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出埃及记第二十四章短篇信息

 

目录:

出埃及记第二十四章读经札记   王国显

出埃及记第二十四章读经记录   蒋继书

会幕简释    出廿四: (佚名)

「立约的血」   出廿四:18       

洒血立约的典礼   出廿四:118 (佚名)

「宝血」   出廿四:8      

圣经—神的约书   出廿四:8       

他们观看神他们又吃又喝   出廿四:11 (佚名)

又召神仆上圣山(谭志阳)

神人结盟(苏佐扬)

 

 

出埃及记第二十四章读经札记   王国显

 

    在二十四章,我们看见另外一个问题,不仅是人可以到神的面前来,而且到神面前去的人的范围也扩张了。原来是一个人,现在是七十四个人。

    我们感谢神,虽然这七十四个人在六十几万,甚至是在二百多万的以色列民中,只不过是非常的少数,但比起先前只有摩西一个人能够到神面前去,已经是增加了七十四倍了。这个范围一下子便给扩大到了这么大的地步,我们实在要感谢赞美我们的主!接受神祝福的范围扩大了。虽然这批蒙受祝福的七十多人,还不能面对面的来到神面前,他们只能远远的下拜,但他们都已经上到山上去了。十九章那里说连山根也不可靠近,现在七十多人已经到山上去了。

    我们实在感谢神,这七十四个人到了山上去的时候,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恩典。神在那里对摩西说:「唯独你可以亲近耶和华,他们却不可亲近,百姓也不可和你一同上来。」(廿四2)虽然还是有这些限制,但是那范围的扩大,也就显明了神实在愿意所有的人都能到祂那里去。现在条件还不符合,人还没有条件,所以仍然有一些限制。但这一个限制却因着这七十个人而有了一个「进口」,是神在那里打开了一个入口,让人可以通过这个入口而进到神面前去。我们实在不能不向主低头敬拜。这样我们才懂得,在新约里有一句话:「神愿意万人得救,」祂不愿意有一个人沉沦,只是愿意人人都悔改。这一个心思,在出埃及记第二十四章已经向我们打开了。虽然在那时候并不是包括万人,事实上也没有为万人开了这一条路,但在神的心思里,祂却是把万人已经包括在里面。

    用血立的约

    然后,摩西下山去,下去以后,便向以色列人宣告神的心思。又用血与以色列人立约,就是让以色列人和神立了一个约。以色列人承认神是他们的神,以色列人答应遵行神的话,也就是承认神的权柄,摩西便将血洒在百姓的身上。这些历史,我们必须要记得,不然的话,我们读到希伯来书的时候,便会摸不着头脑。

    现在我们要注意的是用血来立约这件事。我们当然晓得,这些是祭牲的血,因为上面是说到献燔祭,也献平安祭。当然,主要的血是燔祭牲的血。摩西在那里很郑重的宣告说:「你看,这是立约的血……」(廿四8)这个约是用血来立的。为什么要用血来立约呢?上面是说到血的来源是祭牲,底下便着重的说到约之所以成立是因着血。这些都是带着预表性的,在这里不再详细交通,因为弟兄姊妹也很明白了,但我们却不能忽略用血来立约这个事实。

    血,从表面看是死。就如同雅歌书上所说:「爱情如死之坚强。」(歌八6)爱情既是甜美的,为什么要用死来描写它呢?原来这是让我们看见,「死」在人的眼中看来是不可改变的,「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来九27)这是个不能改变的事实。所以,血从一方面来看是死,血就是死的记号。现在用死来立定这个约,就确定了这个约是不能变更的。另一方面,为什么神要禁止以色列人吃血呢?在利未记里说得很清楚,因为血里面有生命,血是那些牲畜的生命,血也是人的生命,没有血就没有生命。现代急救时要输血,因为血就是生命。从这里我们看见,这一个约的立定,不仅是不能改变,并且这一个约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生命。

    这里说到生命,我们又有两方面的领会,一个是解决生命的问题。人怎能到神面前去呢?必须解决那一个生命,生命解决了,人纔能到神面前去。所以,这里用血立约,是说出了生命的解决,借着祭牲的死而叫献祭的人活,这个献祭的人能够活,就是生命的问题。当然,那时的「活」仍然是从肉身的生命来领会的,但实际上,神是把我们连到那永远的生命去。

    另一方面是说到这个约能够完成,必须是根据生命。不然的话,这个约便是徒然的立了,好象是签了契约,但却不执行。要执行这个约,就必须凭着生命,一切在生命之外的,都不可能执行和完成这个约。所以,我们读到希伯来书的时候,就看见那里说到立约的血,是那么的详尽和那样的重要,原因就是在这里。

    把祂自己作人的享用的神

    感谢赞美神,立约的事过了以后,「摩西、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上了山。」(廿四9)我们要留意他们到了山上究竟作了些什么。

    首先他们所遇到的是神的荣耀,「他们看见以色列的神,祂脚下仿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10)他们并不是看见神的本体,而是看见了神的光辉,是看见了神的性情,是看见了神的荣耀和华美,是看见神的纯全没有掺杂。这一个看见很宝贝,叫他们能领会一件事,就是他们的神是没有带着任何掺杂的,明净的,属天的,不是属地的,与地是没有关连的。

    要是属神的子民,看见了这样的一位神的时候,里面如果是苏醒的,他们也该晓得自己也要像神一样的明净、明亮、纯全,没有掺杂,华美和荣耀。虽然他们碰见的并不是神的本体,但是从神所发的光辉,我们实在难以用言语来形容他们的感觉。也许我们自问一下,当我们看见这种光景的时候,我们到底会如何呢?当然是很愉快,很满意,很喜乐,很安息,因为那明净的蓝色,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安静、很纯粹的感觉。

    我们今天看见旧金山的天色,真是蓝得很可爱,一点掺杂都没有。有一段时间,全是蓝的,看上去心情很是开朗,非常愉快,喜乐得很。感谢主!当时他们看见神就是这样的一个光景。同时,这样的一位神,「祂的手不加害在以色列的尊者身上。」(11)感谢主!律法是严肃的,诫命是厉害的,典章也是带着非常的约束力的,可是到了神面前去的时候,人的感觉是释放的。赞美主!这是律法正常的功用,只是人却不够了解这一点。

    再往下看的时候,圣灵就记录了当时的光景,「他们观看神,」他们舍不得不看,一直的观看,实在是太美好了。用另一句话说,他们在欣赏神!哎哟!神是这样的美,是这样的可爱,是这样的华美,是这样的丰富,是这样的荣耀。我们也可体会到,当日彼得、约翰、雅各在黑门山上的那一种情况,「彼得对耶稣说:夫子,我们在这里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路九33)我们要把自己的感情、感觉和反应,都摆在当时这班人的经历里纔能了解。所以,他们在那里观看神,看了再看,实在是太好了。

    有一次,陈希曾弟兄在我们当中交通到拿俄米跟路得,「路得舍不得拿俄米。」(得一14)还记得弟兄说这个舍不得就好象是给胶粘住了一样,粘在一起以致分不开来。我想这七十多人当时的心思也实在是粘在神那里,他们不仅是在那里欣赏神,而且「他们又吃又喝」。他们是否带着吃的、喝的上山去呢?大概是没有可能的。因为摩西上山去听神的诫命和典章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他们清早已经聚集在山脚那里,那个时候,他们吃的只是吗哪,他们定然不会带着吃的、喝的在一起,因为正等着去见神,还有空去弄这些么?他们用了三天的工夫来洁净自己,他们应该是很清洁的来到山脚那里。所以我想当他们被召上山的时候,是不会带着吃的、喝的上去。现在他们在那里又吃又喝,这些吃喝的东西究竟是从那里来的呢?圣经里没有说。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是神的预备,就像在加利利海边,那几个门徒在船上打鱼,打了一个晚上都打不到的时候,主在岸上招呼他们,他们便上岸去。「他们上了岸,就看见那里有炭火,上面有鱼,又有饼。耶稣对他们说:把刚才打的鱼拿几条来。」(约廿一910)就算是他们没有把鱼拿过来,主也为他们预备了。现在,这七十多个人到山上去,我实在相信,主给了他们丰富的预备,所以他们在那里观看神,又吃又喝,享用神,享用神的美丽,享用神的丰富,享用神的陪伴,享用神所赐的安息。神所有的,他们都享用了。

    我们实在感谢主,这一批到了山上去的人,他们都不是到神面前去发抖,而是到神面前去享用,这是神的心思,这一件事是在立约以后发生的,在立约之后,神才作这样的事。这批人遵行了约里面的一点一滴了没有呢?完全没有,因为律法的执行好象还没有开始,约是立了,但仍是没有开始执行。感谢神!祂已经被他们享用了,我们无话可说,因为这是神的心思,「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弗一4)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还没有我们以前,神就这样定规了,我们按着时间,被带到神的面前来享用祂。我们只能说,赐恩的神,作成恩典的工作,就是在传律法的时候,恩典的意思还是这样的浓厚,我们只能敬拜神。

    底下更提到摩西直接到山顶上去,这是更高的恩典,我们留待下一次再交通。我们求主把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赐给我们,叫我们能看见字句后面的神的自己。

 

神在基督里作的荣耀的选召(廿四1218)


    二十四章如果只是看表面的话,很容易便读过去。若是我们留意来读的时候,我们会发觉在这一章里面,神把一个非常宝贝的讯息给了我们。保罗写以弗所书的时候,他里面有一个看见,就是「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弗一4)他这一个看见,我相信一定是圣灵在他里面作工的结果。但圣灵怎样作工呢?是直接告诉他吗?还是圣灵把保罗带到一些神从前所说过的话里,让保罗有一个清楚的看见。如果这是个事实,那么以弗所书中的这句话,非常可能是从第二十四章里领悟过来的。因为在二十四章以前,我们没有看见那样清楚的一件事,正如保罗看到亚伯拉罕的那一位子孙,是从创世记二十二章里看见的。若是没有加以留意,一下子便滑过去了。若是看见了,,那永远的计划便很清楚的摆出来了。

