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民数记第十五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圣别生活的条例】

   一、进迦南地后献祭的条例(1~16)

   二、吃那地粮食献举祭的条例(17~21)

   三、误犯和故意犯分别处分的条例(22~31)

   四、犯安息日者处分的条例(32~36)

   五、衣服边上作繸子并钉蓝细带子的条例(37~41)

 

贰、逐节详解

 

【民十五1「耶和华对摩西说:」

   〔吕振中译〕永恒主告诉摩西说:

   〔文意注解〕「耶和华对摩西说」:2~16杰说到进迦南地后献祭的条例。

 

【民十五2「“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我所赐给你们居住的地,」

   〔吕振中译〕『你要告诉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你们居住的地、就是我所赐给你们的地、

   〔原文字义〕晓谕」说话,讲论;「赐给」给,置,放。

   〔文意注解〕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我所赐给你们居住的地」:『赐给你们居住的地』即指迦南美地。

 

【民十五3「若愿意从牛群羊群中取牛羊作火祭,献给耶和华,无论是燔祭是平安祭,为要还特许的愿,或是作甘心祭,或是逢你们节期献的,都要奉给耶和华为馨香之祭。」:

   〔吕振中译〕若要从牛群羊群中取为火祭献与永恒主,无论是燔祭、是别的献祭、不拘是要还特许的愿、或是要做自愿献的祭、或是你们的制定节期上做怡神之香气献与永恒主,

   〔原文字义〕愿意」做,制作,完成;「火祭」用火献的祭;「平安祭」感恩;「特许」卓越的,非凡的;「愿」誓言;「奉给」(原文与「愿意」同字);「馨香(原文双字)」安静,舒坦,宁静(首字);香气,芳香(次字)

   〔文意注解〕若愿意从牛群羊群中取牛羊作火祭,献给耶和华」:『若愿意』即指自愿的;『火祭』指须用火焚烧的献祭。

         「无论是燔祭是平安祭,为要还特许的愿,或是作甘心祭」:『燔祭』整个祭物用火焚烧;『平安祭』仅部分祭物用火焚烧,其余的归祭司享用;『特许的愿,或是作甘心』指平安祭中的两种。

         「或是逢你们节期献的,都要奉给耶和华为馨香之祭」:『节期』指《利未记》二十七章中的七节期,以及安息日、安息年所当献的祭;『馨香之祭』指会发出馨香之气的火祭。

   〔灵意注解〕取牛羊作火祭,献给耶和华,都要奉给耶和华为馨香之祭」:馨香的火祭表征耶稣基督一生全然为神而活,在神面前满有馨香之气。

   〔话中之光〕()属灵的争战不是在人数、装备、训练、士气,和各种功能的组织上决胜负,而是在把事物背后的属灵权势打倒。人自己不能打倒撒但,只有支取神的大能才能使撒但倒下去,而人与神的关系必须要对,然后才能取用神的能力。

         ()献祭的指示一面是使他们知道,他们仍然是活在应许的指望中,这指望并不因管教而失去,又一面使他们知道,神仍然是悦纳他们对神的寻求。外面的生活是飘流,里而却是有神的安慰与体恤。

 

【民十五4「那献供物的就要将细面伊法十分之一,并油一欣四分之一,调和作素祭,献给耶和华。」

   〔吕振中译〕那献供物的就要将细面一伊法的十分之一、和油一欣的四分之一、调和做素祭,献与永恒主;

   〔原文字义〕供物」奉献物,礼物;「调和」搀和,混合,混同。

   〔文意注解〕那献供物的就要将细面伊法十分之一,并油一欣四分之一,调和作素祭,献给耶和华」:『供物』即指礼物,原用来指所有祭物,但此处指素祭的祭物;『伊法十分之一』约折合二点二公升;『一欣四分之一』约折合四点六公升;『素祭』指不含祭牲的献祭。

   〔灵意注解〕就要将细面伊法十分之一,并油一欣四分之一,调和作素祭,献给耶和华。为公绵羊预备细面伊法十分之二,并油一欣三分之一,调和作素祭」(46):素祭表征耶稣基督在世为人(细面),因有圣灵()的调和,祂的生活全然无罪。

