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第四十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豎立會幕】 一、神曉諭摩西豎立會幕並使亞倫父子穿上聖衣(1~15節) 二、摩西照神吩咐豎立會幕並在四圍立了外院(16~33節) 三、雲彩遮蓋會幕並神的榮光充滿會幕(34~38節) 貳、逐節詳解 【出四十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告訴摩西說:」 〔原文字義〕「曉諭」說話;「說」說,講,發言。 〔文意註解〕「耶和華曉諭摩西說」:指神吩咐摩西關於立起會幕的事(參2節)。 【出四十2】「“正月初一日,你要立起帳幕,」 〔呂振中譯〕「『正月初一日,你要把會棚的帳幕立起來。」 〔原文字義〕「立起」站起來,使直立;「帳幕」會幕,居所。 〔文意註解〕「正月初一日」:指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後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參17節)。 「你要立起帳幕」:指立起會幕的柱子,將幕幔懸掛起來,加上罩棚和頂蓋。 〔靈意註解〕「正月初一日,你要立起帳幕」:表徵新生命帶來新的生活。 〔話中之光〕(一)信徒蒙恩得救之後,應當有新的開始,在神面前有新的年日。 (二)「立起帳幕,」帳幕預表基督與教會。多少信徒不是不懂教會真理,不是沒有教會生活。所缺乏的是沒有教會實際,沒有立起來,只有理論上的知識,沒有生活中的實際,這是不能榮耀神的。 (三)凡不付真實代價的人,是沒有看見基督與教會的榮形來。今天是我們的初一,是我們不能再含糊的時候了,一定得起來立起帳幕,認真的事奉,認真的跟從,這才能看見主與教會的榮耀。 【出四十3】「把法櫃安放在裡面,用幔子將櫃遮掩。」 〔呂振中譯〕「將法櫃安設在那裡,用帷帳將櫃遮掩著。」 〔原文字義〕「法」見證;「櫃」櫃子,箱子;「安放」放置,設立;「遮掩」圍住,關閉。 〔文意註解〕「把法櫃安放在裡面」:『法櫃』會幕內各項器物的安放順序,從最裡面開始,故首先提到的便是約櫃;『裡面』指會幕的裡面,預定作為至聖所之處。 「用幔子將櫃遮掩」:『幔子』指隔開至聖所與聖所之間的幔子;『將櫃遮掩』意指從會幕的進口處,無法看見約櫃。 〔靈意註解〕「把法櫃安放在裡面,用幔子將櫃遮掩;…把櫃抬進帳幕,掛上遮掩櫃的幔子」(3,21節):法櫃表徵神的話;全句表徵神的話就是真理,真理使我們成聖(約十七19)。 〔話中之光〕(一)會幕沒有法櫃就不成其為會幕;法櫃預表神的話,也就是預表基督。教會必須有基督和神的話,若缺少這兩樣,便不是教會。 (二)我們要讓基督安家在我們的心裡(弗三17原文),神的話才能得著通行。 (三)法櫃和幔子說出基督的兩面,祂的裡面有隱藏的神性,外面有彰顯的人性。 【出四十4】「把桌子搬進去,擺設上面的物。把燈檯搬進去,點其上的燈。」 〔呂振中譯〕「把桌子搬進去,陳設上面的陳設物,把燈檯搬進去,點上它的燈。」 〔原文字義〕「搬」(原文無此字);「擺設」安排,按次序排好;「上面的物」(原文無此字);「點」上升,攀登。 〔文意註解〕「把桌子搬進去」:『桌子』指陳設餅的桌子。 「擺設上面的物」:『上面的物』指盤子、調羹,並奠酒的瓶和爵(參三十七16),和盤子內的陳設餅(參二十五30)。 「把燈檯搬進去」:『燈檯』指有七盞燈的金燈檯(參三十七23)。 「點其上的燈」:表示燈內須先灌滿清橄欖燈油(參二十七20)。 〔靈意註解〕「把桌子搬進去,擺設上面的物;…在桌子上將餅陳設在耶和華面前」(4,23節):陳設餅和桌子表徵基督是生命的糧。 「把燈檯搬進去,點其上的燈;…又把燈檯安在會幕內,…與桌子相對,在耶和華面前點燈」(4,24~25節):表徵神的話一解開就發出亮光(詩一百十九130)。 〔話中之光〕(一)教會必須有生命之糧的供應,正如會幕裡面有陳設餅的桌子和其上的餅。有人說,這桌子就是傳講信息的講台,可見主日講台的重要性。 (二)沒有燈台就沒有教會的見證(參啟二5);教會的燈必須點亮,才能照亮一家的人(太五15),也才能在這黑暗的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二15)。 【出四十5】「把燒香的金壇安在法櫃前,掛上帳幕的門簾。」 〔呂振中譯〕「你要把燒香的金壇安在法櫃的前面,把帳幕出入處的簾子安設上。」 〔原文字義〕「燒香」煙霧,氣味;「安在」給,置,放;「掛上」(原文與「安在」同字)。 