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三十四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复造法版并立约】 一、摩西凿石板上山见神(1~4节) 二、神在云中降临与摩西相会(5~9节) 三、神立约戒民不可拜偶像(10~16节) 四、神详述约的内容,命摩西写下(17~27节) 五、摩西手拿两块法版下山,脸上发光(28~35节) 贰、逐节详解 【出三十四1】「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你摔碎的那版一样;其上的字我要写在这版上。」 〔吕振中译〕「永恒主对摩西说:『你要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的一样;我要将你所摔碎那先前的版、上面的话写在这两块版上。」 〔原文字义〕「凿出」凿,凿出一个形状;「先前的」第一的;「摔碎」折断,打碎;「字」言论,言语;「写」书写。 〔文意注解〕「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你摔碎的那版一样」:注意,先前的那两块石版,无论是石版本身,或是其上的字,都是神的工作(参二十四12;三十一18;三十二15~16),如今却被摩西摔碎了;第二次所做的版,是摩西遵照神的命令凿成的。 「其上的字我要写在这版上」:『我』字指神自己,但有些解经家认为实际上是摩西遵从神的吩咐写上的(参27节)。无论是神写的或是摩西写的,神都承认是祂的工作(参申十4)。同样的原则,写圣经的人按照圣灵的感动所写出来的话,神承认是祂自己的话。 〔灵意注解〕「你要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你摔碎的那版一样」:表明神恩慈的赦免,乐意重申前约(参三十二19)。 〔话中之光〕(一)摔碎容易,要凿出新的石版困难;摩西虽然发的是义怒,但是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雅一20)。 (二)神说,其上的字我要写在这版上。摩西凿石版,神在其上写字;神的工作,仍需人的配合。 【出三十四2】「明日早晨,你要预备好了,上西乃山,在山顶上站在我面前。」 〔吕振中译〕「明日早晨你要豫备好了;你早晨要上西乃山;在山顶上那里晋见我。」 〔原文字义〕「明日早晨」翌日,第二天早晨;「预备好了」坚定,牢固;「西乃」多刺的。 〔文意注解〕「明日早晨,你要预备好了,上西乃山,在山顶上站在我面前」:本句按照原文有两个『早晨』的字样,一次是早晨预备好了,另一次是早晨上到西乃山上(参吕振中译文);这表示时间的急迫性,不容迟延,神似乎迫切想要恢复人之间的律法和秩序(Law and Order)。 〔灵意注解〕「你要预备好了,上西乃山,在山顶上站在我面前」:神命摩西再度上山相会。 〔话中之光〕(一)早晨是我们力量最大,希望最大的时间。任何脆弱的因素还没有来袭,昨天的疲乏在夜间我已将一天的疲乏全行埋葬了,在早晨我已得着了新的精力。 (二)一天的早晨,宛若鲜花怒放,把它献给神。不要让他因你叶子憔悴而离开你。 (三)在基督人的生命中,晨更是非常重要的。每天早晨我们必须先见神的面,然后再见人和世界。 (四)预备好了再上山。这表示神的仆人要「上山」与神见面时,必须作好准备——即心灵的准备。只要心灵准备好了,才能坦然地上神的圣山,与神面对面灵交。 【出三十四3】「谁也不可和你一同上去,遍山都不可有人,在山根也不可叫羊群牛群吃草。”」 〔吕振中译〕「谁也不可和你一同上来;遍山都不可有人;山根也不可有羊群牛群在吃草。」 〔原文字义〕「谁」人类,任何人;「遍山」山岭;「根」前面,对面;「吃草」放牧,喂草。 〔文意注解〕「谁也不可和你一同上去,遍山都不可有人,在山根也不可叫羊群牛群吃草」:这种情形,基本上与第一次的严格情形相仿(参十九12~13),惟这一次更加严格限制,连约书亚也不允许上到半山上(参二十四13;三十二17)。有解经家认为,这次是因为神要向摩西显出祂的荣耀(参三十三18~23)。但最主要的,可能是因为亚伦的失败(参三十二1~6),迫使摩西必须留下约书亚在营地看守,免得再发生无可挽救的失误。 〔灵意注解〕「谁也不可和你一同上去」:神赏给摩西单独见神的特权。 〔话中之光〕(一)谁也不可带上山。这表示神的仆人必须要有「独自上山」的时刻,保持自己清静与神相交。 (二)单独去见他。天天按时去见他。带着圣经去见他;把我们一天中要作的事都带到他面前去,我们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力量和指示。 【出三十四4】「摩西就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的一样。清晨起来,照耶和华所吩咐的上西乃山去,手里拿着两块石版。」 〔吕振中译〕「摩西就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的一样。大清早摩西便起来,照永恒主所吩咐他的上西乃山,手里拿着两块石版。」 〔原文字义〕「凿出」凿,凿出一个形状;「先前的」第一的;「清晨」早晨,日出;「起来」早起,早开始。 〔文意注解〕「摩西就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的一样」:意指摩西所做的石版,和先前神亲手所做的石版(参三十二15~16),大小尺寸一模一样。 