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三十二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百姓拜金牛犊犯大罪】 一、铸造金牛犊并向牠献祭(1~6节) 二、神为此发怒,摩西代祷求情(7~14节) 三、摩西下山见状怒碎法版,责问亚伦(15~24节) 四、摩西呼召利未人攻击弟兄讨罪(25~29节) 五、摩西再次为百姓向神代祷(30~35节) 贰、逐节详解 【出三十二1】「百姓见摩西迟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亚伦那里,对他说:“起来!为我们做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 〔吕振中译〕「人民见摩西拖延着下山,就聚集去见亚伦,对他说:『起来!给我们造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的,因为那摩西、那领我们从埃及地上来的那个人、我们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原文字义〕「迟延」羞愧,困窘的;「聚集」聚集,集合;「神像」像神的,神;「引路」行走,引导;「领」上升,攀登,带领。 〔文意注解〕「百姓见摩西迟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亚伦那里,对他说:起来」:『迟延不下山』指摩西在山上达四十昼夜(参二十四18;三十四28);『到亚伦那里』因摩西曾吩咐长老们有事找亚伦解决(参二十四14)。 「为我们做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做神像』这是直接违反十诫中第二诫『不可作甚么形像』(参二十4)的诫命;『引路』人类造神运动的动机,是为了寻求指引,占卜、求签是相同的道理,高举任何属灵伟人,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人们行事为人凭着眼见,才会有这般愚昧的想法。 〔话中之光〕(一)一「迟延」就忍受不了,这是「性急」的表现。基督徒的美德之一就是忍耐,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二十四13)。 (二)「摩西迟延不下山,」他在山上『四十昼夜』(参二十四18),四十表征试验、试炼;这段时间,考验摩西、也考验百姓,结果百姓胜不过考验。 (三)百姓所以胜不过四十昼夜的考验,是因为他们行事为人只凭眼见,不平信心(参林后五7)。 (四)我们若凭着眼见,就不能走主的道路;只有在信心里,我们才能继续向前,走完主所要我们走的道路。 (五)以「神像」来代替「神」引路。无论是世人或是信徒,往往以看得见的人事物来代替看不见的神,于是那些看得见的人事物,就变成了有形或无形的偶像。 【出三十二2】「亚伦对他们说:“你们去摘下你们妻子、儿女耳上的金环,拿来给我。”」 〔吕振中译〕「亚伦对他们说:『把你们的妻子和儿女耳朵上的金环摘下来,拿来给我。』」 〔原文字义〕「摘下」撕下,撕裂;「环」环,耳环。 〔文意注解〕「亚伦对他们说:你们去摘下你们妻子、儿女耳上的金环,拿来给我」:本节说出:(1)亚伦没有求问神,就自作主张;(2)『耳上的金环』是妆饰品,可能得自埃及人(参十二35~36)。 〔话中之光〕(一)「耳上的金环」原是妆饰品,竟成了敬拜的偶像(参4节);人若热衷于妆饰自己,有可能变成她的偶像。 (二)偶像的材料出自妆饰(耳环)。妆饰是美化自己,肉体的妆饰是发自魂(思想、感情、意志),妆饰本身就是偶像,牛犊的出来,不过把肉体的妆饰换成了宗教的妆饰,从敬拜耳环转而敬拜金牛犊。 (三)甚么时候教会领袖,注重人意过于神意,就会跟多数人的意见妥协,反被牵引离开真道。 【出三十二3】「百姓就都摘下他们耳上的金环,拿来给亚伦。」 〔吕振中译〕「众民就把他们耳朵上的金环都摘下来,拿来给亚伦。」 〔原文字义〕「摘下」撕下,撕裂;「环」环,耳环。 〔文意注解〕「百姓就都摘下他们耳上的金环,拿来给亚伦」:出乎意外的是,百姓并没有踌躇,立刻『就都摘下』,这种情形表明此事可能出于百姓的要求,亚伦不过是顺应百姓而已,所以圣经说百姓放肆,亚伦纵容他们(参25节)。 〔话中之光〕(一)有人说,亚伦可能故意以贵重的金饰使他们因舍不得而退缩。事实是,人们为着拜偶像,常常不惜花费巨资。 【出三十二4】「亚伦从他们手里接过来,铸了一只牛犊,用雕刻的器具做成。他们就说:“以色列啊,这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 〔吕振中译〕「亚伦从他们手里接过来,用雕刻的器具雕造它,作成一只铸像的牛犊;他们就说:『以色列阿,这就是你们的神、那领你们出埃及地上来的!』」 〔原文字义〕「接过来」取,拿;「铸了」做,制作;「雕刻的器具」雕刻工具,尖笔;「领」上升,攀登,带领。 