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第十九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頒布律法的背景】 一、以色列人來到西乃山下(1~2節) 二、神透過摩西曉諭以色列人要與他們立約(3~8節) 三、又吩咐以色列人預備好自己能聽見神與摩西說話(9~15節) 四、神降臨西乃山上,只准摩西和亞倫上山(16~25節) 貳、逐節詳解 【出十九1】「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後,滿了三個月的那一天,就來到西乃的曠野。」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後,滿了三個月那一天,他們來到西乃的曠野。」 〔原文字義〕「滿了」(原文無此字);「西乃」多刺的。 〔文意註解〕「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後,滿了三個月的那一天」『滿了三個月』應當譯作『第三個月』(KJV “the third
month”);『那一天』一般解經家相信,他們是在猶太曆的三月初一日到達西乃曠野;這樣,他們出埃及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到達汛的曠野是二月十五日(參十六1),經利非訂(參十七1)來到西乃曠野,又花了另外十五天;又據猶太人的傳統說法,神是在五旬節(即逾越節之後第五十天)在西乃山上降下律法。 「就來到西乃的曠野」『西乃的曠野』位於西乃半島的南端,境內有西乃山,又稱神的山(參十八5),是何烈山脈中的一座山峰,神就在那山頂上降下律法。 【出十九2】「他們離了利非訂,來到西乃的曠野,就在那裡的山下安營。」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從利非訂起行,來到西乃的曠野,就在那裡的山前邊紮營。」 〔原文字義〕「離了」出發,離開,旅行;「利非訂」休息,停留,休息的地方;「安營」紮營。 〔文意註解〕「他們離了利非訂,來到西乃的曠野」『西乃的曠野』乃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第一個目標,距離埃及的邊界大約三天的路程,他們要在那裡事奉神(參三18;五3;八27)。 「就在那裡的山下安營」『山下』指西乃山下。 【出十九3】「摩西到神那裡,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曉諭以色列人說:」 〔呂振中譯〕「摩西上到神那裡,永恆主從山上呼喚他說:『你要這樣對雅各家說,這樣告訴以色列人說:」 〔原文字義〕「呼喚」召喚,朗讀,宣告;「告訴」說,講,發言;「雅各」抓住腳後跟的人,取代者;「曉諭」告訴,聲明,宣布。 〔文意註解〕「摩西到神那裡,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說」摩西安營後就立刻上山,神也立刻從山上呼喚他,兩下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相見,這使我們看見頒賜律法的重要性。 「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曉諭以色列人說」『這樣』即指4~6節的話,可視為律法的前言或簡介,聖經學者稱之為『摩西之約』或『西乃之約』;『雅各家』和『以色列人』是同義詞。 【出十九4】「‘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 〔呂振中譯〕「”你們都看見過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我怎樣像鷹背著你們在翅膀上,把你們帶來歸我。」 〔原文字義〕「埃及」兩個海峽;「鷹」鷹,禿鷹;「背在」舉起,承擔,帶走;「帶來」被帶來,被引進;「歸」(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即指降十災的神蹟,以色列人都親眼目睹了。 