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約書亞記第四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以色列人過約但河()

   五、命先前所選十二人從河中各取一塊石頭過河(1~5)

   六、十二塊石頭做以色列人永遠紀念的證據(6~8)

   七、另立十二塊石頭在河中,以色列人都過河,尊約書亞為大(9~14)

   八、抬約櫃的祭司腳一落旱地,河水就回流漲過兩岸(15~18)

   九、以色列人在吉甲安營,並立那十二塊石頭做紀念(19~24)

 

貳、逐節詳解

 

【書四1國民盡都過了約但河,耶和華就對約書亞說:

   〔呂振中譯〕全國的人盡都過了約但河,永恆主對約書亞說:

   〔原文字義〕國民」國家,人民;「盡都」完全地,整個地。

   〔文意註解〕國民盡都過了約但河,耶和華就對約書亞說」:『國民盡都過了約但河』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僅約有四萬人過到約但河西面(13),其餘的人均留守在約但河東面。

   〔話中之光〕()過了,」在第三至四章記敘過約但河的經文裡,原文22次出現「過去 עָבַר(124610141617×2;四135781011×212132223×2),正好是希伯來字母的數目,而「過去 עָבַר」一詞與「希伯來人 עִבְרִי(創十四13)一詞原文的字根「עֵבֶר」相同。這個文字技巧提醒我們:屬靈的「希伯來人」不但要過幼發拉底河,離開「列祖在大河那邊所事奉的神」(二十四15);也要過約但河,「進入祂安息的應許」(來四1)

 

【書四2“你從民中要揀選十二個人,每支派一人,

   〔呂振中譯〕『你們要從人民中取十二個人,各族派一人各族派一人。

   〔原文字義〕揀選」挑選,選擇。

   〔文意註解〕你從民中要揀選十二個人,每支派一人」:『揀選』在渡河之前早已選定(參書三12);『十二個人,每支派一人』在此代表全以色列人。

   〔話中之光〕()他們是給神選召的,十二這數字就表達了這意思。神一切的選召都是在恩典中作的,祂不勉強人一定要答應祂的選召,但祂給人的選召一定是在恩典中的。那兩個半支派雖不願意來到河西,但神的選召並沒有改變。再向後看,當日若是有人不願意離開埃及,神也不會強迫他離開的。神向人發出呼召,受恩典吸引的人就跟上來。這些人就成了承受恩典的見證人。神既是在恩典中作這事,每一個接受恩典的人原來都不是配得選召的,所以都是石頭,沒有生命,與神那生命的大能與豐富無分無關。

 

【書四3吩咐他們說:‘你們從這裡,從約但河中,祭司腳站定的地方,取十二塊石頭帶過去,放在你們今夜要住宿的地方。’”

   〔呂振中譯〕要吩咐他們說:你們要從這裏、從約但河中、祭司們的腳站着的地方、拿起十二塊石頭來,帶過去,放在你們今夜要住宿的地方。

   〔原文字義〕站定(原文雙字)」立足之地(首字);立定。建立(次字);「住宿」過夜。

   〔文意註解〕吩咐他們說:你們從這裡,從約但河中,祭司腳站定的地方」:『祭司腳站定的地方』祭司的腳是站在約但河中的乾地上(參書三17)

         「取十二塊石頭帶過去,放在你們今夜要住宿的地方」:『十二塊石頭』表徵全體以色列人,記念他們走過約但河(7);『今夜要住宿的地方』指吉甲(20),位於耶利哥城東約二公里,為一片平原,適於紮營

   〔話中之光〕()這些原來與神無關的石頭,如今成了神的見證,因為神在他們身上作了工,把祂手中所作的印刻在他們身上。我們必須要指明這一點,這些石頭雖是神的見證人,背負著神的見證,但在本質上還是石頭。所以對人本身來說,他是並沒有可誇耀的,但是對神來說,那就是神無窮生命大能的彰顯。這事實對過去的以色列人是這樣,對現今的教會來說也是一樣,因為神能從石頭中興起亞伯拉罕的子孫。