〔文意注解〕「亚伦从他们手里接过来,铸了一只牛犊,用雕刻的器具做成」:亚伦并非铸造金牛犊的人,他应当是接受金器并转交给金匠,然后由金匠用专门的工具经模铸、雕塑等手续,造出了一只金牛犊。 「他们就说:以色列啊,这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他们』就是上述的金匠;他们铸造了金牛犊,就向众人宣称牠就是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神。 〔话中之光〕(一)偶像的制造者是宗教领袖,凡是宗教领袖所制造的偶像,百姓都跟看去拜,还以为是敬拜神,其实是事奉人的智慧产物,人的恩赐的产物。 (二)以色列百姓是要亚伦为他们作「神」,他们并没有要亚伦作「牛犊」。因此基督徒不能盲目地跟宗教领袖走,要审查他们作的是否合乎「圣经的纯正话语规模」(提前六3;提后一13(,还要看这些宗教领袖的言行、生活是否敬虔圣洁。 (三)迷信的人们,别人怎么作、怎么说,他们就怎样跟、怎样说。拜偶像乃是人云亦云,经过了传言,就一股脑儿地接受,视为真的。 (四)人们利用牛来耕地、负重,所以以牛犊当作神,乃是在下意识里以神为仆人,而将自己当做主人。许多人信神的动机,想要利用神来医病、发财、保安。 (五)有人认为,当时的以色列人可能幼年在埃及地耳濡目染,受到埃及人拜牛神的影响。因此,劝告信徒们当注意自己儿女的教育,从小就要带领儿女认识真神。 【出三十二5】「亚伦看见,就在牛犊面前筑坛,且宣告说:“明日要向耶和华守节。”」 〔吕振中译〕「亚伦看见(古卷:惧怕),就在牛犊面前筑了一座祭坛;又宣告说:明天要过节来事奉永恒主。」 〔原文字义〕「筑」建造,建立;「坛」祭坛;「宣告」宣告,朗读;「守节」节庆集会。 〔文意注解〕「亚伦看见,就在牛犊面前筑坛,且宣告说:明日要向耶和华守节」:『亚伦看见』指亚伦事后追认;下面就是他追认金牛读乃是耶和华的两道手续:(1)筑祭坛;(2)宣告守节。 〔话中之光〕(一)亚伦可作为传道人的借镜。传道人的职责原本是教导、引领会众,使他们顺从真理,但是不坚守真理的传道人,很可能看风转舵,跟随会众而行。 (二)表面上「筑坛」、「守节」是合乎圣经的行为,但实际是拜「牛犊」而非拜「真神」。今天许多基督徒所说、所作的,表面上好像是合乎圣经,但实际却是违背圣经。 (三)我们事奉神,维持属灵的生活,绝对不能只求工作对、名称对、形式对,就以为是可以事奉神了。如果我们不是绝对的持守神的真道,就是外面的方式再对,也是可咒诅的,也是犯罪的。 (四)我们决不能说:「只要是为了保持主工,只要是为了敬拜神,就采取通融的方法、合乎潮流的外表形式。只要向神献祭,总不能算错。」这是极其危险的。 (五)只保存外面的宗教仪式,而所敬拜的对象已经改变了,虽然名称也叫「耶和华」。因此宗教仪式可以照搬,而灵里真实的事奉已荡然无存了。外面的仪式不重要,灵里的敬拜才重要(约四21~24)。 【出三十二6】「次日清早,百姓起来献燔祭和平安祭,就坐下吃喝,起来玩耍。」 〔吕振中译〕「第二天、他们(或译:他)清早起来,就献上燔祭,带平安祭上前去;人民又坐下去吃喝,起来嬉戏作乐。」 〔原文字义〕「次日清早」翌日,次日;「献」上升,攀登;「燔祭」燔祭,升高;「平安祭」平安祭,为联盟所献的祭;「玩耍」笑,玩弄。 〔文意注解〕「次日清早,百姓起来献燔祭和平安祭,就坐下吃喝,起来玩耍」:『燔祭』是全然焚烧,全部献给神为馨香的火祭;『平安祭』是感恩自愿献上的祭,仅上好的部位归给神,献祭物的人可以分享其余部位。这里的问题是:(1)必须是祭司才有资格在祭坛上献祭;(2)所筑的坛不是照山上的样式,因为摩西还没有下来;(3)金牛犊不是耶和华真神;(4)『玩耍』含有异教徒在献祭时淫乱败德的意味。 〔话中之光〕(一)「坐下吃喝,起来玩耍」乃是典型的拜偶像节庆活动:大拜拜就是大吃大喝,接下来便是欣赏色情歌舞,或甚至行淫起来。 (二)「坐下吃喝,起来玩耍」,这是外邦宗教常见的崇拜方式,以色列人竟然将之全盘照搬。高雅伦(Alan Cole)指出:「本节形容的行径对巴力崇拜者来说有宗教上的重要性,并没有不道德的用意;但耶和华的看法就不同了。对于借着『十言』的道德要求表达他本性的耶和华来说,这种崇拜是不能忍受的。不了解耶和华的圣洁,便不能解释摩西的反应为什么如此暴烈,以色列接着要受的审判为什么如此可怕。」 (三)「坐下吃喝,起来玩耍」,这种放纵肉体的生活方式符合人类的天性,所以对任何人都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保罗深知这一点,所以劝勉读者要以以色列人为戒:「不要拜偶像,像他们有人拜的。如经上所记:『百姓坐下吃喝,起来玩耍』」(林前十7)。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四)「玩耍」原文的意思是嬉笑,敬拜神是不带嬉笑的,嬉笑是放松自己,没有约束,不敬畏神。今天在基督徒的聚会中已掺入许多嬉笑的弦律、音乐,使人又跳、又叫、激动魂的势力,又拉手,又拍手。把敬拜变成了娱乐、跳舞(19
