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出埃及记第三十七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制造会幕中的器具】

   一、造约柜及其配件(1~9)

   二、造陈设饼的桌子及其配件(10~16)

   三、造灯台及其配件(17~24)

   四、造香坛及其配件和香(25~29)

 

贰、逐节详解

 

【出三十七1「比撒列用皂荚木做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

   〔吕振中译〕比撒列用皂荚木作一个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

   〔原文字义〕「比撒列」在神的庇荫之下;「柜」柜子,箱子;「肘」腕尺(长约18英吋)

   〔文意注解〕「比撒列用皂荚木做柜」:『比撒列』是一位灵敏又能做各样巧工的工匠,众信他是建造会幕和制作圣衣的工头(参三十五30~33;三十六1);『皂荚木』是产于西乃旷野沙漠中的一种木料,它的质地坚实、稍具芳香,是制作家具和器具的良好材料;『柜』指约柜(参民十33)或法柜(22节;二十34;三十626),里面存放两块法版(16)、吗哪(参十六34)、亚伦发过芽的杖(参来九4)

         「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一肘约合45公分,故约柜的尺寸约为长一百十三公分,宽与高均为六十八公分。

   〔灵意注解〕「比撒列用皂荚木做柜」:表征神与人立约的见证。

         「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表征达到完满见证的地步。

   〔话中之光〕()神的启示先是从至圣所开始,自约柜至铜祭坛。但当他们建造时就先从外面开始(36~38),从人的经历开始:罪人进入会幕,最先见到的是铜祭坛。这与五祭的次序相同(1~5)

         ()皂荚木生长在旷野,是一种坚固不易朽坏的木头,这是表明主耶稣的性质非常坚固,不会朽坏。遭遇一点患难就退缩的人,他的个性对神方面并不坚强,最容易中魔鬼的诡计。

 

【出三十七2「里外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

   〔吕振中译〕他用净金内外包它;四围给它作上金牙边。

   〔原文字义〕「里」内部,房屋;「外」外面,街道;「包上」覆盖,呈现;「四围」周围,四方;「镶上」做,制作;「牙边」饰边,饰环。

   〔文意注解〕「里外包上精金」:意指制造约柜的皂荚木(1)之外表,包上一层精金锤成的金箔。

         「四围镶上金牙边」:意指约柜的上边,长与宽四面均镶上牙齿状金边。

   〔灵意注解〕「里外包上精金」:表征耶稣的神人二性。

         「四围镶上金牙边」:表征行事为人彰显神性的荣耀。

 

【出三十七3「又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这边两环,那边两环。」

   〔吕振中译〕又给它铸造四个金环在柜的四脚上,这一旁面两个环,那一旁面两个环。

   〔原文字义〕「铸」铸成,浇灌;「环」环,戒指;「这」第一;「那」第二。

   〔文意注解〕「又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意指约柜的底边四脚上,安上金铸的四个环。

         「这边两环,那边两环」:意指两两相对地安放金环,大多数解经家认为应当安在两短头而非两长边,这样,才可以穿杠抬柜向前直行,无须回旋。

   〔灵意注解〕「又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表征为着行动,到处显扬基督。

         「这边两环,那边两环」:表征行动四平八稳,平衡不偏激。

   〔话中之光〕()「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使抬柜时,柜高过人。我们当高举基督,让人只见基督(约三 14~15;十二32)

         ()上重下轻:支点在底部的约柜不易抬,压力大。人高举基督,要用力,更要进入属灵的稳定,粗心大意者不能抬。

 

【出三十七4「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

   〔吕振中译〕他用皂荚木作两根杠,用金包它。

   〔原文字义〕「杠」抬东西的杆子,分开;「包裹」覆盖,呈现。

   〔文意注解〕「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意指用来柜的两根杠,是用皂荚木作的,并且外表包上一层精金锤成的金箔。

   〔灵意注解〕「用皂荚木做两根杠」:表征信徒肩负见证行动之责。

         「用金包裹」:表征神性彰显于人性中。

   〔话中之光〕()「要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皂荚木,表明人性;杠,表明人要活出神性来;两根杠,二是见证,表明我们要显出神的见证来。

         ()不同心者不能抬,只知自己者不能抬。若打翻就会叫同抬的人受伤,故极严肃谨慎。同配搭、同方向、步伐齐、稳步走,不贪快,同心抬如一人。这不是任务,而是服事。

         ()「用金包裹」表示神仆人的见证须从神而来(约壹一2),全靠神「包金」的装饰。否则,必会露出「木」所代表的人来,结果是显丑。

 

