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数记第二十九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献祭的条例(二)】 六、吹角节须献的祭(1~6节) 七、赎罪日须献的祭(7~11节) 八、住棚节须献的祭(12~40节) 贰、逐节详解 【民二十九1】「“七月初一日,你们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是你们当守为吹角的日子。」 〔吕振中译〕「七月初一日、你们要有圣聚会;甚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这是你们大吹角声的日子。」 〔原文字义〕「圣会(原文双字)」分别,神圣(首字);集会,召集(次字);「劳碌」劳动,服侍。 〔文意注解〕「七月初一日,你们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是你们当守为吹角的日子」:『七月初一日』是吹角节。吹角的用意是宣告喜乐的消息,号召四散的以色列人聚集,迎接弥赛亚的来临(亦即基督再临);『圣会』指为着守节而聚集的庆祝活动,亦即神圣的聚会;『劳碌的工』指身体劳动的工,例如建筑、纺织、收割、打榖、推磨等。 〔灵意注解〕「七月初一日」:是下半年,表征神的救赎计划,要从外邦教会回到以色列人(参罗十一11)。 「你们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是你们当守为吹角的日子」『吹角节』表征提醒四散的以色列人,招聚他们一同过节。 〔话中之光〕(一)吹角日表明敬拜时所要遵守的三个重要原则:(1)众人聚集在一起敬拜神:同心敬拜,互相学习,彼此坚固信心;(2)要停止日常的工作,甚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将时间分别为圣,专心地敬拜神,使我们更有力为神工作;(3)以色列人向神献上燔祭:我们将珍贵的献给神,表明对祂的爱。把自己献给神就是最好的祭。 (二)「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有许多的工作要做,但不可作劳碌的工。在七月一整个月份,工作都集中在会幕与事奉神的圣事上。其他时间才可作些帐幕及琐事。使徒保罗也作这样的区分。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不是靠着行为,但是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生命,必须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参弗二9~10)。 (三)不是先作而后到十字架前。乃是先到十字架前而后作工。我们要空手到十字架面前,接受赦罪的恩典,接受主耶稣的生命。接受之后,要作工!要结果子!那样的工作,不是劳碌,乃是快乐;不是奴仆的劳碌,乃是儿子的服务。 (四)不是先作工,再与主联络,乃是先与主联络而后作工,我们不能作工将自己联络在葡萄树上,只有顺服在栽培的人手下,让他将我们接到葡萄树上。一接上联络好了,就自然会结果子。结果子不是劳碌的工作,乃是自然的。 (五)不是作工到五旬节,乃是在五旬节接受圣灵充满,而后作工。圣灵如同圣子,不是作工得来的,乃是神的恩惠白白赐给人,只要用信心接受!神从来不做买卖,神只白送!我们不能用眼泪,祈祷,努力,买得圣灵的充满。要得圣灵充满,如同要得耶稣拯救,也要用信心接受。不过人一接受圣灵充满之后,他的火焚烧在心中,不能不作工,不能不祷告。那却不是劳碌,乃是快乐! (六)在我们的生活中,应当有一些用于亲近神的「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的日子。神曾应许我们:「你若在安息日掉转你的脚步,在我圣日不以操作为喜乐,称安息日为可喜乐的,称耶和华的圣日为可尊重的,而且尊敬这日,不办自己的私事,不随自己的私意,不说自己的私话,你就以耶和华为乐。耶和华要使你乘驾地的高处,又以你祖雅各的产业养育你」(赛五十八13~14)。 【民二十九2】「你们要将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七只,作为馨香的燔祭献给耶和华。」 〔吕振中译〕「你们要把燔祭做怡神之香气献与永恒主:就是牛一只,要小公牛、公绵羊一只、公绵羊羔一岁以内的七只、要完全没有残疾的。」 〔原文字义〕「没有残疾」完全的,健全的;「馨香(原文双字)」安宁,舒坦(首字);香气,芳香(次字)。 〔文意注解〕「你们要将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七只,作为馨香的燔祭献给耶和华」:『馨香』指闻起来会觉得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的气味;『燔祭』指整个祭物须在祭坛上经过火烧,使馨香之气上升,全部献给神。 〔灵意注解〕「你们要将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七只,作为馨香的燔祭献给耶和华」:『燔祭』表征基督无暇无疵、完全奉献自己,成为馨香之气,蒙神悦纳。 【民二十九3】「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一只公牛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一只公羊要献伊法十分之二;」 〔吕振中译〕「和以上这些祭牲同献的素祭、是用油调和的细面:配合一只公牛、要献一伊法的十分之三;配合一只公绵羊、要献一伊法的十分之二;」 〔原文字义〕「调」搀和,混和;「献」(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一只公牛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一只公羊要献伊法十分之二」:『调油的细面』将磨细的生面粉调和橄榄油,揉成生面团(不可有酵);『伊法十分之三』约折合6点6公升;『伊法十分之二』约折合4点4公升。 