    上一次我们看神另外选了七十个人上山去。我们特别提到在十九章里,神很清楚的划定界限,清楚到一个地步,人就是不能越过,要是过了那条界限,结局就是死。但我们又看见,就在那一个时候,神让摩西首先越过那条界限,然后神再让那七十四个人越过那条界限。这七十四个人到了山上的时候,在那里观看神,又吃又喝享用神,这些都是非常美的事,也是越过十九章那条界限的事。十九章那条界限是非常严肃的,也是很严厉的,但是神自己却作了一些事,很例外的,一而再把人带过那条界限。可是到了二十四章的下半,我们看见神又作了一件事,比让那七十四个人上山去更美,更宝贝,更有恩典。

    进入荣耀里的呼召

    当那七十多人在那里观看神,又吃又喝的时候,神又向摩西说话了。「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廿四12)请弟兄姊妹特别注意那个「住」字。神让摩西到山上去,不仅是到山上去看看神,神是用了这样的一个字「住」。弟兄姊妹,这是一个什么的事实呢?这个事实就是说人要住到神那里去。当然我们不晓得摩西当时对这件事了解到什么程度,但如果我们从新约的角度来看神这一句说话,便看见这件事情犹如约翰福音十五章里所说的:「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约十五4)这一个葡萄树的比方,是很重的说到住在主里面。现在神在这里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弟兄姊妹,这个「住」字实在是太美、太宝贝了。

    如果我们忘掉了十九章的内容,便不会发觉这个「住」字有什么意义。若是记得十九章里当时的情况,一看见这个「住」字,便知道事情已经起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原来是人不能靠近神,现在是人可以靠近神,不仅是可以靠近神,还可以住到主那里去。看见了这一个变化,我们必须要记住一件事,十九章那一条界限并没有废去。所以当那七十四个人上山的时候,神就提醒他们说:「百姓也不可和你一同上来。」(2)现在神又让摩西与他们一同上到神那里去。因此,我们便看见神给人所定的界限并没有废掉,仍然是那样的严肃。但是在神的恩典选召上面,有些人是可以越过那条界限的。而在神更深的恩典选召里,有人是更多的越过那条界限,不仅是能去到山上,并且一直往上去直到神的面前。弟兄姊妹,这是何等宝贝的一件事。我们可以说,到这一个时候为止,人仍然是不认识什么叫作恩典,但不管人认识还是不认识恩典,神却是愿意为人预备恩典。

    现在,我们看见神怎样为人预备恩典,「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们实在感谢神!虽然摩西这一次在神面前只有四十天,他便要下山去。但神在这里说到人可以住在祂那里这件事,到有一天便要成为永远的事。但在那一个时候还没有条件,所以神没有让摩西永远住在祂那里,神只是让祂短暂的住在自己那里。虽然是短暂的住,但已经把神心里的意念发表出来了。神喜悦人到祂面前去,更喜悦人能住到祂那里。我们感谢赞美主!

    神赐律法的目的

    在没有继续看摩西怎样住在神那里之前,我们先要注意另外一件事,然后回头再看他怎样的住在神的面前。如此,我们才懂得住在神面前这件事,宝贝到一个什么的程度,同时又可以了解到为什么神在创世之前,便定规了这件事。现在我们先注意神让摩西到山上去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主要的目的,是神要把法版赐给他。法版上的诫命,是神自己写的,是神亲手作的,神亲自作成这一样东西。它有什么功用呢?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到神开始时候的目的,我们便很容易让人的愚昧把律法的功用带到负面的结果去,作为神赐下律法的原因。因为我们以后看见律法没有在人中间成就了什么事,律法带给人的只是重担。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律法虽然在人的感觉里是重担,但在罗马书里,我们却很清楚的掌握到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原晓得律法是属乎灵的……」(罗七14)律法本来是很好的,而它所以成为人的重担,不是因为律法不好,而是因为人不好。在罗马书八章三节里说:「律法既因肉体软弱,有所不能行的……。」罗马书七章那里说「律法是属乎灵的」,是好的,但只因「我是属乎肉体的,是已经卖给罪了」。所以人没有办法,便落在律法的定罪底下。因此,律法没有显出它的积极功用,不是因律法本身不对,只是因为人不对。

    因此,我们注意到神当初传律法的目的,并不是要它成为人的重担。在这里,我们很清楚的看见,在十九章里,神明明的说:「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十九56)神要叫以色列人成为祭司的国度,神要叫以色列人在万民中作属祂的子民,神要叫以色列人成为圣洁的国民,在以后的日子,我们更看见神要以色列人能永远承受祂的应许。所以,以色列人在神面前,必须成为一班对的人。怎样能成为对的人呢?神就把律法给他们,神就告诉他们说,要照着律法上的话来活,那样在神面前便对了,就能成为属神的子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也能永远承受产业。

    感谢赞美我们的主!神起初把律法赐下来,那个目的不是要叫神的百姓背一个重担,我们留意神怎样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要将石版并我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你,使你可以教训百姓。」(廿四12)神的目的是要叫百姓受教,因此便成就神对他们拣选的恩典,或者说成就神拣选他们的目的,又或者说要成就应许亚伯拉罕的目的。

    我们感谢赞美主!神起初传律法,是要给以色列人一条路,让他们借着这一条路,能毫无保留的去承受神。这是我们还没有看摩西如何住在神那里以前所要注意的第一件事。

    像烈火一般的神的荣耀

    另外我们要注意的是,摩西到了山顶。山顶上的光景在人的眼中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注意末了的第二节经文说:「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17)我们要注意这个事实,因为这个事实是很严肃的。在以色列人的眼前,山上满是烈火。烈火是表示什么呢?要是回到十九章那里去看,便看见那是一种非常严厉的光景,因为当神在西乃山上显现的时候,「在山上有雷轰、闪电,和密云,……西乃山全山冒烟,因为耶和华在火中降于山上。山的烟气上腾,如烧?一般,遍山大大的震动。」(十九1618)以上是十九章给我们看见的景象,以色列人进到那种光景的时候便都发颤,便都恐惧,便都觉得可怕。

    我们要是到新约里去看,我们便看得更加清楚了。这个烈火是什么呢?烈火乃是神对祂的敌人追讨的光景。希伯来书说到神消灭敌人的烈火,又说到「我们的神是烈火」。从上文我们看见,对那些不信从神的人,那些不跟从神的人,神的审判临到他们的时候,神的追讨临到他们的时候,神就是烈火。不管从十九章来看也好,或是从新约来看这个烈火也好,在一般人的眼前,就是在以色列人的眼前,神是烈火。我们要注意,虽然已经有七十四个人到山上那里去,而摩西一个人也到神那里去,可是神是不改变的神,所以在众人面前,祂还是烈火。

    那么,这七十四个人又是怎样上山的呢?摩西又怎能到神那里去呢?岂不是要被火烧成灰吗?感谢赞美主!我们看见这些人都是因着恩典而去的,是神格外恩典的怜悯与选召让他们去的。摩西到山上去,也是因着神的恩典把他带去的。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看见神没有改变,但是这一位不改变的神,祂过去如何是烈火,现在仍然是烈火。但是感谢神!在祂恩典的选召里,神却改变了人的地位。所以,那些改变了地位的人,就能到神那里去。那些没有在恩典里改变地位的人,他们没有进到恩典的地位里,所以他们仍然留在山下,不能越过那条界限。

    那七十多人能到山上去,是神恩典使他们得着那个地位。在恩典的地位中,人改变了,人的身份改变了,人所站的地位改变了。用今日新约的话来说,那就更清楚了。在山下的那一批,仍然是罪人,现在这些在恩典里面的人呢?他们也没有抹掉他们是罪人的历史,但却成了蒙恩的罪人。弟兄姊妹,分别就是在这里。看到了这一个事实,我们不能不俯伏敬拜神,祂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祂从前是如何的严厉,现在仍然是如何的严厉,但祂从前是如何的满了恩典,祂永远是那样带着恩典。祂是一位不改变的神,但祂改变了到祂面前去的人的地位,让这些到祂面前去的人,毫无保留的可以活在神的丰富供应里。我们实在不得不向神俯伏和敬拜。这一件事,今天在新约里的人,也有这样的经历。可是在传律法的时候,以色列人不懂,恐怕连摩西也不够懂。但是不在乎人懂得多少,神是按着祂自己的心意和目的作工在人的中间。

    住在主里面

    我们看过了以上两件事以后,我们再回头看摩西如何住在神那里,这样我们才懂得,神的心意是何等完全的满了恩典。刚才我们提到神召摩西到山上去的时候,目的是要叫他接受律法,然后把律法教训百姓,让百姓可以找到那条路,可以到神面前去。所以,我们可以说,外面好象是宣告人与神的关系调整的路,但若是看整个的事实,我们便看见里面的宝贝,那就是启示了神要领人进到荣耀里的心思。这是太宝贝了,因为「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12节上)从外面看就是接受律法,但事实上是什么呢?神在那里说出了一件什么事呢?神是说出人可以到神的面前去,可以住在祂那里。

