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数记第二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军队安营和起行的次序】 一、东边第一队:犹大、以萨迦、西布伦三支派(1~9节) 二、南边第二队:流便、西缅、迦得三支派(10~16节) 三、中间:会幕和利未支派(17,32~34节) 四、西边第三队:以法莲、玛拿西、便雅悯三支派(18~24节) 五、北边末队:但、亚设、拿弗他利三支派(25~31节) 贰、逐节详解 【民二1】「耶和华晓谕摩西、亚伦说:」 〔吕振中译〕「永恒主告诉摩西亚伦说:」 〔文意注解〕「耶和华晓谕摩西、亚伦说」:本章是论到军队安营的位置和启行的次序。 【民二2】「“以色列人要各归自己的纛下,在本族的旗号那里,对着会幕的四围安营。」 〔吕振中译〕「『以色列人扎营、要各在自己的大旗下,按着自己父系的家属附有旗号,四围离着会棚不太远去扎营。」 〔原文字义〕「各归」扎营;「纛」旗帜,军旗;「本族(原文双字)」父,首领(首字);房屋,家庭(次字);「旗号」记号,旗帜;「安营」(原文与「各规」同字)。 〔文意注解〕「以色列人要各归自己的纛下,在本族的旗号那里」:意指各支派各有指定的营地和旗帜。 「对着会幕的四围安营」:意指各支派扎营的营地各有不同的指定方位。 〔灵意注解〕「对着会幕的四围安营」:以会幕为中心,表征以基督为中心,全军在基督的率领之下。 〔话中之光〕(一)「以色列人要各归自己的纛下,」我们的神是秩序的神,祂要以色列安营有规模,行进有次序,各人都知道他的位置,要保持这个地位。虽然有不同的纛与地位,但是只有一个中心,就是约柜,所以得赎的人都在一支整体的队伍。 (二)在神极大的军队中,每个信徒有一定的地位。这是根据神的命令,也有环境的安排,必须热心地保持。使徒保罗屡次嘱咐信徒们要保持蒙召时的身份。我们的处境无论是苦难或容易,在家或在外,都要坚守岗位。我们救恩的元帅若有清楚的指示,你才更动。 (三)我们最主要的方向,是对着约柜。所有帐篷的出口都要对着,以致立即看见云柱的动向。但是我们无论搭拆帐篷或出去争战,必须在自己的纛下。我们同在一个旗帜之下,就有紧密的契合,有兄弟相互的照应。我们也不只顾到自己,也应注意别一队的需要,究竟我们都在一个共同的信仰之中。 (四)神以会幕为中心安置以色列各支派的营,这象征神作为以色列真正的统治者,临在于他们的生活中。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把神迎接在自己的生活中心里。与此相反,把神排除在外的生活,找不到真正的幸福和喜乐。因为只有神才是万福的泉源(参诗十六2)。 (五)以会幕为中心,就是以主为中心。人的难处是以自己为中心,若中心从自己的身上转移到主身上,人所有的难处就全可以解决了。神作这样的安排,明显了祂要人学习以主为中心的功课。 【民二3】「在东边,向日出之地,照着军队安营的是犹大营的纛。有亚米拿达的儿子拿顺作犹大人的首领。」 〔吕振中译〕「在东边日出的方向照他们的部队扎营的、是犹大营的大旗;有亚米拿达的儿子拿顺做犹大人的族长。」 〔原文字义〕「军队」军队,争战,供职;「犹大」赞美的;「亚米拿达」我的亲属是高贵的;「拿顺」男巫。 〔文意注解〕「在东边,向日出之地,照着军队安营的是犹大营的纛」:『东边,向日出之地』会幕门口即面向东边(参出二十七13,16),摩西和亚伦也安营在东边的内层安营(参三38),可见是最重要的方位。犹大支派相当特殊,大卫王和其后的犹大国诸王都出自该支派(太一3,6),甚至主耶稣也是大卫的后裔(罗一3)。 「有亚米拿达的儿子拿顺作犹大人的首领」:拿顺是亚伦的妻兄(参出六23),也是大卫的先祖(参得四21~20)。 〔灵意注解〕「在东边,…在南边,…在西边,…在北边」(3,10,18,25节):形成十字架,表征十字架乃防守、御敌之道,无懈可击。 〔话中之光〕(一)十二个支派分作四组,各占—个方位围着会幕安营,那就是一个十字的队形。神借着这个队形向人启示了十字架的生活原则,只有生活在十字架的原则里,人才能从自己转向主。 (二)会幕里面的内容是十字架,安营的队形也是十字架,里外都是十字架。十字架的意义是死,十字架的结果是复活。十字架把人先摆进死地,然后经历死而复活的荣耀。