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全書綜合綱目 壹、綜合靈訓要義 【耶穌基督的名稱】 一、耶穌基督(一1) 二、主神(一8) 三、阿拉法,俄梅戛(一8) 四、全能者(一8) 五、人子(一13) 六、首先的,末後的(一17) 七、那存活的(一18) 八、神子(二18) 九、見證者(三14) 十、元首(三14) 十一、猶大支派中的獅子(五4) 十二、大衛的根(五4) 十三、羔羊(五6) 十四、牧人(七17) 十五、大力的天使(十1) 十六、莊稼的主(十四14) 十七、萬世之王(十五3) 十八、誠信真實(十九11) 十九、神之道(十九13) 二十、萬王之王(十九16) 二十一、萬主之主(十九16) 二十二、丈夫(廿一2) 二十三、初,終(廿一6) 二十四、眾先知被感之靈的神(廿二6) 二十五、明亮的晨星(廿二16) 二十六、主耶穌(廿二21) 【七種有福】 一、念、聽和遵守耶穌基督的啟示(一3) 二、在主裏面死了的人(十四13) 三、那儆醒看守衣服的(十六15) 四、赴羔羊婚筵的人(十九9) 五、在頭一次復活的人(二十6) 六、凡遵守這書上預言的(廿二7) 七、那些洗淨自己衣服的(廿二14) 【啟示錄中奇妙的數字】 一、七:七個教會(一4)、七靈(一4)、七個金燈台(一12)、七星(一12)、七盞火燈(四5)、七角七眼(五6)、七印(六1)、七枝號(八2)、七雷(十3)、七千人(十一13)、七頭(十二3)、七個冠冕(十二3)、七個金碗(十五7)、七座山(十七9) 二、二十四:二十四個座位(四4)、二十四位長老(四4) 三、四:四活物(四6)、地的四角(七1)、四方的風(七1)、城是四方的(廿一16) 四、十四萬四千:受印的有十四萬四千(七4)、站在錫安山有十四萬四千(十四1) 五、一萬二千:支派中受印的有一萬二千(七5)、那城長寬高各有十一萬二千斯達第(廿一16原文) 六、四十二:踐踏聖城四十二個月(十一2)、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十三5) 七、二:兩個見證人(十一3)、兩棵橄欖樹(十一4)、兩個燈台(十一4) 八、一千二百六十:傳道一千二百六十天(十一3)、被養活一千二百六十天(十二6) 九、十二:十二星的冠冕(十二1)、十二個門(廿一12)、十二位天使(廿一12)、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十二12)、十二根基(廿一14)、羔羊十二使徒(廿一14)、十二顆珍珠(廿一21)、十二樣果子(廿二2) 十、十:十角(十二3)、十個冠冕(十三1) 十一、六百六十六:牠的數目是六百六十六(十三18) 十二、一千:捆綁一千年(二十2)、作王一千年(二十4) 十三、一百四十四:一百四十四肘(廿一17) 【耶穌基督的所是】 一、那為誠實作見證的(一5) 二、從死裏首先復活(一5) 三、為世上君王元首(一5) 四、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一8) 五、燈台中間行走的(一13) 六、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一18) 七、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一18) 八、那右手拿著七星(二1) 九、那有兩刃利劍的(二12) 十、那眼目如火焰,腳像光明銅的神之子(二18) 十一、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三1) 十二、那聖潔、真實,拿著大衛的鑰匙的(三7) 十三、那為阿們的(三14) 十四、為誠信真實見證的(三14) 十五、在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三14) 十六、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靈(五8) 【信徒的本分】 一、作父神的祭司(一6) 二、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裏一同有分(一9) 三、為神的道,並為給耶穌作見證(一9) 四、堅守主的名,不離棄主的道(二13) 五、不從異端教訓(二24) 六、遵守起初所領受的(三3) 七、遵守主的道,不離棄主的名(三8) 八、守神誡命,為耶穌作見證(十二17) 九、不拜敵基督(十三8) 十、持守忍耐和信心(十三10) 十一、不跟假先知妥協(十三17) 十二、守神誡命,和耶穌真道(十四12) 十三、在主裏面而死(十四13) 十四、敬畏神,讚美神(十九5) 十五、單單敬拜神(十九10) 十六、作神僕人(廿二9) 十七、為義,聖潔(廿二11) 十八、不可加添或刪去聖經上的預言(廿二18~19) 十九、願主快來(廿二20) 【在靈裏(原文)】 一、當主日,在靈裏看見主的異象(一10~16) 二、在靈裏看見天上寶座的異象(四2) 三、在靈裏被帶到曠野看見大淫婦的異象(十七3) 四、在靈裏被帶到高大的山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的異象(廿一10) 【啟示錄中的異象】 一、榮耀人子的異象(一12~16) 二、天上寶座前的異象(四1~五14) 三、打開七印的異象(六1~17;八1) 四、印十四萬四千神眾僕人額的異象(七1~8) 五、寶座前無數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之人的異象(七9~17) 六、吹七號的異象(八2,6~13;九1~21;十一14~15; 七、獻眾聖徒祈禱的異象(八3~5) 八、小書卷的異象(十1~11) 九、量殿和祭壇,以及兩個見證人的異象(十一1~13) 十、稱頌全能者,天上殿開了,現出約櫃的異象(十一15~19) 十一、婦人生男孩子,以及大紅龍的異象(十二1~17) 十二、從海中上來之獸的異象(十三1~10) 十三、從地中上來之獸的異象(十三11~18;十四9~13) 十四、十四萬四千得勝者的異象(十四1~5) 十五、天使傳永遠的福音的異象(十四6~7) 十六、巴比倫大城傾倒的異象(十四8;十七1~18;十八1~24) 十七、收割地上莊稼的異象(十四14~16) 十八、踹神忿怒的大酒醡的異象(十四17~21) 十九、天上唱摩西和羔羊的歌的異象(十五24) 二十、傾倒七碗的異象(十五5~8;十六1~21) 二十一、天上哈利路亞的異象(十九1~6) 二十二、羔羊婚筵的異象(十九7~10) 二十三、騎白馬者的爭戰,以及天空飛鳥附大焉席的異象(十九11~21) 二十四、撒但最後命運的異象(二十1~3,7~10) 