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二十四章短篇信息 目录: 出埃及记第二十四章读经札记 王国显 出埃及记第二十四章读经记录
蒋继书 会幕简释 出廿四: (佚名) 「立约的血」 出廿四:1—8 戴 伯 福 洒血立约的典礼 出廿四:1—18 (佚名) 「宝血」 出廿四:8 黄 福 照 圣经—神的约书 出廿四:8 桑 安 柱 他们观看神他们又吃又喝 出廿四:11 (佚名) 又召神仆上圣山(谭志阳) 神人结盟(苏佐扬) 出埃及记第二十四章读经札记
王国显 在二十四章,我们看见另外一个问题,不仅是人可以到神的面前来,而且到神面前去的人的范围也扩张了。原来是一个人,现在是七十四个人。 神在基督里作的荣耀的选召(廿四12-18)
出埃及记第二十四章读经记录
蒋继书 二十章到二十三章是摩西在西乃山上神给他的命令,他下山后就把神的命令典章告诉了百姓,众百姓又是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须遵行」(3 节)因此摩西按神的一切话与百姓立约,因为百姓愿意遵行,从此律法是神与以色列之间的约,而且带血立的约,双方都不能废约。 柱子是石头作的「表示永不妀变,此约永不变,献祭可以过去,柱子是永久存在。以色列人愿意与神立约,愿意活在律法以下,此约将成为神对以色列人审判的根据(罗二12),除非另一个约出现(新约)。 在西乃山献祭时没有祭司,而是以色列人中的少年人去献燔祭和平安祭,说明在以色列人没有违反律法以前,他们是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每个以色列人都是祭司,都可以献祭事奉神。 摩西将神的命令都写上,要以色列人遵守。神吩咐摩西再次同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个人都上山,但只有摩西可以亲近神,其余的人是远远的敬拜神。 摩西是将一半血洒在坛上,另一半血洒在以色列人身上。洒在坛上是向神立约,洒在以色列人身上是向人立约。燔祭是为神,满足神的要求。平安祭是满足人,为人和神之间有了和平。创世记十五章告诉我们立约是需要祭物流血,因地神与亚伯拉罕立约是借祭物。 因献祭,因血,因约,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可以上山,到神那里远远的下拜。这和出埃及记十九章的情形完全不同,那里没有血,没有约,神是在雷轰,闪电和密云中,并且有角声甚大,以色列人面对一位公义、圣洁的神而发颤,这里有血、有平安祭、有约,以色列人长老中的七十人都上了山,「他们看见以色列的神,他脚下仿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他的手不加害在以色列的尊者(原文是联结)身上,他们观看神,他们又吃又喝」(出二十四10)。 人能看见神吗? 「摩西说,求你显出你的荣耀给我看」,耶和华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你就得见我的背却不得见我的面」(出三十三18-23)。 出埃及记二十四章16 至17 节色列人是看见神的荣耀,形状如烈火。 以赛亚书六章1 节,以赛亚看见的主也应该是主的荣耀。 以西结书九章3节,以西结看见的也是神的荣耀。而以西结书十章1节「显出蓝宝鉐的形状」,只是形状。 启示录四章3 节,使徒约翰看见的好像碧玉和红宝石。 但是人能看见神的使者(未降世的基督,三一神的第二位)。 创世记十八章29 节的耶和华向亚伯拉罕说话。 创世记三十二章24 至29 节,和雅各摔跤的人,自称为神。 约书亚记五章13节,和约书亚说话的是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并说那地是圣的。耶和华军队的元师,是未降世的基督。 本章12 节神叫摩西上山住在神那里。 本章13 节摩西和他的帮手约书亚上了神的山。 本章15 摩西上山后,神第七天从云中召摩西,并在山上住了四十昼夜。 在这四十昼夜中神将石版并神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摩西,就是出埃及记二十五章到三十一章中神所说的话。 ── 蒋继书《出埃及记读经札记》 会幕简释(佚名)
出廿四 以色列人在旷野,神要他们学习各样的功课,正如我们也应该学习的各种功课和经历。罗马八章廿八节「万事都互相効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所以,我们愿在一切患难、痛苦,凌辱里多多学习各种经历,这神非但能使我们和人表同情,并且还可以在这些事上得胜有余。神准许这些事临到我们是要我们将来在祂的荣耀里一时有份,以色列人经过红海后,来到书珥的旷野,汛的旷野,后来从利非订来到西乃山。这山对于我们信徒是非常熟悉的,乃是传律法的一座山,所以每逢提到这座山。就想到神的律法。诸位慕道友所读的十条诫命,就是神亲自在这座山传给摩西的。神当日亲自用祂自己的手把十条诫命写在两块石版上,头四条是论到人与神之间所当尽的本分。后六条是论到人与人之间所当尽的本分。就是要爱人如己。这十条诫命是全律法的总纲。此外对于卫生和吃喝方面神也都有规定的条例。摩西上西乃山有七八次之多,只有摩西一个人可以上到山顶最高处与神会见,约书亚只能等侯在半山。请看出廿四章十五至十八节:「摩西上山有云彩把山遮盖。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乃山,云彩遮盖山六天,第七天他从云中召摩西,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摩西进入云中上山,在山上四十昼夜」。云彩遮盖山六天,第七天他从云中召摩西进入云中上山,在山上有四十昼夜。在这四十昼夜之中,除了起初六天之外,神都在云中吩咐指示摩西怎样制造会幕。会幕是什么?会幕是神与人相会之处。或者有人要问,为什么要造会幕不造圣殿或礼拜堂。诸位要晓得以色列百姓是初从埃及出来,他们还没有到神要他们到的固定之地,所以他们还是移动性的民族。他们几时往前走,会幕也随着一同走。