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出埃及記第十七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磐石出活水與戰勝亞瑪力人】

   一、百姓在利非訂因沒水喝就像摩西爭鬧(1~3)

   二、神指示摩西用杖擊打盤石就流出活水來(4~7)

   三、亞瑪力人來和以色列人爭戰(8)

   四、摩西命約書亞領軍與亞瑪力人爭戰(9~10)

   五、摩西在山上舉手,終於擊敗亞瑪力人(11~13)

   六、神命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14~16)

 

貳、逐節詳解

 

【出十七1「以色列全會眾都遵耶和華的吩咐,按著站口從汛的曠野往前行,在利非訂安營。百姓沒有水喝,」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全會眾、照永恆主所吩咐的一站一站地、從汛的曠野往前行;他們在利非訂紮營,人民沒有水喝。

   〔原文字義〕「會眾」會眾,群落;「站口」(原文無此字);「汛」刺,黏土;「利非訂」休息,停留,休息的地方;「安營」紮營。

   〔文意註解〕「以色列全會眾都遵耶和華的吩咐」:意指遵神的吩咐起行或安營(參民九18~19)

         「按著站口從汛的曠野往前行,在利非訂安營」:『按著站口』站口指以色列人在西乃曠野移動時安營的地方,前後四十年間一共停留過四十二個站口(參民三十三15~49);『汛的曠野』即神降嗎哪的地方(參十六13~15);『利非訂』位於從汛的曠野到西乃山的中途,那裡有河流過,可能當時的河床乾涸,找不到水源。

         「百姓沒有水喝」:百姓日常吃的嗎哪沒有停止過,但在利非訂卻找不到可喝的水。

   〔話中之光〕()「沒有水喝」表示身、心、靈得不著滿足,因為水能給人甦醒、振奮、更新,所以沒有水,乃是信徒的一個極大的試驗。

         ()「利非訂」原文意思是休息、安息之所,但是因著缺乏水的緣故,該安息之處卻得不著安息。當記得,以色列全會眾的行止,是遵照神的吩咐。可見他們的遭遇都在神的安排中,因此,神是他們問題的答案。可見若欲解決問題,應當求問神。

 

【出十七2「所以與摩西爭鬧,說:“給我們水喝吧!”摩西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與我爭鬧?為什麼試探耶和華呢?”」

   〔呂振中譯〕人民就和摩西吵鬧,說『給我們水喝吧。』摩西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和我吵鬧?為什麼試探永恆主呢?』

   〔原文字義〕「爭鬧」相爭,爭論;「試探」試驗,測驗。

   〔文意註解〕「所以與摩西爭鬧,說:給我們水喝吧」:『爭鬧』意指追究責任;『給我們水』意指是你帶領我們到這無水之地,你應當負責找到水。

         「摩西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與我爭鬧?為什麼試探耶和華呢?」:摩西的意思是說,帶領以色列人的是神,你們跟我爭鬧,乃是變相的試探神,對神表不滿。

   〔話中之光〕()摩西的話說出,以色列人和摩西爭鬧,也就是試探神。信徒在教會中遇到難處,解決之道乃是求問神,而不是跟帶領的人爭鬧。

         ()有時候,我們因為聚會中得不著屬靈的供應,心靈覺得乾渴,就怪罪牧師、長老。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缺乏供應的原因並不是單方面的,每一位聖徒都有責任。與其跟人爭鬧,不如轉向神求。

 

【出十七3「百姓在那裡甚渴,要喝水,就向摩西發怨言,說:“你為什麼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和我們的兒女並牲畜都渴死呢?”」

   〔呂振中譯〕人民在那裡渴得要水喝,就向摩西發怨言說『你這個人為什麼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要使我們和兒女跟牲畜都渴死呢?』

   〔原文字義〕「發怨言」發牢騷,抱怨;「領出來」被帶走,上去,攀登。

   〔文意註解〕「百姓在那裡甚渴,要喝水,就向摩西發怨言,說」:『甚渴』形容乾渴到幾乎難於忍受;『發怨言』指出於不滿而爭鬧(2)