〔文意註解〕「把燒香的金壇安在法櫃前」:『金壇』指燒香的金香壇和香料(參三十1,7);『法櫃前』並非指至聖所內,而是指在至聖所外最靠近約櫃之處。 「掛上帳幕的門簾」:『帳幕的門簾』指會幕入口處的門簾(參三十六37)。 〔靈意註解〕「把燒香的金壇安在法櫃前」:金香壇表徵基督是大祭司,為聖徒祈求(來七25)。 〔話中之光〕(一)在香壇上燒香,代表眾聖徒的禱告(參啟五8);基督徒沒有甚麼事能比為人代禱更顯高貴的了。 (二)「掛上帳幕的門簾,」教會必須掛上屬靈的門簾,不讓罪惡和閒雜的人輕易地進到教會中。 【出四十6】「把燔祭壇安在帳幕門前。」 〔呂振中譯〕「將燔祭壇安在會棚之帳幕的出入處前面,」 〔原文字義〕「燔祭」燔祭,升高;「壇」祭壇。 〔文意註解〕「把燔祭壇安在帳幕門前」:『燔祭壇』指獻祭的銅祭壇(參二十七1);『帳幕門前』指外院門內、會幕門前的地方。 〔靈意註解〕「把燔祭壇安在帳幕門前」(6節):燔祭壇表徵十字架。 〔話中之光〕(一)基督是我們的救贖,若不藉著祂的救贖,沒有人能靠自己的功績來到神面前。 【出四十7】「把洗濯盆安在會幕和壇的中間,在盆裡盛水。」 〔呂振中譯〕「把洗濯盆安在會棚與祭壇之間,盆水在裡面。」 〔原文字義〕「洗濯盆」盆,鍋;「中間」(原文無此字);「盛」給,置,放。 〔文意註解〕「把洗濯盆安在會幕和壇的中間」:『洗濯盆』指供祭司洗手洗腳(參三十八8)的聖物,包括盆座;『會幕和壇的中間』指銅祭壇與會幕的門口之間。 「在盆裡盛水」:是為供洗手洗腳。 〔靈意註解〕「把洗濯盆安在會幕和壇的中間,在盆裡盛水,…以便洗濯」(7,30節):表徵基督用水藉著道(話)把教會洗淨(弗五25)。 〔話中之光〕(一)以弗所書說:「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弗五28)。所以基督徒應當多看神的話,因為神的話如同水一樣,要洗淨我們在生活行為中所沾染的一切污穢。 (二)我們得救後,就得去掉我們不合神心意的事。祭壇是贖我們的罪;洗濯盆是洗去我們的污穢,成為聖潔。我們不只在地位上成聖,更要在生活上成聖。 【出四十8】「又在四圍立院帷,把院子的門簾掛上。」 〔呂振中譯〕「又在四圍設院子,把院子的門簾掛上。」 〔原文字義〕「四圍」四圍,周圍;「帷」(原文無此字);「簾」簾子,遮蓋物。 〔文意註解〕「又在四圍立院帷」:『四圍』指會幕外面的周圍;『院帷』指外院的帷子(參三十八16)。 「把院子的門簾掛上」:『門簾』指外院東面入口處的門簾(參三十八13,18)。 〔靈意註解〕「又在四圍立院帷,把院子的門簾掛上」(8,28,33節):院帷和門簾表徵與世界有分別。 〔話中之光〕(一)院子的圍籬用來分別內外界限,不讓不相干的人隨便進出;教會必須有界限,才能維護教會的純潔。 (二)聖徒們也要有「心防」,不讓世俗的觀念進到心裡面,以免被世人同化。 【出四十9】「用膏油把帳幕和其中所有的都抹上,使帳幕和一切器具成聖,就都成聖。」 〔呂振中譯〕「你要拿膏油膏帳幕和其中所有的一切,將帳幕和它一切的器具分別為聖,它就成為聖。」 〔原文字義〕「抹上」塗抹,膏抹;「成聖」使成聖,分別(首字);分別,神聖(次字)。 〔文意註解〕「用膏油把帳幕和其中所有的都抹上,使帳幕和一切器具成聖,就都成聖」:『膏油』指聖膏油(參三十22~25);『一切器具』指會幕內部的器具,包括約櫃、金香壇、陳列餅的桌子和金燈檯,以及它們的附屬用具;『成聖』指分別為聖歸給神。 〔靈意註解〕「用膏油把帳幕和其中所有的都抹上,使帳幕和一切器具成聖,就都成聖。…」(9~11,13,15節):表徵藉著聖靈得成聖潔(彼前一2)。 〔話中之光〕(一)信徒的外面有神的話──聖經,裡面有膏油的塗抹──聖靈;兩者合起來是神所賜的兩大禮物,極其寶貴。 (二)神的話若沒有恩膏的教訓,就會成了儀文、字句(參林後三6);恩膏的教訓若沒有神的話的平衡,就會以個人主觀的經歷取代客觀的真理,產生錯誤而不自知。兩者不可偏枯,以免出錯。 【出四十10】「又要抹燔祭壇和一切器具,使壇成聖,就都成為至聖。」 〔呂振中譯〕「你要膏燔祭壇和它一切的器具,將祭壇分別為聖,祭壇就成為至聖。」 〔原文字義〕「至聖(原文雙同字)」分別,神聖。 〔文意註解〕「又要抹燔祭壇和一切器具,使壇成聖,就都成為至聖」:這裡特別提到燔祭壇,和洗濯盆(參11節),這是因為這兩件聖具,以及它們的附屬用具,是放在會幕之外,外院之內。 【出四十11】「要抹洗濯盆和盆座,使盆成聖。」 〔呂振中譯〕「你要膏洗濯盆和盆座,將盆分別為聖。」 〔原文字義〕「盆座」基部,柱腳。 〔文意註解〕「要抹洗濯盆和盆座,使盆成聖」:請參閱10節註解。 【出四十12】「要使亞倫和他兒子到會幕門口來,用水洗身。」 