   〔话中之光〕()本节明显的指出素祭的地位,原因是神要他们认真的明白:(1)只有实际的照着神的心意去生活,人在神面前才能正确,才可脱离失败;(2)没有圣灵的调和与管洽(调油),人一定活在自己里,所以灵的调和与管治是生活中所不能缺少的。总之,神要祂的百姓留心实际的属灵生活,不要把属灵的事物变作宗教仪文,不然的话属灵的事物就失掉它的意义和作用。神不要祂的百姓再走加低斯的失败之路。

 

【民十五5「无论是燔祭,是平安祭,你要为每绵羊羔,一同预备奠祭的酒一欣四分之一。」

   〔吕振中译〕你也要豫备酒一欣的四分之一做奠祭、连燔祭、或跟别的宰献祭、跟每一只绵羊羔一同献;

   〔原文字义〕预备」做,制作,完成;「奠祭」奠酒。

   〔文意注解〕无论是燔祭,是平安祭,你要为每绵羊羔,一同预备奠祭的酒一欣四分之一」:『奠祭』指浇奠酒。

   〔灵意注解〕要为每绵羊羔,一同预备奠祭的酒一欣四分之一」(5):奠祭表征耶稣基督将自己浇奠给神。

   〔话中之光〕()倒出自己(奠祭)是生活中的最重要功课。人的自己不倒出,神的工作就受阻挡。

 

【民十五6「为公绵羊预备细面伊法十分之二,并油一欣三分之一,调和作素祭,」

   〔吕振中译〕或是要跟公绵羊一同献呢、你就要豫备细面伊法的十分之二、用油一欣的三分之一调和做素祭;

   〔原文字义〕调和」搀和,混合,混同。

   〔文意注解〕为公绵羊预备细面伊法十分之二,并油一欣三分之一,调和作素祭」:『伊法十分之二』约折合四点四公升;『一欣三分之一』约折合四点九公升。

 

【民十五7「又用酒一欣三分之一作奠祭,献给耶和华为馨香之祭。」

   〔吕振中译〕你也要用酒一欣的三分之一做奠祭、献与永恒主、做怡神之香气。

   〔原文字义〕奠祭」奠酒;「馨香(原文双字)」安静,舒坦,宁静(首字);香气,芳香(次字)

   〔文意注解〕又用酒一欣三分之一作奠祭,献给耶和华为馨香之祭」:『馨香之祭』指会发出馨香之气的火祭。

 

【民十五8「你预备公牛作燔祭,或是作平安祭,为要还特许的愿,或是作平安祭,献给耶和华,」

   〔吕振中译〕你若豫备小公牛做燔祭或是别的宰献祭、要还特许的愿、或是做各样的平安祭献与永恒主,

   〔原文字义〕平安祭(首字)」祭物;「平安祭(次字)」平安祭。

   〔文意注解〕你预备公牛作燔祭,或是作平安祭,为要还特许的愿,或是作平安祭,献给耶和华」:这里提到两次『平安祭』,请参阅【原文字义】。

   〔灵意注解〕预备公牛作燔祭,或是作平安祭,就要把细面伊法十分之三,并油半欣,调和作素祭,和公牛一同献上,又用酒半欣作奠祭,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8~10):燔祭表奉献,平安祭表感谢;馨香的火祭表征耶稣基督一生全然为神而活,在神面前满有馨香之气。

 

【民十五9「就要把细面伊法十分之三,并油半欣,调和作素祭,和公牛一同献上,」

   〔吕振中译〕你就要把细面伊法的十分之三、用油半欣、调和做素祭、连小公牛一同献上;

   〔文意注解〕就要把细面伊法十分之三,并油半欣,调和作素祭,和公牛一同献上」:『伊法十分之三』约折合六点六公升;『半欣』约折合一点八公升。

 

【民十五10「又用酒半欣作奠祭,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

   〔吕振中译〕也要用酒半欣做奠祭献与永恒主为怡神香气之火祭。

   〔文意注解〕又用酒半欣作奠祭,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酒半欣』与『油半欣』(9)同量。

 

【民十五11「“献公牛、公绵羊、绵羊羔、山羊羔,每都要这样办理。」

   〔吕振中译〕献每一只牛、或每一只公绵羊或羊、或是每一只公绵羊羔或山羊羔、都要这样办理;