         ()這十二塊石頭不是從河中隨便撿上來的,神指明這些石頭必須要從抬約櫃的祭司腳所站定的地方撿上來。約櫃乃是神在百姓中間的記號;約櫃在那裡,神就在那裡。所以百姓過約但河的時候,神是親自注視著他們,看他們經過約但河,看他們踏進迦南。他們踏上迦南地的每一個人,都是從神面前經過的。從另一面,我們又領會到每一個能享用應許的人,都是在神審判的光中經過。約櫃在會幕內,百姓看不見約櫃,神也不許人擅看約櫃。約櫃移動時,在行進的隊形安排中,百姓也不能見到約櫃,就是包裹起來的約櫃也不能看見,因為利未人圍繞在約櫃的四周,現在約櫃給固定在一個點上,每個人都從約櫃前經過,每個人都看見約櫃。神作這樣不尋常的安排,祂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祂給人享用應許的豐富,但人必須要經過神審判的光。

  ()神親自使河水斷流,神也親自給百姓施行審判。在河裡撿起的石頭是代表了人,並且是經過了紅海的人;他們雖然是得救了的人,但亞當的生命還沒有停止活動,他們還是帶著亞當的生命活著。神要亞當的生命停止活動,所以在斷了流的約但河中對付亞當的生命。因此從河東過來的人都要在神的審判中經過,把亞當的生命留在神的審判中,叫亞當的生命停止了活動的能力,叫過了河的人可以享用神的應許。這表明經過審判的十二塊石頭就給帶上河西作個紀念,也作個見證。

 

【書四4於是約書亞將他從以色列人中所預備的那十二個人,每支派一人,都召了來。

   〔呂振中譯〕於是約書亞將他從以色列人中所豫備的那十二個人、各族派一人、各族派一人、都召了來。

   〔原文字義〕預備」準備,安排;「召」召喚,邀請。

   〔文意註解〕於是約書亞將他從以色列人中所預備的那十二個人,每支派一人,都召了來」:『所預備的』指事先所選定的(2)

 

【書四5對他們說:“你們下約但河中,過到耶和華你們神的約櫃前頭,按著以色列人十二支派的數目,每人取一塊石頭扛在肩上。

   〔呂振中譯〕約書亞對他們說:『你們要過去、到約但河中,在永恆主你們的神的櫃前面,按着以色列人十二族派的數目,每人把一塊石頭扛在肩膀上,

   〔原文字義〕過到」經過,越過;「前頭」面,臉。

   〔文意註解〕對他們說:你們下約但河中,過到耶和華你們神的約櫃前頭」:『過到』原文與「希伯來人」同一字根,在書三、四兩章中共提到22(參書三12461014161717;四135781011111213222323),正好是希伯來字母的數目。(「希伯來人」原文字義是「過河的人」)

         「按著以色列人十二支派的數目,每人取一塊石頭扛在肩上」:『扛在肩上』表示石頭相當大,需要用肩扛,根據猶太人傳說,每塊石頭上寫有本支派的名字。

   〔靈意註解〕每人取一塊石頭扛在肩上」:表徵人人都該負起責任。

   〔話中之光〕()神吩咐以色列人要取十二塊石頭,每支派取一塊石頭。這些石頭明顯是代表了全體以色列人,就是被神選召來顯明祂的應許的人。這些人要作為神的見證,也是神的見證人。他們能成為神的見證是有一定的經歷的,沒有這些經歷,就不能成為神的見證,也不能成為神的見證人。神沒有在過紅海的時候作這樣的見證,因為那時他們僅僅是脫離了埃及,他們對神的經歷還沒有到達完整的地步。現今他們踏足在神的應許地上,對神的經歷還不能說是到了完全的地步,但原則上卻可以說是到了完整的地步,他們已經開始享用神所應許的。所以神就讓他們作為神的見證。

 

【書四6這些石頭在你們中間可以作為證據。日後你們的子孫問你們說:‘這些石頭是什麼意思?’

   〔呂振中譯〕這石頭好在你們中間做記號;日後你們的子孫若問說:這些石頭對於你們有甚麼意思?”」

   〔原文字義〕證據」記號。

   〔文意註解〕這些石頭在你們中間可以作為證據」:『證據』指具有意義的記號。

         「日後你們的子孫問你們說:這些石頭是什麼意思?」:『這些石頭』顯然是要留供後世作永遠的紀念(7)

   〔話中之光〕()人的問題,常是記憶力的失敗,不記得神的恩典,「忘記祂所行的,和祂顯給他們奇妙的作為」(詩七十八11)。沒有得恩典是一回事;人得了神的恩典,卻忘了恩,是一切敗壞悖逆的起因。

 