         「你為什麼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和我們的兒女並牲畜都渴死呢?」:這句話表明他們只在意眼前的難處,卻把他們從前的困境忘得一乾二淨。

   〔話中之光〕()基督徒雖然蒙神的拯救,知道杝的恩典能力:但當遇上現實生活有難解決的困難時,我們很易向神發言。

         ()埃及地的水,頂多只能滿足我們的身體和精神,卻不能滿足我們心靈深處的乾渴。要緊的是,信徒應當學會從外面之人的需要,轉而追求裡面之人的滿足。

 

【出十七4「摩西就呼求耶和華說:“我向這百姓怎樣行呢?他們幾乎要拿石頭打死我。”」

   〔呂振中譯〕摩西向永恆主哀叫說『我要怎樣對付這人民呢?他們幾乎要拿石頭打死我了。』

   〔原文字義〕「呼求」哭求,呼喊;「對付」僅僅,一點點。

   〔文意註解〕「摩西就呼求耶和華說:我向這百姓怎樣行呢?」:遇到難處該當如何應付,自己沒有充分的把握,向神呼求乃是領袖人物該有的表現。

         「他們幾乎要拿石頭打死我」:這是向神申述情況危急,請求給予幫助。

   〔話中之光〕()「呼求神」乃是最好的辦法。教會中無論是領袖人物或是會眾,應當以向神禱告來代替彼此埋怨。彼此埋怨只會加深難處,向神禱告才是正途。

         ()「呼求神」即或是不能立刻解決問題,但卻能平靜心緒,紓緩緊張的情勢,朝向正面、積極、建設性而前進。

 

【出十七5「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手裡拿著你先前擊打河水的杖,帶領以色列的幾個長老,從百姓面前走過去。」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摩西說『你為首在人民前頭走過去,帶著以色列幾個長老和你一同去;手裡要拿著你先前擊打河水的手杖而去。

   〔原文字義〕「擊打」打擊,鞭打,攻打;「帶領」領導,引導;「長老」老者,長者。

   〔文意註解〕「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手裡拿著你先前擊打河水的杖」:『你手裡拿著杖』表示神已經將解決問題的權柄賞賜給他。

         「帶領以色列的幾個長老,從百姓面前走過去」:『幾個長老』表示權柄的印證(參徒二14)

   〔話中之光〕()神的話是說「先前擊打河水的杖」,而不是說「神的杖」;這樣的稱呼提醒以色列人,埃及地的水變成血,屬世的享受和快樂,都在神的審判之下。

         ()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嗎?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雅四4)

 

【出十七6「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裡,站在你面前。你要擊打磐石,從磐石裡必有水流出來,使百姓可以喝。”摩西就在以色列的長老眼前這樣行了。」

   〔呂振中譯〕看吧,我必站在你前面,在何烈磐石那裡;你要擊打磐石,就有水從磐石裡出來,讓人民喝。』摩西就在以色列長老眼前這樣行了。

   〔原文字義〕「何烈」沙漠;「磐石」磐石,岩石;「流出來」前往,出來。

   〔文意註解〕「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裡,站在你面前」:『何烈』可能指包括西乃山在內的整個山脈,故在舊約聖經裡往往將何烈山和西乃山互相通用;『何烈的磐石』可能何烈山脈的末端延伸到利非訂附近,而流經該地的乾河,其上流處有一塊巨大的磐石,稱為何烈的磐石,神應許將在那裡和摩西相會。

         「你要擊打磐石,從磐石裡必有水流出來,使百姓可以喝」:這是具有屬靈意義的神蹟奇事,神可以使乾而硬的磐石流出水來;不過,神也可以利用自然環境,使乾河床下面豐富的水源經過中空的巨石而湧流出來。

