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约书亚记第一章拾穗

 

【书一1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死了以后,耶和华晓谕摩西的帮手、嫩的儿子约书亚说:

         摩西约在主前1405年逝世。――《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摩西逝世前,遵照神的吩咐,将领导权移交给了他忠心的助手约书亚(申三十一1~8)。关于约书亚的生平,看书前<参考数据>。本章记有以色列年轻一代在他率领下渡河进入迦南前的三段重要讲话:1,神给约书亚的晓谕,再三勉励他“当刚强壮胆”。约书亚虽已八十多岁,身经百战,但初承伟大领袖摩西肩负的大任,面对强敌,难免胆怯。耶和华嘱咐他不要惊惶,因神与他同在,又反复叮咛务须遵守神藉摩西所传律法,以确保顺利亨通(1~9)2,约书亚下令全民准备渡约但河进入神赐以色列人为业之地迦南,并对流便、迦得和玛拿西两个半留在河东地的支派讲话,要他们的勇士依诺与其余支派一同渡河击敌(10~15节;参申三12~20)3,全民回答他的讲话,全心全力拥护他(16~18)――《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虽然摩西死去,但神的事工仍要进行(8:22),因此,神立约书亚作以色列民族的新领袖。 耶和华的仆人:此称号曾用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9:27)、大卫(王上8:66)与众先知(20:3),以及全体以色列百姓,使徒保罗也自称为耶稣基督的仆人(1:1)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约书亚」原来的名字是「何希阿」(民十三8;申三十二44原文),被摩西改名为「约书亚 יְהוֹשׁוּעַ(民十三16),意思是「耶和华是拯救」 ,希腊文就是「耶稣 ησος」。约书亚自从出埃及以来,一直是「摩西的帮手」(1节;出二十四13;三十三11;民十一28)。他当年带领百姓与亚玛力人争战(出十七10),陪同摩西一起登上西奈山(出二十四13),在十二探子窥探迦南的事件中与迦勒一起「专心跟从」神(民三十二12),「是心中有圣灵的」(民二十七18;申三十四9)。约书亚蒙神亲自拣选,作为摩西的接班人(民二十七18-23),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承受那地为业」(申一38;三十一23)。──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 1:1 把约书亚记和申命记最后的记载衔接起来。

         「耶和华的仆人」:约书亚以前,只有摩西才被这样称呼。算是摩西的头衔。这个头衔后来也用在君王身上王上 8:66 ; 王下 8:19

         「摩西」:字义是「被拉的」。 6:20 15:20 记载摩西的亲属与出身。

         摩西的「帮手」:原文是「伺候」、「服事」的分词型态,是「助手」的意思。

         27:18-23 记载了耶和华任命约书亚作摩西的继承人。

         「嫩」:字义是「鱼」或「后裔」。

         「约书亚」:

a.是以法莲人( 13:8 ),也是摩西的私人助手( 1:1 )

b.他是早期参加战事,为神而战的人。他带领以色人与亚玛力人争战,那是他们的第一次争战,也是惟一一个在埃及地已出名的将领。

c.他常逗留在主的会幕里( 33:11 )

d.他曾陪伴摩西上西乃山( 32:17 )

e.在三十八年以前,以色列人仍在加低斯巴尼亚的时候,只有他和迦勒能以信心的眼睛看见应许之地( 14:6-10 )

f.代表以法莲支派与其余支派选出的人一同进入迦南地窥探(13:8-16 )。只有他和另外一位探子犹大支派的迦勒(原属基尼洗族,后归化犹大支派)坚信神的应许,力主进攻迦南。但以色列人因为不信,听了其他探子的话,虽然已经接近迦南却不得进入,受到四十年流浪生活、当代男丁全部倒毙旷野的刑罚,只有约书亚和迦勒留存( 14:22-25 )。──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一1~9当摩西死后,神授命与约书亚继续摩西的工作;领导以色列人攻取迦南地,并勉励他勇敢负起这使命。――《串珠圣经注释》

 