因此,神吩咐他们造会幕。神对摩西说:「造会幕要非常谨慎,有一定的规矩,用的材料有一定的质地」。为什么缘故神要他们这样仔细的做?就是因为这会幕是真圣所的模型,所以一点不能弄错。同时这会幕是预表主耶稣基督的各方面,所以必须慎重地叮嘱摩西,比方造约柜,神吩咐说,要用皂荚木来做:请看出廿五章十节:「要用皂荚木作一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皂荚木生长在旷野,是一种坚固不易朽坏的木头,这是表明主耶稣的性质非常坚固,不会朽坏。我们各人的个性,各有不同,假若我们在对神方面的个性非常坚固,那么魔鬼的权势在我们身上就毫无所有了。遭遇一点患难就退缩的人,他的个性对神方面并不坚强,最容易中魔鬼的诡计。主耶稣在祂的生活中也曾经三次受过魔鬼的试探,但是祂始终没有屈服,并且祂用圣经的话来抵挡牠。所以撒但无论如何不能攻倒牠;正如皂荚木那样坚固的质料,虫怎样也不能进去。再请看出廿五章十一个:「要里外包上精金。四圈镶上金牙边」。我们须知皂荚木是代表主耶稣的人性,精金是代表主耶稣的神性,主非但有神性也有人性。所以以赛亚书七章十四节「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祂起名叫以马内利」。以马内利意思就是神与人同在,在许多地方,主耶稣都有这两种性情的表显。比方说在约翰四章里记载耶稣因为口渴,所以问撒玛利亚的妇人借水罐子要喝井里的水;后来因为妇人不肯借,主耶稣就和她谈道,结果,反而由主耶稣给了妇人生命的活水。耶稣口渴讨水喝表明他是人,耶稣给那妇人生命的活水,表明祂是神。有一次,耶稣因为肚子饿了就到无花果树上去找果子吃,但有一处记载主耶稣会把五个饼和两条鱼分给五千人吃饱。主耶稣基督也饥饿,那表明祂和我们一样,因为祂是人,但是在另一方面祂是神,祂能行神迹奇事,使五千人吃饱。第三次主耶稣睡在船尾上,后来因为风浪很大,门徒叫醒了祂,祂就斥责海和风平静了风浪,耶稣有肉体的疲乏,证明祂是人,耶稣有权柄斥责风浪,证明祂是神。又第四次耶稣看见玛利亚哭,祂也哭,但另一方面祂却吩咐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主耶稣是表明祂的人性,祂吩咐拉撒路从死里复活,是表明祂的神性。第五,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人会死,祂照样也会死,但是祂死后三天就复活了。约翰福音记载说:「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耶稣死是代表人性,耶稣复活是代表神性。总之皂荚木是预表主耶稣基督的两种性情。约柜不但要用精金包上,四围还要镶上金牙边,有了金牙边便觉得更能保守约柜。约柜造好之后神就吩咐摩西将两块法版藏在柜里面,这表明在主耶稣的心里藏满了神的律法。正如诗篇一章一至二节里面所说的:「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耶稣对于神的律法昼夜思想,所以当魔鬼来试探祂时,祂就能用圣经的话来胜过。金牙边表明主耶稣不但里面有其理,也表明祂保守了真理。请看出廿五章十六节:「必将我所要赐给你的法版,放在柜里」。这法版就是十条诫命。再请看出廿五章十七节:「要用精金作施恩座又在希伯来书四章十六节里面说:「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感谢神,我们今天正可以来到施恩的宝座前,得怜恤蒙恩惠。要知施恩宝座前不是人随便可以进去的,它是在约柜上面,以前只有大祭司可以进去。现在却不然,凡信主的人都可随时到施恩的宝座前来得怜恤蒙恩惠,因为主耶稣已在十字架上为我们开通了这条路,使我们有特别的权利,可以随时来到施恩宝座的面前和神直接谈话。有许多人常常问: 「相信了耶稣有什么好处?」对此问题的回答很多,如得永生,得称为义,不至灭亡,罪得赦免,这些都是好处。昨天我从虹口回来时,途中对一位年轻的三轮车夫谈话。他说,他有父亲,母亲,妹妹,父亲的进款还不到二千元,他自己的进款没有一定,所以他没有力量娶亲。我看他的生活很艰难,就问他说:「你道理听见过没有?」他说:「听是听过,但是没有相信」。后来我就对他谈了几句道,还对他说,你若相信耶稣,非但可以得救,并且还有祷告的特别权利。此了信了主后,我们就有倚靠,一个人若没有属天的倚靠那是最危险的。譬如说,你若没有钱,忽然生起病来,那你怎么辨?就是有钱的人也是如此,生病若是没有倚靠,贝是可怜,遭遇患难若是没有倚靠,实在令人走头无路,我们在主里的人虽然有时也要遭遇不涮,有时也要生病,但是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有倚靠,我们可以从神那里得到安慰。我今天就看到一个事实:有一位姐妹在一个很短的时期中三个儿女都死去了,各位有过儿女的都知道,那是多么伤心的一件事。不要说三个都死去,就是死去了一个也够令人难过的了。后来有两位基督徒姐妹去探访这位可怜的母亲,她们两人在去的路上谈说这件伤心的事,那知越谈越伤心,本来要去安慰人的,倒反自己哭了起来。哭得眼睛很红,到了那家就在外面等了好久,待伤心过了,眼睛不红后再进去,岂知一进去弄得他们莫明奇妙,她们还以为跑错了人家,因为他们看见这位做母亲的很平安,一点也看不出她家里像死过人的样子。这简直使二位姐妹不知怎样问才好,后来她们只好这样问:「三个小孩子到那里去了?」这位母亲很自然的回答说:「到我爸爸的地方去了」,呀,她得到了从上面来的平安和安慰,她也深知道她的小孩子都到天父那里去了。她心里有平安,因为她常常来到神的施恩宝座前得怜恤蒙恩惠。诸位,神会安慰我们,神会看顾我们,只要我们肯到祂的施恩宝座面前。请看出廿五章十八节:……基路啪……」我们须知天使各有等级 ,普通的天使有千千万万,而基㯗路啪是高等的天使,安置在施恩宝座的两头,约柜的上面地位和神非常接近,请看约伯记一章六节:「有一天,神的众子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 」神的众子是指所有的天使,他们都来立在神的面前,可见基路啪是一直靠近约柜侍奉在神面前的天使,不像普通的天使要神召了后才能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基路啪是非常圣洁的。