         「摩西就在以色列的長老眼前這樣行了」:這樣,長老們就作了最佳的見證人。

   〔靈意註解〕「何烈的磐石」:象徵基督(參林前十一1~4),祂在十字架上被羅馬兵丁用槍刺他的肋旁,就有血和水流出來(參約十九34);血為贖罪,水為賜人生命。

   〔話中之光〕()「你要擊打磐石」,基督為我們被神擊打,結果流出活水的江河來。屬靈供應的原則,誰越多受十字架的擊打和剝奪,誰就越有可以給人。

         ()神所重用的人物,都是飽經折磨和擊打的。因為神所喜悅的祭品,是憂傷痛悔的心。

 

【出十七7「他給那地方起名叫瑪撒(就是試探的意思),又叫米利巴(就是爭鬧的意思);因以色列人爭鬧,又因他們試探耶和華,說:“耶和華是在我們中間不是?”」

   〔呂振中譯〕他給那地方起名叫瑪撒(即『試探』的意義),又叫米利巴(即『吵鬧』的意義),因為以色列人在吵鬧,又因為他們試探永恆主說『永恆主是不是真地在我們中間呢?』

   〔原文字義〕瑪撒」誘惑,試探;「米利巴」紛爭,爭鬧;「吵鬧」爭辯,爭論,爭端;「試探」試驗,測驗。

   〔文意註解〕「他給那地方起名叫瑪撒(就是試探的意思)」『他』指摩西;摩西認為以色列人跟他爭鬧的動機是為試探神(2)

         「又叫米利巴(就是爭鬧的意思),因為以色列人在吵鬧」摩西命名『瑪撒』和『米利巴』,動機是為教訓以色列人,因為他們對神懷疑和不信任。

         「又因他們試探耶和華,說:耶和華是在我們中間不是?」原來以色列人不信任神的話,認為神並沒有真正與他們同在,而僅是差遣天使來帶領他們。

   〔話中之光〕()很少地方有用兩個名稱,瑪撒是試探之意,米利巴是爭鬧之意。以色列人的怨言是指向兩矛頭,一是指凓摩西亞倫,另一是指凓耶和華,所以這地方有兩個名稱。

         ()我們不應將困難缺乏,看作神不施福,反而該將困難缺乏看為是神的鍛煉,使我們更去信靠神。基督徒不是有免疫的身份,乃要倚靠神所賜的信心,去超越一切的遭遇。

 

【出十七8「那時,亞瑪力人來在利非訂,和以色列人爭戰。」

   〔呂振中譯〕那時亞瑪力人來在利非訂、同以色列人交戰。

   〔原文字義〕「亞瑪力人」山谷的居住者;「利非訂」休息,停留,休息的地方;「爭戰」戰鬥,作戰。

   〔文意註解〕「那時,亞瑪力人來在利非訂」『亞瑪力人』是以掃的子孫(創卅六12),是以色列人的世仇;『在利非訂』可能原是亞瑪力人居住地,後因河水乾涸而移居別地,但仍視利非訂為他們的勢力範圍

         和以色列人爭戰」企圖將以色列人驅離他們的境界。

   〔靈意註解〕亞瑪力人」:預表信徒的死敵──肉體;「和以色列人爭戰」:肉體和靈相爭(加五17原文)

   〔話中之光〕()肉體的情慾和靈相爭,靈和肉體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作所願意作的(加五17原文)

         ()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靈的人,體貼靈的事(羅八5原文)

         ()原來肉體的特徵就是驕傲。亞瑪力人Amalek一字乃從Malek之字根而來,乃有「王」、「首領」、「No.1」的意思,它的意思是什麼?就是一種自我中心之態:「我是王」、「我是No.1」,我要你們怎樣你們就要怎樣,我說什麼你們都要聽!

