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民数记第二十一章拾穗

 

【民二十一1「住南地的迦南人亚拉得王,听说以色列人从亚他林路来,就和以色列人争战,掳了他们几个人。」

         “南地”——(创十二5注)。“亚拉得”——这是迦南南边的一座城(书十二14,士一16),这城在希伯伦以南六十里的一座小山上。“从亚他林路来”——或作从窥探的路来,就是早三十八年探子所走的路(十三17)。“争战”——此次的战事,大概在二十22节以先(参二十20注),因为何珥山还在加低斯以东二百一十里路,离亚拉得的境界更远亚拉得王听说以色列人要从南边上来,所以预先攻击他们。“据了他们几个人”——亚拉得王或者忽然攻击以色列人,使他们防备不及,神让几个人被据;或者要教训以色列人,使他们全然靠主(诗四十四1-8)。──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以色列人在何珥玛首次击败迦南人,为新时代写下新的一页。亚拉得在南地的北部,位于希伯仑以南约27公里。亚他林的位置不详。──《启导本圣经注释》

         「亚他林路」:无从考究,可能是以前探子所行之路,有些译本以「亚他林」的原文为「探子」的同义字。后来此处陆续有几次激烈的战争(参12:14; 1:16-17)。――《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民二十一1 亚他林】这字含义不明,可能是个地名,也可能是指某种职业(KJV LXX 译本作「探子」)。而可能性最高的,则是指死海南岸的地区,或许是塔玛尔(Tamar)的遗址。以色列人在此被亚拉得王的军队攻打。──《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1~3何珥玛之役:以色列人的大军压境,亚拉得王立即领兵阻挡。其实以色列人无意从南地入迦南,因为此路山岭崎岖,但神仍帮助以色列人杀败何珥玛一带的迦南人,一雪三十八年前的耻辱(14:45)。――《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民二十一13 亚拉得】现在名为亚拉得的遗址,是个 * 初铜器时代(主前第三千年纪上半)有墙的城邑;那是亚伯拉罕之前很久的年代。当时亚拉得是西乃半岛蓬勃之炼铜工业的重镇。按照考古学家的挖掘,此地有定居迹象的下一个时代,是 * 铁器时代的初期(士师时代)。这时代的亚拉得建有一系列的护城楼,约在所罗门时期还有一个庙宇。由于此地在出埃及和征服时代并没有定居的痕迹,部分考古学家提出迦南人时代的亚拉得,是在今日名叫亚拉得之遗址西南七至八哩外的马珥哈塔遗址(Tell Malhata)。主前十世纪的埃及碑文提到亚拉得共有两个。──《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1~35节节得胜:本章记载以色列人启程后首两宗胜利之役:

 1 在何珥玛击败迦南人(1-3),

 2 把亚摩利人从亚嫩河击退至雅博河(21-35),并占领了巴珊   之地。

         途中百姓因道路难行又生埋怨,神于是用毒蛇去惩罚他们(4-9),然后带领他们向东北行绕过以东(10-20)。――《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面对应许之地的选民:以色列百姓现在脱离了死亡之地——旷野,终于站在了能望见应许之地的地方。但是他们面前还有很多需要克服的障碍。也就是说,他们应该与他们内心的不信争战,也应该与拦阻他们进入迦南的原住民争战。在这两种争战中能得胜的唯一道路是完全信靠神,因为神是能力的根源。这与人的救恩是借着神的手得以成就的真理相通(2:8)。当人的眼看自己时,只会失望、失败;但是信靠神时,就能享受无限的成就和喜乐(林后4:7-15;4:13)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民二十一2「以色列人向耶和华发愿说:“你若将这民交付我手,我就把他们的城邑尽行毁灭。”」

         “我就把他们的城邑尽行毁灭”——(利二十七28-29)。──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发愿说:因迦南地原住民(9:18;12:6)的袭击,有的以色列人被俘,为了找回作为选民的自尊和自豪感,向耶和华要求保障他们得胜。他们的这种要求并不是出于对耶和华的信仰,只是因单纯的民族优越感。但是,神还是应允了他们的祈求,毁灭了以亚拉得为中心的迦南势力。当以色列百姓的民族自尊心被毁,被赶到困境中时,他们就彻底毁灭偶像,(7:1-7),当他们的自尊心没有受损时,这个民族却悠然自得地对外邦人实行宽容政策(9:3-27;11:19)。以色列百姓顾的只是自己的自尊心和利益,而不是神的荣耀。真正有信心的人,其生活和思想的中心是神(14:8;2:20-22)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民二十一3「耶和华应允了以色列人,把迦南人交付他们,他们就把迦南人和迦南人的城邑尽行毁灭。那地方的名便叫何珥玛(就是毁灭的意思)。」

         “那地方的名便叫何珥玛”——何珥玛就是毁灭的意思(小字,参十四15注)。以色列人走后,迦南入就重新建造这城,又用这城的原名(就是洗法)。以色列人进迦南以后,又得了这城,仍改名为何珥玛(书十二14,士一17)。──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何珥玛一名的意思是毁灭。纪念此次将迦南人尽行毁灭的战役。《申命记》将灭绝迦南人列为必行之事(七,九章),以防百姓去侍奉他神,陷入拜偶像的罪中(申七4)。今天看来似极残酷,但在以色列的刑法中,凡对神不敬,信神不忠的人,都处极刑。在以色列人的道德与宗教制度中,忠心敬神与完全相信神乃至高无上的行为标准。──《启导本圣经注释》

 

