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二十九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祭司承接圣职之礼和献祭之例】 一、祭司承接圣职之礼和穿戴之例(1~9节) 二、献赎罪祭、燔祭和摇祭之例(10~25节) 三、祭物中祭司当得的分(26~35节) 四、行礼并洁净坛七天之例(36~37节) 五、每日当献之祭(38~46节) 贰、逐节详解 【出二十九1】「“你使亚伦和他儿子成圣,给我供祭司的职分,要如此行:取一只公牛犊,两只无残疾的公绵羊,」 〔吕振中译〕「『你将亚伦和他儿子们分别为圣,使他们作祭司来事奉我,在他们身上所要作的就是以下这些事:取一只牛、是小公牛、两只完全没有残疾的公绵羊,」 〔原文字义〕「成圣」使成圣,分别;「供祭司的职分」作为祭司;「公牛」牛犊,阉公牛;「犊(原文双字)」儿子,少壮的(首字);牛,公牛(次字);「无残疾的」完全的,健全的。 〔文意注解〕「你使亚伦和他儿子成圣,给我供祭司的职分,要如此行」:本章圣经的主题是祭司承接圣职之礼,首先,祭司本身必须分别为圣,否则,便不够资格担当神圣的职任。『成圣』就是分别为圣的意思;『供祭司的职分』指尽祭司的职责。 「取一只公牛犊,两只无残疾的公绵羊」:1~3节列明祭司就职时所当预备的成圣之礼的祭物:『公牛犊』是为献赎罪祭(参14节);『两只…公绵羊』首只公绵羊是为献燔祭(参18节),次只公绵羊是为献承接圣职的祭(参22,27节);『无残疾的』意指完全无瑕疵,凡是献给神的祭牲必须完全而无瑕疵。 〔灵意注解〕「使亚伦和他儿子成圣,给我供祭司的职分」:事奉神,不在乎人的定意,乃在乎神的拣选与呼召(罗九11,16)。 「取一只公牛犊,两只无残疾的公绵羊」:须是蒙救赎并蒙神悦纳(罗十二1)。 〔话中之光〕(一)人若要事奉神,必须先成圣;而人无法自己成圣,必须凭借基督的救恩,在基督里成为圣洁。 【出二十九2】「无酵饼和调油的无酵饼,与抹油的无酵薄饼;这都要用细麦面做成。」 〔吕振中译〕「取无酵饼、合油调和的无酵哈拉饼、跟抹上油的无酵薄饼:都要用细麦面来作。」 〔原文字义〕「无酵」没放酵粉的面包;「饼」面包,食物;「调」搀和,混合;「油」油,橄榄油;「抹」涂抹,抹油于;「薄饼」薄饼,薄脆饼;「细麦」小麦;「面」细面。 〔文意注解〕「无酵饼和调油的无酵饼,与抹油的无酵薄饼」:这些饼是为献摇祭(参23~24节)。『无酵饼』指不可经过发酵的程序,亦即不可含有酵素,酵在圣经里代表罪恶;『调油』指混合橄榄油,油在圣经里代表圣灵;『抹油』代表圣灵的涂抹;『薄饼』一碰即碎,代表感觉灵敏并非迟钝。 「这都要用细麦面做成」:上述三种饼的材料都是用磨细的上等小麦粉做成的。 〔灵意注解〕「无酵饼和调油的无酵饼,与抹油的无酵薄饼」:须蒙圣灵分别为圣(调油与抹油),远离罪恶(无酵),感觉敏锐(薄饼)。 〔话中之光〕(一)细麦面做的饼代表耕耘所得的丰富,可以做生命的供应。信徒努力读经祷告,追求属灵的长进,聚会时才能给别人带来丰富生命的供应。 (二)无酵饼和无酵薄饼告诉我们,一点点隐藏的罪(面酵)能败坏全人,甚至能影响全教会;所以我们对丝毫的罪恶,也不可容让;不可因为罪小,就轻忽放过。 【出二十九3】「这饼要装在一个筐子里,连筐子带来,又把公牛和两只公绵羊牵来。」 〔吕振中译〕「你要把这些饼装在一个筐子里,用筐子带来献,也把公牛和两只公绵羊一椀牵来。」 〔原文字义〕「装在」置,放;「筐子」筐子;「公牛」牛犊,阉公牛。 〔文意注解〕「这饼要装在一个筐子里,连筐子带来」:意指献祭用的饼(参2节)要装在盛装食物之用的开口无盖的扁平筐子里,连同筐子一起带到献祭之处。 「又把公牛和两只公绵羊牵来」:指献祭用的一只公牛犊和两只无残疾的公绵羊(参1节),也都牵到献祭之处。 〔灵意注解〕「饼要装在一个筐子里,连筐子带来」:须有坚固的身心(筐子)。 〔话中之光〕(一)祭司要带祭物和祭牲来;我们事奉神的人,应当在平日享受基督的丰富(弗三8),才会有东西可以带来。 (二)内容固然要紧,但是外表(筐子)也不可或缺;许多基督徒只看重所谓的属灵,而忽略了身心的健康,以及人际间的行为表现,以致成为属灵的怪人。 (三)牛羊是为着宰杀流血,象征十字架的对付;我们要服事主,便得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舍己(对付天然的生命),否则,恐会成为别人的难处。 【出二十九4】「要使亚伦和他儿子到会幕门口来,用水洗身。」 〔吕振中译〕「要把亚伦和他儿子们带到会棚出入处,用水给他们洗。」 〔原文字义〕「会」聚会;「幕」帐篷;「门口」门口,入口;「洗」清洗,沐浴;「身」(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要使亚伦和他儿子到会幕门口来」:『亚伦和他儿子』他们是以色列人中被拣选担任祭司的人们。 「用水洗身」:意指到门口与祭坛之间的洗濯盆,洗手洗脚,沐浴身体,然后才能穿上圣衣(参5节)。 〔灵意注解〕「水」预表道(弗五26),是为洁净生命的。 「到会幕门口来,用水洗身」:须有清洁的良心和行为(洗身)。 〔话中之光〕(一)血,洗净我们的罪;水的洁净与事奉有关。我们在生活上的失败就是不洁;还有,凡是不在神心意中的事也是不洁的。 (二)消极方面,是洗净污秽;积极方面,是加添神的成分,才能成为圣洁。 【出二十九5】「要给亚伦穿上内袍和以弗得的外袍,并以弗得,又带上胸牌,束上以弗得巧工织的带子。」 〔吕振中译〕「要拿衣服、将内袍、圣裲裆之下的外袍、圣裲裆和胸牌、给亚伦穿戴上,又将圣裲裆上巧设图案织成的带子给他束上。」 〔原文字义〕「内袍」衣服;「以弗得」祭司服的披肩或斗篷;「外袍」大祭司所穿的长袍;「胸牌」胸牌(装乌陵和土明的口袋);「束上」绑住,以带系住;「巧工织的带子」精巧的制品。 〔文意注解〕「要给亚伦穿上内袍和以弗得的外袍,并以弗得」:这里没有提到裤子(参二十八42),它不属于圣衣,大概是在用水洗身时(参4节)就已穿上。『要给亚伦穿上』他是首任大祭司,他所穿的圣衣和他的儿子稍有不同;『内袍和以弗得的外袍,并以弗得』这些圣衣的穿著顺序是由里而外:内袍、外袍、以弗得、胸牌、带子,与出二十八章所记述的制作顺序刚好相反(参二十八4注解)。 