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天降吗哪】

   一、以色列人在汛的旷野为缺食物发怨言(1~3)

   二、神应许黄昏必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饱(4~12)

   三、晚上有鹌鹑飞来,早晨降吗哪(13~15)

   四、收取吗哪的规定(16~30)

   五、盛满一罐吗哪作为纪念(31~36)

 

贰、逐节详解

 

【出十六1「以色列全会众从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后第二个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间、汛的旷野。」

   〔吕振中译〕以色列人全会众从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地以后第二个月十五日、到了汛的旷野、在以琳和西乃之间。

   〔原文字义〕「会众」会众,群落;「以琳」棕榈;「起行」出发,离开,启程;「到了」进来,来到,遭遇;「西乃」多刺的;「汛」刺,黏土。

   〔文意注解〕「以色列全会众从以琳起行」『以色列全会众』这是在摩西五经中首次提到这个词,以色列人蒙神拯救出埃及,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着事奉神(参三12;四23;七16),因此,他们必须聚集在一起,『全会众』同工配搭,才能达成这个目的,而这个『全会众』也就成了新约时代『教会』的模型;『从以琳起行』以琳虽好,有水、有绿荫(参十五27),仍不能久留,必须启程前行。

         「在出埃及后第二个月十五日」以色列人是在正月十五日出埃及(参民三十三3),故此时刚满一个月,其间,圣经记载他们安营的地点不多,可能在以琳休养生息的日子不短。

         「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间、汛的旷野」『西乃』位于西乃半岛的南端,著名的西乃山就在该处;『汛的旷野』处于向南往西乃的半途上,是一片长满荆棘的旷野,难于找到食物。

 

【出十六2「以色列全会众在旷野向摩西、亚伦发怨言,」

   〔吕振中译〕以色列人全会众在旷野向摩西亚伦发怨言;

   〔原文字义〕「会众」会众,群落;「发怨言」发怨言,发牢骚,抱怨。

   〔文意注解〕「以色列全会众在旷野」『在旷野』处身在这样的环境中,缺乏维持生命的食物,四顾茫茫,难免令人感到绝望。

         「向摩西、亚伦发怨言」『发怨言』意指发泄不满的情绪,是肉体的表现(腓二14)

   〔灵意注解〕「以色列全会众在旷野」:以色列表信徒;旷野乃不毛之地,表世界不出产属灵的粮食。

   〔话中之光〕()当人面临困境,所想到的,并不是对方曾给过多少的帮助,而是将自己的困扰归咎给对方。

          ()人所以会发怨言,是因为对现况不满,表明他还没有学会顺服,也还未作出得救的工夫。

          ()主在世时,常常受到别人不合理的待遇,但祂却甘心忍受;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的人,也应接受别人不合理的待遇,而不发怨言。

         ()一个不向后看,只向上、向前看的人,永远不会发怨言;一个不发怨言的人,是一个对神最有信心的人。

 

【出十六3「说:“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耶和华的手下;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你们将我们领出来,到这旷野,是要叫这全会众都饿死啊!”」

   〔吕振中译〕以色列人对他们说『巴不得我们在埃及地早死在永恒主手里;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饼吃到饱饱地,你们竟将我们领出来、到这旷野,要叫这全体大众都饿死阿!』

   〔原文字义〕「巴不得(原文双字)」谁,无论何人(首字);给,放,置(次字);「死」死,杀死;「饱足」饱足,充裕,丰富;「领出来」将人带出,使出来,使前去;「饿」饥荒,饥饿。

   〔文意注解〕「说: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耶和华的手下」意指宁愿违背神的旨意,让神将自己处死在埃及地,也不愿跟从你们的带领来到这里;本句含有后悔跟从你们出埃及地的意思。

         「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意指当时虽然在埃及地作奴工辛苦,但仍可享受丰盛的肉食;本句也显示人们很容易忘却已往悲惨的生活,而把眼前的缺乏无限放大。

         「你们将我们领出来,到这旷野,是要叫这全会众都饿死啊」意指你们将我们带到这旷野地,简直居心不良,为要叫我们全都饿死在这里。本句含意是与其死在旷野这里,不如早死在埃及地;与其饿死,不如撑死;与其自由而死,不如在迫害中死。这种人生观,完全基于肉身物质的满足,而无视于精神心灵的需求。

   〔灵意注解〕「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意指生活安定(),物质的享受(肉锅),十分充裕(饱足)

         「到这旷野,是要叫这全会众都饿死」:表征信徒在世奔跑天路,若不吃属灵的粮食便会饿死。

   〔话中之光〕()旷野的生活比埃及辛苦;信徒就肉身的享受而言,投身教会生活大体上比致力于世界生活较为穷困,但心灵上却更能想受神的供应。

         ()「人活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八3)。「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摩八11)

         ()以色列人担心,因为他们没有信心。环境改变,信心就改变,环境困难,信心就软弱。以色列人在旷野,神藉各样的缺乏来考验他们;看他们是否有信心倚靠神,神每次都供应他们所需的,以至他们一无所缺。

