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三十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制作会幕的材料和法则(四)】 一、造金香坛的材料和法则(1~10节) 二、各人为生命献赎罪银之例(11~16节) 三、造洗濯盆的材料和法则(17~21节) 四、制香膏的材料和法则(22~33节) 五、制圣香的材料和法则(34~38节) 贰、逐节详解 【出三十1】「“你要用皂荚木做一座烧香的坛。」 〔吕振中译〕「『你要作一座坛做烧香的地方,用皂荚木来作。」 〔原文字义〕「皂荚」皂荚树;「木」木材,木头,木料;「烧」烧献祭用的香的地方;「香」烟雾,香气;「坛」祭坛。 〔文意注解〕「你要用皂荚木做一座烧香的坛」:『皂荚木』是产于西乃旷野沙漠中的一种木料,它的质地坚实、稍具芳香,是制作家具和器具的良好材料;『烧香的坛』即指金香坛,它的框架是用皂荚木做的,外面包金。 〔灵意注解〕「你要用皂荚木做一座烧香的坛」:皂荚木表征基督的人性;烧香的坛表征基督为大祭司,是众圣徒的代求者(来七22)。金香坛」表征众圣徒的祷告(启五8)。 〔话中之光〕(一)从至圣所出来,首先遇见金香坛,但神启示的次序:先是桌子(出二十五23~30),其次是灯台(31~40节)等。回头再提香坛(三十1~10)。神先给人生命粮,使人享受,再光照我们,使我们发光;然后祂接受人在香坛的献上。 (二)皂荚木表征人性;烧香的坛表征祷告的生活。基督徒没有甚么事能比为人代祷更显高贵的人性了。 (三)愿我的祷告如香陈列在你面前,愿我举手祈求,如献晚祭(诗一百四十一2)。 【出三十2】「这坛要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高二肘;坛的四角要与坛接连一块。」 〔吕振中译〕「这坛要四方的:长要一肘,宽一肘,高二肘;坛的四角要和坛接连一块。」 〔原文字义〕「四方的」正方形;「肘」腕尺(折合约十八英吋);「角」角,角落。 〔文意注解〕「这坛要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高二肘」香坛的尺寸约折合长宽各四十五公分,成四方形,高九十公分。 「坛的四角要与坛接连一块」:意指在坛的四个角落,各做一个动物的角状物,是与坛连成一体的。 〔灵意注解〕「这坛要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表征神以公义、公平待人。 「高二肘,坛的四角要与坛接连一块」:表征见证基督全备的代祷能力(来七25)。 【出三十3】「要用精金把坛的上面与坛的四围,并坛的四角,包裹;又要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 〔吕振中译〕「你要用净金包它,它的顶、它的四围的边和它的角都要包;四围要给它作金牙边。」 〔原文字义〕「精」纯正,洁净的;「上面」顶部,屋顶;「四围(原文双字)」墙,边(首字);四方,周围(次字);「包裹」覆盖,呈现;「镶上」做,制作;「牙边」饰边,饰环。 〔文意注解〕「要用精金把坛的上面与坛的四围,并坛的四角,包裹」:意指要用锤薄片的精金包裹坛的上面、四周和四角。 「又要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意指又要在坛的四围上方镶嵌牙齿状金边,用意在防止坛上的物件滑落。 〔灵意注解〕「用精金…包裹」:表征基督的神性。 「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表征基督神性的荣耀,以及保守的能力。 〔话中之光〕(一)金的美丽体现了神的荣耀和威严,其不变的属性体现了神对约的不变性。所以会幕中重要的器具都用精金包裹,特别是施恩座(柜的盖)则是完全用精金制作的。 (二)在旧约中,只有在会幕里才有事奉。在新约里,也只有在教会里才有事奉。 【出三十4】「要做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 〔吕振中译〕「你要给它作两个金环,作在牙边以下、它的两旁面、就是它的两边;这两个环要做穿杠的所在、用来抬坛。」 〔原文字义〕「环」戒指,图章;「牙子边」饰边,饰环;「旁」旁边;「横撑」肋骨,侧边;「穿杠」抬东西的杆子,物体的延伸部分;「用处」所在,地方;「抬」承担,举起。 〔文意注解〕「要做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意指在坛的两旁、金牙边的下方,各做两个金环。 「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横撑』指在坛的两旁安装金环的加固部位;而金环是为穿插两根抬坛的杠,一旁一根。 〔灵意注解〕「要做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以便抬坛」:表征基督代祷的涵盖能力。 【出三十5】「要用皂荚木做杠,用金包裹。」 〔吕振中译〕「你要用皂荚木作两根杠,用金包它。」 