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導論短篇信息 目錄: 啟示錄啟示的基督──承受萬有的基督(江守道) 聖約翰的啟示研究(巴斯德) 啟示錄精華(漆立平) 得勝者──啟示錄的啟示(張向晨) 啟示錄之概論 啟 (劉宗墉) 啟示錄導讀 啟
(李道生) 啟示錄簡介 啟 啟示錄 承受萬有的基督(江守道) 「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神賜給他,叫祂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的眾僕人;祂就差遣使者曉諭祂的僕人約翰;約翰便將神的道和耶穌基督的見證,凡自己所看見的都證明出來。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啟一 1-3) 「因為預言中的靈意,乃是為耶穌作見證。」
(啟十九10下) 禱吿:親愛的天父,我們實在稱頌感謝禰,因為禰給我們這樣的尊榮和權利,能奉禰愛子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在一起聚會;並且禰現在就與我們同在,我們何等感謝讚美禰。我們求禰顯明禰的同在,叫我們只能俯伏在禰面前敬拜禰。主啊,求禰使我們得聽見禰的聲音,叫我們能回應禰,能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禰。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在新約聖經裡,最後一卷書是啟示錄。在第一卷創世記裡,記載了在起初所啟示的神的旨意;末了的一卷啟示錄,就是結局。換句話說,是記載神旨意的成全——萬有都在基督裡同歸於一。 啟示錄是一卷預言書,因為開頭就說:「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但要記得:預言中的靈意, 乃是為基督作見證。在啟示錄裡,有許多關乎要來的事的預言,許多事會發生,還會很快就發生,但這些要來的事,都不過是神話語的字句,但預言中的靈意,是耶穌基督的見證。 我們都是天性好奇的人,都想知道將來的事, 在某種意義上說,知道了要發生的事,總會感覺比較安全。我們好奇想要知道要來的事,但這不是這卷書的目的。不錯,這卷書吿訴我們將來的事,而且是很快就要發生的事,但它的目的並不在於讓我們知道要來的事,目的是叫我們知道誰將要來。耶穌基督的見證,才是預言中的靈意。我們若知道了一切要來的事,卻沒有為主預備好的話,那又怎樣?讀了預言的字句,卻不去查考預言的靈意,結果一無所得。字句是叫人死,惟有靈意是叫人活。那就是說:儘管對啟示錄裡面所記錄的將來發生的事有了頭腦的認識,卻沒有在我們靈裡激發出相應要準備好的心意的話,那
麼,這樣的知識只會定我們的罪,不能給我們有任何的幫助。因此,我們探討這卷預言書,必須弄清楚要注意的,並不是那些要發生的事,而是那位我們在等候再來的主。我們若持這樣的態度,必能叫我們喜樂。我們聽見這些預言,又去遵守其中所說的,就有福了。 啟示錄是耶穌基督的啟示,是神賜給祂,叫祂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的眾僕人。使徒約翰並不是書卷的作者,雖然他的名字在書中提了四次。以前我們提說過,約翰福音和約翰三卷書信,都沒有點出約翰的名字。但在啟示錄一共提了四次:一章一節;一章四節;一章九節;和二十二章八節。約翰並不是寫這書卷的作者,他只不過是把指示給他的事記錄下來。 寫這書卷的不是別人,乃是神自己,因為開端就說:
「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神賜給祂……」,這書卷是要啟示耶穌基督,是神所給的。給誰呢?是給耶穌基督。神向祂的愛子啟示所要發生在祂——耶穌基督自己——身上的事,然後我們的主耶穌就把這些事指示祂的眾僕人,也是作奴僕的。所以事實上,這卷啟示錄是父神向祂的兒子,啟示作兒子的,然後祂的兒子就把這些要來的事,指示祂的眾奴僕。 直接收這書信的是亞西亞的七個教會,但不要忘記,除了這七個在亞洲的教會,還有耶穌基督的眾奴僕也得著這些指示。耶穌基督的眾奴僕是誰呢?我們記得保羅自稱耶穌基督的奴僕,引以為榮。我們這些被主耶穌寶血買贖的人,都是祂的奴僕,是祂愛的奴僕。祂買贖了我們,我們深愛祂,不自願離開祂;我們要事奉祂。 「天使又對我說,這些話是真實可靠的。主就是眾先知被感之靈的神,差遣祂的使者,將那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僕人。」(啟廿二 6) 因此,這書卷也是寫給我們的。我們是祂的奴僕。不但如此,書裡面有這樣的話:「我耶穌差遣我的使者為眾教會將這些事向你們證明。我是大衛的根,又是他的後裔;我是明光的晨星。聖靈和新婦都說:來!」(啟廿二 16-17上) 這些事是指示給神的教會,而當神的教會得著這些指示時,「聖靈和新婦都說:來」;所以這書卷也可說是寫給基督的新婦的。教會、眾奴僕、新婦,三者同是一個:我們是耶穌基督用寶血買贖的奴僕;我們也是耶穌基督的教會;同時我們也是祂的新婦。因此,我們是收受這書卷的人。 許多人把這書卷看作是恐怖故事,所以都不去讀。但我們要知道,這其實是一封愛的書信,不是要嚇唬人的恐怖故事。尤其是對我們這些作耶穌基督奴僕的、神的教會的、為基督新婦的,這是愛的書信, 是新郎在婚禮前寫給我們的最後一封示愛的信。如果我們能在這個亮光中領會這一點,就知道這卷啟示錄是何等的寶貝。這是我們收到的最後一封愛的信,然後接著祂——我們的新郎——就來了,馬上就是舉行婚禮了。多麼奇妙啊! 使徒約翰是在拔摩海島上得著這個啟示。他是被羅馬皇帝豆米仙放逐到這個島上。有人以為這是在尼祿皇帝的時代,但並不正確,因為基督徒在尼祿皇帝時代所受的逼迫,還沒有波及亞西亞地區,當時只集中在羅馬。而且尼祿皇對基督徒所施的酷刑,實際上是把他們拋到獅子坑裡,或在羅馬的花園裡給火點燃在夜間發光。豆米仙皇所採用刑罰基督徒的手法,都是把他們放逐。約翰就是在豆米仙皇的時代,給放逐到這個在愛琴海亞西亞海岸外那荒蕪、岩石形成的拔摩島上。在那裡,使徒約翰得著這書卷的啟示。 這卷書既是聖經中最後一卷,可說是神啟示的完美結果。神永遠的旨意是甚麼?祂永遠的旨意是以祂的愛子為中心。神的旨意是要祂的兒子承受萬有(來一2)。換句話說,萬有都要歸服基督耶穌。而在這些要歸服基督的最重要的中心人物是人,因為人原是被創造的萬物中的核心,而且基督是藉著人去承受萬有。所以,首先祂要得著我們。祂承受了我們——就是人——以後,藉著人祂要承受萬有。因此,人在神的計畫裡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禰因敵人的緣故,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詩八2) 在人來說,他在萬物中就像嬰孩和吃奶的,因為神是在最末的第六日才把人創造出來。在創造人之前,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創一 26)祂就這樣照祂自己的形像造人。按著創造的先後次序而言,人與宇宙萬物比較,人是最後出現的,就像嬰孩和吃奶的。神卻要在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能力,要從他們的口中得著稱讚。為甚麼呢?是「因敵人的緣故」。神有一個仇敵,就是撒但。但神要用那比天使微小一點的人,叫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換句話說,神要使用人,如同祂的器皿和工具那樣,把萬有帶來歸服基督;神要用人打敗祂的仇敵撒但,好讓基督承受萬有。難怪詩人說:「人算甚麼,禰竟顧念他?」(詩八4) 神竟然顧念我們這些如塵如土的人,真叫我們這些在宇宙中遲來的,又如嬰孩和吃奶的人,自愧不如。神竟然驗中我們,為了叫基督首先得著我們,然後藉著我們叫基督承受萬有;祂又使用我們作祂的器皿和工具,來克服仇敵,成就祂永遠的旨意。—想到這一切,不能不叫我們深感不配,只能低頭敬拜神。 啟示錄吿訴我們,神在這些末了的日子怎樣處理人類。這是與人類有關的最後的耶穌基督的啟示,顯示神要將人和萬物都放在基督腳下。根據哥林多前書十章三十二節,人分為三大類:猶太人、希利尼人 (即外邦人),和神的教會;也可以這樣說:分為教 會、猶太人,和列國。我們就從這三個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卷啟示錄,看看作新郎的基督,如何得著教會作祂的新婦;又看作為猶大支派的獅子基督,如何得著猶太人;又看身為萬王之王和萬主之主的基督,如何承受列國。 教會 神為祂的愛子所定的永遠旨意中,有教會。教會是神在曆世歷代中隱藏的奧秘,一直到日期滿足的時候,神就藉著聖靈,向使徒和先知啟示了這個奧秘,使我們今天得以認識教會是甚麼一回事。在過往的日子,教會是不為人所知的,深藏在神裡面,因為還不能為人所知。這個奧秘必須隱藏,直到基督來到地上,因為基督若不來到地上,就不會有教會。祂要先來,道成肉身,生活在地上,然後藉著祂的死和復活,教會才能形成。我們會記得,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了,有一個羅馬兵丁,把槍刺入祂肋旁,就有血和水流出來,教會藉著這從主耶穌肋旁流出的,得以建立。祂死後流出的血,赦免了我們一切的罪,流出的水就是祂傾倒出來的生命,叫我們得著生命。就是這樣靠從祂肋旁流出的血和水,教會就產生了。在五旬節聖靈降下來的時候,一百二十位個別的信徒,就給浸入一個身體裡,成了一個教會。 使徒行傳把早期教會歷史記錄下來。粗略地說, 主耶穌在地上活了三十三年左右,而使徒行傳所記載的歷史,也大概是三十三年,這段時間是從主升天以後的五旬節開始,到使徒行傳末了保羅被囚,住在羅馬自己租用的房子,傳講神國的道和主耶穌的教訓的日子——這末了的事發生在主後六二或六三年左右;所以,可見使徒行傳所記載的早期教會歷史約有三十六年之久。然後啟示錄接續記錄教會的歷史。在頭三章裡面,提到歷史上的七個教會。這幾個教會事實上吿訴我們第一世紀末教會的情況與特色,當時除了約翰以外,所有的使徒都已離世。約翰活得最長久,而這是他晚年所得的啟示。這樣,啟示錄二、三 章把使徒行傳所記錄的教會歷史續寫下去,把第一世紀末期的教會的情況記錄下來。 教會的目的是甚麼?啟示錄裡面的七個教會,以七個金燈檯代表出來。燈檯本身並無目的,它只是達到目的的工具,是要把光高舉起來。那就說明教會本身並不是目的,她是達致目的的方法,目的就是高舉耶穌的見證,那就是光。如果教會不能為耶穌的見證發光,她就沒有完成使命。教會不是要把人吸引到她自己那裡,她是要把人引到基督那裡。七個金燈檯代表了在亞西亞的七個教會。 七個教會 在第一世紀的末期,實際上在當時小亞細亞(即亞西亞)是有這七個教會在屬羅馬帝國的省份裡,亞西亞並不是指全亞洲而言。事實上,使徒約翰在晚年的時候,是在這七個教會事奉的,後來就在那裡被捕,給流放到拔摩海島上。