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第十六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出十六1
神把百姓帶到這大而可畏的曠野,是要……】 汛的曠野乃是一大片布滿沙土與岩石的廣闊荒漠,草木不生,如此的環境,正適合神試煉並塑造祂的百姓。──《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十六2】「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亞倫發怨言,」 何等驚人的改變,以色列人方於昨日歌唱,今竟開始大發怨言!其實,這正是人心的寫照。他們發怨言的緣由,只不過是他們飢餓。今天神的子民,也常因遭遇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而發怨言。 注意,當時全會眾都一致從事於此一毫無價值的事──發怨言。因此,眾人一致的事,並不一定證明那事必屬智慧與正直。當時如果有幾個孤單的人,仍然歌唱讚美神,那實在是一件美好的事。―― 摩根《話中之光》 【出十六2
以色列人又在埋怨;遇到困境我可曾如同他們一樣?】 以色列人故態復萌。他們遇到了危險、物質匱乏與艱難困苦,不但大大地埋怨摩西與亞倫,甚至還盼望早日回埃及去,不過神仍親自供給他們所需要的一切。逆境常令人憂慮不安,本能地怨天尤人。身處逆境,他們不檢討對神缺少信靠才導致困難重重,只是想盡快逃避艱難。你受到重壓之時,要抵擋逃避現實的心態,並要專心仰望神的大能與智慧,以幫助你衝破困局。──《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十六4「每天收每天的分。」】 通常來說,二十四小時分為三八制: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娛樂及其他。在屬靈生活方面也要定時,有事奉的時間,也有靈修等候的功夫,收集嗎哪的時候。 每日的工作——神創造我們為成全善工,也預備我們的路,使我們循序漸進。祂要我們作一定的事,有一定的事奉,好在主的身體上發揮功能。我們最好不要有自己的計謀,只仰賴神的計畫指引。 每日的困難——神每日為我們預備所需用的,但是只夠我們當天的需要。女傭若知道所需的煤一下以兩匹馬將大軍運來,她必會十分恐慌。但是若是只要她一次一次來搬,就不感什麼困難了。 每日的供給——以色列不能指著一堆嗎哪,就以為永不受饑荒了。每日要依靠神供給當天的需要,才是最必要的,因為嗎哪是逐日降下的。他們隨著雲柱,知道神的引導。他們深信嗎哪也必從雲層中降落。所以任何一天無論有什麼事,必在你力量之內可以承擔,好似在曠野等候,過去拾取,沒有缺乏。 ──邁爾《珍貴的片刻》 【出十六4我要從天降食物給你們】 默想:“耶和華對摩西說:‘看哪,我要從天降食物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集當天的分量。這樣,我就可以考驗他們是否遵行我的指示。’” 離開埃及一個月後,以色列人斷炊了。危機時刻,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祈求神,而是抱怨摩西:“我們寧願在埃及地死在耶和華手中!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吃餅得飽。你們卻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聽到怨言之後,神應許他們:“看哪,我要從天降食物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集當天的分量。”於是,神每天都為他們預備“嗎哪”。這樣的神跡,持續了40年之久。(參出16:1-36) 以色列人看重食物,過於看重信仰。神以超越理性的方式為他們預備食物,就是要藉著這個事實告訴他們:不要為飲食憂慮,因為全能的神擁有“從天降食物”的能力,他不會讓敬畏他的人餓著肚子。