【书一1~24征服迦南:本书清晰地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1:1-12:24)记录了征服迦南的过程,后半部(13:1-24:33)则记载了定居于迦南与分配产业的过程。通过征服迦南的记录,我们可以认识到以下四个事实:①征服迦南是神之应许的成就。神曾应许要把迦南地作为产业赐给亚伯拉罕与其后裔(26:3;28:13)。虽然亚伯拉罕未能在应许之地生活,只是在盼望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11:13),但是,守约的神却在四百年之后借着摩西与约书亚成就了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②迦南征服战是“圣战”,不只是国与国之间争夺领土的战争。作为救赎人类的永恒计划的一环,神以惊人的护理引领以色列进入了迦南地。神亲自引导,征服迦南地(8:12;10:8),当以色列百姓违背神的命令而以属人的方法对抗敌人时,就遭惨败(7:1-5);③突出了神的仆人约书亚谦卑的信仰(3:7)和他卓绝的战略战术(8:17;10:9;11:7)。据推测,他在出埃及之前就服役于埃及军队,出埃及之后在摩西身边积累了许多经验(17:8-16);④正象有许多仇敌围绕以色列(11:1-5)一样,今日,魔鬼依然像吼叫的狮子威胁着圣徒(彼前5:8)<6:10-20,圣徒的属灵争战>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书一2“我的仆人摩西死了。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旦河,往我所要赐给以色列人的地去。

         “摩西”因不信——击打盘石出水,(参看民二○12),不能进入巴勒斯坦地。“约但河”水涨的时候(书三15),会很难渡过;其宽度由二百码(183)至一英里(1.6公里)不等。――《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约但河为迦南地东疆的屏障,春季洪泛期内,河面阔至一公里,水流湍急;但平时,耶利哥城附近河面不过四、五十公尺。以色列人过约但河时值“收割的日子”,为阳历四、五月间,河水泛滥时期。神命河水分开,使以民可以过河登上对岸干地。一千数百年后,耶稣也在此河中受洗。――《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我的仆人摩西死了:摩西作为神伟大的仆人虽然留下了丰功伟绩,然而却因在加底斯得罪神而受到不得进入迦南地的惩罚(20:10-12)。通过摩西的实例,我们可以认识到绝对顺服神的重要性。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约旦河」:平常约旦河宽度大约25-30公尺宽,但是春天河水泛滥的时候,耶利哥附近的河面宽度可达1000公尺。

         11:24-25 1:2-3 这段的平行经文。──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一2~3重述摩西的死,是确认约书亚现今的领导地位。这里描写迦南地为耶和华即将赐给祂百姓的礼物。不过,这个出现两次的动词,轮番出现在另外两个动词之间,就是讲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将渡过(希伯来:`a{b[ar)约但河,并将拥有脚掌所踏(tid[ro{k[)之地。由此可以看出一件一体两面的事:神应许赐下土地,但是百姓必须自己去获取。他们必须按照神的指示去争战,并按照祂的引导来分配土地。申命记十一24~25是这段的平行经文,其上下文亦为要向神尽忠的吩咐,以及祂的诫命。约书亚加上了「过河」的命令,就是百姓准备要进行的事。──《丁道尔圣经注释》

         ◎ 1:2-3 描写迦南地为耶和华即将赐给祂百姓的礼物,这段出现两次的动词,轮番出现在另外两个动词之间,就是讲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将「渡过」(希伯来:`a{b[ar 命令式)约旦河,并将拥有脚掌所「踏」(tid[ro{k[ 未完成式)之地。由此可以看出一件一体两面的事:神应许赐下土地,但是百姓必须自己去获取。他们必须按照神的指示去争战,并按照祂的引导来分配土地。──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一3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我都照着我所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了。

         “脚”是权力的象征,被踏在脚下表示征服(参诗一一〇1)。以色列人脚掌踏过之地,便取得所有权。――《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动词「赐给 נָתַן」在本章中出现了七次(23611131415)。第3节的「赐给」原文是完成式,表明虽然以色列人还没有过河,但神已经把迦南照着祂「所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了」(3),所以迦南人的「心都消化了」(9)。但神虽然先动了工,祂也要求百姓凭信心「过这约旦河」(2),用「脚掌」(3)跟上神的带领,凭着神的应许争战一城、得着一城,这就是走信心的道路。今天,神同样已经在基督里「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弗一3),同样也要求我们用信心的「脚掌」跟上,支取和享用神所成就的一切,这正是神心意中的「与神同工」(林前三9)。──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我都照着我所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了:这里 1:3 神所说的「赐给」却是完成式。表示「已经给了(have already given)」,强调行动的确定性。

