及到進迦南這段時期的人。在歷史上,他們看著以色列人從埃及為奴之家脫出來,最終成為流奶與蜜的迦南地的主人,並且是這一段歷史的主持人。他們所負擔的歷史任務完成了,永遠守住迦南地作產業不再是他們的事,而是繼續存活的以色列人的事。在預表上,他們的職事正好說明主耶穌把神恢復的心意作成在我們身上。主把恢復交通的路給我們打通了,主也把作神兒子的地位與名分也給我們恢復了,使我們能完全承受神榮耀的豐富是主所願意的,但不再是主自己去作,而是我們自己去追求並持守主所已經作好的。 約書亞實在願意以色列人能守住他們從神手中接過來的迦南地,所以在他末後的日子,向以色列人所說的末了的話,明明的指出「你們要大大壯膽,謹守遵行寫在摩西律法書上的一切話。……只要照著你們到今日所行的,專靠耶和華你們的神。」(廿三6-8)並且更重的指明「我們必事奉耶和華,因為祂是我們的神。」(廿四18)持守的路是指明出來了,約書亞也與以色列人立約,立定了律例典章,「又將一塊大石頭,立在橡樹下耶和華的聖所旁邊」作為見證(參廿四25-27)這一切的動作都明確的指出,只有毫無保留的遵守主的話,這才是永遠在神面前蒙紀念的路。 從士師記及以後的歷史看,以色列人並不能持守他們在神面前的地位。他們所立的約落了空,他們的保證也不產生作用。事實上,人的保證不管用,因為人的自已根本就是不可靠。也許有人會問,既是人的保證不管用,為什麼神還要與人立約,也允許人在祂面前立約呢?我以為神明明知道人的缺欠,還讓人這樣作,乃是要藉著人的失信而顯露人的本相,並且向人表明「我們縱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提後二13)叫人更深的知道,只有跟從祂的道,人才能走在合神心意的路上。還有,神更要藉著這些事讓人明白,憑著人所能作的,在神面前都沒有價值和意義,因為在舊造裡的一切事物,都不能成就神的旨意。因此必須等候基督作生命的恩典來到,人才能滿足神對人的等候。 沒有基督作生命,人在神旨意中所能作的實在是非常有限。約書亞記是這樣的顯露了這一點,列王紀和歷代志也是同樣的顯露這一點,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是更清楚的顯露這一點。這樣的一個事實,就把得勝者在神眼中的寶貴顯明出來。得勝者的寶貴乃是在不尊重神的逆流中,仍然是堅守神的心意。在孤單的環境中,仍然不放棄以神為目的。不管道路是順是逆,他都以絕對的心志站在神的一邊。 一般人看約書亞記是一本表達「得勝」的書,從出埃及的目的來說,它實在是得勝的記錄。只是從神的目的來說,它還不能說是真的得勝,因為在大體的以色列人中,他們並沒有顯明得勝的實際,只有約書亞一個人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得勝者。約書亞的一生,從最絢爛到最平淡,他都是緊緊的跟隨著神的心意。在舊約的日子,聖靈還沒有普遍的賜給信的人,約書亞也能在那樣的光景中持守神的心意,順服神的權柄,他是真真實實的一個得勝者。 約書亞所以能在他的一生中沒有偏離主,乃是因為他對神永遠的旨意有看見。他還是有不完全的地方,但他卻有一個完全要滿足神的心思。得勝者不是絕對的完全人,但得勝者一定是絕對跟從神的人,毫無保留的追求活在神永遠的計畫中。在教會的歷史中,基督教的軟弱多是因為沒有留心神永遠的計畫,所以一切的工作部欠缺明確的目的。一般基督徒和基督教的領袖都只看眼前的成績。只看見工作而沒有看見見證;只看重人的需要,而不顧神的需要。工作的熱誠很高,但工作卻和神的計畫沒有關係。因此追求事業成功的人很多,追求作得勝者的人卻很少。 有一次,和一些基督徒提到某一個在基督徒中間有點名望的傳道人,他是牧師,也是神學教授,但他卻不絕對完全相信聖經。有人說他是屬靈的長者。我給他們說,他充其量只能是一個學者,他不可能是屬靈的長者,因為他的學問堵死了他屬靈的竅。他只能講學問,他不可能講屬靈的事,因為他不接受神的權柄,只建立自己的權威;他也不相信神永遠的計畫,對過去的歷史和聖經預言在以後發生的事,他只用社會學、政治學,和哲學的觀點去闡釋。他講的道理很使人佩服,但卻不能叫人遇見神。多數的人都不會分辨「學者」和「屬靈長者」。如今這種光景比過去任何一個時期都來得嚴重。就像河東的兩個半支派,明明是離開了神的路,但還要為耶和華築壇。也像另外的九個半支派,口裡說要事奉耶和華,但卻容忍外邦神在他們當中。 約書亞是得勝者。他從開始到末了都是專心的跟從主,他一直照著神的啟示走完他一生的日子。神不滿足於只有一個約書亞,約書亞只是在他的世代滿足主,如同大衛照著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代的人。神在每一個世代都需要找到得勝者,藉著他們來配合神的計畫,成就神的旨意。巴不得每一個讀約書亞記的人,都領會神的需要,立定心志追求作個當代的得勝者。阿們。 約書亞記中的領袖觀(吳庭樑) 驟眼看,約書亞記給人印象是講論這位偉大的領袖,並他的功積都一一記錄在以色列的歷史冊上。但宏觀上看,全書重點卻記載以色列十二支派得業分地,成了一部在歷史轉接中的交待史。其實在歷史時空下,領袖既是具足輕重,又是微不足道,歷史的總歸仍在神的手上。祂是導演,領袖是要角,群眾也是要角,敵人也是要角,艾城之敗(七章)與亞干的事件,便可見非領袖能預計?在神的拼圖中,從沒有閒角!彼此都是相輔相承,缺一不可。這是身為領袖的不可不知之事。 然而約書亞記也刻劃了領袖的個人特色和風采!首先,約書亞和迦勒既是神所揀選的,也是支派選出的領袖。究竟領袖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育的呢(bornormade)?答案顯然二者並存。他們早年窺探迦南地(民十三),便嶄露領袖的勇毅、果敢和自信之氣質;其後人生的歷鍊,使他們更具領袖的風範。迦勒那句「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八十五歲)還是如何!」(十四11),多麼豪氣爽朗,令人欽佩!作他們的跟隨者,人生必定不平凡。 約書亞什麼地方表現出他是傑出的領袖呢?我想是他擁有鮮明的人生目標-就是帶領國民進入迦南神所預備應許之地為業。簡單來說:「入迦南得地立國。」這份使命感,讓他窮一生之力,也要完成托付;他可說是當代的民族英雄,比他的師傅摩西毫不遜色。