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出埃及记第二十三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颁布典章()

   一、有关民事案件的律例(1~9)

   二、有关安息年的律例(10~13)

   三、有关节期的律例(14~19)

 

【带领以色列民进迦南的约定】

   一、须听从神所差遣的使者(20~23)

   二、不可跪拜迦南人的偶像假神(24)

   三、单单事奉耶和华神,就必得神赐福(25~31)

   四、不可与迦南人并他们的神立约,也不可事奉他们的神(32~33)

 

贰、逐节详解

 

【出二十三1「“不可随伙布散谣言;不可与恶人连手妄作见证。」

  〔吕振中译〕『不可散布虚谎的传闻,也不可跟恶人连手去作强暖暴事的见证。

  〔原文字义〕随伙」(原文无此字);「布散」承担,背负;「谣言(原文双字)」空虚,虚妄(首字);报告,简讯(次字);「连手(原文双字)」放置(首字);人手(次字);「妄作(原文双字)」邪恶的,犯法的(首字);暴力,错误,不公义(次字)

  〔文意注解〕「不可随伙布散谣言」『随伙』原文虽无此字,但因谣言必定牵连两人以上参与其事,才能传播开来,故有此意;『谣言』指不实的传言,在人群中产生毁谤、中伤的作用,使他人的名誉受损,藉以达到左右舆论或影响裁判的目的。

         「不可与恶人连手妄作见证」『恶人』指邪恶、不公正、加害别人的一方;『妄作见证』原文含有强横不顾真理的见证之意。全句意指在实际进入审判的阶段,不顾公正,而偏袒错误的一方,或者本人不在场而假冒在场,或者在场而弯曲事实,以见证人的身分作虚伪的证供,以影响裁判,致使善良的一方含冤。

  〔话中之光〕()际此末世,许多『假新闻』被大公司行号传播报导,我们基督徒若欲不随伙布散不实的消息,便须慎思明辨,并且切莫轻易传话

         ()不可人云亦云的随伙乱讲是非,或与恶人勾结作假见证。大多数人的意见,并不代表就是真理,乃要自己深入研究讼案,免得屈枉人

         ()闲言闲语、毁谤中伤、作假见证,既破坏家庭,妨碍合作,还会搅乱公平的制度;说长道短,会制造纷争。即使谎言不是由你发出,但如果你把它告诉别人,你就难辞其咎。所以不要传播谣言,让它就止于你处,不再流传(参箴二十六20)

         ()制造谣言的人犹如大盗,而听信谣言的人则常被人们认为像小偷一样坏。── 切斯特菲尔德

         ()对于传于耳中的信息,我们必须进行认真分辨:有选择地听,有选择地信,有选择地传。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陷入「随伙布散谣言」的罪中。荀子云:「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出二十三2「不可随众行恶;不可在争讼的事上随众偏行,作见证屈枉正直;」

  〔吕振中译〕不可随众行坏事;不可在争讼的事上随众偏行,作证屈枉正直;

  〔原文字义〕随」在之后;「众」许多,很多;「行恶」坏的,恶的;「争讼的事(原文双字)」作证,回应(首字);争端,争讼(次字);「偏行」折弯,倾斜;「屈枉正直」(原文与「偏行」同字)

  〔文意注解〕「不可随众行恶」意指明知错误,却因群众的压力,或因自己的私心,而随流逐波,参与其事。

         「不可在争讼的事上随众偏行」『争讼的事』指双方各执一词,诉诸法庭,求能获得公正的判案;『随众偏行』指受别人的影响,而偏袒错误的一方。

         「作见证屈枉正直」『屈枉』表示作不实的见证,致使他人受损;『正直』指良善、公正的一方。

  〔话中之光〕()「随众」的原文可译成「大多数」。大多数的赞成,议案便得以表决通过。但「大多数」并不一定是「正确途径」或就代表了「真理」。

         ()真理不在于数目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根据神的公义。所以为了神公义的真理,有时我们要甘心忍受作孤独的少数人(参太七13~14)

         ()众人所行的事似乎未必是恶,我们若怕人过于怕神(徒四19~20),或贪人的荣耀过于爱神的荣耀(约五44;十二43),就难以敌众。

         ()群众的意见,并不一定都是准确的。要记得!众人的声音,并不就是神的声音。群众常常是盲目的。历史上所有准备的行动,常常起始于少数孤单的人,他们确定的听见了神的声音,因而孤单的为祂站住。

         ()与神站在一边的,即或是个人,也是多数。── Lloyd Garrison

 

【出二十三3「也不可在争讼的事上偏护穷人。」

  〔吕振中译〕也不可在争讼的事上偏护贫寒人。

  〔原文字义〕争讼的事」争端,争讼;「偏护」偏袒,尊崇。

  〔文意注解〕「也不可在争讼的事上偏护穷人」『偏护』指不顾事实,只顾对方是谁;『穷人』有二意:(1)指贫穷的人,较能赢取人的同情心;(2)指有势力的人,较能屈服人心。

  〔话中之光〕()今天在西方的社会上,似乎贫穷人比一般受薪阶级更有影响力,不劳而获的福利,有时竟胜过勤劳自食其力的人们,这是违反圣经原则的现象。

         ()争讼讲求的是公平、公义,所以不要只存怜悯心肠,而在争讼的事上偏袒穷人。不能由于对贫穷的恶人的同情心而歪曲了正义。

         ()对于贫富一视同仁,才算是不偏不倚。无论给穷人或富人特权,都有违公正,所以不要因群众的压力,影响你对某人的判断。我们要按照人人平等的原则行事,并公正地作出判断。