【書四7你們就對他們說:‘這是因為約但河的水在耶和華的約櫃前斷絕;約櫃過約但河的時候,約但河的水就斷絕了。這些石頭要作以色列人永遠的紀念。’”

   〔呂振中譯〕你們就可以對他們說:是因為約但河的水從永恆主的約櫃前面截斷了;當櫃過約但河的時候,約但河的水截斷了,故此這些石頭要給以色列人做紀念物、直到永遠。

   〔原文字義〕斷絕」剪除,砍掉;「永遠(原文雙字)」一直到(首字);永遠,永久(次字);「紀念」紀念物,記憶。

   〔文意註解〕你們就對他們說:這是因為約但河的水在耶和華的約櫃前斷絕」:『斷絕』指河水停止流動。

         「約櫃過約但河的時候,約但河的水就斷絕了」:指約但河斷流直到約櫃過了河。

         「這些石頭要作以色列人永遠的紀念」:『永遠的紀念』指紀念在神的大能下,全體以色列人走在乾地上過了約但河,表徵受割禮脫去肉體的情慾(參書五2~8;西二11)

   〔話中之光〕()正如摩西帶領百姓過紅海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寫歌紀念(參出十五1~18);約書亞帶領百姓過了約但河,神也不著急讓他們立刻開始爭戰,而是吩咐他們立石紀念,讓後代牢記神在他們中間所行的這件「奇事」(士三5)。過約但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紀念神所顯明的心意;同樣,事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明白神要在我們身上要做成的工。

         ()「神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四24)。但罪人都是健忘的,我們的眼目很容易被環境吸引,以致忘記神在我們身上的作為和恩典。所以神也用許多外面的形式來提醒我們裡面「永遠的紀念」,在舊約裡有獻祭、潔淨禮儀和耶和華的節期(利二十三2),在新約裡有洗禮(太二十八19)和聖餐(路二十二19)

 

【書四8以色列人就照約書亞所吩咐的,按著以色列人支派的數目,從約但河中取了十二塊石頭,都遵耶和華所吩咐約書亞的行了。他們把石頭帶過去,到他們所住宿的地方,就放在那裡。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就照約書亞所吩咐的這樣去行;他們照永恆主所告訴約書亞的、按以色列人族派的數目、從約但河中間、拿起十二塊石頭來,帶着過河,到住宿的地方,就放在那裏。

   〔原文字義〕住宿的地方」商隊的客店,寄宿處。

   〔文意註解〕以色列人就照約書亞所吩咐的,按著以色列人支派的數目」:『以色列人支派的數目』指十二支派。

         「從約但河中取了十二塊石頭,都遵耶和華所吩咐約書亞的行了」:這裡強調取石作紀念一事,完全遵照神的命令而行。

         「他們把石頭帶過去,到他們所住宿的地方,就放在那裡」:『所住宿的地方』指紮營的地方。

   〔話中之光〕()這事不是約書亞一人獨斷獨行的,而是十二支派,每支派一人作代表,每人取一塊石頭,扛在肩上,從河底帶到岸上。這樣,他們都有同樣的經驗,同樣的見證;可以彼此提醒,互相印證,記得救恩的真確,見證神大能的實在。

 

【書四9約書亞另把十二塊石頭立在約但河中,在抬約櫃的祭司腳站立的地方。直到今日,那石頭還在那裡。

   〔呂振中譯〕約書亞把十二塊石頭立在約但河中間,在抬約櫃的祭司的腳站立的地方;直到今日、那些石頭還在那裏。

   〔原文字義〕立」直立,豎立;「站立的地方」立足之地。

   〔文意註解〕約書亞另把十二塊石頭立在約但河中,在抬約櫃的祭司腳站立的地方」:『立在約但河中』究竟是堆壘在一起,或是有秩序的安放,聖經並沒有說明。

         「直到今日,那石頭還在那裡」:表示那些石頭可以辨認出來。

   〔靈意註解〕另把十二塊石頭立在約但河中」:表徵經過水(受浸)的人都經歷與基督同死。

   〔話中之光〕()神叫約書亞吩咐以色列人,把原來在河底的石頭,取十二塊來,帶到吉甲營中,放在那裏;另把十二塊石頭,立在約但河中。這是表明代替的意思。我們本來是該死該滅亡的罪人,神差祂的兒子基督耶穌降世,為我們死;使信祂的人,可以不滅亡,而得進入應許之地。這救恩當時時記念。