节)。 【出三十二7】「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下去吧,因为你的百姓,就是你从埃及地领出来的,已经败坏了。」 〔吕振中译〕「永恒主吩咐摩西说:『你下去吧;因为你的众民、你从埃及地领上来的、已经败坏了。」 〔原文字义〕「下去」下降,沉下;「败坏」败坏,腐化,毁灭。 〔文意注解〕「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下去吧,因为你的百姓,就是你从埃及地领出来的,已经败坏了」:『你的百姓,就是你…领出来』这里连称两次『你』字,与原来称呼『我的百姓』(参六7等),以及神自称『我下来是要…领他们出了那地』(参三8)相反,表示神对以色列人的行为深恶痛绝。 『已经败坏了』表明神对他们厌恶的原因:(1)他们为自己铸造了偶像(参4节);(2)他们向偶像献祭(参6节上);(3)他们犯了淫行(参6节下)。 〔话中之光〕(一)神的百姓变成「你的百姓」,神这个口气表明祂真的生气了。神的儿女最令神不喜悦的,便是认贼作父,敬拜神之外的一切偶像。 (二)不以神为神,或者以不是神的为神,在神看来就是「败坏」。 【出三十二8】「他们快快偏离了我所吩咐的道,为自己铸了一只牛犊,向它下拜献祭,说:‘以色列啊,这就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 〔吕振中译〕「他们很快地就偏离了我所吩咐他们走的道路,而为自己造了一只铸像的牛犊,去敬拜它,向它献祭说:”以色列阿,这就是你们的神、那领你们从埃及地上来的!”』」 〔原文字义〕「快快」急促的,快捷的;「偏离」转变方向,离开;「道」道路,路程;「铸了」做,制作;「下拜」下拜,俯伏;「献祭」献祭,宰杀祭物。 〔文意注解〕「他们快快偏离了我所吩咐的道」:『快快』意指极短时间内;『偏离』指转离不再跟从(参撒上十二20);『我所吩咐的道』指律法,在此特指十诫。 「为自己铸了一只牛犊,向它下拜献祭,说:以色列啊,这就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本句指出以色列人偏离正路的四个步骤:(1)为自己铸造偶像;(2)向它下拜;(3)向它献祭;(4)宣告它是以色列的神。 〔话中之光〕(一)人所以会快快偏离真道,乃因为在人的里面有崇拜偶像的倾向,凡是心目中羡慕的对象,譬如教会领袖、金钱、恩赐等,都可能成为变成偶像,引诱人偏离真道。 【出三十二9】「耶和华对摩西说:“我看这百姓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 〔吕振中译〕「永恒主对摩西说:『我看这人民,嗐,真是脖子硬的人民。」 〔原文字义〕「硬着颈项(原文双字)」硬着颈项,冥顽不灵,艰难(首字);「颈项」颈,固执。 〔文意注解〕「耶和华对摩西说:我看这百姓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硬着颈项』原用来形容牛马不肯顺从主人的驾驭驱使,转用来形容以色列人顽梗抗命。 【出三十二10】「你且由着我,我要向他们发烈怒,将他们灭绝,使你的后裔成为大国。”」 〔吕振中译〕「你且由着我;让我发烈怒,将他们灭尽;你呢、我要使你成为大国。』」 〔原文字义〕「由着」休息,安静,容许;「烈」怒火中烧,被激怒;「怒」鼻孔,怒气;「灭绝」消耗,消灭,结束;「后裔」(原文无此字);「大」巨大的。 〔文意注解〕「你且由着我,我要向他们发烈怒,将他们灭绝,使你的后裔成为大国」:神这话是试验摩西的存心,看他是否爱自己过于爱神的选民(同胞)。 【出三十二11】「摩西便恳求耶和华他的神说:“耶和华啊,你为什么向你的百姓发烈怒呢?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从埃及地领出来的。」 〔吕振中译〕「摩西便求永恒主他的神的情面,说:『永恒主阿,你为什么向你的人民发烈怒呢?这人民是你用大能大力的手从埃及地领出来的呀!」 〔原文字义〕「恳求(原文双字)」安抚,取悦(首字);面(次字);「烈」怒火中烧,被激怒;「怒」鼻孔,怒气;「大」巨大的;「力」力量,势力;「大能的」强壮的,强大的。 〔文意注解〕「摩西便恳求耶和华他的神说:耶和华啊,你为什么向你的百姓发烈怒呢?」:『你的百姓』注意本节摩西的话和七节神的话针锋相对:神在那里是对摩西说『你的百姓』,摩西在这里则对神说『你的百姓』。 「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从埃及地领出来的」:同样的,在七节神说『你从埃及地领出来的』,而摩西在这里则说『这百姓是你…从埃及地领出来的』。 【出三十二12】「为什么使埃及人议论说‘祂领他们出去,是要降祸与他们,把他们杀在山中,将他们从地上除灭’?求你转意,不发你的烈怒,后悔,不降祸与你的百姓。」 〔吕振中译〕「为什么让埃及人议论说:”他领他们出去是要降灾祸的,要在山中把他们杀死,将他们从地上灭尽”呢?求你回心转意,不发烈怒;求你改变心意、不对你人民降灾祸。」 〔原文字义〕「议论」公开宣称,断言;「祸」坏的,恶的;「除灭」消耗,消灭,结束;「转意」返回,转回;「烈」怒火中烧,被激怒;「怒」鼻孔,怒气;「后悔」遗憾,婉惜。 