【民二十一3 何珥玛】希伯来语中「何珥玛」一字的意思是「毁灭」。在此用作地名,是纪念以色列人的胜利。他们起誓要将这个地区的迦南人城邑尽行毁灭,并且将一掳物奉献给赐他们胜利的神。这和向耶利哥城所宣告的 * 赫伦herem;和合本:「当灭的」)相似(书六171924)。作为地名,这字所指的是别是巴东面七哩半,暂时考证为马索斯遗址(即梅沙什废墟)。──《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4「他们从何珥山起行,往红海那条路走,要绕过以东地。百姓因这路难行,心中甚是烦躁,」

         “他们从何珥山起行”——民三十三38参二十29节看来,以色列人起行,大概是第四十年六月初几日,还是天气炎热的时候。“要绕过以东地”——以色列人既不能经过以东地(二十20-21),就必须沿着亚拉巴下到亚克巴海湾。亚拉伯地是有沙土碎石的平原,而且水草很缺乏,故此百姓因这路难行,心中甚是烦燥,况且他们越走,离迦南越远。──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一个打了胜仗又急于想征服迦南的民族,听到摩西和以东人谈判失败,并决定绕道之后,非常不耐烦,忘记了是神答允他们的要求才有何珥玛的初胜。他们心高气傲,又发怨言。

红海当为今之阿卡巴湾(参王上926)。──《启导本圣经注释》

         红海那条路:指从迦南地往红海的亚克巴湾的旷野路。心中甚是烦躁:因以东王的拒绝,不得已把行军的方向转为与迦南相反的方向,经过漫长的三十八年旷野生活(2:14)的以色列百姓因心里疲惫无法再忍耐,从而向神发怨言。此时以色列百姓因内心的焦急,想要立刻就进入迦南。从属灵的方面来看,这是要逃避应该经历的苦难想要过安逸生活的非常利己的行为。在信仰生活中,需要忍耐和盼望。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民二十一4 行程】以色列人从以东边界上的何珥山向南行进,前往亚喀巴湾北端的以拉他。考古学家对当地的鉴定,显示以东人要到所罗门年间(主前十世纪),才扩张到这么远的地方。──《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4~9铜蛇救民:以色列人原来向南往红海那条路走,想从以东的南面边界绕过,及避开强敌亚摩利人 4); 但经铜蛇事件后,神却领他们从以东北面边界绕过(10),神的管教增加了他面对强敌的信心。――《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民二十一5「:“你们为什么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使我们死在旷野呢?这里没有粮,没有水,我们的心厌恶这淡薄的食物。”」

         “我们的心厌恶这淡薄的食物”——就是厌恶那从天上降下来的吗哪,到如今也有许多人照样以神的道理为淡薄的食物。──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百姓的不耐烦转为埋怨食物,把神赐吗哪亵渎地称为“淡薄”(原文qeloqel有“不屑”、“讨厌”之意)的食物。神的怒气发作,使火蛇进入民中。所以称为“火蛇”,大约因经此种毒蛇咬过的人,皮肤肿胀发炎如火,或痛楚如被火烧。──《启导本圣经注释》

         火蛇和铜蛇:以色列百姓在向迦南行进的旅程中不思感恩,只知发怨言,因此招来神的震怒。他们的这种怨言和不满始于旷野生活的初期,也就是从出埃及开始一直持续到进入迦南地(14:10-12;15:24)。本章还记录了象征人类罪恶的火蛇和象征神恩典的铜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即使人的罪恶达到极点,神所设定的计划仍然得以成就。本章的火蛇事件预表着耶稣的救赎工作(3:14,15)< 绪论,预表论>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民二十一6「于是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蛇就咬他们。以色列人中死了许多。」

         “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这些蛇咬了人,受伤的地方就红肿,所以称为火蛇。也有注释家说,是因为这些蛇的皮色像铜似的。以色列人所过的旷野,本来有蛇不少(申八15);但神常保护他们,直到祂发恶的时候。──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火蛇」:或作「毒蛇」。铜蛇用铜制成,因为铜的颜色像血,带有救赎的象征,所以祭坛也是用铜包裹的(出37:2-6)。举铜蛇一事在新约圣经里比喻耶稣被钉十字架的代赎功效。(见约3:14――《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火蛇:是栖息在亚拉伯地域和西乃半岛旷野的蛇,身上布满了红色的斑点,毒性非常强,对被咬伤的人是致命性的。神从栖息在旷野的火蛇口中保护了自己的百姓(8:15),但是当以色列百姓因天上的粮食吗哪发怨言时(5),神收起了保护的手,让火蛇夺走了他们的生命。对于那些拒绝万有的主宰——神的旨意,得到恩典而不 知感恩的人,神已经为他们预备了审判。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民二十一67 蛇】本段没有清楚说明蛇的种类,可能是沙漠蝮蛇的一种。「火」或「有翼」的形容,可能因为牠是眼镜蛇,或指其攻击之迅速(申八15)。较广泛的讨论,可参看:创世记三1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6~9火蛇与铜蛇是什么东西?】

    答:1 火蛇Fiery Serpents─—系一种最毒之蛇Adder,如蝮蛇Viper,在巴基斯坦一带皆产之。此蛇种类甚多,其名则一,有大小之分。较大者与印度之呵呸啦Cobra眼镜蛇相似,匿于草木中,或曝晒于旷野之沙土上。当初以色列人曾因怨读神和摩西而犯罪,神使火蛇进入他们中间,许多人都被咬死。人受咬伤的地方发生红肿,所以称为火蛇。(民廿一6,申八15,伯廿16)。

