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第八章短篇信息 目錄: 號筒之災 啟八1—13 啟示錄第八章 啟八1—13 (楊石林) 普天下的人受試煉的時候 啟八1—13
(黃共明) 代禱是神聖的祭 啟八3 (慕安德列) 災後思主訓 啟八13 (揚道)
號筒之災
經文:啟示錄八章1—13節 「拿著七枝號的七位天使就預備要吹。」(啟八6) 當第七印揭開後,有半小時的安靜。當安靜過後,約翰看到有七位天使站在神面前,手中各拿一枝號(啟八1—2),這七位天使過去未曾提到過,可能是啟示錄一章4節中,在寶座前被擬人化的七靈。他們得到七枝號,彼此輪流吹著。 在他們要吹這號時,有一位天使出來,奉上香在祭壇上——「那香的煙和眾聖徒的祈禱……一同升到神面前。」(啟八4) 然後,號筒之災就要開始了。首先是冰雹與火(啟八7),接著是火燒山落入海中(啟八8),跟著來的是燒著的星掉到江河中(啟八10)。其結果就是使地球變成焦土,也污染了海洋與河水。第四枝號便是日夜之光都減三分之一 (啟八12)。 本章結束時,有一隻鷹在警告人,有災難要繼續發生。接著三枝號將要繼續吹起(啟八13)。
啟示錄第八章 楊石林
經文:啟示錄八章1—13節 主耶穌揭開第七印的時候,天上寂靜約有二刻。約翰看見有七位天使列隊站在神面前,有七枝號賜給他們,各有一枝。(啟八1—6) 吹第一枝號(啟八7) 當第一位天使吹號時,約翰看見什麼? (1) 「有雹子與火攙著血丟在地上。」——約翰看見像降雹一樣的東西,一個一個的從天空降落下。約翰形容為「火攙著血」,意思是紅色的火。 (2) 「地的三分之一和樹的三分之一被燒了,一切青草也被燒了。」——約翰的視界有限,所以祂眼睛所能看見到境界,當然指是一個小小範圍而已。約翰看見什麼?他看見一大片土地,地上的三分之一是草地,其他的三分之二沒有草。在那片土地的旁邊有樹木。約翰看見,從天上有東西一個一個落在地上時,那整片土地約有三分之一被燒,草地上的草全被燒光,樹的三分之一也被燒了。 在這裡約翰看見的,是關乎我們這個時代所要發生的情景。照我們能夠瞭解的,可能是一個飛機場被燃燒炸彈炸毀的情景。約翰所看見的飛機機場,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有草,而總面積的三分之二用作飛機的跑道。也許在飛機場的飛機塗著保護色,約翰看不清楚,是故沒有提出說明也不一定。 吹第二枝號(啟八8—9) 第二位天使吹號的時候,約翰看見一個艦隊遭受空襲轟炸的情景,其結果「海的三分之一變成血,海中的活物死了三分之一,船隻也壞了三分之一。」——依照約翰眼睛所能看見的界限,在海上有許多戰艦。這大概是一個艦隊,遭受空襲的結果,傷毀的戰艦有全數的三分之二,是相當嚴重的損失。死傷的士兵所流的血浮在海面,約佔有約翰視界全面積的三分之二。因為炸彈的爆炸,水中的魚受劇烈的震動,也死了很多,浮在海面。約翰說,浮在海面的屍體和魚,占海面的三分之一。 約翰又看見,「有彷佛火燒著的火山扔在海中。」——這大概是一架大型的飛機,被戰艦的高射炮擊中,起火墮落海的情景。 吹第三枝號(啟八10—11) 「有燒著的火星,好像火把從天上落下來,落在江河的三分之一,和眾水的泉源上。」——「眾水的泉源」也可譯為「許多水道的源頭」。用現代語說,就是水源地。約翰看見一個水源地,水源地的水是從江河流進來的,約翰的視界只擴及水源地和連接水源地的江河口而已。他看見一顆大的炸彈落下,日光照在其上,閃閃發光而下,約翰形容為「有燒著的火星,好像火把從天上落下來。」這是水源地遭空襲的情景。被炸的結果,水源地和連接水源地的江河口均被炸到。約翰說:江河的三分之一被炸,意思是連接水源地他所能看到之江河口有三分之一被毀壞。 吹第四枝號(啟八12) 「日頭的三分之一,月亮的三分之一,星辰的三分之一,都被擊打,以致日月三分之一變黑暗了,白晝的三分之一沒有光,黑夜也是這樣。」——約翰看見,白晝的三分之一沒有光,黑夜也是這樣。約翰所說的是什麼意思?