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書亞記第十五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猶大支派分得之地(二)】 四、猶大支派地業的疆界(1~12節) 五、再述迦勒攻取地業的簡略過程(13~19節) 六、詳列猶大支派地業內的城邑清單(20~62節) 1.南部地區:共二十九座城(21~32節) 2.高原地區:共三十九座城(33~47節) 3.山地地區:共三十八座城(48~60節) 4.曠野地區:共六座城(61~62節) 七、未能趕出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63節) 貳、逐節詳解 【書十五1】「猶大支派按著宗族拈鬮所得之地是在盡南邊,到以東的交界,向南直到尋的曠野。」 〔呂振中譯〕「猶大人的支派、按家族拈鬮所得的地是延到以東邊界,向南直到尋的曠野、南方的儘邊。」 〔原文字義〕「盡」末端,盡頭;「以東」紅;「尋」平面。 〔文意註解〕「猶大支派按著宗族拈鬮所得之地是在盡南邊」:『拈鬮所得之地』根據以色列人祖宗雅各的祝福,流便的長子名份被剝奪(參創四十九4),轉分給猶大和約瑟,猶大得著君王的福分(參創四十九8~12),約瑟得著雙倍產業的福分(參創四十八22)。因此,猶大支派首先拈鬮分得迦南地南部,然後按著宗族拈鬮分配,但是迦勒一族則是根據神的吩咐(參13節)分給的;『盡南邊』指迦南地的南部。 「到以東的交界,向南直到尋的曠野」:『以東』以掃的後裔居住在那裏,地處死海的南面,故與猶大支派所分得的南部相鄰;『尋的曠野』位於巴蘭曠野的北面,與南地相鄰。 【書十五2】「他們的南界,是從鹽海的盡邊,就是從朝南的海汊起,」 〔呂振中譯〕「他們的南界是鹽海的儘邊,從朝南的海汊起;」 〔原文字義〕「盡邊」末端,盡頭;「海汊」舌頭,(舌狀)海灣。 〔文意註解〕「他們的南界,是從鹽海的盡邊,就是從朝南的海汊起」:『鹽海』就是死海;『盡邊』指死海的南端;『朝南的海汊』指死海南端向南伸出如「舌頭」狀的地岬。 【書十五3】「通到亞克拉濱坡的南邊,接連到尋,上到加低斯巴尼亞的南邊,又過希斯崙,上到亞達珥,繞到甲加,」 〔呂振中譯〕「伸出亞克拉濱坡的南邊,過尋,上加低斯巴尼亞的南邊,又過希斯崙,上亞達珥,繞甲加,」 〔原文字義〕「亞克拉濱」蠍子山口;「接連」經過,帶過;「加低斯巴尼亞」神聖的;「希斯崙」被牆圍住;「亞達珥」非常榮耀;「繞到」圍繞,環繞;「甲加」地板。 〔文意註解〕「通到亞克拉濱坡的南邊,接連到尋」:『亞克拉濱坡』位於死海南端的西南方約32公里,別是巴東南方約47公里,一處極為險峻的山口隘道;『尋』指南地以南,加低斯巴尼亞附近一帶的曠野。 「上到加低斯巴尼亞的南邊,又過希斯崙,上到亞達珥,繞到甲加」:『加低斯巴尼亞』位於別是巴西南南方約76公里,迦薩南方約95公里,又名加低斯;『希斯崙』位於別是巴西南南方約80公里,加低斯東南方約9公里;『亞達珥』位於加低斯附近,與希斯崙為姊妹城;『甲加』位於別是巴西南方約73公里,加低斯溪方約5公里。 【書十五4】「接連到押們,通到埃及小河,直通到海為止。這就是他們的南界。」 〔呂振中譯〕「過押們,出埃及小河;界線的終點是海:這是他們〔傳統:你們〕的南界。」 〔原文字義〕「押們」強壯;「埃及」兩個海峽;「小河」水流,河谷。 〔文意註解〕「接連到押們,通到埃及小河,直通到海為止。這就是他們的南界」:『押們』位於加低斯西北西約7公里;『埃及小河』以色列領土的最南界,位於迦薩西南方約74公里,是一條流入地中海的小河,支流遍布西乃半島(參47節);『海』指地中海。 【書十五5】「東界是從鹽海南邊到約但河口;北界,是從約但河口的海汊起,」 〔呂振中譯〕「東界是鹽海、到約但河口。北邊的界是從約但河口的海汊起;」 〔原文字義〕「約但」下降。 〔文意註解〕「東界是從鹽海南邊到約但河口;北界,是從約但河口的海汊起」:『約但河口』指約但河流入鹽海(即死海)的南端入海口;『約但河口的海汊』即指東界的終點,北界由此算起。 【書十五6】「上到伯曷拉,過伯亞拉巴的北邊,上到流便之子波罕的磐石。」 〔呂振中譯〕「那界線上伯曷拉,過伯亞拉巴的北邊;又上如便的兒子波罕的石頭;」 〔原文字義〕「伯曷拉」鷓鴣之地;「伯亞拉巴」沙漠谷地;「流便」看哪一個兒子;「波罕」拇指。 〔文意註解〕「上到伯曷拉,過伯亞拉巴的北邊,上到流便之子波罕的磐石」:『伯曷拉』位於耶利哥東南方約10公里,耶路撒冷東方約26公里;『伯亞拉巴』位於耶利哥東南方約6公里,耶路撒冷東方約26公里;『波罕的磐石』是猶大支派與便雅憫支派的交界石(參書十八17)。 【書十五7】「從亞割谷往北,上到底璧,直向河南亞都冥坡對面的吉甲。又接連到隱示麥泉,直通到隱羅結,」 〔呂振中譯〕「又從亞割山谷往北上底璧,直向谿谷南邊亞都冥坡對面的吉甲;那界線過到隱示麥水,其終點就在隱羅結;」 〔原文字義〕「亞割」麻煩,擾亂;「底璧」聖所;「亞都冥」紅潤的人;「吉甲」滾動,輪子;「隱示麥」太陽之泉;「隱羅結」漂洗者的泉源。 〔文意註解〕「從亞割谷往北,上到底璧,直向河南亞都冥坡對面的吉甲」:『亞割谷』位於死海北部東岸約3公里,長約十餘公里,與死海平行的一條山谷;『底璧』位於耶路撒冷東方約14公里,耶利哥西南方約11公里;『亞都冥』位於耶路撒冷東方約12公里,耶利哥西南方約11公里;『吉甲』不同於約書亞駐營處的吉甲,位於亞都冥坡下坡對面不遠處。 