         在以色列人未过约旦河之先,神说已把迦南地赐给他们了,只要抓住神的话过约旦河去得地就是了,这就是用信心去得着在基督里的一切属灵的福气( 1:3 )。过约旦河是过信心的关,然后遇着一城,争战得着一城,这是走信心的道路,凭神的话领取一城再一城。

 

         ● 1:3-4 的第二身代名词是复数(你们),显示领受命令的是全体百姓(all the people),而不单只是约书亚。──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一4从旷野和这黎巴嫩,直到幼发拉底大河,赫人的全地,又到大海日落之处,都要作你们的境界。

       此处描述这片土地,包括旷野利巴嫩,并延伸至伯拉大河;这些细节可与创世记十19、民数记十三1721~22和三十四3~12比较。在创世记与民数记中,特别说明迦南地的南界为何,因为那些经文最关心的是这一带。在创世记十19和民数记三十四3~5,迦南地的南界呈弧形,从迦萨境内与西边的埃及河谷开始,140,向东到死海(盐海),以及可能为所多玛与蛾摩拉的一带。──《丁道尔圣经注释》

         应许地的南界是亚拉巴的“旷野”;北界是“利巴嫩”。东界是“幼发拉底河”;西界是地中海。学者常认为“赫人的全地”是指叙利亚北面,但这句子在七十士译本和申命记十一章24节都没有出现。这是应许给亚伯拉罕的地,

但仍未长久由以色列人拥有,而且这应许要到千禧年的时候才能完全实现。参看创世记十五章1821节的脚注。――《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此处所记疆界乃当年神应许赐给亚伯拉罕后裔的土地(看创十五18及申十一24);以色列人要到所罗门王时代,才得到此广大土地。“旷野”包括南地与西奈半岛,为南边的界限;“黎巴嫩”即今黎巴嫩境,为北界;“伯拉大河”就是幼发拉底河,乃东界;“大海日落之处”为今地中海,是西界;“赫人的全地”指今叙利亚北部。赫人退居北疆一隅已数百年。迦南仍称为“赫人之地”。 ――《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旷野」:也许是指东南的阿拉伯旷野。「利巴嫩」:为以色列领土的北界。「伯拉大河」:即今日的幼发拉底河,为东界。「赫人的全地」:指东北的叙利亚。「大海」:指地中海,为西界。事实上,神应许的这广大版图,以色列人只得到部分(因他们并没有遵行神的话),直到大卫和所罗门时才扩展至这些地界。――《串珠圣经注释》

         以应许之地的南部与阿拉伯沙漠为境界,北抵黎巴嫩山脉,东西则是幼发拉底河到地中海沿岸(15:18)。大卫王时期,以色列的版土曾扩张至接近上述地界,然而,以色列百姓却未曾确保这一切地界。因此,本节所描述的地界是神所应许的理想范围,根据以色列百姓的顺服与否,其版图有可能缩小或扩大。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旷野」(4)是迦南地南方的干旱地带。「黎巴嫩」(4)是迦南地北方的山区。「赫人的全地」(4)代称整个迦南地。「大海日落之处」(4)指迦南地西边的地中海。第4节所描述的这片土地,就是神应许给亚伯拉罕后裔的应许之地(创十三14-15;十五18-21;民三十四3–12;申一7-8)。──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 1:4 提及整个应许之地的范围,可与 10:19 13:1721-22 34:3-12 比较。

         「旷野」:指应许之地南部雨量较少的旱漠区域。

         「黎巴嫩」:字义是「洁白」,是位于以色列北方的一座多树木的山,七十士译本和武加大译本等,都没有这个字。

         「赫人」:迦南的第二个儿子的子孙所形成的种族; 曾经居住在安那托利亚中部(现在土耳其之亚洲部分) 后来在黎巴嫩北边。

         「赫人的全地」:此时赫人已经退到「叙利亚北部」,不过整个迦南地还是被称为「赫人之地」。七十士译本中没有此一词。

         「大海日落之处」:指迦南地西边的地中海。

         「境界」:「边界」、「界线」、「疆域」。──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一4 应许之地的范围「旷野」包围了这地南面和东面的疆界。黎巴嫩和幼发拉底河(和合本之「利巴嫩」和「伯拉大河」)是北界的东西两端。在其他有关应许地疆界的讨论中(见:申一7注释),幼发拉底河是指这河在埃玛尔一带转北的地区。

