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書亞記第十二章短篇信息 目錄 更寬廣的得勝(王國顯) 戰勝迦南全地(賈玉銘) 約書亞記第十二章文字釋經證道(張策) 約書亞記箋記(十二章)(于中旻) 信徒靈程—奴役基遍與戰勝諸王—今生的驕傲(九至十二章)(何守瑛) 擒賊先擒王(蘇穎智) 更寬廣的得勝(王國顯) 基遍的爭戰使夏瑣王耶賓十分的不安,他「打發人去見瑪頓王約巴,伸侖王,押煞王,與北方,山地,基尼烈南邊的亞拉巴高原,並西邊多珥山崗的諸王。又去見東方和西方的迦南人,與山地的亞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耶布斯人,並黑門山根米斯巴地的希未人。這些王和他們的眾軍都出來,人數多如海邊的沙,並有許多馬匹車輛。這諸王會合,來到米倫水邊,一同安營,要與以色列人爭戰。」(十一1-5)從地理上來看,這一次是迦南地北方的諸王全體總動員來攻擊以色列人,聲勢是十分威猛,也可以說是四十多年前的以色列人眼中的巨人的大聯合,又有戰車與馬兵,他們要一鼓作氣的消滅以色列人。 這一次戰役的規模比基遍的戰役更大,戰況更猛烈,用現代的話來說,以色列人是以輕裝備來對抗重裝甲部隊,敵方是占盡了人力和地利的優勢。但是神站在以色列人這一邊,「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詩二十7)「君王不能因兵多得勝,勇士不能因力大得救。靠馬得救是枉然的。馬也不能因力大救人。」(詩三十三16-17)這些話正可以說明這一次戰役的實況,是以色列人享用神的得勝的寫照。 學習更沒有保留的服神的權柄 多經歷一次爭戰,以色人就更多的服神的權柄。在服神的權柄的經歷中,他們更知道神的大能與信實,更有把握的信靠神,享用祂的得勝,進入祂榮耀的大能,取用祂的豐富來作剛強的人。人的眼睛單單看神,就算是大山搖動到海心,也不能搖動他向著神的心。他裡面是安穩像磐石,不理會眼見事物的兇險,也不會從難處中退縮,只是一心一意的在危險中誇勝。 一切的行動以神說的話為依據 一再的經歷了神說的話所帶來的得勝,以色列人已經學會了絕對的跟從神所發的號令前行,就是他們得勝的把握。單是看神說的話,常會給人生髮不著邊際的疑惑。以兵力和裝備那麼懸殊的情形下,我們真能得勝嗎?著眼在環境的人有這樣的心思是一點也不希奇,因為他們的計算是根據敵我雙方的實況,在計算當中並沒有把神計算在內。這是一個大漏洞,神是耶和華軍隊的元帥,必須要計算在內。神若是給計算在當中,元帥自己就抵得上敵方的百萬雄師了。祂的指揮,就奠定得勝的基礎。 耶和華的軍隊的元帥是十分盡責。以色列人還沒有求問,祂就已經向祂的軍隊發聲了。每一次都是這樣,只要祂發聲,每一次都是得勝的,沒有一次是例外。如今在強大的敵軍壓境的時候,神又是先向祂的軍隊發出命令。「耶和華對約書亞說,你不要因他們懼怕。明日這時,我必將他們交付以色列人全然殺了。你要砍斷他們馬的蹄筋,用火焚燒他們的車輛。」(十一6)神已經說了話,祂必照著祂說的話行。只要人照著神說的話去作,他們就是等候收取得勝的果實。 「於是約書亞率領一切兵丁,在米倫水邊突然向前,攻打他們。耶和華將他們交在以色列人手裡,以色列人就擊殺他們,追趕他們到西頓大城,到米斯利弗瑪音,直到東邊米斯巴的平原,將他們擊殺,沒有留下一個。」(十一7-8)神沒有失信,元帥的話是十足的兌現。北方的聯軍雖是聲勢浩大,但在以色列人面前卻站立不住。他們潰敗了,以色列人一直追趕他們到了神所應許的地的邊界。迦南地的戰事,到了這時就算是大體上結束了,以色列人已經可以控制了全迦南地。 不以人所以為可靠的作倚靠 擊潰了敵軍,擄掠了仇敵,敵人的裝備正好用來壯大自己的戰力。這是常理,以色列人也可以這樣作。但是元帥的命令卻是要他們「砍斷他們馬的蹄筋,焚燒他們的車輛。」這樣作似乎是太不近常理了,這樣作正是削弱了自己的戰力,在地上大概沒有人會這樣作的。以色列人並沒有裝甲部隊,也沒有快速的部隊。若是依照元帥的吩咐,以色列人在軍力上永遠是居於劣勢。以色列人大可以據理與神力爭,但他們沒有這樣作,倒是確實的遵從命令,「砍斷他們馬的蹄筋,焚燒他們的車輛。」 以色列人很明白,他們不是倚靠人的所有去獲取得勝,他們乃是倚靠他們的元帥作他們的得勝。他們的得勝不在乎他們所有的裝備,乃是在乎他們的元帥。他們的訓練不如人,但他們跟從元帥在實戰中訓練自己。他們在實戰中所得著的訓練成果,乃是叫他們更多的倚靠他們的元帥。保留人以為可靠的事物,常會把人的眼睛從神的身上轉移到人以為可靠的事物上。這一個轉移的結果,乃是把得勝的把握丟掉了。神不讓他們有這樣的損失,所以神不要他們為自己保留戰馬和戰車。 夏瑣的戰役雖是大體上結束迦南的戰事,使以色列可以全面控制了迦南地,但徹底的占取迦南地的目的還沒有達到。龐大的力量是消除了,只是地方上的力量還是零星的存留著。從土師記第一章中,我們就看出當時的景況。以色列人因為底定了迦南地,不自覺的就向著環境這個方向去了,以致他們始終不能完全清除迦南地的殘餘力量。神預先就知道他們的結果,所以不讓他們擁有戰車和戰馬,而要他們繼續的倚靠他們的神。他們真正的需要不是增加軍事的裝備,乃是要加強對神的倚靠,更明確的服神的權柄。 不懈怠的遵行神的吩咐 服神的權柄,聽從神說的話,不是單單為著爭戰的得勝。若是僅僅為著要爭戰的得勝而聽從神的話,這樣的聽從不是真實的聽從,在這樣的人身上並沒有神的權柄。在局部的事物上聽從神,在另外的事物上對神有保留,也不能說是聽從神的話。就像去攻打亞瑪力人時的掃羅,神給他的評定,仍然是不順服,仍然是背逆。不是徹底順服神權柄的人,神也不能使用他去彰顯神的得勝。 