「清晨起来,照耶和华所吩咐的上西乃山去,手里拿着两块石版」:本句的重点是:『照耶和华所吩咐的』:(1)时间:清晨;(2)地点:上西乃山;(3)物件:两块石版(参1~2节)。 〔灵意注解〕「摩西…清晨起来,…上西乃山去,手里拿着两块石版」:摩西遵命带着石版上山。 〔话中之光〕(一)这一次的石版是神吩咐摩西自己先凿好以后再由神来把文字写上去,不像前次那样神自己作(出三十二15~16)。这就说明神要人与他同工。 (二)人可以作一些外表的东西,但绝不能作那个内容。内容是由神自己来定规的,那内容是神自己作安排的。所以,神让摩西凿那两块石版,但却要祂自己亲手写字在其上。 【出三十四5】「耶和华在云中降临,和摩西一同站在那里,宣告耶和华的名。」 〔吕振中译〕「永恒主在云中降临,同摩西站在那里,将永恒主的名宣告出来。」 〔原文字义〕「降临」下来,下降;「一同站在」将自己放置于,站立,持守立场;「宣告」宣告,朗读。 〔文意注解〕「耶和华在云中降临,和摩西一同站在那里」:意指神降临山顶,彼此面对面站在那里(参2节)。 「宣告耶和华的名」:『神的名』代表神本性一切的丰盛(参三十三19)。 〔灵意注解〕「耶和华在云中降临,和摩西一同站在那里」:神降临山顶和摩西同立。 【出三十四6】「 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 〔吕振中译〕「永恒主在他面前经过,宣告说:『永恒主耶和华,有怜悯有恩惠的神,不轻易发怒,而有丰盛的坚爱和忠信,」 〔原文字义〕「面前」面;「宣告」宣告,朗读;「有怜悯」有怜悯的;「有恩典」有恩典的;「轻易发怒(原文双字)」长的,忍耐的(首字);怒气,鼻孔(次字);「丰盛」许多,大量;「慈爱」慈爱,善良,喜爱;「诚实」忠实,真实,坚固,可靠。 〔文意注解〕「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按照原文,这里的意思是:神在他面前经过的时候,宣告说。 「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6~7节说明了神的名所包含的特性:(1)耶和华,耶和华:祂就是那『我是』的神;(2)有怜悯:眷顾人的软弱;(3)有恩典:不在乎人的行为;(4)不轻易发怒:饶恕人的过犯;(5)有丰盛的慈爱:多过祂公义的要求;(6)诚实:信守祂所应许的。 〔灵意注解〕「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神宣告耶和华的名,藉以表明祂的「所是」。 「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表明神的特性。 〔话中之光〕(一)「耶和华,耶和华」把神圣名字重复说出意含了启一8;二十二13阿拉法和俄梅戛所传达的意思。以色列全部历史从开始,继续,而且存在到那时,乃是因为耶和华的权能;而其未来亦在乎此。 (二)神宣告祂的名所说的话不多,但绝大部分是恩典的话,绝大部分是叫人受安慰的话。当人带里罪孽来到神面前,心里在恐惧战兢的时候,神却向他们说出恩典的话,这是何等的宝贝。 【出三十四7】「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吕振中译〕「为千万代的人持受坚固之爱,饶赦愆尤、过犯、罪恶;万不以有罪为无罪,乃是要察罚罪愆,从父亲到儿子、以及儿孙,到三四代。』」 〔原文字义〕「千万」一千;「存留」看顾,保守,保护;「慈爱」慈爱,善良,喜爱;「赦免」承担,举起;「罪孽」罪恶,不公正;「过犯」罪过;「罪恶」罪,赎罪祭;「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原文双同字)」倾空,清除;「追讨」照料,造访,召集。 〔文意注解〕「为千万人存留慈爱」:意指祂的慈爱:(7)横向:扩及万邦;(8)纵向:延及万代。 「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意指祂的赦罪之恩包括:(9)赦免罪孽(iniquity):重在指因傲慢和自义所犯的罪行;(10)赦免过犯(transgression):重在指因疏忽和无知所犯的罪行;(11)赦免罪恶(sin):重在指因失误和软弱所犯的罪行。 「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意指(12)公义是祂审判的原则:必须满足神公义的要求,祂才能赦免人的罪行。 「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本句似乎与神公义的原则『儿子必不担当父亲的罪孽』(结十八20)相抵触,也与可拉一党人的实例不符(参民二十六11)。神审判的原则是『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启二十12~13),因此这里的意思应当另有所指。所谓『祸延子孙』正是本句的意思。按照常理,儿女和子孙难免受到父母、祖父母的连累,譬如疾病的遗传、家境的贫困、观念的传递、行为的模仿等,都会令子孙受到不良影响。 〔灵意注解〕「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表明神的慈爱。 「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表明神的公义。 〔话中之光〕(一)神乐意向人施恩,但是神并不允许人忽略祂的公义和圣洁。神没有降低祂的标准,神也没有改变祂的定意,该追讨的,神还是要追讨。 (二)人犯罪为甚么会影响到世世代代的子孙?这并不是神对人不近情理的刑罚。儿女必然会承受父母犯罪之后果:例如,父母虐儿、酗酒等都会带来严重的后遗症。