若我們也想當領袖,那麼個人的人生異象在那?呢?作領袖的,就是有方向目標地帶領別人,進入他們的迦南美地。內中必然、也必須付上極大的代價,若我們渴望此位份,也當衡量有否持久的耐力、不捨不棄的精神。 領袖的信心並決心來自那??約書亞以「耶和華應許賜福給以色列家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都應驗了。」(廿一45),這句話便是他之信念根基。正如迦勒一樣,他多番說「但我專心跟從耶和華我的神!」(十四9-10,14)這乃是屬靈領袖與別不同之處!當眼目定睛放在神的身上,他便能跳出個人的框框和狹詣。他能從高處、遠處看事物,神也給他四度、立體空間審視及辨別的能力。正如聖經說「屬靈人參透萬事,卻沒有一人能看透了他!」(林前二15)因為再沒有另一人,比他和神更瞭解並掌握自己。若我們塑造領袖的話,我們得讓他更多浸淫於神的道,勤於靈修操練,將自己忘情於神的關係上。 領袖還懂得立約。約書亞跟民眾立下遵守神律法典章的聖約(廿四27),這事非同小可,也帶有預言的成份。日後果然以色列民就把神的道,忘記得一乾二淨。領袖知道執行的難處,若要持久,守法守約便不可少;事工的依據,背後的理由和信仰的基礎,三者的肯定甚為重要。今天普遍人都須要約朿和規範,若懂得自處自律,也是領袖的特質了。 最後領袖懂得靈活、寬容和長線周詳的部署。領袖策動和推行計劃,往往顧及各方面的需要,也預期困難出現的地方,以致及早作出防範。第廿四章巧妙地為以色列民設立逃城,好作避難所並且可尋得公允合理的判決。這樣作,為的乃避免了許多 枉死和流無辜人之血,以致神的地土被污染。作領袖除了魅力外,也要講求實力、靈力、腦力又或體力。到如今我們有什麼力呢? 曾有一則招聘廣告,強調「人才仿如鑽石,珍貴、難尋並待發掘和刁琢。」若此難怪人才難求,好的人才更是世間難求。不過,在神的家所講求的人才,應是那些像約書亞的肯被便神使用,神便能把他刁琢成才。這也是他的福氣,恩典,該感恩了。無論怎樣,教會永遠擁有不同的人才,就是那些願意交給神用,是牛是馬、是龍是鳳,或杯或碟、或花或草,都變成了神的器皿,神便能恰當地運用,和擺放適當的位置。是不是摩西、約書亞、迦勒這樣的領袖,只會變得次要了。你認為怎樣!──
吳庭樑《約書亞記中的領袖觀》 約書亞與迦勒(何衛中) 當摩西帶領以色列民離開埃及的時候,年輕的約書亞特別得天獨厚,也得摩西的賞識,在芸芸眾多的以色列青年中,竟然成為摩西身邊最得信任之人。約書亞的名字首次出現在聖經中乃是當以色列民在曠野利非訂的時候,當時遭遇到強悍的敵人亞瑪力人的攔阻,摩西就在此時點名約書亞,下令他去選出人馬來與亞瑪力人爭戰,顯然約書亞當時就已經是摩西身邊的左右手,且是值得信任之人,更是一個軍事天才。約書亞果然沒有讓摩西失望,他初試啼聲,一鳴驚人,首次出征就旗開得勝。他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這一方面固然因摩西在山上的禱告,但約書亞山下的軍事行動也功不可沒。當他成功殺敗亞瑪力人的時候,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你要將這話寫在書上作記念,又唸給約書亞聽。”(出一七:14)可見耶和華也記了約書亞一功。出埃及記有兩次記載稱約書亞為摩西的幫手,都是在重要的場合出現:一次是神召摩西上西乃山去領受律法和誡命,約書亞與摩西同上西乃山。(出二四:13)另一次出現是當以色列人的會幕造好之後,“摩西進會幕的時候,雲柱降下來,立在會幕的門前,耶和華便與摩西說話。眾百姓看見雲柱立在會幕門前,就都起來,各人在自己帳棚的門口下拜,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摩西轉到營裏去,惟有他的幫手—一個少年人嫩的兒子約書亞不離開會幕。”(出三三:9-11)上述兩段的記載就已表明約書亞在摩西身邊已是一個重要的人物。 從前引導你們,傳神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們,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來一三:7)── 何衛中《約書亞與迦勒》 約書亞記第二十四章文字釋經證道(張策) 立約 讀經:約24章 內容: 一、聚集示劍 24:1 約書亞將以色列的眾支派聚集在示劍,召了以色列的長老、族長、審判官並官長來,他們就站在 神面前。 本章主要內容是約書亞在逝世前,帶著以色列的領袖們聚集在示劍與神立約。 示劍在迦南中部,是以色列人歷史上的宗教聖地。亞伯拉罕進入迦南地之後,最先在示劍向耶和華築壇(創12:6-7)。雅各全家回到迦南,在示劍清除偶像(創33:18;35:4)。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也在示劍的基利心山與以巴路山宣講律法(8:30-35)。示劍對以色列人來說是很有紀念意義的地方,有歷史傳統,所以約書亞選擇在這裡召開大會。 二、回顧歷史 24:2 約書亞對眾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古時你們的列祖,就是亞伯拉罕和拿鶴的父親他拉,住在大河那邊事奉別神, 24:3 我將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從大河那邊帶來,領他走遍迦南全地,又使他的子孫眾多,把以撒賜給他。 24:4 又把雅各和以掃賜給以撒,將西珥山賜給以掃為業。後來雅各和他的子孫下到埃及去了。 24:5 我差遣摩西、亞倫,並照我在埃及中所行的降災與埃及,然後把你們領出來。
24:6 我領你們列祖出埃及,他們就到了紅海,埃及人帶領車輛馬兵追趕你們列祖到紅海。
