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创世记第十二章例证与灵感集锦

 

【创十二1「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这是神第二次呼召亚伯拉罕。第一次的呼召,只把他带到半路上;第二次的呼召,纔把他带到迦南地。感谢神,我们能作基督徒,是因为神的坚持不放,不是我们自己去抓住神。如果凭着我们自己去作基督徒,我们早就失去了。――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亚伯拉罕本来所住的地方,是在迦勒底的吾珥。那是一个事奉偶像的地方。他的父亲他拉,就是住在那边事奉偶像的(书廿四2)。神把亚伯拉罕呼召出来,在消极方面是要他离开本地、本族、父家,要他远离事奉偶像的事;在积极方面是要他往神所要指示他的地去,也就是往迦南地去,在那地事奉这一位天地的主、至高的神。――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创十二1】「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

这是神对亚伯兰第二次的呼召,第一次的呼召是当亚伯兰在米所波大米,「还未住哈兰的时候」。(徒7:2

亚伯兰离开迦勒底人之地,但他似乎走得不够远。他居留哈兰的日子,圣经的记载全付阙如,这是一件何等严肃的暗示!但神一直坚持祂当初的呼召。我们有时候希望要借着拖延来改变神向我们的要求。神并不如此做,因祂从来不会废弃祂多年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目标。我们可能让它滑掉,但神却不是这样。

从神的观点来看,哈兰并不比米所波大米强多少。亚伯兰在稍向前移之后也许就踌躇满志,但神却呼召他进入一个指定的地方(迦南美地)。一切真正的呼召都是高的呼召。让我们不要满足于「半路的凉亭」。问题不在于我们从起点已经走了多远,乃在于我们的心是否仍放在神的目的上。——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创十二1】「你要离开。」

一粒麦子没有不落在地里而完全死去的。这是亚伯兰的经验,他在本地本族虽很重要,但是人的想法与道路完全不是神的。亚伯兰的人生蒙福,必须先到应许之地,在他本来的生活整个结束之后。每个人在蒙福之前,成为祝福之先,必无可避免地承受神的命令:「你要离开,愿意死去!」

离开偶像之地——在大河那边,那些地方都是敬奉偶像的。亚伯兰若留居在那里,必接触污秽之物。所以神要他离开可受传染的范围,使他的家族保持纯正的信仰,相信独一的真神。你有否接触黑暗的事,与恶者与偶像有关呢?离开、隔绝,决不触摸污秽。要保持清洁,因为你是要作主的器皿。要看自己是死的。

离开后的孤寂——「我只呼召他,使他为大。」你若不愿单独去,就落在地上死了吧!神先要将我们降至最卑微,然后要提我们升至最尊贵。单独应付世界,其实仍是在绝多数。

离开后有信心——「他出去,还不知道往哪里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冒险。但是他伸脚出来,没有踏空,却站在岩石上。每天在旷野上行行重行行,他一切需要必迎刃而解,一直到蒙福之地。死只是生命之门。他在哈兰看自己是死的,就在世界各处的土地上结果累累。── 迈尔《珍贵的片刻》

 

【创十二1离开本地、本族、父家】「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亚伯拉罕的福是大福,所以蒙此福的原因有四种:

一、离开本地──本地是指拜偶像之乡,与神为敌之地,或说是罪恶之渊深。这里是指离开世界而言。

二、离开本族──本族指一切虚伪的人情关系。这里是说不再随从今世的风俗、人情而行。

三、离开父家──父家指血统关系,要离开这些,爱就纯一了;爱血统不要过于爱主,要专一不杂。

四、顺服到底──往神所指示的地方去,不自己拣选,顺从神的安排,照神指示而行,必蒙大福。

所蒙的福是:

一、得大国──国者,指权柄。我们所蒙属灵之福是要先服从神的权柄,这是一切蒙福之源。

二、得大名──不是自己求名,而是因主得大名,使人都看出我们是属天的子民,与世人有区别。

三、叫别人得福──为主作见证,把别人引到主前。

四、胜过仇敌──只要有此心志,紧靠跟从,谁也无法胜过我们了。—— 李慕圣《晨光》

 

