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第二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出二1~10婦女力量的證明】 最近我們時常聽人提起在歷史上婦女力量總是被無情的浪費。然而聖經明明顯示婦女在人類及國家的命運上,常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比方說,摩西的母親和姊妹米利暗將嬰兒摩西放在蘆葦中救他一命,即表現出無比的勇氣。結果,摩西在宮廷中成長,後來成為解救神的子民的領袖。哈拿把她的兒子撒母耳奉獻給主,日後撒母耳竟成為以色列偉大的士師和祭司。馬利亞用香膏來抹耶穌,更是一個不朽的舉動,因為耶穌說:「普天之下,這福音無論傳到什麼地方,人人要述說她所做的事,來紀念她。」皇后瓦實提拒絕王夫亞哈隨魯的壞主意,結果她的毅力影響全國上下。 當然,女性強有力的影響也不全是好的。波提乏的妻子勾搭約瑟不成,反誣賴他使他下獄。皇后耶洗別指使懦弱的亞哈王助長敬拜偶像巴力的邪惡風氣。希律安提帕的妻子希羅底不滿施洗約翰的譴責,竟用毒計殺害他。 千萬不要上當認為婦女的地位就因此大打折扣,事實上箴言書說得最好:「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她的價值遠勝過珍珠。」罪雖然由於一個女人而進到世界,但不要忘記:救主也是由童女所生。—H.V.L.——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出二1~10不讓鬚眉的巾幗】有人說,今天二性相處所產生出來的一個病態,就是不接受自己的性別,不曉得發揮自己性別帶來之特長,與異性互補長短,以致二性之間那種和諧,互補長短之關係,變成了競爭的關係(Competition),弄致今天不少人這樣說:「男人最怕別人不把他看成男人,女人最怕是別人只把她看成女人」。女人要走出廚房,與男人爭一日之長短,結果所造成的後果,就是下一代首當其衝受影響,男人、家庭、社會也跟著受害。試想,若母親視子女、家庭為負累,子女豈能享受健康的自我形像,又豈會曉得服侍人,享受豐盛人生? 俗語有雲:「每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女人在支持著他」。歷史上有無數例子說明了,沒有女人的努力,男人很難成才。姊妹有很多方面都較弟兄優勝。主耶穌有十二個門徒,全是男的。但他被釘時,只有一個在場,其餘全是沒有入閣的姊妹。當我們看到神預備救主時,我們會更清楚看到姊妹的偉大。現在就讓我們從出一15~二10看巾國如何不讓鬚眉,將神的曙光帶進黑暗中,使以色列人的領袖來到世上吧!── 蘇穎智《出埃及記──出死入生之路》 【出二1~10】在某種意義上,女人表明倚靠的生命。教會歷史說出,無論何時有這樣一個『女人』的生命,神就能彀為著祂的旨意作些事。以馬丁路德作例子。他是一個學會倚靠神的人。無疑地,路德生來就有堅強的意志,然而他學習倚靠主。他的生活行動不是一個剛強的『男人』
,而是一個倚靠的『女人』 。──WL 【出二2】「那女人懷孕,生一個兒子,見他俊美,就藏了他三個月,」 這是一幅含意極為美麗的圖畫,描寫一對倚靠神的父母,因著信藏了他們的嬰孩(參來十一23)。這使我們發現:摩西的信心並非發端於他自身;他的雙親是大有信心的,以致他能承接那寶貴的信心。摩西之所以能夠被神使用,作一個為著成全神計劃的旨意,所揀選的器皿,乃是因為他對神有信心。――