         ()贫穷不是公义的证据,财富与地位也不是。

 

【出二十三4「“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失迷了路,总要牵回来交给他。」

  〔吕振中译〕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走迷了路,你总要牵回来给他。

  〔原文字义〕失迷」犯错误,入歧途,漫游;「牵回」返回,转回。

  〔文意注解〕「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失迷了路,总要牵回来交给他」『仇敌』在此有二意:(1)争讼的对方;(2)对自己不友善的熟人。全句意指无论对方的态度如何,总要为对方着想,秉持「施比受更为有福」(徒二十35)的原则,抓住机会善待对方。

  〔话中之光〕()与神立约而维护正义的人,甚至会维护仇人的权益。见仇敌的牲畜失迷,会把牠牵回交给失主;看到仇敌的驴为重驮所压,必会帮他一同抬开重驮(5)

         ()我们对待那些敌视我们者的态度必须和一般邻舍相同才算公正;我们更加不得拿无助的牲口「出气」。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颇能代表华人人生哲学的成语。但美国人的生活态度,却是「莫仅各扫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

 

【出二十三5「若看见恨你人的驴压卧在重驮之下,不可走开,务要和驴主一同抬开重驮。」

  〔吕振中译〕若看见恨你的人的驴伏在重驮之下,你休要放弃它;总要和驴主一同帮助它。

  〔原文字义〕压卧」摊开四肢卧着;「重驮」重担,重任;「走开」中止;「一同抬开(原文双同字)」放开,释放,使离去。

  〔文意注解〕「若看见恨你人的驴压卧在重驮之下」『恨你人』与4节的『仇敌』同义;『压卧』意指站不起来;『重驮』意指负载过重。

         「不可走开,务要和驴主一同抬开重驮」意指遇见需要你伸出援手的时候,不可失去帮助别人的机会,不论对方(驴主)是谁(是友善的人或是怀恨的人)。『一同抬开重驮』既帮助人,也帮助驴子。

  〔话中之光〕()维护正义的人,要有神的心肠: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不单爱你所爱的,也爱你的仇敌。

       ()有话说:「恶憎及笠,爱屋及乌」;意思是说,人爱恶的情感,总是跟有关的主体连在一起。这种情感的转移,实在全没有道理。神的教导,刚好相反。对那陷在困苦中无辜的牲畜,总要爱护。

         ()神的慈爱宝贵,「人民、牲畜祂都救护」。人犯罪的结果,也连带使「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但到神的救赎计划完全实现,神儿女身体得赎,得享「自由的荣耀」的时候,受造之物就同得免于败坏的辖制(罗八18~23)

         ()有话说:「即或不能爱基督里的弟兄,也当爱弟兄里的基督」。如果能真正的爱基督了,很少会有不能爱弟兄的理由。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罗十三8)

 

【出二十三6「“不可在穷人争讼的事上屈枉正直。」

  〔吕振中译〕不可在你的穷人的争讼上屈枉正直。

  〔原文字义〕争讼的事」争端,争讼;「屈枉」折弯,倾斜;「正直」正义,公义。

  〔文意注解〕「不可在穷人争讼的事上屈枉正直」『穷人争讼的事』指争讼的一方是穷人;『屈枉正直』意指使正直的一方含冤受屈。本节与2~3节意思相近,但那里所强调的是『作见证』,而本节所强调的是『秉公判断』。我们绝对不可因人设事,总要是非分明,秉公处理。

  〔话中之光〕()证人和审判官不仅要体察民意,更重要的是要畏惧看不见的神(参申一17;太十28)

         ()陪审员很容易怜贫;审判官却容易看富贵人的情面和「钱面」,而屈枉正直。

 

【出二十三7「当远离虚假的事。不可杀无辜和有义的人,因我必不以恶人为义。」

  〔吕振中译〕要远离虚假的事;不可杀无辜和正义的人,因为我必不以恶人为无罪(原文义)。

  〔原文字义〕远离」远,有距离;「虚假的事(原文双同字)」虚假,欺骗;「无辜」无辜,干净的;「有义的」公正的,公义的;「恶人」邪恶的,犯法的;「义」公义,正直。

  〔文意注解〕「当远离虚假的事」『虚假的事』原文又作『虚谎的话』;全句意指当你在作审判的时候,要能分辨出虚伪的见证,以免作出错误的判决。

         「不可杀无辜和有义的人,因我必不以恶人为义」意指千万不可因为错误的判决,以致无辜和公正的人被杀害,因为神必追讨责任。

         本节的含意如下:(1)千万不可采纳虚假的见证;(2)在难以分辨是非曲直的情况下,要小心量刑,免得错杀无辜;(3)绝对不可以错为对,也不可以对为错。

  〔话中之光〕()要体现一个社会的正义与否,最重要的是司法部门应该体现神的公义,进行公正的审判,绝不能允许根据权力和各方面的压力而审判。

         ()审判官应该明确区分善与恶,如果判断社会正义与否的审判官也陷入虚伪当中,社会将会灭亡。

         ()这里的意思是说,就是杀犯人,也要小心,若有疑惑,宁可让神罚他,因为神必不以恶人为义,若杀无辜和有义的人,自己就成了恶人。

 

