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出埃及記第三十三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摩西為百姓代求】

   一、神不願與百姓同行(1~3)

   二、百姓聞訊悲哀,摘除飾物(4~6)

   三、摩西離營進會幕朝見神(7~11)

   四、摩西求神同去,蒙神應允(12~17)

   五、摩西求見神的榮耀(18~23)

 

貳、逐節詳解

 

【出三十三1「耶和華吩咐摩西說:“我曾起誓應許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說:‘要將迦南地賜給你的後裔。’現在你和你從埃及地所領出來的百姓,要從這裡往那地去。」

   〔呂振中譯〕永恆主吩咐摩西說『我曾向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給你後裔、說『這是要給你後裔的』地如今你要往那地去,從這裡上去,你和你從埃及地所領上來的人民都要上去。要往那地去,從這裡上去。

   〔原文字義〕「起誓」起誓,發誓;「應許」(原文無此字);「亞伯拉罕」一大群人的父親或首領;「以撒」他笑;「雅各」抓住腳後跟的人,取代者;「迦南」(原文無此字);「領出來」上升,攀登。

   〔文意註解〕「耶和華吩咐摩西說:我曾起誓應許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說:要將迦南地賜給你的後裔」:『起誓應許』表示神自己甘願受祂誓言的約束;『亞伯拉罕』神曾數次應許他(參創十二7;十三14~17;十五18;十七2~8;二十二16~18);『以撒』神曾應許他(參創二十六3);『雅各』神曾應許他(參創三十五12);『將迦南地賜給你的後裔』就是指以色列人,又稱猶太人或希伯來人。

         「現在你和你從埃及地所領出來的百姓,要從這裡往那地去」:『要從這裡往那地去』意指朝迦南地的方向移動,但摩西自己卻因發怒擊打磐石而沒能進去(參民二十七13~14)

 

【出三十三2「我要差遣使者在你前面,攆出迦南人、亞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

   〔呂振中譯〕我要差遣使者在你前面,把迦南人、亞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或譯何利人)、耶布斯人、趕出去。

   〔原文字義〕「差遣」打發,送走;「使者」使者,天使;「攆出」趕走,驅逐;「迦南人」熱心的;「亞摩利人」山居者;「赫人」恐懼地子孫;「比利洗人」屬於某一村莊;「希未人」村民;「耶布斯人」被踐踏的後裔,打鼓廠的後裔。

   〔文意註解〕「我要差遣使者在你前面」:『使者』凡是神所打發前往完成使命的人或活物,都可以被稱為神的使者或耶和華的使者,包括神自己(參三2)、神子基督(參二十三20註解)、天使、神人(參王上十三1)、黃蜂等;此處很可能指黃蜂(參二十三28),因為黃蜂也能將人攆出原居地。

         「攆出迦南人、亞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攆出』指對方因不勝其擾而自動逃避;『迦南人、亞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包括革迦撒人,合稱迦南七族(參徒十三19)

   〔話中之光〕()「我要」表示神並沒有完全丟棄祂的百姓;神雖然忿怒,卻仍以憐憫為懷。

 

【出三十三3「領你到那流奶與蜜之地。我自己不同你們上去;因為你們是硬著頸項的百姓,恐怕我在路上把你們滅絕。”」

   〔呂振中譯〕你們要上那流奶與蜜之地;但你們既是脖子硬的人民,我就在你們中間上去,免得我在路上把你們滅盡了。』

   〔原文字義〕「上去」上升,攀登;「硬著頸項(原文雙字)」硬著頸項,冥頑不靈,艱難(首字);頸,脖子(次字);「滅絕」消滅,消耗,結束。

   〔文意註解〕「領你到那流奶與蜜之地」:指迦南地乃是土地肥沃,適宜畜牧業、果林茂密之地。

         「我自己不同你們上去,因為你們是硬著頸項的百姓,恐怕我在路上把你們滅絕」:『因為』解釋了神自己不與百姓同行的理由,神預知硬著頸項的百姓,仍會惹神發怒。

   〔話中之光〕()我們若肯聽從神的話,神的同在乃是祝福;否則,便是災禍(申四24;十一6~8),因為神是烈火(來十29;詩七十八2131)

         ()人越與神親近,神追討他們的罪越嚴(摩三2注意“因此”兩個字)

