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出埃及記第二十九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祭司承接聖職之禮和獻祭之例】

   一、祭司承接聖職之禮和穿戴之例(1~9)

   二、獻贖罪祭、燔祭和搖祭之例(10~25)

   三、祭物中祭司當得的分(26~35)

   四、行禮並潔淨壇七天之例(36~37)

   五、每日當獻之祭(38~46)

 

貳、逐節詳解

 

【出二十九1「“你使亞倫和他兒子成聖,給我供祭司的職分,要如此行:取一隻公牛犢,兩隻無殘疾的公綿羊,」

   〔呂振中譯〕『你將亞倫和他兒子們分別為聖,使他們作祭司來事奉我,在他們身上所要作的就是以下這些事取一隻牛、是小公牛、兩隻完全沒有殘疾的公綿羊,

   〔原文字義〕「成聖」使成聖,分別;「供祭司的職分」作為祭司;「公牛」牛犢,閹公牛;「犢(原文雙字)」兒子,少壯的(首字);牛,公牛(次字);「無殘疾的」完全的,健全的。

   〔文意註解〕「你使亞倫和他兒子成聖,給我供祭司的職分,要如此行」:本章聖經的主題是祭司承接聖職之禮,首先,祭司本身必須分別為聖,否則,便不夠資格擔當神聖的職任。『成聖』就是分別為聖的意思;『供祭司的職分』指盡祭司的職責。

         「取一隻公牛犢,兩隻無殘疾的公綿羊」:1~3節列明祭司就職時所當預備的成聖之禮的祭物:『公牛犢』是為獻贖罪祭(14);『兩隻公綿羊』首隻公綿羊是為獻燔祭(18),次隻公綿羊是為獻承接聖職的祭(2227);『無殘疾的』意指完全無瑕疵,凡是獻給神的祭牲必須完全而無瑕疵。

   〔靈意註解〕「使亞倫和他兒子成聖,給我供祭司的職分」:事奉神,不在乎人的定意,乃在乎神的揀選與呼召(羅九1116)

         「取一隻公牛犢,兩隻無殘疾的公綿羊」:須是蒙救贖並蒙神悅納(羅十二1)

   〔話中之光〕()人若要事奉神,必須先成聖;而人無法自己成聖,必須憑藉基督的救恩,在基督裡成為聖潔。

 

【出二十九2「無酵餅和調油的無酵餅,與抹油的無酵薄餅;這都要用細麥麵做成。」

   〔呂振中譯〕取無酵餅、合油調和的無酵哈拉餅、跟抹上油的無酵薄餅都要用細麥麵來作。

   〔原文字義〕「無酵」沒放酵粉的麵包;「餅」麵包,食物;「調」攙和,混合;「油」油,橄欖油;「抹」塗抹,抹油於;「薄餅」薄餅,薄脆餅;「細麥」小麥;「麵」細麵。

   〔文意註解〕「無酵餅和調油的無酵餅,與抹油的無酵薄餅」:這些餅是為獻搖祭(23~24)。『無酵餅』指不可經過發酵的程序,亦即不可含有酵素,酵在聖經裡代表罪惡;『調油』指混合橄欖油,油在聖經裡代表聖靈;『抹油』代表聖靈的塗抹;『薄餅』一碰即碎,代表感覺靈敏並非遲鈍。

         「這都要用細麥麵做成」:上述三種餅的材料都是用磨細的上等小麥粉做成的。

   〔靈意註解〕「無酵餅和調油的無酵餅,與抹油的無酵薄餅」:須蒙聖靈分別為聖(調油與抹油),遠離罪惡(無酵),感覺敏銳(薄餅)

   〔話中之光〕()細麥麵做的餅代表耕耘所得的豐富,可以做生命的供應。信徒努力讀經禱告,追求屬靈的長進,聚會時才能給別人帶來豐富生命的供應。

         ()無酵餅和無酵薄餅告訴我們,一點點隱藏的罪(麵酵)能敗壞全人,甚至能影響全教會;所以我們對絲毫的罪惡,也不可容讓;不可因為罪小,就輕忽放過。

 

【出二十九3「這餅要裝在一個筐子裡,連筐子帶來,又把公牛和兩隻公綿羊牽來。」

   〔呂振中譯〕你要把這些餅裝在一個筐子裡,用筐子帶來獻,也把公牛和兩隻公綿羊一牽來。

   〔原文字義〕「裝在」置,放;「筐子」筐子;「公牛」牛犢,閹公牛。

   〔文意註解〕「這餅要裝在一個筐子裡,連筐子帶來」:意指獻祭用的餅(2)要裝在盛裝食物之用的開口無蓋的扁平筐子裡,連同筐子一起帶到獻祭之處。

         「又把公牛和兩隻公綿羊牽來」:指獻祭用的一隻公牛犢和兩隻無殘疾的公綿羊(1),也都牽到獻祭之處。

   〔靈意註解〕「餅要裝在一個筐子裡,連筐子帶來」:須有堅固的身心(筐子)

   〔話中之光〕()祭司要帶祭物和祭牲來;我們事奉神的人,應當在平日享受基督的豐富(弗三8),才會有東西可以帶來。

         ()內容固然要緊,但是外表()也不可或缺;許多基督徒只看重所謂的屬靈,而忽略了身心的健康,以及人際間的行為表現,以致成為屬靈的怪人。

         ()牛羊是為著宰殺流血,象徵十字架的對付;我們要服事主,便得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捨己(對付天然的生命),否則,恐會成為別人的難處。

 

【出二十九4「要使亞倫和他兒子到會幕門口來,用水洗身。」

   〔呂振中譯〕要把亞倫和他兒子們帶到會棚出入處,用水給他們洗。

   〔原文字義〕「會」聚會;「幕」帳篷;「門口」門口,入口;「洗」清洗,沐浴;「身」(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要使亞倫和他兒子到會幕門口來」:『亞倫和他兒子』他們是以色列人中被揀選擔任祭司的人們。

         「用水洗身」:意指到門口與祭壇之間的洗濯盆,洗手洗腳,沐浴身體,然後才能穿上聖衣(5)

   〔靈意註解〕「水」預表道(弗五26),是為潔淨生命的。

         「到會幕門口來,用水洗身」:須有清潔的良心和行為(洗身)

   〔話中之光〕()血,洗淨我們的罪;水的潔淨與事奉有關。我們在生活上的失敗就是不潔;還有,凡是不在神心意中的事也是不潔的。

         ()消極方面,是洗淨污穢;積極方面,是加添神的成分,才能成為聖潔。

 

【出二十九5「要給亞倫穿上內袍和以弗得的外袍,並以弗得,又帶上胸牌,束上以弗得巧工織的帶子。」

   〔呂振中譯〕要拿衣服、將內袍、聖裲襠之下的外袍、聖裲襠和胸牌、給亞倫穿戴上,又將聖裲襠上巧設圖案織成的帶子給他束上。

   〔原文字義〕「內袍」衣服;「以弗得」祭司服的披肩或斗篷;「外袍」大祭司所穿的長袍;「胸牌」胸牌(裝烏陵和土明的口袋);「束上」綁住,以帶繫住;「巧工織的帶子」精巧的製品。