〔呂振中譯〕「要把亞倫和他的兒子們到帶到會棚的出入處,用水給他們洗,」 〔原文字義〕「洗身」清洗,洗掉,沖走,沐浴。 〔文意註解〕「要使亞倫和他兒子到會幕門口來,用水洗身」:『亞倫和他兒子』即指大祭司和祭司們;『用水洗身』意指在進會幕之前,必須先來到洗濯盆之處,用水洗手洗腳(參三十18~21)。 〔靈意註解〕「要使亞倫和他兒子到會幕門口來,用水洗身,…洗手洗腳」(12,31~32節):用水洗身表徵對付污會的老我,分別為聖歸於神。 〔話中之光〕(一)我們每次來到神面前,都要存著清潔的心;非聖潔沒有人能見神(參來十二14)。 【出四十13】「要給亞倫穿上聖衣,又膏他,使他成聖,可以給我供祭司的職分;」 〔呂振中譯〕「將聖衣給亞倫穿上,用膏膏他,讓他作祭司來事奉我。」 〔原文字義〕「供祭司的職分」作為祭司。 〔文意註解〕「要給亞倫穿上聖衣,又膏他,使他成聖」:『聖衣』指大祭司服,有外袍、以弗得、肩帶,胸牌、腰帶等(參三十九1~26)。 「可以給我供祭司的職分」:意指大祭司供職時必須穿上聖衣。 〔靈意註解〕「要給亞倫穿上聖衣,…給他們穿上內袍」(13~14節):衣服表徵行為,祭司的聖衣和內袍,表徵聖潔公義的行為(啟十九8)。 「給我供祭司的職分」(13,15節):祭司的職分表徵事奉的事工,新約的信徒都是祭司體系的一份子(彼前二9)。 〔話中之光〕(一)叫我們既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就可以終身在祂面前,坦然無懼的用聖潔公義事奉祂(路一74~75)。 (二)「穿上聖衣…供祭司的職分」就是在基督裡事奉神;「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裡,是本乎神,神又使祂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林前一30)。 【出四十14】「又要使他兒子來,給他們穿上內袍。」 〔呂振中譯〕「你要把他的兒子們帶來,將內袍給他們穿上,」 〔原文字義〕「使」被帶來,使接近;「內袍」襯衫似的長外衣。 〔文意註解〕「又要使他兒子來,給他們穿上內袍」:『內袍』指一般祭司服(參二十八40)。 【出四十15】「怎樣膏他們的父親,也要照樣膏他們,使他們給我供祭司的職分。他們世世代代凡受膏的,就永遠當祭司的職任。”」 〔呂振中譯〕「用膏膏他們,正如膏他們的父親一樣,讓他們作祭司來事奉我:他們之受膏就使他們世世代代永遠當祭司的職任。』」 〔原文字義〕「供祭司的職分」作為祭司;「世世代代」世代,時代,時期;「祭司的職任」祭司的職分。 〔文意註解〕「怎樣膏他們的父親,也要照樣膏他們,使他們給我供祭司的職分」:有二意:(1)怎樣膏大祭司,也要照樣膏祭司;(2)今後新任的大祭司和祭司,也要照樣膏他們,然後才能供祭司的職分。 「他們世世代代凡受膏的,就永遠當祭司的職任」:大祭司和祭司乃是世襲制,只有亞倫一家的後代才能擔任,他們就職前必須先受膏。 【出四十16】「摩西這樣行,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 〔呂振中譯〕「摩西就這樣行:凡永恆主怎樣吩咐他的,他就怎樣行。」 〔原文字義〕「行」做,製作;「吩咐」吩咐,命令。 〔文意註解〕「摩西這樣行,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這樣行』指17~33節摩西所行的;『所吩咐他的』指1~15節神給摩西的命令。 注意:本章一共八次提到『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參16,19,21,23,25,27,29,32節),可見摩西怎樣嚴格遵行神的命令。 〔話中之光〕(一)神吩咐摩西怎樣建造會幕,他再把任務交給多人去分擔。他邀約百姓和他一同遵行神的旨意,在這件事上同工。我們的任務不是坐下來觀看神的作為,乃是要盡上最大的努力,促其完成。 【出四十17】「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帳幕就立起來。」 〔呂振中譯〕「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帳幕就立起來。」 〔原文字義〕「立起來」站起來,使直立,設立。 〔文意註解〕「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帳幕就立起來」:以色列人是在第一年正月十五日出埃及(參民三十三3),故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剛好差十四天就滿一年,也就是說,他們來到西乃山約有八個半月(參十九1)之後,才立起會幕。 