摩根《話中之光》 【出二2孔子的母親】相傳孔老夫子母親的生父,知有一位大夫體魄魁偉力大無此,品學超人,他相信其後嗣必有一使出眾的偉人,願以自己的女兒妻之。有一日他父親就將他的心意告訴他的大女兒,並徵詢大女兒的意見,大女兒嫌其年歲稱大而拒絕,再問第二女兒,亦因年歲關係不願妻之。因此她父親面帶愁容、鬱鬱寡歡,小女兒見父親這樣的情形,就問她父親遇到何事?她父親以她年歲比大女兒和二女兒更小,自然就不必再徵求他三女兒的意見。她父親就對她說,事情與你無關無須向你說,說了也無濟於事。但她一直的問,並說我可以的事我一定要替父親擔當解除你的憂悶。於是她父親就把他的心意向她說出。那知這位小女兒,甘願順從她父親的心意,嫁給那位丈夫。自從她嫁過去以後,以她的丈夫和她年歲懸殊,她就在她院後的土丘山上—號稱尼山—早晚焚香祈禱神賜她一個兒子。不久,她就懷孕生子,她給他起名為丘,又給他取了一個字叫仲尼(別號)。她撫養、她教導,竟成了一位萬世師表的聖人—孔老夫子—孔子的母親,可說是至孝的母愛!──
王恆瑞《信心的母親》 【出二2】“俊美”二字,並非平常所言之俊美,乃是在他們信心的眼光裡,看摩西“非凡”,令人“快愉”,希望他為以色列家救星之意。──
賈玉銘《出埃及記要義》 【出二3蒙救——以蒲箱為小方舟】摩西父母為何用蒲箱抹上石油,將小兒置其中,放在河裡呢?明明顯出有因信而生的盼望。當他們把小兒放在蒲箱裡,同時也是將小兒放在神的心裡。並且在他們的信心中,不但以為他們的行事,有神站在他們背後作為後盾;也像是他們所行,顯有神的默感,因為按此處“抹上石油”,正是與造方舟“抹上松香”原文是一個字,聖經常用此字為贖罪掩蓋的意思。可見此小蒲箱,真是一個小方舟——基督預表。──
賈玉銘《出埃及記要義》 【出二3-10
神使用摩西母親所作的,成就了大事,神也照樣會使用我,只要──】 摩西的母親知道,萬不可殺死自己的骨肉,但是要改變法老的命令,她又無能為力。兩難之間,惟一的辦法,就是先將孩子藏在家裡,到藏不住的時候,才把他放在小小的蒲草箱裡,飄流河上。神使用了她的舉動,把祂所揀選的這個希伯來人放在法老的王宮裡。面對今日世界的種種罪惡,我們也可能覺得自己所能做的並不多。但只要我們在自己可能的範圍內去努力,所做的雖然可能微不足道,神也可以使用。──《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二4愛裏沒有懼怕】米利暗那時上為著愛父母,下為著愛弟弟,毅然地,勇敢的追隨著,站在一旁看守。靜寂的河邊,叢生的蘆荻,無歹人嗎?無野獸嗎?幼小年齡的她,她能不驚恐嗎?當然是驚恐的。不過有了愛心,便將驚恐驅去了。 從前有一婦人,素來很怕狗的,每見狗來必驚恐而避。一次她帶領她的愛子出外,途次遇一惡狗,放聲狂吠,舞爪張牙,欲咬其子,依平時她必走避了,但此時她不祇不走避,且敢向狗抵抗,何以故?乃愛她的子,而思保護也。愛便不懼怕,我們若有愛主的心,還怕人譏笑而不敢認主嗎?若有愛人靈魂的心,還怕人譏笑而不敢作證嗎?──
無名氏《米利暗救摩西》 【出二7米利暗有智慧】聽說有一信徒為理髮匠。他很有愛心,他想著工作之時,介紹基督給人,這原是最好不過的。可是他,智慧有些欠缺。一次他正在剃人項毛之際,他一面磨刀,一面警告說:「你不信耶穌你必死……,」那人正在伸長頸項,見此情形,以為是不信耶穌便被割頸而死,不禁驚惶逃走,結果不特不能得他信靠耶穌,而且連工資亦失去,此乃欠缺智慧的佐證。今米利暗的智慧在那裡看見呢?孩子的姊姊對法老的女兒說:『我去為你在希伯來婦人中叫一個奶媽來,為你奶這孩子可以不可以,』在此見她實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她不特態度鎮靜,而且言語動聽,她不認自己是孩子的姊姊,她不為弟弟而發出哀求,她卻說「為你。」她已將這責任推到法老女兒的身上,自己不過是表同情而幫助的。那時,法老女兒或許如是想:她還愛他,難道我甘落人後不愛他嗎?這女兒肯為我去找奶媽,我可不收養他嗎?於是事情就這樣成功了。──