〔文意注解〕「为什么使埃及人议论说:祂领他们出去,是要降祸与他们,把他们杀在山中,将他们从地上除灭?」:摩西在此所持的论点,具有相当大的说服力,因为他是根据他对神本性的了解,来求神改变心意。首先,神作事不能违反祂公义的原则,祂带领百姓的初衷不能任意变更(参诗五8)。 「求你转意,不发你的烈怒,后悔,不降祸与你的百姓」:其次,神作事不能违反祂慈爱的心肠,祂不轻易发怒(参三十四6)。 【出三十二13】「求你纪念你的仆人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你曾指着自己起誓说:‘我必使你们的后裔像天上的星那样多,并且我所应许的这全地,必给你们的后裔,他们要永远承受为业。’”」 〔吕振中译〕「求你怀念你的仆人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你曾指着自己向他们起誓,说:”我必使你们的后裔增多、像天上的星;我必将我所说到的这全地给你们的后裔;他们必永远承受为产业。”』」 〔原文字义〕「纪念」回想,回忆;「仆人」仆人,奴仆;「起誓」发誓;「应许」应许,讲,说;「承受」得到,继承。 〔文意注解〕「求你纪念你的仆人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你曾指着自己起誓说:我必使你们的后裔像天上的星那样多,并且我所应许的这全地,必给你们的后裔,他们要永远承受为业」:再其次,神作事不能违反祂信实的话语,祂绝不容许叫祂所应许的话落了空(参六8)。 〔话中之光〕(一)摩西恳求耶和华的根据,不在于他怜恤百姓,乃在于神的信实和荣耀。这是在摩西最深处所关切的,因此,他的代求蒙了垂听。我们若能认识这一点,是非常宝贵的。 【出三十二14】「于是耶和华后悔,不把所说的祸降与祂的百姓。」 〔吕振中译〕「于是永恒主就改变心意不降灾祸,就是他说、要向人他民施行的。」 〔原文字义〕「后悔」遗憾,婉惜;「祸」坏的,恶的;「降与」做,制作。 〔文意注解〕「于是耶和华后悔,不把所说的祸降与祂的百姓」:意指摩西据理力争的话(参11~13节),蒙神采纳。『后悔』指改变心意;『所说的祸』指将他们灭绝(参10节)。 〔话中之光〕(一)神怎么会后悔呢?祂并不改变自己的心意,这和作父母的决定不惩罚儿女一样;神改变祂的作法,但本性上是前后统一的。祂最初想除灭百姓,是按照自己一贯的公义而行,及至摩西为百姓代祷,祂转变为照自己一贯的慈爱而行。祂常常告诉百姓,只要他们回转,祂就不会责罚他们。现在他们回转了,神也就照祂的应许而行。 【出三十二15】「摩西转身下山,手里拿着两块法版。这版是两面写的,这面那面都有字,」 〔吕振中译〕「摩西转身、从山上下来,手里拿着两块法版;版是两面写的:这面和那面都写。」 〔原文字义〕「转身」转,转离;「法」见证;「版」石板;「面」对面,彼方;「这面那面都有字」(原文无此句)。 〔文意注解〕「摩西转身下山,手里拿着两块法版」:『两块法版』上面有神用手指头写的十条诫命(参16节;三十四28),大多数解经家同意每块上面各有五条诫命(或者分成头四条与神相关的,后六条与人相关的);绝对不是如某些解经家所说的『一式两份』,立约双方各持一份,因为神不需要法版作证据,所以两块法版都交给了摩西。 「这版是两面写的,这面那面都有字」:意指在两面上面所写的字,一眼可以清楚看出;我们仅知道,法版不会太大,可以用手拿着(不须肩扛),可以放在法柜里(参二十五16),只是不知道字体有多大。 【出三十二16】「是神的工作,字是神写的,刻在版上。」 〔吕振中译〕「版是神作的,字是神写的,勒在版上。」 〔原文字义〕「工作」工作,行为;「字」书写;「写」(原文与「字」同字);「刻」雕刻;「版」石板。 〔文意注解〕「是神的工作,字是神写的,刻在版上」:『神的工作』指神亲手所作;『写…刻』意指不是写在石版表面上,乃是凹入的雕刻。 备注:这两块法版后来被摩西摔碎了(参19节),至于再写的另两块法版,有些解经家认为,乃是摩西遵照神的吩咐刻上的(参三十四27~28,28节的原文并无『耶和华』字样)。 【出三十二17】「约书亚一听见百姓呼喊的声音,就对摩西说:“在营里有争战的声音。”」 〔吕振中译〕「约书亚一听见人民呼喊时候的声音,就对摩西说:『营里有争战的声音哪!』」 〔原文字义〕「约书亚」耶和华是拯救;「呼喊」喊叫,吼叫;「营」营地,营盘;「争战」战争,战役。 〔文意注解〕「约书亚一听见百姓呼喊的声音,就对摩西说:在营里有争战的声音」:大概是因为约书亚当时的经历少,不能分辨百姓的呼喊声音,所以猜测错误。 【出三十二18】「摩西说:“这不是人打胜仗的声音,也不是人打败仗的声音,我所听见的乃是人歌唱的声音。”」 〔吕振中译〕「摩西说:『这不是打胜仗呼应的声音,也不是打败仗呼应的声音;我所听见的乃是唱和的声音。』」 〔原文字义〕「打胜仗」力量,能力;「打败仗」虚弱,衰竭;「歌唱」占有,苦待,压迫。 〔文意注解〕「摩西说:这不是人打胜仗的声音,也不是人打败仗的声音,我所听见的乃是人歌唱的声音」:摩西曾经在山上听过打胜仗和打败仗两种不同的声音(参十七11),这时,摩西一听便知道不是打仗的声音。『歌唱的声音』指彼此唱和呼应的声音。 