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十五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从歌颂神到埋怨神】 一、唱歌跳舞赞美神的救恩(1~21节) 1.摩西和以色列人歌颂神的救恩(1~18节) 2.米利暗和众妇女击鼓跳舞应和(19~21节) 二、众民为水埋怨(22~27节) 1.在书珥的旷野三天找不着水(22节) 2.在玛拉苦水变甜(23~26节) 3.到以琳遇十二水泉(27节) 贰、逐节详解 【出十五1】「那时,摩西和以色列人向耶和华唱歌说: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祂大大战胜,将马和骑马的投在海中。」 〔吕振中译〕「那时摩西和以色列人就唱以下这首歌颂赞永恒主说;『我要歌颂永恒主,因为他得胜昂首,将马和骑兵投入海中。」 〔原文字义〕「那时」(原文无此字);「唱」唱歌,歌唱;「歌」歌,诗歌;「歌唱」(原文与「唱」同字);「大大战胜(原文双同字)」升起,被高举;「投在」丢,用力投掷。 〔文意注解〕「那时,摩西和以色列人向耶和华唱歌说」『那时』指以色列人过红海脱离险境之后;『唱歌』一般解经家相信此歌为摩西所作,故称摩西之歌,而为以色列众人所歌唱。注意,以色列人在埃及地时尽是叹息哀哼(参二23~24),如今却开口歌唱。 「我要向耶和华歌唱」神是我们歌唱的对象,因为祂施展大能拯救我们。 「因祂大大战胜,将马和骑马的投在海中」『大大战胜』意指得胜有余,大得荣耀,暗示此役使以色列人从此崛起,在中东一带取得一席地位;『投在海中』意指敌军精锐尽都覆灭。 〔话中之光〕(一)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从海中上来,得了释放、得了救、得了胜以后,即站在海岸上赞美神。将来必看见许多从世俗中,从今世苦海中得了释放、得了救、得了胜的信徒,站在玻璃海上“唱神仆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 (二)以色列人并未在行经红海的路上赞美歌颂神,而是到达红海彼岸之后才发觉他们刚经历了大神机,因此唱歌。我们信徒也常常等到回头看所经历过的事,才发觉自己身历一个神迹。由此可见,正常的神迹是自然中显出超自然,平凡中显出不凡。 【出十五2】「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我的诗歌,也成了我的拯救。这是我的神,我要赞美祂;是我父亲的神,我要尊崇祂。」 〔吕振中译〕「永恒主(原文:耶)是我的力量、我的诗歌,也成了我的救星。这位是我的神;我要赞美他;是我父的神;我要尊崇他。」 〔原文字义〕「力量」力量,能力;「诗歌」歌曲,旋律;「成了」(原文无此字);「拯救」拯救,解救,胜利;「赞美」美化,妆饰;「尊崇」升高,高举,赞扬。 〔文意注解〕「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我的诗歌,也成了我的拯救」『力量』指战胜仇敌的能力;『诗歌』含有保护之意,因得平安而能唱歌欢乐;『拯救』含有救恩(Salvation)之意,得着释放和自由。 「这是我的神,我要赞美祂」意指我要向世人作见证,并向祂献上感恩的赞美。 「是我父亲的神,我要尊崇祂」意指祂是拣选我的列祖之神,使我得以成为祂的子民;我要为祂预备居所来高举并荣耀祂(英文另译:I will prepare Him
an havitation)。 〔话中之光〕(一)「耶和华是我的力量」,面对大海阻路、后有埃及追兵,深感无能为力,万难脱身之际,竟能化险为夷,全然在乎神的大能,神自己做了我的力量。 (二)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亚四6)。 (三)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保持镇静,因为「耶和华是我的力量」。 (四)以色列人脱离了极大的危险,就喜乐歌唱!我们经历苦难以后,可以用诗章、颂词对神倾吐心中的快慰,发出赞美与感谢。 (五)信徒越多感恩,便越多有恩可感!越没有感恩,便越无恩可感。 (六)祂是「我的…我的…」:经历上认识「神之于我」,乃是信徒属灵追求的初阶,但也是必须学习的功课,因为属灵的道路毕竟不会一步登天的。 