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数记第二十八章短篇信息 目录: 民数记第二十八章读经札记 王国显 民数记第二十八章读经札记 李世峥 祝祭日条例 民廿八—廿九 聚会 民数记逐章查经课程(谭志阳) 民数记第二十八章读经札记
王国显 一般人都重看带领的人,但神却是看重活在祂面前的人。人在神面前活得对,活得准确,谁来作带领的人就不是大问题,因为神自己才是真正作带领的。人活得对,会寻求神,根据神,和追求满足神,神应许的福就沛然下降,不会有难处。不然,人成了神的难处,神的应许成就在人身上也有了难处。神显明了约书亚作摩西的接班人以后,接着就晓谕摩西吩咐以色列人学习献祭的事,从每天常献的祭到节期所要献的祭,都详尽的向百姓说明。在旷野的日子,他们大概只有常献的燔祭,至于安息日和月朔的献祭就很少题及,至于在节期的献祭,神本来的吩咐是在百姓进入迦南以后才执行,所以对于献祭的事,百姓就是到了约但河东的日子,一般说来还是生疏的。因此神题醒他们要从献祭的事上去学习寻求神,使他们在神面前活得准确,可以保持他们常活在神的应许中,不至迷失。关于献祭的事,利未记的记载是重在祭的本身,民数记的记载是重在祭的执行时的内容,而申命记的记载是重在借着献祭的事而引进实际的生活。不管从那一个角度去看祭,目的都是要神的百姓准确的活在神的面前。 称为神的食物的祭—燔祭 神这一次教导神的百姓献祭,重点是放在燔祭上,虽然也带着其他的祭,特别是在节期所献上的,但是很显然的是以燔祭为主要的祭。燔祭的目的是寻求神的悦纳,承认神是一切的主,这一个承认实在是满足神。因此,神称燔祭“是献给我作馨香火祭的食物”(廿八:2),是让神得饱足的,是填满神在感觉上的缺欠的。转到人的这一边来看燔祭,就会留意到,借着燔祭的献上来保守人留在蒙悦纳的地位上,使人常常生活在神的应许中。因为一个真上懂得燔祭的人,他知道把人自己全然献上是理所当然的。在燔祭中,首先叫人认识罪人的地位,再次是知道人已经享用了赦免的恩典,进入了安息,因着思念恩典就引进第三步,确认人的不配,和赐恩的主的宝贵,因而产生了寻求祂的喜悦的心意。燔祭把神的心思和人的经历都表明了出来,不认识恩典的人不会献燔祭,会献燔祭的人一定不保留自己。神借着献燔祭的安排,使祂的百姓不住的学习保守自己在神面前得蒙喜悦。我们活在新约的人,虽不再按着字句献燔祭,但燔祭的精意还是我们所爱慕去追求得着的。 常献的燔祭 神指著作为神的食物的燔祭,对以色列人说:你们要按着日期献给我。”(2)头一个吩咐就是常献的燔祭,每天要献两只,“早晨要献一只,黄昏的时候要献一只。”(廿八:4)又说,“这是在西乃山所命定为常献的燔祭。”(二十八:6)神从前吩咐过了,现在又再次吩咐,很显然的,神要让他的百姓在寻求神的喜悦这个功课上,在学习与认识上要更新。每天照样的作两次,灵里面不更新,献燔祭就成了仪文,成了例行公事,没有一点属灵的实意,神没有在其中得着甚么,人也没有得着灵里面的造就。“常献”就是不住要献上的意思。燔祭在新约中所代表的就是“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罗十二:1)在神儿女的心思中常有一个错觉,以为自己在一次的聚会中作了“奉献”,那就解决问题了,以后不必再“奉献”了。得救的恩典是一次就得着,但奉献的实际却需要天天更新,也要天天的扩充。没有在奉献上更新,人的心思就缺乏新鲜,人带着一个陈旧的心思,或是带着一个陈旧的灵,活在神的面前,结果是必然的失去神新鲜的恩典,也失去神新鲜的悦纳。