【出三十二19】「摩西挨近营前,就看见牛犊,又看见人跳舞,便发烈怒,把两块版扔在山下摔碎了, 」 〔吕振中译〕「摩西走近营前,一看见牛犊,以及人在舞蹈着,他的怒气便发作,就把两块版从手中扔去,给摔碎在山下了。」 〔原文字义〕「挨近」靠近,接近;「营」营地,营盘;「烈」怒火中烧,被激怒;「怒」鼻孔,怒气;「扔」扔,投掷;「摔碎」折断,打碎。 〔文意注解〕「摩西挨近营前,就看见牛犊,又看见人跳舞,便发烈怒,把两块版扔在山下摔碎了」:『发烈怒』与先前神的『发烈怒』(参10节)一模一样,所以是指神的烈怒,亦即摩西是站在神的立场发怒;『把两块版扔在山下摔碎了』守法之约尚未正式成立,便被人完全破坏了。 〔话中之光〕(一)圣经并不反对人发怒,不管摩西怎样恼怒,神比他更怒──祂想除灭所有的百姓。恨恶罪是灵命有活力的征兆,所以不要消灭这种义怒。不过,在你对于罪发出合理的义怒之前,必须要小心,以免做出令你后悔的事。 (二)「把两块版扔在山下摔碎了, 」文字上清楚地含有他故意摔破之意。两块石版何等珍贵,摩西将它们摔碎了,而神并没有责备他。可见,要紧的不是持守规条的字句,而是规条的精神;不是外面的形式,而是里面的精意。 (三)摔碎石版表明人破坏了律法,人不能遵行律法。 【出三十二20】「又将他们所铸的牛犊用火焚烧,磨得粉碎,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 〔吕振中译〕「又拿他们所造的牛犊,用火去烧,磨得很细,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 〔原文字义〕「铸」做,制作;「焚烧」燃烧;「磨」辗磨,压碎;「粉碎」研磨,细碎;「撒」撒,分散;「面」面。 〔文意注解〕「又将他们所铸的牛犊用火焚烧,磨得粉碎,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用火焚烧,磨得粉碎』由此可见,所铸的牛犊不会太大,需要挨近营前,才能看见(参19节);『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意指必须承受自己罪行的苦果,受神惩罚。 〔话中之光〕(一)用火焚烧,人代表审判,藉人首先把偶像熔化成无结构的东西,使偶像失去荣耀、光泽、形象。失去美丽的模样。 (二)凡是成为偶像的材料,不能再用作事奉神的材料,必需「磨成粉」使彼此之间不再有任何联结。 (三)叫百姓喝金粉是立意叫他们晓得,任何圣像都没有权能。我们有倾向去受魔鬼似是而非的权能影响,以致有时不晓得神无所不能的超越权能,可以扫除一切恶势力与权能。 (四)本节的意思是要他们喝自己的罪。当心,我们所说的话,所作的事,最终会回到自己身上,自食其果。 【出三十二21】「摩西对亚伦说:“这百姓向你做了什么?你竟使他们陷在大罪里!”」 〔吕振中译〕「摩西对亚伦说:『这人民向你作了什么,你竟使他们陷于大罪呀?』」 〔原文字义〕「做了」做,制作;「使」进入,进来;「陷在」(原文无此字);「大」巨大的。 〔文意注解〕「摩西对亚伦说:这百姓向你做了什么?你竟使他们陷在大罪里」:『陷在大罪里』意指敬拜偶像,乃是极严重的罪行。 【出三十二22】「亚伦说:“求我主不要发烈怒。这百姓专于作恶,是你知道的。」 〔吕振中译〕「亚伦说:『求我主不要生气;你认识这人民,知道他们是一味作坏事的。」 〔原文字义〕「烈」怒火中烧,被激怒;「怒」鼻孔,怒气;「专于作恶」恶的,坏的;「知道」认识。 〔文意注解〕「亚伦说:求我主不要发烈怒,这百姓专于作恶,是你知道的」:亚伦这些话,乃是推卸责任的话;自己犯错,却无勇气承担其责,一方面固然不能从错误中学取教训,另一方面使神不能再重用他,陷自己于绝境(参民三十三38~39)。 【出三十二23】「他们对我说:‘你为我们做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 〔吕振中译〕「他们对我说:”给我们造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的,因为那摩西、那领我们从埃及地上来的那个人、我们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原文字义〕「神像」像神的,神;「引路」行走,引导。 〔文意注解〕「他们对我说:你为我们做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亚伦这话固然是事实(参1节),但他仍有责任明辨是非,拒斥众人的意见,引导众人行走义路。 【出三十二24】「我对他们说:‘凡有金环的可以摘下来’,他们就给了我。我把金环扔在火中,这牛犊便出来了。”」 〔吕振中译〕「我对他们说:”凡有金的要摘下来”;他们给了我,我把它扔在火中,这牛犊便出来了!』」 〔原文字义〕「环」(原文无此字);「摘下」撕裂,撕开;「扔」扔,投掷;「出来」出来,前往。 〔文意注解〕「我对他们说:凡有金环的可以摘下来,他们就给了我,我把金环扔在火中,这牛犊便出来了」:亚伦所犯的错误,也是教会中的领导人物所常犯的:(1)没有看出众人意见的错误(参23节);(2)即便看出来了,也没有勇气申斥众人的错误(参23节);(3)反而给众人错误的指导(本节上半);(4)自己犯错,却轻描淡写地掩盖错误(本节下半)。 