    2 铜蛇Serpent Of Brass,此蛇有注释家认为其皮色像铜似的,据吕振中译本注称,希伯来文[]字与[]字很相似。(民廿一9)。当以色列人认罪时,求摩西祷告神,叫火蛇离开他们。神就命摩西用铜制造一条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人,一望这铜蛇就活了,所以主耶稣以摩西在旷野举蛇,指自己必要在十字架上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约三14)。古时有以色列人以摩西所造的铜蛇为偶像,向它烧香。到了犹大王希西家即位奋兴犹太教的时候,便打碎铜蛇称为铜块了。(王下十八4)。──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民二十一7「百姓到摩西那里,说:“我们怨渎耶和华和你,有罪了。求你祷告耶和华,叫这些蛇离开我们。”于是摩西为百姓祷告。」

         “我们怨讟耶和华和你,有罪了,求你祷告耶和华叫这些蛇离开我们”——按圣书所记,这是以色列人头一次直接请求摩西为他们祷告。法老也曾屡次请摩西为他祷告。“于是摩西为百姓祷告”——摩西往往以善胜恶(太五44),参下列各章节可知(一:出十七4,参11-12;二:民十二113;三:十四121120;四:十六4144-45;五:二十一47)。──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民二十一8「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

         “你制造一条火蛇”——就是制造一条像火蛇的铜蛇。“挂在杆子上”——铜蛇是以色列人受罚的记号。他们遵着神的命令,仰望铜蛇,就表明三层意思:1他们承认己罪,2他们盼望得救,3他们信服神的救法。这蛇预表主耶稣的救法,有五层要义(约三14-15):1真神所设的救法(8,太一21,约三1416,约壹四9,罗八3,林后五21,彼前二22-24);2人人能用的救法(8,赛四十五22,林前一23,二14,约三15-16,徒二2143,罗十12-13);3十分可靠的救法(9,约三15,五24,六27);4立刻成功的救法(路二十三42-43);5独一无二的救法(徒四12,提前二5-6)。后来以色列人将这铜蛇带入迦南,因为他们妄拜为神,所以被希西家王打碎了(王下十八4)。──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神因百姓认罪(7节),听了摩西的祈求,教他作一铜蛇挂起,凡被蛇咬的人,望铜蛇便得活。这件事因主耶稣用来预表祂的上十架救赎全人类(约三14),成为本书最为人熟悉的一件事。

在以色列人的观念中,蛇为不洁之物,且为罪的象征(利十一4142;创三章),何以望铜蛇反能叫人得活?从旧约祭祀及洁净的仪式中可找到解释。犯罪应死的人,因杀祭牲代罪可以得活;祭物的血可以洁净人与器具。红母牛灰可作除污之水,本为玷污之物,用在仪式中,可有除污的作用。人被蛇咬,红肿待毙,可睹铜蛇得救。铜蛇的红色与火蛇相似,而红为血色,也是救赎与洁净的表征。

献赎罪祭要献的人按手在祭牲头上,血须洒在献者身上(利十四章),赎罪仪式才有效。铜蛇举起后,被咬者必须“望”它,也就是说必须与救赎者视觉上的接触,才能救活。

主基督用铜蛇喻己。人在罪中死去,只有仰望那挂在十架上为救赎全人类而死的基督,才可得活。罪人虽无法接触到主基督挂在十架上的身体,但只要信祂便能得生。信是一种心灵上的接触,口里承认,心里相信,便可得救。──《启导本圣经注释》

 

【民二十一8~9火蛇……挂在杆子上:医治的耶和华”(15:26)能用自己超自然的能力医治以色列百姓,但是神要通过罪恶的象征——火蛇,让以色列百姓认识到自己的过犯和顺服神话语的宝贵。以救赎的观点看,这个事件象征着为除灭死亡(撒但)的权势被挂在十字架上,最后胜过死亡的耶稣基督的工作(3:13;西2:15)。耶稣基督是唯一能拯救因罪恶走向死亡(8:34;6:23;2:1)之人的生命之路(14:6;4;12)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民二十一89 挂在杆子上的铜蛇】按希伯来语这蛇是用铜(copper),而非英译本的「青铜」(bronze)制造。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在发生此事的亭纳地区冶炼,所以这翻译也是有其实际背景的。考古学家在本区挖掘到埃及女神哈妥尔的庙宇。在士师时代占用了这庙宇的米甸人,把它改装成挂了幔子的神殿。就在这个神殿的内室中,有一条长约五吋的铜制蛇像出土。古代近东普遍相信某物的像能够保佑人不受此物之害。是以埃及活人死人有时都佩戴蛇形的 * 护身符,以求自保不受蛇害。最后值得一提的,还有 * 尼尼微出土的一个青铜碗;这碗颇为有名,上有希伯来语的人名,以及一条有翼之蛇挂在某种杆子之上的图画。──《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9「摩西便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这铜蛇就活了。」

 

【民廿一9「摩西便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

{命题24}制造铜蛇是否就是等于崇拜偶像(idolatry)

〔难题〕耶和华神命令摩西「不可作甚么形像」(出廿4) 不可将它当成偶像。但是神要摩西「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后来以色列人向铜蛇敬拜烧香(王下十 4)。神是否要摩西作出违反祂起初禁诫拜偶像的诫命?