   〔原文字义〕办理」做,制作,完成。

   〔文意注解〕献公牛、公绵羊、绵羊羔、山羊羔,每都要这样办理」:意指每只不同的祭牲,都要照前述的的素祭和奠祭比例分别配合。

   〔灵意注解〕每只都要这样办理,按着只数都要这样办理」(11~12):同献的素祭都按每只祭牲办理。

 

【民十五12「照你们所预备的数目,按着只数都要这样办理。」

   〔吕振中译〕照你们所豫备的数目、你们就按那数目对每一只这样办理。

   〔文意注解〕照你们所预备的数目,按着只数都要这样办理」:意指按所预备的不同祭牲只数,都要照前述的的素祭和奠祭比例分别配合。

 

【民十五13「凡本地人将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都要这样办理。」

   〔吕振中译〕凡本地人献怡神香气之火祭给永恒主、都要这样办理这些事。

   〔文意注解〕凡本地人将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都要这样办理」:『本地人』指以色列人。

   〔灵意注解〕凡本地人同居的外人都归一例」(13~16):适用于一切信徒。

 

【民十五14「若有外人和你们同居,或有人世世代代住在你们中间,愿意将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你们怎样办理,他也要照样办理。」

   〔吕振中译〕若有寄居在你们中间的外侨、或有人世世代代在你们中间的、要献怡神香气之火祭给永恒主,你们怎样办理,他也要怎样办理。

   〔文意注解〕若有外人和你们同居,或有人世世代代住在你们中间」:『外人』意指寄居的外族人;『世世代代住在你们中间』意指无论其寄居的年日多长。

         「愿意将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你们怎样办理,他也要照样办理」:意指与以色列人同一条例。

   〔话中之光〕()14~16节这些话启示了神悦纳人,只有时间先后的分别,只要人寻找神,就没有种族的限制。人若领受神这样宽广的心,也就知道神是如何的愿意向人倾倒祂的所有,因而就宝贵常留在神的恩中。

 

【民十五15「至于会众,你们和同居的外人都归一例,作为你们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在耶和华面前,你们怎样,寄居的也要怎样。」

   〔吕振中译〕至于大众、无论是你们、或寄居你们中间的外侨、都只有一样的条例、做你们世世代代永远的条例:在永恒主面前、你们怎样、寄居的也怎样。

   〔原文字义〕例」法令,条例;「定例」(原文与「例」同字)

   〔文意注解〕至于会众,你们和同居的外人都归一例,作为你们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都归一例』意指一样的条例(16)

         「在耶和华面前,你们怎样,寄居的也要怎样」:

 

【民十五16「你们并与你们同居的外人当有一样的条例,一样的典章。”」

   〔吕振中译〕无论是你们、或是寄居在你们中间的外侨、都只有一样的法规、一样的典章。』

   〔原文字义〕条例」律法,指引,教诲;「典章」审判,判决,案例。

   〔文意注解〕你们并与你们同居的外人当有一样的条例,一样的典章」:『典章』指审判,是神对人是否遵行律法的判定。

 

【民十五17「耶和华对摩西说:」

   〔吕振中译〕永恒主告诉摩西说:

   〔文意注解〕耶和华对摩西说」:下面是说到献举祭和处分的条例。

 

【民十五18「“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我所领你们进去的那地,」

   〔吕振中译〕『你要告诉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我所领你们进去的地、

   〔文意注解〕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我所领你们进去的那地」:『进去的那地』即指迦南美地。

 

【民十五19「吃那地的粮食,就要把举祭献给耶和华。」

   〔吕振中译〕吃那地的粮食那时候,就要把提献物献与永恒主。

   〔原文字义〕举祭」升高,高举;「献给」贡献,奉献。

   〔文意注解〕吃那地的粮食,就要把举祭献给耶和华」:『举祭』指将手中的祭物,垂直向上举起,上下摆动,表示献给神。

   〔灵意注解〕吃那地的粮食,就要把举祭献给耶和华,要用初熟的麦子磨面,做饼当举祭奉献」(19~21):表征基督复活成为初熟的果子。

   〔话中之光〕()每年收获的时候就献举祭,借着这一个祭,不停的题醒自己,我们是在恩典中守有今天的日子,我们的一切所有,都是神所赐的。这样的承认神是赏赐人的主,不住的在仰望神的生活上更新。我们今天也该如此的学习仰望神的生活。