〔靈意註解〕「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帳幕就立起來」:表徵在基督和教會裡開始新生活。 〔話中之光〕(一)立起帳幕,不止是空殼,也不是隨意安置各樣的器皿,而是一再說「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16節)。這是開始新生活的原則。 (二)立起帳幕,也就是開始過教會的生活;對每一位真實蒙恩得救的信徒而言,基督是我們的生命,教會是我們的生活。 【出四十18】「摩西立起帳幕,安上帶卯的座,立上板,穿上閂,立起柱子。」 〔呂振中譯〕「摩西把帳幕立起來,將帶卯的座安上,框子安放好,橫木穿上,柱子立好;」 〔原文字義〕「帶卯的座」基座,插座;「閂」閂,欄。 〔文意註解〕「摩西立起帳幕」:下面說明立會幕的順序。 「安上帶卯的座,立上板,穿上閂,立起柱子」:指先把會幕四周的幕板安在帶卯的座上,每數個板穿上閂使它們彼此連結,又把會幕門口的柱子立起來。 〔靈意註解〕「立起帳幕,安上帶卯的座,立上板,穿上閂,立起柱子」:表徵教會有堅固的根基,分別裡外的圍板,是真理的柱石(提前三15)。 〔話中之光〕(一)豎立會幕的工作,有許多道工序,每一項工作對於神的居所皆很重要。現在這個原則同樣是重要的。在教會中,每一樣的事奉,無論大小,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立起帳幕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安上帶卯的座;「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林前三11)。 【出四十19】「在帳幕以上搭罩棚,把罩棚的頂蓋蓋在其上,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 〔呂振中譯〕「他把罩棚鋪在帳幕上面,又將罩棚的頂遮蓋放在上面:照永恆主所吩咐摩西的。」 〔原文字義〕「搭」鋪,攤開;「罩棚」帳篷;「頂蓋」覆蓋物;「其上」在…的上面。 〔文意註解〕「在帳幕以上搭罩棚」:指在會幕四周的幕板之上搭上罩棚。 「把罩棚的頂蓋蓋在其上,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指又在罩棚之上蓋上頂蓋;以上的步驟都是遵照神命令摩西的話而行的。 〔靈意註解〕「在帳幕以上搭罩棚,把罩棚的頂蓋蓋在其上」:罩棚和頂蓋表徵教會在地上救人的責任;全句表徵雖無佳形美容,卻堅固耐用,足以使信徒蒙保守。 〔話中之光〕(一)會幕的頂蓋是用海狗皮蓋的,外表簡陋不美觀,卻能耐得住風吹雨打,異常堅固;教會的外表,不在乎建築物的高大美觀,乃在乎教會中聖徒的信德與靈命。 【出四十20】「又把法版放在櫃裡,把杠穿在櫃的兩旁,把施恩座安在櫃上。」 〔呂振中譯〕「摩西把法版放在櫃裡,把杠穿在櫃的兩旁,把除罪蓋安在櫃頂上;」 〔原文字義〕「法版」見證;「施恩座」施恩座,贖罪座。 〔文意註解〕「又把法版放在櫃裡,把杠穿在櫃的兩旁,把施恩座安在櫃上」:指在抬約櫃之前,先把法版放在約櫃裡,又把兩根杠穿在約櫃的兩旁,並把施恩座安在約櫃上面。 〔話中之光〕(一)信徒查讀聖經(法版),不僅是為了明白真理,更是為了能夠隨時應用在生活行為上(把杠穿在櫃的兩旁)。 (二)「把施恩座安在櫃上,」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約一17)。我們有了耶穌基督,就有恩典和真理;沒有耶穌基督,就沒有恩典和真理。我們不能只要恩典和真理,而不要耶穌基督。 【出四十21】「把櫃抬進帳幕,掛上遮掩櫃的幔子,把法櫃遮掩了,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 〔呂振中譯〕「他把櫃抬進帳幕,安設遮隔至聖所的帷帳,把法櫃遮掩著:照永恆主所吩咐摩西的。」 〔原文字義〕「遮掩(首字)」覆蓋物;「幔子」帷幕;「遮掩(次字)」圍住,關閉。 〔文意註解〕「把櫃抬進帳幕,掛上遮掩櫃的幔子,把法櫃遮掩了,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指接著,把約櫃抬進會幕,然後掛上至聖所和聖所之間的幔子,這樣,約櫃就位於幔子的後面,至聖所的裡面,人從會幕的門口就看不見約櫃了,以上的步驟也是遵照神命令摩西的話而行的。 〔話中之光〕(一)耶穌基督裡面的神聖性質(櫃),被祂那顯在外面的人性(幔子) 遮掩了。