    从来没有人有过这样的经历,连亚伯拉罕、以撒、雅各都没有,顶厉害的就是以诺,也不过是与神同行。但感谢赞美主,这里显出一件事:你「住在这里」,一住便住了四十天。摩西住了这四十天,便叫我们领会了一件事。什么事呢?如果光是为了接受律法的话,上去拿了便可以离去,因为照着神所说的话,显示律法已经写好了。但事情却不是这样,摩西上去一住便是四十天。在申命记里,摩西说:「那时我在山上住了四十昼夜,没有吃饭,也没有喝水。」(申九9)这里只是说七日,但不是说只有七天,而是说到开头那七天的事。但是非常希奇的,我们若留意下去的话便会发觉就是开头那七天,摩西到神面前去的时候,神好象也没有跟他说话,神也没有作什么事,摩西只是到了神那里就是。他在那里作了些什么事呢?圣经也没有记录下来。不过,我们按着神跟他说话的次序,我们可以说摩西就是住在那里,「住在那里」就是享用神的同在,这是最简单的话。

    但是不是就这样简单呢?不。因为摩西所去的那地方,不是我们心思里所以为的就是在神的面前,十五节那里说:「摩西上山,有云彩把山遮盖。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乃山,云彩遮盖山六天,……。」(1516节上)弟兄姊妹看见吗?摩西到山上去不是仅仅是到山上的一个地方,也不是含含糊糊的来到神的面前,乃是到了云彩的里面,乃是到了神荣耀的里面。所以这里就把祂要领许多儿子进入荣耀里的心思发表了。那里有人能进到神的荣耀里?也许我们说以诺曾到过那里,但以诺到了那里便不再回来了,唯有摩西进去了又出来。从来没有人进到神的荣耀里,又从荣耀里出来的。我们感谢神!摩西是第一个,所以摩西到山上去的时候,他是进到荣耀里。他住在荣耀里六天,那六天是神的荣耀把他围绕,在那六天里,他是活在神的荣耀中。我们怎能想象这样的事呢?

    我们读列王记的时候,说到建造圣殿完毕以后,所罗门就在那里说:「耶和华曾说,祂必住在幽暗之处,」(王上八12)因为祂隐藏祂荣耀的光辉,不叫人在祂的光中给定罪致死。事实上,如今摩西在山上进入了那光,那光的荣耀原是人不能靠近的,现在不仅是靠近,而且是进去了,让神的荣耀把他围绕起来,他就在那里享用神的荣耀作为他的供应。摩西在那里六天,我不晓得那六天摩西是怎样的度过,他是否像在山腰那批人又吃又喝?我想不用吃不用喝也够了,人能活在神的荣耀里,也不会有饥饿这一回事。当然这都是人的感觉,但我们说这是一个荣耀的事实,因为对当时的摩西来说,不仅是一个感觉,而他是实在的进到荣耀里,六天在那里。我们感谢主!

    在恩典中升高而进入交通

    现在我们要注意,神为什么要等到第七日才跟摩西说话呢?我们实在不知道。但有一件事我们可以了解,神让摩西完全被荣耀来吸引,神使摩西完全让荣耀来作他的供应,神让摩西完全的饱尝了神的荣耀,然后神才开始与他有交通。好象是把摩西浸透在荣耀里,让他给荣耀充满到一个地步,可以与神对等,让神可以向他说话,他又可以站在神的面前与神说话,当中再没有间隔,都是在荣耀里。弟兄姊妹,这是一个何等荣耀的事实。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再说些什么话,因为当时的摩西,若按工作来说,他是不配得这荣耀,若按摩西的属灵生命的成长程度来看,他也不配得这个荣耀。但是感谢神!神实在是把荣耀给了他,这是什么一回事呢?我们只能说这是恩典,仍然是恩典,神一直在这里显明祂无限的恩典。

    我说这是无限的恩典实在是一点也不错的,只要你站在山下的百姓当中来看这件事,我们就晓得这个恩典的确是无限的。起初我们看见有一个人可以越过这条界限,便说:「哎哟!恩典很大啊!」然后我们更看见有七十多人能越过这条界限,而且能上到山腰上去,便说:「哎哟!恩典更大啊!真的想不透,怎么可以呢?怎么能有这样的事呢?」但现在我们看见摩西,一进入荣耀里去便是六天。继续还住在荣耀里,一直等到第七天,神就与摩西有交通。神是与住在荣耀里的摩西有了交通。

    弟兄姊妹,我们抓住这些事实的时候,我们只能说,神的恩典的确是无限的,实在只能说是恩上加恩的恩典。我们不能说在律法里没有带着恩典,我们那里会想到在传律法当中,竟然是带着那无限恩典的小影。我们感谢赞美我们的神!在当时,对人来说,摩西的经历好象是一个启示。但感谢神!到了新约的时候,那一个启示便成为我们的实际了。如今我们实在是接受了一个恩典的地位,我们可以到神的面前去,在灵里面我们已经住在主里面去了。是怎样的住法呢?是在一个荣耀的定规里面住在那里,这一个荣耀的定规,叫我们有一天能被带进荣耀里去。「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来二10)

    神在创世以前所定的旨意

    我们敬拜赞美我们的神,这实在是一件不得了的事,现在我们已经把整个二十四章末了的事实掌握了,就叫我们很清楚的看见一件事。神当时让摩西有这样的经历,或是说神让当时的百姓有这样的经历,是不是神偶然兴之所至,才作这件事呢?显然不是的。因为我们看见以色列人蒙拣选,乃是早在亚伯拉罕的日子已经确定了。当然,神拣选亚伯拉罕,也不是在亚伯拉罕的日子才定规的。老早神就看见亚伯拉罕了,还没有亚伯拉罕以前,神就已经看见他了,甚至我们可以说,神造亚当的时候,祂已经在亚当里看见亚伯拉罕。推得再远一点,在神还没有造亚当的时候,神已经透过这个亚当看见了亚伯拉罕。我们敬拜赞美我们的神!这些事既然不是偶然发生的,那就是神的旨意,那就是神永远的旨意,神按着祂永远的旨意,一步一步的把这些事带出来。

    时间过了很久很久之后,保罗出来了。保罗或许是在亚拉伯的旷野,或许是在监牢里,保罗在读神的话时,圣灵就把这件事显明在他里面,圣灵就让他看见这样的事,圣灵让他看见恩典,圣灵让他看见神的安排,圣灵让他看见在神的安排里面,恩典是如何的发表出来。然后,圣灵就在他里面说:「神在创世以前,神已经安排了这件事。神在创世之前,就让亚伯拉罕的独生儿子在摩利亚山上献为燔祭,神藉这件事说出了祂以后要把祂的独生子赐给人,祂的独生子要把恩典带来,在祂独生子的里面,原来不能靠近神的人,藉这神的独生子,一个一个的来到神面前。不单是来到神的面前,神还继续的引领他们,把他们引进荣耀里。」弟兄姊妹,如果我们把以弗所书第一章保罗所说的一段话,接上传律法这一件事,实在要感谢赞美主。主实在是在创世以前就为我们定规了很多事,这些事便按着祂的安排和时间,一件一件的发表了出来。

    在传律法这件事上,我个人实在相信,摩西当时是没有办法完全领会神的心意。但是感谢主,我也曾提过,不在乎人能领会多少,神是按着祂自己的定意来作成祂的定规。正如今日我们也没有很多的领会神的定意,虽然从认识上来说,我们总是比摩西的时候好象是多了很多,但这「多很多」放在神荣耀的丰富里,和神荣耀的旨意里,仍然是非常的少,并且是少得可怜。感谢神!不在乎我们领会多少,神是按着祂的定规来作成。说实在话,我们现在读新耶路撒冷,我们能领会多少呢?字句也许我们能领会过来,里面的实际,我们能领会多少呢?我们承认是非常有限的,非常的有限。但感谢神!不在乎我们对新耶路撒冷领会到什么的程度,神是按着祂的定意,把我们造成新耶路撒冷。难道把我们造成新耶路撒冷,连我们自己也不晓得么?不在乎我们晓不晓得,只在乎那定意要作成这件事的神。

    感谢主!神将这个启示,不早也不晚,却是放在传律法的时候发表出来,这就够我们向祂俯伏了。律法是说出不改变的神。神不能改变,律法不允许神改变。律法是说出神是公义的神,不能作不义的事情,祂说了就一定要成就,祂发表了就一定要作成。神在传律法的时候,就借着一连串的动作,把那荣耀的恩典启示出来。也就是说出神是不会改变祂的定规。

    这就叫我们联想到我们的主钉十字架以前,跟门徒们吃最后一顿饭的时候,祂就设立了擘饼的安排。每一个主日,我们都是这样作,但我们也是常常忽略,虽然我们不住的提醒自己,我们却是常常的忽略。我们不会忽略我们的主钉十字架,我们也不会忽略主的流血。不过我们常常忽略了主在那里跟我们立了约。虽然,我们常常提醒自己说,这个杯就是约,神就是把这个约给了我们。可是,我们常常会忘记。感谢主!我们可以忘记,神却不忘记,祂永远纪念祂所立的约。就如同在这律法传了以后,神就启示要把人领进荣耀里的定意。我们还能说什么话呢?我们只能说由开始到末了,我们只是一个蒙恩的人,没有可夸的,没有在人面前可骄傲的,因为从开始到末了,我们都是从恩典中领受的。

    神在传律法那个时候,就把祂在创世以前所定规的心意解开了。当年摩西跟以色列人,对这件事恐怕是很模糊的。为什么呢?原因就是说:叫我们这些今天蒙受恩典的人,晓得这个恩典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这个恩典是神有计划,有安排的,神是按着祂的定意作在我们身上。所以,今日稍微认识恩典是什么的人,都不能禁止自己毫无保留的来跟随这一位赐恩的主,我们也只能这么作。很多时候,我们看见人在神面前的顽梗、悖逆、辩驳,我并不是指着那些不信的,而是指那些在神儿女们的范围里的,我们只能承认一件事,连我们自己也在内,就是不够认识恩典。若是真的认识恩典,我们在神面前实在是没有保留的,是没有条件叫我们有保留的,也没有可能让我们有所保留的,因为神从永远到永远,都一直是在恩典里钉牢了我们。我们从一个恩典过到另一个恩典,从另一个恩典又过到另一个恩典。在神来说是恩上加恩,在我们来说,却是承受恩上加恩的人。── 王国显《容我的百姓去──出埃及记读经札记》