         ()聖經沒有說出另外這十二塊石頭是在那裡取來的,但照著作預表的原則來看,它們該是在河東那邊帶來的。它們留在祭司所站的河中,正是說出了給定罪的亞當生命,它的結局就是死。這樣看來,帶上河西的石頭表明了復活的生命,留在河中的石頭表明了不能享用神的亞當的生命。

         ()約但河滿了水,誰走到河中,誰就要淹死在那裡。所以約但河就是表明死亡,從河東走到河西,就是從死亡中經過。進到水中就是進入死,從河裡上來就是復活。神的約櫃在河中,以色列人就從乾地走過,沒有淹死在河中,但總是走過死亡的路程。每一個來到神面前的人,在祂的光中一定看見人的天然是不該保留的,都是該死的。現在因著神的工作,百姓都在河裡上來了。雖是從河中上來,但卻留下了一些事物,就是天然的生命。

         ()過約但的領袖,最大的就是約書亞。河東的石頭,是約書亞自己動手把牠立在約但河中的。這是表明教會的領袖,必須奮勇爭先,自己做死去的工夫,才能感動會眾。作領袖的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四10~12說:「身上常帶凓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因為我們這活凓的人,是當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這樣看來,死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

 

【書四10抬約櫃的祭司站在約但河中,等到耶和華曉諭約書亞吩咐百姓的事辦完了,是照摩西所吩咐約書亞的一切話。於是百姓急速過去了。

   〔呂振中譯〕抬櫃的祭司站在約但河中間,等到永恆主吩咐約書亞告訴人民的事、照摩西所吩咐約書亞的、都作完了,人民便急忙忙過去。

   〔原文字義〕辦完」完成,結束;「急速」快速,加速。

   〔文意註解〕抬約櫃的祭司站在約但河中,等到耶和華曉諭約書亞吩咐百姓的事辦完了」:『吩咐百姓的事』指取石(8)又立石(9)作紀念之事。

         「是照摩西所吩咐約書亞的一切話」:聖經並未記載摩西曾吩咐約書亞如何渡過約但河之事,故本句話加插在此,可能是為了強調渡過約但河乃是摩西念茲在茲的大事,也可能是強調約書亞乃是繼承摩西的領袖。

         「於是百姓急速過去了」:『急速』意指沒有耽延。

   〔靈意註解〕抬約櫃的祭司站在約但河中,等到耶和華曉諭約書亞吩咐百姓的事辦完了」:表徵神的同在是眾民平安的保證。

   〔話中之光〕()祭司的責任何等重大,他們真是「舉足輕重」,好像以色列人的生命,都放在他的肩膊上,約但河的水,或漲或落,都聽候他兩腳的指揮一般。

         ()祭司的肩,要扛抬到岸,不能中途放下,藉卸仔肩。享權利的是百姓,受辛苦的是祭司。祭司的肩膊,要忍耐,要努力,祭司的眼睛,要仰天,要望主,主命落水便落水,主命上岸便上岸,他們沒有自己的意思。

 

【書四11眾百姓盡都過了河,耶和華的約櫃和祭司就在百姓面前過去。

   〔呂振中譯〕眾民盡都過了河,永恆主的櫃和祭司們纔過去、在人民前面。

   〔原文字義〕盡都」完全地,整個地。

   〔文意註解〕眾百姓盡都過了河,耶和華的約櫃和祭司就在百姓面前過去」:指約櫃和祭司是最先踏進約但河中(參書三10),又是最後踏出約但河。

   〔話中之光〕()祭司們踏入河中需要信心,站在河中也需要信心,跟隨神的人,無論是走、是站都需要信心。

 

【書四12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都照摩西所吩咐他們的,帶著兵器在以色列人前頭過去。

   〔呂振中譯〕如便子孫、迦取子孫、瑪拿西半族派的人都過去、列好了陣、在以色列人前面,照摩西所吩咐他們的。

   〔原文字義〕流便」看哪一個兒子;「迦得」軍隊;「瑪拿西」導致遺忘。

   〔文意註解〕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都照摩西所吩咐他們的,帶著兵器在以色列人前頭過去」:『照摩西所吩咐他們的』請參閱民三十二20~22

 