24:7 你們列祖哀求耶和華,他就使你們和埃及人中間黑暗了,又使海水淹沒埃及人。我在埃及所行的事,你們親眼見過;你們在曠野也住了許多年日。 24:8 我領你們到約旦河東亞摩利人所住之地。他們與你們爭戰,我將他們交在你們手中,你們便得了他們的地為業,我也在你們面前將他們滅絕。 24:9 那時,摩押王西撥的兒子巴勒起來攻擊以色列人,打發人召了比珥的兒子巴蘭來咒詛你們。 24:10 我不肯聽巴蘭的話,所以他倒為你們連連祝福。這樣,我便救你們脫離巴勒的手。 24:11 你們過了約旦河,到了耶利哥。耶利哥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迦南人、赫人、革迦撒人、希未人、耶布斯人都與你們爭戰,我把他們交在你們手裡。 24:12 我打發黃蜂飛在你們前面,將亞摩利人的二王從你們面前攆出,並不是用你的刀,也不是用你的弓。 24:13 我賜給你們地土,非你們所修治的;我賜給你們城邑,非你們所建造的。你們就住在其中,又得吃非你們所栽種的葡萄園、橄欖園的果子。’ 約書亞先引導他們回顧蒙神眷顧的歷史: 1、亞伯拉罕的父親他拉曾經在幼發拉底河的米所波大米(“大河那邊”),家鄉迦勒底的吾珥,侍奉月神;神引領亞伯拉罕一家離開家鄉,遷徙到迦南地(2-3節;創11:27-32;12:1)。 2、神在亞伯拉罕百歲的時候,賜給他以撒;後來又把雅各和以掃賜給以撒,並且把西珥山賜給以掃為業(3-4節;創21:1-8;25:24-26;申2:5)。 3、雅各和子孫下埃及(4節;創46:3)。 4、神差遣摩西、亞倫引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並且因著悖逆被神懲罰在曠野漂流四十年(5-7節;出3-12章;14章;民14:33-34)。 5、神引領新一代以色列人戰勝亞摩利人,佔領他們的土地(8節;民21:21-35)。 6、摩押王巴勒召術士巴蘭咒詛以色列人,但被神攔阻,反而祝福以色列人(9-10節;民22-24章)。 7、神引領新一代奇跡通過約旦河,與河西的迦南人爭戰,最終佔領迦南地(11節;1-12章)。 8、最後強調,無論是戰勝亞摩利人的二王,就是西宏和噩,還是得到迦南地為業,都不是憑藉他們的能力,而是神的恩賜(12-13節)。 三、發出挑戰 24:14 現在你們要敬畏耶和華,誠心實意地事奉他,將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和在埃及所事奉的神除掉,去事奉耶和華。 24:15 若是你們以事奉耶和華為不好,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是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所事奉的神呢?是你們所住這地的亞摩利人的神呢?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約書亞向他們發出挑戰:是侍奉假神,比如亞伯拉罕家鄉的神祇,埃及的神祇,迦南人的神祇?還是侍奉真神?他清楚表明自己的信仰立場:他和他的全家,必定侍奉耶和華。 四、百姓選擇 24:16 百姓回答說:“我們斷不敢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別神, 24:17 因耶和華我們的 神曾將我們和我們列祖從埃及地的為奴之家領出來,在我們眼前行了那些大神蹟,在我們所行的道上,所經過的諸國,都保護了我們。 24:18 耶和華又把住此地的亞摩利人都從我們面前趕出去。所以,我們必事奉耶和華,因為他是我們的 神。” 百姓(應當是以色列的領袖們,見1節)作出回應,他們絕對不敢侍奉別的神,原因是耶和華神一直眷顧保護他們,出埃及、走曠野、進迦南,因此他們必定侍奉耶和華他們的神。百姓這樣的回應也是向約書亞保證,雖然他很快被神接去,但是他們仍然侍奉神;無論在他生前,還是在他死後,一如既往,堅定靠神。 五、激將法 24:19 約書亞對百姓說:“你們不能事奉耶和華,因為他是聖潔的 神,是忌邪的 神,必不赦免你們的過犯罪惡。 24:20 你們若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外邦神,耶和華在降福之後,必轉而降禍與你們,把你們滅絕。” 24:21 百姓回答約書亞說:“不然,我們定要事奉耶和華!” 24:22 約書亞對百姓說:“你們選定耶和華,要事奉他,你們自己作見證吧!”他們說:“我們願意作見證。”
24:23 約書亞說:“你們現在要除掉你們中間的外邦神,專心歸向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 24:24 百姓回答約書亞說:“我們必事奉耶和華我們的 神,聽從他的話。” 面對百姓令人感恩的表白,約書亞並不激動,而是嚴肅的告訴他們:他們根本沒有能力(“不能”,19節)侍奉神,因為他是聖潔的神,不寬容絲毫的罪惡;是忌邪的,是絕對不能容忍把他的榮耀與假神分享的;是公義的,必定不會赦免他們的過犯罪惡,如果他們剛硬悖逆,不肯認罪回轉的話。而一旦他們離棄耶和華去侍奉假神,神必定在賜福之後,轉而降禍,把他們完全滅絕(19-20節)。 約書亞這樣的陳述,雖是明顯的激將法,但也可以說是神的啟示(比較2節),告訴以色列人和所有的罪人:想要靠自己的決心和努力來完全遵守神的律法,這條路是行不通的,是死胡同。神賜下律法的主要目的,不是告訴罪人“能”,而是告訴罪人“不能”;必須依靠神,解決“罪”與“犯罪”的問題,改變罪人犯罪的本性,才“能”。 百姓或許明白約書亞的用意,就再次堅定的表示,他們不會離棄神的,反而會堅定的侍奉神(比較16-18節)。約書亞就叫他們發誓,他們表示同意;他就叫他們拿出實際行動來表明誠意,就是立刻除掉他們中間已經存在的外邦假神,專心仰望神;他們表示完全聽從,並且第三次表示必定侍奉神(21-24節;比較16-18節)。 六、立約 24:25 當日,約書亞就與百姓立約,在示劍為他們立定律例典章。 24:26 約書亞將這些話都寫在 神的律法書上,又將一塊大石頭立在橡樹下耶和華的聖所旁邊。 24:27 約書亞對百姓說:“看哪!這石頭可以向我們作見證,因為是聽見了耶和華所吩咐我們的一切話,倘或你們背棄你們的 神,這石頭就可以向你們作見證(注:“倘或云云”或作“所以要向你們作見證,免得你們背棄耶和華你們的 神”)。” 24:28 於是約書亞打發百姓各歸自己的地業去了。