在神面前,我們應當追求靈命的長進;在人面前,我們應當有美好的見證。 【出四十22】「又把桌子安在會幕內,在帳幕北邊,在幔子外。」 〔呂振中譯〕「摩西把桌子安在會棚裡、在帳幕北面、在帷帳外;」 〔原文字義〕「邊」旁邊,腰部;「幔子」帳幕;「外」外頭。 〔文意註解〕「又把桌子安在會幕內,在帳幕北邊,在幔子外」:意指陳設餅的桌子放在會幕內的北邊(即從會幕門口望過去的右邊),位於幔子之外(即至聖所之外)、聖所之內。 〔話中之光〕(一)桌子的位置,是在會幕之內卻在幔子之外。傳道人若要給人有真實生命的供應(桌子),便須好好過幔子之內的生活(禱告與神交通)。 【出四十23】「在桌子上將餅陳設在耶和華面前,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 〔呂振中譯〕「他將陳設餅陳設在永桌子上、在永恆主面前:照永恆主所吩咐摩西的。」 〔原文字義〕「餅」麵包,食物;「陳設(原文雙字)」次序(首字);安排(次字)。 〔文意註解〕「在桌子上將餅陳設在耶和華面前,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意指擺好桌子(參22節)之後,就在桌子上面擺放陳設餅,這個步驟也是遵照神命令摩西的話而行的。 〔話中之光〕(一)餅是陳設在神面前的。先讓神得著飽足,才能使人得著飽足。 【出四十24】「又把燈檯安在會幕內,在帳幕南邊,與桌子相對,」 〔呂振中譯〕「摩西把燈檯安設在會棚裡、在帳幕南面,和桌子相對,」 〔原文字義〕「相對」對面,在…前面。 〔文意註解〕「又把燈檯安在會幕內,在帳幕南邊,與桌子相對」:再其次,把金燈檯放在會幕內的南邊(即從會幕門口望過去的左邊),與陳設餅的桌子相對。 〔話中之光〕(一)燈檯要和桌子相對。神的話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詩一百十九130)。 【出四十25】「在耶和華面前點燈,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 〔呂振中譯〕「他把燈點著在永恆主面前;照永恆主所吩咐摩西的。」 〔原文字義〕「點」上升,攀登。 〔文意註解〕「在耶和華面前點燈,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意指放好燈後就開始點燈,這個步驟也是遵照神命令摩西的話而行的。 注意,擺設陳設餅和點燈都在『耶和華面前』(參23節)行,意指:(1)摩西此時仍在神面前擔任大祭司的職任,因為亞倫尚未正式受膏承接聖職(參利八2~30);(2)神是在至聖所內約櫃上面的施恩座前與人會面(參二十五22;利十六2;民七89),故在耶和華面前即指在至聖所外向著施恩座。 〔話中之光〕(一)燈須點著。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五15~16)。 【出四十26】「把金壇安在會幕內的幔子前,」 〔呂振中譯〕「摩西把金香壇安設在會棚裡帷帳前面,」 〔原文字義〕「壇」祭壇;「安在」放置,設立;「幔子」帷幕。 〔文意註解〕「把金壇安在會幕內的幔子前」:再其次,從陳設餅的桌子和金燈檯更往前,就在隔開至聖所和聖所中間的幔子前面,安放金香壇。 〔話中之光〕(一)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太六6)。可見禱告是給神聽的,不是給人聽的。 【出四十27】「在壇上燒了馨香料做的香,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 〔呂振中譯〕「他在香壇上燒了芬芳的香:照永恆主所吩咐摩西的。」 〔原文字義〕「壇上」(原文無此字);「燒了」燒香,使冒煙;「香」煙霧,氣味。 〔文意註解〕「在壇上燒了馨香料做的香,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意指摩西又遵照神的命令在金香壇上燒香,這香是照馨香料的做法製成的(參三十34~38)。 〔靈意註解〕「在壇上燒了馨香料做的香」:香表徵眾聖徒的祈禱(啟五8)。 五、十字架是建造教會的道路: 〔話中之光〕(一)「馨香料做的香,」信徒的禱告應當加上基督馨香之氣的功效,亦即在基督的「名」裡向神禱告。 【出四十28】「又掛上帳幕的門簾。」 〔呂振中譯〕「摩西把帳幕出入處的簾子安設上。」 〔原文字義〕「掛上」放置,設立;「簾」覆蓋物,幔子。 〔文意註解〕「又掛上帳幕的門簾」:意指把門簾掛在會幕門口的柱子上(參18節)。 