人是很容易陈旧的,人的身体虽是无可避免的会陈旧,但灵里面的光景却是可以时刻保持清新的。常献的燔祭正是在这一件事上给我们不住的题醒和劝勉。 安息日的燔祭 安息日也要献燔祭。安息日是神给人歇息的日子,表明神的心意是要人得享安息。安息日最先的含义是说出神在这一天歇了一切的工,神安息了,人也因神的安息而享用了安息。到了出埃及以后,安息日的含义增加了纪念神领以色列民脱离在埃及为奴之家。含义的增加更显明了神的所作都是为着使人享安息,在创造和救赎中都是一样,工作的内容不同,但目的却是完全相同,让人去享用神的所作。人享用神的所作是恩典,安息日就领人去思想恩典,在恩典的享用中,人受吸引去寻求神的喜悦。“这是每安息日献的燔祭,那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奠祭在外。” (廿八:10)就是说安息日的燔祭是在常献的燔祭上加上去的,在安息日那天所献的燔祭数量比平日多了一倍。这题醒了神的子民,不单是天天寻求主的喜悦,天天的更新向着神的心意,也在享用神的恩典中更大的寻求神的悦纳,更大的在神面前更新我们的奉献。 月朔的燔祭 燔祭不单是天天常献,每安息日献,并且“每月朔,你们要将……献给耶和华为墦祭。”(廿八:10)月朔就是每月的开始。从每天献,每周献,到每月献,这样的定规,很容易的叫人想到,在神拣选的恩典中,每一种地上生活周期的开始,都在仰望神的悦纳中来更新自己。神是何等的重视人对祂的寻求,我们若在这事上体贴神,神的心是何等的满足!人懂得在每一段时间的开始,每一件事的开始,先去想到神的喜悦,而不是只想到自己的逸乐和安舒,这个人是不能不蒙神大大的赐福的。每天常献的是两只羊羔,安息日所献的是两只一岁的公羊羔,月朔所献的是两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七只一岁的公羊羔。从献上的内容看,人的奉献和寻求神悦纳的心意,应当是随着年日的递增而增加。 事实上,人在神面前活得对,时日和享用恩典是成正比例的,活的时日越多,所蒙的恩典也越多,因此,讨神喜悦的心也越重。献燔祭总是有素祭伴着献上的,羊羔是“用细面伊法十分之一,并捣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调和作素祭。”(二十八:5)公羊羔是“用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二为素祭。”(廿八:9)“每只公牛要用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三作为素祭。”(廿八:12)献上的燔祭量多,表明人认识恩典也多,同时在生活上见证主的也高。素祭就是表明神在人生活上的要求,让人在生活中活出神的性情。所以献燔祭不是只有一点心意陈列给神看,而是有实际的生活表现来印证人奉献和讨神喜悦的心意。除了有素祭伴着燔祭献上以外,还有奠祭一同献上。与羊羔“同献奠祭的酒,一欣四分之一。在圣所中,你要将醇酒奉给耶和华为奠祭。”(廿八:7) “一只公牛要奠酒半欣,一只公羊要奠酒一欣三分之一。”(廿八:14)酒在圣经中常是用来表明属地的美物。人献上奠祭多,留下的属地的美物就相对的减少。真正寻求神悦纳的人,是乐意为得神的喜悦而倾下属地的美物,不为自己留下甚么,只要神得满足就喜乐了。这样的活在神的面前,人也在神的心意中进入完全。“一年之中要月月如此。