   〔文意註解〕「要給亞倫穿上內袍和以弗得的外袍,並以弗得」:這裡沒有提到褲子(參二十八42),它不屬於聖衣,大概是在用水洗身時(4)就已穿上。『要給亞倫穿上』他是首任大祭司,他所穿的聖衣和他的兒子稍有不同;『內袍和以弗得的外袍,並以弗得』這些聖衣的穿著順序是由裡而外:內袍、外袍、以弗得、胸牌、帶子,與出二十八章所記述的製作順序剛好相反(參二十八4註解)

         「又帶上胸牌,束上以弗得巧工織的帶子」:『胸牌』指決斷的胸牌,是安在以弗得上面(參二十八28);『帶子』指腰帶(參二十八8)

   〔靈意註解〕「穿上內袍和以弗得的外袍,並以弗得」:須披戴基督(內袍和外袍)

         「帶上胸牌,束上以弗得巧工織的帶子」:須在神面前掛心眾聖徒(胸牌)並且堅定不移(帶子)

   〔話中之光〕()衣袍表徵生活行為,事奉主必須穿上衣袍;若沒有好的生活行為,與神、與人一點用處都沒有。

         ()祭司的胸牌表明服事主的人應當胸懷愛心,以神子民的需要為念,為神的子民在神面前求問,引導他們當行的道路,不至於失迷。

 

【出二十九6「把冠冕戴在他頭上,將聖冠加在冠冕上,」

   〔呂振中譯〕要將禮冠給戴在他頭上,將聖冠加在禮冠上。

   〔原文字義〕「冠冕」(大祭司的)包頭巾;「戴在」放置,設立;「聖」分別,神聖;「冠」冠冕,為聖。

   〔文意註解〕「把冠冕戴在他頭上」:『冠冕』指頭巾式禮冠,是用純白的細麻布做成的(參二十八39)

         「將聖冠加在冠冕上」:『聖冠』指繫在冠冕上的金牌,其上刻有『歸耶和華為聖』等字(參二十八36)

   〔靈意註解〕「把冠冕戴在他頭上,將聖冠加在冠冕上」:須凡事歸榮耀給主(冠冕和聖冠)

   〔話中之光〕()事奉神是何等榮耀的一件事,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彼前五4)

 

【出二十九7「就把膏油倒在他頭上膏他。」

   〔呂振中譯〕然後把膏油澆在他頭上、膏立他。

   〔原文字義〕「膏油(原文雙字)」膏油(首字);油,油脂(次字);「倒在」澆灌,倒出;「膏」塗抹,抹油於。

   〔文意註解〕「就把膏油倒在他頭上膏他」:即指使他受膏。『膏油』即指聖膏油,其作法記在下一章(參三十23~25)

   〔靈意註解〕「把膏油倒在他頭上」:須尋求聖靈(膏油)的澆灌(倒油)

   〔話中之光〕()膏油倒在頭上,必定會往下流(參詩一百卅三2);聖靈倒在元首基督身上,我們只要持定祂,凡事順從祂,自然就會得著聖靈的引導。

 

【出二十九8「要叫他的兒子來,給他們穿上內袍。」

   〔呂振中譯〕這時你就把他兒子們帶來,給他們穿上內袍;

   〔原文字義〕「來」靠近,接近;「穿上」打扮,穿戴;「內袍」襯衫似的長外衣。

   〔文意註解〕「要叫他的兒子來,給他們穿上內袍」:『他的兒子』亞倫的兒子們此時還未有人繼承亞倫大祭司的職任,所以都是祭司,而祭司的聖衣比較簡單,沒有外袍、以弗得、胸牌、聖冠等。『穿上內袍』這是穿在褲子(5節註解)之外的聖衣。

   〔靈意註解〕「要叫他的兒子來,給他們穿上內袍」:須顧到事奉工作的傳承(兒子)

 

【出二十九9「給亞倫和他兒子束上腰帶,包上裹頭巾,他們就憑永遠的定例得了祭司的職任。又要將亞倫和他兒子分別為聖。」

   〔呂振中譯〕給亞倫和他兒子們束上長腰帶,給他們包上裹頭巾,他們就憑著永遠的條例、得祭司的職任你要這樣授與聖職給亞倫和他兒子們。

   〔原文字義〕「束上」束上,束();「腰帶」腰帶,飾帶;「包上」包紮,綑綁;「裹頭巾」包頭巾,帽子;「定例」法令,條例,制定的事;「祭司的職任」祭司的職分;「分別為聖(原文雙字)」充滿(首字);手(次字)

   〔文意註解〕「給亞倫和他兒子束上腰帶,包上裹頭巾」:大祭司在內袍之外加上外袍等服飾,但祭司則沒有外袍等,而直接在內袍之外『束上腰帶,包上裹頭巾』,裹頭巾就是祭司的冠冕,但沒有金牌(聖冠)

         「他們就憑永遠的定例得了祭司的職任」:意指除了大祭司以外,一般祭司只要洗身(4)、穿上內袍(8)、束上腰帶、包上裹頭巾就正式上任。『永遠的定例』意指有關大祭司和祭司的就職典禮的規定,遵照1~9節所述永守不變。

         「又要將亞倫和他兒子分別為聖」:意指在就職典禮上,除了上述的規定之外,還得加上獻祭分別為聖的手續。『分別為聖』原文字義是充滿雙手,與35節的『承接聖職』同字,表示祭司被分別出來,今後兩手專一的作服事神的工作。

   〔靈意註解〕「束上腰帶,包上裹頭巾」:須約束行動(腰帶)和思想(裹頭巾)

         「將亞倫和他兒子分別為聖」:須充滿雙手(分別為聖),單單服事神。

   〔話中之光〕()神的工作當約束自己的頭腦(裹頭),讓主耶穌居首位(西一18),這種樣才致成為屬靈的榮美。

         ()「分別為聖」的原文含有「充滿雙手」的意思;救恩已經把我們從世人中間分別出來,今後,我們的雙手應當被基督充滿,帶著基督來事奉神。

         ()信徒不該空手來到神面前,而要把日常所經歷的基督,帶來陳列、展覽給神和人一同欣賞、享用。

 

【出二十九10「“你要把公牛牽到會幕前,亞倫和他兒子要按手在公牛的頭上。」

   〔呂振中譯〕你要把那公牛牽到會棚前來獻;亞倫和他兒子們要按手在那公牛頭上。

   〔原文字義〕「公牛」牛犢,閹公牛;「牽到」靠近,接近;「按」靠在,放在。

   〔文意註解〕「你要把公牛牽到會幕前」:『公牛』指公牛犢(1),是為獻贖罪祭(14)

         「亞倫和他兒子要按手在公牛的頭上」:『按手在頭上』意指和祭牲聯合為一,使祭牲擔當自己的罪過。

   〔靈意註解〕「要按手在公牛的頭上」:表示與祭牲聯合(按手),在基督裡得蒙救贖。

 