「又接連到隱示麥泉,直通到隱羅結」:『隱示麥泉』位於耶路撒冷東方約3公里,橄欖山麓的一條小溪;『隱羅結』位於耶路撒冷東南角,欣嫩子谷和汲淪溪的匯合處。 【書十五8】「上到欣嫩子谷,貼近耶布斯的南界(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又上到欣嫩谷西邊的山頂,就是在利乏音谷極北的邊界。」 〔呂振中譯〕「那界線又上欣嫩子平谷、到耶布斯的南阪坡(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界線又上西邊欣嫩平谷東面的山頂,就在利乏音山谷北面的儘邊;」 〔原文字義〕「欣嫩」悲嘆;「子」兒子;「貼近」(原文無此字);「耶布斯」被踐踏,打穀場;「耶路撒冷」平安的訓誨;「利乏音」巨人。 〔文意註解〕「上到欣嫩子谷,貼近耶布斯的南界(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欣嫩子谷』耶路撒冷西南側長約兩公里的山谷;『耶布斯』是大衛未佔領以前的古城名,後改名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緯度線與死海的北端相等,東距約但河約30公里,西距地中海約49公里。 「又上到欣嫩谷西邊的山頂,就是在利乏音谷極北的邊界」:『利乏音谷』始於耶路撒冷西南方約5公里,向西南延伸到伯利恆的西北方約4公里處的一條廣闊山谷。 【書十五9】「又從山頂延到尼弗多亞的水源,通到以弗崙山的城邑,又延到巴拉(巴拉就是基列耶琳)。」 〔呂振中譯〕「那界線又從山頂延到尼弗多亞的水源,出到以弗崙山那些城;又折到巴拉、就是基列耶琳;」 〔原文字義〕「延到」傾斜,畫輪廓;「尼弗多亞」開口;「以弗崙」像幼鹿的;「巴拉」女主人;「基列耶琳」森林之城。 〔文意註解〕「又從山頂延到尼弗多亞的水源,通到以弗崙山的城邑」:『尼弗多亞』位於耶路撒冷西北西約4公里,基遍南方約6公里的一個水泉;『以弗崙』位於耶路撒冷和基列耶琳之間的一座小山。 「又延到巴拉(巴拉就是基列耶琳)」:『巴拉』基列耶琳的舊名,位於耶路撒冷以西約15公里,基遍西南方約9公里。 【書十五10】「又從巴拉往西繞到西珥山,接連到耶琳山的北邊(耶琳就是基撒崙)。又下到伯示麥過亭納,」 〔呂振中譯〕「又從巴拉往西繞到西珥山,過到耶琳山阪坡的北邊(耶琳就是基撒崙);又下伯示麥,過亭納;」 〔原文字義〕「西珥」多毛的;「耶琳」森林;「基撒崙」希望;「伯示麥」太陽之家;「亭納」一部分。 〔文意註解〕「又從巴拉往西繞到西珥山,接連到耶琳山的北邊(耶琳就是基撒崙)」:『西珥山』不同於以東地的西珥山,位於梭烈谷上流北岸,介於巴拉和耶琳之間的一座小山;『耶琳山』位於耶路撒冷西方約17公里,伯利恆西北約18公里的一座小山。 「又下到伯示麥過亭納」:『伯示麥』位於耶路撒冷西方約24公里,希伯崙西北約27公里;『亭納』位於耶路撒冷西方約31公里,伯示麥西北約7公里。 【書十五11】「通到以革倫北邊,延到施基崙,接連到巴拉山,又通到雅比聶,直通到海為止。」 〔呂振中譯〕「出到北邊以革倫的阪坡,折到施基崙,過巴拉山,出雅比聶,界線的終點是海。」 〔原文字義〕「以革倫」移民,連根拔起;「施基崙」酩酊;「雅比聶」神導致建造。 〔文意註解〕「通到以革倫北邊,延到施基崙,接連到巴拉山」:『以革倫』非利士人的五大城區之一,位於基色西南方約11公里,梭烈谷南方約4公里;『施基崙』位於約帕東南方約26公里,梭烈谷的北岸;『巴拉山』位於以革倫西北方約9公里,亞實突東北方約15公里。 「又通到雅比聶,直通到海為止」:『雅比聶』位於約帕正南方約21公里,梭烈谷的西岸;『海』指地中海。 【書十五12】「西界就是大海和靠近大海之地,這是猶大人按著宗族所得之地四圍的交界。」 〔呂振中譯〕「西界是大海和海的沿岸。這是猶大人按家族所得四圍的地界。」 〔原文字義〕「猶大」讚美的;「交界」邊界,界線。 〔文意註解〕「西界就是大海和靠近大海之地,這是猶大人按著宗族所得之地四圍的交界」:『大海』指地中海。 〔話中之光〕(一)正如猶大支派拈鬮所得之地(參1~12節),經上的描述非常明確且詳盡。同樣,神所量給我們一生的屬靈產業,也全都在神的計劃和安排中,我們只要憑著信心順服神的帶領,一切都會成為我們的享受。 【書十五13】「約書亞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將猶大人中的一段地,就是基列亞巴,分給耶孚尼的兒子迦勒。亞巴是亞衲族的始祖(基列亞巴就是希伯崙)。」 〔呂振中譯〕「約書亞照永恆主所吩咐他的、將猶大人中一分地業、基列亞巴、分給了耶孚尼的兒子迦勒;亞巴是亞衲人的祖(基列亞巴就是希伯崙)。」 〔原文字義〕「照」向著,朝著;「基列亞巴(原文三字)」第四(首字);亞巴之城(次字);城鎮(末字);「耶孚尼」他將被面對;「迦勒」有才能的,勇敢,全心的;「亞衲」頸;「希伯崙」聯合。 〔文意註解〕「約書亞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將猶大人中的一段地,就是基列亞巴,分給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基列亞巴』希伯崙的原名,是亞衲族始祖亞巴佔據此城時所起的名字,迦勒取得後又改回叫希伯崙。 