 

【出三十三4「百姓聽見這兇信就悲哀,也沒有人佩戴妝飾。」

   〔呂振中譯〕人民聽見這壞消息就悲傷,沒有人佩戴妝飾。

   〔原文字義〕「兇」惡的,壞的;「信」言論,言語;「悲哀」哀哭,哀輓;「佩戴」放置,設定;「妝飾」妝飾品。

   〔文意註解〕「百姓聽見這兇信就悲哀」:『兇信』指神不與他們同行的消息(3)

         「也沒有人佩戴妝飾」:以色列人摘除身上的飾物,是悲痛的一種表現。

 

【出三十三5「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告訴以色列人說:‘耶和華說:你們是硬著頸項的百姓,我若一霎時臨到你們中間,必滅絕你們。現在你們要把身上的妝飾摘下來,使我可以知道怎樣待你們。’”」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摩西說『你要對以色列人說你們是脖子硬的人民;我若眨眼間臨到你們中間,是會把你們滅盡的;如今你們要把身上的妝飾脫下來,讓我知道要怎樣處置你們。

   〔原文字義〕「硬著頸項(原文雙字)」硬著頸項,冥頑不靈,艱難(首字);頸,脖子(次字);「霎時」一瞬間;「臨到」上升,攀登;「滅絕」消滅,消耗,結束;「待」做,製作。

   〔文意註解〕「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告訴以色列人說:耶和華說:你們是硬著頸項的百姓,我若一霎時臨到你們中間,必滅絕你們」:意指聖潔的神不能容忍在祂眼前有任何桀驁不馴的情形發生。

         「現在你們要把身上的妝飾摘下來,使我可以知道怎樣待你們」:意指百姓須自卑並顯出悲痛(4節註解),先平息神的怒氣,然後視百姓今後的表現才決定如何對待他們。

   〔話中之光〕()「使我可以知道怎樣待你們,」這表示神如何對待我們,乃根據我們是否有悔改的心;人若要蒙神的悅納,就必須悔改(賽一16~17)

         ()我們當趁著還有機會悔改的時候,回轉歸向神,免得機會一錯過,就萬劫不復。

 

【出三十三6「以色列人從住何烈山以後,就把身上的妝飾摘得乾淨。」

   〔呂振中譯〕於是以色列人、從住何烈山以後、總把身上的妝飾剝下來。

   〔原文字義〕「何烈」裝飾品;「妝飾」(原文與「何烈」同字);「摘得乾淨」剝奪,掠奪,拔除。

   〔文意註解〕「以色列人從住何烈山以後」:『何烈山』就是神的山(參三1),又稱西乃山,是神頒佈十誡以及建造會幕的樣式之處(參二十四12;三十一18)

         「就把身上的妝飾摘得乾淨」:意指此後在曠野的行程中不再配戴妝飾物。

 

【出三十三7「摩西素常將帳棚支搭在營外,離營卻遠,他稱這帳棚為會幕。凡求問耶和華的,就到營外的會幕那裡去。」

   〔呂振中譯〕摩西素常將帳棚搭在營外,離營遠些,他稱這帳棚為會棚;凡求問永恆主的、就出去到營外的會棚那裡。

   〔原文字義〕「素常」(原文無此字);「支搭」攤開,伸出;「營」營地,營盤;「遠」遠,有距離;「會」聚會,指定的時間或地點;「幕」帳篷;「求問」尋求,堅求。

   〔文意註解〕「摩西素常將帳棚支搭在營外,離營卻遠,他稱這帳棚為會幕」:『會幕』指臨時搭建的小型會幕,並不是後來按照山上的樣式所搭建的會幕(參四十1832)

         「凡求問耶和華的,就到營外的會幕那裡去」:『求問』指會見神並向祂當面求問;『營外的會幕』後來正式的會幕是搭建在營地的正中央(參民二2)

 

【出三十三8「當摩西出營到會幕去的時候,百姓就都起來,各人站在自己帳棚的門口,望著摩西,直等到他進了會幕。」

   〔呂振中譯〕每逢摩西出營到會棚去的時候,人民總是起來,各人站在自己帳棚的出入處,望著摩西,直等到他進了會棚。

   〔原文字義〕「起來」站起來,起立;「站在」站,立定;「望著」觀看;「直等到」(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當摩西出營到會幕去的時候,百姓就都起來」:站起來是一種恭敬地表示(參斯五9)