【出十五3】「耶和华是战士,祂的名是耶和华。」 〔吕振中译〕「永恒主是战士;他的名是永恒主耶和华。」 〔原文字义〕「战」战争,战役;「士」人。 〔文意注解〕「耶和华是战士」意指祂是与仇敌争战的勇士,为神的子民争战,胜而又胜;因此在圣经中,经常提到祂是『万军之耶和华』。 「祂的名是耶和华」『耶和华』原文字义是『自有永有的』,暗示祂是全能者,无何能与祂对敌;又可译作『我就是那我是』,意指我所需要的是甚么,祂就是甚么,暗示祂是全备的供应者(参三14注解)。 〔话中之光〕(一)单纯认识神的「所是」,乃是属灵道路进阶的正确方向。信徒应当早日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进到「以神为中心」的地步。 (二)神是「战士」,足以胜过一切消极的人事物;「祂的名是耶和华」,足以满足一切积极的需要。 【出十五4】「法老的车辆、军兵,耶和华已抛在海中;他特选的军长都沉于红海。」 〔吕振中译〕「他将法老的车辆和军兵扔于海中;法老特选的军官都沉于芦苇海。」 〔原文字义〕「抛在」射,浇,投掷;「特选的」精选的,最好的;「军长」军长,军官,副官;「沉于」沉入,沉下;「红」芦苇,激流,终结,灭尽。 〔文意注解〕「法老的车辆、军兵,耶和华已抛在海中」本句与『将马和骑马的投在海中』(参1节)是对称语法,用不同的笔调形容相同的事物。 「他特选的军长都沉于红海」『特选的军长』指千中挑一的精锐部队指挥官;『都沉于红海』意指全都歼灭净尽(请注意『红』字原文具有双关语意)。 〔话中之光〕(一)当我们受浸归入基督的时候,撒但和牠手下的邪灵军兵也都埋在水底下了,我们只要凭信取用这个客观的事实,就能够主观地实现在我们身上了。 【出十五5】「深水淹没他们,他们如同石头坠到深处。」 〔吕振中译〕「深渊淹没了他们;他们如同石头坠到深海。」 〔原文字义〕「深水」深渊,深处;「淹没」淹没,遮盖,隐藏;「如同」像,一如;「坠到」下降,下到,沉下;「深处」深处,深度。 〔文意注解〕「深水淹没他们」『深水』原文与『深渊』同字,意味着激流的背后有股推动的力量;『淹没』意指不再显现人的眼前。 「他们如同石头坠到深处」『如同石头』一面形容埃及军兵所穿厚重金属军服非常沉重,另一面也形容一旦沉到水中就难于漂浮上来(参启十八21);『坠到深处』意指无法活着上来,这里的深处含意也极不寻常。 〔话中之光〕(一)撒但的军兵已经沉于水的深处,不能再冒出头来搅扰我们了。要紧的是,我们必须看准这个事实,必要时斥责那恶者,牠就会离开我们逃跑了(参雅四7)。 (二)信徒在教会中,若是光会惹事生非,绊倒别人,而没有显出功用来,恐怕也会被主弃绝,用磨石拴在颈项上沉入深海(太十八6),永不能翻身。 【出十五6】「耶和华啊,你的右手施展能力,显出荣耀;耶和华啊,你的右手摔碎仇敌。」 〔吕振中译〕「永恒主阿,你的右手威严而大有能力;永恒主阿,你的右手击碎了仇敌。」 〔原文字义〕「施展」(原文无此字);「显出荣耀」壮丽,荣耀;「摔碎」粉碎,摧毁。 〔文意注解〕「耶和华啊,你的右手施展能力,显出荣耀」『右手』是拿武器的手,形容能力超绝;『显出荣耀』指得胜的荣耀,更指彰显神的所是,神自己显现出来就是荣耀(参四十34~35)。 「耶和华啊,你的右手摔碎仇敌」『摔碎』指击败仇敌令其粉身碎骨。 〔话中之光〕(一)神一伸手作事,就是神迹,显出祂的荣耀。教会中任何的事奉,源头对了,自然会有神迹般的结果。 (二)我们若靠自己的手段,虽然在过程中可能显得轰轰烈烈,但结果只会归荣耀给自己。 【出十五7】「你大发威严,推翻那些起来攻击你的;你发出烈怒如火,烧灭他们像烧碎秸一样。」 〔吕振中译〕「你以威风之凛凛推翻那起来攻击你的;你发出烈怒把他们烧尽了,像烧碎秸一样。」 〔原文字义〕「大发」许多,丰盛,广大;「威严」威严,卓越,升高;「推翻」推翻,废除,破坏;「起来」起来,站立;「攻击」(原文无此字);「发出」打发,送走;「烧灭」吞噬,烧毁;「烧」(原文无此字);「碎秸」碎秸,禾秸。 〔文意注解〕「你大发威严,推翻那些起来攻击你的」『大发』指表露无遗;『威严』指卓越的伟大;『推翻』指推倒使之无法站立;『那些起来攻击你的』指法老和他的军兵所表征的邪恶权势。 「你发出烈怒如火,烧灭他们像烧碎秸一样」『烈怒如火』神乃是烈火(来十二29),祂的怒气是祂公义的表彰;凡触犯神的公义的,最终必会被神的烈火烧毁净尽。 〔话中之光〕(一)许多牧师和传道人过于看重自己的尊严,以致给仇敌伺机攻击,无法让神的威严得着出路。 (二)我们的神乃是烈火(来十二29),所以我们应当恐惧战兢,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来十二21,28)。 【出十五8】「你发鼻中的气,水便聚起成堆,大水直立如垒,海中的深水凝结。」 〔吕振中译〕「你发鼻孔中之气,水便堆积起来;河流直立如垒;深渊凝结于海中心。」 〔原文字义〕「鼻」鼻孔,怒气;「气」气,风,灵;「聚起成堆」被聚成堆;「大水」流动;「直立」站,立定;「垒」堆;「深水」深渊,深处;「凝结」凝结,浓缩。 〔文意注解〕「你发鼻中的气,水便聚起成堆,大水直立如垒」『鼻中的气』指大风(参十四21;诗十八15);『聚起成堆』指水的性质本来是往低处流,如今却违反其性质,高高地堆垒在一起;『直立如垒』指大水竖立如同壁垒,又如墙垣(参十四29)。 「海中的深水凝结」『凝结』形容水静止不流动;一般的情况下,湖水和海水若遇冷仅在表层结冰,必须经年累月才能达到深层。 【出十五9】「仇敌说:我要追赶,我要追上;我要分掳物,我要在他们身上称我的心愿。我要拔出刀来,亲手杀灭他们。」 〔吕振中译〕「仇敌说:『我要追赶,我要赶上;我要分掳物;我要拿住他们,来满足心愿。我要拔出刀来,亲手赶灭他们。』」 〔原文字义〕「追赶」追赶,追逐,逼迫;「追上」追上,达到;「分」分开,分享;「掳物」猎物,掠夺品;「称」充满,满足;「心愿」渴望,情绪;「拔出」倒空,倾空;「杀灭」占有,剥夺,破坏。 〔文意注解〕「仇敌说:我要追赶,我要追上」『仇敌』指法老和他手下所表征的任何敌挡神、攻击神子民的邪恶势力;『追赶…追上』指挽回局面。 「我要分掳物,我要在他们身上称我的心愿」『分掳物』指战胜者分享战利品;『称我的心愿』指随意对待对方,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我要拔出刀来,亲手杀灭他们」『拔出刀来』按字面的意思是指拔刀出鞘,但此处极可能是指刺入后又拔出,即刺而又刺,手段残忍;『亲手杀灭』意指亲自手刃敌人以泄恨,动机凶狠。 【出十五10】「你叫风一吹,海就把他们淹没;他们如铅沉在大水之中。」 〔吕振中译〕「但你一吹气,海就把淹没他们,他们就像铅沉没于壮阔水中。」 〔原文字义〕「风」风,气,灵;「淹没」淹没,遮盖,隐藏;「沉在」沉入,被浸入;「大」伟大的,威严的。 〔文意注解〕「你叫风一吹,海就把他们淹没」指大风使海水回流,使敌人葬身海中(参十四26~27)。 「他们如铅沉在大水之中」形容迅速沉入水中,并且难于漂起来。 【出十五11】「耶和华啊,众神之中,谁能像你?谁能像你至圣至荣,可颂可畏,施行奇事?」 〔吕振中译〕「永恒主阿,在诸神中,谁能像你呢?谁能像你有至圣的威风,有可赞之可畏,施行着奇事呢?」 〔原文字义〕「至圣」分别,神圣;「至荣」荣耀,壮丽,伟大;「可颂」赞美,歌颂;「可畏」敬畏,惧怕,害怕;「施行」做,制作,完成;「奇事」奇事,超凡。 〔文意注解〕「耶和华啊,众神之中,谁能像你?」『众神』指外邦人所拜的偶像假神;『谁能像你』意指不能与你相比拟。 「谁能像你至圣至荣」『至圣』形容与其他众神有所分别,是独一无二的;『至荣』形容无上的地位和荣耀的性质。 「可颂可畏,施行奇事?」形容大能的作为一面令人感恩赞美,一面令人觉得肃然敬畏,因为神的手所作的实在超奇绝伦。 【出十五12】「你伸出右手,地便吞灭他们。」 〔吕振中译〕「你伸出右手,地便吞灭他们。」 〔原文字义〕「伸出」伸展,延长,扩展,「吞灭」吞咽,吞噬。 〔文意注解〕「你伸出右手,地便吞灭他们」『伸出右手』形容一出命令;『地便吞灭』形容直坠地府阴间。 【出十五13】「你凭慈爱领了你所赎的百姓;你凭能力引他们到了你的圣所。」 〔吕振中译〕「你凭你坚固的爱领导你所赎回的人民,你用你的力量引领他们到你的圣居所。」 〔原文字义〕「领」引领,带领;「赎」赎回,救赎;「引」引导,引领;「圣」分别,神圣;「所」居所,住处。 〔文意注解〕「你凭慈爱领了你所赎的百姓」『凭慈爱』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全然出自祂的怜悯和慈爱,而这个爱乃是不后悔且不改变的;『所赎的』表示以色列人是神出了代价所赎回的,而这个代价乃是祂自己的『长子』,是逾越节的羊羔所表征的。 