無名氏《米利暗救摩西》 【出二7米利暗把握機會】語云『雖有知援,不如乘時。』又曰『時過而後學,則勞苦而難成。』西語云:『機會從門口入,從窗口出,』一縱即逝!所以機會來,應即抓住,因他就是我的機會,未來者非我之機會也。當時米利暗在河邊遠遠站著,他心裡祈禱著。求神給她有救弟弟的機會。感謝神!機會來了,法老的女兒來到河邊洗澡……,看見那孩子哭了,俊美的儀容;清嫩的哀聲感動了她,她就可憐他,她那時祇是可憐而已,還未有拯救他之心,而米利暗見此千載一時之機會,那肯錯過,故卒向之進言,卒被說動。是的,此機會實天之所賜,試想當時出命死嬰者是法老王,此劃在死亡圈內的嬰兒,誰人可救?求之王公大臣,王公大臣不敢;求之親朋戚友,親朋戚友又不能,舍法老女兒外,實無其他。──
無名氏《米利暗救摩西》 【出二7-8
米利暗機智勇敢,把握良機;我對神賦予我的事奉機會,是敏銳?是遲鈍?】 嬰孩的姐姐米利暗看見法老的女兒發現了孩子,立刻主動上前建議,要給她介紹一個奶媽來照顧這嬰孩。米利暗不怕見法老的女兒,聖經也未記載米利暗是否怕公主懷疑自己的居心。無論如何,米利暗走上前去,法老女兒也聽了她的話,請嬰孩的母親作奶媽,他們就此一家團聚。特別的機會可能在我們意想不到的時候來到,所以不要膽怯,白白讓機會溜走。要警醒留意神賜下的機遇,善用良機。──《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二9
神的拯救計劃何等奇妙……我能單單仰望神的大能,去面對一切嗎?】 母親與嬰孩又在一起了!神使用她,因她有勇氣保護並收藏嬰孩,神拯救其子民出埃及的計劃也就此展開。神不會向我們提出諸多要求,方才肯成就對我們一生的安排。只顧自己的困難,會叫我們自暴自棄,單單看到人的限制與無助;但是舉目仰望神和祂的大能,我們就能看到出路。眼下你可能看不到苦難的終局,但是不要看環境,要仰望神,信靠祂必給我們開路。存這樣的信心,神就要在我們身上開始動工了。──《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二9~10母教——信仰與母乳同流到心裡】摩西平生事工,是建立在母教上面。或謂一個小兒,自一至七歲所受的宗教教育,是平生不能改變的。曾有一信徒問一牧師,當如何教導兒童?牧師說你的小兒多大?答已經三歲。牧師說:太太啊!你的兒子最寶貝的時光,業已失去三年了!以小兒頭七年為其信仰立基時代。當日摩西于兒童時代,長在母親懷裡。可以從母親的膝蓋,認識神;從母親的言語,聽到神的聲音;從母親的奶,將真信仰流到心中。哦!摩西生平的偉大,實是根本于母親懷中的“血”、“教”、“禱”。此可見孩提時代,宗教信仰之緊要。── 賈玉銘《出埃及記要義》 【初二9~10教養兒女的重要】最近有一則新聞報導美國三位年約四歲的小孩,他們真的無法無天,毀壞了一所空置房屋,令業主損失逾萬美元,使法官感到震驚。今天的世界已經是一個是非、黑白不分的世界,責任何在?明顯,家庭難辭其究。 約基別在百般困難中仍肩負母職,將真理教導摩西,將神的價值觀、原則、優先次序等教導下一代,卒建立了一位偉大的屬靈領袖出來!── 蘇穎智《出埃及記──出死入生之路》 【出二10 她給孩子起名叫摩西】 默想:“孩子長大了,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裡,就作了她的兒子。她給孩子起名叫摩西,說:‘因我把他從水里拉出來。’” 為了控制以色列人的數量,法老向埃及百姓下達了慘無人道的命令:“把(希伯來人)所生的每一個男孩都丟到尼羅河裡去,讓所有的女孩存活。”(參出1:22)這種背景下,一個利未人“生了一個兒子”,藏了三個月後,把他裝在蒲草箱裡,“擱在尼羅河邊的蘆葦中”。有意思的是,前往尼羅河洗澡的埃及公主意外地發現了這個男孩,由她出資,孩子的母親以乳母的身份繼續撫養孩子。“孩子長大了,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裡,就作了她的兒子。她給孩子起名叫摩西,說:‘因我把他從水里拉出來。’”(參出2:1-10) 法老最怕以色列人因強盛而擺脫他的控制,所以才四處屠殺他們的男孩(參出1:9-10)。