「又带上胸牌,束上以弗得巧工织的带子」:『胸牌』指决断的胸牌,是安在以弗得上面(参二十八28);『带子』指腰带(参二十八8)。 〔灵意注解〕「穿上内袍和以弗得的外袍,并以弗得」:须披戴基督(内袍和外袍)。 「带上胸牌,束上以弗得巧工织的带子」:须在神面前挂心众圣徒(胸牌)并且坚定不移(带子)。 〔话中之光〕(一)衣袍表征生活行为,事奉主必须穿上衣袍;若没有好的生活行为,与神、与人一点用处都没有。 (二)祭司的胸牌表明服事主的人应当胸怀爱心,以神子民的需要为念,为神的子民在神面前求问,引导他们当行的道路,不至于失迷。 【出二十九6】「把冠冕戴在他头上,将圣冠加在冠冕上,」 〔吕振中译〕「要将礼冠给戴在他头上,将圣冠加在礼冠上。」 〔原文字义〕「冠冕」(大祭司的)包头巾;「戴在」放置,设立;「圣」分别,神圣;「冠」冠冕,为圣。 〔文意注解〕「把冠冕戴在他头上」:『冠冕』指头巾式礼冠,是用纯白的细麻布做成的(参二十八39)。 「将圣冠加在冠冕上」:『圣冠』指系在冠冕上的金牌,其上刻有『归耶和华为圣』等字(参二十八36)。 〔灵意注解〕「把冠冕戴在他头上,将圣冠加在冠冕上」:须凡事归荣耀给主(冠冕和圣冠)。 〔话中之光〕(一)事奉神是何等荣耀的一件事,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彼前五4)。 【出二十九7】「就把膏油倒在他头上膏他。」 〔吕振中译〕「然后把膏油浇在他头上、膏立他。」 〔原文字义〕「膏油(原文双字)」膏油(首字);油,油脂(次字);「倒在」浇灌,倒出;「膏」涂抹,抹油于。 〔文意注解〕「就把膏油倒在他头上膏他」:即指使他受膏。『膏油』即指圣膏油,其作法记在下一章(参三十23~25)。 〔灵意注解〕「把膏油倒在他头上」:须寻求圣灵(膏油)的浇灌(倒油)。 〔话中之光〕(一)膏油倒在头上,必定会往下流(参诗一百卅三2);圣灵倒在元首基督身上,我们只要持定祂,凡事顺从祂,自然就会得着圣灵的引导。 【出二十九8】「要叫他的儿子来,给他们穿上内袍。」 〔吕振中译〕「这时你就把他儿子们带来,给他们穿上内袍;」 〔原文字义〕「来」靠近,接近;「穿上」打扮,穿戴;「内袍」衬衫似的长外衣。 〔文意注解〕「要叫他的儿子来,给他们穿上内袍」:『他的儿子』亚伦的儿子们此时还未有人继承亚伦大祭司的职任,所以都是祭司,而祭司的圣衣比较简单,没有外袍、以弗得、胸牌、圣冠等。『穿上内袍』这是穿在裤子(参5节注解)之外的圣衣。 〔灵意注解〕「要叫他的儿子来,给他们穿上内袍」:须顾到事奉工作的传承(儿子)。 【出二十九9】「给亚伦和他儿子束上腰带,包上裹头巾,他们就凭永远的定例得了祭司的职任。又要将亚伦和他儿子分别为圣。」 〔吕振中译〕「给亚伦和他儿子们束上长腰带,给他们包上裹头巾,他们就凭着永远的条例、得祭司的职任:你要这样授与圣职给亚伦和他儿子们。」 〔原文字义〕「束上」束上,束(腰);「腰带」腰带,饰带;「包上」包扎,捆绑;「裹头巾」包头巾,帽子;「定例」法令,条例,制定的事;「祭司的职任」祭司的职分;「分别为圣(原文双字)」充满(首字);手(次字)。 〔文意注解〕「给亚伦和他儿子束上腰带,包上裹头巾」:大祭司在内袍之外加上外袍等服饰,但祭司则没有外袍等,而直接在内袍之外『束上腰带,包上裹头巾』,裹头巾就是祭司的冠冕,但没有金牌(圣冠)。 「他们就凭永远的定例得了祭司的职任」:意指除了大祭司以外,一般祭司只要洗身(参4节)、穿上内袍(参8节)、束上腰带、包上裹头巾就正式上任。『永远的定例』意指有关大祭司和祭司的就职典礼的规定,遵照1~9节所述永守不变。 「又要将亚伦和他儿子分别为圣」:意指在就职典礼上,除了上述的规定之外,还得加上献祭分别为圣的手续。『分别为圣』原文字义是充满双手,与35节的『承接圣职』同字,表示祭司被分别出来,今后两手专一的作服事神的工作。 〔灵意注解〕「束上腰带,包上裹头巾」:须约束行动(腰带)和思想(裹头巾)。 「将亚伦和他儿子分别为圣」:须充满双手(分别为圣),单单服事神。 〔话中之光〕(一)神的工作当约束自己的头脑(裹头巾),让主耶稣居首位(西一18),这种样才致成为属灵的荣美。 (二)「分别为圣」的原文含有「充满双手」的意思;救恩已经把我们从世人中间分别出来,今后,我们的双手应当被基督充满,带着基督来事奉神。 (三)信徒不该空手来到神面前,而要把日常所经历的基督,带来陈列、展览给神和人一同欣赏、享用。 【出二十九10】「“你要把公牛牵到会幕前,亚伦和他儿子要按手在公牛的头上。」 〔吕振中译〕「你要把那公牛牵到会棚前来献;亚伦和他儿子们要按手在那公牛头上。」 〔原文字义〕「公牛」牛犊,阉公牛;「牵到」靠近,接近;「按」靠在,放在。 〔文意注解〕「你要把公牛牵到会幕前」:『公牛』指公牛犊(参1节),是为献赎罪祭(参14节)。 「亚伦和他儿子要按手在公牛的头上」:『按手在…头上』意指和祭牲联合为一,使祭牲担当自己的罪过。 〔灵意注解〕「要按手在公牛的头上」:表示与祭牲联合(按手),在基督里得蒙救赎。 【出二十九11】「你要在耶和华面前,在会幕门口,宰这公牛。」 〔吕振中译〕「你要在永恒主面前、在会棚出入处宰这公牛,」 〔原文字义〕「会」聚会;「幕」帐篷;「门口」门口,入口;「宰」屠宰,打击。 〔文意注解〕「你要在耶和华面前,在会幕门口,宰这公牛」:赎罪的祭牲必须被杀流血,表征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流血舍命。 〔灵意注解〕「在会幕门口,宰这公牛」:承认基督赎罪的死(宰)。 【出二十九12】「要取些公牛的血,用指头抹在坛的四角上,把血都倒在坛脚那里。」 〔吕振中译〕「取些公牛的血,用指头抹在祭坛的四角上,把所有的血倒在祭坛脚那里。」 〔原文字义〕「抹」置,放;「坛」祭坛;「角」角,角落;「倒在」倾倒,浇;「脚」根基,底部。 〔文意注解〕「要取些公牛的血,用指头抹在坛的四角上」:宰公牛时用盆盛血(参十二22),然后用指头蘸血抹在坛的四角上,表示洁净祭坛。 「把血都倒在坛脚那里」:意指把剩余的血都倒在坛脚那里,表示流血的功效成了救恩的根基。 〔灵意注解〕「取…血,用指头抹在坛的四角上」:取用基督流血的功效(抹血)。 「把血都倒在坛脚那里」:基督宝血成了救恩的根基(坛脚)。 