因此,怪不得他在主日就想起這七個教會,然後得著啟示。這些啟示把他們在神面前的光景揭露出來,都是當時確實的情況,也是史實。(其實當時在小亞細亞不只有七個教會,比方還有在歌羅西和希拉波立的教會。)這卷書信既然是預言書,聖靈就特別挑選了這七個教會,因為在預言上,她們能代表直到基督再來前的教會全部歷史。 以弗所教會 以弗所教會代表第一世紀末期,甚至是第二世紀初期的教會。「以弗所」在希臘文的意思是「愛慕」或「放鬆」。初期的時候,這以弗所教會實在對主有愛慕。「除禰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禰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詩七三25)這應該是教會持續的態度。教會所愛慕的是主,全心愛主。使徒行傳所記載的早期教會歷史,表明教會對主有這樣的愛慕,這是對主起初的愛。以弗所教會的情況就是這樣,因為從以弗所的聖徒們能收受在以弗所書裡那樣的啟示,就可見他們實在是愛主。他們十分愛主,可是這樣的愛慕漸漸冷淡減弱。到了第一世紀末期,他們把起初的愛離棄了。沒有任何的東西,比回應主的愛更是祂所期待的。當時的教會有勞苦、行為、知識和領悟,也沒有偏離主耶穌的教導;但是,他們把起初的愛離棄了。所以主說:「為此我要反對你……並要悔改。」 士每拿教會 第二個提及的是士每拿教會。「士每拿」的字根是沒藥,是「苦」的意思。當教會開始離棄對主起初的愛的時候,主就讓逼迫臨到教會。逼迫不全是不好的,神用逼迫使教會從失喪起初的愛那光景中蘇醒過來。因此,在第二、三世紀中,教會受到迫害,結果叫教會恢復對主的愛慕,再一次愛主。 別迦摩教會 第三個是別迦摩教會。「別迦摩」的意思是「高塔」。主後三〇三年,君士坦丁大帝成了羅馬皇。傳說(我不曉得這是否屬實)他是羅馬將軍之一。皇帝死了以後,許多將軍爭做皇帝,於是交戰起來。君士坦丁本來是高盧(即今之法國)的將軍,他軍隊裡許多士兵是基督徒。傳說有一晚,他夢見一面上有十字架的旗幟,上面寫著:「在這個訊號下,就得勝。」 他就採用了這個旗幟去號召,進軍羅馬,奪得皇位。 君士坦丁奪得帝國以後,開始庇護基督徒,基督徒不再受逼迫,反而得皇帝庇護,基督教成了當時世上最受歡迎的宗教,許多人成群結隊加入教會。皇帝諭令凡受浸的士兵,可得獎金和兩套衣服,因此許多士兵受浸,不光是為了得財物,還要贏取皇帝的歡心。於是教會立刻成了高塔,教會落入世界裡,結果是教會與世界混合起來,教義代替了聖經真理,廣受
歡迎。別迦摩就是這樣代表了由第四世紀初期至第六世紀末期的教會歷史。 推雅推喇教會 別迦教會後提及的是推雅推喇教會。「推雅推喇」的意思是「堅持不懈的獻祭」,這是代表從第六世紀末期開始,一直延伸到十六世紀初期宗教改革開始這一段時期內的羅馬天主教系統。說得準確一點, 是從貴格利一世在主後五九〇年任教皇開始,那時天主教系統已經穩固地建立起來,開始了特殊的教士制度和偶像崇拜;這一切開始進入教會。 撒狄教會 接著就是撒狄教會。「撒狄」的意思是「復興或恢復」。在十六世紀,神興起了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和其他的人,引起了復興和恢復;只可惜並不完美,結果虛有其名,沒有實際,改革的熱忱漸漸消失,成了有名無實的復興,裡面全無生命,這正是今天抗羅宗教會的現象。徒有其名,但實際在哪裡?生命在哪裡?但感謝神,祂再一次作工,帶進非拉鐵非教會時期。 非拉鐵非教會 「非拉鐵非」意思是「弟兄相愛」。大概一百五十年前,在十九世紀初期,神開始興起我們今天所稱的弟兄運動。世界各地弟兄們脫離宗派,彼此互稱弟兄。他們彼此相愛,遵行神的話;許多埋沒多年的真理被這些親愛的弟兄們恢復過來。這是基督教圈子裡一場厲害的運動,但可惜漸漸變為老底嘉的樣式。 老底嘉教會 「老底嘉」的意思是「人民的意見」;教會成了民主化,不再是神作主。在這樣的情況下,信徒變得冷漠散漫,虛偽自大,自以為樣樣都有,卻不知道自己是赤身、可憐、困苦、瞎眼的。主呼召他們悔改, 否則祂要從口中把他們吐出去。老底嘉代表我們今天這個世代的教會,我們正活在老底嘉教會的時期。 從教會歷史所得的結論 溜覽教會歷史後,我們得著怎樣的結論呢?結論最少有兩個。第一個結論是:甚麼時候神把祂愛子的見證交付人手中,很快人就會失敗;神作出反應,賜下啟示的時候,就帶出復興和恢復。在第一代,一切看似生氣勃勃,但不久就變為系統化,人想藉此保持那一切。到了第二代,系統組織加強;到了第三代,
就只剩下組織的外殼,裡面全沒有生命。在教會歷史裡,這樣的模式,重複不斷出現。神把祂的啟示託付給人,人往往儘快把它失落。這是我們從教會歷史中所得的一個結論。 但感謝神,還有另外一個結論,這就是:神永不放棄。不管人怎樣失敗,失敗多少次,總是失敗,神永不動搖,祂永不放棄。祂總會插手干預,恢復任何可以挽救的,而祂至終恢復一切。這就是為甚麼啟示錄二、三章裡,在每一封信末了,都有對得勝者的呼召。神好像在說:「不錯,我把我的見證交托在你手裡,你卻失敗了;但儘管你失敗,我要從你們當中呼召得勝者出來。」 得勝者 誰是教會的得勝者?首先我們得弄清楚,他們並不是教會外的人,他們是在教會裡的,是正常的基督徒,不是一些超級聖徒。所有的人都是低於正常,不正常;但神要呼召正常的基督徒,是那些對祂的恩惠有反應,忠於祂的見證的。神對第一世紀末期這七個教會,一律呼召得勝者;而祂也都得著祂的得勝者。 在啟示錄二、三章裡,我們找到這些在第一世紀末、 教會的得勝者,在那個時代,耶穌的見證就全憑這些得勝者得著維持,而他們是代表整個教會維持這見證。 在啟示錄七章下半,我們看見數不清的許多人, 站在神的寶座前,手裡拿著棕樹枝。他們身穿白衣,大聲喊著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也歸與羔羊。」(10節)這些人是誰?我們知道得勝者得穿白衣——聖徒的義,也知道在聖經裡,棕樹、 棕樹葉、棕樹枝這一切,都是表明得勝;所以這個異像是顯示從第一世紀末到末期這段時期內教會的得勝者。我們回顧啟示錄那七個教會所代表的教會歷史,
就看見從第一世紀末到末世的日子,曆世歷代以來, 神都得著祂的得勝者。他們人數很多,多得數不過來。我們會看見到處是失敗,失敗了又再失敗,但感謝神,祂總有這群得勝者,各處都興起得勝者。人可能看不見他們,他們卻是神所知道的。就是憑著這些得勝者,耶穌的見證曆世以來得蒙保存。為了這些無數的得勝者,我們感謝神。 在啟示錄十二章,又有另一個異象一是一個懷了孕的婦人。這個異象說明甚麼?代表甚麼?它是說明在末了的日子所要發生的事。異象中的婦人,代表末世的教會。婦人穿得非常華美輝煌。教會該是這樣榮美的,可是,很奇怪的,龍並沒有留意她。想想, 這個婦人穿著如此華美,但龍故意不理睬她。那就是說,龍明明知道她不中用,在屬靈領域裡起不了作用。教會應是榮耀的教會,她得救,又蒙豐富的賦予,都是滿了榮耀的經歷;但那紅龍所代表的撒但,
清楚知道她沒有屬靈的實際,毫無能力。撒但的國不會受她的影響,牠就不去對付她,反而密切留意她所懷的男孩子。婦人正在生產的艱難中,龍就等著她生產之後,要吞吃那男孩子,因為牠知道這男孩滿有能力,他會令撒但垮臺,所以他一生下來,撒但就要吞噬他。但是在同這一章經文裡,我們看見男孩子一生下來,馬上就被提到神寶座那裡。 這個男孩子是個集合名詞,因為我們在這章裡讀下去,就看見弟兄們勝過那控吿他們的仇敵,「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11節)這男孩子代表末世的得勝者。 就算是在末世,神仍有祂的得勝者,而這些得勝者會活活的被提到神的寶座。要知道我們並不是在等死, 我們是等活活的被提!我們正活在這末了的日子,我們有這個機會,也有這樣的權利;這是何等叫人興奮的日子!我們正等待得勝者誕生,出生後就被提到寶座去,然後仇敵就要從空中給摔下去。 「是因羔羊的血。」在末了的日子,得勝者勝過牠,是「因羔羊的血」,不是因他們本身完全,他們也和其他人一樣軟弱,但他們認自己的罪,信靠耶穌的寶血,不住地得潔淨,因此他們的衣袍經常潔白。 「和自己所見證的道。」得勝者的見證是甚麼? 他們的見證是:耶穌是主;耶穌是他們生命的主。他們放膽傳講,在他們所說的話——他們的見證——後面有這生命,因此所說的大有能力。 「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他們甘願為主,放下他們的生命,就是他們的魂生命。這些就是末世的得勝者,就是那些在末世維持耶穌見證的人。 哦,願我們能藉著神的恩,得以列在他們中間! 啟示錄十四章開端,說到與羔羊一同站在錫安山,「有十四萬四千人」(1節),他們唱新歌,沒有其他的人能學唱這歌。他們是誰呢?他們無疑是那將在大災難末了顯明出來的得勝者,因為在這一章下面就提到,在大災難的末了,有莊稼要收割;所以這些與羔羊同站在錫安山的,是代表在大災難末了的得勝者。 十九章提到有一位騎白馬的,那正是主自己,就是神的道。祂有「眾軍」(14節)隨著,這些眾軍代表基督再來時的得勝者。他們是羔羊的新婦。 二十一和二十二章記錄了那完美的結局。整個教會就在新城裡,就是新耶路撒冷,那根基是十二使徒的名字。主會得著祂的教會,教會成為祂永遠的新婦。 啟示錄吿訴我們,儘管人失敗,神會為祂的兒子預備好新婦,祂的兒子最後會得著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的榮耀教會,至終與基督永遠聯合。為此我們感謝神。祂是配!這是從教會的角度看啟示錄。 猶太人 其次我們要從猶太人的角度看這卷啟示錄。基督作為猶大支派的獅子,祂也要得著猶太人。猶太人就如教會,是另外一個奧秘。神揀選猶太人,是因為他們的先祖亞伯拉罕,所以猶太人是神的選民。使徒保羅論到猶太人說:「……那兒子的名分、榮耀、諸約、律法、禮儀、應許,都是他們的。列祖就是他們的祖宗,按肉體說,基督也是從他們出來的;祂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可稱頌的神。阿們。」(羅九4-5) 因著他們的先祖亞伯拉罕,猶太人蒙揀選,成了選民;那兒子的名分、榮耀、諸約、律法、禮儀, 和所有的應許,都是他們的。列祖也就是他們的祖宗,甚至主耶穌也是出自猶太人;他們是享有多麼特權的民族!可是因為瞎眼無知,彌賽亞來臨,他們竟然棄絕祂,因此這個民族暫時給擱在一旁。但我們要分清楚;不是所有猶太人都給擱置出去,而只是作為
一個民族,他們暫時——不是永遠——給撇在一邊。 因為歷代以來,有不少猶太人得拯救。事實上,在第
一世紀教會開始的時候,所有信主的人都是猶太人。 保羅說:「我自己,身為猶太人,是屬於主的。」歷代以來,個別的猶太人加入教會,因為教會是猶太人和外邦人的信徒組成的——「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 人(外邦人)……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
了。」(加三28)但是,作為一個民族,因著他們瞎眼無知,這個被揀選的民族,就暫時被神擱在一邊,