大海,即地中海,是这地的西界。赫人的全地最有可能是指叙利亚,赫人帝国在主前一二○○年左右灭亡之后,很多赫人社群都在附近地区定居。——华尔顿《约书亚记背景注释》

 

【书一5你平生的日子,必无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样与摩西同在,也必照样与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

         得胜的应许再度肯定约书亚是神所拣选的领袖,众人也由此看出他和摩西一样,与神有特殊的关系,是以色列人的领袖。神应许与他同在,让人想起申命记三21~22,那里记载从前神如何向约书亚说话。这两处经文都强调:神是战士,为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争战。申命记三十一23再度出现这应许,所用的话和这里差不多。在那里神首次向约书亚保证,约书亚必领以色列人进我所起誓应许他们的地──《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平生的日子」:直译是「你生命的整个日子」,约书亚共活一百一十岁 24:29

         摩西死了以后,神主动发言,要求约书亚开始采取行动,带领百姓进入应许之地,祂又应许、保证要赐给以色列人应许之地,并且保证与约书亚同在,如同与摩西同在一般。

         当时以色列人正在什亭扎营( 25:1 ; 2:1 ; 3:1 ),位于约旦河东与耶利哥相对。

         ◎ 1:5 的「你」是单数,指约书亚(Joshua)。这边耶和华应许约书亚「你平生的日子,必无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样与摩西同在,也必照样与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这是何等有力的保证! 3:21-22 记载从前神如何向约书亚说话,申 31:23 神首次向约书亚保证,约书亚必领以色列人进我所起誓应许他们的地。这类得胜的应许再度肯定约书亚是神所拣选的领袖,众人也由此看出他和摩西一样,与神有特殊的关系,是以色列人的领袖。──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一6你当刚强壮胆!因为你必使这百姓承受那地为业,就是我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他们的地。

         耶和华神曾应许以色列人的先祖亚伯拉罕和雅各,将迦南地赐给他们的后裔(创十二6~7;十三14~15;十五7~21;二十八13),又向摩西提及(出三13~17)。如今他们就要去得到这个等待已久的产业。――《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面对前面未知的道路,神对约书亚只有两个要求:「刚强壮胆」(6)和「谨守遵行」(6)。人只有「刚强壮胆」、「谨守遵行」,才能得着神的应许;但承受应许并不是倚靠人的「刚强壮胆」、「谨守遵行」,而是神的同在必使人能够「刚强壮胆」、「谨守遵行」。

1.神吩咐约书亚「当刚强壮胆」(6),但并不是要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刚强壮胆」;而是让他看见神的同在(59),明白神自己负责成就祂的应许(36),神必为祂的百姓争战(申三22),因此就不能不「刚强壮胆」。神的「应许」(6)是「刚强壮胆」的根据,神的「律法」(7-8)是「刚强壮胆」的指引,神的「同在」(9)是「刚强壮胆」的力量。

2.神吩咐约书亚「谨守遵行我仆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6),但并不是要他靠着自己的努力来「谨守遵行」;而是用「必与你同在」(9)使约书亚能够顺服神,「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8)。人若毫无保留地顺服神,「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顺利」(8),得胜就有了保障。──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刚强」壮胆:「坚定」、「稳固」。

         刚强「壮胆」:「勇敢」、「无惧」。

         整章出现四次「刚强[0553]壮胆[02388](此处出现三次),显然是神深知初任领袖的约书亚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特质。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也「坚定无惧」吗?

