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第三十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出三十1~10蒙神悅納之事奉每天皆要禱告】神吩咐摩西在會幕內建造一座香壇,把壇放在法櫃前的幔子外,對著法櫃外的施恩座。神吩咐祭司早晚皆要點香,「每早晨他收拾燈的時候,要燒這香。黃昏點燈的時候,他要在耶和華面前燒這香,作為世世代代常燒的香」(7下~8)。神吩咐我們,香只可以燒給神,神就要在那裹與人相會。這香是代表什麼?啟六8說:「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禱告」。那裡有人禱告,那裡就有神的同在(參太十八19)。我們要事奉有力,就必須把握這秘密武器──禱告。 何時禱告?表面看來,只在早及晚。其實,聖經沒有說「點香等於禱告」,乃是說「這香就是聖徒的禱告」。這香在舊約的會幕及聖殿是全日二十四小時常點著的,早上點完,燒到黃昏,黃昏又再更換新的。神的心意,明顯是要我們二十四小時不停地禱告──不停地讚美、感恩、認罪,為別人需要代求及為自己需要祈求。禱告是勝過撒但引誘、試探,勝過罪的捆綁之最佳武器。沒有儆醒禱告,我們在不可能跌倒的地方亦全跌倒;儆醒禱告,會使不可能的事也變為可能,你經歷過嗎?一位在木桶內由加拿大的尼亞瓜拉(Niagara)大瀑布沖下五百咪仍絲毫無損的奇人,後來竟在馬路上因不小心跺著蕉皮跌傷腳,且住了四天醫院,這實在是你我很大的提醒!── 蘇穎智《出埃及記──出死入生之路》 【出三十10
一年一度的贖罪之禮,是有其特別意義的──】 大祭司一年一度舉行的贖罪禮,稱為贖罪日。他在這一天要為以色列全族的罪獻祭。大祭司只能在這天進入會幕的最深處──至聖所,在那裡為全民族贖罪。這個贖罪日叫人想起每天、每禮拜以及每月的獻祭,它只能暫時遮蓋人的罪,使人更加仰望耶穌基督的來臨。基督的贖罪才是完全的,祂要永遠除去人的罪。──《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三十11~16蒙神悅納之事奉皆要奉獻】舊約時代,所有人均要奉獻,祭司也不例外。出三十11~16記載的,是貧富一視同仁,每人獻半舍客勒(0.2安士),到回歸時候,則減為1/3舍客勒的「贖價」,解經家多認為這是贖罪之價。利廿七30~33則記載到第一個十一,就是給利未支派(與今日「靠福音養生之人」的需要類似);申十二5~6則記載到第二個十一,就是殿捐;申十四28~29則提到第三個十一,每三年才奉獻一次剩餘之十一,作為慈惠捐獻,給孤兒寡婦的奉獻。可見從舊約到今天,任何屬神的人,蒙神悅納之事奉者,皆有所獻。你的奉獻生活又如何?「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奉獻除了表示我們對神之愛的一個回應外,也是為了讓人不需花錢得到福音的好處,另外使不足之窮人得起碼之溫飽,又讓傳福音之人無後顧之憂地去事奉。 感謝主,神給我們的豐富,叫我們有力量印製大量屬靈書籍及製作大量普通話的錄音帶,讓國內同胞有福音可聽,有屬靈書籍可讀,過去十年來,數以萬計的同胞已得到造就,感謝主。當你們有認識的同胞,你可向教會索取材料,自由奉獻或白白送給同胞則可!不獨是國內同胞受益,過去連澳洲、美加及歐洲,越南等不少地方聽到恩福製作中心之大名了!願這些會壞的材料被神使用,使更多不能朽壞的生命被建立起來!── 蘇穎智《出埃及記──出死入生之路》 【出三十11-16
“要為自己的生命把贖價奉給耶和華”是甚麼意思?】 這種贖價好像數點人口,繳人頭稅一般,為的是堅持原則,說明所有的以色列人全是屬於神的,必須向神獻祭付贖價以贖回。他們實行數點人口,不分窮富都要繳付贖價。神並不偏待人(參徒10:34;加3:28)。人人都需要神的憐憫與赦罪,因為我們都有罪性與罪行,窮富一樣,無人能免。神的規定,是要我們謙卑地來到祂面前,得蒙赦罪,進入祂的家中。──《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三十11-16,34-38 基督徒不用燒香,這裡的香代表…… 】 以色列人常常燒香,但這種聖香只能在會幕裡面燒,所以神指示摩西做香的細則。他們用淺淺的香爐,點燃發出馨香氣味的香,表示對神的尊崇。