【出二十三8「不可受贿赂;因为贿赂能叫明眼人变瞎了,又能颠倒义人的话。」

  〔吕振中译〕不可受贿赂,因为贿赂能使明眼人变瞎,又能颠倒义人的案件。

  〔原文字义〕明眼人」看得见,视力好的;「变瞎」蒙蔽,使瞎眼;「颠倒」扭曲,颠覆。

  〔文意注解〕「不可受贿赂」意指在审理案件时,绝对不可接受任何一方的好处。

         「因为贿赂能叫明眼人变瞎了」意指任何不正当的金钱授受,一定会蒙蔽人的心眼,叫人无法分辨是非曲直。

         「又能颠倒义人的话」本句有二意:(1)使公义的审判官作出不公正的判决;(2)使公义之人的见证,变成虚假的见证。

  〔话中之光〕()贿赂是以情托为前提,而情几乎与不正当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所以圣经中绝对禁止贿赂事件,并定为有罪(撒八3;箴十七23;赛一23;五23;弥三11)

 

【出二十三9「“不可欺压寄居的;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作过寄居的,知道寄居的心。”」

  〔吕振中译〕不可压迫寄居的,因为你们在埃及地做过寄居的,你们知道寄居者的心理。

  〔原文字义〕欺压」挤,压迫;「寄居的」旅居者;「知道」认识。

  〔文意注解〕「不可欺压寄居的」『寄居的』指侨居本地的外国人;由于寄居的基本上是少数民族,再加上言语、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容易被本地人歧视和欺负,但神不容许祂的子民像世人一样,欺负压迫寄居的。

         「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作过寄居的,知道寄居的心」意指应当设身处地,想到自己也曾经在埃及地作过寄居的人,受过同样的痛苦,所以不可倒过来将痛苦加在别人身上(参二十二21)

         备注:本节和二十二21的内容大致相同,惟二十二21是对一般以色列人说的,而本节则是对审判官说的。

  〔话中之光〕()关爱外侨不仅是人道主义而已,而是在相同处境下深切经历神拯救的恩典,所产生同病相怜的精神。

         ()寄居的和没有家庭势力和没有保护的人,在法律面前不应吃亏。今天的传播媒界不断提醒我们,在法律面前的冒牌平等,可能因为我们的社会存在『道德下沉』的问题。在大多数的革命之后的矫枉过正中,通常被拒绝公义的人搞得过分辛酸。

 

【出二十三10「“六年你要耕种田地,收藏土产,」

  〔吕振中译〕六年你要种地,收集它的出产;

  〔原文字义〕耕种」播种,撒种;「收藏」聚集,收集;「土产」产物,产品。

  〔文意注解〕「六年你要耕种田地,收藏土产」意指每七年中的头六年,家家户户应当殷勤耕种田地,收割并收藏五榖,确保丰足的食粮。

 

【出二十三11「只是第七年要叫地歇息,不耕不种,使你民中的穷人有吃的;他们所剩下的,野兽可以吃。你的葡萄园和橄榄园也要照样办理。」

  〔吕振中译〕第七年你却要让地歇息,放它自生,好使你民间的穷人有吃的;他们余剩的、田野的走兽可以吃。你的葡萄园橄榄园、你也要这样办理。

  〔原文字义〕歇息」让其掉下,使落下;「不耕不种」离开,松开;「剩下」剩余,残余;「办理」做,制作,完成。

  〔文意注解〕「只是第七年要叫地歇息,不耕不种」但第七年是安息年(参利二十五5~7),在安息年中,不耕不种;神设立安息年的用意至少有七样,本节提供了头三样:(1)叫地歇息(参利二十六34)(2)使民中的穷人有吃的(参利二十五6)(3)所剩下的可以给野兽吃,使田间的野兽与人和好(参伯五23)(4)叫人歇息,使神的子民多有机会敬拜神并学习神的律法(参申三十一10~13)(5)叫人经历神特别的眷顾(参利二十五21~22)(6)并叫人知道全地都是属于神的(参利二十五19~20)(7)藉此试验以色列人的信心(参利二十六27~2834~35)

         「使你民中的穷人有吃的」第七年休耕的好处竟也惠及穷人,可见怜悯人的神真是顾念穷人。

         「他们所剩下的,野兽可以吃」甚至连田间的野兽也有机会享受安息年的好处。

         「你的葡萄园和橄榄园也要照样办理」意指果园也和农地一样,要守安息年。

  〔话中之光〕()休耕和守安息日同样是以色列实践信心,倚靠神供应所需的表现。

         ()神对安息年的安排,神有意让祂的子民学习在安息年里,一面是让人学习安息,一面是让人在安息里学习信心。也就是说,在信心里享用安息。

 

【出二十三12「“六日你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使牛、驴可以歇息,并使你婢女的儿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舒畅。」

  〔吕振中译〕六日要作你的工;第七日要休息,好使你的牛和驴得以歇息,你使女的儿子和寄居的也得以舒畅舒畅。

  〔原文字义〕安息」中止,休息;「歇息」休息,安静;「舒畅」振作,恢复活力。

  〔文意注解〕「六日你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意指每周的头六日要作工,第七日是安息日,歇息不可作工。

