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出埃及记第三十四章拾穗

 

【出三十四1「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你摔碎的那版一样;其上的字我要写在这版上。」

         “你要凿出两块石版”——先前的石版是神的工作(三十二16),人犯罪后虽得赦免,总是受亏损。“和先前你捧碎的那版一样,其上的字我要写在这版上”——(申五6-2213111-4),石版上所写的话,就是十条诫命(28,申十4)。──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本书20章所记为适用于全人类的“伦理十诫”,本章所记为“敬拜十守则”,着重敬拜神的律例。参二十1注。内容虽超过十条,但归纳后可以得出以下十个敬拜的原则:1.不可拜别的神(14节);2.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17节);3。凡头生的都是我的(19节);4.不可空手朝见我(20节);5.六日要工作,第七日要安息(21节);6.一切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以色列的神(除酵节、七七节和收藏节;23节);7.不可将祭物的血和有酵的饼一同献上(25节);8.逾越节的祭物不可留到早晨(25节);9.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26节);10.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26节)。这些原则都是百姓在敬拜神的事上应遵守的例。──《启导本圣经脚注》

  你要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你摔碎的那版一样 先前摔碎的那两块石版,不论是石版,或是字,都是出于神的工作(参看廿四12,卅一18,卅二1516)。但这重造的法版,却是要摩西去凿出两块石版来(参看申十34和本章4节)。

  其上的字,我要写在版上 这里和本章28,以及申十24都说是神将字写在版上,而本章27节却说是摩西的。──《中文圣经注释》

         凿出:第一次立约的法版是神亲自制作的,而第二次立约的法版则是摩西凿出来的,在这一点上存在差异。从而第二次法版跟第一次法版比起来,减少了许多神性的权威和威严。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的一样。摩西受命凿出两块石版(参出三十二16),根据2728节,他又要在版上亲自写上「这约的话」,亦即是十诫。我要写,依照2728节看来,写字的是摩西,本节则说神要亲自写出来;叙事者不认为两者互相矛盾。对他来说,两段经文是用不同方法描述同一连串的事件,意义绝对相等。这观点显出坚定的神学立场,深信妥拉是神心思和本性之表达,同时证明机械化地按照字面解释这几句话,是不必要的。任何关乎「神书写」的解释一定得同时留有余地,承认「摩西书写」是同样真实的。我们或者可以将这立场归纳,应用在全本旧约之上。前面有关神和法老的形容,是个完全类同的例子。圣经说神使法老的心刚硬(出四21)、法老使自己心硬(出八15),又说法老心硬,却绝口不提使他如此的媒介(出七13)。──《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4复造石版:上次是神自己预备石版,今次却是摩西凿出石版,但今次也是由神亲手将十诫写在石版上(38)。这表示神已赦免以色列,并与他们恢复关系。──《串珠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9这段经文在描述神垂听摩西的代求,以及他自己求神显现给他看之后,神吩咐摩西要去凿出两块石版,和他先前摔碎的一样,于第二天早晨上西乃山去,并要他限制山边不可有人畜。摩西照遵行。在山上,神于云中降临,摩西就求告神的名,而神却将祂的圣名、荣耀的特质、公义又慈爱的本性、赏罚分明的真切,都宣告了出来。摩西急忙伏地下拜,并求神与他们同行,赦免他们一切的罪过,且以他们为其产业。──《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35约的重订:在前约中 19-24章), 摩西担任约的中保,在神与百姓面前将约确立。但在今次约的重立,神只在摩西面前宣告和百姓立约,他们未有参与任何仪式。──《串珠圣经注释》

  这章圣经是学者争论极多的一章。最大的难处乃在142728等节的说法,给人的印象为卅二19摩西所摔碎的法版,现在重新颁赐,而且把那约更新了。那么,这一章就应包含十条诫(二十117)和约书(二十23~廿三19)了。或者,最少都要包含二十117的诫命了。可是,全章内容和二十章相比,又迥然不同。进一步说,1027节都说立约,却又见不到像廿四章的立约仪式。更进一步说,28节说「十条诫」,即原文的「十句话」,而明显的,全章,或单就14节算起到26节,都不止十句话或十条诫。问题究竟在哪里?有一些学者,虽然同意本章所说的诫命与二十章的诫命无关,却认为卅四章确有十条诫命。他们所列出的十条诫命,胪列如下:

  (1)不可敬拜别神(14节上)

  (2)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17节)

  (3)凡头生的都是我的(19节上)

  (4)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20节下)

  (5)你六日要作工,第七日要安息(21节上)

  (6)你们一切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收割节、七七节、收藏节;2223节)

  (7)你不可将我祭物的血,和有酵的饼一同献上(25节上)

  (8)逾越节的祭物,也不可留到早晨(25节下)

  (9)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26节上)

  (10)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26节下)

  以上的「十条诫」,当然是漏去了好些「话」,特别是1516节的话。退一步说,纵令这「十条诫」成立,其内容和二十117节的诫命相比,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许多学者就称这章的诫命为礼仪的诫命。──《中文圣经注释》

         恢复立约——第二个法版:本章记录了由于金牛犊事件破裂的神和以色列之间的立约关系重新得到恢复的场面。神给他们制造了两块新的写有十诫的法版。从立约的内容上,再次强调了第一次立约时所赐的后半部分(23)。因此这不是新的约,而是第一次立约的恢复和确认所以第一次立约时的所有律法都照样有效,而且在本章的结尾部分(34:29-35)所描写的摩西下山时脸上出现的光彩,预表所有的信徒作为天国之民将拥有的荣耀。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更新的盟约:本章叙述新石版的赐子、神名字的宣告、盟约的订立,又列明盟约所作的要求。以惊人的措词结束全章的附记,形容摩西与耶和华的亲密交通产生了可见的效果。

  这段经文亦引发了一些问题。部分学者相信本章不是前面所立盟约的更新(以色列毁约,所以盟约必须更新),而是同一事件的又一个的记载。他们若认为第一个记载(出十九~二十四)是基于 E 典,本段便是来自 J 底本。然而本章1节以及申命记九章、十章,都坚持原来的盟约曾经更新。这种「更新」,可能就是观念多有重复的原因,但字句却没有重复(例子包括了57节神的启示,以及1225节的盟约条款)。前者和摩西早期的异象有很多相类之处,后者自然和「约书」(出二十~二十三章)有不少平行的地方。第10节有点奇怪,不像出埃及记二十章和申命记六章般引述「十言」。然而28节毫无疑问地肯定了十诫的存在,我们亦在出埃及记二十至二十三章遇见过类似的暧昧之处,不能确定盟约条款究竟是「十言」,还是全本的「约书」。若将「约书」视作「十言」的延伸和注解,冲突便不存在了。盟约条款是关乎神和人的启示,并非一系列硬性的法律规章。这个盟约律法很可能一开始便有几个较短,但互不冲突的公式或校本同时存在。如此一来,我们便不必试图从三十四章1126节,拟制和出埃及记二十章、申命记六章「伦理十诫」平行(出二十三章才是真正的平行经文),甚或与其竞争的「礼仪十诫」,作为恢复和更新盟约的基础(出三十四27)。挪士对整个问题的处理最是精辟:他指出两套律法即或有不同重点,在基本神学方面却毫无冲突之处(正如二十章的十诫和二十~二十三章的约书之间也没有冲突)。无论如何,若果「十言」虽未明言,但已在本段背后的假设之中,问题便不复存在了。亦有人试图基于现有材料,生硬地制造另一个「十诫」;详情请参看海厄特。──《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2「明日早晨,你要预备好了,上西乃山,在山顶上站在我面前。」

         “明日早晨,你要预备好了”——神给摩西预备石版的工夫。“上西奈山”——就是摩西从前朝见神的地方(十九20,二十四1218)。──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出三十四2~3这两节的话,是要摩西在第二日早晨就上西乃山见神,并吩咐遍山都不可有人或牲畜,像在十九1213的限制相类。有关西乃山,请参看三1「神的」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26,Name=1}。──《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3「谁也不可和你一同上去,遍山都不可有人,在山根也不可叫羊群牛群吃草。”」