〔灵意注解〕「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一只公牛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一只公羊要献伊法十分之二;为那七只羊羔,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3~4节):『素祭』表征基督在世为人,生活完美,神所喜爱。 【民二十九4】「为那七只羊羔,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 〔吕振中译〕「配合那七只公绵羊羔、每只要献一伊法的十分之一;」 〔文意注解〕「为那七只羊羔,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伊法十分之一』约折合2点2公升。 【民二十九5】「又献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为你们赎罪。」 〔吕振中译〕「也献一只多毛公山羊做解罪祭、为你们除罪;」 〔原文字义〕「赎罪」遮盖,平息。 〔文意注解〕「又献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为你们赎罪」:『赎罪祭』赎罪的原文字根有『洁净』的意思,人犯罪不单得罪神,而且也玷污了自己,所以须献赎罪祭,满足神圣洁的要求,恢复神与人之间的交通。 〔灵意注解〕「又献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为你们赎罪」:『赎罪祭』表征基督被钉流血舍命,满足神公义的要求,成为救赎的根源。 【民二十九6】「这些是在月朔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常献的燔祭与同献的素祭,以及照例同献的奠祭以外,都作为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 〔吕振中译〕「这些是在月初的燔祭和和跟燔祭同献的素祭、不断献的燔祭和跟这燔祭同献的素祭、以及照典章跟这些祭牲同献的奠祭以外献上、作为怡神之香气、做火祭献与永恒主的。」 〔原文字义〕「常献的」连域性,每天;「照例」审判,律例,公义;「奠祭」奠酒。 〔文意注解〕「这些是在月朔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常献的燔祭与同献的素祭,以及照例同献的奠祭以外,都作为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月朔』指每月初一日;『月朔的燔祭』请参阅二十八11;『素祭』指以细面和油为祭物,在希伯来文含有礼物或贡物的意味,是一种自愿的献祭,敬拜者藉此向所敬拜的神表明忠贞与感恩的心意,也间接供应祭司们生活所需的食物;『常献的燔祭』指每日早晚必献的燔祭;『奠祭』指浇酒为祭;『火祭』指经过火烧的一种献祭;在任何的献祭中,凡把全部或一部分供物烧在坛上的,都称为火祭。 〔灵意注解〕「这些是在月朔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常献的燔祭与同献的素祭,以及照例同献的奠祭以外,都作为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表征一面过节,一面仍须每日过讨神喜悦的生活。 【民二十九7】「“七月初十日,你们当有圣会;要刻苦己心,什么工都不可做。」 〔吕振中译〕「『在这七月十日、你们要有圣聚会,要刻苦自己;甚么工都不可作,」 〔原文字义〕「刻苦」苦待,压迫,虚己;「己心」魂,自我。 〔文意注解〕「七月初十日,你们当有圣会;要刻苦己心,什么工都不可做」:『七月初十日』指赎罪日;『圣会』指为着守节而聚集的庆祝活动,亦即神圣的聚会;『刻苦己心』表达为罪忧伤痛悔,往往伴随禁食祷告;『什么工』指身体劳动的工,例如建筑、纺织、收割、打榖、推磨等。 〔灵意注解〕「七月初十日,你们当有圣会」:『赎罪日』表征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参罗十一26);『圣会』表征过节。 「要刻苦己心,什么工都不可做」:『刻苦己心』表征忧伤痛悔;『什么工都不可做』表征放下自己的行为,进入神的安息。 【民二十九8】「只要将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七只,都要没有残疾的,作为馨香的燔祭献给耶和华。」 〔吕振中译〕「只要将燔祭做怡神之香气献与永恒主:就是牛一只,要小公牛、公绵羊一只、公绵羊羔一岁以内的七只、都要你们认为完全没有残疾的。」 〔文意注解〕「只要将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七只,都要没有残疾的,作为馨香的燔祭献给耶和华」:『馨香』指闻起来会觉得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的气味;『燔祭』指整个祭物须在祭坛上经过火烧,使馨香之气上升,全部献给神(参2节)。 【民二十九9】「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一只公牛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一只公羊要献伊法十分之二;」 〔吕振中译〕「和以上这些祭牲同献的是用油调和的细面:配合一只公牛、要献一伊法的十分之三;配合一只公绵羊、要献一伊法的十分之二;」 〔文意注解〕「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一只公牛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一只公羊要献伊法十分之二」:『调油的细面』将磨细的生面粉调和橄榄油,揉成生面团(不可有酵);『伊法十分之三』约折合6点6公升;『伊法十分之二』约折合4点4公升(参3节)。 【民二十九10】「为那七只羊羔,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 〔吕振中译〕「配合那七只公绵羊羔、每只要献一伊法的十分之一;」 〔文意注解〕「为那七只羊羔,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伊法十分之一』约折合2点2公升(参4节)。 