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民数记提要

 

壹、书名

 

        本书书名「民数记」并非本书原有的名称,乃是希腊文七十士译本按本书内容所起的名称。本书中有两次数点民数,时间相距约四十年,能打仗的总人数大致相同(参二32;二十六51),惟第一次被数点的成人几乎都死光(参十四29~30)

        本书的希伯来原文书名取自一章一节的「在旷野中」,与本书的内容相符合,所记载的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在旷野中飘泊了将近四十年的历史。

 

贰、作者

 

        本书是「摩西五经」中的第四本,一般公认作者乃是摩西。本书中多次提到「耶和华晓谕摩西说」或「照耶和华吩咐摩西的行了」,特别是第三十三章所记四十二站路程,明言「摩西遵着耶和华的吩咐记载他们所行的路程」(参三十三2),清楚证明本书乃是摩西亲笔所写

 

叁、写作时地

 

        本书乃是从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第二年二月初一日开始记载(参一1)。我们若与「出埃及记」的最后明记日期作比较,便可知「出埃及记」是结束于立起会幕的日期,即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参出四十217),期间仅相差一个月。而「利未记」便是记载那一个月内,神在会幕内对摩西所说的话(参利一1;二十七34)

        而本书所记的内容,结束于出埃及后第四十年摩西去世以前(参二十七13;三十三38),以色列人来到约旦河边、耶利哥对面(参三十六13;申一3)

        综上所述,本书所涵盖的时间大概是主前1450~1410年,写作地点可能包括从西乃山下到摩押平原,以及途中所经过的旷野各站(参三十三章)

 

肆、主旨要义

 

        本书记载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发生的相关事件,并神对各不同事件的反应,藉此教训神的子民,若欲行走天路,就必须凭信心而行,并且相信神的应许。本书记载神百姓的失败,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都要引为鉴戒(参林前十11)。另一方面,本书也借着记载这些反面的事件,衬托出我们的神,乃是公义、圣洁、至高的神,祂看顾并供应祂的子民,满有怜悯和恩慈,又信守祂的应许,直到将他们带进应许之地。

 

伍、写本书的动机

 

        本书藉叙述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在西乃山下建造会幕得律法之后,直至来到摩押平原、约旦河边,其间所发生的一切事,使我们这些后世读者认识三件事:

        一、认识蒙恩得救并不是目标,只不过是一个新的开始;神的子民必须一面整编军队、预备打仗,一面学习律例、投入事奉,直到进入迦南美地。

        二、认识神乃是一位与祂的子民同在、同行,并且亲自看顾和供应的神,祂又是一位公义、圣洁,对祂的子民有严厉要求的神;祂一面有供应、一面有要求。

        三、认识人自己乃是内有不信、叛逆的恶性,外有仇敌咒诅、引诱的危机;神的子民在奔走天路的过程中,内外交迫,危机重重。

 

陆、本书的重要性

 

        本书包含了丰富的属灵象征和预表,多处被新约圣经所引用(参罗九15;十519;林前九9;林后三15;来三1~11;八5;九19;十二21;犹一511;彼后二14~16;启二14),甚至在主耶稣的教训中,也引用了本书的事例(参太五33;六16;九36;十二5;二十三5;路十九8;约十1~18),因此本书在神学上的地位相当重要。

        本书中的四面旗帜,摩西,拿细耳人,约书亚,盘石,发芽的杖,纯红母牛,铜蛇,逃城等都是基督的预表;它们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参西二17)。由此可见本书的重要性。

 

柒、本书的特点

 

        本书的特点如下:

        一、本书所记载的历史,虽然涵盖从出埃及过红海之后,直至过约旦河以前将近四十年的行程,但集中在叙述最前段西乃山下,和最末段摩押平原,中间的一大段却付诸缺如,仅知各站站名(参三十三1~49),而没有详情。

        二、从西乃山到加低斯巴尼亚仅需十一天的行程(参申一2),结果以色列人因为悖逆,竟从加低斯巴尼亚起,在旷野中绕行,浪费了将近四十年,才又回到加低斯巴尼亚(参十五至二十章),都是因为他们的存心和态度错误,白白失去了那么多的日子。

        三、本书中列举了一些发怨言、毁谤领袖、不服权柄、不信神应许的事例,甚至摩西因击打盘石而得罪神(参二十11~13),在在显明神子民叛逆的恶性和不信的恶心,肉体只配倒毙在旷野里,而不能进迦南美地。

        四、代表律法的摩西,代表先知的米利暗,和代表祭司的亚伦,都在约旦河的这边死了,只有代表基督的约书亚,才能带领以色列人越过约旦河,进入迦南美地。

        五、本书记有两次人口调查,目的在登录二十岁以上能够出去打仗的男丁,可见神的子民在旷野中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战士,举凡安营配置、行军次序,以及历经数次小的战事,都是为着未来的大争战。

        六、本书中有不少的篇幅记载律法条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律法条例的颁布,多为了因应当时所发生的事件,可见律法条例必须应用在实际生活上。

        七、本书中对神的称呼只有两个「耶和华」、「神(Elohim)」,不像在出埃及记中祂对自己有多样化的名称:「我是自有永有的」、「我是以色列的神」、「我是希伯来人的神」、「我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我是耶和华你们祖宗的神」、「我是神──耶和华」等。