「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意指神用慈愛和大能的膀臂,將以色列人帶出埃及,來歸於祂自己。 〔靈意註解〕「如鷹」:表徵神之於我們:(1)生活在高處:將我們帶領到屬天的境界;(2)能力強大:祂能拯救我們到底;(3)背負雛鷹:用愛心管教我們。 〔話中之光〕(一)「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弗二8)。「神所賜的」就是神負責作成的,我們感謝讚美主。 (二)神一切的工作,是把人帶到屬天的高處,沒有叫人留在地上,沒有讓人被屬地的事物捆綁著,因為神拯救我們的目的,是把人帶到高處,帶到天上去,這是方向的問題。 (三)神的帶領,是叫我們這些人歸向祂。神的目的不是叫人解決屬地的事情,而是要把屬祂的人從地帶到天,不僅是帶到天,而且是帶到神的裏面。 【出十九5】「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 〔呂振中譯〕「如今你們若留心聽我的聲音,守我的約,你們就可以在萬族之民中做屬我的產業,因為全地都是我的。」 〔原文字義〕「實在聽從(原文雙同字)」聽到,聽從;「遵守」遵守,保守,看守;「屬我的子民」產業,財富。 〔文意註解〕「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本句乃指以色列人享受『摩西之約』之福的先決條件就是:(1)聽從神的話;(2)遵守神的約。 「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屬我的子民』指神所珍視的產業或財寶;這是『摩西之約』的第一個福,在萬民之中被神揀選,成為神所寶愛、所經營的對象。 「因為全地都是我的」『因為』表明神應許的理由,全地和萬民都是神的,祂要恩待誰就恩待誰,祂要憐憫誰就憐憫誰(參三十三19;羅九15)。 〔話中之光〕(一)「你們若」這詞表示先決條件,若符合這個條件,才能得到有福的身分;而這個先決條件乃是:(1)實在聽從神的話;(2)遵守神的約。 (二)「作屬我的子民」,原文同一字在代上廿九3譯作「我自己積蓄的」,就是說那件東西是某人用錢購買或通過其他努力取得的,他把它作為自己的特別財產。 (三)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 (四)神的財產永遠屬祂的。「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瑪三17)。祂必緊緊抱著,好似抓緊珍寶一般,在危險時,綁在腰間。 【出十九6】「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 〔呂振中譯〕「你們要歸我做祭司之國,做聖別之邦”:這些話是你所應當對以色列人說的。』」 〔原文字義〕「國度」王國,主權;「聖潔的」聖潔的,分別的,神聖的;「國民」人民,百姓。 〔文意註解〕「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祭司的國度』指全民都有親近神並事奉神的特權;這是『摩西之約』的第二個福,在萬民中被神提拔,成為有君尊的祭司(參彼前二9)。 「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聖潔的國民』指與萬民有所分別、為神所悅納的對象;這是『摩西之約』的第三個福,因為非聖潔沒有人能見神(參來十二14)。『你要告訴』的原文文法相當特別,含有強調的語氣,需要重複地去作的意思。 〔話中之光〕(一)「歸我」是超越其他屬於神的擁有,意思是神所特別寶貴的,引以為傲的珍品。雖然全地都是神的,神以祂自己完全的主權,揀選以色列民,將他們從埃及帶出來,作屬祂的子民,特別歸於祂。這不是偏愛,是神的特選。 (二)「祭司的國度」,意思就是說,在這一個國家裏,沒有普通的人,全國都是祭司。換句話說,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職業,就是為著事奉神。神要祂所有的兒女專門為著祂的事活在地上。 (三)「聖潔的國民」是說到國民的品性。「聖潔」的意思,是分別出來。因為我們是歸於神的,必須奉獻與神,從世俗的系統分別出來,由歸屬和身分的不同,而有觀念的不同,行動的不同。 (四)人的弱點是要求被接納,跟世俗認同,就與神遠離。