这些罪是明显的,至于自私、贪心这一类的罪,也同样会代代相传下去;而且,罪的可怕后果,并不只限于传给家庭中的成员。所以不要对罪不以为然,而要悔改离弃罪。 (三)罪在目前可能使你只有一点点的痛苦,但是以后会带来愈来愈大的痛苦,并会使你最亲的家人,你的子孙都受到莫大的伤害。 【出三十四8】「摩西急忙伏地下拜,」 〔吕振中译〕「摩西急忙俯伏在地上敬拜,」 〔原文字义〕「急忙」加速,快快的;「伏」(原文与「急忙」同字);「下拜」下拜,俯伏。 〔文意注解〕「摩西急忙伏地下拜」:摩西在此抓住机会,急忙根据神所宣示的本性(参6~7节),一面敬拜神的『所是』,一面为神的百姓有所代求(参9节)。 【出三十四9】「说:“主啊,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在我们中间同行,因为这是硬着颈项的百姓。又求你赦免我们的罪孽和罪恶,以我们为你的产业。”」 〔吕振中译〕「说:『主阿,我若在你面前蒙恩,求主在我们中间同行,虽然这是脖子硬的人民;求你赦免我们的愆尤罪恶,拿我们当做你的产业。』」 〔原文字义〕「蒙」找到,到达;「恩」恩惠,恩宠;「同行」去,行走;「硬着颈项(原文双字)」硬着颈项,冥顽不灵,艰难,严苛(首字);颈,颈背(次字);「赦免」赦免,宽恕;「罪孽」罪恶,不公正;「罪恶」罪,赎罪祭;「产业」取得产业,作为财产。 〔文意注解〕「说:主啊,我若在你眼前蒙恩」:这里强调他所依据的是神的『恩典』(参6节『有恩典』)。 「求你在我们中间同行,因为这是硬着颈项的百姓」:这里强调他所依据的是:(1)『耶和华』是祂的名;(2)祂『有怜悯』(参6节上)。 「又求你赦免我们的罪孽和罪恶」:这里强调他所依据的是:(1)祂『不轻易发怒』;(2)祂『有丰盛的慈爱』(参6节下);(3)祂『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参7节)。 「以我们为你的产业」:这里强调他所依据的是:(1)祂有丰盛的『诚实』(参6节下);(2)祂『为千万人存留慈爱』(参7节上)。 〔灵意注解〕「求你在我们中间同行」:求神同行。 「求你赦免我们的罪孽和罪恶」:求神赦罪。 「以我们为你的产业」:求神殊恩对待以色列人。 【出三十四10】「耶和华说:“我要立约,要在百姓面前行奇妙的事,是在遍地万国中所未曾行的。在你四围的外邦人就要看见耶和华的作为,因我向你所行的是可畏惧的事。」 〔吕振中译〕「永恒主说:『看吧,我要立个约:我要当着你人民面前行奇妙的作为,就是在全地或列国中所未尝有的创作;在你四围的各民族、就要看见永恒主的作为、看我向你所行的是多么可畏惧的事。」 〔原文字义〕「立」剪除,砍掉;「约」契约,结盟;「奇妙的事」奇妙的,卓越的的,非凡的;「未曾行」创造,型塑;「作为」行为,工作;「畏惧」惧怕,敬畏。 〔文意注解〕「耶和华说:我要立约」:『立约』指签订誓约;签约双方都要受誓约的约束,负有守约的义务。 「要在百姓面前行奇妙的事,是在遍地万国中所未曾行的」:神在未要求百姓守约的条件之前,先应许祂必履行在全地万国之中所未曾行过的『不寻常的事』。 「在你四围的外邦人就要看见耶和华的作为」:叫周围的外邦人都能看出,这样的事绝对不是世人所能做得到的,乃是出于耶和华『神的作为』。 「因我向你所行的是可畏惧的事」:前述『不寻常的事』乃是『可畏惧的事』,诸如:(1)使约旦河水断绝(参书三16~17);(2)使耶利哥城墙倒塌(参书六20);(3)降大冰雹打死许多敌人(参书十11)等。 〔灵意注解〕「耶和华说:“我要立约,要在百姓面前行奇妙的事…我要从你面前撵出…迦南人」(10~11节):神以信实应许必行奇特的事,就是撵出迦南六族人。 〔话中之光〕(一)神的约乃是神所赐给我们的一个把柄,叫信心的手可以抓牢它。就理论上来说,我们是毫无资格去要求神履行什么合约的。但祂喜欢使祂自己受约的约束,以保证祂必要为我们行事。 【出三十四11】「“我今天所吩咐你的,你要谨守。我要从你面前撵出亚摩利人、迦南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 〔吕振中译〕「我今天所吩咐你的、你务要遵守。看吧,我要把亚摩利人、迦南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从你面前赶出去。」 〔原文字义〕「吩咐」命令,指示;「谨守」保守,看守,遵守;「撵出」赶走,驱逐;「亚摩利人」山居者;「迦南人」热心的;「赫人」恐惧的子孙;「比利洗人」属于某一村庄;「希未人」村民;「耶布斯人」被践踏的后裔,打谷场。 〔文意注解〕「我今天所吩咐你的,你要谨守」:本句可视为12~26节的导论,神要求以色列人务必谨守神在下面的吩咐。 「我要从你面前撵出亚摩利人、迦南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本句话有两层的意思:(1)神行『奇妙的事』和『可畏惧的事』(参10节)的目的就是要撵出迦南地七族(参三十三2注解);(2)本句话列在神的吩咐之后,意指虽然神照盟约显出祂的作为(参10节),但撵出迦南地七族的效果就要看以色列人遵守盟约的程度如何。 〔灵意注解〕「我今天所吩咐你的,你要谨守」:神要求选民谨守祂12~16节的命令。 【出三十四12】「你要谨慎,不可与你所去那地的居民立约,恐怕成为你们中间的网罗;」 〔吕振中译〕「你要小心、不可和你所去到的那地的居民立约,恐怕那会饵诱你入于网罗。」 〔原文字义〕「谨慎」保守,看守,遵守;「立」剪除,砍掉;「约」契约,结盟;「网罗」网罗,引诱,饵。 