         “谁也不可和你一同上去”——这一次,连约书亚也不能同摩西上山(二十四13,参三十二17),这无非是因为神特要将自己的荣耀显现给摩西看(三十三21-23)。“遍山都不可有人”——头一次神也这样吩咐摩西(参十九1213),但这一次的吩咐越发严紧。──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谁也不可……上去:体现了神的圣洁,不能与罪恶同在。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也不可叫羊群牛群吃草」全座山在神降临于其上之时称圣的规矩,显然和上次一样(出十九1213)。——《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4「摩西就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的一样。清晨起来,照耶和华所吩咐的上西乃山去,手里拿着两块石版。」

         “摩西……上西奈山去”——(1-3)。──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西乃山:<3:1, 绪论,申命记与山>。──《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出三十四4~5摩西就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一样 请参看第1节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967,Name=卅四1}

  宣告耶和华的名 如果从上文读下来的话,这句话给人的印象乃是,神和摩西一同宣告耶和华的名。现代中文译本翻成「宣告他的圣──耶和华」,则给人的印象是神在宣告祂自己的圣。其实,这句话的原文,和创十二8末句的原文完全相同。在那边的和合本译文是「求告耶和华的名」,何以这里又不照译?按原文直译的话,乃是「他就呼叫神的」。这是摩西在呼叫!──《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5「耶和华在云中降临,和摩西一同站在那里,宣告耶和华的名。」

         “宣告耶和华的名”——(十九19),就是宣告祂的神性和圣德(6-7)。【比方】。面给眼睛表性,名给耳朵表性。──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在云中:云象征神的临在(33:9)。神不仅通过白云,还通过火和烟(15:17)、暴风雨(38:1)、微小的声音(王上19:12)等显明自己的临在。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宣告耶和华的名」耶和华的表达了祂一切的所是、所为,这话的意思就是宣告神拯救的作为。这亦是新约时代 ke{rygma「报信者之信息」一字的意义(和合本一般译作「所传的」)。神在此自我启示,向摩西宣告祂的自我(与二十2之「十言」引言,和三十三19相同)。认为宣告不过是指摩西公布关乎神的信息,而非神向摩西作出宣言的看法,甚不可信,耶和华用第三身向人启示虽然罕见,却并非绝不可能。然而海厄特则认为这句话应当译作「摩西求告耶和华的名」,而将神的自我宣言留待第6节开始。——《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5~9宣布耶和华的名:33:19节的应许,在这里神宣布自己的名。神与自己的百姓立约,或者更新约的时候,常常以宣布自己的名字的形式进行启示。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出三十四5~10神荣耀的显现:神这次显现与19章所记载的显现相似,同样是摩西独上西乃山顶,与神会面,百姓同样不可接近那圣山。神这次在云中降临,与上次在火中降临,亦是大同小异。──《串珠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6 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

         “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或作“在他面前经过宣告说”(文理译本参三十三22-23)。──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神宣告祂是有怜悯的神,而祂的恩慈怜悯已在祂赦免百姓拜金牛一事上证明出来。旧约常用类似本节的字眼描写神的属性(参串),这表明一个事实:神的本性就是爱。──《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耶和华:为了强调其名字的意义,让摩西体验随后的启示(3:13-15),所以在这里重复了两次。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出三十四6~7“宣告说……”——神的美德包括七种:(一)有怜悯;(二)有恩典;(三)不轻易发怒;(四)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五)为千万人存留慈爱;(六)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七)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前六条显明神的怜恤,后一条显明神的公义。──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 和合本将原文的动作,完全抛弃了。现代中文译本则能极为活现的表达出来。该译本是:「于是神从摩西面前经过,宣告说:」

  耶和华,耶和华……直到三四代 这两节宣告的话,是将神的圣名、特质、本性及其与人的关系和关注,表显无遗了。请参看三1415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43,Name=14}。──《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67 神的属性和祂有意惩罚三、四代】摩西想要认识「神的道」(三十三13),在此所列的十三样神的属性(数目是按犹太传统),就是给他的答案。列举神祇属性的目录古时并不罕见。怜悯和正义虽是其中荦荦大者,大部分清单所注重的都是有关权能的属性,然而本段的焦点却在乎神的仁慈恩惠。圣经多次引用本段的清单(民十四18;尼九17;诗八十六15,一○三8,一四五8;珥二13;拿四4;鸿一3),以致形成某种信仰宣言。宣读神的特征可能在被掳之前已经是圣殿崇拜固有的一部分,犹太教礼仪沿用至今。本段虽然强调怜悯、不变,和祂爱的可靠性,却仍一清二楚地说明不顺从神的命令,足以祸延子孙(见:申五9)。惩罚三四代所表达的事实,是背 * 约能使全家担罪。换言之「三四代」是指全家在世的人。在金牛犊事件之后(三十二1935),这是有关集体性罪咎的鲜明警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7「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鸿一3),这也是因为耶和华是爱。神既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祂怎能赦免人的罪孽过犯和罪恶呢?无非是因为有代替者被神悦纳和罪人承认,方能成全这事,旧约书上祭祀的奥意就是预表神的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带出神另一本性,就是 的公义,故神也会追讨罪。

         「直到三四代」:是当时惯用的语句,有延续之意。──《串珠圣经注释》

         千万人……直到三四代:(20:4-6)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启示的要点主要说祂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这两个特点可参看三十三19,本段又加上了「慈爱」和「守信」两个描写盟约关系的典型字眼;「守信」和合本作「诚实」)。这里和二十章5节一样,同时又提到了神本性的另一面:祂在赦罪之外,亦会惩罚罪人。神的自我启示,在盟约更新的背景中有更深的意义;以色列得蒙赦罪反映出神恩典的奇妙。直到三四代,是个表示延续的典型闪族用语(参二十5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2,Name= B 十言(二十117})。——《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8「摩西急忙伏地下拜,」

         “……急忙伏地下拜”——神的荣耀使摩西觉悟自己的卑微。──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出三十四8~9摩西急忙伏地下拜 在神宣告祂的圣名、特质、本性及其与人的关系和关注后,摩西惟一而且是正当合宜的动作,就是急忙伏地下拜了。此外,他也很适切的作了以下三个祈求:(一)求你在我们中间同行;(二)求你赦免我们的罪孽和罪恶;(三)求你以我们为你的产业。──《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9「说:“主啊,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在我们中间同行,因为这是硬着颈项的百姓。又求你赦免我们的罪孽和罪恶,以我们为你的产业。”」

         “我若在祢眼前蒙恩”——(三十三1217),这“若”字或作“既”字解,意思说,我既在祢眼前蒙恩,求祢不但赦免我们的罪,在我们中间同行,求祢也以我们为祢的产业。“求祢在我们中间同行”——(三十二12-14注)。“因为这是硬着颈项的百姓”——神不愿意同去,因为以色列人是强项的百姓(参三十三3)。摩西却正因这缘故邀求神与他同去。

         “……我们的罪孽”——本来是百姓的,摩西将自己和罪民同列。【比方】尼西米(尼一7),但以理(但九59)。“以我们为祢的产业”——耶和华是信徒的产业(诗十六5,七十三26,一百一十九57,一百四十二5),信徒也是耶和华的产业(申四20,九2629,三十二9,诗三十三12),摩西四次替百姓祈求:第一次,注重百姓的危险(神要灭绝他们,三十二11-14);第二次,注重百姓的罪孽(他们的罪孽极大,三十二30-34);第三次,注重百姓的缺乏,(求神同行,三十三12-17);第四次,注重百姓的前途(求神以百姓为自己的产业,三十四8-9)。──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摩西背后指的,其实就是拜金牛之罪;这节所用的字汇都复述上两章所有重要的主题:「在你眼前蒙恩」,「在我们中间同行」,「硬着颈项的百姓」,「罪孽和罪恶」,和「你的产业」。──《串珠圣经注释》

         赦免我们的罪孽和罪恶:重复了32:32节的祷告。因为罪是神和人类之间的最大障碍,所以摩西首先希望得到赦罪的保证。 你的产业: 产业的希伯来文是“传接”、“继承”、“遗产”、“所有”的意思。产业意味着属神的百姓。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出三十四10「耶和华说:“我要立约,要在百姓面前行奇妙的事,是在遍地万国中所未曾行的。在你四围的外邦人就要看见耶和华的作为,因我向你所行的是可畏惧的事。」