         「使牛、驴可以歇息,并使你婢女的儿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舒畅」使牲口有机会休息,而最劳苦的人们也能够身心都舒畅。

  〔话中之光〕()通过对这些最受苦的牲畜和人强调休息,体现安息日制度的目的便是「平安地休息」。

         ()基督徒今日不再「守」安息日,乃是「享受」主日。 在主日放下一切属世的工作或日常的工作,专心学习如何事主。

 

【出二十三13「“凡我对你们说的话,你们要谨守。别神的名,你不可提,也不可从你口中传说。”」

  〔吕振中译〕凡我对你们说的、你们都要谨守;别的神的名你不可提;也不可从你口中说给人听。

  〔原文字义〕谨守」保守,看守,遵守;「提」记得,回想;「传说」被听见,宣告。

  〔文意注解〕「凡我对你们说的话,你们要谨守」神所说的话,广义的指二十章至二十三12的十诫和各种律例;狭义的指本章1~12的律例。

         「别神的名,你不可提,也不可从你口中传说」事实上,别处圣经常提到偶像假神的名字如:巴力、亚斯他录、亚舍拉等(参士二13;三7),故本句的意思应当是指:(1)不可如同提到真神的名那样的心情,将假神和真神相提并论;(2)不可传讲假神的任何作为和神奇现象,以免为牠们作宣传。

 

【出二十三14「“一年三次,你要向我守节。」

  〔吕振中译〕一年三次、你要过节来拜我。

  〔原文字义〕守节」守节期,朝圣。

  〔文意注解〕「一年三次,你要向我守节」『三次』指15~16节所说的除酵节、收割节和收藏节;『守节』指放下手中的工作,上耶路撒冷庆祝节期,根据圣经,庆祝的方式有下列几样:(1)守安息日;(2)献祭;(3)欢喜快乐,纪念、感谢神恩(参诗一百十八24;罗十二15;帖前五16)(4)感恩之余,乐意施舍(参申十六14;尼八10;斯九22)

  〔话中之光〕()制定节期的目的在于通过遵守节期来教训人们,不仅过去被神救赎,而且至今仍是由于神而活着,以后还要与神同活。

         ()三次的守节都是在收割的时刻。在这样的时候来过节,乃是一个信心的操练,也是一个人拣选神的试验。收割的事要紧呢还是守节要紧呢

 

【出二十三15「你要守除酵节,照我所吩咐你的,在亚笔月内所定的日期,吃无酵饼七天。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因为你是这月出了埃及。」

  〔吕振中译〕除酵之节你务要守,要照我所吩咐你的,吃无酵饼七天,要在亚笔月内的制定节期吃;因为你是在这个月出埃及的。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

  〔原文字义〕除酵」没放酵;「亚笔」谷穗形成(初熟);「空手」徒劳地,空无一物;「朝见」看见,面对。

  〔文意注解〕「你要守除酵节,照我所吩咐你的」又称无酵节,包括头一天的逾越节。

         「在亚笔月内所定的日期,吃无酵饼七天」『亚笔月』指犹太历正月;『七天』从十四日晚上至二十一日晚上(参十二18),相当于阳历三、四月间,共有七天,须严守无酵。

         「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因为你是这月出了埃及」意指要携带感谢神恩的礼物(供物),因为神在这个月份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

  〔灵意注解〕「除酵节」表征基督徒蒙主救恩之后,要过圣洁的生活。

 

【出二十三16「又要守收割节,所收的是你田间所种、劳碌得来初熟之物。并在年底收藏,要守收藏节。」

  〔吕振中译〕你要守收割之节,献你劳作的初熟物,就是你在田地里所播种的。你要守收集之节,就是在快要出年、你从田地里收集你的农作物的时候。

  〔原文字义〕收割」庄稼,收获;「种」播种,撒种;「劳碌」工作,行为;「初熟之物」初熟的果子;「收藏(首字)」聚集,收集;「收藏(次字)」收集,收成。

  〔文意注解〕「又要守收割节」又称七七节(参三十四22;民二十八26;申十六9)或五旬节,离无酵节刚好第五十天,大约在阳历五、六月间。

         「所收的是你田间所种、劳碌得来初熟之物」意指是开始收割田间小麦的时候,要将劳碌所得的初熟之物,献上给神。

         「并在年底收藏,要守收藏节」又称住棚节(参申十六13~15),是犹太人最大的节期,大约在阳历九、十月间。

  〔灵意注解〕「收割节」表征基督是信徒生命的供应,使我们的属灵生命成长,达到成熟的地步;「收藏节」表征成熟的基督徒是神所宝爱,将来会被神收藏在神的国度里;又预表千年国度的安息与快乐

  〔话中之光〕()七七节即现在的五旬节,目的是提醒我们要做一个感恩的人。在这节日中,以色列人会将初熟的果子献上。没有行动的感恩不是感恩。有人说:“Thanksgiving: to be truly thanksgiving, first thanks, then giving!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诗二十三1)。这是一个生命的见证。既然神是作了我们的供应,我们便没有理由把神放在我们手里的东西看作是我们自己的。

 

【出二十三17「一切的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

  〔吕振中译〕一年三次、你所有的男丁都要朝见主永恒主。

  〔原文字义〕男丁」男人;「朝见」看见,面对。

  〔文意注解〕「一切的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男丁』意指二十岁以上、身体健全的成年男人(参民一2);全句意指以色列人中所有的男丁,在每年的三大节期,都要携带礼物,上耶路撒冷献祭朝见神。

