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数记第十三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窥探迦南美地】 一、摩西打发十二族长作探子(1~16节) 二、摩西告诉他们窥探的任务(17~20节) 三、他们上去窥探共花了四十天(21~25节) 四、十二探子回来报信(26~33节) 贰、逐节详解 【民十三1】「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吕振中译〕「永恒主告诉摩西说:」 〔文意注解〕「耶和华晓谕摩西说」:表面上,神允准百姓所提出的要求(参申一22),实际上,神是藉此行动以显明人的存心所在,是凭眼见,或是凭信心。 【民十三2】「“你打发人去窥探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迦南地,他们每支派中要打发一个人,都要作首领的。”」 〔吕振中译〕「『你打发人去窥探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迦南地;按他们父系的支派每支派打发一人一人去,都要做他们中间的首领的。」 〔原文字义〕「打发」打发,送出去;「窥探」侦查,探索;「首领」长官,王子,领导者。 〔文意注解〕「你打发人去窥探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迦南地」:『窥探』意指侦察敌情,用来规划对策,调兵遣将,但神无所不知,并无此需要,所以此处用来试验、教育神的选民;『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迦南地』神多次应许将迦南地赐给以色列人(参创十七8;出六4;十三11;三十三1)。 「他们每支派中要打发一个人,都要作首领的」:『作首领的』并非指各支派军队的统领(比较十三4~15和一5~16),可能是各支派统领的辅佐官,派驻总指挥部担任连络。 〔灵意注解〕「每支派中要打发一个人,都要作首领的」:表征必须在信心的道路上,已经有了相当的成就。 〔话中之光〕(一)窥探迦南地的行为是神根据百姓的要求所许可的(参申一22)。可能是百姓们还没有确信迦南地是神所应许的土地(参出三8,17)。神并没有责备这些信心软弱的人,为了他们信心的成长命令摩西差遣探子。神不责备我们的软弱,在接纳我们软弱的同时眷顾我们,使我们能渐有成熟的属灵生命。这就是神「丰富」的品性(罗十一33;雅二5;启三17)。 (二)当你要接受新任务时,你必须要了解情况,掌握应有的知识。拥有基本常识对成全神的旨意极有帮助。 (三)值得我们留意的是,那些被派出去的探子,都是每一个支派的首领。这批人要比一般的百姓多有认识和经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十二个人是在日前分受降在摩西身上的灵的那七十个长老之中。这些人既在信心上有了破口,全体的百姓就更在信心上跟不上来。 【民十三3】「摩西就照耶和华的吩咐从巴兰的旷野打发他们去;他们都是以色列人的族长。」 〔吕振中译〕「摩西就照永恒主所吩咐的从巴兰的旷野打发他们去;他们都是以色列人中做首领的人。」 〔原文字义〕「巴兰」充满洞穴的地方;「族长」头,顶,首领,领袖。 〔文意注解〕「摩西就照耶和华的吩咐从巴兰的旷野打发他们去」:『巴兰的旷野』就是巴兰旷野的加低斯(参26节)。 「他们都是以色列人的族长」:『族长』介于家室和支派之间的宗族族长(参一2注解),从这些宗族族长中间,先选出各支派军队的统领,再从其余的族长选出此次任务的特派侦查员。 〔灵意注解〕「他们都是以色列人的族长」:表征具有身分地位。 【民十三4】「他们的名字:属流便支派的有撒刻的的儿子沙母亚。」 〔吕振中译〕「以下就是他们的名字:属如便支派的是撒刻的的儿子沙母亚;」 〔原文字义〕「流便」看哪一个儿子;「撒刻」留意的,注意的;「沙母亚」有盛名的。 