         “耶和华说:我要立约”——意思说,我要重新宣告我所立之约的要端。“行奇妙的事”——(1)。【比方】使约旦河水断绝(书三16-17),使耶利哥城墙塌陷(书六20),降大冰雹打死仇人等事(书十11)。“可畏惧的事”——(申十21,诗一百零六22,一百四十五6)。──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未有提及神的同行,即摩西在9节所求的,但却提到神要与他们再立约,使外邦人知道神将他们分别出来(参33:16),而涌出颂辞赞美神奇妙的作为。──《串珠圣经注释》

  我要立约 原文所用的动词是分词,表明即将进行而尚未做的。因此,这约就并不单指把西乃所立的约更新,乃是申明神决定要为祂的百姓所要做的。

  要在百姓面前行奇妙的事,是在遍地万国中未曾行的 这是类似出埃及前向摩西所宣告的(三20)。但那时是指要向埃及行奇妙的事,而这里却是指即将在旷野和在迦南行的。有关奇妙的事,请参看三20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52,Name=20}未曾行的,原文的字根是「创造」,其主格惟用神或神。因此是表明神在遍地万国和外邦人中,要创造新事的含义。──《中文圣经注释》

         奇妙的事……未曾行的:指微弱的以色列百姓征服强大的迦南人时,神所行的(2:26-3:17;3:16,17;6:20;10:14)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我要立约。神不但应许立约(动词的时态并不明确),更略述从神从人两方面看,这约包括了什么。世俗的赫人帝国条约,尤其是强国和藩属之间的「宗主条约」,亦有同样特征(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讨论,可参看曼登豪)。行奇妙的事,这个希伯来字眼也曾用来形容埃及所受的十灾(出三20)。神要行可畏惧的事一语,解释了它在本节的意思(译作「令人懔然敬畏之事」更佳)。神这时要做的也和祂在埃及所行的一样,同时是审判和拯救的作为。神一切所为,在本质上都包括了这两方面。对基督徒来说,十字架也彰显了这种双重的特质:人不是因之而称义,就是因之而定罪。──《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0~11盟约导言:这两节最好似乎是合在一起读。不宜依照 RSV 11节另开新段。──《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0~17这段经文是神对摩西宣告,祂将要与以色列人以立约般的坚定,来施行万国万民看为创新的奇妙大事。这些神迹奇事是使以色列人都畏惧的。为这原因,神切戒以色列每一个人,都不可和神将要赶出的迦南地七族的居民,并他们的神立约,因为神是忌邪的神,名为忌邪者。相反的,乃要铲除一切的偶像和敬拜偶像的地方。至于不可与那地居民立约的原因,除了免得忌邪的神之嫉恨怒气外,也为免使以色列人随他们的神行邪淫,吃他们的祭物,和娶外邦女子为媳,以致使儿子去随从媳妇敬拜外邦神。还有,就是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1「“我今天所吩咐你的,你要谨守。我要从你面前撵出亚摩利人、迦南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

         “我今天所吩咐你的,你要谨守”——就是神在1226节所吩咐的,神不必重提十诫,因为这些诫命神特特地写在两块石版上交给摩西(28)。“亚摩利人”——本节的族名和三817节的名字一样(二十三23,三十三2),在申七1,书三10二十四11节还有革迦撒人。──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参三8.以色列人不可和任何迦南地的人立约,准他们居留;要毁灭一切的偶像,免得去拜其他神只。──《启导本圣经脚注》

  我今天所吩咐你的 原文吩咐是用「诫命」的字根,而是单数,并且由这里一直到26节的都是单数。因此,一般学者都把这节直至26节,认作是神对以色列每个个别的人所颁的诫命。

  亚摩利人,迦南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 请参看三8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33,Name=8}。撒玛利亚抄本和七十士译本,均在此名单上加了「革迦撒人」,以凑足通常所称的迦南地七族的人。──《中文圣经注释》

         你要谨守:坚守与神之间立的约的意思(19:5,8;24:3)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我要从你面前撵出」本节将驱逐迦南人和将地赐给以色列,解释为上面「奇妙的事」之含义。详举迦南人种的用意,不只是要列出民族的清单,更是借着成事之难,反映神迹之大(申四38)。然而胜利是有条件的,以色列必须遵守神的命令:这通常也是盟约导言下半部的主题。这些条件或条款就在下面列出,有时亦(可能是不当地)称为「礼仪十诫」(参出二十三)。——《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1~16以色列人须与当地居民分别出来,这是因为神「忌邪」的本性, 不能容忍百姓向别神敬拜(14)。以色列人也不许与当地居民立约、通婚,免得他们堕入拜偶像及行邪淫的试探中。这几节亦提醒他们绝不可重复拜金牛的罪行。──《串珠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2「你要谨慎,不可与你所去那地的居民立约,恐怕成为你们中间的网罗;」

         “不可与……那地的居民立约”——(参书九章)。“恐怕成为你们中间的网罗”——(15-16注)。──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不可……立约。既然与神立约,便不可与迦南人建立任何盟约关系。──《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2~13你要谨慎,不可与你所去那地的居民立约 请参看廿三3233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884,Name=廿三3233}。从这13节的话来看,可能也正如廿三32所说的,包含不可和他们的神立约在内。

  祭坛 指迦南人敬拜巴力的所在地(参看士六25)。

  柱像 参看廿三24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881,Name=廿三2426}

  木偶 这木偶,是指迦南人的生殖女神亚舍拉。通常是用柱竖立作为敬拜的对像,但也有栽种的树木(见申十六21)作为敬拜的对象的。因此,在先知书上常见的「各高岗各青翠树下」的字句,是表明敬拜巴力和亚舍拉的含义。现代中文译本就把这木偶译为「亚舍拉女神像」。──《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213 毁灭异教的崇拜物】这个重申顺服诫命是何等重要的段落,特别提到要毁灭各种各样的异教崇拜,* 祭仪圣物和偶像尤然。这也可能是针对金牛犊事件(三十二1935)作出的回应。应许之地的居民很明显有不同的神祇和不同的崇拜方式。以色列人绝不可受怂恿与这些人结盟,或崇拜他们的神。因此之故,一切外邦崇拜的迹象都必须铲除。执行这命令是极强信心的表现,因为当时人相信毁坏圣物大大冒犯神明,能够导致最严厉的惩罚。以色列人若是顺命,就证明了他们确实相信神能够保护他们不致受到报应。──《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12~17这几节所论的和二十三24-2532-33节一样。──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出三十四12~28盟约条款:这标题用起来虽然方便,对以下经文的形容也并非不正确,却当小心不可误解其含义。本段不论是形容新盟约还是复述旧盟约,「十言」都必须以某种形式出现(28节)。由于本段的材料酷似「约书」的内容(出二十一~二十三章),我们只得作出两者都是节录自同一个较大之整体的结论(申命记的律法材料亦源于此)。因此我们绝对不应以为这里列出了全部「条款」:它只是神要求的摘要而已。再者将本段形容为「礼仪十诫」,更是双重的误导。第一,经文必须大肆删改,才能达到十(甚至十二)的数目;若是承认平行的「十言」已经存在,便无须多此一举。第二,本段并非「大部分」,更非「完全」关乎礼仪,称之为「节期法典」更为贴切(平行经文可见于出二十三章)。节期必须每年三次,专为耶和华而庆祝;经文提出了一些守节必须的细节。安息日也算为节期之一。他们既为果物丰收而谢恩,便得包括初熟果子之节日(26节),并且谴责迦南生殖崇拜的法术和礼仪。起码有一个节期与神在往日历史中之救赎相连(18节;这是以色列宗教的特征)。「代赎」头生人畜的规条表面看来无关重要,其实也是基于这个救赎的大背景。──《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3「却要拆毁他们的祭坛,打碎他们的柱像,砍下他们的木偶。」

         “拆毁他们的祭坛,打碎他们的柱像,砍下他们的木偶”——在二十三24节神吩咐以色列人耍将迦南的偶像尽行拆毁,以色列人敬拜金牛犊以后,神吩咐他们也要坼毁迦南人的祭坛,砍下他们的木偶,敬拜假神的国度多有祭坛,这些祭坛有时设在庙宇中(王上十六32,王下二十一45),有时也设在别处。──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木偶”指迦南女神亚舍拉的像。亚舍拉为迦南主神伊尔之妻,也是“赐子观音”。她的雕像为迦南人所膜拜,敬拜的仪式且涉淫乱。──《启导本圣经脚注》