約書亞就帶領百姓與神立約,把立約的內容寫在律法書上,成為聖經的一部分;並且在聖所旁立立一塊大石頭。他告訴他們,這塊大石頭是個證據,證明此刻的與神立約;倘若日後他們違背誓約,雖然他看不到了,但石頭還在,就像不會說話的審判官,會向他們發出無聲的審判。 這是約書亞進入迦南地後以色列人的第七次立石,以前六次見4:20;7:26;8:29,32;10:27;22:27。有人將永遠被毀的耶利哥也當作神在以色列中履行應許、施行拯救的見證。看見這些石頭和廢墟,從古到今的人應當思念神的大愛和公義,而以色列人的歷史就是最好的證明。 26節的“耶和華的聖所”,應當不是指示羅的會幕(18:1),因為以色列人當時聚集在示劍(1,25節),因此這裡的聖所可能指古人曾經在那裡敬拜神(創12:6-7;35:2-4)。 七、逝世 24:29 這些事以後,耶和華的僕人嫩的兒子約書亞,正一百一十歲就死了。 24:30 以色列人將他葬在他地業的境內,就是在以法蓮山地的亭拿西拉,在迦實山的北邊。 24:31 約書亞在世和約書亞死後,那些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諸事的長老還在的時候,以色列人事奉耶和華。 24:32 以色列人從埃及所帶來約瑟的骸骨,葬埋在示劍,就是在雅各從前用一百塊銀子向示劍的父親哈抹的子孫所買的那塊地裡,這就作了約瑟子孫的產業。 24:33 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也死了,就把他葬在他兒子非尼哈以法蓮山地所得的小山上。 本章最後,記下的是約書亞和以利亞撒的去世(29,33節),也記下了以色列人把約瑟的骸骨下葬在示劍(32節),並且強調在新一代還健在的時候,以色列人還侍奉神(31節)。 32節提到的“那塊地”,雅各曾應許將這塊在示劍所買的地給約瑟的子孫為業(創33:19)。約瑟死時囑咐停柩在埃及,憑信心相信有一日全族必可回歸故里(創50:25)。他的願望現在已經成為現實,以色列人從埃及所帶來的他的骸骨現在葬在這裡。約瑟骸骨的下葬和約書亞以及大祭司以利亞撒的逝世,結束了以色列人寄居外邦和流浪曠野的時代,接下來是以色列人在這塊新得到的土地上建立王國的故事。 八、反省反思 1、本章主要講什麼內容? 2、約書亞為什麼說以色列人沒有能力侍奉神?罪人怎樣才“能”切實遵守神的律法? ── 張策《約書亞記文字釋經證道》(原載「約拿的家」) 人盡其才 (書 24)(葉福成)
「約書亞系列之七」
人盡其才 (約書亞書 24:1-31) 二十年之後二位在大學時是對頭的碰面。第一個問,「你知道我過去很肥胖和鬆弛的樣子嗎?這幾年我參加了運動計畫,現在我跑馬拉松。」第二個人說「太好了!」 約書亞神奇的活到 110 歲, 雖然他有巨大的任務和壓力,但他完成神所要他做的事。摩西是獨一無二神的僕人。舊約記載二十二次「神的僕人」的片語而十八次是使用在摩西身上。約書亞的責任可以說是超乎所料。摩西不僅是被眾人稱為「神的僕人」,神親切地稱他為「我的僕人摩西」(書 1:2),甚至外幫人都尊敬稱他為「他的僕人摩西」(書 9:24)。可是在很多方面,約書亞和摩西沒有分別。約書亞(書 24:29, 士 2:8) 在死後也獲得「神的僕人」的名稱,如摩西死後一樣。約書亞原稱為「摩西的幫手」為稱 (民 11:28) 但是他最終走出摩西的影子很光榮地被稱為「神的僕人。」神的應許在他身上實現了:「你平生的日子、必無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書 1:5) 約書亞的人生是甚麼塑成?一個人如何能成功地繼承一個德高望重的人,活出那超偉人的事呢?當事情似乎沒有改進之空間,當沒有人要求,和沒有策略可行時,我們如何改善? 學習有所用 24:1 約書亞將以色列的眾支派聚集在示劍.召了以色列的長老、族長、審判官、並 官長來、他們就站在 神面前.24:2 約書亞對眾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古時你們的列祖、就是亞伯拉罕、和拿鶴的父親他拉、住在大河那邊事奉別神.24:3 我將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從大河那邊帶來、領他走遍迦南全地、又使他的子孫眾多、把以撒賜給他.24:4 又把雅各和以掃賜給以撒、將西珥山賜給以掃為業.後來雅各和他的子孫下到埃及去了.24:5 我差遣摩西、亞倫、並照我在埃及中所行的降災與埃及.然後把你們領出來.24:6
我領你們列祖出埃及、他們就到了紅海、埃及人帶領車輛馬兵、追趕你們列祖到紅海.24:7 你們列祖哀求耶和華、他就使你們和埃及人中間黑暗了.又使海水淹沒埃及人.我在埃及所行的事、你們親眼見過。你們在曠野也住了許多年日.(書 24:1-7) 一天露西無意中聽到查利布朗悲嘆和埋怨他人生的遭遇:「你知道嗎,我打賭如果我明天消失了 ,沒有人會想念我!」露西走到查利布朗面前來和尖銳地向他說,「啊!我想你所說不真?查利布朗。」充滿希望的查利布朗很開心聽到刻薄的露西的意見,便跟她說,「你真的不贊成我說的話嗎?」露西把她的雙手放在她的身後,把她的頭驕傲地抬起來便低語說,「不,我嚴格說那不對。」然後她對著查利布朗率直地解釋:「即使你今天消失,沒有人會想念你!」 約書亞在他心裡知道神所做的不僅僅為他做,而是為他的祖先和百姓作。新一代以色列並沒有什麼特別和獨特,他們不是幹了什麼大而驚天動地的事。正如摩西吩咐上一代,約書亞苦口婆心地勸勉新一代的以色列人既然征服迦南的任務已完成,務要對神更忠心不變。他提醒以色列他們以前的地位是多麼卑微和他們過去的生活是何等不愉快,無意義,和沒盼望。約書亞很準確和簡精地以希伯來文的「帶領」字形容以色列的歷史。根據創 11:31,他拉「帶著」他兒子亞伯蘭出了迦勒底的吾珥、往迦南地去,但是在約書亞記24:3的版本的記載是神將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從大河那邊「帶」來、領他走遍迦南全地。為甚麼有不同的說法和分別?因為他拉帶「帶著」亞伯蘭出了迦勒底的吾珥但是他拉在半途便逝去。阿伯拉罕的旅程原本不成功的,但是神介入事情和安全地「帶」到達應許之地。 在3-11節,約書亞震驚和熱情地重複使用二十次希伯來文的代名詞「我」來描述神對以色列的的信實。