〔原文字义〕「杠」抬东西的杆子,物体的延伸部分;「包裹」覆盖,呈现。 〔文意注解〕「要用皂荚木做杠,用金包裹」:意指两根抬坛的杠是用皂荚木做的,外表包裹金薄片。 〔话中之光〕(一)基督徒应当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提前二8)。 【出三十6】「要把坛放在法柜前的幔子外,对着法柜上的施恩座,就是我要与你相会的地方。」 〔吕振中译〕「要把坛放在帷帐前面、对着里面的法柜、在法柜上的除罪盖前面;那盖就是我要和你相会的地方。」 〔原文字义〕「法」见证;「幔子」帷幕;「外」(原文无此字);「对着」面;「施恩座」施恩座(mercy seat);「相会」会面,聚会。 〔文意注解〕「要把坛放在法柜前的幔子外」:意指放置金香坛的位置,是在至圣所外面,最靠近至圣所里的法柜。 「对着法柜上的施恩座,就是我要与你相会的地方」:意指金香坛隔着幔子与法柜相对,而法柜上的施恩座,就是神与人(大祭司)相会的地方(参二十五22)。 〔灵意注解〕「坛放在法柜前的幔子外,对着法柜上的施恩座」:表征基督在神施恩宝座前的代求(来四16)。 〔话中之光〕(一)我们知道祷告的事奉,或者祷告的敬拜,是最贴近神的事奉。 【出三十7】「亚伦在坛上要烧馨香料做的香;每早晨他收拾灯的时候,要烧这香。」 〔吕振中译〕「亚伦要烧芬芳的香在坛上:早晨收整灯的时候、他要烧这香;」 〔原文字义〕「馨香料」香料;「香」烟雾,气味;「收拾」美好,满意。 〔文意注解〕「亚伦在坛上要烧馨香料做的香」:『馨香料』指烧香用的香料,其配制材料和方法非常严格,绝对不容许一般人制作(参34~38节)。 「每早晨他收拾灯的时候,要烧这香」:意指大祭司每早晨经理灯台的时候,要在香坛上烧用馨香料特制的香。 〔灵意注解〕「在坛上要烧馨香料做的香」:香表征基督和众圣徒的祈祷(启五8)。 「每早晨…黄昏…烧这香」(7~8节):表征基督昼夜不息的代求。 〔话中之光〕(一)为什么说烧香必定要在点灯的时候呢?简单的说,人必须要活在光中才能有事奉,或者说生命必须是明亮的,然后事奉才有实际,这是很严肃的问题。 【出三十8】「黄昏点灯的时候,他要在耶和华面前烧这香,作为世世代代常烧的香。」 〔吕振中译〕「傍晚时分、亚伦点灯的时候,他也要烧这香,做你们在永恒主面前代代不断的香。」 〔原文字义〕「点」上升,攀登;「面前」面;「世世代代」世代,时代,时期;「常」连续性,永远。 〔文意注解〕「黄昏点灯的时候,他要在耶和华面前烧这香」:意指大祭司每日黄昏点灯的时候,也要在神面前烧这香;这样,每天晨昏两次(参7节)要烧这香。 「作为世世代代常烧的香」:意指烧香的条例,必须世世代代遵守。 〔话中之光〕(一)香只能在神面前烧,表示香只能烧给神,而香代表众圣徒的祷告(启六8)。那里有人祷告,那里就有神的同在(参太十八19)。由此可见,我们若要事奉有能力,就必须把握这个秘密武器──随处祷告。 (二)香要从早晨(参7节)到黄昏(晚上)要「常烧」,神的心意,明显是要我们二十四小时不停地祷告──不停地赞美、感恩、认罪,为别人需要代求及为自己需要祈求。 (三)祷告是胜过撒但引诱、试探,胜过罪的捆绑之最佳武器。没有儆醒祷告,我们在不可能跌倒的地方亦全跌倒;儆醒祷告,会使不可能的事也变为可能。 【出三十9】「在这坛上不可奉上异样的香,不可献燔祭、素祭,也不可浇上奠祭。」 〔吕振中译〕「在这坛上你们不可献上平常香或燔祭或素祭,也不可灌上奠祭。」 〔原文字义〕「奉上」上升,攀登;「异样的」疏离,令人憎嫌;「燔祭」燔祭,升高;「素祭」素祭,礼物;「奠祭」奠酒。 〔文意注解〕「在这坛上不可奉上异样的香」:『异样的香』指不严格遵守配制的材料和方法所做的香;全句意指香坛上所烧的香,绝对不容许擅自更改。 「不可献燔祭、素祭,也不可浇上奠祭」:意指金香坛不可用来烧祭牲和祭物,也不可用来浇酒献奠祭。 〔灵意注解〕「在这坛上不可奉上异样的香」:表征只须单单依靠基督,不须依靠别样的功德。 「不可献燔祭、素祭,也不可浇上奠祭」:表征基督不是站在别的地位上,而是站在复活升天的地位上代求。 〔话中之光〕(一)关于敬拜的事上有两种禁令:(1)「不可奉上异样的香」,即不可随着自己的情欲祷告;(2)不可「献上凡火」(利十1),即应当在灵里火热(参罗十二11),不可出自天然的热心。 (二)不能在坛上烧异样的香。那就是你只能奉主的名去祷告,你不能奉主以外的名去祷告,你不能奉属灵人的名去祷告,你只能奉主的名去祷告。 【出三十10】「亚伦一年一次要在坛的角上行赎罪之礼。他一年一次要用赎罪祭牲的血在坛上行赎罪之礼,作为世世代代的定例。这坛在耶和华面前为至圣。”」 〔吕振中译〕「亚伦一年一次要在坛的四角上行除罪染的礼;他一年一次要用除罪礼上之解罪祭牲的血为坛除罪染;代代都要如此:这坛是献与永恒主为至圣的。』」 〔原文字义〕「赎罪之礼」遮盖,赎回;「赎罪」赎罪;「祭牲」罪,不洁;「定例」(原文无此字);「至圣(原文双同字)」分别,神圣。 〔文意注解〕「亚伦一年一次要在坛的角上行赎罪之礼」:意指大祭司每年一度要在金香坛的的四角上行赎罪之礼;『一年一次』指每年七月十日的赎罪日(参利十六29~30;二十三27);『赎罪之礼』指在祭坛上献赎罪祭,取赎罪祭牲的血抹在香坛的四角上。 