【解答】

耶和华神晓论摩西不可「雕刻偶像」(出廿4),不可崇拜偶像。神并不是要摩西铸造偶像让百姓崇拜,而是要以铜蛇为象征,让人望了铜蛇因而有信心得治愈。嗣后,百姓将这象征供奉为偶像。制造这个象征并没有错,毕竟,人人尊敬圣经。这并不意味神要我们将圣经当作偶像来崇拜。

此外,并非所有形像(images)都是偶像。宗教艺术品,包括一些形像(雕像),它们并非偶像。神同时要摩西为约柜铸造基路伯,它们并非偶像。神所命定的象征代表物(如:主圣餐的饼杯)与人所塑造的偶像是有区别的(参见本书出埃及记廿章4)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民二十一10「以色列人起行,安营在阿伯。」

         “阿伯”——以色列人到了靠近亚克巴海湾的以拉他和以旬迦别(申二8),就转向东北,安营在萨摩拿和普嫩,又到了阿伯(民三十三41-43)。阿伯大概在以东的东北界;以东的束界,不如西界坚固(参二十27注)。以东人或者也看出,以色列的人数虽多,却没有攻打以东人的心,故此以东人卖给他们粮吃水喝,也不为奇(申二6)。──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本章所记旅程表与三十三章的不同,可能以色列人分队而行,从数途进攻。──《启导本圣经注释》

         「阿伯」:离开死海南端廿四公里(十五英里)。――《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民二十一10~20进摩押地:以东的北面就是摩押地,这地以「撒烈谷」为南界(12),伸展至北部的亚嫩河,过了河便进入亚摩利人的境界(13)。这一带位于死海东面的高原高达三千公尺,有几条河流从陕谷注入死海;著名的「王道」 (参20:17 在这高原上通过,所以以色列人选择从这条路进约但谷再入迦南地。――《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进入迦南前的迂回:到达迦南前面的以色列百姓从何烈山(20:22)出发没有能直接进入迦南,而是绕过旷野路(4)行军到毗斯迦山(20)。这个行军是舍近求远(为了遵守在申2:4-6节提到的神的命令),走的是狭窄陡峭的小路,但并没有经历象前次的失败(1)。虽然现实非常艰难,但因遵行神的命令,所以能进行充满胜利的行军。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民二十一1020 行程】民数记三十三4448详列了这个旅程途经的各站。城邑数目不明,因此亦难以提供考古证据。但无论如何,当代的埃及地图和行程表,都记载了好几个的站口。撒烈谷是今日的黑萨干河(Wadi el-Hesa),亚嫩河则流经莫吉布干河(Wadi el-Mojib)。两河的流向都是从东至西,前者注入死海南端,后者河口则在死海东岸的中腰。──《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11「又从阿伯起行,安营在以耶亚巴琳,与摩押相对的旷野,向日出之地。」

         “以耶亚巴琳”——亚巴琳就是约旦河和死海东边的山地(二十七12注,申三十二49,三十四1,参耶二十二20)。以耶亚巴琳五个字的意思,是说在亚巴琳的以耶因为在迦南西南还有一座城名以耶(书十五29原文)。“与摩西相对的旷野”——(申二1-8)。──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民二十一12「从那里起行,安营在撒烈谷。」

         “撒烈谷”——(申二13-15)。当时十四35节的话全然应验了。──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民二十一13「从那里起行,安营在亚嫩河那边。这亚嫩河是在旷野,从亚摩利的境界流出来的;原来亚嫩河是摩押的边界,在摩押和亚摩利人搭界的地方。」

         “安营在亚嫩河那边”——就是从东边流入死海最大的河,从撒烈谷到亚嫩河是摩押人的地(申二9-12)。从亚嫩河到雅博河是亚摩利人的地(早先是属摩押人,民二十一24)。从雅博河到黑门山属巴珊王,亚扪人在亚摩利人之东(申二19-25)。以色列人在此处等候他们所差遣之去见希实本王西宏的使者回来(21,申二24-37)。“原来亚嫩河是摩押的边界”——就是摩押当时的边界(参26)。──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亚嫩河在死海东边,为流入死海中部的一条河。──《启导本圣经注释》

 

【民二十一14「所以耶和华的战记上说:“苏法的哇哈伯与亚嫩河的谷,」

         “所以”——因为亚摩利王,夺取了亚嫩河以北的摩押地。“耶和华的战记”——这大概是一本诗歌书,记以色列人得胜的凯歌(参17-1827,一30)。“苏法的哇哈伯”——原文不清楚,意思或说祂(神)胜了苏法哇哈伯云云。──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耶和华的战记》为以色列人的历史战歌集,与《约书亚记》十13和《撒下》一18所记的《雅煞珥书》同类。1415两节的诗歌似为以色列人占领摩押地而作。──《启导本圣经注释》

         「耶和华的战记」:大概像雅煞珥书(书10:13; 撒下1:18 一样,是古旧的诗歌集,14, 15, 17节所记的便是这书中的两首诗歌。――《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的战记:是匿名作者写的一本古代历史书,是与“亚撒的书”一同消失的书。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耶和华的战记”这卷书已失传,它极可能是一部胜利的诗歌集。――《灵修版圣经注释》

 

【民二十一14 耶和华的战记】圣经作者在编纂征服迦南的历史和传统之时,引用过好几种史料,书面的和口头的都有。书面的史料包括了雅煞珥书(见:书十13;撒下一18),与耶和华的战记。圣经所记的三个片断显示,这两本书主要是记述国家肇建时代的凯歌,及有关耶和华大能和以色列领袖的史迹。可惜这两本书都已佚失,但圣经提到它们,显出经文的记载至少有一部分,是基于文化传统之记忆的。──《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15「并向亚珥城众谷的下坡,是靠近摩押的境界。”」