【出二十九11「你要在耶和華面前,在會幕門口,宰這公牛。」

   〔呂振中譯〕你要在永恆主面前、在會棚出入處宰這公牛,

   〔原文字義〕「會」聚會;「幕」帳篷;「門口」門口,入口;「宰」屠宰,打擊。

   〔文意註解〕「你要在耶和華面前,在會幕門口,宰這公牛」:贖罪的祭牲必須被殺流血,表徵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流血捨命。

   〔靈意註解〕「在會幕門口,宰這公牛」:承認基督贖罪的死()

 

【出二十九12「要取些公牛的血,用指頭抹在壇的四角上,把血都倒在壇腳那裡。」

   〔呂振中譯〕取些公牛的血,用指頭抹在祭壇的四角上,把所有的血倒在祭壇腳那裡。

   〔原文字義〕「抹」置,放;「壇」祭壇;「角」角,角落;「倒在」傾倒,澆;「腳」根基,底部。

   〔文意註解〕「要取些公牛的血,用指頭抹在壇的四角上」:宰公牛時用盆盛血(參十二22),然後用指頭蘸血抹在壇的四角上,表示潔淨祭壇。

         「把血都倒在壇腳那裡」:意指把剩餘的血都倒在壇腳那裡,表示流血的功效成了救恩的根基。

   〔靈意註解〕「取血,用指頭抹在壇的四角上」:取用基督流血的功效(抹血)

         「把血都倒在壇腳那裡」:基督寶血成了救恩的根基(壇腳)

   〔話中之光〕()祭牲先流血,消除神的怒氣,滿足神公義的要求。一切所獻的都燒完,不再在眼前了。但血是灑在壇上,也倒在“腳下”(利一5;四7),留在壇上的血是不會抹掉的,這是一次獻上,就永遠存留著。

         ()沒有祭牲就要定罪;有了祭牲就得赦免,神也不能再定人的罪了,因為神是公義的(來九13~14)。祭牲使祭壇成了流恩典的地方。基督不只審判人,祂也赦免人的罪。

 

【出二十九13「要把一切蓋臟的脂油與肝上的網子,並兩個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都燒在壇上。」

   〔呂振中譯〕你要把一切蓋臟腑的脂肪、肝上附屬物、和兩個腰子、和腰子上的脂肪、都熏在祭壇上。

   〔原文字義〕「蓋」遮蓋,隱藏;「臟」內臟,內部;「脂油」脂肪;「網子」肝臟開口處的肥脂;「腰子」腎;「燒在」獻祭,燒(祭物)

   〔文意註解〕「要把一切蓋臟的脂油與肝上的網子,並兩個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脂油』是祭牲身上上好的部分;『網子』指蓋肝臟的脂油;這些上好的部分都要獻給神。

         「都燒在壇上」:全部脂油燒在壇上,意指全都獻給神。

   〔靈意註解〕「把一切脂油都燒在壇上」:將最好的奉獻給神(燒脂油)

 

【出二十九14「只是公牛的皮、肉、糞,都要用火燒在營外。這牛是贖罪祭。」

   〔呂振中譯〕至於公牛的肉、皮、和糞、你卻要在營外用火去燒這是解罪祭。

   〔原文字義〕「皮」獸皮,皮膚;「糞」糞便,排泄物;「燒」燃燒;「贖罪祭」贖罪祭,罪。

   〔文意註解〕「只是公牛的皮、肉、糞,都要用火燒在營外。這牛是贖罪祭」:『贖罪祭』祭司為百姓獻贖罪祭時,僅燒一部分在壇上,所餘的祭肉可留著給祭司吃(參利六26),但此處是為祭司自己獻贖罪祭,必須將全部都燒掉。

   〔靈意註解〕「皮、肉、糞,都要用火燒在營外」:從此為神而活。

   〔話中之光〕()脂油要燒在壇上(13),皮、肉、糞則要燒在營外。前者成為馨香之氣蒙神的悅納,滿足神一切的要求;後者是審判的火,預表基督為我們受苦。這樣,我們也當出到營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來十三13)

         ()正確的門路,往往是須要忍受凌辱的門路,是不易走的『窄門小路』(太七13~14);我們千萬不可根據人數的多寡,來決定正誤所在,因為主所定規的屬靈原則,畢竟只有少數人才懂得去追求的(參路十三23~24)

 

【出二十九15「“你要牽一隻公綿羊來,亞倫和他兒子要按手在這羊的頭上。」

   〔呂振中譯〕你要把一隻公綿羊牽來;亞倫和他兒子們要按手在這公綿羊頭上。

   〔原文字義〕「牽」取,拿來;「按」靠在,放在;「羊」公綿羊。

   〔文意註解〕「你要牽一隻公綿羊來」這隻公綿羊是為獻燔祭(18)之用。

         「亞倫和他兒子要按手在這羊的頭上」:『按手頭上』意指與這羊聯合為一(10節註解),表徵祭司是在基督裡才能蒙神悅納。

   〔靈意註解〕「按手在這羊的頭上」:聯合於主,在基督裡得蒙悅納。

 

【出二十九16「要宰這羊,把血灑在壇的周圍。」

   〔呂振中譯〕你要宰這公綿羊,把血潑在祭壇的四圍。

   〔原文字義〕「宰」屠宰;「羊」公綿羊;「灑」投,擲。

   〔文意註解〕「要宰這羊,把血灑在壇的周圍」:前面公牛的血已經抹了祭壇的四角(12),而將祭壇潔淨了,故在這裡,不再作淨化祭壇的手續,而將全部的血灑在祭壇的周圍。

 

【出二十九17「要把羊切成塊子,洗淨五臟和腿,連塊子帶頭,都放在一處。」

   〔呂振中譯〕將公綿羊切成塊子,把臟腑和腿洗洗,放在切塊和頭的上面。

   〔原文字義〕「切成」切成塊,分開;「塊子」一塊或一片();「洗淨」清洗,沐浴;「五臟」內臟,內部;「放在一處」置,放。

   〔文意註解〕「要把羊切成塊子,洗淨五臟和腿」:『切成塊子』容易全然焚燒;『洗淨』使焚燒時氣味馨香(18)

         「連塊子帶頭,都放在一處」:因為要焚燒全羊(18)

   〔話中之光〕()「切成塊子」表徵破碎自己,任何信徒若要事奉神,便須接受十字架的破碎;越想保全自己,事奉就越沒有路。

 

【出二十九18「要把全羊燒在壇上,是給耶和華獻的燔祭,是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

   〔呂振中譯〕要將整個的公綿羊熏在祭壇上這是給永恆主的燔祭,是怡神的香氣、獻與永恆主的火祭。

   〔原文字義〕「全羊」公綿羊;「燒在」獻祭,燒(祭物);「燔祭」燔祭,升高;「馨香(原文雙字)」舒坦,寧靜(首字);香氣,芳香(次字);「火祭」用火獻的祭。

   〔文意註解〕「要把全羊燒在壇上,是給耶和華獻的燔祭」:『燔祭』指整個祭物須在祭壇上經過火燒,使香氣上升,全部獻給神,表徵基督完整無保留的獻給神(參利一3註解)