約書亞在夏瑣戰役的得勝是全然的得勝。「當時約書亞轉回奪了夏瑣,用刀擊殺夏瑣王。素來夏瑣在這諸國中是為首的。以色列人用刀擊殺城中的人口,將他們盡行殺滅。凡有氣息的沒有留下一個。約書亞又用火焚燒夏瑣。約書亞奪了這些王的一切城邑,擒獲其中的諸王,用刀擊殺他們,將他們盡行殺滅,正如耶和華僕人摩西所吩咐的。」(十一10-12)這場戰役是迦南地的主力決戰,以色列人得勝了,迦南地的戰爭就暫時告一個段落;迦南地的南方與北方的主要勢力都給蕩平了,再也不能抗拒以色列人。我們一再的指明,以色列的得勝並不是因為他們強大,而是因為聽從神的話,聽從耶和華僕人摩西所吩咐的。 摩西所吩咐的話是從神而來,並不是摩西的主意。以色列人認定了話語的源頭,就越過了人而接受神的權柄,並且是徹底的遵行。越過人的因素,看見了權柄的源頭,這是在屬靈的學習上很重要的一環。只看見人,就很難服權柄。不是以人作為權柄,就是忽略了神藉著人所發表的心意,兩種光景都是很糟糕的。「耶和華怎樣吩咐祂僕人摩西,摩西就照樣吩咐約書亞,約書亞也照樣行。凡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約書亞沒有一件懈怠不行的。」(十一15)除滅迦南地的一切人口,就是耶和華的吩咐;執行這吩咐就碰到人的感情問題。這是十分為難的事,確實的執行就覺得難以下手,有保留的執行又是對神不順服。只是一個真正服在神權柄下的人,他一定領會神一切的定規都是有正確的根據的,他雖然當時不明白,他也會因著神的性情而毫無保留的跟從。所以「約書亞沒有一件懈怠不行的」,當時的以色列人也是在這樣的認定中執行神的定規,所以他們的得勝是有確實的保證,因為神能為他們爭戰。 輝煌的戰果 經過了基遍的戰役和夏瑣的戰役,以色列人在大體上已經攻取了全迦南地,從南方到北方,都在以色列人的掌管下。「約書亞奪了那全地,就是山地,一帶南地,歌珊全地,高原,亞拉巴,以色列的山地,和山下的高原。從上西珥的哈拉山,直到黑門山下利巴嫩平原的巴力迦得。並且擒獲了那些地的諸王,將他們殺死。約書亞和這諸王爭戰了許多年日。」(十一16-18)攻取了迦南的意義,不單是以色列人享用了神的得勝,並且是完成了神的定意。在亞伯蘭的日子,神已經宣告了迦南人的前途是滅亡,神雖然一再的給他們機會悔改,但他們終不悔改,自己走上滅亡的路。 所以平定了全迦南地以後,在數點戰果的時候,聖靈首先指出了以色列人完成了神的定意,把神旨意的完成列為最優先的報導。得地與除滅迦南人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總合來說就是神要在以色列人身上作成的定意。這給我們一點的提醒:在我們一切所作的事上作完以後,評估工作的成功與否,不在乎工作成績的表現,而在乎神的旨意是否完成在我們身上。神的旨意若是沒有完成,工作就算作得再好,那也不能說是成功。真實的成功乃是完成神的旨意。 爭戰了許多年日 以色列人爭戰了許多年日,除了在兩大戰役中擒殺了好些王以外,其他的諸王可以說是一個一個的擒殺,諸王所管轄的城也是一個一個的攻取。「除了基遍的希未人之外,沒有一城是與以色列人講和的,都是以色列爭戰奪來的。因為耶和華的意思,是要使他們心裡剛硬,來與以色列人爭戰,好叫他們盡被殺滅,不蒙磷憫,正如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十一19-20)爭戰對以色列人來說是操練,使他們熟習跟從神的帶領。另一方面,要得地就要爭戰,承受應許的豐富必須經過爭戰。因為撒但絕不坐視神應許的成就。它要阻擋,爭戰就一定發生。屬神的人必須粉碎撒但的阻擋,神的應許才能成就。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迦南的爭戰,乃是神所安排的環境,來使迦南的各族消滅。神存留極多的機會給迦南各族的人悔改,他們不領情,繼續他們的惡行。近代的考古學者,從當日的迦南地所挖掘出來的許多事物,證實了那時代的迦南人的罪惡生活,他們惹神的怒氣到了極處,所以非從地上除滅他們不可。所以神任憑他們心裡剛硬,不與以色列人講和,就藉著以色列人的手把他們除滅。在亞伯蘭的日子,神已經作了這樣的宣告;在摩西的日子,神也作了這樣的吩咐;到了約書亞的手裡,神也就執行了這樣的定規。 得地是神的應許,除滅迦南諸族是神的旨意。以色列人在迦南地爭戰的結果,把這兩樣都在大體上完成了。雖然不能說是非常圓滿的完成,但總可以說是作成功了。得勝的結果不在統計數字上的表達,而在神旨意的完成。若是統計的數字很動人,但統計資料的內容與神的旨意沒有關連,再動人的數字與報告都是虛空的。以色列人在迦南地的爭戰,神首先給他們的數算,就是他們作成了神的旨意。 所有的亞衲族人都給剪除 引動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四十年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看見了亞衲族人。那時他們看亞衲族人是巨人,看自己是蚱蜢。他們認定自己戰不過亞衲族人,若是真要進入迦南,他們都要死在迦南地。他們完全忘記了神在出埃及的路上是如何的引導,保護,並供應他們。他們吵著要回埃及去,他們不相信神能領他們進迦南去。這樣的不信,惹動了神的怒氣,使他們飄流在曠 野四十年,直到那一代的兵丁全都死去。四十多年過去了,新的一代進入迦南了,亞衲族人仍然是從前的模樣,但是卻阻擋不了以色列人進入迦南。 聖靈數算戰果的時候,特別提到有關亞衲族人的部分,用著亞衲族人的遭遇,特別突出的顯明以色列人成功的進入迦南的經歷。