直到外邦人(即列國)的數目添滿,然後全以色列家都要得救(羅十一25-26 )。 因著他們的眼瞎無知,猶太人給分散到世界各地。我們的主耶穌在地上的時候,只咒詛過一件事物一無花果樹,那棵無花果樹只有葉子,卻沒有結果子。在聖經裡,無花果樹象徵猶太民族。神以往恩待他們,基督也曾到他們那裡,在他們中間勞苦作工三年之久,但他們始終沒有結果子。他們只長葉 子——有敬虔的外,卻沒有能力;因此主就咒詛它,
它就從根枯萎了。幾百年來猶太人散居全地,這個民族沒有自己的領土和政府;但奇怪的是,他們從來沒有在寄居的地方,受當地的國家和人民所同化。不光如此,在許多方面,他們還控制了世界。他們無故受逼害,但主在地上說過的話實現了 :「當〔無花果〕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這樣, 你們看見這一切的事,也該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門口了。」(太廿四32-33)叫世界各國的政治家大感驚奇的是,在一九四八年,以色列民驀然複國了。但這不過是政權上的恢復,不是宗教信仰上的恢復。 以色列雖然複國了,但國境周圍都是仇視他們的,他們從來沒有感到安全。國家安全就成了以色列人最大的問題。他們怎能獲得平安和安全?都沒有。 因為和平之君尚未臨到。 一九四八年立國以來,他們沒有享過和平,因此他們最大的願望是有平安。根據但以理書九章所預言的,在這世代的末了,有一天有人起來,宣稱他可以保證他們的安穩。那一天,敵基督會和以色列國締結和約,保證維持這個國家的安全與和平七年之久。於是他們落入他的圈套裡,因為他們最關心的是他們能享用平安。但七年期限只過了一半,敵基督就露出真面目,跟他們毀約,於是猶太人就遇上耶利米書三十章七節所謂「雅各遭難的時候」。 神卻確實在祂心思裡顧念猶太人,在啟示錄一章七節這樣說:「看哪,祂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祂, 連刺祂的人也要看見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哀哭。 這話是真實的。阿們。」「看哪,祂駕雲降臨」,那是彌賽亞,基督會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祂,連刺祂的人也要看見祂;
地上的萬族……」。「地上的萬族」是按字直譯, 經常是指猶太民族。他們「要因祂哀哭,這話是真實的。阿們。」這句話其實是引用撒迦利亞書裡面的話
(參下文)。在那天,列國會包圍耶路撒冷,而且破城攻入。 「我必將那施恩叫人懇求的靈,澆灌大衛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們必仰望我,就是他們所紮的;必為我悲哀,如喪獨生子,又為我愁苦,如喪長子。」 (亞十二 10)往撒迦利亞書讀下去,就看見後來為猶太人,開一個泉源,洗除他們一切的罪惡(十三1)。 啟示錄開始了不久,我們就覺察到,神暗示在末了,祂會回轉到猶太民族那裡,神從來沒有遺忘祂的應許,從來沒有忘記祂與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所立的約;因為在第七章,我們看見有十四萬四千人,受永生神的印,他們是猶太人。我們不要把他們和十四章所提及的十四萬四千人混亂,這是指著兩批不同的人。第七章所說的十四萬四千人,是從以色列十二支派出來的人,他們接受永生神的印,並不是受羔羊的印。換句話說,「雅各遭難的時候」還沒有來臨前,
神為祂的選民作好預備,在他們中間有頗多敬虔的猶太人。他們不是基督徒,因為他們並沒有聯上羔羊的名;他們卻是敬虔的猶太人,有永生神的印印上的。 所以儘管今天以色列國的復興只是政治性的,但以後到末了,神會在他們中間得著一批人是印上永生神之印的,他們是一些虔敬的猶太人。雖然在雅各遭難的時候,他們也會大受逼迫,但神已經把他們封印了,
他們就蒙神的大能得著保存。 啟示錄十一章提到神差遣兩個見證人到他們中間。這兩個見證人在雅各遭難的時候,堅固他們。 對基督徒來說,這段時期稱為大災難時期;對猶太人來說,這是雅各遭難的時候,實際上兩者是一個時期發生的事。比方當時敵基督要為自己造像,叫世人都拜牠;但那些忠心的基督徒,當然絕對不會去拜牠;
那些虔敬的猶太人也永不會這樣作。所以在那三年半的時期,他們都受到迫害;但神差遣這兩個人堅固那些虔敬的猶太人(參看十一章)。這兩位神所差遣回來的人,很可能是摩西和以利亞,他們一個是傳律法的,一個是先知,都是猶太人最敬重的人物。 撒迦利亞書十四章吿訴我們,列國將會集合起來,圍攻耶路撒冷,城被攻破。但在那一刻,耶和華,就是主耶穌自己,會降臨,祂的腳站在橄欖山上,山就從中間分裂為兩半,城內剩下的三分之一猶太人,就從山谷中逃跑,這樣主就將祂的子民拯救出來。這些猶太人親眼看見主,就大大哭泣,因為他們曾經棄絕祂。他們就悔改,也必被洗淨,以色列全家就必得救。 哈米吉多頓戰爭以後,千年國度就建立起來。 在國度期間,神給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所有的應許,包括神與猶太人的列祖所立的約,都會一一應驗。在這一千年,猶太民族必成為萬國的中心。他們成為祭司的國度,出去把神的道教導列國。最後,在新耶路撒冷城內,必有給猶太人預備地方,而城的十二個城門,都刻有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這就是曆世以來神工作的完美結局。舊約和新約所有的聖徒,都會聚集一起,成為永生神兒子的永存新婦。基督要承受猶太民族,繼續坐在大衛的王位上。祂是猶大支派的獅子。 列國 看啟示錄的第三個角度——列國,他們又如何? 基督以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身分得著列國。啟示錄五章給我們看見站在寶座前的羔羊,從那手中握有書卷的把書卷接過去;這書卷是這個地的契約。直到那個時候,地是給撒但霸佔了的,牠一直盤踞這地。但是,牠並沒有地的擁有權,神是唯一擁有地的,祂從沒有放棄這地的所有權。所以到這個時刻,神要把這所有權交給祂的愛子,因為祂已得勝。因此,羔羊就打開書卷,執行神的計畫,把地和其上的萬國都帶回來,服在祂的腳下。但是,當神藉著祂愛子把地和列國回歸給祂的時候,就引起反抗。這就是為甚麼當書卷的印給揭開,號筒吹響的時候,各種災難就臨到地上列國。這些災難是仇敵反抗所引起的。撒但和世界都拒絕基督,不讓祂把地收回去,因此世上就發生這一切災難和禍患;我們卻不可因此怪責神。事實上, 這些災難和禍患只是產難疼痛的開始。換句話說,神要從這些可怕的災難,實現祂心意中的積極果效。這是神的智慧。 在一切結束以前,撒但作出最後的掙扎,要對抗神的國,但主必降臨,用祂口中出來的利劍,撃殺仇敵(參十九章)。撒但自己被捆綁,關在用印封上的無底坑裡;敵基督和那假先知就給扔到火湖裡。凡敵擋主的人,都給滅絕。然後就是萬民的審判——就是山羊和綿羊的審判(太廿五),接著就是基督的千年國度在地上統管萬國。 千年國度 千年國度是一般哲學家和理想主義者夢寐以求的烏托邦,現在最後,真正的烏托邦實現了。基督在地上作王,祂要以公義治理,也用鐵杖統管萬國。 「公義必當祂的腰帶,信實必當祂脅下的帶子。 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他們。牛必與熊同食;牛犢必與小熊同臥;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斷奶的嬰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萬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尋求祂,祂安息之所大有榮耀。」(賽十一 5-10) 在彌迦書四章三節,先知也說:人必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不再有戰爭,人也不再學習戰事。平安必臨到全地,因為和平之君終於來臨了。這就是千年國度。 最後的審判 千年國度以後,撒但作最後的反抗,然後就有最後的審判(啟二十),所有死人要復活,照他們在地上所行的受審判。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的,到那時候就要受審判,然後就會被扔在火湖裡。先前的天地都被焚燒,新天新地要來臨。新耶路撒冷從天而降到新地上,萬國要在聖城新耶路撒冷的光中行走,
他們要將自己的榮耀歸與神。 基督將是那萬王之王和萬主之主。簡單地說,這就是內有耶穌的見證的啟示錄:神見證祂的兒子將要承受萬有——教會、猶太人、列國。 那麼,我們當如何反應呢?我們的回應該是: 「來,快來!」 主說:「看哪,我必快來!」 「主耶穌阿,願禰快來!」這該是我們堅定不變的態度和回應。 禱吿:親愛的天父,我們實在稱頌感謝禰,因著這些預言,禰向我們啟示了禰的愛子,祂是禰的旨意的中心,祂要承受萬有。哦,這真是我們何等有福的權利!祂竟然要得著我們,而我們得作祂的新婦。哦, 主啊,我們祈求靠禰的恩典,我們能忠心對祂,作得勝者,好使我們在祂手中能成為有用的,好叫我們能榮耀祂的名。主啊,不論我們從四周,或甚至在自己裡面,所看見的是怎樣,我們都要讚美感謝禰,因為禰是信實的,禰永不失敗;禰必要得著從起初為禰的愛子所定意的一切。因此,主耶穌啊,今天我們向禰的呼求是:為了禰的榮耀,求禰使我們得以完全。奉我們主耶穌的名。阿們。 聖約翰的啟示研究(巴斯德) 第一百四十七課 聖約翰的啟示 題示:研讀這一課之前,先要熟記啟示錄的大意。倘若讀者要花許多時間才能讀上幾遍,這也是值得的。 有一句話十分真確的,就是我們研讀聖經任何一部分,最好的方法就是感到自己站在神聖的立場來研讀;好像摩西站在那燒著的荊棘之前,要脫去自己的鞋,蒙著頭,存謙恭敬畏的心來聽神的話。倘若我們現今以這課程為神的話來研究,那麼我們應該感到快樂才對。正如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人領受了保羅所傳的道,「不以為是人的道,乃以為是神的道」(帖前二13)。主耶和華要對這樣的人說:「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賽六十六2) 在聖經各卷書之中,沒有別卷像啟示錄那麼莊嚴,那麼吸引我們;而且,我還要補充一句,也沒有一卷像啟示錄的,一開卷就給與讀者一個豐盛恩典的應許說:「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載的,都是有福的。」但卻又警告任何想要加添或減少這書中的話的人,指出他們會因此而招致永禍。所以這卷書的信息具有極高度的重要性,雖然不少人輕視它。以它為沒有一點價值的神怪作品,神卻看為是超價值的啟示。我們從這卷書中可以看到神整個計畫的成就,看見他對人類施行拯救的最終目的,看見聖經中所有預言。應許和諸約,都得到應驗。創世記是一切事物的開始,啟示錄卻是一切事物的結束和目的。 ——波爾(R.N.