我们的主把十字架的实意向我们完全的解开,借着祂的死而复活把神的心意作成功在我们身上。 (三)我们因着钉十字架的主归向神,也因着祂在十字架上所作成的进入荣耀的丰富。十字架的经历是使人的自己死,是人接受破碎,然后在死亡中得生命,从破碎中得完美。 (四)在我们的生活中,神借着各样的人,事,物,把我们带上十字架,我们要凭自己却不能动,我们要挣扎却没有力,越挣扎就越捆绑得紧,直到我们肯停下自己的活动,不再使用自己的聪明与办法,单单的把自己放在神的手中。十字架的生活原则,把人带进以主为中心的生活中去。 【民二4】「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七万四千六百名。」 〔吕振中译〕「他的部队、被点阅的、有七万四千六百人。」 〔原文字义〕「被数」数点,检阅,召集。 〔文意注解〕「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七万四千六百名」:在十二支派中,犹大支派人数最多(参一26~27)。 【民二5】「挨着他安营的是以萨迦支派。有苏押的儿子拿坦业作以萨迦人的首领。」 〔吕振中译〕「挨着他而扎营的、是以萨迦支派;有苏押的儿子拿坦业做以萨迦人的族长。」 〔原文字义〕「挨着」(原文无此字);「以萨迦」有价值;「苏押」渺小;「拿坦业」神的赐予。 〔文意注解〕「挨着他安营的是以萨迦支派。有苏押的儿子拿坦业作以萨迦人的首领」:犹大、以萨迦和西布伦三人都是同母兄弟,利亚所生(参创三十五23)。这三个支派在军队的编组里同属最先起行的一组(参十14~16)。 〔话中之光〕(一)「挨着他安营的是…」这些安排全是神自己定规的,人按着神的安排站进去,那就站对了。人能看见神的定规就好了,人的难处就是不容易看见神的定规,喜欢和别人作比较,人比人就比出难处来。 (二)不肯守住地位的原因,是人都喜欢出头,都愿作明显的事,好接受人的称赞,也可以给自己欣赏。所以没有人愿作隐藏的工作,好像在隐藏中所作的都没有出息。我们要学习守地位,人必须要接受对付,把眼睛从自己身上转向主,看重主所看重的,人才能脱离自己,才有条件去学习守住地位。没有经过神对付的人,是不能在属灵的战场上作战的。 【民二6】「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五万四千四百名。」 〔吕振中译〕「他的部队、被点阅的、有五万四千四百人。」: 〔文意注解〕「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五万四千四百名」:参一28~29。 【民二7】「又有西布伦支派。希伦的儿子以利押作西布伦人的首领。」 〔吕振中译〕「又西布伦支派;有希伦的儿子以利押做西布伦人的族长。」 〔原文字义〕「西布伦」高贵的;「希伦」力量;「以利押」神是父。 〔文意注解〕「又有西布伦支派。希伦的儿子以利押作西布伦人的首领」:请参阅5节注解。 【民二8】「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五万七千四百名。」 〔吕振中译〕「他的部队、被点阅的、有五万七千四百人。」 〔文意注解〕「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五万七千四百名」:参一30~31。 【民二9】「凡属犹大营、按着军队被数的,共有十八万六千四百名,要作第一队往前行。」 〔吕振中译〕「凡属犹大营、按部队被点阅的、有十八万六千四百人;他们要做头一队往前行。」 〔原文字义〕「第一队」第一的,首要的,先前的;「往前行」出发,旅行。 〔文意注解〕「凡属犹大营、按着军队被数的,共有十八万六千四百名」:『犹大营』广义指犹大、以萨迦和西布伦三个支派的军队。 「要作第一队往前行」:他们担任以色列全军的开路先锋,正面迎敌时首当其冲。 【民二10】「“在南边,按着军队是流便营的纛。有示丢珥的儿子以利蓿作流便人的首领。」 〔吕振中译〕「『在南边、按着他们的部队、是如便营的大旗;有示丢珥的儿子以利蓿做如便人的族长。」 〔原文字义〕「流便」看哪一个儿子;「示丢珥」迅光;「以利蓿」盘石是神。 〔文意注解〕「在南边,按着军队是流便营的纛。