「亞巴是亞衲族的始祖(基列亞巴就是希伯崙)」:『希伯侖』位於耶路撒冷西南方約三十公里。 【書十五14】「迦勒就從那裡趕出亞衲族的三個族長,就是示篩、亞希幔、撻買;」 〔呂振中譯〕「迦勒就從那裏把亞衲人的三個兒子、示篩、亞希幔、撻買、趕出;他們是亞衲人的後代。」 〔原文字義〕「示篩」貴族;「亞希幔」我兄弟是個禮物;「撻買」犁溝。 〔文意註解〕「迦勒就從那裡趕出亞衲族的三個族長,就是示篩、亞希幔、撻買」:本節是書十37的補充說明。 【書十五15】「又從那裡上去,攻擊底璧的居民,這底璧從前名叫基列西弗。」 〔呂振中譯〕「他又從那裏上去攻擊底璧的居民;底璧從前名叫基列西弗。」 〔原文字義〕「底璧」聖所;「基列西弗」書本之城。 〔文意註解〕「又從那裡上去,攻擊底璧的居民,這底璧從前名叫基列西弗」:『底璧』不同於第七節的「底璧」,而是書十38的「底璧」,位於希伯崙西南方15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26公里;『基列西弗』即指底璧的原名(參士一11)。 【書十五16】「迦勒說:“誰能攻打基列西弗,將城奪取,我就把我女兒押撒給他為妻。”」 〔呂振中譯〕「迦勒說:『誰能擊破基列西弗,將城攻取,我就把我的女兒押撒給他為妻。』」 〔原文字義〕「奪取」捕捉,取得;「押撒」足鏈,腳鐲。 〔文意註解〕「迦勒說:誰能攻打基列西弗,將城奪取,我就把我女兒押撒給他為妻」:以愛女懸賞勇士,英雄美女相得益彰。 【書十五17】「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奪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兒押撒給他為妻。」 〔呂振中譯〕「迦勒的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攻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兒押撒給他為妻。」 〔原文字義〕「基納斯」獵人;「俄陀聶」神的獅子。 〔文意註解〕「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奪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兒押撒給他為妻」:『俄陀聶』迦勒的姪兒,後來又帶領以色列人脫離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薩田的暴政,成為以色列的第一位士師(參士三8~11)。 【書十五18】「押撒過門的時候,勸丈夫向她父親求一塊田,押撒一下驢,迦勒問她說:“你要什麼?”」 〔呂振中譯〕「押撒過門的時候,慫恿丈夫向她父親求塊田地;押撒一下驢,迦勒問她說:『你要甚麼?』」 〔原文字義〕「過門」進入,進去。 〔文意註解〕「押撒過門的時候,勸丈夫向她父親求一塊田」:『過門』指嫁到夫家;『勸丈夫』七十士希臘譯本作:「丈夫勸她」(參士一14)。 「押撒一下驢,迦勒問她說:你要什麼?」:『下驢』表示尊敬。 【書十五19】「她說:“求你賜福給我,你既將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給我水泉。”她父親就把上泉下泉賜給她。」 〔呂振中譯〕「她說:『請將一件祝福禮給我;你既給我住南地,求你也給我一塊有水的盆地。』她父親就把上盆地和下盆地都給了她。」 〔原文字義〕「賜福」祝福,興旺;「安置」給,置,放。 〔文意註解〕「她說:求你賜福給我,你既將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給我水泉」:『南地』指迦南地境內的南部地區,別是巴以南一片貧瘠乾地。 「她父親就把上泉下泉賜給她」:『上泉下泉』在底璧附近的一塊田地,高處和低處都有水泉。 〔靈意註解〕「上泉下泉」表徵聖靈是活水的泉源(參約四14;七38~39),一面從上面澆灌,另一面從裡面充滿。 〔話中之光〕(一)天父將我們安置在這乾涸的「南地」,人生在世,基本上無何能滋潤我們乾渴的心靈,唯有轉向天父,求祂賜福給我們,使我們得以時常享受聖靈的供應與滿足。 【書十五20】「以下是猶大支派按著宗族所得的產業:」 〔呂振中譯〕「以下這些城是猶大人的支派按家族所得的產業。」 〔原文字義〕「猶大(原文雙字)」讚美的(首字);兒子,孫子(次字)。 〔文意註解〕「以下是猶大支派按著宗族所得的產業」:『宗族』是在支派和家族之間的單位。 【書十五21】「猶大支派盡南邊的城邑,與以東交界相近的,就是甲薛、以得、雅姑珥、」 〔呂振中譯〕「猶大支派儘南邊的城、和以東交界相近的、是甲薛、以得、雅姑珥、」 〔原文字義〕「盡」末端,盡頭;「甲薛」耶和華積聚;「以得」羊群;「雅姑珥」他旅居。 〔文意註解〕「猶大支派盡南邊的城邑,與以東交界相近的,就是甲薛、以得、雅姑珥」:『甲薛』位於希伯崙西南方約33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10公里;『以得』位於迦薩之東南約8公里;『雅姑珥』位於希伯崙南方約35公里,別是巴東方約14公里。 【書十五22】「基拿、底摩拿、亞大達、」 〔呂振中譯〕「基拿、底摩拿、亞大達、」 〔原文字義〕「基拿」悲嘆;「底摩拿」河床,寂靜;「亞大達」節日,邊界。 