Boll) 有一次那位被譽為傳道之王的司布真遇到一個聖經批評家,以聖經的一篇詩來向地問難說:「請問,你可以告訴我這首詩有什麼意義?」司布真眨一眨眼睛,他在回答問難之時總是這樣眨一眨眼的,然後他說:「怎麼!當然我可以告訴你這首詩的意義啦!它的意義就是它字句上所表達的意義。」許多時候,當一些滿懷追求熱誠的信徒來到我面前,多數是在散會的時候,問我說:「可否請你告訴我啟示錄說些什麼的?」我總以司布真那句話來回答他們,我以為這是最簡單又最妥當不過的答案,因為往往「一句話就可以發一個問題,但回答那個問題卻一言難盡」。 有時我在想,這本看來是多麼神秘的書,它的名稱竟然卻是「啟示錄」,這豈非有點不對題。根據希臘原文,啟示錄的原意是「揭露」,是讓人看個明白的意思。倘若我們給人介紹這本書說,這是一本最容易明白的書,這豈非是笑話嗎?不,這確是一本最容易明白的書。這不是說,我們能解明書中每一個預表。試問地上有誰能呢?我們所說的,乃是指書中的總意和中心信息,是每一個人都能明白的。希望稍後我們所列出的結構分析能證實這一點。現今我們要注意的,就是若要準確地解釋書中的預言,就須要有一條好的研究路線。 四條不同的路線 廣泛一點來說,解釋啟示錄有四個不同的方法。就是:古王法、歷史法、理想法、將來法。 主張古王法的人認為這書的預言大部分已經在早期教會歷史中應驗了。一章十九節的話:「所以你把所看見的,和現在的事,並將來必成的事都寫出來」,被認為是指「當時的教會和世界,並跟著在歷史中所發生的一切事。」根據這理論,啟示錄所描寫的大部分災難,就是「尼祿的大逼迫與猶太人的反叛事件」。十七章十節所說的七個王,就是亞古士督(Augustus)、提比利亞(Tiberias)、該猶(Gaius or Caligula)、革老丟(Claudius)、尼祿(Nero)、迦爾巴(Galba)噩圖(Otho)。獸的數目——六百六十六——就是尼祿該撒(Neron Caesar)這名的希伯來文字母代表數位的總數——等等。 主張歷史法的人(或稱為現世主義者),認為書中的預言項目,是依次預指從使徒時代直到末世時代發生的事。格勒頓基尼斯博士(Dr.
Grattan Guinness)是近代最出名的歷史法主義者。他把每一個異象,每一個印,每一個碗列成分別對照歷史的每一個時代,只以為書中末後的部分是仍未應驗,要等主再來就全部應驗了。有一位作者這樣解釋說:「啟示錄是神預言歷史的書,從大約主後九十六年開始至現今並將來都包括在內。書中的數字、表像,或暗碼都是指著現世的經濟、政治,和教會說的。」所以,這理論認為啟示錄是將現世的歷史發展依次啟示出來的書。 主張理想法的人,認為這書只不過是利用各種不同的表像比喻,把一些重大的屬靈真理發揮出來而已,絕沒有什麼預言過去未來的意義在內。它「以圖解的方式來講論一些彼此敵對的思想原則」。舉例來說,麥克裡門博士(Dr. J.A. McClymont)告訴我們說:「解釋啟示錄最健全又可能是最準確的方法,就是以它為一些重要思想原則的比喻,不可以以它為肯定性的預言來研究。」 主張將來法的人明白本書大部分都是指著將來的事,即現今末世和以後接著要發生的事說的。有許多將來主義者也同意第二和第三章的七個教會是分別預指教會歷史的七個時期;但他們卻認為由第四章或者由第六章一直到十九章所記載的異象,都一律預指主耶穌再來之前那短短的時期所發生的事說的,而第二十章是論及千禧年至最後普世的大審判;最後兩章(廿一~廿二章)領我們進入「新天新地」。 四者誰對? 那麼,這四個方法,究竟那一個是真正準確的呢?各派意見紛紜,莫衷一是。但我們卻有我們自己的看法,我們認為是坦白的,而且也是簡明的;不過但願沒有人誤解我們的坦白,以為是獨斷的,或不尊重別人的。 我們肯定地反對理想法的講論。我們越多讀這本書,就越發相信裡面所載的是預言。而且,這本書與舊約先知的預言正好是一個對照,叫人不能置疑。除非有人能證明新舊約的預言也都是理想化或靈意化的,不然,我們絕不能接納這種態度來看啟示錄。 我們也不接受古王法的講論。那些主張啟示錄的預言大部分應驗在初期教會時代的人,當他們讀到書中某些從未應驗過的預言的時候,他們必定感到這理論陷他們於無法自拔的困難之中。而且,當事實證明與他們的理論不符合的時候,似乎是迫人去懷疑這書的預言可能是偽造的——但初期教會卻沒有懷疑這書,反而一直尊之為神的話,這真叫我們感到希奇。雖然有一些古王法主義者甚至說預言應驗到第五世紀羅馬帝國衰落為止,但這依然使人感到啟示錄不過是與歷史有關,對我們現今的時代就全無意義。 我們也不贊成變化無窮的歷史,或現世法的解釋,因為這等於叫人先明白歷史,才能明白這本書,單就這一點,已經叫這種理論站不住。有一些歷史法主義者認為,七印預指到羅馬帝國衰落之前的七個時期;七號預指蠻族入侵,並回教徒入侵一直到第十一世紀的時期;那獸是指第十六世紀的教皇體制。七碗是指第十九世紀神七次審判教皇和回教徒。拿歷史事件來配合書中的預表是何等容易,但要配合得貼切就難似登天了。有許多他們認為應驗預言的歷史事件,根本是輕微得不值得聖經去預言的,但另一方面,有許多歷史大事,他們卻完全沒有提及,好像連神自己也忽略了一般! 安卡斯博士(Dr.Joseph Angus)評論歷史法的話非常有力,是我們不能不括引出來的:「主張歷史法的學者們當然有相同的原則,但在解釋書中的數字、表像、天然的變化、顏色等時,各人的意見就極度不一致了;有些牽涉到俗世歷史的事件去,有些百分之百保守在教會的歷史中。本來我們是不應該嘲笑解經者在計算預表數位和時期上的錯誤和矛盾的,因為他們所認真追求的不是別的,而是真理。但那些有權威有名譽的學者,諸如賓琪爾(Bengel)、汪茲華(Wordsworth)、艾利葛(Elliott)等人,既然意見截然不同,我們就認定這種理論是完全崩潰了。這一個解經家(艾利葛)認為第六印是指康士坦丁(Constantine),另外一個(非巴(Faber))就認為是指法國大革命;這一個解經家(賓琪爾)認為那從天上墜落的星是指一個好天使,另外一個(艾利葛)卻認為是指穆罕默德;米迪(Mede)解釋那些像蠍子般的蝗蟲有能力進行殺害五個月,就認為是指著撒拉遜人(Saracens)統治一百五十年的事件說的,但域鐵連加(Vitringa)卻認為是指哥德人(Goths)的侵掠,還有斯居沙(Scherzer)認為是指天主教的耶穌會信徒。以上這許多的分歧,實在叫人感到這理論太極端和太不安全了。 將來法的解釋 照我們所看,正確的解釋是將來法的解釋。這不是說我們同意將來法所解釋的每一點細則;但在大體的觀點上我們認為是正確的。當然,這書的本質既然是與未來的事有關,就不可能用過去歷史的事實來印證它,正如其他書信所得到的印證一樣。但是我們還可以用另外一種方法來證明它,就是與聖經其他的預言作一個比較——我們以為這才是最重要的明證。我們個人相信將來法是啟示錄的正確解釋,因這種解釋與整部聖經預言的主旨都十分吻合。 或問,整部聖經預言的主旨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這樣,舊約先知不斷的預言將來有一位基督要降臨,他必在耶路撒冷坐在大衛的寶座,治理那些悔改從列國歸回的以色列民,並且他的國普及全世界,所有外邦人都要受他的統治。這樣的預言實在太多,又實在太清楚說明,如果任何人只用靈意來解釋,就等於抹煞神的話,並大大的不尊重聖靈。除了這方面之外,聖經還有另一方面的預言,指出彌賽亞必須先來為我們受苦,他的死帶給我們赦罪的救恩,所以他是我們各人的救主。新約聖經充分地解釋這一點,又指出彌賽亞只有一個,但卻有兩次降臨——頭一次來作受苦的救主,第二次來作王,在這兩次降臨之間插有現今的教會時代。新約聖經又清楚的預言主的第二次降臨,並且指出主降臨之前,即末世之時,有許多大災難,其嚴重的程度,和廣泛的程度是從來未有過的。之後就是基督降臨統治世界的一個長時期。新約聖經沒有預言及現今插入的教會時期,因為聖經指明主的再來是隨時會實現的;雖然這樣,但聖經還多次的給我們指出,末世之前必有的許多預兆(太廿四27~31;帖後二1~12;提後三章等等)。 照以上所列出來的預言主旨來看,我認為以將來法解釋啟示錄是非常吻合的。最近我看到一本小冊子,書名「將來法的錯誤」,在這書裡面指斥將來法的解釋,只是第十六世紀沙藍麥卡(Salamanca)耶穌會的一個神父名叫利比拉(Ribera)發明的,目的只是想維護羅馬教皇,遮掩他那敵基督的身分(這是改革宗歷史法的解釋)。可是,對我來說,我之所以贊成將來法,並不是因為我參考了什麼這一類的書,完全是我個人研究聖經的心得所致。那一本小冊子又說,將來法的解釋只不過是建基於「分隔論」,即指但以理書所預言的第六十九個七和第七十個七之間的悠長分隔期——可是,對我個人來說,我並不需要分隔論來支援我的見解。單單新約聖經就已經足夠說明這是末世時代,主耶穌再來隨時會實現。那小冊子又評擊某些將來法的作品;但他的評擊並沒有反證將來法的觀點。即使我個人也不同意將來法某一些論調,但這並不表示將來法的觀點基礎是錯的。 當然,我不希望自己太主觀,我樂於讓步。所以我也十分欣賞理想法解釋啟示錄的異象、表號、屬靈的教訓、爭戰等,雖然這樣的解釋並不是這本書的原本解釋。我也欣賞古王法的解釋,並承認初期教會的歷史事蹟就是預言的初步應驗,雖然我不同意那是最後的應驗。正如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四章四至三十一節那裡所預言的,都在初期教會時代全部應驗了,只有主自己親自從天降臨的事還未應驗。對於歷史法的解釋,我也看到確實有一部分預言在現今的世代應驗了,只是歷史的事蹟經常會有重演的現象,而且神也能藉此使預言漸漸進到最後應驗的地步。所以請看,我個人的將來法見解也有容納其他三者的一些見解在內的,只是我的見解是他們當中沒有一種可以取代吧了! 研究原則 好了現在我們應該列出一個解釋書中表像的原則。這就是:小心提防一種錯誤的解經法說:「倘若有部分經文是靈意解釋的,那一整大段都屬靈意解釋的:倘若有一部分經文是屬字意解釋的,那一整大段就都屬字意解釋的。」啟示錄第一個異象的解釋就與這解經法相反了,那異象形容耶穌是: (1)「有一位像人子的。」 (2)「身穿長衣,直垂到腳。」 (3)「胸間束著金帶。」 (4)「他的頭與發皆白,白如羊毛。」 (5)「眼目如同火焰。」 (6)「腳好像在爐中鍛煉光明的銅。」 (7)「聲音如同眾水的聲音。」 (8)「他右手拿著七星。」 (9)「從他口中出來一把兩刃的利劍。」 (10)「面貌如同烈日放光。」 這裡所形容的當然是屬靈意解釋的,分別指出主耶穌的尊貴、能力、工作、性格等等。但是,請注意,雖然大部分是屬靈意解釋,卻並不是全部都是這樣。這確實是主耶穌自己的真體,不僅是一種靈意化的形容詞。在啟示錄裡面,有不少這一類的異象有靈意也有實意,不能作一貫性的解釋。 主要思想和大綱分析 現在,讓我們一同來看這一本啟示錄,一面看一面將我們所發現的寫下來,分析成大綱,預備作進一步的研究之用。 我們發現在聖經裡面,沒有一卷書像這一卷的層次那麼明朗的。全書分為三部,每一部分都有一個卓越的高峰。第一部分占了頭五章,第二部分由六至二十章,第三部分由二十一至二十二章。 