         ()生活上的富裕,常会使我们忘记神的恩典,总觉的那是我们努力奋发的结果。有一天,主会叫我们看见,若不是祂拖恩,人一切的努力都要落在虚空里的。看得见神是赐恩的主,在任何的境遇中的难处都不能压倒我们,因为从施恩座上所流出的,一定叫难处成了我们的食物。

 

【民十五20「你们要用初熟的麦子磨面,做饼当举祭奉献;你们举上,好像举禾场的举祭一样。」

   〔吕振中译〕要用你们的初熟粗麦面作哈拉饼作为提献物来提献,像禾场的提献物一样的提献。

   〔原文字义〕磨面」(原文无此字);「举祭」升高,高举;「奉献」贡献,奉献;「举上」(原文与「奉献」同字)

   〔文意注解〕你们要用初熟的麦子磨面,做饼当举祭奉献」:『饼』代表初熟之物,献后归给祭司享用。

         「你们举上,好像举禾场的举祭一样」:『举禾场的举祭』指在禾场上直接将初熟的青嫩禾穗子献祭一样(参利二14)

 

【民十五21「你们世世代代要用初熟的麦子磨面,当举祭献给耶和华。」

   〔吕振中译〕你们世世代代要将你们的初熟粗麦面作为提献物献与永恒主。

   〔原文字义〕磨面」(原文无此字);「举祭」(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你们世世代代要用初熟的麦子磨面,当举祭献给耶和华」:意指上述献初熟之物的举祭方式要成为世世代代遵行的定例。

 

【民十五22「“你们有错误的时候,不守耶和华所晓谕摩西的这一切命令,」

   〔吕振中译〕『你们若作错了事、不实行永恒主所告诉摩西的这一切命令、

   〔原文字义〕错误」犯错。

   〔文意注解〕你们有错误的时候,不守耶和华所晓谕摩西的这一切命令」:意指若不遵行神所吩咐摩西的条例而犯错。

   〔灵意注解〕若有误行,就要将一只公牛犊作燔祭,并照典章把素祭和奠祭一同献给耶和华为馨香之祭,又献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22~24):表征人若犯了罪,除了悔改赎罪之外,还要积极讨神喜悦,奉献今后一生为神而活。

 

【民十五23「就是耶和华藉摩西一切所吩咐你们的,自那日以至你们的世世代代,」

   〔吕振中译〕就是永恒主由摩西经手所吩咐你们的一切事,从永恒主吩咐的那一天起,以至你们的世世代代,

   〔文意注解〕就是耶和华藉摩西一切所吩咐你们的,自那日以至你们的世世代代」:意指上述那一切的条例,要作以色列人世世代代应当遵行的定例。

 

【民十五24「若有误行,是会众所不知道的,后来全会众就要将一只公牛犊作燔祭,并照典章把素祭和奠祭一同献给耶和华为馨香之祭,又献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吕振中译〕那事若是误〔或译:不知不觉〕行的、是会众之眼所看不出的,那么全会众就要将一只牛、就是小公牛、做燔祭、做怡神之香气献永恒主,连牛和同献的素祭和奠祭,依照典章而行,也献一只多毛公山羊做解罪祭。

   〔原文字义〕误行」无心的过失,因疏忽而造成的罪;「典章」审判,判决,案例。

   〔文意注解〕若有误行,是会众所不知道的」:意指因不知到而犯错。

         「后来全会众就要将一只公牛犊作燔祭,并照典章把素祭和奠祭一同献给耶和华为馨香之祭,又献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意指知道了之后,先献燔祭、素祭和奠祭,然后献赎罪祭。

 