 

 

出埃及记第二十四章读经记录   蒋继书

 

二十章到二十三章是摩西在西乃山上神给他的命令,他下山后就把神的命令典章告诉了百姓,众百姓又是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须遵行」(3 节)因此摩西按神的一切话与百姓立约,因为百姓愿意遵行,从此律法是神与以色列之间的约,而且带血立的约,双方都不能废约。

柱子是石头作的「表示永不妀变,此约永不变,献祭可以过去,柱子是永久存在。以色列人愿意与神立约,愿意活在律法以下,此约将成为神对以色列人审判的根据(罗二12),除非另一个约出现(新约)。

在西乃山献祭时没有祭司,而是以色列人中的少年人去献燔祭和平安祭,说明在以色列人没有违反律法以前,他们是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每个以色列人都是祭司,都可以献祭事奉神。

摩西将神的命令都写上,要以色列人遵守。神吩咐摩西再次同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个人都上山,但只有摩西可以亲近神,其余的人是远远的敬拜神。

摩西是将一半血洒在坛上,另一半血洒在以色列人身上。洒在坛上是向神立约,洒在以色列人身上是向人立约。燔祭是为神,满足神的要求。平安祭是满足人,为人和神之间有了和平。创世记十五章告诉我们立约是需要祭物流血,因地神与亚伯拉罕立约是借祭物。

因献祭,因血,因约,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可以上山,到神那里远远的下拜。这和出埃及记十九章的情形完全不同,那里没有血,没有约,神是在雷轰,闪电和密云中,并且有角声甚大,以色列人面对一位公义、圣洁的神而发颤,这里有血、有平安祭、有约,以色列人长老中的七十人都上了山,「他们看见以色列的神,他脚下仿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他的手不加害在以色列的尊者(原文是联结)身上,他们观看神,他们又吃又喝」(出二十四10)。

人能看见神吗?

「摩西说,求你显出你的荣耀给我看」,耶和华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你就得见我的背却不得见我的面」(出三十三18-23)。

出埃及记二十四章16 17 节色列人是看见神的荣耀,形状如烈火。

以赛亚书六章1 节,以赛亚看见的主也应该是主的荣耀。

以西结书九章3节,以西结看见的也是神的荣耀。而以西结书十章1节「显出蓝宝鉐的形状」,只是形状。

启示录四章3 节,使徒约翰看见的好像碧玉和红宝石。

但是人能看见神的使者(未降世的基督,三一神的第二位)。

创世记十八章29 节的耶和华向亚伯拉罕说话。

创世记三十二章24 29 节,和雅各摔跤的人,自称为神。

约书亚记五章13节,和约书亚说话的是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并说那地是圣的。耶和华军队的元师,是未降世的基督。

本章12 节神叫摩西上山住在神那里。

本章13 节摩西和他的帮手约书亚上了神的山。

本章15 摩西上山后,神第七天从云中召摩西,并在山上住了四十昼夜。

在这四十昼夜中神将石版并神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摩西,就是出埃及记二十五章到三十一章中神所说的话。

── 蒋继书《出埃及记读经札记》

 

 

会幕简释(佚名)

 

  出廿四

以色列人在旷野,神要他们学习各样的功课,正如我们也应该学习的各种功课和经历。罗马八章廿八节「万事都互相効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所以,我们愿在一切患难、痛苦,凌辱里多多学习各种经历,这神非但能使我们和人表同情,并且还可以在这些事上得胜有余。神准许这些事临到我们是要我们将来在祂的荣耀里一时有份,以色列人经过红海后,来到书珥的旷野,汛的旷野,后来从利非订来到西乃山。这山对于我们信徒是非常熟悉的,乃是传律法的一座山,所以每逢提到这座山。就想到神的律法。诸位慕道友所读的十条诫命,就是神亲自在这座山传给摩西的。神当日亲自用祂自己的手把十条诫命写在两块石版上,头四条是论到人与神之间所当尽的本分。后六条是论到人与人之间所当尽的本分。就是要爱人如己。这十条诫命是全律法的总纲。此外对于卫生和吃喝方面神也都有规定的条例。摩西上西乃山有七八次之多,只有摩西一个人可以上到山顶最高处与神会见,约书亚只能等侯在半山。请看出廿四章十五至十八节:「摩西上山有云彩把山遮盖。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乃山,云彩遮盖山六天,第七天他从云中召摩西,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摩西进入云中上山,在山上四十昼夜」。云彩遮盖山六天,第七天他从云中召摩西进入云中上山,在山上有四十昼夜。在这四十昼夜之中,除了起初六天之外,神都在云中吩咐指示摩西怎样制造会幕。会幕是什么?会幕是神与人相会之处。或者有人要问,为什么要造会幕不造圣殿或礼拜堂。诸位要晓得以色列百姓是初从埃及出来,他们还没有到神要他们到的固定之地,所以他们还是移动性的民族。他们几时往前走,会幕也随着一同走。因此,神吩咐他们造会幕。神对摩西说:「造会幕要非常谨慎,有一定的规矩,用的材料有一定的质地」。为什么缘故神要他们这样仔细的做?就是因为这会幕是真圣所的模型,所以一点不能弄错。同时这会幕是预表主耶稣基督的各方面,所以必须慎重地叮嘱摩西,比方造约柜,神吩咐说,要用皂荚木来做:请看出廿五章十节:「要用皂荚木作一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皂荚木生长在旷野,是一种坚固不易朽坏的木头,这是表明主耶稣的性质非常坚固,不会朽坏。我们各人的个性,各有不同,假若我们在对神方面的个性非常坚固,那么魔鬼的权势在我们身上就毫无所有了。遭遇一点患难就退缩的人,他的个性对神方面并不坚强,最容易中魔鬼的诡计。主耶稣在祂的生活中也曾经三次受过魔鬼的试探,但是祂始终没有屈服,并且祂用圣经的话来抵挡牠。所以撒但无论如何不能攻倒牠;正如皂荚木那样坚固的质料,虫怎样也不能进去。再请看出廿五章十一个:「要里外包上精金。四圈镶上金牙边」。我们须知皂荚木是代表主耶稣的人性,精金是代表主耶稣的神性,主非但有神性也有人性。所以以赛亚书七章十四节「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祂起名叫以马内利」。以马内利意思就是神与人同在,在许多地方,主耶稣都有这两种性情的表显。比方说在约翰四章里记载耶稣因为口渴,所以问撒玛利亚的妇人借水罐子要喝井里的水;后来因为妇人不肯借,主耶稣就和她谈道,结果,反而由主耶稣给了妇人生命的活水。耶稣口渴讨水喝表明他是人,耶稣给那妇人生命的活水,表明祂是神。有一次,耶稣因为肚子饿了就到无花果树上去找果子吃,但有一处记载主耶稣会把五个饼和两条鱼分给五千人吃饱。主耶稣基督也饥饿,那表明祂和我们一样,因为祂是人,但是在另一方面祂是神,祂能行神迹奇事,使五千人吃饱。第三次主耶稣睡在船尾上,后来因为风浪很大,门徒叫醒了祂,祂就斥责海和风平静了风浪,耶稣有肉体的疲乏,证明祂是人,耶稣有权柄斥责风浪,证明祂是神。又第四次耶稣看见玛利亚哭,祂也哭,但另一方面祂却吩咐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主耶稣是表明祂的人性,祂吩咐拉撒路从死里复活,是表明祂的神性。第五,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人会死,祂照样也会死,但是祂死后三天就复活了。约翰福音记载说:「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耶稣死是代表人性,耶稣复活是代表神性。总之皂荚木是预表主耶稣基督的两种性情。约柜不但要用精金包上,四围还要镶上金牙边,有了金牙边便觉得更能保守约柜。约柜造好之后神就吩咐摩西将两块法版藏在柜里面,这表明在主耶稣的心里藏满了神的律法。正如诗篇一章一至二节里面所说的:「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耶稣对于神的律法昼夜思想,所以当魔鬼来试探祂时,祂就能用圣经的话来胜过。金牙边表明主耶稣不但里面有其理,也表明祂保守了真理。请看出廿五章十六节:「必将我所要赐给你的法版,放在柜里」。这法版就是十条诫命。再请看出廿五章十七节:「要用精金作施恩座又在希伯来书四章十六节里面说:「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感谢神,我们今天正可以来到施恩的宝座前,得怜恤蒙恩惠。要知施恩宝座前不是人随便可以进去的,它是在约柜上面,以前只有大祭司可以进去。现在却不然,凡信主的人都可随时到施恩的宝座前来得怜恤蒙恩惠,因为主耶稣已在十字架上为我们开通了这条路,使我们有特别的权利,可以随时来到施恩宝座的面前和神直接谈话。有许多人常常问: 「相信了耶稣有什么好处?」对此问题的回答很多,如得永生,得称为义,不至灭亡,罪得赦免,这些都是好处。昨天我从虹口回来时,途中对一位年轻的三轮车夫谈话。他说,他有父亲,母亲,妹妹,父亲的进款还不到二千元,他自己的进款没有一定,所以他没有力量娶亲。我看他的生活很艰难,就问他说:「你道理听见过没有?」他说:「听是听过,但是没有相信」。后来我就对他谈了几句道,还对他说,你若相信耶稣,非但可以得救,并且还有祷告的特别权利。此了信了主后,我们就有倚靠,一个人若没有属天的倚靠那是最危险的。譬如说,你若没有钱,忽然生起病来,那你怎么辨?就是有钱的人也是如此,生病若是没有倚靠,贝是可怜,遭遇患难若是没有倚靠,实在令人走头无路,我们在主里的人虽然有时也要遭遇不涮,有时也要生病,但是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有倚靠,我们可以从神那里得到安慰。我今天就看到一个事实:有一位姐妹在一个很短的时期中三个儿女都死去了,各位有过儿女的都知道,那是多么伤心的一件事。不要说三个都死去,就是死去了一个也够令人难过的了。后来有两位基督徒姐妹去探访这位可怜的母亲,她们两人在去的路上谈说这件伤心的事,那知越谈越伤心,本来要去安慰人的,倒反自己哭了起来。哭得眼睛很红,到了那家就在外面等了好久,待伤心过了,眼睛不红后再进去,岂知一进去弄得他们莫明奇妙,她们还以为跑错了人家,因为他们看见这位做母亲的很平安,一点也看不出她家里像死过人的样子。这简直使二位姐妹不知怎样问才好,后来她们只好这样问:「三个小孩子到那里去了?」这位母亲很自然的回答说:「到我爸爸的地方去了」,呀,她得到了从上面来的平安和安慰,她也深知道她的小孩子都到天父那里去了。她心里有平安,因为她常常来到神的施恩宝座前得怜恤蒙恩惠。诸位,神会安慰我们,神会看顾我们,只要我们肯到祂的施恩宝座面前。请看出廿五章十八节:……基路啪……」我们须知天使各有等级 ,普通的天使有千千万万,而基路啪是高等的天使,安置在施恩宝座的两头,约柜的上面地位和神非常接近,请看约伯记一章六节:「有一天,神的众子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 」神的众子是指所有的天使,他们都来立在神的面前,可见基路啪是一直靠近约柜侍奉在神面前的天使,不像普通的天使要神召了后才能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基路啪是非常圣洁的。当然普通天使也是圣洁的,但是基路啪却是更圣洁的高等天使,他们是专门看守宝座的。原来魔鬼也是基路啪中之一,请看以西结书廿八章,十一至十九节……遮掩约柜的基路啪……」这是魔鬼本来的地位,牠非但聪明,并且又美丽,你看牠在伊甸园里时佩戴各样的宝石,真的,牠是天使之王,也是受膏的天使,请看以西结书廿八章十四节:「你是那受膏遮掩约柜的基路啪……」可见牠受造时是何等的美丽和荣耀,但想不到后来牠因为犯罪,竟一变为魔王,这真是一件太不上算的事啊。今天在施恩的宝座前还是有两位基路啪看守着,因为当日神不准许人随便进入至圣所,就是大祭司也不能随便进去,所以当大祭司进去时在他穿的牧裳下面有响的铃,可以使外面的人知道大祭司进入至圣所献上的祭是否蒙悦纳。原来基路啪有击杀大祭司的可能,他没有慈爱。当他看不见大祭司有血的记号,他就要施行击杀。现在我们所以能够随时来到施恩宝座前,基路啪再也不能击杀我们,是因为我们有耶稣的血一次为我们都献上了,这实在是神对基督徒特别的恩典。请看出廿五章廿三节至卅节:「要用皂荚木作一张桌子……常摆陈设饼」。十二块饼是代表以色列十二个支派。陈设饼也代表主耶稣基督,表明主是生命的粮。主自己也曾说:「我就是生命的粮」。一般犹太人跟从耶稣目的是要吃饱,所以主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凡到我这里来的就可以得到生命的粮,这生命的粮是不能朽坏的」。我们若认识主到更进深的地步,那就是得到了主生命的粮,我们若常常多读圣经,多听道理,多做祷告,慢慢地,我们就会像主,所以我们要天天与神交通,有时候你自己还不觉得自己的灵命在长进,别人倒能看出你来,请看出廿五章卅五节:「灯台…」金灯台也是预表主耶稣基督。在启示录里面告诉我们七个金灯台是代表七个教会,主耶稣就在七个灯台中间行走。基督徒应当做金灯台为主发光。灯里面一定要有油才能发光,照样基督徒的里面当有神的灵和神的恩膏充满,才有能力可为主发光,因为我们只有靠圣灵的能力才能发光。我们自己的肉体全是败坏,决不会发光,好像树根已经坏了。正如经上所说:「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也不能结好果子」。所以你自己若要做好,是不能够的,因为我们的始祖亚当已经败坏,我们只能在主里做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现在是我们基督徒应当发光的时候,因为主耶稣已去,祂要借着我们为神发光。请看出廿六章一节:「……细麻,和蓝色,紫色,朱红色钱制造」,几种颜色是代表主耶稣的各方面,蓝色是属天的意思,紫色是指主的尊贵,朱红色是指主做王,细麻是预表主的圣洁和无瑕疵。