〔文意注解〕「你要谨慎,不可与你所去那地的居民立约」:神对以色列人的第一项要求,就是不可与当地人立约,而以色列人第一项破坏这个誓约的事,竟是与受骗与基遍人立约(参书九15)。 「恐怕成为你们中间的网罗」:本句是说明与当地居民立约的后果,恐会受当地居民的引诱,而敬拜他们的神(参14~15节),又跟他们通婚(参16节)。 【出三十四13】「却要拆毁他们的祭坛,打碎他们的柱像,砍下他们的木偶。」 〔吕振中译〕「他们的祭坛你们要拆毁,他们的崇拜柱子你们要打碎,他们的亚舍拉神木、你们要砍下来,」 〔原文字义〕「拆毁」拆毁,打断;「打碎」打碎,折断;「柱像」柱子,纪念碑;「砍下」砍下,剪除;「木偶」亚舍拉神像。 〔文意注解〕「却要拆毁他们的祭坛」:『祭坛』指献祭敬拜巴力的地方(参士六25)。 「打碎他们的柱像」:『柱像』指雕刻巴力形像的木柱(参王下十27)。 「砍下他们的木偶」:『木偶』指亚舍拉女神的偶像(参王上十五13)。 〔话中之光〕(一)除恶务尽,不可留下丝毫余地,否则必会卷土重来。 【出三十四14】「不可敬拜别神;因为耶和华是忌邪的神,名为忌邪者。」 〔吕振中译〕「[不可拜别的神,因为那名为忌邪者永恒主是忌邪的神],」 〔原文字义〕「敬拜」下败,俯伏;「忌邪的」忌邪的,嫉妒的;「忌邪者」(原文与「忌邪」同字)。 〔文意注解〕「不可敬拜别神」:意指不可跪拜别神,向牠献礼并祈福。 「因为耶和华是忌邪的神,名为忌邪者」:『忌邪的神』按原文意指嫉妒的神,表示祂忌恨任何人在祂以外另有别神,而向牠敬拜;『名为忌邪者』这是重复强调祂对敬拜别神的忌恨心。 〔话中之光〕(一)「一个仆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人…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金钱)」(路十六13)。金钱是这个世代的神,岂可贪爱?但是许多基督徒竟然想与奴役他们的财神立约,拉关系。 (二)「耶和华是忌邪的神。」“忌邪”,希伯来文原意为“嫉妒”。高雅伦(Alan Cole)说:「“嫉妒”所指的,是排他性的个人关系——诸如婚姻——到破坏时所导致暴烈、猛力的行为。因此这种行为不当视作偏执,而应看为专一;其来源一方面是神的独一性(真神不是诸神之中的一位),另一方面是他和以色列之间的独特关系。没有一个真正爱妻子的丈夫,能够容忍拿妻子和别人分享;同样,神也不会和对手分享以色列。」 (三)「我只怕你们的心或偏于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就像蛇用诡诈诱惑了夏娃一样」(林后十一3)。 【出三十四15】「只怕你与那地的居民立约,百姓随从他们的神,就行邪淫,祭祀他们的神,有人叫你,你便吃他的祭物,」 〔吕振中译〕「恐怕你和那地的居民立约,众民就变节去服事他们的神,献祭给他们的神,若有人请你,你便吃他的祭物,」 〔原文字义〕「立」剪除,砍掉;「约」契约,结盟;「随从」在…之后;「行邪淫」奸淫,作妓女;「祭祀」献祭,宰杀祭物;「祭物」祭物。 〔文意注解〕「只怕你与那地的居民立约,百姓随从他们的神」:15~16两节明文说明与当地居民立约的『网罗』(参12节)究竟是甚么:(1)『随从他们的神』意指追求并跟随偶像假神,而犯了宗教上的淫乱。 「就行邪淫,祭祀他们的神」:(2)更进一步的淫行,就是祭拜偶像假神。 「有人叫你,你便吃他的祭物」:(3)再进一步,被迫吃偶像假神的祭物。 【出三十四16】「又为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为妻,他们的女儿随从他们的神,就行邪淫,使你的儿子也随从他们的神行邪淫。」 〔吕振中译〕「恐怕你给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为妻,而儿子的女儿又变节(原文:行邪淫)去服事他们的神。」 〔原文字义〕「娶」拿来,取出;「随从」在…之后;「行邪淫」奸淫,作妓女。 〔文意注解〕「又为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为妻」:(4)接着,彼此的儿女通婚。 「他们的女儿随从他们的神,就行邪淫」:意指外邦人儿女大多敬拜偶像假神。 「使你的儿子也随从他们的神行邪淫」:(5)通婚的结果,下一代自然也接受了偶像假神的信仰。这样,15~16两节详述了信仰上变节的五个步骤。 【出三十四17】「“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 〔吕振中译〕「不可为自己造铸像的神。」 〔原文字义〕「铸造」做,制作;「神像」像神的。 〔文意注解〕「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为自己』意指为满足自己的意愿而做;『铸造』指包括各种金属的铸造、木刻、石雕、泥塑,以及绘画、刺绣、针织、各种手工等;『神像』指作为敬拜对象的各种形像,包括人物、生物、无生物等。 【出三十四18】「“你要守除酵节,照我所吩咐你的,在亚笔月内所定的日期吃无酵饼七天,因为你是这亚笔月内出了埃及。」 〔吕振中译〕「除酵之节你务要守,要照我所吩咐你的吃无酵饼七天;要在亚笔月内的制定节期吃,因为你是在亚笔月内出埃及的。」 〔原文字义〕「守」保守,看守,遵守;「除酵」没有放酵的面包;「节」节庆,筵席;「亚笔」初熟,放穗的月份;「无酵饼」(原文与「除酵」同字)。 〔文意注解〕「你要守除酵节,照我所吩咐你的」:『除酵节』又名无酵节,是每年正月十四日黄昏过逾越节之后,接下来一连七天的节期(参十二17)。 「在亚笔月内所定的日期吃无酵饼七天,因为你是这亚笔月内出了埃及」:『亚笔月』是犹太人旧历的七月,后改为正月,一年之首(参十二2);被掳之后采用巴比伦历制,改称尼散月(参尼二1)。