又要将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献给耶和华。要献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奠祭以外。”(廿八:15)不住的维持自己在神的悦纳中,不住的更新自己去追求神更大的喜悦,神的子民若是这样的活在神的面前,他必定不住的享用赦免的恩典,和与神交通的甘甜。 在节期中所献的燔祭 神给以色列人定规了一些节期,在这些节期中,献燔祭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一年的里头,每天献的燔祭,加上在安息日,月朔,和节期中所献的燔祭,神的百姓是不住的在奉献上更新,在奉献上加强,在奉献上扩充。节期内的燔祭都是“在常献的燔祭以外” (廿八:24),也是“在月朔的燔祭……并常献的燔祭……以外”(廿九:6),又是“在所许的愿,并甘心献的以外”(廿九:39)。这就是说,节期若是碰到月朔和安息日,该献的还是要照样献上,不能因着节期的燔祭而省掉。归总起来说,神需要人重视燔祭,人真懂得献燔祭,神就得到了人。稍微认识神的话的人都会知道,耶和华的七个节期,正是神永远的计划的表明。因此,在节期中的献祭,不单是有爱慕神的悦纳的含义,也加上把自己投入神永远的计划中活的意义。虽然当日的以色列人不一定会明白神的永远计划,但总能领受神借着节期向他们显明的恩典。神的节期是七个,但是分为三组,表明神救赎计划的三个阶段。神的百姓在过节的日子中的欢乐和享用,把神在这三个阶段中所作的和所要作的显明了出来。不管他们当日领会节期的含义是怎样,因着神计划中的丰富恩典,更多的寻求神的悦纳是理所当然的。 回想神的恩典 逾越节,无酵节,和在无酵节期中的初熟节,是耶和华的节期中的头一组。这一组是基于出埃及的历史,和进迦南后的农作收割而定规的。出埃及和进迦南都是神拯救的恩典,是完全救恩的两个阶段。从节期的属灵含义和预表去看,那明显是指着基督的死和复活所作成功的救恩,并救恩使人在神面前成为圣洁没有瑕疵的要求和实效。这些都是神恩典的工作,在人的身上所显出的果效。以色列人进到迦南以后,这几个节期的内容都是他们已经享用了的恩典。他们在过节时所纪念的,都是回头他们进入神应许的历史,在这样的回顾中,他们全然的明白,不是他们配接受神的眷顾,而是因着神乐意向他们施恩。在恩典的感觉冲击中,他们向神献上了燔祭,他们要讨主的喜悦。 享用神的恩典 第二组的节期只有一个七七节,也称为五旬节。在以色列人的生活中,这个节期是根据他们的夏收,是在上半年的大收割。收割了地里的出产,他们认定这是神赐恩的结果,因为神曾把应许给他们,他们若是照着神的律法生活,神就把地上各样的祝福赐给他们。如今他们丰丰富富的在地里有了收割,他们深深的知道,他们是在享用着神的恩典,是活在神的信实中,大大的蒙福。五旬节所预表的,是因着圣灵的降临,神的教会在地上建立。教会是主耶稣的救恩所带来的结果,救恩不是只让信主的人有个人的得救,也使得救的人组成神的教会,就是基督的身体,也是神的丰满所充满的器皿。 逾越节是人的得救,五旬节是得救的人成为教会,这个史实的过程的开始是恩典,结局也是恩典,教会本身就是一个享受着神恩典的见证。我们如今是生活在五旬节这一个阶段里,神在基督里把天上各样的属灵福气都赐给了教会。我们这些在教会中作神儿女的人,享用着这么大的救恩,是我们所不配得的。但因着主,就是那一只赎罪的公山羊(参廿八:30),我们丰丰富富的享用着神的大恩,我们怎能不向神献上燔祭,更多的把我们自己献给神呢?我们必须向神奉献我们的自己。 ── 王国显《民数记读经札记》 民数记第二十八章读经札记