 

【出十七9「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明天我手裡要拿著神的杖,站在山頂上。”」

   〔呂振中譯〕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們選人、出去和亞瑪力人交戰;明天我要站在山岡上,手裡拿著神的手杖。』

   〔原文字義〕「約書亞」耶和華是拯救;「選出」選擇,挑選,決定;「亞瑪力人」山谷的居住者;「爭戰」戰鬥,作戰。

   〔文意註解〕「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選出人來』意指挑選精銳部隊;『出去爭戰』意指由他們擔任作戰任務。

         「明天我手裡要拿著神的杖,站在山頂上」『神的杖』代表神的權柄;『山頂上』居高臨下,視野廣闊,方便掌握戰況。

   〔靈意註解〕「約書亞」:預表基督;「選出人來和亞瑪力人爭戰」:表示要服在主的率領之下與肉體爭戰。

   〔話中之光〕()屬靈爭戰的兩大要素:(1)順服主耶穌基督的權柄;(2)站在復活升天的地位上。

         ()在我們的爭戰中,有神支援我們。我們要憑信心而戰,靠禱告而戰。

 

【出十七10「於是約書亞照著摩西對他所說的話行,和亞瑪力人爭戰。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

   〔呂振中譯〕於是約書亞照摩西對他所說的去行,和亞瑪力人交戰;摩西、亞倫跟戶珥都上了山岡。

   〔原文字義〕「照著」(原文無此字);「亞倫」帶來光的人;「戶珥」洞。

   〔文意註解〕「於是約書亞照著摩西對他所說的話行,和亞瑪力人爭戰」意指約書亞遵命挑選精兵出去和亞瑪力人打仗。

         「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戶珥』在以色列人中的地位高於眾長老,僅次於摩西、亞倫(參二十四14)

   〔靈意註解〕「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10):表徵站在復活升天的地位上。

 

【出十七11「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

   〔呂振中譯〕盡摩西將手舉起的時候,以色列人就得勝;盡他讓手歇息的時候,亞瑪力人就得勝。

   〔原文字義〕「得勝」勝過,強健的,有力的;「垂」休息,放下。

   〔文意註解〕「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舉手』即舉起拿著神的杖的手,亦即高舉神的權柄;『就得勝』表明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神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

         「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垂手』表明人的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參太二十六41)

   〔靈意註解〕「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摩西預表我們屬天的大祭司,站在山頂上(9)──預表在高天之上;舉手預表為我們祈求(參來七25)

         「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垂手表徵灰心,沒有「不住的禱告」(帖前五17)

   〔話中之光〕()在屬靈的爭戰中,我們得勝不是倚靠自己的勇敢和才能,乃是倚靠我們的那位代求者。

         ()我們如今走過這大而可畏的曠野,無時不有爭戰,無時不遇艱難、險阻,以毫無能力的我臨那些巨大、凶猛的仇敵,我們何能不一敗塗地呢?亞瑪力人常常是比以色列人強,摩西一不舉手,亞瑪力人就得勝有餘了。

         ()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亞瑪力那樣頑強的“敵人”。我們當然要竭盡全力地迎戰,但萬萬不能忘卻禱告。記住:只要隨時“舉手”,就能及時得勝!

 

【出十七12「但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

   〔呂振中譯〕但摩西的兩手一發沉,他們就拿石頭、放在他下面、讓他坐在那上頭;亞倫跟戶珥扶著摩西的兩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摩西的兩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

   〔原文字義〕「發沉」沉重的,艱辛,困難;「扶著」抓住,握著,支撐;「穩住」堅定,穩固。

   〔文意註解〕「但摩西的手發沉」『發沉』指因手痠而向下垂。

         「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讓摩西坐下,他所舉起的手就不會太高,方便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參下句)

         「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意指兩個人分開從兩邊扶住摩西拿神的杖的手。

         「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穩住』指他的手不再發沉下垂;『直到日落』表明戰事到日落時分已經有了決定性的勝負(13)

   〔靈意註解〕「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表徵兩三個人同心合意的禱告(太十八19)