假定早上六點日出,在下午六點日落,這樣,白晝有十二小時,晚上也有十二小時。十二小時的三分之一就是四小時,假如從下午二點起到晚上十點止看不見日月星,這就是白晝的三分之一沒有光,晚上也是三分之一沒有光。 什麼事致使從下午起至晚上連續八小時看不見日月星的光呢?這可能是約翰看見一個大城市正遭遇大空襲、大火燒,黑煙佈滿天空達八小時之久,然後天空才明朗。當飛機空襲時,必然有高射炮向天上一直發射,約翰如果沒有注意看上面,就看不見飛機,只看見高射炮激烈地在發射,以為高射炮在攻擊日月星,所以說「日頭的三分之一,月亮的三分之一,星辰的三分之一,都被擊打,以致日月星的三分之一都黑暗了。」 普天下的人受試煉的時候 黃共明
經文:啟示錄八章1—13節 壹 揭開第七印 七枝號筒是第七印的內容;而第一號筒至第四號筒是普天下的人受試煉的時候。第六印是序幕,第七印的前四枝號筒才是真正的試煉。然後第五、第六、第七枝號筒是三個大災禍。由後三枝號筒構成的後三年半才是世界末期的大災禍。 因為真正的審判就要開始,所以天上寂靜約有二刻。神等侯教會用禱告來配合天上的行動。那站在神面前最親近神的七位天使,各拿一枝號筒,豫備吹號。 貳 另有一位天使 「另有一位天使」就是基督,基督是耶和華軍隊的大元帥,也是執行審判的總司令,審判長。 在恩典的時代中,祂是教會的頭,是救恩的中保,是信徒的長兄。但是恩典時代結束了。祂從父神接受的命令是審判。祂要執行審判,所以如同舊約時代,祂是耶和華的那使者,是那天使。 參 香的煙和眾聖徒的禱告 香是基督和祂救贖的功績。聖徒在靈裡禱告,與祂調和為一,就是點燃了香。聖徒的祈禱就在香的煙裡,達到神的面前。教會已經藉著禱告,與天上配合了,下面就是天上該行動的時候了。 肆 倒在地上 盛滿了壇上的火,就是盛滿了祭壇的火,表明神答應信徒的祈禱,特別是答應了第五印祭壇底下殉道者伸冤的禱告。倒在地上,就是對地上施行審判。雷轟、大聲、閃電、地震,就是審判的開始。 伍 第一枝號筒 地、樹、草的三分之一(或第三部分以下同)被燒了,就是人居住的生態受擊打而損害,使人難以居住。 陸 第二枝號筒 海和海中的活物,及船隻的三分之一受了擊打。 柒 第三枝號筒 江河的三分之一受擊打,水質變了,不適合作飲水,以致死了很多人。 捌 第四枝號筒 日頭的三分之一、月亮的三分之一、星辰的三分之一都被擊打,以致日月星的三分之一黑暗了,白晝的三分之一沒有光,黑夜也是這樣。 玖 四枝號筒的審判 四枝號筒的審判,和第六印的審判是一樣,不是直接審判世人,而是審判世人的生活環境,叫世人生活艱苦,間接的審判世人,試煉他們。三分之一在原文字義裡包含三分之一和第三部分兩個意思。即使作第三個部分解釋,整個地球上的大氣層、水源、氣溫、糧食都會受影響,特別是日、月、星的受擊打,對於地球的影響不會只限於局部,而會危害世界各地,無處倖免,無處可躲避。所以世界末 期七年的前三年牛,確實是普天下的人受試煉的時候(啟三10);人除了被提到天上神的寶座前之外,無人能免去他所該受的試煉。因此奉勸信徒切莫存尋找屆時能安全舒適,免去試煉的地方。那樣的心態是荒謬的,是不信的噁心。 聖經豫先將世界末期的審判告訴我們,是要叫我們知道以後,不再貪愛今世的屬世福樂,乃存敬畏的心,敬虔度日,經歷魂的救恩,豫備好自己,有分于災前榮耀的被提。 拾 世界大災禍來臨的宣告 「我又看見一個鷹飛在空中,並聽見他大聲說,三位天使要吹那其餘的號,你們住在地上的民,禍哉,禍哉,禍哉」(啟八13)。 神曾叫驢開口責備貪愛錢財的先知巴蘭(民廿二28);神當然也能叫鷹開口宣告祂的審判。信徒在地上是作客旅(來十一13),是寄居的,和住在地上生根立基的民不同。審判是為著屬世界的世人,不是為著作客旅,是寄居,不屬於這個世界,受逼迫的信徒(參約十五18—19)。三次的禍哉,表示有三個大災禍的審判。 代禱是神聖的祭 慕安德列
