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約書亞記第十八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syncBible ref=18:1-2>

【書十八1~2  神的會幕終於結束了“漂流”!你看──】以色列人將許多尚未攻佔之地暫且擱下,將宗教中心由吉甲(參5:8-9的經文註釋)搬到示羅。這可能是設立永久性會幕的頭一個地方。神的會幕直譯應為 " 神與人會面的地方 ",神在那裡住在祂的百姓中間(參出25:8)。會幕設立在全地的中央,使百姓更容易去參加特別的敬拜,並守一年一度的幾個宗教節期。

  以色列人偉大的祭司兼先知撒母耳的家人,就常常去示羅。當撒母耳還是童子的時候,就被母親帶到那裡,在會幕裡事奉耶和華(參撒上1:322)。在整個士師時代(大約三百年),會幕一直設在示羅。在神的約櫃被非利士人奪去的時候(參撒上45章),這城顯然也被他們毀滅。這個城從來未能名副其實地成為以色列人的宗教中心,以後的經文記述了這城的罪惡和偶像敬拜(參詩78:56-60;耶7:12-15)。──《靈修版聖經註釋》

<syncBible ref=18:2-10>

【書十八2~10  還未分到地的七個支派,他們的心情如何?】以色列人其餘的七個支派還沒有分到地業,他們聚集到示羅,約書亞在那裡給他們拈鬮,來決定哪塊地歸與誰。神使用這種神聖的方法作出選擇,而不是由約書亞或任何作領袖的來決定。

  到這個時候,大多數地區的迦南人勢力已被削弱,他們已不再成為威脅。可惜,百姓並沒有遵照神的吩咐,除滅殘餘的迦南人,因這七個支派的人不想惹事生非,遭遇抵抗。也許作為遊牧民族,他們不想在一個地方定居,寧可在經濟上倚靠那些他們所應當除滅之人。另外有些人可能害怕繼續爭戰要付出重大的代價,且斷絕供應。和敵人交易獲利,要比靠自己張羅更容易,也更合算。──《靈修版聖經註釋》


【書十八3往前得地】「賜給你們的地你們耽延不去得要到幾時呢?」

  如果我們只仰望人,等別人用湯匙餵養,就要一輩子作嬰孩,不用指望長進。約書亞是偉大的領袖,英勇的將才;但跟從他的人,很容易養成躲在偉大領袖蔭下的習慣,凡事仰望領袖,不想自己獨立進取。正像大樹之下,草不沾霜;卻也少沾雨露和陽光。
  進到約但河西之後,猶大和約瑟的子孫,已經各自分得產業,還有七個支派,沒有踏上自己的領地。
  那時,以色列人還沒正式建成聯邦,既沒有王,也沒有國都,示羅地處中央,耶和華的會幕和約櫃在那裏,情形有些像是臨時首都。
  我們難以想像,渡過約但河,進入應許之地,已經六七年了,有那麼多的群眾,仍然不知道他們的永久住址在哪裏。他們是怎樣過活的?難道他們依舊住在帳棚裏,過難民營一般的生活?
  可能的原因,是他們聚集在一起,自由自在的游牧為生,採食當地的果實,無憂無慮,苟安下去,過一天,算一天,沒有長遠計畫。也可能是好幾個支派共聚在那裏,感覺過得很滿意;而那七個支派,都是比較族小人少,安於現狀,沒有甚麼雄心大志。既然沒有外敵來侵攻,又有甚麼不好?總之,他們如此遷延了好幾年。
  那時,十二支派的聯邦軍事行動,已經結束,但約書亞看到這麼多人,如此沒有長久的打算,總不是辦法,心裏著急。

約書亞對他們說:“耶和華你們列祖的神,所賜給你們的地,你們耽延不去得,要到幾時呢?”(書十八3

  約書亞激勵他們,每支派派三個代表,去勘察地界,以便正式分地給他們。雖然即將解甲歸田,這位年老的統帥,還是鼓勵他們,以神的應許為目標,作當作的事。
  人的惰性,使他容易苟且偷安,不知進取。因此,貪戀溫暖安全的雛鷹,需要“鷹攪動巢窩”(申三二:11),才肯展翅飛騰。有時,神藉著環境的改變,患難逼迫臨到,為的使祂的子民起飛。有時,聖靈感動屬靈的領袖,像在埃及地的摩西,像在約但河西的約書亞,激動百姓的心,叫人知道不要坐而不動,要起來前去得地,進展到新的境界。── 于中旻《聖經研究》

<syncBible ref=18:3-6>

【書十八3~6  有沒有甚麼工作令我畏懼,拖延不做的?】約書亞責問這幾個支派不積極準備、前去得地的原因。我們常常因為工作看似重大艱難、令人生厭,而遲遲不做。但是如果持續把工作放下,就顯出愚昧,未能善盡管家的職分,更有可能是不順服神。即使做自己不太喜愛的工作,也需要專心一意,與別人合力同心,多多地打起精神,好好地負起責任。你若想遲延怠慢,請記住這個教訓。──《靈修版聖經註釋》

 

【書十八8「約書亞囑咐他們說:你們去走遍那地畫明地勢。」】

在教會歷史中,每個時代神必差遣工人去量度畫明屬靈境界的地勢。他們不滿意弟兄們的情況,很想找神的意思使那些信徒在生活中擴張知識與境界。早期有奥古斯丁等的偉人,以後有宗教改革者,一直有些值得稱道的人,他們的名字為教會所紀念。

福分的傳遞——在一切生命的經驗中,我們好似走在應許地上,發現許多水泉、山谷及境界中的佳景。這些不只為我們,也為別人所預備的。我們要熟悉這些路徑,為的可以領導別人不致迷失。我們經歷安慰之後,就會安慰別人。父神在基督裡給予一切屬靈的福分,我們才可將福分傳遞給別人。祂向我們啟示天國的奧秘,我們因此將喜樂與能力向人們見證。我們得著救恩,與神同工,傳遞恩典。