   〔話中之光〕()一棵樹是容易被風吹倒的,一個樹林就不容易被風吹倒。屬靈的爭戰不是一個人可以單槍匹馬去衝的;屬靈的爭戰是大家聯合的爭戰。

         ()亞倫與戶珥站在摩西的兩邊,扶著他的手臂,使他可以舉起手來禱告,叫以色列人得勝。我們也應當“扶起”屬靈領袖的手。分擔責任,說安慰鼓勵的話,或為他禱告,都會使屬靈領袖重新得力。

         ()有人攻勝弧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地,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傳四12)

 

【出十七13「約書亞用刀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

   〔呂振中譯〕約書亞用刀砍倒了亞瑪力和他的人民。

   〔原文字義〕「約書亞」耶和華是拯救;「殺了」使無力,使仆倒。

   〔文意註解〕「約書亞用刀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意指參與此次戰事的亞瑪力人主帥和軍兵被殲滅淨盡。

   〔靈意註解〕「約書亞用刀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表徵在主裡勝過肉體和肉體的邪情私慾。

 

【出十七14「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你要將這話寫在書上作紀念,又念給約書亞聽。”」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摩西說『我要將亞瑪力這名號從天下全塗抹掉你要將這話寫在卷冊上做備忘錄,又念給約書亞聽。』

   〔原文字義〕「名號」記憶,紀念物;「全然塗抹(原文雙同字)」擦去,塗抹掉;「紀念」記憶,紀念物(原文與「名號」同一字根)

   〔文意註解〕「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我要將』顯示神的心意,但並不就表示祂已經完成此心願;『名號』指其聲威和代表其存在;『全然塗抹』指消滅淨盡。亞瑪力人從此一蹶不振,日後雖曾經間斷地騷擾過以色列人,但到希西家王時代便完全被消滅了(參代上四43)

         「你要將這話寫在書上作紀念,又念給約書亞聽」此處再一次證明《出埃及記》是摩西所寫的。

   〔話中之光〕()將亞瑪力的名號全然塗抹,百分之百也是人的責任。我們在地上活著之時,必須防止自我作王。一天我們不放下自我,一天我們亦不可能得救,一天我們不對付自我,一天我們亦無法享太平日子!

 

【出十七15「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就是耶和華是我旌旗的意思),」

   〔呂振中譯〕摩西築了一座祭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即『永恆主是我的旌旗』的意義),

   〔原文字義〕「壇」祭壇;「耶和華尼西」耶和華是我的旗號。

   〔文意註解〕「摩西築了一座壇」意指築祭壇向神獻祭,用以紀念勝利並感謝神。

         「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就是耶和華是我旌旗的意思)」意指以色列全軍是在耶和華神的率領下爭戰得勝。

   〔靈意註解〕「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原文字義「耶和華是我旌旗」,表明我們是在神率領下爭戰得勝。

   〔話中之光〕()世界上的領袖,打了勝仗,是建銅像,立紀功碑,稱頌自己的偉大,好永垂後世,以為紀念。摩西打了勝仗,卻去築了一座壇,向神獻祭,紀念神的能力和恩典。

         ()摩西知道,得勝的關鍵,不在於將士用命,不在於人運籌帷幄,而全在於神的能力。因此,沒有人爭功,沒有人邀賞,他不歸功於人,而築壇紀念神的大能,起名“耶和華尼西”,就是“耶和華是我旌旗”的意思。

 

【出十七16「又說:“耶和華已經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

   〔呂振中譯〕『我舉手指著永恆主的寶座來起誓永恆主必世世代代跟亞瑪力人爭戰。』

   〔原文字義〕「起了誓(原文雙字)」手(首字);王權,榮譽的位置(次字);「世世代代(原文雙同字)」世代,時代,年代。

   〔文意註解〕「又說:耶和華已經起了誓」意指神必會親自帶領以色列人跟亞瑪力人爭戰,直到祂的誓言得到應驗。

         「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本句證明14節的『全然塗抹』尚未完成,仍須世世代代持續和亞瑪力人爭戰,直到最終達成目標。