〔文意注解〕「他们的名字:属流便支派的有撒刻的的儿子沙母亚」:『沙母亚』有别于支派军队的统领以利蓿(参一5)。 〔话中之光〕(一)十二人只有迦勒跟约书亚二人是信心坚固,其他十人不行,回来报告坏的信息,做了以色列人的阻碍,使他们信心动摇以至在旷野漂流三十八年。这十人虽然是祸根,但圣经也排列出他们的名字;告诉我们教会的领袖好的并不多,然而他们的名字同样被时人看重,其效果使人跌倒,正如这十个人的使以色列人信心动摇一般! 【民十三5】「属西缅支派的有何利的儿子的沙法。」 〔吕振中译〕「属西缅支派的是何利的儿子的沙法;」 〔原文字义〕「西缅」听见;「何利」洞穴居民;「沙法」审判的,他已判定。 〔文意注解〕「属西缅支派的有何利的儿子的沙法」:『沙法』有别于支派军队的统领路蔑(餐一6)。 【民十三6】「属犹大支派的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 〔吕振中译〕「属犹大支派的是耶孚尼的儿子迦勒;」 〔原文字义〕「犹大」赞美的;「耶孚尼」他将被面对;「迦勒」有才能的,勇敢,全心的,猛烈,狗。 〔文意注解〕「属犹大支派的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迦勒』有别于支派军队的统领拿顺(参一7)。这个迦勒和约书亚二人,是当时仅有的成年男人,没有死在旷野(参十四30),得以进入迦南美地。 【民十三7】「属以萨迦支派的有约色的儿子以迦。」 〔吕振中译〕「属以萨迦支派的是约色的儿子以迦;」 〔原文字义〕「以萨迦」有价值;「约色」耶和华已增添;「以迦」祂救赎。 〔文意注解〕「属以萨迦支派的有约色的儿子以迦」:『以迦』有别于支派军队的统领拿坦业(参一8)。 【民十三8】「属以法莲支派的有嫩的儿子何西阿。」 〔吕振中译〕「属以法莲支派的是嫩的儿子何西亚;」 〔原文字义〕「以法莲」两堆灰烬,我将获双倍果子;「嫩」鱼,后裔;「何西阿」拯救。 〔文意注解〕「属以法莲支派的有嫩的儿子何西阿」:『何西阿』摩西另给他改名约书亚(参17节),他曾率领一批精选的军队杀败亚玛力人(参出十七9),又当过摩西的帮手(参出二十四13),其后又被摩西选为以色列全军的统帅(参阅二十七18~20)。他有别于支派军队的统领以利沙玛(参一10)。 【民十三9】「属便雅悯支派的有拉孚的儿子帕提。」 〔吕振中译〕「属便雅悯支派的是拉孚的儿子帕提;」 〔原文字义〕「便雅悯」右手之子;「拉孚」被医治;「帕提」我的拯救。 〔文意注解〕「属便雅悯支派的有拉孚的儿子帕提」:『帕提』有别于支派军队的统领亚比但(参一11)。 【民十三10】「属西布伦支派的有梭底的儿子迦迭。」 〔吕振中译〕「属西布伦支派的是梭底的儿子迦迭;」 〔原文字义〕「西布伦」高贵的;「梭底」相识;「迦迭」神是我的财富。 〔文意注解〕「属西布伦支派的有梭底的儿子迦迭」:『迦迭』有别于支派军队的统领以利押(参一9)。 【民十三11】「约瑟的子孙,属玛拿西支派的有稣西的儿子迦底。」 〔吕振中译〕「属约瑟支派的、就是属玛拿西支派的、是稣西的儿子迦底;」 〔原文字义〕「约瑟」耶和华已增添;「玛拿西」导致遗忘;「稣西」我的马;「迦底」我的财富。 〔文意注解〕「约瑟的子孙,属玛拿西支派的有稣西的儿子迦底」:『迦底』有别于支派军队的统领迦玛列(参一10)。 【民十三12】「属但支派的有基玛利的儿子亚米利。」 〔吕振中译〕「属但支派的是基玛利的儿子亚米利;」 〔原文字义〕「但」审判;「基玛利」驾驭骆驼的;「亚米利」神是我的亲属。 〔文意注解〕「属但支派的有基玛利的儿子亚米利」:『亚米利』有别于支派军队的统领亚希以谢(参一12)。 【民十三13】「属亚设支派的有米迦勒的儿子西帖。」 〔吕振中译〕「属亚设支派的是米迦勒的儿子西帖;」 〔原文字义〕「亚设」快乐的;「米迦勒」有谁像神;「西帖」隐藏。 〔文意注解〕「属亚设支派的有米迦勒的儿子西帖」:『西帖』有别于支派军队的统领帕结(参一13)。 