【民十五25「祭司要为以色列全会众赎罪,他们就必蒙赦免,因为这是错误。他们又因自己的错误,把供物,就是向耶和华献的火祭和赎罪祭,一并奉到耶和华面前。」

   〔吕振中译〕祭司要为以色列人全会众行除罪礼,他们就蒙赦免;因为这是错误,故此他们因自己的错误只须把供物、就是献与永恒主的火祭、和解罪祭、奉到永恒主面前,

   〔原文字义〕错误」无心的过失,因疏忽而造成的罪。

   〔文意注解〕祭司要为以色列全会众赎罪,他们就必蒙赦免,因为这是错误」:意指24节所述的因不知到而犯错,经祭司为全会众献祭后必蒙神赦免。

         「他们又因自己的错误,把供物,就是向耶和华献的火祭和赎罪祭,一并奉到耶和华面前」:『供物』指祭物。

   〔灵意注解〕祭司要为以色列全会众赎罪,他们就必蒙赦免,因为这是错误」(25~26):表征凡真心悔罪者必蒙神赦免。

   〔话中之光〕()「必蒙赦免」是神的应许,是罪得解决的保证。取用这应许使人不再受罪的缠扰和辖制,在承受神应许的产业上可以坦然。神实在纪念人,也体恤人,祂定意要人蒙恩,接受祂命定的祝福,祂不但给人脱出罪的权势的恩典,也不使人受罪的伤害,更不让罪在人的心中留下阴影,因为祂的应许是这样的明确,「必蒙赦免」。

 

【民十五26「以色列全会众和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就必蒙赦免,因为这罪是百姓误犯的。」

   〔吕振中译〕以色列人全会众、和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侨、就蒙赦免,因为就众民来说、这错是误〔或译:不知不觉〕行的。

   〔原文字义〕误犯」无心的过失,因疏忽而造成的罪。

   〔文意注解〕以色列全会众和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就必蒙赦免,因为这罪是百姓误犯的」:意指不论身分和地位,在神赦罪的条例下,一律平等。

   〔话中之光〕()神给人赦罪的恩典,并不是鼓励人放心的犯罪,因为赎罪祭是指明给误犯罪的人享用的,对于存心犯罪的人,擅敢行事,明知故犯的,就是不把神放在眼中,以自己为神,这样作的结果必定是死亡,不能享用神的怜悯,因为他不以神为神。

 

【民十五27「“若有一个人误犯了罪,他就要献一岁的母山羊作赎罪祭。」

   〔吕振中译〕『一个人若误犯〔或译:不知不觉〕了罪,他就要献一只一岁以内的母山羊做解罪祭。

   〔原文字义〕误犯」无心的过失,因疏忽而造成的罪;「罪」错失目标,不中的。

   〔文意注解〕若有一个人误犯了罪,他就要献一岁的母山羊作赎罪祭」:『若有一个人』意指个别犯错。

   〔灵意注解〕若有一个人误犯了罪,他就要献一岁的母山羊作赎罪祭」(27~28):犯罪者必须悔改认罪,取用基督的救赎。

 

【民十五28「那误行的人犯罪的时候,祭司要在耶和华面前为他赎罪,他就必蒙赦免。」

   〔吕振中译〕祭司要为那作错了事误〔或译:不知不觉〕犯了罪的人在永恒主面前行除罪礼,为他除罪,他就蒙赦免。

   〔原文字义〕误行」迷路,出错;「犯罪」错失目标,不中的。

   〔文意注解〕那误行的人犯罪的时候,祭司要在耶和华面前为他赎罪,他就必蒙赦免」:『犯罪的时候』意指当知道自己犯罪之时。

 

【民十五29「以色列中的本地人和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若误行了什么事,必归一样的条例。」

   〔吕振中译〕对于作错了事的、无论是以色列人中的本地人、或是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侨、都只有一样的法规。

   〔原文字义〕误行」无心的过失,因疏忽而造成的罪;「条例」律法,指引,教诲。

   〔文意注解〕以色列中的本地人和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若误行了什么事,必归一样的条例」:『必归一样的条例』意指无论其身分如何,赎罪的条例只有一个。

   〔灵意注解〕那擅敢行事的,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的,他亵渎了耶和华,必从民中剪除」(29~31):基督之外,别无拯救。

 

【民十五30「但那擅敢行事的,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的,他亵渎了耶和华,必从民中剪除。」

   〔吕振中译〕但那以高傲手段行事的人、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的、他是亵渎永恒主的,那人总须从他的族人中被剪除。

   〔原文字义〕擅敢(原文双字)」升起,举起(首字);手(次字);「行事」做,制作,完成;「亵渎」亵渎,辱骂;「剪除」砍掉,砍下。

   〔文意注解〕但那擅敢行事的,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的,他亵渎了耶和华,必从民中剪除」:『擅敢行事的』意指明知故犯的;『亵渎了耶和华』意指胆敢公然违抗神。

 