「當時約書亞來到,將住山地,希伯侖,底璧,亞拿伯,猶大山地,以色列山地所有的亞衲族人剪除了。約書亞將他們和他們的城邑盡都毀滅。在以色列人的地沒有留下一個亞衲族人。」(十一21-22)四十多年前,沒有把亞衲族人放在眼裡的是約書亞;四十多年後,帶領以色列人盡滅亞衲族人的也正是這個約書亞。約書亞所以能成功的除掉了亞衲族人,沒有給亞衲族人的外型嚇倒,因為他看見神所要作的,他不以人的眼見事物來作衡量結果的依據。 聖靈沒有記錄亞衲族人給滅盡的經過,只是記下了這些人給滅盡的結局,這也就夠了。亞衲族人給剪除,不用說也知道是神伸出手來干預的結果。但以色列人能相信神會給他們對付這些巨人,叫這些巨人全倒下去,這就是以色列人的成功。他們的成功不單在亞衲族人全給除去,並且印證了四十多年前的那些人的愚昧,更是向跟隨主的人指出正確的道路。跟隨主的道路不是根據人所能作,乃是根據神所要作。他們的成功乃是因為他們走在神所要作的路中。這是他們成功的經歷,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怎樣能知道神所要作的呢?那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要好好的去熟悉並領會神說的話。 數算基督的得勝 得地與分地是進迦南的整個內容。得地是進入應許,分地是承受應許(產業)。得地是成功的開始,分地是完滿的成功,全部成就了神應許的目的。[這樣,約書亞照著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一切話,奪了那全地,就按著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將地分給他們為業。於是國中太平沒有爭戰了。」(十一23)軍事的目的算是達到了,承受產業的安排正要開始。雖然這時還不能說是完全行完神的旨意,但在這大局已經平定了的基礎上進行分地的安排,也正是時候。不然在神的目的完成上就受了拖延。我們在屬天的路上奔跑也是一樣,一面是局部享用基督的豐富,一面是朝著基督作標竿繼續的往前去。神也沒有定規我們必須要等到生命成熟時才能享用基督,祂卻是讓我們不住的享用基督,使我們可以成長成熟,然後完全享用豐滿的基督。 承受產業是進迦南的目的,而承受產業是建築在爭戰得勝的基礎上。所以在進行分地以前,神就為以色列人數點戰績,就是數點他們所除滅的諸王。諸王是原來盤據在那些地方的權勢,這些權勢必須先要清除,然後才能得地作為產業。我們也是一樣的要對付掉撒但對我們的轄制,我們才能有條件讓基督的豐滿作我們的產業。所以清點諸王,正好提醒我們要明確的對付撒但所用來轄制我們的各種事物。 藉著數點給清除的諸王,就是作出得勝的記錄。他們心裡十分清楚每一次爭戰的經過,也明白在爭戰中得勝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他們絕對的承認他們所作的只是乘勝追擊,真正叫敵人潰敗的乃是神。他們在河東殺了兩個王(十二1),在河西殺了三十一個王(十二24),合計是三十三個王。這個得勝的記錄,用新約的話來說,可以說是基督的得勝。這得勝也就是分地的基礎。在舊約裡,神的得勝是承受產業的基礎。沒有神的得勝,就沒有承受產業的根據。在新約裡也是一樣。沒有復活的基督,也就沒有享受救恩應許的豐富作產業根據,因為基督的復活是叫撒但權勢潰崩的唯一原因。基督使黑暗權勢潰敗,給我們打開進入至聖所的路,我們可以坦然進到施恩寶座前,享用從寶座上流出的一切恩惠。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數算得勝的記錄時是計算結果,而不記錄失敗。以色列人在迦南地的爭戰中並不是沒有失敗,至少有在艾城的那一次,在經過上是有失敗,但結果仍然是得勝,得勝就蓋過了失敗。失敗是人的,得勝是基督的。基督的得勝蓋過了人的失敗,失敗過的人仍然是享用了基督的得勝。這一個事實,也反映出我們在天路上向前直奔的要訣。我們承認有失敗軟弱的經歷,但我們不看自己的失敗,也不因此而接受控告,我們只看主的得勝。主的得勝就是我們的得勝,因為我們是在祂裡面,祂的就是我們的,我們是因祂的得勝而承受神在祂裡面為我們所預備的基業。 戰勝迦南全地(賈玉銘) 以色到軍戰攻迦南之經過,不但于猶太史有莫大關係,于信徒的靈曆,亦有最深的教訓。或謂以色列人正像一個神所愛護的青年人:有佳美的產業,受過良好的教育,且有極大的機會;只因未完全利用他的機會,以致經過許多痛苦,且將產業減少。此于信徒靈性中,有極大的訓誨: 一、列王皆賴主完全制勝 按聖經所載之迦南地,亦稱帕勒斯廳地,或謂聖地。當初神應許亞伯拉罕之境界,原是從埃及河至伯拉大河(創15:l8)。但以色列人首次所得之地,只是西至地中海,東至敘利亞曠野,南部為別是巴,北部為但。南北長計一百八十裡,東西寬約五十裡。但是至帕勒斯廳之約實現時,所許亞伯拉罕之境界,必完全應驗了。 (一)戰勝南部 此次約書亞動兵,先勝過耶利哥與艾城,與繼續勝過迦南南部的耶路撒冷王、希伯侖王、耶末王、拉吉王、伊磯倫王,在伯和侖山岡一戰,即將南部五王戰敗。後又漸次將馬基大、立拿、基色、底壁,以及迦薩、歌珊等地皆一一克服。按迦南南部,原是險要多山,若當地人民皆出力抵抗,戰勝頗不容易;但那各地人民,皆已心寒膽戰,不敢抵抗,所以以色列軍,奪取這些地方,皆勢如破竹,非常容易。 (二)戰勝北部 南部戰事既已收束,以色列軍即趁勝攻打北方。此時北方王中,最有勢力的如夏瑣王耶賓,就差人去見瑪頓王、伸侖王、押煞王與北方山地基尼列,南邊的亞拉巴,並西邊多珥山的諸王;又去見東方和西方的迦南人;與山地的亞摩利人、赫人、耶布斯人,並黑門山米斯巴地的希未人。