「你凭能力引他们到了你的圣所」『你的圣所』解经家对此有下列不同的解释:(1)指神的居所,就是圣殿,但此时以色列人连会幕也还未建造,更遑论数百年后所罗门王将要建造的圣殿;(2)指神在天上的圣所,但以色列人在肉身中不可能被引到天上的圣所;(3)神所应许给以色列人之地,就是迦南美地,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美地乃是四十年后的事。以上三种解释均有问题,因此,比较合理的看法应当把13~16节视为『完成式预言』,而17~18节则视为『未来式预言』。这样,17节的『产业的山上』、『住处』、『圣所』便成了本句的最佳解释。 〔话中之光〕(一)感谢神,祂用「慈爱」带领我们,而不是用「公义」;否则,照我们的本相,恐怕早就倒毙在旷野中了。 (二)神凭能力引我们到祂的圣所,就是教会。哦,神既以能力引领,也必以能力成全,所以我们只管安心投身于教会生活中。 【出十五14】「外邦人听见就发颤;疼痛抓住非利士的居民。」 〔吕振中译〕「万族之民听见就颤抖,惨痛抓住了非利士的居民。」 〔原文字义〕「发颤」发抖,震动,颤动;「疼痛」痛苦地扭动,极度的痛苦;「抓住」抓住,抓牢;「非利士」寄居地。 〔文意注解〕「外邦人听见就发颤」『外邦人』指迦南七族,就是: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希未人、耶布斯人、比利洗人、革迦撒人(参十三5注解),他们由于听见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所发生的神奇事迹,所以当听见以色列人即将进入迦南地时就惧怕发颤。 「疼痛抓住非利士的居民」『非利士的居民』他们住在加萨非利士地,位于地中海海岸,埃及之北、迦南之南,由埃及到迦南最近的道路即经过非利士地(参十三17);当他们听见以色列人进入并占领迦南地时,便觉头痛。 备注:本节所说的事,尚未成就,但文法属过去完成式,与13节同属『完成式预言』。 【出十五15】「那时,以东的族长惊惶,摩押的英雄被战兢抓住,迦南的居民心都消化了。」 〔吕振中译〕「那时以东的族系长惊惶,摩押的权贵被战兢抓住,迦南的居民都震撼摇动:」 〔原文字义〕「那时」那时,然后;「以东」红;「惊惶」干扰,害怕,急促;「摩押」他父亲的;「英雄」公绵羊,强人,领袖;「战兢」战栗,害怕;「抓住」抓住,抓牢;「迦南」低地;「消化」熔化。 〔文意注解〕「那时,以东的族长惊惶」『以东』是以扫的后代,住在西珥山,位于死海之南,迦南地的东南界外。当以色列国强盛之时,以东人惊惶失措。 「摩押的英雄被战兢抓住」『摩押』族是罗得的女儿乱伦所生的后裔,住在死海的东南面,以东地的北面。当以色列人即将进入迦南地之前,摩押王巴勒曾企图雇用巴兰咒诅以色列人(参民二十二至二十四章),表示摩押人对以色列人的到来,相当恐惧战兢。 「迦南的居民心都消化了」『迦南的居民』就是14节的外邦人,亦即迦南七族;『消化』形容毫无斗志。 备注:本节与13、14节同属『完成式预言』。 【出十五16】「惊骇恐惧临到他们。耶和华啊,因你膀臂的大能,他们如石头寂然不动,等候你的百姓过去,等候你所赎的百姓过去。」 〔吕振中译〕「恐怖震慑袭击了他们。永恒主阿,因你膀臂之大能力,他们竟如石头寂然不动,等你的人民过去,等你所获得的人民过去。」 〔原文字义〕「惊骇」恐怖,害怕;「恐惧」恐惧;「膀臂」肩膀,膀臂;「大能」巨大的;「寂然不动」变得无言,静默,静止;「等候」(原文无此字);「过去」经过,穿越。 〔文意注解〕「惊骇恐惧临到他们」『他们』指14~15节所叙述的各族人,对以色列人的到来,都感到惊骇恐惧。 「耶和华啊,因你膀臂的大能,他们如石头寂然不动」『因你』指各族所惧怕的乃是以色列之神大能的膀臂,因此对以色列人经过他们的境界时,都不敢轻易动弹。好像石头静止不动一样。 「等候你的百姓过去,等候你所赎的百姓过去」『你的百姓』和『你所赎的百姓』都指以色列人;『过去』指渡过约旦河。 备注:13~16节都以『过去完成式』预言将来所要发生的事。 【出十五17】「你要将他们领进去,栽于你产业的山上,耶和华啊,就是你为自己所造的住处;主啊,就是你手所建立的圣所。」 〔吕振中译〕「你要将他们领进去,栽于那山上,于你的产业上,永恒主阿,于你为自己所造的住处上,主阿,于你手所建立的圣所上。」 〔原文字义〕「领进去」进去,进入;「栽于」种植;「产业」产业,基业,财产;「所造」制造,实行;「建立」坚定,牢固。 〔文意注解〕「你要将他们领进去,栽于你产业的山上」『领进去』指领进迦南美地;『栽于』形容定居在固定的地方;『产业的山上』泛指迦南美地全境。 