         “亚珥”——亚珥在亚嫩河旁(民二十二36),这城早先是摩押的京城(民二十一28,赛十五1),大概也是申二36、书十三9、撒下二十四5节所论之谷中的城。亚珥在摩押的边界上,因此摩押王巴勒到那里迎接巴兰(民二十二36),这城虽在亚嫩河的北岸,以色列人却没有攻取(申二919),这城早先曾被亚摩人烧灭了(民二十一27注)。──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民二十一16「以色列人从那里起行,到了比珥(就是井的意思)。从前耶和华吩咐摩西说:“招聚百姓,我好给他们水喝”,说的就是这井。」

         “比珥”——这井后来大概名为比珥以琳(赛十五8),就是豪杰井的意思。──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比珥”的意思就是“井”。1718节为另一首诗歌,描写以色列民在旷野掘井得水的欢乐。此歌可能也摘自《耶和华的战记》。──《启导本圣经注释》

         比珥:是“井”,“坑“的意思。神使这个地方出水是为了消除以色列的干渴,鼓起他们的生气  ;象征着信徒在这个地上过寄居生活时,神把属灵的生命活水供应给我们。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民二十一16~18“招聚百姓,我好给他们水喝”——神命摩西吩咐众人挖井,他们就显出三样善德:1欢喜快乐的,2殷勤努力的,3同心合意的,挖了这井。──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民二十一16~20以色列人现在可以挖井取水,因为他们已离开旷野,进到肥沃的土地了。本段所提及的地名中,很多地点都不能考究,但这对本段的中心意思并无影响。最后以色列人到达毗斯迦山顶,就是后来巴勒叫巴兰咒诅以色列民的地方(23:14 也是摩西离世前登山遥望应许地的地点(申3:27)。这一段旅程节奏加快,以色列人仿似直敲迦南地的门。――《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民二十一17「当时,以色列人唱歌说:井啊,涌上水来!你们要向这井歌唱。」

 

【民二十一18「这井是首领和民中的尊贵人用圭用杖所挖所掘的。以色列人从旷野往玛他拿去,」

         “用圭,用杖”——意思说用圭或杖的,是有权势(参十七2注)。──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本节末句及1920节所记地名,大概都在摩押境内。──《启导本圣经注释》

         用圭、用杖:圭”是很小的棍子或指挥棒,象征着“权威”(49:10),“杖”象征着“引导”,“指导”,可视为与圭的意思是相同的。如果没有神的引导,在以色列行军的地域里挖到有水的井是不可能的。以色列百姓看着从领袖们所挖的井中流出活水,因感激而作此歌。本章的三篇简短的诗中,散发着结束三十八年旷野生活后喜悦的气氛。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民二十一19「从玛他拿到拿哈列,从拿哈列到巴末,」

         “巴末”——这地有巴力的邱坛,因此也称为巴末巴力(二十二41注意巴力的高处,书十三17)。──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民二十一20「从巴末到摩押地的谷,又到那下望旷野之毗斯迦的山顶。」

         “下望旷野”——这旷野大概是死海东北的旷野,和约旦河谷的南边。“毗斯迦的山顶”——就是在尼波城对面的亚巴琳山(三十三47),毗斯迦是亚巴琳山中的一部分,这山在希实本以西。尼波就是毗斯迦西坡上的一座城(民三十二338,三十三47,赛十五2,耶四十八122,代上五8),靠近尼波山峰,因此这山也名为尼波(申三十二44,三十四1)。──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民二十一21「以色列人差遣使者去见亚摩利人的王西宏,说:」

         “以色列人差遣使者去见亚摩利人的王西宏”——本句续13节(参申二24-27)。以东人、摩押人、亚扪人,都是他拉的后裔,和以色列人一样(创十一27)。亚摩利人却是迦南的后裔(创十15-16),亚摩利三个字有时是指着一族(出三十四11),有时是代表迦南全地的众人(申一71927),亚摩利人原来或从迦南的北边迁到约旦河外,占了摩押地,直到亚嫩河。约旦河东原不在神应许以色列人的地内(三十四2-12,参创十19,十五19-21),但亚摩利人既然占了这地,以色列人就从他们手中取回来,和得亚摩利人其余的地一样。1021节论以色列人所经过的地方,2224节论以色列人如何胜过仇敌。──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亚摩利人”指住在亚嫩河北部、与摩押人为邻的民族(二十一13)。有时“亚摩利人“泛指巴勒斯坦地诸民族(创十四7)。摩西率众北上,受阻于亚摩利,其王西宏且大动干戈阻拦,为以色列人所灭。──《启导本圣经注释》

 

【民二十一21 亚摩利人】主前二千年之后,* 阿穆鲁或亚摩利人是美索不达米亚人数颇众的民族,来自主前十八世纪 * 马里文献和 * 巴比伦王 * 汉摩拉比的行政档案,都曾经提到他们。埃及的记录把他们列为主前十四世纪时,奥朗底河以南,一直延伸到外约但的几个王国之一。他们实际上控制了外约但,可能是与埃及和赫人帝国的争斗有关。这两个强国之间的加低斯之役(主前约1290年)并没有决定性的结果,产生了短暂的政治真空,亚摩利人得以操纵本区。主前一二○○年左右海上民族的来临,使形势更为复杂。在圣经之中,亚摩利人可以用作民族的名称,指西宏和噩的王国(民二十一2133),也可以是指迦南的居民(创十五16;申一7)。──《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21~26战争中的主权:虽然亚摩利人是征服对象(7:1),但是以色列百姓以和平的态度接近他们。这是因为以色列百姓认为进入迦南比灭绝亚摩利人更急。神否定了以色列百姓的判断,提前使亚摩利人灭亡如此。神不放弃对恶人的公义审判,神对恶人的审判是以对义人的拯救显明的,因此信徒应该向神献上感谢。神在剿灭罪恶的地方建立自己的国家,召聚自己的百姓。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民二十一21~35胜亚摩利王:亚摩利人是迦南民族之一(出33:2), 散居在约但河东部和西部的山岭中。他们的人数和势力很大,所以圣经有时以亚摩利人代表迦南地的全体居民(创48:22; 24:15)。亚摩利人在公元前二千年甚至侵占了巴比伦。在摩西时代,他们管辖了约但河东部大部分的地土,吞占了摩押人在亚嫩河以北的地土(26)。详细分界线,见书12:1-6 本段所记的战事,是进应许地的首要阶段,后世看为以色列史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诗135:11; 136:19; 2:9)。

