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第十八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出十八1~27神國家興旺的秘訣】過去十七年來,我去過逾百間教會主領培靈、領袖培訓或是教牧退修會等聚會,無數教會都出現了同一現象:大部份人在看戲,少部份人在演戲;結果大部份人鏽盡,少部份人耗盡。教會越來越難找人事奉:因為看戲者不獨不參與,且好評頭品足,在雞蛋裹挑骨頭,令事奉的人更心灰意冷。到底教會如何可以起死回生?團契如何可以復興?── 蘇穎智《出埃及記──出死入生之路》 【出十八1~27教會增長系於領袖生命】教會興衰,匹夫有責,但是關鍵人物,卻是在於教會領袖。摩西是以色列興衰之關鍵人物。 (1)他有美好靈性生命摩西是一個能面對面與神談話,又好像朋友一樣的人,因此,他能直接從神領受異象,有異象才有方向,有方向才有計劃,「沒有異象、民就放肆(滅亡)」。教會沒有頭如同沒有舵的船一樣,轉來轉去,不知去向。另一方面,摩西在受譭謗、受批評的時候,仍顯出格外的饒恕與寬容,聖經記載「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民十二3)。他視百姓如同子女一般。 試過有幾天與小孩一起看三國志演義,每次都看到孔明死時的情景,無數人痛聲哀哭,上至蜀主劉禪,大臣將領,下至販夫走卒,無不傷心落淚,為什麽?因為孔明是蜀國的父親,是他們的領袖,彈丸之地竟能與魏、吳抗衡,完全是孔明之功。 (2)他有家庭見證摩西不獨個人生活有美好的見證,他的家庭生活也值得我們借鏡。他一家生活離不開神,由小孩出生他已曉得提醒及教導他們有關神在他們一家所施行的拯救。「老大」的名字革舜提醒一家人,他們本是寄居的,「老二」以利以謝則提醒他們已蒙父親的神拯救了,從為奴之家脫離出來。與亞瑪力人戰爭完畢後,岳父帶了家眷來找他之際,摩西也是「話不離神」,將神怎樣搭救他們,幫助他們打敗亞瑪力人一一向岳父述說。 最近聽聞屯門以前開拓的一所分堂問題多多,舊執事大部份離開,人數不增反減;而一間位於澳洲墨爾本的教會也有同樣現象,越來越多人離開教會,心覺難過,為何如此?領袖問題。教會只有二位同工,但竟狗咬狗骨,互相批評,互相論斷,執事反而要做他們的「和事老」。這樣的教會,豈會興旺?── 蘇穎智《出埃及記──出死入生之路》 【出十八8-11
我們生命的改變能夠讓親友看到,並帶領他們歸向神嗎?】 摩西將神為以色列人所做的一切大事,都告訴岳父,使他相信耶和華比其他一切神祇都大。我們常常最難向自己的親友見證神,但是我們應當找機會,把神在自己身上所做的事告訴他們,因為我們對他們能夠產生較大的影響。──《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十八12
團聚慶祝,多熱鬧──】 摩西與岳父及妻兒團聚,舉行盛大的慶祝。眾人一起吃獻祭的肉。燔祭是把整個祭牲全部獻給神,獻祭者不可吃;但從平安祭所取的肉,大家可以同吃,表明彼此相交的禮儀。──《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十八13~18】葉忒羅很快便發現摩西已經墮入『靈恩派』領袖所常掉進的陷阱之中。雖然提及『以色列的眾長老』,表明部族的組織已經存在,摩西卻視自己無所不能為,而且對百姓中可能發生的所有問題負責。 這樣有三個不良的結果。摩西過勞,不能應付所要作的事;人民失去了他們所需要的及時的判案;最後,長老們和其他的幹才,失去了運用他們的恩賜的機會。但是,葉忒羅也明白有些情形惟有摩西才能加以處理。 如果教會的會友學會這個功課,許多教會便會更為幸福;而且,最要緊的是,最『有靈恩的』,並不常常是最聰明的。──《每日研經叢書》 【出十八13-26