有示丢珥的儿子以利蓿作流便人的首领」:『流便』是雅各的长子(参创四十九3),但因犯淫乱而失去长子的名份,此次军队编组中的重要位置也被犹大支派取代。 【民二11】「他军队被数的,共有四万六千五百名。」 〔吕振中译〕「他的部队、被点阅的、有四万六千五百人。」 〔文意注解〕「他军队被数的,共有四万六千五百名」:参一20~21。 【民二12】「挨着他安营的是西缅支派。苏利沙代的儿子示路蔑作西缅人的首领。」 〔吕振中译〕「挨着他而扎营的、是西缅支派;有苏利沙代的儿子示路蔑做西缅人的族长。」 〔原文字义〕「西缅」听见;「苏利沙代」我的盘石是全能的;「示路蔑」神的朋友。 〔文意注解〕「挨着他安营的是西缅支派。苏利沙代的儿子示路蔑作西缅人的首领」:『西缅』是雅各的次子,与流便同为母亲利亚所生。 【民二13】「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五万九千三百名。」 〔吕振中译〕「他的部队、被点阅的、有五万九千三百人。」 〔文意注解〕「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五万九千三百名」:参一22~23。 【民二14】「又有迦得支派。丢珥的儿子以利雅萨作迦得人的首领。」 〔吕振中译〕「又迦得支派;有流珥〔或译:丢珥〕的儿子以利雅萨做迦得人的族长。」 〔原文字义〕「迦得」军队;「丢珥」他们认识神;「以利雅萨」神已加添。 〔文意注解〕「又有迦得支派。丢珥的儿子以利雅萨作迦得人的首领」:迦得和亚设同为悉帕所生(参创三十五26),却在军队的编组中,分别列在不同的组。 【民二15】「他军队被数的,共有四万五千六百五十名,」 〔吕振中译〕「他的部队、被点阅的、有四万五千六百五十人。」 〔文意注解〕「他军队被数的,共有四万五千六百五十名」:参一24~25。 【民二16】「凡属流便营、按着军队被数的,共有十五万一千四百五十名,要作第二队往前行。」 〔吕振中译〕「凡属如便营、按部队被点阅的、有十五万一千四百五十人;他们要做第二队往前行。」 〔文意注解〕「凡属流便营、按着军队被数的,共有十五万一千四百五十名」:『流便营』广义指流便、西缅和迦得三个支派的军队。 「要作第二队往前行」:即在犹大营(参9节)之后。 〔话中之光〕(一) 【民二17】「“随后,会幕要往前行,有利未营在诸营中间。他们怎样安营就怎样往前行,各按本位,各归本纛。」 〔吕振中译〕「『会棚、利未人的营、要在众营中间往前行:他们怎样扎营,就怎样往前行;各按本位,各归自己的大旗。」 〔原文字义〕「会幕(原文双字)」聚会,指定的时间和地点(首字);帐篷(次字);利未」连结于;「本位」手,标记,部位。 〔文意注解〕「随后,会幕要往前行,有利未营在诸营中间」:意指会幕和利未营夹在第一、二队(参9,16节)和第三、四队(参24,31节)之间。 「他们怎样安营就怎样往前行」:意指安营的次序和往前行的次序相同。 「各按本位,各归本纛」:意指各支派各有指定的营地和旗帜。 〔话中之光〕(一)「各按本位,各归本纛。」神让他们知道他们该站的地位,他们就站在该站的地位上,不能有错乱,一个队伍站错了,全军也就乱了。还没有上到火线,自己就先乱了阵脚,这样的军队不能作战的。属灵的事很注意地位的问题,地位站错了,事情就坏了。 (二)帐幕中的圣物与帐幕分开,占据了以色列所有支派中最中心的位置。神就是这样让以色列百姓即使在行军中,也维持以神为中心的信仰生活。神向以色列百姓所要求的,是随时随地时刻都以神为中心。 【民二18】「“在西边,按着军队是以法莲营的纛。亚米忽的儿子以利沙玛作以法莲人的首领。」 〔吕振中译〕「『在西边按着他们的部队是以法莲营的大旗;有亚米忽的儿子以利沙玛做以法莲人的族长。」 〔原文字义〕「以法莲」双倍果子;「亚米忽」我的亲属是尊贵的;「以利沙玛」我的神已经听到。 〔文意注解〕「在西边,按着军队是以法莲营的纛。亚米忽的儿子以利沙玛作以法莲人的首领」:以法莲和玛拿西同为约瑟的儿子,但因约瑟得到长子双份的特权,故同被升格成为两个支派。『以利沙玛』是约书亚的祖父(参代上七26~27)。 【民二19】「他军队被数的,共有四万零五百名。」 〔吕振中译〕「他的部队、被点阅的、有四万零五百人。」 〔文意注解〕「他军队被数的,共有四万零五百名」:参一32~33。 【民二20】「挨着他的是玛拿西支派。比大蓿的儿子迦玛列作玛拿西人的首领。」 