單單「我給」的動詞出現六次:(「我)把以撒賜給他」(3節) ,「(我)又把雅各和以掃賜給以撒」(4節) ,「我將他們交/給在你們手中」(8節) ,「我把他們交/給在你們手裡」(11節) 和倆次在13節,「我賜給你們地土、非你們所修治的」(13節)及「我賜給你們城邑。」 以色列有一段卑微的歷史。他們曾經拜偶像,做奴隸,和是遊牧民族。他們的列祖在大河那邊所事奉亞摩利人的神(15節),在埃及為奴僕忍受四百年之苦, (創 15:13,徒 7:6),而在曠野度過四十年 (申 2:7),但是神把他們從絕望中救活過來,提昇他們到最高的地位,將他們成為一亇大能之國家。 勞碌有成果 24:14 現在你們要敬畏耶和華、誠心實意地事奉他.將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和在埃及所事奉的神除掉、去事奉耶和華.24:15 若是你們以事奉耶和華為不好、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是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所事奉的神呢、是你們所住這地的亞摩利人的神呢。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24:16 百姓回答說、我們斷不敢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別神.24:17 因耶和華我們的神、曾將我們和我們列祖從埃及地的為奴之家領出來、在我們眼前行了那些大神蹟、在我們所行的道上、所經過的諸國、都保護了我們。24:18 耶和華又把住此地的亞摩利人、都從我們面前趕出去.所以我們必事奉耶和華、因為他是我們的神。(書 24:14-18) 有位牧師在每個星期講道的時候經常受到一個教友的批評,無論他講什麼題目。某星期那人對牧師,「那講章是我聽過最難聽的一篇講章。」下個星期他又到牧師那裡並說,「你講的那算是講道呢?」第 3 個星期天他又說,「我什麼內容都聽不到。」那牧師生氣到他去找教會的執事們說,「這個人每星期天對我講道都很負面。」其中一個回答他,「啊不要管他吧。他只是亇白痴。他只是重述從其他人聽來的。」(Randy Aly) 基督徒該知道自私自利的生活是膚淺不會滿足的,神創造我們為要事奉祂,我們事奉神是我們的優先,而不是討好人或服務社會。事奉神不是玩樂,可愛,或廣受歡迎的事情,但是事奉神是最充實,有長久果効及蒙賞賜的事。 約書亞的服事跟摩西一樣傑出。從十四節開始「事奉」的字令人驚訝地出現十五次,包括三次在14節
和四次單單在15節。其他發生在16,18,19, 20,21,22, 24, 31節。有人說,「神救我們不是要我們做名人,而是做僕人。」 希伯來文強調事奉一定要出於兩個字:誠心和按真理 (14節)。誠心意味著沒有瑕疵或污點,同樣的字在舊約使用五十四次描寫神所喜悅和要求的祭物。誠心(潔淨)是有關祭物的條件,真心形容提供祭物那人的品徳。先知撒母耳說事奉是要出於真心和誠實:「只要你們敬畏耶和華、誠誠實實的盡心事奉他、想念他向你們所行的事何等大。」(撒上 12:24)。 事奉神需要高度的委身。這包括放棄或扔掉偶像,離開任何攔阻你跟神的關係的事情或者使你陷入罪的綑綁裡。以色列人必須作出選擇。他們必須挑選立場,做出決定,公開承認。他們不能在信仰上中立或半冷半熱。約書亞不擔心那他們不事奉耶和華,而是他們不專一事奉耶和華,事奉耶和華以及偶像,真神和巴力,混合以色列人和亞摩利人的神(15節) ,混合耶和華和大自然。基督教最大的威脅不是被其他宗教取代,而是被其他宗教侵入,例如,相信耶穌和佛祖,講基督教和新世紀主义混合或帶迷信或雜念進教會。約書亞對這些妥協主义(混什信仰)者用最刺耳或嚴厲的話吩咐:「你們不能事奉耶和華.因為祂是聖潔的 神、是忌邪的 神、必不赦免你們的過犯罪惡.你們若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外邦神、耶和華在降福之後、必轉而降禍與你們、把你們滅絕。」(19-20節)。 生命有貢獻 24:29 這些事以後、耶和華的僕人嫩的兒子約書亞、正一百一十歲就死了。24:30 以色列人將他葬在他地業的境內、就是在以法蓮山地的亭拿西拉在迦實山的北邊。24:31 約書亞在世、和約書亞死後、那些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諸事的長老、還在的時候、以色列人事奉耶和華。(書 24:29-31) 有個笑話說:一個讀科學學位畢業生會問,「事物之原因為何?」一個学工程學位畢業生的會問,「此事如何做成?」一個學會計學位畢業生會問,「這要多少錢?」一個學藝傳術畢業生的會問,「你要不要薯條?」 D. L. Moody曾經說:「個人成功與否,非因他有多少工人服事他乃是他服事了多少人。」 有人說,「我們只有一個短暫的人生很快會消失,但只有為耶穌而活的才能永存。」 約書亞一生忠心事奉神。不單如此,只要他還活著,以色列忠心地服事神。雖然他離世以色列的長老也忠心帶領以色列人 (書 24:31)。約書亞在世,以色列沒有離開正路。他們的人生充滿意義。那地有平安,保護,和更重要的是合一。約書亞影響以色列是多麼大。一個好的領袖對他的同工衝擊力是無限的。他對眾人的影响力是無可量度。 約書亞是一個普通的人。他沒有摩西的宮廷訓練或背景。他沒有一位「亞倫」或「米利暗」的幫助,(出15:20)。他是戰士熟悉地理超過他理解人性。他不是演說家,溝通者,或教育家像摩西一樣。約書亞由一個支派的領導變成全國的領袖。約書亞的天然才幹不是領導而是興与人為友。如果他可以選擇,他比較適合做摩西的幫手,做一個夥伴,在幕後裡工作而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做射擊手及領導要作所有的決定。他若可選擇,他寧願與迦勒分享光榮和地位比自己獨佔有一切,他寧可回憶以往比開拓更習慣,他情願做副手而不願做首領。 總結而言,約書亞是一位在最關鍵的時候和地方最佳的人選。他不像摩西那樣的一位最高的領袖;他是一位配答的領袖。有人說摩西是亇更好的領袖,因摩西栽培了約書亞繼承他的地位,但是約書亞卻沒有栽培任何人,所以士師時代那麼混亂。那是不公平的評估,約書亞死後,長老們曾有一段長吋期是成功的繼續他的托付。 結論:人生的好消息就是生命總有空间成長,改變,和成熟,即使人己活到一百歲。有一首年輕人的詩歌也可用在年長者內容是「當你年輕時,世界等着你,每天新鮮及光明,開始吧!有很多事待你去活,年輕人。」讓我們參予服事神不可停止,努力去做及活出神僕的樣式。你願意以神僕人身份作搒樣影響你的朋友,同事和世界嗎?年輕的,成年的,或年長的永不會太遲