【出三十七5「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

   〔吕振中译〕他把杠穿在柜旁面的环内,以便抬柜。

   〔原文字义〕「穿」进入,引进;「旁」侧边,肋骨;「抬」承担,举起。

   〔文意注解〕「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意指两根杠穿在柜的两短头(12节注解)底边脚上的金环,以便抬柜往前行。

   〔灵意注解〕「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表征信徒应预备好随时可以行动。

   〔话中之光〕()「杠穿在环内」表示神工人当见证四福音书中的基督,因基督配得高举(太三11;约三30)

         ()我们基督徒的见证,是要在每日的生活行动中,去证实基督自己。约柜的两根抬杠,保证它时刻在准备被抬着往前走。同样的,我们的见证也绝不该是静止的,而却是时常活泼、新鲜,并满有生气的。

 

【出三十七6「用精金做施恩座,长二肘半,宽一肘半。」

   〔吕振中译〕他用净金作除罪盖,长二肘半,宽一肘半。

   〔原文字义〕「施恩座」施恩座,赎罪座。

   〔文意注解〕「用精金做施恩座」:『施恩座』英文名叫『怜恤座或慈悲座』(Mercy Seat),希伯来原文字根有『遮盖』的意思,因此,它是约柜上面的一块精金做的厚盖板,具有『遮盖罪或赎罪』的功用。

         「长二肘半,宽一肘半」:意指施恩座的尺寸跟约柜的尺寸一模一样,同是长约一百十三公分,宽约六十八公分。

   〔灵意注解〕「用精金做施恩座」:表征圣洁的神乐意赦免遮盖人的罪,施恩给人。

         「长二肘半,宽一肘半」:表征神的救恩完满无缺。

   〔话中之光〕()约柜的里面有法版(21),人看不见,上面有施恩座,人看得见,表明律法是被恩典遮蔽了;由此可见,神的宝座不是要审判定罪人,乃是要施恩给人。

         ()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四16)

         ()施恩座的尺寸跟约柜的尺寸一模一样,约柜表神的公义,施恩座表神的恩典;公义多大,恩典也多大。施恩座放在柜上:恩典在公义之上。

         ()施恩座就是说,神所有的恩典都是从这里施下来的;照样,在新约里,神所有的恩典都是借着基督给我们的。神的恩典都是在基督里赐给我们的。但恩典不是纵容人犯罪,而是以柜为基础的(出三十四7)

 

【出三十七7「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安在施恩座的两头,」

   〔吕振中译〕他用金子作两个基路伯,用锤(或译车)的法子来作,在除罪盖的两头,

   〔原文字义〕「锤出」锤打的金属品;「基路伯」约柜上方的像,天使;「头」尽头,末端。

   〔文意注解〕「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基路伯』是一种有长翅翼的活物,与撒拉弗相似的特别使者(参创三24;王上六23~28;结九3),意即「那些被紧握着的」。圣经特别称呼他们是「荣耀的基路伯」(来九5),大概是因为他们特别与神相近,神的荣耀照射在他们身上,使他们返照而成为神荣耀的象征。这里是用金子锤出来的基路伯模型。

         「安在施恩座的两头」:意指各一个基路伯安在施恩座的两端。

   〔灵意注解〕「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神荣耀的见证(两个),需经过受苦的试炼(锤出),方能更多彰显出神性()的荣耀来。

         「安在施恩座的两头」:表征神荣耀的见证是平衡且周到的。

   〔话中之光〕()神在出廿423命令说,一切的形像都不可以造。等一会儿,人造了金牛犊,就受审判(出卅二章)。但在这里,神自己却叫人造基路伯的像。出廿六31绣上基路伯的幔子,就是来十20基督的身体。所以基路伯是指着主耶稣自己。换一句话说,所有的像,都是偶像,只有一个像是神的像。── 倪柝声

 

【出三十七8「这头做一个基路伯,那头做一个基路伯,二基路伯接连一块,在施恩座的两头。」

   〔吕振中译〕这头一个基路伯,那头一个基路伯;他把两个基路伯和除罪盖相接连地制造、在盖的两头。

   〔原文字义〕「这接连一块」(原文皆无此字);「头(首二字)」尽头,末端;「头(末字原文双字)」尽头,末端(首字);边缘,边界(次字)

   〔文意注解〕「这头做一个基路伯,那头做一个基路伯」:意指在施恩座的两端各安一个基路伯。

         「二基路伯接连一块,在施恩座的两头」:意指两个基路伯虽然各在施恩座的两头,但却是同一块精金所锤出来的,故彼此接连一块,且各自的一个里边翅膀也彼此相接(参王上六27)