         亚舍拉是迦南人在巴力祭坛旁所竖立的木偶(参士6:25),她是个女神(巴力的妻子),司五谷及牲畜多产的幸运之神。──《灵修版圣经注释》

         柱像:(7:5)。木偶:希伯来文是“繁荣”、“福气”之意。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砍下他们的木偶木偶是通常立于巴力祭坛旁边(士六25)的圣树或木柱(后者可能代表树木)。这种彷佛「五月柱」(maypole,欧洲传统五朔节 May Day 中绕着跳舞的花柱)的柱子,代表拉斯珊拉(Ras Shamra)文献中的海之亚舍拉(Asherah-of-the-Sea)。她是迦南人的「幸运女神」。——《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3 亚舍拉柱】以不同但相关名字出现的女神 * 亚舍拉(和合本:「木偶」),似乎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巴勒斯坦好几个不同诸神系统中男性元首的伴偶。这些神祇计有 * 巴比伦风暴之神阿穆鲁(Amurru)、* 乌加列神明 * 伊勒,可能迦南神祇 * 巴力亦包括在内。圣经经常将亚舍拉描绘为立于祭坛不远处的圣柱(和合本:「木偶」)。仍受多神世界观影响的以色列人对她的欢迎程度,从西乃半岛西北部之孔蒂拉特阿吉鲁的一个碑文,就可见一斑:「耶和华与祂的亚舍拉」。

  砍下这些祭柱的命令,是外邦影响必须从国中除净的表征。这话亦接续了本段的主题:必须顺服「嫉妒之神」(和合本:「忌邪的神」)的诫命,祂不能容忍象征敌对神祇的事物,也不能容忍针对他们的崇拜(二十45)。──《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14「不可敬拜别神;因为耶和华是忌邪的神,名为忌邪者。」

         “……名为忌邪者”——(二十5注)。──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参二十4,5注。──《启导本圣经脚注》

  不可敬拜别神 请参看二十3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776,Name=二十3}

  因为耶和华走忌邪的神,名为忌邪者 原文忌邪又可译为「嫉妒」(请参看二十5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778,Name=二十5})。神既名为忌邪者,则不单对敬拜别神的人,会发出极端嫉恨的怒气,也对一切与敬拜事奉别神有关的事物,会不予宽恕,人要尽量的避开。──《中文圣经注释》

         忌邪的神:<6:15,忌邪的神>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耶和华……名为忌邪者」纳皮尔说得好,这法典独特之处不是在其内容,而是在其安排结构。譬如这句借着神专一关系的要求来阐明祂本性的话,就是二十章5节生动的注释和解说。——《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4神是忌邪的神】

中文圣经译为「神是忌邪旳神」一语,英文圣经旳原意为「神是妒忌的神」。但因为人的言语根本不够用,世上任何的语言根本不够用,世上任何的语言文字都无法将这句话旳涵义表逹得完全。不过中文译为「忌邪」,比英文译为「妒忌」好得多。

第一次题到「神是忌邪的神」,是在出埃及记二十章五节: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甚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 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

在这里提到「忌邪的神」,是与「偶像问题」有关系。神的意思是,严禁以色列人崇拜偶像,以免神被崇拜的权利被剥夺。 旧约还有五处经文题到神名为「忌邪者」,同时题及神严禁以色列人与当地的人有邪淫之举。

申命记六章十五节题到这句话时,也题到神的「怒气」。 约书亚记廿四章十九节则题到神旳「圣洁」配合祂的忌邪。

先知那鸿也题到神是忌邪的神(一章2节),同时题到神要向敌人「施报」。

从这几处经文中,我们对于「神是忌邪的神」一语的涵义, 能了解多少呢?

英文把这句话译为「神是妒忌的神」,事实上只译了原意的一部分的。中文译为「忌邪的神」,乃是避免读经旳人对于「妒忌」一词有所误解(中文圣经有许多地方译得比英文好,而且合乎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

照一般人的道德观念看来,「妒忌」总是不好的。圣经也教训我们不可妒忌,何以希伯来文的旧约竟有「神是妒忌的神」这一句话呢?

中文圣经把这句话译为「神是忌邪的神」,用「忌邪」二字代替「妒忌」,相信译经诸公已经呕了不少心血,才把本来的意思表达了一部分。

神是「克拿」的神

「妒忌」一词,原文是KANA,音似「克拿」,用在神方面,则为KANNA,即中文所译的「忌邪」。我们译之为「克拿」,是音义兼而有之,「神是克拿的神 」,旣克且食。让我来解释这两字的意义。

「克」(或写为克),取中国古哲争家的「相生相克」的深奥理论。「克」有得胜、制服、甚至毁灭的意味。神是一位对于祂不喜欢的一切有「克」的意向。

「拿」即擒拿。神不喜欢者,神即擒拿而严办之。 两字合起来,成为:神要克服与擒拿一切祂所不喜欢的人或物或事。在上述数处经文中,显而易见的事是,神克制偶像,擒拿严办拜像的人。

因此,中字译为「忌邪」一词,只说出神所「克拿」的一部分,但「克拿」一词,本来的涵义是不止这一种。我试试看尽我所能了解的来分析「神的克拿」,只要读者能领会,于愿足矣。

宗敎方面,神是「忌邪」的(克拿「邪恶」的人)

政权方面,神是「忌极」的(克拿「极权」的人;

社会方面,神是「忌独」的(克拿「独占」的人)

个人方面,神是「忌红」的(克拿「红透」的人

智慧方面,神是「克深」的(克拿自称懂得「深奥」 道理的人)

最后,在个人才干方面神是「克超」的(克拿所谓「超人」的人)。

── 苏佐杨

 

【出三十四15「只怕你与那地的居民立约,百姓随从他们的神,就行邪淫,祭祀他们的神,有人叫你,你便吃他的祭物,」

         异教人请以色列人吃饭,桌上摆有祭过偶像的肉,决不可以吃。保罗在《林前》8章也切切禁戒此事。──《启导本圣经脚注》

         「有人叫你(即邀请你),你便吃他的祭物」:涉及吃祭偶像之物的问题,保罗在林前8章也需处理同样问题。──《串珠圣经注释》

         行邪淫:指在多产和丰收的美名下,以性的放纵祭神的堕落现象。日后,这句话指祭祀外邦神的用语(代上5:25;106:39;4:12;9:1)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出三十四15~16“只怕你与那地的居民立约”——这两节推广12节的话(申三十一16)。与那地的人立约对以色列人有三种危险:(一)唯恐他们吃邪神的祭物;(二)唯恐他们与拜邪神的人联婚;(三)唯恐他们随从迦南的邪神,就行邪淫。【比方】所罗门(王上十一1-8)。“百姓随从他们的神,就行邪淫”——这是圣书里头一次称背约和拜假神的邪淫(耶三1-9,结十六15-22),古时人拜假神的时候往往也行淫乱的事(民二十五1-3,参利十七7二十56,民十四33)。──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12节所指的,主要是警戒不可与那地居民的神立约有关,与这两节才是不可与那地的居民立约。

  只怕你与那地的居民立约…… 若与那地的居民立约,以下就是那危险、网罗或陷阱的所在:

  随他们的神行邪淫 这邪淫,不单指属灵的败坏,去祭祀他们的神,惹动邪的神之怒气,也是属身体的败坏。因为他们在敬拜这些生殖之神的时候,也行淫乱的事,并且会因之而产生许多身体上,社会上和伦理上的病症和病态。

  有人叫你,你便吃他的祭物 论到这偶像之,新约基督徒的原则和以色列人的坚拒原则有异(请参看林前八113及徒十五29的劝告)。

  又为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为妻 娶外邦女子为媳的本身,本来不是主要问题,但因儿子会随媳妇敬拜外邦神,才是大问题。──《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6「又为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为妻,他们的女儿随从他们的神,就行邪淫,使你的儿子也随从他们的神行邪淫。」

