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三十三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摩西为百姓代求】 一、神不愿与百姓同行(1~3节) 二、百姓闻讯悲哀,摘除饰物(4~6节) 三、摩西离营进会幕朝见神(7~11节) 四、摩西求神同去,蒙神应允(12~17节) 五、摩西求见神的荣耀(18~23节) 贰、逐节详解 【出三十三1】「耶和华吩咐摩西说:“我曾起誓应许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说:‘要将迦南地赐给你的后裔。’现在你和你从埃及地所领出来的百姓,要从这里往那地去。」 〔吕振中译〕「永恒主吩咐摩西说:『我曾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给你后裔、说:『这是要给你后裔的』地:如今你要往那地去,从这里上去,你和你从埃及地所领上来的人民都要上去。要往那地去,从这里上去。」 〔原文字义〕「起誓」起誓,发誓;「应许」(原文无此字);「亚伯拉罕」一大群人的父亲或首领;「以撒」他笑;「雅各」抓住脚后跟的人,取代者;「迦南」(原文无此字);「领出来」上升,攀登。 〔文意注解〕「耶和华吩咐摩西说:我曾起誓应许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说:要将迦南地赐给你的后裔」:『起誓应许』表示神自己甘愿受祂誓言的约束;『亚伯拉罕』神曾数次应许他(参创十二7;十三14~17;十五18;十七2~8;二十二16~18);『以撒』神曾应许他(参创二十六3);『雅各』神曾应许他(参创三十五12);『将迦南地赐给你的后裔』就是指以色列人,又称犹太人或希伯来人。 「现在你和你从埃及地所领出来的百姓,要从这里往那地去」:『要从这里往那地去』意指朝迦南地的方向移动,但摩西自己却因发怒击打盘石而没能进去(参民二十七13~14)。 【出三十三2】「我要差遣使者在你前面,撵出迦南人、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 〔吕振中译〕「我要差遣使者在你前面,把迦南人、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或译:何利人)、耶布斯人、赶出去。」 〔原文字义〕「差遣」打发,送走;「使者」使者,天使;「撵出」赶走,驱逐;「迦南人」热心的;「亚摩利人」山居者;「赫人」恐惧地子孙;「比利洗人」属于某一村庄;「希未人」村民;「耶布斯人」被践踏的后裔,打鼓厂的后裔。 〔文意注解〕「我要差遣使者在你前面」:『使者』凡是神所打发前往完成使命的人或活物,都可以被称为神的使者或耶和华的使者,包括神自己(参三2)、神子基督(参二十三20注解)、天使、神人(参王上十三1)、黄蜂等;此处很可能指黄蜂(参二十三28),因为黄蜂也能将人撵出原居地。 「撵出迦南人、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撵出』指对方因不胜其扰而自动逃避;『迦南人、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包括革迦撒人,合称迦南七族(参徒十三19)。 〔话中之光〕(一)「我要…」表示神并没有完全丢弃祂的百姓;神虽然忿怒,却仍以怜悯为怀。 【出三十三3】「领你到那流奶与蜜之地。我自己不同你们上去;因为你们是硬着颈项的百姓,恐怕我在路上把你们灭绝。”」 〔吕振中译〕「你们要上那流奶与蜜之地;但你们既是脖子硬的人民,我就在你们中间上去,免得我在路上把你们灭尽了。』」 〔原文字义〕「上去」上升,攀登;「硬着颈项(原文双字)」硬着颈项,冥顽不灵,艰难(首字);颈,脖子(次字);「灭绝」消灭,消耗,结束。 〔文意注解〕「领你到那流奶与蜜之地」:指迦南地乃是土地肥沃,适宜畜牧业、果林茂密之地。 「我自己不同你们上去,因为你们是硬着颈项的百姓,恐怕我在路上把你们灭绝」:『因为…』解释了神自己不与百姓同行的理由,神预知硬着颈项的百姓,仍会惹神发怒。 〔话中之光〕(一)我们若肯听从神的话,神的同在乃是祝福;否则,便是灾祸(申四24;十一6~8),因为神是烈火(来十29;诗七十八21,31)。 (二)人越与神亲近,神追讨他们的罪越严(摩三2注意“因此”两个字)。 