         「使这百姓承受....为业」:「使这百姓继承」。──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一7只要刚强,大大壮胆,谨守遵行我仆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不可偏离左右,使你无论往哪里去,都可以顺利。

         当刚强壮胆:刚强”意味着手臂充满了力量,“壮胆”指膝盖有力量而站得稳。对即将进行迦南征服战的勇士而言,刚强壮胆是必备的状态。 都可以顺利:本节论及了神对以色列百姓附有条件的应许。若神愿意,他也能强制性地使不愿顺服的百姓顺服自己,而成就自己的事情。然而,神不喜悦这种作法,他喜悦他的百姓自发地顺服自己。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不可偏离左右」:可能指的就是申命记的律法,因为申 5:32 17:1119-20 28:14 也记载类似的命令。──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一7~8得产业并非无条件,全民必须信守律法。“这律法书”指神藉摩西所传的一切律法,包括《出埃及记》、《利未记》和《民数记》中所记载的律法,以及《申命记》中摩西作的讲解(参申一1)――《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书一8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顺利。

         约书亚能够完成使命与否,在于他个人对神“律法”的顺从。“思想”。沉思、冥想,包括大声朗读和反复诵读神的话(诗一2)。留意律法在这时已经写成,而且被奉为权威。――《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不可离开你的口:要常常背诵,不致忘记”。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 1:8 「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所指的应该是「朗诵」。

         神对约书亚只有两个命令:「刚强壮胆」跟「遵行律法」。我们是否也能这样面对我们未知的人生路?──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一9我岂没有吩咐你吗?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 神必与你同在。”

         因为有神的同在,在踏上未知而漫长的天路之前,「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9)

         在摩西去世之前,神和摩西三次嘱咐约书亚和百姓要「刚强壮胆」(申三十一6723);现在,神又三次嘱咐约书亚要「刚强壮胆」(679)。摩西去世之前,告诉以色列人神「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申三十一6);现在,神再次应许「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5)。摩西去世之前,神应许约书亚「我必与你同在」(申三十一23);现在,神再次应许「必照样与你同在」(59)。神是用话语来做工的神,祂过去怎样用这些话语来坚固约书亚,今天也照样要用这些话语来坚固我们(来十三5-6)!──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 1:9 的「我岂没有吩咐你吗」是一个反问语句(rhetorical question),强调接下句之吩咐的重要,重复一次以提醒听者。──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一10于是,约书亚吩咐百姓的官长说:

         约书亚负起艰巨任务,以新领袖地位发布命令。“百姓的官长”当为摩西在各支派中所立的千夫长、百夫长等管理百姓的人(参申一15)――《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约书亚听到神的应许与命令之后,丝毫没有反问或置疑,就立即开始执行。“官长”可译为“官吏”。在旷野生活中,官长是特定血缘团契的头目,其作用是将领袖的指示传达给百姓或召集战斗人员(11:16;16:18)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百姓的官长」:大概就是 18:24-25 11:16 所记载,摩西所设立的官员。──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一10~18约书亚下令所有以色列人出动攻取迦南地。――《串珠圣经注释》

 

【书一11“你们要走遍营中,吩咐百姓说:‘当预备食物。因为三日之内,你们要过这约旦河,进去得耶和华你们神赐你们为业之地。’”

       约书亚向官长指示的头一个字,是一道命令,要他们走遍全营,命令百姓准备出发。这个动词与第二节相同,那里神指示约书亚,要约但河。11节又出现这个字,要以色列人也过河。此处这动词的对象则不同,并不是约但河,而是全营;这并非偶然。这个动词既表命令,又表执行,显示这是头几章最重要的活动。──《丁道尔圣经注释》

         “三日之内”。探子的差遣()显然在约书亚发出这准备的命令之前。第三章2节所描述的,可能跟第一章11节相同,也可能在第一章11节之后。――《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以色列人作渡河前准备,食物为旅途所需。“三日之内”或指三2所说的三天,这时百姓还在什亭(1;三1)――《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三日之内」:只是约数。

         很可能在1:12-31这些事情发生以后起计算(对于事件记载的先后,参「写作背景」)――《串珠圣经注释》

         「三日之内」(11)原文是「再三日」,意思是「三日以后」,表明约书亚立即行动,绝不耽延。

         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神并没有让他们预备干粮,而是让他们带着没有发起的生面烤成无酵饼(出十二39)。但以色列人过约旦河的时候,神却吩咐百姓「当预备食物」(11)。因为出埃及预备离开世界,完全是神「独行大奇事」(诗一百三十六4),不需要人的预备;但过约旦河却是承受应许,神的心意是要人与祂同工,所以百姓需要预备争战。──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约书亚刚刚听完神的命令,就要求百姓准备食物,三日后要过河进入迦南地。