         「是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馨香』指聞起來會覺得心曠神怡、心平氣和的氣味。『火祭』指經過火燒的一種獻祭;在任何的獻祭中,凡把全部或一部分供物燒在壇上的,都稱為火祭。『馨香的火祭』表徵使神心滿意足,因而神人相安的獻祭(參利一9註解)

   〔靈意註解〕「全羊燒在壇上,是給耶和華獻的燔祭」:宰、灑血、切塊、洗淨、全燒(16~18),基督的一切全然奉獻給神。

         「是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到處顯揚基督馨香之氣(林後二14~15)

   〔話中之光〕()「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林前六19~20)。因此,信徒將身子全然奉獻給神,乃是理所當然的。

 

【出二十九19「“你要將那一隻公綿羊牽來,亞倫和他兒子要按手在羊的頭上。」

   〔呂振中譯〕你要將第二隻公綿羊牽來;亞倫和他兒子們要按手在那公綿羊頭上。

   〔原文字義〕「那一隻」第二;「牽來」取,拿來;「按」靠在,放在。

   〔文意註解〕「你要將那一隻公綿羊牽來」:『那一隻公綿羊』指第二隻公綿羊(115)

         「亞倫和他兒子要按手在羊的頭上」:『按手頭上』意指與這羊聯合為一(10節註解),表徵祭司是在基督裡才能蒙神悅納,有資格承接聖職。

 

【出二十九20「你要宰這羊,取點血抹在亞倫的右耳垂上和他兒子的右耳垂上,又抹在他們右手的大拇指上和右腳的大拇指上;並要把血灑在壇的四圍。」

   〔呂振中譯〕你要宰這公綿羊,取點兒血,抹在亞倫的右耳垂上、和他兒子們的右耳垂上,抹在他們右手的大拇指上、和他們右腳的大拇趾上,並要把血潑在祭壇的四圍。

   〔原文字義〕「宰」屠宰,擊打;「抹在」置,放;「右耳(首字)」耳朵;「垂」尖端,耳垂;「右耳(次字原文雙字)」右手邊(首字);耳朵(次字);「灑」投,澆。

   〔文意註解〕「你要宰這羊,取點血抹在亞倫的右耳垂上和他兒子的右耳垂上」:『取點血抹在』抹血之處表示在神面前已蒙神赦罪,分別為聖歸給神用;『右耳垂上』表徵今後耳朵全為聽從神的話。

         「又抹在他們右手的大拇指上和右腳的大拇指上」:『右手的大拇指上』表徵今後雙手全都為神作工;『右腳的大拇指上』表徵今後雙腳全都為神行走道路。

         「並要把血灑在壇的四圍」:意指把剩餘的血都倒在祭壇的周圍。

   〔靈意註解〕「血抹在右耳垂上,又抹在他們右手的大拇指上和右腳的大拇指上」:耳朵聽話(右耳垂)、雙手行事(右手的大拇指)、雙腳行路(右腳的大拇指)蒙基督寶血(抹血)分別為聖。

   〔話中之光〕()我們的耳、手、腳上有寶血救贖的記號,表示乃是屬於神的,今後,我們的耳朵應當聽那神所要我們聽的話,雙手做那神所要我們做的事,雙腳行那神所要我們行的道路。

 

【出二十九21「你要取點膏油和壇上的血,彈在亞倫和他的衣服上,並他兒子和他兒子的衣服上,他們和他們的衣服就一同成聖。」

   〔呂振中譯〕你要取祭壇上的一點兒血,也取點兒膏油,彈在亞倫和他的衣服上、跟他兒子們和他兒子們的衣服上、都一齊彈;他和他的衣服就分別為聖,他的兒子們和他兒子們的衣服也就和他一齊分別為聖。

   〔原文字義〕「膏油(原文雙字)」膏油(首字);油脂,油(次字);「彈在」噴出,淋,躍起;「他們」兒子,孫子;「成聖」使成聖,分別。

   〔文意註解〕「你要取點膏油和壇上的血,彈在亞倫和他的衣服上,並他兒子和他兒子的衣服上」:『膏油』表徵聖靈的分別為聖之功;『壇上的血』表徵流血贖罪之功;『衣服』指聖衣,表徵祭司的職任與事工。

         「他們和他們的衣服就一同成聖」:意指祭司本人連同他們的職任與事工,都一同被分別為聖。

   〔靈意註解〕「取點膏油和壇上的血,彈在衣服上」:為人生活(衣服)有聖靈塗抹(膏油)的和基督寶血(壇上的血)的分別為聖。

   〔話中之光〕()衣服成聖,表示我們的行事為人應當分別為聖,從此以後,「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林前六12);並且,「凡事都當造就人」(林前十四26)

 

【出二十九22「“你要取這羊的脂油和肥尾巴,並蓋臟的脂油與肝上的網子,兩個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並右腿(這是承接聖職所獻的羊)。」

   〔呂振中譯〕你要取這公綿羊的脂肪和肥尾巴、跟蓋臟腑的脂肪和肝上附屬物、跟兩個腰子和腰子上的脂肪、以及右腿這是授與聖職所獻的公綿羊;

   〔原文字義〕「脂油」脂肪;「網子」動物肝臟開口處的肥脂;「腰子」腎;「承接聖職」設立,裝置。

   〔文意註解〕「你要取這羊的脂油和肥尾巴」:『這羊』指承接聖職所獻的羊;『脂油和肥尾巴』一向被認為是祭牲中的上好部分。

         「並蓋臟的脂油與肝上的網子,兩個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並右腿」:『網子』是脂油的一種;『右腿』或譯作右肩,代表事奉的能力。

         「這是承接聖職所獻的羊」:羊的一部分作燔祭,是獻給神做為馨香的火祭(23~25);另一部分作搖祭和舉祭,歸祭司享用(26~28)

   〔靈意註解〕「脂油並右腿(原文右肩)」:基督的內在本質美好(脂油)並滿有大能(右腿)

 

【出二十九23「再從耶和華面前裝無酵餅的筐子中取一個餅,一個調油的餅和一個薄餅,」

   〔呂振中譯〕也要從永恆主面前裝無酵餅的筐子裡取一個餅,一個調油的哈拉餅、和一個薄餅;

   〔原文字義〕「」(原文無此字);「餅(原文雙字)」圓形麵包(首字);麵包,食物(次字);「調油的」油脂,油;「薄餅」薄餅,薄脆餅。

   〔文意註解〕「再從耶和華面前裝無酵餅的筐子中」:『裝無酵餅的筐子』指盛裝獻祭用無酵餅的筐子(3)

         「取一個餅,一個調油的餅和一個薄餅」:這三種餅都是無酵餅(2)

   〔靈意註解〕「一個(無酵)餅,一個調油的餅和一個薄餅」:基督的外表行為無瑕疵(無酵餅)、滿有聖靈的同在(調油的餅)並且柔細(薄餅)

 