「耶和华啊,就是你为自己所造的住处」神为祂自己所造的『住处』,广义而言,指产业的山上,亦即迦南美地;狭义而言,指圣所,亦即耶路撒冷的圣殿。 「主啊,就是你手所建立的圣所」『圣所』即指圣殿;表面上物质的圣殿虽是由所罗门王建造的,实际上属灵的圣殿乃是神亲手所建立的。 【出十五18】「耶和华必作王,直到永永远远!」 〔吕振中译〕「永恒主必掌王权、直到永永远远。』」 〔原文字义〕「作王」成为国王,统治;「永永远远(原文双同字)」古代,永远,永久的。 〔文意注解〕「耶和华必作王,直到永永远远」意指神必在他的子民中间掌权作王,祂的王位永远坚定,王权永续。 【出十五19】「法老的马匹、车辆,和马兵下到海中,耶和华使海水回流,淹没他们;惟有以色列人在海中走干地。」 〔吕振中译〕「因为法老的马匹、连他的车辆马兵、进海中去的时候,永恒主使海水回流到他身上,而以色列人却在海中走干地。」 〔原文字义〕「下到」进去,进入;「回流」返回,转回;「淹没」(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法老的马匹、车辆,和马兵下到海中,耶和华使海水回流,淹没他们」本节是另一首短歌的前半,与21节的后半角同启应歌词,前半歌词以两族人的不同际遇作引介;首句重复提到法老的军兵下到红海中被回流的海水淹没(参1,4~5节),表示在红海所发生的神迹奇事乃是空前绝后的重大事件。 「惟有以色列人在海中走干地」与埃及人相反的,以色列人却丝毫不受海水的危害,海水特为他们分开,使他们能走在干地上。 〔话中之光〕(一)从这诗歌中,可以晓得会众对于神的认识,并对于前途之信心与希望;也是显明摩西不但是圣人、先知、战士、律法家、历史家、政治家、大领袖、大革命家,也是作灵歌的大诗家。 【出十五20】「亚伦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手里拿着鼓;众妇女也跟她出去拿鼓跳舞。」 〔吕振中译〕「亚伦的姐姐、女神言人米利暗、手里拿着手鼓,众妇女也跟着她出去,拿着手鼓在舞蹈。」 〔原文字义〕「亚伦」带来光的人;「女先知」女预言家;「米利暗」反抗;「跳舞」跳舞,舞蹈。 〔文意注解〕「亚伦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米利暗此时大概九十岁左右,却丝毫不显衰老,仍然活力十足;『女先知』指为神说话的女人,可见神并不轻看女性。 「手里拿着鼓,众妇女也跟她出去拿鼓跳舞」『拿鼓』意指击鼓;『跳舞』闻鼓声而起舞,显出一片欢乐气象,中文的『鼓舞』正好说出当时的氛围。 〔话中之光〕(一)人在得救时,从心灵中所唱的乐歌,岂是语言所能表明的呢? 【出十五21】「米利暗应声说:你们要歌颂耶和华,因祂大大战胜,将马和骑马的投在海中。」 〔吕振中译〕「米利暗跟她们唱和着说:『你们要歌颂永恒主,因为他得胜昂首,将马和骑兵投入海中。』」 〔原文字义〕「应声」回答,回应;「歌颂」唱歌;「大大战胜(原文双同字)」升起,升高。 〔文意注解〕「米利暗应声说」本节是对19节引介歌词的回应,一启一应,与『摩西之歌』相比,非常简短,通称『米利暗之歌』。 「你们要歌颂耶和华,因祂大大战胜,将马和骑马的投在海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米利暗之歌』虽短少,但『摩西之歌』的重要骨架,一应俱全:(1)歌颂神的所是;(2)赞美神的所作(祂大大战胜);(3)将埃及军兵投在海中;(4)感谢神保守以色列人(19节下)。 【出十五22】「摩西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到了书珥的旷野,在旷野走了三天,找不着水。」 〔吕振中译〕「摩西领着以色列人从芦苇海往前行;他们出去到书珥的旷野,在旷野走了三天,找不着水。」 〔原文字义〕「前行」前往,出来;「书珥」墙;「找」寻找,发现。 〔文意注解〕「摩西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到了书珥的旷野」『从红海往前行』意指离开红海的彼岸,往旷野方向前行;『书珥的旷野』一般相信位于西乃半岛的西北角,以色列人由此地转向南方,往西乃半岛的西南角移动。 「在旷野走了三天,找不着水」『走了三天』旷野中行走艰难缓慢,难于推算路程距离;『找不着水』意指找不到水源,而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因素。 