【書四13約有四萬人都準備打仗,在耶和華面前過去,到耶利哥的平原,等候上陣。

   〔呂振中譯〕他們約有四萬人、都武裝好了、準備打仗,在永恆主面前進行、到耶利哥原野、等候上陣。

   〔原文字義〕準備」裝備好,準備好;「打仗」戰爭,戰事;「耶利哥」它的月亮;「上陣」戰役。

   〔文意註解〕約有四萬人都準備打仗,在耶和華面前過去,到耶利哥的平原,等候上陣」:『約有四萬人』這兩支派半二十歲以上能打仗的人數至少有十萬人(參民二十六71834),可見泰半留在約但河東保護自己的土地和家人。

   〔話中之光〕()「等候上陣,」,但卻等了好多天才有機會使用這些兵器(參士六21),因為以色列人過河的時間、地點和方式都出人意外,迦南人沒有來得及阻擊他們。而神也像昔日在紅海邊親自為百姓爭戰一樣(參士十四13),用自己的大能讓耶利哥的城牆倒塌了(參士六2~5)。但神並沒有因此不讓百姓「帶著兵器」、「等候上陣」,而是要我們不但「要靠著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弗六10),而且「要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弗六13),這才是與神同工。

 

【書四14當那日,耶和華使約書亞在以色列眾人眼前尊大,在他平生的日子,百姓敬畏他,像從前敬畏摩西一樣。

   〔呂振中譯〕那一天、永恆主使約書亞在以色列眾人眼中成為尊大;儘他一生的日子、人民都敬畏他、像敬畏摩西一樣。

   〔原文字義〕尊大」尊崇,使尊大;「平生」活著的,有生命的;「敬畏」敬畏,懼怕。

   〔文意註解〕當那日,耶和華使約書亞在以色列眾人眼前尊大」:『當那日』即指渡過約但河那日;『眼前尊大』指因所言所行顯出的超越常人效果,而被人視為神的僕人,給予特別的尊敬。

         「在他平生的日子,百姓敬畏他,像從前敬畏摩西一樣」:『平生的日子』約書亞享年一百一十歲(參書二十四29)

   〔靈意註解〕當那日,耶和華使約書亞在以色列眾人眼前尊大」:約書亞表徵基督被人高舉。

   〔話中之光〕()神當初用分開紅海的神跡,建立了摩西的權柄(參出十四31);現在也藉著過約但河的神蹟,建立了約書亞的權柄(參士三7),使「百姓敬畏他,像從前敬畏摩西一樣」。而到了新約的時候,神還要建立另一個約書亞——耶穌基督的權柄:「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祂」(路九35)。神工作的法則,是讓我們借著順服祂所設立的權柄來順服神;我們若不能學會順服權柄,就不可能學會順服神,也就不可能在屬靈的爭戰中得勝。

         ()人民不看領袖怎麼說,而看他怎麼做。百姓因為約書亞領他們渡過約但河,看見他所擔當的責任,因而尊敬他。他好像摩西一樣,會得到以色列人世世代代的尊敬。以色列在那時雖不是世界的強國,約書亞依照神的指示負起責任,他的榮譽比「超級大國」的英雄更加榮耀。可見把事情做得正確,比把事情做得圓滿更重要。

 

【書四15耶和華曉諭約書亞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約書亞說:

   〔原文字義〕曉諭」說,發言。

   〔文意註解〕耶和華曉諭約書亞說」:神有意抬高約書亞在以色列人心目中的地位,所以過河的一切細節指令,都是通過約書亞發出的。

 

【書四16“你吩咐抬法櫃的祭司從約但河裡上來。”

   〔呂振中譯〕『你要吩咐抬法櫃的祭司從約但河裏上來。』

   〔原文字義〕抬」舉起,承擔;「上來」上升,攀登。

   〔文意註解〕你吩咐抬法櫃的祭司從約但河裡上來」:『從約但河裡上來』他們事奉命下到約但河水裡站住(參書三8),也奉命走過約但河從河裡上來(17)

 

【書四17約書亞就吩咐祭司說:“你們從約但河裡上來。”

   〔呂振中譯〕約書亞就吩咐祭司們說:『你們從約但河裏上來。』

   〔原文字義〕吩咐」命令。

   〔文意註解〕約書亞就吩咐祭司說:你們從約但河裡上來」:『上來』即指上到岸上。

   〔話中之光〕()神怎樣「曉諭約書亞」(15),約書亞就怎樣「吩咐祭司」,而祭司就怎樣去行。約書亞和祭司並不是沒有自由意志,而是願意用自由意志去順服神,因為他們相信神的帶領是最好的。