         由于与外邦人通婚而带来的堕落,在整个旧约中造成恶劣影响(6:1,2;王上11:1-13;9:1,2;10:2-4)。同样,新约中也禁止与不信者的结合(林前7:39;林后6:14-18)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行邪淫」一般英译 play the harlot,「为妓女」。然而译作「犯奸淫」30可能更佳,因为本节意思是以色列不忠于「丈夫」耶和华。这喻象用得甚是贴切,因为本节的背景是禁止和迦南人通婚,加以巴力崇拜甚不道德,牵涉很多淫荡行为。——《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6 圣妓】这里可分好几个类别。「圣」妓所得的入息归庙宇所有。「祭仪」妓的宗旨,是透过性交的 * 礼仪来保证 * 丰饶。此外圣妓和祭仪娼妓,还有业余(如:创三十八)和职业妓女(如:王下二十三7)之分。祭仪娼妓在古以色列和近东其他地方,并没有确实的证据。迦南文献将娼妓算为庙宇人员,* 亚喀得文献亦证实有人献身终生在庙宇如此事奉。

  但本节所用的希伯来字眼虽然和亚喀得语「妓女」一词有关,却不能证明其中牵涉到宗教礼仪或祭仪的执行。这些娼妓其实颇有可能是庙宇聘请作筹款之用,但不给予女祭司的正式身分的。再者由于女子往往没有私人财产,当娼有时似乎是赚钱还愿的惟一方法。禁止将娼妓的入息带进圣殿的命令,可能正是针对新巴比伦(Neo-Babylonian)时代,雇用小区平民女子当娼之 * 伊施他尔神庙庙役的反应。这些女子的入息将会归为庙产。

  上述各点都是以色列和古代近东,有业余和职业圣妓存在的证据;但业余和职业祭仪娼妓的存在,则较难得到肯定。除非将一年一度的圣婚礼仪包括在内,否则美索不达米亚是否有祭仪娼妓,是不容易证实的。然而在伊施他尔(司性欲之女神)庙中事奉的娼妓,若说在丰饶祭仪中不扮演什么角色,却也是难以想象的。──《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17「“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

         此处特别禁止铸造偶像。也许因为当日以色列人铸造过金牛犊,针对此情况特别立下戒条。──《启导本圣经脚注》

  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 请参看二十45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777,Name=二十4}。──《中文圣经注释》

         这是重复了20:23节的话语。暗示本章中所立的约,恢复了第一次的约(24:3-11)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铸造神像」指用金属烧铸而成的神像。这禁令最是适切,因为铸造金牛犊刚发生不久,而且圣经也是用这个轻蔑性的字眼形容那牛犊(出三十二4)。这些金属神像究竟是耶和华的像(拜祭金牛犊的人是如此宣称,出三十二5)还是代表其他神祇,却没有定论。然而,至终来说这也不成问题,即使是拜祭称为耶和华的偶像,也不能算是敬拜耶和华。——《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7 铸造神像】考古资料证实,用铸模来大量生产神像是颇为寻常的作法,古代近东不少神祇的偶像都如此铸造。用各种金属或黏土造成的神像,可以售给私人,给他们在家中自设神坛(见:士十七45)。本节的禁令是进一步澄清二十章4节含义的具体例证,并且是针对三十二章24节金牛犊之铸造作出的。──《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17~26约的条款:虽然本处所记的没有以前那么详尽,这些条款的内容大致上与前约条款相同。这里的条款没有跟一定的规格编排而成,但绝大部分都涉及守节,包括安息日。──《串珠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8「“你要守除酵节,照我所吩咐你的,在亚笔月内所定的日期吃无酵饼七天,因为你是这亚笔月内出了埃及。」

         “你要守除酵节”——(十二15-20,十三3-10,二十三15)。“亚笔月”——(十二2注)。──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这里的经文与十三1213,及二十三12,1519几乎完全一样,故可参已有各节的注解。──《启导本圣经脚注》

         亚笔月相当于阳历三、四月之间。──《灵修版圣经注释》

  你要守除酵节 请参看十二1520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519,Name=2 守無酵餅節的定例 十二1520}

  亚笔月 请参看十三4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570,Name=十三4}。──《中文圣经注释》

         除酵节:指从逾越节开始的7天的庆祝(12:15-20)。这是纪念出埃及的节日。亚笔月:按犹太教月历是1,按民间月历是7,按现在的公历是3-4月。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除酵节,本节不用「逾越节」的名称(参25节)。理由可见于出埃及记十二章:逾越节严格来说不是「节期」,而是家庭式的礼筵。因为你是这亚笔月内出了埃及。不论是本章还是约书(出二十三15),除酵节都和出埃及的史迹息息相关,和农家时节殊无关系。因此代赎头生人畜加插在这个背景之中(20节)是十分合宜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8 除酵节】本节重申二十三章15节的诫命。本节把它包括在礼仪的十诫内,更增添其权柄(见三十四28)。──《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18~20这三节经文都是出自耶典,吩咐以色列人要在每年的亚笔月内,照所定的日期吃无酵饼七天,以纪念出埃及的事。又嘱咐以色列人要将头生的牲畜献给神。不是作为祭牲的牲畜,要以小羊代赎;头生的的儿子也要赎出来。每个人到神的坛去守节期时,都要带礼物去,不可空手朝见神。──《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8~26再提起了三大节日:在这里神否认所有异教徒堕落的献祭方式,再次提醒我们真诚的献祭方法。──《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出三十四19 凡头生的都是我的;一切牲畜头生的,无论是牛是羊,公的都是我的。」

         “凡头生的都是我的”——(十三212,参民十八15)。──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凡头生的都是我的 请参看十三2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562,Name=十三2}。──《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19~20头生的……代赎:象征初熟的果子——复活的基督(林前15:23;1:18)和成为属灵长子的(12:23)信徒的奉献(13:2)。不可空手:要求照神的祝福,诚心献礼物(16:16,17)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出三十四1920 头生人畜的奉献】这条包括在礼仪的十诫之内的诫命,重复出埃及记载中赎回头生儿子和牲口的命令(十三1113)。──《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20 头生的驴要用羊羔代赎,若不代赎就要打折它的颈项。凡头生的儿子都要赎出来。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

         “头生的驴”——(十三13注)──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头生的驴,要用羊羔代赎…… 这节的头一部分,与十三13完全相同(请参看十三13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564,Name=十三13})。

  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 请参看廿三15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875,Name=廿三1417}。──《中文圣经注释》

 

【出卅四20「头生的驴,要用羊羔代赎,若不代赎,就要打折他的头项。凡头生的儿子都要赎出来。」】

{命题36}不洁的动物是用银子赎出,或是杀掉?

〔难题〕民数记十八章15-16节提到不洁的牲畜要用银子赎出来。但是在出埃及却要将牠们杀掉。这两节经文为何矛盾?

【解答】

神很明显的指示摩西修改先前的律法以利圣所的收入。银钱必定比牲畜有用。因此由于情况所需, 先前的律法以另一方式来执行。事实上,他们的先前律法的遵行导致后来律法的需求。可能有太多的牲畜奉献到帐幕的事奉中,因而其它事物仍需由银钱购得。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出三十四21「“你六日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虽在耕种收割的时候也要安息。」

         “虽在耕种收割的时候,也要安息”——耕种收割的时候守安息日更加不便,故此神添了这一句,使百姓注重这事。──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本节下半节为二十三12所无。人们急于耕种收割,容易忽略安息,所以特别指出即令在农忙的日子也当守安息日。──《启导本圣经脚注》

         23:12 有别 这里提醒他们甚至在收割时,就是很有理由不守安息日的时刻,也需要安息。──《串珠圣经注释》

  你六日要作工,第七日要安息 有关安息日,请参看十六23{\LinkToBook:TopicID=685,Name=十六23},二十811{\LinkToBook:TopicID=781,Name=二十811}及廿三12{\LinkToBook:TopicID=871,Name=廿三12}的注释。