【出三十三4】「百姓听见这凶信就悲哀,也没有人佩戴妆饰。」 〔吕振中译〕「人民听见这坏消息就悲伤,没有人佩戴妆饰。」 〔原文字义〕「凶」恶的,坏的;「信」言论,言语;「悲哀」哀哭,哀挽;「佩戴」放置,设定;「妆饰」妆饰品。 〔文意注解〕「百姓听见这凶信就悲哀」:『凶信』指神不与他们同行的消息(参3节)。 「也没有人佩戴妆饰」:以色列人摘除身上的饰物,是悲痛的一种表现。 【出三十三5】「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告诉以色列人说:‘耶和华说:你们是硬着颈项的百姓,我若一霎时临到你们中间,必灭绝你们。现在你们要把身上的妆饰摘下来,使我可以知道怎样待你们。’”」 〔吕振中译〕「永恒主对摩西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说:”你们是脖子硬的人民;我若眨眼间临到你们中间,是会把你们灭尽的;如今你们要把身上的妆饰脱下来,让我知道要怎样处置你们。”』」 〔原文字义〕「硬着颈项(原文双字)」硬着颈项,冥顽不灵,艰难(首字);颈,脖子(次字);「霎时」一瞬间;「临到」上升,攀登;「灭绝」消灭,消耗,结束;「待」做,制作。 〔文意注解〕「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告诉以色列人说:耶和华说:你们是硬着颈项的百姓,我若一霎时临到你们中间,必灭绝你们」:意指圣洁的神不能容忍在祂眼前有任何桀骜不驯的情形发生。 「现在你们要把身上的妆饰摘下来,使我可以知道怎样待你们」:意指百姓须自卑并显出悲痛(参4节注解),先平息神的怒气,然后视百姓今后的表现才决定如何对待他们。 〔话中之光〕(一)「使我可以知道怎样待你们,」这表示神如何对待我们,乃根据我们是否有悔改的心;人若要蒙神的悦纳,就必须悔改(赛一16~17)。 (二)我们当趁着还有机会悔改的时候,回转归向神,免得机会一错过,就万劫不复。 【出三十三6】「以色列人从住何烈山以后,就把身上的妆饰摘得干净。」 〔吕振中译〕「于是以色列人、从住何烈山以后、总把身上的妆饰剥下来。」 〔原文字义〕「何烈」装饰品;「妆饰」(原文与「何烈」同字);「摘得干净」剥夺,掠夺,拔除。 〔文意注解〕「以色列人从住何烈山以后」:『何烈山』就是神的山(参三1),又称西乃山,是神颁布十诫以及建造会幕的样式之处(参二十四12;三十一18)。 「就把身上的妆饰摘得干净」:意指此后在旷野的行程中不再配戴妆饰物。 【出三十三7】「摩西素常将帐棚支搭在营外,离营却远,他称这帐棚为会幕。凡求问耶和华的,就到营外的会幕那里去。」 〔吕振中译〕「摩西素常将帐棚搭在营外,离营远些,他称这帐棚为会棚;凡求问永恒主的、就出去到营外的会棚那里。」 〔原文字义〕「素常」(原文无此字);「支搭」摊开,伸出;「营」营地,营盘;「远」远,有距离;「会」聚会,指定的时间或地点;「幕」帐篷;「求问」寻求,坚求。 〔文意注解〕「摩西素常将帐棚支搭在营外,离营却远,他称这帐棚为会幕」:『会幕』指临时搭建的小型会幕,并不是后来按照山上的样式所搭建的会幕(参四十18,32)。 「凡求问耶和华的,就到营外的会幕那里去」:『求问』指会见神并向祂当面求问;『营外的会幕』后来正式的会幕是搭建在营地的正中央(参民二2)。 【出三十三8】「当摩西出营到会幕去的时候,百姓就都起来,各人站在自己帐棚的门口,望着摩西,直等到他进了会幕。」 〔吕振中译〕「每逢摩西出营到会棚去的时候,人民总是起来,各人站在自己帐棚的出入处,望着摩西,直等到他进了会棚。」 〔原文字义〕「起来」站起来,起立;「站在」站,立定;「望着」观看;「直等到」(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当摩西出营到会幕去的时候,百姓就都起来」:站起来是一种恭敬地表示(参斯五9)。 「各人站在自己帐棚的门口,望着摩西,直等到他进了会幕」:目送他直到不见他的身影,很自然地表达了对他的敬畏之心。 【出三十三9】「摩西进会幕的时候,云柱降下来,立在会幕的门前,耶和华便与摩西说话。」 〔吕振中译〕「摩西进会棚的时候,云柱就降下来,立在会棚的出入处,永恒主便同摩西说话。」 〔原文字义〕「云」云,云层;「柱」柱子;「降下来」下来,下降;「立在」站立,停止不动。 〔文意注解〕「摩西进会幕的时候,云柱降下来,立在会幕的门前」:意指不容许其他任何人靠近或进会幕。 