         ()真正的信心,不在乎环境的改变,物质的丰富或缺乏,顺境或逆境,富足或贫穷,健康或疾病;都坚心信靠神。

 

【出十六4「耶和华对摩西说:“我要将粮食从天降给你们。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分,我好试验他们遵不遵我的法度。」

   〔吕振中译〕永恒主对摩西说『看吧,我要从天上将食物降给你们;人民可以出去,每天捡每天的分儿,我好试验他们遵不遵行我的法度。

   〔原文字义〕「粮食」面包,食物;「降给」降雨,降落;「收」拾取,收集;「分」言语,事情,事件;「试验」试验,测验;「遵」行;「法度」律法,指示,教诲。

   〔文意注解〕「耶和华对摩西说:我要将粮食从天降给你们」『从天降给』与『从地长出』相对,前者重在满足精神心灵的需求,后者重在满足肉身物质的需求;

         「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分」『出去』指出到营外野地,即使是从天降给,仍须付出劳力的代价;『每天收每天的分』这是为着要试验以色列人是否遵守神的规定(参阅下一句),本句表示信靠神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乃是一天过一天的信靠。

         「我好试验他们遵不遵我的法度」『法度』指律法条规;本句表示顺服神的诫命并不是单独一次的顺服而已,乃是一次过一次全部条规的顺服。

   〔灵意注解〕「我要将粮食从天降给你们」:表征信徒的灵粮乃是属天的。

         「每天收每天的分」:表征信徒必须每天领受灵粮。

         「我的法度」:表征神的话。

   〔话中之光〕()世人为吃饼得饱而劳力,但主耶稣劝人要为永生的食物劳力(参约六26~27)

         ()以色列人因吃喝而得罪神(3)。我们是何等容易因衣食而离弃神。但如果我们回头倚靠神,祂的供应又是何等丰富和满足!

         ()圣经明言,我们的生命粮即耶稣基督;非以耶稣为灵粮,决不能供给我们灵里的需要。

         ()神吩咐他们,当天收当天的分,不是多日收一次。所以百姓必须天天拾吗哪,不可一日停止。恐怕他们备足数日所需,就可以不用天天拾取,以致闲懒下来。

         ()今日的信徒也不可懒惰,终日无所事事,成了社会的渣滓。或服务社会,或服务教会,都要尽人的本分,天天做事。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三10

 

【出十六5「到第六天,他们要把所收进来的预备好了,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

   〔吕振中译〕第六天、他们要把所收进来的豫备好了,就会比天天所捡的多一倍。』

   〔原文字义〕「预备好」坚定,牢固;「多一倍」双倍,复本。

   〔文意注解〕「到第六天,他们要把所收进来的预备好了」『第六天』就是安息日的前一日(22~2326);『预备好了』意指把当天所收进来多余的一天份量(参下一句),按照所指示的方法(23)预备妥当。

         「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意指收两天的份量(29)

   〔话中之光〕()神指示他们,第七天是安息日,无论什么工都不可做(申五14)。工作不做,饭照样要吃,所以神特允百姓于预备日有双倍的收入。

         ()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可二27),神既愿意让人身心休息,就多方体贴、怜悯人,于前一日为人预备好粮食,既可休息又不必挨饿。这是极大的恩典。

 

【出十六6「摩西、亚伦对以色列众人说:“到了晚上,你们要知道是耶和华将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

   〔吕振中译〕摩西亚伦对以色列众人说『到了晚上,你们就知道是永恒主将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

   〔原文字义〕「知道」由经验中领悟,主观的认识。

   〔文意注解〕「摩西、亚伦对以色列众人说」他们向以色列众人转达神的吩咐。

         「到了晚上,你们要知道是耶和华将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到了晚上』这是预言当天晚上将会有神奇的事发生(13);『知道』指经验中的体认,而非仅道理上的知道。

   〔话中之光〕()我们对神若仅止于道理知识上的认识,仍无济于事;必须是经历上的认识,方能成为我们的帮助。

 

【出十六7「早晨,你们要看见耶和华的荣耀,因为耶和华听见你们向祂所发的怨言了。我们算什么,你们竟向我们发怨言呢?”」

   〔吕振中译〕早晨、你们要看见永恒主的荣耀,因为永恒主听见了你们向他发的怨言了。我们算什么?你们竟向我们发怨言阿?』

   〔原文字义〕「荣耀」荣耀,富足,尊贵,光辉;「怨言」怨言;「发怨言(原文双同字)」发怨言,发牢骚,抱怨。

   〔文意注解〕「早晨,你们要看见耶和华的荣耀」『早晨』这是预言次日早晨所将发生的事(13~14);『荣耀』指神藉由祂的作为而彰显出来。

         「因为耶和华听见你们向祂所发的怨言了」以色列全会众原是向摩西、亚伦发怨言(2),但神在这里表示他们乃是向神发怨言。

         「我们算什么,你们竟向我们发怨言呢?」意指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不是他们(3),因为他们并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以色列人找错对象了。