燒香好像獻給神的禱告一樣,在古時由祭司燒香;這是贖罪日贖罪大典的重要部分,大祭司手拿點著的香爐,進入至聖所,獻到神面前。這種聖香和聖膏油一樣,極其神聖,神嚴禁百姓仿做作為私用。──《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三十12】「“你要按以色列人被數的,計算總數,你數的時候,他們各人要為自己的生命把贖價奉給耶和華,免得數的時候在他們中間有災殃。」 每一次,一個人的生命在神面前一被記念,若沒有贖罪祭,他就要受災殃。大衛打發約押數點以色列人,神所以不喜悅,並降瘟疫與以色列人,就是這個緣故(代廿一)。沒有血的人,是立刻要受審判的。── 倪柝聲 【出三十12贖民】「各人要為自己的生命把贖價奉給耶和華。」
聖經中多次提到,以色列人有一個最寶貴的集體名稱,就是:“贖民”。再沒有別的名稱,比這個名稱更美好,更尊貴了。(詩一○七:2;賽三五:8-9,五一:10,六二:12)。 【出三十15】「他們為贖生命將禮物奉給耶和華,富足的不可多出,貧窮的也不可少出,各人要出半舍客勒。」 「富足的不可多出,貧窮的也不可少出;各人要出半舍客勒。」這裏的半舍客勒銀子,乃是救贖的象徵。富有的和貧窮的,完全是站在同一救贖的根基上。人的富有或缺乏,既不能使他得以親近神,也不致使他被剝奪不能親近神。人得以親近神,全然是由於神所預備的救贖。這贖命銀象徵一個事實:這蒙神恩救贖的人,今後全然屬於神。―― 摩根《話中之光》 【出三十15】因為是用寶血作代價,所以無貧富之別。貧富,可比人的行為。行為不好的,不能使自己得救;行為好的,也不能使自己得救。都得出半舍客勒。主所成功的救恩,人不能加上甚麼,也不能減少甚麼。人都必須靠寶血得救。血所以稱為寶血,是因『寶』,才有價值(彼前一19)。寶血是一個重價!── 倪柝聲 【出卅17~21】「……要用銅作洗濯盆……」洗濯盆是用銅造的,銅是表明經過審判。祭司到洗濯盆那裡先須找出污穢,後藉著水洗除污穢。這表明神的話,和基督在十字架為我們所成的事實,都如鏡子般告訴我們說,我們的自己(肉體)是污穢的,如果我們要進入聖所事奉神,必須經過洗濯盆,藉著道潔淨,成為聖潔。──
趙世光《聖經寶藏》 【出三十17~21蒙神悅納之事奉每天皆要潔淨】神在吩咐摩西建造會幕時,亦吩咐他不可忘記用銅作洗濯盆,又要將盆放在會幕和壇的中間,盆裡盛水。洗濯盆是給祭司洗手洗腳的。「他們洗手洗腳,就免得死亡。這要作亞倫和他後裔,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任何事奉神的人,亦必須每天潔淨自己,不容許任何罪在自己身上作王,否則那些罪不獨成了自己的咒詛,主必不使用,而且會成了別人的絆腳石。 過去我聽到不少弟兄姊妹很困惑地問我:「某某信了很久,但他告訴我,基督徒不一定要參加崇拜的,對嗎?」我請他打開徒二46:「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表明使徒時代的門徒不獨注重小組聚會,也注重集體敬拜,這並非“either......or......”(任擇其一)的,乃是“both......and......”(二者皆須)的操練。唯有雙管齊下,我們才能經歷到「主將得救的人數天天加給他們」(徒二47)。 在一次公開聚會後,一位弟兄問我,若自己教會崇拜沉悶,毫無得著,怎辦?我請他多些為牧者禱告,正面地供提一些意見,例如,「經你用原文解釋,或用歷史背景解釋了那經文,使我得益良多,願神使用你繼續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建立我們」。若牧者真的不接受意見,疏於預備,只在「不務正業」(開會、禮儀……),倒不如自己奉獻出來事奉,朝著自己異象、理想努力吧!── 蘇穎智《出埃及記──出死入生之路》 【出三十17~21洗濯盆】 約翰福音十三章十節對於這律例有所追憶。洗濯盆主要並非為沐浴之用,而是給那些在會幕事奉的人洗淨他們的赤足與污手。用污穢的手足事奉便是玷辱神的威嚴,這人便當受死。這應當作為今天蒙召事奉神的人一個鄭重的警告。自覺有未蒙赦免的罪,而去代表祂,便冒凓大危險。──《每日研經叢書》 【出三十18~21我們的服事要作在真理裡】我們在神面前所有的服事,都必須在真理裏作。