「他一年一次要用赎罪祭牲的血在坛上行赎罪之礼,作为世世代代的定例」:本句是说明前句;为香坛行赎罪之礼的条例,必须世世代代遵守。 「这坛在耶和华面前为至圣」:意指金香坛经过行赎罪之礼之后,便在神面前成为至圣。 〔灵意注解〕「一年一次要在坛的角上行赎罪之礼」:表征众圣徒祈祷的能力,不是靠自己的热心和力量,而是靠基督十字架的炼净。 〔话中之光〕(一)这里叫我们看见一件事,事奉是美事,但事奉也需要经过血的洁净。也就是说,在事奉里不能有任何的搀杂。 (二)一位弟兄曾经说:「人认罪而流泪,但你不要以为流泪就真是在那里痛悔,许多时候,人所流的眼泪还需要主的血来洁净呢。」 【出三十11】「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吕振中译〕「永恒主告诉摩西说:」 〔原文字义〕「晓谕」说话。 〔文意注解〕「耶和华晓谕摩西说」:意指以色列人赎生命价银的条例(参11~16节)是出于神的。 【出三十12】「“你要按以色列人被数的,计算总数,你数的时候,他们各人要为自己的生命把赎价奉给耶和华,免得数的时候在他们中间有灾殃。」 〔吕振中译〕「『你要按以色列人有资格被点阅的登记人数;你给他们点阅的时候、他们各人要为自己的性命将赎价奉给永恒主,免得给他们点阅的时候、他们中间有疫病。」 〔原文字义〕「被数的」需要,缺少,召集;「计算」承担,举起;「总数」全部,头;「数」(原文与「「被数的」同字」;「赎价」赎金,代价;「奉给」给,置,放;「灾殃」致命的击打,瘟疫。 〔文意注解〕「你要按以色列人被数的,计算总数」:意指摩西奉神的命令,做以色列人的人口调查,并且计算总数。 「你数的时候,他们各人要为自己的生命把赎价奉给耶和华」:意指凡被数的每一个以色列人,都须为自己的生命向神奉献赎价,以感谢神赐给生命,并遮盖己罪。 「免得数的时候在他们中间有灾殃」:意指凡是被数的以色列人,若不向神奉献生命的赎价,难免惹神发怒,为自己引来灾殃。 〔灵意注解〕「各人要为自己的生命把赎价奉给耶和华」:为自己的生命蒙神救赎之恩而献上感恩的价银。 「免得…有灾殃」:以免被神惩罚而出意外。 〔话中之光〕(一)凡蒙神救恩的人,都当感恩而奉献钱财,好让人不需花钱得到福音的好处。 【出三十13】「凡过去归那些被数之人的,每人要按圣所的平,拿银子半舍客勒;这半舍客勒是奉给耶和华的礼物(一舍客勒是二十季拉)。」 〔吕振中译〕「以下这一点钱是他们所要给的:凡按次序走过去而属于那些有资格被点阅的人、每人都要按圣所的平献银子半舍客勒;这半舍客勒是奉给永恒主的提献物:一舍客勒是二十季拉。」 〔原文字义〕「过去」过去,结束,穿越;「归」在上面的;「圣所」分别,神圣;「平」舍客勒;「舍客勒」重量单位(约十一公克半);「礼物」奉献,贡献。 〔文意注解〕「凡过去归那些被数之人的」:『过去』指在数点人数的祭司(或官员)面前走过去;这样,走过去的就是被数的人。 「每人要按圣所的平,拿银子半舍客勒」:『圣所的平』原文是圣所的舍客勒,指当时在圣所内使用的砝码,在收取奉献物、赎罪银时,作为度量的标准,每一舍客勒约折合十一点五公克;全句意指每一个人的生命价银是半舍客勒,约折合六公克。 「这半舍客勒是奉给耶和华的礼物」:意指这个生命的赎价,是用来奉献给神,供建造和维持会幕事宜(参16节)的礼物。 〔灵意注解〕「每人要按圣所的平,拿银子半舍客勒」:按照圣所的度量衡,每人出银子半舍客勒,折合约六公克。 〔话中之光〕(一)不分穷富都要缴付赎价。神并不偏待人(参徒十34;加三28)。人人都需要神的怜悯与赦罪,因为我们都有罪性与罪行,穷富一样,无人能免。神的规定,是要我们谦卑地来到祂面前,得蒙赦罪,进入祂的家中。 【出三十14】「凡过去归那些被数的人,从二十岁以外的,要将这礼物奉给耶和华。」 〔吕振中译〕「凡按次序走过去而属于那些有资格被点阅的人、从二十岁和以上的、要将这提献物奉给永恒主。」 〔原文字义〕「岁(原文双字)」年(首字);儿子,孙子(次字);「以外的」上面的,在…之上的;「礼物」奉献,贡献;「奉给」给,置,放。 〔文意注解〕「凡过去归那些被数的人,从二十岁以外的,要将这礼物奉给耶和华」:意指二十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凡是走过去被数点的,都须为自己将这生命价银的礼物奉献给神。 〔灵意注解〕「从二十岁以外的」:二十岁以上的人才需奉献。 【出三十15】「他们为赎生命将礼物奉给耶和华,富足的不可多出,贫穷的也不可少出,各人要出半舍客勒。」 〔吕振中译〕「要为你们的性命将提献物奉给永恒主做赎价,富足的不必多出,贫穷的也不可少于半舍客勒。」 〔原文字义〕「赎」遮盖,赎回;「礼物」奉献,贡献;「奉给」给,置,放;「富足的」富有的,有钱人;「贫穷的」穷人,低微的。 〔文意注解〕「他们为赎生命将礼物奉给耶和华,富足的不可多出,贫穷的也不可少出,各人要出半舍客勒」:意指凡是为自己的生命向神奉献赎价的,无论贫富,一律平等对待,每人半舍客勒约折合六公克,不可多出,也不可少出。 〔灵意注解〕「富足的不可多出,贫穷的也不可少出」:每人均平,不可多或少。 〔话中之光〕(一)这里的半舍客勒银子,乃是救赎的象征。富有的和贫穷的,完全是站在同一救赎的根基上。人的富有或缺乏,既不能使他得以亲近神,也不致使他被剥夺不能亲近神。 (二)人得以亲近神,全然是由于神所预备的救赎。这赎命银象征一个事实:这蒙神恩救赎的人,今后全然属于神。 (三)因为是用宝血作代价,所以无贫富之别。贫富,可比人的行为。行为不好的,不能使自己得救;行为好的,也不能使自己得救。都得出半舍客勒。 (四)主所成功的救恩,人不能加上甚么,也不能减少甚么。人都必须靠宝血得救。血所以称为宝血,是因『宝』,才有价值(彼前一19)。宝血是一个重价! 【出三十16】「你要从以色列人收这赎罪银,作为会幕的使用,可以在耶和华面前为以色列人作纪念,赎生命。”」 〔吕振中译〕「你要从以色列人拿这赎价银子为自己做赎价,支配它给会棚使用,好使以色列人在永恒主面前被提醒。』」 〔原文字义〕「使用」工作,劳动;「面前」面;「纪念」记念物,记忆。 〔文意注解〕「你要从以色列人收这赎罪银,作为会幕的使用」:意指以色列人所缴纳的赎罪银(即生命价银),仅能用于会幕相关的事上,不许挪做他用。 「可以在耶和华面前为以色列人作纪念,赎生命」:意指对缴纳赎罪银(即生命价银)的以色列人而言,有两种意义:(1)作纪念,即感念神赏赐生命之恩;(2)赎生命:遮盖与生俱来的罪过。 〔灵意注解〕「作为会幕的使用」:用于建造会幕。 「在耶和华面前为以色列人作纪念,赎生命」:为纪念生命蒙神救赎。 【出三十17】「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吕振中译〕「永恒主告诉摩西说:」 〔原文字义〕「晓谕」说话。 〔文意注解〕「耶和华晓谕摩西说」:意指制作洗濯盆的材料和方法之条例(参17~21节),乃是出于神的命令。 【出三十18】「“你要用铜做洗濯盆和盆座,以便洗濯。要将盆放在会幕和坛的中间,在盆里盛水。」 〔吕振中译〕「『你要用铜作洗濯盆、做洗濯的用处;也要用铜作盆座。要将盆放在会棚和祭坛之间,将水放在盆里;」 〔原文字义〕「洗濯盆」盆,锅;「盆座」基部,柱脚;「洗濯」清洗,沐浴;「中间」(原文无此字);「盛」给,置,放。 〔文意注解〕「你要用铜做洗濯盆和盆座,以便洗濯」:『铜』在圣经里表征审判;『洗濯盆』供祭司洗手洗脚(参19节),即代表洗身(参二十九4);『盆座』供放置洗濯盆的基座。 「盆」是圆的,希伯来原文有「圆」的意思,如圆镜在反照。一面照,一面洗。 盆下有「座」,为使盆与地隔开,不要沾染世界的污秽。 「要将盆放在会幕和坛的中间,在盆里盛水」:意指放置洗濯盆的位置是在会幕门口与祭坛之间,而洗濯盆的里面要装水。 〔灵意注解〕「铜做洗濯盆和盆座,以便洗濯」:铜表征审判;洗濯盆表征话中之水的洗净(弗五26)。 〔话中之光〕(一)以弗所书说:「要用水借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弗五28)。所以基督徒应当多看神的话,因为神的话如同水一样,要洗净我们在生活行为中所沾染的一切污秽。 (二)我们得救后,就得去掉我们不合神心意的事。祭坛是赎我们的罪;洗濯盆是洗去我们的污秽,成为圣洁。我们不只在地位上成圣,更要在生活上成圣。 (三)洗濯盆是用铜造的,铜是表明经过审判。祭司到洗濯盆那里先须找出污秽,后借着水洗除污秽。这表明神的话,和基督在十字架为我们所成的事实,都如镜子般告诉我们说,我们的自己(肉体)是污秽的,如果我们要进入圣所事奉神,必须经过洗濯盆,借着道洁净,成为圣洁。 【出三十19】「亚伦和他的儿子要在这盆里洗手洗脚。」 〔吕振中译〕「亚伦和他的儿子们要在那里洗手洗脚。」 〔原文字义〕「这盆里」(原文无此词);「洗」清洗,沐浴。 〔文意注解〕「亚伦和他的儿子要在这盆里洗手洗脚」:意指洗濯盆是供大祭司和祭司洗手洗脚之用。 〔灵意注解〕「亚伦和他的儿子要在这盆里洗手洗脚」:亚伦和他的儿子代表祭司;洗手表征洁净行为;洗脚表征洁净道路。 〔话中之光〕(一)洗濯盆主要并非为沐浴之用,而是给那些在会幕事奉的人洗净他们的赤足与污手。用污秽的手足事奉便是玷辱神的威严,这人便当受死。这应当作为今天蒙召事奉神的人一个郑重的警告。自觉有未蒙赦免的罪,而去代表祂,便冒着大危险。 (二)任何事奉神的人,亦必须每天洁净自己,不容许任何罪在自己身上作王,否则那些罪不独成了自己的咒诅,主必不使用,而且会成了别人的绊脚石。 【出三十20】「他们进会幕,或是就近坛前供职给耶和华献火祭的时候,必用水洗濯,免得死亡。」 〔吕振中译〕「他们进会棚的时候、要用水洗,免得死亡;或是挨近祭坛前供职、熏火祭给永恒主的时候,」 〔原文字义〕「就近」靠近,接近;「供职」供职,伺候,服事;「献」献祭;「火祭」用火献的祭;「洗濯」清洗,沐浴。 〔文意注解〕「他们进会幕,或是就近坛前供职给耶和华献火祭的时候」:『坛前』指祭坛前;『火祭』指需要经火焚烧的各种献祭;全句意指祭司进会幕,或是来到祭坛前执行任务,向神献祭的时候。 「必用水洗濯,免得死亡」:意指必须先到洗濯盆洗手洗脚,否则会因触犯神而死在祭坛前。 〔灵意注解〕「献火祭的时候,必用水洗濯,免得死亡」:以免在献祭时死亡。 〔话中之光〕(一)「免得死亡」这并不是说,不洁净又要灭亡。这里是说到事奉的事。他们不洗净,身体要死。 (二)水洗使人有条件事奉神。祭司进入会幕或献祭时就得洗净。不洗,就是把属灵的死亡带入会幕里。这样的人,是不能在会幕里事奉的。 (三)神愿意我们事奉,但我们必须要照着祂的心意去事奉,不要随便凑数,因为事奉神的人是代表神的(林后五20)。 (四)不洁净是不能作属灵的供应,他只能把属灵的死亡带进教会里了! 【出三十21】「他们洗手洗脚就免得死亡。这要作亚伦和他后裔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 〔吕振中译〕「也要洗手洗脚,免得死亡:这要做他们的条例,做亚伦和他的后裔世世代代永远的条例。』」 〔原文字义〕「洗」清洗,沐浴;「后裔」种子,子孙;「世世代代」世代,时代,时期;「定例」律例,条例,法规。 〔文意注解〕「他们洗手洗脚就免得死亡」:意指祭司务必洗手洗脚,才不至死亡。 「这要作亚伦和他后裔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意指祭司进会幕供职前,必须到洗濯盆洗手洗脚的条例,乃是历世历代祭司们的守则。 〔灵意注解〕「作亚伦和他后裔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这是为祭司所定的条例。 【出三十22】「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吕振中译〕「永恒主告诉摩西说:」 〔原文字义〕「晓谕」说话。 〔文意注解〕「耶和华晓谕摩西说」:意指制作香膏的材料和方法之条例(参22~33节),乃是出于神的命令。 【出三十23】「“你要取上品的香料,就是流质的没药五百舍客勒,香肉桂一半,就是二百五十舍客勒,菖蒲二百五十舍客勒,」 〔吕振中译〕「『你要取头等的香料:就是流质的没药五百舍客勒、香肉桂一半、就是二百五十、香菖蒲二百五十、」 〔原文字义〕「上品的」头,顶,极点;「流质的」流动的;「舍客勒」(原文无此字);「香」香味;「一半(原文双同字)」一半,中间。 〔文意注解〕「你要取上品的香料,就是流质的没药五百舍客勒」:『上品的香料』指上等质量的最佳香料;『流质的没药』指液态或粉末状没药;『五百舍客勒』约折合五点七五公斤。 「香肉桂一半,就是二百五十舍客勒,菖蒲二百五十舍客勒」:『香肉桂』指取自锡兰肉桂树的树皮,是一种珍贵的肉桂粉;『二百五十舍客勒』约折合二点八七五公斤;『菖蒲』是一种具有浓郁芳香气味的草本植物,经捣碎成粉末状。 〔灵意注解〕「流质的没药」:表征基督受苦以至于死;「五百舍客勒」:五表负责,五百表完整的负责。 「香肉桂」:表征基督因爱的催促而受苦、受死;「二百五十舍客勒」:中间的两种香料,五百分成两半,表征基督受死被分裂。。 「菖蒲」:表征基督受苦、受死所发的馨香之气。 〔话中之光〕(一)你(基督)的膏油馨香;你的名如同倒出来的香膏;所以众童女(信徒)都爱你。 (二)我们越多经历十字架破碎的死,就越多从我们的身上发出基督馨香之气(参林后二15)。 【出三十24】「桂皮五百舍客勒,都按着圣所的平,又取橄榄油一欣,」 〔吕振中译〕「桂皮五百,都按圣所的平,又橄榄油一欣;」 〔原文字义〕「舍客勒」(原文无此字);「平」舍客勒;「一欣」液体容量单位(约合六公升)。 〔文意注解〕「桂皮五百舍客勒,都按着圣所的平」:『桂皮』指取自中国肉桂树的树皮,磨成桂皮粉;『五百舍客勒』约折合五点七五公斤;『圣所的平』原文是圣所的舍客勒,指当时在圣所内使用的砝码,在收取奉献物、赎罪银时,作为度量的标准,每一舍客勒约折合十一点五公克。 「又取橄榄油一欣」:『橄榄油』指由橄榄榨取的上等橄榄清油;『一欣』约折合三点七公升。 〔灵意注解〕「桂皮」:表征基督受苦、受死所发的除罪能力;「五百舍客勒」:五表负责,五百表完整的负责;四种香料共一千五百,等于三个五百,表征三一神各自独立完整的单位。 「橄榄油」:表征神的灵本质;「一欣」:表征神的独一性。 〔话中之光〕(一)橄榄油是橄榄经过压榨而得的。凡神所允许的破碎、压榨,都是与我们有益的。 【出三十25】「按做香之法调和做成圣膏油。」 〔吕振中译〕「将这些物品作成圣膏油,就是按作香物者的作法所配合成的香物,是要作为圣膏油的。」 〔原文字义〕「做香」混合,调和;「法」行为,工作;「调和(原文双字)」混合的香料(首字);调和的膏油(次字);「做成」做,制作;「圣」分别,神圣;「膏」膏油。 〔文意注解〕「按做香之法调和做成圣膏油」:意指按照馨香料(参7节)的做香方法,调和做成圣膏油。 〔灵意注解〕「按做香之法调和做成圣膏油」:圣膏油表征圣灵;圣灵是基督经过受苦、受死、得荣耀之后才降下来的(参约七39)。 【出三十26】「要用这膏油抹会幕和法柜,」 〔吕振中译〕「你要用这膏油膏会棚和法柜、」 〔原文字义〕「抹」涂抹,膏立;「法」见证。 〔文意注解〕「要用这膏油抹会幕和法柜」:意指圣膏油的用途,适用于抹会幕(参二十六章)、法柜(参二十五10~22)和会幕中的一切器具,使它们成为圣(参29节)。 〔灵意注解〕「要用这膏油抹会幕和法柜,…一切器具」(26~28节):表征基督和教会满有圣灵。 【出三十27】「桌子与桌子的一切器具,灯台和灯台的器具,并香坛、」 〔吕振中译〕「桌子和桌子的一切器具、灯台和灯台的器具、跟香坛、」 〔原文字义〕「器具」物品,器皿,用具;「香」烟雾,气味;「坛」祭坛。 