二十五、千年國度的異象(二十4~6) 二十六、白色大寶座的異象(二十11~15) 二十七、新天新地的異象(廿一1~8) 二十八、聖城新耶路撒冷的異象(廿一2,927;廿二1~5) 二十九、最後結束的異象(廿二6~20) 【教會歷史的預表】 一、以弗所教會(二1~7)──預表「後使徒時期」的教會 二、士每拿教會(二8~11)──預表遭羅馬帝國逼迫時期的教會 三、別迦摩教會(二12~17)──預表政教合一時期的教會 四、推雅推喇教會(二18~29)──預表背道的羅馬教會 五、撒狄教會(三1~6)──預表更正的教會 六、非拉鐵非教會(三7~13)──預表弟兄相愛的教會 七、老底嘉教會(三14~22)──預表不冷報熱的教會 【得勝者】 一、不離棄起初的愛心(二4) 二、至死忠心(二10) 三、不從巴蘭和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二14~15) 四、持守已經有的又遵守主的命令到底(二25~26) 五、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三4) 六、遵守主忍耐的道(三10) 七、發熱心,聽見主扣門聲音就開門(三19~20) 八、為神的道,並為作見證被殺(六9) 九、在大患難中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七14) 十、那婦人所生的男孩子(十二5) 十一、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雖至死也不愛惜性命(十二11) 十二、未曾沾染婦女,守童身(十四4) 十三、羔羊無論往那裏去,都跟隨祂(十四4) 十四、口中察不出謊言來,沒有瑕疵(十四5) 十五、在大災難期中熟透的莊稼(十四15~16) 十六、儆醒看守衣服(十六15) 十七、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十九8) 十八、作那騎白馬者的軍兵(十九19) 十九、有分於頭一次復活,與基督一同作王(二十4~6) 【得勝者的獎賞和享受】 一、將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二7) 二、賜給那生命的冠冕,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二10~11) 三、必將那隱藏的嗎哪賜給他,並賜給他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二17) 四、賜給他權柄制伏列國,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又把晨星賜給他(二27~28) 五、必穿白衣與主同行,也必不從生命冊上塗抹他的名,且要在父神和眾天使面前認他的名(三4~5) 六、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從那裏出去;又要將神的名,神城的名並主的名都寫在他上面(三12) 七、與主一同坐席,賜他在主寶座上與主同坐(三20~21) 八、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讚美敬拜神與羔羊(七9~10) 九、在神寶座前,晝夜在祂殿中事奉祂(七15) 十、坐寶座的要用帳幕覆庇他們,他們不再飢,不再渴;日頭和炎熱,也必不傷害他們(七15~16) 十一、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七17) 十二、神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七17) 十三、被提駕著雲上了天(十一12) 十四、被提到神寶座那裏去了,將來要用鐵杖轄管萬國(十二5) 十五、作初熟的果子歸與神和羔羊(十四4) 十六、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十四13) 十七、第二次的死在他們身上沒有權柄,他們必作神和基督的祭司,並要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二十6) 十八、必承受天上的基業,神要作他的神,他要作神的兒子(廿一7) 十九、作神的僕人事奉祂,也要見祂的面;神的名字必寫在他們的額上(廿二3~4) 二十、主神要光照他們,他們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廿二5) 二十一、可得權柄能到生命樹那裏,也能從門進城(廿二14) 【撒但所作的事和其歷史軌跡】 一、迷惑教會: 1.撒但一會的人毀謗教會(二9) 2.在教會中有撒但的座位(二13) 3.在教會有所謂撒但深奧之理(二24) 4.說謊話(三9) 二、在神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十二9~10) 三、逼迫教會(十二13) 四、與神的選民作對(十二17) 五、授權敵基督和假先知: 1.被全地不信的人希奇跟從(十三3) 2.褻瀆神(十三6) 3.與聖徒爭戰(十三7) 4.制伏列國(十三7) 5.行大奇事(十三13) 6.迷惑住在地上的人(十三14) 7.殺害不拜獸像的人(十三15) 8.叫眾人受牠的印記(十三16~17) 六、被捉住捆綁並關在無底坑裏一千年(二十2) 七、一千年之後暫時被釋放出來迷惑地上四方的列國(二十7) 八、最後被扔在硫磺的火胡裏(二十10) 【三種打開的門】 一、敞開的門──是主所開啟工作的門(三7~8) 二、向主開啟的心門──回應主的叩門(三20) 三、天上的門──得見屬天的異象(四1~2) 【七印、七號、七碗】 一、第一印:騎白馬的──假基督或福音(六1~2) 二、第二印:騎紅馬的──戰爭(六3~4) 三、第三印:騎黑馬的──饑荒(六5~6) 四、第四印:騎灰色馬的──死(六7~8) 五、第五印:祭壇底下被殺之人的靈魂的呼聲(六9~11) 六、第六印:天移地動,日月變色(六12~17) 七、第七印:天上寂靜約有二刻,七位天使準備吹號(八1,6) 1.第一號:有雹子與火燒毀地和樹的三分之一(八7) 2.第二號:火燒著的大山損毀海、活物、船隻各三分之一(八8~9) 3.第三號:燒著的大星損毀江河、泉源三分之一,死很多人(八10~11) 4.第四號:日、月、星辰的三分之一被擊打(八12) 5.第五號:第一禍──蝗災叫人受痛苦五個月(九1~11) 6.第六號:第二禍──釋放四使者率馬軍二萬萬殺人三分之一(九13~21) 7.