【民十五31「因他藐视耶和华的言语,违背耶和华的命令,那人总要剪除;他的罪孽要归到他身上。”」

   〔吕振中译〕因为他藐视永恒主的话,违犯永恒主的命令,那人总须被剪除;他的罪罚必归在他身上。』

   〔原文字义〕藐视」轻看,鄙视;「违背」破碎,破坏;「罪孽」罪恶,不公正。

   〔文意注解〕因他藐视耶和华的言语,违背耶和华的命令」:这两个子句的意思相同:藐视与违背、言语与命令都同义。

         「那人总要剪除;他的罪孽要归到他身上」:意指凡故意抗命的,就须承担罪孽而被治死。

   〔话中之光〕()神乐意赦免无心而误犯过错之人,只要尽快承认错误,改正过来就可以了;但是藐视神,存心犯罪之人,要受到严厉的处罚。人存心犯罪,是出于对神态度不当。孩子不顺服父母,自然引起家长的严责。

 

【民十五32「以色列人在旷野的时候,遇见一个人在安息日捡柴。」

   〔吕振中译〕以色列人在旷野时遇见一个人在安息日捡柴。

   〔原文字义〕遇见」找到,发现;「捡」聚集;「柴」木材,枝条。

   〔文意注解〕以色列人在旷野的时候,遇见一个人在安息日捡柴」:『安息日』规定安息日不可作工(参出三十一14);『捡柴』是为生火,但安息日连生火也不可以(参出三十五3),捡柴是否犯法,尚无明文可查。

   〔灵意注解〕一个人在安息日捡柴。将他收在监内」(32~34):表征重视干犯安息日。

 

【民十五33「遇见他捡柴的人,就把他带到摩西、亚伦并全会众那里,」

   〔吕振中译〕那些遇见捡柴人的、就把他带到摩西亚伦和全会众那里。

   〔原文字义〕带到」带来,使靠近。

   〔文意注解〕遇见他捡柴的人,就把他带到摩西、亚伦并全会众那里」:『遇见他捡柴的人』指见证人;『全会众』可能指代表全会众的长老。

 

【民十五34「将他收在监内;因为当怎样办他,还没有指明。」

   〔吕振中译〕他们把那人安置在看守所里,因为须要怎样办他、还未明示出来。

   〔原文字义〕收在」休息;「指明」弄清楚,宣告。

   〔文意注解〕将他收在监内;因为当怎样办他,还没有指明」:捡柴明显属违法的行为,但如何处分,尚未指明,故暂时收监,等候神的命令。

 

【民十五35「耶和华吩咐摩西说:“总要把那人治死;全会众要在营外用石头把他打死。”」

   〔吕振中译〕于是永恒主告诉摩西说:『那人必须被处死;全会众要在营外扔石头把他砍死。』

   〔原文字义〕总要治死(原文双同字)」杀死,治死。

   〔文意注解〕耶和华吩咐摩西说:总要把那人治死」:意指他干犯了安息日,必须将他治死(参出三十一14)

         「全会众要在营外用石头把他打死」:『在营外』可能是为了避免玷污营地。

   〔灵意注解〕要把那人治死;全会众要在营外用石头把他打死」(35~36):干犯安息日者要被死,表征人不接受神的恩典,凭自己的力量而活,这样的人生没有意义。

 

【民十五36「于是全会众将他带到营外,用石头打死他,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吕振中译〕全会众就把那人拉出营外,扔石头砍他、砍到死去,照永恒主所吩咐摩西的。

   〔原文字义〕带到」前往,出来。

   〔文意注解〕于是全会众将他带到营外,用石头打死他,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全会众参与执行死刑,可令会众受到警戒(参徒五510~11)

   〔话中之光〕()摩西是等候神命令他如何作,他才敢作,他不敢自作主张。我们若不肯等一等,神的工作就要大受亏损!我们有一个重大的责任应当负的,就是我们必须清楚明白神的吩咐,然后才来作神的工。神的命令就是表明神的心所愿意的。我们必须有了神的命令,才有动作,才能得神的喜悦。

 

【民十五37「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吕振中译〕永恒主对摩西说:

   〔文意注解〕耶和华晓谕摩西说」:38~41节说到衣服的条例。

 