    会幕是长方形的,分为三部份:顶里面是至圣所,至圣所外面是圣所,圣所外面是院子。在院子的东面只有一扇门,这门是预表主耶稣。从门进来第一个地方就是祭坛,祭坛就是杀牲流血的地方。有的祭牲杀了之后祭司要塞上血,把血洒在会幕门口坛的周围,再把肉块并脂油烧在坛上,这是燔祭,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所以这祭坛又称为烧祭坛,是指主耶稣到世上来献上祂的身体成就神的旨意。在十字架为人受死满足神的心,成了神所悦纳馨香的火祭。

    从祭坛再往前走一点就是洗濯盈。请看出卅章十七至廿一节,「……要用铜作洗濯盆……」洗濯盈是用铜造的,铜是表明经过审判。祭司到洗濯盈那里先须找出污秽,后借着水洗除污秽。这表明神的话,和基督在十字架为我们所成的事实,都如镜子般告诉我们说,我们的自己(肉体)是污秽的,如果我们要进入圣所事奉神,必须经过洗濯盆,借着道洁净,成为圣洁。经过了洗濯盈就进入圣所,圣所和至圣所是用罩棚来遮盖的,人从外面看不见里面美丽的幔子,罩棚有四层,最外面一层是海狗皮,顶难看,粗而坚硬毫不美观,这是代表主耶稣外貌的形状。祂在世上并不长寿,只活了卅三年,可见祂年纪很轻,照理祂的面貌很清秀,那知祂并不好看。以赛亚书五十三章二节「祂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祂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祂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祂」。这里说祂无佳形美容,因为祂曾经历了千辛万苦。不过海狗皮虽然难看,但越到里面却越好看。照样主耶稣在外表看起来是一个普通的犹太人,并且无佳形美容,但是在祂的里面却是全然美丽,像撒玛利亚的妇人本来看不起主耶稣,但到后来,她就看出耶稣是先知。所以我们决不可以貌取人。保罗说我外体虽一天毁坏一天,但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今天在工厂中,真真被神选召的工人,外表看来虽已衰老,但是他们的见证还是照样的活泼,他们的经验还是非常能帮助人。我们须知主耶稣的外貌不雅观,并非为犯罪,乃是为了受魔鬼各方面的试探和攻击,而经历许多忧患痛苦的缘故。所以我再说,虽然祂的外貌无佳形美容,但是祂的内心郯是全然圣洁和美丽。可见内心的圣洁实此外表的装饰更重要。基督徒若要为主发光,必需先要内心清洁。所以当日耶稣常常要责备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粉饰的坟墓。我再说,海狗皮是最外面的一层,它虽是难看,但是愈到里面却愈美丽。

 

 

「立约的血」    戴伯福

 

出廿四:18;可十四:2225

    今早我们举行圣礼典。无论受洗者或培餐者,有一件事必须明白深信的,就是主耶稣基督宝血的意义与效能。主的宝血就是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可1424)。「立约」,白话字译为「盟约」,日语译为「契约」自古及今常称弟兄结拜,夫妻结婚为盟约。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就是神与人的盟约。神在各时代均有立约的记号,洪水后以虹。应许时代以割礼,律法时代以安息日,恩典时代则以「主的宝血」。这些都是立约的记号。主说「这是新约,在我的血设立的「(路22:20)。感谢主,赞美主。

    (第一点)昔时:立约的血(赎罪)的影像:「立约的血」,在昔时神已经有影像显明。

    1)神为亚当和他的妻子用皮子做衣服(创321)作皮子的衣服必需杀牛羊流血,始祖亚当犯罪,神则以杀牟羊而豫表神的儿子将来要流血赎罪。

    2)神为以色列百姓定逾越节之礼;(出12114);以色列百姓出埃及那前夜,神为要击杀埃及地头生的,就命令摩西叫百姓杀羊取血,涂在吃羔羊的房屋左右的门框上和门楣上(门框和门楣合超来成为一支十字架)作记号可得保全生命,这是豫表神的儿子为逾越节的羔羊被杀流血赎罪。感谢主。神早就豫表赎罪流血为立约的血。

    (第二点)旧约:立约的血(赎罪)的凭据;神与人的立约在旧约时代就有凭据。

    1)神召摩西上西乃山的吩咐:摩西把血洒在百姓身上说,你看,这是立约的血,是耶和华按一切话与你们立约的凭据(出248

    2)希伯来书提起旧约确时证明三所以前约也不是不用血立的,摩西把牛犊山羊的血和水洒在书上和百姓的身上说,「这血就是神与你们立约的凭据」  (来9 1820)。旧约是影像,新约是真体。

    (第三点)新约:立约的血(赎罪)的真体;神在祂永远的计划,赎罪的恩典中,早就定意要将祂的儿子耶稣基督(就是神本身成为肉体)降临成为真体,舍身流血,死在十字架上,而完成救赎,以祂所流的宝血为新约,为立约的血,叫凡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哈利路亚。

