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約書亞記第二十三章拾穗

 

【書二十三1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安靜,不與四圍的一切仇敵爭戰,已經多日。約書亞年紀老邁,

         「使 ...... 安靜」:以色列人已取得局部勝利(1123~242143~45),神的應許已獲初步應驗;但全面的勝利仍待爭取,神應許的完全履驗尚待將來(5, 參131~4 1563)――《串珠聖經注釋》

         耶和華使……不與四圍的一切仇敵爭戰:以色列之所以能夠征服迦南地,是因為耶和華的權能與之同在。本書作者藉著本節,不僅告知了約書亞召集眾代表的時期,同時也表明了以色列當時順服神之話語的根據。一直以來引領以色列在迦南之戰中獲勝的是神,使以色列完全征服尚殘留之仇敵的也是神(29~1142324101442)。這正應驗神的話:“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依靠我的靈方能成事”(46)――《聖經精讀本──約書亞記註解》

         「約書亞年紀老邁」,可能已經一百一十歲了(二十四29),神已經「使以色列人安靜,不與四圍的一切仇敵爭戰」(1)二十多年。外面的環境是「安靜」(1)的、也是蒙福的,但年紀老邁的約書亞裡面卻越來越清楚,從外表的「安靜」看出了百姓裡面偏離神的蛛絲馬跡。── 約書亞記綜合解讀

         「安靜」:「安息」、「休息」。

         「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安靜,不與四圍的一切仇敵爭戰」:這是意譯,原文是「耶和華使以色列從他們四圍一切的仇敵獲得安息之後」。

         「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安靜」:直譯為「雅威使以色列....獲得安靜之後」。

         「已經多日」:直譯為「已經過了很久」。

         ◎ 231 似乎暗示在他們分完地「得享平安」後,到約書亞講這段遺言中間,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書二十三1 年代小注聖經沒有表示約書亞對百姓領袖的「最後贈言」,究竟緊接在約書亞記二十二章的事件之後發生,或者本身是導致約書亞記二十四章更新盟約儀式的事件(留意本段絕口不提演說的地點)。最重要的一點可能是征服完成(進入神所應許的安息),和約書亞結束領導地位之間的關聯。——華爾頓《約書亞記背景注釋》

 

【書二十三1~2這裏說話的對像是以色列的眾首領,第二十四章的對像是整個民族,目的是重申與神所立的約。“年紀老邁”。約書亞約有一百一十歲。――《約書亞記雷氏研讀本》

         ◎ 231-2 開頭約書亞招聚了以色列人的領袖前來,向他們作臨終的囑託。他強調他已經老了,叫他們回想神「為他們爭戰」的恩典(233 ),使他們得到迦南的土地為業( 234 )。約書亞勉勵他們不要為還沒有趕出的迦南人擔心,只要堅定依靠神,神必定會幫助他們趕走所有餘下的迦南人的( 234-5 )。──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書二十三1~16約書亞數算神的恩典:指出神過去如何為以色列人爭戰,賜他們地業,以後仍然會帶領他們在迦南地定居,趕出那裡的人。不過,他們要履行責任,遵守神的律法,不與異族通婚,不拜他們的偶像,否則,神必定降禍,而不賜福給祂的子民。――《串珠聖經注釋》

         約書亞的告別辭:約書亞分產業給以色列各支派之後,似乎退到自己屬以法蓮山地的亭拿西拉城(1950),靜靜地安度晚年。當辭別世界的日子來臨之時,約書亞回想從耶和華所領受的使命(16~8),召集百姓的代表,留下了最後的離別之言。雖然其它國家也有類似風俗,但聖經所記錄的多數遺言都是神的預言(49章;申32)。本文所記錄約書亞的遺命主要有以下三個焦點。一般歷史家們所關注的在新的佔領地維持生計的手段、習慣或法律法規等沒有提及:①促使以色列回顧神為以色列所行的偉大工作(1~5);②告知相信神之主權與權柄的以色列百姓當遵行的事情(6~11);③預言了順服帶來的祝福與不順服招來的咒詛(12~16)。約書亞在臨死之前支撐著老邁的身軀強調當順服神,表明了他對耶和華與百姓的無比忠誠。他的生命始終貫穿著對耶和華的順服與對百姓的服侍。約書亞的此番作為是今日為主而勞苦的眾領袖之典範<336,宗教領袖的責任>――《聖經精讀本──約書亞記註解》