        八、本书的体裁多元化,把律法、宗教礼仪、历史、诗词和预言混为一体。

 

捌、本书与其他圣经书卷的关系

 

        本书是摩西五经的第四卷,不仅按照时间的次序排列,并且按照各卷所表征的属灵意义,其排序也是理所当然;先有创世记所表征的堕落与罪恶,次有出埃及记所表征的出走与救赎,再有利未记所表征的交通与事奉,随后必有民数记所表征的争战与奔跑。

        在创世记中我们看见父神,在出埃及记中我们看见子神,在利未记中我们看见灵神,在民数记中我们看见教会,就是由属灵的战士们和奔走天路的众圣徒所组成的集合体。

        本书与新约各卷的关系也至为密切,不但四福音书所记载主耶稣的教训里多处引用本书(参太五33;六16;九36;十二5;二十三5;路十九8;约十1~18),并且在新约书信里也多处引用本书(参罗九15;十519;林前九9;林后三15;来三1~11;八5;九19;十二21;犹511;彼后二14~16;启二14)

 

玖、钥节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第二年二月初一日,耶和华在西乃的旷野、会幕中晓谕摩西说:你要按以色列全会众的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计算所有的男丁。」(1~2)

        「他们遵耶和华的吩咐安营,也遵耶和华的吩咐起行;他们守耶和华所吩咐的,都是凭耶和华吩咐摩西的。」(23)

        「但你们不可背叛耶和华,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为他们是我们的食物,并且荫庇他们的已经离开他们,有耶和华与我们同在,不要怕他们。」(十四9)

        「你们要将以色列全会众,按他们的宗族,凡以色列中从二十岁以外、能出去打仗的,计算总数。」(二十六2)

 

拾、钥字

 

        「数目、数点、被数」共达104次。

        「军队、打仗、争战、安营」共达139次。

        「办理、服事、献、奉献、供物」共达252次。

 

拾壹、内容大纲

 

   一、在西乃山下(一至十章)

         1.核点民数和指定安营位置(一至二章)

         2.核点利未人数和指派职责(三至四章)

         3.制定洁净的条例和拿细耳人条例(五至六章)

         4.各支派族长奉献祭物和利未人行奉献礼(七至八章)

         5.守逾越节、制银号并起行离开西乃山(九至十章)

   二、在旷野漂泊(十一至二十一章)

         1.怨言、毁谤与受管教(十一至十二章)

         2.十二探子报恶信与民众埋怨(十三至十四章)

         3.圣别的条例(十五章)

         4.可拉党的背叛和亚伦发芽的杖(十六至十七章)

         5.祭司、利未人的条例和洁净不洁净的条例(十八至十九章)

         6.在旷野末期发生的盘石出水、制铜蛇和一些战事(二十至二十一章)

   三、在摩押平原预备进迦南(二十二至三十六章)

         1.摩押王召巴兰咒诅以色列人(二十二至二十四章)

         2.以色列人拜巴力和第二次核点民数(二十五至二十六章)

         3.女儿继承产业的条例和选立约书亚(二十七章)

         4.各种献祭的条例和许愿的条例(二十八至三十章)

         5.打败米甸人和约旦河东的分地(三十一至三十二章)

         6.略述旷野行程和安营各站点(三十三1~49)

         7.过约旦河前的最后指示和安排(三十三50~三十六章)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民数记书注解》

 

《民数记注解》参考书目

 

丁燕婴《民数记助读》

于宏洁《民数记研读》

王国显《民数记读经札记》

林献羔《民数记概论》

唐佑之《民数记释义》

梁家声《旷野的事奉与经历》

黄得恩《读民数记》

黄嘉梁《民数记析读》

陈恒道《民数记讲义》

温清华《凡人旅程》

蒋继书《民数记读经记录》

刘锐光《民数记的人生经历》

谭志阳《民数记逐章查经课程》

钟鹏章《民数记课程》

《丁道尔圣经注释》

《廿一世纪圣经新释》

《马唐纳活石圣经注释》

《新旧约辅读》

《雷氏圣经研读本》

《圣经姊妹版注释》

《灵修版圣经注释》

于力工《圣经助读本》圣书书房

于中旻《圣经各卷笺记》圣经研究

王正中等《圣经原文串珠注解》浸宣出版社

王正中等《圣经原文字汇中文汇编》浸宣出版社

吴罗瑜等《圣经──串珠注释本》福音证主协会

吕振中译《圣经》香港圣经公会

李常受《生命读经》台湾福音书房

周联华等《中文圣经注释》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倪柝声《圣经提要》台湾福音书房

唐佑之等《中文圣经启导本》海天书楼

陈瑞庭《圣经人地名意义汇编》少年归主社

梁家声《圣经各卷简介》

华侯活等《天道研经导读》天道书楼

华尔顿等《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麦康威等《每日研经丛书》

贾玉铭《圣经要义》弘道出版社

杨震宇《每日读经》

蔡哲民等《圣经研经资料》

鲍会园等《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更新传道会

G.C.D. Howley, etc.《现代中文圣经注释》种籽出版社

G.A. Lint, etc.The Complete Biblical LibraryWorld Library Press

A.M. Stibbs, etc.《圣经新释》福音证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