摩西怎樣接納岳父的建議,遵照神的吩咐與眾人分擔工作?】 摩西花了很多的時間與精力,聆聽以色列人的傾訴,使他不能做別的要務。葉忒羅勸他把小事交給別的首領去做,自己好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日理萬機的人有時會以為,只有他們才能處理一切要務,殊不知別人也能分擔重擔。摩西選派的人減輕了他的壓力,使政務質素得以提高,有助進入迦南以後設立政治制度。將適當的人選作助手,會倍增工作的效能,同時也會促使別人進步。──《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十八13~27教會增長系於組織更新】劉備三顧草廬,千辛萬苦,邀得孔明拔刀相助。他曾聽不少人說及,臥龍與鳳雛,只要得到其中一位,則可平天下, 臥龍即諸葛亮(孔明),鳳雛即龐統,後來劉備二者兼得,為何不能平天下?龐統因大意,冒險死於亂箭在先,孔明亦在五十四歲早逝於五丈原在後,而整個蜀國亦因此敗亡,原因何在?今天的經文給了我們很清楚的答案:有生命力的領袖是必須的,但卻不足以令國家、教會復興。 孔明時代「事無大小、鹹決於亮」,二十杖以上案子,會由孔明親自負責,他始終覺得自己處理得比別人好,自己做得比別人妥當,所以一手包攬。但人畢竟有限,每天被緊急(urgent)之事纏繞,重要(important)的事便無閑處理。蜀國在孔明死後,只能靠一投降之降將薑維支撐大局,為何後繼無人?孔明太忙了,沒有時間訓練後人,反而魏國人才輩出,所以蜀國卒招至亡國之痛。 幸好摩西有一個精明的岳父葉忒羅在他身旁,而摩西亦接納了岳父的建議,更新組織,使全民皆兵。每十家設一名十夫長治理他們,五十家設一名五十夫長,一百家設一名百夫長。每十個百夫長之上有千夫長,千夫長上面還有族長等。十夫長審斷不來的才到五十夫長,如此類推,這樣就省了摩西很多時間,讓他可以專心做更重要的事。 記得1980年第一次接觸小組教會時,我面對著同樣的挑戰,有人問:一、若有一教會模式使你們免去大部份人看戲,少部份人演戲,大部份人鏽盡,少部份人耗盡之弊,你會採納嗎?二、若有一教會模式使你們可以將優先事放於優先位置,你會採納嗎?三、若有一教會模式使你們的教會可全民皆兵,你會採納嗎?四、若有一教會模式使你們可以建立更多領袖,你會採納嗎?對上述各項問題,我的答案都是:「我當然會採納」。其實早在校園時,我已是查經班出身,但現時大部份小組不重視查經(特別是靈恩教會),只求急功近利,並非聖經的模式。所以最近幾年,基本上,我們是小組化,但我們強調,除了相交生活外,必須重視查經:包括觀察神藉作者說些什麽?是何意思?及應用部份對我們有何意義。 已為人父母者,若你們想子女成才,你們也有責任去訓練他們,什麽都嘗試去做,分擔各種責任,自小培養他們去做決定,使他們更趨成熟。 教會、團契、大組(pool)、小組要興旺,你們也必須愛你們的組長、導師,若他們燒盡(burn-out)了,誰的損失?肯定是整個小組、整個團契甚至整個教會的損失;在家庭中,若最勞苦的父母「捱壞」了,誰的損失最大?難道不也是我們作兒女的損失嗎?越勤力服侍我們的,便越要愛惜他們,切忌讓他們「捱壞」。這是教會興旺之道。── 蘇穎智《出埃及記──出死入生之路》 【出十八16
我在工作生活中是否有意識地向人傳福音呢?】 摩西不但為百姓斷案,也教導神的律法。我們為別人解決糾紛之餘,也應當找機會,教他們認識神。──《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十八17】「摩西的岳父說:“你這做的不好。」 從這裏我們可以學取教訓:第一,沒有一個試著要包攬一切、集一切於一身的人能成功,因為這是過於他所能擔負的。領袖人才最大的特點,在於他們能使別人一同從事,並分擔責任。第二,神甚至藉著一個選民以外的人葉忒羅,使祂的僕人知道祂的旨意。第三,我們從人所接受的一切勸告,應當把它帶到神面前去,等候神的批准或修正。――
摩根《話中之光》 【出十八17~18你這樣做不好】 默想:“摩西的岳父對他說:‘你這樣做不好。你和這些與你在一起的百姓都必疲憊,因為這事太重,你獨自一人做不了。” “摩西坐著審判百姓,百姓從早到晚站在摩西的旁邊”。看到此情此景,葉特羅向摩西表達了不同的意見:“你這樣做不好。你和這些與你在一起的百姓都必疲憊,因為這事太重,你獨自一人做不了。”說完這話,又向摩西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摩西毫不猶豫地採納了岳父的建議,很快“從以色列人中選出有才能的人,立他們為百姓的領袖,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他們隨時審判百姓:難斷的事就送到摩西那裡,各樣小事就由他們自行判決。”(參出18:13-26) 摩西既有神授權的權威,又有神賜予的智慧,所以他有權力也有實力實行“集權制”。可是,這種管理模式存在一個巨大的弊端,就是辦事效率低下,“百姓從早到晚站在摩西的旁邊”,即是明證。