   〔灵意注解〕「二基路伯接连一块」:表征神荣耀的见证是一致的。

 

【出三十七9「二基路伯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是脸对脸,朝着施恩座。」

   〔吕振中译〕两个基路伯高张着翅膀,用它们的翅膀遮掩着除罪盖;基路伯的脸彼此相对;它们的脸都朝着除罪盖。

   〔原文字义〕「高」向上,较高;「张」摊开,铺;「翅膀」翅膀,边缘;「遮掩」遮盖,掩蔽;「对脸」(原文无此词);「朝着」(原文无此字)

   〔灵意注解〕「二基路伯高张翅膀」:表征预备好随时展开迅速行动。

         「遮掩施恩座」:表征其行动是为着遮盖罪并除罪。

         「基路伯是脸对脸」:表征其行动光明磊落、和谐一致。

         「朝着施恩座」:表征其行动以怜悯和恩典为怀。

   〔灵意注解〕「二基路伯高张翅膀」:表征预备好随时展开迅速行动。

         「遮掩施恩座」:表征保护恩典,不使恩典被浪费(创三24)

         「基路伯是脸对脸」:表征其行动光明磊落、和谐一致。

         「朝着施恩座」:表征其行动以怜悯和恩典为怀。

   〔话中之光〕()此中含义,是他们在为神的圣洁执行看守任务的时候,正在深思神圣怜悯的奥秘。那代表神圣洁的正在察验,祂的圣洁如何因着恩典的运行,得着保全并实现。「看守」说出,当神实施怜悯的时候,丝毫没有损及祂的圣洁。在神奥秘的法则和至大的工作中,没有一件事,能比神圣洁的怜悯更美丽。

 

【出三十七10「他用皂荚木做一张桌子,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

   〔吕振中译〕他用皂荚木作一张桌子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

   〔原文字义〕「宽」宽度,广度。

   〔文意注解〕「他用皂荚木做一张桌子」:『他』指比撒列(1)或参与制作的工匠之集合代名词(以下同解);『桌子』指摆陈设饼的桌子。

         「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桌子的尺寸长度约合九十公分,宽度约合四十五公分,高度约合六十八公分。

   〔灵意注解〕「他用皂荚木做一张桌子」:表征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具有人性。

         「长二肘,宽一肘」:表征基督所供应的生命是完美且完整的(平方),能够显出生命的见证(二肘)

         「高一肘半」:与约柜同高(1),表征基督所供应的生命能使人满足神公义的要求。

   〔话中之光〕()木」代表人性,这就表示神对属祂的人在食物的供给,常是借着人作的(太十四16;二十四45)

         ()桌子是长方体的,这正是表示基督里藏有神的丰盛(西二2~3),凡到主这里来的,必得长远的供给(约六35)

 

【出三十七11「又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

   〔吕振中译〕用净金包它,四围又给它作上金牙边。

   〔原文字义〕「包上」覆盖,呈现;「镶上」做,制作;「牙边」饰边,饰环。

   〔文意注解〕「又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意指制造桌子的皂荚木(10)之外表,包上一层精金锤成的金箔;桌子的上边,长与宽四面均镶上牙齿状金边。

   〔灵意注解〕「又包上精金」:表征基督具有神人二性。

         「四围镶上金牙边」:表征基督行事为人彰显神性的荣耀。

 

【出三十七12「桌子的四围各做一掌宽的横梁,横梁上镶着金牙边,」

   〔吕振中译〕他给桌子的四围作一手掌宽的边缘;边缘的四围又作上金牙边。

   〔原文字义〕「掌宽」掌宽,指距;「横梁」边缘,边界。

   〔文意注解〕「桌子的四围各做一掌宽的横梁,横梁上镶着金牙边」:解经家们对本节有两种不同的解释:(1)是对11节『四围镶上金牙边』的补充说明,亦即在桌子的上边四围装上约七公分半高的边框,以防止桌面上陈设饼滑落,再在边框镶上牙齿状金边;(2)不同于11节的『金牙边』,是在桌面的底部四围装上约七公分半高的边框,以加固并美化桌子,又在边框镶上牙齿状金边。

   〔灵意注解〕「桌子的四围各做一掌宽的横梁」:表征基督具有坚固的力量(林后一21)

         「横梁上镶着金牙边」:表征基督具有托住和保守的能力(提后一12)

   〔话中之光〕()桌子的四围都有两道金牙边的装饰,表示神必保护桌子上的供给;不许人破坏神的话语(启二十二18~19);不许人破坏神的器皿(徒二十六9~15;林前三17)