『吃无酵饼』意指只准吃未经过发酵的饼(参十二15);『七天』按照犹太人的历法,是指正月十四日下午六时至二十一日下午六时(参十二18),亦即正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共有七天(参利二十三6);『亚笔月内出了埃及』表明过除酵节就是为了纪念出埃及。 〔灵意注解〕「你要守除酵节…七天」:七天表征完全。 【出三十四19】「 凡头生的都是我的;一切牲畜头生的,无论是牛是羊,公的都是我的。」 〔吕振中译〕「凡头胎的都是我的;一切牲畜、无论是牛是羊、凡公的头胎的都是我的。」 〔原文字义〕「头生的(原文双字)」头生的,分别出来的(首字);子宫(次字);「牲畜」牛,家畜;「公的」记得,回忆。 〔文意注解〕「凡头生的都是我的」:『头生的』指从母腹中第一个出生的;神以头生的代表全体,将头生的献给神,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属神的(参十三2)。 「一切牲畜头生的,无论是牛是羊,公的都是我的」:意指神以雄性头生牲畜代表一切牲畜,正如以长子代表人类。 〔灵意注解〕「凡头生的都是我的」:若不献给神就须代赎或打折颈项(参20节)。 【出三十四20】「 头生的驴要用羊羔代赎,若不代赎就要打折它的颈项。凡头生的儿子都要赎出来。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 〔吕振中译〕「头胎的驴、你要用小羊去替赎;若不替赎,就要打折它的脖子。凡你所有头胎的儿子、你都要赎出来。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 〔原文字义〕「头生的」头生的,分别出来的;「代赎」赎身,赎回;「空手」徒劳地,无实质地。 〔文意注解〕「头生的驴要用羊羔代赎」:驴对人是很有用的负重服役牲畜,但解经家认为驴是属于不洁的牲畜,所以不能献给神,故用羊羔代赎(参民十八15)。 「若不代赎就要打折它的颈项」:驴的颈项一旦被打折,就变为无用。 「凡头生的儿子都要赎出来」:意指以色列人的长子都要归神为圣,但不是献他为祭,而是用五舍客勒银子赎回(参民三47)。 「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不可空手』也就是要奉献成年人的生命赎价作为礼物(参三十13~16),又献初熟的产物和头生的牲畜为祭物。 〔灵意注解〕「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带着祭物感恩奉献,特别是初熟之物和头生的。 【出三十四21】「“你六日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虽在耕种收割的时候也要安息。」 〔吕振中译〕「六日要劳碌,但第七日你就要休息;在耕种收割的时候、也要休息。」 〔原文字义〕「做工」工作,服事;「安息」中止,停止,休息;「耕种」耕地,耕种季节;「收割」庄稼,收获。 〔文意注解〕「你六日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意指每周的头六日要作工,第七日是安息日,歇息不可作工。 「虽在耕种收割的时候也要安息」:意指在耕种或收割的时候,遇到第七日仍须安息。 〔灵意注解〕「你六日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要殷勤作工,也要享受神的安息。 【出三十四22】「在收割初熟麦子的时候要守七七节;又在年底要守收藏节。」 〔吕振中译〕「你要举行七七节,在收割初熟麦子的时候举行;收藏节乃在年底。」 〔原文字义〕「初熟」初熟的果子;「麦子」小麦;「守」做,制作;「七七」七,以七为周期;「收藏节(原文双同字)」节庆集会,筵席。 〔文意注解〕「在收割初熟麦子的时候要守七七节」:『七七节』又称收割节(参二十三16)或五旬节(参徒二3),离除酵节刚好第五十天,大约在阳历五、六月间;『收藏节』。 「又在年底要守收藏节」:又称住棚节(参申十六13~15),是犹太人最大的节期,大约在阳历九、十月间。 〔灵意注解〕「在收割初熟麦子的时候要守七七节;又在年底要守收藏节」:亦即守五旬节和住棚节。 【出三十四23】「你们一切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以色列的神。」 〔吕振中译〕「一年三次、你所有的男丁都要朝见主永恒主以色列之神。」 〔原文字义〕「男丁」男人;「朝见」看见,觉察。 〔文意注解〕「你们一切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一切男丁』指二十岁以上的男人;『一年三次』指除酵节(参18节)、七七节和收藏节(参22节);『朝见主』意指到耶路撒冷过节献祭。 〔灵意注解〕「一切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犹太人每年三大节期──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都要上耶路撒冷圣殿朝见神。 【出三十四24】「我要从你面前赶出外邦人,扩张你的境界。你一年三次上去朝见耶和华你神的时候,必没有人贪慕你的地土。”」 〔吕振中译〕「我要把列国人从你面前赶出去,扩张你的境界;你一年三次上去朝见永恒主你的神的时候,必没有人贪慕图你的地。』」 〔原文字义〕「赶出」占有,剥夺,继承;「扩张」变宽,变大;「境界」边界,界线;「上去」上升,攀登;「朝见」看见,觉察;「贪慕」渴望,贪图。 