第一部分的五章經文,目標是基督登上天上的寶座;中間的一部分,由六至二十章,目標是基督登上地上的寶座;最後一部分是最美麗的,基督登上新天新地的寶座。請先將這一點牢記在心中,就是啟示錄是啟示出主耶穌登上三個寶座。 跟著,讓我們留意這書最主要的部分(六~十九章)。是分開兩個互相對照的段落的;就是六至十一章和十二至十九章,兩段的內容彼此對照,意思是說,兩段都是預言同樣的事物,只是觀點不同吧了。這兩段又都分為兩個可怕的時期:(1)「大災難期」和(2)「神的忿怒期」。請注意第一段的七印(六~十一章),和接著的七個人物或獸(十二~十九章),這兩小段都記載了地上的以色列餘民受印記,和天上的聖徒得永福。還有,這一邊的七號又與那一邊的七碗成為非常吻合的對照。第一小段(六~十一章)是從地上的角度看這些事;第二小段(十二~十九章)是從天上的角度看這些事。 所以,簡單列出來就是這樣—— (1)第一部分(一~五章) 基督登上天上的寶座。 (2)第二部分(六~廿章) 大災難。 神的忿怒。 基督登上地上的寶座。 (3)第三部分(廿一~廿二章) 基督登上新天新地的寶座。 現在我們再來看頭五章經文,有誰會察覺不到,第五章就是這一部分的最高峰!請留意其中的層次與進程: 第一部分的五章 第一章記載了人子在金燈檯中間行走的異象,這異象含有什麼屬靈的真理呢?很明顯的,它的意思是要我們明白,基督雖然在天上,但他仍然能管理地上的教會。 然後我們來到第二、三章,這裡記載有寫信給基督在地上的「七個教會」的七封信,裡面滿有基督自我介紹的話,和他教訓人、勸勉人、責備人的話。這些信有什麼含意在內呢?這也是很明顯的,指出地上的教會怎樣為天上的基督發揮出它們的作用來。 這樣,我們看見人子站在金燈檯中間的異象,與寫給七個教會的七封信,就是一個真理的兩方面。在這一面是屬天的看法——主耶穌從天上管理地上的教會;在那一面是從地上的角度看——地上教會為天上的基督效力。本來,我們十分盼望更詳細的研究下去,但這不是我們在這裡的目的,因為我們所要求的,只是將全書中心思想列出來。 這樣,我們看見基督復活了、升天了,並且穿上可畏的聖潔,和屬天的榮耀。雖然現今我們在地上看不見他,但他仍然繼續工作。他在金燈檯中間行走;他管理地上的教會:而地上的教會(單數)又藉著各地方教會(眾數)為他效力。 他向教會最後說的話是什麼呢?就是:「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他同坐一般。」(三21)與主同坐寶座這句話之後,接著就是第四、五章,論及那寶座的異象。第四章形容神的寶座,並天上的敬拜,這一章給我們看見寶座代表著最高的權柄。跟著第五章形容羔羊與那書卷上的七印,在這一章裡面,我們看見羔羊坐在寶座中間。請牢記,啟示錄這第一部分的目標,就是要讓羔羊登上他的寶座,非等到他登了寶座,這書不能繼續有所講論的。所以第一部分最高舉的就是:神的羔羊基督得著至高權柄的座位。 這裡,我們又不能不先放下奇妙的靈意解法,再強調一下裡面的主要意思:第四和第五章所形容的事,是已經在過去發生了的。羔羊在天上登上他的寶座不是將來的事,他現在已經在寶座上。正如三章二十一節說:「正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他同坐一般。」這一點與其他新約的經文都吻合(可十六19;徒二33;羅八34;弗一20、21;來一13,二9,十12、13),登上寶座的事已經成就了。現在請再看一遍這第一部分的過程和它的最高峰: 第一部分(一~五章) 第一章 人子在金燈檯中間。 ——基督在天上管理地上的教會。 第二、三章 給七教會的七封信。 ——地上的教會為天上的基督工作。 第四章 天上的寶座和敬拜。 ——最高權柄的位置。 第五章 羔羊和書卷中的七印。 ——耶穌基督得著至高的統治權。 第二部分(六—廿章) 正當羔羊登上寶座之後,啟示錄立刻開始形容那兩個可怕的時期,就是「大災難期」並「神的忿怒期」。許多讀者讀到中間這特別長的部分就感到混亂了,只因為他們沒有發現十二至十九章是「重複」六至十一章所預言的以作對照。(請參看下頁圖表) 以上的比對是很容易查考出來的。我們可以肯定,這比對一定沒有錯,事情真這樣;整卷書的解釋全靠這一個比對。 「大災難」與「神的大怒」 在這個比對之中,有一點非常特別的,就是上一系列那七印和七號之間的嚴肅寂靜,並下一系列那七人物和七碗之間的嚴肅間隔。(前者請參看六17~八1,後者請參看十三18~十五1)。或問,為什麼要有七印和七號之間的寂靜,又為什麼要有七人物和七碗之間的間隔?其目的是為要分開這兩個末世的危險時期,就是分開所謂的「大災難期」和「神大怒期」。我記不起是否有過一本末世學的解經書曾經指出這個分隔點,無論如何,這分隔點是實在的(不單在啟示錄有,就是在其他的經文裡也有:請看太廿四29~31),而且這一點也給我們亮光,顯示出到底教會將來會不會經過「大災難」。 這個問題曾經引起不少激烈的辯論!而且越辯越亂。我們遇見過許多人堅持「大災難」前教會被提的說法,但他們所提出的主要理由是值得懷疑的,他們說:「我們無法想像教會竟會有可能被撇在地上,要經過將來那可怕的大災難,因為那時候正是神大怒審判列國的日子。既然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已經拯救了我們脫離審判,教會又怎可能會被撇下留在那可怕的審判之中呢?」 可是,事實上新約聖經有不少經文說,在末後的日子裡,仍有許多信徒(其實在整個屬靈教會來說,單是那一個時候的信徒,只是一小部分信徒吧了)在地上經過那所謂「大災難」的時期的。帖撒羅尼迦後書第二章就是這些經文的其中之一了。 我知道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所以我們不打算在此再挑起爭論;但我還希望提出一點,是我們一直沒有提過的,就是「大災難期」與「神大怒期」是不相同的。一些基督徒認為不能接受教會要留在地上經過「大災難」之苦,因為他們以為那時「神的大怒」就要降下來,其實他們把兩件不同的事混為一談了。「神大怒期」是最後的,是緊接在「大災難」之後(太廿四29)而又是最可怕的。所謂重生,有聖靈印記的教會可能留在地上經過大審判,應該是指這時期說的才對。但信徒要經過「大災難期」,就是那「大罪人」顯現的時期,這確是有可能的——新約許多處經文似乎也是這樣暗示我們。 六至十一章 十二至十九章 七印(四章) 加插的(七章)
1 以色列餘民受印記
2 聖徒在天上得永福 七支號(八、九章)
1 在地上
2 在海上
3 在所有河流上
4 日頭,月亮,星辰
5 黑暗,天災
6 伯拉大河:軍隊
7 「列王的忿怒」; 「大怒」;「大聲音」; 「再沒有時日了」 加插的(十、十一章) 耶路撒冷在「大患難之中」 七支號完結(十一15)
1 「主的國」
2 二十四位長老敬拜
3「大怒」來到 七個人物或獸(十二、十三章) 加插的(十四章):
1 以色列餘民受印記
2 聖徒得福 七碗(十五、十六章)
1 在地上
2 在海上
3 在所有河流上
4 日頭
5 黑暗,天災
6 伯拉大河:諸王
7 「列國傾覆」; 「大怒」;「聲音」; 「雷聲」;「成了」 加插的(十七、十八章)
巴比倫在「神大怒之中」 第七個碗之後(十九章)
1 「主神掌權」
2 二十四位長老敬拜
3 「哈米吉多頓」 我們在這裡所講的,雖然並不是當為肯定性的教義;不過我們所指出的——或許應說是聖經所指出的——「大災難期」與「神大怒期」之間的分隔,確是重要的。記住,「大災難」大部分是撒但藉著那「大罪人」招惹來的,而「神的大怒」卻完全是神自己的作為。啟示錄這本書確有這個分別(請比較大廿四章),我們稍後的大綱分析將會證實這一點;而且當我們領會了這一個分別之後,我們看書中的中心部分(六~十九章)就更覺得那比對是十分貼切的了。另一方面,當我們把「大災難」和「神的大怒」看為同一件事的時候,結果我們的思想就會混亂起來,正如我們在許多不同的注釋書裡面發現的一樣。 最後的部分(廿一~廿二章) 啟示錄發展到最高峰是在第二十一和二十二章的「一切更新」的境界。本書第一部分(一~五章)是以羔羊登上天上的寶座為最高舉的。中間部分的兩個比對都以主耶穌登上地上的寶座為最高峰(十一15~17,廿章)。最後這一部分的二十一、二十二章,又以羔羊登上「新天新地」的寶座為最高峰。全書提到羔羊共有七次;而第七次這樣說: 「以後再沒有咒詛。在城裡有神的羔羊的寶座(即在新耶路撒冷)。」 不是天 最後這兩章經文不要以為是形容天上的事;其實是形容地上將來的事(當然,那時一切的事都更新了,天上和地上是相通的)。二十一章二節說:「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裡從天而降」,就是降在地上。再請看第二十四節:「列國要在城的光裡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將自己的榮耀歸與那城。」是的,我們現現今這個古舊的地球,將來確有那永遠的榮耀展望!當然,那時的地不再是現今這舊的地,而是「新地」;並且那「新天」成了新地的新環境,永遠脫離「空中掌權者的首領」。 不是千禧年 再者,這兩章榮耀的描述,我們千萬不要誤以為是千禧年國的情形。千禧年國是第二十章的主題,在那裡,我們看見聖徒要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4~6節)。並且在那一千年裡面,撒但要暫時被捆綁在無底坑裡(1~3節)。但到了末後,它要被釋放;然後它立刻出來迷惑列國,很快的引起一次大暴亂(7~10節)。這一次釋放的目的不過是要證明撒但是完全敗壞,又證明從亞當那裡傳下來的人性是無可救藥的——雖然經過一千年最完美的統治,他們仍然起來犯罪;於是那最後的白色寶座大審判就開始了(11~15節),一切屬今世的事都要結束;再有的就是這兩章經文所形容的「新耶路撒冷。」從天而降。 以上的一切就是這本啟示錄的主要思想和大綱,我們可以把這些表列出來。 當然,我們所列出來的大綱,只能將本書的概覽表達出來,但最低限度這大綱也可以供今後讀者作更詳細研究的參考。至於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怎樣榮登三個寶座,我們很抱歉沒有時間仔細的與讀者們一同研究。不過,我們已經將「大災難」和「神大怒」的分隔指明出來,這也是十分重要的。 不知不覺的我們來到了這些課程的末了。我們已經探究過全地,「從但直到別是巴」;我們所探的地豈不是「美善廣闊的地」嗎?我們從山谷中帶了一些「以實各的葡萄」回來。我們也曾從磐石流出來的溪水中得滋潤。我們曾與那位偉大的摩西同站,看見人類歷史是怎樣起源的。我們又曾在拔摩海島那裡與約翰同站,看見人類歷史的終結;而在兩者之間,我們發現了許多無價之寶的真理教訓!這就是我們要得為業之地了,但願我們各人能真正的得到它。 我們可以用什麼來作這個課程的結束呢?相信再沒有比聖經本身的結語更好了。請再看主耶穌和他所救贖的人,在新天新地的最後一幅圖畫: 「以後再沒有咒詛,在城裡有神和羔羊的寶座,他的僕人都要事奉他,也要見他的面,他的名字必寫在他們的額上。不再有黑夜,他們也不用燈光日光,因為主神要光照他們。他們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廿二3~5) 無比的終結!這裡所形容的,其完全的意思卻是無法形容的!試將這七個要素拿出來看看,我們就明白真是超越我們所想像的: 啟示 錄 復活的主榮登寶座