為了有效提高辦事效率,摩西及時實行了“分權制”。 3500年前就已存在並實行的“分權制”,今天依然被人漠視。教會中也是如此!一些負責人獨攬大權,事必躬親,既耽誤了自己,又耽誤了教會。對這一類人,我們要以葉特羅的話給予勸告:“你這樣做不好!”儘管有時並沒有什麼效果。 ── 李世崢《出埃及記讀經劄記》 【出十八20~23教會增長系於建立新領袖】摩西的岳父建議摩西揀選作十夫長、五十夫長、百夫長與千夫長的人,必須是有才能(品格堅強),那就是:敬畏神、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屬靈領袖最忌的是貪圖財、色、權力。神的僕人必須對付這三樣東西的引誘。新約強調屬靈領袖,包括執事、長老、監督,都必須被聖靈充滿,有美好靈性。敬畏神是最重要的態度,神要我們做的,我們赴湯蹈火也要做,神不想我們做的,寧死也不做。誠實無妄,心囗如一;絕不自私,少為自己設想;不單不貪財,且恨不義之財。這些品格是任何屬靈領袖必須具備的條件。 但是,除了品格以外,所有領袖都需要人的訓練、教導、指導、實踐,才有成長機會。甘乃迪總統乃美國最受歡迎的總統之一,他的著名宣言是:「你要美國富強嗎?你要美國更興盛嗎?若然,請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麽;而是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麽」。這原則同樣適用於我們的家庭、小組、團契、教會、社會甚至國家之中。── 蘇穎智《出埃及記──出死入生之路》 【出十八21~22事奉的安排】「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同當此任。」
人多是欣賞自己的表現,不願意別人的光耀掩蓋自己。作領袖如果患上此種病,需要緊急治療;否則會迅速敗壞,以為非我不可,發展成“獨夫”,以至無藥可治。 “你這作的不好…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要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百姓;叫他們隨時審判百姓,大事都要呈到你這裏,小事他們自己可以審判。這樣,你就輕省些,他們也可以同當此任。”(出一八:17-22) 摩西心地廣大,知這合於神揀選七十長老分任的原則(民一一:16-17),採納肢體同工的方法(林前一二:4-30)。所選的人,必須是“從百姓中”,重生得救的,不是外人;不僅要聰明伶俐,更需要敬畏神,有品德;安排要有等次;權責有限制;而且是分工各有自己的職事,卻有同一目標,為要服事建立神的子民,教訓引導他們,進入神應許之地。 【出十八23「神也這樣吩咐你。」】 聶忒羅給摩西的忠告實在完美,不能再好了。分配一百人工作,總要比做一百人的工作好。世上最大的才幹,是儘量使用在我們周圍的人,安置在有效能的工作上。但是忠告雖然很好,還得看摩西是否在這事上求問神,讓神來命令。 忠告須要思考——有許多忠告的聲音,或對我們的健康,或指我們的路向。有些是真正的嚮導,是神所差來的,好似聶忒羅那樣。他們在旁觀察,看清我們的錯誤,而給予更好的指引。但是我們仍應先到神的面前,求問祂的旨意,明白祂的吩咐。 教訓應該辨明——世界充滿許多聲音,有各種宗派學說,使徒保羅要我們證明一切的事是否出於神,要分辨諸靈。真理的辨別有四方面:是否榮耀神?是否使肉體降卑?是否符合神的話?是否與過去的屬靈經歷相合? 惟有神是教師,我們要辨認祂的聲音。這是很微小的聲音,卻將我們的想像與思想都帶入主裡面,必是十分清晰而確定的音響。如果聲音混雜,必定聽不清父的聲音,表明你也未曾與神相交。祂一說話,祂的聲音與旨意必不錯誤。 ──邁爾《珍貴的片刻》