孰料,他的眼皮底下卻有一個將要與埃及人抗衡的希伯來人正在成長。公主隨意給摩西起的名字,卻預示了他日後的工作——把希伯來民族“從水里拉出來”。神實在幽默! “深哉,神的豐富、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他的謀士?誰先給了他,使他後來償還呢?”(羅11:33-35)── 李世崢《出埃及記讀經劄記》 【出二10】「孩子漸長,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裡,就作了她的兒子。她給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說:“因我把他從水里拉出來。”」 摩西——從水里拉上來,即由死得生的表示。── 賈玉銘《出埃及記要義》 【出二10誰立的首領】「因我把他從水裏拉出來。」
人只看見人的權威,承認地上人所立的領袖。 【法老的女兒做了摩西的養母】法老Amenhotep 第二的女兒名叫Hatshepsnt ,就是收養摩西的。後來,她的異母兄弟T hotmes第二娶她為妻,她就做了埃及國的王后,國政實操權在她的手裡。Thho
tme s第二死後,他的兒子T ho tme s第三接位,他輕視他的母親Hatshe,psnt有二十年之久,但權仍舊操在Hatshepsnt的手裡,如同中國的慈禮太后。Hatshepsnt死後,T ho tnes 第三仍作王三十年,他是埃及史上最有作為的皇帝。 王后Hatshepsnt既收摩西為養子,就使摩西能以受到埃及最完備的教育,因為王后很愛摩西。歷史告訴我們,摩西在四十歲以前,已在埃及的軍政兩界握有大權,並且他頗有得王位的可能,因為他是王后的養子。但摩西薄此而不為,他愛他的弟兄以色列人,他專心向著神。這種宗族觀念和宗教觀念必是從他的母親而來。照太書二章九節、十節看來,摩西進王宮的時候,諒已會說會走,懂得人事了。希伯來書說他母親是個大有信心的人,他就在他生身母親的奶養薰陶之下,從小奠定了信仰的根基。長大的時候他不貪罪中之樂,神就因此選中了他。──
趙世光 【出二11~15】許多有學問有才幹的人,專靠自己的本領,用自己的方法去做神的工作;他們不肯在神前等候能力,不肯靜聽神的聲音,結果因為自己的力量太大,反而阻擋了神的作為。那些軟弱無能的人,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智慧有限,就肯順服神,隨從祂的旨意,謙卑的仰望主。同時,神要藉著這一切來見證自己是信實可靠的,以致叫世上的智慧人羞愧,叫凡有血氣的一個也不能自誇。正如經上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我不是說人有學問不好,我乃是說我們的天賦恩賜與學識應當經過十字架的對付,那就好了。反過來說,你若靠自己的學問,而忽略了倚靠主,祂寧可不用你,而用沒有學問單倚靠祂的人。──
趙世光《聖經寶藏》 【出二12「他把埃及人打死了。」】 匹夫之勇只逞一時的英雄,終久必定失敗。摩西有優越的地位,為救拔他的弟兄,以悲憫之心而有滿腔熱血。當時他要打死埃及人,甚至還仔細左右觀察,不要給人發現,免得法庭裡受攻擊。但是他懼怕的心裡仍立即使他離開同胞的困境。神救贖的工作究竟不能以人力來促成,因為沒有持久的力量。許久的年月逝去了,神逐步除去摩西的力量、決心與抱負,好似將水分一滴滴的攪幹。當摩西感到完全無用的時候,神才可用他發揮神大能旨意的力量。 裡面的埃及人——我們會應付我們裡面的埃及人,以兩三個嚴重的打擊想除去我們的欲念脾氣。起初我們還算容易制勝,結果在裡面的埃及人好似更加兇猛,無法抵禦,自己不是他們的對手。 外面的埃及人——我們也想對付一切外面的陋習惡行。起初我們還能以迅速的方法站立得穩,但是最後埃及人得著勝利,我們只有逃跑。 