〔文意注解〕「我要从你面前赶出外邦人,扩张你的境界」:『外邦人』指原居住在迦南地的各族人(参11节);『扩张…境界』意指占领并据为己有。 「你一年三次上去朝见耶和华你神的时候,必没有人贪慕你的地土」:本句说明『赶出外邦人』的主要用意,乃是当一切以色列男丁上耶路撒冷过节时,避免让残留的外邦人觊觎他们的产业。 【出三十四25】「“你不可将我祭物的血和有酵的饼一同献上。逾越节的祭物也不可留到早晨。」 〔吕振中译〕「『你不可将我的祭牲的血跟有酵的饼一同祭献;也不可留逾越节期的祭物过夜到早晨。」 〔原文字义〕「祭物」祭物;「献上」祭品,屠宰,击打;「逾越」逾越;「留到」住宿,过夜。 〔文意注解〕「你不可将我祭物的血和有酵的饼一同献上」:『祭物的血』是为着赎罪(参三十10);『酵』在圣经里表征罪和邪恶的教训(参林前五8;太十六12)。因此之故,两种彼此性质相反的东西,不可一同献上。 「逾越节的祭物也不可留到早晨」:若有剩余的都要用火烧掉(参十二10)。 〔灵意注解〕「你不可将我祭物的血和有酵的饼一同献上」:祭物的血是为赎罪,有酵的饼表征献祭的人有罪,两者性质相反,不可同献。 「逾越节的祭物也不可留到早晨」:剩下的要用火烧掉。 【出三十四26】「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 〔吕振中译〕「要把你地里上好的初熟物送到永恒主你的神的殿。『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子去煮山羊羔。』」 〔原文字义〕「首先」首先,起头;「初熟之物」初熟的果子;「殿」房屋,家;「山羊羔母」母亲;「煮」煮沸,翻腾。 〔文意注解〕「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初熟之物』和家庭里的长子,以及头生的牲畜一样,原都是属于神的;『耶和华你神的殿』此时尚未有圣殿,故指神居住的所在,即会幕中的圣所、至圣所。 「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有二意:(1)以母奶煮其子,有残忍之嫌;(2)此乃迦南人异教徒祭祀习俗,为真神所不喜。 〔灵意注解〕「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一切头生的和初熟之物都要归给神。 「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这是迦南地异教徒的陋习。 【出三十四27】「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将这些话写上,因为我是按这话与你和以色列人立约。” 〔吕振中译〕「永恒主对摩西说:『你要将这些话写上,因为我是按着这些话的意思同你和以色列立约的。』」 〔原文字义〕「话」言论,言语;「写上」书写;「立」砍掉,剪除;「约」契约,结盟。 〔文意注解〕「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将这些话写上」:『这些话』指11~26节的话;『写上』指记录在册上,而不是刻在石版上(参28节)。 「因为我是按这话与你和以色列人立约」:意指11~26节的话乃是与立约的内容有关,大概是十条诫的补充说明。 〔灵意注解〕「我是按这话与你和以色列人立约」:约的双方都须遵守这些话。 【出三十四28】「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 〔吕振中译〕「摩西在那里同永恒主在一起、四十昼又四十夜:饭没有吃,水也没有喝。他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段话、写在两块版上。」 〔原文字义〕「饭」面包,食物;「约」契约,结盟;「话」言论,言语;「条诫」(原文与「话」同字);「版」石板。 〔文意注解〕「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四十昼夜』这是第二个四十昼夜(参二十四18);『不吃饭,也不喝水』指禁食四十昼夜(参申九9;太四2)。 「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本句表明:(1)十条诫就是神所说立约的话;(2)刻在石版上的就是十条诫。 〔灵意注解〕「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摩西禁食四十昼夜。 「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神重新用手写十条诫在两块法版上。 〔话中之光〕(一)在那四十昼夜中,摩西似乎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他的自己;他不吃饭,也不喝水,好像他已不复存在。然而,当他从山上下来时,他非但未见清瘦或憔悴软弱,相反的,他却更强壮,更有丰采,他的脸上光华四射。这里满了教训:神常常将这种与祂之间至高交通的经历,赐给祂的仆人们,结果,总是使他们在服事上得着新鲜的能力。 (二)神头一次所写的字和第二次所写的字,是一样的。尽管中间发生了许多的事,却不能影响神的权柄,也不能影响人到一个地步,可以去代替神。神仍然是掌握自己的权柄,神仍然让人晓得祂是不改变的神,祂过去是如何,现在还是如何。人当中虽然发生变化,但神却没有更改。 