李世峥 默想:“又要对他们说:你们要献给耶和华的火祭,就是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每日两只,作为常献的燔祭。”(民28:3)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说:献给我的供物,就是献给我作馨香火祭的食物,你们要按日期献给我。又要对他们说:你们要献给耶和华的火祭,就是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每日两只,作为常献的燔祭。早晨要献一只,黄昏的时候要献一只。又用细面伊法十分之一,并捣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调和作为素祭。这是西奈山所命定为常献的燔祭,是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参民28:1-8) 这一章和下一章,一共17次提到“常献的燔祭”。这一章的开头,神就明确指出,要将“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每日两只,作为常献的燔祭。早晨要献一只,黄昏的时候要献一只”。每日早晚献上的两只羊羔,作为以色列人“常献的燔祭”,这表示献祭要成为神子民信仰生活中不可改变的常态,不是高兴了才献,更不是有需要时才献。 温汉(Gordon
Wenham)指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解经家,素来都视晨昏的祭礼为古往今来崇拜的典范。每日晨昏都当祈祷;其实整个的人生都当借着不住的赞美和感谢,奉献给神(参罗12:1;帖前5:16-18)。”一位诗人写道:“早晨传扬你的慈爱,每夜传扬你的信实。这本为美事。”(参诗92:2-3)这是基督徒“常献的燔祭”! 祷告:慈爱的天父,“早晨传扬你的慈爱,每夜传扬你的信实。这本为美事” (参诗92:2-3)。“耶和华啊,早晨你必听我的声音;早晨我必向你陈明我的心意,并要警醒。因为你不是喜悦恶事的神,恶人不能与你同居。”(诗5:3-4)我主啊,我愿时时亲近你,求你喜悦你仆人的敬拜。奉主名求。阿们。 ── 李世峥《民数记读经札记》 祝祭日条例 民廿八—廿九 以色列人到了约但河边,结束旷野的漂流生活,准备进入迦南到民数记28—29已经准备就绪;神再度吩咐祝祭日条例,目的使以色列人知道神没有放弃他们,要他们除去罪污清洁自身与神交通,神规定节期严格训练他们: 一、每日献祭的条例。 (28:1—8) 敬拜神不可马虎,世俗者可一生不烧香不入庙而称佛徒,我们不能这样,要天天与神交通;或许以色列人38年中忽略了献祭,所以神在此重提一次。每天要献何物?「……你们要献给耶和华的火祭……每日两只……」(民28:3)早晚各献没有残疾的公羊一只;许多信徒比佛徒差甚:人家天天诵经,基督徒反而不如,这是不行的,要知道主就是极忙的时候也独自与神交通,(可1:35太14:23)我们也真该天天与神交通,以祈祷开门,以祈祷关门。 二、每周献祭的条例。 (28:9—10 ) 树木虽然每夜都沾露水,但是也需要雨水的浇灌才能长大;基督徒天天与神交通,正如树木每夜沾露水,但是也需要七日中有一日到圣殿与主内各肢体交通才行;每周的献祭是安息日的条例,神为我们预备了 ㈠ 夜晚 ㈡ 安息日 ㈢ 死等三个安息的机会,可惜许多人忽略第二个安息的时间,神规定这天要献二只一岁的羊羔。