【出三十二25】「摩西见百姓放肆(亚伦纵容他们,使他们在仇敌中间被讥刺),」 〔吕振中译〕「摩西看见人放纵[是亚伦纵容他们,以致他们在那些起来反对他们、的人中间被訾议],」 〔原文字义〕「放肆」放手,缺乏约束;「纵容」(原文与「放肆」同字);「仇敌」起身,起来;「讥刺」嘲弄,窃窃私语议论。 〔文意注解〕「摩西见百姓放肆,亚伦纵容他们,使他们在仇敌中间被讥刺」:『放肆』意指不受约束;『纵容』意指不加约束;『仇敌中间』即指外邦人;『被讥刺』指没有行为榜样与见证,反而被看不起和定罪。 〔话中之光〕(一)「百姓放肆,亚伦纵容他们。」据犹太人传统,亚伦的性情是爱和睦,与人无争;这当然是一种品德,没有问题。但在遇到该坚持真理原则的时候,趋向妥协,则是弱点了。 【出三十二26】「就站在营门中,说:“凡属耶和华的,都要到我这里来!”于是利未的子孙都到他那里聚集。」 〔吕振中译〕「摩西就站在营门中说:『谁属永恒主的、都要到我这里来』;于是利未的子孙都聚拢到他那里。」 〔原文字义〕「利未」结合;「聚集」聚集,集合。 〔文意注解〕「就站在营门中,说:凡属耶和华的,都要到我这里来,于是利未的子孙都到他那里聚集」:在神的儿女中间,大体上分成三种人:(1)少数专心爱神、属神的人;(2)大多数没有主见、不冷不热的人;(3)又有少数别具用心、惹事生非的人。摩西在此呼召第一类专心爱神、属神的人勇敢地站出来有所表现。 〔话中之光〕(一)本来,神拣选以色列人归神作『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神的目的,本来是要每一个神的子民都作祭司。可是因为许多人贪恋世界,顾念人情,放弃忠心,事奉偶像,结果只有肯出代价,忍心为神杀自己弟兄的利未人(27~29节),才配作神的祭司。从此,神的子民和神的祭司就分开了。 【出三十二27】「他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你们各人把刀跨在腰间,在营中往来,从这门到那门,各人杀他的弟兄与同伴并邻舍。’”」 〔吕振中译〕「他对他们说:『永恒主以色列的神这么说:『你们各人要把自己的刀配在大腿边,在营中来回地走,从这大门到那大门;各人要杀他的弟兄、他的同伴、和邻近的人。』」 〔原文字义〕「跨在」放置,设立;「腰间」腰部,旁边;「往来(原文双字)」经过,穿越(首字);返回,转回(次字);「同伴」同伴,朋友。 〔文意注解〕「他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你们各人把刀跨在腰间,在营中往来,从这门到那门,各人杀他的弟兄与同伴并邻舍」:『把刀跨在腰间』应用在现代信徒身上,是指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并且拿着圣灵的宝剑(参弗六11,13~18);『各人杀他的弟兄』今天我们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躲在神儿女背后的魔鬼争战(参弗六12),所以这里的『杀』乃是指除灭魔鬼的作为(参约壹三8),或者革除作恶的人,以保全团的纯净(参林前五11~13,7)。 『在营中来回地走,从这大门到那大门』表示并非见人就杀,利未人所杀的应当是那些凸显自己、故意反对并抵挡的人,所以那天被杀的只有三千人(参28节)。 【出三十二28】「利未的子孙照摩西的话行了。那一天百姓中被杀的约有三千。」 〔吕振中译〕「利未的子孙照摩西的话去行;那一天之内人民中倒毙的、约有三千人。」 〔原文字义〕「行了」做,制作;「被杀」倒下,躺下。 〔文意注解〕「利未的子孙照摩西的话行了,那一天百姓中被杀的约有三千」:『照摩西的话』也就是照『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参27节)的话。我们在教会中,千万不可轻易听从领导人的话,切莫盲目跟随,还要:(1)考查圣经,晓得他们的话是与不是(参徒十七11);(2)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参来十三7)。 〔话中之光〕(一)这被杀的三千人应当不是随机抽样杀的,很可能就是那些坚不认错、不肯悔改的人。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出三十二29】「摩西说:“今天你们要自洁,归耶和华为圣,各人攻击他的儿子和弟兄,使耶和华赐福与你们。”」 〔吕振中译〕「摩西说:『今天你们授圣职与自己归永恒主了(或译:你们授圣职与自己归永恒主吧),因为各人牺牲了自己的儿子或弟兄,好使今天有祝福给予你们。』」 〔原文字义〕「自洁」(原文无此字);「归…为圣(原文双字)」充满,满(首字);手(次字);「攻击」(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摩西说:今天你们要自洁,归耶和华为圣」:意指将自己从众人中间分别出来,归神为圣(参林后六17~18)。 