【民二十九11】「又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赎罪祭和常献的燔祭,与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吕振中译〕「也献一只多毛公山羊作为解罪祭、是在除罪礼上之解罪祭、和不断献的燔祭、和跟燔祭同献的素祭,以及跟这些祭牲同献的奠祭以外献的。」 〔文意注解〕「又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赎罪祭和常献的燔祭,与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意指这一只公山羊是专为赎罪日的赎罪祭之用,其他日常所献的赎罪祭、燔祭、素祭、奠祭都应照素常的规矩去作,不计算在内。 〔灵意注解〕「这是在赎罪祭和常献的燔祭,与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表征一面过节,一面仍须每日过讨神喜悦的生活。 【民二十九12】「“七月十五日,你们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要向耶和华守节七日。」 〔吕振中译〕「『七月十五日、你们要有圣聚会;甚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只要过节拜永恒主七天;」 〔原文字义〕「守节(原文双字)」过节(首字);节庆集会,筵席(次字)。 〔文意注解〕「七月十五日,你们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要向耶和华守节七日」:『七月十五日』指住棚节又称收藏节,是每年最后的节期,犹太人纷纷上耶路撒冷过节,纪念当年在旷野飘流的日子;『圣会』指为着守节而聚集的庆祝活动,亦即神圣的聚会;『劳碌的工』指身体劳动的工,例如建筑、纺织、收割、打榖、推磨等;『守节七日』住棚节长达七天,到了最后一日,又称最大的一日(参约七1~37)。 〔灵意注解〕「七月十五日,你们当有圣会」:『住棚节』表征享受国度的安息;『圣会』表征过节。 「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要向耶和华守节七日」:不做工表征放下自己的行为,进入神的安息;『守节七日』表征在国度里有完全的享受。 〔话中之光〕(一)今天的教会,是在旷野的路程中,向着神呼召我们去得的应许之地进发。教会每天经历着神与人同在的生活。虽然我们有同样的软弱,失败,虽然绕了许多不必要的路,但在圣灵引导之下,一天比一天,更接近神荣耀的应许国度。我们最荣美的盼望,是永远与神同住,面对面的认识祂,像祂认识我们一样。以色列人七天的圣会,照礼仪献祭,是记念过去;我们教会是盼望将来。感谢主,祂成为我们的盼望。 (二)吹角节,赎罪日,和住棚节这一组节期在神的计划中,预表了将来国度在地上建立以前,神召聚分散在全地的以色列民归回,在耶路撒冷被列国围攻时,主亲自从天降临作祂百姓的拯救,以色列民因此向主悔改认罪,全家得救归向主,从此国度就在地上建立,主作国度的王,以祂的公义统治全地,以祂的丰富供应众民。在预表上是预言将来必成的事。 【民二十九13】「又要将公牛犊十三只,公绵羊两只,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都要没有残疾的,用火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燔祭。」 〔吕振中译〕「也要将燔祭做怡神香气之火祭献与永恒主:就是牛十三只、要小公牛、公绵羊两只、公绵羊羔一岁以内的十四只,都要完全没有残疾的。」 〔文意注解〕「又要将公牛犊十三只,公绵羊两只,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都要没有残疾的,用火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燔祭」:住棚节中所献的祭牲,是全年所有的节期中最多的,其中公牛犊从第一日的十三只,逐日递减一只,亦即第二日献十二只,第三日献十一只,如此类推(参17~32节);『馨香』指闻起来会觉得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的气味;『燔祭』指整个祭物须在祭坛上经过火烧,使馨香之气上升,全部献给神(参2节)。 〔灵意注解〕「(第一日)…第二日…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第六日…第七日」(13~34节):每日献祭的公牛犊数目按日递减,其他祭牲则每日数目相同,又须有同献的素祭和赎罪祭;以上这些都是在每日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表征七天的住棚节,一面过节欢庆,神和人天天都有享受,一面仍须每日过讨神喜悦的生活。 【民二十九14】「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那十三只公牛,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那两只公羊,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二;」 〔吕振中译〕「和这些祭牲同献的素祭、是用油调和的细面:配合那十三只公牛、每只要献一伊法的十分之三;配合那两只公绵羊、每只要献一伊法的十分之二;」 〔文意注解〕「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那十三只公牛,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那两只公羊,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二」:『调油的细面』将磨细的生面粉调和橄榄油,揉成生面团(不可有酵);『伊法十分之三』约折合6点6公升;『伊法十分之二』约折合4点4公升(参3节)。 【民二十九15】「为那十四只羊羔,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 〔吕振中译〕「配合那十四只公绵羊羔、每只要献一伊法的十分之一;」 〔文意注解〕「为那十四只羊羔,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伊法十分之一』约折合2点2公升(参4节)。 