〔话中之光〕(一)祭牲先流血,消除神的怒气,满足神公义的要求。一切所献的都烧完,不再在眼前了。但血是洒在坛上,也倒在“脚下”(利一5;四7),留在坛上的血是不会抹掉的,这是一次献上,就永远存留着。 (二)没有祭牲就要定罪;有了祭牲就得赦免,神也不能再定人的罪了,因为神是公义的(来九13~14)。祭牲使祭坛成了流恩典的地方。基督不只审判人,祂也赦免人的罪。 【出二十九13】「要把一切盖脏的脂油与肝上的网子,并两个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都烧在坛上。」 〔吕振中译〕「你要把一切盖脏腑的脂肪、肝上附属物、和两个腰子、和腰子上的脂肪、都熏在祭坛上。」 〔原文字义〕「盖」遮盖,隐藏;「脏」内脏,内部;「脂油」脂肪;「网子」肝脏开口处的肥脂;「腰子」肾;「烧在」献祭,烧(祭物)。 〔文意注解〕「要把一切盖脏的脂油与肝上的网子,并两个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脂油』是祭牲身上上好的部分;『网子』指盖肝脏的脂油;这些上好的部分都要献给神。 「都烧在坛上」:全部脂油烧在坛上,意指全都献给神。 〔灵意注解〕「把一切…脂油都烧在坛上」:将最好的奉献给神(烧脂油)。 【出二十九14】「只是公牛的皮、肉、粪,都要用火烧在营外。这牛是赎罪祭。」 〔吕振中译〕「至于公牛的肉、皮、和粪、你却要在营外用火去烧:这是解罪祭。」 〔原文字义〕「皮」兽皮,皮肤;「粪」粪便,排泄物;「烧」燃烧;「赎罪祭」赎罪祭,罪。 〔文意注解〕「只是公牛的皮、肉、粪,都要用火烧在营外。这牛是赎罪祭」:『赎罪祭』祭司为百姓献赎罪祭时,仅烧一部分在坛上,所余的祭肉可留着给祭司吃(参利六26),但此处是为祭司自己献赎罪祭,必须将全部都烧掉。 〔灵意注解〕「皮、肉、粪,都要用火烧在营外」:从此为神而活。 〔话中之光〕(一)脂油要烧在坛上(参13节),皮、肉、粪则要烧在营外。前者成为馨香之气蒙神的悦纳,满足神一切的要求;后者是审判的火,预表基督为我们受苦。这样,我们也当出到营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来十三13)。 (二)正确的门路,往往是须要忍受凌辱的门路,是不易走的『窄门小路』(太七13~14);我们千万不可根据人数的多寡,来决定正误所在,因为主所定规的属灵原则,毕竟只有少数人才懂得去追求的(参路十三23~24)。 【出二十九15】「“你要牵一只公绵羊来,亚伦和他儿子要按手在这羊的头上。」 〔吕振中译〕「你要把一只公绵羊牵来;亚伦和他儿子们要按手在这公绵羊头上。」 〔原文字义〕「牵」取,拿来;「按」靠在,放在;「羊」公绵羊。 〔文意注解〕「你要牵一只公绵羊来」这只公绵羊是为献燔祭(参18节)之用。 「亚伦和他儿子要按手在这羊的头上」:『按手…头上』意指与这羊联合为一(参10节注解),表征祭司是在基督里才能蒙神悦纳。 〔灵意注解〕「按手在这羊的头上」:联合于主,在基督里得蒙悦纳。 【出二十九16】「要宰这羊,把血洒在坛的周围。」 〔吕振中译〕「你要宰这公绵羊,把血泼在祭坛的四围。」 〔原文字义〕「宰」屠宰;「羊」公绵羊;「洒」投,掷。 〔文意注解〕「要宰这羊,把血洒在坛的周围」:前面公牛的血已经抹了祭坛的四角(参12节),而将祭坛洁净了,故在这里,不再作净化祭坛的手续,而将全部的血洒在祭坛的周围。 【出二十九17】「要把羊切成块子,洗净五脏和腿,连块子带头,都放在一处。」 〔吕振中译〕「将公绵羊切成块子,把脏腑和腿洗洗,放在切块和头的上面。」 〔原文字义〕「切成」切成块,分开;「块子」一块或一片(肉);「洗净」清洗,沐浴;「五脏」内脏,内部;「放在一处」置,放。 〔文意注解〕「要把羊切成块子,洗净五脏和腿」:『切成块子』容易全然焚烧;『洗净』使焚烧时气味馨香(参18节)。 「连块子带头,都放在一处」:因为要焚烧全羊(参18节)。 〔话中之光〕(一)「切成块子」表征破碎自己,任何信徒若要事奉神,便须接受十字架的破碎;越想保全自己,事奉就越没有路。 【出二十九18】「要把全羊烧在坛上,是给耶和华献的燔祭,是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 〔吕振中译〕「要将整个的公绵羊熏在祭坛上:这是给永恒主的燔祭,是怡神的香气、献与永恒主的火祭。」 〔原文字义〕「全羊」公绵羊;「烧在」献祭,烧(祭物);「燔祭」燔祭,升高;「馨香(原文双字)」舒坦,宁静(首字);香气,芳香(次字);「火祭」用火献的祭。 〔文意注解〕「要把全羊烧在坛上,是给耶和华献的燔祭」:『燔祭』指整个祭物须在祭坛上经过火烧,使香气上升,全部献给神,表征基督完整无保留的献给神(参利一3注解)。 「是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馨香』指闻起来会觉得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的气味。『火祭』指经过火烧的一种献祭;在任何的献祭中,凡把全部或一部分供物烧在坛上的,都称为火祭。『馨香的火祭』表征使神心满意足,因而神人相安的献祭(参利一9注解)。 〔灵意注解〕「全羊烧在坛上,是给耶和华献的燔祭」:宰、洒血、切块、洗净、全烧(16~18节),基督的一切全然奉献给神。 「是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到处显扬基督馨香之气(林后二14~15)。 〔话中之光〕(一)「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林前六19~20)。因此,信徒将身子全然奉献给神,乃是理所当然的。 【出二十九19】「“你要将那一只公绵羊牵来,亚伦和他儿子要按手在羊的头上。」 〔吕振中译〕「你要将第二只公绵羊牵来;亚伦和他儿子们要按手在那公绵羊头上。」 〔原文字义〕「那一只」第二;「牵来」取,拿来;「按」靠在,放在。 〔文意注解〕「你要将那一只公绵羊牵来」:『那一只公绵羊』指第二只公绵羊(参1,15节)。 「亚伦和他儿子要按手在羊的头上」:『按手…头上』意指与这羊联合为一(参10节注解),表征祭司是在基督里才能蒙神悦纳,有资格承接圣职。 