「耶和华便与摩西说话」:意指面对面与他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参11节)。 【出三十三10】「众百姓看见云柱立在会幕门前,就都起来,各人在自己帐棚的门口下拜。」 〔吕振中译〕「人民看见云柱立在会棚的出入处,就都起来,各人在自己帐棚的出入处敬拜。」 〔原文字义〕「起来」站起来,起立;「下拜」下拜,俯伏。 〔文意注解〕「众百姓看见云柱立在会幕门前,就都起来」:由此可见众百姓心中明白『云柱』所代表的是甚么(参十三21~22;十四19~20)。 「各人在自己帐棚的门口下拜」:意指他们不敢靠近,远远的下拜(参二十四1)。 【出三十三11】「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摩西转到营里去,惟有他的帮手,一个少年人嫩的儿子约书亚不离开会幕。」 〔吕振中译〕「永恒主对摩西面对面地说话,好像人对朋友说话一样。摩西回到营里,惟有他的助手、一个青年人、嫩的儿子约书亚、不离开会棚。」 〔原文字义〕「面对面(原文双同字)」面;「朋友」同伴,伙伴;「转到」返回,转回;「帮手」伺候,服事;「嫩」鱼,后裔;「约书亚」耶和华是拯救。 〔文意注解〕「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面对面』事实上,摩西并没有见到神的面(参18~23节),所以是形容彼此非常接近,彷佛当面交谈的意思;全句意指神与摩西之间的关系有如在一起同工的伙伴,比亲密的朋友更进一步,将神所要作的事告诉摩西。 「摩西转到营里去,惟有他的帮手,一个少年人嫩的儿子约书亚不离开会幕」:『帮手』指在旁伺候,听命服事的意思;『少年人』是与老年人相对的称呼,约瑟三十岁的时候仍被称为少年人(参创四十一12,46),约书亚当时大概在四十岁以上;『不离开会幕』意思是看守会幕。 〔话中之光〕(一)我们与神的关系,应当从亲密的「朋友」,更进到「同伴、同工」(原文字义),可以彼此商量工作。 (二)「会幕」是与神相会的地方,约书亚不离开会幕,使他学习到许多不为人知的属灵事物,对他日后成为以色列人的领袖奠定很好的基础。 【出三十三12】「摩西对耶和华说:“你吩咐我说:‘将这百姓领上去’,却没有叫我知道你要打发谁与我同去,只说:‘我按你的名认识你,你在我眼前也蒙了恩。’」 〔吕振中译〕「摩西对永恒主说:『看哪,你对我说:”将这人民领上去”,你却没有让我知道你要差遣谁和我同去;然而你曾说过:”我按你的名认识你;你也在我面前蒙了恩。”」 〔原文字义〕「领上去」说,讲;「知道」认识;「打发」打发,送走;「认识」(原文与「知道」同字);「眼前」眼睛;「蒙」找到,寻见;「恩」恩惠,恩宠。 〔文意注解〕「摩西对耶和华说:你吩咐我说:将这百姓领上去」:摩西在此复述神的指派(参1节)。 「你却没有让我知道你要差遣谁和我同去,只说:我按你的名认识你,你在我眼前也蒙了恩」:『按…名认识』意指关系亲密;『眼前也蒙了恩』意指地位特殊;全句意指我虽然蒙此殊恩,却仍不知谁将与我同行。 〔话中之光〕(一)神是按「名」认识摩西,有两个意思,一是摩西这名的意思是「从水里拉上来」,是神所拯救的;另一是摩西已过的为人,使神赏识他。 【出三十三13】「我如今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认识你,好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想到这民是你的民。”」 〔吕振中译〕「如今我若在你面前蒙恩,求你将你所行的让我知道,使我能认识你,好在你面前蒙恩。你还要看这国是你的人民呢。』」 〔原文字义〕「蒙」找到,寻见;「恩」恩惠,恩宠;「道」道路,路程;「指示」认识;「认识」(原文与「指示」同字);「想到」看见,觉察;「这民」国家,人民;「你的民」亲属,家族,百姓。 〔文意注解〕「我如今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你的道』指神的道路,包括行程中的细节;全句意指摩西对前途感到相当困惑,没有把握完全任务。 「使我可以认识你,好在你眼前蒙恩」:『认识你』指藉由实际的经验而学取的认识,不仅指更多认识神的本性,且更多认识神的作为;全句意指因认识神而不致得罪神。 