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约书亚记第十七章例证与灵感集锦

<syncBible ref=17:3-4>

【书十七3~4  没有先例的事,要不要争取,要不要网开一面?原则是──】在以色列社会中按照传统习俗,妇女并不承受产业。但是摩西以公平打破惯例,将这五个女人所当得的田地分给她们(参民27:1-11)。实际上,是神吩咐摩西加上一条律例,使处于同样情况之下的妇女也可以承受产业。约书亚现在便执行这条律例。人很容易用一句“事无先例”来拒绝合理的要求,但摩西与约书亚的做法是,先仔细研究这条律例的目的,以及每宗个案的法律依据,然后才作出决定。──《灵修版圣经注释》

<syncBible ref=17:14-15>

【书十七14~15  强调困难与积极进取,你常偏向哪一边?】要留意两种人,他们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去得神应许他们的地土。迦勒欣然前往,去占领神赐给他的产业,实现神对他的计划(14:12),他深信神必要帮助他赶出恶人,不久就会完全占领那些土地(15:14-15)。约瑟的子孙拈得肥沃的土地,但是不敢把那地的居民赶出去,反而要求得更多的地,他们和迦勒真是有天壤之别。但是约书亚要他们表示诚意,首先去未得之地砍伐树木,以扩大地土,他们虽然答应,却未能做得彻底(参士1:27)。──《灵修版圣经注释》

 

【书十七17神赐福的问题】「你是族大人多并且强盛,不可仅有一阄之地。」

  有时候我们过分注意自己的困境,只想到在自己已知的范围内求解决,忘记了外面还有发展的可能。
  雅各为约瑟祝福说:“约瑟是多结果子的树枝,是泉旁多结果的枝子,他的枝条探出墙外。”(创四九:22
  摩西为约瑟支派祝福说:“他为牛群中头生的,有威严;他的角是野牛的角,用以抵触万邦,直到地极;这角是以法莲的万万,玛拿西的千千。”(申三三:17
  在进入应许之地以后,约瑟子孙的以法莲和玛拿西两个支派,分得了地业。不过,他们遇到一项困难:所分得的地,有一些原住民,坚持不肯离开,好像是自然死亡损减也很少,把他们挤在一个角落,显得地方狭小,限制他们的发展。
  这些人保守了在旷野发怨言的传统文化,一有问题,不省察自己,向约书亚质问:“你为甚么?”他们说,耶和华赐福给我们,族大人多,带来了问题;我们不想找神,你为甚么对我们不住,给我们的地太小。如果忘记分地是神叫他们的,也忘记看看地图,他们两个支派,跨约但河两岸,占的地面有多大,我们会同情他们受了多少委屈。其实,全不是那么回事!
  约书亚说:地已经分定了,多给你们别人岂不是该减少?“族大人多”,正可以派得上用场,人越多越好,去打仗呀!
  他们说出了真正的困难:山地不够住,平地有敌人,不给我们去住。因此,他们不向外对付敌人,对付自己人容易些。这真是叫人哭笑不得。约书亚听了,回答说:

“你是族大人多,并且强盛,不可仅有一阄之地。山地也要归你,虽是树林,你也可以砍伐;靠近之地,必归你。迦南人虽有铁车虽是强盛,你也能把他们赶出去。”(书十七17-18

  今天教会不肯向外发展,总是以环境困难为借口。他们托辞山上有树林,是天然的问题;平原有可怕的铁车,那时铁器还不普遍,是高度文明的代表,组合成战车群,岂不可怜束手无策?但这些野牛的角,应该用以“抵触万邦,直到地极”,不要对内争地盘,找大家长的麻烦,向他诉苦。正如圣殿驮铜海的十二只牛,如果牛头向内,牛眼瞪得大,牛角相抵,必定问题无穷;但他们是牛尾向内,牛头对外。神赐福不是问题。── 于中旻《圣经研究》

 

【书十七18「山地也要归你。」】

山地十分崎岖、曲折,很多叶林。约书亚对约瑟的子孙说:这些全是你们的,你么是极多的人民,很有力量。所以应砍下树木,在山坡铺路,开垦土地,辟为麦田与葡萄园,在那广大的土地满有生命的活力与歌咏。

向上发展——山谷中有很多迦南人,他们的铁车阻止你们的进路。你们应当向山地上去,占据那些高地。如果你们不再为神工作,为那些能事奉的人代求。如果你不能移山,却要移动上天。低处的山坡不能发展,环境受限制,维持别人也困难,还有其他的限制。那么向那不可见的境界发展,那是属神的,是永恒的。

排除万难——那些支派知道他们高处有宝藏,又不能放弃山地浓密的树林。但是神必指示他们应作的任务,以及需要的力量。有些困难,好似树林所笼罩的斜坡,似乎无法步行。但是它们却使我们振作,在属灵方面勉力。神也必使我们里面的力量刚强起来,克服一切。困难使我们以信心的祈祷与事奉,看见神的大能。你如果在山谷的狭处无法施展,上山去在那里住下。从岩石中取蜜,从树林掩蔽中找出宝藏。