【出二十九20】「你要宰这羊,取点血抹在亚伦的右耳垂上和他儿子的右耳垂上,又抹在他们右手的大拇指上和右脚的大拇指上;并要把血洒在坛的四围。」 〔吕振中译〕「你要宰这公绵羊,取点儿血,抹在亚伦的右耳垂上、和他儿子们的右耳垂上,抹在他们右手的大拇指上、和他们右脚的大拇趾上,并要把血泼在祭坛的四围。」 〔原文字义〕「宰」屠宰,击打;「抹在」置,放;「右耳(首字)」耳朵;「垂」尖端,耳垂;「右耳(次字原文双字)」右手边(首字);耳朵(次字);「洒」投,浇。 〔文意注解〕「你要宰这羊,取点血抹在亚伦的右耳垂上和他儿子的右耳垂上」:『取点血抹在』抹血之处表示在神面前已蒙神赦罪,分别为圣归给神用;『右耳垂上』表征今后耳朵全为听从神的话。 「又抹在他们右手的大拇指上和右脚的大拇指上」:『右手的大拇指上』表征今后双手全都为神作工;『右脚的大拇指上』表征今后双脚全都为神行走道路。 「并要把血洒在坛的四围」:意指把剩余的血都倒在祭坛的周围。 〔灵意注解〕「血抹在…右耳垂上,又抹在他们右手的大拇指上和右脚的大拇指上」:耳朵听话(右耳垂)、双手行事(右手的大拇指)、双脚行路(右脚的大拇指)蒙基督宝血(抹血)分别为圣。 〔话中之光〕(一)我们的耳、手、脚上有宝血救赎的记号,表示乃是属于神的,今后,我们的耳朵应当听那神所要我们听的话,双手做那神所要我们做的事,双脚行那神所要我们行的道路。 【出二十九21】「你要取点膏油和坛上的血,弹在亚伦和他的衣服上,并他儿子和他儿子的衣服上,他们和他们的衣服就一同成圣。」 〔吕振中译〕「你要取祭坛上的一点儿血,也取点儿膏油,弹在亚伦和他的衣服上、跟他儿子们和他儿子们的衣服上、都一齐弹;他和他的衣服就分别为圣,他的儿子们和他儿子们的衣服也就和他一齐分别为圣。」 〔原文字义〕「膏油(原文双字)」膏油(首字);油脂,油(次字);「弹在」喷出,淋,跃起;「他们」儿子,孙子;「成圣」使成圣,分别。 〔文意注解〕「你要取点膏油和坛上的血,弹在亚伦和他的衣服上,并他儿子和他儿子的衣服上」:『膏油』表征圣灵的分别为圣之功;『坛上的血』表征流血赎罪之功;『衣服』指圣衣,表征祭司的职任与事工。 「他们和他们的衣服就一同成圣」:意指祭司本人连同他们的职任与事工,都一同被分别为圣。 〔灵意注解〕「取点膏油和坛上的血,弹在…衣服上」:为人生活(衣服)有圣灵涂抹(膏油)的和基督宝血(坛上的血)的分别为圣。 〔话中之光〕(一)衣服成圣,表示我们的行事为人应当分别为圣,从此以后,「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林前六12);并且,「凡事都当造就人」(林前十四26)。 【出二十九22】「“你要取这羊的脂油和肥尾巴,并盖脏的脂油与肝上的网子,两个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并右腿(这是承接圣职所献的羊)。」 〔吕振中译〕「你要取这公绵羊的脂肪和肥尾巴、跟盖脏腑的脂肪和肝上附属物、跟两个腰子和腰子上的脂肪、以及右腿:这是授与圣职所献的公绵羊;」 〔原文字义〕「脂油」脂肪;「网子」动物肝脏开口处的肥脂;「腰子」肾;「承接圣职」设立,装置。 〔文意注解〕「你要取这羊的脂油和肥尾巴」:『这羊』指承接圣职所献的羊;『脂油和肥尾巴』一向被认为是祭牲中的上好部分。 「并盖脏的脂油与肝上的网子,两个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并右腿」:『网子』是脂油的一种;『右腿』或译作右肩,代表事奉的能力。 「这是承接圣职所献的羊」:羊的一部分作燔祭,是献给神做为馨香的火祭(参23~25节);另一部分作摇祭和举祭,归祭司享用(参26~28节)。 〔灵意注解〕「脂油并右腿(原文右肩)」:基督的内在本质美好(脂油)并满有大能(右腿)。 【出二十九23】「再从耶和华面前装无酵饼的筐子中取一个饼,一个调油的饼和一个薄饼,」 〔吕振中译〕「也要从永恒主面前装无酵饼的筐子里取一个饼,一个调油的哈拉饼、和一个薄饼;」 〔原文字义〕「」(原文无此字);「饼(原文双字)」圆形面包(首字);面包,食物(次字);「调油的」油脂,油;「薄饼」薄饼,薄脆饼。 〔文意注解〕「再从耶和华面前装无酵饼的筐子中」:『装无酵饼的筐子』指盛装献祭用无酵饼的筐子(参3节)。 「取一个饼,一个调油的饼和一个薄饼」:这三种饼都是无酵饼(参2节)。 〔灵意注解〕「一个(无酵)饼,一个调油的饼和一个薄饼」:基督的外表行为无瑕疵(无酵饼)、满有圣灵的同在(调油的饼)并且柔细(薄饼)。 【出二十九24】「都放在亚伦的手上和他儿子的手上,作为摇祭,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 〔吕振中译〕「把这一切都放在亚伦的手掌中、和他儿子们的手掌中、做摇献物摇在永恒主面前。」 〔原文字义〕「摇祭」摇祭,挥动,摇摆;「摇一摇」来回摇动,挥动。 〔文意注解〕「都放在亚伦的手上和他儿子的手上」:每一位即将就职的大祭司和祭司们,都须亲手献祭,故在此场合,三种饼都先放在亚伦的手上,等他作完摇祭后,再放在他儿子们的手上,让他们也挨次分别行礼。 「作为摇祭,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意指每一位都挨次手中拿着饼,向着祭坛前后摇动,作为摇祭。 备注:按照本章2~3节经文,在预备献祭的材料(指祭物)时,没有清楚载明究竟是预备三种饼各一个,或为每一位都预备三种饼。若是仅预备三种饼各一个,则恰如本节的注解轮流献摇祭;若是为每一位都预备三种饼,则各别献摇祭后就直接烧在祭坛上的燔祭上(参25节),下一位另从筐子里取用新饼。又按32节经文,筐子里的饼似乎预备很多。 〔灵意注解〕「放在…手上」:双手充满基督内在和外表的丰富。 「作为摇祭,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向神奉献(摇一摇)所得基督复活的生命(摇祭)。 〔话中之光〕(一)「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每一位蒙恩的信徒,在得救之时就已经得着了基督复活的生命,问题乃是我们要服事神,必须将里面所得基督复活的生命展现出来。 