【创十二1信心之父】「你要离开…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人类的“文明”这个观念,在希腊和拉丁文中,本来是同一字源,从而衍生城市,家居,安适等字。这是说,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城市是个好的地方。
  亚伯拉罕所生长,居住的本乡,迦勒底的吾珥,是一个文化高度发展,很适于安居的城。但那也是一个败坏的城,拜偶像的风气很重。在这样的背景中,神的呼召临到:“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创一二:1)我们不难想象,这违反人安土重迁的性向,并不是件容易事。
  如果有人对你说:“来,跟我走!”却没有告诉你所要去的方向。大概你不会轻易就踏上路。我们自己或别人,会警告小孩子:“如果有谁叫你跟他去,不要听!”亚伯拉罕所有的信心,就是小孩子那么单纯的信心。可惜,世人知道嘱咐孩子们小心生人,自己却很容易跟从人;有个会喊口号的人出来,谎话多讲几次,讲得多,讲得响,就有人信服,就有人盲从。
  神的呼召是由于祂的主权和恩典;亚伯拉罕知道那位呼召他的是谁。知道神讲话,就立刻不迟疑的听从,行动。这就是信心。只是他带上了一个罗得,没完全顺从“离开”的命令。
  圣经说到他的情形:“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但在另一方面,“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来一一:8-10
  信心的道路,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远见的冒险,是知道所信托的是谁。他把手伸出去,交在神手中,让那位全知全能的神带领他,为他选择前途。亚伯拉罕所走的道路,是无定的,艰苦的,漫长的道路。他不体贴肉体,不依恋所有的享受,毅然的离开了家乡的城。他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是神“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来一一:16)这就是说,他离开了地上的家乡,是想往天上更美的家乡;他离开了地上败坏的城,是要去那座不朽坏,有根基的城。
  很多人所要的,是没有十字架的恩典,是合自己条件的宗教。今天,神仍然寻找愿意跟从祂的人。祂所要的,是不计地上的利害得失,不求肉体的安舒的人,为遵行神的旨意,甘愿走十字架的道路,使他人得福。这样的人在哪里呢?── 于中旻《创世记笺记》

 

创十二1~2 放弃家园的信心在这段经文中所形容的信心,是一种放弃家园的信心。这种信心是我们按神旨意,成就神计划一个不可缺少的信心,可叫它做宣教的信心;今天环顾普世差传工作,这种心志是非常重要。自从一九六五年起,我对差传工作开始关怀,并且我深信,一个教会最大的使命是遵行参与宣教工作,拓展神的国度。教会除了要信徒得到教导、交通和成长外,更需要完成神托付的大使命。

  当我们回顾西方宣教历史时,看见很多西方宣教士放弃家园,离乡别井来到东方工作,将福音传播;并且有很多客死异乡的。亚伯拉罕的信心,在于当吩咐他时,他便听命而行。这表明他信靠顺服的灵性。当我们生活在世上的时候,有很多属世的东西,似乎不断缠绕我们;致我们搬家时,对于拔根离开,感到万分困难。这可以代表我们生活的方向和方式的写照;我们拼命地置业,买股票来保值,这不是错误,可是当神要呼召你作宣教工作时,很多基督徒就不能拔出深入生活的根了。假若我们好像亚伯拉罕一样,认识自己不过是寄居的客旅;我们就不会被某地方的生活所辖制,我们的流动性就会很高,需要搬往别处亦很容易。── 张子华《从列祖生平看基督徒生命特征

 

【创十二1~3  万世的祝福,是因一人的顺服而踏出第一步……】当亚伯兰一听到神的呼召,就凭着信心离开哈兰,前往迦南。神与他立约,告诉他将要建立一个大国。神还说不单这一族要蒙福,地上万族都要因亚伯兰的后裔得福。以色列由亚伯兰而出,他要跟随神,并影响与他有邦交的国家。耶稣基督降世拯救人类,也是从亚伯兰的直系所生,世人靠着祂得以与神建立关系,得到无穷福乐。――《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十二17因你蒙福】

最近我读创世记第十二章时,对其中的第二节,领悟到一个崭新的含义。从前我也读过几回这一段经文,但我总是先入为主的被「亚伯拉罕的约」这观念所限制,因而忽略这一句话也适用于每一位基督徒。请注意上帝对这位先祖所说的:「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亚伯拉罕要成为别人得福的原因——上帝赐福给他,这并不是为他自己本身的享受,乃是为了让其他的人也因他得福。