作光和鹽! 回應神 這是約書亞最後的遺言,鼓勵每一個承受迦南應許地的以色列人知道如何回應神。
一. 數算神恩 (v.1-13) 二. 事奉神 (v.14-33) 約書亞記箋記(二十四章)(于中旻) 事奉神
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書二四:15) 約書亞將全國領袖召聚到示劍,那古老的通衢要邑,南有基利心山,北有以巴路山,與全民重新立約。 事奉神的福分
約書亞在以色列人面前,向他們敘述五百年來的歷史:從神選召亞伯拉罕出離兩河流域的偶像文化,使他認識真神,敬拜祂,到神領他們進入現在所站的地方,神所應許的福分,都向信靠祂的人成就。(書二四:1-13) 事奉神的態度
事奉神必須“誠心實意”,不能虛假,不能心持兩意。約書亞向以色列人民挑戰:現在你們可以作選擇,決定是否要事奉神。在這個歷史性的地點,建國的元老,指給他們看不遠的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賜福或咒詛,在你們轉念之間,大家要向神誠實。(書二四:14-15) 事奉神的見證
作為全國的領袖,約書亞沒有猶豫,率先表明堅定立場:“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身為最高領袖,他必須立下好的榜樣。他自己事奉神,也不願意讓家中的兒女們,以及僕婢,財物,歸給偶像假神使用。因為必須先齊家,才可以治國。使徒保羅也告訴教會:作監督的,要“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會呢?”(提前三:4-5) ── 于中旻《聖經研究》 臨別贈言(23章-24章)(賈玉銘) 當約書亞將迦南地,分賜以色列各支派以後約十餘年,約書亞自覺精衰力頹,即召集各族長,在示劍指引他們,以最嚴重、最緊要,且是最有慈愛的勸告,為其臨別贈言。勸勉會眾決不可離棄神,因他深知,希伯來人是一種心志活動,遊移不定的民族。當時會眾即起誓,永不離棄神去崇拜偶像;約書亞便吩咐他們立一大石,在示劍橡樹下,為他們的誓言作見證。以後約書亞享一百一十歲,而工完安息。 一、自述 (一)我年紀已經老邁(23:2) 約書亞平生可分三時代:一在埃及四十年,二在曠野四十年,三在迦南三十年。時已一百一十歲,當然是年已老邁。一個年已高大,快要離世的老人,仍對會眾的將來負責任,特別是為他們的信仰方面,時切掛念,而不能忘懷,這正是教會領袖的好模範。 (二)我要走世人必走的路(23:14) 人生在世,無論歲數多大,終不免於一死,世人必有一死,死後必受審判,這是世人必走的道路。但是信徒的死,是死而不死。死的苦味,已叫耶穌奪去。況且約書亞已忠心事主,這死無非是叫他去戴永生冠冕,雖然要走世人必走之路,心中亦不覺有何悲傷。 (三)我和全家必要事奉主(24:15) 挪亞曾領全家上方舟(創7:1),亞伯拉罕則教訓眾子遵守神的道(創18:17-18),此次約書亞在會眾面前表示他的家庭信仰,不但關於一家,也實是全會眾的表率。 二、勸告 (一)你們已看見神的作為 “耶和華你們的神,因你們的緣故,向那些國所行的一切事,你們親眼看見了,因那為你們爭戰的,是耶和華你們的神。”(23:3)會眾既親眼看見神如何分開約旦河,如何傾倒耶利哥,如何叫日月停留,天降冰雹,並如何將迦南地三十一個王,交在他們手中,他們對於仁愛權能的神,當如何敬愛呢? (二)你們當選擇所要事奉的神 “若是你們以侍奉耶和華為不好,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侍奉的,是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所侍奉的神呢?是你們所住這地的亞摩利人的神呢?”
(三)你們在神前要謹慎行事 “只要照著你們到今日所行的,專靠耶和華你們的神……你們要分外謹慎,愛耶和華你們的神。你們若稍微轉去,與你們中間所剩下的這些國民聯絡,彼此結親,互相往來,你們要確實知道,耶和華你們的神,必不再將他們從你們眼前趕出,他們卻要成為你們的網羅、機檻,肋上的鞭、眼中的刺。直到你們在耶和華你們神所賜的這美地上滅亡。”(23:8-13) 三、答詞 (一)我們斷不離棄耶和華 百姓回答約書亞說:“我們斷不敢離棄耶和華去侍奉別神,因耶和華我們的神曾將我們和我們列祖從埃及地的為奴之家領出來,在我們眼前行了那些大神蹟,在我們所行的道上,所經過的諸國,都保護了我們。”(24:16-17) (二)我們定要事奉耶和華 我們不但不離棄耶和華,也是“必事奉耶和華,因為他是我們的神”(24:18)。約書亞說:“你們不能侍奉耶和華,因為他是聖潔的神,是忌邪的神,必不赦免你們的過犯罪惡。”(24:19) (三)我們必要聽從耶和華 約書亞說:“你們若離棄耶和華去侍奉外邦神,耶和華在降福之後,必轉而降禍與你們。”“百姓回答約書亞說:我們必侍奉耶和華我們的神,聽從他的話。”(24:20-24) 會眾既應許不離棄耶和華,並要事奉耶和華,聽從耶和華,“當日,約書亞就與百姓立約,在示劍為他們立定律例典章。約書亞將這些話都寫在神的律法書上,又將一塊大石頭立在橡樹下耶和華的聖所旁邊。約書亞對百姓說:看那,這石頭可以向我們作見證,因為聽見了耶和華所吩咐我們的一切話,倘或你們背棄你們的神,這石頭就可以向你們作見證。”看約書亞對於他所愛的會眾,如此警告訓誨的一片熱愛深情,也正代表耶穌對於我們的衷懷。約書亞不但名字與耶穌同,且是繼續摩西之工,表明福音正所以成全律法,並率領選民進入流乳與蜜的迦南福地,表明耶穌領人進入神的安息。約書亞乃得勝的元帥,故工程完畢後即隱居於以法蓮山,不受敵人的侵擾。亦可表明耶穌作完了父所派之工,就升到高天,坐在神的右邊,叫他的仇敵為腳凳(來10:l2-13)。此次臨別贈言,也可略表耶穌於被賣夜,對於他所愛的小群臨別的訓救(約13章-17章)。所大不同者,約書亞只有一百一十歲就死了,耶穌卻從死復活,作了永遠得勝生命的根源。