【出二十九25】「要从他们手中接过来,烧在耶和华面前坛上的燔祭上,是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 〔吕振中译〕「然后你就从他们手中接过来,把这东西熏在祭坛上燔祭品上面,做怡神的香气在永恒主面前:这是献与永恒主的火祭。」 〔原文字义〕「接过来」取,拿来;「烧在」烧(祭物或香),使冒烟;「燔祭」燔祭,升高;「馨香的(原文双字)」安静,舒坦(首字);香味,香气(次字);「火祭」用火献的祭。 〔文意注解〕「要从他们手中接过来,烧在耶和华面前坛上的燔祭上」:意指献过摇祭之后,从他们手中接过三种饼来,将它们烧在祭坛上的燔祭上。 「是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馨香』指闻起来会觉得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的气味。『火祭』指经过火烧的一种献祭;在任何的献祭中,凡把全部或一部分供物烧在坛上的,都称为火祭。『馨香的火祭』表征使神心满意足,因而神人相安的献祭(参利一9注解)。 备注:将无酵饼烧在祭坛上的燔祭上,究竟是指全然焚烧,或是指烘烤使发出馨香之气,这里也没有载明;从32~34节看来,承接圣职所献的饼,似乎有不少仍留在筐子里。 〔话中之光〕(一)「是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事奉神的目的,是要讨神喜悦;而神所喜悦的,不在乎所做的事多大,也不在乎成果多大,乃在乎事奉的本身是否能发出馨香之气──里面有多少基督的成分。 【出二十九26】「“你要取亚伦承接圣职所献公羊的胸,作为摇祭,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这就可以作你的分。」 〔吕振中译〕「你要取亚伦承受圣职所献的公绵羊的胸、做摇献物摇在永恒主面前:这是你的分儿。」 〔原文字义〕「承接圣职」设立,装置;「公羊」公绵羊;「摇祭」摇祭,挥动,摇摆;「摇一摇」来回摇动,挥动;「分」一份,部分。 〔文意注解〕「你要取亚伦承接圣职所献公羊的胸」:『公羊的胸』指第二只公绵羊(参19节)的胸部,因第一只公绵羊已经全羊烧作燔祭(参18节);『胸』表征服事别人的胸襟或胸怀。 「作为摇祭,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这就可以作你的分」:『摇一摇』指手中拿着公羊的胸,向着祭坛前后摇动,作为摇祭;『作你的分』此处的你指摩西,是监督祭司就职典礼的人,此后便是指历代大祭司了。 〔灵意注解〕「公羊的胸」:对神和对人的爱(胸)。 〔话中之光〕(一)事奉神有一样好处,就是从神得着赏赐,作为给我们享受的「分」;而我们最大的享受,不是金钱、地位、名誉,乃是基督复活的生命(摇祭),满足我们的心灵。 【出二十九27】「那摇祭的胸和举祭的腿,就是承接圣职所摇的、所举的,是归亚伦和他儿子的。这些你都要成为圣,」 〔吕振中译〕「那摇献过的胸、和提献过的腿、就是承受圣职所献的公绵羊被摇献过被提献过的部分、属于亚伦和他儿子们的,你要把这些分别为圣。」 〔原文字义〕「摇祭」摇祭,挥动,摇摆;「举祭」奉献,贡献;「承接圣职」设立,装置;「所摇的」来回摇动,挥动;「所举的」升高,高举;「成为圣」使成圣,分别。 〔文意注解〕「那摇祭的胸和举祭的腿,就是承接圣职所摇的、所举的」:『摇祭』指呈平面前后摇动;『举祭』指呈垂直上下抬放;祭司所献承接圣职之礼的第二只公绵羊,仅脂油和肥尾巴(参22节)须经火焚烧,其他部分的祭肉献后并未烧掉。 「是归亚伦和他儿子的。这些你都要成为圣」:意指摇祭的胸和举祭的腿都要归给亚伦和他的子孙,亦即归给献祭的人,连原归给摩西的胸(参26节),此后也要归给祭司家族的后代了。 〔灵意注解〕「举祭的腿」:奔走天路的能力(腿)。 〔话中之光〕(一)「摇祭的胸」和「举祭的腿」是事奉神所得的「分」;我们越事奉神就越多心胸中有爱,也越有强健的双腿,能快跑往前。 【出二十九28】「作亚伦和他子孙从以色列人中永远所得的分,因为是举祭。这要从以色列人的平安祭中,作为献给耶和华的举祭。」 〔吕振中译〕「这要做亚伦和他子孙从以色列人中永远应得的分额,因为是被提献出来的,它要从以色列人中的平安祭上被提献出来,作为奉献给永恒主的提献物。」 〔原文字义〕「所得的分」应得之份,律例;「举祭」奉献,贡献;「平安祭」平安祭,为联盟或友谊所献的祭。 〔文意注解〕「作亚伦和他子孙从以色列人中永远所得的分,因为是举祭」:凡是以色列人献给神的举祭和摇祭,都要归给祭司和他们的家人,作他们永得的分(参民十八11;利七34)。 「这要从以色列人的平安祭中,作为献给耶和华的举祭」:『平安祭』此名词在希伯来文表示“和平”、“相契”、“完全”。此祭为一私人的献祭,所献的可为感谢、还愿或甘心献的(参利七15~16),表明献祭者对神的感恩,虔敬与奉献,并藉此显明神与人及人与邻舍的和谐关系。按照规定,平安祭的祭物归神、祭司和献祭的人三者分享。 〔话中之光〕(一)我们从神所得的「分」,乃是「永远的分」,谁也不能把它夺去。 【出二十九29】「“亚伦的圣衣要留给他的子孙,可以穿着受膏,又穿着承接圣职。」 〔吕振中译〕「亚伦的圣衣要传给他后代的子孙,要穿着来受膏,要穿着来承受圣职。」 〔原文字义〕「圣」分别,神圣;「穿着」(原文无此字);「承接圣职(原文双字)」充满,满(首字);手(次字)。 〔文意注解〕「亚伦的圣衣要留给他的子孙」:『亚伦的圣衣』指大祭司的圣衣;『他的子孙』指继承大祭司职位的子孙。 「可以穿着受膏,又穿着承接圣职」:意指在大祭司就职典礼中,必须穿着圣衣,方能受膏,也方能承接圣职。 〔灵意注解〕「圣衣」:分别为圣的行动(衣)。 〔话中之光〕(一)亚伦承接圣职时有两面的得着:里面得着「摇祭的胸」和「举祭的腿」(参27节注解)做生命的饱足,外面得穿「受膏的圣衣」,为荣耀,为华美。 【出二十九30】「他的子孙接续他当祭司的,每逢进会幕在圣所供职的时候,要穿七天。」 〔吕振中译〕「他的子孙接替他做祭司的、进会棚在圣所供职的时候、要穿着七天。」 〔原文字义〕「接续」(原文无此字);「每逢(原文无此字);「供职」供职,伺候,服事;「穿」穿戴,打扮。 