 

【書四18抬耶和華約櫃的祭司從約但河裡上來,腳掌剛落旱地,約但河的水就流到原處,仍舊漲過兩岸。

   〔呂振中譯〕抬永恆主約櫃的祭司從約但河中間上來;祭司們的腳剛拔起來到旱地上,約但河的水就流回原處,按素常的樣子漲滿兩岸。

   〔原文字義〕掌」腳底,手掌;「旱地」乾地;「原處」立足之地,地點。

   〔文意註解〕抬耶和華約櫃的祭司從約但河裡上來,腳掌剛落旱地」:『腳掌剛落旱地』可見上游那停在亞當城附近的河水(參書三16),早已適時奔流而下。

         「約但河的水就流到原處,仍舊漲過兩岸」:意指約但河的水位仍舊恢復到原先春季氾濫時的水位(參書三15)

   〔話中之光〕()祭司們「從約但河裡上來」之前,河水已經開始回流了,所以他們的「腳掌剛落旱地,約但河的水就流到原處」。神的曉喻、約書亞的吩咐和祭司們的行動環環相扣,人殷勤地照著神的話語去行當盡的本分,這才是與神同工。

         ()過約但河從祭司「抬起約櫃,在百姓前頭走」(參士三6)開始,以「抬耶和華約櫃的祭司從約但河裡上來」結束。當代表神同在的約櫃停留在河中的時候,神的恩典之門是敞開著的;當約櫃一離開約但河,恩典之門就關閉了。今天正是神的恩典之門大開的時候,我們「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祂,相近的時候求告祂」(賽五十五6)

 

【書四19正月初十日,百姓從約但河裡上來,就在吉甲,在耶利哥的東邊安營。

   〔呂振中譯〕正月十日、人民從約但河裏上來,就在吉甲、耶利哥東邊紮營。

   〔原文字義〕吉甲」輥去;「安營」紮營。

   〔文意註解〕正月初十日,百姓從約但河裡上來,就在吉甲,在耶利哥的東邊安營」:『正月初十日』即逾越節前的第四天,也是挑選逾越節羔羊的日子(參出十二36);『吉甲』位於耶利哥城的東邊約二公里,是一片平原,適於紮營。

 

【書四20他們從約但河中取來的那十二塊石頭,約書亞就立在吉甲,

   〔呂振中譯〕他們從約但河裏取來的那十二塊石頭、約書亞給立在吉甲。

   〔原文字義〕立」直立,豎立;「吉甲」輥去。

   〔文意註解〕他們從約但河中取來的那十二塊石頭,約書亞就立在吉甲」:『那十二塊石頭』請參閱8節。

   〔靈意註解〕他們從約但河中取來的那十二塊石頭,約書亞就立在吉甲」:表徵經過水(受浸)的人都經歷與基督同活。

   〔話中之光〕()「從約但河中取來的那十二塊石頭」是人用肩扛過去的(5),不會很大,在耶利哥平原很不起眼,不會像巴別塔那樣「塔頂通天」(創十一4)。這正如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工作,在別人看來不過是平凡的石頭,但在我們的心裡卻是過約但河的「奇事」(參士三5)

         ()吉甲是以色列人渡過約但河以後,第一個安營的地方,那十二塊石頭,就放在那裏。不是要放在內地,也不是在後來建都的地方。因為起初蒙恩的經歷,是最清楚,最寶貴的。本來在深水淤泥中的石頭,現在被救拔出來,得見天日,是多麼不同的改變!

         ()這樣記念神的恩典,有長久的教育意義,不僅是為了當世的人,也是為他們的子孫。我們如果不希望救恩在我們這一代止住,就應該注重對後代的教育,把神大能的作為記載下來。教會應當注意歷史,不要作沒有根的人。福音的開始,不是在遠方,先要將神的大能大德,傳給後代的子孫。

         ()這石頭的史事,在以弗所書第二章得以重述。我們死在罪惡過犯之中,無望地埋在墳墓,好似石頭在死亡的河床。但是神大能的手與伸出來的膀臂帶領我們出來,與基督一同復活。基督的復活在神的眼中看,正是紀念的石頭,變更我們的地位,我們必永不退後。這些石頭必然呼叫,因為以色列回轉到約但河,回到老地方去。但是基督的空墳墓已經引導我們,不再留戀世俗的逸樂與憂慮。祂已經帶我們出來。我們要在復活的基督裡站穩,不然怎會有安息?