第一章:人子在金燈檯中間
(在天上的基督,管理地上的教會) 第二、三章:給七教會的七封信
(在地上的教會,為天上的基督工作) 第四章:天上的寶座和大敬拜
(最高權柄的位置) 第五章:羔羊和七印嚴封的書 (基督得到至高的控制權) 「大災難」 六章—七印 七章—加插的 (1) 以色列餘民在「大怒」之前受印記 (2) 天上的聖徒得永福 十二、十三章—七個人物(或獸) 十四章—加插的 (1) 以色列餘民在「大怒」之前受印記 (2) 聖徒得永福 (3) 警告:「大怒」的日子到了 (4) 異象:哈米吉多頓大戰來臨的原因 「神的大怒」 七支號(八章) (1) 在地上 (2) 在海上 (3) 在一切河流上 (4) 日頭,月亮,星辰 (5) 黑暗,天災 (6) 伯拉河:軍隊 (7) 「列國傾覆」;「大怒」「大聲音」;「再沒有日了」 注:十、十一章加插的
(在「大災難」中的耶路撒冷) 注:第七支號的末了
(十一章末後) (1) 「主基督的國」 (2) 二十四位長老的敬拜 (3) 「死人受審判的時候到了」 (4) 「大怒」來到 七個碗(十五、十六章) (1)
在地上 (2)
在海上 (3)
在下切河流上 (4)
日頭 (5)
黑暗,天災 (6)
伯拉河:諸王 (7)
「列國傾覆」;「大怒」;「聲音,雷聲」;「成了」 注:十七、十八章加插的 (在「神大怒」中的巴比倫) 注:第七個碗的末了 (十六和十七章的末後) (1) 「主神作王」 (2) 二十四位長老的敬拜 (3) 「他已審判了」 (4) 哈米吉多頓大戰 基督在千禧年中作王(廿1~6) 撒但最後的掙扎和結局(廿7~10) 全人類最後的受審判(廿11~15) 新天新地(廿一~廿二)
「以後再沒有咒詛」——即完全的無罪。 「神和羔羊的寶座」——即完全的統治。 「他的僕人都要事奉他」——即完全的事奉, 「他們要看見他的面」——即完全的看見。 「他的名字必寫在他們的額上」——即完全的相似。 「主神要光照他們」——即完全的光照。 「他們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即完全的福氣。 現在,我們看過了這感人心靈肺腑的啟示之後,讓我們以這禱告為我們的禱告: 「主耶穌阿,我願你來。 願主耶穌的恩惠常與眾聖徒同在,阿們。」 最後的幾個問題 (1)約翰壹書有那五個連鎖性的主題? (2)約翰壹書有那七個比對? (3)約翰壹書是一封「真理對……」的信。它指示我們怎樣「知
道」和怎樣「……」,你可以填上這些空格嗎? (4)約翰壹書裡面的七個試驗(以「我們若說」或「人若說」為開始的)是什麼? (5)約翰寫貳書是給誰的?它分成那兩部分?兩部分有一個中心試驗……是什麼? (6)約翰三書是寫給誰的?它雖然短,卻分為兩段,是那兩段呢? (7)解釋啟示錄通常有那四個方法?試稍微加以解釋。 (8)四個方法你以為那一個對?為什麼? (9)第一部分(一~五章)是有進程的,又是有一個最高峰的,你能指出來嗎? (10)啟示錄有主耶穌那三次榮登寶座? (11)有何跡象表示出,六至十一章,和十二至十九章是互相比對的? (12)你能把全書的大綱寫出來麼? 啟示錄精華(漆立平) 第二十四講 啟示錄
壹、啟示錄簡介
一、使徒約翰寫啟示錄的背景
(一)、使徒約翰年紀老邁時被捕 當使徒約翰年高九一時,羅馬皇帝多米先(Domitian Emperor)登基。在羅馬皇帝尼祿(Nero Emperor 54- 68)之後,多米先是迫害基督徒最厲害的君王。他雖然在位不長,只有五年,他卻是在全帝國公開迫害基督徒與教會的頭一個羅馬皇帝。從他開始下令禁止傳福音,關閉教會,定基督徒為非法,以致使羅馬帝國許多大城市的教會,都受到嚴厲的迫害,有些地方甚至不得不轉入地下化,或完全家庭化。 使徒約翰大概於公元93年左右,在以弗所被拘禁。由於他年事已高,本來在地方上他是非常有名,德高望重的人,極其受到人們的敬重。因此像他那樣高齡的人,又沒有犯甚麼作姦犯科的罪,只是因為信仰被抓關進監獄,連獄卒都不忍心,所以對他非常禮遇。在過堂時,審判官看他年紀近百,一頭白髮,兩眼充滿慈祥、柔和的目光,令人望而生敬意,知道他是因信仰被捕,就勸他只要他表示願遵皇旨放棄信仰,就可釋放他安然回去。使徒約翰不僅不從,反而當庭為主耶穌作起見證來,叫庭上聽見的人,都大受感動。使審判官只能暫停審判還押。後來多次派人向約翰威逼利誘,希望他能妥協,但是使徒約翰總是不為所動。 (二)、約翰被放逐拔摩海島看見異象 對使徒約翰的審判拖延了一段時間後,他遂被判放逐到拔摩海島去。 拔摩島是在以弗所和米利都以西,約距海岸或其他海島,至少相離50哩以上,是愛琴海中一個孤懸的小島,是當時羅馬政府關欽犯的孤島。島上除了人犯和少數看守的兵丁外,並沒有普通百姓。生活在島上當然很寂寞孤苦,等於斷絕了一切對外的連繫,親友也都不能去探望接濟,也失去了對外世界的一切音訊。 這種監禁對於世人,是一種嚴厲隔絕的苦刑。對於使徒約翰當然也是如此。他心裏掛記著許多聖徒的光景,又為許多受到逼迫的教會躭心;他更為當時許多假先知、假教師,在教會和聖徒中間,散佈各種錯謬教訓與異端邪說,所造成的迷惑與傷害焦慮。他巴不得再年輕四、五十歲,讓他可以一人變許多人,跑到各個地方去救燃眉之急。但如今孤伶伶一人關在荒島上,甚麼事都不能作。 他只有在神面前迫切禱告,除了禱告祈求,他不能作任何事。起初他可能為早些得釋放祈求。繼而他蒙光照即便他早些放出去,他對當前的光景,又豈是他一人奈何得了。漸漸地他安靜了下來,他知道只有仰望主自己親自作事,祂是全能的主,祂是宇宙的主宰,祂是教會的元首,教會的頭,祂豈能不關心祂自己的身體呢? 就在他安靜後,他開始進入了與主更親密更親切的交通,可能這是他從前未曾有過的經歷。在那與主融合為一的交通中,聖靈一次又一次的把他帶到極高層的境界,一次又一次的把他帶到神寶座面前,叫他看見許多屬天的異象。聖靈竟然帶他看到曾經發生過的事,也叫他看見現今的事,又叫他看見將來的事,甚至看見未來永遠的事;不僅有地上發生的事,更看見天上發生的事,天地間同時發生的事。 並且,在他看見這許許多多驚人的異象,有的令人戰兢生畏,有的榮耀輝煌無比,有的慘烈恐怖令人不忍目睹,有的驚天動地駭人聽聞,有的天災人禍令人膽戰心驚,有的金碧壯觀無與倫比,…在他看得目瞪口呆,莫名其妙,不知所措,屢屢失態,不能自己時,竟然有神的使者、或屬天的長老、或大能的天使,…或來向他解說,或來鼓勵安慰他,或來吩咐引領他,…使他對那些所看見的、所聽見的,深深的銘刻在他的心靈中,烙印在他的腦海裏。 每每他看見那些異象,聽見那些隱密的話語和吩咐,聖靈都提醒他要他記下來,(只有極少數之處,叫他暫時不要寫下)(啟11:4)。但在拔摩海島上,他並沒有很多記錄的工具,他只能簡略的記錄。 (三)、使徒約翰回以弗所寫成啟示錄 一年之後(95年),多米先皇帝去逝,尼亞皇帝(Nerya
Emperor)繼位。使徒約翰遂被釋放,從拔摩海島回到以弗所。經過三、四年之後,以弗所教會,與往日他在亞細亞所經常服事的幾處教會,發展的情形,已經物是人非,各不相同。雖然他為年高德劭的使徒,畢竟那時他已年高95了,以弗所與那些教會已由比較年輕的人在主持了。 神沒有帶領使徒約翰再去直接服事那些教會,神帶領他在有愛心照顧的聖徒為他預備的住處,神叫他將在拔摩海島上,聖靈帶他所看見的異象,所聽見的話語要趕緊寫下來,好傳給眾聖徒、眾教會與後世的人。所以,他就在聖靈的引導下,專心的寫下了啟示錄的內容。 在他寫完他所看見的屬天異象時,主耶穌還親自以屬天大祭司的身位,向他顯現,叫他清楚看見,祂行走在七個金燈台中間的異象,並吩咐他寫七封書信,給那七個他曾服事過,他也一直關心的那七個在亞細亞的教會。使徒約翰就在以弗所,完成了神所託付他,寫了啟示錄,當作書信達於那七個教會,傳遞了神所賜終結話語的使命。 啟示錄是聖經最終的啟示,也是舊約和新約的最後總結。 貳、啟示錄的主旨
啟示錄的主旨,就是「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的眾僕人」。主不願意神的兒女在世做糊塗人,不明白神的旨意,不知道主救恩的目的與目標,以致受世人、或假先知、假教師、假使徒所欺騙迷惑,隨從世人與惡人走向錯謬,落進陷阱,而受到生命的大虧損,錯失神為祂所愛的兒女,主用寶血所買所救贖回來的聖徒,失去他們該得的獎賞。 所以,神藉使徒約翰在拔摩島上禁閉的兩三年,叫他看見神所規劃的完整計劃,很清楚的描繪出來,傳給聖徒和教會,也傳給後世那些清心尋求主道的人。叫他們因此明白認識神的旨意,而信心堅定增長,持守神的道,忠心的跟隨主的帶領,在聖靈的引導下,在各種環境與試驗中,都做得勝者,而經歷主豐盛的恩典,使自己靈、魂、身體都得以成聖,有分於天上榮耀永遠的獎賞,成為基督的新婦,進入羔羊榮耀的婚筵,與基督一同作王,並進入在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中,事奉神。 我們從下列經節,可以窺見啟示錄的主旨: 「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 神賜給他、叫他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眾僕人.他就差遣使者、曉諭他的僕人約翰.」(啟1:1) 「當主日我被聖靈感動、聽見在我後面有大聲音如吹號說、你所看見的、當寫在書上、達與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那七個教會。」(啟1:10~11) 「所以你要把所看見的、和現在的事、並將來必成的事、都寫出來。」(啟1:19)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 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喫。」(啟2:7,11,17,29,3:6,13,22)「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豫備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天使吩咐我說、你要寫上、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又對我說、這是 神真實的話。」(啟19:7~9) 「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 神那裏從天而降、豫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 「看哪、我必快來.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初、我是終。那些洗淨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可得權柄能到生命樹那裏、也能從門進城。」(啟22:12~14) 參、啟示錄的內容可以分為七大段