对基督徒而言,这是绝对的真实的。主将奇异的恩典赐给我们,他希望我们和那些失落的灵魂分享。我们这些信靠耶稣的一群,既然蒙主怜悯获得拯救,也应当去「使别人」同蒙救恩。我们在主里面获得饱足,也应当出去向每一个人传救恩的信息。(参阅马可十六15)如此,在别人陷于困境时,你帮助他,当你自己遇到困难时,就必得到安慰。保罗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我们要感谢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他是慈爱的天父,也是一切帮助的来源!他在我们各样的患难上帮助我们,使我们能够用他所赐给我们的帮助,去帮助遭遇各样患难的人。」(林后一34

请不要忘记上帝对亚伯拉罕说的:「我必赐福给你……你也要叫别人得福。」原主也借着你使别人得福。——R.W.D.——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创十二2「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

         神对于亚伯拉罕的呼召,不只是要他往神所要指示他的地去,并且要使他成为一个大国。神的目的,是要得着一班人作祂的子民。神呼召亚伯拉罕,就是为了要拣选他和他的后裔作子民。换句话说,神拣选祂的子民是从亚伯拉罕起头的。亚伯拉罕的被拣选,就是说,神在许多人中召出一个人来为着祂自己,神要得着一班子民为着祂自己。――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创十二2神所立的拯救者,从肉身说,乃是出于蒙神拣选的以色列门;而出于这一位救赎主的新族类,在神的旨意里面,正是蒙召与祂同工,使列国和世人蒙到救赎。这是圣经中最基本的启示,也是神对亚伯兰所说的话里重要的涵意。神所以要叫亚伯兰成为大国,并且赐福给他,叫他的名为大,就是因为要他叫别人得福。今天教会的存在,正是为着叫万有蒙福。如果教会忽略了这一个,她就全然失败,结局必然被神弃绝。―― 摩根《话中之光》

 

【创十二2  神引导亚伯兰离开,是为了更大的使命。若神引导我时,我……】神应许赐福亚伯兰,使他成为大国,不过有一个条件──他要顺服神,就是离开家乡和亲友,到神所应许的地方去。亚伯兰顺服了神的旨意,为神所应许的将来更大的祝福而离开家乡。神可能想使用你作更伟大的事奉,而引导你到别的地方去。不要让目前安全舒适的生活令我们忽略了神对我们的计划。――《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十二3「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可见神没有忘记万族。不过,神赐福给地上万族的方法,不是直接的,乃是借着亚伯拉罕。神拣选一个人,这一个人是一个器皿;从一个人,有了一个家;从一个家,有了一个国;从一个国,有了地上的万族。神不是自己直接使万族得福,神是先在一个人身上作工,使万族因他得福。神要将祂自己的恩典、能力和权柄,完全盛在一个人的里面,然后临到所有的人。这是亚伯拉罕蒙拣选的原则。这一个原则,一直继续到今天。――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创十二5  神带领以色列人所到之地……】神计划要建立一个民族,称为属祂自己的百姓。祂呼召亚伯兰离开一个不敬奉真神、又以自我为中心的吾珥城,前往肥沃的迦南地,建立一个以神为中心、注重道德的国家。迦南地面积虽小,却是以色列历史的焦点、基督教的起源地,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十二7】「亚伯兰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亚伯拉罕在神向他显现的地方,筑了一座坛。除非神向人显现,人是不会主动的将自己的一切献给神的。但当那一天神遇见了亚伯兰,就在那一天神得着了他的生命。亚伯兰并不知道奉献的道理,也没有人劝他去奉献自己。这也许是很好的,因为那些传讲奉献道理的人,我恐怕他们本身并不一定是奉献给神的人。许多明白奉献道理的人,却不大认识奉献的实际。可是亚伯兰遇见了神,所以他就为神筑了一座坛。你只要稍为瞥见了神,你就会永远属于祂的。两千年来,教会的历史都一直证实这件事。

有一首诗的副歌:「我是祂的,我是祂的,荣耀归祂名,我是祂的。」不认识什么是奉献的人,不会写这样的话。

不是人挑选神去奉献,乃是神拣选人来奉献。能够来事奉神的人,是尊荣的人。——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syncBible ref=12:7>

【创十二7  旧约中有形的祭坛,是神人相遇的地方──我生命中的祭坛,是筑在甚么地方?】许多宗教都有祭坛,但对于神的子民来说,坛不单是献祭的地方,更象征与神相交,纪念与神的相遇。粗糙的石头和泥土筑成的坛会保留在适当的地方多年,提醒人们神的保守和应许。