這些王與他們的軍兵,人數多如海邊沙,並有許多馬匹車輛,這諸王會合,來到米倫水邊,一同安營,與以色列人爭戰。約書亞即率領大軍突然前往,大獲全勝,將敵人滅盡,用火焚燒他們的車輛。前後約書亞共滅除迦南三十一個王,於是國中即太平無戰爭了。 以少數疲勞的以色列會眾,能戰勝勇敢善戰,多如海邊沙的迦南諸國,其唯一的原因,乃以主與同在。此正是為靈界戰事得勝的秘訣,經言“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撒上l4:6)。 二、民眾未趁機完全滅除 按神的旨意,原是要以色列大軍將迦南各國的人,都完全滅盡;奈以色列人,未能乘機會進攻,將各族中的人滅除,所餘留的民眾,日後即成了以色列人肋下的荊棘,他們的神即成了以色列人的網羅。以色列人雖號哭,願意將敵人滅盡,只因機會一過,也就辦不到了。 (一)當趁有力時將敵滅盡 以色列軍在戰勝迦南諸王時,若能乘勢進攻,將迦南民眾滅除,原是不難辦到的。只因不趁他們有力量的時候,有機會的時候,將敵人趕逐到底,機會一過,以後即無可如何了。這於我們有極大的教訓,若不趁著有力量的時候,努力奮勉,求作得勝的人,作完全得勝的人,將仇敵滅除;到軟弱的時候,即難免為敵所勝,如以色列會眾于士師時代,所受各族的痛苦了。 (二)當在神祝福時將敵滅盡 以色列軍滅除仇敵的力量,全賴神的祝福,神若不祝福,不將仇敵交在他們手中,單靠自己的力量,決無得勝之可能。所以當趁著神祝福他們,將仇敵交在他們手中時,要按照神旨追殺到底;若時機一失,雖欲滅敵,還恐為敵所滅呢?如後日神的使者在波金對會眾所言:“我使你們從埃及上來,領你們到我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之地。我又說:‘我永不廢棄與你們所立的約。你們也不可與這地的居民立約,要拆毀他們的祭壇。’你們竟沒有聽從我的話……因此我又說:‘我必不將他們從你們面前趕出。’”神既不為他們爭戰,他們自己又有何能力,將敵人趕出呢? 信徒啊!你的仇敵已滅盡否?你那高太的亞衲族—自我—還在那裡活動否?你若不乘機將他滅盡,要確實知道,你必有一日為它所勝。 三、地業卻憑信完全接受 迦南地業所表顯的,原是我們在基督裡所得各種屬靈的恩賜,猶如以弗所書所載種種屬天的靈恩厚賜,亦即我們誇生在基督裡所得之分(弗l:3,2:6,3:8,4:12-13)。 (一)雖為敵佔據卻已屬於我 迦南地業,不但按應許說,是屬神民以色列的,且是已經將諸國戰勝,可以完全承受;不過此時仍讓敵人霸佔,尚未將仇敵逐出。雖然如此,迦南地的所有權,卻是屬於以色列人,縱有多處為敵人據有,也不過一時霸佔而已。所以以色列會眾,仍認為是自己的地業,當土著未被趕逐之前,即拈鬮分配迦南各地。此亦信徒對於屬靈地業,應有的觀念。譬如我們的心地,雖尚有敵人的地位,但按所有權而論,卻已屬於主,獻於主。可以對我們的仇敵撒但說,撒但啊!我這佳美地業不是屬你的,你不要再佔據了。心靈中當時時覺得,這是屬主的,是屬主的,終必果然屬於主了。 (二)雖未得到手卻憑信接受 當時約書亞雖已戰勝迦南全境,但尚有一大部分,未得到手中,以色列會眾,卻憑信接受了,即拈鬮分給各支派;各支派的人,也就毫不懷疑的,看為是自己的產業。我們讀約書亞記十三至二十一章,全是記載各支各派,拈鬮分授地業的事。如猶大支派在死海西邊,中有希伯侖、伯利恒為重要的城邑。猶大之西南為西緬支派;西北是但支派;便雅憫在猶大的北部,其中有耶路撒冷、耶利哥、伯特利諸大城。迦南中部有以法蓮、瑪拿西、以薩迦等支派,北部有西布倫、亞設、拿弗他利三支派,東部有流便、迦特與瑪拿西支派。利未支派沒有地業,惟以耶和華為他們的分。哦!以色列會眾對於迦南得而來得的地業,竟憑信心接受,亦即未得而得了。基督徒啊!你對於神一切屬靈的應許雖有許多尚未得到手的,你是否亦用信心接受,將那得而未得的地業,變成未得而得的地業呢?須知信心的得獲,真是奇妙,所有各種神的應許,“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可11:24)幾時信是得著的,也就幾時得著了。常有信徒以信心不足,沒有看神的應許為自己的權利,即憑信去接受,因而失落了多少恩賜,這是信徒極失敗的事,——信心的接受實在緊要。 總言:以色列軍不爭戰,不能勝過迦南人;不將敵人滅除,不能承受迦南地。我們信徒今日當如何為靈界戰士,為天國奮力戰攻呢?── 賈玉銘《約書亞記要義》 約書亞記第十二章文字釋經證道(張策) 戰績輝煌 讀經:書12章 內容: 一、約旦河東 12:1 以色列人在約旦河外向日出之地擊殺二王,得他們的地,就是從亞嫩谷直到黑門山,並東邊的全亞拉巴之地。 12:2 這二王,有住希實本、亞摩利人的王西宏。他所管之地是從亞嫩谷邊的亞羅珥和穀中的城,並基列一半,直到亞捫人的境界,雅博河 12:3 與約旦河東邊的亞拉巴,直到基尼烈海,又到亞拉巴的海,就是鹽海,通伯耶西末的路以及南方,直到毗斯迦的山根。 12:4 又有巴珊王噩,他是利乏音人所剩下的,住在亞斯他錄和以得來。 12:5 他所管之地是黑門山、撒迦、巴珊全地,直到基述人和瑪迦人的境界並基列一半,直到希實本王西宏的境界。 12:6 這二王是耶和華僕人摩西和以色列人所擊殺的;耶和華僕人摩西將他們的地賜給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為業。 本章對以色列人肅清約旦河東西兩岸敵人的經過進行綜述。