 

【出三十七13「又铸了四个金环,安在桌子四脚的四角上。」

   〔吕振中译〕他给桌子铸造四个金环,将环安在四角上,就是在桌子的四脚上。

   〔原文字义〕「铸了」铸成,浇灌;「安在」给,置,放;「角」角落,边缘。

   〔文意注解〕「又铸了四个金环,安在桌子四脚的四角上」:意指在桌面底部的四只脚上端的四角,靠近横梁的地方(14),安上四个金环。

   〔灵意注解〕「又铸了四个金环,安在桌子四脚的四角上」:表征基督是随着我们的灵盘石(林前十4),在圣灵的合一里,联结于信徒的行动中。

 

【出三十七14「安环子的地方是挨近横梁,可以穿杠抬桌子。」

   〔吕振中译〕环子挨近边缘,做穿杠的所在、来抬桌子。

   〔原文字义〕「安」(原文无此字);「环子」环子,戒指;「挨近」并置,靠近;「横梁」边缘,边界;「穿」(原文无此字);「杠」抬东西的杆子,分开;「抬」承担,举起。

   〔文意注解〕「安环子的地方是挨近横梁」:『挨近横梁』表示安放四个金环的地方离开桌面不会太远。

         「可以穿杠抬桌子」:意指四个金环是为穿上两根金包的杠(15),以备抬桌子。

   〔灵意注解〕「安环子的地方是挨近横梁」:表征信徒藉信心坚定地联于基督。

         「可以穿杠抬桌子」:表征信徒享受基督生命的供应,必须应用于实际生活行动中。

 

【出三十七15「他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以便抬桌子;」

   〔吕振中译〕他用皂荚木作两根杠,用金包它,来抬桌子。

   〔原文字义〕「包裹」覆盖,呈现;「抬」承担,举起。

   〔文意注解〕「他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以便抬桌子」:意指抬桌子的两根杠,是用皂荚木作的,并且外表包上一层精金锤成的金箔。

   〔灵意注解〕「他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表征信徒藉信心联于基督,也同样具有神人二性。

         「以便抬桌子」:表征信徒的神人二性,是为着生活行动的。

 

【出三十七16「又用精金做桌子上的器皿,就是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瓶和爵。」

   〔吕振中译〕又作桌子上的器皿,就是盘子、碟子、跟奠酒的大杯和爵,都是净金的。

   〔原文字义〕「器皿」器皿,器具,物品;「盘子」碟子,大浅盘;「调羹」手掌,掌状物;「奠酒」倒出来;「爵」宽口瓶,壶。

   〔文意注解〕「又用精金做桌子上的器皿」:意指桌子上的各种器皿都是用精金作成的。

         「就是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瓶和爵」:『盘子』是为放陈设饼之用;『调羹』指浅杯或浅碟,是为放净乳香(参利二十四7)之用;『瓶』是为盛酒之用的酒壶;『爵』指有尖嘴的大口高杯,是为奠酒时倒酒之用。

   〔灵意注解〕「又用精金做桌子上的器皿」:精金表征基督的神性。

         「就是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瓶和爵」:这些器具表征基督的各方面特性。

 

【出三十七17「他用精金做一个灯台;这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是接连一块锤出来的。」

   〔吕振中译〕他用净金作一个灯台,用锤(或译车)的法子作那灯台;它的座和干、跟杯、球、花、都接连在一块。

   〔原文字义〕「座」根基,腰部;「干」茎杆,杈枝,灯柱;「杯」杯,碗;「球」圆球,柱头;「花」花苞,嫩芽;「接连一块」(原文无此词);「锤出」锤打的金属品。

   〔文意注解〕「他用精金做一个灯台」意指每盏灯台是用一块精金锤出来的。

         「这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是接连一块锤出来的」:『座』指固定灯台的最下层基座;『干』指竖立在中央的主枝,从它的两旁各杈出三个枝子(18);『杯』指杏花状圆杯,其用途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杯就是灯盏,内盛橄榄油和灯芯,可燃油发光,另外有的则认为这些枝子上的杯,是为承接自然掉落的灯花(蜡花);『球』指花形杯底部的花萼;『花』指花形杯上雕塑的花瓣;以上这些灯台上的配件都用一整块精金锤出来的。

   〔灵意注解〕「他用精金做一个灯台」:表征基督与教会(启一20);基督是世界的光,又是生命的光(约八12),教会和信徒也是世上的光(太五14)

         「这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是接连一块锤出来的」:表征基督与教会之所以显出光的功用,是经过不断受苦的试炼(锤出来)的。