多年之後,阿摩司如此感慨:“人饑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而是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摩8:11) “我要從天降食物給你們”,神的這一應許,不僅賜給以色列人,也賜給一切敬畏他的人。因此,我們要遵行基督的教導:“不要為那會壞的食物操勞,而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操勞。”(約6:27)── 李世崢《出埃及記讀經劄記》 【出十六4供應與信賴】「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
神的應許,一下子就把人的理智推到盡頭。 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亞倫發怨言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出一六:2-3) 他們的肚皮哲學,似乎是只求吃肉,不要自由,作奴隸沒有甚麼不好。他們更發明了一種理論,把耶和華當作仇敵,好像耶和華在埃及地就定意要害死他們。正是“耶和華本為善”的反面版本。 “祂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一切話。”(申八:3) 原來神所要他們學習的,不是研究嗎哪烹調術,而是要他們知道,嗎哪是神從天降下來的,不在乎人的努力耕作,也就不必勞心經營收藏,只要聽祂的話,天上的糧食可以長久供應不缺。可惜人只信神賜的糧食,卻不信應許繼續每天賜糧食的神。他們不遵守“每天收每天的分”的命令,連安息日也要拼命抓取。不信靠神,是神所不喜悅的。 【出十六4-5
“一天收一分”難道不可多收一分?順服,是這樣學來的!】 神在曠野應許供給以色列人糧食,滿足他們的需要;不過祂要試驗各人是否順服,祂要知道百姓會否遵守祂的吩咐。只有順服神才能學到信靠,這樣的功課必須一步一步地學習。──《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十六13~14收取嗎哪】「……早晨在營四圍的地上有露水,露水上升之後,不料,野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圓物。」 他們每日早晨,按著各人的飯量收取,日頭一發熱,就消化了。(出十六21) 這嗎哪仿佛芫荽子,又好像珍珠。百姓周圍行走,把嗎哪收起來,或用磨推,或用臼搗,煮在鍋裡;又作成餅,滋味好像新油。夜間露水降在營中,嗎哪也隨著降下。(民十一7─9) 嗎哪的出現是因以色列人向摩西發了怨言,信心不夠,沒有全心跟從主,依靠主,只看見肉體的需要,也看到環境不能滿足肉體的需要,所以開始軟弱了。 後來神雖然給了他們肉體的需要,但卻成了他們悖逆的見證,直到永遠,實在可憐! 現在我們看嗎哪出現的次序: 早晨──一天的新開始。 營四圍地上──人所想不到的地方──是沙漠曠野。 先有露水──聖靈的滋潤,主話的感動。 凝結的小圓物──這是聖靈工作的結果;主話感動的結果。我們若能注意主的感動,就必可得著生命的供應。但他都是出現在早晨,太陽未出現,也就是一天的開始時;事工還未開始;生命的活動應先開始,這是我們當注意的。我們若不抓著早晨的機會去領受神的滋潤、供給,等到太陽一出現,我們就領受不了啦,就會挨餓。若不進入最大的安息,就很難從主得著供應。 有很多人不是沒有光,而是他的光太大了,反而墮落,原因是他平時對聖靈無動於衷,認為主給他的啟示太少了,所以只求工作的光,而不注意生命、生活的滋潤,結果大光反而帶他到饑荒,以致跌入被棄的深淵。 生命正常的長進必須注意每事的起頭,活在聖靈的滋潤感動中,才有力量去接受大光,並可照大光所指示的去進行正常的工作,真實的去榮耀神。 大衛就是我們的榜樣,他說:“我趁天未亮呼求……我趁夜更未換,將眼睜開,為要思想你的話語”(詩一一九147-148)。—— 李慕聖《晨光》 【出十六13~18神是有豐富預備的】這些「什麼」是什麼?形狀像莞荽(香菜)種子,味甜如同蜜餅。直至今天,這類嗎哪仍有降於地上,但顏色卻是黃色,味道仍有蜜味,有些人在雨後黃昏發現西乃附近有些白色的嗎哪降於石塊上(泥地上的則污穢了,很少是純白色的)。