 

【出二十三18「“不可将我祭牲的血和有酵的饼一同献上;也不可将我节上祭牲的脂油留到早晨。」

  〔吕振中译〕你不可将我的祭牲的血跟有酵的饼一同祭献;也不可留我的节期上祭牲的脂肪过夜到早晨。

  〔原文字义〕祭牲」祭物;「有酵的饼」发酵之物;「节上祭牲」筵席,节期的祭牲。

  〔文意注解〕「不可将我祭牲的血和有酵的饼一同献上」『祭牲的血』是为着赎罪(参三十10);『酵』在圣经里表征罪和邪恶的教训(参林前五8;太十六12)。因此之故,两种彼此性质相反的东西,不可一同献上。

         「也不可将我节上祭牲的脂油留到早晨」『祭牲的脂油』代表祭物中上好的部分,是属于神的,要在祭坛上焚烧(参利三16),所以不可留到早晨。

  〔话中之光〕()没有任何的罪是主的宝血不能洁净的,只要人到神面前去献上这个祭,神儿子的血都能洁净人一切的罪。所以,那些血就不能与有酵的饼一同献上。因为有血的地方就没有罪,有罪的地方就没有血。

     ()在赦罪的恩典里是看不见罪的。这就是弹在施恩座上的血所显明的果效。以色列人所有的亏欠,都因着施恩座上的那些血,神就看他们都是可悦纳的。

     ()主耶稣为我们流血舍命,祂也给了我们生命,要我们成为新造的人,过一个新的生活,我们不但消极的求主耶稣背负我们的罪,更积极的要主耶稣除去我们犯罪的行为,过一种圣洁的生活。

         ()「不可将祭牲的脂油留到早晨」,意思是说神喜欢新的,那我们的生活就要更新。今天许多基督徒,为什么不能活出更新的生命出来?因为他的生命陈旧,没有连结在耶稣基督里面,没有时常祷告、读经、聚会与神交通。

 

【出二十三19「“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

  〔吕振中译〕要把你地里上好的初熟物送到永恒主你的神的殿。『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子去煮山羊羔。

  〔原文字义〕首先」首先,起初;「初熟之物」初熟的果子;「煮」煮沸,翻腾;「山羊羔」小山羊。

  〔文意注解〕「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初熟之物』和家庭里的长子,以及头生的牲畜一样,原都是属于神的;『耶和华你神的殿』此时尚未有圣殿,故指神居住的所在,即会幕中的圣所、至圣所。

         「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有二意:(1)以母奶煮其子,有残忍之嫌;(2)此乃迦南人异教徒祭祀习俗,为真神所不喜。

  〔话中之光〕()我们的生活要蒙神喜悦,就要有奉献的生活。祂喜悦初熟的果实,我们为了感恩主赐给我们生命,主照顾我们、养活我们,我们的奉献是理所当然的。

         ()山羊羔母的奶」表征生命的供应;「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表示不可以浪费生命的供应,死亡与生命的供应不能并存。

     ()神的话乃是生命的灵奶(彼前二2;林前三2);我们应该用神的话去喂养小羊,而不是用神的话去对付、杀死神羊群中任何小羊。

 

【出二十三20「“看哪,我差遣使者在你前面,在路上保护你,领你到我所预备的地方去。」

  〔吕振中译〕看哪,我差遣一个使者在你前面,在路上保护你,领你到我所豫备的地方去。

  〔原文字义〕差遣」打发,送走;「使者」使者,天使;「保护」保守,看守,遵守;「领」带进来,被引进;「预备」准备,安排,安顿。

  〔文意注解〕「看哪,我差遣使者在你前面」『看哪』表示下面所列的应许和劝勉相当紧要,应予注意;『使者』应当不是指一般的天使,而是指神所特别差遣、负有特殊任务的『立约的使者』(参玛三1),表征那将要来的基督,故实际上可视为神自己。

         「在路上保护你,领你到我所预备的地方去」意指在旷野的路上保护以色列人,又带领他们进迦南美地;神不仅以大能拯救祂的子民出埃及(象征世界),并且在奔走的天路上以大能保护他们,直到带领他们完满进入属灵、属天的领域。

  〔灵意注解〕「初熟之物」表征基督是初熟的果子,也表征基督的复活(林前十五23)

  〔话中之光〕()信徒应当殷勤追求灵命的长进,达到成熟的地步,好将那住在信徒里面的基督,献给神作为初熟的果子。

 

【出二十三21「祂是奉我名来的;你们要在祂面前谨慎,听从祂的话,不可惹(或作:违背)祂,因为祂必不赦免你们的过犯。」

  〔吕振中译〕你们在他面前要谨慎,听从他的话,不可悖逆他;他必不赦免你们的过犯;因为他是奉我的名的。

  〔原文字义〕谨慎」保守,看守,遵守;「听从」听从,听到;「惹」使悲苦,使发怒;「赦免」赦免,承担,背负;「过犯」罪过。

  〔文意注解〕「祂是奉我名来的;你们要在祂面前谨慎,听从祂的话」『奉我名』意指在神的名里,而神的名即指神的实际,故祂就是神自己;『在祂面前谨慎』意指不可轻慢祂;『听从祂的话』意指敬重并顺从祂口中所出的一切话。