   〔话中之光〕()我们从主得了生命粮的供应(10),就当为主发光。

         ()作为新约时代的金灯台,教会理应保持灯台最基本的特性,就是所有信徒要「接连一块」,亦即我们平时经常提到的合而为一。

 

【出三十七18「灯台两旁杈出六个枝子:这旁三个,那旁三个。」

   〔吕振中译〕灯台两边杈出六个枝子来一边三个灯台枝子,另一边三个灯台枝子。

   〔原文字义〕「旁」旁边;「杈出」出来,前往;「枝子」茎杆,杈枝,灯柱。

   〔文意注解〕「灯台两旁杈出六个枝子」:『两旁』从正面看,即指左右两边;『六个枝子』连同中央的主枝,一共有七个枝子。

         「这旁三个,那旁三个」:亦即左边三个枝子,右边三个枝子。

   〔灵意注解〕「灯台两旁杈出六个枝子:这旁三个,那旁三个」:两组枝子各有三个,表征生命之光的见证(两组),是从三一神和复活的生命(三个)而来的。

 

【出三十七19「这旁每枝上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那旁每枝上也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

   〔吕振中译〕在这边的每一枝上有三个杯、作像杏花的样子,有球有花;在那边的每一枝上也有三个杯、作像杏花的样子,有球有花;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这样。

   〔原文字义〕「这旁那旁」(原文无此字);「形状像杏花」形似杏仁花的杯子。

   〔文意注解〕「这旁每枝上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那旁每枝上也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即指六个枝子上共有十八个杏花状圆杯,各有花萼和花瓣。(备注:有的解经家根据KJV英译文with a knop and a flower in one branch,认为每个枝子上仅有一球一花)

         「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即指两旁六个枝子上的杯、球、花的配置都相同。

   〔灵意注解〕「这旁每枝上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亚伦的杖开熟杏的花(民十七8),表征复活的生命;这里的「三」个杯,形状像「杏花」,表征生命之光的见证,如上所述,是从三一神和复活的生命(三个和杏花)而来的。

         「有球有花」:花萼和花瓣须经过细心捶打而成功的,表征神的管教和试炼是叫我们得益处(来十二10),而有分于生命之光的见证。

         「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六」是人的数目字,因人是在第六日被造的(创一26),故此句表征众信徒受造和蒙恩得救,乃是为着在生命中发光。

 

【出三十七20「灯台上有四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

   〔吕振中译〕灯台上有四个杯、作像杏花的样子,有球有花。

   〔原文字义〕「杯」杯,碗;「球」圆球,柱头;「花」花苞,嫩芽。

   〔文意注解〕「灯台上有四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意指灯台中央主枝的上面有四个杏花状圆杯,各有花萼和花瓣。

   〔灵意注解〕「灯台上有四个杯」:「四」表受造之物(结一5),「四个杯」表征信徒也有分于发光(腓二15)

 

【出三十七21「灯台每两个枝子以下有球,与枝子接连一块;灯台杈出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

   〔吕振中译〕两个枝子的下面有球和它相接连;又两个枝子的下面有球和它相接连;又两个枝子的下面有球和它相接连从灯台杈出的六个枝子、都是这样。

   〔原文字义〕「灯台」(原文无此字);「枝子」茎杆,杈枝,灯柱;「球」圆球,柱头;「接连一块」(原文无此字);「杈出」前往,出来。

   〔文意注解〕「灯台每两个枝子以下有球,与枝子接连一块」:『每两个枝子』指左右两边彼此相对的两个枝子;『以下有球』指从干枝向左右两边杈出枝子的底部有球状花萼(或花垫),托住枝子并使枝子『接连一块』。

         「灯台杈出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意指六个枝子两两相对,共有三对,每对底部接连干枝的地方都有球状花萼(或花垫)

   〔灵意注解〕「灯台每两个枝子以下有球,与枝子接连一块」:「两个」表见证和配搭,「球」表受苦的试炼(31),「接连一块」表生命长大的效用;全句表征众信徒藉生命长大过程中的试炼而结合配搭在一起,而发出光的见证。

 

【出三十七22「球和枝子是接连一块,都是一块精金锤出来的。」

   〔吕振中译〕它们的球和枝子接连在一块,都是一块净金锤(或译他兰得)出来的。

   〔原文字义〕「接连一块」一,第一;「锤出来」锤打出来的金属品。

   〔文意注解〕「球和枝子是接连一块,都是一块精金锤出来的」:意指每对球状花萼(或花垫)是和枝子相连接的,并且整个灯台乃是用一整块精金锤出来的(17)