         約書亞記最後兩章記載了約書亞對以色列人的勸勉。這時他知道自己即將離世,想起耶和華對他的訓示,便警告以色列人要謹守遵行神的律法。 書 23 他提醒他們與異教結親會帶來網羅,希望他們能將自己分別出來; 書 24 則用正面的話挑戰以色列人要忠心侍奉耶和華。

         23 是約書亞對百姓領袖的「最後贈言」,與摩西的遺言( 311-3329 )先後輝映。──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書二十三2就把以色列眾人的長老、族長、審判官,並官長都召了來,對他們說:“我年紀已經老邁。

     約書亞最後的話可與《申命記》所記摩西遺言先後輝映(看申3133)。他先述以色列人的歷史和蒙神賜福的往事,勉勵應照神吩咐,度聖潔生活,並繼續努力取得全迦南控制權。他警告百姓敬拜外邦假神和外邦結盟的危險;若離開神,一定招來刑罰。從約書亞的諄諄訓誨中可知百姓或已有背道的趨向。眾民雖都熱烈響應約書亞的話(二十四1618),但到約書亞和那一代的長老謝世後,承諾忘得一乾二淨(參士二710)――《啟導本聖經約書亞記註釋》

         以色列眾人……官長:意味著只有那些有資格代表整個以色列人的領袖才能來此地。這裡所談到的四種職能並不代表以色列領袖的四種身份。長老是用來稱百姓之代表的一般名稱<216,聖經中的長老職分>,族長(heads)、審判官(judges)、官長(officials)等則統稱指導百姓的身份。尤其是,族長指各支派、宗族和家族為單位的領袖,他們之中最為適合的人被選為審判官與官長(11516)――《聖經精讀本──約書亞記註解》

         「審判官」:摩西在 出 1821-22 指派了一組官員擔任審判官之職,來減輕他作為領導者的負擔。

         「長老、族長、審判官,官長」:這四種人等於是代表「所有以色列人」,其中「長老、族長、審判官」也出現在申 2910 、「官長」出現在 書 110

         ◎ 232 並沒有提到約書亞講這段話的地點,有學者認為可能是在聖所所在的示羅,因為約書亞召喚了所有以色列人,但也有學者並不這樣認為。

         約書亞記關於「以色列人領袖」的稱呼在征服迦南地期間出現:a.長老 SH 2205 76 833 b.族長 SH 7218 : 主要的意義是「頭」或「首」。c.審判官 SH 8199 833 d.官長 SH 7860 110 32 833 這些人在營中負責組織和維持法紀的工作,也要執行約書亞的命令。

         在其他經文中關於「以色列人領袖」的角色: a.於重要的儀式和締結盟約等場合中充任百姓的代表 出 241 ,民 1116 b.在司法上的角色: 申 1618 , 申 1916-18 , 申 211-420 ──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書二十三2 領袖的種類摩西在出埃及記十八2122指派了一組官員擔任審判官之職,來減輕他作為領導者的負擔。在征服期間,聖經在不同場合之中,亦提及過幾種不同的支派、宗族領袖:長老(書七6,八33)、審判官(33)、官長(10,三2,八33)。這些人説明約書亞諮詢行政、軍事事務,並且執行他的命令,在營中負責組織和維持法紀的工作。但他們在經文之中也有禮儀上的功用。

  在其他經文中,這些領袖在重要的儀式和締結盟約等場合中,充任百姓的代表(見:出二十四1;民十一16)。此外,他們在司法上的角色,亦經常在聖經中提及(申十六18,十九1618,二十一1420)——華爾頓《約書亞記背景注釋》

 

【書二十三3耶和華你們的神,因你們的緣故,向那些國所行的一切事,你們親眼看見了,因那為你們爭戰的,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人是健忘的,即使「親眼看見了」(3),若不經常數算神的作為,也會很容易淡忘;一個愛慕神的人,一定是經常數算神作為的人。約書亞召來以色列的領袖們,向他們數算神的作為,好叫他們領會兩件重要的事:一是神的恩典,二是神的計畫。當人看清了神的作為,就能看見自己的不配,明白一切都是神白白的恩典;離開了神,人就一事無成。當人看清了神的作為,也會明白神在人身上的計畫,祂不只是要叫人在今生蒙恩,更要人承受永生、做祂榮耀的見證;祂不只是要得著一些個人來榮耀祂,更要得著一個團體來成就祂的旨意,就是舊約的以色列和新約的教會。當人明白了神的恩典和計畫,認識了神的所是和所作,就不能不愛慕祂、跟隨祂。── 約書亞記綜合解讀