開頭這裡綜述了在河東戰勝亞摩利人的王西宏和巴珊王噩的戰績,詳細內容見《民數記》21:21-35和《申命記》2:24-3:17。 二、約旦河西 1、河西戰績 12:7 約書亞和以色列人在約旦河西擊殺了諸王。他們的地是從黎巴嫩平原的巴力迦得,直到上西珥的哈拉山。約書亞就將那地按著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分給他們為業, 12:8 就是赫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山地、高原亞拉巴、山坡、曠野和南地。 這裡綜述了河西的戰績,詳細內容見本書的6-11章。6節提到的從黎巴嫩的巴力迦得(在北方),到哈拉山(在南方沙漠),一南一北,代表約旦河西全境。 2、諸王名單 12:9 他們的王:一個是耶利哥王,一個是靠近伯特利的艾城王, 12:10 一個是耶路撒冷王,一個是希伯侖王, 12:11 一個是耶末王,一個是拉吉王, 12:12 一個是伊磯倫王,一個是基色王, 12:13 一個是底璧王,一個是吉德王, 12:14 一個是何珥瑪王,一個是亞拉得王, 12:15 一個是立拿王,一個是亞杜蘭王, 12:16 一個是瑪基大王,一個是伯特利王, 12:17 一個是他普亞王,一個是希弗王, 12:18 一個是亞弗王,一個是拉沙侖王, 12:19 一個是瑪頓王,一個是夏瑣王, 12:20 一個是伸侖米侖王,一個是押煞王, 12:21 一個是他納王,一個是米吉多王, 12:22 一個是基低斯王,一個是靠近迦密的約念王,
12:23 一個是多珥山岡的多珥王,一個是吉甲的戈印王,
12:24 一個是得撒王。共計三十一個王。 本章最後,綜述了河西被征服的諸王名單,9-16節是南方諸王,與10:1-5,28-42相比多了吉德王、何珥瑪王、亞拉得王、亞杜蘭王;17-24節是北方諸王,與11章相比,多了他普亞王、西弗王、亞弗王、拉沙侖王、他納王、米吉多王、基底斯王、約念王、多珥王、戈印王、得撒王。 約書亞取得的輝煌戰績,應驗了神曾經的應許(《申命記》): 7:23 耶和華你 神必將他們交給你,大大地擾亂他們,直到他們滅絕了; 7:24 又要將他們的君王交在你手中,你就使他們的名從天下消滅。必無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直到你將他們滅絕了。 三、反省反思 1、本章綜述了哪些內容? 2、約書亞取得的輝煌戰績,應驗了神怎樣的應許? ── 張策《約書亞記文字釋經證道》(原載「約拿的家」) 約書亞記箋記(十二章)(于中旻) 約但河西的勝利
約書亞和以色列人在約但河西擊殺了諸王(書一二:7) 神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人。在約但河東,希實本王西宏,和巴珊王噩,“是耶和華僕人摩西和以色列人所擊殺的…約書亞和以色列人,在約但河西擊殺了諸王”(書一二:6-7)。 信徒靈程—奴役基遍與戰勝諸王—今生的驕傲(九至十二章)(何守瑛) 第七講 奴役基遍與戰勝諸王(今生的驕傲及環境) 讀經——約書亞九章至十一章 基遍城表甚麼?看約壹書二章十六節,則知耶利哥城是表肉體的情慾,艾城是表眼目的情慾,基遍城是表今生的驕傲了。這個表明,在夏娃受誘事上亦可見到。創世記三章六節也包含這三件好作食物是肉體的情慾;悅人眼目,是眼目的情慾;能使人有智慧,是今生的驕傲。 世上的人,每以其智慧,聰明過人去傲人故說世上的智慧,就是今生的驕傲。基遍人是很智慧和聰明的,故說基遍城是表今生的驕傲。基遍人怎樣有智慧?當他與五王立約,要與約書亞和以色列人爭戰時,那五王想把基遍為犧牲品,叫他任先鋒隊,先和以色列人開仗。那時基遍人就想出一妙策,冀得兩存其美,偽遣使者求和。在求和的時候,使者拿舊口袋,和破裂縫補的舊皮酒袋,馱在驢上,將補過的舊鞋穿在腳上,把衣服穿在身上,他們所帶的餅都是乾的,長了霉了。他們到吉甲營中見約書亞,對他和以色列人說:我們是從遠方來的,現在求你與我們立約。他們又對約書亞說:我們是你的僕人,是因聽見耶和華你上帝的名聲,和他在埃及所行的事,故特來與你們立約。這樣,以色列人受了他們些食物,並沒有求問耶和華。於是約書亞與他們講和,與他們立約,容他們活凓。會眾的首領,也和他們起誓。約書亞這次也上了基遍人的當。 基遍人真聰明,有本事,會設計。這種敵人,我們最要提防。否則必陷在他們所設的羅網裏。 這城的人比艾城的人更多,勇士不可勝數,且人人足智多謀。這就是基徒的大敵。許多名義上的基督徒恃有聰明智慧,時存驕傲的心,不肯相信耶穌基督。他們以祈禱是打空氣,與神相交為幻想,聖經裏有許多不可信的記載,基督徒的信仰,多是心理作用。……魔鬼常用這些人以跌倒真實的基督徒。 我信主之初,心中很愛主,與神交通因而滿有喜樂,魔鬼便欺哄我說:這不是真快樂,不過是人造的上帝,心理作用罷了。我那時果然上了魔鬼的當,懷疑上帝與一切屬靈的福氣。 果然,約書亞受了基遍人的欺騙後,心中十分閉翳,祈禱不通,其情形與我受了魔鬼的欺騙後,心中失了與神交通的喜樂一般。當時心中非常不妄就想再來,試一下心理作用。我心理幻想神如何與我交通,幻想神與我交通以後的喜樂,那時,無論如何幻想,如何心理作用,也幻想不出喜樂來,作用不出安慰來,遂知心理作用和幻想,與祈禱是大不相干的,我是受了迷惑,上了智識的當了。乃懇切認罪,求主赦免。灰復原狀。 基遍是一頂利害的仇敵,昔者夏娃已上了他的當,夏娃自以為是智慧,實則愚昧之極,前車之覆,後車之鑑,我們不可不知儆醒阿! 在夏娃亞當未犯罪之前,(創一二兩章)本與神直接交往,沒有發生宗教問題,連甚麼問題都沒有,自從他們受了這「今生的驕傲」欺騙以後,纔發生宗教問題——贖罪的事,以後問題越來越多了,家庭問題,經濟問顯,國際問題……這些問題,為多人討論凓,共謀解決的方法。