【民二十九16】「并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吕振中译〕「也献一只多毛公山羊、作为解罪祭,是在不断献的燔祭、和跟燔祭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以外献的。」 〔文意注解〕「并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意指这一只公山羊是专为赎罪日的赎罪祭之用,其他日常所献的赎罪祭、燔祭、素祭、奠祭都应照素常的规矩去作,不计算在内(参11节)。 【民二十九17】「“第二日要献公牛犊十二只,公绵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 〔吕振中译〕「『第二天要献公牛十二只、要小公牛、公绵羊两只、公绵羊羔一岁以内的十四只,要完全没有残疾的。」 〔文意注解〕「第二日要献公牛犊十二只,公绵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公牛犊逐日递减一只,但公绵羊和公羊羔仍维持不变,请参阅13节注解。 【民二十九18】「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 〔吕振中译〕「又献上和这些祭牲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配合这些公牛、公绵羊和公绵羊羔照典章各按其数目;」 〔文意注解〕「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意指按照当日所献公牛犊、公绵羊、公羊羔的只数,每只都要有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 【民二十九19】「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吕振中译〕「也献多毛公山羊一只作为解罪祭,是在不断献的燔祭、和跟燔祭同献的素祭、和跟这些祭牲同献的奠祭以外献的。」 〔文意注解〕「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请参阅16节注解。 【民二十九20】「“第三日要献公牛十一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 〔吕振中译〕「『第三天要献公牛十一只、公绵羊两只、公绵羊羔一岁以内的十四只、要完全没有残疾的。」 〔文意注解〕「三日要献公牛十一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仅公牛犊再减一只,公绵羊和公羊羔则仍维持不变,请参阅13节注解。 【民二十九21】「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 〔吕振中译〕「又献上和这些祭牲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配合这些公牛、公绵羊、和公绵羊羔,照典章各按其数目;」 〔文意注解〕「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请参阅18节注解。 【民二十九22】「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吕振中译〕「也献多毛公山羊一只、作为解罪祭,是在不断献的燔祭和跟燔祭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以外献的。」 〔文意注解〕「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请参阅16节注解。 【民二十九23】「“第四日要献公牛十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 〔吕振中译〕「『第四天要献公牛十只、公绵羊两只、公绵羊羔一岁以内的十四只、要完全没有残疾的。」 〔文意注解〕「第四日要献公牛十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仅公牛犊再减一只,公绵羊和公羊羔则仍维持不变,请参阅13节注解。 【民二十九24】「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 〔吕振中译〕「又献上和这些祭牲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配合这些公牛、公绵羊、和公绵羊羔,照典章各按其数目;」 〔文意注解〕「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请参阅18节注解。 【民二十九25】「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吕振中译〕「也献多毛公山羊一只、作为解罪祭,是在不断献的燔祭、和跟燔祭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以外献的。」 〔文意注解〕「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请参阅16节注解。 【民二十九26】「“第五日要献公牛九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 〔吕振中译〕「『第五天要献公牛九只、公绵羊两只、公绵羊羔一岁以内的十四只、要完全没有残疾的。」 〔文意注解〕「第五日要献公牛九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仅公牛犊再减一只,公绵羊和公羊羔则仍维持不变,请参阅13节注解。 【民二十九27】「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 〔吕振中译〕「又献上和这些祭牲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配合这些公牛、公绵羊、和公绵羊羔,照典章各按其数目;」 〔文意注解〕「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请参阅18节注解。 