         ()我們也必須有屬於自己的吉甲。泛泛地承認自己已經與基督同死同復活是不夠的;應該運用在我們內裡和外在的生活中。若與基督同死,就需治死自己屬地的肢體,脫去舊人的行為,也就是革除惱恨、忿怒、嚷鬧、譭謗和各樣可恥的狎談。既與基督一同復活,就需尋求天上的事。我們不敢聲稱罪已死了,罪律已被挪除了;但是,就立場而言,我們的確已經向著罪死了。靠著信心,我們已向著罪死了。

 

【書四21對以色列人說:“日後你們的子孫問他們的父親說:‘這些石頭是什麼意思?’

   〔呂振中譯〕對以色列人說:『日後你們的子孫若問他們的父親說:這些石頭甚麼意思?”」

   〔原文字義〕日後」將來,明天。

   〔文意註解〕對以色列人說:日後你們的子孫問他們的父親說:這些石頭是什麼意思?」:神定意要藉十二塊紀念石,將以色列人過約但河的神蹟奇事流傳後代,因為它代表了極深的屬靈意義,值得神的兒女紀念。

   〔話中之光〕()這十二塊石頭,要使他們永遠紀念走乾地過約但河的事蹟。他們的子孫看見這些石頭,聽到這件事,就會想起神的作為。你有沒有藉特別的日期,藉著某些節期和地點來幫助子孫明白神在你身上的偉大作為呢?你曾否花時間,把神為你所做的大事告訴他們,包括赦免你的罪、拯救你、垂聽你的禱告、供給你的需要?把你的經歷告訴家人,能使你的家人記住神的信實,並歷久常新。

 

【書四22你們就告訴他們說:‘以色列人曾走乾地過這約但河,

   〔呂振中譯〕你們就可以講給你們的子孫知道、說:當日以色列人過這約但河、是在乾地上過來的。”」

   〔原文字義〕乾地」旱地。

   〔文意註解〕你們就告訴他們說:以色列人曾走乾地過這約但河」:『這約但河』當年的約但河河水流量,極其浩大,經過三千多年的氣候變遷,如今的流量僅及當年的百分之三,故很難想像當日約二百萬以色列人過約但河時的情景。

 

【書四23因為耶和華你們的神在你們前面使約但河的水乾了,等著你們過來,就如耶和華你們的神從前在我們前面使紅海乾了,等著我們過來一樣,

   〔呂振中譯〕因為永恆主你們的神使約但河的水在你們前面乾了、等着你們過來,正如永恆主你們的神對蘆葦海所行的、使它從我們面前乾了、等着我們過來一樣;

   〔原文字義〕乾」使乾燥,乾涸。

   〔文意註解〕因為耶和華你們的神在你們前面使約但河的水乾了,等著你們過來」:『等著你們過來』指神暫停川流不息的河水,等到以色列人全都過河。

         「就如耶和華你們的神從前在我們前面使紅海乾了,等著我們過來一樣」:這裡將『使約但河的水乾了』和『使紅海乾了』相提並論,一個是使流水在上游『停住,立起成壘』(參書三16),一個是『使水分開水在他們的左右作了牆垣』(參出十四21~22),都顯示了神的大能。

   〔話中之光〕()約書亞提醒百姓:神過去怎樣領「我們」過紅海,現在也怎樣領「你們」過約但河;神過去怎樣救百姓脫離埃及為奴之地,現在也怎樣領百姓進入迦南應許之地。新一代的「你們」和老一代的「我們」一起見證了神是初、神是終(啟二十一6),「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一6)

         ()經過死而活在神的應許裡,這就是從死亡得生命,是神在人身上所要作成的工,使人脫離天然的生命而活在復活的生命中。人能從死亡中得生命,乃是十字架在人身上作工的結果。十字架就像約但河一樣!叫碰到它的人都經歷死,但是十字架的目的不是叫人死,而是叫人接受榮耀的復活,死只是一個過程。所以經過十字架的人,都經歷了復活的大能,而活在屬天的生命中。這經歷正是主再三的向門徒說明的,「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太十六24~25)

 

【書四24要使地上萬民都知道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也要使你們永遠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