(一)、基督在七個金燈台中間的異象,及給七教會的書信(1章至3章) 1、看見屬天的大祭司基督,在七個金燈台中間行走,親自照顧、鑑察 2、祂看見七教會的情形,寫信論到她們的光景和對她們的吩咐 (二)、天上神寶座前與羔羊揭開屬天書卷前六印的異象(4章至7章) 1、看見前六印地上的發展光景。在這期間主基督要完成的工作 2、祂要得著地上神子民(以色列人),與天上子民(神兒女)的分別 (三)、揭開第七印並吹前六號的異象(8章至11:14) 1、看見前六號地上的大災難光景,在吹七號之前,要完成的工 2、啟示有小書卷和七雷的奧祕,並有兩個見證人的傳道工作 (四)、吹第七號天上地上所顯出的奇特異象(11:15至14章) 1、啟示屬天婦人要生產男孩子,大紅龍從天上摔到地上的異象 2、看見在地上大紅龍(撒但)和兩個大怪獸猖狂為害的光景 3、啟示在天上得勝者的歡樂,在地上的兩種收割異象 (五)、天使倒下末了七碗(七大災)和大巴比倫傾倒的異景(15章至18章) 1、看見天使倒下神大怒的七碗(災難)審判大地的光景 2、啟示大淫婦巴比倫大城與獸聯合的罪惡,她必傾倒的悲哀景象 (六)、羔羊婚筵、千年國度、與白色大寶座審判的異象(19章至20章) 1、看見天上羔羊婚筵的榮美歡樂,與萬王之王率眾軍的得勝光景 2、啟示千年國度,所有歷代被殺的得勝者復活與基督同王的異象 3、在千年國度之後,看見白色大寶座前的最後審判的結局異象 (七)、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聖城榮美豐盛的景象(21章至22章) 1、看見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聖城來臨的榮美異象 2、啟示聖城新耶路撒冷,建造的珍貴與精美結構的豐盛異象 3、看見聖城中的生命豐盛與事奉的榮耀異象 4、末了,基督發出祂必快來的應許,聖靈與新婦發出「來」的呼召! 肆、啟示錄的各章要點
第一章 屬天的大祭司,行走在七個金燈台中間
1、基督對僕人約翰所吩咐的使命(1~11) 2、看見屬天大祭司人子基督耶穌的異象(12~16) 3、七個金燈台與七星的異象(17~20) 第二章 寫給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教會的書信
1、給以弗所教會──一個樣樣都好卻失去起初之愛的教會(1~7) 2、給士每拿教會──一種在信仰上正在受到迫害的教會(8~11) 3、給別迦摩教會──一個被惡者居首,霸佔擄掠了的教會(12~17) 4、給推雅推喇教會──一個被異端邪惡充斥了的教會(18~29) 第三章 寫給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教會的信
1、給撒狄教會──一個虛有儀文半死缺乏生命力的教會(1~6) 2、給非拉鐵非教會──一個堅持主名和主話,並且彼此相愛的教會 3、給老底嘉教會──一個傲慢自大而貧窮瞎眼空洞的教會(14~22) 第四章 天上神寶座前,四活物與二十四位長老敬拜的異象
1、看見天上坐寶座者的異象(1~6) 2、看見四活物與二十四位長老敬拜的異象(7~11) 第五章 在神寶座前,羔羊拿了書卷,接受天地萬物敬拜的異象
1、看見坐寶座者手中有書卷(神的永遠計劃)的異象(1~3) 2、看見羔羊來到,從坐寶座者手中取得書卷的異象(4~7) 3、羔羊接受四活物,眾長老,眾天使,宇宙萬物敬拜的異象(8~14) 第六章 羔羊揭開六印地上天上的景象
1、羔羊揭開第一印──見騎白馬的出去(福音)(1~2) 2、揭開第二印──見騎紅馬的出去(戰爭)(3~4) 3、揭開第三印──見騎黑馬的出去(飢荒)(5~6) 4、揭開第四印──見騎灰馬的出去(瘟疫、疾病、死亡)(7~8) 5、揭開第五印──見殉道者之魂的呼聲(9~11) 6、揭開第六印──見巨大異常的天災開始(大災難的起頭)(12~17) 第七章 神所分別的地上聖民,與天上聖民的不同光景
1、以色列十二支派十四萬四千人受神之印──地上聖民(1~8) 2、無數蒙召的聖徒穿白衣聚集寶座前讚美──天上聖民(9~17) 第八章 揭開第七印,並吹前四號在地上災難的光景
1、揭開第七印顯示七號(降大災)的奧祕(1~5) 2、吹第一號──雹子與火丟地上,1/3植物被燒(6~7) 3、吹第二號──火燒的大山扔在海中,1/3海中活物死亡(8~9) 4、吹第三號──大星(茵陳)落在江河眾水,水變苦(10~11) 5、吹第四號──日月星辰1/3無光(12~13) 第九章 吹第五號與吹第六號地上災禍的光景
1、吹第五號──蝗虫從無底坑上來像蠍子螫人(第一樣災禍)(1~12) 2、吹第六號──馬軍二萬萬聚集爭戰,殺人1/3(第二樣災禍)(13~21) 第十章 大力天使帶來小書卷,與七雷發聲的奧祕
1、大力天使拿來小書卷,所傳七雷發聲的息信卻要封住(1~7) 2、神吩咐約翰吃下小書卷,要他以後說預言的經過(8~11) 第十一章 兩個見證人的異象,和吹第七號的光景
1、看見兩個見證人在地上傳道三年半的異象(1~6) 2、看見兩個見證人在地上被殺,三天後復活升天的異象(7~14) 3、看見天使吹第七號時,天上歡唱讚美的異象(15~19) 第十二章 屬天婦人生男孩子,並與大紅龍爭戰的光景
1、屬天婦人在大紅龍面前所生產男孩子被提升天的異象(1~6) 2、天上米迦勒將大紅龍(即撒但、魔鬼)摔下來的異象(7~12) 3、龍在地上逼迫屬天婦人與她兒女的異象(13~17) 第十三章 兩個獸的發展,與它們橫行為害的光景
1、海中上來的十角七頭怪獸,在地上横行為害的光景(1~10) 2、又有從地中上來的兩角獸,在地上迷惑為害的光景(11~18) 「他們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 神、又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 神.在地上執掌王權。」(啟5:9~10) 「我聽見在天上有大聲音說、我 神的救恩、能力、國度、並他基督的權柄、現在都來到了.因為那在我們 神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已經被摔下去了。弟兄勝過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啟12:10~11) 「他們在寶座前、並在四活物和眾長老前唱歌、彷彿是新歌.除了從地上買來的那十四萬四千人以外、沒有人能學這歌。這些人未曾沾染婦女、他們原是童身。羔羊無論往那裏去、他們都跟隨他。他們是從人間買來的、作初熟的果子歸與 神和羔羊。在他們口中察不出謊言來.他們是沒有瑕疵的。」(啟14:3~5) 「坐寶座的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又說、你要寫上.因這些話是可信的、是真實的。他又對我說、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終。我要將生命泉的水白白賜給那口渴的人喝。」(啟21:1~6) 「以後再沒有咒詛.在城裏有 神和羔羊的寶座.他的僕人都要事奉他.也要見他的面.他的名字必寫在他們的額上。不再有黑夜.他們也不用燈光日光.因為主 神要光照他們.他們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天使又對我說、這些話是真實可信的.主就是眾先知被感之靈的 神、差遣他的使者、將那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僕人。看哪、我必快來。凡遵守這書上豫言的有福了。」(啟22:3~7) 「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 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 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 神. 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第十四章 天上聖民的光景,與天使向地上所傳的信息,並在地上的兩種收割
1、看見十四萬四千得勝的聖民,在天上寶座前唱新歌的異象。(1~5) 2、又看見三位天使向地上萬民傳信息的異象:(6~13) 𥺼、一位天使傳永遠的福音,給地上的萬民。 𥺦、一位天使宣報:叫萬民喝邪淫之酒的大巴比倫必傾倒的信息。 糍、一位天使宣報:凡拜獸和受獸印記之人要永遠受痛苦的信息。 𤧹、聽見天上宣告,在主裏面而死的人(殉道者)有福了。(13) 3、看見天上一位人子扔下鐮刀,收割地上莊稼的異象。(14~16) 4、又看見天使扔下鐮刀,收地上葡萄丟進大酒醡的異象。(17~20) 第十五章 得勝者在天上讚美的光景
1、看見天上掌管神大怒之災的七位天使顯現(1) 2、看見勝了獸和獸像,並牠數目的人,在玻璃海中唱歌的異象(2~4) 3、看見那七位掌管神末了之災的天使,從天上的殿中拿了七金碗出來(5~8) 第十六章 盛神大怒的七碗倒在地上的災難光景
1、天使受命倒下第一碗──有惡毒之瘡生在拜獸,有獸印之人身上(1~2) 2、倒下第二碗──倒在海裏,海變成血,海中的活物都死了(3) 3、倒下第三碗──倒在江河與眾水泉源裏,水就變成血了。聽見掌管眾水的天使,讚美主神的判斷義哉!誠哉!。(4~7) 4、倒下第四碗──倒在日頭上,日火的大熱烤人,人就褻瀆神(8~9) 5、倒下第五碗──倒在獸座上,獸國就黑暗了,人因疼痛咬舌,並褻瀆天上的神,卻仍不悔改所行的。(10~11) 6、倒下第六碗──倒在伯拉大河上,三個污穢的靈,從龍口、獸口、並假先知的口中出來,發動普天下眾王在哈米吉多頓爭戰(12~16) 7、倒下第七碗──倒在空中,大天災、大地震、大巴比倫與眾城都倒塌,海島消沒,眾山不見,大雹落在人身上。每雹重一他連得(約120磅),為這大雹災,人仍褻瀆神。(17~21) 第十七章 看見大淫婦與獸聯合邪淫的異象
1、約翰受天使指引,被聖靈感動,在曠野看見大淫婦騎在七頭十角獸上,手拿金杯,額上寫著「大巴比倫」,她喝醉了聖徒的血(1~6) 2、天使又指示,大淫婦與七頭十角獸聯合,要與羔羊爭戰。羔羊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要率蒙召、被選、忠心者同得勝。(7~14) 3、天使又指示,那淫婦坐的眾水,就是多民、多人、多國、多方。那十角獸必恨她,要吃她的肉,她必有悲慘的結局。(15~18) 第十八章 看見大巴比倫受審判傾倒的光景