         「当预备」食物:「安排」、「建立」。

         「三日之内」:原文是「再三日」,也就是「三日后」的意思。

         「过」这约旦河:这个动词与 1:2 神指示约书亚要过约旦河所用的动词相同。这个动词既表命令,又表执行,显示这是约书亚记头几章最重要的活动。

         整章里面出现四次「得、继承[03423]」,强调神的应许。──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一12约书亚对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说:

         这二支派半当摩西在生时曾要求在约但河东面定居,他们的要求虽获批准,但必须首先帮助其他支派过约但河攻取迦南地(参串)――《串珠圣经注释》

         「流便」:字义是「看哪! 一个儿子」,是雅各的长子。

         「迦得」:字义是「侵略者」、「军队」、「财富」。利亚的使女悉帕所生的,排行第三。

         「玛拿西」:字义是「导致遗忘」。是约瑟的长子。──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一12~15关于两个半支派的义务,参看民数记第三十二章的脚注。――《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看《民数记》二十一21~35;三十二1~27及注。两个半支派的妇孺可以留在后方,能作战的必须与其他支派的人一同过河,取得迦南后才回来。――《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约书亚对约但河东边支派的命令:约书亚使流便支派、迦得支派与玛拿西半支派的人想起早年他们与摩西所立的约,命令他们付诸实行。此应许的内容就是两个半支派可以占据约但河东,条件是要参加征服约但河西的战役(32:16-32;3:18-20)。“带着兵器”的希伯来语派生于指数字五的词根,含有“准备参战”之意。据推测,两个半支派军队可能是采用了五人为一组的战斗队型。根据4:13,两个半支派参加战争的人数约有四万人,然而根据(26:71834),他们中间可以拿兵器的约有11万人。其中7万名似乎是为了保护妻儿与家畜而留守在约但河东。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书一13“你们要追念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所吩咐你们的话说,耶和华你们的神使你们得享平安,也必将这地赐给你们。

         “平安”亦作“安息”,指四境安靖、领邦郭睦、人口清吉、社会太平,无内乱、饥馑、疾病。参《申命记》十二9~10;二十五19――《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摩西曾将约旦河东的地区分给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条件是他们必须与其他支派一同过河争战(申三18-20)。新上任的领袖约书亚并没有为了讨好他们而改变计划,反倒提醒他们要「追念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所吩咐的话(13),信守自己的承诺。因为这并不是人的计划,而是神的计划。虽然百姓进入迦南争战、承受应许之地完全是神所做成的工作,并不在乎人多人少,但神的百姓合一争战,乃是神所要的见证。──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追念」:「回想」、「回忆」。

         「摩西所吩咐你们的话」: 32:1-42 3:18-20 。──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一14你们的妻子、孩子和牲畜都可以留在约旦河东摩西所给你们的地;但你们中间一切大能的勇士都要带着兵器,在你们的弟兄前面过去,帮助他们。

         “大能的勇士”:年满20岁,能使用兵器英勇作战的人(参民二十六2)――《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带着兵器 חָמַשׁ」原文的字根是「第五 חֹמֶשׁ」,可能当时的以色列军队采用五人一组的战斗队形。──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约旦河东」:原文是「约旦河对面」。

         「大能的勇士」:原文是「强壮的军队」。──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一15等到耶和华使你们的弟兄像你们一样得享平安,并且得着耶和华你们 神所赐他们为业之地,那时才可以回你们所得之地,承受为业,就是耶和华的仆人摩西在约旦河东向日出之地所给你们的。”

         「得享平安」(15)原文是「得享安息」。百姓争战的目的是要进入安息(来四11),争战的结果是要得着安息(书二十三1)。──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平安」:原文作「休息」,型态是单数阳性分词。「得享平安」TNK 作「granting you a haven(授予你们一个避风港)」。

         「得享平安」:「得享安息」。──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一16他们回答约书亚说:“你所吩咐我们行的,我们都必行;你所差遣我们去的,我们都必去。

 