当然普通天使也是圣洁的,但是基路啪却是更圣洁的高等天使,他们是专门看守宝座的。原来魔鬼也是基路啪中之一,请看以西结书廿八章,十一至十九节……遮掩约柜的基路啪……」这是魔鬼本来的地位,牠非但聪明,并且又美丽,你看牠在伊甸园里时佩戴各样的宝石,真的,牠是天使之王,也是受膏的天使,请看以西结书廿八章十四节:「你是那受膏遮掩约柜的基路啪……」可见牠受造时是何等的美丽和荣耀,但想不到后来牠因为犯罪,竟一变为魔王,这真是一件太不上算的事啊。今天在施恩的宝座前还是有两位基路啪看守着,因为当日神不准许人随便进入至圣所,就是大祭司也不能随便进去,所以当大祭司进去时在他穿的牧裳下面有响的铃,可以使外面的人知道大祭司进入至圣所献上的祭是否蒙悦纳。原来基路啪有击杀大祭司的可能,他没有慈爱。当他看不见大祭司有血的记号,他就要施行击杀。现在我们所以能够随时来到施恩宝座前,基路啪再也不能击杀我们,是因为我们有耶稣的血一次为我们都献上了,这实在是神对基督徒特别的恩典。请看出廿五章廿三节至卅节:「要用皂荚木作一张桌子……常摆陈设饼」。十二块饼是代表以色列十二个支派。陈设饼也代表主耶稣基督,表明主是生命的粮。主自己也曾说:「我就是生命的粮」。一般犹太人跟从耶稣目的是要吃饱,所以主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凡到我这里来的就可以得到生命的粮,这生命的粮是不能朽坏的」。我们若认识主到更进深的地步,那就是得到了主生命的粮,我们若常常多读圣经,多听道理,多做祷告,慢慢地,我们就会像主,所以我们要天天与神交通,有时候你自己还不觉得自己的灵命在长进,别人倒能看出你来,请看出廿五章卅五节:「灯台…」金灯台也是预表主耶稣基督。在启示录里面告诉我们七个金灯台是代表七个教会,主耶稣就在七个灯台中间行走。基督徒应当做金灯台为主发光。灯里面一定要有油才能发光,照样基督徒的里面当有神的灵和神的恩膏充满,才有能力可为主发光,因为我们只有靠圣灵的能力才能发光。我们自己的肉体全是败坏,决不会发光,好像树根已经坏了。正如经上所说:「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也不能结好果子」。所以你自己若要做好,是不能够的,因为我们的始祖亚当已经败坏,我们只能在主里做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现在是我们基督徒应当发光的时候,因为主耶稣已去,祂要借着我们为神发光。请看出廿六章一节:「……细麻,和蓝色,紫色,朱红色钱制造」,几种颜色是代表主耶稣的各方面,蓝色是属天的意思,紫色是指主的尊贵,朱红色是指主做王,细麻是预表主的圣洁和无瑕疵。 会幕是长方形的,分为三部份:顶里面是至圣所,至圣所外面是圣所,圣所外面是院子。在院子的东面只有一扇门,这门是预表主耶稣。从门进来第一个地方就是祭坛,祭坛就是杀牲流血的地方。有的祭牲杀了之后祭司要塞上血,把血洒在会幕门口坛的周围,再把肉块并脂油烧在坛上,这是燔祭,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所以这祭坛又称为烧祭坛,是指主耶稣到世上来献上祂的身体成就神的旨意。在十字架为人受死满足神的心,成了神所悦纳馨香的火祭。 从祭坛再往前走一点就是洗濯盈。请看出卅章十七至廿一节,「……要用铜作洗濯盆……」洗濯盈是用铜造的,铜是表明经过审判。祭司到洗濯盈那里先须找出污秽,后借着水洗除污秽。这表明神的话,和基督在十字架为我们所成的事实,都如镜子般告诉我们说,我们的自己(肉体)是污秽的,如果我们要进入圣所事奉神,必须经过洗濯盆,借着道洁净,成为圣洁。经过了洗濯盈就进入圣所,圣所和至圣所是用罩棚来遮盖的,人从外面看不见里面美丽的幔子,罩棚有四层,最外面一层是海狗皮,顶难看,粗而坚硬毫不美观,这是代表主耶稣外貌的形状。祂在世上并不长寿,只活了卅三年,可见祂年纪很轻,照理祂的面貌很清秀,那知祂并不好看。以赛亚书五十三章二节「祂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祂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祂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祂」。这里说祂无佳形美容,因为祂曾经历了千辛万苦。不过海狗皮虽然难看,但越到里面却越好看。照样主耶稣在外表看起来是一个普通的犹太人,并且无佳形美容,但是在祂的里面却是全然美丽,像撒玛利亚的妇人本来看不起主耶稣,但到后来,她就看出耶稣是先知。所以我们决不可以貌取人。保罗说我外体虽一天毁坏一天,但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今天在工厂中,真真被神选召的工人,外表看来虽已衰老,但是他们的见证还是照样的活泼,他们的经验还是非常能帮助人。我们须知主耶稣的外貌不雅观,并非为犯罪,乃是为了受魔鬼各方面的试探和攻击,而经历许多忧患痛苦的缘故。所以我再说,虽然祂的外貌无佳形美容,但是祂的内心郯是全然圣洁和美丽。可见内心的圣洁实此外表的装饰更重要。基督徒若要为主发光,必需先要内心清洁。所以当日耶稣常常要责备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粉饰的坟墓。我再说,海狗皮是最外面的一层,它虽是难看,但是愈到里面却愈美丽。 「立约的血」 戴伯福 出廿四:1—8;可十四:22—25 今早我们举行圣礼典。无论受洗者或培餐者,有一件事必须明白深信的,就是主耶稣基督宝血的意义与效能。主的宝血就是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可14:24)。「立约」,白话字译为「盟约」,日语译为「契约」自古及今常称弟兄结拜,夫妻结婚为盟约。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就是神与人的盟约。神在各时代均有立约的记号,洪水后以虹。