太陽一出,天氣轉為炎熱的時候,這些嗎哪則會溶化。 神豐富的預備,很多時候往往是在我們還未曾知道是「什麼」的時候已經給了我們。一位太太信主,就是在婚姻破裂,很不愉快時,在超級市場遇到一位素未謀面,但竟然拔刀相助,主動關心自己的基督徒太太,她將自己類似的經歷與這位太太分享,又關心她,然後帶她到查經班去;這位太太的先生後來也主動關心自己的太太,使一家不致陷於困境,重燃生機。無數信徒的經歷也是一樣,在我們尚未知道主耶穌是「什麼」,基督教是「什麼」之前,已經受過神的恩典,照顧及保護。── 蘇穎智《出埃及記──出死入生之路》 【出十六13~31】現在我要約略講到神所賜予以色列民所食的嗎哪,他的要旨可分為七點:1、嗎哪是在天色將曉尚未黎明時降下。同樣,主耶穌基督也是在最黑暗的時代降世。自從舊約最後的一卷書——瑪拉基到施洗約翰,其中相隔四百多年
。在這期間,神為興起什麼超然的人物,而且當時猶太人的政治與宗教都在混亂與恐怖現象中,黑暗極了!就在那時候,主耶穌道成了肉身降下來。2、嗎哪是甜的。這表明主是全然可愛,凡與主有親密交通的必都嘗著屬天甜蜜的滋味。3、嗎哪是白的。這表明主是完全聖潔,毫無瑕疵。4、嗎哪本來或許是大塊的東西,落到與地面相近時變成小粒了。這預表主耶穌本與神同等,有神的尊榮,可是祂卻虛己,來到世上成為卑微弱小的人,目的是要使人因祂得到生命。5、嗎哪是圓形的。這表明主耶穌乃是無始無終的。6、嗎哪是希伯來譯音,意思是「什麼東西」!因為以色列人從來沒有看見過嗎哪,所以當他們第一次發見它時,不認識它是什麼,就彼此對問說:「這是什麼東西?」的確,我們的主比有形的嗎哪更奇妙。保羅說:「我以認識我主基督為至寶」。所以我們若要認識主,非由聖靈藉他啟示在我們心中不可,否則我們永不會清楚的認識祂。7,神後來吩咐將嗎哪盛在金罐內,將罐放在約櫃中留為永遠的紀念。照樣,我們的主要成為我們永遠生命之糧食,盼望我們天天閱讀神的話,以屬天的糧食,來養活我們的靈命,使得在認識主的事上,每天大有長進,成為合主心意,為主所重用的人。──
趙世光《聖經寶藏》 【出十六13~35神的豐富與人的缺乏】這是一個極不公平且極不均平的世界。民運人士魏京生再度被審訊(大陸說這是公平審訊,但是不容許任何記者甚至非親屬參加),且被判以十四年徒刑。表達個人政治意見及立場,令他在牢獄中度過了十五年,現在又被判監十四年;反而貪官污吏,無惡不作者則逃之夭夭,不少仍坐高位。美國前足球明星辛普森 (O.J.Simpson)的審判結果,亦使大部份美國人感到「不順氣」。前者被人運用權勢將公義剝奪,後者則以金錢奪去公理。這世界不獨欠公平,且也是一極不均平的世界。極權的社會,有權者富,無權者皆貧──壽西斯古、馬可斯、古巴的卡斯楚、北韓的金日成等皆表表例子。連中國大陸所盛行的詩亦清楚反映了這方面的現實。詩雲:「毛澤東的幹部,兩袖清風;華國豐的幹部,無影無蹤;鄧小平的幹部,百萬富翁」。事實上,看看大陸,在最苦之時,人民要吃崩大碗、草根、木瓜樹心充饑,幹部仍可大魚大肉;農村百姓一年的收入不過幾百塊,高幹們出入外國名車,私人司機,花紅數以萬計,吃一頓飯則幾千甚至過萬人民幣。我的妹夫(他是一名司機)感歎地說:「在中國『多勞的少得,少勞的多得,不勞的有得「筆」(廣東俗語,等於任拿多少就多少的意思)』。「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至今沒有改善。今天香港也是一樣,有人無屋住,有屋無人住,政府推出富戶政策,要求入息超過上限者遷出,購買房屋或私人樓,或交市值租金,但仍有人反對。 不少人會問,神既是公義的,又是豐富的,為何他容許不公平、不均平的現象存在於世上?今天的一段經文,告訴了我們一些事情的真相!── 蘇穎智《出埃及記──出死入生之路》 【出十六14-16