【书一16~17以色列百姓之所以在征服迦南战役中,显示出如此团结,是因为领袖与百姓一条心。在一切事上怎样听从摩西,也怎样听从约书亚。事实上,以色列百姓并没有好好顺服摩西,摩西责备他们是“硬着颈项的”(9:24;31:27)。然而,在本节,以色列百姓承认约书亚是摩西的继承人,并定意要在约书亚面前履行本当顺服摩西的一切。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书一16~18约但河东战士的回答,显示他们了解约书亚的地位尚不稳固,而他们愿意肯定他的领导。这里用三句公式化的应许,加上一句咒诅。这两段话的结束,各有一个子句,起头为只要,是给约书亚的鼓励。三个应许第一个字各为:无论何事无论何处无论何人。每个字之后各有一个动词──命令差遣顺服,接下来是第二个子句,由另一个相关动词组成,即无论你命令我们何事,我们都会作,和无论你差遣我们到哪里,我们都会去──《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一17我们从前在一切事上怎样听从摩西,现在也必照样听从你,惟愿耶和华你的神与你同在,像与摩西同在一样。

         第三句话也具备同样的结构,但是主词与受词颠倒,还插入了一个词组:我们从前怎样完全顺服摩西,现在也必照样顺服你。最后一个词组之后,是第一个只要子句,它的写法使得摩西和约书亚的次序颠倒过来。因此,17节的结构为 A ~ B ~ B ~ A:摩西-约书亚-约书亚-摩西。这里并没有威胁的意味,不需要解释为:只要神和约书亚的同在像祂与摩西的同在一样,约但河东的战士就会顺服约书亚。151这里乃是一项告白,也是一个祷告,愿耶和华与约书亚同在,如同祂与摩西同在一样。──《丁道尔圣经注释》

         按着以色列人「悖逆、硬着颈项」(申三十一27)的本相,十二支派很难轻易接受约书亚的领袖地位,连摩西自己都曾经遭到姐姐米利暗和同族可拉的挑战(民十二2;十六3)。此时摩西已经去世,两个半支派已经取得河东的土地,但他们却愿意信守与摩西的约定,支持、顺服约书亚的命令,这完全是神在人心中做工的结果。神使百姓确信祂与约书亚同在,「像与摩西同在一样」(17)。因此,百姓所顺服的不是人,而是神在人身上所显明的权柄。──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书一18无论什么人违背你的命令,不听从你所吩咐他的一切话,就必治死他。你只要刚强壮胆!”

         咒诅也是以无论何人开始。动词违背(希伯来:yamreh),在约书亚记只出现过这一次。申命记用这个字描述以色列在加低斯巴尼亚的背叛(26,九23),以及全国屡次背叛的历史(724,三十一27)。这个字也用来指忤逆之子,要处以死刑(二十一18~21)。因此,用这个字来描述对约书亚的背叛非常合适,因为摩西曾亲自用它来描述以色列人过去的反叛。由这个字亦可看出约书亚是摩西的接班人,因为他也可能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就以色列过去的经验而言,死刑是恰当的处理。──《丁道尔圣经注释》

         摩西的继承人约书亚:本章上承申命记的最后一章,记录了在摩西死后(34:5)约书亚被立为以色列领袖的事件。在这里,神使约书亚深深地认识到:①神必亲自引领约书亚,劝勉他当刚强壮胆(5);②宣告神必实现赐迦南地给以色列人为业的应许(6)。以色列虽从埃及为奴之地得到拯救(12:37),并在摩押地与耶和华立约(29:1-29),然而尚未踏进应许的迦南地;③明确地指出了以色列百姓为要得享神的恩典而必须遵行的法律(78)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神三次嘱咐约书亚要「刚强壮胆」(679),而两个半支派也鼓励约书亚「刚强壮胆」(18),印证了神的同在。属灵争战的路上,我们不但需要从神而来的鼓励,也需要弟兄之间的彼此勉励、彼此扶持,才能「刚强壮胆」地活出基督身体合一的见证。──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违背」:希伯来:yamreh在约书亚记只出现过这一次。申命记则出现多次,用来描述以色列在加低斯巴尼亚的背叛( 1:26 9:23 ),以及全国屡次背叛的历史( 9:724 31:27 ),还有用来指忤逆之子,要处以死刑( 21:18-21 )。因此,用这个字来描述对约书亚的背叛非常合适,因为摩西曾亲自用它来描述以色列人过去的反叛。由这个字亦可看出约书亚是摩西的接班人,因为他也可能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就以色列过去的经验而言,死刑是恰当的处理。