         「各人站在自己帳棚的門口,望著摩西,直等到他進了會幕」:目送他直到不見他的身影,很自然地表達了對他的敬畏之心。

 

【出三十三9「摩西進會幕的時候,雲柱降下來,立在會幕的門前,耶和華便與摩西說話。」

   〔呂振中譯〕摩西進會棚的時候,雲柱就降下來,立在會棚的出入處,永恆主便同摩西說話。

   〔原文字義〕「雲」雲,雲層;「柱」柱子;「降下來」下來,下降;「立在」站立,停止不動。

   〔文意註解〕「摩西進會幕的時候,雲柱降下來,立在會幕的門前」:意指不容許其他任何人靠近或進會幕。

         「耶和華便與摩西說話」:意指面對面與他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11)

 

【出三十三10「眾百姓看見雲柱立在會幕門前,就都起來,各人在自己帳棚的門口下拜。」

   〔呂振中譯〕人民看見雲柱立在會棚的出入處,就都起來,各人在自己帳棚的出入處敬拜。

   〔原文字義〕「起來」站起來,起立;「下拜」下拜,俯伏。

   〔文意註解〕「眾百姓看見雲柱立在會幕門前,就都起來」:由此可見眾百姓心中明白『雲柱』所代表的是甚麼(參十三21~22;十四19~20)

         「各人在自己帳棚的門口下拜」:意指他們不敢靠近,遠遠的下拜(參二十四1)

 

【出三十三11「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摩西轉到營裡去,惟有他的幫手,一個少年人嫩的兒子約書亞不離開會幕。」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摩西面對面地說話,好像人對朋友說話一樣。摩西回到營裡,惟有他的助手、一個青年人、嫩的兒子約書亞、不離開會棚。

   〔原文字義〕「面對面(原文雙同字)」面;「朋友」同伴,夥伴;「轉到」返回,轉回;「幫手」伺候,服事;「嫩」魚,後裔;「約書亞」耶和華是拯救。

   〔文意註解〕「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面對面』事實上,摩西並沒有見到神的面(18~23),所以是形容彼此非常接近,彷彿當面交談的意思;全句意指神與摩西之間的關係有如在一起同工的夥伴,比親密的朋友更進一步,將神所要作的事告訴摩西。

         「摩西轉到營裡去,惟有他的幫手,一個少年人嫩的兒子約書亞不離開會幕」:『幫手』指在旁伺候,聽命服事的意思;『少年人』是與老年人相對的稱呼,約瑟三十歲的時候仍被稱為少年人(參創四十一1246),約書亞當時大概在四十歲以上;『不離開會幕』意思是看守會幕。

   〔話中之光〕()我們與神的關係,應當從親密的「朋友」,更進到「同伴、同工」(原文字義),可以彼此商量工作。

         ()「會幕」是與神相會的地方,約書亞不離開會幕,使他學習到許多不為人知的屬靈事物,對他日後成為以色列人的領袖奠定很好的基礎。

 

【出三十三12「摩西對耶和華說:“你吩咐我說:‘將這百姓領上去’,卻沒有叫我知道你要打發誰與我同去,只說:‘我按你的名認識你,你在我眼前也蒙了恩。’」

   〔呂振中譯〕摩西對永恆主說『看哪,你對我說將這人民領上去,你卻沒有讓我知道你要差遣誰和我同去;然而你曾說過我按你的名認識你;你也在我面前蒙了恩。

   〔原文字義〕「領上去」說,講;「知道」認識;「打發」打發,送走;「認識」(原文與「知道」同字);「眼前」眼睛;「蒙」找到,尋見;「恩」恩惠,恩寵。

   〔文意註解〕「摩西對耶和華說:你吩咐我說:將這百姓領上去」:摩西在此複述神的指派(1)

         你卻沒有讓我知道你要差遣誰和我同去,只說我按你的名認識你,你在我眼前也蒙了恩」:『按名認識』意指關係親密;『眼前也蒙了恩』意指地位特殊;全句意指我雖然蒙此殊恩,卻仍不知誰將與我同行。