〔文意注解〕「桌子与桌子的一切器具,灯台和灯台的器具,并香坛」:意指须抹圣膏油的对象包括:桌子与桌子的一切器具(参二十五23~30),灯台和灯台的器具(参二十五31~40),并香坛(参1~10节)等。 【出三十28】「燔祭坛和坛的一切器具,洗濯盆和盆座。」 〔吕振中译〕「燔祭坛和它的一切器具、洗濯盆和盆座;」 〔原文字义〕「燔祭」燔祭,升高;「坛」祭坛;「器具」物品,器皿,用具;「洗濯盆」盆,锅;「盆座」基部,柱子。 〔文意注解〕「燔祭坛和坛的一切器具,洗濯盆和盆座」:意指又包括燔祭坛和坛的一切器具(参二十七1~8),洗濯盆和盆座(参17~21节)等都须抹圣膏油。 【出三十29】「要使这些物成为圣,好成为至圣;凡挨着的都成为圣。」 〔吕振中译〕「你要把这些东西分别为圣,好成为至圣;无论什么、凡触着它们的、都会成为圣的。」 〔原文字义〕「这些物」(原文无此词);「成为圣」使成圣,分别;「成为至圣(原文双同字)」分别,神圣;「挨着」碰触,击打。 〔文意注解〕「要使这些物成为圣,好成为至圣」:『这些物』指会幕和其内一切对象和器具(参26~28节);全句意指这些物抹圣膏油的目的,是要让它们都成圣,以致成为至圣。 「凡挨着的都成为圣」:意指靠近并使用或搬运神圣器物的祭司和利未人都成为圣。 〔灵意注解〕「凡挨着的都成为圣」:表征圣灵分别为圣的功用(参彼前一2)。 〔话中之光〕(一)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多挨近那些爱主、事奉主的神仆,跟他们交通、请教,对我们信徒的属灵情况必会有好处。 【出三十30】「要膏亚伦和他的儿子,使他们成为圣,可以给我供祭司的职分。」 〔吕振中译〕「你也要用膏膏亚伦和他的儿子们,好把他们分别为圣、作祭司来事奉我。」 〔原文字义〕「膏」涂抹,膏立;「供祭司的职分」作为祭司。 〔文意注解〕「要膏亚伦和他的儿子,使他们成为圣」:意指要用圣膏油膏抹大祭司和祭司们,使他们成为圣。 「可以给我供祭司的职分」:意指祭司必须成为圣才能在神面前供祭司的职分(参二十九44)。 〔灵意注解〕「要膏亚伦和他的儿子,使他们成为圣,可以给我供祭司的职分」:表征事奉的能力在于圣灵的浇灌(参徒一8)。 〔话中之光〕(一)事奉主的人,必须与世俗有所分别,才能尽直。 【出三十31】「你要对以色列人说:‘这油,我要世世代代以为圣膏油。」 〔吕振中译〕「你要告诉以色列人说:”这油必须保留给我为圣油、做圣膏抹之用、直到万代。」 〔原文字义〕「说(原文双字)」说话(首字);发言,命令(次字);「圣」分别,神圣;「膏油(原文双字)」膏油(首字);油脂(次字)。 〔文意注解〕「要对以色列人说:这油,我要世世代代以为圣膏油」:『这油』指使用正确材料和调和法所做成的圣膏油(参23~25节),是神所认可的,直到世世代代。 〔灵意注解〕「圣膏油」:表征圣灵。 【出三十32】「不可倒在别人的身上,也不可按这调和之法做与此相似的。这膏油是圣的,你们也要以为圣。」 〔吕振中译〕「不可倒在平常人的肉身上,也不可按它的成分去作和这个相似的;这膏油是圣别,你们也要以为圣别。」 〔原文字义〕「倒在」被浇淋;「身上」血肉之体;「调和之法」调和,测量,总数;「相似」(原文无此字);「膏油」(原文无此字);「圣的」分别,神圣;「以为圣」(原文与「圣的」同字)。 〔文意注解〕「不可倒在别人的身上」:意指绝对不容许将圣膏油抹在凡俗人身上。 「也不可按这调和之法做与此相似的」:意指也绝对不容许不相干的人,按照圣膏油的调和方法,制作类似的膏油。 「这膏油是圣的,你们也要以为圣」:意指圣膏油是神圣的,不容许任何人任何人将它当平常物看待。 〔灵意注解〕「不可倒在别人的身上」:不信的罪人与圣灵无分无关。 「不可按这调和之法做与此相似的」:不可假冒圣灵的工作。 〔话中之光〕(一)「圣膏油不可倒在人的肉体上面」(原文直译)。我们基督的生命和经历都不是从我们自己起首的,都是从「新创造」起首的。我们所以在永远之子里为神的儿女,和神有了关系,都是根据于神自己住在我们的灵里,根据于主耶稣复活所成就的新创造,神就是住在这新的里面。 (二)圣灵不能在属血气的人身上,祂只在蒙洁净得成圣,分别归给神的人。我们若凭肉体,罪欲必在身上发动,我们就无法向善。只有宁静、敬虔、自制的心才可成为圣灵的居所与动工之处。 (三)许多人追逐世界的骄傲与雄心,求名利吸引人。但是神座位流出来的生活河水,是个人雄心的风车打不动的。 (四)我们无法凭人力来赢取圣灵的。以我们自己的力量来追求主的福分也终必失败。我们在神面前谦卑与破碎,求告祂,祂就必近我们,赐给我们最好的恩惠,是我们不能赢得的。 【出三十33】「凡调和与此相似的,或将这膏膏在别人身上的,这人要从民中剪除。’”」 〔吕振中译〕「人若配合跟这个相似的,或是将这膏油涂在非祭司的平常人身上,这人就必须从他的族人中被剪除。”』」 〔原文字义〕「凡(原文双字)」哪个,谁(首字);人类(次字);「相似」(原文无此字);「膏(首字)」(原文无此字);「膏(次字)」给,置,放;「别人」疏离,令人憎嫌;「剪除」剪除,砍下。 〔文意注解〕「凡调和与此相似的,或将这膏膏在别人身上的,这人要从民中剪除」:意指凡是按照圣膏油的调和方法,制作类似的膏油的人,以及将圣膏油抹在凡俗人身上的(参32节),都必须处死。 