〔文意註解〕「基拿、底摩拿、亞大達」:『基拿』位於希伯崙南方約22公里,別是巴東方約30公里;『底摩拿』位於別是巴東南方約44公里;『亞大達』位於希伯崙東南方約43公里,別是巴東南方約16公里。 【書十五23】「基低斯、夏瑣、以提楠、」 〔呂振中譯〕「基低斯、夏瑣、以提楠、」 〔原文字義〕「基低斯」聖所;「夏瑣」城堡;「以提楠」僱用。 〔文意註解〕「基低斯、夏瑣、以提楠」:『基低斯』可能就是加低斯,位於別是巴西南方約76公里,迦薩南方約95公里;『夏瑣』不同於書十一1的「夏瑣」,位於猶大地的儘南邊,確實地點不詳;『以提楠』位於猶大地的儘南邊,確實地點不詳。 【書十五24】「西弗、提煉、比亞綠、」 〔呂振中譯〕「西弗、提鍊、比亞綠、」 〔原文字義〕「西弗」城垛;「提煉」壓迫;「比亞綠」女主人。 〔文意註解〕「西弗、提煉、比亞綠」:『西弗』位於希伯崙南方約62公里,別是巴東南方偏南約32公里;『提煉』位於猶大地的儘南邊,確實地點不詳;『比亞綠』位於別是巴南方約29公里。 【書十五25】「夏瑣哈大他、加略希斯崙(加略希斯崙就是夏瑣)、」 〔呂振中譯〕「夏瑣哈大他、加略希斯崙(加略希斯崙就是夏瑣)、」 〔原文字義〕「夏瑣」城堡;「夏瑣哈大他」新夏鎖;「加略」城市;「希斯崙」被牆圍住。 〔文意註解〕「夏瑣哈大他、加略希斯崙(加略希斯崙就是夏瑣)」:『夏瑣哈大他』位於希伯崙南方約38公里,別是巴東方約33公里;『加略希斯崙』位於希伯崙南方約21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30公里,又名夏瑣,但不同於23節和書十一1的「夏瑣」。 【書十五26】「亞曼、示瑪、摩拉大、」 〔呂振中譯〕「亞曼、示瑪、摩拉大、」 〔原文字義〕「亞曼」他們的母親;「示瑪」聽;「摩拉大」出生,賽跑。 〔文意註解〕「亞曼、示瑪、摩拉大」:『亞曼』位於猶大地的儘南邊,確實地點不詳;『示瑪』位於別是巴西方約29公里,迦薩南方約31公里;『摩拉大』位於希伯崙西南方約35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7公里。 【書十五27】「哈薩迦大、黑實門、伯帕列、」 〔呂振中譯〕「哈薩迦大、黑實門、伯帕列、」 〔原文字義〕「哈薩迦大」好運村;「黑實門」沃土;「伯帕列」逃脫之地。 〔文意註解〕「哈薩迦大、黑實門、伯帕列」:『哈薩迦大』位於猶大地的儘南邊,確實地點不詳;『黑實門』位於猶大地的儘南邊,確實地點不詳;『伯帕列』位於希伯崙西南方約32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8公里。 【書十五28】「哈薩書亞、別是巴、比斯約他、」 〔呂振中譯〕「哈薩書亞、別是巴、和屬別是巴的廂鎮〔傳統:比斯約他〕、」 〔原文字義〕「哈薩書亞」豺狼村;「別是巴」七倍誓約的井;「比斯約他」耶和華的藐視。 〔文意註解〕「哈薩書亞、別是巴、比斯約他」:『哈薩書亞』位於別是巴東南方約2公里,鹽谷的南岸;『別是巴』位於希伯崙西南方約40公里,迦薩之東南東方約45公里;『比斯約他』』位於別是巴南方約29公里,和24節的「比亞綠」可能是姊妹城。 【書十五29】「巴拉、以因、以森、」 〔呂振中譯〕「巴拉、以因、以森、」 〔原文字義〕「巴拉」女主人;「以因」毀滅;「以森」骨頭。 〔文意註解〕「巴拉、以因、以森」:『巴拉』不同於9節的「巴拉」,位於希伯崙南南西方約42公里,別是巴東南方約11公里;『以因』位於猶大地的儘南邊,確實地點不詳;『以森』位於別是巴東南方約18公里。 【書十五30】「伊勒多臘、基失、何珥瑪、」 〔呂振中譯〕「伊勒多臘、基失、何珥瑪、」 〔原文字義〕「伊勒多臘」神的世代;「基失」愚蠢的;「何珥瑪」庇護所。 〔文意註解〕「伊勒多臘、基失、何珥瑪」:『伊勒多臘』位於以森的西北西方約5公里;『基失』位於希伯崙西南方約32公里,別是巴北方約10公里;『何珥瑪』位於希伯崙西南方約38公里,別是巴東方約11公里。 【書十五31】「洗革拉、麥瑪拿、三撒拿、」 〔呂振中譯〕「洗革拉、麥瑪拿、三撒拿、」 〔原文字義〕「洗革拉」迴繞;「麥瑪拿」堆肥;「三撒拿」棕櫚樹枝。 〔文意註解〕「洗革拉、麥瑪拿、三撒拿」:『洗革拉』位於別是巴西北方約22公里,迦薩東南方約24公里;『麥瑪拿』位於希伯崙西南方約26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14公里;『三撒拿』位於希伯崙西南方約29公里,別是巴北方約12公里。 【書十五32】「利巴勿、實忻、亞因、臨門,共二十九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呂振中譯〕「利巴勿、實忻、亞因臨門:共二十九座城,還有屬這些城的村莊。」 〔原文字義〕「利巴勿」目擊者;「實忻」噴泉;「亞因」泉水;「臨門」石榴樹。 〔文意註解〕「利巴勿、實忻、亞因、臨門,共二十九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利巴勿』位於南地,確實地點不詳,可能在「伯利巴勿」(參書十九6)附近,後來劃歸西緬轄地;『亞因』位於別是巴西北方約6公里,迦薩東南方約40公里;『臨門』位於希伯崙西南方約31公里,別是巴北方約16公里。 