第七號:第三禍──賜盛滿神大怒的七金碗給七位天使(十一14~15;十五5~8;十六1) (1)第一碗:有惡且毒的瘡生在有獸印記的人身上(十六2) (2)第二碗:海變成血,海中的活物都死了(十六3) (3)第三碗:江河與眾水變成血(十六4~7) (4)第四碗:叫日頭能用火烤人(十六8~9) (5)第五碗:獸國變黑暗,人因疼痛咬自己舌頭(十六10~11) (6)第六碗:準備哈米吉多頓大戰(十六12~16) (7)第七碗:大地震,那大城裂為三段,列國的城倒塌,又有大雹子落在人身上(十六17~21)──哈米吉多頓大戰──踹神忿怒的大酒醡(十四17~20)──天空飛鳥的大筵席(十九17~21) 【天上所沒有的事】 一、饑餓(七16) 二、乾渴(七16) 三、日頭和炎熱的傷害(七16) 四、眼淚(七17;廿一4) 五、死亡(廿一4) 六、悲哀(廿一4) 七、哭號(廿一4) 八、疼痛(廿一4) 九、罪惡(廿一8,27;廿二15) 十、黑夜(廿一25;廿二5)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啟示錄註解》 貳、其他綱目 【聖經終極的啟示(一)──神所建造的聖城新耶路撒冷】 一、《啟示錄》最後六章顯明六件神終極的啟示 1.新耶路撒冷城和大巴比倫城 2.羔羊的新婦(妻)和大淫婦 3.羔羊的婚筵和神的大筵席 4.這三個對比表明神的心意和撒但的詭計 二、神自創世以來一直在藉人建造神人同住的居所 1.神安置亞當在伊甸園中修理看守(創二15) 2.神命挪亞造方舟(創六14) 3.神命摩西造會幕(出廿五8~9) 4.神藉大衛歌頌耶路撒冷(詩一百廿二篇) 5.神藉所羅門建造聖殿(王上六1~2) 6.神藉以斯拉和尼希米修造殿與城(拉;尼) 7.神給以西結看見城和殿的異象(結四十2,5) 8.三一神藉人建造教會(太十六18;弗二22) 三、新耶路撒冷城啟示出神所要的建造 1.聖城新耶路撒冷城由神那裏從天而降(啟廿一2,10)──「聖、新、從天」三特點 2.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啟廿一3) 3.城中有神的榮耀(啟廿一11)──光明 4.高大的城牆,是碧玉造的(啟廿一11,18) 5.十二個珍珠造的門,東西南北各有三個門(啟廿一12~13,21) 6.城牆有十二個寶石造的根基,根基上有十二使徒的名字(啟廿一14,19) 7.城是四方的,長寬高都一樣(啟廿一16) 8.城和城內的街道是精金(啟廿一18,21) 9.主神全能者和羔羊為城的殿(啟廿一22) 10.街道當中有一道生命水的河從寶座流出來(啟廿二1) 11.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啟廿二2) 12.祂的僕人都要事奉祂,並且作王(啟廿二3,5) —— 黃迦勒 【聖經終極的啟示(二)──撒但所建造的大巴比倫城】 一、撒但的詭計 1.「修理看守」(創二15)表明有敗壞和仇敵 2.撒但一面破壞神的建造,一面欺騙人從事「山寨」式的建造 3.該隱建造以諾城(創四17),開始代替神的文化──牧養升畜、彈琴吹簫、打造銅鐵利器 二、巴別塔和城是大巴比倫城的雛形(創十一章) 1.建造巴別的領袖是寧錄(創十8~10) 2.在示拿地的平原建造(創十一2),吼獅之地 3.他們彼此商量(創十一3),人意代替神意 4.材料:拿磚當石頭,拿石漆當灰泥(創十一3) 5.方式:從地到天──塔頂通天(創十一4) 6.目的:揚名,免得分散(創十一4) 7.結果:混亂,言語不通,分散(創十一7~9) 三、大巴比倫城的特點 1.外表屬靈:用金子寶石珍珠為妝飾(啟十七4) 2.道理深奧:奧秘哉(啟二24;十七5) 3.逼迫聖徒:喝聖徒的血(啟十七6) 4.政教合作:座騎有七頭十角(啟十七7) 5.追求財利:買賣貨物致富(啟十八11~13) 6.化為烏有:大城被扔海中(啟十八14~23) —— 黃迦勒 【聖經終極的啟示(三)──神所要得著的基督的新婦】 一、亞當和夏娃預表基督和教會 1.神說那人獨居不好,就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二18) 2.亞當在各樣的活物中找不到配偶(創二20) 3.神使亞當沉睡(創二21) 4.神用亞當身上所取的一條肋骨造成夏娃(創二22) 5.極大的奧秘,基督是丈夫,教會是祂的妻子(弗五31~32) 二、三一神作工要使教會完全歸給基督 1.父神差遣老僕人帶利百加歸以撒(創廿四章) 2.拿俄米安排路得歸波阿斯(得三章) 3.基督愛教會,要使教會成為聖潔沒有瑕疵(弗五25~27) 4.所羅門迎娶書拉密女(雅歌) 5.神命何西阿娶淫婦歌篾為妻(何一2~3;三1) 三、羔羊的新婦須預備好自己,妝飾整齊 1.聖經兩次提到新婦自己預備好了 (1)第一次是得勝者預備好了(啟十九7),時間是在千年國度以前 (2)第二次是教會全體預備好了(啟廿一2),時間是在永世開始之時 2.所預備的是光明潔白的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啟十九8) 3.這不是信主蒙恩時所穿上的禮服(太廿二11),而是信主之後藉聖靈的幫助而得的(詩四十五13~14「用金線繡的錦繡衣服」) 4.教會全體所預備好的「羔羊的妻」,就是聖城新耶路撒冷(啟廿一2,9~10) —— 黃迦勒 【聖經終極的啟示(四)──撒但所要得著的大淫婦】 一、聖經用三種身分來比喻信徒和教會 1.存心向主要像「貞潔的童女」(林後十一2) 2.愛主、享受主、順服主要像「婦人」(歌六3;得三1;弗五24) 3.向主以外的人事物要像「寡婦」(提前五5) 二、撒但的詭計是要引誘我們作「淫婦」 1.「淫婦」意指在主之外另有所愛慕和追求(林後十一3) 2.牠的計謀有三(約壹二16): (1)肉體的情慾──滿足身體上的慾望(太四2~3)──淫亂污穢(啟十七4) (2)眼目的情慾──滿足精神上的慾望(太四8~9)──奢華享受(啟十八16~17) (3)今生的驕傲──滿足心靈上的虛榮(太四5~6)──榮耀自己(啟十八7) 三、神對大淫婦的判定(啟十七章) 1.坐在眾水之上(1節)──她的信眾很多 2.與地上的君王行淫(2節)──與政權合作 3.叫人喝醉她淫亂的酒(2節)──異端迷惑人 4.騎在朱紅色獸上(3節)──受敵基督左右 5.奢華的穿著和妝飾(4節)──炫耀財富 6.手拿盛滿可憎之物的金杯(4節)──外表屬神,實際是拜偶像 7.喝醉聖徒和見證人的血(6節)──逼迫聖徒 四、大淫婦所要受的刑罰 1.獸要吃她的肉,用火燒盡(啟十七16)──反要被敵基督所消滅 2.終必被傾倒覆滅(啟十八1~3) 3.按她所行加倍的報應(啟十八6) 4.一時之間,這麼大的富厚歸於無有(啟十八17) 5.燒淫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遠(啟十九3) —— 黃迦勒 【聖經終極的啟示(五)──神所要給的獎賞:羔羊的婚筵】 一、神兒子娶親的筵席有兩種 1.