  1)这血为多人流出:耶稣说,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可14:24)。主耶稣的血不但是立约的血,又是新约,且是为全人类赎罪流出来的。我们必须相信并且宣扬到全世界,不要让基督的宝血白白流出而忽略。

   2)这血为门徒流出;主在饭后举杯说,「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可2220)。主的宝血不但为多人,也为门徒。愿主祝福本日受洗者及接就圣餐者,让他们相信接受主的宝血救赎的效能,罪得赦免,永归基督。又愿主祝福本日培餐者,让我们大家相信接受,感激主爱,纪念主为我舍身,而报答主的鸿恩,奉献与主。宣教百周年的纪念歌第二节说,「恩典激励爱逾深,百年教会结联盟,同心合意务忠诚,福音兴旺救众生,勤行道献一生,与主同心爱世人,跟随救主要牺牲」。

 

 

洒血立约的典礼(佚名)

 

出廿四:118

继续研究出埃及记二十四章,神奇妙的恩典将以色列民从为奴的埃及地救出,途经汪涛的红海,在漠漠的旷野中行走,神以云柱和火柱引导他们,有时缺水,有时无粮,神都为他们安排,使他们安然无恙,到了西乃山时神传律法给他们,十九章是准备工作,2023章是把律法的内容传给他们,廿四章是立约的典礼,今天研究其内容:

    一、立约的仪式。

    出埃及记24111

    典礼是重要的事,我们有事都举行典礼,如长执牧师的设立,都要有严肃的典礼,分为几点(1)神叫以色列人到他那里(出24:12),摩西亚伦、拿答、亚比户、和七十个长老都到神那里,这些人都富有代表性(1)摩西是神的仆人(2)亚伦等是祭司的代表。(3)长老是百姓的代表。这些人都远远的下拜,惟独摩西亲近耶和华,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规则,清楚的分别出最亲近神的是摩西,其他的人都离得很远的。

    这是旧约时代有好的秩序,出埃及记廿五章以后神规定造会幕,有至圣所,内放约柜两边又有基路啪,大祭司一年只能一次进去朝拜献祭,又有圣所惟祭司可入,最外层称外院,其他的外邦人均可进去。这是说明神爱他的百姓有规矩的生活,新约虽然没有这样严格的分别,在权职方面也分为牧师,教师,长老……等,不可任意行事,均须按照一定的法则遵行。诸如长老会只有牧师才能主持圣餐和洗礼的圣典。其他的长老或传道师就没有这种责权,由此看出神国的职务,应该分别清楚,像先早神要以色列民的规矩生活,及长老,祭司,百姓的良好秩序。

    2)摩西上山前的准备(出243)摩西把神的话写在十二根柱上,献平安祭给耶和华;百姓齐声回答遵行耶和华所吩咐的。摩西清早起来在山下筑一座坛,按以色列十二支派,立十二根柱子,换句话说十二根柱子代表十二支派;摩西早起献祭是平安祭,在还没有与神亲近前做这事是什么意思?是亲近神的准备,例如总统若通知要召见某人,其人在接到通知后一定很慎重的准备着,虽然还未亲近  总统,但他得先整理见总统的衣裳鞋帽……一切停当才能去见总统;摩西也然,他抱着一个极大的盼望,清早起来筑坛献平安的祭,如此在神面前才有平安和怜悯。

    我们要学习这个榜样,在礼拜前先准备安息与服事的工作。摩西朝见神早起筑坛献祭;我们要礼拜与神交通。也要准备温习上周的讲道;准备要献的金钱,停下一切俗工,专心听神的训示,不要到了十点将到才匆匆忙忙放下未完的工来礼拜,这样没有准备心的一定不能与神交通,要学习摩西的准备性。

    3)摩西为中保洒血(2458 ) 「是用血立约的事」洒血立约有如盖章,有凭据,献了平安祭有平安就亲近神与神立约,一旁有十二支柱代表十二支派,另一旁有神的书,百姓答应遵行,就用血洒书与十二支柱,立约须要用血洒才有效用,十二支柱洒了血是百姓承认了神的约,书洒了血是神承认了以色列人的诺言,摩西做中保行这立约的事。

    用血是要紧的节目,十二支派是予表罪人,神的书是予表圣经,基督耶稣做我们的中保,从他的手上,脚下,胁下流出血,神凭此承认怜悯我们,使我们能与祂亲近,我们应当感谢。

    4)在神的前面吃喝。(出2411)典礼完毕,神不加害他们,他们在神的面前高高兴兴的吃喝,清楚的看出神和以色列民如何亲近,他们现在是得胜者,我们得胜的基督徒,将来也要在神的跟前,与神同饮食,永远与神同在……。(启示录32021

    二、神召摩西上乃山。

    出埃及记241218

    立约典礼已顺利的完成了,神召摩西与约书亚到西乃山上,留下亚伦、拿答、亚比户、及七十个长老在山下,只有摩西与约书亚上西乃山。这次神召他们上山是要传会幕的建造法,及应安置何物,如何设立祭司和祭司服的样式;四十天中神召摩西在西乃山上是以色列重要的关键。

   1)摩西上山六天祈祷无吃喝,第七天神才向他说话。「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要将石板,立我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你,使你可以教训百姓(出24:13 亚伦,祭司,长老等这些领袖们在神的山下等待,而把摩西召了去是很要紧的,教训六天的准备,第七天神才显现,这六天中神要训练摩西几种信德。(1)信心。时间是一天二,三,四,五,六天过去了神仍然渺渺无踪。七天才显现说话,摩西若没坚固的信心就不能等待这么久,(2)顺服。若不能顺服神的话也不能等待这么久。(3)忍耐。六天中的等待可想而知了,其忍耐的工夫。(4)谦卑。一,二……七天夜,神看出他的信心坚固,决对顺服,又忍耐,又谦卑,才向他说话。

    2)神的荣光停滞于西乃山。「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乃山云彩盖山上六天」(出2416)看神的荣光云彩盖下,神的荣光显出,只有摩西所上的山上,为什么不愿在人的面前?因为神的荣光是圣,不是圣不可在荣光中。「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 (彼前116)摩西是圣洁的,他能见神的荣光。

    3)摩西在西乃山上有四十天之久(出2418)漫漫的四十天该是多么长久啊,不是么?神的垂训四十天在山上,摩西专心静听神的训示,然而啊,我们今天的基督徒多可惜啊?一点钟的礼拜都不能守时到,但摩西却等待了六天,我们听道不耐烦打呵气,睡觉蠕动无所不至,摩西却听四十天。我们与摩西比较实在天壤之别,就如礼拜后的亚们颂还没有完大家都跋脚要跑了,摩西四十天中见神的荣光,静听神的垂训,我们就不能在礼拜后与神几分钟的交通吗?

    摩西在山上四十天,百姓在山下没有忍耐,失去信心攻击亚伦及长老,自己以金牛为神,悖逆耶和华,最后的结果是死,神不高兴他们;我们听神的话,不可像山下百姓的样子,要像山上摩西的样子,若没有忍耐必定失败,一代贤君扫罗没有神的应允而献祭,神不高兴。因为他没有忍耐致失落他的国。我们听神的话要在等待中,又耐心静听,如摩西的样子,才能得祝福。

 

 

「宝血」  黄福照

 

出廿四:8;约壹一:7

从前当一个罗马教徒快去世时,有一位基督教徒把神的独生子耶稣基督的血能赎罪的真理告诉他,他就私下查考新旧约圣经,然后决定信靠神的儿子的血洗去她一切的罪;从此不请神甫来赦罪;过了许久,神甫见教徒不来请他,就到他家中去采访,见他病重:就对他说:「你当照罗马教的方法,在我面前认你的罪,否则虽到神的面前也是徒然。」他答道;「请神甫把你的手伸过来,给我摸一摸,」神甫伸了一只手给他摸了,他摸过后摇头说,「这不行,因为你的手没有钉痕,是表明没有流血过,你究竟是人。你不能赎人的罪,现在我已经信靠神的儿子主耶稣基督,也相信祂为我钉十字架的功劳,主耶稣手的钉痕是流血的凭据,流血是赎罪的代价。祂流出的血是宝血,大有能力,能赎尽我的罪愆,我因为信祂,在我心中满有得救的凭据;也有得救平安和喜乐。圣经说:「因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为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  (利末记十七章十一节)

  1)生命在乎血

   圣经是一本血的书,因为生命在乎血,所以圣经是唯一的生命书。凡肯相信圣经的人,必定可以得生命。

    血是流质,是活动的,血运行全身,供给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并清除污物。一个成人的身体,约有十一磅血。人的心脏每廿三秒钟可以把血轮途到全身。如果血失了运行的力量,生命就必定完结了。我们查考全本圣经,从创世记至启示录,都有血的记载,有神的生命在其中。全部圣经都讲到用血作祭品,最初提及祭品就是神为亚当和夏娃预备,「耶和华神为亚当和他妻子用皮子作衣服,给他们穿。」(世记三章廿一节)是神用羊的生命。全部旧约圣经,都有讲及流血献祭的事,创世记四章四节,说亚伯献祭,创八章二十节是挪亚献祭等。直到主耶稣降世,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流血,牺牲他的生命,以救赎世人的生命,从此就不必献上牲畜的祭物了。