「各人攻击他的儿子和弟兄,使耶和华赐福与你们」:意指在神的众儿女中间,清除邪恶之源者,必蒙神赐福。 〔话中之光〕(一)「各人攻击他的儿子和弟兄,」意思是说利未人肯对付自己最亲的人。这表示最亲的人就是基督徒的「肉体、自己、邪情私欲」。我们必须把他们杀死。 (二)今天神要在教会中作的工作乃是用「水和道」将教会洗净,不是分裂乃是洗净,不愿被洗净的人带金牛犊,带已和肉体走另外的路。 (三)我的一生中,总有一天,当我从自己的手中,将自己交给祂时,从那一天开始,我便全然属于祂,而不再属于自己了。这并非表示我奉献自己去作传道人,或传教士。哦!多少称为传教士的人,无非因为他们奉献自己天赋之能去做主的工。然而这不是真正的奉献。那么,我们的奉献到底是为着什么呢?不是为着「基督徒的工作」,乃是为着神的旨意,而成为祂所要求的人,并去做祂所要求的事。 【出三十二30】「到了第二天,摩西对百姓说:“你们犯了大罪。我如今要上耶和华那里去,或者可以为你们赎罪。”」 〔吕振中译〕「第二天摩西对人民说:『你们真地犯了大罪了;如今我要上永恒主那里去,或者可以为你们赎罪。』」 〔原文字义〕「犯了」错过目标,出错差;「上」上升,攀登;「赎」遮盖。 〔文意注解〕「到了第二天,摩西对百姓说:你们犯了大罪,我如今要上耶和华那里去,或者可以为你们赎罪」:『大罪』指犯罪的性质极其严重,因为从根本上伤害了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可以为你们赎罪』意指摩西没有把握能否遮盖罪行、挽回局面。 【出三十二31】「摩西回到耶和华那里,说:“唉!这百姓犯了大罪,为自己做了金像。」 〔吕振中译〕「于是摩西回到永恒主那里说:『唉,这人民真地犯了大罪,为自己造了金神像。」 〔原文字义〕「犯了」错过目标,出错差;「像」像神的,神。 〔文意注解〕「摩西回到耶和华那里,说:唉!这百姓犯了大罪,为自己做了金像」:『唉』字表达摩西此刻心中难言的伤痛,不知从哪里说起;『犯了大罪』这是认罪,认罪乃是恢复神与人关系的第一步(参约壹一8~9)。 【出三十二32】「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 〔吕振中译〕「如今,你若赦免他们的罪,就好啦;倘若不然,就求你从你所记的册上把我涂抹掉吧。』」 〔原文字义〕「赦免」承担,举起;「册」文件,书册;「涂抹」擦去。 〔文意注解〕「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第二步,是求神赦免其罪;为众人代求,乃是神所喜悦的事(参雅五16)。 「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第三步,甘心承担别人的罪过和惩罚。 本节所述第二步和第三步,正与主耶稣的榜样相符合(参赛五十三12)。 【出三十二33】「耶和华对摩西说:“谁得罪我,我就从我的册上涂抹谁的名。」 〔吕振中译〕「永恒主对摩西说:『谁犯罪得罪了我,我就从我的册上涂抹谁。」 〔原文字义〕「得罪」错过目标,出错差;「册」文件,书册;「涂抹」擦去。 〔文意注解〕「耶和华对摩西说:谁得罪我,我就从我的册上涂抹谁的名」:谁犯罪,谁就受惩罚(参结十八20),这是神公义的原则;但是神乐意由祂自己承担世人的罪,这是神救恩的原则(参彼前二24)。 【出三十二34】「现在你去领这百姓,往我所告诉你的地方去,我的使者必在你前面引路;只是到我追讨的日子,我必追讨他们的罪。”」 〔吕振中译〕「如今你去领导这人民,往我所告诉你的地方去;看吧,我的使者必在你前面引路。不过在我鉴察的日子,我还是要向他们察罚他们的罪的。』」 〔原文字义〕「领」引导,带领;「使者」使者,天使;「引路」行走,引导;「追讨」追讨,造访,临到。 〔文意注解〕「现在你去领这百姓,往我所告诉你的地方去,我的使者必在你前面引路」:神回心转意,答应摩西的代求,表示在神的心目中,摩西在这件事上,正扮演着救主耶稣基督的角色(参赛五十三4,11)。 「只是到我追讨的日子,我必追讨他们的罪」:摩西在这一件事上,仅是救主的影儿;旧约时代的大祭司,无法像新约的大祭司基督耶稣那样,一次献上自己,就永远除罪(参来九24~26;十11~12)。故此,以色列人这次所犯的大罪,虽蒙神赦免,但仍需为今后的罪行受惩罚。 【出三十二35】「耶和华杀百姓的缘故是因他们同亚伦做了牛犊。」 〔吕振中译〕「永恒主击杀了人民,是因为他们对亚伦造的牛犊所作的事的缘故。」 〔原文字义〕「杀」击打,打。 〔文意注解〕「耶和华杀百姓的缘故是因他们同亚伦做了牛犊」: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唯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六23)。 叁、灵训要义 【亚伦失职──造金牛犊得罪神】 一、顺应民意铸成大错(1~6节): 1.「百姓见摩西迟延不下山,…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1节):百姓行事只凭眼见,不凭信心(参林后五7)。 2.