【出三十34】「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取馨香的香料,就是拿他弗、施喜列、喜利比拿;这馨香的香料和净乳香各样要一般大的分量。」 〔吕振中译〕「永恒主对摩西说:『你要取芬芳的香料,就是苏合香、凤凰螺鳃盖、白松香:这芬芳的香料和纯乳香、要一分对一分。」 〔原文字义〕「吩咐」(原文无此字);「馨香的香料(首字)」香料;「拿他弗」一种胶状树脂的香料;「施喜列」一种香料;「喜利比拿」一种树脂香料;「馨香的香料(次字原文双同字)」香料;「净」清洁,纯洁;「各样」分开,部份;「一般大的分量」(原文与「各样」同字)。 〔文意注解〕「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取馨香的香料,就是拿他弗、施喜列、喜利比拿」:『拿他弗』又译苏合香,是采自一种树上汁液的香料;『施喜列』又译香螺,是采自一种贝壳类体上的香料;『喜利比拿』又译白松香,是采自一种波斯树脂的香料。 「这馨香的香料和净乳香各样要一般大的分量」:『净乳香』是采自阿拉伯的一种树胶香料;『一般大的分量』指上述四种香料都要相等份量。 〔灵意注解〕「拿他弗」:表征基督多受痛苦,常经忧患(参赛五十三3);「施喜列」:表征经过火炼而发出的香气;「喜利比拿」:表征基督所受的鞭伤,我们就得医治(参赛五十三5)。 「这馨香的香料和净乳香各样要一般大的分量」:净乳香表征基督的复活。 【出三十35】「你要用这些加上盐,按做香之法做成清净圣洁的香。」 〔吕振中译〕「你要将这个作成香,就是按作香物者的作法所作成的香物,用盐调剂,洁净而圣别;」 〔原文字义〕「加上盐」加盐,调味;「做香」混合,调和;「法」行为,工作;「清净」纯正,洁净的;「圣洁」分别,神圣;「香」烟雾,气味。 〔文意注解〕「你要用这些加上盐」:意指在四种香料之外,再加上盐,惟盐的份量没有说明。 「按做香之法做成清净圣洁的香」:『做香之法』指与调制圣膏油的方法相同(参25节);『清净』指纯正、不含杂质;『圣洁』指分别为圣,不含俗物。 〔灵意注解〕「加上盐」:盐能防腐,表征基督保守的能力(参提后一12)。 「按做香之法做成清净圣洁的香」:圣香表征基督和众圣徒的祈祷(启五8)。 【出三十36】「这香要取点捣得极细,放在会幕内法柜前,我要在那里与你相会。你们要以这香为至圣。」 〔吕振中译〕「你要把这香取点儿去捣碎到极细,放在会棚内法柜前、我要和你相会的地方;你们要以这香为至圣。」 〔原文字义〕「捣」打得粉碎,压成细粉;「极细」压碎,研磨;「法柜」见证;「相会」会面,聚会;「至圣(原文双同字)」分别,神圣。 〔文意注解〕「这香要取点捣得极细」:『这香』指经过调和做成的清净圣洁的香;全句意指取些香捣得极细。 「放在会幕内法柜前,我要在那里与你相会」:意指放香的地方,是在会幕的至圣所内法柜的前面,神与人相会的地方。 「你们要以这香为至圣」:意指这香乃是至圣之物。 〔灵意注解〕「这香要取点捣得极细」:表征祷告须靠着圣灵,随时多方(参弗六18)。 「放在会幕内法柜前」:表征祷告须向着神,且达到神面前。 〔话中之光〕(一)新约时代,神也向我们指定了与祂「相会」的地点——教会。然而,祂并未将「相会」的地点局限于教会,只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参约四23),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可以与祂「相会」。 【出三十37】「你们不可按这调和之法为自己做香;要以这香为圣,归耶和华。」 〔吕振中译〕「你所要作的香、不可按其成分去作;你要以这香为圣归于永恒主。」 〔原文字义〕「调和之法」调和,测量,总数;「香(首字)」烟雾,气味;「香(次字)」(原文无此字);「归」(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你们不可按这调和之法为自己做香」:意指与圣膏油一样,任何人不可擅自按照与圣香相同的调和之法,为自己制作类似的香。 「要以这香为圣,归耶和华」:意指这圣香乃是专一归给神的圣香。 〔灵意注解〕「你们不可按这调和之法为自己做香」:表征祷告不可为得自己的荣耀而故意给人看见,说给人听(参太六5;路十八11)。 〔话中之光〕(一)这香不是为肉体的,乃是为神的纯全旨意的;如果为肉体来用这香,就要被审判的火烧死。因为这香是代表神自己,实行神的旨意。 【出三十38】「凡做香和这香一样,为要闻香味的,这人要从民中剪除。”」 〔吕振中译〕「凡作香和这香一样、去闻香气的、这人必须从他的族人中被剪除。』」 〔原文字义〕「凡(原文双字)」哪个,谁(首字);人类(次字);「香」(原文无此字);「闻」嗅出,闻味;「剪除」剪除,砍下。 〔文意注解〕「凡做香和这香一样,为要闻香味的,这人要从民中剪除」:凡是为要闻这种香的气味,而制作类似的香者,都必须处死。 叁、灵训要义 【制造会幕和其中的器具(四)】 一、金香坛和相关材料(1~10节): 1.「你要用皂荚木做一座烧香的坛」(1节):皂荚木表征基督的人性;烧香的坛表征基督为大祭司,是众圣徒的代求者(来七22)。 2.「这坛要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2节):表征神以公义、公平待人。 