   〔灵意注解〕「球和枝子是接连一块」:表征众信徒应当藉生命长大过程中的试炼而结合配搭在一起。

         「都是一块精金锤出来的」:信徒借着受苦的试炼而活出基督圣洁的神性(来十二10)

 

【出三十七23「用精金做灯台的七个灯盏,并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

   〔吕振中译〕他作了灯台的七个灯盏和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都是净金的。

   〔原文字义〕「灯盏」灯;「灯台」(原文无此字);「蜡剪」火钳,熄烛器;「蜡花盘」承接烛花的盘子,火鼎,香炉。

   〔文意注解〕「用精金做灯台的七个灯盏」:『七个灯盏』指干枝和左右两旁的六个枝子的顶端各做一个灯盏,一共七个灯盏。

         「并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蜡剪』是为剪掉燃烧后的灯花(即蜡花);『蜡花盘』是为盛装剪下来的灯花(即蜡花)

   〔灵意注解〕「用精金做灯台的七个灯盏」:「七」表地上的完全,「七个灯盏」表征教会在地上完满地彰显在生命中发光的见证。

         「并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表征接受神的修剪(约十五2)

 

【出三十七24「他用精金一他连得做灯台和灯台的一切器具。」

   〔吕振中译〕作灯台和这一切器具、他用了一担(或译他兰得)净金。

   〔原文字义〕「他连得」重量单位(合约34~42.5公斤);「灯台」(原文无此字);「器具」器具,器皿,物品。

   〔文意注解〕「他用精金一他连得做灯台和灯台的一切器具」:『一他连得』约合三十四公斤重;全句意指整座灯台和附属器具都是用三十四公斤重的精金锤成的。

   〔灵意注解〕「他用精金一他连得做灯台和灯台的一切器具」:「一他连得」表极其宝贵且完整的,全句表征教会做金灯台在神看来是极其宝贵的,因为全然出于神的作为。

 

【出三十七25「他用皂荚木做香坛,是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高二肘,坛的四角与坛接连一块;」

   〔吕振中译〕他用皂荚木作一座香坛、是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高二肘;坛的四角和坛接连一块。

   〔原文字义〕「香」烟雾,气味;「坛」祭坛;「四方」正方形;「角」角,角状的角落;「接连一块」(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他用皂荚木做香坛」:『皂荚木』是产于西乃旷野沙漠中的一种木料,它的质地坚实、稍具芳香,是制作家具和器具的良好材料;『香坛』即指金香坛,它的框架是用皂荚木做的,外面包金。

         「是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高二肘」:香坛的尺寸约折合长宽各四十五公分,成四方形,高九十公分。

         「坛的四角与坛接连一块」:意指在坛的四个角落,各做一个动物的角状物,是与坛连成一体的。

   〔灵意注解〕「他用皂荚木做香坛」:皂荚木表征基督的人性;烧香的坛表征基督为大祭司,是众圣徒的代求者(来七22)

         「是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表征神以公义、公平待人。

         「高二肘,坛的四角与坛接连一块」:表征见证基督全备的代祷能力(来七25)

   〔话中之光〕()从至圣所出来,首先遇见金香坛,但神启示的次序:先是桌子(出二十五23~30),其次是灯台(31~40)等。回头再提香坛(三十1~10)。神先给人生命粮,使人享受,再光照我们,使我们发光;然后祂接受人在香坛的献上。

         ()皂荚木表征人性;烧香的坛表征祷告的生活。基督徒没有甚么事能比为人代祷更显高贵的人性了。

         ()愿我的祷告如香陈列在你面前,愿我举手祈求,如献晚祭(诗一百四十一2)

 

【出三十七26「又用精金把坛的上面与坛的四面并坛的四角包裹,又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

   〔吕振中译〕他用净金包它,把它的顶、它四围的边和它的角都包;四围还给它作金牙边。

   〔原文字义〕「包裹」覆盖,呈现;「上面」顶;「四面(原文双字)」墙,边(首字);四围,周围(次字);「四围」四围,周围;「镶上」做,制作;「牙边」饰边,饰环。

   〔文意注解〕「又用精金把坛的上面与坛的四面并坛的四角包裹」:意指要用锤薄片的精金包裹坛的上面、四周和四角。

         「又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意指又要在坛的四围上方镶嵌牙齿状金边,用意在防止坛上的物件滑落。