經文:啟示錄八章3節 「另有一位天使拿著金香爐,來站在祭壇旁邊。有許多香賜給他,要和眾聖徒的祈禱一同獻在寶座前的金壇上。」(啟八3) 對教會的牧者與會友而言,這本書夠不夠份量引起代禱的動機?是不是能體會「代禱」是真正基督徒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我想,對於認真遵行上話語的人,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在神的救贖計畫中,代禱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少了它,就像機器缺了馬達,沒有動力。耶穌基督在天上的禱告與祂在地上所開始的工作息息相關,而且祂還呼召跟隨者繼續代禱以完成拯救一人的使命。經上記著:「藉著耶穌基督,我們得與神和好,如今也把與神和好的使命託付給我們。救贖的工作,我們無能為力,只有靠耶穌來做,至於代禱求人心改變的工作,這責任就落在我們的肩上。我們看到保羅多麼看重晝夜不停的代禱,視此為神所託付使命得以完成的不二法門,也是神得以在人心動工的惟一秘方。 代禱是馨香、神聖的祭,缺乏禱告,教會將會死氣沉沉,失去活潑、喜樂的色彩,也失去將人,奪回的聖靈大能。沒有禱告,就沒有傳福音的熱誠,沒有禱告,教會就缺乏爭戰的和器。無論牧者或信徒,若沒有禱告,就無法每天與耶穌同行,過一個豐盛喜樂的生活,除非他揀選做個守望者,晝夜禱告,才能過得勝的生活。 醒醒吧!神的教會,豎耳聽這呼召:「不斷恒切的禱告。」我們不歇息,也不讓神歇息,因神應許:「為了錫安之故,我賜下平安給他們。」神的靈要向我們顯示,代禱所產生的功效是大的,代禱也是救贖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更是真實基督徒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求神教導我們明白這真理,也願實踐這呼召帶出來的使命。 災後恩主訓 揚道
經文:啟示錄八章13節 「我又看見一個鷹飛在空中,並聽見他大聲說,三位天使要吹那其餘的號,你們住在地上的民,禍哉、禍哉、禍哉。」 (啟八13) 約翰在拔摩海島上,主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在第八章記載:天使在吹號了,依舊有災禍接續來臨。約翰又看見一個鷹,這鷹在另外聖經譯為「天使」,飛在空中,指全地可見可聞的地方,大聲警告住在地上的民,就是以地上為念的人民,有禍阿!有禍阿!有禍阿! 民國六二年十月八日娜拉颱風經過本省,以致豪雨兩日就使東臺灣形成了卅年來未曾有過的大災害!鐵橋、鐵路流失;山塌混土埋沒公路;良田變河床,房屋變平原;人流離失散、死亡……使目擊者搖頭哀嚎,更使作基督徒者,倍思主訓。 我於十月十二日到花蓮,隔一日到玉裡,十一月四日經過台東縣太麻裡,親耳聽過災民的哀訴,親眼看過災場,又聽見信徒的見證。此次天災使我想起主在聖經裡的一些教訓,分述於下: 一、不聽警告的人 花蓮縣玉裡鎮,位於東部鐵路的中央,東邊海岸山脈,西邊則中央山脈,兩脈中間有平原,又有溪水像蛇繞行。下游處居民在平原開墾,政府為防護農田與居民,曾築堤堰,每次颱風都派裡民輪流看守。十月九日晚豪雨下不停,溪水眼看已抵警戒線,於是兩位看守人開始通知疏散。有一墾民住所有五十人居住,十二人聽了警告隨即疏離,但卅八人都不走,他們想每次颱風都安然無恙,此次又何必緊張呢?於是再關好門窗蒙頭而睡,卻未曾想到從未有過的大水災已臨頭,堤堰被沖,大水排山倒海地沖來,卅八人的生命竟因不聽警告而流失了。經文:「領他們出來以後,就說:逃命罷。不可回頭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滅。」(創十九17) 所多瑪城罪惡的聲音,在神面前甚大(創一九13),神要用硫磺與火,燒滅城內的居民,但要救義人羅得(彼後二6—8 )一家人。然而羅得遲延不走,天使只好強拉著他們領到城外,要他們逃命不可回頭去貪戀罪中之樂。可惜羅得的妻子仍執迷不悟,回頭一看,隨即變成一根鹽柱。 