【書十五33】「在高原有以實陶、瑣拉、亞實拿、」 〔呂振中譯〕「在低原有以實陶、瑣拉、亞實拿、」 〔原文字義〕「高原」低地;「以實陶」懇求;「瑣拉」大黃蜂;「亞實拿」我將引起改變。 〔文意註解〕「在高原有以實陶、瑣拉、亞實拿」:『高原』原文是低原;『以實陶』位於耶路撒冷西方約22公里,基遍西南方約19公里;『瑣拉』大概是在毗斯加山附近,確實地點不詳;『亞實拿』位於耶路撒冷西方約21公里,伯示麥東北方約5公里。 【書十五34】「撒挪亞、隱干寧、他普亞、以楠、」 〔呂振中譯〕「撒挪亞、隱干寧、他普亞、以楠、」 〔原文字義〕「撒挪亞」丟開;「隱幹寧」花園噴泉;「他普亞」蘋果城市;「以楠」雙泉。 〔文意註解〕「撒挪亞、隱干寧、他普亞、以楠」:『撒挪亞』位於耶路撒冷西南西方約23公里,希伯崙西北方約23公里;『隱干寧』伯示麥附近低原的一個村莊,確實地點不詳;『他普亞』可能在隱干寧附近,確實地點不詳;『以楠』可能位於亞杜蘭和亭拿之間,確實地點不詳。 【書十五35】「耶末、亞杜蘭、梭哥、亞西加、」 〔呂振中譯〕「耶末、亞杜蘭、梭哥、亞西加、」 〔原文字義〕「耶末」高地;「亞杜蘭」人的正義;「梭哥」茂密的;「亞西加」被挖。 〔文意註解〕「耶末、亞杜蘭、梭哥、亞西加」:『耶末』位於伯利恆西方約22公里,希伯崙西北方約23公里;『亞杜蘭』位於希伯崙西北方約16公里,伯示麥南方約11公里;『梭哥』位於希伯崙西北方約22公里,伯利恆西方約24公里;『亞西加』位於耶末西方約3公里,梭哥西北方約2公里。 【書十五36】「沙拉音、亞底他音,基底拉、基底羅他音,共十四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呂振中譯〕「沙拉音、亞底他音、基底拉、基底羅他音:十四座城,還有屬這些城的村莊。」 〔原文字義〕「沙拉音」雙閘;「亞底他音」雙重裝飾;「基底拉」牆壁;「基底羅他音」兩面牆。 〔文意註解〕「沙拉音、亞底他音,基底拉、基底羅他音,共十四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沙拉音』位於伯示麥南方約4公里,梭哥西北方約4公里;『亞底他音』位於下伯和崙約6公里,亞雅崙北方約4公里;『基底拉』位於耶路撒冷西北西方約27公里,亞雅崙谷南方;『基底羅他音』位於基底拉附近,確實地點不詳。 【書十五37】「又有洗楠、哈大沙、麥大迦得、」 〔呂振中譯〕「又有洗楠、哈大沙、麥大迦得、」 〔原文字義〕「洗楠」指;「哈大沙」新的;「麥大迦得」迦得之塔。 〔文意註解〕「又有洗楠、哈大沙、麥大迦得」:『洗楠』猶大低原城鎮之一,確實地點不詳,可能就是撒南(彌一11);『哈大沙』位於迦薩東北方約26公里,亞實突東南方約20公里;『麥大迦得』位於希伯崙東方約19公里,別是巴北方約38公里。 【書十五38】「底連、米斯巴、約帖、」 〔呂振中譯〕「底連、米斯巴、約帖、」 〔原文字義〕「底連」葫蘆;「米斯巴」守望台;「約帖」神的賜福。 〔文意註解〕「底連、米斯巴、約帖」:『底連』位於別是巴西北方約30公里,迦薩東方約27公里;『米斯巴』位於希伯崙西北方約19公里,伯示麥南方約16公里;『約帖』猶大低原城鎮之一,確實地點不詳。 【書十五39】「拉吉、波斯加、伊磯倫、」 〔呂振中譯〕「拉吉、波斯加、伊磯倫、」 〔原文字義〕「拉吉」難以攻克的;「波斯加」岩石高處;「伊磯倫」似小牛。 〔文意註解〕「拉吉、波斯加、伊磯倫」:『拉吉』位於希伯崙西方約24公里,別是巴北方約36公里;『波斯加』位於希伯崙東方約18公里,別是巴北方約34公里;『伊磯倫』位於希伯崙西方約36公里,別是巴西北方約35公里。 【書十五40】「迦本、拉幔、基提利、」 〔呂振中譯〕「迦本、拉瑪斯〔有古卷:拉幔〕、基提利、」 〔原文字義〕「迦本」建築者;「拉幔」供應;「基提利」人的牆。 〔文意註解〕「迦本、拉幔、基提利」:『迦本』位於希伯崙西方約20公里,迦薩東方約41公里;『拉幔』位於希伯崙西方約21公里,別是巴西北方約37公里;『基提利』位於希伯崙西方約29公里,別是巴北方約30公里。 【書十五41】「基低羅、伯大袞、拿瑪、瑪基大,共十六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呂振中譯〕「基低羅、伯大袞、拿瑪、瑪基大:十六座城,還有屬這些城的村莊。」 〔原文字義〕「基低羅」眾牆;「伯大袞」大袞的住所;「拿瑪」可愛;「瑪基大」牧人之地。 〔文意註解〕「基低羅、伯大袞、拿瑪、瑪基大,共十六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基低羅』大概在非利士地的接壤,確實地點不詳;『伯大袞』位於約帕東南方約8公里,基色西北方約18公里;『拿瑪』猶大低原城鎮之一,確實地點不詳;『瑪基大』位於伯利恆西方約24公里,亞實突東方約26公里。 【書十五42】「又有立拿、以帖、亞珊、」 〔呂振中譯〕「又有立拿、以帖、亞珊、」 〔原文字義〕「立拿」鋪過的道路;「以帖」豐富的;「亞珊」煙。 〔文意註解〕「又有立拿、以帖、亞珊」:『立拿』位於希伯崙西北方約25公里,亞西加的西面約6公里;『以帖』位於希伯崙西北方約25公里,亞實突東南方約26公里;『亞珊』大概在「立拿」附近,確實地點不詳。 【書十五43】「益弗他、亞實拿、尼悉、」 〔呂振中譯〕「益弗他、亞實拿、尼悉、」 〔原文字義〕「益弗他」他開路;「亞實拿」我將引起改變;「尼悉」要塞,柱子。 