不,我們也需像摩西那樣在米甸曠野四十年學這功課,只有神的靈才可勝過世界的靈。在曠野中的寧靜、連續的失敗以及內心的失望,我們就知道自己的無能,那時神是我們的一切,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邁爾《珍貴的片刻》 【出二12】「他左右觀看,見沒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裡。」 “左右觀看”——沒有往上觀看;“見沒有人”——也未見神,(2:12)竟然動了手;這是只憑他的知識眼光,沒有等候神的時候了。當日亞伯拉罕因不等待神的時候,娶妾生子(創16:l-6);雅各不等待神的時候,用欺詐的手段,奪長子名分(創27:5-19);此時摩西亦未等候神的時候,只憑自己的眼光行事,這是多自是阿!──
賈玉銘《出埃及記要義》 “他左右觀看”——摩西卻沒有往上看。【比方】某人命兒子同往田中偷玉糧,兒子心裡難過而且懼怕,很不願意,無奈父命難違,只得免強聽從,他們到了田裡,擘下好些玉糧穗子,預備往口袋中裝的時候,父親就以為有人來了,遂即攀上靠近的籬笆,四面窺看,不見有人,就趕快跳下,又裝穗子。兒子正撐著口袋的時候,就低聲說,“爹啊,有一處你忘了看”。父親就大大地吃了一驚,慌忙跳起來說,“是何處呢”?兒子就用手指天,父親立時醒悟,說,“兒啊,是的,我把神忘了,倒出玉糧,我們回去吧,再不要偷人的了”。 摩西的意思雖好,法子卻不善。(一)不是神的救法,(二)不是神的時候。【比方】亞伯拉罕娶夏甲(創十六2注)。“就把埃及人打死了”——我們不可用血氣的辦法成全神的事。【比方】孟夫子說,宋國有個人憂愁他田裡的苗不長,他就將苗都往上拔了一拔,匆匆地跑到家中,告訴人說:“今天我見田苗不長根是憂愁,我想了一個法子,幫助它長了”。他的兒子聽見這話,就急忙地跑去看看,見那被拔的苗已經枯槁了。泰西有某女孩看見園中許多花兒還沒有全然放開,就把好些花苞一一擘開,有人見她這樣行,就責備她說:“咳,你是做什麼呢”?女孩回答說:“我是幫助花兒開”。照樣,我們幫助神的時候,也是往往壞神的事,像摩西所行的一樣。(也有注釋家以為本節的意思說,“摩西左右觀看盼望有人拯救”。參賽五十九16,六十三5)。── 丁良才《出埃及記註釋》 當摩西看見同族的弟兄被埃及人欺侮時,便將對手打死。他在動手前,他的眼睛「左右觀看」(出二12),看沒有人,遂置人於死地。單單左顧右盼是摩西的眼睛有毛病。俗語云:舉頭三尺有神明。摩西沒有向上看。基督徒不必向上三尺看,只要從頭腦下來二尺,心中有神就夠了。摩西只是左右觀看,結果神罰他到米甸沙漠中度過四十年。讓他的眼睛從左右觀看,改為抬頭望天。抬頭望天是基督徒的本色和立場。凡事仰望掌管萬有的神,讓祂負最後的責任。――
寇世遠《屬靈的耳目》 【出二12摩西失敗的主因是「觀看左右」】他有一天看見一個希伯來人被埃及人欺打,他觀看左右沒有人就將那人打死藏在沙土裡。當他觀看左右沒有人的時候,卻不知道上面有神在監視著他,只知道看左右的人,而卻不看上面的神,這行為正像做賊的人。有一個故事說:一天有父子二人同上山去,山上栽種許多農作物,父親看見四面無人,賊心頓起,吩咐兒子說:你在這裡看著,我去偷甘薯,若有人來。你就告訴我好讓我逃走,孩子答說好,父親就去偷,一會兒,孩子說有人來了,人來了,父親害怕,趕快逃走,過了一刻父親又去撿,孩子又說人來了,人來了!這樣連續數次,父親都撿不到一點東西,生氣的向小孩說:「根本沒有人來,你怎麼大驚小怪的說人來了呢?」孩子從容不迫的說:我上主日學時,老師告訴我說,當左右沒有人、看見的時候,上面有神在監視我們,這個父親頓時醒悟,從此痛改前非!──
無名氏《蘆荻中的嬰孩》 【出二12-14