         「不可惹祂,因为祂必不赦免你们的过犯」『不可惹祂』意指不可悖逆祂;『必不赦免』意指必要惩罚;『你们的过犯』重在指不顺从祂的罪。

 

【出二十三22「“你若实在听从祂的话,照着我一切所说的去行,我就向你的仇敌作仇敌,向你的敌人作敌人。」

  〔吕振中译〕但你若真地听从他的话,遵行我一切所说的,我就要做你仇敌的仇敌,做扰害你者的敌人。

  〔原文字义〕实在听从(原文双同字)」听从,听到;「话」声音;「仇敌」仇敌;「作仇敌」敌对,有敌意;「敌人」对头,包围;「作敌人」显示敌意,使恼火。

  〔文意注解〕「你若实在听从祂的话,照着我一切所说的去行」这里前后两句是平行同义子句;(1)『祂的话』就是『我一切所说的』;(2)『实在听从』就是『照着去行』。故此,这里的意思是指,神的子民应当绝对顺从这位使者的一切话。

         「我就向你的仇敌作仇敌,向你的敌人作敌人」『仇敌(enemy)』和『敌人(adversary)』两者意思相近,指含有敌意、作对头、相抗争、进而彼此攻打的人,因此,也是平行同义子句;意指神的子民若作到了听从使者之话的要求,凡是他们的仇敌和敌人,就成了神的仇敌和敌人,神不仅会保护他们,还会打击他们的仇敌和敌人。

  〔话中之光〕()信心和顺服是蒙神祝福的条件,因为惟有顺服才能表达和神的新关系。

         ()向你的仇敌作仇敌」,应验了创世记十二章3节对亚伯拉罕的应许:「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其实换句话说,不是神要作我们仇敌的仇敌,而是我们要作神敌人的敌人。

         ()你有仇敌吗?他们必因真理恨恶你,因为黑暗必与光明作对。你若向善,有谁可加害你呢?你若为义受逼迫,应当欢喜快乐,不必惊怕。也不必憎恨与报复。

         ()我们与神和好,就会有新的仇敌。恨神的,必也恨我们。憎恨主人的,也必敌对他的仆人。但是我们与神是合一的,祂的仇敌就是我们的,我们的仇敌,他必对付。祂必不容我们落在他们的手中,祂必给予我们维护与拯救。── 迈尔

 

【出二十三23「“我的使者要在你前面行,领你到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迦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那里去,我必将他们剪除。」

  〔吕振中译〕我的使者必在你前面走,领你到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迦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那里去;我必将他们抹掉。

  〔原文字义〕亚摩利」山居者,善说者,公开;「赫」恐惧;「比利洗」乡人,田舍的,村庄的;「迦南」商人,热心的;「希未」村民;「耶布斯」打谷场,被践踏;「剪除」消除,抹去,隐藏。

  〔文意注解〕「我的使者要在你前面行」『在你前面行』含有除去路障、铺平道路的意思;本句意指神的使者要作神子民的开路先锋,一路引领他们。

         「领你到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迦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那里去」内中共有六个族,再加上革迦撒人(参申七1),统称迦南七族(参徒十三19),他们是迦南地的原住民。

         「我必将他们剪除」『剪除』意指歼灭净尽,但实际上后来以色列人并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因此,这里的意思是将他们『瓦解』,使他们不再拥有独立的主权。

 

【出二十三24「你不可跪拜他们的神,不可事奉牠,也不可效法他们的行为,却要把神像尽行拆毁,打碎他们的柱像。」

  〔吕振中译〕他们的神你不可敬拜,不可事奉,也不可按他们行为的样子行,却要把神像尽行翻毁,一概打碎他们的崇拜柱子。

  〔原文字义〕跪拜」下败,俯伏;「事奉」工作,服事;「效法」做,制作,完成;「尽行拆毁(原文双同字)」废除,破坏,推翻;「打碎(原文双同字)」打碎,折断。

  〔文意注解〕「你不可跪拜他们的神,不可事奉牠」意指不可信奉他们所拜的偶像假神,更不可敬拜那些假神。

         「也不可效法他们的行为」意指不可实行异教徒的习俗,仿效他们拜偶像假神的作法,例如与庙妓行淫、献儿女给摩洛等。

         「却要把神像尽行拆毁,打碎他们的柱像」意指拆除、粉碎各式各样的偶像,免得有人向它们膜拜。

  〔话中之光〕()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1)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太六24)(2)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世界(约壹二15~17)(3)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情欲(彼后一4;二20~21)(4)不能又侍奉神,有侍奉世上的荣耀(约五44;十二43)

         ()人很容易受生活习俗所感染,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神叫以色列人要小心选择日常接触的人,以免他们的信仰与生活导致百姓偏离神。

         ()我们活在价值观与人生观迥异的人群之中,神要我们在生活中彰显祂。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与世人的标准不同,矛盾在所难免。我们的生活,应先看重「顺服神」而不是「得世人称赞与喜悦」。

 