   〔灵意注解〕「又用精金把坛的上面与坛的四面并坛的四角包裹」:表征基督的神性。

         「又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表征基督神性的荣耀,以及保守的能力。

   〔话中之光〕()金的美丽体现了神的荣耀和威严,其不变的属性体现了神对约的不变性。所以会幕中重要的器具都用精金包裹,特别是施恩座(柜的盖)则是完全用精金制作的。

         ()在旧约中,只有在会幕里才有事奉。在新约里,也只有在教会里才有事奉。

 

【出三十七27「做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

   〔吕振中译〕又给它作两个金环、在牙边以下、它的两旁面、就是它的两边、做穿杠的所在、根横穿上,用来抬坛。

   〔原文字义〕「环」环,戒指;「牙子」饰边,饰环;「旁」侧边,肋骨;「横撑」旁边;「杠」抬东西的杆子,分开;「抬」承担,举起。

   〔文意注解〕「做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意指在坛的两旁、金牙边的下方,各做两个金环。

         「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横撑』指在坛的两旁安装金环的加固部位;而金环是为穿插两根抬坛的杠,一旁一根。

   〔灵意注解〕「做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表征基督代祷的涵盖能力。

 

【出三十七28「用皂荚木做杠,用金包裹。」

   〔吕振中译〕他用皂荚木作两根杠,用金包它。

   〔原文字义〕「「杠」抬东西的杆子,分开;「包裹」覆盖,呈现。

   〔文意注解〕「用皂荚木做杠,用金包裹」:意指两根抬坛的杠是用皂荚木做的,外表包裹金薄片。

   〔灵意注解〕「用皂荚木做杠,用金包裹」:表征信徒与基督完全联合为一,在基督里随处献上祈祷。

   〔话中之光〕()基督徒应当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提前二8)

 

【出三十七29「又按做香之法做圣膏油和馨香料的净香。」

   〔吕振中译〕他也作圣膏油、和纯净芬芳的香,按作香物者的作法作成的。

   〔原文字义〕「做香」混和,调和;「法」行为,工作;「做」做,制作;「圣」分开,神圣;「膏」膏油;「油」油脂;「馨香料」香料;「净」纯正,洁净的;「香」烟雾,气味。

   〔文意注解〕「又按做香之法做圣膏油和馨香料的净香」:『做香之法』指按照规定的材料和份量制作(参三十23~2534~35);『圣膏油』指用于涂抹祭司和祭司的圣衣,以及会幕中的各种器具,使其成圣的膏油;『馨香料的净香』指用于在金香坛内烧香(参三十7),以及放在法柜前的极细香粉(参三十36)

   〔灵意注解〕「又按做香之法做圣膏油和馨香料的净香」:香料表征基督的各种素质美德以及祂的成就,乃是蒙神悦纳并垂听的凭借;信徒的祷告应当单单依靠基督自己,而不依靠任何其他因素,才能蒙神悦纳并垂听。

 

叁、灵训要义

 

着手建造会幕()

   一、造约柜及其配件(1~9)

         1.「比撒列用皂荚木做柜」(1):表征神与人立约的见证。

         2.「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1):表征达到完满见证的地步。

         3.「里外包上精金」(2):表征耶稣的神人二性。

         4.「四围镶上金牙边」(2):表征行事为人彰显神性的荣耀。

         5.「又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3):表征为着行动,到处显扬基督。

         6.「这边两环,那边两环」(3):表征行动四平八稳,平衡不偏激。

         7.「用皂荚木做两根杠」(4):表征信徒肩负见证行动之责。

         8.「用金包裹」(4):表征神性彰显于人性中。

         9.「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5):表征信徒应预备好随时可以行动。

         10.「用精金做施恩座」(6):表征圣洁的神乐意赦免遮盖人的罪,施恩给人。

         11.「长二肘半,宽一肘半」(6):表征神的救恩完满无缺。

         12.「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7):神荣耀的见证(两个),需经过受苦的试炼(锤出),方能更多彰显出神性()的荣耀来。

         13.「安在施恩座的两头」(7):表征神荣耀的见证是平衡且周到的。

         14.「二基路伯接连一块」(8):表征神荣耀的见证是一致的。

         15.「二基路伯高张翅膀」(9):表征预备好随时展开迅速行动。

         16.「遮掩施恩座」(9):表征保护恩典,不使恩典被浪费(创三24)

         17.「基路伯是脸对脸」(9):表征其行动光明磊落、和谐一致。

         18「朝着施恩座」(9):表征其行动以怜悯和恩典为怀。

   二、造陈设饼的桌子及其配件(10~16)

         1.他用皂荚木做一张桌子」(10):表征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具有人性。

         2.「长二肘,宽一肘」(10):表征基督所供应的生命是完美且完整的(平方),能够显出生命的见证(二肘)