〔文意注解〕「他的子孙接续他当祭司的」:意指在亚伦的子孙中,凡接续他当大祭司或祭司的人。 「每逢进会幕在圣所供职的时候,要穿七天」:意指大祭司和祭司们进入会幕(或圣殿),在圣所中供职服事的时候,必须穿圣衣七天。 〔灵意注解〕「要穿七天」:七天表征完全;祭司的生活行动(圣衣)始终分别为圣。 【出二十九31】「“你要将承接圣职所献公羊的肉煮在圣处。」 〔吕振中译〕「你要拿承受圣职所献的公绵羊、把它的肉煮在圣的地方。」 〔原文字义〕「承接圣职」设立,装置;「煮」煮沸,翻腾。 〔文意注解〕「你要将承接圣职所献公羊的肉煮在圣处」:意指第二只公绵羊(参19节),其祭肉归祭司享受的部分(参27节),必须在圣处煮。 【出二十九32】「亚伦和他儿子要在会幕门口吃这羊的肉和筐内的饼。」 〔吕振中译〕「亚伦和他儿子们要在会棚出入处吃这公绵羊的肉和筐子里的饼。」 〔原文字义〕「门口」门口,入口;「吃」吃,吞噬。 〔文意注解〕「亚伦和他儿子要在会幕门口吃这羊的肉和筐内的饼」:这里规定,承接圣职所献的羊肉和筐子里的无酵饼,祭司们必须在会幕门口吃。 〔灵意注解〕「羊的肉和筐内的饼」:丰富的生命供应,包括动物(肉)和植物(饼)。 【出二十九33】「他们吃那些赎罪之物,好承接圣职,使他们成圣;只是外人不可吃,因为这是圣物。」 〔吕振中译〕「他们要吃那些用来除罪的物品,来承受圣职,使他们分别为圣;但是非祭司的平常人却不可吃,因为这些物品是圣物。」 〔原文字义〕「赎罪」遮盖,赎回;「承接圣职(原文双字)」充满,满(首字);手(次字);「成圣」使成圣,分别;「外人」疏离的。 〔文意注解〕「他们吃那些赎罪之物,好承接圣职,使他们成圣」:意指祭司们必须吃承接圣职所献的祭肉和无酵饼,好叫他们成圣,能以供职,因为它们乃是赎罪之物。 「只是外人不可吃,因为这是圣物」:『外人』指与祭司职分毫无相干的人;『圣物』指分别为圣的祭物。 〔话中之光〕(一)「外人」指不肯事奉神的人,他们根本无法领略事奉神的好处。 【出二十九34】「那承接圣职所献的肉或饼,若有一点留到早晨,就要用火烧了,不可吃这物,因为是圣物。」 〔吕振中译〕「承受圣职所献的肉或饼、若有一点留到早晨,所留下来的要用火烧,不可吃,因为是圣物。」 〔原文字义〕「承接圣职」设立,装置;「所献的」(原文无此字);「留到」剩下来;「烧」燃烧。 〔文意注解〕「那承接圣职所献的肉或饼,若有一点留到早晨,就要用火烧了」:意指承接圣职所献的肉或饼,必须在当天吃,若当天吃不完,便须用火烧了,不可留到次日早晨。 「不可吃这物,因为是圣物」:关于『圣物』的规定如下:(1)承接圣职的祭司必须吃,吃了才能成圣(参33节);(2)不相干的外人不可吃(参33节);(3)必须当天吃,不可留到次日早晨;(4)不可再吃剩下的,必须用火烧了。 【出二十九35】「“你要这样照我一切所吩咐的,向亚伦和他儿子行承接圣职的礼七天。」 〔吕振中译〕「照我所吩咐你的一切事、你要向亚伦和他儿子们行;给他们授与圣职要举行七天。」 〔原文字义〕「要这样照我一切」(原文无此句);「吩咐」命令,指示;「承接圣职(原文双字)」充满,满(首字);手(次字);「礼」(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你要这样照我一切所吩咐的,向亚伦和他儿子行承接圣职的礼七天」:意指必须遵照神的命令,行祭司承接圣职之礼七天。 〔灵意注解〕「行承接圣职的礼七天」:七天表征完全。 【出二十九36】「每天要献公牛一只为赎罪祭。你洁净坛的时候,坛就洁净了;且要用膏抹坛,使坛成圣。」 〔吕振中译〕「你每天要献一只公牛为解罪祭来除罪。你给祭坛除罪染的时候、也要给祭坛献解罪祭;要用膏膏祭坛,把它分别为圣。」 〔原文字义〕「献」做,制作;「赎罪祭」赎罪祭,罪;「洁净(首字)」洁净,承担损失;「洁净(次字)」遮盖,赎回;「用膏」(原文无此字);「成圣」使成圣,分别。 〔文意注解〕「每天要献公牛一只为赎罪祭」:意指在为期七天,行祭司承接圣职之礼时,每天要献一只公牛读,作为赎罪祭(参10~12节)。 「你洁净坛的时候,坛就洁净了;且要用膏抹坛,使坛成圣」:『洁净坛』指用公牛的血抹坛的四角(参12节);『用膏抹坛』指用圣膏油抹坛,使坛成圣(参21节)。 〔灵意注解〕「献…赎罪祭…洁净坛」:祭牲的血表征基督的宝血。 【出二十九37】「要洁净坛七天,使坛成圣,坛就成为至圣。凡挨着坛的都成为圣。”」 〔吕振中译〕「你要给祭坛行除罪染的礼七天,把它分别为圣,祭坛就成为至圣的;凡触着祭坛的都会成为圣的。』」 〔原文字义〕「洁净」遮盖,赎回;「坛」祭坛;「成圣」使成圣,分别;「至圣(原文双同字)」分别,神圣;「挨着」碰触,接近。 〔文意注解〕「要洁净坛七天,使坛成圣,坛就成为至圣」:『七天』七是完全的数目字;本句意指祭坛经过七天的抹血和抹膏的洁净又成圣,便完全成圣,以致成为至圣。 「凡挨着坛的都成为圣」:『挨着坛的』指祭司和祭物;凡是就近祭坛的人和物,也因着祭坛成为至圣,祭司和祭物也自然成为圣。 〔话中之光〕(一)「凡挨着坛的都成为圣,」无论是人或物,凡是有分于事奉神的,都自动的成为圣。 【出二十九38】「“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就是两只一岁的羊羔;」 〔吕振中译〕「『以下就是你所要献在祭坛上的:每天两只一岁以内的绵羊羔、不断地献上。」 〔原文字义〕「每天(原文三个字)」日子,天(前两个字为双同字);连续,重复(第三字);「献在」做,制作,奉献;「羊羔」小公羊。 〔文意注解〕「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就是两只一岁的羊羔」:从本节开始,不再是祭司承接圣职的礼仪,而是祭司日常献祭的规定;祭司每天要献两只一岁的公绵羊。 〔话中之光〕(一)事奉神是每天必作的事;我们事奉神不可一曝十寒,欢喜就作,不欢喜就袖手旁观。 【出二十九39】「早晨要献这一只,黄昏的时候要献那一只。」 〔吕振中译〕「一只绵羊羔你要在早晨献上,另一只绵羊羔你要在傍晚时分献上。」 〔原文字义〕「早晨」早晨,日出;「这一只」第一;「黄昏」傍晚,日落;「那一只」第二。 〔文意注解〕「早晨要献这一只,黄昏的时候要献那一只」意指祭司每天所须献的一岁公绵羊,一只是在早晨献,另一只是在黄昏献。 