【出二十三25「你们要事奉耶和华你们的神,祂必赐福与你的粮与你的水,也必从你们中间除去疾病。」

  〔吕振中译〕你们要事奉永恒主你们的神,他就要赐福与你的粮食和你的水,也必叫疾病离开你们中间。

  〔原文字义〕赐福」祝福,屈膝;「除去(原文双同字)」转变方向,出发,挪去;「疾病」疾病,病痛。

  〔文意注解〕「你们要事奉耶和华你们的神」意指单单要敬拜、事奉独一的真神。

         「祂必赐福与你的粮与你的水」『赐福』指蒙神保守并且享受诸般的福气(25~30);『你的粮与你的水』即指饮食所需,生活无虞。

         「也必从你们中间除去疾病」『除去疾病』应不是指不再患病,而是指除去不必要的疾病,亦即减少患病。

  〔话中之光〕()敬畏神,遵守祂的诫命,凡事都有益处(太六33;提前四8;罗八28),人所患的疾病,有许多是因罪而起的,人若虔诚公义自守度日,就少生疾病。

 

【出二十三26「你境内必没有坠胎的,不生产的。我要使你满了你年日的数目。」

  〔吕振中译〕你境内必没有掉胎的和不能生育的;我必使你岁数满足。

  〔原文字义〕坠胎」流产,丧失;「,不生产」不孕,不能生育;「满」充满,满足。

  〔文意注解〕「你境内必没有坠胎的,不生产的」『坠胎』指流产;『不生产』指不能生育。本句也应不是指全然没有流产和不育,乃是说因着神的特别保护,这类意外的情形必会显著减少。

         「我要使你满了你年日的数目」意指长寿,各人活到所命定的寿数满足而死。

 

【出二十三27「凡你所到的地方,我要使那里的众民在你面前惊骇,扰乱,又要使你一切仇敌转背逃跑。」

  〔吕振中译〕我必施展我的威风做你的前驱;凡你所到的地方、我必使那里的众民都溃乱;使你一切的仇敌都转背而逃。

  〔原文字义〕惊骇」恐怖,害怕;「扰乱」吵闹,喧哗,使困惑;「转背」颈背,变节。

  〔文意注解〕「凡你所到的地方,我要使那里的众民在你面前惊骇,扰乱」意指以色列人所到之处,当地的原住民必会人心惶惶,惊慌失措。

         「又要使你一切仇敌转背逃跑」意指那些企图顽抗的敌军,必会士气瓦解,无心对抗,只好转身逃跑。

 

【出二十三28「我要打发黄蜂飞在你前面,把希未人、迦南人、赫人撵出去。」

  〔吕振中译〕我必打发大黄蜂在你前面,把希未人、迦南人、赫人、都从你们面前赶出去。

  〔原文字义〕打发」打发,送走;「黄蜂」大黄蜂;「希未」村民;「迦南」商人,热心的;「赫」恐惧;「撵出去」赶走,驱逐。

  〔文意注解〕「我要打发黄蜂飞在你前面」『黄蜂』在此表征超自然的灾祸,令人不胜其扰,亟思逃避,因此自动集体迁移到别地,或者在原地被消灭,这两种情形就是下一句『撵出去』的意思。

         「把希未人、迦南人、赫人撵出去」这里以三族人代表迦南七族,意指神会清空迦南地的原住民,让听从神话的以色列人能够轻松的占领迦南地。然而,事实是他们并没有完全听从神的话,所以这些应许也就没有成就。

 

【出二十三29「我不在一年之内将他们从你面前撵出去,恐怕地成为荒凉,野地的兽多起来害你。」

  〔吕振中译〕我不在一年之内就把他们从你面前赶出去,恐怕这地荒凉,野地的兽多起来来害你。

  〔原文字义〕撵出去」赶走,驱逐;「荒凉」荒凉,荒芜,荒野;「野地」野兽出没之地;「害」(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我不在一年之内将他们从你面前撵出去」意指并不一下子就将他们全部清除。

         「恐怕地成为荒凉,野地的兽多起来害你」意指整块迦南地若一下子变成空地,恐怕会造成野兽孳生繁衍,不利人类居住。

  〔话中之光〕()神解决问题不一定是实时的,延迟并非意味祂真的不采取行动。神未把以色列人的仇敌实时赶走,祂要以色列人继续与祂同心,坚持到底,最后成功必然会逐步来到。

 

【出二十三30「我要渐渐地将他们从你面前撵出去,等到你的人数加多,承受那地为业。」

  〔吕振中译〕我是要渐渐地把他们从你面前赶出去,等到你孳生繁衍、承受那地为产业之时为止。

  〔原文字义〕渐渐地(原文双同字)」少量,一点点;「撵出去」赶走,驱逐;「加多」结果子,结实累累;「承受」得到,取得产业。

  〔文意注解〕「我要渐渐地将他们从你面前撵出去」意指按照以色列人取代迦南七族的能力,局部地逐步赶出迦南七族,免得造成29节下半所描述的不良后果。

         「等到你的人数加多,承受那地为业」意指按照神原本应许给以色列人拥有的疆土(31节;民三十四1~12),当时他们的人口数目,尚不足占据全境,恐会荒废地业,故须等候人数增加,才能逐渐承受全境为业。

 

【出二十三31「我要定你的境界,从红海直到非利士海,又从旷野直到大河。我要将那地的居民交在你手中,你要将他们从你面前撵出去。」

  〔吕振中译〕我必定你的境界,从芦苇海直到非利士海,从旷野直到大河(即幼发拉底河)。我必将那地的居民交在你手中,使你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去。