〔话中之光〕(一)水是生活所必须,在旷野缺乏水,正是表明人心灵的需要,在这世界的旷野里,决不能有满足的供给。 【出十五23】「到了玛拉,不能喝那里的水;因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玛拉。」 〔吕振中译〕「到了玛拉,他们不能喝玛拉的水,因为水苦,因此那地方名叫玛拉。」 〔原文字义〕「玛拉」苦味;「苦」苦,苦的。 〔文意注解〕「到了玛拉,不能喝那里的水」『玛拉』位于书珥旷野的南方,那里有水却又不能喝,正如人在大海中却不能喝海水一样,可以眼见,但不能享受,渴上加渴。 「因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玛拉」『玛拉』字义是『苦』(参得一20)。 〔话中之光〕(一)信心非经试验不能进步,及至信心经过试验以后,圣经说:「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彼前一7)。 (二)主曾劝老底嘉的教会要「买火炼的金子」(启三)。因为人要得这火炼的金子,非出代价不可,代价是什么呢?就是要经火炼。按信徒得救的信心,原是主赐的(弗2:8)。此乃得胜的信心,是必须经过苦难以后成功的。 【出十五24】「百姓就向摩西发怨言,说:“我们喝什么呢?”」 〔吕振中译〕「人民就向摩西发怨言说:『我们喝什么?』」 〔原文字义〕「发怨言」发牢骚,抱怨。 〔文意注解〕「百姓就向摩西发怨言,说」『发怨言』是不满的表现;神的子民遭遇不顺遂的环境,就向带领者埋怨,可见带领神的百姓相当为难。 「我们喝什么呢?」意指百姓把找不到可喝的水,归咎给摩西。 〔话中之光〕(一)前不几日在海边大声赞美神的口,竟然因为稍遇艰苦,即发怨言。信徒歌唱的声音,常是因为罪过止息了!因水口苦,固然难过,因罪心苦,更是难过。 (二)缺少水固然可怜;缺乏信心,尤其可怜。宁肯缺乏水,不要缺乏信心。会众之失败,全是因为凭知识,不凭信心。 【出十五25】「摩西呼求耶和华,耶和华指示他一棵树。他把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耶和华在那里为他们定了律例、典章,在那里试验他们;」 〔吕振中译〕「摩西向永恒主哀叫,永恒主将一棵树指给他看;他把那树木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永恒主在那里为他们立了律例典章,在那里试验了他们,」 〔原文字义〕「呼求」哭求,呼喊;「指示」指教,点出,显示;「律例」律例,法规;「典章」审判,案例;「试验」试验,测验。 〔文意注解〕「摩西呼求耶和华,耶和华指示他一棵树」『呼求』指向神祷告;『指示』是神对人祷告的回答;『一棵树』注意,不是一种树,乃是一棵树,表示它是独一无二的解决方法,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他把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并不是那棵『树』所含的某种化学元素使水变甜,因为『一棵树』的质与量不足以改变那样大量水的质素,只能归因于神迹。 「耶和华在那里为他们定了律例、典章」『律例』指律法,是神向人的要求;『典章』指审判,是神对人是否遵行律法的判定。 「在那里试验他们」意指神要借着所颁布的律法和典章(审判),验出以色列人的实际状况。表面上,好像是要试验出他们是否遵行律法,但实际上是要显明他们根本无法遵守律法的要求,世人不能靠律法称义,只好寻求因信基督而称义(参加三13;五2~6)。 〔话中之光〕(一)究竟这一棵树是什么?无非是神用人所看为愚拙的救法——十字架(十字架原是一棵树)(加三13)。唯有主的十字架,能令人心中一切苦味变甜。 (二)须知令苦水变甜的唯一妙法,就是主的十字架,你几时遇见苦水,就把十字架这一棵树放在其中,让它变苦为甜罢! (三)信徒因耶稣「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世代」(加一4)。在于基督的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六l4)。所以自海中上来,即表明信徒已经超脱世界,要实验旷野的生活了。 (四)玛拉苦水变甜,也是因先有摩西祷告,可见祷告,或为他人代祷,皆是令苦水变甜的最大原因。 