         「你只要刚强壮胆」:原文是「只是你要刚强壮胆」。这两支派半的人似乎也看出约书亚还不够「坚定无惧」,所以也鼓励约书亚要「刚强壮胆」。

         「摩西」、「给」、「地」是这一段多次出现的词。

         约书亚呼吁这两个支派半的人要做以色列人的先锋, 1:13-15 的重点就是要这两支派半的人回想起他们跟摩西的约定,并且保证他们会拥有约旦河东,摩西已经分给他们的地。约书亚是要把他对这两个支派半的领导权建立在他们与摩西的约定上。

         ◎ 1:16-18 约旦河东战士的回答了三句公式化的应许加上一句咒诅,显示他们了解约书亚的地位尚不稳固,而他们愿意肯定他的领导。这两段话的结束,各有一个子句起头为「只要」,是给约书亚的鼓励。三个应许第一个字各为:「无论何事」/「无论何处」/「无论何人」。每个字之后各有一个动词──命令、差遣、顺服,接下来是第二个子句,由另一个相关动词组成,即无论你命令我们何事,我们都会作,和无论你差遣我们到哪里,我们都会去。这里乃是一项告白,也是一个祷告:「愿耶和华与约书亚同在,如同祂与摩西同在一样。」

         ◎ 1:18 的咒诅也是以「无论何人」开始。

         这两个支派半的人给约书亚的回应却是超过约书亚所预期的:他们会像服从摩西一样的绝对服从约书亚,凡是违背约书亚命令的人,一律判处死刑。

         其实约书亚的处境并不容易,我们由摩西的经历中就可以看出许多人并不一定服从领导,甚至连摩西的姊姊米利暗也曾经意图背叛民 12 。此时强人摩西刚死,两支派半已经取得土地,他们大可以不理会以前的约定,而且前去攻打迦南,恐怕还有艰苦的战争要进行,如果约书亚不能谨慎的取得绝对有效的领导权,恐怕很难征服迦南地。约书亚在此谦和的把领导权的根源追溯到摩西,而两支派半带头绝对服从约书亚也让其他可能的竞争者很难取的比约书亚优渥的地位。于是,约书亚顺利继承摩西的领导地位。──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准备过约但河(一章)《约书亚记》始于以色列人在应许之地的边缘,就是在约旦河东安营之时。那时,摩西刚辞世不久,他们为他哀哭的日子也满了(申三四7-8)。在三十九年以前(就是从前在西奈山用一年时间,领受了神的律法以后),他们本来有机会进入应许地,却因为不信神能使他们得胜,所以神不让他们进入,要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直到这悖逆的一代全都死去。
  他们在旷野飘流时,接受并遵行神的律法,并且教导下一代的人谨守,好叫他们能进入应许之地(也称为迦南地)。年轻的一代长大以后,摩西叫他们牢牢记住,对神信而顺服就必得胜,不然就会自取其祸。在老一代的人死尽,新一代的人长大成人时,他们就整装待发,要去占领渴望已久的应许之地。——马唐纳《约书亚记》

 

【思想问题(1)

 1 按民11 14 16等经文,摩西在旷野带领以色列民的工作非常艰巨,这是约书亚目睹的,现在领导百姓的重任落到他的肩头上,你想他的心情如何?神了解他的感受吗?何以见得?

 2 神给约书亚的应许有否附带条件?参7 8节。人若要作成功的领袖,可从本章得到什么提示?

 3 摩西虽然死去,但引导百姓进迦南这件事不因此而停下来,神兴起约书亚代替摩西继续带领的工作。你对此有何感想?

 4 约书亚受神的托付后便立刻开始工作,吩咐百姓预备过约但河得地为业(10-11),可见他的信心如何?你对神的托付是否立刻响应抑或迟延耽搁?

 5 约书亚要求二支派半过河帮助其他支派争战,这招来什么反应?百姓因为听从神的吩咐而顺服约书亚的引导(16-18),并且极力鼓励约书亚。你认为这种顺服对教会、社会、国家会产生什么影响?在不违背圣的原则下,你如何支持这几方面的领袖呢?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