摩西公義、正直,但好心未能得到好報;你怎樣面對誤解,仍服事誤解你的人呢?】 摩西在打死埃及人以前,曾小心看清周圍沒有人才下手。但是事實上,他還是被別人看見了,不得不逃出埃及。我們有時以為沒有人看見,又未被人當場發現,做錯了事也可以逍遙法外。但是無論早晚,做錯了的事總會被人發現(參太10:26),正如摩西一樣。即使在今生我們沒有被人發覺,仍然要面對神和祂的審判。──《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二15
流落他鄉並非都是遠離神,而往往是神帶領的一個步驟;我的前路尚未明朗,我會…… 摩西打死埃及人,怕受懲罰,逃往米甸。四十年以後,才能被神使用。不過他因為信靠神就不怕王怒(參來11:27)。我們可能因為闖了禍,覺得被遺棄,孤單無援,親朋遠離。但儘管懼怕,卻不要自暴自棄。不管自己過去是怎樣的灰暗,前途是怎樣的不明,你總要像摩西那樣,相信神必拯救。──《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二23~24】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苦的時間約有一百五十年,可惜他們在受苦之初沒有求告神,倘若及早求告,或者可以少吃幾年苦楚。但他們直到苦得不堪的時候才求告耶和華,以致白吃了許多年的大苦
,這是很不上算的。這是很不上算的。著名的非州開荒佈道家李文司敦會在極大的痛苦中試煉一口氣讀完聖經四遍,在全部聖經中,他頂愛讀出埃及記。他佩服摩西的為人,他到非洲去傳道,就是深受摩西的影響。由此可見本書在聖經中的地位。──
趙世光《聖經寶藏》 【出二23~25以色列呼求神】 在竭力的禱告中轉向神,每每不是最後的希望,而是承認絕望。一個故事說到當一隻船正在被狂風惡浪衝擊時,一個在驚怖中的女人對那路過的船長說:『船長啊,還有甚麼希望嗎?』船長答道:『我們唯一的希望在乎神。』她臉色變得蒼白,喘凓氣說:『真是那麼糟嗎?』事實常常是連基督徒也容易說出對禱告期望甚微的話。 但是以色列人像其他許多人那樣,發現當他們記起神時,神便顧念他們;這是人性和神的屬性的典型的例子,因為祂永不忘記我們。──《每日研經叢書》 【出二23-25
神對人的拯救有祂的時間和方式,但人的懇求必定能獲得神的憐憫…… 】 神未必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刻施行拯救。祂早已應許領希伯來人離開埃及為奴之地(參創15:16;46:3-4)。百姓等候祂履行應許,已有很長的時間,不過神深知拯救的時機,會在最恰當之時採取行動。你若覺得苦難太深,似乎被神遺忘,請你切記,神所安排的時候,往往不是我們所能估計的。──《靈修版聖經註釋》 【出二章 在平淡的生活中經歷神】在四十年的過程裏,摩西默默的在米甸的曠野接受神的造就,神沒有給他什麼特殊的經歷,很平凡的讓他在那裏牧羊。但是在牧羊的生活裏面,就鍛煉了他屬靈生命的品格。我非常難以忘記有一位弟兄曾經交通過的事,那位弟兄曾在海南島放過羊,他說在放羊的時候,有些羊很聽話,有些卻不太聽話。那不太聽話的羊要怎麼辦呢?他起初的時候不大領會,不聽話的,他就拿起棍子來狠狠的打一下,豈料一打便把羊的腳骨也打斷了,因為羊的骨頭是非常脆弱的。經過這件事後,弟兄就說神讓他學了一樣功課,就是不能粗暴的對待那些羊。同樣的在神的兒女當中,也不能用粗暴的心思和態度來處理問題。——王國顯《容我的百姓去—出埃及記讀經劄記》 【懷恩早禱】 經文默想:出埃及記
2 5 法老的女兒來到河邊洗澡,他的使女們在河邊行走.他看見箱子在蘆荻中,就打發一個婢女拿來。 6 他打開箱子看見那孩子,孩子哭了,他就可憐他,說,這是希伯來人的一個孩子。 9 法老的女兒對他說,你把這孩子抱去,為我奶他,我必給你工價.婦人就抱了孩子去奶他。 10 孩子漸長,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裡,就作了他的兒子.他給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說,因我把他從水裡拉出來。 