【出四十29】「在會幕的帳幕門前,安設燔祭壇,把燔祭和素祭獻在其上,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 〔呂振中譯〕「他把燔祭壇安設在會棚之帳幕的出入處,將燔祭和素祭獻在壇上:照永恆主所吩咐摩西的。」 〔原文字義〕「帳幕」居所,會幕;「門前」門口,入口;「素祭」素祭,禮物。 〔文意註解〕「在會幕的帳幕門前,安設燔祭壇」:意指在外院的裡面、會幕的門前安放燔祭壇。 「把燔祭和素祭獻在其上,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意指就在燔祭壇上獻燔祭和素祭,個步驟也是遵照神命令摩西的話而行的。此時,摩西仍然擔任大祭司的職責(參25節註解)。 〔靈意註解〕「安設燔祭壇,把燔祭和素祭獻在其上」:表徵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太十六24)。 【出四十30】「把洗濯盆安在會幕和壇的中間,盆中盛水,以便洗濯。」 〔呂振中譯〕「摩西把洗濯盆安設在會棚與祭壇之間,盛水在裡面、做洗濯的用處。」 〔原文字義〕「中間」(原文無此字);「盆中」(原文無此字);「盛」給,置,放。 〔文意註解〕「把洗濯盆安在會幕和壇的中間,盆中盛水,以便洗濯」:意指洗濯盆的位置是放在外院裡面燔祭壇和會幕門口的中間(參29節),盆中盛水,以便洗手洗腳。 〔話中之光〕(一)一個人不來到聖所事奉則已,一來到聖所事奉,他的本相立刻在那裏顯出來。同時,在聖所裏,沒有一個人可以照自己的意思來作一件事,他的一舉一動,都必須照著神所吩咐的,差一點都不行。 (二)一個真事奉主的人,在摸著事奉的時候,是滿有感覺的。人如果對罪、對污穢、對自己沒有感覺,那若不是他這個人不對,就是他所作的事不是神所要他作的。 【出四十31】「摩西和亞倫並亞倫的兒子在這盆裡洗手洗腳。」 〔呂振中譯〕「摩西和亞倫跟他的兒子們、是在這盆裡洗手洗腳的:」 〔原文字義〕「洗」清洗,洗掉,沖洗,沐浴。 〔文意註解〕「摩西和亞倫並亞倫的兒子在這盆裡洗手洗腳」:對摩西而言,這個步驟應當是在擺設陳設餅(參23節)、點燈(參25節)、燒香(參27節)、獻祭(參29節)之前遵行;亞倫並亞倫的兒子則在承接聖職之時遵行(參32節)。 〔話中之光〕(一)主今天也常洗我們的腳。每次當我們親近主時,就深深覺得,一切屬世的污穢,自然而然都被主的生命洗淨,全人立覺輕鬆舒適,正如洗過腳那樣暢快。 (二)舊約聖經裏面,在祭壇和會幕之間有洗濯盆;信徒每一次要進到神面前,必須先被主洗滌我們的手腳(參出卅18~21)。 (三)沒有水就沒有洗滌;我們若要洗手腳,就必須先倒水──把主的話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參西三16),得著更豐盛的生命(參約十10),並且被聖靈充滿(參弗五18)。 【出四十32】「他們進會幕或就近壇的時候,便都洗濯,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 〔呂振中譯〕「他們進會棚或走近祭壇前的時候、就洗:照永恆主所吩咐摩西的。」 〔原文字義〕「就近」靠近,接近;「洗濯」清洗,洗掉,沖洗,沐浴。 〔文意註解〕「他們進會幕或就近壇的時候,便都洗濯,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因為若不洗手洗腳,就會被治死(參三十19~21節),所以必須遵行神的命令。 【出四十33】「在帳幕和壇的四圍立了院帷,把院子的門簾掛上。這樣,摩西就完了工。」 〔呂振中譯〕「摩西在帳幕和祭壇的四圍立院子,把院子的門簾掛上。這樣、摩西就把工程作完了。」 〔原文字義〕「院」院子,圈地;「帷」(原文無此字);「完了」完成,結束。 〔文意註解〕「在帳幕和壇的四圍立了院帷,把院子的門簾掛上」:在立起會幕並安放會幕門前的洗濯盆和燔祭壇之後,接著便在外院的四周立起院帷,又在外院的入口處掛上門簾。 「這樣,摩西就完了工」:『這樣』指17~33節所有的步驟;『完了工』指會幕和外院的工都全部完成。 〔話中之光〕(一)「完了工。」許多人的工作,只有開始,而沒有完結。但願神所交託給你我的事工,都要存著完工的心去作。 【出四十34】「當時,雲彩遮蓋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了帳幕。」 〔呂振中譯〕「當時有雲彩遮蓋著會棚,永恆主的榮耀充滿著那帳幕。」 〔原文字義〕「遮蓋」遮蓋,隱藏,躲藏;「榮光」榮耀,尊榮,富足。 〔文意註解〕「當時,雲彩遮蓋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了帳幕」:『當時』指完工之時;『雲彩』表徵神的臨在;『耶和華的榮光』指神臨在所發出的榮耀光輝(參來一3)。 