【民十三14】「属拿弗他利支派的有缚西的儿子拿比。」 〔吕振中译〕「属拿弗他利支派的是缚西的儿子拿比;」 〔原文字义〕「拿弗他利」摔角;「缚西」富有;「拿比」隐藏。 〔文意注解〕「属拿弗他利支派的有缚西的儿子拿比」:『拿比』有别于支派军队的统领亚希拉(参一15)。 【民十三15】「属迦得支派的有玛基的儿子臼利。」 〔吕振中译〕「属迦得支派的是玛基的儿子臼利。」 〔原文字义〕「迦得」军队;「玛基」减少;「臼利」神的尊贵。 〔文意注解〕「属迦得支派的有玛基的儿子臼利」:『臼利』有别于支派军队的统领以利雅萨(参一14)。 【民十三16】「这就是摩西所打发、窥探那地之人的名字。摩西就称嫩的儿子何西阿为约书亚。」 〔吕振中译〕「以上就是摩西所打发去窥探那地的人的名字。摩西称嫩的儿子何西亚为约书亚。」 〔原文字义〕「何西阿」拯救;「约书亚」耶和华是拯救。 〔文意注解〕「这就是摩西所打发、窥探那地之人的名字」:以上十二个人(参4~15节)就是摩西派遣去窥探迦南地的探子。 「摩西就称嫩的儿子何西阿为约书亚」:请参阅8节注解。 【民十三17】「摩西打发他们去窥探迦南地,说:“你们从南地上山地去,」 〔吕振中译〕「摩西打发他们去窥探迦南地,对他们说:『你们这就是从这里取道南地上去,直上山地。」 〔原文字义〕「迦南」低地,商人,经商者;「南地」尼吉,南方;「山地」山岭。 〔文意注解〕「摩西打发他们去窥探迦南地,说:你们从南地上山地去」:『南地』指迦南地境内的南部地区,别是巴以南一片贫瘠干地;『山地』指南地以北,加利利以南中间绵延不断的高山山脉。 【民十三18】「看那地如何,其中所住的民是强是弱,是多是少,」 〔吕振中译〕「看那地怎么样,看住在那里的人民是强壮是软弱、是少是多,」 〔原文字义〕「如何」(原文无此字);「强」强壮的;「弱」松弛的。 〔文意注解〕「看那地如何,其中所住的民是强是弱,是多是少」:『那地如何』指迦南地的地形地貌、气候和物产;『所住的民』指迦南七族的体格、人数和民风。 〔灵意注解〕「看那地如何,…所住之地是好是歹,…那地土是肥美是瘠薄」(18,19,20节):地表征天然资源。 「所住的民是强是弱,是多是少,…所住之处是营盘是坚城」(18,19节):人表征必须攻克的难处。 【民十三19】「所住之地是好是歹,所住之处是营盘是坚城。」 〔吕振中译〕「看他们所住的地怎么样、是好是歹,看他们所住的成怎么样、是营盘、还是堡垒,」 〔原文字义〕「好」好的,令人愉悦的;「歹」坏的,恶的;「营盘」营地;「坚城」防御工事,坚固城,堡垒。 〔文意注解〕「所住之地是好是歹,所住之处是营盘是坚城」:『是好是歹』指是否适宜居住;『是营盘是坚城』指有无防御设施。 【民十三20】「又看那地土是肥美是瘠薄,其中有树木没有。你们要放开胆量,把那地的果子带些来。”(那时正是葡萄初熟的时候。)」 〔吕振中译〕「看那地怎么样、是肥沃还是瘠薄,看那里有没有树木。你们要放胆,把那地的果子拿些来。』那时正是葡萄初熟的时候。」 〔原文字义〕「肥美」肥胖的,强健的;「瘠薄」瘦削的,贫瘠的;「放开胆量」使勇敢,鼓舞;「初熟」最先成熟,新谷。 〔文意注解〕「又看那地土是肥美是瘠薄,其中有树木没有」:『是肥美是瘠薄』指是否适宜生长农作物;『有树木没有』指是否适宜种植果树。 「你们要放开胆量,把那地的果子带些来。(那时正是葡萄初熟的时候)」:『那时正是葡萄初熟的时候』相当于阳历七月间。 〔话中之光〕(一)摩西打发探子去的时间,「正是葡萄初熟的时候」,土地的肥美与丰富都在这时显露出来,这些景象会吸引人更爱慕神的应许地,认识神应许的宝贵而生发进取的心,抓紧神的信实去承受应许,这是摩西的心情。 【民十三21】「他们上去窥探那地,从寻的旷野到利合,直到哈马口。」 〔吕振中译〕「他们上去、窥探了那地,从寻的旷野到利合,向着哈马口那方向。」 〔原文字义〕「寻」平面;「利合」宽阔的地方;「哈马」堡垒。 