  虽在耕种收割的时候,也要安息 从这句话,可知这已在农生活下的迦南所讲的,而不是仍在旷野时所颁布的。──《中文圣经注释》

    虽在耕种收割的时候,也要安息」这要求在农业社会中影响深远。即使从人的角度而言,成败可能在于一日的工作,农夫也要在年中最忙的时候守日休息。「先求祂的国」是从旧约到新约的不变属灵原则(太六33)。守安息所考验的是以色列对神供给的信心(出十六29)。本节只是将同一原则延伸到后果较为严重,以致信靠更是艰难的处境而已。——《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21 安息日】这个在安息日停工的命令,是重复二十章9节(见该节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21~24这段经文是继续前段的诫命,吩咐以色列人在进入迦南居住后,要严紧的遵守安息日和三大节期(除酵节,七七节和收藏节)。甚至在耕种收割的农忙时期,也要遵守安息日安息的诫命;若他们都遵守三大节期,一切男丁都去朝见神,则神会为他们赶出外邦人,扩张他们的境界,并且也无人敢来图谋他们的地土。──《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22「在收割初熟麦子的时候要守七七节;又在年底要守收藏节。」

         “在收割初熟麦子的时候”——(利二十三17,民二十八26)。“守七七节”——(二十三16注)。“收藏节”——(二十三16注)。──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七七节”在 16叫做“收割节”,庆祝暮春小麦的收获,时在逾越节后七周。这就是后来在逾越节后第五十天庆祝的“五旬节”。──《启导本圣经脚注》

         上句宜作「要守七七节,献上收成的初熟物。」(参23:16注)。──《串珠圣经注释》

  在收割初熟麦子的时候,要守七七节 请参看廿三1417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875,Name=廿三1417}

  又在年底要守收藏节 请参看廿三1417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875,Name=廿三1417}。──《中文圣经注释》

         七七节:  也称为收割节或五旬节。纪念神对农作物的祝福的节日(23:16;16:9-12), 收藏节:纪念以色列百姓在旷野生活的节日(23:16)。也叫住棚节或帐棚节。──《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出三十四22 七七节】这个节日和二十三章16节中,收成小麦的收割节相同。它是全年三个主要的农业节日其中的一个。包括在礼仪的十诫内,更增加其权柄。──《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22 收藏节】这节就是二十三章17节所形容的秋收节日。申命记十六917亦曾论及这些主要的农业节期。本段附带应许保护收割者不受邻邦攻打,进一步鼓励百姓遵从诫命,一年三次为收获奉献。──《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23「你们一切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以色列的神。」

         “一年三次朝见主”——(二十三14-17)。──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你们一切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以色列的神 请参看廿三1417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875,Name=廿三1417}。──《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2324 朝圣】本节与二十三章17节和申命记十六1114一样,命令他们把收成的奉献带来。每个男丁都必须一年三次携同劳力的果子,来到主的面前,以求保证今后土地丰饶,同时表明他们已经遵行了盟 * 约的要求。──《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24「我要从你面前赶出外邦人,扩张你的境界。你一年三次上去朝见耶和华你神的时候,必没有人贪慕你的地土。”」

         “我要从你面前赶出外邦人”——(二十三28)。“扩张你的境界”——(二十三31,申十二20),神先前只将迦南地应许给亚伯拉罕(创十二5-7),后又扩张他的境界,从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创十五18)。“你一年三次上去朝见耶和华你神的时候,必没有人贪慕你的地土”——人若服侍神,断乎不能吃亏(参二十三27),依人看来,这三个大节期给仇敌留乘虚来袭之最好的良机,但恳着我们所知道的,仇敌没有一次当这三个节期出兵来侵掠了以色列人,这真是显明神的应许有效力。当公历七十年,罗马人因犹太人背叛他们就包围了耶路撒冷,那时犹太人因着逾越节受的苦更大,却是为他们所泛的罪已经成了神所弃绝的民,故此被祂惩罚,此事与本节的应许无涉。──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建都耶路撒冷之后,男丁都须在此三大节日去耶路撒冷圣殿朝见神。耶和华神对一切上耶路撒冷朝拜的人,必保障他们的地土,不受贪婪者侵害。──《启导本圣经脚注》

         「必没有人贪慕你的地土」:这应许鼓励他们安心守节。──《串珠圣经注释》

  赶出外邦人,扩张你的境界……必没有人贪慕你的地土 这节话,加强23节之一年三次,以色列的一切男丁要去朝见主神的吩咐的。贪慕,是图谋的意思。──《中文圣经注释》

         三次:三大节期(除酵节,五旬节,住棚节)时进入中央圣所的事情。希望作为神的选民,以色列百姓以神为中心而生活(23:17;16:15,16)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必没有人贪慕你的地土」顺命守节的人需要这个保证。敬畏神的农夫如果担心自己外出朝圣时,被较不敬虔的邻舍移动界石偷取土地(申十九14),也算不上是杞人忧天。中古时期的十字军也得面对同样的危险(英国名君狮心王理查德一世的经历就是证明)。贪慕,基本上等于「拿取」,关于这论点以及所涉及的原始直接心态,可参看二十章17节注释第十诫的讨论{\LinkToBook:TopicID=192,Name= B 十言(二十117}——《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25「“你不可将我祭物的血和有酵的饼一同献上。逾越节的祭物也不可留到早晨。」

         逾越节的祭物,包括全羊和油脂,必须吃尽不可留到早晨。──《启导本圣经脚注》

         23:18 稍为不同 现在指明那不可留到早晨的祭物,是属于逾越节的。──《串珠圣经注释》

         祭物的血……有酵的饼:祭物的血象征赎罪,而饼中之酵象征罪恶,所以不能一同献上(23:18)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出三十四25 血和酵不可同献】这个礼仪十诫的命令,重复了二十三章18节的律法。酵象征食物腐化或变坏,所以不可与象征生命的血相混。──《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25 逾越节的残羹】十二章810节首先提出有关逾越节筵席的命令,二十三章18节再重复一次。这命令依照主要农业节期的既定次序在此出现,强调这一组律法和出埃及事件之间的关联。禁止保留残羹是筵席称圣的表征。──《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25~26这两节可参二十三18-19节。──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血是生命,是奉到神之前作为赎罪的祭;酵为恶毒败坏的象征。因此在献祭时的禁忌乃是,不可将向神献祭的血,和有酵的饼一同献上。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他们在当晚所吃的羔羊烤肉,是不可剩下一点留到早晨的,若留到早晨就要用火烧了(十二10)。依从这习例,以色列人在逾越节所献的祭物,也不可留到早晨。为感谢神恩赐万物,以及在出埃及时保全了以色列人的长子和头生的牲畜,故此,以色列人不单头生的牲畜要献与主,将长子赎出来,连地里首先初熟之物,也要献给神。因为迦南地和一些旷野中的牧人,在他们敬拜神明时,使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来作祭神之物和款客,为免沾染敬拜他神的恶风,也为教导百姓要有人道,所以禁止以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26「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

         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看二十三19注。禁以民沾染异教拜偶像风俗。──《启导本圣经脚注》

  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 请参看廿三19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877,Name=廿三19}

  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 请参看廿三19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877,Name=廿三19}。──《中文圣经注释》

         不可用……煮山羊羔:(14:21)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首先初熟之物。由于起码在历法上,这些节期全部都有农业上的重要性,在此提及「初熟果子」是很适宜的(在谴责迦南生殖崇拜的法术和礼仪时提及,也同样适合)。另一方面提及赎回长子亦很适切,因为这作法起码在喻象上,也是纪念以色列得拯救。──《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26 初熟果子】这命令重复二十三章19节的律法。头生儿子如何藉祭礼赎回,将首先收取的五谷和果子献给神为祭,亦同样要赎回,使它可以给人食用。──《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26 用母乳煮山羊羔】二十三章19节的律法在此重复。煮食或献祭时禁止混合奶和肉,是以本节为根据。它亦有可能是针对迦南宗教崇拜方式所作的反应。──《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27「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将这些话写上,因为我是按这话与你和以色列人立约。”

         “你要将这些话写上”——就是1217节的话(参二十四4,十七14注。“因为我是按这话与你和以色列人立约”——神这话并非要取消先前所立的约,是要更进一步认定实行那约,神从新所立的约不是单独本着这话,乃是按这话的意思(参文理译本)。──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你要将这些话写上 在28节,似乎是神自己将字写上(参看本章1节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967,Name=卅四1}),而这里是叫摩西写上

  我是按这话与你和以色列人立约 这里是明说立约,但没有像廿四章一样有仪式或在神面前吃喝的记述。因此,这立约只是对摩西的口头吩咐,而后要他去教导以色列人神的吩咐而行的。──《中文圣经注释》