人類以為研究這些問題就是知識,卻不曉得這都是因罪而產生的咒詛,人類自作聰明,反成愚拙,可笑亦復可憐! 夏娃亞當昔日因那一棵別善惡的樹——聰明的樹而跌倒,上帝卻用一棵人皆目為愚拙的樹——十字架而救人。聖經說:「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都為上帝的大能。」(林前一章十八節)又說:「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總為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林前一章廿三廿四節)可惜近日一般新神學家倒凡事靠己智慧,以求解決一切,連宗教的事,都想憑己智以求解決,而所得的結果,無非是搖動人們根本的信心而已。 「約書亞召了他們來,對他們說:為甚麼欺哄我們,說,我們離你們甚遠呢?其實你們是住在我們中間。現在你們是被咒詛的,你們中間的人,必斷不了作奴僕,為我上帝的殿,作劈柴挑水的人。」(九章廿二,三節)這是應付基遍人最好的方法。我們有了世上的智慧,不可以她為王,當以她奉獻給神,為神所用,做神殿裏劈柴挑水的人。以色列人當奴役基遍,而不為基遍所奴役;我們當奴役今生識智才幹,而不為智識學問所奴役。 我們之中,若有大學問的人,我不是叫你不要利用這些學問,但當為上帝所用,不當為自己所用。以之榮耀神,而不以之榮耀己,這是對付今生的智慧的最好方法。 或問:上帝為甚麼不許亞當當等喫那別善惡樹上的果?這是上帝嫉妒亞當等有智慧麼?不是,是因上帝知道他們本是人,不是神,他們的靈命不彀堅強,若喫了,激發魂的過度發展,倒有礙於靈命的長進,上帝洞悉此中的危險,故不許他們喫。不料他們竟聽了魔鬼的話喫了,他們充滿了世界的智慧,以致許多問題都發生了。並且他們以為有了世智,可以不要上帝,這真是危險的事。 今日許多人用世智的眼光去閱讀聖經,去判斷生活,而不以屬靈的眼光,這正是受了魔鬼的欺騙,上了世智的當。有人以為聖經只可給鄉下的人讀,萬不能給智識的人讀的,原來智識界中人,多為世智所包圍,以致不能用純潔的心去接受真理。不過其中亦有例外的,常見有些大有智識的人如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等,也很喜歡讀聖經,他們知道他們所有的智識,都是從神那裏來的,他們也知道當把他們所有的智識獻給神用。這是得勝了基遍的一班人。 約書亞第十章中所論的五王,在第一節裏首次提到耶路撒冷王亞多尼洗德的名字他聽見了約書亞得勝的消息,就甚懼怕。這表凡得勝了「基遍」的基督徒——將所有的智識獻給神用,魔鬼就必戰慄懼怕,他將聯合同伴去攻打基遍。很希奇,他們不直接攻打約書亞,而間接攻打基遍。基遍聞得這個消息後,即求助於約書亞,說:你不要袖手不顧你的僕人,求你速速上來拯救我們,幫助我們。十章七節說:「於是約書亞和他的一切兵丁,並大能的勇士,都從吉甲上去。」這表一個已經得勝了世智的基督徒,他沒有今生的驕傲,把智識完全奉獻於主,為主服役,魔鬼必不喜歡,魔鬼要起來攻擊,想他再做其奴僕。 基遍表世界的智識,當我們最愛主的時候,魔鬼便來叫我們懷疑上帝,懷疑祈禱,懷疑聖經,……我們不必希奇,不必難過,這是魔鬼想藉基遍人攻擊我們,如耶路撒冷王想藉基遍人攻擊約書亞一般。不過有智識的人在這件事上當特別小心。因為在禱告時,若信魔鬼禱告乃心理作用的話,則必沒有能力禱告。又在我們撇下一切跟從主的時候若信魔鬼的話:世界的享樂已失,將來天國亦失,則如之何?心中必不得平安。又在我們赴奮興會得凓聖靈充滿後。若信魔鬼,這不是聖靈工作,而是感情衝動的話,我們的信心必因之而搖動。 五王聯合攻打基遍,是表魔鬼要向我們的思想進攻,我們提防魔鬼給我們的許多問號。 約書亞這次基遍之役,完全不同耶利哥之役,和艾城之役,他再不用圍繞的方法,也不用一進一退的戰術,他的方法,是星夜卒然猛攻他們,利用急戰,攻其無備,十章九節:約書亞就終夜從吉甲上去,猛然臨到他們那裏。」只用一日的工夫,不須等到明天,耶和華即令日月停止,以成就約書亞所求,也所不惜。這樣約書亞得凓完全的勝利了。「耶和華使他們在以色列人面前潰亂,約書亞在基遍大大的擊殺他們在伯和崙的上坡路,擊殺他們直到亞西回,和瑪基大。」(十章十節。) 這裏教訓我們當魔鬼起來攻擊我們的思想時,當立刻反對他們,抵擋一切從魔鬼而來的話。當迅速,莫遲疑,給魔鬼留下地步。魔鬼搖動我們的信心時,必先給我們問題,我們若從容回答他,魔鬼便認為有機會可乘了。看夏娃的受誘,也是因他回答魔鬼的問題,在這一問一答之中,夏娃便遭慘敗了。 當魔鬼向我們的心思意念進攻時,只用肉體去思想的話,必想不清楚,必須用心靈去分解上帝的道。應用這把聖靈的劍——上帝的道,「先發制人,」就是所謂在靈裏攻打基遍的意思。 還有一個意思,魔鬼雖不向知識方面攻擊我們,牠可向別的方面攻擊我們。有時一個信徒心裏很愛主,不愛世界,裏外潔淨完全得勝,好像大却祈禱說:願我心思意念在神面前看為甘甜。可是心裏仍有不妥當的地方,口不批評人,心卻批評人。人們誇獎他,口雖像很客氣說不敢接受,心裏實善歡受人的誇獎,有人說他不好,口裏雖不說甚麼,心裏卻很氣惱。外面得勝了,心卻存凓種種不好的念頭。每日一面祈禱,一面亦很當心生活的聖潔,無奈在不知不覺中亦起了不好的意念。……這種光景這就是魔鬼向我們另一方面攻擊的情形。 約書亞在這方面怎樣得勝基遍?上帝不止在物質界裏定了物律,同時在靈界裏亦定下靈律。上帝給人意志上的自由,人可以隨己意而事主,也可以隨己意以勝魔,我們就是自己意志的主人。