違背神聖潔原則的認同,只是出賣自己的卑賤行為。 (五)神一再宣示,祂的兒女是「聖潔的種類」(拉九2)。這是積極的「種族歧視」:不是歧視別人,而是歧視自己,知道自己屬天尊貴的身分,是成聖生活的根本。 【出十九7】「摩西去召了民間的長老來,將耶和華所吩咐他的話都在他們面前陳明。」 〔呂振中譯〕「摩西去把人民的長老召了來,將永恆主所吩咐他的這一切話都擺在他們面前。」 〔原文字義〕「民間」人民,百姓;「長老」老者,長者;「吩咐」(原文無此字);「陳明」放置,設立,導向。 〔文意註解〕「摩西去召了民間的長老來」『民間的長老』意指在眾民中間擁有威望、被人敬重的老者。 「將耶和華所吩咐他的話都在他們面前陳明」意指將4~6節『摩西之約』的內容鄭重地講給他們聽。 〔話中之光〕(一)正如摩西向長老們陳明神的話,我們若從神領受了甚麼話,也當幫助別人明白神的話。 【出十九8】「百姓都同聲回答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摩西就將百姓的話回復耶和華。」 〔呂振中譯〕「人民都一致地答應說:『凡永恆主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摩西就將人民的話回覆永恆主。」 〔原文字義〕「同聲」聯合,共同地,一起地;「遵行」做,製作,完成;「回復」返回,轉回。 〔文意註解〕「百姓都同聲回答說」意指長老們將摩西所轉達神的話(參7節),都講給眾百姓聽,因此他們都同聲的回應神的話。 「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意指我們實在願意『聽從神的話,遵守神的約』(參5節),亦即我們樂意盡我們所該負的責任,答應履行『摩西之約』的條件。 「摩西就將百姓的話回復耶和華」摩西帶著令人振奮的答話,向神回覆。 〔話中之光〕(一)人總是自負、自義,以為能行、能守;其實律法還沒有傳全,以色列人就在西乃山下犯了大罪(參卅二章)。 (二)「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他們的答覆是誠摯的,然而卻是愚昧且瞎眼的!就這樣引進了律法和祭司的制度,以顯出他們的無能和失敗。在我們身上,也是如此。我們說要遵行神的命令,然而我們卻失敗。 (三)感謝神,祂永不失敗。祂忍耐等候,照著祂自己的恩典和行政作事。凡耶和華所說的,教會最終都必遵行,不過全是憑著祂的恩典,絕不是靠著他們的智慧或能力。 【出十九9】「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在密雲中臨到你那裡,叫百姓在我與你說話的時候可以聽見,也可以永遠信你了。”於是,摩西將百姓的話奏告耶和華。」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摩西說:『看吧,我要在密雲中來找你,好叫人民在我和你說話的時候可以聽見,他們也可以永遠信你。』於是摩西將人民的話告訴永恆主。」 〔原文字義〕「密」黑雲,雲層;「信」支持,確認;「奏告」告訴,聲明,顯明。 〔文意註解〕「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在密雲中臨到你那裡」『密雲』原文意指『雲中最後之處』,在聖經中經常表徵神的臨在(參16節;詩九十七2;結三十3)。 「叫百姓在我與你說話的時候可以聽見,也可以永遠信你了」意指叫以色列人能夠聽見神與摩西說話的聲音,這樣,就會相信摩西所說的乃是從神來的,並且傳到永世。 「於是,摩西將百姓的話奏告耶和華」『奏告』意指以眾人聽得見的聲音宣告;這裡摩西大聲重述8節末句的話。 〔話中之光〕(一)神的僕人是百姓與神之間的媒介——代禱者,要承擔兩方面的事務。一方面是將神的話帶到百姓中間給他們教導和警戒;另一方面是要將百姓的需要奏告給神。 (二)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提前二1)。 【出十九10】「耶和華又對摩西說:“你往百姓那裡去,叫他們今天明天自潔,又叫他們洗衣服。」 〔呂振中譯〕「永恆主又對摩西說:『你往人民那裡去,叫他們今天明天要潔淨為聖,洗淨自己的衣裳;」 〔原文字義〕「自潔」使成聖,自己分別,保持聖潔;「洗」清洗,洗淨。 