         按这话,这是盟约惯用的结语。更新的盟约依照以上条款(无疑还有其他类似律法)的订立。和首次的「约书」一样(出二十四47),这里也提到条款付诸笔墨。——《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27~28摩西写下神各样的律例:(11-26 神也将十诫刻在石版上;所写下的都被称为「约的话」,两者都是以色列在这重订约中所须守的条件。──《串珠圣经注释》

  这两节话是重新立约的结束语。内容是神吩咐摩西,要将神把前面1126(或1426)节的话,写在他自己所凿并带上山来的两块石版上。摩西这第二次在山上的时间,也是四十昼夜。因为他一直在俯伏祈求神赦免以色列人的罪孽和罪恶,所以就一直都没有吃饭,也没有喝水。神也在这里,将祂的话传给摩西,并写在两块石版上。──《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28「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

         “……四十昼夜”——。就是第二次(二十四18),这一次摩西切切地为百姓祈求(申九1819)。“也不吃饭,也不喝水”——第一次摩西也如此禁食(申九9)。【比方】以利亚(王上十九8),主耶稣(太四2注圣迹合参注释第二十章)。“耶和华将……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1,申十24)。──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参二十1注。──《启导本圣经脚注》

  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 摩西为甚么要四十昼夜在神那里?又何以不吃不喝?原因是他四十昼夜俯伏在神面前,祈求神赦免以色列人的罪孽和罪恶的缘故(见申九1825等)。

  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 这里的十条诫,原文是十句话。这约的话,并不指二十117的道德诫命,也不是指二十23~廿三19的约书。乃是指前面11(或14)~26节的话。这些话,有些学者已用尽方法,安排了十条诫命,记述在本章的序言里了。请读者自己翻阅作为参考。──《中文圣经注释》

         四十昼夜:与第一次接法版的时候一样,摩西在西乃山禁食40天。圣经里的“40”表示操练和试验。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四十昼夜,申命记十章10节说这是第二次的四十昼夜。摩西在此是照样重复赐下第一套法版(已经摔碎)时的情况。不然我们可以假设这数字概括了摩西第一次上山的经历(出二十四18)。──《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28 礼仪的十诫】神写在两块石版上的第一套十诫,已经在金牛犊事件时,毁于因百姓不忠而满腔愤慨的摩西手下(三十二19)。故此三十四章28节记载第二套的石版,然而所刻的律法与出埃及记二十章和申命记五章稍有不同。第二套律法比较强调出埃及事件,并且比第一套更注重正确的崇拜方式(几乎逐字抄录第二十三章的某些部分)。──《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29「摩西手里拿着两块法版下西乃山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

         “摩西手里拿着两块法版”——(参三十一18)。“不知这”——亲近神的人往往自己不知道有何能力从他们出来感动人。“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诗三十四5首句,约壹三2,参太十七2,十三43)。──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发了光”的希伯来原文为karam,与另一字keren通,义为“角”;意思是说,摩西脸上的光象角一样迸发。拉丁文《武加大译本》误将此字译为cornuta est(生出了角),以致有些中古时代摩西的画像头上居然有角!──《启导本圣经脚注》

  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 这是「近朱者赤」的含义。摩西因为与神同在这么长久,所以面容有了神的荣光。我们要注意的是,按祭典的记述,廿五1~卅一18,是接续廿四15下~18上的(详见该段经文注释{\LinkToBook:TopicID=904,Name=廿四1518}),因此在祭典的记述中,摩西只有一次上山,而这节经文的下西乃山,是摩西惟一次上山之后的下山。这里发了光的动词,原文是和「角」这名词的字根为同一个字。这就是有些雕塑家或画家在形容这节的经文时,将摩西雕塑成或画成生了两个牛角般的形状的原因。至于他面皮会发光的原因,经文所给的答案,乃是因耶和华和他说话。这是圣灵藉作者要表明神之话语的改变人和这话语的能力。这说话,就是在28节是被翻成「诫命」的。──《中文圣经注释》

         面皮……发了光:摩西在西乃山与神进行40天的交通之后,神的荣耀不知不觉地反映在了他的脸上。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摩西……不知道。摩西与施洗约翰(约一21)和保罗(提前一15)一样,对自己的何等超卓是一无所知。这才是真正的属灵伟人。民数记十二章3节将他形容为最谦卑的人,一点也没有错:本节就是例子。面皮……发了光。两个语言学上的罕见用法证实了这个远古记载的历史性。第一个是本节译作发了光的动词;这字译作「射出光芒」更佳。可惜因为同源名词有「角」的意思,武加大译本误译为「有角」,以致中古时代画像中的摩西是有角的。第二个罕见用法在第33节注释讨论。──《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29 摩西的「角」】摩西把法版带回来时面皮发光,反映神的光辉。他自己起先虽然没有留意到这个现象,后来却与百姓一同了解到这是他直接与神接触的证明。此后他要蒙起面来,使百姓看不见他面皮上的光辉。耶柔米(Jerome)翻译武加大译本时(约主后400年),将希伯来语的 qaran光辉,译作拉丁语的cornuta),因为这个希伯来字眼经常可指「角」。故此传统的说法,是摩西的经历令他长了角。这个错误观念导致米开兰基罗(Michelangelo)在十六世纪,雕刻了有角的摩西像。

  古代近东图像用神明冠冕上的光芒或角,来象征其权能,这是角与光辉之间关系的例证。这些光芒是神明──特别是其头上或冠冕──所发的荣光(亚喀得语称之为梅岚穆)。例如一首 * 苏美诗歌对女神因南娜(Inanna)的描绘,就是其可怕面容发出光辉,使周遭尽皆慑服。此外,又有一个更加近似的对应之处:* 汉摩拉比之子桑绥卢纳(Samsuiluna)接待了恩里勒的使者,他们面上也是发出光辉。一篇文献又描述恩里勒神「其角闪烁如日光」。──《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出三十四29~35摩西面容发光:摩西与神在山上长时期对话,使他的面发光。百姓惧怕接近他,他便要主动的召他们来,然后将神的诫命一一读给他们听。当摩西读完神的诫命时,就用帕子蒙上脸。──《串珠圣经注释》

  这段经文内容说明摩西手里拿两块法版下西乃山时,因长久与神在一起而面容显现发射出角形的荣光,摩西却不自知。亚伦和众以色列人见到摩西面上的荣光,因此便畏惧而不敢近前。摩西呼叫他们,他们才走近前来。摩西首先和亚伦及以色列的官长说话,随后才和以色列众人说话,把神的诫命,以及祂吩咐要建造会幕和建立祭司制度的事,都告诉了他们。摩西因为以色列人怕看他面上的荣光,就用帕子蒙脸,或按古代一般祭司的例子戴上面具。从此以后,凡摩西进入会幕与神说话,或从会幕出来将神的吩咐告诉以色列人时,就揭去帕子或面具,其他时候便予戴上。

  这段经文和主耶稣登山变像的记述(参看太十七18;可九28;路九2836),虽然颇有相似之处,但迥然不同的,是这里自始至终都没有把摩西形容为神,他只是神所使用的媒介,将真神的旨意转述出来的神人──先知。──《中文圣经注释》

         与神契通的果效:这经文表达的真理是与神交通有改变人的功用,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三章718节引用本段,使它人尽皆知。然而保罗假设摩西蒙上帕子的目的,是要使以色列看不见神临在荣光的反映逐渐减退(林后三13)。眼前的经文不过说摩西如此行,是因为以色列人怕看他(出三十四30),正如他们自己也怕挨近神一样。保罗的诠释无疑是依照拉比式的释经。本段全段可以和马太福音十七章18节基督登山变像相较,摩西是第一个约的立约中保。──《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30「亚伦和以色列众人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就怕挨近他。」

         “……就怕挨近他”——【比方】以西结(结一28),约翰(启一17)。──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就怕挨近他 这里的,是一种敬畏的含意。因为摩西的面容,发出有如牛角形的荣,亚伦和以色列众人就他如神似的,对他生出敬畏的心,因此就不敢挨近他了。──《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31「摩西叫他们来;于是亚伦和会众的官长都到他那里去,摩西就与他们说话。」