         3.「高一肘半」(10):与约柜同高(1),表征基督所供应的生命能使人满足神公义的要求。

         4.「又包上精金」(11):表征基督具有神人二性。

         5.「四围镶上金牙边」(11):表征基督行事为人彰显神性的荣耀。

         6.「桌子的四围各做一掌宽的横梁」(12):表征基督具有坚固的力量(林后一21)

         7.「横梁上镶着金牙边」(12):表征基督具有托住和保守的能力(提后一12)

         8.「又铸了四个金环,安在桌子四脚的四角上」(13):表征基督是随着我们的灵盘石(林前十4),在圣灵的合一里,联结于信徒的行动中。

         9.「安环子的地方是挨近横梁」(14):表征信徒藉信心坚定地联于基督。

         10.「可以穿杠抬桌子」(14):表征信徒享受基督生命的供应,必须应用于实际生活行动中。

         11.「他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15):表征信徒藉信心联于基督,也同样具有神人二性。

         12.「以便抬桌子」(15):表征信徒的神人二性,是为着生活行动的。

         13.「又用精金做桌子上的器皿」(16):精金表征基督的神性。

         14.「就是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瓶和爵」(16):这些器具表征基督的各方面特性。

   三、造灯台及其配件(17~24)

         1.他用精金做一个灯台」(17):表征基督与教会(启一20);基督是世界的光,又是生命的光(约八12),教会和信徒也是世上的光(太五14)

         2.「这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是接连一块锤出来的」(17):表征基督与教会之所以显出光的功用,是经过不断受苦的试炼(锤出来)的。

         3.「灯台两旁杈出六个枝子:这旁三个,那旁三个」(18):两组枝子各有三个,表征生命之光的见证(两组),是从三一神和复活的生命(三个)而来的。

         4.「这旁每枝上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19):亚伦的杖开熟杏的花(民十七8),表征复活的生命;这里的「三」个杯,形状像「杏花」,表征生命之光的见证,如上所述,是从三一神和复活的生命(三个和杏花)而来的。

         5.「有球有花」(19):花萼和花瓣须经过细心捶打而成功的,表征神的管教和试炼是叫我们得益处(来十二10),而有分于生命之光的见证。

         6.「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19):「六」是人的数目字,因人是在第六日被造的(创一26),故此句表征众信徒受造和蒙恩得救,乃是为着在生命中发光。

         7.「灯台上有四个杯」(20):「四」表受造之物(结一5),「四个杯」表征信徒也有分于发光(腓二15)

         8.「灯台每两个枝子以下有球,与枝子接连一块」(21):「两个」表见证和配搭,「球」表受苦的试炼(31),「接连一块」表生命长大的效用;全句表征众信徒藉生命长大过程中的试炼而结合配搭在一起,而发出光的见证。

         9.「球和枝子是接连一块」(22):表征众信徒应当藉生命长大过程中的试炼而结合配搭在一起。

         10.「都是一块精金锤出来的」(22):信徒借着受苦的试炼而活出基督圣洁的神性(来十二10)

         11.「用精金做灯台的七个灯盏」(23):「七」表地上的完全,「七个灯盏」表征教会在地上完满地彰显在生命中发光的见证。

         12.「并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23):表征接受神的修剪(约十五2)

         13.「他用精金一他连得做灯台和灯台的一切器具」(24):「一他连得」表极其宝贵且完整的,全句表征教会做金灯台在神看来是极其宝贵的,因为全然出于神的作为。

   四、造香坛及其配件和香(25~29)

         1.他用皂荚木做香坛」(25):皂荚木表征基督的人性;烧香的坛表征基督为大祭司,是众圣徒的代求者(来七22)

         2.「是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25):表征神以公义、公平待人。

         3.「高二肘,坛的四角与坛接连一块」(25):表征见证基督全备的代祷能力(来七25)

         4.「又用精金把坛的上面与坛的四面并坛的四角包裹」(26):表征基督的神性。

         5.「又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26):表征基督神性的荣耀,以及保守的能力。

         6.「做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27):表征基督代祷的涵盖能力。

         7.「用皂荚木做杠,用金包裹」(28):表征信徒与基督完全联合为一,在基督里随处献上祈祷。

         8.「又按做香之法做圣膏油和馨香料的净香」(29):香料表征基督的各种素质美德以及祂的成就,乃是蒙神悦纳并垂听的凭借;信徒的祷告应当单单依靠基督自己,而不依靠任何其他因素,才能蒙神悦纳并垂听。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出埃及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出埃及记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