   〔話中之光〕()神是按「名」認識摩西,有兩個意思,一是摩西這名的意思是「從水裡拉上來」,是神所拯救的;另一是摩西已過的為人,使神賞識他。

 

【出三十三13「我如今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將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認識你,好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想到這民是你的民。”」

   〔呂振中譯〕如今我若在你面前蒙恩,求你將你所行的讓我知道,使我能認識你,好在你面前蒙恩。你還要看這國是你的人民呢。』

   〔原文字義〕「蒙」找到,尋見;「恩」恩惠,恩寵;「道」道路,路程;「指示」認識;「認識」(原文與「指示」同字);「想到」看見,覺察;「這民」國家,人民;「你的民」親屬,家族,百姓。

   〔文意註解〕「我如今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將你的道指示我」:『你的道』指神的道路,包括行程中的細節;全句意指摩西對前途感到相當困惑,沒有把握完全任務。

         「使我可以認識你,好在你眼前蒙恩」:『認識你』指藉由實際的經驗而學取的認識,不僅指更多認識神的本性,且更多認識神的作為;全句意指因認識神而不致得罪神。

         「求你想到這民是你的民」:『你的民』神本來對摩西說『你的百姓』(參三十二7),但摩西再一次申明以色列人是神的百姓(參三十二11)

   〔話中之光〕()神對摩西說:「你從埃及地所領出來的百姓」(1);摩西則對神說:「這民是你的民」。按表面看,以色列人是摩西所帶領出來的,但實際上是神施行十次神蹟所拯救的。

         ()神對摩西說的話,是教會領袖們的一種試煉。許多傳道人一旦事工有成就,得了不少跟從的人,就以為他們是自己的羊,其實他們是主的羊。

 

【出三十三14「耶和華說:“我必親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

   〔呂振中譯〕永恆主說『是我的同在(或譯親身)要和你同去,把你安頓好了。』

   〔原文字義〕「親自」面;「安息」休息,安靜。

   〔文意註解〕「耶和華說:我必親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意指神應許必以祂的『臨在』與摩西同去,使他不至於煩擾掛慮,內心安寧。

   〔話中之光〕()本節是摩西禱告得神答應的明證,摩西的禱告蒙神悅納的原因有二:一是向著神的忠誠和信靠,另一是向著聖民的熱愛和無私。

         ()沒有神的同在,就沒有安息;有神的同在,在任何情況下,仍能安息。

 

【出三十三15「摩西說:“你若不親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們從這裡領上去。」

   〔呂振中譯〕摩西對永恆主說『若不是你的同在和我同去,你就不要把我們從這裡領上去呀。

   〔原文字義〕「親自」面;「同去」行,走;「領上去」上升,攀登。

   〔文意註解〕「摩西說:你若不親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們從這裡領上去」:注意『我們』這詞,摩西所擔心不是他自己,乃是他所身負的重大責任。

   〔話中之光〕()本節隱藏著一個重大的真理:任何事物都不能代替神的同在。如果失去和施恩者的交通,正是那些神所賜的恩賜,會陷我們於咒詛。倘若神不和我們同去應許的美地,美地的豐盛正是我們貧窮的機會。

 

【出三十三16「人在何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的百姓在你眼前蒙恩呢?豈不是因你與我們同去、使我和你的百姓與地上的萬民有分別嗎?”」

   〔呂振中譯〕到底在什麼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人民在你面前蒙恩呢?豈不是因你和我們同去,而使我和你人民跟全地上萬族之民有分別麼?』

   〔原文字義〕「眼前」眼睛;「蒙」找到,尋見;「恩」恩惠,恩寵;「同去」行,走;「分別」分別出來,使分開。

   〔文意註解〕「人在何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的百姓在你眼前蒙恩呢?」:『我和你的百姓』摩西把他自己和神的百姓連在一起;全句意指摩西認為神口中的『蒙恩』(12)必須有事實證明。

         「豈不是因你與我們同去、使我和你的百姓與地上的萬民有分別嗎?」:本句有兩個重點:(1)神的選民是和地上萬族有所分別的;(2)不同的原因乃在於有神和他們同在。

   〔話中之光〕()神的同在,乃是我們最大的蒙恩;沒有神的同在,再大的恩典也不值得我們追求。

 