救恩的筵席──是現今人人可以享受的 (1)筵席已經預備好了,牛和肥畜已經宰了(太廿二4)──主耶穌已經被殺,完成救贖大工 (2)不論善惡,凡願意的都可來坐席(太廿二10)──神願意人人都得救,不願一人沉淪 (3)但須穿上禮服,才可以坐席(太廿二11~13)──條件是必須穿戴基督,因信稱義(加三27) 2.羔羊的婚筵──是將來預備好的人才能享受 (1)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啟十九9) (2)當新郎再來的時候,那預備好了的,同祂進去坐席(太廿五6,10) (3)條件是必須穿上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啟十九8) 二、信徒須從「得救」到「得勝」 1.得救的人才是貞潔的「童女」,但有聰明和愚拙之分 2.得救的人都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太廿五1) 3.得救的人燈裏都有油,但只有聰明的人才會預備油在器皿裏(太廿五3~4) 4.得救之後,各人仍須藉著聖靈的幫助,活出稱義的行為(腓二12~13)──因行為稱義(雅二24) 5.惟有因行為稱義的得勝者才有分於羔羊的婚筵(太廿五10;啟十九8) 6.其餘的人都將被關在門外(太廿五11~12) 三、被請赴羔羊婚筵的福分 1.與主一同坐席的福分(啟三20) 2.與主一同爭戰得勝的福分(啟十九11~16) 3.與主一同作王的福分(啟二十4~6;三21) 4.羔羊的婚筵至少長達一千年(啟二十4~6) —— 黃迦勒 【聖經終極的啟示(六)──神所要給的懲罰:神的大筵席】 一、公義和公平是神寶座的根基(詩八十九14) 1.神藉施行各種公義的審判來治理宇宙萬有 2.主在十字架上替我們受審判,滿足神公義的要求,使我們得以蒙恩得救(西一20,22) 3.將來當主再來時,祂要審判所有的活人並死人(提後四1) 4.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彼前四17) 二、主對敵基督和牠跟隨者審判的宣告 1.那騎白馬的稱為「誠信真實」,必按公義審判、爭戰(啟十九11) 2.祂的名稱為神之道,用口中所出的利劍擊殺列國(啟十九15) 3.祂必用鐵杖轄管,並要踹全能神烈怒的酒醡(啟十九15) 4.天空的飛鳥要聚集來赴「神的大筵席」,吃被利劍擊殺者的肉(啟十九17~18,21;太廿四28) 5.「神的大筵席」可說是神對一切消極事物的大清理 三、主對失敗的信徒也必會施行審判 1.審判的原則也根據信徒是否遵守主的道,有沒有棄絕主的名(啟三8) 2.信徒的行為和工作,必要在基督的審判台前交賬(林後五10;林前三13) 3.若通不過審判,就要受虧損(林前三15),不得進去和主一同坐席,而被丟在外面黑暗裏,哀哭切齒(太廿四51;廿五11~12,30) 4.但最終仍要得救(林前三15),他們可能是在千年國度裏補課,直到把自己預備好了,成為基督新婦的一部分(啟廿一2) —— 黃迦勒 【教會的挑戰】 經文:啟2-3章 引言: 許多信徒對教會只有片面的認識。因此當看到一些不合其心意或觀念的事情時,就灰心失望,甚至退出教會。但這兩章的七個教會就給我們看見教會的全面情形,並給我們去負當有的責任。 一.七個教會的長處 1.以弗所:勞碌,忍耐,不容惡人,試驗真假信徒,為主名勞苦(2:2-3)。 2.士每拿:忍受患難,貧窮,譭謗(2:9)。 3.別迦摩:在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被殺時,沒有棄絕主的道(2:13)。 4.推雅推喇:愛心,信心,忍耐,多行善事(2:19)。 5.撒狄:有幾名好信徒(3:4)。 6.非拉鐵非:有一點力量,沒有棄絕主名(3:8)。 7.老底嘉:無一好處。不冷不熱(3:15)。 今日各地教會也有這些好處。 二.七個教會的短處 1.以弗所:失去起初的愛心(2:4)。 2.士每拿:有撒但一會的人(2:9)。 3.別迦摩:有人服從巴蘭的教訓,即以詭詐的方法殺害以色列人(2:14)。有人服從尼哥拉一党的人,分爭結黨(2:15)。 4.推雅推喇:容讓耶洗別的教導和引誘人行姦淫和吃祭物(2:20)。 5.撒狄:無一完全(3:2)。 6.非拉鐵非:有撒但一會的人(3:9),成為強敵。 7.老底嘉:不冷不熱,自滿,可憐貧窮,瞎眼赤身(3:16-17)。 今日各地教會也有以上的短處。 三.對七個教會的警告 1.以弗所:若不悔改,燈檯要被挪去(2:5)。 2.士每拿:要被試煉十日(2:10)。 3.別迦摩:若不悔改,要用口中的劍攻擊他們(2:16)。 4.推雅推喇:若不悔改,要受大患難,黨類要被殺死;要持守所有的(2:22-25)。 5.撒狄教會:若不儆醒,主就隨時臨到他們中間(3:3)。 6.非拉鐵非:要持守所有的(3:11)。 7.老底嘉:要從主口中吐出去,但主仍要醫治他們(3:16-18)。要發熱心,要悔改(3:19)。 四.對七個教會的應許 這些應許都是帶有條件的: 1.以弗所:得勝的,得生命樹的果子(2:7)。 2.士每拿:至死忠心就得生命冠冕(2:10),不必受第二次的死(2:11)。 3.別迦摩:得勝的,得隱藏的嗎哪和新名寫在白石上(2:17)。 4.推雅推喇:得勝的,將得權柄制伏萬國,與基督一樣(2:26-27),又有晨星(2:28)。 5.撒狄:得勝的,能穿白衣,名字留在生命冊上(3:5)。 6.非拉鐵非:得勝的,要在殿中作柱子,新名寫在其上(3:12)。 7.老底嘉:得勝的,要與主同坐寶座,同坐席(3:20-21)。 五.教會興衰的責任 1.基督自己負責。所以祂在教會中間走來走去。祂對教會完全清楚,知道其實情(1:20; 2:1)。 2.聖靈自己負責。所以祂一直在警告(2:7,11,17,29; 3:6,13,22)。 3.教會的使者也要負責。即教會的首領(2:1,8,12,18; 3:1,7,14)。 4.主對每個教會的自稱都不同,這是針對該教會的需要而說的,這是因人施教的原則。主要管教,但祂要人與祂同工同心;祂可以教導,但祂不能替人悔改。 (1) 對以弗所:那右手拿七星的,在七燈檯中間行走的。因為以弗所教會以為主不知其情形(2:1-2)。 (2) 對士每拿:首先末後的,死過又活的。因為他們面對死亡的威脅(2:8,10)。 (3) 別迦摩:有兩刃利劍的。因為他們不能分辨異端(2:12,14)。 (4) 推雅推喇:眼目如火,腳如光明銅的。因為他們不知道主的報應是公義的(2:18,23)。 (5) 撒狄:有七靈七星的。因為他們沒有靈,無生命(3:1-2)。 (6) 非拉鐵非:拿著大衛鑰匙的,有權柄開福音的門(3:7-8)。 (7) 老底嘉:誠實見證的,為元首的(3:14)。因為他們不熱心作見證,也不以主為元首。 ── 黃彼得 【時代使命的挑戰】 經文:啟8-11章 引言: 七枝號是極可怕的災難(8:-9:; 11:15-18)。在第六號與第七號之間,神給我們信徒一重大使命。 一.七枝號的可怕 1.七號吹前的金香爐和聖徒的禱告—禱告的能力(8:3-5)。 2.七號都是火,燒毀三分之一。 3.第一號是在地上。地的三分之一和樹的三分之一被燒,一切的青草也被燒(8:7)。 4.第二號是海水三分之一變成血,船壞了三分之一,魚死了三分之一(8:8-9)。 5.第三號是三分之一的江河和水源變苦,叫許多人死(8:10-11)。 6.第四號是星辰日頭月亮被擊打三分之一,就黑了三分之一(8:12)。 7.第五號是無底坑裡的煙中有蝗蟲要害死地上的青物,樹木,叫人受苦五個月。有毒鉤能害人五個月,人要求死卻不得死(9:1-11)。 8.第六號是釋放被捆在伯拉大河的四個使者,要殺死人數三分之一(9:13-21)。有二萬萬的馬軍要用火煙硫磺殺三分之一的人。這些災難來到,但未死的人仍不悔改(9:20-21)。 9.第七號是要成全基督的國度。基督要作王直到永遠;審判死人,賞賜聖徒的時候也到了(11:15-18)。 二.這七號中的使命 1.面對這麼大的苦難,人要問許多問題,要問許多為甚麼。所以需要回答,但神有答案,即小書卷(10:1-2)。 2.小書卷的內容,是神的奧秘(10:7),這奧秘就是佳音(參提前3:16)。所以基督道成肉身的寶血救贖的福音,才是解答人類一切問題的答案。 3.我們如何能傳講這佳音?要吃這書卷(10:9-11)。以西結也曾被命令要吃書卷(參結2:8; 3:1-2),耶利米也吃過神的話語(耶15:16),即是消化神的話語,成為生活生存的力量。 4.吃完書卷才有力量向多國,多民,多方,多王講預言(10:11)。所以當精通聖經,有消化成為自己生活中的經驗力量後,才能去傳信息。 5.傳信息(預言)的時間:三年半;也就是這頭六號的時間(11:2-3):四十二個月。所以明顯在大災難的頭三年半,人在苦難中需要傳道人,為神的道作見證。 6.這見證人的安全(11:5)。要殺他們的必被殺。他們除了傳福音外,也禱告,用各樣災難攻擊世界(11:6)。 7.見證人工作完成後必要被殺死。如基督一樣。但三天半後要復活升天(11:7-13)。那時有大地震,人死了七千,城倒塌十分之一。工作完成才會死的,且是效法基督一樣的死後會復活,故當勇敢忠心去作神的工作。 結論: 第七號的賞賜和審判(11:15-18)。先知,聖徒,凡敬畏主的人,大小都得賞賜。 ── 黃彼得 【國度的挑戰】 下篇:“國度的挑戰” 經文:啟12—16章; 20:4-6; 21-22章 引言: 教會與基督合一統治宇宙。 一.五件大爭戰(12:-13:) 1.婦人生掌管萬國的男孩子(12:1-6),婦人逃到曠野三年半。 2.米迦勒與龍的爭戰(12:7-12)。 3.龍與婦人爭戰(12:13-17)。 4.從海中上來的獸(13:1-10),與聖徒爭戰。 5.從地中上來的獸(13:11-18),名“六百六十六”,叫所有的人受印記,沒有印的不能作買賣。應為經濟與科學成為獸,大有力量。 二.七天使報佳音及十四萬四千人唱新歌(14:1-5) 1.第一位傳永遠的福音—審判已來到(14:6-7)。 2.第二位天使報告大巴比倫已傾倒了(14:8)。 3.第三位天使報告拜獸者要喝神大怒的酒(14:9-12)。 4.第四位天使報告在主裡面而死的人有福了(14:13)。 5.第五位天使報告收割的時候到了(14:14-16)。 6.第六位天使報告出來收割,血流六百里(14:17-20)。 7.第七位天使就管末了的七災(15:-16:),即七碗。 三.七碗—末了的七災(16:) 1.第一碗:拜獸者身生毒瘡(16:2)。 2.第二碗:海變血,海中活物都死了(16:3)。 3.第三碗:江河與眾水的泉源變成血,因為惡人曾流聖徒與先知的血(16:4-7)。 4.第四碗:日頭如火烤那褻瀆神的人(16:8-9)。 5.第五碗:獸的國度黑暗(16:10-11)。 6.第六碗:伯拉河幹了(16:12-16),有三個污穢的靈來,即哈米吉多頓的戰爭。 7.第七碗:神的審判成了,大巴比倫城倒了(16:17-18:24)。 四.基督的得勝與建立永遠的國度(19:-22:) 1.基督娶新婦的時候到了(19:1-10),基督為王。 2.基督騎白馬,為萬王之王(19:11-16)。 3.飛鳥的大宴會(19:17-18)。 4.獸和假先知的大失敗(19:19-21)。 5.龍被扔在無底坑一千年(20:1-3)。 6.聖徒與基督同作王一千年(20:4-6)。 7.聖徒與基督完全的合一。新天新地即聖城耶路撒冷也就是新婦,這城與基督完全合一(21:)。這完全的合一是: (1) 生命合一。 (2) 權柄合一。 (3) 地位合一。 (4) 榮耀合一。 (5) 聖潔合一。 (6) 豐富合一。 (7) 公義合一。 結論: 在啟示錄第22章,基督三次宣告祂快來,與聖徒合一。願我們都與使徒同樣禱告說:“主啊,我願你來!” ── 黃彼得 【第二部分 現在 第二、三章 “現在的事”(七個教會縱橫)】 讀經:啟示錄2-3章,參1:10-11。 一般人把7個教會分開來講,這就比較詳細。但我們現在要從橫面來看看這7個教會。 啟示錄第二大段是“現在的事”(2-3章),指7個教會的事。是現在的事,但在約翰那時還是預言。 7個教會是當時小亞細亞西部的7個教會。該地還有其他教會:歌羅西(西1:2),希拉波立(西4:13),特羅亞(徒20:6-7)等。但這7個教會被選,是有重大意義的。 從以弗所繞圈行到老底嘉,有如基督在7個金燈檯中間行走一樣(啟2:1)。 7個教會預表教會時代的7個時期: 1.以弗所教會 預表使徒時代的教會(西元30-100年)。 2.士每拿教會 預表教會受羅馬10大逼迫(100-313年)。 3.別迦摩教會 預表國教、政教合一時期(313-590年)。 4.推雅推喇教會 預表天主教時期(590-1517年到主再來)。 5.撒狄教會 預表更正時期(1517-1790年到主再來)。 6.非拉鐵非教會 預表復興時期(1730-1900年到主再來)。 7.老底嘉教會 預表末世背道時期(1901年到主再來)。 一、七個教會的概況 這7個名意,是與當時7個教會的實際情況和所預表的7個時期相符合的。 1.以弗所 愛慕desirable意,又是放鬆意。預表使徒時代的教會(西元30-100年間)。 (1)以弗所城:是個繁華的商業海港,面臨愛琴海,當時約有20萬人。它是羅馬時代最先進的“自由都市”。有能容2.5萬人的劇院、廣大遼闊的鬥獸場等大建築物。 多次被侵犯。西元252年,歌德Goth侵毀以弗所;現只有一小村子及荒地。 (2)宗教方面:有許多神廟,大女神亞底米Artemis廟(徒19:27,35)是古世界7大奇觀之一。 到君士坦丁時,基督教為國教,該城廟宇全毀。 (3)以弗所教會:保羅建立(徒19:8,10);提摩太在此為監督(提前1:3);約翰繼傳,後在此離世。30年後,教會就放鬆了! 2.士每拿Smúrna 沒藥意。預表教會受十大逼迫時期(100-313年間)。 (1)士每拿城:是7城最美的,是小亞細亞的工商業中心。 西元前580年間,被呂底亞人攻陷。西元前361-281年亞力山大李士馬赫斯Lysimachus全面重建。 是個富裕商港;是個自由城市。 它在以弗所西北35裡,現名Ismir,近愛琴海,有美海港之稱,是亞力山大重建的。 (2)宗教方面:多神廟,例如阿波羅Apollo神廟。他們拜丟斯、亞波羅太陽神及該撒等。 (3)士每拿教會:保羅到以弗所佈道,曾訪士每拿教會(徒19:10)。坡利甲Polycarp(約翰門生)為監督。這教會多受苦難,特別是坡利甲被火燒,但被風吹開,後來被刀刺死。時為西元155年,年82歲。 3.別迦摩 成婚、高樓意。預表與世聯婚成高樓。 (1)別迦摩城:皮卷是別迦摩人發明的。這城是文化中心,醫學、科學發達。它的大圖書館僅次於亞力山大圖書館,擁有20多萬卷書。 (2)宗教首都,稱“廟宇之城”:宙斯Zeus 神廟,是世上最聞名的。這是敬拜該撒的中心。 (3)別迦摩教會:雖多廟宇,仍多有忠心信徒,特別是安提帕在這裡殉道。 君士坦丁Constantine作皇,停止逼害教會,下令基督教為國教,信的人可以免稅。凡受洗加入教會的有兩件白衣與幾兩銀子。他搞政教合一。他接受許多異教偶像入教堂,用太陽神的生辰12月25日作為“耶誕節”,又把Astarte節改為復活節,英文是Easter. 有撒但的座位(啟2:13):“座位”,原文是寶座。7個教會以此拜皇最厲害。撒但知道逼迫會使教會興旺,所以使教會與世界聯婚。 4.推雅推喇 女子意,又不斷獻祭意。預表天主教時代(西元590-1517年),直到主再來。 (1)推雅推喇城:這城比前3城小,古時是次等城。 在亞歷山大死後,這城由尼加陀Seleucus Nictor(希臘-敘利亞君主)所建(西元前290年)。是個重要商業城。 (2)宗教方面:沒有什麼重要性。有亞底米和亞波羅的神廟,但不是特別出名。 (3)推雅推喇教會:創立者有說是保羅(徒19:10),有說是呂底亞(徒16:14)。這是女權發達的教會。天主教高舉馬利亞。他們做彌撒,每次都把耶穌再獻祭。第一位教皇是大格裡高裡Great Gregory(西元590年開始)。基督教從使徒時代開始,天主教從590年開始。 天主教的錯誤:有教皇、禁止看聖經、拜像、否認因信稱義、做彌撒Mass、認馬利亞為中保。教皇與神甫有赦罪權、有贖罪票、有煉獄、設有“宗教裁判所”等。 5.撒狄 “餘民逃出”意。預表更正教(西元1517-1790年),直到主再來。 (1)撒狄城:是7城最古老的,是古呂底亞Lydia國的京都。 有2城鎮:撒狄是複數的,分上下。在高原的是上城;在平原中央的是下城。是個富榮的城市。 曾兩次失守:西元前549年被波斯王古列所奪;200年後,被希臘安提阿庫Antiochus 3世所滅。 西元17年,被地震所毀:羅馬皇提比留重建,耗資約值百萬美元。 直到11世紀,被土耳其所滅;西元1402年為Tamerlane徹底所毀,成為廢墟。 (2)宗教方面:拜區伯利Cybele,是女神中心。兩行廟宇仍存。“撒狄石”,是用來趕鬼的。 (3)撒狄教會:是第2世紀末一位監督墨利托Melito創辦的。 預表更正時期的教會(西元1517-1790年),但一直存到主再來。 教會從天主教出來,復原了,但衰弱冷淡,特別是西元1600-1800年間,還有很多天主教遺物。 更正教:馬丁路德發現因信稱義,他是德國人;法國更正教者加爾文Calvin發現“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真理。馬丁路德把聖經譯成德文,別人譯成英、法文等聖經。 後來漸漸腐敗,成了國教,失了聖靈的能力。 6.非拉鐵非 原文是“弟兄相愛”的意思。 (1)非拉鐵非城:是“往東方的大門”,商業發達。位於每西亞、呂底亞和弗呂家的大路交點。是7個城市中最年輕的。 別迦摩的希臘王阿達拉斯二世名非拉鐵非,他於西元前159-138年建這城的。這裡多地震,該城於西元17年為地震所毀。西元1世紀90年代,羅馬皇提庇留重建。 (2)宗教方面:有許多神廟,最多人拜酒神丟修尼。到2世紀初,又建一羅馬皇的神廟,被譽為“廟祝之城”。 (3)非拉鐵非教會:教會不大,但很興盛。這裡有許多猶太人(3:9)。現在仍有一位基督教會督,有1000多基督徒,他們至今仍然高舉基督的旗幟。 7.老底嘉 民主意,預表1900年至主再來時的教會。 (1)老底嘉城:這是呂家斯老底嘉,以前稱“丟司波立”。敘利亞王安提阿庫2世於西元前261-246年建立,用他妻子的名字“老底西”Laodice 來稱老底嘉城。 該城商業發達,醫學最重要,尤其以眼藥出名。後來為回教所滅,今成廢墟。鄰近有一小村莊。 (2)宗教方面:神廟林立,其中不乏拜君王的廟宇。城西20公里有一嘉尼亞神人的廟,被人改造成為一個醫學院中心。 (3)老底嘉教會:是以巴弗創立的(西4:12-17,1:7)。第一任主教是亞基布(西4:17)。當時老底嘉教會已有些腐化了。直到現在這城已成廢墟,沒有教會。 二、耶穌的自稱 我們既看過7個教會是預表教會的7個時代,也看過7個教會的實況,現在我們要來看看耶穌在各教會裡所用的名字。 1.以弗所(啟2:1):預表使徒時代的教會 (1)“那右手拿著七星”:比較3:1“有”七星。 (2)“在七個金燈檯中間行走的”:比較1:13。“行走”,是現在時態,這是監視的意思。 2.士每拿(2:8):預表10大逼迫時期 (1)“那首先的、末後的”:是舊約神的名字(賽44:6,48:12)。 (2)“死過又活的”:“活的”,基督復活,又永遠活在我們當中。士每拿受逼迫,預表西元2、3世紀基督教受十大逼迫。他們聽到“死過又活的”,大得安慰。 3.別迦摩(啟2:12):預表政教合一時期 “那有兩刃利劍的”。“兩刃”,一面給救恩,是拯救的利器;一面定罪,證明這教會是要受責備的。 4.推雅推喇(2:18):針對天主教 (1)“那眼目如火焰”:怒目對教會。 (2)“腳像光明銅的”:銅表審判。 (3)“神之子”:天主教高舉馬利亞,因為說耶穌是馬利亞之子。希臘文以“神之子”擺在前面,特別針對天主教。 5.撒狄(3:1上):預表更正時期 (1)“那有神的七靈”:七靈是聖靈(賽11:2),顯明有完全的智慧。 (2)“有神的七星”:“有”,乃屬乎祂。七星是教會的使者。馬丁路德屬乎祂。“有”,恢復了,但未發展,比較啟示錄2:1“拿”,被耶穌拿著。 (3)七靈和七星不可分開:聖靈有能力;人的工作亦重要。這兩件事是更正教所忽略的。 6.非拉鐵非(3:7):預表教會大復興時期 (1)“那聖潔”:應該譯“那聖者”(徒2:27)。 (2)“那真實的”:耶穌是真理。 (3)“拿著大衛的鑰匙”(啟3:7):表明基督要得那應許給大衛、神之受膏者的王權。