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第十三章拾穗 【创十三1】「亚伯兰带着他的妻子与罗得,并一切所有的,都从埃及上南地去。」 「亚伯兰带着他的妻子与罗得并一切所有的」——亚伯兰下埃及的时候,圣书没有提到罗得,因为在那里所遇的事与罗得没有关系。自从亚伯兰归迦南以后圣书才多论到罗得的事。「都从埃及上南地去」——(十二5第二2注)。迦南比埃及高。――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亚伯兰对神的信心遇到又一次考验。他的地位与利益都受到挑战。伯特利与艾的水草已不足供给他和罗得的牛羊的需要(6节),他们的牧人开始相争(7节)。亚伯兰用宽大的胸怀与满怀信心的远见处理了这争执,永除后患。他让罗得选择眼前见得到的一切,包括诱人的约但河整个平原。他不在乎这些,他的信心的眼睛已看见比这更美更永久的家乡(来11章)。――《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在埃及未提及的罗得再次登场。因为罗得的作用和命运,只有在与亚伯兰的立约关系中才得以出现。同样,他的后裔亚扪族和摩押支系也只有在与选民以色列的关系中,才出现在神政史中。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三1~4】亚伯兰为了保全生命离开了立约之地迦南,在埃及经历了屈辱的失败,经受信仰上极大的损失后,为了恢复起初的信心,回到伯特利。那是他起初为神筑坛的信心之地。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三1∼4 亚伯拉罕的行程】 这家人是游牧民族,因此途中必须定期停站,寻找水草来放牧牛羊。主前第二千年纪初期尼革地区(Negev,和合本:「南地」)的人口比现今稠密,或许能为这行程提供具体的驿站(参:出十七1)。亚伯拉罕回到伯特利一带,显示经文回到了盟 * 约的叙述,并且为与罗得分离作好准备。从埃及边界到伯特利和艾,大约是二百哩的行程。──《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三1~9】亚伯兰和罗得分手:亚伯兰带着一家由埃及返回迦南南部,然后北上至伯特利和艾中间那块草原居住。可是,他和罗得都拥有很多的牲畜,该地水源和青草不够两家的牲畜饮吃,两家的牧人因此发生争执。亚伯兰就向罗得建议大家分手,再不住在一起。――《串珠圣经注释》 【创十三2】「亚伯兰的金、银、牲畜极多。」 「亚伯兰的金银牲畜极多」——(提前六7、9∼10、17∼19)。――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创十三3】「他从南地渐渐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间,就是从前支搭帐棚的地方」 【创十三4】「也是他起先筑坛的地方;他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的名。」 「也是他起先筑坛的地方」——(十二8第二注)。「他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的名」——(诗一百十六17)。――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求告耶和华的名: 表明亚伯兰痛心悔改自己在埃及的行为,并用赞美和感恩之心献上诚心的祷告,决意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诗18:49;50:15)。的确,神的家——属灵的伯特利是信仰人的故乡,帮助人恢复最初与神相遇的火热经历(35:1-3)。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三5】「与亚伯兰同行的罗得,也有牛群、羊群、帐棚。」 【创十三5~7】财产的增加造成牧放牛羊的“地”不足,致使罗得的牧人与亚伯拉罕的争吵(相争)。“比利洗人”。迦南地的一个部族(比较三四30;申七1∼4;士一1∼7;三5,6;王上九20,21;拉九1)。──《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三5∼7 牧人的需要和生活方式】 水草是游牧民族成功的必备条件。四月至九月炎热干旱,他们必须将牛羊赶到较高的地区,才能找到牧草以及溪涧水泉。十月至三月较冷较湿,这时牲口必须回到平原放牧。因为这种季节性的迁徙,牧人若不想长期离开本村,就一定要接受无根的半游牧生涯,全家随牛羊移居。他们最主要的学问,是有关放牧沿途自然资源的知识。关于水草使用权的争执,是导致牧人不和最常见的因素。──《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三5~13】亚伯兰在伯特利恢复信心之后马上面临试炼,就是与追求世俗富有的侄子罗得之间的纠纷。被自私念头所惑,为保存己命不顾妻子贞洁的,在埃及所面临的操练一样,选择关系到自己全部财产的草地,对他来说的确是一个大试炼。但是亚伯兰纪念那位不顾自己严重错误而拯救自己的神,胜过了这个试炼。通过放弃自己的利益(9节),放弃世上的安逸,固守有神的应许和筑坛的迦南地。亚伯兰借着舍弃而成为(太10:39)信心的典范。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三6】「那地容不下他们,因为他们的财物甚多,使他们不能同居。」 「那地容不下他们,因为他们的财物甚多,使他们不能同居」——(参三十六7)。他们的性畜极多,所以他们所需要的草地也甚多。――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创十三7】「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 「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参十二6末句)。「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若注意以下书节中所引的字,就可知道罗得退步的次序: (一)相争(本节);(二)看见(10节);(三)选择(11节);(四)直到(12节);(五)住在(十四12);(六)做官(十九1第三注,9)。