         ◎ 233 提到「為你們爭戰的....神」可參考 101442 。──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書二十三4我所剪除和所剩下的各國,從約旦河起,到日落之處的大海,我已經拈鬮分給你們各支派為業。

       我所剪除和所剩下的各國,從約旦河起,到日落之處的大海,我已經拈鬮分給你們各支派為業。

                  剩下的各國,出現在第4712節,這也是演說的主題之一。約書亞展望在他過世之後仍有待完成的工作。神曾打敗各國(3),同樣,剩下的國家也會被趕出去。神已經賜以色列地業(書十一23),從約但河直到地中海,以色列必須去佔領。在第4節中,約書亞提醒百姓,他已經征服了其中的許多國家,因此,他知道這是作得到的。──《丁道爾聖經注釋》

         「日落之處的大海」:即在迦南地西面的地中海。――《串珠聖經注釋》

         約書亞將所剩下的各國也都包括在產業之內,這一事實突出了其先取性信仰。 ――《聖經精讀本──約書亞記註解》

         「剩下的各國」:出現在 234712

         ◎ 234 似乎只提到約旦河西的土地,可能約旦河東是摩西時代早就已經佔領並且分地了,不算是約書亞的功績。

         ◎ 234 提到「剩下的各國」表示約書亞仍展望在他過世之後以色列能完成待完成的工作。 233-4 強調神帶領他們打敗超過31個大小城邦(參考 1224 ),同樣地,他確信剩下的國家也會被趕出去,且他知道這是作得到的。神已經賜以色列地業( 1123 ),從約但河直到地中海,以色列必須去佔領,所以約書亞在 235 勉勵他們繼續倚賴耶和華去進一步征服。──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書二十三5耶和華你們的神必將他們從你們面前趕出去,使他們離開你們,你們就必得他們的地為業,正如耶和華你們的神所應許的。

         神已經把迦南賜給以色列人,只要百姓專心跟從神,神就會負責在百姓人數增長的時候,把剩下的迦南人趕出去(出二十三29-30),讓百姓「必得他們的地為業」(4-5),因為是「神照祂所應許的,為你們爭戰」(10)。── 約書亞記綜合解讀

         此處是說這些領袖是神行動的見證人,他們應該了解神能夠帶領他們獲取迦南地。──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書二十三6所以你們要大大壯膽,謹守遵行寫在摩西律法書上的一切話,不可偏離左右。

       約書亞記八31曾提到摩西律法書,那裡是講,建造祭壇要按出埃及記二十2226的記載。這裡則是指出埃及記二十四7的立約之書,摩西從神領受的吩咐。約書亞記一78也提到律法書,神警告約書亞,要完全遵行,不可偏離左右,現在約書亞把這個警告傳給以色列人。──《丁道爾聖經注釋》

         大大壯膽,謹守遵行: “大大壯膽”具有“極其大膽”(very courageous)與“下定決心”之意。大膽的勇氣不僅是戰爭所需之要素(16;申316),亦是信仰生活所必備的品質。因為,這世界到處都有無數違背神真理的勢力存在,所以很多時候,想要實踐真理的人不得不面對患難與逆境(提後312)。 不可偏離左右:勿要曲解神的話語,當謙卑而慎重地順服真理的教導。 ――《聖經精讀本──約書亞記註解》

         ◎ 236-11 約書亞繼續囑咐百姓要謹守遵行律法,不可敬拜餘剩的迦南人的偶像,反而應當堅定仰望依靠神( 236-8 )。一個不容置辯的原因是,那些依靠偶像肆無忌憚作惡的迦南人已經被神基本上趕出迦南地,沒有一個人能夠在以色列人面前站立得住( 239 )。而如果堅定的依靠神,必定會以少勝多,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因為神必定照著他所應許的為他們爭戰( 2310 )。因此,要分外謹慎,愛耶和華他們的神( 2311 )