「求你想到这民是你的民」:『你的民』神本来对摩西说『你的百姓』(参三十二7),但摩西再一次申明以色列人是神的百姓(参三十二11)。 〔话中之光〕(一)神对摩西说:「你从埃及地所领出来的百姓」(1节);摩西则对神说:「这民是你的民」。按表面看,以色列人是摩西所带领出来的,但实际上是神施行十次神迹所拯救的。 (二)神对摩西说的话,是教会领袖们的一种试炼。许多传道人一旦事工有成就,得了不少跟从的人,就以为他们是自己的羊,其实他们是主的羊。 【出三十三14】「耶和华说:“我必亲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 〔吕振中译〕「永恒主说:『是我的同在(或译:亲身)要和你同去,把你安顿好了。』」 〔原文字义〕「亲自」面;「安息」休息,安静。 〔文意注解〕「耶和华说:我必亲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意指神应许必以祂的『临在』与摩西同去,使他不至于烦扰挂虑,内心安宁。 〔话中之光〕(一)本节是摩西祷告得神答应的明证,摩西的祷告蒙神悦纳的原因有二:一是向着神的忠诚和信靠,另一是向着圣民的热爱和无私。 (二)没有神的同在,就没有安息;有神的同在,在任何情况下,仍能安息。 【出三十三15】「摩西说:“你若不亲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们从这里领上去。」 〔吕振中译〕「摩西对永恒主说:『若不是你的同在和我同去,你就不要把我们从这里领上去呀。」 〔原文字义〕「亲自」面;「同去」行,走;「领上去」上升,攀登。 〔文意注解〕「摩西说:你若不亲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们从这里领上去」:注意『我们』这词,摩西所担心不是他自己,乃是他所身负的重大责任。 〔话中之光〕(一)本节隐藏着一个重大的真理:任何事物都不能代替神的同在。如果失去和施恩者的交通,正是那些神所赐的恩赐,会陷我们于咒诅。倘若神不和我们同去应许的美地,美地的丰盛正是我们贫穷的机会。 【出三十三16】「人在何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的百姓在你眼前蒙恩呢?岂不是因你与我们同去、使我和你的百姓与地上的万民有分别吗?”」 〔吕振中译〕「到底在什么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人民在你面前蒙恩呢?岂不是因你和我们同去,而使我和你人民跟全地上万族之民有分别么?』」 〔原文字义〕「眼前」眼睛;「蒙」找到,寻见;「恩」恩惠,恩宠;「同去」行,走;「分别」分别出来,使分开。 〔文意注解〕「人在何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的百姓在你眼前蒙恩呢?」:『我和你的百姓』摩西把他自己和神的百姓连在一起;全句意指摩西认为神口中的『蒙恩』(参12节)必须有事实证明。 「岂不是因你与我们同去、使我和你的百姓与地上的万民有分别吗?」:本句有两个重点:(1)神的选民是和地上万族有所分别的;(2)不同的原因乃在于有神和他们同在。 〔话中之光〕(一)神的同在,乃是我们最大的蒙恩;没有神的同在,再大的恩典也不值得我们追求。 【出三十三17】「耶和华对摩西说:“你这所求的我也要行;因为你在我眼前蒙了恩,并且我按你的名认识你。”」 〔吕振中译〕「永恒主对摩西说:『你所说的这件事、正是我所要作的;因为你在我面前蒙了恩,我也按你的名认识了你。』」 〔原文字义〕「所求」说话,讲论;「眼前」眼睛;「蒙」找到,寻见;「恩」恩惠,恩宠。 〔文意注解〕「耶和华对摩西说:你这所求的我也要行」:意指摩西的祈求(参15~16节)得到了神的应允。 「因为你在我眼前蒙了恩,并且我按你的名认识你」:请参阅12节注解。 【出三十三18】「摩西说:“求你显出你的荣耀给我看。”」 〔吕振中译〕「摩西说:『求你将你的荣耀给我看看。』」 〔原文字义〕「求你」祈求,现在;「显出」(原文与「求你」同字);「荣耀」荣耀,富足,尊荣。 〔文意注解〕「摩西说:求你显出你的荣耀给我看」:『荣耀』神又称作『荣耀的神』(诗廿九3),这是因为每一次祂向人彰显出来的时候,人所看见的,人无法用言词表达,只好借用『荣耀』来形容(参结一28)。所以荣耀也可以说,就是神的自己;神的自己乃是荣耀,神的荣耀在那里,就是神的自己在那里。