   〔话中之光〕()信徒向教会中服事他们的人发怨言,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向神发怨言,因为怨言乃是对神「小信」的表示。

         ()我们要小心,因为所发的怨言,神都「听见」了。

 

【出十六8「摩西又说:“耶和华晚上必给你们肉吃,早晨必给你们食物得饱;因为你们向耶和华发的怨言,祂都听见了。我们算什么,你们的怨言不是向我们发的,乃是向耶和华发的。”」

   〔吕振中译〕摩西说『永恒主晚上必给你们肉吃,早晨必给你们食物吃饱,因为你们向永恒主发的怨言、他都听见了。我们算什么?你们的怨言不是向我们发的,乃是向永恒主发的。』

   〔原文字义〕「晚上」日落,傍晚;「食物」食物,面包;「得饱」饱足,满足,满意;「发(首字)」发怨言,发牢骚,抱怨;「怨言」怨言;「发(次字、末字)(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摩西又说:耶和华晚上必给你们肉吃」『给你们肉』指鹌鹑的肉(13)

         「早晨必给你们食物得饱」『食物』指吗哪(1531)

         「因为你们向耶和华发的怨言,祂都听见了」请参阅7节次句的注解。

         「我们算什么,你们的怨言不是向我们发的,乃是向耶和华发的」请参阅7节末句的注解。

   〔灵意注解〕「耶和华必给你们」:表征神自己是灵粮的源头。

         「肉吃食物得饱」:表征主的肉是可吃的,主的血是可喝的(约六55)

   〔话中之光〕()连伟大的摩西竟然也说「我们算什么」,我们一般基督徒和传道人更不可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罗十二3)

         ()教会中一切的怨言,表面上好像是向着人发的,其实是不满意神,是向着神发的。

 

【出十六9「摩西对亚伦说:“你告诉以色列全会众说:‘你们就近耶和华面前,因为祂已经听见你们的怨言了。’”」

   〔吕振中译〕摩西对亚伦说『你要对以色列人全会众说『你们要走近前来到永恒主面前,因为他已经听见你们的怨言了。』

   〔原文字义〕「就近」靠近,接近,到达;「怨言」怨言。

   〔文意注解〕「摩西对亚伦说:“你告诉以色列全会众说」因为神指定亚伦代替摩西说话(参七1),不仅在法老面前如此,在以色列全会众面前也是如此(参四30)

         「你们就近耶和华面前,因为祂已经听见你们的怨言了」『就近耶和华面前』意指要以色列众人存着来到神面前的态度,恭听神的话;『祂已经听见』表示以下的话乃是神对他们发怨言的回复。

   〔话中之光〕()小心,我们信徒所说的一切话,包括好话和坏话,神都听见了(参玛三16)

         ()凡人所说的闲话,当审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来(太十二36)

 

【出十六10「亚伦正对以色列全会众说话的时候,他们向旷野观看,不料,耶和华的荣光在云中显现。」

   〔吕振中译〕亚伦对以色列人全会众说话的时候,会众面向着旷野,阿,永恒主的荣耀在云中显现呢。

   〔原文字义〕「观看」转向,转视,回头看;「不料」(原文无此字);「荣光」荣耀,富足,尊贵,光辉;「显现」显现,出现,使看见。

   〔文意注解〕「亚伦正对以色列全会众说话的时候,他们向旷野观看」意指正当亚伦向他们说话之时,以色列全会众的目光被旷野突然发生的景象所吸引,而转离亚伦向着旷野观看。

         「不料,耶和华的荣光在云中显现」意指他们看见云中出现神荣耀的光辉,耀眼刺目,是神亲自临在所发出的荣光。

 

【出十六11「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吕振中译〕永恒主告诉摩西说

   〔原文字义〕「晓谕」说话。

   〔文意注解〕「耶和华晓谕摩西说」表示下面12节神的话是向摩西个人说的,以色列全会众可能仅看见云中的荣光(10),甚至听见神说话的声音有如雷轰,却听不懂神说的是甚么,所以才要摩西转告他们(12)

 

【出十六12「“我已经听见以色列人的怨言。你告诉他们说:‘到黄昏的时候,你们要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饱,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吕振中译〕『以色列人的怨言、我已经听见了;你要告诉他们说『傍晚时分你们必吃肉;早晨你们必有食物吃饱,你们就知道我永恒主乃是你们的神。』

   〔原文字义〕「怨言」怨言;「黄昏」傍晚,日落;「肉」血肉之体;「得饱」饱足,满足,满意;「知道」认识。

   〔文意注解〕「我已经听见以色列人的怨言」神亲自说话印证摩西所说,神已听见以色列会众的怨言(8~9)

         「你告诉他们说:到黄昏的时候,你们要吃肉」『黄昏的时候』即指尚有日落的余晖,还能容许人们在帐棚外活动的时候;『吃肉』即指有鹌鹑的肉可吃(13节上)