〔文意註解〕「益弗他、亞實拿、尼悉」:『益弗他』位於希伯崙西北方10公里,伯示麥南方約20公里;『亞實拿』不同於33節的「亞實拿」,位於希伯崙西方約13公里,別是巴北方約37公里;『尼悉』位於希伯崙西北方12公里,伯利恆西南方約25公里。 【書十五44】「基伊拉、亞革悉、瑪利沙,共九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呂振中譯〕「基伊拉、亞革悉、瑪利沙:共九座城,還有屬這些城的村莊。」 〔原文字義〕「基伊拉」要塞;「亞革悉」欺騙;「瑪利沙」山頂。 〔文意註解〕「基伊拉、亞革悉、瑪利沙,共九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基伊拉』位於希伯崙西北方13公里,伯示麥南方約16公里;『亞革悉』位於希伯崙西北方18公里,伯利恆西南方約24公里;『瑪利沙』位於希伯崙西方約21公里,亞實突東南方約28公里。 【書十五45】「又有以革倫和屬以革倫的鎮市村莊。」 〔呂振中譯〕「又有以革倫、和屬以革倫的廂鎮和村莊;」 〔原文字義〕「以革倫」移民,連根拔起。 〔文意註解〕「又有以革倫和屬以革倫的鎮市村莊」:『以革倫』非利士人的五大城區之一,位於基色西南方約11公里,梭烈谷南方約4公里(參11節)。 〔話中之光〕(一) 【書十五46】「從以革倫直到海,一切靠近亞實突之地,並屬其地的村莊。」 〔呂振中譯〕「從以革倫與海之間、所有靠近亞實突的地、跟那些城的村莊。」 〔原文字義〕「靠近」手,邊;「亞實突」強而有力的。 〔文意註解〕「從以革倫直到海,一切靠近亞實突之地,並屬其地的村莊」:『海』指地中海;『亞實突』非利士人的五大城區之一,位於耶路撒冷西方約54公里,希伯崙西北方約48公里。 【書十五47】「亞實突和屬亞實突的鎮市村莊,迦薩和屬迦薩的鎮市村莊,直到埃及小河,並大海和靠近大海之地。」 〔呂振中譯〕「亞實突、和屬亞實突的廂鎮村莊;迦薩、和屬迦薩的廂鎮村莊;直到埃及小河、跟大海、與海的沿岸。」 〔原文字義〕「迦薩」強壯。 〔文意註解〕「亞實突和屬亞實突的鎮市村莊,迦薩和屬迦薩的鎮市村莊」:『迦薩』非利士人的五大城區之一,位於希伯崙西方約61公里,別是巴西北方約45公里。 「直到埃及小河,並大海和靠近大海之地」:『埃及小河』以色列領土的最南界,位於迦薩西南方約74公里,是一條流入地中海的小河,支流遍布西乃半島;『大海』指地中海。 【書十五48】「在山地有沙密、雅提珥、梭哥、」 〔呂振中譯〕「在山地有沙密、雅提珥、梭哥、」 〔原文字義〕「沙密」尖點,刺;「雅提珥」充裕的;「梭哥」茂密的。 〔文意註解〕「在山地有沙密、雅提珥、梭哥」:『沙密』位於希伯崙西南西方約20公里,別是巴北方約22公里;『雅提珥』位於希伯崙南南西方約21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21公里;『梭哥』不同於35節的「梭哥」,位於希伯崙西南方約18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23公里。 【書十五49】「大拿、基列薩拿(基列薩拿就是底璧)、」 〔呂振中譯〕「大拿、基列薩拿、(基列薩拿、就是底璧)、」 〔原文字義〕「大拿」神已審判;「基列薩拿」書本之城;「底璧」聖所。 〔文意註解〕「大拿、基列薩拿(基列薩拿就是底璧)」:『大拿』位於希伯崙西南方16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25公里;『基列薩拿』位於希伯崙西南方約15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26公里;『底璧』就是15節的「底璧」,請參閱15節註解。 【書十五50】「亞拿伯、以實提莫、亞念、」 〔呂振中譯〕「亞拿伯、以實提莫、亞念、」 〔原文字義〕「亞拿伯」果實;「以實提莫」我會出人頭地;「亞念」泉。 〔文意註解〕「亞拿伯、以實提莫、亞念」:『亞拿伯』位於希伯崙西南方19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22公里;『以實提莫』位於希伯崙南方16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29公里;『亞念』位於希伯崙南方21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21公里。 【書十五51】「歌珊、何倫、基羅,共十一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呂振中譯〕「歌珊、何倫、基羅:十一座城,還有屬這些城的村莊。」 〔原文字義〕「歌珊」拉近;「何倫」多沙的;「基羅」放逐。 〔文意註解〕「歌珊、何倫、基羅,共十一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歌珊』不是指埃及的歌珊,而是指死海東面,山地南面的一塊地區(參書十41),位於希伯崙西南方約18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23公里;『何倫』位於希伯崙西北方15公里,伯利恆西南方約17公里;『基羅』位於希伯崙北方10公里,伯利恆西南方約16公里。 