    因为主耶稣就是神的羔羊,祂所献上的就是神的喜悦,最崇高最宝贵的祭品。因此我们的新生命,也在乎主耶稣基督十字架上所流的血。

    2)主耶稣的血是宝血

    古代以色列人每年到神的坛前献祭宰羊,流血洒血,藉以赎罪;其实总不能借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这不过是叫人每年想起罪来,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律法是影儿,不能赎罪,「律法即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献祭的事岂不是早已止住了么,因为礼拜的人,良心既被洁净,就不再觉得有罪了。但这些祭物是叫人每年想起罪来,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  (希伯来书十章一—四节),所以神设立救法,这救法就是叫祂的儿子来,道成肉身,被挂在木头上,流血受死,神把我们应受的刑罚,放在祂儿子的身上,而把祂儿子流血赎罪的功劳归与我们。这样神在我们身上即不失了祂的慈爱,而顾全了祂的公义。

    旧约时代献祭要用羔羊或洁净的牲畜的血,新约时代只一次献上主耶稣基督的宝血,就成了永远的赎罪祭,任何人都可以因祂的宝血而得救。但耶稣的宝血人看作平常,失了宝贵的救恩。从前罗马加拉力将军打入波斯的皇宫,特准他的兵士去抢掠三天,有个兵士跑到皇宫,在御床上捡得一个包裹,非常华美,以后跑到临江的宫殿打开包裹,一看里面都是各色小块的石头,却想不出这些小石头有什么用处,于是都把它抛在江中。以后加拉力将军听说波斯王有一包小宝石是无价之宝,就下令搜查,那位兵士说:「我在王的床上得过一包彩石,以为无用,就把它抛在江中。」主耶稣的血是宝血,却被一般人轻看了,抛弃了,就好像那位罗马兵士弃宝石留空包裹一样,真是可惜。

    血是流动的液体,含有很多重要的化合物,血维持人的生存,血里含有红血球和白血球,其中红血球占绝多数,平均每立方毫米中,男人的红血球达五百万个之多,女人即约四百五十万个之多。白血球数较少,约七千个左右,红血球带有血色素,它如果行至氧气分压高的地方都与之结合,反之即放出氧气,白血球有贪食作用,将粗菌或异物捕捉而溶化之,所以体内如果细菌侵入,白血球就集结该处而扑杀之。以防止细菌的繁殖扩大。白血球比红血球大,但远不如红血球那么多。但在病菌侵袭下,白血球便会急剧加增,好像国家遇着外敌侵入马上下总动员令一样,因为白血球有杀菌的能力。血的价值非常宝贵,同样主耶稣基督的宝血,在属灵人的生命中也具有极高的价值。如红血球般洁净我们的污秽和罪恶使我们成为圣洁,有如白血球般帮助我们抵挡恶魔的侵袭,使我们的生命获得安全的保障。「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约翰壹书一章七节)。

    3)新约所立的血

 饭后主耶稣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路加廿二章二十节)(又马太廿六章廿廿八节说),「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救。」新约的血是赦罪的凭据,新约最感动人的就是宝血能以赦罪。无论何时,人心都有一种企盼赦罪的思想,所以使徒保罗常引用诗篇卅二篇一节的话说:「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便有福。」

    主耶稣手脚的血滴在各各他山上,早上九时一直滴到十二时,那时连太阳也不敢发光,天地都昏暗了,神的儿子还在十字袈上流血,祂脸上也从荆棘冠冕刺伤之处流下血来,祂遍身也从鞭打的伤痕流出血来,到未了有个兵士拿一根枪瞄准祂的肋旁,一枪扎入,所有余剩的血也都流出来,亲爱的弟兄姐妹们,这些血都是神的儿子所立的新约,使我们的罪得赦免。基督的宝血,虽然大有能力,但必须人接受祂,才能发生效能;正如输血虽然可以救活许多人的生命,但必要需输血的人接受输血的救治一样。倘若他拒绝接受,那么愿意献出血液的人,他的血便要白流了。十字架上所流出宝血,为要拯救罪人,并天下濒于死亡的罪人,但我们是否拒绝祂,让祂的宝血白流呢?

    圣经说;「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后六章二节)。

圣经—神的约书  桑安柱

  出廿四:8;哥前十一:25;诗八九:2837

    圣经,有的人认为是天书,也有人说是宝书,但这都不能表现出圣经的本质,其实圣经是新旧约全书,就是约书,从刚才所读三段经文我们看到:一、神以牛羊的血为祂与人立约的凭据。二、主耶稣以祂的宝血与我们立约。三、神与大卫立约。

    每当我们坐主的圣桌,守主的圣餐,我们是在纪念主与我们所立的约。在旧约圣经我们提到神与选民立约八次,在新约时代神同样与教会立新约,但还有很多约是要等到主耶稣再来才会应验。何谓「耶和华」呢?耶和华的意思,就是表明神的特性——祂是慈爱,信实,立约的神。神与人所立的约一定兑现的,是有价值的。「神的约书」正代表圣经的价值,意义,与我们的关系。

    每一件合约都附带有应许,如没有应许又何必立约呢?因为立约是为了保障合约的履行,主与我们立约的目的,就是保障祂的应许一定实现,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神是信实的,应许了我们之后,仍要与我们立约,我们可以看到神的苦心,因为我们怀疑,或半信半疑,使祂伤心,所以祂除了口头的应许,更与我们白纸黑字立约,成为祂与我们所讲的话的凭据。神本来是无所不能的,但因为祂与我们立的约,祂的无所不能的权柄受了限制,祂为要使我们相信,于是虚空自己,谦卑自己,愿意降下到律法之下,受律法的缚束。如果神背约或祂的约不成全,我们可以说:祂错了。所以这是世界上最不平等的条约,因为这约对神来说是祂是吃亏很大,牺牲很大的。

    神与我们所立的约是可靠的。因为神曾对大卫说:我必不背弃我的约,也不改变我口中所出的。

 

他仍观看神他们又吃又喝

  出廿四:11

    他们观看神,他们又吃又喝。两句话连在一起,是乎很唐突奇怪摩西亚伦同两位祭司,七十个长老,上山朝见神,他们看见了神,他们与神交通,算是登峰造极,到了最高的地位。那时候,若说他们唱诗祷告,似乎相宜。然而圣经却记载说:他们看见了神,他们又吃又喝,这才是真理,才是基督教。

    (一)有的人又吃又喝,却未看见神。他们抱着唯物主义,只见物质,不见神灵。终日所谋求的,就是吃喝穿。保罗称这样的人说: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他们却不知道,且忘记了他们的生活,动静,存留,是在乎神。所享受的物质幸福,亦从神而来。

    (二)又有人看见神,却不吃不喝。他们将敬神与吃喝,分开隔断。他们在日常生活上不承认神,他们严严的分别俗事与圣事。他们在礼拜日是一声人格,从礼拜一到礼拜六,又是一种的人格。殊不知道基督教是要将信仰与生活打成一片的。好像从前顾亭林先生叹息当时的学着,终日讲「性与天道」,而不讲「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以致弄成一般不讲廉耻的人,徒然高谈阔论「性与天道」而已。

    (三)还有人看见神,他们又吃又喝。他们在日常平易的生活上,本分上,看见神。他们在身体上,归荣耀给神。他们遵守使徒的劝告,或吃或喝,无论作什么,都归荣耀给神。他们看见神,有奇妙的灵性经验,同时他们的生活,非常自然,合乎情理。不像现在有的人,自命看见神,看见异像,以后的生活却奇怪,反常。这节圣经安慰了我们,有人因职务关系,终日应付一些琐碎小事,并且是关乎吃喝的事,让我们记得:摩西和长老祭司,他们看见神,又吃又喝。照样,我们每餐饭都可以当作圣餐吃,归荣耀给神。

 

 

第二十四课 又召神仆上圣山(谭志阳)

 

出埃及记第二十四章

 

    出埃及记的二十到二十四章2, 神要摩西和亚伦到西乃山上的情况(19:24) 神在山上以口头向摩西传授律法。二十四章3节记载摩西下山,将 神在山上向他传的律法(二十到二十三章),都述说给百姓听,百姓都愿意遵行。于是摩西将之写成约书,举行典礼,并向会众念这约书。过后, 神又呼召摩西上山四十昼夜,领受能力和各样圣物的造法。

 

.神仆下山(1-8)

 

1.下山前的叮咛  1-2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和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要上到我这里来,远远地下拜。惟独你可以亲近耶和华,他们却不可亲近;百姓也不可和你一同上来。”

神在出埃及记第二十至二十三章向摩西颁布律法时,摩西是在西乃山上。摩西离开山顶时, 神叫他和亚伦,他两个儿子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个人再到他那里去。可是,只有摩西可亲近耶和华;其他人却要保持距离。在律法下,罪人与 神之前必须保持距离。在恩典下,我们却“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10:19)。律法说:“他们不可亲近。”恩典说:“来到 神面前。”(10:22)

 

2.下山后的圣工  3-8

A.向百姓传达:

摩西下山,将耶和华的命令、典章都述说与百姓听。众百姓齐声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

摩西将 神的命令典章向百姓传达述说之后,百姓都表示同意遵行(19:8,5:27)。以后对旷野的新生进迦南时重申律法,他们也同意,并同心收过十二个“阿们”(27:14-26,8:32-35)

B.将命令写书:

摩西将耶和华的命令都写上。

把耶和华的命令写成书是文字的根据,后来摩西120岁时,又写一次耶和华的约书(31:9)

C.在山下筑坛:

    每天能够在 神面前筑坛献祭,就必履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步骤:

第一,清早起来。耶稣几乎每天都要清早起来亲近 ,甚至整夜祷告 (21:37-38,6:12)

第二,筑坛立柱。筑坛立柱是基督徒每天需要做的属灵事工。如雅各在往舅舅家的路上,梦见天梯后,筑坛立柱。他说:“耶和华真在这里,我竟不知道!”就惧怕说:“这地方何等可畏!这不是别的,乃是 神的殿,也是天的门。”(28:11-22)“立十二根”:表示十二支派都参与了立约证。

第三,献两样祭。燔祭与平安祭。表示把自己完全献上给 神作为活祭,这是 神所喜悦的(12:1-2)。每天把自己献上是生命成长的必须!