应许时代以割礼,律法时代以安息日,恩典时代则以「主的宝血」。这些都是立约的记号。主说「这是新约,在我的血设立的「(路22:20)。感谢主,赞美主。 (第一点)昔时:立约的血(赎罪)的影像:「立约的血」,在昔时神已经有影像显明。 (1)神为亚当和他的妻子用皮子做衣服(创3:21)作皮子的衣服必需杀牛羊流血,始祖亚当犯罪,神则以杀牟羊而豫表神的儿子将来要流血赎罪。 (2)神为以色列百姓定逾越节之礼;(出12:1—14);以色列百姓出埃及那前夜,神为要击杀埃及地头生的,就命令摩西叫百姓杀羊取血,涂在吃羔羊的房屋左右的门框上和门楣上(门框和门楣合超来成为一支十字架)作记号可得保全生命,这是豫表神的儿子为逾越节的羔羊被杀流血赎罪。感谢主。神早就豫表赎罪流血为立约的血。 (第二点)旧约:立约的血(赎罪)的凭据;神与人的立约在旧约时代就有凭据。 (1)神召摩西上西乃山的吩咐:摩西把血洒在百姓身上说,你看,这是立约的血,是耶和华按一切话与你们立约的凭据(出24:8) (2)希伯来书提起旧约确时证明三所以前约也不是不用血立的,摩西把牛犊山羊的血和水洒在书上和百姓的身上说,「这血就是神与你们立约的凭据」
(来9 :18—20)。旧约是影像,新约是真体。 (第三点)新约:立约的血(赎罪)的真体;神在祂永远的计划,赎罪的恩典中,早就定意要将祂的儿子耶稣基督(就是神本身成为肉体)降临成为真体,舍身流血,死在十字架上,而完成救赎,以祂所流的宝血为新约,为立约的血,叫凡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哈利路亚。
(1)这血为多人流出:耶稣说,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可14:24)。主耶稣的血不但是立约的血,又是新约,且是为全人类赎罪流出来的。我们必须相信并且宣扬到全世界,不要让基督的宝血白白流出而忽略。 (2)这血为门徒流出;主在饭后举杯说,「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可22:20)。主的宝血不但为多人,也为门徒。愿主祝福本日受洗者及接就圣餐者,让他们相信接受主的宝血救赎的效能,罪得赦免,永归基督。又愿主祝福本日培餐者,让我们大家相信接受,感激主爱,纪念主为我舍身,而报答主的鸿恩,奉献与主。宣教百周年的纪念歌第二节说,「恩典激励爱逾深,百年教会结联盟,同心合意务忠诚,福音兴旺救众生,勤行道献一生,与主同心爱世人,跟随救主要牺牲」。 洒血立约的典礼(佚名) 出廿四:1—18 继续研究出埃及记二十四章,神奇妙的恩典将以色列民从为奴的埃及地救出,途经汪涛的红海,在漠漠的旷野中行走,神以云柱和火柱引导他们,有时缺水,有时无粮,神都为他们安排,使他们安然无恙,到了西乃山时神传律法给他们,十九章是准备工作,20—23章是把律法的内容传给他们,廿四章是立约的典礼,今天研究其内容:
一、立约的仪式。 出埃及记24—1—11 典礼是重要的事,我们有事都举行典礼,如长执牧师的设立,都要有严肃的典礼,分为几点(1)神叫以色列人到他那里(出24:1—2),摩西亚伦、拿答、亚比户、和七十个长老都到神那里,这些人都富有代表性(1)摩西是神的仆人(2)亚伦等是祭司的代表。(3)长老是百姓的代表。这些人都远远的下拜,惟独摩西亲近耶和华,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规则,清楚的分别出最亲近神的是摩西,其他的人都离得很远的。 这是旧约时代有好的秩序,出埃及记廿五章以后神规定造会幕,有至圣所,内放约柜两边又有基路啪,大祭司一年只能一次进去朝拜献祭,又有圣所惟祭司可入,最外层称外院,其他的外邦人均可进去。这是说明神爱他的百姓有规矩的生活,新约虽然没有这样严格的分别,在权职方面也分为牧师,教师,长老……等,不可任意行事,均须按照一定的法则遵行。诸如长老会只有牧师才能主持圣餐和洗礼的圣典。其他的长老或传道师就没有这种责权,由此看出神国的职务,应该分别清楚,像先早神要以色列民的规矩生活,及长老,祭司,百姓的良好秩序。 (2)摩西上山前的准备(出24:3)摩西把神的话写在十二根柱上,献平安祭给耶和华;百姓齐声回答遵行耶和华所吩咐的。摩西清早起来在山下筑一座坛,按以色列十二支派,立十二根柱子,换句话说十二根柱子代表十二支派;摩西早起献祭是平安祭,在还没有与神亲近前做这事是什么意思?是亲近神的准备,例如总统若通知要召见某人,其人在接到通知后一定很慎重的准备着,虽然还未亲近
总统,但他得先整理见总统的衣裳鞋帽……一切停当才能去见总统;摩西也然,他抱着一个极大的盼望,清早起来筑坛献平安的祭,如此在神面前才有平安和怜悯。 我们要学习这个榜样,在礼拜前先准备安息与服事的工作。摩西朝见神早起筑坛献祭;我们要礼拜与神交通。也要准备温习上周的讲道;准备要献的金钱,停下一切俗工,专心听神的训示,不要到了十点将到才匆匆忙忙放下未完的工来礼拜,这样没有准备心的一定不能与神交通,要学习摩西的准备性。 (3)摩西为中保洒血(出24:5—8 ) 「是用血立约的事」洒血立约有如盖章,有凭据,献了平安祭有平安就亲近神与神立约,一旁有十二支柱代表十二支派,另一旁有神的书,百姓答应遵行,就用血洒书与十二支柱,立约须要用血洒才有效用,十二支柱洒了血是百姓承认了神的约,书洒了血是神承认了以色列人的诺言,摩西做中保行这立约的事。 用血是要紧的节目,十二支派是予表罪人,神的书是予表圣经,基督耶稣做我们的中保,从他的手上,脚下,胁下流出血,神凭此承认怜悯我们,使我们能与祂亲近,我们应当感谢。 (4)在神的前面吃喝。(出24:11)典礼完毕,神不加害他们,他们在神的面前高高兴兴的吃喝,清楚的看出神和以色列民如何亲近,他们现在是得胜者,我们得胜的基督徒,将来也要在神的跟前,与神同饮食,永远与神同在……。(启示录3:20—21)