【出三十四29】「摩西手里拿着两块法版下西乃山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 〔吕振中译〕「摩西从西乃山下来;摩西手里拿着两块法版;从山上下来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脸上的皮肤因他和永恒主说了话而射发光芒。」 〔原文字义〕「西乃」多刺的;「皮」皮肤;「发了光」闪烁发光,发出光辉。 〔文意注解〕「摩西手里拿着两块法版下西乃山的时候」:终于完成了在山上的任务,所以带着两块法版下山去了。 「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面皮…发了光』正像使徒保罗所说的返照主的荣光(参林后三18)。 〔灵意注解〕「摩西手里拿着两块法版下西乃山」:摩西领受两块法版下山。 「自己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脸上返照神的荣光(参林后三18)。 〔话中之光〕(一)你是否常花时间单独亲近神?尽管你的面孔不会发光,不过花时间祷告、读经、默想,总会影响你的生活,别人也能看出你与神有密切的交往。 (二)人工的谦卑,是人在那里装作谦卑,所以谦卑得吃力极了,叫旁边的人都替他吃力。但是出乎神的谦卑,是自自然然的,他自己并不觉得他是在那里谦卑着,但是在他旁边的人会看见在这个人身上有了神的工作(30节)。脸上擦粉的人,要常常照镜子;但是,摩西脸上发光,自己并不知道。 (三)「不知道自己,」良善在那不自觉的状态中,才是最高的良善。败坏也是在不自觉中可沦为最卑劣的。当参孙的能力失去的时候,他竟然不知道神已经离开了他。 (四)人们常自以为比别人强,就很自夸。他们实在没有见过圣洁的美,也不清楚自己内心的光景。他们虽知道过往的罪已经得着赦免,却不占地自私的态度仍退居在内在的动机。 【出三十四30】「亚伦和以色列众人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就怕挨近他。」 〔吕振中译〕「亚伦和以色列众人看着摩西,见他脸上的皮肤射发光芒、就怕挨近他。」 〔原文字义〕「怕」惧怕,敬畏;「挨近」拉近,靠近。 〔文意注解〕「亚伦和以色列众人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就怕挨近他」:这是因为摩西面皮不同寻常的发光,使众人如同见到神的荣光一样,对他产生畏惧的心。 〔灵意注解〕「亚伦和以色列众人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就怕挨近他」:别人害怕挨近他。 【出三十四31】「摩西叫他们来;于是亚伦和会众的官长都到他那里去,摩西就与他们说话。」 〔吕振中译〕「摩西叫他们来,于是亚伦跟会众中所有的首长都回到摩西那里,摩西就便和他们说话。」 〔原文字义〕「叫」召唤,宣告;「官长」长官,首领。 〔文意注解〕「摩西叫他们来;于是亚伦和会众的官长都到他那里去,摩西就与他们说话」:此次的召集是为了向他们传达神立约的话(参32节)。 【出三十四32】「随后以色列众人都近前来,他就把耶和华在西乃山与他所说的一切话都吩咐他们。」 〔吕振中译〕「随后以色列众人都挨近前来,他就把永恒主在西乃山同他说的一切话都吩咐他们。」 〔原文字义〕「随后」在…之后;「近前来」拉近,靠近;「吩咐」吩咐,命令。 〔文意注解〕「随后以色列众人都近前来,他就把耶和华在西乃山与他所说的一切 话都吩咐他们」:『与他所说的一切话』更准确地说,应当是指神吩咐摩西传达给以色列众人的一切话。 〔灵意注解〕「摩西…把耶和华在西乃山与他所说的一切话都吩咐他们」:摩西向众人转告神所吩咐的话。 【出三十四33】「摩西与他们说完了话就用帕子蒙上脸。」 〔吕振中译〕「摩西和他们说完了话,就用帕子蒙上脸。」 〔原文字义〕「完了」实现,消耗,结束;「帕子」面罩;「蒙上」给,置,放。 〔文意注解〕「摩西与他们说完了话就用帕子蒙上脸」:『用帕子蒙上脸』这是为了遮盖脸上的光,以免众人害怕(参30节)。 〔灵意注解〕「摩西与他们说完了话就用帕子蒙上脸」:因为众人害怕他脸上的光。 【出三十四34】「但摩西进到耶和华面前与他说话就揭去帕子,及至出来的时候便将耶和华所吩咐的告诉以色列人。」 〔吕振中译〕「每逢摩西进到永恒主面前和他说话的时候,他总把帕子揭去,直到出来为止;他出来,便将永恒主所吩咐的对以色列人说,」 〔原文字义〕「揭去(原文双同字)」转变方向,出发;「帕子」面罩。 〔文意注解〕「但摩西进到耶和华面前与他说话就揭去帕子」:意指每当摩西进到神面前的时候,乃是敞着脸的(参林后三18)。 「及至出来的时候便将耶和华所吩咐的告诉以色列人」:意指每次进去领受神的话语,出来的时候便将所领受的话传给众人。 〔灵意注解〕「摩西进到耶和华面前与他说话就揭去帕子」:敞着脸和神说话。 【出三十四35】「以色列人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摩西又用帕子蒙上脸,等到他进去与耶和华说话就揭去帕子。」 〔吕振中译〕「以色列人看摩西的脸面,见摩西脸上的皮肤发射光芒。摩西总再用帕子蒙上脸,直到他进去和永恒主说话才揭了去。」 〔原文字义〕「又」返回,转回;「蒙上」(原文与「又」同字);「揭去帕子」(原文无此词)。 〔文意注解〕「以色列人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意指摩西每次出来的时候,面皮发光。 「摩西又用帕子蒙上脸,等到他进去与耶和华说话就揭去帕子」:为着安抚以色列众人,摩西就用帕子蒙上脸,遮蔽面光,等到再进去神面前时仍旧除去帕子。 