〔靈意註解〕「當時,雲彩遮蓋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了帳幕」:耶和華的榮光表徵神的臨在;全句表徵教會是神與人同在的明證。 〔話中之光〕(一)會幕的外面有雲彩遮蓋,會幕的裡面有神榮光的充滿;建造起來的教會,外面有聖靈的表顯,裡面有神親自同在的印證。 【出四十35】「摩西不能進會幕;因為雲彩停在其上,並且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帳幕。」 〔呂振中譯〕「摩西不能進會棚,因為有雲彩如帳幕停在那上頭,永恆主的榮耀充滿著那帳幕。」 〔原文字義〕「雲彩」定居,居留,駐紮;「其上」(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摩西不能進會幕」:先前,摩西尚可在會幕內一步一步的遵照神的命令安放各種器具,並且洗手洗角(參31節)、擺設陳設餅(參23節)、點燈(參25節)、燒香(參27節)、獻祭(參29節),但全部做完之後就進不去了。 「因為雲彩停在其上,並且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帳幕」:摩西進不去的原因是雲彩降臨在會幕的上面,神臨在所發出的榮耀光輝充滿了整個會幕。 〔靈意註解〕「雲彩停在其上」:雲彩表徵聖靈;全句表徵聖靈降臨、澆灌、充滿建造起來的教會。 〔話中之光〕(一)聖靈和神榮光的所在,沒有地方可以容人,因為任何人都不可以與神爭輝。任何屬靈的人,都不可以將人們對他的欣賞甚或敬愛,歸功於自己, 【出四十36】「每逢雲彩從帳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起程前往;」 〔呂振中譯〕「在他們所行的路站上、每逢雲彩從帳幕上被收上去,以色列人總往前行;」 〔原文字義〕「每逢」(原文無此字);「收上去」上升,攀登;「起程」啟程,出發;「前往」旅程,駐地。 〔文意註解〕「每逢雲彩從帳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起程前往」:意指每當雲彩從會幕上面上升到空中,以色列人就啟程前行。 〔靈意註解〕「每逢雲彩從帳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起程前往;雲彩若不收上去,他們就不起程」(36~37節):表徵聖靈又感動、引導、幫助教會。 〔話中之光〕(一)神的榮耀白天在雲柱中,黑夜在火柱中,向以色列民顯現,而他們也借著這一個榮耀,決定了前面的行程。在今日,神向我們所啟示的一切旨意,也是根據祂的榮耀。你只要留心注意神的榮耀與那件事情的關系,你就可以發現神對那件事情的帶領如何。 (二)你也許問我:「這是否神的旨意?那是否神的旨意?」我反要借這一個問題來答覆你:「神的榮耀是否停在那裡呢?」你只要能夠分辨這一點,就無需再等候其它的事情了;因為神的榮耀就彰顯了神的旨意。 【出四十37】「雲彩若不收上去,他們就不起程,直等到雲彩收上去。」 〔呂振中譯〕「雲彩若不被收上去,他們就不往前行,直等到雲彩被收上去的日子,」 〔原文字義〕「起程」啟程,出發;「直等到」(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雲彩若不收上去,他們就不起程,直等到雲彩收上去」:倘若雲彩一直停留在會幕上面,沒有上升到空中,以色列人就不拔營起行;直等到雲彩上升了,以色列人才啟程前行。 〔話中之光〕(一)沒有聖靈的印證,就沒有行動。 【出四十38】「日間,耶和華的雲彩是在帳幕以上;夜間,雲中有火,在以色列全家的眼前。在他們所行的路上都是這樣。」 〔呂振中譯〕「因為在他們所行的路站上、日間總有永恆主的雲彩在帳幕上,夜間總有火在其中,在以色列全家眼前。」 〔原文字義〕「日間」白天;「以上」(原文無此字);「全家」房屋,家族;「所行的路上」旅程,駐地。 〔文意註解〕「日間,耶和華的雲彩是在帳幕以上」:意指白天,神臨在的雲彩停留在會幕的上面。 「夜間,雲中有火,在以色列全家的眼前」:意指晚上,會幕上面的雲彩有火光,以色列人都可以看見。 「在他們所行的路上都是這樣」:意指以色列人在曠野中一路前行的時候,都如上所述。 〔話中之光〕(一)「雲彩…火柱」象徵聖靈與聖經;教會的裡面有聖靈的引導,外面有聖經(神的話)的光照,一路陪伴著我們信徒,直到彌賽亞國(神的國度)完滿實現。 (二)火柱為黑暗中的光明,雲彩為烈日下的蔭蔽。