真理的分享——許多聖徒為我們留下書籍,好使我們明白他們所經歷的真理,正如約書亞為百姓預備的地圖一般。我們不會寫書,但至少該畫明地勢。所以凡敬畏神的人都可來聽我們的見證。凡是真理的見證,都是神要保證賜給人的,以聖靈說明實際的內容。

──邁爾《珍貴的片刻》

<syncBible ref=18:8>

【書十八8  拈鬮的結果能否代表神的心意?】由拈鬮(也可以稱為掣籤)來決定,是以色列人的一般風俗。我們對於約書亞的時代,究竟用甚麼方法拈鬮所知不多。一種可能是擲骰子,另一種可能是使用兩個瓶子,一個瓶裡放有各支派的名字,另一個則放所要得之地名,從瓶裡取出一個支派,與這支派所得之地相合。他們也可能使用烏陵和土明來決疑(參利8:8的經文註釋)。不管他們怎樣做,這種方法可免去以人的方式選擇,讓神隨祂的心意,把每一塊土地分給每個支派。──《靈修版聖經註釋》

 

【懷恩早禱】

 

經文默想:約書亞記18

 

1      以色列全體會眾聚集在示羅,把會幕豎立在那裡,因為那地在他們面前被征服了。

2      以色列人其餘的七個支派還沒有得著產業。

3      約書亞對以色列人說:“耶和華你們列祖的 神賜給你們的地,你們遲遲不去佔領,要到幾時呢?

4      你們每支派要選出三個人,我要派他們去;他們要起程走遍那地,把各支派的產業描繪下來,然後回到我這裡。

5      他們要把地業分作七份,猶大留在南方他們的境界內;約瑟家留在北方他們的境界內。

6      你們要把地劃分七份,然後把圖樣拿給我;我要在這裡,在耶和華我們的 神面前,為你們抽籤。

7      利未人在你們中間沒有業分,因為耶和華祭司的職分就是他們的產業。迦得支派、流本支派和瑪拿西半個支派,已經在約旦河東得了產業,就是耶和華的僕人摩西分給他們的。”

 

11    便雅憫支派按著家族抽了籤;他們抽籤所得的境界,是在猶大子孫和約瑟子孫中間。

12    他們的疆界,北邊是從約旦河起,向上到耶利哥的北邊,又向西上到山地,直到伯.亞文的曠野。

15    南方的疆界是從基列.耶琳的邊緣起,向西伸展,去到尼弗多亞的水泉;

20    東方的疆界是約旦河。這就是便雅憫各家族所得的產業四圍的疆界。

21    便雅憫支派按著家族所得的城就是:耶利哥、伯.曷拉、伊麥.基悉、

28    洗拉、以利弗、耶布斯(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基比亞、基列,共十四座城,還有屬於這些城的村莊。這就是便雅憫人按著家族所得的產業。

 

個人禱告感言

 

利未人在你們中間沒有業分,因為耶和華祭司的職分就是他們的產業。迦得支派、流本支派和瑪拿西半個支派,已經在約旦河東得了產業,就是耶和華的僕人摩西分給他們的。那些人起程前去的時候,約書亞吩咐那些前去繪畫那地的人說:“你們要去,走遍那地,繪畫地形,然後回到我這裡來,我要在示羅這裡,在耶和華面前,為你們抽籤。”約書亞記18:7-8

 

讚美指教督導我們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早上起來求祢保佑我們,我們一心一意投靠祢,祢是我們生命的主宰,我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祢是我們的產業,是我們杯中的分;我們所得的業分,祢親自為我們持守。祢用準繩量給我們的是佳美之地,我們的產業實在令我們喜悅。

感謝天父讓我們仍在一年之初,望著仍未得之地,我們先把漂泊不定的會幕安頓下來,建立固定與祢相遇的時間及地點。先求祢的國和祢的義,堅信其他一切的東西,祢必按時的加給我們。求祢又賜我們三人一組去探索屬靈的地界,今年要為主領多少未得之民歸入基督。

 

感謝讚美主耶穌,祢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恩典有真理。叫我們凡接待祢的,就是相信祢名的人,祢就賜我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感謝祢讓我們親身體驗祢的榮光,實實在在的經歷和領受天父獨生子豐滿的恩典,叫我們力上加力,恩上加恩,從我們的心內直到身外,都充滿這份榮光。

求主耶穌基督赦免我們的罪,我們竟然為祢交付我們不同的才幹去比較,為領取不同大小的土地和機會去炫耀自己,甚至為領取一千家業而變成又惡又懶的僕人,把祢形容是忍心和無良的主人。求主在我們面對疫情使我們的環境改變,天災人禍的患難逼迫臨近的時候,賜我們時代的約書亞,激動弟兄姊妹的心,坐能言,起能設,張而可施行。

 

感謝讚美聖靈,求祢再一次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看見天父賞賜屬靈的產業實在是豐富浩瀚,需要我們窮畢生的時間和精力去「走遍」與「劃明」。求祢來暖起我們的心,為現在看得見、做得到的聖工上,與弟兄姊妹一同承擔。求聖靈賜下信心繼續與疫情抗衡,增強免疫能力,爭戰到底。

求聖靈來喚醒我們眾教會,不再耽延,不再被動的等候,不再苟且偷安不思進取,不再作無戰鬥力的屬靈軍隊,有精良的武器和裝備,有高級的訓練,但從來沒有上戰場的經驗,更不知道為甚麼爭戰。賜我們眾教會能力,為各社區作守望台,為爭戰受傷的人作療傷之處,作勞倦者得力的避難所。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