叁、灵训要义 【神与人立约的中保──脸上发光】 一、神命摩西重凿石版并带上山(1~7节): 1.「你要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你摔碎的那版一样」(1节):表明神恩慈的赦免,乐意重申前约(参三十二19)。 2.「你要预备好了,上西乃山,在山顶上站在我面前」(2节):神命摩西再度上山相会。 3.「谁也不可和你一同上去」(3节):神赏给摩西单独见神的特权。 4.「摩西…清晨起来,…上西乃山去,手里拿着两块石版」(4节):摩西遵命带着石版上山。 5.「耶和华在云中降临,和摩西一同站在那里」(5节):神降临山顶和摩西同立。 6.「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5~6节):神宣告耶和华的名,藉以表明祂的「所是」。 7.「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6节):表明神的特性。 8.「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7节):表明神的慈爱。 9.「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7节):表明神的公义。 二、摩西为民代祷和神的回复(8~16节): 1.「求你在我们中间同行」(9节):求神同行。 2.「求你赦免我们的罪孽和罪恶「*9节」:求神赦罪。 3.「以我们为你的产业」(9节):求神殊恩对待以色列人。 4.「耶和华说:“我要立约,要在百姓面前行奇妙的事…我要从你面前撵出…迦南人」(10~11节):神以信实应许必行奇特的事,就是撵出迦南六族人。 5.「我今天所吩咐你的,你要谨守」(11节):神要求选民谨守祂如下的命令: (1)「不可与你所去那地的居民立约」(12,15节)。 (2)「拆毁他们的祭坛,打碎他们的柱像,砍下他们的木偶;」(13节)。 (3)「不可敬拜别神…随从他们的神,就行邪淫」(14~15节)。 (4)不可「为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为妻」(16节)。 三、神详述约的内容并要摩西写下来(17~27节): 1.「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17节):连真神的像也不可铸造。 2.「你要守除酵节…七天」(18节):七天表征完全。 3.「凡头生的都是我的」(19~20节):若不献给神就须代赎或打折颈项。 4.「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20节):带着祭物感恩奉献,特别是初熟之物和头生的。 5.「你六日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21节):要殷勤作工,也要享受神的安息。 6.「在收割初熟麦子的时候要守七七节;又在年底要守收藏节」(22节):亦即守五旬节和住棚节。 7.「一切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23~24节):犹太人每年三大节期──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都要上耶路撒冷圣殿朝见神。 8.「你不可将我祭物的血和有酵的饼一同献上」(25节):祭物的血是为赎罪,有酵的饼表征献祭的人有罪,两者性质相反,不可同献。 9.「逾越节的祭物也不可留到早晨」(25节):剩下的要用火烧掉。 10.「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26节):一切头生的和初熟之物都要归给神。 11.「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26~27节):这是迦南地异教徒的陋习。 12.「我是按这话与你和以色列人立约」(27节):约的双方都须遵守这些话。 四、摩西领受两块法版下山,脸上发光(28~35节): 1.「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28节):摩西禁食四十昼夜。 2.「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28节):神重新用手写十条诫在两块法版上。 3.「摩西手里拿着两块法版下西乃山」(29节):摩西领受两块法版下山。 4.「自己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29节):脸上返照神的荣光(参林后三18)。 5.「亚伦和以色列众人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就怕挨近他」(30节):别人害怕挨近他。 6.「摩西…把耶和华在西乃山与他所说的一切话都吩咐他们」(31~32节):摩西向众人转告神所吩咐的话。 7.「摩西与他们说完了话就用帕子蒙上脸」(33节):因为众人害怕他脸上的光。 8.「摩西进到耶和华面前与他说话就揭去帕子」(34~35节):敞着脸和神说话。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出埃及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出埃及记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