全句意指摩西求神显明祂自己给他看一眼,这样才能释怀。 〔话中之光〕(一)今天我们信徒能够敞着脸看见主的荣光(林后三18),这是何等的权利!摩西是求而不得见,我们却是得见而不求。 【出三十三19】「耶和华说:“我要显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经过,宣告我的名。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 〔吕振中译〕「永恒主说:『我要让我的一切美善在你面前经过,并将我的名永恒主”耶和华”在你面前宣告出来;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 〔原文字义〕「显」(原文无此字);「一切的恩慈」好的事物,良善;「经过」经过,穿越;「宣告」宣告,朗读;「恩待」有恩典,施恩;「怜悯」有怜悯,爱。 〔文意注解〕「耶和华说:我要显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经过,宣告我的名」:『一切的恩慈』意指神一切的美善;『在你面前经过』意指向你启示出来;『宣告我的名』意指神的圣名所表达神本性所有的丰盛。 「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意指神的恩慈已经赏给了摩西。 〔话中之光〕(一)得着神的显现,尽管只有模糊的一瞥,对神的儿女来说,乃是莫大的「恩慈」;但愿有更多的人,在信心里得见神的一现。 (二)「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这话说出,神的恩待与怜悯不能受制于任何外力,惟在于祂自己白白的恩典。 【出三十三20】「又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 〔吕振中译〕「但是』,他说:『你不能看我的面;因为人不能看我的面还能活着。』」 〔原文字义〕「看见」看见,觉察;「存活」活着。 〔文意注解〕「又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意指堕落的人类,若非基督十字架救赎的遮蔽(参22节),不能在圣洁的神之面光中存活。 〔话中之光〕(一)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神;感谢主,祂是那圣洁、公义者(徒三14),祂也是我们的圣洁、公义(罗七12),我们唯有藏身在基督里面,才得面见神。 【出三十三21】「耶和华说:“看哪,在我这里有地方,你要站在盘石上。」 〔吕振中译〕「永恒主说:『看哪,我这里有个地方;你要立在盘石上。」 〔原文字义〕「地方」地方,立足之地;「站在」站,立定;「盘石」盘石,岩石。 〔文意注解〕「耶和华说:看哪,在我这里有地方,你要站在盘石上」:『盘石』表征基督(参林前十4);全句意指人只有站在基督代赎之救恩的地位上,才能进到神面前(参来四14~16;七22,25)。 〔话中之光〕(一)基督是我们的盘石,除祂以外,其他的立场都是流沙。 【出三十三22】「我的荣耀经过的时候,我必将你放在盘石穴中,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过去,」 〔吕振中译〕「我的荣耀经过的时候,我要将你放在盘石隙中,用我的手掌遮着你,等我过去。」 〔原文字义〕「荣耀」荣耀,富足,尊荣;「经过」经过,穿越;「放在」放置,设立;「盘石」盘石,岩石;「穴中」洞,裂缝;「遮掩」掩蔽,遮盖;「等」直到;「过去」(原文与「经过」同字)。 〔文意注解〕「我的荣耀经过的时候,我必将你放在盘石穴中」:『盘石穴』表征十字架;全句意指人唯有在十字架的遮蔽底下,才能通得过神荣耀之光的考验。 「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过去」:『我的手』表征神的作为;全句意指十字架的救法乃是出于神手的安排。 〔话中之光〕(一)十字架(盘石穴中)不仅使我们得蒙救赎,并且也帮助我们更多认识神。今天虽然还不是我们得见祂真体的时候(参约壹三2),但至少在藏身十字架的原则下,能够一窥神的背影。 【出三十三23】「然后我要将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见我的背,却不得见我的面。”」 