         「早晨必有食物得饱」『早晨』指即将日出之际,亦能容许人们在帐棚外活动的时候;『食物』指可以烤焙的吗哪(14~1531),供在旷野中取代麦类主食之用。

         「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意指在不可能得到丰富的肉类和食物的旷野环境中,仍有足够的代用品可供饱食,正是神与他们同在的明证。

   〔话中之光〕()认识耶和华是我们的神,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真愿意我们都追求在经历上更多认识神。

         ()更多认识神,自然就会更多信靠神。

 

【出十六13「到了晚上,有鹌鹑飞来,遮满了营;早晨在营四围的地上有露水。」

   〔吕振中译〕到了晚上、有鹌鹑飞来,把营都遮满了;早晨在营的四围、满有露水。

   〔原文字义〕「晚上」夜晚,傍晚,日落;「鹌鹑」鹈鹕;「飞来」上去,上升,攀登;「遮满」遮盖,淹没,隐藏;「营」营地,营盘;「四围」四围,周围;「露水」露水,夜露。

   〔文意注解〕「到了晚上,有鹌鹑飞来,遮满了营」『鹌鹑』是一种候鸟,在南欧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移栖,中途经过西乃半岛;『遮满了营』表示鹌鹑的数目极多,遍地皆是,俯拾即得。

         「早晨在营四围的地上有露水」旷野中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差别极大,故清晨往往在地面上结有露水;在此,神要在平常的事物(露水)当中,显出不寻常的作为,仅在四十年间出现吗哪(35)

   〔灵意注解〕「到了晚上,有鹌鹑飞来,遮满了营」:吃鹌鹑需流血,表示需接受主的救赎才得有分于灵粮。

         「早晨在营四围的地上有露水」:吗哪随露水而降,露水乃平凡之物,表示灵粮随手可得。

 

【出十六14「露水上升之后,不料,野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圆物。」

   〔吕振中译〕那露水消散了以后,就见野地上、有细小鳞状的东西、细小像白霜在地上。

   〔原文字义〕「露水」露水,夜露;「上升」上升,上去,攀登;「不料」(原文无此字);「野地」旷野,荒野;「面」面,表面;「白霜」白色的霜,霜;「小圆物」鳞状的东西,被剥落的。

   〔文意注解〕「露水上升之后」意指露水蒸发之后。

         「不料,野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圆物」『有如白霜』意指伴同露水发生,却不容易与露水分辨,须等到露水蒸发后才看得出来;『小圆物』意指形状像水珠。

   〔灵意注解〕「有如白霜」:表征神的话清新、杀菌去腐。

         「小圆物」:表征主耶稣卑微细小,却又完满无缺。

 

【出十六15「以色列人看见,不知道是什么,就彼此对问说:“这是什么呢?”摩西对他们说:“这就是耶和华给你们吃的食物。」

   〔吕振中译〕以色列人看见,不知道是什么,就彼此对问说『这是什么(或译这是吗哪)?』摩西对他们说『这是永恒主给你们吃的食物。

   〔原文字义〕「知道」认识;「彼此(原文双字)」人类(首字);兄弟(次字);「对问说」说,讲,发言;「什么」吗哪;「食物」食物,面包。

   〔文意注解〕「以色列人看见,不知道是什么,就彼此对问说:这是什么呢?」表示他们从未见过此物,所以才会彼此对问,莫名所见。

         「摩西对他们说:这就是耶和华给你们吃的食物」摩西已经从启示中得知,这是神在旷野中四十年间所将赐给以色列人吃的食物,故此回答他们的疑问。

   〔问题改正〕「今日教中之科学解经家,每以吗哪不过为该处旷野之出产,即今日该处仍产此物,究非什么神奇的作为。殊不知今日于该处虽仍产与此类似之物,但煮之为糖水,烤之如糖酱,并不能磨为粉,作为饼,且仅产少许,合四十年所产,也不足以色列会众一餐之用;且仅产于一地,非于旷野遍处,凡会众所到之地,皆产此物。圣经明言:“此乃神所给的食物。”且适足为耶稣的预表。── 贾玉铭

 

【出十六16「耶和华所吩咐的是这样:你们要按着各人的饭量,为帐棚里的人,按着人数收起来,各拿一俄梅珥。”」

   〔吕振中译〕永恒主所吩咐的话是这样说『你们各人要按着自己的食量捡;一人一俄梅珥,照你们的人数,各按自己帐棚里的人数去拾取。』

   〔原文字义〕「吩咐」吩咐,命令,指示;「饭量」食物,粮食供应;「数」数目,计算;「收起来」取,拿来;「俄梅珥」捆,干量单位(大约两公升)

   〔文意注解〕「耶和华所吩咐的是这样:你们要按着各人的饭量」神的供应绰绰有余,此处限制各人按饭量收取,目的并不是要阻止浪费,而是要试验他们是否听话(20)