如果我们只工作而不休息身体一定发生毛病,前些时我因太忙致积劳成疾,药石罔效医师说只有休息是唯一康复的妙法:安息日一礼拜日不但灵性安息,也是事奉神到神面前学习的好机会,我们应该在神面前安息,唱歌弹琴赞颂感谢神。(诗92:1)不是外出游荡使身体疲倦! 台湾教会不明白这道理,北部上午礼拜下午没有晚上再礼拜,结果成绩比率是早上如果一百人晚上不到十人,南部上午礼拜下午也礼拜,晚上却没有,成绩是早上如果二百人下午只有一百人;旧约神规定安息日,不是一上午或一下午而已,仍是全日安息与神交通。 三、每月献祭的条例。 (28:11—15) 神不但规定安息日,而且规定每月一日不做工专事神,可惜这个例后来选民进迦南以后竟视这个祭日为重担,希望愈快逝去愈好,所以神的先知受神灵的感动大大的攻击他们:「你们说月朔几时过去,我们好卖粮,安息日几时过去,我们好摆开麦子,卖出用小升斗,收银用大戥子,用诡诈的天平欺哄人…」(阿摩司8:5 )实在可怜得很,虽然经神三申五令的吩咐,选民入迦南后仍然以守节日为重担,而希望早早过了月朔,无怪乎神的先知毫不留情的攻击。 神定节日规定不可做任何工作,并不是要我们闲居在家无所事是,乃是要我们灵性安息灵程进步,要我们与他交谊,敬拜他,「你们当向神我们的力量大声欢呼……当在月朔月望我们过节的日期吹角……」(诗81:1—4)就祭日要向神欢呼,初一十五要吹角;神的百姓需要有礼仪,神设立安息是要让我们享受家庭天伦之乐。
四、逾越节的条例。 (28:16—28) 这逾越发源于埃及,当时神要救选民出埃及,命令他们杀羊把血涂在门楣,吃苦菜七日,当晚神的使者击杀埃及人的长子,次日救他们出埃及,开始新的纪元,纪念这节日神订为逾越节。 今天我们没有守逾越节,仍是主耶稣当了逾越节的羔羊,我们理当感谢;全数奉献,这是很好的模样。 五、七、七节的条例。
(28:26—31)
七、七节是逾越节过后七个星期,这天神规定要有圣会不可工作,且要献初熟的庄稼为素祭,今天工商时代,许多人不耕种改业生意。有人在开业之日做礼拜以后每逢那日所得全数奉献 六、吹角节的条例。
(29:1—6) 以色列人的年也和我们中国年一样,有新历与旧历,旧历的七月一日,即新历的正月一日,(出十二:2)即元旦,是吹角节,约是我们的八、九月间,七月是收成的时节,农闲时期,书云:「小人他居为不善」,神不使他在得闲中滋生事非,特别制定许多节期闲要他们守,免得他们在温饱之余目空一切,所以七月的节日特别多,在吹角节以色列人有圣会,不可做工要献祭感谢神。 七、大赎罪日的条例。 七月一日收成节过后十天又有一个节日,这天大家不可做工要安息有圣会;这天是一年一度大赎罪的日子,大祭司要在这天进神的至圣所为以色列赎罪,使以色列人有圣洁的生活。主耶稣任大祭司,为我们进到天上的至圣所。为我们赎罪,主使我们能成圣,我们应当感谢他。 八、住棚节的条例。(29:1一58) 七月十五日以后连续七日什么工都不可做,而且要有圣会,这就是住棚节,目的是纪念他们的祖先出埃及后,在旷野漂流38年的生活,形同乞丐既无产又无业,到处过着流浪的生活,而神保佑他们入迦南,有产业有房屋,所以在这七天的住棚节中以色列人要到野外用树枝搭迦居住,纪念祖先所受的苦,以防安居乐业而堕落!如果不会思念先人的一切失败;我们也要使子弟思念先人的苦事,不使其堕落,尤其更应该把我们的信仰好好的教训我们的后代,谨防「信仰不过三代」之危机!