〔文意注解〕「他们上去窥探那地,从寻的旷野到利合,直到哈马口」:『寻的旷野』位于加低斯巴尼亚以北,迦南的南地(参17节)以南的旷野;『利合』指迦南地北部的一个城,后来划归亚设支派辖境;『哈马口』位于迦南地的最北端(参三十四8),黑门山之北,后来划归拿弗他利支派辖境,今日在叙利亚境内,大马色之北,详细地点已不可考。 【民十三22】「他们从南地上去,到了希伯仑;在那里有亚衲族人亚希幔、示筛、挞买。(原来希伯仑城被建造比埃及的锁安城早七年。)」 〔吕振中译〕「他们取道南地上去,来到希伯仑;在那里有亚衲人的后代亚希幔、示筛、挞买。(这希伯仑之建造比埃及的锁安还早七年。)」 〔原文字义〕「希伯仑」联合;「亚衲」颈;「亚希幔」我兄弟是个礼物;「示筛」贵族;「挞买」犁沟;「锁安」启程之地。 〔文意注解〕「他们从南地上去,到了希伯仑」:『希伯仑』位于南地以北,耶路撒冷以南,后来划归犹大支派辖境,大卫曾经在此地称王。 「在那里有亚衲族人亚希幔、示筛、挞买。(原来希伯仑城被建造比埃及的锁安城早七年。)」:『亚衲族』是一个身量高大的巨人族(参28,33节);『亚希幔、示筛、挞买』是亚衲三子,三个家族从他们而出;『埃及的锁安』是当时的埃及京城。 【民十三23】「他们到了以实各谷,从那里砍了葡萄树的一枝,上头有一挂葡萄,两个人用杠抬着,又带了些石榴和无花果来。」 〔吕振中译〕「他们来到以实各谷;从那里砍了一根枝子,上头挂葡萄树,须要两个人用杠抬着。他们还带了些石榴和无花果来。」 〔原文字义〕「以实各」串束;「谷」河谷,水流;「挂」串,束。 〔文意注解〕「他们到了以实各谷,从那里砍了葡萄树的一枝,上头有一挂葡萄」:『以实各谷』希伯仑附近的山谷,盛产果实。 「两个人用杠抬着,又带了些石榴和无花果来」:一挂葡萄需要『两个人用杠抬着』,表示那地所产葡萄巨大沉重,非同寻常。 〔灵意注解〕「从那里砍了葡萄树的一枝,上头有一挂葡萄,两个人用杠抬着,又带了些石榴和无花果来;…,果然是流奶与蜜之地」(23,27节):表征信心的目标──基督──丰富的属灵产业。 硕大的葡萄,用两人杠抬,说明基督丰盛的生命(参约十五5)。「石榴」这种果子里面,是由千百子粒所构成的。它象征我们每个基督徒,都是一颗子粒,在基督耶稣里面成为一个身体。所以石榴,即说明基督身体的丰富。「无花果」是一种香甜,叫人吃得饱足的水果。属灵意义,是豫表基督的香甜,给人饱足。 〔话中之光〕(一)「以实各谷」是山地,那是豫表基督的超越和得胜,同时也说明基督的降卑和伟大。这是山和谷所豫表的。还有在迦南的平原,拥有大麦、小麦、新酒、五谷;此乃说出迦南的丰富,也表明基督耶稣无穷丰富。总而言之,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是把基督无限的丰富,全有、全足、全丰的光景衬托出来。所以必须仔细一地一地的察看。就着属灵经历说,即我们不仅必须靠着圣灵,细读圣经,常祷告;同时还得从环境上多方多面的来认识基督,经历基督,领受基督。 (二) 这一挂的葡萄,表明了迦南地的性质──果然是流奶与蜜之地。圣灵住在我们里面,也像这挂葡萄一样。今天我们所豫尝的是如此,将来天上的滋味也必定是如此。 【民十三24】「(因为以色列人从那里砍来的那挂葡萄,所以那地方叫做以实各谷。)」 〔吕振中译〕「为了以色列人从那里砍下来的那挂葡萄,那地方纔叫做以实各〔即:一挂〕谷。」 〔文意注解〕「因为以色列人从那里砍来的那挂葡萄,所以那地方叫做以实各谷」:『以实各』是一挂葡萄的意思。 〔灵意注解〕「住那地的民强壮,城邑也坚固宽大」:表征要进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的艰难(参徒十四22)。 【民十三25】「 过了四十天,他们窥探那地才回来,」 〔吕振中译〕「窥探那地过了四十天,他们就回来。」 〔原文字义〕「窥探」搜寻,探索。 〔文意注解〕「过了四十天,他们窥探那地才回来」:远路行走,总共花了四十天,表示他们调查得很详尽。 