         以色列人本欲向亚摩利王西宏借道,但他自恃强大,与以色列人开战,结果被杀败,国土、京城全落在以色列人手中。――《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歼灭亚摩利族:以色列百姓绕过了自己的兄弟国家,就是得到神所赐产业的以东,这段经文描述了以色列百姓与外邦人亚摩利人激烈争战的场面。亚摩利人是神要灭绝的一族(23:23;33:2;34:11),他们因神的旨意将要灭亡,这个事件成了以色列百姓在神的帮助下剿灭外邦人的最著名的事件(31:4;135:11;136:19)。以色列百姓在征服迦南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战争,都是与代神行公义的审判结合在一起。--《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民二十一22「“求你容我们从你的地经过;我们不偏入田间和葡萄园,也不喝井里的水,只走大道(原文作王道),直到过了你的境界。”」

         “求你容我们从你的地经过”——(参二十17)。神没有禁止以色列人扰害亚摩利人,像禁止他们骚扰以东和摩押人一样(参申二919),乃是命以色列人与他们争战(申二24),虽然如此,以色列人还用好话向他们通融(申二26-27),西宏王若肯让以色列人假道从他的地经过,他就必能脱免当时的外患。──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民二十一23「西宏不容以色列人从他的境界经过,就招聚他的众民出到旷野,要攻击以色列人,到了雅杂与以色列人争战。」

       雅杂在亚嫩河北面(二十一13)。──《启导本圣经注释》

 

【民二十一23 雅杂】雅杂是以色列人与 * 亚摩利王西宏大军打仗的战场。根据教会史家优西比乌(Eusebius,主后四世纪)和米沙碑文(主前九世纪)的记载,雅杂可能是在马达巴(Madaba)和底本两个区域之间,摩押地东缘之塞梅特干河(Wadi al-Themed)旁的梅代尼叶废墟(Khirbet Medeiniyeh)。申命记二33和士师记十一20都曾经提及这场战役。──《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24「以色列人用刀杀了他,得了他的地,从亚嫩河到雅博河,直到亚扪人的境界,因为亚扪人的境界多有坚垒。」

         “从亚嫩河到雅博河”——雅博河发源在约旦河东,先往东流过亚扪人的京城拉巴(撒下十一1),从此转向东北,然后又向西,流入约旦河。这河作亚扪人的西界,河西边的地,或者早先也属亚扪人(书十三25,士十一13),当时却属亚摩利人。“因为亚扪人的境界多有坚垒”——亚扪人的境界多有坚垒,所以西宏王不能得胜。至于以色列人不取他们的地,却另有别的缘故(申二18-19)。──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雅博河是流入约但河的一条支流,在死海以北约40公里。雅各从巴旦亚兰回迦南地时,曾在雅博渡口的毗努伊勒与神摔跤(创三十二2232)。──《启导本圣经注释》

         亚摩利人的东面就是亚扪人的领土。――《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民二十一2430 占领之地】本段形容为西宏和噩的国土的外约但中部地带,南方达亚嫩河谷,北方以雅博河为界。摩押是这地区的一部分,亚扪则不是。这些「王国」在这时代似乎不是有组织的国家,以色列人击败它们也只是得以安全通过其领土,各支派并非直接控制这些地区,也不能在此定居。──《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25「以色列人夺取这一切的城邑,也住亚摩利人的城邑,就是希实本与希实本的一切乡村。」

         “住亚摩利人的城邑”——以色列人当时所占的地,南北长约一百五十里,东西宽约九十里(三十二33)。“希实本”——这城在约旦河口的东边(书十三2426),相离约六十里,在迦得支派的南边(书十三2526)。流便人重新建造这城(民三十二37),不久这城归于米拉利族的利未人(书二十一39)。后来希实本又属了摩押(赛十五4,十六8,耶四十八234-35,四十九3)。──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希实本」:西宏的首都。――《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民二十一2528 希实本】现代的黑什班遗址(Tell Heshban)位于耶路撒冷正东面约五十哩左右。然而考古学家却找不到任何迹象,证明主前一二○○年之前有人在此定居。部分学者怀疑 * 晚铜器时代的希实本可能在别的位置,贾卢珥遗址(Tell Jalul)是其中一个可能。最近在本区的勘测和挖掘,发现了越来越多的 * 晚铜器时代陶片。但要进一步肯定这时代定居的性质,依然十分艰难。──《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26「这希实本是亚摩利王西宏的京城;西宏曾与摩押的先王争战,从他手中夺取了全地,直到亚嫩河。」

         “夺取了全地”——就是亚嫩河以北的全地(29-30)。后来亚扪人说以色列人夺去了他们的地,这话却是不真,因为以色列人所占的是亚摩利人(不是亚扪人)的地(士十一1319-28)。──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民二十一27「所以那些作诗歌的说:你们来到希实本;愿西宏的城被修造,被建立。」