【出二十九24「都放在亞倫的手上和他兒子的手上,作為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

   〔呂振中譯〕把這一切都放在亞倫的手掌中、和他兒子們的手掌中、做搖獻物搖在永恆主面前。

   〔原文字義〕「搖祭」搖祭,揮動,搖擺;「搖一搖」來回搖動,揮動。

   〔文意註解〕「都放在亞倫的手上和他兒子的手上」:每一位即將就職的大祭司和祭司們,都須親手獻祭,故在此場合,三種餅都先放在亞倫的手上,等他作完搖祭後,再放在他兒子們的手上,讓他們也挨次分別行禮。

         「作為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意指每一位都挨次手中拿著餅,向著祭壇前後搖動,作為搖祭。

         備註:按照本章2~3節經文,在預備獻祭的材料(指祭物)時,沒有清楚載明究竟是預備三種餅各一個,或為每一位都預備三種餅。若是僅預備三種餅各一個,則恰如本節的註解輪流獻搖祭;若是為每一位都預備三種餅,則各別獻搖祭後就直接燒在祭壇上的燔祭上(25),下一位另從筐子裡取用新餅。又按32節經文,筐子裡的餅似乎預備很多。

   〔靈意註解〕「放在手上」:雙手充滿基督內在和外表的豐富。

         「作為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向神奉獻(搖一搖)所得基督復活的生命(搖祭)

   〔話中之光〕()「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每一位蒙恩的信徒,在得救之時就已經得著了基督復活的生命,問題乃是我們要服事神,必須將裡面所得基督復活的生命展現出來。

 

【出二十九25「要從他們手中接過來,燒在耶和華面前壇上的燔祭上,是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

   〔呂振中譯〕然後你就從他們手中接過來,把這東西熏在祭壇上燔祭品上面,做怡神的香氣在永恆主面前這是獻與永恆主的火祭。

   〔原文字義〕「接過來」取,拿來;「燒在」燒(祭物或香),使冒煙;「燔祭」燔祭,升高;「馨香的(原文雙字)」安靜,舒坦(首字);香味,香氣(次字);「火祭」用火獻的祭。

   〔文意註解〕「要從他們手中接過來,燒在耶和華面前壇上的燔祭上」:意指獻過搖祭之後,從他們手中接過三種餅來,將它們燒在祭壇上的燔祭上。

         「是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馨香』指聞起來會覺得心曠神怡、心平氣和的氣味。『火祭』指經過火燒的一種獻祭;在任何的獻祭中,凡把全部或一部分供物燒在壇上的,都稱為火祭。『馨香的火祭』表徵使神心滿意足,因而神人相安的獻祭(參利一9註解)

         備註:將無酵餅燒在祭壇上的燔祭上,究竟是指全然焚燒,或是指烘烤使發出馨香之氣,這裡也沒有載明;從32~34節看來,承接聖職所獻的餅,似乎有不少仍留在筐子裡。

   〔話中之光〕()「是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事奉神的目的,是要討神喜悅;而神所喜悅的,不在乎所做的事多大,也不在乎成果多大,乃在乎事奉的本身是否能發出馨香之氣──裡面有多少基督的成分。

 

【出二十九26「“你要取亞倫承接聖職所獻公羊的胸,作為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這就可以作你的分。」

   〔呂振中譯〕你要取亞倫承受聖職所獻的公綿羊的胸、做搖獻物搖在永恆主面前這是你的分兒。

   〔原文字義〕「承接聖職」設立,裝置;「公羊」公綿羊;「搖祭」搖祭,揮動,搖擺;「搖一搖」來回搖動,揮動;「分」一份,部分。

   〔文意註解〕「你要取亞倫承接聖職所獻公羊的胸」:『公羊的胸』指第二隻公綿羊(19)的胸部,因第一隻公綿羊已經全羊燒作燔祭(18);『胸』表徵服事別人的胸襟或胸懷。

         「作為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這就可以作你的分」:『搖一搖』指手中拿著公羊的胸,向著祭壇前後搖動,作為搖祭;『作你的分』此處的你指摩西,是監督祭司就職典禮的人,此後便是指歷代大祭司了。

   〔靈意註解〕「公羊的胸」:對神和對人的愛()

   〔話中之光〕()事奉神有一樣好處,就是從神得著賞賜,作為給我們享受的「分」;而我們最大的享受,不是金錢、地位、名譽,乃是基督復活的生命(搖祭),滿足我們的心靈。

 

【出二十九27「那搖祭的胸和舉祭的腿,就是承接聖職所搖的、所舉的,是歸亞倫和他兒子的。這些你都要成為聖,」

   〔呂振中譯〕那搖獻過的胸、和提獻過的腿、就是承受聖職所獻的公綿羊被搖獻過被提獻過的部分、屬於亞倫和他兒子們的,你要把這些分別為聖。

   〔原文字義〕「搖祭」搖祭,揮動,搖擺;「舉祭」奉獻,貢獻;「承接聖職」設立,裝置;「所搖的」來回搖動,揮動;「所舉的」升高,高舉;「成為聖」使成聖,分別。

   〔文意註解〕「那搖祭的胸和舉祭的腿,就是承接聖職所搖的、所舉的」:『搖祭』指呈平面前後搖動;『舉祭』指呈垂直上下抬放;祭司所獻承接聖職之禮的第二隻公綿羊,僅脂油和肥尾巴(22)須經火焚燒,其他部分的祭肉獻後並未燒掉。

         「是歸亞倫和他兒子的。這些你都要成為聖」:意指搖祭的胸和舉祭的腿都要歸給亞倫和他的子孫,亦即歸給獻祭的人,連原歸給摩西的胸(26),此後也要歸給祭司家族的後代了。

   〔靈意註解〕「舉祭的腿」:奔走天路的能力()

   〔話中之光〕()「搖祭的胸」和「舉祭的腿」是事奉神所得的「分」;我們越事奉神就越多心胸中有愛,也越有強健的雙腿,能快跑往前。

 

【出二十九28「作亞倫和他子孫從以色列人中永遠所得的分,因為是舉祭。這要從以色列人的平安祭中,作為獻給耶和華的舉祭。」

   〔呂振中譯〕這要做亞倫和他子孫從以色列人中永遠應得的分額,因為是被提獻出來的,它要從以色列人中的平安祭上被提獻出來,作為奉獻給永恆主的提獻物。

   〔原文字義〕「所得的分」應得之份,律例;「舉祭」奉獻,貢獻;「平安祭」平安祭,為聯盟或友誼所獻的祭。

   〔文意註解〕「作亞倫和他子孫從以色列人中永遠所得的分,因為是舉祭」:凡是以色列人獻給神的舉祭和搖祭,都要歸給祭司和他們的家人,作他們永得的分(參民十八11;利七34)

         「這要從以色列人的平安祭中,作為獻給耶和華的舉祭」:『平安祭』此名詞在希伯來文表示“和平”、“相契”、“完全”。此祭為一私人的獻祭,所獻的可為感謝、還願或甘心獻的(參利七15~16),表明獻祭者對神的感恩,虔敬與奉獻,並藉此顯明神與人及人與鄰舍的和諧關係。按照規定,平安祭的祭物歸神、祭司和獻祭的人三者分享。

   〔話中之光〕()我們從神所得的「分」,乃是「永遠的分」,誰也不能把它奪去。

 