〔吕振中译〕「然后我要将我的手掌挪开,你就看见我的背后;我的脸面呢、是不可给人看见的。』」 〔原文字义〕「收回」转变方向,拿走;「背」背后,后方。 〔文意注解〕「然后我要将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见我的背,却不得见我的面」:这是拟人化的表达法,表示人目前所能看见的,不过是像看背影一样的模糊。我们必须等到有一天当主显现的时候,才得看见祂的真体(参约壹三2)。 〔话中之光〕(一)摩西看到神的『背』,那就是在回顾时,按照祂所行的去了解祂。 叁、灵训要义 【神与人之间的中保】 一、为民代求首遭拒绝(三十二30~三十三6): 1.摩西求神与民同行,未蒙应允(三十二30~35)。 2.「现在你和你从埃及地所领出来的百姓,要从这里往那地去」(1节):神命摩西带领百姓往迦南地去。 3.「我要差遣使者在你前面,撵出迦南人…」(2节):神允差遣使者驱逐迦南六族。 4.「我自己不同你们上去,…恐怕我在路上把你们灭绝」(3节):神说明不与民同行的原因。 5.「百姓听见这凶信就悲哀」(4节):百姓闻讯知错,试图对付偶像根源──摘除妆饰。 6.「现在你们要把身上的妆饰摘下来,使我可以知道怎样待你们」(5节):神证实身上的妆饰是问题的根源。 7.「以色列人…把身上的妆饰摘得干净」(6节):百姓响应神的要求。 二、摩西再次为民代求(7~17节): 1.「摩西…到营外的会幕那里去」(7节):到会幕乃为求问神。 2.「百姓就都起来,各人站在自己帐棚的门口,望着摩西」(8节):百姓恭敬目送摩西。 3.「云柱降下来,立在会幕的门前,耶和华便与摩西说话」(9节):得与神面对面谈话。 4.「众百姓看见云柱立在会幕门前,就都…下拜」(10节):百姓知道云柱表征圣灵的临在。 5.「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11节):摩西蒙神厚恩,彼此亲密关系如同朋友。 6.「他的帮手,一个少年人嫩的儿子约书亚不离开会幕」(11节):约书亚表征主是随时的帮助。 7.「我按你的名认识你,你在我眼前也蒙了恩」(12节):神承认摩西在祂心目中的关系和地位。 8.「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认识你」(13节):摩西求更多认识神和神的作为。 9.「求你想到这民是你的民」(13节):求神不要舍弃祂自己的百姓。 10.「我必亲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14节):神应允与百姓同行。 11.「你与我们同去、使我和你的百姓与地上的万民有分别」(15~16节):摩西强调神与百姓同行的重要。 12.「你这所求的我也要行」(17节):神确认答允摩西所求。 三、摩西寻求神的印证(18~23节): 1.「求你显出你的荣耀给我看」(18节):求神显现祂的临在。 2.「我要显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经过,宣告我的名」(19节):神应允:(1)显明神一切的美善;(2)启示祂自己;(3)表达神性的丰富。 3.「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19节):表示神已恩待、怜悯摩西。 4.「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20节):人不能用肉眼看见神。 5.「我的荣耀经过的时候,我必将你放在盘石穴中」(21~22节):『我的荣耀』指神的临在,『盘石穴』预表基督的十字架;人唯有依靠基督的十字架才能在神面前存活。 6.「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过去」(22节):神以祂的作为保守摩西。 7.「你就得见我的背,却不得见我的面」(23节):人仅能彷佛看见,却不真切。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出埃及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出埃及记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