【書十五52】「又有亞拉、度瑪、以珊、」 〔呂振中譯〕「又有亞拉、度瑪、以珊、」 〔原文字義〕「亞拉」埋伏;「度瑪」沉默;「以珊」支援。 〔文意註解〕「又有亞拉、度瑪、以珊」:『亞拉』位於希伯崙西南方約13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27公里;『度瑪』位於希伯崙西南方約15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25公里;『以珊』位於希伯崙西南方約18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25公里。 【書十五53】「雅農、伯他普亞、亞非加、」 〔呂振中譯〕「雅農、伯他普亞、亞非加、」 〔原文字義〕「雅農」睡著;「伯他普亞」蘋果地;「亞非加」圍繞。 〔文意註解〕「雅農、伯他普亞、亞非加」:『雅農』大概位於希伯崙東方,確實地點不詳;『伯他普亞』位於希伯崙西方約5公里,伯利恆西南方約24公里;『亞非加』位於希伯崙西南約3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37公里。 【書十五54】「宏他、基列亞巴(基列亞巴就是希伯崙)、洗珥,共九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呂振中譯〕「宏他、基列亞巴、(基列亞巴就是希伯崙)、洗珥:九座城,還有屬這些城的村莊。」 〔原文字義〕「宏他」蜥蝪所在處;「基列亞巴」亞巴之城;「希伯崙」聯合;「洗珥」小。 〔文意註解〕「宏他、基列亞巴(基列亞巴就是希伯崙)、洗珥,共九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宏他』大概是在希伯崙附近,確實地點不詳;『基列亞巴』希伯崙的原名,是亞衲族始祖亞巴佔據此城時所起的名字,迦勒取得後又改回叫希伯崙(參13節);『洗珥』位於希伯崙東北方約6公里,伯利恆南方約15公里。 【書十五55】「又有瑪雲、迦密、西弗、淤他、」 〔呂振中譯〕「又有瑪雲、迦密、西邊弗、淤他、」 〔原文字義〕「瑪雲」住所;「迦密」花園地;「西弗」城垛;「淤他」向外伸展。 〔文意註解〕「又有瑪雲、迦密、西弗、淤他」:『瑪雲』位於希伯崙南方約14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34公里;『迦密』位於希伯崙南南東方約13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34公里;『西弗』不同於14節的「西弗」,位於希伯崙東南方約7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37公里;『淤他』位於希伯崙南方約10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32公里。 【書十五56】「耶斯列、約甸、撒挪亞、」 〔呂振中譯〕「耶斯列、約甸、撒挪亞、」 〔原文字義〕「耶斯列」神栽種;「約甸」百姓的燃燒;「撒挪亞」丟開。 〔文意註解〕「耶斯列、約甸、撒挪亞」:『耶斯列』位於希伯崙西南方約9公里,別是巴北北東方約32公里;『約甸』位於希伯崙南方約7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35公里;『撒挪亞』不同於34節的「撒挪亞」,位於希伯崙西南南方約11公里,別是巴東北方約30公里。 【書十五57】「該隱、基比亞、亭納,共十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呂振中譯〕「該隱、基比亞、亭納:十座城,還有屬這些城的村莊。」 〔原文字義〕「該隱」擁有;「基比亞」擁有;「亭納」一部分。 〔文意註解〕「該隱、基比亞、亭納,共十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該隱』位於希伯崙東南方約6公里,隱基底西方約23公里;『亭納』不同於10節的「亭納」,位於希伯崙北方約19公里,伯利恆西方15公里。 【書十五58】「又有哈忽、伯夙、基突、」 〔呂振中譯〕「又有哈忽、伯夙、基突、」 〔原文字義〕「哈忽」顫慄;「伯夙」岩石之屋;「基突」牆。 〔文意註解〕「又有哈忽、伯夙、基突」:『哈忽』位於希伯崙北方約4公里,伯利恆西南方約18公里;『伯夙』位於希伯崙北方約6公里,耶路撒冷西南方約24公里;『基突』位於希伯崙北方約12公里,伯利恆西南方約13公里。 【書十五59】「瑪臘、伯亞諾、伊勒提君,共六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呂振中譯〕「瑪臘、伯亞諾、伊勒提君:六座城,還有屬這些城的村莊。」 〔原文字義〕「瑪臘」貧瘠;「伯亞諾」回應之屋,不幸之所;「伊勒提君」神是正直的。 〔文意註解〕「瑪臘、伯亞諾、伊勒提君,共六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瑪臘』位於希伯崙北方約9公里,伯利恆西南方約14公里;『伯亞諾』位於希伯崙北東北方約4公里,伯利恆東南方約18公里;『伊勒提君』位於希伯崙北方約17公里,伯利恆西方約10公里。 