         「为帐棚里的人,按着人数收起来,各拿一俄梅珥」『帐棚里的人』即指自己家里的人;『一俄梅珥』固体容量单位,为一伊法的十分之一,折合约2.2公升,相当于一个人三餐的份量。

   〔话中之光〕()读经也要按各人分量,像传道人长执抑是识字的信徒、当然多读,其次普通平信徒,不识字的工作又忙的也要读,不过比较读的少,但要知多收的不留存,少收的也不缺欠,最要紧一件,是各自去取不能委派代表。

         ()保罗谓:『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只要有衣食就当知足』(提前六68)。神已按各人每日的需要赐给人货财,使我们足够吃用,在劳禄中喜乐(传五19)

 

【出十六17「以色列人就这样行;有多收的,有少收的。」

   〔吕振中译〕以色列人就这样行有的捡得多,有的捡得少。

   〔原文字义〕「多收」许多,变多,为大;「少收」小的,变小,减少。

   〔文意注解〕「以色列人就这样行」『这样行』意指遵照神的吩咐(16节首句)而行。

         「有多收的,有少收的」意指无论是故意或是无心,各人仅携带容器而未带量器,所收的份量当然参差不齐。

 

【出十六18「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各人按着自己的饭量收取。」

   〔吕振中译〕赶到他们用俄梅珥一量,多捡的没有余,少捡的也没有缺;各人按着自己的食量捡。

   〔原文字义〕「俄梅珥」捆,干量单位(大约两公升);「量一量」测量;「有余」多于所需;「缺」缺少,缺乏;「量」口;「收取」收取,收集,积聚。

   〔文意注解〕「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俄梅珥』指标准量器,用它来量固体的容积大小,注满了它刚好一俄梅珥(16节末句)

         「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这是另一个神迹,表示神知道每一个人的需要,我们只要凭信心依靠神的供应,必不至于出差错(参林后八15)

         「各人按着自己的饭量收取」意指各人按照自己和家人的需要收取(16)

   〔灵意注解〕「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表征正合各人所需。

 

【出十六19「摩西对他们说:“所收的,不许什么人留到早晨。”」

   〔吕振中译〕摩西对他们说『谁都不可把所把捡的留到早晨。』

   〔原文字义〕「留到」以色列;「早晨」早晨,日出。

   〔文意注解〕「摩西对他们说:所收的,不许什么人留到早晨」目的是要训练神的百姓『不要为明天忧虑』(太六34),而要天天信靠神。

   〔话中之光〕()七天当中,除了第六之外,其余的日子,神不准百姓将吗哪留到隔日早晨。推其原因,不外是防备百姓偷懒。神既不希望百姓偷懒,也不要他们为明日担忧(太六30~32)

         ()「所收的,不许什么人留到早晨」:务须尽情享受灵粮,不可节省。

         ()吗哪是不能留到明天,若留要生虫发臭;读圣经也像这样,不能今天多读五六章,明天可不必读,也不能今天不读,留到明天补读,乃要每天对主得新的能力,新的引导。

 

【出十六20「然而他们不听摩西的话,内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虫变臭了;摩西便向他们发怒。」

   〔吕振中译〕有人不听摩西的话,把所捡的留到早晨,就生蛆长虫变臭了摩西很恼怒他们。

   〔原文字义〕「留到」留下来,剩下来;「虫」虫,蛆;「变臭」有臭味,发臭;「发怒」怒气冲冲。

   〔文意注解〕「然而他们不听摩西的话」意指神的百姓中,有人存心故意违背神的话。

         「内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虫变臭了」意指隔日的吗哪变质不能吃了,但安息日的吗哪却是例外,这又是另一个神迹。

         「摩西便向他们发怒」任何人对神的话不忠不信,神真实的仆人都会起愤恨之心(参林后十一2)

   〔话中之光〕()「内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虫变臭了」:神的话不是给信徒作头脑知识的累积,乃是给信徒实时享受并应用。

         ()基督徒不能靠过去的属灵经历,来维持现在灵性上的长进。

  

【出十六21「他们每日早晨,按着各人的饭量收取,日头一发热,就消化了。」

   〔吕振中译〕每天早晨他们都去捡,各人按着自己的食量捡;日光一热,就熔化了。

   〔原文字义〕「饭量」食物,粮食供应;「收取」拾取,收集,积聚;「发热」变暖和;「消化」消化,溶解。

   〔文意注解〕「他们每日早晨,按着各人的饭量收取」意指每日早晨在太阳升起发热之前,就要为当日的饭食定量收取。

         「日头一发热,就消化了」意指倘若迟去收取,等到太阳高升之后,便会来不及了。

   〔话中之光〕()「每日早晨收取」:必须天天享用神的话,使里面得着更新有朝气。

         ()「日头一发热,就消化了」:当趁着机会享用神的话,以免后悔也来不及了。

         ()他们要趁早去取,因日头一出就熔去,信徒读圣经,也是清早较好,早晨是咱灵修的好时光。

 