         “所以那些作诗歌的说”——作这诗歌之人的意思说,你们这些亚摩利人若敢来,就可以到希实本,把西宏的城再修造起来(27)。你们早先夸张说,有火焰从希实本发出,烧尽摩押的京城西珥(28),使摩押的男子逃奔,把他们的女子掳掠(29),现在我们却来了,把希实本和属希实本的一切,尽都毁灭,使他变为荒场了(30)。──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民二十一27~30为本章所记第三首古歌。先叙述昔日亚摩利人与摩押人争战;后歌咏以色列人战胜亚摩利人。──《启导本圣经注释》

         以色列人作歌纪念是因胜利带来欢欣和喜悦;得胜的生命是充满欢欣歌颂的。――《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赞美使战争得胜的神:歌颂了以色列百姓剿灭征服摩押人的亚摩利人的事件。这首歌:①赞美了以色列的君王——神的能力,而不是赞美以色列之伟业。神实在是在战场上有能的耶和华神(撒上17:47;24:8);②通过对征服者的征服,表明了历史的主角是神和属神的人;③暗示着虽然罪恶猖獗,但是神的义最终得胜。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民二十一28「因为有火从希实本发出,有火焰出于西宏的城,烧尽摩押的亚珥和亚嫩河邱坛的祭司(祭司原文作主)。」

 

【民二十一29「摩押啊,你有祸了!基抹的民哪,你们灭亡了!基抹的男子逃奔,女子被掳,交付亚摩利的王西宏。」

         “基抹”——就是摩押人的神(耶四十八71346),因此摩押人称为基抹之民,摩押王米沙将他的长子献与基抹为燔祭(王下三26-27),所罗门曾引诱以色列人敬拜这神(王上十一7,王下二十三13),亚扪人也敬拜这神(士十一24)。“交付亚摩利的王西宏”——意思说,基抹不能拯救敬拜自己的人。──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基抹为摩押人所拜的神(耶四十八7,1315)。──《启导本圣经注释》

         「基抹」:是摩押人的国神(参王上11:7)。――《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基抹:是摩押百姓所事奉的神的名称。在拜偶像时,盛行献长子为祭(王下3:27)。--《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民二十一29 基抹】以色列庆祝战胜西宏和噩之外约但两国时所唱的这首「讥讽诗歌」,提及摩押神祇 * 基抹。主前九世纪时摩押王米沙的碑文中,也曾提及这神祇(又见:士十一4;王上十一7)。正如摩押是以色列的仇敌,作为摩押的国神,基抹亦与 * 耶和华对敌。基抹的 * 祭仪与耶和华崇拜相似,其属性(赐给百姓土地和胜利)也相仿。这可能不过表示古代近东的人对他们神明的期望,国与国间并没有什么分别。基抹一名最早出现于叙利亚北部埃卜拉的一个神祇名单上(主前约26002250年)。美索不达米亚和 * 乌加列,都可能有人崇拜这个代表黏土或泥砖的自然力量神祇。──《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30「我们射了他们;希实本直到底本尽皆毁灭。我们使地变成荒场,直到挪法;这挪法直延 到米底巴。」

         “底本”——这城后来属迦得支派(民三十二34),约书亚又将这城划归流便支派(书十三1517)。当公历一千八百六十八年,有一位德国牧师,在底本城的旧基石中,寻出一统碑来,宽二尺,长三尺八寸,这碑是摩押王米沙建竖的(王下三4-5),碑上是米沙王自叙脱离以色列人辖制之事的武功。“米底巴”——这城在希实本以南十几里路,当大卫年间米底巴是坚固的城(参代上十九7)。──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民二十一30 毁灭的范围】希实本和底本依次是摩押北部(亚嫩河以北)北端和南端的重镇。有关希实本可参看上面本章的讨论。底本就是今日的迪班(Dhiban),在亚嫩河(莫吉布干河)以北一二哩处。它在主前九世纪,是米沙王的王城之一,其名字在当地出土的碑文中地位显著。然而当地缺乏 * 晚铜器时代的文物,因此有人怀疑古代的底本究竟是在迪班,还是在附近的另一处地方。事实上,底本列在兰塞二世的行程表中,证明晚铜器时代确然有一个以此为名的城市。挪法的地点未有考证,甚至连读法也不能肯定。米底巴是摩押北部中央地带的首要城邑,学者认为它就是现代同名的城市。由于它是现代化都市,当地的挖掘工作十分有限。──《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31「这样,以色列人就住在亚摩利人之地。」

 

【民二十一32「摩西打发人去窥探雅谢,以色列人就占了雅谢的镇市,赶出那里的亚摩利人。」

         “雅谢”——这城后来在迦得境内(三十二35,书十三25),作了利未人的城邑(书二十一39)。──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雅谢位于约但河东南部,在死海的东北。──《启导本圣经注释》

 

【民二十一32 雅谢】这地名可以是指一个城邑,又可指这城附近地带,包括圣经称为「女儿」(和合本:「女子」)的小村。其位置虽未有定论,最有可能的遗址是在贾齐尔废墟(Khirbet Jazzir),即雅博河以南十二哩左右。它的功用是作为亚扪边界的哨站。它反映了以色列兵团朝东的攻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33「以色列人转回,向巴珊去。巴珊王噩和他的众民都出来,在以得来与他们交战。」