第四,牛血分半。摩西将血一半盛在盆中,一半洒在坛上。这表示他们借着祭物与血得以亲近 ,能以参与了西乃山的圣约。

D.给百姓念书:

又将约书念给百姓听,他们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

所念的约书就是二十到二十三章的内容。在第3节述说过,在本节里又念与百姓听。这表示对约的证实,因这“两”次的宣布正是见证数(18:16,提前5:19,10:28)

E.洒血作凭据:

摩西将血洒在百姓身上,说:“你看!这是立约的血,是耶和华按这一切话与你们立约的凭据。”

这血是第6节“一半盛在盆中的血”,血洒在百姓身上,是表示百姓参与了立约的誓言。因 神用血作立约的凭据,新约也不例外是用血立的(26:28,14:24,9:22-23)

 

应用: 神的仆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每天要清早起来从 神领取“命令”之后,再“下山”到百姓那里传达 神的“命令”,使百姓遵行 神的命令。

经文: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你公义的典章,我曾起誓遵守,我必按誓而行。(119:105-106)

 

.神仆上山(9-18)

    圣约是涉及双方,由 神方所赐,由人方接受。故需 神人之间的交通。这一段就记载着以色列这一方的代表上山与 神交通。同时也表现了 神交的三个层次:

 

1.基层——与众首领上山  9-11

    摩西、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上了山。

基层首领上山有七十个人,他们仿佛只能上到山的脚下(14)。这时候 神他们看见两件事:

A.看见 神的脚:

他们看见以色列的 神,他脚下仿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

以西结也曾看见天上象“蓝宝石”的景象(1:26,1:1)。本节表示 神根基之平静(4:6,29:10);他的脚喜踏洁净之地(23:4)

B.看见 神的手:

他的手不加害在以色列的尊者身上,他们观看 神,他们又吃又喝。

借着吃立约的筵席与 神相交,就不再惧怕了(19:16)。这正预表我们在基督里蒙恩,能坦然见 (6:53-56,26:29,4:16),也全因 神施恩手的帮助(7:9)

 

2.中层——与约书亚上山  12-16

    这次摩西继续上山,是带着最亲密的同工约书亚上去,仿佛是只能上到山的半腰。这次上山,有四个表现:

A.受神的托付: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要将石版并我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你,使你可以教训百姓。”

这次摩西继续上到 神的山,接受两个重要的任务:

第一,为接神法版。(31:18,5:22)工人传道,也当自己先接受真理之法则(提后2:15,2:20-21)

第二,不教训百姓。这表示工人也当将从 神而来的传出去(提后4:2,10:7)

B.有帮手同上:

摩西和他的帮手约书亚起来,上了 神的山。

这表示今天的工人,也须将帮手的灵性带上(12:5)

C.将会务交托:

摩西对长老说:“你们在这里等着,等到我们再回来,有亚伦、户珥与你们同在。凡有争讼的,都可以就近他们去。”

摩西将会务托亚伦户珥,哪知以后仍出现拜金牛之事件(32:1-8)。这也是提醒我们:工人当为全群谨慎(20:28)

D.被云彩盖:

摩西上山,有云彩把山遮盖。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奈山,云彩遮盖山六天,第七天他从云中召摩西。

他们俩在山上被云彩遮盖,正表示被 神的灵装饰(林前12:22-24)。因为“云”可预表圣灵(代下5:13,2:4), 神常以圣灵的能力作工人的背景(1:8,4:6)

 

3.高层——一个人上山  17-18

    这次摩西与约书亚一同上山的(13,32:15-16),但进入最高层的灵交深处还是摩西一个人。这表示 神的工人必须有独自进入深层与 神灵交的时间。

A.上了山顶:

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

这三步灵交层次,惟有摩西达到顶点。正如客西马尼园的三步灵交一样:众门徒坐着等候(26:36);有三个门徒有心无力(26:40-41);惟一我主耶稣与父密切灵交(26:39,42,44)。今天,教会中也有三层灵性不同的基督徒:有人在山下,有人在山腰,也有人在山顶。各位:你今在何处?

B.进入云中:

摩西进入云中上山,在山上四十昼夜。

此时的摩西不但是被云彩遮盖,且是进入云中, 神信四十昼夜。这表示与 神的性情有分(彼后1:4),在圣灵里祷告(20),进入灵交的隐密处(林前14:1-4)

四十是试炼或试用的数目。这里是试炼以色列人,而非摩西。然而他们却因陷在罪中而失败。

 

应用:今天,为应付教会供不应求之缺,工人的灵性急需“进入云中”——在圣灵里祷告。

经文: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也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9:7)

── 谭志阳《出埃及记逐章查经课程》

 

 

049神人结盟(苏佐扬)

                                                        (六月十八日)

(出埃及记廿四章全)

 摩西将血一半盛在盆中,一半洒在坛上,又将约书念给百姓听, 他们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摩西就把血洒在百姓身上   (廿四章68节)

一、八样行动,神人结盟。第廿四章是「律法时代」的第一页。 这里说过人与神结盟的详情如下:1.摩西为神与人间的中保。2七十五人为结盟的见证人,包括七十长老和亚伦、拿答、亚比户、约书亚,摩西也在内(1节)。3全体以色列人参加立约行动(2节下一 3 节、7节)。4摩西宣读神的命令,亦即摩西所记的「约书」3 75摩西筑坛,坛旁立起十二根柱子,代表十二支派的人都被此盟约所约束(4节)。6摩西打发少年人去献燔祭,表示赎罪;又献平安祭,表示感恩(5节)。7摩西把牛的血一半洒在坛上,另一半洒在众百姓身上,表示神人双方同意立约(6 8节)。8七十五人在山上,在神面前聚飱欢乐,他们观看「借形显现」的神(9 11节)。

二、七十五人,各有使命。这里有七十五个人出现,其任命各有不同:1.七十位长老,是全民的代表,也是后来分享摩西的「霣」与「责任」的人(民十一24 25 ),他们有七十位,可能是因为他们祖宗由迦南出来时共有七十人(一4),他们奉命与摩西一同上山,远远下拜,他们是「社会的代表」。2亚伦、拿答、亚比户,是后来为祭司的父子,但可惜后来拿答与亚比户因献「凡火」,而被神所杀(利 1 3,可能是因为醉酒之故,9节)。他们当时可称为「宗敎的代表」。3摩西和约书亚,这两位前后相继为民众的领袖,可称为「 政治与军事的代表」,但只有摩西可以亲近神,作结盟的主持人。

三、宣读神言,百姓遵行(3 4节上,7节)。结盟必有「条文」,神在西乃山上公开对百姓所宣布的道德律(十诫),乃是神的「命令」,神对摩西宣布的一切社治律(廿一至廿三章),称为典章,原意为审判。这两种条文摩西先用口头宣读,再用文字写妥,以后统称为「约书」。百姓两次公开答应,第一次是「齐声」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3节),但第二次的回答中,加上「而且听从」(7节,中文漏译听字,听指听从而言),表示是彻底的顺服。但后来他们因不顺服神命而招致许多灾难,也不得进入应许地。 「顺服神」是唯一得福的秘诀。古时如此,至今亦然。

四、筑坛洒血,立约之凭(4 8节)。摩西清早起来筑坛,又立十二根柱子。有人说先立十二根柱子,在柱子上筑坛。但有人说先筑坛,后在坛四周立十二根柱子的可能性较大,正如后来的约书亚率领选民过约但河之后,在河中取出十二块石头立在吉甲为记号一般( 书四20)。这是摩西第二次筑坛(十七15-16),以后在会幕中亦筑祭坛及香坛,然后打发少年人去献墦祭及平安祭。少年人指精选的各家长子而言,可能毎一支派指派他们的长子来献祭。摩西将牛血一半洒在坛上,表示神已批准此约,又将一半洒在百姓身上,表示全民同意遵守此约。摩西称此血为「立约之血」。于是律法时代开始,神人―同守约。主耶稣在设立圣飱时亦曾如此说,表示新约已成立(太廿 28)。

五、神前进飱,天色明净(9 11节)。那七十五人都上了山, 在神前享受立约后的联欢大飱,是神所预备的飮食,可称为「神飱」,正如拉班与雅各在立约及献祭后一同吃饭一样(创卅一54)。这时他们可以自由观看神,神无人的形像,但随时可以藉形显现。此时只让他们观看祂脚下的情形,旣如平铺的蓝宝石,亦如明净的天色(蔚蓝色)。他们都在神的「足下」,表示比神为小,正如中国人用「足下」二字表示自己为晚辈。这时神并不用「雷、电、云、声」(十九 16)那些威严及可怕的表现,因这时是双方立约,双方如好友。

六、接受新命,六上山顶(12 18节)。摩西第六次奉命上西乃山,准备接受神所赐的「宗敎律」,奠定以色列宗敎的基础:1.摩西和他的助手约书亚一同上山。神使以色列人渐渐认识约书亚,使他们对他将来继续为领袖时有信心。2摩西把七十长老留在山根,负责民众争讼事宜。3约书亚可能留在半山,只有摩西一人到山顶去。4摩西上山,等候神命。5摩西等候六日,第七日神才呼召他进入云中到山顶去。6摩西在山上四十昼夜,不飮不食(申九9下)。7四十昼夜之后,接受神所赐的两块石版,上面刻有道德律(即十诫,12节, 申九9上)。神在此用三种现象表示祂在山上,即云彩(慈爱)、荣耀(圣洁)和烈火(公义)。── 苏佐扬《默想出埃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