――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比利洗人」:住在迦南地的一个部落。――《串珠圣经注释》 【创十三7 迦南人和比利洗人】 请参看:出埃及记三7∼10的注释。──《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三8】亚伯兰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 此处有小字『原文作弟兄』。亚伯拉罕与罗得的关系是叔侄(创十二5),所以意译作骨肉。在原文弟兄二字含义较广,可指一切的男性亲属kinsman和朋友。创廿九15拉班对雅各说:『你虽是我的骨肉,岂可白白的服事我?』跟着也有同样的小字,中文其他本有译为骨肉之亲,词书解骨肉乃喻至亲『虽异处而相通,痛疾相救,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之谓骨肉之亲。』―― 李启荣《圣经小字解》 「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柑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箴十五1)。同族相争,主的名就必受辱;因此宁可退让,不可相争(腓二4、14∼15;罗十二10∼11;太六33)。「因为我们是骨肉」——骨肉原文作弟兄(附注)。――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创十三8~9】“请你”。留意亚伯拉罕所显出的风度和宽宏大量,他是罗得的长辈啊!“弟兄”。亲属。──《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三9】「遍地不都在你眼前么?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 「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参二十15,三十四10)。「请你离开我,你向左」——就是向北,「我就向右」——就是向南。以色列人按着面向日出的地方定方向,他们就称东为前边,西为后边,南为右边,北为左边。「你向右,我就向左」——(参雅三13∼18)。――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你向左: 本节使人联想起耶稣的登山宝训(太5:9,24)。只有信心才能结出,谦卑和宽大的人格。只有完全超越世俗之享乐,单单信靠仰望神的人才可能做到这样的谦让。亚伯兰以这种以自我牺牲的作法得到了三重效果:①阻止了趁两者不合之际试图掠夺他们财物的原住民的计谋;②与罗得保持和平相处,从而在外邦人社会中没有玷污神的圣名;③借着更加信靠属天的基业,亚伯兰的信心也日益增长。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三10】「罗得举目看见约但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 「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参民三十二1,约壹二15、10)。琐珥的名就是比拉(十四2)。「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可见所多玛、蛾摩拉未灭以前那地是极肥沃的。看以下数层就可知道罗得不让亚伯兰为大错:(一)亚伯兰为大(彼前五5;罗十三7);(二)罗得是跟随亚伯兰的(十二4);(三)罗得的产业多是因亚伯兰得来的;(四)那地是应许亚伯兰的(十二7)。按礼罗得该让亚伯兰选择,亚伯兰却先让了他(十三8∼9,罗十二10;弗五21;腓二4)。――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约但河的全平原??都是滋润的”。灌溉系统在罗得时代前已经使用很久。罗得贪婪地想住在苍翠繁茂的约但河谷,最终使他暴露于所多玛的邪恶之中(12,13节;一九1∼25)。“琐珥”。一个位于死海南端的小城(另参看一四8;一九20∼23)。──《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三10 约但河平原】 从伯特利附近的山地,应该可以俯瞰约但河谷和死海北部的地区。虽然今日死海周围不是什么宜人的地带,本节却明言在遭受耶和华审判之前,情况截然不同。值得指出的一点,是约但河沿岸高原还有大片足以放牧的土地,可能也包括在本节的记载之内。──《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三10~11】罗得身为亚伯兰的侄子,自从离开哈兰以来一直生活在他的影响力之下。他本当对自己监护人和保护人亚伯兰履行儿子般的义务,但他却随从世俗的诱惑,被美丽的地,丰富的草场和水,繁荣的原住民的生活所吸引,选择了世界。在罗得的脑海里仍存留着以物质为中心的埃及人的思想。他这种忘恩负义的选择,酿造了悲惨的结果——被掳、城市和家产被毁、丧失妻子和女婿、与女儿乱伦。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三10~13】罗得的选择:他选了约但河西岸南部那一片平原,包括死海南部三个城市(琐珥、所多玛、蛾摩拉)。这一带水源充足(10「滋润」),是最肥沃的土地;故此,作者用伊甸园和埃及地来描写它的富饶。――《串珠圣经注释》 【创十三11】「于是罗得选择约但河的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 「于是罗得选择约旦河的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罗得为自己选择。【比方】有一人见了他的外甥,就从口袋要拿出一些钱来让他自己挑选。内中有金币,银币和铜币;但小孩子不知道金币和银币的价值,只挑选了那又大又亮的钢币。等他明白挑错了的时候就要后悔。信徒若凭着自己挑选也是如此。参14节神为亚伯兰挑选。罗得有三个错:(一)眼错(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二)心错(选择约旦河的全平原);(三)脚错(往东迁移)。