〔话中之光〕(一)早晨亲近神,晚上亲近神,天天亲近神,何等美好! 【出二十九40】「和这一只羊羔同献的,要用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与捣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调和,又用酒一欣四分之一作为奠祭。」 〔吕振中译〕「你要将一伊法的十分之一的细面、用捣成的油一欣的四分之一调和的、跟这一只绵羊羔一同献上;也要用酒一欣的四分之一作为奠祭。」 〔原文字义〕「这一只」第一;「同献的」(原文无此字);「细面」细面;「伊法」(原文无此字);「一欣」液体度量单位;「调和」混合,搀和;「奠祭」奠酒。 〔文意注解〕「和这一只羊羔同献的,要用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与捣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调和,又用酒一欣四分之一作为奠祭」:『这一只』指每天早晨所献的公绵羊(参39节),要与素祭和奠祭同献;『伊法十分之一』约折合二点二公升;『一欣四分之一』约折合四点六公升;『奠祭』指斟酒献给神。 【出二十九41】「那一只羊羔要在黄昏的时候献上,照着早晨的素祭和奠祭的礼办理,作为献给耶和华馨香的火祭。」 〔吕振中译〕「那另一只绵羊羔要在傍晚时分献上,按早晨的素祭和它的奠祭礼一样办理,做怡神的香气、献与永恒主的火祭。」 〔原文字义〕「那一只」第二;「照着」(原文无此字);「素祭」素祭,礼物;「礼」(原文无此字);「办理」做,制作;「馨香(原文双字)」安静,舒坦(首字);香味,香气(次字);「火祭」用火献的祭。 〔文意注解〕「那一只羊羔要在黄昏的时候献上」:『那一只』指每天黄昏所献的公绵羊(参39节)。 「照着早晨的素祭和奠祭的礼办理,作为献给耶和华馨香的火祭」:『素祭』指用细面调油的混和物,作为祭物献给神(参40节;利二章);『奠祭』指斟酒献给神;『馨香』指闻起来会觉得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的气味。『火祭』指经过火烧的一种献祭;在任何的献祭中,凡把全部或一部分供物烧在坛上的,都称为火祭。『馨香的火祭』表征使神心满意足,因而神人相安的献祭(参利一9注解)。 【出二十九42】「这要在耶和华面前、会幕门口,作你们世世代代常献的燔祭。我要在那里与你们相会,和你们说话。」 〔吕振中译〕「这要做你们世世代代不断的燔祭、献在永恒主面前、会棚的出入处、因为在那里我要和你们相会、在那里我要对你们说话。」 〔原文字义〕「面前」面;「门口」门口,入口;「世世代代」世代,时代,时期;「常」连续性,永远;「燔祭」燔祭,升高;「相会」聚会,会面。 〔文意注解〕「这要在耶和华面前、会幕门口,作你们世世代代常献的燔祭」:『这』指38~41节所记述祭司每天晨昏当献的祭;『在耶和华面前、会幕门口』指祭坛;『燔祭』指整个祭物须在祭坛上经过火烧,使香气上升,全部献给神,表征基督完整无保留的献给神(参利一3注解)。 「我要在那里与你们相会,和你们说话」:这是广义的说法,指神在会幕中与人相会,向人说话(参利一1);而更正确、狭义的说法,神乃是在会幕中的至圣所之内,法柜上的施恩座上二基路伯中间与人相会,向人说话(参二十五22)。 〔灵意注解〕「会幕门口…与你们相会,和你们说话」:得神同在和话语。 【出二十九43】「我要在那里与以色列人相会,会幕就要因我的荣耀成为圣。」 〔吕振中译〕「在那里我要和以色列人相会,那里就会因我的荣耀而成为圣的。」 〔原文字义〕「相会」聚会,会面;「荣耀」荣耀,富足,尊荣;「成为圣」使成圣,分别。 〔文意注解〕「我要在那里与以色列人相会」:『那里』指会幕,是尚未建造圣殿以前,神临在并居住的地方。 「会幕就要因我的荣耀成为圣」:『我的荣耀』指神的临在和显现(参四十34~35);『成为圣』指凡是人或物分别出来归给神、蒙神悦纳的,就成为圣了。 〔灵意注解〕「会幕就要因我的荣耀成为圣」:荣耀就是神的显现。 【出二十九44】「我要使会幕和坛成圣,也要使亚伦和他的儿子成圣,给我供祭司的职分。」 〔吕振中译〕「我要把会棚和祭坛分别为圣,也要把亚伦和他的儿子们分别为圣、作祭司来事奉我。」 〔原文字义〕「成圣」使成圣,分别;「供祭司的职分」成为祭司。 〔文意注解〕「我要使会幕和坛成圣」:『会幕』因神的临在而成为圣(参43节);『坛』指祭坛,因洁净之礼而成为圣(参37节),但仍是神使之成圣的。 「也要使亚伦和他的儿子成圣,给我供祭司的职分」:指大祭司和祭司们完成承接圣职之礼(参10~25节),蒙神悦纳而成圣,才能开始供祭司的职分。 【出二十九45】「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间,作他们的神。」 〔吕振中译〕「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间,做他们的神;」 〔原文字义〕「住在」定居,居住,安置;「中间」中间,当中;「神(原文复数)」独一的真神,(三而一的)神,统治者。 〔文意注解〕「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间,作他们的神」:意指神要借着在会幕中与人相会,向人说话(参42~43节)而显明祂是住在以色列人中间,作他们的神。 【出二十九46】「他们必知道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是将他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为要住在他们中间。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 〔吕振中译〕「他们就知道我永恒主乃是他们的神,是那将他们从埃及地领出来、好住在他们中间的:我、永恒主他们的神。」 〔原文字义〕「知道」认识,体认;「耶和华」自有永有的,我是那我是的;「神(原文复数)」独一的真神,(三而一的)神,统治者;「领出来」出来,前往,带出。 