3.「高二肘,坛的四角要与坛接连一块」(2节):表征见证基督全备的代祷能力(来七25)。 4.「用精金…包裹」(3节):表征基督的神性。 5.「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3节):表征基督神性的荣耀,以及保守的能力。 6.「要做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以便抬坛」(4节):表征基督代祷的涵盖能力。 7.「坛放在法柜前的幔子外,对着法柜上的施恩座」(6节):表征基督在神施恩宝座前的代求(来四16) 8.「在坛上要烧馨香料做的香」(7节):香表征基督和众圣徒的祈祷(启五8)。 9.「每早晨…黄昏…烧这香」(7~8节):表征基督昼夜不息的代求。 10.「在这坛上不可奉上异样的香」(9节):表征只须单单依靠基督,不须依靠别样的功德。 11.「不可献燔祭、素祭,也不可浇上奠祭」(9节):表征基督不是站在别的地位上,而是站在复活升天的地位上代求。 12.「一年一次要在坛的角上行赎罪之礼」(10节):表征众圣徒祈祷的能力,不是靠自己的热心和力量,而是靠基督十字架的炼净。 二、生命献赎罪银条例(11~16节): 1.「各人要为自己的生命把赎价奉给耶和华」(12节):为自己的生命蒙神救赎之恩而献上感恩的价银。 2.「免得…有灾殃」(12节):以免被神惩罚而出意外。 3.「每人要按圣所的平,拿银子半舍客勒」(13节):按照圣所的度量衡,每人出银子半舍客勒,折合约六公克。 4.「从二十岁以外的」(14节):二十岁以上的人才需奉献。 5.「富足的不可多出,贫穷的也不可少出」(15节):每人均平,不可多或少。 6.「作为会幕的使用」(16节):用于建造会幕。 7.「在耶和华面前为以色列人作纪念,赎生命」(16节):为纪念生命蒙神救赎。 三、洗濯盆和相关材料((17~21节): 1.「用铜做洗濯盆和盆座,以便洗濯」(18节):铜表征审判;洗濯盆表征话中之水的洗净(弗五26)。 2.「亚伦和他的儿子要在这盆里洗手洗脚」(19节):亚伦和他的儿子代表祭司;洗手表征洁净行为;洗脚表征洁净道路。 3.「献火祭的时候,必用水洗濯,免得死亡」(20节):以免在献祭时死亡。 4.「作亚伦和他后裔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21节):这是为祭司所定的条例。 四、香膏的制法和材料(22~33节): 1.「取上品的香料,就是流质的没药五百舍客勒,香肉桂一半,就是二百五十舍客勒,菖蒲二百五十舍客勒,桂皮五百舍客勒,都按着圣所的平,又取橄榄油一欣」(23~24节): (1)流质的没药,表征基督受苦以至于死。 (2)香肉桂,表征基督因爱的催促而受苦、受死。 (3)菖蒲,表征基督受苦、受死所发的馨香之气。 (4)桂皮,表征基督受苦、受死所发的除罪能力。 (5)橄榄油,表征神的灵本质。 (6)五百舍客勒,五表负责;五百表完整的负责;四种香料共一千五百,等于三个五百,表征三一神各自独立完整的单位。 (7)二百五十舍客勒,中间的两种香料,分成两半,表征基督受死被分裂。 (8)一欣,表征神的独一性。 2.「按做香之法调和做成圣膏油」(25节):圣膏油表征圣灵;圣灵是基督经过受苦、受死、得荣耀之后才降下来的(参约七39)。 3.「要用这膏油抹会幕和法柜,…一切器具」(26~28节):表征基督和教会满有圣灵。 4.「凡挨着的都成为圣」(29节):表征圣灵分别为圣的功用(参彼前一2)。 5.「要膏亚伦和他的儿子,使他们成为圣,可以给我供祭司的职分」(30~31节):表征事奉的能力在于圣灵的浇灌(参徒一8)。 6.「不可倒在别人的身上」(32节):不信的罪人与圣灵无分无关。 7.「不可按这调和之法做与此相似的」(32~33节):不可假冒圣灵的工作。 五、圣香的制法和材料(34~38节): 1.「取馨香的香料,就是拿他弗、施喜列、喜利比拿」(34节): (1)拿他弗,表征基督多受痛苦,常经忧患(参赛五十三3)。 (2)施喜列,表征经过火炼而发出的香气。 (3)喜利比拿,表征基督所受的鞭伤,我们就得医治(参赛五十三5)。 2.「这馨香的香料和净乳香各样要一般大的分量」(34节):净乳香表征基督的复活。 3.「加上盐」(35节):盐能防腐,表征基督保守的能力(参提后一12)。 4.「按做香之法做成清净圣洁的香」(35节):圣香表征基督和众圣徒的祈祷(启五8)。 5.「这香要取点捣得极细」(36节):表征祷告须靠着圣灵,随时多方(参弗六18)。 6.「放在会幕内法柜前」(36节):表征祷告须向着神,且达到神面前。 7.「你们不可按这调和之法为自己做香」(37~38节):表征祷告不可为得自己的荣耀而故意给人看见,说给人听(参太六5;路十八11)。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出埃及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出埃及记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