  有两个原因使亚伯兰经常为神造坛:(1)为祷告和敬拜;(2)提醒自己神给他赐福的应许。亚伯兰若没有经常更新对神的爱和忠诚,他的灵命就会死去。筑坛帮助亚伯兰谨记神是他生命的中心。恒常的敬拜帮助我们记得神的旨意,并促使我们顺服祂。――《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十二7~8基督徒生活的三个原则】「耶和华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从那里他又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支搭帐棚;……。」

参:创十二7~9;十三2~4;十八2;启十七1~6;路二一34~36;太二十六41;弗六18

我被圣灵感动,天使带我到旷野去,……。(启十七3

基督徒的生活、工作(事奉)与道路都有一定的准则,反之就永也无法达到美好的地步,甚至是无法站得住脚。这个生活的准则是:不离开帐棚的生活。

帐棚的意思,就是寄居(彼前二11),又是临时的(彼后一13)。我们在世上不要有所长期依靠或留恋的,否则就要被累住了心(路二一35)。所以说,这才是我们的生活原则。

 像使徒保罗说:“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林前七2931

我们若不存着寄居的态度,就很难以在这末世被保守、清心持守在主面前。许多人都要被世上的物质摸着,如同网罗一样被缠在其中,因而成了撒但、恶者的俘虏。

我们的工作就是祭坛,以事奉神、寻求神,与神交通为念。只要能保持有帐棚的生活,则必可有祷告的事奉;另一面要常有祭坛,才会使我们的生活不迁往所多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失去了祭坛,也要改变帐棚;失去了帐棚的,就要停止祭坛;若得着地上的一切产业之后,他的事奉必要出问题,就不可能有与神美好的交通,更不可能有属灵的份量或亮光。

一个离弃祭坛的人,怎能不恋慕地上的福分呢?没有了祭坛的事奉,要想不受世界的迷惑、吸引、缠累,那就不容易了。我们的道路,今世总归是走在旷野;在末世中,凡不注重旷野的人,就难识破大淫妇的奥秘,就不懂得大淫妇的奥秘。

一切教会中错误的教训、道理,甚至行为,都要牢笼迷惑许多人,但那肯去到旷野的人,必可识破它的迷雾,而不受其惑。

旷野是没有物质享受的,是没有人声嘈杂的,是不与人争、不与人吵的,是只顾与神交通的,是不慕肉体、人情、享乐的,只能与主交通,极渴慕明白主心,得主启示的。旷野就是打倒肉体,成全心灵,舍弃世界,追求属灵,向己死而向主活。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识破大淫妇,及她迷惑人的邪术,就是那似是而非的假道理,杀害忠仆的邪道。只有一个能够过旷野生活的人,才能逃避它的迷惑及杀害。所以,我们应当保持过旷野生活的态度,度在世的光阴,就可以看出了淫妇的淫行。

过帐棚生活,做祭坛工作,走旷野道路,这是基督徒过得胜人生的三个准则、三大要素。失去了这些,就很难保持自己正确的、美好的活在主的道中。—— 李慕圣《晨光》

 

【创十二8「从那里他又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支搭帐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

         「伯特利」在原文的意思是「神的家」。迦南地有一个特点,就是说,神的子民是神的殿,是神的家。神救我们,不只要我们作一个好的基督徒,并且要我们和祂的众儿女在一起成为神的家,成为一个身体。所以我们不应该有个人的「自由」。求神拯救我们脱离一切的个人主义。――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怎么能认识身体的生命呢?根本的条件是你的帐棚要搭在伯特利和艾的中间。「艾」在原文的意思是「堆」。伯特利是神的家;艾是一个堆,荒凉的堆。荒凉的堆就是指旧造。艾所代表的,就是旧造。我们如果要面向神的家,那就必须背朝着荒凉的堆。换句话说,一个基督徒如果肉体的生命没有受过对付,他就不能知道基督身体的生命。进入基督的身体,享受身体的生命,活出身体的生命,是从对付肉体的生命起的,是从对付天然的生命起的。肉体没有受过对付,而要活出一个身体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事。――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创十二9「亚伯兰又渐渐迁往南地去。」

         他的失败就在这里:神带领他到神的家,但是他不能长住在那里,却渐渐往南迁移;虽然他没有立刻下到埃及去,可是他已经到了南地,就是与埃及交界的地方。他一到了与埃及交界的地方,就很容易下到埃及去。结果,在那里撒了谎,被法老责备,受了顶大的羞辱(10~20)――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创十二9~10;十三18;参二十1绝对顺服神旨】「后来亚伯兰又渐渐往南地去。亚伯兰就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伦幔利的橡树那里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一个人一靠近世界就会渐渐落下去,先是一点点还不要紧,慢慢的,就在不知不觉的时候,陷入到罪恶的淤泥坑中去了。