【出三十三17「耶和華對摩西說:“你這所求的我也要行;因為你在我眼前蒙了恩,並且我按你的名認識你。”」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摩西說『你所說的這件事、正是我所要作的;因為你在我面前蒙了恩,我也按你的名認識了你。』

   〔原文字義〕「所求」說話,講論;「眼前」眼睛;「蒙」找到,尋見;「恩」恩惠,恩寵。

   〔文意註解〕「耶和華對摩西說:你這所求的我也要行」:意指摩西的祈求(15~16)得到了神的應允。

         「因為你在我眼前蒙了恩,並且我按你的名認識你」:請參閱12節註解。

 

【出三十三18「摩西說:“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

   〔呂振中譯〕摩西說『求你將你的榮耀給我看看。』

   〔原文字義〕「求你」祈求,現在;「顯出」(原文與「求你」同字);「榮耀」榮耀,富足,尊榮。

   〔文意註解〕「摩西說: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榮耀』神又稱作『榮耀的神』(詩廿九3),這是因為每一次祂向人彰顯出來的時候,人所看見的,人無法用言詞表達,只好借用『榮耀』來形容(參結一28)。所以榮耀也可以說,就是神的自己;神的自己乃是榮耀,神的榮耀在那裏,就是神的自己在那裏。全句意指摩西求神顯明祂自己給他看一眼,這樣才能釋懷。

   〔話中之光〕()今天我們信徒能夠敞著臉看見主的榮光(林後三18),這是何等的權利!摩西是求而不得見,我們卻是得見而不求。

 

【出三十三19「耶和華說:“我要顯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經過,宣告我的名。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

   〔呂振中譯〕永恆主說『我要讓我的一切美善在你面前經過,並將我的名永恆主耶和華在你面前宣告出來;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

   〔原文字義〕「顯」(原文無此字);「一切的恩慈」好的事物,良善;「經過」經過,穿越;「宣告」宣告,朗讀;「恩待」有恩典,施恩;「憐憫」有憐憫,愛。

   〔文意註解〕「耶和華說:我要顯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經過,宣告我的名」:『一切的恩慈』意指神一切的美善;『在你面前經過』意指向你啟示出來;『宣告我的名』意指神的聖名所表達神本性所有的豐盛。

         「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意指神的恩慈已經賞給了摩西。

   〔話中之光〕()得著神的顯現,儘管只有模糊的一瞥,對神的兒女來說,乃是莫大的「恩慈」;但願有更多的人,在信心裡得見神的一現。

         ()「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這話說出,神的恩待與憐憫不能受制於任何外力,惟在於祂自己白白的恩典。

 

【出三十三20「又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

   〔呂振中譯〕但是』,他說『你不能看我的面;因為人不能看我的面還能活著。』

   〔原文字義〕「看見」看見,覺察;「存活」活著。

   〔文意註解〕「又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意指墮落的人類,若非基督十字架救贖的遮蔽(22),不能在聖潔的神之面光中存活。

   〔話中之光〕()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神;感謝主,祂是那聖潔、公義者(徒三14),祂也是我們的聖潔、公義(羅七12),我們唯有藏身在基督裡面,才得面見神。

 

【出三十三21「耶和華說:“看哪,在我這裡有地方,你要站在磐石上。」

   〔呂振中譯〕永恆主說『看哪,我這裡有個地方;你要立在磐石上。

   〔原文字義〕「地方」地方,立足之地;「站在」站,立定;「磐石」磐石,岩石。

   〔文意註解〕「耶和華說:看哪,在我這裡有地方,你要站在磐石上」:『磐石』表徵基督(參林前十4);全句意指人只有站在基督代贖之救恩的地位上,才能進到神面前(參來四14~16;七2225)

   〔話中之光〕()基督是我們的磐石,除祂以外,其他的立場都是流沙。

 

【出三十三22「我的榮耀經過的時候,我必將你放在磐石穴中,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過去,」

   〔呂振中譯〕我的榮耀經過的時候,我要將你放在磐石隙中,用我的手掌遮著你,等我過去。

   〔原文字義〕「榮耀」榮耀,富足,尊榮;「經過」經過,穿越;「放在」放置,設立;「磐石」磐石,岩石;「穴中」洞,裂縫;「遮掩」掩蔽,遮蓋;「等」直到;「過去」(原文與「經過」同字)