【民十五38「“你吩咐以色列人,叫他们世世代代在衣服边上做繸子,又在底边的繸子上钉一根蓝细带子。」

   〔吕振中译〕『你要告诉以色列人,叫他们世世代代在衣服的四角上作繸子,又在每角的繸子上钉一根蓝紫细带子;

   〔原文字义〕繸子」繸子,一绺头发;「细带子」细绳,搓成的线。

   〔文意注解〕你吩咐以色列人,叫他们世世代代在衣服边上做繸子」:『繸子』指衣服边缘上的须状折边。

         「又在底边的繸子上钉一根蓝细带子」:『蓝细带子』白色的繸子上的蓝带,很醒目;蓝色表征属天。

   〔灵意注解〕在衣服边上做繸子,又在底边的繸子上钉一根蓝细带子」(38~39):『繸子』美观醒目,含有提醒的意思;『蓝细带子』表征属天()的约束(带子)

   〔话中之光〕()蓝是代表天的颜色,是叫他们记得天上的事。所以我们信主的人所穿的衣服,应当有属天的味道。不要显露像世界的人一样,不要马马虎虎像世界的人一样,不要穿得太考究像世界的人一样。

         ()以色列人要在世世代代在衣服上作繸子。这条蓝带表征属天的爱与深度。这蔚蓝色的天空,或远处的地平线,或壮丽的冰河,或深邃的湖沼,或希望的眼光,或柔和的自然,都说明深厚与恒久的爱,照射神至上的爱。所以佩带起来,提醒我们有关永恒与未见之光辉。

         ()我们不是只要外在的表像。外在的事物无论怎样好看,日久必变为平淡与庸俗。当我们司空见惯之后,这些就不能引动我们的思想。但是如果我们仰望圣灵,祂必教导我们一切的事,使我们常常在心中思想。祂必是提醒我们,将基督带到我们的心思之中,常保持在我们属灵的视野里。

         ()蓝带使我们「不随从自己的心意眼目」。我们不可随从肉体,要随从圣灵。在我们的心志言行方面不可随从自己的意欲。求神饶恕我们,因为我们的失败的原因就在这里。但是我们可以祈求圣灵使蓝带放在我们眼前,使我们看见主的容美,愿意遵行祂的旨意与命令。我们要将主的爱,好似蓝带盘在身上,决不片刻忘记神对我们的要求,祂是不可见的永恒的神。

 

【民十五39「你们佩带这繸子,好叫你们看见就纪念遵行耶和华一切的命令,不随从自己的心意、眼目行邪淫,像你们素常一样;」

   〔吕振中译〕这要做你们的繸饰物,好叫你们一看见、就记得永恒主的一切命令、而去遵行,不随着自己的心意和眼目乱跑、就是你们素常所随着跑、而变节〔原文:行邪淫〕服事别的神的;

   〔原文字义〕佩带」(原文无此字);「纪念」回想,回忆;「随从(原文双字)」搜寻,探索(首字);在之后(次字);「心意」心思,思想;「邪淫」奸淫,做妓女。

   〔文意注解〕你们佩带这繸子,好叫你们看见就纪念遵行耶和华一切的命令」:『这繸子』指钉蓝细带子的繸子,其目的是为提醒选民要纪念神的命令。

         「不随从自己的心意、眼目行邪淫,像你们素常一样」:『心』与『眼』人的问题根源;遵行神的话,能对付随从自己的心与眼,讨神喜悦。

   〔话中之光〕()神叫以色列人佩带这繸子,是要他们警醒,不随从自己的心意、眼目行邪淫,乃要寻求耶和华。敬拜偶像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心指望从假神获得幸运、亨通、长寿以及争战的胜利,同时也要求权力与威望。敬拜真神则完全相反,基督徒必须舍己,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指望神来服事我们,乃是我们要事奉祂,不图任何报答。我们事奉神,因祂是配受尊崇的。

         ()有的人容易忘事;其实问题在于注意力不能集中。帮助记忆的方法,是作一个记号,叫你看到那记号,就记起其所代表的事物。在古代,有些民族在石头上,或树干,树皮上,刻画下记号,好帮助记忆。相传古人「结绳记事」,就成为文字的起源。不少人认为以色列人比较聪明,却不知他们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记忆力普遍很差,极容易忘记神的恩典,忘记神叫他们从万民中分别出来。