曠野中人人拾取神賜的嗎哪,我也天天拾取屬靈的嗎哪嗎?】 以色列人在曠野時,每天早上有類似白霜的小圓物──嗎哪出現(16:31)。百姓要到外面拾取,將它像穀粒一樣地磨碎,做成有如攙蜜的薄餅。這些嗎哪每早降下,是神賜給他們滿足肉體需要的食物。在約翰福音6章48至51節中,耶穌將自己比作嗎哪,是我們每天的生命糧,能滿足我們屬靈上的需要。──《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十六16~23神的「足」如何可成為人的「夠」?】當我們見到整個世界資源是多麼不平均━━就以大陸為例,不獨財富極不平均,屬靈方面的資源亦十分不平均。絕大部份牧養的同工都沒有受過純正神學的教育,大部份同工連一本工具書亦沒有,大部份弟兄姊妹連一本聖經也沒有,農村的同胞連最基本的需要也不足夠……我們是否看到主的吩咐,將我們有餘的,與他們分享?教會的使命,不獨是為了香港需要,我們盼望我們的恩賜可以建立更多的人! 神造世界原是美好。不愁食、不愁穿。但是人的欲望,貪得無厭,以致產生許多社會問題。馬克思看到了,但改不了。共產黨用強迫手段去達到那境界,明顯無用,因人民沒有榜樣可看到。 神的方法━━藉著人信主後人心之改變。人心有愛,罪可消除,將來千禧年來臨肯定可以實現公平與均平的境界。讓我們透過分享,先嘗嘗神國的境界吧!── 蘇穎智《出埃及記──出死入生之路》 【出十六19】「摩西對他們說:“所收的,不許什麼人留到早晨。”」 神從來不叫我們吃昨天的嗎哪。已往的經歷,不能用來為著今日的需要。──
倪柝聲 聖經告訴我們沒有嗎哪能過夜。每天必須與神有新的碰著,得著新的力量。這種拾取嗎哪的經歷,我們要養成一個習慣,就是要天天從神那裏得著新的信息,新的影響,與基督有新的接觸。──
倪柝聲 【出十六19~20但人是永不知足的】今天,香港的樓價為何上升得這麼高?為何「有屋無人住,有人無屋住」的現象出現?是因為有人「炒樓」,「霸」著那些房子。為何需要入住公屋的人無法入住公屋,但公屋卻有逾萬單位空置?除了因為部份處理不當之情形外,亦因為有人買了房子亦不肯遷出,要來做貨倉,或改作其他用途,或把買回來的房子用來收租,自己仍住公屋等。去年到澳洲時參觀了一些農場,當時盧旺達有二十萬以上的人因饑餓而死亡,但澳洲一些農場卻為了壓低羊的市價,將二千隻羊宰殺及毀滅。這正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 蘇穎智《出埃及記──出死入生之路》 【出十六21】「他們每日早晨,按著各人的飯量收取,日頭一發熱,就消化了。」 嗎哪總是在日出以前收取的。人意吃嗎哪,人要吃神給他的糧食,總應當清晨起來。日頭一出來,日頭一照,嗎哪就溶化了,就不行了。好像在清早的時候,神在那裏要將祂屬靈的食物,聖潔的交通,分給祂的兒女。誰太遲來拿的,就拿不到。Miss Groves說︰『一個人愛主的心有多少,第一個揀選,就是在他的床和主中間的揀選。』── 倪柝聲 【出十六23
你有安息日嗎?留給了誰?】 以色列人在安息日不可以做工──甚至生火煮飯也不可。這是甚麼原因?神知道日常忙碌的生活,很容易令人分心而不敬拜祂。人常常讓工作、家務、娛樂、休閒佔滿整天,卻沒有時間敬拜神。所以我們必須預留親近神的時間。──《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十六32
神吩咐把嗎哪留給世世代代,為的是…… 】 以色列人要用特別的器皿盛嗎哪,用以紀念神在曠野對他們的供給。在基督教的敬拜中,象徵常佔重要的地位。我們使用象徵(例如聖餐中的餅與葡萄汁),紀念神的作為。象徵對敬拜很有幫助,只是我們必須小心,不要把它當作敬拜的對象。──《靈修版聖經註釋》 【懷恩早禱】 經文默想:出埃及記 16 2 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亞倫發怨言、 4 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分,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 5 到第六天他們要把所收進來的預備好了,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 11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12 我已經聽見以色列人的怨言.你告訴他們說,到黃昏的時候,你們要喫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飽,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13 到了晚上,有鵪鶉飛來,遮滿了營.