九、结束。 (29:39一40) 出埃及时领出来20岁以上的男丁,经过38年的漂流生活,除了迦勒与约书亚二人之外,其余的都死亡了,继起者要接受迦南美地,神再度提醒祝祭日的条例,要他们入迦南不要忘了「每日献祭」「每周献祭」「每月献祭」「逾越节」「七、七节」「吹角节」「大赎罪日」「住棚节」等一年中的节期,要他们共同记这些节,「……都在所许的愿,并甘心所献的以外……」(民29:39)都是个人所许的愿之外的,是公众的问题,按民数记28—29章所记,以色列人在一年中所献的共有,公牛一百一十三只,公羊38只绵羊一千零六十七只山羊30只共计一千二百四十七只,献给神做祝祭日的祭,我们也要如此奉献,才能到天上新的迦南与主同在。 ※
※
※ ※ 聚会 看信徒怎样去参加聚会,可以知道他们的灵性情形。有些信徒纵然已经穿好了衣服,仍要在家里等一等才动身,好像不迟到就不甘心!他们还会自己原谅说:「迟到总比不到好些啊!」事实上,他们乃是憎厌他们教会的聚会时间太长。他们的灵性不觉得饥饿,他们好像一个胃口不清的人,吃得厌腻了。 有些信徒到教会聚会则像一个去谈判商业合同的人样。他们希望得着许多而只想付出少许代价。他们对聚会中的讲员、讲道内容,诗班……都有苟刻的要求,却总不觉得自己有甚么本份。 又有些人去聚会十足像一个妇女逛百货公司那样,她们可能看了价值成千成万元的货物,但结果只买了一排大头针。售货员可能问她说:「可否让我们介绍你买些新出品?」她却回答说:「我只想看看罢了!」这是否就是你到教会去聚会的情形呢?惟愿你像一个带着一系列的「购物单」到「公司」去,又满载而归的人。 不要作一个只在窗橱外观望的基督徒啊!应当进去,付出「代价」得着你所需要的。 民数记逐章查经课程(谭志阳) 第廿八章
当守节日之定例 引言:上章已论过有关治理的真理,以下两章续论以色列民每年各节日当献的祭物,数量之大足以说明神应许之地何等富裕。这里所提及每曰早晚所献的祭,曾在出廿九38/41记载,列出的节期也与利未记廿三章相同.虽有一些重复之处,但重点各有不同。 本段是给予祭司的指示,特别着重各项祭物的数量;利未记只是着重百姓的责任,而未有详述祭物的细节。以色列快要正式成为祭司的国度,神对摩西有关出十九6的应许即将应验,在这时候颁下献祭的细节,显得十分恰当和适切.每日常献的祭物排在最先,然后是每周、每月、每年节期当献之物.若日子重迭,便须献两项祭物的总数(参廿八23)。以下为一年所献各类的祭牲,括号中的数字为日子重迭时祭物的总数。 本章有关守节日之献祭定例,正是提供我们灵交生活之要旨.作 为神的子民,须有不中断的灵交生活。 全章将“当守节日之定例”分述于两段: 一、守日之定例 (廿八1/15) (一)每日当献之例 廿八l/8 1、早晚各献一只羊羔 3/4
“又要对他们说:你们要献给耶和华的火祭,就是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每日两只,作为常献的燔祭.早晨要献一只,黄昏的时候要献一只。” 这表示信徒务须坚持灵交,在早晚的祷告中向神献上感谢(参诗五十23一一六17):就是早上要祷告(诗八八13一一九147),晚上要祷告(诗一四二2)。 2、配备素祭调和同献 5/8 “又用细面伊法十分之一,并捣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调和作为素祭。这是在西乃山所命定为常献的燔祭,是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为这一只羊羔,要同献奠祭的酒一欣四分之一。在圣所中,你要将醇酒奉给耶和华为奠祭.晚上,你要献那一只羊羔,必照早晨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献上,作为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 这些配备素祭调和同献的原料,表示在每日祷告中所应存的心态。例如:
“细麦”——表破碎之心(5上、参诗五一17撒上一15/16); “调油”——表灵里祈祷(5下、参犹20罗八26弗六18); “奠酒”——表凭爱代求(7节、参歌一2斯四13/17)。 (二)每周当献之例 廿八9/l0 “当安息日,要献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并用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二为素祭,又将同献的奠祭献上.这是每安息曰献的燔祭,那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奠祭在外。” 除了每日所献的两只公羊羔外,每安息日又要献两只羊羔,这样,安息日要献四只了:这表示着我们领受了神的创造之恩(创二1、尼九5/6),并得了神在基督里给我们的安息 (参太十一28)。因此,我们就当更加虔敬地事奉神(参彼后一6、徒十1/2)。 (三)每月当献之例 廿八11/15 “每月朔,你们要将两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七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献给耶和华为燔祭。每只公牛要用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三,作为素祭;那只公羊也用调油的细面 [伊法]十分之二,作为素祭;每只羊羔要用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作为素祭和馨香的燔祭,是献给耶和华的火祭。一只公牛要奠酒半欣,一只公羊要奠酒一欣三分之一,一只羊羔也奠酒一欣四分之一.这是每月的燔祭.气年之中要月月如此.又要将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献给耶和华;要献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奠祭以外。” 这里论每月的第一日要向神献祭:正表示祷告的祭是第一要紧的事(参提前二1来十三15)。这日要献公牛两只,绵羊一只,羊羔七只为燔祭,并献素祭与奠祭(1 1下/14上),含意着祈祷要凭诚心与靠主的功劳而献,正与启八6的“祈祷’’要和“香的烟”同献一样;