【書十五60】「又有基列巴力(基列巴力就是基列耶琳)、拉巴,共兩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呂振中譯〕「又有基列巴力(基列巴力就是基列耶琳)、拉巴:兩座城,還有屬這兩城的村莊。」 〔原文字義〕「基列巴力」巴力的城;「基列耶琳」森林之城;「拉巴」偉大。 〔文意註解〕「又有基列巴力(基列巴力就是基列耶琳)、拉巴,共兩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基列巴力』位於耶路撒冷西方約15公里,基遍西南方約9公里,又名基列耶琳(參9節);『拉巴』不同於書十三25的「拉巴」,位於耶路撒冷西方約11公里,基遍西南方約10公里。 【書十五61】「在曠野有伯亞拉巴、密丁、西迦迦、」 〔呂振中譯〕「在曠野有伯亞拉巴、密丁、西迦迦、」 〔原文字義〕「伯亞拉巴」沙漠地的房屋,凹地之處;「密丁」測量;「西迦迦」叢林。 〔文意註解〕「在曠野有伯亞拉巴、密丁、西迦迦」:『伯亞拉巴』位於耶利哥東南方約6公里,耶路撒冷東方約26公里;『密丁』位於耶路撒冷東方約15公里,伯利恆東方約17公里;『西迦迦』位於耶路撒冷東南方約16公里,伯利恆東方約18公里。 【書十五62】「匿珊、鹽城、隱基底,共六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呂振中譯〕「匿珊、鹽城、隱基底:六座城,還有屬這些城的村莊。」 〔原文字義〕「匿珊」鬆軟土壤;「隱基底」小羊的泉源。 〔文意註解〕「匿珊、鹽城、隱基底,共六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匿珊』位於伯利恆東方約16公里,耶利哥南方約21公里;『鹽城』位於耶路撒冷東方約24公里,耶利哥南方約16公里;『隱基底』位於希伯崙東南東方約28公里,西弗東方約25公里。 【書十五63】「至於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猶大人不能把他們趕出去,耶布斯人卻在耶路撒冷與猶大人同住,直到今日。」 〔呂振中譯〕「至於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猶大人卻不能把他們趕出;耶布斯人就和猶大人同住在耶路撒冷、直到今日。」 〔原文字義〕「耶路撒冷」平安的訓誨;「耶布斯」被踐踏,打穀場。 〔文意註解〕「至於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猶大人不能把他們趕出去」: 「耶布斯人卻在耶路撒冷與猶大人同住,直到今日」: 〔話中之光〕(一)「猶大人不能把他們趕出去。」他們能趕出亞衲族的三個族長(參14節),卻不能趕出耶布斯人。問題不在耶布斯人比亞衲族更強,問題乃在猶大人信心與順服的情況有了改變。甚麼時候,我們屬靈的情況跟不上神的要求,甚麼時候就會失敗。 叁、靈訓要義 【分配地業(三)】 一、猶大支派地業的疆界(1~12節): 1.「猶大支派按著宗族拈鬮所得之地是在盡南邊,到以東的交界,向南直到尋的曠野。…通到埃及小河,直通到海為止。這就是他們的南界」(1~4節):南界。 2.「東界是從鹽海南邊到約但河口」(5節):東界。 3.「北界,是從約但河口的海汊起,…上到欣嫩子谷,貼近耶布斯的南界。…直通到海為止」(5~11節):北界。 4.「西界就是大海和靠近大海之地」(12節):西界。 二、迦勒攻取地業的簡略過程(13~19節): 1.「將猶大人中的一段地,就是基列亞巴,分給耶孚尼的兒子迦勒。迦勒就從那裡趕出亞衲族的三個族長」(13~14節):迦勒分得基列亞巴,趕出亞衲族三族長。 2.「迦勒說:誰能攻打基列西弗,將城奪取,我就把我女兒押撒給他為妻。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奪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兒押撒給他為妻」(15~17節):迦勒的侄兒俄陀聶攻取基列西弗,得迦勒女兒押撒為妻。 3.「押撒過門的時候,…向她父親求…水泉。她父親就把上泉下泉賜給她」(18~19節):迦勒女兒押撒向她父親求得上泉下泉。 三、猶大支派地業內的城邑清單(20~63節): 1.「猶大支派盡南邊的城邑,…共二十九座城」(20~32節)。 2.「在高原有…共十四座城。…又有…共十六座城…又有…共九座城」(33~47節):合計三十九座城。 3.「在山地有…共十一座城…共九座城…又有…共十座城…又有…共六座城…又有…共兩座城」(48~60節):合計三十八座城。 4.「在曠野有…共六座城」(61~62節)。 5.「至於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猶大人不能把他們趕出去,耶布斯人卻在耶路撒冷與猶大人同住,直到今日」(63節):未能趕出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約書亞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約書亞記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