         ()神要祂的儿女脱离败坏的行为,有新生的表现;因此,衣服底边上要钉蓝色的带子,表明是属天的,不属世界;「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西三2~3)。这样,在行走的时候,脚步举动,属天的圣洁就到,提醒穿这衣服的人,要记得有好的行动,与所蒙的恩相称。

 

【民十五40「使你们纪念遵行我一切的命令,成为圣洁,归与你们的神。」

   〔吕振中译〕使你们记得我的一切命令、而遵行,又使你们成圣别、归于你们的神。

   〔原文字义〕成为」变为;「圣洁」神圣的,圣洁的。

   〔文意注解〕使你们纪念遵行我一切的命令,成为圣洁,归与你们的神」:真理叫人分别为圣(参约十七19),归给神自己。

   〔灵意注解〕使你们纪念遵行我一切的命令,成为圣洁,归与你们的神」(40~41):神子民配戴钉了蓝细带子的繸子,时刻被提醒,纪念并遵行神的话,藉此分别为圣归给神。

 

【民十五41「“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曾把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要作你们的神。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吕振中译〕『我永恒主你们的神,曾把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要做你们的神:我永恒主你们的神。』

   〔文意注解〕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曾把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神是人救恩的源头。

         「要作你们的神。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神拯救人的目的,是把人分别出来归给祂自己。

 

叁、灵训要义

 

【圣别生活的条例】

   一、献祭的条例(1~21)

         1.「取牛羊作火祭,献给耶和华,都要奉给耶和华为馨香之祭」(3):馨香的火祭表征耶稣基督一生全然为神而活,在神面前满有馨香之气。

         2.「就要将细面伊法十分之一,并油一欣四分之一,调和作素祭,献给耶和华。为公绵羊预备细面伊法十分之二,并油一欣三分之一,调和作素祭」(46):素祭表征耶稣基督在世为人(细面),因有圣灵()的调和,祂的生活全然无罪。

         3.「要为每绵羊羔,一同预备奠祭的酒一欣四分之一」(5):奠祭表征耶稣基督将自己浇奠给神。

         4.「预备公牛作燔祭,或是作平安祭,就要把细面伊法十分之三,并油半欣,调和作素祭,和公牛一同献上,又用酒半欣作奠祭,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8~10):燔祭表奉献,平安祭表感谢;馨香的火祭表征耶稣基督一生全然为神而活,在神面前满有馨香之气。

         5.「每只都要这样办理,按着只数都要这样办理」(11~12):同献的素祭都按每只祭牲办理。

         6.「凡本地人同居的外人都归一例」(13~16):适用于一切信徒。

         7.「吃那地的粮食,就要把举祭献给耶和华,要用初熟的麦子磨面,做饼当举祭奉献」(19~21):表征基督复活成为初熟的果子。

   二、赎罪的条例(22~31)

         1.「若有误行,就要将一只公牛犊作燔祭,并照典章把素祭和奠祭一同献给耶和华为馨香之祭,又献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22~24):表征人若犯了罪,除了悔改赎罪之外,还要积极讨神喜悦,奉献今后一生为神而活。

         2.「祭司要为以色列全会众赎罪,他们就必蒙赦免,因为这是错误」(25~26):表征凡真心悔罪者必蒙神赦免。

         3.「若有一个人误犯了罪,他就要献一岁的母山羊作赎罪祭」(27~28):犯罪者必须悔改认罪,取用基督的救赎。

         4.「那擅敢行事的,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的,他亵渎了耶和华,必从民中剪除」(29~31):基督之外,别无拯救。

   三、安息日的条例(32~36)

         1.一个人在安息日捡柴。将他收在监内」(32~34):表征重视干犯安息日。

         2.「要把那人治死;全会众要在营外用石头把他打死」(35~36):干犯安息日者要被死,表征人不接受神的恩典,凭自己的力量而活,这样的人生没有意义。

   四、衣服繸子钉蓝细带子的条例(37~41)

         1.在衣服边上做繸子,又在底边的繸子上钉一根蓝细带子」(38~39):『繸子』美观醒目,含有提醒的意思;『蓝细带子』表征属天()的约束(带子)

         2.「使你们纪念遵行我一切的命令,成为圣洁,归与你们的神」(40~41):神子民配戴钉了蓝细带子的繸子,时刻被提醒,纪念并遵行神的话,藉此分别为圣归给神。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民数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民数记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