   〔文意註解〕「我的榮耀經過的時候,我必將你放在磐石穴中」:『磐石穴』表徵十字架;全句意指人唯有在十字架的遮蔽底下,才能通得過神榮耀之光的考驗。

         「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過去」:『我的手』表徵神的作為;全句意指十字架的救法乃是出於神手的安排。

   〔話中之光〕()十字架(磐石穴中)不僅使我們得蒙救贖,並且也幫助我們更多認識神。今天雖然還不是我們得見祂真體的時候(參約壹三2),但至少在藏身十字架的原則下,能夠一窺神的背影。

 

【出三十三23「然後我要將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見我的背,卻不得見我的面。”」

   〔呂振中譯〕然後我要將我的手掌挪開,你就看見我的背後;我的臉面呢、是不可給人看見的。』

   〔原文字義〕「收回」轉變方向,拿走;「背」背後,後方。

   〔文意註解〕「然後我要將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見我的背,卻不得見我的面」:這是擬人化的表達法,表示人目前所能看見的,不過是像看背影一樣的模糊。我們必須等到有一天當主顯現的時候,才得看見祂的真體(參約壹三2)

   〔話中之光〕()摩西看到神的『背』,那就是在回顧時,按照祂所行的去瞭解祂。

 

叁、靈訓要義

 

【神與人之間的中保】

   一、為民代求首遭拒絕(三十二30~三十三6)

         1.摩西求神與民同行,未蒙應允(三十二30~35)

         2.「現在你和你從埃及地所領出來的百姓,要從這裡往那地去」(1):神命摩西帶領百姓往迦南地去。

         3.「我要差遣使者在你前面,攆出迦南人(2):神允差遣使者驅逐迦南六族。

         4.「我自己不同你們上去,恐怕我在路上把你們滅絕」(3):神說明不與民同行的原因。

         5.「百姓聽見這兇信就悲哀」(4):百姓聞訊知錯,試圖對付偶像根源──摘除妝飾

         6.現在你們要把身上的妝飾摘下來,使我可以知道怎樣待你們」(5):神證實身上的妝飾是問題的根源。

         7.「以色列人把身上的妝飾摘得乾淨」(6):百姓回應神的要求。

   二、摩西再次為民代求(7~17)

         1.「摩西到營外的會幕那裡去」(7):到會幕乃為求問神。

         2.「百姓就都起來,各人站在自己帳棚的門口,望著摩西」(8):百姓恭敬目送摩西。

         3.「雲柱降下來,立在會幕的門前,耶和華便與摩西說話」(9):得與神面對面談話。

         4.「眾百姓看見雲柱立在會幕門前,就都下拜」(10):百姓知道雲柱表徵聖靈的臨在。

         5.「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11):摩西蒙神厚恩,彼此親密關係如同朋友。

         6.「他的幫手,一個少年人嫩的兒子約書亞不離開會幕」(11):約書亞表徵主是隨時的幫助。

         7.「我按你的名認識你,你在我眼前也蒙了恩」(12):神承認摩西在祂心目中的關係和地位。

         8.「求你將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認識你」(13):摩西求更多認識神和神的作為。

         9.「求你想到這民是你的民」(13):求神不要捨棄祂自己的百姓。

         10.「我必親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14):神應允與百姓同行。

         11.「你與我們同去、使我和你的百姓與地上的萬民有分別」(15~16):摩西強調神與百姓同行的重要。

         12.「你這所求的我也要行」(17):神確認答允摩西所求。

   三、摩西尋求神的印證(18~23)

         1.「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18):求神顯現祂的臨在。

         2.「我要顯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經過,宣告我的名」(19):神應允:(1)顯明神一切的美善;(2)啟示祂自己;(3)表達神性的豐富。

         3.「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19):表示神已恩待、憐憫摩西。

         4.「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20):人不能用肉眼看見神。

         5.「我的榮耀經過的時候,我必將你放在磐石穴中」(21~22):『我的榮耀』指神的臨在,『磐石穴』預表基督的十字架;人唯有依靠基督的十字架才能在神面前存活。

         6.「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過去」(22):神以祂的作為保守摩西。

         7.「你就得見我的背,卻不得見我的面」(23):人僅能彷彿看見,卻不真切。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出埃及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出埃及記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