──迈尔《珍贵的片刻》


【书十七18】「山地也要归你。」
  山上有宽畅的地盘。平原上住满了迦南人,他们都有铁车阻碍你的扩张,所以你该上山去,占据山上的地业。也许你今日受阻不能为神作工,你该求神兴起能做工的。也许你的话语不能感动人,你可以感动天。也许你的工作受经济,人才,恩赐,以及种种难处的限制,你可以在上面看不见的,永活的神那里发展。
  山上有树林的拦阻,然而凭着信心可以砍伐。当初以色列各支派虽然明知山上有宽地和宝藏,他们还不敢自信能砍伐最密的树林,开路上山。但是神指示他们,提醒他们︰他们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把树木砍去。今天许多的拦阻,许多似乎不可能的事情,摆在我们面前,像山上的树林一般,并不是来嘲笑我们的,乃是来催促我们向神恳求应许和支取力量的。
  每一次难处来到,都是暗示我们神怎样答应我们信心的祷告和工作的。读者,你觉得平原太窄小么?上山去罢,住在那里,在那里发展罢;在那里你可以从盘石中得蜜,从地中得宝藏。——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译自《日诚报》

【怀恩早祷】

 

经文默想:约书亚记17

 

1      玛拿西是约瑟的长子,他的支派抽签所得的地业记在下面;至于玛拿西的长子,基列的父亲玛吉,因为是个战士,所以得到基列和巴珊。

3      玛拿西的玄孙、玛吉的曾孙、基列的孙子、希弗的儿子西罗非哈没有儿子,只有女儿;他女儿们的名字是玛拉、挪阿、曷拉、密迦、得撒。

4      她们来到以利亚撒祭司和嫩的儿子约书亚,以及众首领的面前,说:“耶和华曾经吩咐摩西,在我们的兄弟中把产业分给我们。”于是约书亚照着耶和华所吩咐的,在她们的叔伯中间,把产业分给她们。

5      这样,除了约旦河东的基列和巴珊地之外,还有十份地业归属玛拿西。

6      因为玛拿西的孙女,在玛拿西的孩子中,也得了产业;基列地是属于玛拿西其余的子孙的。

12    可是玛拿西的子孙却不能把这些城的居民赶走,迦南人决意住在那地。

13    以色列人强盛以后,就迫使迦南人作苦工,却没有把他们完全赶出去。

 

14    约瑟的子孙对约书亚说:“耶和华这样赐福我们,我们族大人多,你为甚么只给我们抽一份签,分一份地作产业呢?”

15    约书亚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族大人多,又嫌以法莲山地过于窄小,就可以上森林区去,在比利洗人和利乏音人之地那里自己砍伐树木。”

16    约瑟的子孙回答:“那山地容不下我们,并且住在谷地的所有迦南人,就是住在伯.善和属于伯.善的市镇的人,以及住在耶斯列谷的人,都有铁车。”

17    约书亚对约瑟家,就是对以法莲人和玛拿西人说:“你们族大人多,势力强大,不可以只抽一份地业;

18    山地也要归给你们,那里虽然是森林,你们可以砍伐,开辟的土地都归给你们,直到它最逺的边界;迦南人虽然拥有铁车,势力强大,你们也能把他们赶出去。”

 

个人祷告感言

 

约书亚对约瑟家,就是对以法莲人和玛拿西人说:“你们族大人多,势力强大,不可以只抽一份地业;山地也要归给你们,那里虽然是森林,你们可以砍伐,开辟的土地都归给你们,直到它最逺的边界;迦南人虽然拥有铁车,势力强大,你们也能把他们赶出去。”约书亚记17:17-18

 

赞美不离不弃的主,我们在天上的父上帝。清早起来,我们感谢祢仍耐心等候我们全球的信徒,能到祢的施恩宝座前下跪,为我们闭塞的生命管子重获通畅而同心祷告。我们承认自己未尽全力活出分别为圣的生活,我们存着战兢的心聚集在祢的面前。

祸哉!祸哉!我们快灭亡了。我们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天父啊!我们感觉羞耻惭愧,不敢向我们的上帝祢仰面;因为我们的罪孽多至灭顶,我们的罪过滔天。我们罪恶深重,快把我们拉到深坑,感谢祢仍恩待我们片刻,仍保守我们免受疫情的侵害,祢仍然没有撇弃我们,假若现时的光景是祢的惩罚,这实在轻于我们的罪孽所应得的。

 

感谢赞美主耶稣,祢是世上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因为祢将我们得为业之地的污秽显露出来。我们像祢的子民留恋迦南人可作苦工,贪图片刻的安逸,没有儆醒除灭一切的污垢,不肯付上自己应付的责任和代价。

主耶稣赦免我们的罪,我们没有存敬畏的心事主爱人,尊心以父的事为念。原谅我们面对开垦的森林,没有尽自己的本份,没有付上努力的代价,靠主才能成就各样的大事。饶恕我们经常存着抱怨的态度,埋怨环境及能力不如别人,忘记纵然我们不配,出身不好,但只要有神的应许和自己的努力争取,就像玛拿西的孙女一样,得到应许之地。

 

感谢赞美圣灵常时提醒我们知道自己是被拣选的族类,人人皆有祭司的职份,要活出圣洁和属神子民的见证,努力去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求圣灵赐我们信心和能力作努力的人,知道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进窄门。帮助我们行事为人能与基督的福音相称。

求圣灵来复兴我们众教会,感谢祢让先贤在各处创立大小的教会,求圣灵挑旺众牧长和领袖,同心合意,同有一个志向,站立得稳,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感谢祢让各教会都有立足之地,都望见未得之民。纵使在起跑点不如别人,求祢帮助我们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竿直跑,一同跨越现时的疫情,及各样的天灾人祸,一同领取从上面召我们来得的奖赏。

 

祷告乃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求。诚心所愿!───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