人遵行神的旨意,是属灵的道路,都是极其绝对的,离开罪不能藕断丝连,非绝对不能胜过他,是要一刀两断的。所有属灵的道路,都是要以绝对的心来遵行的,离开是干脆的。不要渐渐的,一渐渐就离不开,一绝对都能离开。对付罪、对于人情、对于世俗都是要以绝对的态度,否则就不能胜过了。

主的旨意不清楚,只好不动。一清楚就必须马上跟上去,就不能再等,不能说先遵行一点。那不行,必须得放下一切去遵行,这样就会有新的启示,才会有灵的真实长进,才会有新的敬拜。

我们的灵性得不到长进的原因,许多时候是我们遵行顺服的不够绝对、不够干脆。我们得不着亮光,得不着启示,也是这个缘故。不能实时搬开帐棚,有时我们的道路不清楚,是因我们没有把帐棚搬起来。

当我们把帐棚一搬开时,第一步路就会显明出来了。属灵的路是走上第一步,才会显出第二步;有了顺服,才会有亮光,这是互联的;有光的指示,就得顺服,一顺服,第二步亮光又来了;第一个不顺服,第二个就不来。

对于罪也是这样,非绝对就不能胜过,一有光时,马上就对付,渐渐就有力量了,愈对付愈有力量,罪就必不能做我们的王了。—— 李慕圣《晨光》

 

【创十二10  跟随神也会碰到拦阻与挑战!要是如此,我该……】亚伯兰在饥荒中前往埃及寻求食物。神刚呼召亚伯兰来到迦南地,为何却遇上饥荒呢?这是要考验亚伯兰的信心。他通过了。他面对这困难,没有怀疑神的引领。有许多信徒在立志跟从神的时候,会立刻遇到重大的拦阻。当我们遇到这种试验时,不要猜疑神的作为,要运用神赐给我们的智慧,就像亚伯兰暂居埃及时一样,等候新的机会。――《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十二10~19 讲诚实话的信心】信心的表现是要讲出真实的话,换句话说,那就是说实话的信心。神要求我们有一个真理表达的信心。因为说谎话是属撒但的行为;我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说谎。我们要成为一个诚实无过的人,那就要我们有说实话的信心来生活。

在过去曾经有一种「处境神学」的学说,其中附和这学说的一个学者曾经与另一位三一神学院的学者,在芝加哥大学辩论究竟能否在一些处境中,所说的谎话是可被接纳,是对的。那处境神学问那三一神学院的教授:「假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些日本兵在追杀我们中国的同胞,并且其中有一个逃到你的家中,你把他藏起来。稍后,日本兵来到你家搜查,知道你是基督徒,便不断查问那中国逃犯在哪里?有没有在你家中?」那处境神学家就会否认,并且强调可以在这情况下说谎;但那三一神学院学者有智慧地说:「在这个罪恶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做。到时我可能也讲谎话,但我不会认为那次讲的谎话是对的。我事后会跪在神的跟前,祈求祂的赦免,并且在神面前认罪。」这个对话的节录和人物,是我经过修改;用中国和日本较与我们关切的史实,作背景的调校。

  今天的世界,说谎话的人所接受的。俗语常说:「忠忠直直,终须乞食。」这是一般人生活的价值观;但是,我们是基督徒,我们必须有说实话的信心。── 张子华《从列祖生平看基督徒生命特征

<syncBible ref=12:11-13>

【创十二11~13  因着惧怕而产生的谎话,是否也在拖垮着我?】亚伯兰出于恐惧,叫撒莱只讲出部分的真相,说她是他的妹妹。她的确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但也是他的妻子(二十12)。

  亚伯兰企图欺骗埃及人,他惧怕如果他们知道实情,就会杀死他来夺取撒莱。撒莱的财富、美貌,和政治联姻的机会,使法老渴慕纳她入后宫。亚伯兰作为撒莱的哥哥,就会大得尊荣;但是作为她的丈夫,则有生命危险;因为除非亚伯兰被杀,撒莱是不能进入法老后宫的。亚伯兰对神的保护失去了信心,即使神已给他应许,他也只说出部分的真相。但隐瞒事实,他的麻烦更多。这说明撒谎只会使罪恶带来的后果更复杂。──《灵修版圣经注释》