【出十五26】「又说:“你若留意听耶和华你神的话,又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留心听我的诫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将所加与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为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 〔吕振中译〕「说:『你若留心听永恒主你的神的声音,行他眼中看为对的事,侧耳听他的诫命,守他一切的律例,那么我加在埃及人身上的一切疾病、我就不加在你身上,因为我永恒主乃是医治你的。』」 〔原文字义〕「留意」留心听,听从;「听」听见;「正」笔直的,正确的;「留心听」留心听,听;「诫命」命令;「律例」律例,法规;「加与」放置;「疾病」疾病,病痛;「医治」医治,痊愈。 〔文意注解〕「又说:你若留意听耶和华你神的话,又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听』而『行』,听的是『神的话』,行的是『神眼中看为正的事』;可见,人的行为若要讨神喜悦,便须留意倾听神的话。听见神的话,乃是行为循规蹈矩的基本要素。 「留心听我的诫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本句与上句是平行对称子句:『留意听』对『留心听』;『你神的话』对『我的诫命』;『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对『守我一切的律例』。彼此可以互换,互相补充说明。 「我就不将所加与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加与埃及人的疾病』在此宜指埃及人因硬心不肯顺服摩西所传达神的话,才染患了十灾所引起的特殊疾病,而不是指一般世人『生、老、病、死』所必经历的疾病。有些灵恩派的神医信仰者,错误地应用此处经文,而把信徒所生的一切疾病,归咎于不听神的话,因此自食其果。 「因为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意指神是我们的医治,祂能维护我们的健康和健全。 〔话中之光〕(一)「你若愿意…我就愿意…」(原文直译)。「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此言表明我们若不得医治,苦水未变甜水,乃因我们不愿意,并非神不愿意。 (二)这些规范人类行为和举止的要求就是律例,就是命令,人若希望获得灵性和身体上的健康,均衡发展,就必须遵循神所要求的原则。正如病人按着医生的吩咐而行才能正常康复一样。 【出十五27】「他们到了以琳,在那里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他们就在那里的水边安营。」 〔吕振中译〕「他们到了以琳,在那里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他们就在那里近水边扎营。」 〔原文字义〕「以琳」棕榈;「水」水泉;「泉」眼睛;「棕树」棕树,椰枣树;「安营」扎营,衰微。 〔文意注解〕「他们到了以琳,在那里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以琳』位于玛拉的南方不远处,是沙漠中的绿洲,干渴中的滋润,炎热中的阴凉处。 「他们就在那里的水边安营」以色列人就在以琳安营休息,暂时歇了一口气。 〔灵意注解〕「他们到了以琳,在那里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十二』和『七十』在圣经里象征『完全』。 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是一个有丰富供应的肥美乐境。预表救主丰富的恩典叫人因信而得。有人认为十二是代表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七十代表七十位长老,象征着在基督里全备无缺的赐予。 〔话中之光〕(一)在信徒的灵程中,须先有玛拉的试炼和苦难(参23节),后才有以琳的祝福和甘甜(本节)。 (二)我们在这成圣的道路上,有时苦、有时甜;有时阴翳、有时光明,是势所难免的。