         ● 236 17 神對約書亞的命令一致,等於約書亞把神對他的命令傳遞給這些領袖。

         「摩西律法書」:其中「書」是單數,而 17 的「律法書」也是單數型態,顯示此時摩西的律法書至少有一個「雛型」存在,而且只有一本,不是分成許多碎片。

         「大大壯膽」:「極度地堅定勇敢」。──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書二十三7不可與你們中間所剩下的這些國民攙雜。他們的神,你們不可提他的名,不可指著它起誓,也不可侍奉、叩拜;

       神的子民必須避免和其他國家的人摻雜,這樣,他們便不會去拜其他的神祇。這個不准拜偶像的基本命令(出二十36;申五710),成為順服的主要測驗。剩下的國,曾出現在第4節,在那裡,約書亞把他們的土地賜給以色列人。12節會再出現這個詞,約書亞在那裡提出警告,不可與這種人建立關係,或去敬拜他們的神祇。在四項連串的禁令中,約書亞警告以色列人,要避免偶像。這些禁令都是以最強烈的形式來表達。──《丁道爾聖經注釋》

         “不可與你們中間所剩下的這些國民攙雜”。即不可與他們混雜。――《約書亞記雷氏研讀本》

         「他們的神 ...... 起誓」:題別神的名可能表示以別神的名字來命名,而指著別神起誓則等於承認這些神的真實性和能力。――《串珠聖經注釋》

         「剩下的這些國民」:曾出現在 234 (約書亞把他們的土地賜給以色列人) 2312 會再出現這個詞,約書亞 2312 那裡提出警告,不可與這種人建立關係,或去敬拜他們的神祇。

         「攙雜」:「進出」,亦即與這些人交往,更可能是指 申 73-4所記,與他們通婚。

         ◎ 237 提到對於這些外國神,以色列人不可「提起」、「發誓」、「服事」、「跪拜」。a.不可「提他的名」:因為這樣作便是承認外邦神的實在和存 在。( 2313 ) b.不可「指著他起誓」:如果這樣作便是向這些神呼籲用以證 實誓言的真確性。(參考 申 613 1020 ,指著神的名起誓意味著敬畏)c.不可「事奉」:可參考 出 203-6 , 申 57-10 d.不可「叩拜」:同樣可參考 出 203-6 , 申 57-10

         ◎ 237 「不可指著他起誓」這句沒有出現在七十士譯本(LXX)中。──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書二十三8只要照著你們到今日所行的,專靠耶和華你們的神。

         “專靠”的希伯來語具有“緊緊粘住”、“堅定地留在原處”、“盡力追趕”等含意。不陷入偶像崇拜的捷徑是專心依靠神。此原則也適用於我們的信仰生活,為了使生命日趨成熟,脫去昔日行為上的舊人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積極地穿上新人(424)――《聖經精讀本──約書亞記註解》

         這一代經歷過曠野飄流和進迦南的百姓,他們「到今日所行的」(8),可以總結為「專靠耶和華——你們的神」(8)。這是他們爭戰得勝、承受應許的根據,也是確保他們將來繼續「一人必追趕千人」(10),長久活在應許中的秘訣。── 約書亞記綜合解讀

         「專靠」耶和華:「黏住」、「緊靠」、「緊緊跟隨」。SH 1692這個字在此用來表示以色列人要和神之間有緊密的屬靈關係,表示用忠心來維繫彼此的關係。而這個字在 創 224 也用來表達夫妻之間的關係(與妻子「聯合」)

         ◎ 238 「專靠耶和華你們的神」和 237 的禁令似乎形成強烈的對比。──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書二十三9因為耶和華已經把又大又強的國民從你們面前趕出,直到今日,沒有一人在你們面前站立得住。

         ◎ 239-10 說明了以色列要專靠耶和華的原因:神已為他們征服列國。接著在 2311 隨後激勵他們要「分外謹慎,愛耶和華你們的神」。

 