(参伯三十一7)――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罗得为平原和城邑所吸引,一点也不念亚伯兰所提到的“骨肉”之情,要了约但河全平原。可是这眼前的富裕后来变成了罪恶之源(13节),罗得日趋孤立,陷在异族的仇视中(十四12;19章)。亚伯兰因着信反得到了极大难比的福分。――《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创十三11~12】罗得的行为是所有信仰堕落者的预表。他被世俗的富裕和享乐所吸引,离开亚伯兰继续往东迁移,在罪恶之城——所多玛附近暂住之后,最终进入了城市的深处。成为被世上的名誉和物质所蒙蔽,离开神的世界而走向罪恶世界的不幸之人的典型。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三12】「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 「亚伯兰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注意「渐渐」的。罗得起先不预备进所多玛城。――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创十三12 迦南的界限】 圣经每处地方,都视约但河为迦南的东界(民三十四1∼12尤然,并参其注释)。故此罗得迁到平原的城邑,就很清楚是离开了迦南地,把它完全让给亚伯兰。──《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三13】「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 「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惑极」——本节是注段,显明罗得所拣选之地的人如何(参十九章)。罗得全不理会所多玛人的恶而远离他们(结十六49∼50)。 【要训】(一)纷争因小事而起(7节,雅三5)。(二)让人不算吃亏(8∼9节,参14∼18节,弗五21;彼前五5,太六32)。俗语说:「人有一亏,天有一补」。(三)顾己不如顾入(10∼11节,腓二4)。【比方】有一个孩子掉在水里。他父亲恰巧从那里经过,听见孩子哭喊;但以为是仇敌的儿子,就不顾而过。不但不救孩子,心中倒反欢喜。后来知道所淹死的是自己的孩子,都后悔不及了。(四)迁居须择好邻(12∼13节,诗一1;林前十五33;箴十八24,十三20)。【比方】古时孟子的母亲要拣选好邻居。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五)财帛难使心安(10∼11节,彼前二7∼8)。亚伯兰有神为朋友,罗得与恶人有交情。罗得在这件事上有四个错处:(一)只顾眼前;(二)爱恋世俗;(三)一心二意;(四)连累全家。――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创十三14】「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 「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神就赐福与亚伯兰(箴三5∼6)。「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往东西南北观看」——神后来也从尼波山上把那全地都指给摩西看(申三十四1∼4)。「举目」:罗得举目(10节)乃是随自己的意思;求暂时的福气,遇非常的祸患。亚伯兰举目(本节)却是因神的吩咐;受永远的应许,得与神交通。 亚伯兰举目四次:(一)看地面(本节);(二)看天星(十五5);(三)看神的使者(十八2);(四)看公羊(二十二13)。――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神起初给亚伯兰的应许之地是没有划定界限的。人的信心有多大,便能取用多大。神要他举目向四周观看,答应他凡他见到的可以走遍,可以取得(17节)。他相信,神便和他立约,把“从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幼发拉底河)之地”全赐给了他。 “埃及河”:参十五18注。――《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举目……观看: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亚伯兰,克服与罗得的诀别带来的属肉体的孤独和伤心,要他用信心和期待的目光观看立约之地。这段场面,使我们联想到,神的应许尚未在历史中成就以前,在毗斯迦山顶,神让摩西看见迦南地的情景(申34:1-4)。信就是看见眼睛所看不到的、拥有尚未得到之物的信仰(来11:1)。我们也当懂得用信心的眼光仰望那圣洁的地方,属天的迦南。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三14~17】亚伯拉罕与罗得分开后,神再次确认把迦南地“永远”赐给他和他“后裔”的应许(15节)。但他仍然没有儿子。──《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三14~18】神替亚伯兰选择:亚伯兰追求和睦,主动和罗得寻求解决纷争的方法;他也是慷慨礼让,请后辈侄儿先作选择,现在,神为他选地,凡他看见的土地都要给他和他的子孙(15)。――《串珠圣经注释》 这是亚伯兰自我牺牲的信仰得到神的认可的场面。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三15】「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 「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神也将这地赐给以撒(二十六3)并雅各(二十八13,三十五12)。「和你的后裔,直到永遗」——亚伯兰到底没有得这地。他的后裔虽得迦南为业,究竟所享受的不过是神所应许亚伯兰之地的一部分(来十一9、13、39);但将来是必要得着的(参太二十二31∼32)。