使以色列人行路不致在黑暗中摸索又不會因炎熱而煩躁,神的預備是十分周到。基督徒走天國路程,也都是那當日隱蔽在雲彩,火柱中的主親自在前面引導。不論在環境或心靈中,主都為依靠他的人定道路。 (三)當我們在茫茫黑暗中,感到孤單無助時,主不是我們的希望和光明嗎?當我們感到環境殘酷,沉悶難受時,主不是我們的安慰和遮蔽嗎? 叁、靈訓要義 【豎立會幕──基督與教會】 一、一切都照神的話而行: 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1節) 2.「摩西這樣行,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16節) 3.「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19,21,23,25,27,29,32節) 二、甚麼時候蒙恩得救,甚麼時候就有分於基督與教會: 1.「你們要以本月為正月,為一年之首」(十二2):表徵認識基督是新生命的起頭。 2.「正月初一日,你要立起帳幕」(2節):表徵新生命帶來新的生活。 3.「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帳幕就立起來」(17節):表徵在基督和教會裡開始新生活。 三、神的話和聖靈是新生活的開端: 1.「把法櫃安放在裡面,用幔子將櫃遮掩;…把櫃抬進帳幕,掛上遮掩櫃的幔子」(3,21節):法櫃表徵神的話;全句表徵神的話就是真理,真理使我們成聖(約十七19)。 2.「把桌子搬進去,擺設上面的物;…在桌子上將餅陳設在耶和華面前」(4,23節):陳設餅和桌子表徵基督是生命的糧。 3.「把燈檯搬進去,點其上的燈;…又把燈檯安在會幕內,…與桌子相對,在耶和華面前點燈」(4,24~25節):表徵神的話一解開就發出亮光(詩一百十九130)。 4.「把洗濯盆安在會幕和壇的中間,在盆裡盛水,…以便洗濯」(7,30節):表徵基督用水藉著道(話)把教會洗淨(弗五25)。 5.「用膏油把帳幕和其中所有的都抹上,使帳幕和一切器具成聖,就都成聖。…」(9~11,13,15節):表徵藉著聖靈得成聖潔(彼前一2)。 四、藉禱告與基督同工建造教會: 1.「把燒香的金壇安在法櫃前」(5節):金香壇表徵基督是大祭司,為聖徒祈求(來七25)。 2.「在壇上燒了馨香料做的香」(27節):香表徵眾聖徒的祈禱(啟五8)。 五、十字架是建造教會的道路: 1.「把燔祭壇安在帳幕門前」(6節):燔祭壇表徵十字架。 2.「安設燔祭壇,把燔祭和素祭獻在其上」(29節):表徵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太十六24)。 六、聖別與聖潔的生活乃是教會的見證: 1.「又在四圍立院帷,把院子的門簾掛上」(8,28,33節):院帷和門簾表徵與世界有分別。 2.「要使亞倫和他兒子到會幕門口來,用水洗身,…洗手洗腳」(12,31~32節):用水洗身表徵對付污會的老我,分別為聖歸於神。 3.「要給亞倫穿上聖衣,…給他們穿上內袍」(13~14節):衣服表徵行為,祭司的聖衣和內袍,表徵聖潔公義的行為(啟十九8)。 4.「給我供祭司的職分」(13,15節):祭司的職分表徵事奉的事工,新約的信徒都是祭司體系的一份子(彼前二9)。 5.「立起帳幕,安上帶卯的座,立上板,穿上閂,立起柱子」(18節):表徵教會有堅固的根基,分別裡外的圍板,是真理的柱石(提前三15)。 6.「在帳幕以上搭罩棚,把罩棚的頂蓋蓋在其上」(19節):罩棚和頂蓋表徵教會在地上救人的責任;全句表徵雖無佳形美容,卻堅固耐用,足以使信徒蒙保守。 七、神親自與建造起來的教會同在: 1.「當時,雲彩遮蓋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了帳幕」(34節):耶和華的榮光表徵神的臨在;全句表徵教會是神與人同在的明證。 2.「雲彩停在其上」(35節):雲彩表徵聖靈;全句表徵聖靈降臨、澆灌、充滿建造起來的教會。 3.「每逢雲彩從帳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起程前往;雲彩若不收上去,他們就不起程」(36~37節):表徵聖靈又感動、引導、幫助教會。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出埃及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出埃及記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