尾聲(邁爾) 約書亞記第二十四章 這位曾經是軍人、審判官、政治家和先知之揉合體的老領袖,再一次,盼望面對面地看看他的子民。緊接著約書亞記第二十三章召集以色列眾人的長老,族長,審判官,和官長,在示劍聚集的盛會之後,幾乎是立刻,在約書亞記第二十四章,他再召以色列的眾支派聚集在示劍,來到神面前;示劍,就是多年前以色列民曾聚集舉行莊嚴祭典之處,在那裡,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的高處,曾縈繞著以色列百姓應答祝福與咒詛的「阿們」聲。 那寫在石上的律法仍歷歷在目,當年的情景必定清楚浮現于多數曾參與者的心頭。然而此刻,這個山谷又添了借別、動人心魄的一幕,在這裡,約書亞要傾吐他最後的告誡與懇祈。 約書亞的敘述。他把以色列過去的美好故事再講一遍;自起初神如何「將你們的祖宗,從大河(幼發拉底河)那邊帶來」開始——這是歷史的黎明。回想起他拉——亞伯拉罕和拿鶴的父親,這是多麼遙遠的故事阿!約書亞提到這個可能是想強調一個事實,就是這個家族也曾與他們周圍的人一樣,沉溺在偶像崇拜之中。也就是說,這個罪是根深蒂固在以色列人心中——是竭力剷除仍消滅不了的野草。看哪!以色列!這是過去遺下的坑洞與砍伐的痕跡,你本來並不比任何人強。神揀選你,並非你具有敬拜惟一真神的特質,而完全出於他無上的恩典。他是使你與眾不同惟一的原因。你在罪中原是死的,但因他的大愛,在他的恩惠和慈悲裡,你被選為他的子民。 以撒、雅各、以掃——這些名字震動了聽眾們心之深處的心弦,會眾一片靜肅。然後,這位講者,就好像耶和華的代言人一樣,進入更熟悉的地域,他回想起自己生命中親身經歷的事件與人物——摩西、亞倫兄弟的工作;埃及的災難;在紅海邊的呼求與神的搭救;曠野;西撥的兒子巴勒、比珥的兒子巴蘭;渡約但河;耶利哥城的傾覆;迦南七族的戰敗,以及得著應許之地。 但從頭到尾,這個故事的重點都在神的恩典。我將、我能、我賜、我差遣、我帶領、我降災、我救。沒有一句提到以色列是強大的民族。一切都歸因於那自然、歷史與恩典的源頭——神至高無上的旨意。我們不能超越過這一點。固然,我們可以找出很多事物證明自己在一件事中的影響力,然而至終得閉口不語,明白神的勸誡與引導是決定性的關鍵。那位偉大的異教徒帝王尼布甲尼撒對神作的形容,基督徒也不能再增減分毫:「世上所有的居民,都算為虛無,在天上的萬軍,和世上的居民中,他都憑自己的意旨行事。無人能攔住他手,或問他說,你作甚麼呢」(但四35)。 當一個人年高德劭,達到生命的輝煌夕暮之年,回顧過去神對我們一步步的引導,還有甚麼比這一刻更令人心曠神怡呢!好像在蒼茫夜色中,回顧遠方家裡那盞忽明忽滅的燈火,我們憶起早期生活中難以掙脫的捆綁;許多困難與得釋放;天路歷程中的雲柱;對我們每日需要源源不斷的供應;人的愛;以及神隨著我們一生的恩惠與慈愛。噢!在這最平凡的生命裡,有著怎樣一篇愛的歷史阿!它記載著罪與寬恕、激怒神與他的憐憫;以及恩惠與賞賜!當我們彼此分享在應許之地的經驗;這地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弓與箭得到的,我們住在不是靠自己手所造的華廈中,享受不是出於我們手所種植的葡萄園與橄欖園;誰能說這不是最美好奇妙的經驗呢! 約書亞的懇祈。當時人民可能多半還維持敬拜自家的神,就像拉結從拉班那兒偷來的神像那樣。也許他們只是在暗中,私底下這麼行。然而邪惡的毒菌總是伺機而出,約書亞有足夠的理由擔心這些蠢蠢欲動的狡猾醜物會發展擴大。人的心總是樂意以屬物質的事代替屬靈的事;於是,偶像代替了神,人喪失了惟一強大足以抵擋消除他自己血肉情欲的力量。如此,偶像崇拜的國家遲早要被導入不潔不義。因此,約書亞特別強調,懇切勸誡人民要將他拉及其它列祖在大河那邊,以及在埃及為奴時求告卻盡落空的神祗都除去。他在訓示的一開始(14節),以及那段不朽的言詞之結尾(23節)都反復提醒。 滅除偶像的工作,與我們蒙福生活最深的經驗是平行發展的。即使是約翰,在約翰一書的結尾,也囑咐門徒要遠離偶像。事實上,只有在屬天的光芒較亮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看清那些生活中我們以為無害而視如珍寶之物的真正本質。也許我們一度在很莊嚴的時刻選擇向己死,但是只有繼續不斷反復的操練才能克盡全功。‘己’是我們最大的偶像,它無所不在、陰險狡猾、變幻莫測!撲滅一處,另一處又起。它附著纏繞在那些看似無害的事物上,但當它轉化成為偶像,就得被丟棄。像是我們的以撒、我們的拉結和我們的右手! 我們惟一的盼望,就是要堅定地選取神自己!光是消極地毀滅自我還不盡理想。我們得刻意將自己朝向神。我們的意願是要使他得榮耀,我們的靈要以他為先。我們要在生活中完全徹底順服他的命令。若能如此,平安便隨之而至。「若是你們以事奉耶和華為不好,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是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所事奉的神呢,是你們所住這地的亞摩利人的神呢。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書二十四15) 百姓第一個回應。他們表示絕無離棄耶和華事奉別神的意願。他們充分明白從出埃及到進駐迦南,都是神的恩典。他們也表示了事奉主的決心。 約書亞的回答。以色列子民是眾口同聲述說這誓言,或者由選出的代表來說,抑或記載聖經的史家,根據他們的對話,集中他們共同的感覺而記下這個結論,我們不得而知。但約書亞顯然從他們的聲音中聽出一些不誠懇的跡象。也許因為他們並無放棄別神的行動,所以他覺察這回答的不真實。許多年前,當雅各的家人把外邦人的神像、和他們耳朵上的環子交給雅各,雅各就把它們藏在示劍那裡的橡樹下,並沒有完全銷毀(創三十五4),約書亞是不是盼望歷史再現呢?他是否希望那些百姓的領袖們能率先奉獻所有,就像後來十五世紀在佛羅倫斯的廣場上,Savonarola召喚時,群眾所回應的行動呢? 但當時並沒有這樣的反應。人民僅以口頭的認定為滿足,卻未作任何犧牲獻祭。由於沒有任何燔祭,因此約書亞深知眾百姓的誓言不過是口頭上允諾罷了。而這個樣子,他說,是於事奉神毫無益處的。他是聖潔的神;他是忌邪的神。