13 第二天他出去見有兩個希伯來人爭鬥,就對那欺負人的說,你為甚麼打你同族的人呢。 14 那人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我,像殺那埃及人麼。摩西便懼怕,說,這事必是被人知道了。 15 法老聽見這事,就想殺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 16 一日他在井旁坐下,米甸的祭司有七個女兒,他們來打水,打滿了槽,要飲父親的群羊。 17 有牧羊的人來把他們趕走了,摩西卻起來幫助他們,又飲了他們的群羊。 21 摩西甘心和那人同住.那人把他的女兒西坡拉給摩西為妻。 23 過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作苦工,就歎息哀求,他們的哀聲達於 神。 24 神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 25 神看顧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的苦情。 個人禱告感言 神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神看顧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的苦情。出埃及記2:24-25 讚美無時無刻看顧我們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感謝祢垂聽我們的禱告和哀求。感謝祢賜我們父母與子女的那份愛,和兄弟姊妹之間的情。在親情中,一切都是美好,美善,美麗和俊美的。感謝祢讓我們住在祢裡面,祢也住在我們裡面,叫愛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在愛裡沒有懼怕,在愛裡就沒有恨,在愛裡就活出無所畏懼的信心來。 感謝稱頌天父,祢把我們從黑暗中拉出來,讓舊事已過,又賜我們一個新的早晨,賜我們一個新的開始,是豐盛而有意義的一天。感謝主把我們從水深火熱中拉上來,在疫情、天災人禍、並各樣病痛和苦難中領我們到祢的懷中。感謝祢應許赦免我們的一切罪孽,醫治我們的一切疾病。祢會救贖我們的命脫離死亡,以仁愛和慈悲為我們的冠冕。祢又用美物,使我們所願的得以知足,以致我們能如鷹返老還童,振翅高飛,領受不再一樣的一天。 感謝讚美主耶穌,人的盡頭,就是神的起頭。感謝祢應許我們,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主耶穌我們信,但我們的信心不足,求祢來拉我們一把,讓我們能從新站起來。感謝祢讓我們透過浸禮,能在眾人面前見証我們與基督祢同死、同埋葬、同復活,經歷從水裡起來時,天上有聲音說,我們是祢所愛的,是祢所喜悅的肢體,是祢家裡的一員。 求主耶穌憐憫我們,赦免我們信心的軟弱,在面對不如意的時候、在面對挫折的時候、在而對環境和魔鬼的迫害時,我們就不甘心,內心就充滿著悲哀和埋怨。我們甚至屈服,作了魔鬼的奴僕,成為不義的器具,羞辱主祢的名,叫別人跌倒。 聖靈求祢幫助我們曉得真理,建立堅定的信心,深信凡事都有天父的美意,知道天父一定聽見我們的哀聲,天父一定記念祂與我們所立的約。天父必定看顧我們,也清楚知道我們的苦情。知道一切都不是巧合和好運,乃是聖靈祢時刻的陪伴和幫助。 求聖靈賜我們智慧去行事,保守我們不版情緒和衝動牽引我們的行事為人,幫助我們不會塞住憐恤的心,以愛做出發點,以愛作終點。叫我們常存盼望,無論環境多麼艱難,我們的眼睛都不要看環境,單單憑信心仰望天父,耐心等候祢顯出奇妙的作為,使不可能的事成為可能。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