【出十六22「到第六天,他们收了双倍的食物,每人两俄梅珥。会众的官长来告诉摩西;」

   〔吕振中译〕在第六天、他们捡了双倍食物,每人两俄梅珥;会众所有的首长就来告诉摩西。

   〔原文字义〕「收了」拾取,收集,积聚;「双倍」双倍,重复,第二。

   〔文意注解〕「到第六天,他们收了双倍的食物,每人两俄梅珥」意指每周第六天,即星期五,必须为明天的安息日预先收取两天的份量,供第六、七两天食用,因为安息日不可作工。

         「会众的官长来告诉摩西」『会众的官长』指摩西所任命,责在监察会众行为的人们;『来告诉摩西』指报告收取双倍食物的事。其实,神早已告诉摩西第六天要收取双倍的食物(5),他们此时大概是来向摩西请示,这额外的一份应当如何处里,才能避免生虫发臭(2023~24)

 

【出十六23「摩西对他们说:“耶和华这样说:‘明天是圣安息日,是向耶和华守的圣安息日。你们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所剩下的都留到早晨。’”」

   〔吕振中译〕摩西对他们说『永恒主是这样说的『明天是完全歇息的日子,是向永恒主守的圣安息;你们要烤的就烤,要煮的就煮;凡所余剩的要给自己存放着,留到早晨。』

   〔原文字义〕「圣」分别,神圣;「烤」烤,烘焙;「煮」烹煮,煮沸。翻腾。

   〔文意注解〕「摩西对他们说:耶和华这样说」『他们』指会众的官长(22);这是因为他们来向摩西请示额外一天的吗哪该如何处理,所以摩西在此回复他们的问话,转达神所说的话。

         「明天是圣安息日,是向耶和华守的圣安息日」『明天』指第七日;「圣安息日」指分别出来归与神的安息日;『向耶和华守』纪念神在第七天歇了一切造物的工(参创二2),所以人在这一天一切的工都不可以作(参出二十10)

         「你们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所剩下的都留到早晨」意指两天的份量或烤或煮,吃剩下的可以留到次日(即安息日)早晨。

         备注:吗哪可以或用磨推,或用臼捣,煮在锅中,又做成饼,滋味好像新油(参民十一8)

   〔灵意注解〕「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23):烤和煮表示经过火的处里,亦即神的话要融入实际生活中,经过考验。

 

【出十六24「他们就照摩西的吩咐留到早晨,也不臭,里头也没有虫子。」

   〔吕振中译〕他们就照摩西所吩咐的存放到早晨,居然也不发臭,里头也没有蛆子。

   〔原文字义〕「留到」休息,安息并留下来;「臭」有臭味,发臭。

   〔文意注解〕「他们就照摩西的吩咐留到早晨」『留到早晨』意指将生吗哪留到次日早晨(参阅23节末句注解)

         「也不臭,里头也没有虫子」这是另外一个神迹,有解经家称它为『安息日的神迹』,因为其他日子里所剩下的吗哪都会发臭生虫,只有在安息日不会。

 

【出十六25「摩西说:“你们今天吃这个吧!因为今天是向耶和华守的安息日;你们在田野必找不着了。」

   〔吕振中译〕摩西说『今天你们就吃这个吧;因为今天是事奉永恒主的安息日;今天你们在田野是找不着的了。

   〔原文字义〕「吃」吃,吞噬;「找」找出,发现。

   〔文意注解〕「摩西说:你们今天吃这个吧」『今天』指安息日(参下句);『这个』指第六天所剩下的生吗哪(23)

         「因为今天是向耶和华守的安息日,你们在田野必找不着了」『必找不着』降吗哪是神迹,唯独在安息日,偏偏不降吗哪也是神迹,因此找也必找不着。

 

【出十六26「六天可以收取,第七天乃是安息日,那一天必没有了。”」

   〔吕振中译〕六天你们都可以捡;但第七天是安息日,那一天必然没有的。』

   〔原文字义〕「收取」拾取,收集,积聚。

   〔文意注解〕「六天可以收取」意指六天里,天天都降吗哪,故天天都有吗哪可供收取。

         「第七天乃是安息日,那一天必没有了」意指在第七天安息日『必』不会降吗哪,所以没有吗哪可供收取。

 

【出十六27「第七天,百姓中有人出去收,什么也找不着。」

   〔吕振中译〕第七天民间有人出去捡,真地找不着。

   〔原文字义〕「收」拾取,收集,积聚;「找」找出,发现。

   〔文意注解〕「第七天,百姓中有人出去收」『百姓中有人』指那些故意违背神命令的人;他们或者在第六天没有收取双日份,或者存心试验摩西的话(26节末句)是否属实。

         「什么也找不着」表示真的在安息日不降吗哪。

   〔话中之光〕()今天的信徒和以色列民一般,多有在主日做工而惹神发怒,而且毫无所获的。既然如此,何不坐下来享受神的恩典呢?