當魔鬼來進攻我們的意志時,當立刻抵擋牠。比方你坐在房子裡,忽有人前來叩門,你開門與否,這是你的自由,因為你是房子的主人。你不開門給他,他在外面做天大的壞事情,你可以不管他,若開門給他入來,則他進房子後的一切行動,你得負起責任。我們的心也是如此,魔鬼常來叩門,想把不好的意思,放進我們心裏來,我們當即用意志抵擋牠,無論如何不開放心門給牠進來。所謂開放心門是甚麼意思?是在魔鬼給我們一個意思時,我們還把這個意思,思想繼續思想,由思想很易進而為實行了。這是接濟魔鬼倘若即刻杜絕思想,沒有和牠商量的餘地,那就是得勝之人。 我們不可不明白這靈律的道理。我明白這個靈律後,大大幫助我。我從前總覺得行為不犯罪還易,至心思不犯罪頂難,這件事真阻礙我的靈程。每次犯罪即認罪,像替魔鬼認罪。我們當明白甚麼是自己的罪,甚麼是魔鬼犯罪,魔鬼忽然掉進來的惡念是由他負責,若果繼續他的提議而思想是我們負責所以一面用意志抵擋,一面靠耶穌的寶血的庇護,當時好像魔鬼背他的罪逃跑我們也大獲全勝,榮歸上帝。 有人設過一個比方烏鴉飛過我們的頭上,我們沒法子禁止牠,但容牠在我們頭上作窩,那就是我們應負其責的罪了。這烏鴉可比方魔鬼,牠常將惡念放進我們的心思裏,但若立刻撲滅牠,牠是沒有方法的。最怕我們接納牠的惡念,上牠的當。 基遍是表世界的知識,今生的驕傲,聯盟攻打,基遍也表魔鬼藉人的心思意念。攻擊信徒。 牠一方面使我們覺己有知識,因知識而懷疑上帝的愛,搖動我們的信心,得勝牠是篤信聖經的話,立刻拒絕他用聖經的話以阻擋牠。但另一方面牠也使我們覺己不好,常把不良的思想,放進我們的意念中,使無自信力,行天路,替魔鬼認罪,這是灰心的起點。當即用堅強的意志抵擋牠,不要留牠待至明天。 約書亞大獲全勝之後,他怎樣處置敵人?十章廿三,四節說:「眾人就這樣行,將那五王,就是耶路撒冷王,希伯崙王,耶末王,拉吉王,伊磯倫王,從洞裏帶出來,領到約書亞面前。帶出那五王到約書亞面前的時候,約書亞就召了以色列眾人來,對那些和他同去的軍長說;你們近前來,把腳踏在這些王的頸項上,他們就近前來,把腳踏在這些王的頸項上。」我們的地位是與主同在;魔鬼的地位,是在主耶穌的腳下,同時也在信徒的腳下,魔鬼經已「一敗塗地,」信徒也當如保羅「得勝有餘。」我們若再懷疑自己不能得勝魔鬼,是則太懦弱了。 以前以色列人曾打過許多仗, (一)與耶利哥打仗, (二)與艾城打仗, (三)與基遍打仗, (四)與五王打仗。 現在在十一章一至四節,又有打仗的事情發生。這次打仗與以前又有些不同,這次的敵人比以前更多。看一至四節說:「夏瑣王耶瑣王耶賽,聽見這事,就打發人去見瑪頓王,約巴,伸崙王,押煞王,與北方,山地,基尼烈南邊的亞拉巴,高原,並西邊多珥山崗的諸王。又去見東方和西方的迦南人,與山地的亞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耶布斯人,並黑門山根米斯巴地的希未人。這些王和他們的眾軍都出來,人數多如海邊的沙,並有許多馬匹車輛。這諸王會合,來到米倫水邊,一同安營,要與以色列人爭戰。」這裏東,西,南,北,山地高原,所有的敵人都來想攻打以色列人。因為魔鬼看見我們得勝了,他便利用種種環境攻擊我們。或者你剛纔信主,你家裏的人就生病,或生意比前更不好景,……那時候,我們千萬不要灰心,也不要隨波逐流,當愈讚美主。 約書亞用甚麼方法勝過環境?六節:「耶和華對約書亞說:你不要因他們懼怕,明日這時,我必將他們交付以色列人全然殺了,你要砍斷他們馬的蹄筋,用火焚燒他們的車輛。」先要預備一個不懼怕的心,然後與魔鬼接觸。砍斷馬的蹄筋,是表不可給魔鬼留步。比方你要立志獻身於主,魔鬼便在你心裏說恐嚇的話說:你不要學傳道,怕將來不成功,給人笑柄。你便不敢,這是給魔鬼留地步。有時我們可憐自己,過於體貼自己,不敢盡力作工,這又是給魔鬼留地步。我們想完全得勝,必須一點不懼怕環境,環境越不好,越能發出香氣。好像詩人說:「北風阿,興起!南風阿,吹來!吹在我的園內,使其中的香氣發出來。」(雅歌四章十六節)無論南風北風吹來,都能發出香氣,這是我們應有的意志與人生。──
何守瑛《信徒靈程》 擒賊先擒王(蘇穎智) 我們傳福音時,很多時候發現當妻子信了主,卻不敢來教會參加正常的敬拜,也不敢對家人說,因為丈夫反對,丈夫是一家之主,她們不敢反叛丈夫的決定。有些是兒女信主,不敢告訴父母,害怕父母反對,因為父母在家中有權威。有的是年紀大的父母信了主,害怕已當家的兒女反對,也不敢來教會等等。 有句軍事諺語謂,擒賊先擒王。像現在警察打擊三合會,但三合會常打不絕,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們始終沒有抓到他們的頭,抓到的只是一些小兵小卒,所以久打不絕。 約書亞記十二章 1 至 24 節,「以色列人在約但河外向日出之地擊殺二王,得他們的地,就是從亞嫩谷直到黑門山,並東邊的全亞拉巴之地。這二王,有住希實本,亞摩利人的王西宏。他所管之地是從亞嫩谷邊的亞羅珥和谷中的城,並基列一半,直到亞捫人的境界,雅博河,與約但河東邊的亞拉巴,直到基尼烈海,又到亞拉巴的海,就是鹽海,通伯耶西末的路,以及南方直到毗斯迦的山根。又有巴珊王噩。他是利乏音人所剩下的,住在亞斯他錄和以得來。他所管之地是黑門山,撒迦,巴珊全地,直到基述人和瑪迦人的境界,並基列一半,直到希實本王西宏的境界。這二王是耶和華僕人摩西和以色列人所擊殺的,耶和華僕人摩西將他們的地賜給呂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為業。約書亞和以色列人在約但河西擊殺了諸王。