【民二十九28】「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吕振中译〕「也献多毛公山羊一只、作为解罪祭,是在不断献的燔祭、和跟燔祭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以外献的。」 〔文意注解〕「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请参阅16节注解。 【民二十九29】「“第六日要献公牛八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 〔吕振中译〕「『第六天要献公牛八只、公绵羊两只、公绵羊羔一岁以内的十四只、要完全没有残疾的。」 〔文意注解〕「第六日要献公牛八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仅公牛犊再减一只,公绵羊和公羊羔则仍维持不变,请参阅13节注解。 【民二十九30】「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 〔吕振中译〕「又献上和这些祭牲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配合这些公牛、公绵羊、和公绵羊羔,照典章各按其数目;」 〔文意注解〕「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请参阅18节注解。 【民二十九31】「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吕振中译〕「也献多毛公山羊一只、作为解罪祭,是在不断献的燔祭、和跟燔祭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以外献的。」 〔文意注解〕「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请参阅16节注解。 【民二十九32】「“第七日要献公牛七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 〔吕振中译〕「『第七天要献公牛七只,公绵羊两只、公绵羊羔一岁以内的十四只、要完全没有残疾的。」 〔文意注解〕「第七日要献公牛七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仅公牛犊再减一只,公绵羊和公羊羔则仍维持不变,请参阅13节注解。 【民二十九33】「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 〔吕振中译〕「又献上和这些祭牲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配合这些公牛、公绵羊、和公绵羊羔,照典章各按其数目;」 〔文意注解〕「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请参阅18节注解。 【民二十九34】「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吕振中译〕「也献多毛公山羊一只、作为解罪祭,是在不断献的燔祭、和跟燔祭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以外献的。」 〔文意注解〕「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请参阅16节注解。 【民二十九35】「“第八日你们当有严肃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 〔吕振中译〕「『第八天你们要有圣节会;甚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 〔原文字义〕「严肃会」严肃会,聚会。 〔文意注解〕「第八日你们当有严肃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严肃会』指住棚节后次日,七月二十二日,继续庆祝一天,称为严肃会。这日视同安息日,不可作工,百姓要到会幕前聚集(参利二十三36)。 〔灵意注解〕「第八日你们当有严肃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表征在基督的复活里,一同过节,想受神的安息。 【民二十九36】「只要将公牛一只,公羊一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七只作火祭,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燔祭;」 〔吕振中译〕「只要将燔祭做怡神香气之火祭献与永恒主:就是公牛一只、公绵羊一只、公绵羊羔一岁以内的七只、要完全没有残疾的。」 〔文意注解〕「只要将公牛一只,公羊一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七只作火祭,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燔祭」:这是为住棚节的次日(即第八日)所特别指定的祭牲数目,和第一日至第七日的祭牲数目不同。 〔灵意注解〕「馨香的燔祭,…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赎罪祭」(36~38节):表征在基督的复活里,神和人一同享受。 【民二十九37】「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 〔吕振中译〕「又献上和这些祭牲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配合公牛、公绵羊、和公绵羊羔、照典章各按其数目;」 〔文意注解〕「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请参阅18节注解。 