 

【出十六28「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们不肯守我的诫命和律法,要到几时呢?」

   〔吕振中译〕永恒主对摩西说『你们不肯守我的诫命和律法、要到几时呢?

   〔原文字义〕「守」遵守,保守,看守;「诫命」诫命,命令;「律法」律法,指示,教诲。

   〔文意注解〕「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们不肯守我的诫命和律法,要到几时呢?」『你们不肯守』少数人的悖逆(27),竟然会连累到整个民族被神责备;『我的诫命和律法』表示只在一条诫命上没有遵守,就被视为不遵守全部的律法(参雅二10);『要到几时呢?』可见神仍满有恩慈、宽容、忍耐,等待着祂的子民能够悔改(参罗二4)

 

【出十六29「你们看!耶和华既将安息日赐给你们,所以第六天祂赐给你们两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许什么人出去。”」

   〔吕振中译〕你们看,永恒主将安息日赐给你们,所以第六天他赐给你们两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所在;各人都不要出自己的地方。』

   〔原文字义〕「赐给」给,放,置;「住在」居住,留下,坐下;「出去」出来,前往。

   〔文意注解〕「你们看!耶和华既将安息日赐给你们」『你们看』余下本节的话是摩西向以色列全会众说的,本句是在强调安息日在神眼中的重要性。

         「所以第六天祂赐给你们两天的食物」『所以』表示神在第六天赐给双倍的份量,完全是为着安息日的缘故。

         「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许什么人出去」意指安息日各人要在自己的住处休息,不可出外作工。

 

【出十六30「于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

   〔吕振中译〕于是人民在第七天都休息着。

   〔原文字义〕「安息」休息,停止,中止。

   〔文意注解〕「于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于是』指以色列全会众的反应;『第七天安息了』意指守安息日。

 

【出十六31「这食物,以色列家叫吗哪;样子像芫荽子,颜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

   〔吕振中译〕这东西、以色列家给起名叫『吗哪』,就像芫荽子,白色;它的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

   〔原文字义〕「叫」召唤,宣告;「吗哪」那是甚么;「芫荽」芫荽;「子」种子,子孙;「滋味」品尝,审判;「薄饼」小薄饼,薄酥饼。

   〔文意注解〕「这食物,以色列家叫吗哪」『吗哪』的意思是『这是什么呢?』(15)

         「样子像芫荽子」意指形状像芫荽子那样的小而圆(14节『小圆物』)

         「颜色是白的」它的颜色则像『白霜』(14)那样的白。

         「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意指它经过烤或煮之后,可以作成薄饼状,其滋味则稍带甜味如同搀蜜。

   〔灵意注解〕「样子像芫荽子」:神的话中满有生命的子粒。

         「颜色是白的」:神的话纯洁无污。

         「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神的话滋味甘美,且容易吸收消化。

 

【出十六32「摩西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是这样:‘要将一满俄梅珥(俄梅珥就是伊法十分之一)吗哪留到世世代代,使后人可以看见我当日将你们领出埃及地,在旷野所给你们吃的食物。’”」

   〔吕振中译〕摩西说『永恒主所吩咐的话是这样说『要将一俄梅珥(俄梅珥约等于四升)吗哪留给你们的后代,让后人可以看我当日领你们出埃及地、在旷野所给你们吃的食物。』

   〔原文字义〕「吩咐」吩咐,命令,指示;「满」满,填满,充满;「俄梅珥」干量单位(大约两公升)

   〔文意注解〕「摩西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是这样」下面的话是摩西转述神的吩咐。

         「要将一满俄梅珥(俄梅珥就是伊法十分之一)吗哪留到世世代代」意指将一个人一天的份量(16)留作样本,备后世观而得知吗哪究竟是甚么东西。可惜后来在《士师记》时代因约柜曾被非利士人掳去(参撒上四11),那个盛吗哪的罐子(33~34)随之失传。

         「使后人可以看见我当日将你们领出埃及地,在旷野所给你们吃的食物」以色列人四十年间在旷野所吃的吗哪,仅在那时出现,以后就消失无踪了。

 

【出十六33「摩西对亚伦说:“你拿一个罐子,盛一满俄梅珥吗哪,存在耶和华面前,要留到世世代代。”」

   〔吕振中译〕摩西对亚伦说『你拿一个罐子,里面盛着一俄梅珥吗哪,存放在永恒主面前,好留给你们的后代。』

   〔原文字义〕「罐子」罐子,类似罐子的容器;「盛」给,放,置;「满」填满;「吗哪」那是甚么;「存在」休息,安顿,安置。

   〔文意注解〕「摩西对亚伦说:你拿一个罐子,盛一满俄梅珥吗哪」『对亚伦说』亚伦是第一代大祭司,故由他执行盛装吗哪样本的任务。

         「存在耶和华面前,要留到世世代代」『存在耶和华面前』意指存放在约柜里面,因为神是在约柜上的施恩座那里与人相会(参三十636)