“一年之中要月月如此”(14下):表示灵交生活要伴随时间而度,不可中止(参撒上十二23). “又要将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献给耶和华”:表示代祷者要常以为在爱上亏欠人(参罗十三8),需求得主的赦罪。 二、守节之定例 (廿八16/31) (一)守无酵节之定例 28:16/25 无酵节是逾越节后的七日(16参九1/3出十二15利廿三4/8)。 1、要吃无酵饼七日
17
“这月十五日是节期,要吃无酵饼七日。”
这表示我们当在基督里完全地除罪(参林前五6/8林后五17彼前二1)。 2、首尾两日有圣会
18、25
“第一日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第七日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
这正可预表我们的聚会当在始有终,不可停止(参来十25)。因为主神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参启一8、17)。 3、每日向神献祭物
19/24 “当将公牛犊两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七只,都要没有残疾的,用火献给耶和华为燔祭。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一只公牛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一只公羊要献[伊法]十分之二;为那七只羊羔,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并献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为你们赎罪.你们献这些,要在早晨常献的燔祭以外.一连七日,每日要照这例,把馨香火祭的食物献给耶和华,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奠祭以外。” 无酵节原为纪念神的救赎,是预表基督之死与埋葬。在守无酵节的七日中,属神者每天要向神献火祭:正表示我们要纪念主的救赎(参出十二13林前五6/8十一24/25),又要将旧生命与基督同死(参罗六6加二20五24)、同葬(参罗六3/5)。 (二)守七七节之定例 廿八26/31 七七节就是五旬节(参利廿三9/22),可预表圣灵降临(徒二1),其定例有三: 1、献新素祭 26上 “七七[节]庄稼初热,你们献新素祭给耶和华的日子,” 这节要向神献新素祭,正可预映圣灵降临在教会中的新收获 (参徒二1/11),一天所进教的三千人、五千人(徒二41四4)。正是献给神的新素祭.保罗说: “使我为外邦人作基督耶稣的仆役,作
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献上的外邦人,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可蒙悦纳”
(罗十五16)。 2、当有圣会
26下“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 这表示圣灵所充满的属灵会众,渴慕属灵的团聚:
“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掰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参徒二44/47),这也正是属灵的七七节“有圣会”。 3、所献祭牲 27/31 “只要将公牛犊两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七只,作为馨香的燔祭.献给耶和华。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每只公牛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一只公羊要献[伊法]十分之二;为那七只羊羔,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并献 一只公山羊为你们赎罪。这些,你们要献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都要没有残疾的。”
七七节献的祭牲,要同献调油的素祭。这表示圣灵浇灌之后的向神事奉,要有生命与生活的调和.例如:听道与行道调和(参雅一22太七24/25来四2);称义与成义调和(徒十三39罗三21/22约壹三7启十九8彼后一5)等。 上述所论节日献祭之定例,也正是我们今天事奉神的属灵法则。因此,我们不可对此忽略。 思 考 一、第廿八章论及献祭时,每段未了均出现『以外』等字眼。(参10、15、24、廿九6等)。这词对献祭的行动有什么启示呢? 二、为什么经文多次声明祭牲必须『没有残疾』?这和献祭的整个观念有什么关系? 三、有学者认为廿八章及廿九章对献祭的排列是以七月的住棚节作为整个献祭的中心。
『住棚节』含有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突出『住棚节』的献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