〔吕振中译〕「挨着他的是玛拿西支派;有比大蓿的儿子迦玛列做玛拿西人的族长。」 〔原文字义〕「玛拿西」导致遗忘;「比大蓿」盘石已赎回;「迦玛列」神的奖励。 〔文意注解〕「挨着他的是玛拿西支派。比大蓿的儿子迦玛列作玛拿西人的首领」:请参阅18节注解。 【民二21】「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三万二千二百名。」 〔吕振中译〕「他的部队被点阅的、有三万二千二百人。」 〔文意注解〕「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三万二千二百名」:参一34~35。 【民二22】「又有便雅悯支派。基多尼的儿子亚比但作便雅悯人的首领。」 〔吕振中译〕「又便雅悯支派;有基多尼的儿子亚比但做便雅悯人的族长。」 〔原文字义〕「便雅悯」右手之子;「基多尼」我的砍伐者;「亚比但」我父是公义。 〔文意注解〕「又有便雅悯支派。基多尼的儿子亚比但作便雅悯人的首领」:与以法莲和玛拿西同为拉结所出(参创三十五24)。 【民二23】「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三万五千四百名。」 〔吕振中译〕「他的部队、被点阅的、有三万五千四百人。」 〔文意注解〕「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三万五千四百名」:参一36~37。 【民二24】「凡属以法莲营、按着军队被数的,共有十万零八千一百名,要作第三队往前行。」 〔吕振中译〕「凡属以法莲营、按部队被点阅的、有十万零八千一百人;他们要做第三队往前行。」 〔文意注解〕「凡属以法莲营、按着军队被数的,共有十万零八千一百名」:『以法莲营』广义指以法莲、玛拿西和便雅悯三个支派的军队。 「要作第三队往前行」:意指跟随在会幕和利未营的后面(参17节) 往前行。 【民二25】「“在北边,按着军队是但营的纛。亚米沙代的儿子亚希以谢作但人的首领。」 〔吕振中译〕「『在北边按着他们的部队是但营的大旗;有亚米沙代的儿子亚希以谢做但人的族长。」 〔原文字义〕「但」审判;「亚米沙代」我的亲属是大有能力的;「亚希以谢」我兄弟是帮助。 〔文意注解〕「在北边,按着军队是但营的纛。亚米沙代的儿子亚希以谢作但人的首领」:但和拿弗他利两兄弟为同母辟拉所生(参创三十五25)。 【民二26】「他军队被数的,共有六万二千七百名。」 〔吕振中译〕「他的部队、被点阅的、有六万二千七百人。」 〔文意注解〕「他军队被数的,共有六万二千七百名」:参一38~39。 【民二27】「挨着他安营的是亚设支派。俄兰的儿子帕结作亚设人的首领。」 〔吕振中译〕「挨着他而扎营的、是亚设支派;有俄兰的儿子帕结做亚设人的族长。」 〔原文字义〕「亚设」快乐的;「俄兰」忧虑的;「帕结」神的事件。 〔文意注解〕「挨着他安营的是亚设支派。俄兰的儿子帕结作亚设人的首领」:亚设和迦得同为悉帕所生(参创三十五26),却在军队的编组中,分别列在不同的组。 【民二28】「他军队被数的,共有四万一千五百名。」 〔吕振中译〕「他的部队、被点阅的、有四万一千五百人。」 〔文意注解〕「他军队被数的,共有四万一千五百名」:参一40~41。 【民二29】「又有拿弗他利支派。以南的儿子亚希拉作拿弗他利人的首领。」 〔吕振中译〕「又拿弗他利支派;有以南的儿子亚希拉做拿弗他利人的族长。」 〔原文字义〕「拿弗他利」摔角;「以南」有眼睛;「亚希拉」我兄弟是恶毒的。 〔文意注解〕「又有拿弗他利支派。以南的儿子亚希拉作拿弗他利人的首领」:拿弗他利和但两兄弟为同母辟拉所生(参创三十五25)。 【民二30】「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五万三千四百名。」 〔吕振中译〕「他的部队、被点阅的、有五万三千四百人。」 〔文意注解〕「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五万三千四百名」:参一42~43。 【民二31】「凡但营被数的,共有十五万七千六百名,要归本纛作末队往前行。” 」 〔吕振中译〕「凡属但营被点阅的、有十五万七千六百人:他们要归自己的大旗做末队往前行。』」 〔原文字义〕「末队」最后面,后来,后续。 