【出二十九29「“亞倫的聖衣要留給他的子孫,可以穿著受膏,又穿著承接聖職。」

   〔呂振中譯〕亞倫的聖衣要傳給他後代的子孫,要穿著來受膏,要穿著來承受聖職。

   〔原文字義〕「聖」分別,神聖;「穿著」(原文無此字);「承接聖職(原文雙字)」充滿,滿(首字);手(次字)

   〔文意註解〕「亞倫的聖衣要留給他的子孫」:『亞倫的聖衣』指大祭司的聖衣;『他的子孫』指繼承大祭司職位的子孫。

         「可以穿著受膏,又穿著承接聖職」:意指在大祭司就職典禮中,必須穿著聖衣,方能受膏,也方能承接聖職。

   〔靈意註解〕「聖衣」:分別為聖的行動()

   〔話中之光〕()亞倫承接聖職時有兩面的得著:裡面得著「搖祭的胸」和「舉祭的腿」(27節註解)做生命的飽足,外面得穿「受膏的聖衣」,為榮耀,為華美。

 

【出二十九30「他的子孫接續他當祭司的,每逢進會幕在聖所供職的時候,要穿七天。」

   〔呂振中譯〕他的子孫接替他做祭司的、進會棚在聖所供職的時候、要穿著七天。

   〔原文字義〕「接續」(原文無此字);「每逢(原文無此字);「供職」供職,伺候,服事;「穿」穿戴,打扮。

   〔文意註解〕「他的子孫接續他當祭司的」:意指在亞倫的子孫中,凡接續他當大祭司或祭司的人。

         「每逢進會幕在聖所供職的時候,要穿七天」:意指大祭司和祭司們進入會幕(或聖殿),在聖所中供職服事的時候,必須穿聖衣七天。

   〔靈意註解〕「要穿七天」:七天表徵完全;祭司的生活行動(聖衣)始終分別為聖。

 

【出二十九31「“你要將承接聖職所獻公羊的肉煮在聖處。」

   〔呂振中譯〕你要拿承受聖職所獻的公綿羊、把它的肉煮在聖的地方。

   〔原文字義〕「承接聖職」設立,裝置;「煮」煮沸,翻騰。

   〔文意註解〕「你要將承接聖職所獻公羊的肉煮在聖處」:意指第二隻公綿羊(19),其祭肉歸祭司享受的部分(27),必須在聖處煮。

 

【出二十九32「亞倫和他兒子要在會幕門口吃這羊的肉和筐內的餅。」

   〔呂振中譯〕亞倫和他兒子們要在會棚出入處吃這公綿羊的肉和筐子裡的餅。

   〔原文字義〕「門口」門口,入口;「吃」吃,吞噬。

   〔文意註解〕「亞倫和他兒子要在會幕門口吃這羊的肉和筐內的餅」:這裡規定,承接聖職所獻的羊肉和筐子裡的無酵餅,祭司們必須在會幕門口吃。

   〔靈意註解〕「羊的肉和筐內的餅」:豐富的生命供應,包括動物()和植物()

 

【出二十九33「他們吃那些贖罪之物,好承接聖職,使他們成聖;只是外人不可吃,因為這是聖物。」

   〔呂振中譯〕他們要吃那些用來除罪的物品,來承受聖職,使他們分別為聖;但是非祭司的平常人卻不可吃,因為這些物品是聖物。

   〔原文字義〕「贖罪」遮蓋,贖回;「承接聖職(原文雙字)」充滿,滿(首字);手(次字);「成聖」使成聖,分別;「外人」疏離的。

   〔文意註解〕「他們吃那些贖罪之物,好承接聖職,使他們成聖」:意指祭司們必須吃承接聖職所獻的祭肉和無酵餅,好叫他們成聖,能以供職,因為它們乃是贖罪之物。

         「只是外人不可吃,因為這是聖物」:『外人』指與祭司職分毫無相干的人;『聖物』指分別為聖的祭物。

   〔話中之光〕()「外人」指不肯事奉神的人,他們根本無法領略事奉神的好處。

 

【出二十九34「那承接聖職所獻的肉或餅,若有一點留到早晨,就要用火燒了,不可吃這物,因為是聖物。」

   〔呂振中譯〕承受聖職所獻的肉或餅、若有一點留到早晨,所留下來的要用火燒,不可吃,因為是聖物。

   〔原文字義〕「承接聖職」設立,裝置;「所獻的」(原文無此字);「留到」剩下來;「燒」燃燒。

   〔文意註解〕「那承接聖職所獻的肉或餅,若有一點留到早晨,就要用火燒了」:意指承接聖職所獻的肉或餅,必須在當天吃,若當天吃不完,便須用火燒了,不可留到次日早晨。

         「不可吃這物,因為是聖物」:關於『聖物』的規定如下:(1)承接聖職的祭司必須吃,吃了才能成聖(33)(2)不相干的外人不可吃(33)(3)必須當天吃,不可留到次日早晨;(4)不可再吃剩下的,必須用火燒了。

 

【出二十九35「“你要這樣照我一切所吩咐的,向亞倫和他兒子行承接聖職的禮七天。」

   〔呂振中譯〕照我所吩咐你的一切事、你要向亞倫和他兒子們行;給他們授與聖職要舉行七天。

   〔原文字義〕「要這樣照我一切」(原文無此句);「吩咐」命令,指示;「承接聖職(原文雙字)」充滿,滿(首字);手(次字);「禮」(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你要這樣照我一切所吩咐的,向亞倫和他兒子行承接聖職的禮七天」:意指必須遵照神的命令,行祭司承接聖職之禮七天。

   〔靈意註解〕「行承接聖職的禮七天」:七天表徵完全。

 

【出二十九36「每天要獻公牛一隻為贖罪祭。你潔淨壇的時候,壇就潔淨了;且要用膏抹壇,使壇成聖。」

   〔呂振中譯〕你每天要獻一隻公牛為解罪祭來除罪。你給祭壇除罪染的時候、也要給祭壇獻解罪祭;要用膏膏祭壇,把它分別為聖。

   〔原文字義〕「獻」做,製作;「贖罪祭」贖罪祭,罪;「潔淨(首字)」潔淨,承擔損失;「潔淨(次字)」遮蓋,贖回;「用膏」(原文無此字);「成聖」使成聖,分別。

   〔文意註解〕「每天要獻公牛一隻為贖罪祭」:意指在為期七天,行祭司承接聖職之禮時,每天要獻一隻公牛讀,作為贖罪祭(10~12)

         「你潔淨壇的時候,壇就潔淨了;且要用膏抹壇,使壇成聖」:『潔淨壇』指用公牛的血抹壇的四角(12);『用膏抹壇』指用聖膏油抹壇,使壇成聖(21)

   〔靈意註解〕「獻贖罪祭潔淨壇」:祭牲的血表徵基督的寶血。

 