二、神召摩西上乃山。 出埃及记24:12—18 立约典礼已顺利的完成了,神召摩西与约书亚到西乃山上,留下亚伦、拿答、亚比户、及七十个长老在山下,只有摩西与约书亚上西乃山。这次神召他们上山是要传会幕的建造法,及应安置何物,如何设立祭司和祭司服的样式;四十天中神召摩西在西乃山上是以色列重要的关键。 (1)摩西上山六天祈祷无吃喝,第七天神才向他说话。「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要将石板,立我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你,使你可以教训百姓(出24:13) 亚伦,祭司,长老等这些领袖们在神的山下等待,而把摩西召了去是很要紧的,教训六天的准备,第七天神才显现,这六天中神要训练摩西几种信德。(1)信心。时间是一天二,三,四,五,六天过去了神仍然渺渺无踪。七天才显现说话,摩西若没坚固的信心就不能等待这么久,(2)顺服。若不能顺服神的话也不能等待这么久。(3)忍耐。六天中的等待可想而知了,其忍耐的工夫。(4)谦卑。一,二……七天夜,神看出他的信心坚固,决对顺服,又忍耐,又谦卑,才向他说话。 (2)神的荣光停滞于西乃山。「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乃山云彩盖山上六天」(出24:16)看神的荣光云彩盖下,神的荣光显出,只有摩西所上的山上,为什么不愿在人的面前?因为神的荣光是圣,不是圣不可在荣光中。「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 (彼前1:16)摩西是圣洁的,他能见神的荣光。 (3)摩西在西乃山上有四十天之久(出24:18)漫漫的四十天该是多么长久啊,不是么?神的垂训四十天在山上,摩西专心静听神的训示,然而啊,我们今天的基督徒多可惜啊?一点钟的礼拜都不能守时到,但摩西却等待了六天,我们听道不耐烦打呵气,睡觉蠕动无所不至,摩西却听四十天。我们与摩西比较实在天壤之别,就如礼拜后的亚们颂还没有完大家都跋脚要跑了,摩西四十天中见神的荣光,静听神的垂训,我们就不能在礼拜后与神几分钟的交通吗? 摩西在山上四十天,百姓在山下没有忍耐,失去信心攻击亚伦及长老,自己以金牛为神,悖逆耶和华,最后的结果是死,神不高兴他们;我们听神的话,不可像山下百姓的样子,要像山上摩西的样子,若没有忍耐必定失败,一代贤君扫罗没有神的应允而献祭,神不高兴。因为他没有忍耐致失落他的国。我们听神的话要在等待中,又耐心静听,如摩西的样子,才能得祝福。 「宝血」 黄福照 出廿四:8;约壹一:7 从前当一个罗马教徒快去世时,有一位基督教徒把神的独生子耶稣基督的血能赎罪的真理告诉他,他就私下查考新旧约圣经,然后决定信靠神的儿子的血洗去她一切的罪;从此不请神甫来赦罪;过了许久,神甫见教徒不来请他,就到他家中去采访,见他病重:就对他说:「你当照罗马教的方法,在我面前认你的罪,否则虽到神的面前也是徒然。」他答道;「请神甫把你的手伸过来,给我摸一摸,」神甫伸了一只手给他摸了,他摸过后摇头说,「这不行,因为你的手没有钉痕,是表明没有流血过,你究竟是人。你不能赎人的罪,现在我已经信靠神的儿子主耶稣基督,也相信祂为我钉十字架的功劳,主耶稣手的钉痕是流血的凭据,流血是赎罪的代价。祂流出的血是宝血,大有能力,能赎尽我的罪愆,我因为信祂,在我心中满有得救的凭据;也有得救平安和喜乐。圣经说:「因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为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
(利末记十七章十一节)
(1)生命在乎血 圣经是一本血的书,因为生命在乎血,所以圣经是唯一的生命书。凡肯相信圣经的人,必定可以得生命。 血是流质,是活动的,血运行全身,供给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并清除污物。一个成人的身体,约有十一磅血。人的心脏每廿三秒钟可以把血轮途到全身。如果血失了运行的力量,生命就必定完结了。我们查考全本圣经,从创世记至启示录,都有血的记载,有神的生命在其中。全部圣经都讲到用血作祭品,最初提及祭品就是神为亚当和夏娃预备,「耶和华神为亚当和他妻子用皮子作衣服,给他们穿。」(世记三章廿一节)是神用羊的生命。全部旧约圣经,都有讲及流血献祭的事,创世记四章四节,说亚伯献祭,创八章二十节是挪亚献祭等。直到主耶稣降世,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流血,牺牲他的生命,以救赎世人的生命,从此就不必献上牲畜的祭物了。 因为主耶稣就是神的羔羊,祂所献上的就是神的喜悦,最崇高最宝贵的祭品。因此我们的新生命,也在乎主耶稣基督十字架上所流的血。 (2)主耶稣的血是宝血 古代以色列人每年到神的坛前献祭宰羊,流血洒血,藉以赎罪;其实总不能借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这不过是叫人每年想起罪来,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律法是影儿,不能赎罪,「律法即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献祭的事岂不是早已止住了么,因为礼拜的人,良心既被洁净,就不再觉得有罪了。但这些祭物是叫人每年想起罪来,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
(希伯来书十章一—四节),所以神设立救法,这救法就是叫祂的儿子来,道成肉身,被挂在木头上,流血受死,神把我们应受的刑罚,放在祂儿子的身上,而把祂儿子流血赎罪的功劳归与我们。这样神在我们身上即不失了祂的慈爱,而顾全了祂的公义。 旧约时代献祭要用羔羊或洁净的牲畜的血,新约时代只一次献上主耶稣基督的宝血,就成了永远的赎罪祭,任何人都可以因祂的宝血而得救。但耶稣的宝血人看作平常,失了宝贵的救恩。从前罗马加拉力将军打入波斯的皇宫,特准他的兵士去抢掠三天,有个兵士跑到皇宫,在御床上捡得一个包裹,非常华美,以后跑到临江的宫殿打开包裹,一看里面都是各色小块的石头,却想不出这些小石头有什么用处,于是都把它抛在江中。以后加拉力将军听说波斯王有一包小宝石是无价之宝,就下令搜查,那位兵士说:「我在王的床上得过一包彩石,以为无用,就把它抛在江中。」主耶稣的血是宝血,却被一般人轻看了,抛弃了,就好像那位罗马兵士弃宝石留空包裹一样,真是可惜。 