  〔原文字义〕定」放置,设定;「境界」边界,界线;「红」芦苇,水生植物;「非利士」移居者;「大河」河流,溪流;「撵出去」赶走,驱逐。

  〔文意注解〕「我要定你的境界,从红海直到非利士海,又从旷野直到大河」意指神预定赐给以色列的国界,东自红海(或称芦海)亚卡巴湾,西至地中海沿岸;南从亚拉伯旷野,北达幼发拉底大河。

         「我要将那地的居民交在你手中」『那地』指迦南地,也可指本节所述疆域全地。

         「你要将他们从你面前撵出去」请参阅28~30节注解。

 

【出二十三32「不可和他们并他们的神立约。」

  〔吕振中译〕不可跟他们和他们的神立约。

  〔原文字义〕立」订立,割,砍下;「约」契约,结盟,保证。

  〔文意注解〕「不可和他们并他们的神立约」『立约』指双方签订契约,誓必信守承诺;全句意指不可和迦南地的异教徒原住民立约,也不可和他们所拜的偶像假神立约,但偶像假神不可能与人立约,因此和『他们的神立约』意味着单方面发咒起誓,承诺以异教徒所拜的假神为神。

 

【出二十三33「他们不可住在你的地上,恐怕他们使你得罪我。你若事奉他们的神,这必成为你的网罗。”」

  〔吕振中译〕别让他们住在你的地上,恐怕他们使你犯罪敌挡我;你若事奉他们的神,这就会饵诱你入于网罗。』

  〔原文字义〕住在」居住,留下;「得罪」错过目标,出差错,犯罪;「事奉」工作,服事;「网罗」网罗,饵,引诱。

  〔文意注解〕「他们不可住在你的地上,恐怕他们使你得罪我」意指将来以色列人所住的迦南地境内,不可容许异教徒与以色列人杂居,因为恐怕异教徒的信仰、习俗、思想观念、行为作法等,会对以色列人产生不良的影响,以致得罪真神。

         「你若事奉他们的神,这必成为你的网罗」意指以色列人如果随同异教徒去敬拜事奉偶像假神,必然会成为以色列人的网罗,终致败亡。

 

叁、灵训要义

 

【有关公众行事的典章和应许】

   一、有关社会生活的条例(1~9)

         1.「不可随伙布散谣言」(1):禁止不实的传言,破坏人的名声

         2.「不可妄作见证」(1~2):禁止作假见证,屈枉正直的人

         3.「不可随众行恶」(2):禁止集体暴行,破坏社会秩序

         4.「不可在争讼的事上偏护穷人」(3):禁止假借同情心,不顾公义

         5.遇见行善的机会,不可错过(4~5):同情心要在正当的场合展现

         6.在审判的事上,不可颠倒是非(6~8):禁止因偏见和私利而袒护任何一方

         7.「不可欺压寄居的」(9):禁止欺压弱势的人,要公平对待

         8.有关社会生活条例的总意: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怜悯为怀待人

   二、有关教会生活的条例(10~19)

         1.当守安息年(10~11):顺应神对环境资源的心意和安排

               (1)「叫地歇息」(11):增加地的生产力

               (2)「使你民中的穷人有吃的」(11):顾念贫穷人

         2.当守安息日(12~13):顺应神对人身心灵的心意和安排

               (1)「可以歇息可以舒畅」(12):恢复体力,心灵舒畅

               (2)谨守神的话,尊崇独一神(13)着安息的秘诀

         3.当守各种节期(14~17):促进对神和对人的良好关系

               (1)「守除酵节」(15):纪念主的救赎,追求圣洁的生活

               (2)「守收割节」(16):纪念主是初熟的果子,追求生命长大成熟

               (3)「守收藏节」(16):纪念在地上寄居住棚的日子,追求属天更美的家乡

         4.当遵守献祭的礼仪规定(18~19):维护对神和对人的良好关系

               (1)「不可将我祭牲的血和有酵的饼一同献上」(18):不轻忽赎罪的救恩,不长久停留在犯罪的生活中

               (2)「也不可将我节上祭牲的脂油留到早晨」(18):实时享用主上好的福分

               (3)「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19):过奉献的生活

               (4)「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19):远离残忍的异教风俗习惯

         5.有关教会生活条例的总意:与众圣徒一同追求属灵的长进

   三、神对选民的应许(20~33)

         1.使者同行领路剿敌的应许(20~23)

               (1)「差遣使者在你前面,在路上保护你」(20)

               (2)先决条件:「听从祂的话,不可惹祂照着我一切所说的去行」(21~22)

               (3)「就向你的仇敌作仇敌,向你的敌人作敌人」(22)

               (4)「我必将他们(迦南地原住民)剪除」(23)

         2.供应粮和水、除去疾病的应许(24~26)

               (1)先决条件:不跪拜、事奉别的神,不效法异教徒的行为(24)

               (2)「祂必赐福与你的粮与你的水」(25)

               (3)「也必从你们中间除去疾病」(25)

               (4)「必没有坠胎的,不生产的,使你满了你年日的数目」(26)

         3.赏赐地业并定境界的应许(27~33)

               (1)将迦南地原住民渐渐撵出去,直到选民人数增多,承受那地为业(27~30)

               (2)「我要定你的境界,从红海直到非利士海,又从旷野直到大河」(31)

               (3)要求:「不可和他们并他们的神立约;他们不可住在你的地上」(32~33)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出埃及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出埃及记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