【民十三26】「到了巴兰旷野的加低斯,见摩西、亚伦,并以色列的全会众,回报摩西、亚伦,并全会众,又把那地的果子给他们看;」 〔吕振中译〕「来到巴兰旷野的加低斯、见摩西亚伦和以色列人全会众,向他们和全会众报告,又把那地的果子给他们看。」 〔原文字义〕「巴兰」充满洞穴的地方;「加低斯」神圣的;「回」返回,转回。 〔文意注解〕「到了巴兰旷野的加低斯,见摩西、亚伦,并以色列的全会众」:『巴兰旷野的加低斯』就是他们出发的地点(参3节)。 「回报摩西、亚伦,并全会众,又把那地的果子给他们看」:『那地的果子』就是那一挂葡萄,又带了些石榴和无花果(参23节)。 〔话中之光〕(一)加低斯靠近迦南地南部的边界,虽只是旷野之中的小绿洲,却是以色列人历史上的关键之处。探子侦察过迦南地后,回到加低斯报告,百姓面临是进入那地,还是转身退回的抉择。可惜他们缺乏信心,竟决定回埃及去,结果被神惩罚在旷野飘流40年。摩西也是在加低斯不顺从神(参二十7~12),为此而不得进入应许之地的。亚伦与米利暗同样不得进入。因为没有信心,以色列人要用不只一代人的时光,才能从加低斯迈进应许之地。 【民十三27】「又告诉摩西说:“我们到了你所打发我们去的那地,果然是流奶与蜜之地;这就是那地的果子。」 〔吕振中译〕「他们向摩西叙说:『我们到了你所打发我们去的那地,果然是流奶与蜜的;这就是它的果子。」 〔原文字义〕「果然」(原文无此字);「流」流出,排出。 〔文意注解〕「又告诉摩西说:我们到了你所打发我们去的那地」:『那地』指迦南地。 「果然是流奶与蜜之地;这就是那地的果子」:『流奶与蜜』形容物产丰富。 【民十三28】「然而住那地的民强壮,城邑也坚固宽大,并且我们在那里看见了亚衲族的人。」 〔吕振中译〕「不过住在那地的人民很壮健、城邑也有堡垒、又极大;我们也看见亚衲人的后代在那里。」 〔原文字义〕「然而」表示否定;「强壮」强壮的,有力的;「坚固」难以进入;「宽大」巨大的;「亚衲」颈。 〔文意注解〕「然而住那地的民强壮,城邑也坚固宽大」:『然而』表示他们的感受;接下去是夸张地描述无法征服的两大因素:(1)居民强壮;(2)城墙高大坚固。 「并且我们在那里看见了亚衲族的人」:『亚衲族』请参阅22节注解。 〔话中之光〕(一)神告诉以色列人,祂所应许之地是流奶与蜜之地。探子虽然将那地的土产带回给摩西,但是惧怕当地的巨人与坚固的城邑,忘记了神扶持的大能。当你面对艰难抉择的时候,不要让不利的因素令你看不到正面的光景,要仔细衡量正反两面,不要让预期的困难令你忘记神的应许和帮助的大能。 (二)人不信的情形,真是可怕而又可哀。在埃及和旷野,看见神行了那么多的神迹,相信神的大能,应该是最不会有问题的了;但这些人先是要凭眼见,证实神的话,「果然」不错,但问题并没有解决:他们不仅对于没见到的,还是不相信,更糟的是轻信人夸大的谎话:为了畏难退缩,规避前进,造出了自比蚱蜢的话,谁能信得下去?但以色列人接受了,因为合于他们的心意和选择。这不是信一半,简直是全不信!他们只幻见亚衲人的伟大,不相信更伟大的神。他们只幻见敌人的强壮,比自己强,造出了必败论,却忘记了神的大能。 【民十三29】「亚玛力人住在南地;赫人、耶布斯人、亚摩利人住在山地;迦南人住在海边并约但河旁。”」 〔吕振中译〕「有亚玛力人住在南地;有赫人耶布斯人亚摩利人住在山地;有迦南人住在海边、和约但河旁。』」 〔原文字义〕「亚玛力」山谷的居住者;「赫」恐惧;「耶布斯」被践踏,打谷场;「亚摩利」山中居民,卓越的;「迦南」热心的,商人;「约但」下降。 〔文意注解〕「亚玛力人住在南地;赫人、耶布斯人、亚摩利人住在山地;迦南人住在海边并约但河旁」:这里简略描述迦南地各族的分布状况。『亚玛力人』是以扫的子孙(创卅六12),是以色列人的世仇;『赫人』他们比亚伯拉罕较早定居于迦南地,故亚伯拉罕在他们中间算是寄居的(参创二十三3~4节);他们人多势大,拥有大片土地(参书一4);『耶布斯人』也是迦南的子孙中的一族(参创十16),是耶路撒冷的原住民(参书十五63);『亚摩利人』是含子孙中很强大的一支(参创十16),多居住在山地(原文字义);『迦南人』以含的儿子迦南取名的一族(参创十二6),居住在迦南地西部谷地和沿海一带。 