他們的地是從利巴嫩平原的巴力迦得,直到上西珥的哈拉山。約書亞就將那地按著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分給他們為業,就是赫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山地,高原亞拉巴,山坡,曠野和南地。他們的王,一個是耶利哥王,一個是靠近伯特利的艾城王,一個是耶路撒冷王,一個是希伯侖王,一個是耶末王,一個是拉吉王,一個是伊磯倫王,一個是基色王,一個是底璧王,一個是基德王,一個是何珥瑪王,一個是亞拉得王,一個是立拿王,一個是亞杜蘭王,一個是瑪基大王,一個是伯特利王,一個是他普亞王,一個是希弗王,一個是亞弗王,一個是拉沙侖王,一個是瑪頓王,一個是夏瑣王,一個是伸侖米侖王,一個是押煞王,一個是他納王,一個是米吉多王,一個是基低斯王,一個是靠近迦密的約念王,一個是多珥山崗的多珥王,一個是吉甲的戈印王,一個是得撒王。共計三十一個王。」只有擒獲了王,才算完全的征服,他們的屬地才算是真正的屬於以色列人,他們的民才能真正的順服以色列人。 耶穌基督也作過一個比喻,家中有壯士,你怎樣才能打劫這個家呢?豈不是要先把這個壯士捆綁才行嗎?同樣,如果我們要向一群人傳福音,我們先要留意在這群人當中,誰是具有影響力的,誰是具有號召力的,誰是為首的。如果這個具有影響力的人不回轉,那群人就不容易回轉接受主。我們曾經向一個家庭傳福音,這是個大家族,一家之首是最年長的爺爺,非常的頑固,很抗拒基督教。他本身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認為基督教是洋教,不合中國人的體統,甚至將家裡一位信了主的孩子趕出了家,這樣一來,其他人即使願意接受福音,也不敢承認,不敢讀聖經,更不敢到教會。我們一直為這個家族的爺爺禱告,為這個大家庭禱告。 感謝神奇妙的預備,教會有一位在政府任高級官員的弟兄對這位一家之主有負擔,而這位爺爺很愛面子,非常願意和有權利的人結交。後來這位弟兄有機會和這位爺爺一起吃飯,吃飯前弟兄禱告,引起了這位一家之主的好奇,「為什麼你也信」就開始談起有關基督教的問題。這位弟兄就分享他個人的轉變,又談到儒家思想的觀點,特別是倫理觀念,和聖經中神的教導都相當符合等等。這位弟兄也分享到神透過聖經怎樣教導他在崗位上盡他的本分,分享基督徒開辦孤兒院、學校、醫院、老人院等,為社會所盡的責任和本分。感謝主,這位老人開始改變對基督教的看法,慢慢地不再抗拒。後來他的孫子邀請我到他們家吃飯,使我有機會和這位老人一起分享我的轉變,從無神論到創造論的轉變,我從一個教師到一個傳道人的轉變,還提及我在學校教書時遇到的事情。接著我又跟他分享我們的獨特性,神造我們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相貌、性格、天賦、專長,人的價值高底是由什麼來體驗的。我問他如果國家主席一個禮拜不辦公,或者一個省長一個禮拜不辦公,對你有什麼影響?他說沒什麼影響。我又問,如果在你所在轄區的清潔工人一個禮拜不工作,對你有沒有影響?他說當然有,我們這裡就變成臭氣熏天了。但是,現今我們的價值觀念,就是把國家主席和一省之長的價值看得高不可攀,把清潔工人的價值看得極低下,但是他們的工作卻是非常重要,缺一天都不行。 然後我告訴他耶穌基督的價值觀怎樣改變了我,又怎樣藉著我來改變我的學生的經過。感謝主,這位老人逐漸地對基督教愈來愈有好感,他的兒孫也一個一個信了主。現在他們家裡除了兩個人,其他人都信了主。擒賊先擒王,先解決這些為首的問題和疑惑,才容易把這個群體帶到主的愛裡。 另外,對於我們靈性上的問題,也要擒賊先擒王,要改掉我們個人的壞習慣,不好的品行,我們必須要有幾方面的準備: 1
先要征服靈界的首領—撒但。耶穌基督來,首先要把這個首領擒拿,藉著十字架徹底地把這權威打下來。我們也可以這樣做,因為主耶穌應許我們,凡你們在地上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我們要捆綁罪,捆綁撒但和它的作為,捆綁邪靈在我們身上的工作;我們靠著什麼能勝過撒但呢?一是靠耶穌基督的寶血,二是靠神的道。啟示錄十二章 11 節,「弟兄勝過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我們靠著羔羊的血,因為祂的血已經徹底把我們洗淨了,我們不再被罪控訴,不再有罪疚感,不再逃避神。 2
要勝過撒但的權柄,還要依靠所見證的道。耶穌在山上受撒但試探時,多次用神的話來回答魔鬼。我們愈是熟悉神的道,愈知道什麼是對與錯,什麼是好與壞,什麼可以與不可以,試探要臨到,當怎樣防備。有些人就是對神的道缺乏瞭解,以至犯了罪離開神也不知道,成了撒但的利用工具。 3
要征服靈界,勝過撒但,就要不懼怕死。我們越看重人的面子,就越輕看神的面子,越看重神的面子,就越不計較人的面子。有些人總不能得勝,是因為他們看重人的面子過於神的面子,看重人的榮耀過於神的榮耀。即使撒但用死來威協我們,我們也不怕。為了見證神的道,我們可以置生死於度外。其實基督徒是已經死掉的,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神在我們裡面活著。 有一位弟兄走到一個野蠻的民族去宣教,在飛機上時,有人問他:「你不怕死嗎?」他說:「對啊,那個怕死的老我已經死過了,已經死過的人,還怕死嗎?」願神幫助我們。 ── 蘇穎智《約書亞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