他會找出你秘密的罪;他不以嘴唇的服事為滿足;他不會放過違背他的行為與罪,即使它們是藏在你帳棚裡的隱密處和你心的深處。縱然他在你身上作了一切美事,但他也不會放過他百姓的墮落、冷淡和犯錯不顧。 百姓第二個回應。他們充滿信心地許諾他們定要事奉耶和華。這是來自他們自己意願的力量,他們自己的決心,他們憑著自己選擇要永遠事奉耶和華。站在約書亞的面前,他們已經忘卻過去的許多失敗,反倒蔑視他的擔心,嘲笑他對百姓可能背叛神的顧慮與提醒,他們說:「不然,我們定要事奉耶和華」(書二十四21)。 看哪!士師記裡對這句驕傲的話,下了怎樣的註解!事奉耶和華!士師記中記載約書亞死後緊接著便是:「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離棄了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士二11~12)。這樣單調而悲哀的記載幾乎在每一頁都有。我們不禁回想起在西乃山下時,在熱心中百姓發誓要遵行神所說的;然而在六個禮拜之內,他們就轉而敬拜金牛犢的像,還一邊跳著邪淫的舞蹈。事實上,下決心,不管是怎麼好、怎麼堅決,都不足以使我們進入一個順服的生活。我們道德的本質經過反復的失敗,早已弱不堪擊,抵不住肉體情欲的要求了。立志行善由得我,然而行出來的卻由不得我。當我們仔細檢視自己的本性時,沒有人不明白其中有多少的肉體情欲,使我們陷入其中,難以自拔。人的意志就好像一個奴隸坐在內心王國的寶座上,下達一些他自己無力實行的命令,如同一個傀儡在許多強大有力的領袖之中,爭取他自己的權力。 也因為如此,許多年輕的心深受失望之苦,往往在一個高潮中,他們決定自己的生命要更新,他們被這堅定的決心所鼓舞,不偏不倚朝著聖潔與奉獻目標的陡坡攀爬;然而當他們下坡來到平坦的平原,過著千篇一律的例行生活,就發現原先的動力喪失了,要實行那最高目標的力量與決心也消失了。不行!要完滿實行獻身、成聖的力量不在我們,而只有在聖靈的能力裡面,這才成為可能。 約書亞第二個回答。他說:「你們選定耶和華要事奉他,你們自己作見證吧(書二十四22)。換句話說,他根據他們自己的決斷這樣要求,希望他們自己發的誓言具有約束力。他何嘗不想更深地探察他們,讓他們瞭解這個情況的嚴肅性,以及驅使他們面對自己所擔責任的嚴重性。借著其中所含的重大利益、借著提醒神的慈愛與釋放、借著追念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和以撒那偉大的日子、也借著他們自己嚴肅的決心,約書亞力勸他們要信實。 百姓的第三個回應。「我們願意作見證」(書二十四22),這是百姓自己說的。這就有如多年以後,百姓回答彼拉多的話,當時彼拉多屢次有意釋放耶穌,百姓卻自承,「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子孫的身上」(太二十七24~25)。可歎呀!看他們這樣自信的誇口,這樣帶著任性驕傲的決心!「人都不能靠力量得勝」(撒上二9)。我的心哪,要儆醒,當你受到下決心的挑戰時,要靠著神誇口;樹立起他聖名的旌旗,讓自己在他大能的保護與環繞之下。只有靠著神,你才能躍過一道牆,或者擊敗一支軍隊。求聖靈借著加略山那血紅的、盼望耶穌再來的銀索,以及每日與神親近的金索,將你縛在自我降服的祭壇上。 約書亞的反應。多說無益,於是約書亞把百姓的誓言立了一個紀念石,作為百姓對自己的約束。他把他們的話都寫在神的律法書上,又將一塊大石頭,立在橡樹下。他說:「看哪,這石頭可以向我們作見證,因為是聽見了耶和華所吩咐我們的一切話,倘或你們背棄你們的神,這石頭就可以向你們作見證。於是約書亞打發百姓各歸自己的地業去了」(書二十四26~28)。即使到了應許之地,人民仍把他們固有的那種對責任與順服的西乃精神帶了來。他們在西乃山下曾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出十九8)。在迦南地,他們又說了一次,我們都可能犯這樣的錯。以往我們憑自己的努力誇善稱義,如今又想藉自己的努力成聖。以往我們想憑著好行為進天堂,如今又想藉它們表示自己守住了在神面前獻身的誓言。於是我們企圖以自己的能力直接走上這條成聖的艱難道路,而當靠自己的力量時,我們就不免身受困頓懊喪之苦。走神的路沒有陽關大道,我們既在聖靈裡開始,就不可能在血氣中完成這天路之旅。 約書亞並沒有給百姓安息。迦南只是神子民享安息日的一個預表,但並不完全。它至多是屬物質且不滿足的一種例子。它讓人從軍旅勞頓歲月中歇息,但並不是靈裡完全的安息。玉米田、葡萄園和橄欖園中的出產,並不能使以色列的心滿足,即使這個民族已在神所賜的土地上定居。因此,正如聖靈告訴我們的,還有一種充分而更好的安息,只有古往今來那些憑著信心的神的子民能得到。 我們要注意這深奧的屬靈真理。以色列不能進入神真正的安息,是因為以色列子民一直堅持他們自己要作這樣或要作那樣。即使有約書亞的領導,摩西的精神,神的安息也無法進入這樣的心。而律法更不能使人安息。這情形難道不是發生在許多基督徒身上嗎?他們口稱順從主的領導,但其實卻全靠自己的決定、又靠自己的力量誇勝。 只有當我們明白神所提供的新約時,才能真正進入安息與平安的祝福,新約裡雖然也提到人,但是各處充滿的是神的「我要」。不是你要作甚麼,而是神要作;不是靠你的弓和矛,而是靠他的右手和膀臂;不是因為你好,而是因他的恩典賜人自由。當你承認自己無力持守追求成聖的道路,完全仰賴他在你裡面或借著你行事,好實現他的理想,完成他的目的;當重擔完全卸下,你就能憑著神的力量行事而心滿意足,你所經歷的安息會像神所擁有的那麼深,就好像炫爛夕陽的萬道光芒之後那片沉靜蘭天一樣。 約書亞的任務結束了,他在自己的地業上退休、安度餘年;但是終其一生,他的人格與生活卻仍然影響百姓,甚至到他離世後,這影響力仍在。約書亞在一百一十歲時死了,以色列人埋葬了他。他們也許曾聚在一起追念他的一生。他沒有摩西的恩賜;如果摩西擁有五種恩賜,相比起來他也許只有兩種,但是他的堅強、智慧與信實卻贏得神和人民的信任。嫩的兒子約書亞,他的光芒不亞於蒼天中任何一顆閃耀的星星,是預示那位復活升天救主的範例。這是後人為他刻下的墓誌銘,約書亞實至名歸—— 約書亞, 嫩的兒子, 耶和華的僕人。 ── 邁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