因为这是试验信心的两方面。 (三)基督徒的道路有时经过玛拉一样的苦境,有时又带我们到丰富肥美的以琳。这些变迁原是使我们学习信靠,更明白在基督里凡是都是有益的。 (四)在以琳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他们在树下水边安营,得着身灵的休息。这是略略表明他们,所要到之迦南的福气或禧年的福气;以琳实是迦南的先影,叫他们经过试验后,略尝到迦南的味道。 (五)水泉是灵恩的表明(约四14;七37~39;赛四十三19~21);十二股水泉,是表明灵泉之丰富;且是表明足够以色列人十二支派用的,每支派一股水泉。 (六)棕树是得胜的表号(约十二l2~13;启七9,14),又是荣盛的象征(诗九十二12~l4)。以色列人几时到了迦南,就是到了得胜地,并且栽在神的殿中,发旺荣盛,多结果子了。 叁、灵训要义 【神的试炼──灵命初期的写照】 一、遇到生命中危机时的反应 1.「以色列人举目看见埃及人赶来,就甚惧怕」(十四10):极其害怕 2.「向耶和华哀求」(十四10):开始懂得向神哀求 3.「他们对摩西说:难道在埃及没有坟地,你把我们带来死在旷野吗?」(十四11):另一面,却又向带领他们的人抱怨 4.「服事埃及人比死在旷野还好」(十四12):认为从前的境遇比目前好 二、经历神大能的救助时的反应 1.「看见耶和华向埃及人所行的大事,就敬畏耶和华」(十四26):经历神的大能之后才懂得敬畏神 2.「又信服祂和祂的仆人摩西」(十四26):信服神和神的仆人 3.「那时,摩西和以色列人向耶和华唱歌」(十五1):开始颂赞神 4.「谁能像你至圣至荣,可颂可畏,施行奇事?」」(十五11):体认神大能的救助 5.「出去拿鼓跳舞」(十五20):兴高采烈,歌舞欢颂 三、遇到困境时的反应 1.「在旷野走了三天,找不着水」(十五22):干渴代表遭遇切身的难处 2.「到了玛拉,不能喝那里的水;因为水苦」(十五23):感受痛苦 3.「百姓就向摩西发怨言」(十五24):又一次埋怨神的仆人,归咎别人的带领 4.「摩西呼求耶和华」(十五25):甚至忘了自己向神呼求,还得让神的仆人代祷 四、苦尽甘来,十字架的功课带进满足的享受 1.「把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十五25):『树』表征十字架,『丢在水里』指在生活的经历中应用十字架的原则,使痛苦的感觉转变为甘甜 2.「定了律例、典章,在那里试验他们」(十五25):意指我们是否切实遵行神的话 3.「听我的诫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将所加与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十五26):意指遵行神的话就能免受病痛的折磨 4.「以琳,在那里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十五27):意指信而顺从神的话,能使我们有满足的享受 【胜过双重试验】 一、胜过红海的试验(1~21节) 1.序曲:因耶和华得胜而唱歌(1节) 2.歌颂耶和华的所是:力量、诗歌、拯救(2~3节) 左证:歼灭仇敌(4~5节) 3.歌颂耶和华施展能力,显出荣耀(6节上) 左证:推翻、淹没仇敌(6节下~10节) 4.歌颂耶和华独行奇事,至圣至荣(11节) 左证:引领百姓,外邦惊惶(12~16节) 5.歌颂耶和华必为自己建造居所,永远为王(17~18节) 左证:敌我海中结局截然不同(19节) 6.副歌:你们要歌颂耶和华(20~21节) 二、胜过玛拉的试验(22~27节) 1.在旷野三天没有水喝,口渴(22节):没水 2.在玛拉有水不能喝而发怨言(23~24节):水苦 3.丢一棵树在水里变可喝(25节上):水甜 4.应许若遵行律法,就必免去疾病(25节下~26节) 5.在以琳安营,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27节):水多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出埃及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出埃及记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