【書二十三10你們一人必追趕千人,因耶和華你們的神照他所應許的,為你們爭戰。

     人有神同在,可以發揮無法估計的力量,參孫便是好例(士十五1416)。故說“一人必追趕千人”。――《啟導本聖經約書亞記註釋》

         你們一人必追趕千人:以色列百姓曾數次經歷了以一敵千的戰鬥。這是因為神代他們而戰。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對神的信仰很有可能被忽略,這些憂慮藉著日後以色列的背逆而成為事實。因地所產之物,他們不借助神的幫助也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因此,他們的信仰開始逐漸懈怠,而人的罪惡本性則趁此機會煽動人裡面的貪婪和欲望,加厚了彼此間的隔膜。 ――《聖經精讀本──約書亞記註解》

         ◎ 2310 「一人必追趕千人」可參考 申 3230 。這是一種誇張的語法。──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書二十三11你們要分外謹慎,愛耶和華你們的神。

         要分外謹慎:追根究底,信心之敵是肉眼所不能見的邪靈(22)。因此,若不睜開屬靈的慧眼,常常保持屬靈的警醒,罪惡勢力將逐漸佔據我們的心靈(118)。故此使徒彼得勸勉我們“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聖經精讀本──約書亞記註解》

         以色列人定居迦南以後,表面上已經「不與四圍的一切仇敵爭戰」(1),但所面臨的危險卻更大了。因為當神使我們「安靜」(1)的時候,安逸的生活中就會出現更多的人、事、物來吸引我們的心,使我們的心轉離神;凡是活在安逸中神的百姓,尤其「要分外謹慎,愛耶和華——你們的神」(11),「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得五8)。── 約書亞記綜合解讀

         「分外謹慎」:「極其謹守你們的心」。

         「愛」耶和華:對神用「愛」這個字,舊約裡面不常見,主要是出現在申命記。 出 206 510 65 1012 111此處的確是用SH 157這個「愛」字。我們對神不單需要「敬畏」,也要「愛」。

         我們對神是「敬畏」還是「愛」多呢?研究舊約太久,常常能體會應該「害怕(敬畏)」神,但常常忘記也要「愛」神,「愛」是主動希望讓神喜悅的,不僅僅是被動的避免得罪神。──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書二十三12你們若稍微轉去,與你們中間所剩下的這些國民聯絡,彼此結親,互相往來,

         約書亞禁止他們與迦南居民聯姻。這並不只是為了保存血統的純正,乃是為了防止藉著通婚而興起的偶像崇拜<41~22,以色列的團契意識與新約教會>。婚姻是人生大事,決不只是為了滿足男女間身體與物質上的需要。與崇拜偶像的迦南居民聯姻是對神公然的不順服,是無視揀選以色列的神之聖潔的頑梗舉動。 ――《聖經精讀本──約書亞記註解》

         「你們若稍微轉去」(12)原文是「你們若轉去」。「聯絡」(12)原文與「專靠」(8)是同一個詞,約書亞把「聯絡」迦南人帶來的「滅亡」(13)與「專靠」神帶來的得勝(9)作對比,簡單明瞭,不需要高深的學問就能明白,但活在肉體中的人卻是「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七18)。雖然百姓最初只是「轉去」,「與你們中間所剩下的這些國民聯絡」(12);但很快就越走越遠,與他們「彼此結親,互相往來」(12);最後的結局果然是「在耶和華——你們神所賜的這美地上滅亡」(13)。── 約書亞記綜合解讀

         ◎ 2312-13 約書亞警告百姓,如果他們忽略這些話離棄了神,和異教人結親,則不用期望神繼續帶領他們取得勝利,餘剩的迦南人不但不會被趕出,反而會日漸強大而反過來轄制他們,成為他們的網羅,引誘他們走向滅亡,往更深的墮落。

         「稍微轉去」:原文是連續兩個「轉去」,是強調之用。意義不是「轉去稍微」,而是「真的轉去」或「竟然轉去」。

         「與....聯絡」:直譯是「黏住」、「緊靠」、「緊緊跟隨」。與 238 的「專靠」是同一個字,表達的意思是如果以色列人竟然不要依附神,要依附周遭的這些民族。

         「彼此結親,互相往來」:原文可能是「藉著彼此聯姻進入他們中間」。──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書二十三13你們要確實知道,耶和華你們的神必不再將他們從你們眼前趕出,他們卻要成為你們的網羅、機檻、肋上的鞭、眼中的刺,直到你們在耶和華你們神所賜的這美地上滅亡。