這是針對非拉鐵非所預表教會大復興的情況。 7.老底嘉(3:14):預表末世教會 (1)“那為阿們的”:阿們是“實在”意(林後1:20)。老底嘉教會不夠實在。 (2)“為誠信真實見證的”:老底嘉教會不夠誠信真實。 (3)“在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末世多講進化論,連美國也不例外。耶穌說:萬物是被“創造”的。 “為元首”:萬物是神創造的,基督是創造者,又是元首。 耶穌7名是針對7個教會,特別對士每拿稱“死過又活的”;對推雅推喇稱“神之子”等;對老底嘉稱“阿們”、“創造”、“為元首的”,十分有意義! 三、耶穌的稱讚 1.以弗所(啟2:2-3,6) 先贊;稱讚、責備各半;多贊。 (1)在教會中的美德(2-3節):“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又聖潔,不能容忍惡人;試驗假使徒。 (2)在世界中的美德(3節上):忍耐、勝過逼迫。工作勞苦,為傳福音,不覺乏倦。很難有更高的稱讚了。 2.士每拿(2:9) “患難”,原文是thlibō磨煉。“貧窮”是赤貧。士每拿是富城,但在那裡的基督徒是貧苦的。 耶穌知道仇敵——“撒但一會的人”(2:9,3:9):指遭受猶太人的反對。受患難10日(10節),預表羅馬10大逼迫。 3.別迦摩(2:13) 別迦摩是當時世界反對神勢力最厲害的地方,但他們仍能持守真道。 (1)團體方面(13節下):能“堅守我的名,沒有棄絕我的道。” (2)個人方面:安提帕,原文是Antpás,本不是一個人的名字,而是一種稱號。當時有許多人為主殉道。凡為主殉道的人,教會都稱他們為“安提帕”。安提帕有殉道精神,因為他拒稱該撒為主,就被皇帝用一銅牛鍋把他慢慢燒死。 4.推雅推喇(2:19) 比上兩個教會贊的還多。 (1)團體方面:7教會中提好的最多。天主教開辦醫院、孤兒院、養老院、殘廢院、修道院、學校等。多濟貧、看顧病人等。 (2)個人方面(24節):蓋恩夫人、費乃郎、康伯、叨勒等有美好的見證。 5.撒狄 第5教會,沒有稱讚,第七教會也沒有稱讚。 耶穌責備完才稱讚(3:4):“幾名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 6.非拉鐵非(3:8-10) 7個教會中得最多稱讚的,比士每拿還多。1730-1900年大復興:相愛,盡力傳福音。 (1)衛斯理與懷特斐初步喚醒歐美。各公會不接納他們,他們就露天講道。有幾萬人往聽。懷特斐大講“一次得救永遠得救”。 (2)司布真與慕迪(1800-1900年):再度喚醒歐美。司布真在倫敦浸信會,每次萬多人聽道。他們強調“一次得救永遠得救”。 美國慕迪,有叨雷博士同工。 (3)美國芬尼:他比其他更有能力,在礦山講道感動很多人。 (4)英國弟兄會創辦人達秘J. N. Darby: 重譯英、法、德文聖經。他死時成千上萬人前往送殯。他叫人不要寫他的名字在墓上,只寫哥林多後書6:9。 7.老底嘉 沒有稱讚。 四、耶穌的責備 1.以弗所(2:4) 以弗所教會退後了,極可惜!“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 “起初的”乃上好的agape. 使徒們離世後,教會漸漸冷淡了! 2.士每拿 沒有責備,只有勸勉,“務要至死忠心”(2:10)。 3.別迦摩(2:14-15) 安提帕死後,教會變質,有少數異端分子:巴蘭的教訓(教義)是外表的誘惑;尼哥拉一党人的教訓(教義)是內在的軟弱和放肆。兩者都是淫亂和吃拜偶像之物的。 4.推雅推喇(2:20-23) (1)容讓耶洗別(20節):教會史查不出這個耶洗別。舊約耶洗別把外邦宗教混入以色列。天主教亦把外邦宗教、基督教與猶太教混合,使全團都發起來。天主教高舉婦人,又多淫事。 (2)拜偶像:天主教多偶像。“吃祭偶像之物”,就是拜偶像的意思。 5.撒狄(3:1下-2) 7封信中,以此最嚴。 (1)名活實死(3:1下):不是生命上的死,而是行為上的死。更正教在各組織上、慈善事業上,有生氣;但靈性上多是死的。 (2)“沒有一樣是完全的”(2節): 更正教發現因信稱義,停在得救上;除國教外,又多宗派;發明嬰兒寄洗;從彌撒改為聖餐Communion,不是擘餅;他們搞“耶誕節”,這是從古巴比倫節期太陽神的生辰來的。 6.非拉鐵非(3:8-10) 7個教會最受稱讚,比士每拿更多。 行為工作好,遵守主道,能忍受一切苦難。預表教會大復興時期。 7.老底嘉 沒有一點稱讚,但多有責備(3:15-19)。 “你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所以我要把你吐出去”(16節):“溫水”,原文是chliaròs,本來是冷水,後加熱水變溫水。熱的泉水有醫治的作用,而冷的泉水使人感到舒暢。熱泉到城中已是“也不冷也不熱,是沒有作用的。“吐”eméō,不是自動出,原文指人因吃不乾淨的東西,以致胃不舒服,被迫“嘔”出來。 老底嘉教會不是本來有熱心,後來慢慢變冷;而是一個冷卻很久的教會,後來有人以宗教活動為外表裝飾,加上一點“熱”進去。 五、應 許 給得勝者。 1.以弗所(2:7) 得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吃。得勝者享的比亞當所失的更多(啟22:14)。 2.士每拿(10下-11節) (1)“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注意,基督徒不受第二次的死,但失敗者會受其“害”。 (2)得“生命的冠冕”:戴冠冕是作王(提後2:12)。士每拿教會受苦獨多,得冠冕的也多。我們需要“至死忠心”。 3.別迦摩(啟2:17) (1)得隱藏的嗎哪:以色列人在曠野吃嗎哪。我們在這曠野(世界)失敗後得勝,得隱藏的嗎哪。 (2)得白石寫新名:白石是權柄;得救者名字錄在生命冊上,但得勝者名錄白石上。 4.推雅推喇(2:26-29) (1)得權柄制伏列國:這是羅馬教會一直所盼望的,但惟有得勝者才能作王。 (2)得晨星(2:28):指從天主教出來的人,不只被提,更得著基督自己。 5.撒狄(3:5-6) (1)“必這樣穿白衣”:“這樣”,我們得救的都有白衣穿,但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怎樣穿?不單自己穿,更要好像第四節所說“與我同行”那樣穿。 (2)必不塗名(5節下):希臘文是“沒有記過”的,就要到火湖裡。塗抹是不得勝者,他們雖不至滅亡,但要受罰。 6.非拉鐵非(3:8下-10,12-13節) (1)今世的(8下-9節):“一個敞開的門”,18、19世紀教會大復興。撒但一會的人(自稱猶太人)下拜(3:9),這時期許多猶太人信主。 (2)將來的應許(10,12-13節):第7個時期,這不是經七年災難的應許。“遵守”,是“保守”,非忍耐被提,而是要保守主再來之道(雅5:7-8)。 “在我神殿中作柱子”(啟3:12):這是柱石。“寫”上3個名字在他上面,應譯“寫記號”,刻上的意思。 7.老底嘉(3:21-22) “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其它時期教會的得勝者坐自己的寶座,例如十二個門徒“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太19:28);老底嘉的得勝者,亦有自己的寶座,但又可以坐在耶穌的寶座上。末世是最難得勝的,所以得勝的獎賞也是最大的。 * *