         “摩西叫他们来”——摩西使他们放心(参路二十四38-39)。──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会众的官长:指以色列的长老(12:21)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出三十四31~32摩西叫他们来 因为众人远离摩西,怕挨近他,可能有的转身退去,所以摩西叫他们来。原文所用的,是大声呼唤的含意。

  摩西是神和百姓之间的中保,但这中保是先知和亚伦和会众的官长说话(31节),随后才和以色列众人讲述神在西乃山与他所说的一切话(32节)。

  耶和华在西乃山与他所说的一切话 这一切的话所包含的,乃是两块法版和廿五至卅一章中,制作会幕用为崇拜和设立祭司制度以领导崇拜的吩咐。但是,按犹太人的传统,这一切的话却包含了很多没有记在圣经的口传,以及日后要藉先知所作的启示。──《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32「随后以色列众人都近前来,他就把耶和华在西乃山与他所说的一切话都吩咐他们。」

         “……耶和华在西奈山与他所说的一切话……”——这一切话不是耶和华四十天中与摩西所说的那些话,乃是耶和华在西奈山上所命当传给以色列人的一切话(参10-26)。──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出三十四33「摩西与他们说完了话就用帕子蒙上脸。」

         摩西蒙上帕子有两种作用:一是不让以色列人看见他脸上的光,因那光极其耀目(他进入会幕时则把帕子除下);一是不让以色列人看见那荣光逐渐消失(林后三7)。──《启导本圣经脚注》

  摩西与他们说完了话,就用帕子蒙上脸 这里所说的帕子,原文是 masweh,不但名词只在这里出现一次,连字根 SWH 也没有在全部旧约中出现过。因此帕子是一种猜测的翻译。笔者多次在中东和以色列的废墟考古之考察中,发现有些古城在晚铜器时期有陶制面具的出土,考古学家称之为古代祭司的面具。这些面具是象征其所事奉之神的。戴某一种面具,就表示其所事奉的是某一种神明。很可能,这里的 masweh 就是面具的遗俗。因为摩西所事奉的神,是无形无像可以描述的,因此这「面具」也是没有任何形像的。也为这原因,按犹太人传统的解释,就用帕子代替(参看林后三718;不过这里保罗是把这帕子说为摩西藉此不使以色列人看到律法将为福音废去的结局,而不是当作事奉神的象征)。若果这说法正确,则祭典在此所讲述的,实际是一个很古远的传统,而不是在主前五百年前后的祭典作者所自创的。──《中文圣经注释》

         用帕子蒙:为了蒙住摩西脸上的光彩。日后以色列百姓太执着于律法,所以保罗指这些人不明白借着律法启示的基督的人格和救赎事工(林后3:13-15)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用帕子蒙上脸」译作帕子的字(masweh)只在本段出现,但其意思却因经文的内容和犹太传统的解释,变得十分清楚。部分现代学者将它译作「祭司的面具」(古代世界有这种面具的例子),是没有什么理由的;尤其摩西在本段经文是以先知而非祭司的姿态出现。所记的前因后来显出这是临时权宜之计,不是某种宗教仪式。——《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33~35“说完了话,就用帕子蒙上脸”——从此往后摩西常常用帕子蒙着脸,唯独与耶和华说话,或奉耶和华的名对百姓讲话的时侯,摩西才揭去帕子,平常与百姓来往的时候,就蒙上脸,免得他面上的光耀着百姓的眼,保罗曾以这事为比喻(林后三7-15),意思说,以色列人将来归向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就要除去他们心上的帕子,正如摩西揭去自己脸上的帕子一样(林后三16),信徒现在却不像摩西有帕子(1318)。──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出卅四 33~35摩西为何用帕子蒙脸?】

    答:1 摩西在西乃山上接受神所颁布的十戒,四十昼夜蒙神光照。下山的时候,以色列人看见他面皮发光,怕挨近他。当摩西与神说话,交通,和对百姓说话传信息时,是揭去帕子,敞着脸的,(参林后三 18),等到说话完了,平时与百姓接近来往时,就用帕子蒙上脸,(出廿四 2935)。为免得他脸上的光,耀着他们的眼,除去害怕的心理(参出三 6,启一 17)。或者是因摩西不让他脸上的荣光逐渐消失,被以色列人所看见,(参林后三 7),以维持他们对摩西保有良好的印象和尊严。

    2 使徒保罗曾以「怕子蒙脸」的涵意来作解释,认为摩西将帕子蒙在脸上,叫以色列人不能看到那将废者的结局,(将废者,原文是在消失中,或逐渐消失)。意思是指律法的消失,而为基督的恩典所代替。以色列人将来几时归主,他们心里的帕子就除去了。正如摩西揭去帕子一样,得以看见主的荣光。我们现今信徒乃在恩典里,心中没有帕子,得以自由的在主面前敞着脸,看见主的荣耀和祂直接交通了。──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出三十四34「但摩西进到耶和华面前与他说话就揭去帕子,及至出来的时候便将耶和华所吩咐的告诉以色列人。」

         “……就揭去帕子”——(参33-35注)。──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揭去帕子:面对神的荣耀。另一方面,新约时代的信徒在基督里自然揭去这个帕子,面对主的荣耀,所以越来越有主的形象(林后3:16,18)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揭去帕子」摩西觐见神荣光之时,脸上并无帕子(林后三18)。他在出埃及记三十三章18节的祷告(「求你显出你的荣耀给我看」),终于得到了应允。——《丁道尔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34~35并非描述摩西下山后的情景,而是描绘以后重复发生的情形。这两节所用的动词都有屡次发生的含意,所以34节首句可译作「每当摩西进到耶和华 ...... 」。每当摩西领受或传递神的话时,都不会蒙上脸;其他的时候才会蒙上。──《串珠圣经注释》

  但摩西进到耶和华面前与他说话,就揭去帕子…… 熟悉原文的人,都会认出这两节的经文,其动词的使用法和前面五节的,完全不同。前面的动词是一次过的动作,这两节的动词却是经常性的动作。前面是述说摩西从西乃山下来的情况,以及百姓看到他的情状的反应和摩西对以色列人讲述神的吩咐的事情,然后因见百姓畏惧,就戴上面具或以帕子蒙脸。这些都是一次过就完成了的动作。但是,摩西并不是从此再上山去与神说话,而是进到面前与说话说话后便出来将神所吩咐的告诉以色列众人。这进到出来的是甚么地方?答案就是卅三711所讲的会幕──是繁复和多采多姿而却尚未建成之前的简单的帐幕。卅三711的那简单的会幕之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请参看卅三711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948,Name=2 摩西求問上帝的會幕 卅三711})。因此,这简洁的一个但字,便非常微妙而有效的,把前面一次过的蒙帕子或戴面具,与这两节经常性的如此行,连结得天衣无缝,使人不觉意于两个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了。──《中文圣经注释》

 

【出三十四35「以色列人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摩西又用帕子蒙上脸,等到他进去与耶和华说话就揭去帕子。」

         “摩西的面皮发光”——摩西和信徒两下所发之荣光的比较(29-35,林后三18),有八层:(一)都得见神的荣耀;(二)都能敞着脸;(三)都因着那荣耀被改变;(四)都必进到神面前;(五)在基督里所显的荣耀比摩西所看见的更大;(六)那荣光只有摩西一人见过,这荣光众信徒却都能看见;(七)那荣光改变了摩西的外体,这荣光却连信徒的内心也改变了;(八)那荣光是暂时限定的,这荣光却是时常加增的(荣上加荣)。“进去”——进入会幕(三十三7)。──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思想问题(第34章)】

1在以色列人造金牛犊事件后至约的重建期间,6-7节的宣告如何体现出来?

2留意9节的代名词(我、你、我们)这对摩西与神、与百姓的关系有何提示?给你什么榜样?

3本章的律例大部分在23章已有提及,为什么要在此复述呢?重复出现的经文是否比别的经文更为重要?祂16, 21, 24下这些话,于上次立约时有否提示?这些话给你什么提醒和安慰?

4神的立约包含了约的条文和遵守条文所带来的祝福。你是否与神同工,一起实现神赐给人的恩典呢?

5摩西因与耶和华亲近而面容发光。今日你是否发出圣洁的光辉?新约的福音使者比起摩西在旧约中的身分有何异同?参林后3:5-18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