〔文意註解〕「耶和華又對摩西說:你往百姓那裡去」神命令摩西回去向百姓傳話。 「叫他們今天明天自潔,又叫他們洗衣服」『今天明天』指第三天以前(參11節)全部時間;『自潔』意指內心和外面行為上的分別為聖,包括禁慾(參15節)、沐浴身體(參利十四9)等;『洗衣服』古人要朝見神時,需更換乾淨的衣裳(參創三十五2),由於窮人沒有兩套外出的衣服可供更換,所以命令眾人洗衣服。 〔靈意註解〕「自潔」表徵心思意念分別為聖;「洗衣服」表徵舉止行為分別為聖。 〔話中之光〕(一)對罪越有敏銳感,越會遠離罪,行義的信徒,就越容易見到神。缺乏對罪敏銳感者是十分危險,且很容易遭神棄絕! (二)舊約時代,人的罪尚未解決,所以見到神的面隨時會招致殺身之禍。今天,縱使我們蒙了主的救贖,不潔淨自己,也會使我們無法見到神,與神隔絕的。 【出十九11】「到第三天要預備好了,因為第三天耶和華要在眾百姓眼前降臨在西乃山上。」 〔呂振中譯〕「要豫好了、來赴第三天,因為第三天永恆主要在眾民眼前降臨在西乃山上。」 〔原文字義〕「預備好了」建立,設立,堅定,牢固;「降臨」下來,下降。 〔文意註解〕「到第三天要預備好了」意指經過『今天明天』(參10節)兩天的預備,眾人都預備好了。 「因為第三天耶和華要在眾百姓眼前降臨在西乃山上」『第三天』指從摩西上去朝見神(參3節)開始算起的第三天;『在眾百姓眼前』意指神在雲中降臨(參9節),眾百姓所見到的乃是一團密雲冉冉降在山頂上。 【出十九12】「你要在山的四圍給百姓定界限,說:‘你們當謹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山的邊界;凡摸這山的,必要治死他。」 〔呂振中譯〕「你要在四圍給人民定界線,說:”你們要小心、不可上山來,也不可觸著山的邊界;凡觸著山的一定會被處死。」 〔原文字義〕「四圍」周圍,四方;「定界限」設定界線,設定範圍;「謹慎」注意,保守,看守;「摸」碰觸,伸出;「邊界」邊界,末端,邊緣;「治死」處死,殺害。 〔文意註解〕「你要在山的四圍給百姓定界限,說」『定界限』指劃定界限,可能包括設立欄杆或界繩之類的界標,以阻止人畜越過。 「你們當謹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山的邊界」警告眾百姓不可擅自闖過去,連碰觸山腳也不可。 「凡摸這山的,必要治死他」『治死』的方式記載在13節。 【出十九13】「不可用手摸他,必用石頭打死,或用箭射透;無論是人是牲畜,都不得活。到角聲拖長的時候,他們才可到山根來。’”」 〔呂振中譯〕「不可用手觸著他,必須拿石頭打死,或是用箭射透:無論是牲口、是人,都不得以活的。”當號角聲拉長的時候,他們才可以上山根來。』」 〔原文字義〕「摸」碰觸,伸出;「用石頭打死」用石頭砸死;「射透(原文雙同字)」射,射穿;「山根」山腳下。 〔文意註解〕「不可用手摸他,必用石頭打死,或用箭射透」凡擅自闖過界限的,人不可碰觸到他,因此只能在保持一定距離的地方,扔石頭或射箭處死。 「無論是人是牲畜,都不得活」在此不分人畜,一律都須處死。 「到角聲拖長的時候,他們才可到山根來」一直等到拖長的角聲響起,才算解除禁令,但仍不許登山,只容許到山腳下。 【出十九14】「摩西下山往百姓那裡去,叫他們自潔,他們就洗衣服。」 〔呂振中譯〕「摩西下山往人那裡走,叫他們自潔,他們就洗衣服。」 〔原文字義〕「下」下來,下降;「自潔」使成聖,自己分別,保持聖潔;「洗」清洗,洗淨。 〔文意註解〕「摩西下山往百姓那裡去」這是第二次下山;第一次 (參7節)是摩西帶著『摩西之約』下山,這次是帶著神的吩咐向百姓傳達。 「叫他們自潔,他們就洗衣服」請參閱10節註解。 【出十九15】「他對百姓說:“到第三天要預備好了。不可親近女人。”」 〔呂振中譯〕「他對人說:『要豫備好了、來赴第三天;不可接觸女人。』」 〔原文字義〕「預備好了」準備好,堅定,牢固;「親近」接近,挨近。 〔文意註解〕「他對百姓說:到第三天要預備好了」請參閱11節首句註解。 「不可親近女人」這是『自潔』的附加說明;意指禁戒男女性關係。 【出十九16】「到了第三天早晨,在山上有雷轟、閃電,和密雲,並且角聲甚大,營中的百姓盡都發顫。」 〔呂振中譯〕「到了第三天、早晨的時候,在山上有雷轟、閃電和濃雲;號角聲強大的很,營裡人民盡都顫抖。」 〔原文字義〕「早晨」早晨,日出;「雷轟」響聲,聲音;「閃電」閃電,閃光;「密」沉重的,偉大的;「角」號角,公羊的角;「甚」極度地,非常地;「發顫」戰兢,懼怕,害怕,驚嚇。 