【懷恩早禱】 經文默想:出埃及記 18 1 摩西的岳父米甸祭司葉忒羅,聽見 神為摩西和 神的百姓以色列所行的一切事,就是耶和華將以色列從埃及領出來的事. 5 摩西的岳父葉忒羅帶著摩西的妻子和兩個兒子,來到 神的山,就是摩西在曠野安營的地方。 7 摩西迎接他的岳父,向他下拜,與他親嘴,彼此問安,都進了帳棚。 10 葉忒羅說,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他救了你們脫離埃及人和法老的手,將這百姓從埃及人的手下救出來。 11 我現今在埃及人向這百姓發狂傲的事上,得知耶和華比萬神都大。 13 第二天摩西坐著審判百姓,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摩西的左右。 14 摩西的岳父看見他向百姓所作的一切事,就說,你向百姓作的是甚麼事呢,你為甚麼獨自坐著、眾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你的左右呢。 17 摩西的岳父說,你這作的不好。 19 現在你要聽我的話,我為你出個主意,願 神與你同在.你要替百姓到 神面前,將案件奏告 神. 20 又要將律例和法度教訓他們,指示他們當行的道、當作的事。 21 並要從百姓中揀選有纔能的人,就是敬畏 神,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百姓. 22 叫他們隨時審判百姓,大事都要呈到你這裡,小事他們自己可以審判.這樣,你就輕省些,他們也可以同當此任。 23 你若這樣行, 神也這樣吩咐你,你就能受得住,這百姓也都平平安安歸回他們的住處。 個人禱告感言 摩西將耶和華為以色列的緣故向法老和埃及人所行的一切事,以及路上所遭遇的一切艱難,並耶和華怎樣搭救他們,都述說與他岳父聽。葉忒羅因耶和華待以色列的一切好處,就是拯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便甚歡喜。出埃及記18:8-9 讚美永恆至大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祢當受極大的讚美。祢比萬神都大。雖有稱為神的,或在天,或在地,就如那許多的神,許多的主。然而,我們只有祢是獨一的真神,我們的天父。萬物都本於祢,我們也歸於祢.並有一位主,就是主耶穌基督,萬物都是藉著祂有的,我們也是藉著祂有的。 感謝天父清晨賜下毛毛細雨,除去我們昨日留在身心靈中世俗的塵埃,領受清新活潑的新一天。雖然我們仍要面對攔阻我們恢復正常生活的疫情,面對無法預測的天災人禍,以及不停消耗我們體力、心力及靈力的生活之旅。然而,祢是我們的以利以謝,是我們的幫助,是我們全然的倚靠,在祢裡面有完全的平安,沒有任何東西能從祢的手中,把我們奪去。 感謝讚美主耶穌,祢留下跨越曠野的佳美腳踪,為我們打開攀登耶和華聖山的仄徑,賜我們得勝試探的能力,又把永生門的鑰匙交給我們。求主不但賜我們在家人及親友面前有美好的生活見証,也賜我們口才和言語的見証,能與他們直接分享聖經話語的實在,能活出報福音,傳喜信的人,腳蹤何等佳美的生命見証。 慈愛的主耶穌,求祢赦免我們的過犯,因我們沒有謹慎聽從祢的話語,遠離惡事。原諒我們仍留戀躺臥在污穢罪愆的塵土上,沾染世俗,羞辱祢的名,做了一個失敗又失見証的基督徒。寬恕我們在面對一點點艱難和困苦之時,就像嬌生慣養的屬靈嬰兒埋怨哭訴。感謝基督祢的愛和憐憫,甚麼都不能叫我們與天父的愛隔絕,這愛是在祢裡面的。 感謝讚美賜智慧的聖靈,感謝祢叫我們明白求問天父心意的重要性,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錯誤。感謝祢叫我們知道不需要假借別人,人人都可以直接向天父祈求,更加感謝祢叫我們體會彼此代禱的動力,為別人代禱的重要性。感謝祢叫我們知道要以善勝惡,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相信伸冤在主,主必報應。相反地,叫我們能學會體諒和寬宏,在看見別人餓了,就給他喫.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我們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別人的頭上。幫助我們不為惡所勝,反能以善勝惡。 感謝聖靈讓我們知道獨力難支,及靈裡合一的重要,知道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求祢賜我們謙虛受教的心,能愛人如己,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能顧別人的事。以謙卑束腰,彼此服侍;因為天父阻擋驕傲的人,卻賜恩給謙卑的人。賜我們醒悟,眾教會能恩賜互動,彼此配搭,在這末世好好傳揚福音。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