〔文意注解〕「他们必知道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是将他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本句的含意是表明当初神将以色列人从埃及地带领出来的目的,是要让他们知道这一位大有能力的神,乃是耶和华以色列人的神。 「为要住在他们中间」:意指神将以色列人领出埃及地,是为着要住在他们中间,实现神人同住(参启二十一3)。 「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在此重复强调这一句话,表明祭司、祭坛和会幕的成圣(参1~44节),是为着让神与属祂的人相安无事,好作他们的神。 〔灵意注解〕「他们必知道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46节):经历上的认识。 叁、灵训要义 【祭司供职条例】 一、祭司承接圣职的条例(1~9节): 1.「使亚伦和他儿子成圣,给我供祭司的职分」(1节):事奉神,不在乎人的定意,乃在乎神的拣选与呼召(罗九11,16)。 2.「取一只公牛犊,两只无残疾的公绵羊」(1节):须是蒙救赎并蒙神悦纳(罗十二1)。 3.「无酵饼和调油的无酵饼,与抹油的无酵薄饼」(2节):须蒙圣灵分别为圣(调油与抹油),远离罪恶(无酵),感觉敏锐(薄饼)。 4.「饼要装在一个筐子里,连筐子带来」(3节):须有坚固的身心(筐子)。 5.「到会幕门口来,用水洗身」(4节):须有清洁的良心和行为(洗身)。 6.「穿上内袍和以弗得的外袍,并以弗得」(5节):须披戴基督(内袍和外袍)。 7.「带上胸牌,束上以弗得巧工织的带子」(5节):须在神面前挂心众圣徒(胸牌)并且坚定不移(带子)。 8.「把冠冕戴在他头上,将圣冠加在冠冕上」(6节):须凡事归荣耀给主(冠冕和圣冠)。 9.「把膏油倒在他头上」(7节):须寻求圣灵(膏油)的浇灌(倒油)。 10.「要叫他的儿子来,给他们穿上内袍」(8节):须顾到事奉工作的传承(儿子)。 11.「束上腰带,包上裹头巾」(9节):须约束行动(腰带)和思想(裹头巾)。 12.「将亚伦和他儿子分别为圣」(9节):须充满双手(分别为圣),单单服事神。 二、祭司献祭的条例(10~30节): 1.献赎罪祭(10~14节): (1)「要按手在公牛的头上」(10节):表示与祭牲联合(按手),在基督里得蒙救赎。 (2)「在会幕门口,宰这公牛」(11节):承认基督赎罪的死(宰)。 (3)「取…血,用指头抹在坛的四角上」(12节):取用基督流血的功效(抹血)。 (4)「把血都倒在坛脚那里」(12节):基督宝血成了救恩的根基(坛脚)。 (5)「把一切…脂油都烧在坛上」(13节):将最好的奉献给神(烧脂油)。 (6)「皮、肉、粪,都要用火烧在营外」(14节):从此为神而活。 2.献燔祭(15~18节): (1)「按手在这羊的头上」(15节):联合于主,在基督里得蒙悦纳。 (2)「全羊烧在坛上,是给耶和华献的燔祭」(16~18节):宰、洒血、切块、洗净、全烧,基督的一切全然奉献给神。 (3)「是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18节):到处显扬基督馨香之气(林后二14~15)。 3.献摇祭(19~25节): (1)「血抹在…右耳垂上,又抹在他们右手的大拇指上和右脚的大拇指上」(20节):耳朵听话(右耳垂)、双手行事(右手的大拇指)、双脚行路(右脚的大拇指)蒙基督宝血(抹血)分别为圣。 (2)「取点膏油和坛上的血,弹在…衣服上」(21节):为人生活(衣服)有圣灵涂抹(膏油)的和基督宝血(坛上的血)的分别为圣。 (3)「脂油并右腿(原文右肩)」(22节):基督的内在本质美好(脂油)并满有大能(右腿)。 (4)「一个(无酵)饼,一个调油的饼和一个薄饼」(23节):基督的外表行为无瑕疵(无酵饼)、满有圣灵的同在(调油的饼)并且柔细(薄饼)。 (5)「放在…手上」(24节):双手充满基督内在和外表的丰富。 (6)「作为摇祭,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24~25节):向神奉献(摇一摇)所得基督复活的生命(摇祭)。 三、祭司所当得的分(26~34节): 1.「公羊的胸」(26节):对神和对人的爱(胸)。 2.「举祭的腿」(27~28节):奔走天路的能力(腿)。 3.「圣衣」(29~30节):分别为圣的行动(衣)。 4.「羊的肉和筐内的饼」(31~32节):丰富的生命供应,包括动物(肉)和植物(饼)。 5.「外人不可吃…不可留到早晨…用火烧了」(33~34节):因为是圣物。 四、成圣的手续和福分(35~46节): 1.成圣的手续(35~41节): (1)「行承接圣职的礼七天」(35节):七天表征完全。 (2)「献…赎罪祭…洁净坛」(36节):祭牲的血表征基督的宝血。 (3)「洁净坛七天,使坛成圣,坛就成为至圣」(37节):连续七天使坛成圣。 (4)「每天…早晨…献一只羊羔…黄昏…献另一只」(38~39节):每天早晚各献一只。 (5)要和「羊羔同献…素祭和奠祭」(40~41节):赎罪祭加上素祭和奠祭。 2.成圣的福分(42~46节): (1)「会幕门口…与你们相会,和你们说话」(42节):得神同在和话语。 (2)「会幕就要因我的荣耀成为圣」(43~44节):荣耀就是神的显现。 (3)「我要使…坛成圣,也要使亚伦和他的儿子成圣」(44节):祭坛和祭司一同成圣。 (4)「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间,作他们的神」(45节):以马内利。 (5)「他们必知道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46节):经历上的认识。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出埃及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出埃及记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