血是流动的液体,含有很多重要的化合物,血维持人的生存,血里含有红血球和白血球,其中红血球占绝多数,平均每立方毫米中,男人的红血球达五百万个之多,女人即约四百五十万个之多。白血球数较少,约七千个左右,红血球带有血色素,它如果行至氧气分压高的地方都与之结合,反之即放出氧气,白血球有贪食作用,将粗菌或异物捕捉而溶化之,所以体内如果细菌侵入,白血球就集结该处而扑杀之。以防止细菌的繁殖扩大。白血球比红血球大,但远不如红血球那么多。但在病菌侵袭下,白血球便会急剧加增,好像国家遇着外敌侵入马上下总动员令一样,因为白血球有杀菌的能力。血的价值非常宝贵,同样主耶稣基督的宝血,在属灵人的生命中也具有极高的价值。如红血球般洁净我们的污秽和罪恶使我们成为圣洁,有如白血球般帮助我们抵挡恶魔的侵袭,使我们的生命获得安全的保障。「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约翰壹书一章七节)。
(3)新约所立的血 饭后主耶稣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路加廿二章二十节)(又马太廿六章廿廿八节说),「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救。」新约的血是赦罪的凭据,新约最感动人的就是宝血能以赦罪。无论何时,人心都有一种企盼赦罪的思想,所以使徒保罗常引用诗篇卅二篇一节的话说:「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便有福。」 主耶稣手脚的血滴在各各他山上,早上九时一直滴到十二时,那时连太阳也不敢发光,天地都昏暗了,神的儿子还在十字袈上流血,祂脸上也从荆棘冠冕刺伤之处流下血来,祂遍身也从鞭打的伤痕流出血来,到未了有个兵士拿一根枪瞄准祂的肋旁,一枪扎入,所有余剩的血也都流出来,亲爱的弟兄姐妹们,这些血都是神的儿子所立的新约,使我们的罪得赦免。基督的宝血,虽然大有能力,但必须人接受祂,才能发生效能;正如输血虽然可以救活许多人的生命,但必要需输血的人接受输血的救治一样。倘若他拒绝接受,那么愿意献出血液的人,他的血便要白流了。十字架上所流出宝血,为要拯救罪人,并天下濒于死亡的罪人,但我们是否拒绝祂,让祂的宝血白流呢? 圣经说;「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后六章二节)。 圣经—神的约书 桑安柱
出廿四:8;哥前十一:25;诗八九:28—37 圣经,有的人认为是天书,也有人说是宝书,但这都不能表现出圣经的本质,其实圣经是新旧约全书,就是约书,从刚才所读三段经文我们看到:一、神以牛羊的血为祂与人立约的凭据。二、主耶稣以祂的宝血与我们立约。三、神与大卫立约。 每当我们坐主的圣桌,守主的圣餐,我们是在纪念主与我们所立的约。在旧约圣经我们提到神与选民立约八次,在新约时代神同样与教会立新约,但还有很多约是要等到主耶稣再来才会应验。何谓「耶和华」呢?耶和华的意思,就是表明神的特性——祂是慈爱,信实,立约的神。神与人所立的约一定兑现的,是有价值的。「神的约书」正代表圣经的价值,意义,与我们的关系。 每一件合约都附带有应许,如没有应许又何必立约呢?因为立约是为了保障合约的履行,主与我们立约的目的,就是保障祂的应许一定实现,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神是信实的,应许了我们之后,仍要与我们立约,我们可以看到神的苦心,因为我们怀疑,或半信半疑,使祂伤心,所以祂除了口头的应许,更与我们白纸黑字立约,成为祂与我们所讲的话的凭据。神本来是无所不能的,但因为祂与我们立的约,祂的无所不能的权柄受了限制,祂为要使我们相信,于是虚空自己,谦卑自己,愿意降下到律法之下,受律法的缚束。如果神背约或祂的约不成全,我们可以说:祂错了。所以这是世界上最不平等的条约,因为这约对神来说是祂是吃亏很大,牺牲很大的。 神与我们所立的约是可靠的。因为神曾对大卫说:我必不背弃我的约,也不改变我口中所出的。 他仍观看神他们又吃又喝
出廿四:11 他们观看神,他们又吃又喝。两句话连在一起,是乎很唐突奇怪摩西亚伦同两位祭司,七十个长老,上山朝见神,他们看见了神,他们与神交通,算是登峰造极,到了最高的地位。那时候,若说他们唱诗祷告,似乎相宜。然而圣经却记载说:他们看见了神,他们又吃又喝,这才是真理,才是基督教。 (一)有的人又吃又喝,却未看见神。他们抱着唯物主义,只见物质,不见神灵。终日所谋求的,就是吃喝穿。保罗称这样的人说: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他们却不知道,且忘记了他们的生活,动静,存留,是在乎神。所享受的物质幸福,亦从神而来。 (二)又有人看见神,却不吃不喝。他们将敬神与吃喝,分开隔断。他们在日常生活上不承认神,他们严严的分别俗事与圣事。他们在礼拜日是一声人格,从礼拜一到礼拜六,又是一种的人格。殊不知道基督教是要将信仰与生活打成一片的。好像从前顾亭林先生叹息当时的学着,终日讲「性与天道」,而不讲「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以致弄成一般不讲廉耻的人,徒然高谈阔论「性与天道」而已。 (三)还有人看见神,他们又吃又喝。他们在日常平易的生活上,本分上,看见神。他们在身体上,归荣耀给神。他们遵守使徒的劝告,或吃或喝,无论作什么,都归荣耀给神。他们看见神,有奇妙的灵性经验,同时他们的生活,非常自然,合乎情理。不像现在有的人,自命看见神,看见异像,以后的生活却奇怪,反常。这节圣经安慰了我们,有人因职务关系,终日应付一些琐碎小事,并且是关乎吃喝的事,让我们记得:摩西和长老祭司,他们看见神,又吃又喝。照样,我们每餐饭都可以当作圣餐吃,归荣耀给神。 第二十四课 又召神仆上圣山(谭志阳) 出埃及记第二十四章 出埃及记的二十到二十四章2节,是 神要摩西和亚伦到西乃山上的情况(出19:24)。 神在山上以口头向摩西传授律法。二十四章3节记载摩西下山,将 神在山上向他传的律法(二十到二十三章),都述说给百姓听,百姓都愿意遵行。于是摩西将之写成约书,举行典礼,并向会众念这约书。过后, 神又呼召摩西上山四十昼夜,领受能力和各样圣物的造法。 