【民二十九38】「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吕振中译〕「也献多毛公山羊一只、作为解罪祭,是在不断献的燔祭、和跟燔祭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以外献的。」 〔文意注解〕「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请参阅16节注解。 〔灵意注解〕「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表征仍须过讨神喜悦的生活。 【民二十九39】「“这些祭要在你们的节期献给耶和华,都在所许的愿并甘心所献的以外,作为你们的燔祭、素祭、奠祭,和平安祭。”」 〔吕振中译〕「『以上这些祭都要在你们的制定节期上献与永恒主,都要在所许的愿、和自愿献的祭以外、作为你们的燔祭、素祭、奠祭、和平安祭。』」 〔原文字义〕「节期」指定的时间,聚会;「所许的愿」誓言;甘心所献」自由奉献,自愿。 〔文意注解〕「这些祭要在你们的节期献给耶和华,都在所许的愿并甘心所献的以外,作为你们的燔祭、素祭、奠祭,和平安祭」:『所许的愿并甘心所献的』意指个别的人为着还愿、感谢等不同的理由而自愿献上的祭物和祭牲;『平安祭』此名词在希伯来文表示「和好」或「福祉」。此祭为一私人的献祭,所献的可为感谢、还愿或甘心献的(七15~16),表明献祭者对神的感恩,虔敬与奉献,并藉此显明神与人及人与邻舍的和谐关系。 〔话中之光〕(一)即使给耶和华神献上再多的祭,如果不顺服神的旨意,那么这个人的祭牲是无用的(参赛一10~17)。神悦纳那些在生活中绝对顺服神话语的谦卑之人的祭牲和奉献(参撒上十五22)。我们的礼拜和事奉,也应该以这样的顺服和谦卑为基础(参罗十二3~21)。 【民二十九40】「于是,摩西照耶和华所吩咐他的一切话告诉以色列人。」 〔吕振中译〕「凡永恒主所吩咐摩西的,摩西都照这些话对以色列人说。」 〔文意注解〕「于是,摩西照耶和华所吩咐他的一切话告诉以色列人」:本节可作为民二十八、二十九两章的结语,但希伯来文圣经则将本节放在民三十章的第一节,作为三十章的序言。 叁、灵训要义 【献祭的条例(二)】 六、吹角节须献的祭(1~6节): 1.「七月初一日」(1节):是下半年,表征神的救赎计划,要从外邦教会回到以色列人(参罗十一11)。 2.「你们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是你们当守为吹角的日子」(1节):『吹角节』表征提醒四散的以色列人,招聚他们一同过节。 3.「你们要将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七只,作为馨香的燔祭献给耶和华」(2节):『燔祭』表征基督无暇无疵、完全奉献自己,成为馨香之气,蒙神悦纳。 4.「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一只公牛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一只公羊要献伊法十分之二;为那七只羊羔,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3~4节):『素祭』表征基督在世为人,生活完美,神所喜爱。 5.「又献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为你们赎罪」(5节):『赎罪祭』表征基督被钉流血舍命,满足神公义的要求,成为救赎的根源。 6.「这些是在月朔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常献的燔祭与同献的素祭,以及照例同献的奠祭以外,都作为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6节):表征一面过节,一面仍须每日过讨神喜悦的生活。 七、赎罪日须献的祭(7~11节): 1.「七月初十日,你们当有圣会」(7节):『赎罪日』表征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参罗十一26);『圣会』表征过节。 2.「要刻苦己心,什么工都不可做」(7节):『刻苦己心』表征忧伤痛悔;『什么工都不可做』表征放下自己的行为,进入神的安息。 3.「馨香的燔祭,…同献的素祭,…赎罪祭」(8~11节):请参阅吹角节。 4.「这是在赎罪祭和常献的燔祭,与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11节):表征一面过节,一面仍须每日过讨神喜悦的生活。 八、住棚节须献的祭(12~40节): 1.「七月十五日,你们当有圣会」(12节):『住棚节』表征享受国度的安息;『圣会』表征过节。 2.「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要向耶和华守节七日」(12节):不做工表征放下自己的行为,进入神的安息;『守节七日』表征在国度里有完全的享受。 3.「(第一日)…第二日…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第六日…第七日」(13~34节):每日献祭的公牛犊数目按日递减,其他祭牲则每日数目相同,又须有同献的素祭和赎罪祭;以上这些都是在每日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表征七天的住棚节,一面过节欢庆,神和人天天都有享受,一面仍须每日过讨神喜悦的生活。 4.「第八日你们当有严肃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35节):表征在基督的复活里,一同过节,想受神的安息。 5.「馨香的燔祭,…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赎罪祭」(36~38节):表征在基督的复活里,神和人一同享受。 6.「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38节):表征仍须过讨神喜悦的生活。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民数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民数记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