――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创十三16】「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萨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 「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萨那样多」——尘沙可比属地的后裔。十五5节之「众星」可此属天的后裔。亚伯兰的后裔中也有这分别(参十二23注)。「人若能数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参十五5注)。――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如同地上的尘萨那样多」:修辞上的夸大语法,强调子孙众多。――《串珠圣经注释》 地上的尘沙: 对年老无子的亚伯兰来说天上的众星(15:5),海边的沙(22:17)形容神对后裔的应许,是梦一般的盼望。但现在这个应许在历史上真的成就了(王上4:20),在属灵方面也完全成就了(太8:11;罗4:16,加3:7,29)。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三17】「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 「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神要亚伯兰凭着信心取得那地的所有权(参书一3)。――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创十三18】「亚伯兰就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那里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亚伯兰就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仑」——这城后来名为基列亚巴(二十三2,士一10末句),(「基列」就是「城」的意思,即「亚巴城」,书十三19,十五9、45、60,民二十二39等节的「基列」也同此)。到约书亚的时候又复称原名为希伯仑(书十四15,十五13、54;参民十三22)。「幔利的橡树那里居住」——幔利是以实各和亚乃二人的哥哥;他们弟兄二人都与亚伯兰有盟约(十四13)。本节的橡树是因这幔利起名。「在那里为耶和华集了一座坛」——神的应许(14∼17节)激动了亚伯兰的心。――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希伯仑”意为“联合”,是亚伯兰活动中心。此城在耶路撒冷以南30余公里,位于迦南地的南部。希伯仑又名“幔利”(二十三19)、“基列亚巴”(二十三2);幔利是当时一个著名人物(十四13),圣经上常用“幔利的橡树”来指这个地方。亚伯兰后来在希伯仑买地葬妻(二十三1∼3),成了亚伯兰家族的祖坟地(四十九29∼32)。以撒、雅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希伯仑(三十七∼四十五章)。“帐棚”与“祭坛”是他们生活的重要标记。――《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希伯仑」和「幔利」指同一地域,位于耶路撒冷以南三十二公里(二十英里)。――《串珠圣经注释》 “搬了帐棚”。直译作:他住帐棚,或一直迁移他的帐棚,展示对神之应许地的所有权。然后在耶路撒冷以南二十二英里(35公里)之希伯仑的“幔利的橡树”那里住下来。橡树或作平原。幔利是当时一个有名的人(一四13)。──《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三18希伯仑是什么地方?状况如何?】 答:希伯仑--友谊之意,是世界最古的一座城,原名基列亚巴,距耶路撒冷南方约六十五里,距幔利的橡树不远(十三18,廿三2,19,卅五27,民十三22,书廿7),附近有以实各谷(民十三23)。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常在这里支搭帐棚,后来都以这地方为坟地(创廿三全,廿五9,四九29-31)。此地里面有回教人建立清真寺,将坟墓围在院内。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的时候,取了这城(书十36,十一21,十二10),原分配在犹大支派所得的分内,归于迦勒和他的儿子;后来分地给利未人的时候,把这地立为逃城(书十五54,廿7,廿一11,十一10)。押尼珥的坟在这地,伊施波设的首级,亦葬于这坟地的旁边(撒下三32,四1,8,12)。大卫卅岁的时候,以色列的长老们都到这地膏立他为王(撒下五5)。押沙龙也在这地自立为王(撒下十五7-10)。罗波安曾修筑这城为保障(代下十一10)。由巴比伦返国的人,都有分在这城居住(尼十一25)。现代希伯仑城人口甚多,商业发达,果园茂盛。此外,希伯仑亦为人名,为利未支派哥辖之子(出六18,民三19,27,代上六2),又是犹大后裔的一人(代上二42,43)。――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创十三18 希伯仑】 希伯仑城位于犹大山地(海拔约3,300呎),耶路撒冷西南约十九哩,别是巴东北二十三哩。它是通往东面之拉吉和北面的耶路撒冷两条古道会集之处,地位重要,自古一直有人居住。当地的泉水和井水,足以种植橄榄、葡萄,以及应付创世记二十三章所形容的那种半农牧经济的需要。圣经说希伯仑「比埃及的锁安城(即亚华里斯〔Avaris〕)早七年」被建造,据考证是主前十七世纪(参:民十三22注释)。和在伯特利一样,在此筑坛之举将本城变为后世的宗教中心。族长后来在此埋葬,更加强了它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可见于大卫的史事:撒下二1∼7,十五7∼12)──《旧约背景注释》 【思想问题(第13章)】 1 本章章首指出亚伯兰重获信心(4),但他跟着又遭遇到什么试 验呢? 从得失的角度看,与罗得分手是得或失?参10-17; 14:11-12。 2 亚伯兰虽与罗得有利益冲突,但仍持慷慨仁爱的态度。在这事上他对神的信心是怎样的? 他对财物的看法又如何? ――《串珠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