         备注:约柜里面一共存放着三样东西,它们是:盛吗哪的金罐和亚伦发过芽的杖,并两块约版(参来九4)。到了所罗门时代圣殿至圣所里的约柜,仅存放两块石版,其余两样都不知所终(参王上八9)

 

【出十六34「耶和华怎么吩咐摩西,亚伦就怎么行,把吗哪放在法柜前存留。」

   〔吕振中译〕亚伦就照永恒主所吩咐摩西的、把吗哪存放在法柜前留着。

   〔原文字义〕「法柜」见证;「存留」守卫,看守,保管。

   〔文意注解〕「耶和华怎么吩咐摩西,亚伦就怎么行」大祭司亚伦遵照神吩咐摩西的话而行。

       「把吗哪放在法柜前存留」『放在法柜前』最初是放在约柜的前面,祭司一进到至圣所里,就可以看见;何时改放在约柜的里面,圣经并无明文记载。

       有些解经家认为,这里的『法柜』原文并无『柜』字,而仅有见证之意的『法』字,即指『法版』(原文『见证』的意思),也就是说,吗哪是放在法版前。这样,法版是放在『柜』里(参二十五1623)的,由此推论,吗哪是放在柜里的法版前。

 

【出十六35「以色列人吃吗哪共四十年,直到进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

   〔吕振中译〕以色列人吃吗哪四十年,直到进了有人居住之地;他们吃吗哪,直到进了迦南地的边界。

   〔原文字义〕「迦南」低地,商人;「境界」边缘,边界,末端,尽头。

   〔文意注解〕「以色列人吃吗哪共四十年」『吃吗哪』并不是指以色列人仅吃吗哪,而是指他们吃吗哪作为取代面包的主食,因在旷野里不种小麦、大麦,至于副食类则有鹌鹑肉(13)、牛肉、羊肉(祭牲之外仍可供人吃)等;『共四十年』指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共达四十年之久(参民十四33)

         「直到进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意指包括约旦河东的摩押平原(参民二十二1),以及越过约旦河之后的迦南美地(参民三十三51),因为那里有地的出产(指农作物),故停止降下吗哪。

 

【出十六36「(俄梅珥乃伊法十分之一。)」

   〔吕振中译〕[『俄梅珥』就是一『伊法』的十分之一]

   〔原文字义〕「俄梅珥」捆,干量单位;「伊法」干量单位,约四十公升。

   〔文意注解〕「俄梅珥乃伊法十分之一」本节说明固体干粮的度量衡单位大小(16节末句注解)

 

叁、灵训要义

 

天降吗哪──主是属天生命的粮】

   一、旷野中缺乏属灵的粮食

         1.「以色列全会众在旷野」(2):这世界乃是旷野,不生产属灵的粮食

         2.「这全会众都饿死」(3):信徒奔走天路需有灵粮,否则会饿死

   二、天降吗哪──主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生命之粮(约六51)

         1.「我要将粮食从天降给你们」(4):信徒的灵粮乃是属天的

         2.「每天收每天的分」(4):信徒必须每天领受灵粮

         3.「耶和华必给你们」(8):神自己是灵粮的源头

         4.「肉吃食物得饱」(8):主的肉是可吃的,主的血是可喝的(约六55)

         5.「到了晚上,有鹌鹑飞来,遮满了营」(13):吃鹌鹑需流血,表示需接受主的救赎才得有分于灵粮

         6.「早晨在营四围的地上有露水」(13):吗哪随露水而降,露水乃平凡之物,表示灵粮随手可得

   三、灵粮(吗哪)的必需

         1.行走旷野不致饿死(3)

         2.神藉以试验我们有没有遵行主的命令(4)

         3.叫我们能知道是主将我们从世界里拯救出来的(6)

         4.叫我们能看见耶和华的荣耀(7)

         5.叫我们能认识『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12)

   四、吗哪──这是什么呢?(15)

         1.「有如白霜」(14):神的话清新、杀菌去腐

         2.「小圆物」(14):卑微细小,却又完满无缺

         3.「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18):正合各人所需

         4.「所收的,不许什么人留到早晨」(19):要尽情享受,不可节省

         5.「然而他们不听摩西的话」(20):信而顺服,是享受神的话的诀窍

         6.「内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虫变臭了」(20):神的话不是给信徒作头脑知识的累积,乃是给信徒实时享受并应用

         7.「每日早晨收取」(21):必须天天享用神的话,使里面得着更新有朝气

         8.「日头一发热,就消化了」(21):当趁着机会享用神的话,以免后悔也来不及了

         9.「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23):即经过火的处里,亦即神的话要融入实际生活中,经过考验

         10.「样子像芫荽子」(31):神的话中满有生命的子粒

         11.「颜色是白的」(31):神的话纯洁无污

         12.「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31):神的话滋味甘美,且容易吸收消化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出埃及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出埃及记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