一.神仆下山(1-8) 1.下山前的叮咛 1-2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和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要上到我这里来,远远地下拜。惟独你可以亲近耶和华,他们却不可亲近;百姓也不可和你一同上来。” 神在出埃及记第二十至二十三章向摩西颁布律法时,摩西是在西乃山上。摩西离开山顶时, 神叫他和亚伦,他两个儿子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个人再到他那里去。可是,只有摩西可亲近耶和华;其他人却要保持距离。在律法下,罪人与 神之前必须保持距离。在恩典下,我们却“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来10:19)。律法说:“他们不可亲近。”恩典说:“来到 神面前。”(来10:22) 2.下山后的圣工 3-8 A.向百姓传达: 摩西下山,将耶和华的命令、典章都述说与百姓听。众百姓齐声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 摩西将 神的命令典章向百姓传达述说之后,百姓都表示同意遵行(出19:8,申5:27)。以后对旷野的新生进迦南时重申律法,他们也同意,并同心收过十二个“阿们”(申27:14-26,书8:32-35)。 B.将命令写书: 摩西将耶和华的命令都写上。 把耶和华的命令写成书是文字的根据,后来摩西120岁时,又写一次耶和华的约书(申31:9)。 C.在山下筑坛: 每天能够在 神面前筑坛献祭,就必履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步骤: 第一,清早起来。耶稣几乎每天都要清早起来亲近 神,甚至整夜祷告 神(路21:37-38,6:12)。 第二,筑坛立柱。筑坛立柱是基督徒每天需要做的属灵事工。如雅各在往舅舅家的路上,梦见天梯后,筑坛立柱。他说:“耶和华真在这里,我竟不知道!”就惧怕说:“这地方何等可畏!这不是别的,乃是 神的殿,也是天的门。”(创28:11-22)“立十二根”:表示十二支派都参与了立约证。 第三,献两样祭。燔祭与平安祭。表示把自己完全献上给 神作为活祭,这是 神所喜悦的(罗12:1-2)。每天把自己献上是生命成长的必须! 第四,牛血分半。摩西将血一半盛在盆中,一半洒在坛上。这表示他们借着祭物与血得以亲近 神,能以参与了西乃山的圣约。 D.给百姓念书: 又将约书念给百姓听,他们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 所念的约书就是二十到二十三章的内容。在第3节述说过,在本节里又念与百姓听。这表示对约的证实,因这“两”次的宣布正是见证数(太18:16,提前5:19,来10:28)。 E.洒血作凭据: 摩西将血洒在百姓身上,说:“你看!这是立约的血,是耶和华按这一切话与你们立约的凭据。” 这血是第6节“一半盛在盆中的血”,血洒在百姓身上,是表示百姓参与了立约的誓言。因 神用血作立约的凭据,新约也不例外是用血立的(太26:28,可14:24,来9:22-23)。 应用: 神的仆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每天要清早起来从 神领取“命令”之后,再“下山”到百姓那里传达 神的“命令”,使百姓遵行 神的命令。 经文: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你公义的典章,我曾起誓遵守,我必按誓而行。(诗119:105-106) 二.神仆上山(9-18) 圣约是涉及双方,由 神方所赐,由人方接受。故需 神人之间的交通。这一段就记载着以色列这一方的代表上山与 神交通。同时也表现了 神交的三个层次: 1.基层——与众首领上山
9-11 摩西、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上了山。 基层首领上山有七十个人,他们仿佛只能上到山的脚下(14节)。这时候 神他们看见两件事: A.看见 神的脚: 他们看见以色列的 神,他脚下仿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 以西结也曾看见天上象“蓝宝石”的景象(结1:26,1:1)。本节表示 神根基之平静(启4:6,诗29:10);他的脚喜踏洁净之地(申23:4)。 B.看见 神的手: 他的手不加害在以色列的尊者身上,他们观看 神,他们又吃又喝。 借着吃立约的筵席与 神相交,就不再惧怕了(出19:16)。这正预表我们在基督里蒙恩,能坦然见 神(约6:53-56,太26:29,来4:16),也全因 神施恩手的帮助(拉7:9)。 2.中层——与约书亚上山
12-16 这次摩西继续上山,是带着最亲密的同工约书亚上去,仿佛是只能上到山的半腰。这次上山,有四个表现: A.受神的托付: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要将石版并我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你,使你可以教训百姓。” 这次摩西继续上到 神的山,接受两个重要的任务: 第一,为接神法版。(出31:18,申5:22)工人传道,也当自己先接受真理之法则(提后2:15,罗2:20-21)。 第二,不教训百姓。这表示工人也当将从 神而来的传出去(提后4:2,太10:7)。 B.有帮手同上: 摩西和他的帮手约书亚起来,上了 神的山。 这表示今天的工人,也须将帮手的灵性带上(徒12:5)。 C.将会务交托: 摩西对长老说:“你们在这里等着,等到我们再回来,有亚伦、户珥与你们同在。凡有争讼的,都可以就近他们去。” 摩西将会务托亚伦户珥,哪知以后仍出现拜金牛之事件(出32:1-8)。这也是提醒我们:工人当为全群谨慎(徒20:28)。 D.被云彩盖: 摩西上山,有云彩把山遮盖。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奈山,云彩遮盖山六天,第七天他从云中召摩西。 他们俩在山上被云彩遮盖,正表示被 神的灵装饰(林前12:22-24)。因为“云”可预表圣灵(代下5:13,徒2:4), 神常以圣灵的能力作工人的背景(徒1:8,亚4:6)。 3.高层——一个人上山