* * *
* * *
* * *
* * *
* 7個教會是當地的,但預表7個時期。頭3個按時代過去,後4個同時存到基督再來。頭3個先提“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後提“得勝的”(啟2:7,11,17);後4個先提“得勝的”,後提“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2:26-28,3:5-6,12-13,21-22)。 從第4個教會開始,每個教會都提到主再來(2:25,3:3,11,20)。 7個教會雖然預表7個時期,但我們各人都當吸取各教會失敗的教訓,追求作個得勝的基督徒,特別是末世教會不冷也不熱的基督徒更當追求得勝。 ── 林獻羔 【第三部分 “將來必成的事”】 (啟示錄第4-22章) 史派的錯誤:認為2-3章是與4-18章並行。但啟示錄1:19是把啟示錄分為3大段的。 4章就是將來必成的事的開始:敞開的門和寶座的設立。 本書充滿了詩歌(4:8,11,5:9-10,12-13,7:11-12,11:16-18,12:10-12,15:3-4,19:1-8),4-5章也有詩歌。 ── 林獻羔 【幾件事】 一、所看見的事(一章)︰基督的異象 二、現在的事(二~三章)︰基督對教會的見證 三、將來快成的事(四~廿二章)︰基督的再來(四至十八章是一七中的事,而四至十一章是一七之前半,十二至十八章是一七之後半。十九至廿二章是千年國始末的情形)── 牛述光 【幾個『七』】 一、引言(一1~8) 二、七教會(一9~三章) 三、七印(四1~八1) 四、七號(八2~十一章) 五、七奧秘(十二1~十四章) 六、七碗(十五1~十六章) 七、七樣審判(十七1~十九10) 八、七樣勝利(十九11~廿二5) 九、結語(廿二6~21)── 牛述光 【幾個審判】 一、主對教會的審判(一至三章,審判先從神的家起首) 二、主對地上敵基督國權的審判(四至十六16) 三、主對假教會(即宗教)的審判(十六17~十九) 四、千年國度中的審判與最後白色錶座的審判(廿~廿二)── 牛述光 【得勝的人】 一、吃生命的果子(啟二7) 二、免二次的死(啟二11) 三、得隱藏的嗎哪(啟二17) 四、掌治國的權柄(啟二26) 五、穿潔白的衣服(啟三4~5;十九8) 六、作主殿的柱子(啟三12) 七、坐救主的寶座(啟三21) 八、得天上的基業(啟廿一7) ── 丁良才《經題模範》 【啟示錄的三種門】 一、在世上那機會的門,是永不關閉的,是人人都可以隨時進入的(啟三8) 二、在人心那與主相交的門,是人自己打開,才能得著真福的(啟三20) 三、在天上那異象的門,是要人的心靈進入,才會揣摩思想的(啟四1) ―― 陸德禮《歌羅西書註釋》 【天堂所無之事】(天上屬靈的福樂是圓滿的,是世人無法形容的;我們只能藉消極方面的話,就托出是藉著天上所沒有的苦惱,把屬天的福樂拱出來) 一、眼淚(啟廿一4首句) 二、死亡(啟廿一4) 三、悲哀(啟廿一4) 四、哭號(啟廿一4) 五、疼痛(啟廿一4) 六、饑餓(啟七16) 七、乾渴(啟七16) 八、黑夜(啟廿二5) 九、罪惡(啟廿一8,27) ── 丁良才《經題模範》 【教會中的得勝者】 讀經:啟1:12 20 3:12 12:1-2、5 一、七燈檯就是七教會,以教會的實行來說,一個地方只有一個教會(但教會必須有“諸位監督諸位執事”)(腓1:1)每個地方教會行政獨立,直接向神負責。燈檯的功用是為發光即是為主作見證。 二、神的承認,雖然在啟示錄七教會中有許多的問題,但主仍然承認他們是教會。有的教會雖落在失敗的光景中,但他們當中仍都有得勝者。 三、主呼召得勝者的目的是為了教會,主看這一班少數的得勝者就代表整個教會。教會是包括所有的弟兄姐妹。主並沒意思叫得勝者從教會中出去,乃是要他們在失敗的情形站立得住,甘心付代價為主作美好的見證。(參啟2:13) 四、得勝者是在神的殿中作柱子,柱子的特點有: 1、有負擔,有壓力,他們的責任重大。 2、使房屋美觀,在他們身上彰顯基督的榮美。 3、表明穩固“他也不再從那裡出去”。無論你的恩賜有多好,一離開教會,一出去就成了屬靈的浪子。 五、啟示錄十二章中異象的屬靈預表,婦人預表教會,男孩子預表教會中的得勝者。 1、得勝者是由教會產生出來的,沒有母親就沒有孩子。 2、得勝者是不能與教會脫節,孩子未出生之前是隱藏在母親的身子裡,是看不見的,是連在母親身上的。照樣,得勝者也是一直隱藏在教會中,不能顯露的。 3、男孩子的被提,到了那時(主來時)得勝者才顯明出來。 (1)男孩子是被提到神寶座那裡(啟12:5) (2)大體信徒(教會)是“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帖前4:15-17) 六、得勝者的標誌是謙卑,神是“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4:6)“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16:18) 七、聖經中的例子: 1、主耶穌,主耶穌是宇宙中第一位得勝者,他是何等的謙卑!(太11:29 腓2:5-11) 2、保羅,他無疑是一位得勝者,(提後4:7-8)但他是最謙卑的。他雖得了三層天啟示,但過了十四年才不得已說出來(因哥林多教會有人懷疑他的職分)“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參林後12:1-6 林前15:9 弗3:8 提前1:15) 3、大衛是預表得勝的基督(撒下8:6),他也是最謙卑的。 (1)在弟兄中是最小的,認識自己的低微(撒上16:11 18:23) (2)高舉神的名(撒上17:45-46) (3)愛掃羅,在隱基底不害掃羅,站地位,稱他是神的受膏者(雖然他自己也受過膏)只割了他的袍角,心裡自責(“割袍角”是顯露人的羞恥。) (4)容忍示每的咒駡(撒下16:9-12)肯納諫(撒下19:21-23) ── 王國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