「大家聚集到亚伦那里,对他说:“起来!为我们做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1节):百姓想以偶像假神代替真神(摩西是真神的代表)。 3.「亚伦对他们说:你们去摘下你们妻子、儿女耳上的金环,拿来给我」(2节):亚伦(表征传道人)给百姓(表征平信徒)出错误的主意。 4.「百姓就都摘下他们耳上的金环,拿来给亚伦」(3节):戴耳环须锤穿耳朵(参二十一6),表征听从。 5.「铸了一只牛犊,用雕刻的器具做成」(4节):这是直接违反「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的诫命(参二十4)。 6.「以色列啊,这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4节):犯下亵渎神的罪(参诗一百零六19~21)。 7.「在牛犊面前筑坛,且宣告说:明日要向耶和华守节」(5节):守节即以行动承认牛犊就是耶和华。 8.「百姓起来献燔祭和平安祭,就坐下吃喝,起来玩耍」(6节):将献祭敬拜与吃喝玩乐连在一起,成为拜偶像假神的特征(参林前十7)。 二、神的忿怒与摩西求情(7~14节): 1.「你的百姓,就是你从埃及地领出来的,已经败坏了」(7节):百姓现状引发神的厌恶:(1)百姓堕落腐化;(2)神有意弃绝他们(你的百姓)。 2.「他们快快偏离了我所吩咐的道」(8节):『快快偏离』说出问题的症结所在:(1)以色列人不久前刚接受神的律法(参二十章);(2)亚伦刚承接圣职就任大祭司不久(参三十一章)。 3.「我看这百姓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9节):『硬着颈项』说出刚硬悖逆的本性。 4.「我要向他们发烈怒,将他们灭绝」(10节):说出触犯神的后果非常可怕,因为神乃是烈火(参来十二29)。 5.「使你的后裔成为大国」(10节):这是神要以摩西的后裔取代以色列人。 6.「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从埃及地领出来的」(11节):申明以色列人是神所拯救的。 7.「为什么使埃及人议论说:祂领他们出去,是要降祸与他们,…将他们从地上除灭」(12节):若将以色列人灭绝,会引起世人的毁谤。 8.「求你转意,不发你的烈怒,后悔,不降祸与你的百姓」(12节):请求神息怒。 9.「求你纪念你的仆人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13节):求神纪念祂起誓和列祖所立的约。 10.「于是耶和华后悔,不把所说的祸降与祂的百姓」(14节):表示摩西成功的代祷:(1)他不自私(不求后裔兴旺);(2)热爱同胞;(3)为神的大名、公义、信实着想。 三、摩西为神大发列怒(15~24节): 1.「摩西转身下山,手里拿着两块法版」(15~16节):手里拿着神的工作下山。 2.「听见百姓呼喊的声音」(17~18节):摩西听出是歌唱的声音,不是打仗的声音(他比约书亚成熟老练)。 3.「看见牛犊,又看见人跳舞,便发烈怒,把两块版扔在山下摔碎了」(19节):因为以色列人根本就漠视律法。 4.「将他们所铸的牛犊用火焚烧,磨得粉碎,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20节):叫以色列人自食罪行的苦果。 5.「摩西对亚伦说:…你竟使他们陷在大罪里」(21节):责备亚伦纵容百姓。 6.「亚伦说:…这百姓专于作恶,是你知道的」(22~24节):亚伦推卸责任。 四、呼召利未人讨罪(25~29节): 1.「摩西见百姓放肆」(25节):百姓不受律法约束。 2.「凡属耶和华的,都要到我这里来」(26节):呼召属神的人分别出来。 3.「你们各人把刀跨在腰间,在营中往来,…各人杀他的弟兄与同伴并邻舍」(27节):命除灭弟兄中的死硬敌对份子。 4.「那一天百姓中被杀的约有三千」(28节):这三千人大概是偶像的肇始者。 5.「今天你们要自洁,归耶和华为圣」(29节):将自己从众人中间分别出来,归神为圣(参林后六17~18)。 五、摩西回到神前为民代求(30~35节): 1.「我如今要上耶和华那里去,或者可以为你们赎罪」(30节):愿为民赎罪。 2.「赦免他们的罪」(31~32节):求神赦免百姓所犯大罪。 3.「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32节):甘愿为民承担罪过。 4.「谁得罪我,…到我追讨的日子,我必追讨他们的罪」(33~35节):神表示暂不讨罪。 5.「现在你去领这百姓,…我的使者必在你前面引路」(34节):神仍旧托付摩西带领百姓,并应许差遣使者在前面引路。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出埃及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出埃及记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