【民十三30】「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抚百姓,说:“我们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们足能得胜。”」 〔吕振中译〕「迦勒在摩西面前叫人民安静下来、说:『我们立刻上去、取得那地吧!我们足能胜过它。』」 〔原文字义〕「迦勒」有才能的,勇敢,全心的,猛烈,狗;「安抚」使安静;「立刻上去(原文双同字)」上去,上升,攀登;「足能得胜(原文双同字)」有能力,有权力。 〔文意注解〕「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抚百姓,说」:『安抚百姓』这话表示当众百姓听了探子们的报告之后,人心惶惶,害怕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们足能得胜」:这是信心的宣告:(1)立刻上去,不可迟延;(2)力能克敌,足能得胜。 〔灵意注解〕「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抚百姓」:迦勒和约书亚二人表征信心刚强的人。 「我们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们足能得胜」:表征信心的宣告──在乎神不在乎人。 〔话中之光〕(一)迦勒是受派探察迦南地的人之一,所看到的与其他的人自然完全一样;但他的信息却全然不同。他有信心,激励百姓:「我们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们足能得胜!」今天,不是每一个人的信息都可以相信,虽然经历可能一样,人传的信息却可能不同:有人相信神和祂的话,有人不相信神和祂的话;你跟从谁,结果会大不相同。要谨慎分辨。 (二)迦勒是一个专心跟从主的人(参书十四14),他相信神的应许是靠得住的。一个专心跟从主的人,就是相信因为神与我们同在的缘故,「我们足能得胜」的人。许多人相信是相信,但是发抖的相信,他的胆子小得痕。好像唱诗一样,字句是对了,但是音调不对。迦勒不只字句对,音调也对。他说;「我们立刻上去得那地罢」。一个以主为靠得住的人,遵行神的旨意都是立刻的。 (三)在绝大多数人持相反意见时发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迦勒却甘愿孤军奋斗到底,照神的吩咐去做。若要矛盾迎刃而解,取得众人的赞同,你必须要有下列三个条件:(1)有事实依据(迦勒亲眼看见那地);(2)有正确的态度(迦勒信靠神的应许,要将那地赐给他们);(3)有足够的信心(迦勒说:「我们足能得胜」)。 (四)十个人的说法与另外两个人说的不同。十个人将伟人与他们自己比,但那两人将伟人与神来较量。我们不要怕他们,主与我们同在。信心不看困难只看神。我们不要以为困难需由我们的克服。在神看来,真算不得什么。对我来说墙太高太坚固。但是神一碰,它们好像纸版一般掉下来了。绳好坚强,但是在神面前好似火滔烧着一样。我不要看生命的脆弱与危险,却专心仰望创造的主。祂造天地,也使海浪平息。 (五)信心所见的是天上的神和神所要作的,不信的心所看见的是地上的人和他们的所有,所看见的不同产生了行动上的不同,这些相差在人心里只是一点点,但生发的果效就大不相同了,信心使人承受祝福,不信使人接受咒诅。 【民十三31】「但那些和他同去的人说:“我们不能上去攻击那民,因为他们比我们强壮。”」 〔吕振中译〕「但是那些和他一同上去的人说:『我们不能上去攻击那民族,因为他们比我们强壮。』」 〔原文字义〕「攻击」(原文无此字);「强壮」强壮的,强大的。 〔文意注解〕「但那些和他同去的人说」:指除迦勒和约书亚以外的十个探子。 「我们不能上去攻击那民,因为他们比我们强壮」:这是『高估敌势,低估己力』的示弱宣言。 