靈恩派的人,他們拼命的在那裏鼓吹神醫,我們並不是反對神醫,我們也承認神的確有醫治的大能,但是神卻不是隨便的顯明醫治的事實。神是按著實際的需要,和真理的教導,在神的子民當中顯明祂的大能。但我們卻常常看到靈恩派的人,不管是什麼聚會,就是要醫病,聚會就是醫病,福音就是醫病,傳福音就是傳醫病。弟兄姊妹,這個就叫做沒有經過洗濯盆,這個叫做沒有洗濯盆的事奉。 【出三十22~33蒙神悅納之事奉者必須受膏】祭司在接受任命之前,都必須先受膏──被摩西或大祭司的香膏膏抹,然後才可上任(三十30)。這膏切不可倒在別人身上,只可倒在祭司身上。來到新約,我們亦必須先受膏,然後才可以擔任祭司。然而,我們不再是用香膏所膏,乃是要接受聖靈的澆灌或洗禮。如先知以賽亞所說:「主的靈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未有聖靈洗禮者,不宜參與事奉;未有重生者,未清楚與神建立關係者,不宜參與事奉,甚至毋須參與奉獻。我們盼望他們先開戶囗,然後才存錢,先得救,有新生命,然後靠主活出新生活。 今天不少教會卻沒有遵守主的原則,連沒有生命者(未有重生確據,沒有新生命表現者)亦委以事奉崗位,甚至當上長老、執事等,後果往往使人跌倒。一位牧師之兒子在未有重生前即要負起教會各種事務、雜務,其後到美國讀大學,對基督教十分反感,聞者惋惜!── 蘇穎智《出埃及記──出死入生之路》 【出三十32】「不可倒在別人的身上,也不可按這調和之法做與此相似的。這膏油是聖的,你們也要以為聖。」 『聖膏油不可倒在人的肉體上面』(原文直譯)。我們基督的生命和經歷都不是從我們自己起首的,都是從『新創造』起首的。我們所以在永遠之子裏為神的兒女,和神有了關係,都是根據於神自己住在我們的靈裏,根據於主耶穌復活所成就的新創造,神就是住在這新的裏面。──
倪柝聲 【出三十32「不可倒在別人的身上。」】 這裡論聖靈的工作以膏油來說明,我們不得不認真地自問,究竟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經驗中有沒有關切注意,我們曾否照主所愛的使徒所說,讓恩膏在我們裡面居住?聖靈在我們裡面作成聖的功夫,還是不夠的。祂必須常在我們身上,使我們有事奉的能力。 但是聖靈不能在屬血氣的人身上,祂只在蒙潔淨得成聖,分別歸給神的人。許多人求聖靈的恩膏,認為他們已經受了聖靈。但是他們還是失敗了,因為他們體貼肉體。 不體貼肉體——我們若憑肉體,罪欲必在身上發動,我們就無法向善。只有寧靜、敬虔、自製的心才可成為聖靈的居所與動工之處。 不隨從世俗——許多人追逐世界的驕傲與雄心,求名利吸引人。但是神座位流出來的生活河水,是個人雄心的風車打不動的。 不憑藉人力——我們無法憑人力來贏取聖靈的。以我們自己的力量來追求主的福分也終必失敗。我們在神面前謙卑與破碎,求告祂,祂就必近我們,賜給我們最好的恩惠,是我們不能贏得的。 ──邁爾《珍貴的片刻》 【出三十36我要在那裡與你相會】 默想:“這香要取點搗得極細,放在會幕內法櫃前,我要在那裡與你相會。你們要以這香為至聖。” 描述對帳幕的要求時,神反復以類似的句子強調其功用,如:“我要在那裡與你相會”(25:22),“我要在那裡與你們相會,和你們說話”(29:42)。這一章再次提到:“這香要取點搗得極細,放在會幕內法櫃前,我要在那裡與你相會。你們要以這香為至聖。”(出30:36) 神反復強調的“相會”,希伯來文中是指一種在指定的時間、指定的地點的約會,《當代聖經》譯為“會面”,《思高聖經》譯為“會晤”。神是“可稱頌、獨有權能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就是那獨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裡,是人未曾看見,也是不能看見的”(參提前6:15-16),但他願意紆尊降貴,與卑微的以色列人“相會”,與其說話,聽其祈禱。為此,他設立了專門用於與他們“相會”的場所——帳幕。 新約時代,神也向我們指定了與他“相會”的地點——教會。然而,他並未將“相會”的地點局限於教會,只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參約4:23),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們都可以與他“相會”。