         「機檻」:即陷阱。――《串珠聖經注釋》

         他們卻要成為……機檻:約書亞這些警告是根據記錄在出2333;民3355;申716等處的律法。“機檻”是文學性措辭,常出現在比喻體的文章裡(189;詩69221405;箴225;賽814)。網羅與機檻是為了強調同樣的含意而使用的重複手法。由此可知,我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障礙皆源於人的不順服。以色列百姓若想安居在應許之地,捷徑就是除去那地的邪惡。若是一部分百姓被罪所染,其餘百姓將要擔負雙重的疾苦,很難持守純正的信仰。因為他們是共同服侍同一位神的信仰群體,個人的墮落亦就是整個百姓的墮落。 肋上的鞭、眼中的刺:約書亞極其獨特地表達了以色列百姓與迦南人聯姻後,將要發生的悲慘景象與壓迫。“肋上的鞭”意指將要落到用鞭子受治理的悲慘地步(王上1211)。事實上,以色列因所剩下的迦南勢力而受到許多苦難,最後淪為亞述與巴比倫的俘虜。“眼中的刺”也比喻將因仇敵大受痛苦。士23重複了這兩句話,說“必作你們肋下的荊棘”。 ――《聖經精讀本──約書亞記註解》

         「網羅、機檻」(13)、「肋上的鞭、眼中的刺」(13)是重申摩西的警告(民三十三55;申七16)。罪惡總是善於偽裝的,外表常常是滿有誘惑力「網羅、機檻」,一旦我們上當,「肋上的鞭、眼中的刺」就隨之而來,最後導致的是滅亡。今天,我們尤其要遠離那些以「憐憫、博愛、包容」的名義設置的「網羅、機檻」。「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林後十六14)?不要「公義、光明」的「憐憫、博愛、包容」,最後都會成為我們「肋上的鞭、眼中的刺」。

         以色列人學了一千年的功課,才學會不拜偶像,但不久又轉向另一個極端,變成法利賽人的律法主義。我們並不比以色列人高明,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十12)。若不是倚靠聖靈,沒有人能遵行神的旨意,但許多信徒卻把新約的教導看作「新約的律法」來苦苦遵守,「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全嗎?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加三3)?── 約書亞記綜合解讀

         ◎ 2313 與 出 2333 3412 716 中的警告相呼應。

         「網羅」:「捕捉鳥的陷阱」。

         「機檻」:「餌」、「引誘」、「網羅」。這個字在 摩 35 指一個捕抓雀鳥的機器。

         「肋上的鞭」:原文的確是「肋骨上的鞭子」,不過有學者認為這是奴隸販子打在奴隸身上的鞭子。

         「眼中的刺」:這是荊棘的刺插入眼中的狀況,可以導致失明。

         「網羅」、「機檻」、「鞭」、「刺」都是描述受苦情況時用的詞語。前兩個詞語用來表示以色列會落入偶像崇拜的陷阱;後兩個詞語則表示這些外邦國家會為以色列人不斷地製造痛苦麻煩。──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書二十三14“我現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你們是一心一意地知道,耶和華你們神所應許賜福與你們的話沒有一句落空,都應驗在你們身上了。

         我……要走:約書亞以極其坦然的心境迎接將要臨到自己的死亡。據推測,當時他有可能思想以下的問題:①他深深明白人的罪性與有限性,想勸告以色列百姓順服永恆真神的計畫與護理 ;②他曉諭百姓,人不過是空手而來,徒手而去的存在,不可為屬世的欲望而執迷不悟;③必須信靠著使人死、又使人活的神(3239),盼望更美好的家鄉(118~19)。雖然末世復活的盼望直到新約時代才完全被顯明出來,但是在舊約時代,神也一直漸進地啟示以色列關於末世復興的真理<西 緒論,啟示的漸進性>――《聖經精讀本──約書亞記註解》

         「世人必走的路」:就是「死亡」。

         「一心一意地」:原文是「全心全意」。──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書二十三15耶和華你們神所應許的一切福氣,怎樣臨到你們身上,耶和華也必照樣使各樣禍患臨到你們身上,直到把你們從耶和華你們神所賜的這美地上除滅。