〔灵意注解〕「我们不能上去攻击那民,因为他们比我们强壮,…我们所窥探、经过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们在那里所看见的人民都身量高大」(31~32节):表征高估难处。 〔话中之光〕(一)神允许他们去窥探,是要借着环境来磨炼他们的信心,催促他们去取用神的信实。但是人里面的光景不对,他所看见的也就不对,该看见的神他们没有看见,不该看见的他们倒看到像山那么大。同样是看见,但一个是在信心里看见,因为他的灵对,另一个是在肉体里看见,因为他的灵不对。 (二)在跟从主的路上,我们所要追求的是信心里的看见,该弃绝的是肉体里的眼见,因为眼见的结果总是破坏信心的。人的天然的本能,一定是使人落在眼见里的,唯有常活在与主的交通里的人,才会脱离眼见的缠累。十二个探子出去,只有两个人是在信心里看见神,其余的都是看见地上的人、事、物,因此带回来的讯息是使人灰心丧胆的,他们给眼见所引出的不信的恶心捆绑住了。 【民十三32】「探子中有人论到所窥探之地,向以色列人报恶信,说:“我们所窥探、经过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们在那里所看见的人民都身量高大。」 〔吕振中译〕「那些探子向以色列人发表他们所窥探之地的恶报告、说:『我们所经过而窥探的地、那是个吞吃居民之地,并且我们所看见的、其中的人民、都是身量高大的人。」 〔原文字义〕「报恶信」耳语,毁谤,罪恶的报导;「身量」度量,尺寸;「高大」(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探子中有人论到所窥探之地,向以色列人报恶信,说」:『报恶信』请参阅28,31节。 「我们所窥探、经过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们在那里所看见的人民都身量高大」:『吞吃居民之地』形容历经战火的锻炼,得胜者才能存活下来。 〔灵意注解〕「报恶信,说」: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参太十二34)。 〔话中之光〕(一)那十个探子看那地的居民身量高大,城邑坚固宽大,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样。他们的眼睛所看见的就是他们面前的难处和自己的失败。你如果一直看难处,当然你就没有办法。但是神没有要我们的眼睛一直看那挡在前面的高山。神是要我们对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许多人没有办法,就是因为他一天到晚在看他自己的失败。许多失败的经历就是你自己豫备好了而临到你的。你的眼睛一直看你自己,你就必定失败。 【民十三33】「我们在那里看见亚衲族人,就是伟人;他们是伟人的后裔。据我们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样;据他们看,我们也是如此。”」 〔吕振中译〕「在那里我们看见了巨人、亚衲人的子孙、属于巨人一种的;据我们看、我们正如蚱蜢一样;据他们看、我们也正如蚱蜢。」 〔原文字义〕「看见」觉察,凝视;「伟人」巨人;「看」眼睛,眼中的形象。 〔文意注解〕「我们在那里看见亚衲族人,就是伟人;他们是伟人的后裔」:『伟人』原文是拿非林,一种身材魁伟的巨人,被怀疑是变种人类(参创六4)。 「据我们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样;据他们看,我们也是如此」:『如蚱蜢一样』形容自己微不足道。 〔灵意注解〕「据我们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样;据他们看,我们也是如此」:表征小看自己,也就是轻看神。 