〔文意註解〕「了第三天早晨,在山上有雷轟、閃電,和密雲」『雷轟』指震耳欲聾的響聲;『閃電』指光耀奪目的電光;『密雲』指厚雲籠罩山頂,一片暗黑。上述情形,乃形容神臨在時的光景(參二十18;來十二18~19)。 「並且角聲甚大,營中的百姓盡都發顫」雷轟之外,加上巨大的角聲,聲勢驚人,難怪百姓恐懼戰兢。 〔靈意註解〕「雷轟、閃電、密雲、角聲」和冒煙、震動(18節)表徵神對以色列人公義的威嚴(參來十二18~21)。 【出十九17】「摩西率領百姓出營迎接神,都站在山下。」 〔呂振中譯〕「摩西率領人民出營去迎接神;他們都在山下站著。」 〔原文字義〕「率領」帶出,前往,出來;「迎接」會見,遭遇;「下」低的,最低的。 〔文意註解〕「摩西率領百姓出營迎接神」意指摩西在前,眾百姓在後跟隨,從營地出到空地上,候迎神降臨在山頂上。 「都站在山下」意指站在山腳下界限以外的地方。 【出十九18】「西乃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於山上。山的煙氣上騰,如燒窯一般,遍山大大的震動。」 〔呂振中譯〕「西乃山全都冒煙,因為永恆主在火中降臨山上;山的煙往上冒,就像燒窯的煙一般:整個的山震顫得極厲害。」 〔原文字義〕「全山」山嶺;「冒煙」冒煙,動怒,震怒;「降於」下來,下降;「煙氣」煙,煙雲;「上騰」上升,攀登;「燒窯(原文雙字)」燒窯,火爐(首字);(次字的原文與「煙氣」同字);「大大的」極度地,非常地;「震動」戰兢,害怕,驚嚇。 〔文意註解〕「西乃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於山上」神乃是烈火(參來十二29),因此山上有火焰(參來十二18),全山冒煙。注意,火焰僅使物體燒著,但不燒毀(參三2)。有解經家說西乃山曾經是活火山,但火山爆發時會燒毀一切。 「山的煙氣上騰,如燒窯一般」這是形容全山冒煙的情形。 「遍山大大的震動」連山也因神的臨在而大大震動(參士五5)。 【出十九19】「角聲漸漸地高而又高,摩西就說話,神有聲音答應他。」 〔呂振中譯〕「號角聲越來越強、強到極點,摩西就說話,神在雷轟中回答他。」 〔原文字義〕「漸漸地」進行,行,走;「高」更強壯,更大聲;「又高」極度地,非常地;「答應」回答,回應。 〔文意註解〕「角聲漸漸地高而又高」按原文含有『角聲似在移動,並且極其高而昂』的意思。 「摩西就說話,神有聲音答應他」形容神和摩西彼此交談;此時摩西是在山下(參17節)說話,而神的回答聲音是從山上發出。 【出十九20】「耶和華降臨在西乃山頂上,耶和華召摩西上山頂,摩西就上去。」 〔呂振中譯〕「永恆主降臨在西乃山、臨到山頂上;永恆主召摩西上山頂,摩西就上去。」 〔原文字義〕「降臨」下來,下降;「召」召喚,朗讀,宣告;「上去」上升,攀登。 〔文意註解〕「耶和華降臨在西乃山頂上」經由密雲降在山頂上而得知(參9節)。 「耶和華召摩西上山頂,摩西就上去」現在摩西有神的召見,當然可以越過界限而上山。 【出十九21】「耶和華對摩西說:“你下去囑咐百姓,不可闖過來到我面前觀看,恐怕他們有多人死亡;」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摩西說:『你下去警告人民,恐怕他們闖過來到永恆主面前來觀看,以致他們中間有許多人會倒斃。」 〔原文字義〕「囑咐」作證,堅決聲明;「闖過來」闖入,拆除,破壞。 〔文意註解〕「耶和華對摩西說:你下去囑咐百姓」『囑咐』含有『叮嚀又明確地勸告』的意思。 「不可闖過來到我面前觀看,恐怕他們有多人死亡」提防百姓中有人因為好奇而冒生命的危險,闖過山腳下的界限,就近觀看。 〔話中之光〕(一)我們新約的信徒,雖然不像舊約神的百姓那樣不可觀看神,但仍然無法用肉眼看見神;不過,「你們雖然沒有見過祂,卻是愛祂;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祂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一8)。 【出十九22】「又叫親近我的祭司自潔,恐怕我忽然出來擊殺他們。”」 〔呂振中譯〕「連挨近永恆主的祭司也要潔淨自己為聖,恐怕永恆主突破界限來擊殺他們。』」 〔原文字義〕「親近」靠近,接近,挨近;「自潔」使成聖,自己分別,保持聖潔;「擊殺」衝破,突破,擊碎。 