一位詩人寫道:“主徒黎明閒庭獨步,來往默禱心專,耳無他聞,目無他見,清福獨滿胸間;忽然救主慈容若現,親近如臨身邊,恩愛交談,情勝良友,使我加倍誠虔。”這樣的“相會”,何等嚮往,何等留戀! 禱告:親愛的天父,你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但你從來沒有高高在上,你竟願意與我們這些卑微的罪人相會,使我們聆聽你的恩言,傾訴自己的心聲。親愛的主,我願用心靈和誠實拜你,願你喜悅我的敬拜,使我可以在讀經中、祈禱中、默想中,都能感受到你的同在,都能經歷到你的祝福。奉主名求。阿們。──
李世崢《出埃及記讀經劄記》 【出三十37】「你們不可按這調和之法為自己做香;要以這香為聖,歸耶和華。」 這香不是為肉體的,乃是為神的純全旨意的;如果為肉體來用這香,就要被審判的火燒死。因為這香是代表神自己,實行神的旨意。──
倪柝聲 【懷恩早禱】 經文默想:出埃及記
30 1 你要用皂莢木作一座燒香的壇. 10 亞倫一年一次,要在壇的角上行贖罪之禮.他一年一次要用贖罪祭牲的血,在壇上行贖罪之禮,作為世世代代的定例.這壇在耶和華面前為至聖。 18 你要用銅作洗濯盆和盆座,以便洗濯.要將盆放在會幕和壇的中間,在盆裡盛水。 19 亞倫和他的兒子,要在這盆裡洗手洗腳。 20 他們進會幕,或是就近壇前供職,給耶和華獻火祭的時候,必用水洗濯,免得死亡。 25 按作香之法,調和作成聖膏油。 26 要用這膏油抹會幕,和法櫃、 27 桌子,與桌子的一切器具、燈臺、和燈臺的器具、並香壇、 28 燔祭壇,和壇的一切器具、洗濯盆、和盆座。 29 要使這些物成為聖,好成為至聖.凡挨著的都成為聖。 30 要膏亞倫和他的兒子,使他們成為聖,可以給我供祭司的職分。 36 這香要取點搗得極細,放在會幕內法櫃前,我要在那裡與你相會.你們要以這香為至聖。 37 你們不可按這調和之法為自己作香,要以這香為聖,歸耶和華。 個人禱告感言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要按以色列人被數的,計算總數,你數的時候,他們各人要為自己的生命,把贖價奉給耶和華,免得數的時候,在他們中間有災殃。出埃及記30:11-12 讚美信實和慈愛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願我們誠心獻上的禱告,如香陳列在祢面前,願我們舉手懇切的祈求,如同獻上晚祭,在一一醒察後,能平安地享用安息。求祢使我們清晨得聽祢慈愛的聲音,因我們全心全意倚靠祢。求祢使我們知道今日當行的路,因我們專心一意仰望祢恩手的帥領。 公義的天父阿!求祢救我們脫離疫情的困擾,剪除天災人禍帶來的恐嚇,滅絕苦待我們的生活壓力,叫我們能往祢那裡藏身。求祢指教我們遵行祢的旨意,因祢是我們的 神,祢的靈本為善,求祢引領我們到平坦之地。憑你的公義,將我們從患難中領出來。 感謝讚美主耶穌,祢比精金更純正潔淨。感謝祢的降世,讓我們親身體會天父永存的慈愛,永遠不變的應許,我們奉祢的名就能坦然無懼跪到施恩的寶座前,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感謝祢讓我們成為祢的門徒,圍在一起同心獻上心香,為軟的肢體求福佑,為病患的求祢按下醫治的手,叫她們起來行走著、跳躍著讚美主。 主耶穌赦免我們的罪,原諒我們未能潔身自愛,手潔心清。赦免我們心中仍讓虛妄計謀的負面態度充滿,用詭詐的行為披著羊皮事奉。寬恕我們愛摸祢的工作,卻沒有先洗淨我們的手,我們愛踏入祢祝福之地,卻沒有先洗腳,潔淨我們的行為。 感謝讚美不離不棄的聖靈,祢是我們屬靈的褓姆。感謝祢用不斷的馨香嘆息為我們祈求,一次再一次的把我們舉薦到天父的施恩座前。求聖靈為我們推開疫情和天災人禍的陰霾,在靈光照耀下,踏上光明的一天,縱使路途仍有崎嶇不平,仍要面對兜兜轉轉的前路,祢必與我們同在同行。 求聖靈來復興我們眾教會的禱告運動,能四十天再四十天禱告。不斷用儆醒禱告來洗刷我們的心靈,藉著兩三個人同心的禱告,經歷聖靈祢的充滿,得勝一切的誘惑和試探。求聖靈賜我們眾教會能力,帶領弟兄姊妹一同攀登耶和華的聖山,邁向復興和更新的顛峰,為下一代人,留下復興的足印。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