17-18 这次摩西与约书亚一同上山的(13节,出32:15-16),但进入最高层的灵交深处还是摩西一个人。这表示 神的工人必须有独自进入深层与 神灵交的时间。 A.上了山顶: 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 这三步灵交层次,惟有摩西达到顶点。正如客西马尼园的三步灵交一样:众门徒坐着等候(太26:36);有三个门徒有心无力(太26:40-41);惟一我主耶稣与父密切灵交(太26:39,42,44)。今天,教会中也有三层灵性不同的基督徒:有人在山下,有人在山腰,也有人在山顶。各位:你今在何处? B.进入云中: 摩西进入云中上山,在山上四十昼夜。 此时的摩西不但是被云彩遮盖,且是进入云中,与 神信四十昼夜。这表示与 神的性情有分(彼后1:4),在圣灵里祷告(犹20),进入灵交的隐密处(林前14:1-4)。 四十是试炼或试用的数目。这里是试炼以色列人,而非摩西。然而他们却因陷在罪中而失败。 应用:今天,为应付教会供不应求之缺,工人的灵性急需“进入云中”——在圣灵里祷告。 经文: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也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可9:7) ── 谭志阳《出埃及记逐章查经课程》 049神人结盟(苏佐扬)
(六月十八日) (出埃及记廿四章全) 摩西将血一半盛在盆中,一半洒在坛上,又将约书念给百姓听, 他们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摩西就把血洒在百姓身上 。 (廿四章6—8节) 一、八样行动,神人结盟。第廿四章是「律法时代」的第一页。 这里说过人与神结盟的详情如下:1.摩西为神与人间的中保。2七十五人为结盟的见证人,包括七十长老和亚伦、拿答、亚比户、约书亚,摩西也在内(1节)。3全体以色列人参加立约行动(2节下一 3 节、7节)。4摩西宣读神的命令,亦即摩西所记的「约书」〖3、 7节〗。5摩西筑坛,坛旁立起十二根柱子,代表十二支派的人都被此盟约所约束(4节)。6摩西打发少年人去献燔祭,表示赎罪;又献平安祭,表示感恩(5节)。7摩西把牛的血一半洒在坛上,另一半洒在众百姓身上,表示神人双方同意立约(6 — 8节)。8七十五人在山上,在神面前聚飱欢乐,他们观看「借形显现」的神(9 ―11节)。 二、七十五人,各有使命。这里有七十五个人出现,其任命各有不同:1.七十位长老,是全民的代表,也是后来分享摩西的「霣」与「责任」的人(民十一24 — 25 ),他们有七十位,可能是因为他们祖宗由迦南出来时共有七十人(一4),他们奉命与摩西一同上山,远远下拜,他们是「社会的代表」。2亚伦、拿答、亚比户,是后来为祭司的父子,但可惜后来拿答与亚比户因献「凡火」,而被神所杀(利 十1一 3,可能是因为醉酒之故,9节)。他们当时可称为「宗敎的代表」。3摩西和约书亚,这两位前后相继为民众的领袖,可称为「 政治与军事的代表」,但只有摩西可以亲近神,作结盟的主持人。 三、宣读神言,百姓遵行(3— 4节上,7节)。结盟必有「条文」,神在西乃山上公开对百姓所宣布的道德律(十诫),乃是神的「命令」,神对摩西宣布的一切社治律(廿一至廿三章),称为典章,原意为审判。这两种条文摩西先用口头宣读,再用文字写妥,以后统称为「约书」。百姓两次公开答应,第一次是「齐声」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3节),但第二次的回答中,加上「而且听从」(7节,中文漏译听字,听指听从而言),表示是彻底的顺服。但后来他们因不顺服神命而招致许多灾难,也不得进入应许地。 「顺服神」是唯一得福的秘诀。古时如此,至今亦然。 四、筑坛洒血,立约之凭(4一 8节)。摩西清早起来筑坛,又立十二根柱子。有人说先立十二根柱子,在柱子上筑坛。但有人说先筑坛,后在坛四周立十二根柱子的可能性较大,正如后来的约书亚率领选民过约但河之后,在河中取出十二块石头立在吉甲为记号一般( 书四20)。这是摩西第二次筑坛(十七15-16),以后在会幕中亦筑祭坛及香坛,然后打发少年人去献墦祭及平安祭。少年人指精选的各家长子而言,可能毎一支派指派他们的长子来献祭。摩西将牛血一半洒在坛上,表示神已批准此约,又将一半洒在百姓身上,表示全民同意遵守此约。摩西称此血为「立约之血」。于是律法时代开始,神人―同守约。主耶稣在设立圣飱时亦曾如此说,表示新约已成立(太廿 六28)。 五、神前进飱,天色明净(9一 11节)。那七十五人都上了山, 在神前享受立约后的联欢大飱,是神所预备的飮食,可称为「神飱」,正如拉班与雅各在立约及献祭后一同吃饭一样(创卅一54)。这时他们可以自由观看神,神无人的形像,但随时可以藉形显现。此时只让他们观看祂脚下的情形,旣如平铺的蓝宝石,亦如明净的天色(蔚蓝色)。他们都在神的「足下」,表示比神为小,正如中国人用「足下」二字表示自己为晚辈。这时神并不用「雷、电、云、声」(十九 16)那些威严及可怕的表现,因这时是双方立约,双方如好友。 六、接受新命,六上山顶(12 —18节)。摩西第六次奉命上西乃山,准备接受神所赐的「宗敎律」,奠定以色列宗敎的基础:1.摩西和他的助手约书亚一同上山。神使以色列人渐渐认识约书亚,使他们对他将来继续为领袖时有信心。2摩西把七十长老留在山根,负责民众争讼事宜。3约书亚可能留在半山,只有摩西一人到山顶去。4摩西上山,等候神命。5摩西等候六日,第七日神才呼召他进入云中到山顶去。6摩西在山上四十昼夜,不飮不食(申九9下)。7四十昼夜之后,接受神所赐的两块石版,上面刻有道德律(即十诫,12节, 申九9上)。神在此用三种现象表示祂在山上,即云彩(慈爱)、荣耀(圣洁)和烈火(公义)。── 苏佐扬《默想出埃及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