早晨在營四圍的地上有露水、 14 露水上升之後,不料,野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圓物。 15 以色列人看見,不知道是甚麼,就彼此對問說,這是甚麼呢.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喫的食物。 23 摩西對他們說,耶和華這樣說,明天是聖安息日,是向耶和華守的聖安息日,你們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所剩下的都留到早晨。 31 這食物,以色列家叫嗎哪.樣子像芫荽子,顏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攙蜜的薄餅。 33 摩西對亞倫說,你拿一個罐子,盛一滿俄梅珥嗎哪,存在耶和華面前,要留到世世代代。 34 耶和華怎麼吩咐摩西,亞倫就怎麼行,把嗎哪放在法櫃前存留。 35 以色列人喫嗎哪共四十年,直到進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 個人禱告感言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們不肯守我的誡命和律法,要到幾時呢。你們看,耶和華既將安息日賜給你們,所以第六天他賜給你們兩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許甚麼人出去。於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出埃及記16:28-30 讚美賜福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祢是有能有力的耶和華。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於祢,感謝祢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我們清早起來要登耶和華祢的山,我們要站在祢的聖所之中,等候祢使我們成義,叫我們能成為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天父兒女。 我們帶著生命的罐子在祢面前倒空,求祢使我們盛滿一日所需的嗎哪,能在世人及親友面前見証天父祢無盡的恩惠,和祢奇妙的大作為。在我們平常的日子領取每天所當用的,要日出之前拾取嗎哪,免致日出後溶化,若存留到第二天就會生蟲及發臭,。感謝祢奇妙的安排,安息日就能多保存一天,更加在罐子留作記念的更能永不變壞。 感謝讚美主耶穌,祢聆聽我們在罪的奴役中禱告,感謝祢甘願降世道成肉身,成為人的樣式,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祢是天父獨生子的榮光,照亮我們的生命,為我們燃點起盼望的前途。感謝祢賜我們新生命,賜我們信心踏出一步,能離開罪惡的捆鎖。不但賜我們力量,更陪伴我們同行天路。 主耶穌赦免我們的罪,原諒我們好像以色列民一樣,習慣了出生在受奴役之處的生活,突然不用工作造磚,終日無所事事,游手好閒。原諒我們忘記了生存的意義,竟忘記了親子關係的重要,忘記要多花時間在關係的建立上,忘記花時間認識及親近天父的重要。寬恕我們在雲柱火柱的同在及保守中,竟生出埋怨和苦毒。 感謝讚美賜無限智慧的聖靈,感謝祢幫助及提醒我們向山舉目,知道我們的幫助從何而來,在這疫情的雲霧,天災人禍擦身而過,以及看似曠野前路茫茫的時候,甚至全市停電無法上網的時刻,祢的榮光在雲中顯現,叫我們能回到祢的殿中完成早禱,這實在是祢奇妙的帶領。 賜我們心靈安靜的聖靈,請祢幫我們眾教會為疫情點起禱告的心燈,為弟兄姊妹六日勞碌工作之後,預備豐富充足的靈筵,經歷祢的油膏滿他們的頭,叫他們的福杯滿溢,一生一世都有恩惠慈愛隨著他們,直到永永遠遠。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