〔话中之光〕(一)在属灵的意义上,亚衲族人是代表艰难;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能够看见有亚衲族人在高视阔步。在我们的家庭里,在我们的教会里,在我们的社会生活里,在我们自己的心里都有;我们必须战胜他们,否则他们就会象以色列人所说的迦南地的亚衲族一样「吞吃」我们(32节)。 (二)凡不自重的人,总没有人尊重他,所以这班懦夫可不必加上末了一句「据他们看我们也是如此。」若人自觉如同蚱蜢,看起来必像蚱蜢,他的懦弱足使仇敌深知。小人若真勇敢之心,可成为大,伟人若有惧怕,则像蚱蜢。 叁、灵训要义 【信心的考验】 一、窥探迦南地的缘由: 1.出于人的意思:「我们要先打发人去,为我们窥探那地」(申一22)。 2.神同意派人,藉以显明人的存心:「你打发人去窥探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迦南地」(2节)。 二、探子的成员: 1.「每支派中要打发一个人,都要作首领的」(2节):表征必须在信心的道路上,已经有了相当的成就。 2.「他们都是以色列人的族长」(3节):表征具有身分地位。 3.都已经蒙恩得救:「以迦」(7节) 字义祂救赎、「何西阿」(8节) 字义拯救、「帕提」(9节) 字义我的拯救、「约书亚」(16节) 字义耶和华是拯救。 4.在主里已经有学习:「沙法」(5节) 字义审判的、「迦迭」(10节) 字义神是我的财富、「迦底」(11节) 字义我的财富、「亚米利」(12节) 字义神是我的亲属。 5.受到众人的肯定:「沙母亚」(4节) 字义有盛名的、「迦勒」(6节) 字义有才能的、「臼利」(15节) 字义神的尊贵。 6.谦卑不自高:「西帖」(13节) 字义隐藏、「拿比」(14节) 字义隐藏。 三、窥探的对象: 1.「看那地如何,…所住之地是好是歹,…那地土是肥美是瘠薄」(18,19,20节):地表征天然资源。 2.「所住的民是强是弱,是多是少,…所住之处是营盘是坚城」(18,19节):人表征必须攻克的难处。 四、窥探的结果: 1.以实各谷为代表:「从那里砍了葡萄树的一枝,上头有一挂葡萄,两个人用杠抬着,又带了些石榴和无花果来;…,果然是流奶与蜜之地」(23,27节):表征信心的目标──基督──丰富的属灵产业。 2.亚衲族人为代表:「住那地的民强壮,城邑也坚固宽大」(24节):表征要进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的艰难(参徒十四22)。 五、灵里刚强──信心坚固: 1.「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抚百姓」(30节):迦勒和约书亚二人表征信心刚强的人。 2.「我们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们足能得胜」(30节):表征信心的宣告──在乎神不在乎人。 六、肉体的软弱──单凭眼见: 1.「我们不能上去攻击那民,因为他们比我们强壮,…我们所窥探、经过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们在那里所看见的人民都身量高大」(31~32节):表征高估难处。 2.「报恶信,说」(32节):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参太十二34)。 3.「据我们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样;据他们看,我们也是如此」(33节):表征小看自己,也就是轻看神。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民数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民数记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