【出二十九37「要潔淨壇七天,使壇成聖,壇就成為至聖。凡挨著壇的都成為聖。”」

   〔呂振中譯〕你要給祭壇行除罪染的禮七天,把它分別為聖,祭壇就成為至聖的;凡觸著祭壇的都會成為聖的。』

   〔原文字義〕「潔淨」遮蓋,贖回;「壇」祭壇;「成聖」使成聖,分別;「至聖(原文雙同字)」分別,神聖;「挨著」碰觸,接近。

   〔文意註解〕「要潔淨壇七天,使壇成聖,壇就成為至聖」:『七天』七是完全的數目字;本句意指祭壇經過七天的抹血和抹膏的潔淨又成聖,便完全成聖,以致成為至聖。

         「凡挨著壇的都成為聖」:『挨著壇的』指祭司和祭物;凡是就近祭壇的人和物,也因著祭壇成為至聖,祭司和祭物也自然成為聖。

   〔話中之光〕()「凡挨著壇的都成為聖,」無論是人或物,凡是有分於事奉神的,都自動的成為聖。

 

【出二十九38「“你每天所要獻在壇上的,就是兩隻一歲的羊羔;」

   〔呂振中譯〕『以下就是你所要獻在祭壇上的每天兩隻一歲以內的綿羊羔、不斷地獻上。

   〔原文字義〕「每天(原文三個字)」日子,天(前兩個字為雙同字);連續,重複(第三字);「獻在」做,製作,奉獻;「羊羔」小公羊。

   〔文意註解〕「你每天所要獻在壇上的,就是兩隻一歲的羊羔」:從本節開始,不再是祭司承接聖職的禮儀,而是祭司日常獻祭的規定;祭司每天要獻兩隻一歲的公綿羊。

   〔話中之光〕()事奉神是每天必作的事;我們事奉神不可一曝十寒,歡喜就作,不歡喜就袖手旁觀。

 

【出二十九39「早晨要獻這一隻,黃昏的時候要獻那一隻。」

   〔呂振中譯〕一隻綿羊羔你要在早晨獻上,另一隻綿羊羔你要在傍晚時分獻上。

   〔原文字義〕「早晨」早晨,日出;「這一隻」第一;「黃昏」傍晚,日落;「那一隻」第二。

   〔文意註解〕「早晨要獻這一隻,黃昏的時候要獻那一隻」意指祭司每天所須獻的一歲公綿羊,一隻是在早晨獻,另一隻是在黃昏獻。

   〔話中之光〕()早晨親近神,晚上親近神,天天親近神,何等美好!

 

【出二十九40「和這一隻羊羔同獻的,要用細麵伊法十分之一與搗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調和,又用酒一欣四分之一作為奠祭。」

   〔呂振中譯〕你要將一伊法的十分之一的細麵、用搗成的油一欣的四分之一調和的、跟這一隻綿羊羔一同獻上;也要用酒一欣的四分之一作為奠祭。

   〔原文字義〕「這一隻」第一;「同獻的」(原文無此字);「細麵」細麵;「伊法」(原文無此字);「一欣」液體度量單位;「調和」混合,攙和;「奠祭」奠酒。

   〔文意註解〕「和這一隻羊羔同獻的,要用細麵伊法十分之一與搗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調和,又用酒一欣四分之一作為奠祭」:『這一隻』指每天早晨所獻的公綿羊(39),要與素祭和奠祭同獻;『伊法十分之一』約折合二點二公升;『一欣四分之一』約折合四點六公升;『奠祭』指斟酒獻給神。

 

【出二十九41「那一隻羊羔要在黃昏的時候獻上,照著早晨的素祭和奠祭的禮辦理,作為獻給耶和華馨香的火祭。」

   〔呂振中譯〕那另一隻綿羊羔要在傍晚時分獻上,按早晨的素祭和它的奠祭禮一樣辦理,做怡神的香氣、獻與永恆主的火祭。

   〔原文字義〕「那一隻」第二;「照著」(原文無此字);「素祭」素祭,禮物;「禮」(原文無此字);「辦理」做,製作;「馨香(原文雙字)」安靜,舒坦(首字);香味,香氣(次字);「火祭」用火獻的祭。

   〔文意註解〕「那一隻羊羔要在黃昏的時候獻上」:『那一隻』指每天黃昏所獻的公綿羊(39)

         「照著早晨的素祭和奠祭的禮辦理,作為獻給耶和華馨香的火祭」:『素祭』指用細麵調油的混和物,作為祭物獻給神(40節;利二章)『奠祭』指斟酒獻給神;『馨香』指聞起來會覺得心曠神怡、心平氣和的氣味。『火祭』指經過火燒的一種獻祭;在任何的獻祭中,凡把全部或一部分供物燒在壇上的,都稱為火祭。『馨香的火祭』表徵使神心滿意足,因而神人相安的獻祭(參利一9註解)

 

【出二十九42「這要在耶和華面前、會幕門口,作你們世世代代常獻的燔祭。我要在那裡與你們相會,和你們說話。」

   〔呂振中譯〕這要做你們世世代代不斷的燔祭、獻在永恆主面前、會棚的出入處、因為在那裡我要和你們相會、在那裡我要對你們說話。

   〔原文字義〕「面前」面;「門口」門口,入口;「世世代代」世代,時代,時期;「常」連續性,永遠;「燔祭」燔祭,升高;「相會」聚會,會面。

   〔文意註解〕「這要在耶和華面前、會幕門口,作你們世世代代常獻的燔祭」:『這』指38~41節所記述祭司每天晨昏當獻的祭;『在耶和華面前、會幕門口』指祭壇;『燔祭』指整個祭物須在祭壇上經過火燒,使香氣上升,全部獻給神,表徵基督完整無保留的獻給神(參利一3註解)

         「我要在那裡與你們相會,和你們說話」:這是廣義的說法,指神在會幕中與人相會,向人說話(參利一1);而更正確、狹義的說法,神乃是在會幕中的至聖所之內,法櫃上的施恩座上二基路伯中間與人相會,向人說話(參二十五22)

   〔靈意註解〕「會幕門口與你們相會,和你們說話」:得神同在和話語。

 

【出二十九43「我要在那裡與以色列人相會,會幕就要因我的榮耀成為聖。」

   〔呂振中譯〕在那裡我要和以色列人相會,那裡就會因我的榮耀而成為聖的。

   〔原文字義〕「相會」聚會,會面;「榮耀」榮耀,富足,尊榮;「成為聖」使成聖,分別。

   〔文意註解〕「我要在那裡與以色列人相會」:『那裡』指會幕,是尚未建造聖殿以前,神臨在並居住的地方。

         「會幕就要因我的榮耀成為聖」:『我的榮耀』指神的臨在和顯現(參四十34~35);『成為聖』指凡是人或物分別出來歸給神、蒙神悅納的,就成為聖了。

   〔靈意註解〕「會幕就要因我的榮耀成為聖」:榮耀就是神的顯現。

 