   〔靈意註解〕「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表示信徒不可與肉體妥協。

   〔話中之光〕()祂永遠是得勝的主,要奉我們神的名豎立旌旗。

 

 

叁、靈訓要義

 

【磐石活水和耶和華尼西】

   一、在利非訂遭遇兩大難處

         1.「利非訂」(18):原文字義「休息之地」,卻不得安息

         2.在利非訂安營,百姓沒有水喝」(1):口渴比飢餓更難受

         3.「亞瑪力人來在利非訂,和以色列人爭戰」(8):預表肉體趁機挑唆滋事

   二、磐石活水解決乾渴的難處(1~7)

         1.「所以與摩西爭鬧,說:給我們水喝吧」(2):將自己心靈乾渴的問題歸咎給教會領袖

         2.「與摩西爭鬧向摩西發怨言」(2~3):爭鬧與埋怨顯明教會出了問題

         3.「摩西就呼求耶和華」(4):禱告是解決教會問題的訣竅

         4.「耶和華對摩西說」(5):得著神的話

         5.「拿著你先前擊打河水的杖」(5):「杖」表徵權柄;「擊打河水的杖」表示出於神的授權

         6.「何烈的磐石」(6):預表基督(林前十4)

         7.「你要擊打磐石」(6):預表基督在十字架上擔當我們的罪過

         8.「從磐石裡必有水流出來」(6):活水表徵聖靈(約七3739)

         9.「使百姓可以喝」(6):聖靈能滋潤人的心靈,解決乾渴(啟二十二17)

   三、耶和華尼西勝過肉體的難處(8~16)

         1.「亞瑪力人」(8):以掃的後裔(創三十六12),預表肉體

         2.「和以色列人爭戰」(8):肉體和靈相爭(加五17原文)

         3.「約書亞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9):約書亞預表基督,表示要服在主的率領之下與肉體爭戰

         4.「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10):表徵站在復活升天的地位上

         5.「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11):舉手表徵禱告,屬靈的爭戰要靠隨時多方禱告祈求(弗六18)

         6.「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11):垂手表徵灰心,沒有「不住的禱告」(帖前五17)

         7.「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12):表徵兩三個人同心合意的禱告(太十八19)

         8.「約書亞用刀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13):表徵在主裡勝過肉體和肉體的邪情私慾

         9.「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15):原文字義「耶和華是我旌旗」,表明我們是在神率領下爭戰得勝

         10.「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16):表示信徒不可與肉體妥協

 

【以色列人戰勝亞瑪力人】

聖經:出十七章

   一、亞瑪力人預表肉體(以掃的後裔)

         1.亞瑪力字意『好戰』,肉體喜歡破壞、攪擾我們

         2.專門趁你疲乏困倦,擊殺你儘後邊軟弱的人(申廿五17~18)

         3.神要我們對付肉體(1416)

   二、如何才能有爭戰

         1.軟弱落後的人,只有順服肉體,談不上爭戰

         2.爭戰的人是『選出』的(9);要對付肉體,生命須剛強

   三、爭戰的原則(客觀的事實)――耶和華尼西的原則

         1.吃主、喝主――得著靈磐石活水的供應

         2.信靠基督――摩西在山上舉手,即基督在天上代禱

         3.在靈裏――約書亞爭戰,即聖靈在我們裏頭執行

   四、爭戰的細則(主觀的經歷)

         1.拿先前擊打河水的杖(5)――把在埃及(世界)所有的享受和快樂,置於神的審判之下(河水變血)

         2.擊打磐石(6)――接受十字架的破碎

         3.站在山頂上(9)――站住復活升天的地位

         4.舉手(11)――禱告不可灰心(手發沉)

         5.亞倫、戶珥扶著他的手(12)――配搭、代禱、探望

         6.殺亞瑪力王(13)――先對付厲害的

         7.殺他的百姓(13)――一個一個對付

         8.築壇(15)――過著奉獻的生活

         9.耶和華尼西(15)――在主裏誇勝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出埃及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出埃及記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