〔文意注解〕「凡但营被数的,共有十五万七千六百名」:『但营』广义指但、亚设和拿弗他利三个支派的军队。 「要归本纛作末队往前行」:意指但营在以色列全军担任殿后部队,负责掩护。 【民二32】「这些以色列人,照他们的宗族,按他们的军队,在诸营中被数的,共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名。」 〔吕振中译〕「以上这些人是以色列人、按父系的家属被点阅的;众营中按部队被点阅的、共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人。」 〔原文字义〕「宗族(原文双字)」房屋,家庭(首字);父,首领(次字)。 〔文意注解〕「这些以色列人,照他们的宗族,按他们的军队」:『宗族』指十二支派;『军队』指犹大、流便、以法连、但等四个营。 「在诸营中被数的,共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名」:意指四个营加起来的总数(参9,16,24,31节)。 〔灵意注解〕「照他们的宗族,按他们的军队,在诸营中被数的,共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名」(32节):以生命为连结,构成庞大的属灵力量。 【民二33】「惟独利未人没有数在以色列人中,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吕振中译〕「惟独利未人没有被点阅于以色列人中、照永恒主所吩咐摩西的。」 〔原文字义〕「惟独」(原文无此字);「以色列」神胜过。 〔文意注解〕「惟独利未人没有数在以色列人中,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意指32节的诸营并不包括利未营,因为他们另有任务,负责搬运会幕和其中的器具。 【民二34】「以色列人就这样行,各人照他们的家室、宗族归于本纛,安营起行,都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吕振中译〕「以色列人就这样行:凡永恒主怎样吩咐摩西,他们怎样归自己的大旗下去扎营,也怎样各按自己的宗族、挨着自己父系的家属、往前行。」 〔原文字义〕「家室」家族,部族;「宗族(原文双字)」房屋,家庭(首字);父,首领(次字);「本纛」旗帜,军旗;「安营」扎营;「起行」出发,旅行。 〔文意注解〕「以色列人就这样行,各人照他们的家室、宗族归于本纛」:『家室』指略大于家庭的家族;『宗族』意指介于支派和家族之间的部族。 「安营起行,都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或安营或起行,都根据摩西的命令,而摩西则遵照神的吩咐。 〔话中之光〕(一)「以色列人就这样行,」表示以色列百姓对神绝对顺服。人在神面前所要采取的、最美丽的样式,是谦卑和顺服(参撒上十五22)。 叁、灵训要义 【军队配置】 一、「以色列人要各归自己的纛下,在本族的旗号那里」(2节):以旗号为标志,各支派的男丁各归自己的纛下,各有统一号令。 二、「对着会幕的四围安营」(2节):以会幕为中心,表征以基督为中心,全军在基督的率领之下。 三、「在东边,…在南边,…在西边,…在北边」(3,10,18,25节):形成十字架,表征十字架乃防守、御敌之道,无懈可击。 四、「第一队…第二队往前行。…随后,会幕要往前行,有利未营在诸营中间。…第三队…末队往前行」(9,16~17,24,31节):前锋、指挥中心、后卫,秩序井然。 五、「照他们的宗族,按他们的军队,在诸营中被数的,共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名」(32节):以生命为连结,构成庞大军力。 六、「惟独利未人没有数在以色列人中」(33节):另有任务,不列在作战部队中。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民数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民数记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