【出二十九44「我要使會幕和壇成聖,也要使亞倫和他的兒子成聖,給我供祭司的職分。」

   〔呂振中譯〕我要把會棚和祭壇分別為聖,也要把亞倫和他的兒子們分別為聖、作祭司來事奉我。

   〔原文字義〕「成聖」使成聖,分別;「供祭司的職分」成為祭司。

   〔文意註解〕「我要使會幕和壇成聖」:『會幕』因神的臨在而成為聖(43);『壇』指祭壇,因潔淨之禮而成為聖(37),但仍是神使之成聖的。

         「也要使亞倫和他的兒子成聖,給我供祭司的職分」:指大祭司和祭司們完成承接聖職之禮(10~25),蒙神悅納而成聖,才能開始供祭司的職分。

 

【出二十九45「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間,作他們的神。」

   〔呂振中譯〕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間,做他們的神;

   〔原文字義〕「住在」定居,居住,安置;「中間」中間,當中;「神(原文複數)」獨一的真神,(三而一的)神,統治者。

   〔文意註解〕「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間,作他們的神」:意指神要藉著在會幕中與人相會,向人說話(42~43)而顯明祂是住在以色列人中間,作他們的神。

 

【出二十九46「他們必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是將他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為要住在他們中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

   〔呂振中譯〕他們就知道我永恆主乃是他們的神,是那將他們從埃及地領出來、好住在他們中間的我、永恆主他們的神。

   〔原文字義〕「知道」認識,體認;「耶和華」自有永有的,我是那我是的;「神(原文複數)」獨一的真神,(三而一的)神,統治者;「領出來」出來,前往,帶出。

   〔文意註解〕「他們必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是將他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本句的含意是表明當初神將以色列人從埃及地帶領出來的目的,是要讓他們知道這一位大有能力的神,乃是耶和華以色列人的神。

         「為要住在他們中間」:意指神將以色列人領出埃及地,是為著要住在他們中間,實現神人同住(參啟二十一3)

         「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在此重複強調這一句話,表明祭司、祭壇和會幕的成聖(1~44),是為著讓神與屬祂的人相安無事,好作他們的神。

   〔靈意註解〕「他們必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46):經歷上的認識。

 

叁、靈訓要義

 

【祭司供職條例】

   一、祭司承接聖職的條例(1~9)

         1.「使亞倫和他兒子成聖,給我供祭司的職分」(1):事奉神,不在乎人的定意,乃在乎神的揀選與呼召(羅九1116)

         2.「取一隻公牛犢,兩隻無殘疾的公綿羊」(1):須是蒙救贖並蒙神悅納(羅十二1)

         3.「無酵餅和調油的無酵餅,與抹油的無酵薄餅」(2):須蒙聖靈分別為聖(調油與抹油),遠離罪惡(無酵),感覺敏銳(薄餅)

         4.「餅要裝在一個筐子裡,連筐子帶來」(3):須有堅固的身心(筐子)

         5.「到會幕門口來,用水洗身」(4):須有清潔的良心和行為(洗身)

         6.「穿上內袍和以弗得的外袍,並以弗得」(5):須披戴基督(內袍和外袍)

         7.「帶上胸牌,束上以弗得巧工織的帶子」(5):須在神面前掛心眾聖徒(胸牌)並且堅定不移(帶子)

         8.「把冠冕戴在他頭上,將聖冠加在冠冕上」(6):須凡事歸榮耀給主(冠冕和聖冠)

         9.「把膏油倒在他頭上」(7):須尋求聖靈(膏油)的澆灌(倒油)

         10.「要叫他的兒子來,給他們穿上內袍」(8):須顧到事奉工作的傳承(兒子)

         11.「束上腰帶,包上裹頭巾」(9):須約束行動(腰帶)和思想(裹頭巾)

         12.「將亞倫和他兒子分別為聖」(9):須充滿雙手(分別為聖),單單服事神。

   二、祭司獻祭的條例(10~30)

         1.獻贖罪祭(10~14)

               (1)「要按手在公牛的頭上」(10):表示與祭牲聯合(按手),在基督裡得蒙救贖。

               (2)「在會幕門口,宰這公牛」(11):承認基督贖罪的死()

               (3)「取血,用指頭抹在壇的四角上」(12):取用基督流血的功效(抹血)

               (4)「把血都倒在壇腳那裡」(12):基督寶血成了救恩的根基(壇腳)

               (5)「把一切脂油都燒在壇上」(13):將最好的奉獻給神(燒脂油)

               (6)「皮、肉、糞,都要用火燒在營外」(14):從此為神而活。

         2.獻燔祭(15~18)

               (1)「按手在這羊的頭上」(15):聯合於主,在基督裡得蒙悅納。

               (2)「全羊燒在壇上,是給耶和華獻的燔祭」(16~18):宰、灑血、切塊、洗淨、全燒,基督的一切全然奉獻給神。

               (3)「是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18):到處顯揚基督馨香之氣(林後二14~15)

         3.獻搖祭(19~25)

               (1)「血抹在右耳垂上,又抹在他們右手的大拇指上和右腳的大拇指上」(20):耳朵聽話(右耳垂)、雙手行事(右手的大拇指)、雙腳行路(右腳的大拇指)蒙基督寶血(抹血)分別為聖。

               (2)「取點膏油和壇上的血,彈在衣服上」(21):為人生活(衣服)有聖靈塗抹(膏油)的和基督寶血(壇上的血)的分別為聖。

               (3)「脂油並右腿(原文右肩)(22):基督的內在本質美好(脂油)並滿有大能(右腿)

               (4)「一個(無酵)餅,一個調油的餅和一個薄餅」(23):基督的外表行為無瑕疵(無酵餅)、滿有聖靈的同在(調油的餅)並且柔細(薄餅)

               (5)「放在手上」(24):雙手充滿基督內在和外表的豐富。

               (6)「作為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24~25):向神奉獻(搖一搖)所得基督復活的生命(搖祭)

   三、祭司所當得的分(26~34)

         1.「公羊的胸」(26):對神和對人的愛()

         2.「舉祭的腿」(27~28):奔走天路的能力()

         3.「聖衣」(29~30):分別為聖的行動()

         4.「羊的肉和筐內的餅」(31~32):豐富的生命供應,包括動物()和植物()

         5.「外人不可吃不可留到早晨用火燒了」(33~34):因為是聖物。

   四、成聖的手續和福分(35~46)

         1.成聖的手續(35~41)

               (1)「行承接聖職的禮七天」(35):七天表徵完全。

               (2)「獻贖罪祭潔淨壇」(36):祭牲的血表徵基督的寶血。

               (3)「潔淨壇七天,使壇成聖,壇就成為至聖」(37):連續七天使壇成聖。

               (4)「每天早晨獻一隻羊羔黃昏獻另一隻」(38~39):每天早晚各獻一隻。

               (5)要和「羊羔同獻素祭和奠祭」(40~41):贖罪祭加上素祭和奠祭。

         2.成聖的福分(42~46)

               (1)「會幕門口與你們相會,和你們說話」(42):得神同在和話語。

               (2)「會幕就要因我的榮耀成為聖」(43~44):榮耀就是神的顯現。

               (3)「我要使壇成聖,也要使亞倫和他的兒子成聖」(44):祭壇和祭司一同成聖。

               (4)「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間,作他們的神」(45):以馬內利。

               (5)「他們必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46):經歷上的認識。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出埃及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出埃及記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