 

【怀恩早祷】

1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2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

3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4 亚伯兰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罗得也和他同去.亚伯兰出哈兰的时候,年七十五岁。

5 亚伯兰将他妻子撒莱,和侄儿罗得,连他们在哈兰所积蓄的财物,所得的人口,都带往迦南地去.他们就到了迦南地。

6 亚伯兰经过那地,到了示剑地方摩利橡树那里.那时迦南人住在那地。

7 耶和华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8 从那里他又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支搭帐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

9 后来亚伯兰又渐渐迁往南地去。

10 那地遭遇饥荒,因饥荒甚大,亚伯兰就下埃及去,要在那里暂居。

18 法老就召了亚伯兰来,说,你这向我作的是甚么事呢,为甚么没有告诉我他是你的妻子.

19 为甚么说,他是你的妹子,以致我把他取来要作我的妻子.现在你的妻子在这里,可以带他走罢。

20 于是法老吩咐人将亚伯兰和他妻子,并他所有的都送走了。

 

个人祷告感言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记12:1-3

赞美万事万有的主宰,我们在天上的父上帝。感谢祢赐我们清晨,从祢的怀中领取新的一天,是信实极其广大的一天。求祢每早晨提醒,提醒我们的耳朵,叫我们能听见,仆受教者一样。开启我们的耳朵,叫我们今日从心中听从,绝不反叛,也不违抗,也不后退,更不会偏行己路,叫我们专心一意按真理而行,为主而活,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自己成为众人的福杯。

慈爱的天父,求祢帮助我们,在面对疫情的转变时,能神情坚定如石头。求主帮助我们能面无惧色地面对频生的天灾人祸,灾难虽然像山火般猛烈,一次又一次地烧毁我们心灵的嫩草和信心的幼苗,但我们坚信我们将不致抱愧蒙羞,因为我们靠着祢加给我们的力量,凡事都能得胜有余。

感谢赞美主耶稣,祢甘心乐意来为我们成就救恩,祢单以父的事为念,专心让天父的心意成就,感谢祢为我们铺了一条全心信靠祢的路径,叫我们不必半信半疑,更不要半途而废,顺从一半,停在半路上。求主耶稣帮助我们认清召命,看见祢交付我们的使命,方向,计划,目的。主耶稣帮助我们明白祢要拣选一个人或一个器皿时,我们不是已经是个完全人,乃是要肯及愿意付上代价去接受祢的预备、陶造和操练,在一次又一次更新变化中,成为圣洁,才能合乎主用。每一次的软弱和难处中,祢要我们更顺服、更依靠祢,而不是远离神,偏行己路。

主耶稣赦免我们的罪,我们在面对自己的软弱和问题时,仍放不下坚持己见,不愿顺服上帝的开路,在渐渐倒退中,不知不觉间离弃神,甚至在困难来临时,更加用作借口,把责任推卸给祢。忘记当我们刻意远离祢的同在,我们就失去祢的祝福,面前就会出现及遇到问题,若继续用自己的方法,结果就泥足深陷,不能自拔。

智慧的圣灵,求祢开我们的眼睛,看见天父对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个人,都有独特的使命和心意。拉着我们的手,放下我们自己熟习的环境、生活和群体,去跟随神。愿为这召命付上代价。不是为赚得全世界而付上代价,乃为天父托付的工作和使命付上代价,明白付出的代价是放下,才有空间去领受更大的能力和祝福。甘愿离开五彩缤纷,看似文明先进的吾珥,起步迈向天父应许的迦南。禁止我们的心不知足于神的预备,和不满足于神的供应。帮助我们不会在面对饥荒困难,竟羡慕埃及的富庶,就用自己的计谋和方法,认为自己能造出比神更好的果效。结果在恐惧和担心中,碰了一鼻子灰。

温柔良善的圣灵,求祢提醒我们不要只贪一时的兴奋,没有弄清祢的呼召和启示,就自告奋勇,以自己个人所具备的学问、才干、金钱、地位、经验和声望,来投入事奉,以至昙花一现,不能持久。感谢圣灵祢对我们的包容,也赐我们彼此包容的能力。明白我们纵然失信,祢仍是可信的。知道罪在那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帮助我们能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以得着基督为至宝,努力向着标竿直跑。

祷告乃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求。诚心所愿!──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