         “噩”——这王的身量甚大(申三11),他是利乏音余剩的人(申二10-1220-23,书十二4,十三12)。他的百姓多是亚摩利人(书二10)。“和他的众民都出来”——巴珊的城邑甚是坚固,巴珊王和他的百姓若不出来,以色列人必不敢靠自己的力量去攻击他们。但巴珊王或因有胆量和兵力,或另有别故(参书二十四12),就迎着以色列人出来了,不料竟败在以色列人面前,完全被杀,没有留下一个。“以得来”——这城在加利利海东约八十七里,是巴珊王的一座大城(申三10),后为归与玛拿西人(书十三31)。在这城底下,另有一座很稀奇的城,是在石头中凿成的,无非是一所避难的保障。──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巴珊在加利利海东北,为黑门山南面的一大片土地 (申三8)。后来摩西把亚摩利(二十一21)和巴珊二地分给流便、迦得和半个玛拿西支派,他们便定居在约但河东(三十二3342)。──《启导本圣经注释》

         「巴珊」:加利利海东北一带地方,北部黑门山是神应许之地的北界(书11:17 由以上两章所记述的旅程看来,以色列人的脚踪由南部边境,跨越约但河东高原,由南至北到达北部的边界,绕行迦南地一周。无论是南部何珥玛战役、东部亚摩利人之役及北部巴珊之役均节节获胜,神大能的引导逐步实现祂的应许。――《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民二十一33 巴珊】击败西宏之后,以色列人向北行进,到达北界为黑门山,东界为得如瑟山(Jebel Druze),西临加利利海的巴珊地区(今日名叫戈兰高地〔Golan Heights〕),在以得来(今日之戴尔阿〔Der'a〕,位于加利利海东面三十哩)击败噩王。巴珊是个广大、富庶的高原,以牧草著称(诗二十二12;摩四13)。更详细讨论可参看:申命记三章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33 以得来】以色列在巴珊东南部边界的以得来,击败 * 亚摩利王噩。这城是今日叙利亚的戴尔阿,位于大马士革以北大约六十哩,加利利海东面三十哩,雅穆克河附近。此地虽然从未有考古学者进行挖掘,却曾在埃及和 * 乌加列的古籍当中提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33 噩】巴珊的 * 亚摩利王噩被形容为利乏音人(巨人)的最后一位,他的床「是铁的,长九肘,宽四肘」(13呎×6呎;见:申三11注释\cf0 )。有关这人的资料历史付诸厥如。以色列传统多次庆祝这次的胜利,并且记载于申命记一4,三113,四47,二十九7,三十一4;约书亚记二10、九10;列王纪上四19──《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民二十一34「耶和华对摩西说:“不要怕他!因我已将他和他的众民,并他的地,都交在你手中;你要待他象从前待住希实本的亚摩利王西宏一般。”」

         “不要怕他”——(参33注),以色列人怕噩王,不但是因为他的身量高大(参申一28,三11,撒上十七11),也是因为他的城邑坚固(参33注)。──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巴珊在加利利海东北方,说明以色列的军队已到达外约但的北部。──《启导本圣经注释》

         不要怕他:是神与他们同在的应许。害怕是因着人的犯罪而有的(3:8-10)。神说“不要怕”,是要与他们同在,要引导他们的生活的应许(14:1-27)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民二十一35「于是他们杀了他和他的众子,并他的众民,没有留下一个,就得了他的地。」

         “没有留下一个就得了他的地”——(申三1-17,诗四十四3,一百三十五10-12,一百三十六17-22)。以色列人这样得胜,有两种效果:1使迦南人恐惧(申二25,书二10,九10),2为以色列人也有教训(申三21-22)。──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本章以巴珊王噩的被杀结束。战事发生在以得来(今得拉),《申命记》有攻占巴 的详细记载(三111)。当时双方有多少人参加虽无法知道,但这三次战役极具历史重要性。所攻占的外约但成为以色列人最早定居的地方(参三十二章),且为以后进攻迦南的基地。战胜西宏与噩二王的事写入了《诗篇》(一三五11;一三六1920),足见此战役的重要。──《启导本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20-21章上)】

1 有学者认为摩西和亚伦所犯的罪是妄自行事(击打盘石而不是吩咐它及对会众动怒)。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他们的结局对你有何警惕呢?新约中「多给谁就向谁多取」这句话在摩西和亚伦身上是否贴切呢?

2 以色列人是凭着什摩击败住南地的迦南人呢?这种做法有否「贿赂」之嫌?

──《串珠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21章下至23章上)】

1 耶和华为什么用一条高举的铜蛇(21:8)来医治被火蛇咬伤的以色列民呢?这件事预表什么呢?参约3:14-15

2 你认为以色列民在旷野的表现是否一无可取呢?参21:7, 17

3 你认为以色列人吞占亚摩利人及巴珊的城邑和乡村合理吗?参21:22-23。先前以东王与亚摩利王西宏一样禁止以色列人过境(20:14-21),为何以色列民不灭绝以东民?参申2:2-8

4 你认为耶和华会透过异族的先知传递祂的信息吗?参申18:15; 3:7; 7:9-11; 1:12-13

5 试找出巴兰性格上的弱点(参22:12, 15-19)。由此看来,他首次不肯跟摩押的使臣同去,除因神禁止外,可能还有什么原因?这对今日信徒的行事为人有何警惕呢?

6 有人认为耶和华既然容许巴兰和摩押的使者同行,就不应再戏弄他了(22:20-35)。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7 中世纪神学家认为:耶和华之惩罚巴兰是因为他早已存心不守神原先吩咐他的诫命,而让他和使者同去则表明神给人自由意志。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另参民23:9-10, 19-24, 24章。以色列民在旷野吃鹌鹑肉(11:31-34)、行一夫多妻制或随意离婚(申24:1-4)是否支持这个看法的事例呢?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