   〔呂振中譯〕好使地上萬族之民都知道永恆主的手大有能力,也使你們日日不斷地敬畏永恆主你們的神。』

   〔原文字義〕大有能力」強壯的,強大的。

   〔文意註解〕要使地上萬民都知道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地上萬民』指所有的外邦人;『手大有能力』指神手的作為顯示能力極大。

         「也要使你們永遠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你們』指以色列人;『永遠敬畏』指世世代代畏懼並尊崇神神手的作為。

   〔靈意註解〕要使地上萬民都知道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表徵出乎神大能的作為,屬神的人才能經歷與基督同死、同復活(參羅六3~6)

   〔話中之光〕()這些石頭所紀念的,第一是「約但河的水在耶和華的約櫃前斷絕」(7),也就是神的大能;第二是「以色列人曾走幹地過這約但河」(22),也就是人的跟隨。而神行這事的目的,第一是「要使地上萬民都知道,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讓世人認識真神;第二是「要使你們永遠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讓選民遵守聖約(參出十九5~6)。許多年之後,這些石頭都不見了,但神卻差派施洗約翰來到這一帶,提醒祂的百姓悔改遵守聖約,為第二個約書亞——耶穌基督的來臨預備人心(參可一2)

         ()神從來不會隨便行神蹟,祂所行的「奇事」並不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更不是用來滿足人的好奇,而是為了成就神自己永恆的計畫。同樣,主耶穌所行的神跡奇事,乃是「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約二十31)

         ()十字架是主的經歷,神要把主的經歷作在我們的身上叫我們可以藉著主的經歷脫離貧乏,進入豐富。我們是憑著主的所作而享用主應許的豐富,正如百姓是因著約櫃先進到水中,才能從乾地走上迦南地。是神的作為成全神的應訐。過約但河的歷史是這樣,十字架的經歷也是這樣。留在河中的石頭是死的記號,立在吉甲的石頭是復活的見證。這些作見證的事物,「要使地上萬民都知道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也要使你們永遠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

 

叁、靈訓要義

 

【立石為證】

   一、神命取河中石頭作證據(1~8)

         1.耶和華就對約書亞說:你從民中要揀選十二個人,每支派一人」(1~2):揀選十二人代表全體以色列人十二支派。

         2.「從約但河中,祭司腳站定的地方,取十二塊石頭帶過去,放在你們今夜要住宿的地方」(3):從河中取十二塊石頭,見證以色列人都曾經過水。

         3.按著以色列人十二支派的數目,每人取一塊石頭扛在肩上」(5):扛在肩上表徵人人都該負起責任。

         4.「這些石頭在你們中間可以作為證據。約櫃過約但河的時候,約但河的水就斷絕了。這些石頭要作以色列人永遠的紀念」(6~7):石頭作證據,見證河水斷絕。

   二、神使約書亞在民中尊大(9~14)

         1.「約書亞另把十二塊石頭立在約但河中,在抬約櫃的祭司腳站立的地方」(9):另立十二塊石頭在河中,見證以色列人都曾經過死。

         2.「抬約櫃的祭司站在約但河中,等到耶和華曉諭約書亞吩咐百姓的事辦完了」(10):表徵神的同在是眾民平安的保證。

         3.「眾百姓盡都過了河,耶和華的約櫃和祭司就在百姓面前過去」(11):過河之後,神的約櫃仍舊走在前面。

         4.「當那日,耶和華使約書亞在以色列眾人眼前尊大」(14):約書亞表徵基督被人高舉。

   三、立石紀念神的大能(15~24)

         1.「耶和華曉諭約書亞說:你吩咐抬法櫃的祭司從約但河裡上來」(15~16):神的話是一切行動的根據。

         2.「抬耶和華約櫃的祭司從約但河裡上來,腳掌剛落旱地,約但河的水就流到原處,仍舊漲過兩岸」(18):表示河水的斷絕和復原都在乎神。

         3.「正月初十日,百姓從約但河裡上來,就在吉甲,在耶利哥的東邊安營」(19):正月初十日是預備逾越節羊羔的日子。

         4.「他們從約但河中取來的那十二塊石頭,約書亞就立在吉甲,要使地上萬民都知道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也要使你們永遠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2024):出乎神大能的作為,才能經歷與基督同死、同復活(參羅六3~6)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約書亞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約書亞記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