〔文意註解〕「又叫親近我的祭司自潔」『親近我的祭司』指祭司可以到壇前獻祭;『自潔』指按照祭司聖潔的條例(參利二十一章)自潔。 「恐怕我忽然出來擊殺他們」凡是違犯條例的,難免死亡的懲罰(參利十1~3)。 備註:當時還未設立祭司,故本節的話可能是為日後留下規範;但也有可能指摩西為著當前的需要,曾指定一些長老之類的人,擔任獻祭的職責(參24節;十二21;十八12)。 【出十九23】「摩西對耶和華說:“百姓不能上西乃山,因為你已經囑咐我們說:‘要在山的四圍定界限,叫山成聖。’”」 〔呂振中譯〕「摩西對永恆主說:『人民不能上西乃山,因為你警告我們說:『要給山定界限,把山分別為聖。』」 〔原文字義〕「囑咐」作證,堅決聲明;「四圍」(原文無此字);「定界限」設定界線,設定範圍;「成聖」使成聖,自己分別,保持聖潔。 〔文意註解〕「摩西對耶和華說:百姓不能上西乃山」意指摩西認為在正常情形下,百姓不能上到山上來。 「因為你已經囑咐我們說:要在山的四圍定界限,叫山成聖」意指摩西已經照神的吩咐設下界限,防止百姓誤闖。 【出十九24】「耶和華對他說:“下去吧,你要和亞倫一同上來;只是祭司和百姓不可闖過來上到我面前,恐怕我忽然出來擊殺他們。”」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他說:『下去吧;你要再上來,帶著亞倫一同來;只是祭司和人民都不可闖過來上到永恆主面前,恐怕他突破界限來擊殺他們。』」 〔原文字義〕「闖過來」闖入,拆除,破壞;「擊殺」衝破,突破,擊碎。 〔文意註解〕「耶和華對他說:下去吧,你要和亞倫一同上來」『亞倫』將成為首位正式的大祭司(參二十八1),故他的地位特殊。 「只是祭司和百姓不可闖過來上到我面前,恐怕我忽然出來擊殺他們」嚴禁一般祭司和百姓違規。 〔話中之光〕(一)密切的人際關係,沒有速食。同樣,美好的靈性,與神密切的關係,也沒有速食!你要見到神嗎?先與他建立關係,嘗嘗他的救恩,跟從他,過聖潔生活,多花時間等候他吧! 【出十九25】「於是摩西下到百姓那裡告訴他們。」 〔呂振中譯〕「於是摩西下到人民那裡去告訴他們。」 〔原文字義〕「告訴」說,講,發言。 〔文意註解〕「於是摩西下到百姓那裡告訴他們」指告訴他們神的吩咐(參21~22,24節)。 叁、靈訓要義 【頒布律法的準備──三方面的啟示】 一、啟示神對祂選民的心意 1.「來到西乃的曠野」(1~2節):表明律法的對象是從世界分別出來歸給神的一班人 2.「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4節):表明救恩出於神,以及救恩的目的 3.「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5節):表明對選民的基本要求 4.「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5節):表明選民的身份──神特選的產業 5.「歸我作祭司的國度」(6節):表明選民的職責──事奉神的祭司 6.「為聖潔的國民」(6節):表明選民的目標──分別為聖 二、啟示律法的神聖性質 1.「叫百姓在我與你說話的時候可以聽見,也可以永遠信你了」(9節):確證律法乃出於神自己 2.「叫他們今天明天自潔,又叫他們洗衣服」(10,14節):確證律法的要求就是神自己的要求 3.「在山的四圍給百姓定界限…凡摸這山的,必要治死」(12節):確證律法的嚴肅性,違犯者必致死 三、啟示神的自己 1.「雷轟、閃電,和密雲,並且角聲甚大」(16節):神的臨在,極其可怕(來十二18~21) 2.「耶和華在火中降於山上」(18節):神的公義,神乃是烈火(來十二29) 3.「遍山大大的震動」(18節):神的能力,震動天地(來十二24) 4.「又叫親近我的祭司自潔」(22節):神的慈愛,喜悅符合條件的人事奉祂(來十二28) 5.「祭司和百姓不可闖過來上到我面前」(24節):神的聖潔,人不能隨意地見祂(來十二14)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出埃及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出埃及記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