         神忠心的僕人約書亞在面對自己人生終點的時候,關心的卻是百姓將來能否順服神、遵守聖約,所以三次強調悖逆違約的結果是「在耶和華——你們神所賜的這美地上滅亡」(131516)。人肉身的死亡並不是「滅亡」,被神棄絕才是真正的「滅亡」。

         賜「福氣」(15)的是神,降「禍患」(15)的也是神。神絕不會喜怒無常,賜福是根據祂的應許(申二十八1-14),降禍也是根據祂的咒詛(申二十八15-68)。神既是信實的,人守約的「福氣」和違約的「禍患」都必「沒有一句落空」(14)。── 約書亞記綜合解讀

         「一切福氣」:「全部的美好事情」。

         「各樣禍患」:「全部的壞事」。──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書二十三16你們若違背耶和華你們神吩咐你們所守的約,去侍奉別神,叩拜它,耶和華的怒氣必向你們發作,使你們在他所賜的美地上速速滅亡。”

       這句又重複了本段最關注的事:不要去敬拜別神。約書亞記頭幾章的鑰字,講到全國怎樣「過」(希伯來:`br)到應許之地來。如今同一個動詞則警告以色列,不要違背神的約。約書亞用的片語,類似第7節清單中不可向別神作的事,以此作為神會發烈怒、刑罰以色列的主要原因。他們失去地業,乃是表示神收回屬祂的東西。──《丁道爾聖經注釋》

         神的百姓偏離神所招致神的「怒氣」(16),是與所接受的「福氣」(15)是成正比的。因為人得著的「福氣」越大,失去時的感受也越痛苦。「在祂所賜的美地上速速滅亡」(16),是最可悲的結局。

         雖然這一代領袖還是敬畏神的(8節;士二7),但是既然有人已經開始容忍一些神所不能接受的「攙雜」(7),就表明百姓在外表的敬畏之下,漸漸忽略了裡面的愛,因為只有不愛神的人才會與不信者「攙雜」通婚。今天也有許多能容忍各種「攙雜」的信徒,神也發出同樣的警告:「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林後六17)。── 約書亞記綜合解讀

         你們若「違背」耶和華:SH 5674有非常多意思如「經過」、「穿越」、「漲溢」、「離開」、「拿走」、「違犯」、「廢除」。這邊應該就是指「違背」耶和華。但有意思的是這個字也正好是約書亞記提到他們怎樣「過」約旦河而來到應許之地來所使用的動詞。如今同一個動詞則警告以色列不要「違背」神的約。

         ◎ 2314-16 約書亞再次發出嚴厲警告。他提醒以色列人注意一個已經成就的事實,就是神一再給予他們列祖的那個應許已經基本上實現,如今以色列已經成為迦南地的主人。神是慈愛的,但又是公義的。神雖曾經因著他們的順服而賜福,但若他們違背與神立的約而事奉別的神,神也必定照樣因著他們的悖逆而降禍,直到把他們從所賜的美地滅絕。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強調神所帶給我們的好處、福份,卻沒有說明如果得罪神會遭致怎樣的處罰。約書亞死前,很清晰的說明神應許的福氣與背約會遭致的懲罰。

         ◎ 2316 重複了本段最關注的事:不要去敬拜別神,因為這會是神發烈怒並刑罰以色列的主要原因。他們失去地業,乃是表示神收回屬祂的東西。

         神對待以色列的基本方法「順福蒙福,不順從帶來逞罰」可參考利 2614-33 和 申 2815-68 。── 約書亞記研經資料(蔡哲民等)

 

【思想問題(23)

 1 試從3~5節找出「你們」一詞的次數。這裡每當約書亞提到「你們」時,是要強調些什麽?你對神的恩典是否銘記於心?神過去給你的恩典有否使你更信靠祂呢?參5節。

 2 以色列人要專靠神來回應祂的愛(8),並要在消極方面遠離邪惡(7)。今日教徒又當如何回應神的愛呢?

 3 「你們一人必追趕千人」(10),以色列人的能力從何而來?今日信徒若要有力奔跑靈程,從9~10節得到什麽啟迪?

 4神給以色列人的恩典是否毫無條件的(12~13)15節對你有什麽意義?

 ──《串珠聖經注釋》

 

【書二十三1~二十四33最後的勸勉:23~24章記載約書亞在兩個不同場合的勸勉,前者較簡短,後者較詳盡。――《串珠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