經文:「我又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他一同有罪,受他所受的災殃。」(啟十八4) 古時的巴比倫城雖繁華,幾千年前就毀壞了,神末後要毀滅的就是像巴比倫大城那樣的罪惡世界,所以沉迷罪中之樂的人哪!當醒起,神的選民哪!當保守聖潔,當事奉真神,免得作罪奴一同受他們的災殃。 二、兩種根基 經文說:「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太七24—27) 娜拉颱風當中,鐵路被沖走最長的,是花蓮縣萬榮鄉到光復鄉。兩鄉中間有遼闊的砂土平原,也有高峻的岩石山地,人們就在平原墾殖居住,也在山地開闊定居。但災後遼望,平原盡被流失掩蓋,這使我想起聖經兩種根基的寶訓。 神的教會的根基,要蓋在穩固的磐石——耶穌基督身上,因祂是真神,也是永生(約壹五20)。祂把得救的要道傳給使徒們(太二八20),所以我們信仰的根基,要放在真理上(弗二19—20;提前三15),真理是一主、一信、一浸、一神的信仰(弗四5 )。又神的教訓的是要我們榮神益人,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羅八26),我們被聖靈充滿時才能為主發光,也能為主犧牲。 三、肥田變鹹地 經文:「祂使江河變為曠野。叫水泉變為乾渴之地。使肥地變為鹼地。這都因其間居民的罪惡。」(詩一0七33—34)。 神使江河變曠野,水泉變乾渴之地,肥地變鹹地,也許像亞哈王拜偶像,神使雨三年六個月不下在地上的緣故(雅五17)。這次的颱風雨量為廿年來所罕見,尤其在東部山崩水瀉,河流改道,阡陌稻田,傾成荒地,眼見即將收割的稻穀,人們辛勞血汗竟成一旦全毀,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呀! 經文:「願頌贊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祂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著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彼前一3—4) 聖經說,住在地上的民,禍哉,禍哉,因罪惡存在,因魔鬼的工作,地上無平安。人的生命、財產禍患一臨到就失去。可是神是大有憐憫的,藉著耶穌基督的死裡復活,重生我們,使我們做屬靈的人,有存在天上的不朽壞、不玷污、不衰殘永遠的產業,這才是活潑的盼望。 四、見死不救 經文:「人被拉到死地,你要解救。人將被殺,你須攔阻。」(箴廿四11) 一個人最寶貴的就是生命,今天就要死的人,給他王位,或給他千萬家財,他心裡總是得不到安慰的,因他知道再幾小時就要死去了。「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傳九4)。所以看到人將要失去生命,你要解救他,不可任他死去。 娜拉颱風之後,風聞台東的災害最大的,而由西部回東部探望家園的人很多,但交通在大武鄉大溪處中斷。公路變成大溪流,只有幾個善於涉水的人,收新臺幣一百元至二百元,帶領人過水,有兩位婦女回到大溪,川資告罄,就要求保護過水的人免費服務,但結果都被拒絕,然而回家看父母的心切,兩人想彼此照顧,總比一人好,所以免強涉水,但水勢太大,兩人無法抵擋,到了溪中就被流走了…。 經文:「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西一28) 我們已經有聖靈的信徒,是神所差遣的救生員(約廿21—23)。被罪惡的潮流沖失的人只能到地獄沉淪(來二1;帖後一8—9)。若能救一人得永生,比賺全世界好得多(太十六26)。但願我們都自覺使命,不可見死不救,願主耶穌帶領,幫助我們,做好聖工,榮神益人。阿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