1、看見有一位大權柄的天使,從天降下,宣告大巴比倫城傾倒了的罪惡,叫她受審判,被大火焚燒淨盡。(1~8) 2、地上的君王、客商、船主、眾水手,素來與她行淫、做買賣、往來為業的,看見她被焚燒的光景,都為她哭泣悲哀(9~19) 3、眾聖徒、眾使徒、眾先知卻要因她受審判而讚美歡喜,大力的天使也要將大巴比倫扔下,而發出她永遠消滅的讚美。(20~24) 第十九章 天上歡樂的羔羊婚筵,與萬王之王率眾軍得勝的異象
1、聽見天上羣眾唱讚美歌,因大淫婦受了審判,並向神敬拜(1~4) 2、聽見從寶座宣告,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聽見天上發出羣眾、眾水、大雷的讚美歌聲,凡被請赴羔羊婚筵的有福了!(5~10) 3、看見萬王之王率眾軍,用祂口中的利劍消滅了那獸的眾軍、君王,並將那獸與假先知同被擒拿,將兩個活活的扔進火湖裏。(17~20) 第二十章 千年國度與主同作王的異象,與白色大寶座的審判光景
1、看見一位天使捉住那龍,又叫魔鬼、又名撒但,把牠捆綁,扔在無底坑裏,關閉一千年。(1~3) 2、看見那因為給耶穌作見證,並為神之道被殺者的靈魂;和那沒拜過獸與獸像,也未受過獸印記之人的靈魂,都復活了(第一次復活),他們必作神和基督的祭司,並要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4~6) 3、千年後,無底坑的撒但被釋放,它又在地上作惡。隨同它作惡的人完全被天火燒滅,魔鬼必被扔進火湖裏,受到永刑。(7~10) 4、看見白色大寶座前的審判,天地都消失了,死了的人,在第一次未復活的,全都復活受審。不在生命册記上的,都扔進火湖(11~15) 第二十一章 新天新地與新耶路撒冷城的異象
1、看見一個新天新地,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裏從天而降,如同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寶座宣告,這是神的帳幕在人間。(1~4) 2、聽坐寶座的說,祂將一切都更新了,神的計劃都成了。(5~8) 3、天使指示新婦,羔羊的妻,新耶路撒冷聖城的結構:(9~21) 𥺼、城中有神的榮耀,城的光輝如同寶石,像碧玉,明如水晶(11) 𥺦、有高大的牆。有十二個門,門上有天使,並寫著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名字,每邊三門。每個門都是珍珠。(12~13,21) 糍、城牆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每個根基都是寶石修飾的,共十二樣寶石。(14,19~20) 𤧹、用金葦子當尺,量城和城牆,城是立方的,長寬高都一樣是四千里。城牆按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厚達144肘。牆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淨的玻璃。(15~18) 4、又看見聖城的榮耀與聖別:(22~27) 𥺼、主神全能者和羔羊為城的殿,神的榮耀光照,羔羊是城的燈。 𥺦、列國和君王百姓都行在光中,將榮耀歸與那城,凡不潔淨的都不能進城,只有名字寫在羔羊生命册上的,才能進去。 第二十二章 城中豐盛的供應與事奉異象,與聖靈最後的警誡和呼召
1、聖城中,從寶座流出生命河與生命樹的供應與醫治。(1~2) 2、神的僕人都在神和羔羊的寶座前事奉。(3~5) 3、約翰聽見主必快來的應許,天使也叮嚀都要忠心事奉主。(6~11) 4、主耶穌、聖靈和新婦對萬民發出「來」取生命水喝的呼召(12~17) 5、使徒約翰發出對主的回應「願你快來」,對信徒的祝福。(18~20) 伍、啟示錄中的七個階段
使徒約翰在啟示錄中,所記述的內容,他所看見的各個異象,他所聽見的吩咐和指示,都是具有時代的豫表和啟示意義的。其中包括「所看見的事」、「現在的事」,和「將來必成的事」。我們要把這些事,在時序上弄清楚,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會時期的異象與書信: 約翰所記一至三章,所見人子行走在七個金燈台中間的異象,和所寫的七封書信,是論到「現在的事」。主基督讓信徒看見,雖然地上的教會光景非常混亂,主自己是那位屬天的大祭司,祂都看見,祂也必親自管理,祂吩咐約翰寫那七封書信,正是顯明祂明察秋毫,祂診斷,祂也開處方,祂要「現在」在教會服事的人,都要向祂忠心,凡有耳的,都應當聽祂的吩咐,接受祂的指引,將來祂必有賞罰。 寫給七個教會的七封書信,是具有普世代表性的,不受時空的限制。這七個教會是當時實際存在的教會,也是當時那七個教會的實際光景。主以那七個教會作為典型的例子,指出普世各地、各時代,各教會可能存在的問題,可能發生的情況,與可能發展的變化;同時,祂也指出了服事者該有的警醒,該蒙的光照,該有的對付,該接受的醫治。這七封信,是對教會健康檢查的七個儀器。 在教會歷史上,也有些聖經學者,喜歡將這七封書信,解釋為教會歷史的時期說。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似乎也有相當的符合性,可以作為一種認識上的參考。 (一)、以弗所教會──預表使徒時代初期教會的發展 (二)、士每拿教會──預表教父時代受羅馬帝國逼迫的教會發展 (三)、別迦摩教會──預表帝國時代變成國教時的教會發展 (四)、推雅推喇教會──預表教皇獨裁所變成天主教會的發展 (五)、撒狄教會──預表改革宗和國家教會的教會發展 (六)、非拉鐵非教會──預表持守真理又弟兄相愛的正常教會 (七)、老底嘉教會──預表虛有其表而失去實質的教會 但這種歷史時期說的解經,其最大缺點,就是將神話語的永恆性與普世性犧牲了。可以看作一種解經學說,卻不能視作「真理」。 啟示錄從第四章至第五章,是記錄「所看見的事」,是超時代性的,也可說是已發生很久的事,卻是永恆的事。 從第六章開始,約翰所記錄的異象,都是「將要發生的事」,都是屬於預言的豫表與啟示。我們僅列出以供參考,而不詳論了。 二、羔羊復活升天揭前六印的得人時代(啟4至7章) 三、羔羊揭開第七印吹前六號的大災難時期(啟8至11章) 四、天使吹第七號揭開的人禍與收割時期(啟12至14章) 五、天使倒下七碗揭開的大刑罰災難時期(啟15至18章) 六、羔羊婚筵與千年國度的賞罰審判時代(啟19至20章) 七、新天新地與新耶路撒冷降臨的永世(啟21至22章) 關於使徒約翰一生的事奉,對教會的服事與貢獻,請參閱「約翰福音」。 得勝者──啟示錄的啟示(張向晨) 本卷有七個七: 七個教會 得勝者的呼召與應許 第二~三章 七個印 羔羊勝過罪惡的權勢
六章 七個號 羔羊勝過魔鬼的權勢
八~九章 七個異象 羔羊與其同伴同得勝 十二~十四章 七個碗 羔羊勝過魔鬼的權勢
十六章 七個淪亡 羔羊勝過政治宗教世界 十七~十九1~5節 七個終景 羔羊與其同伴最終聯結 十九11~二十二章 大綱: 一,得勝者的呼召與應許 第一~三章 二,得勝者的秘訣與結局 四~二十二章 一,在大體教會墮落的光景下,神藉著七個教會呼召得勝者, 有七個恢復: 1. 恢復最強的愛──一切生活事奉從愛主出來 愛就是犧牲,祂為我死,我為祂死,祂為我復活,我為祂而活;我的事奉單單為求祂的喜悅滿足,單單為祂的需要。在千年國度中與基督同作王,生命合一,達到成熟。(吃─聯合,果子─成熟) 2. 恢復為主受苦──有殉道者的靈 考驗的時刻到了,承認耶穌是救主被殺,或否認耶穌是救主苟且貪生?放棄信仰得著名利地位,舒適生活或者堅守宗教信仰而家破人亡,貧窮漂流? 至死忠心的人是每天與神同行,下功夫讀經禱告,奉獻自己的人。這樣的人或殉道或首先被提,必不受千年國度黑暗中哀哭切齒,關在門外的害,逃避地獄之火的苦害。 (參林前三15) 3. 恢復分別為聖──與世界斷絕,是獨居的民 (參約十五19,從世界中召出來,政教不能合一),獨居的民向世界關閉,一切世界的方法與風俗不能進入教會。(民廿三9;彌七14) 地上君王竊取教會元首地位的時候,反潮流的安提帕殉道而死,烤死在銅牛犢中。主特意在此記念他的忠心至死。 現今教會元首是誰?在其中不離開該組織的人當如何忠心反對一切,尊主為大?作光作鹽照亮周圍的人,滲入人心除去腐敗的東西,催促神拔去不是祂栽種的東西。 與神有隱密處的靈交 (隱藏的嗎哪),靈裏明亮,知道應當作什麼,使神在這個人身上有通達的道路。在山洞中神能建造祂的房屋,在政治權柄控制教會,世界歡迎教會,教會與之妥協同化之時,神藉著其中忠心至死愛祂的人,能作星星之火燎原的工作。 你服從教會領袖巴蘭的教訓,為金錢生活引羊群走入岐路嗎?或服從居間階級牧師制度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不與神直接交通,聽從人的教訓,服從人的權柄嗎? 反對一切神以外的潮流,神必賜予得勝的標記一塊白石,寫著他的新名字。若有人愛神,這人乃是神知道的(林前八3),他也清楚他與主之間愛的經歷。主的愛如何征服了他,使他一生活著為主,天天愛慕主的再來,隱藏的嗎哪藏在金罐中,藏在約櫃中,與主天天隱祕靈交的人有福了。 4. 恢復純一的貞潔──單順服丈夫元首基督 不順服任何不順服神的人耶洗別權柄大於亞哈王的權柄,象徵教會的權柄大於基督的權柄,教會的教訓大於基督的教訓。教會的規條,章程,層層領導權轄制信徒,百萬富翁,社會名人,影視藝人,教皇竊取基督元首的地位。 在教會中至死忠心的人如同明光照耀,如同一把利劍刺透人的良心,成為眾人的眼中釘,受羞辱,受攻擊毀謗,在千年國度中與基督同作王,掌王權,制伏列國。 5. 恢復生命的活力與新鮮──在改革不徹底不完全的時代 名義上是教會,實際上有居間階級牧師與他的家屬掌權,控制信徒,向主忠心至死的人當以見證活出神的生命。活出基督就是捨己,在眾人跟隨牧師走向肥己的路上時,捨己是得勝的炸彈。在千年國度中他們不關在門外,生命冊上沒有塗上失落的記號。 6. 恢復弟兄相愛,身體的事奉──拆毀居間階級牧師制度 每個基督徒都聯於元首基督,承擔使命各盡其職,如同大陸教會沒有任何形式的組織。有基督徒就有教會,每個基督徒傳福音,造就講道,星星之火燎原,得救的人數如同雨後春筍不斷增加。受逼迫忍耐到底,與神獨行,走孤單的路,一根柱子旁無依靠,惟依靠天上的元首,他們是維持教會見證的柱子。 7. 恢復屬靈的實際──在趕出基督元首的教會中 靈裏昏盲,真理空洞,徒有外表,內無屬靈實際,如同社交組織。其中至死忠心的人出代價,信心經過火煉,相信神的旨意必能達到,彰顯神的生命,行為見證出基督的捨己背十字架,不斷親近主靈裏明亮,敞開心門讓主進來佔有,得勝的與主同作王一千年。 二,得勝者的祕訣,是直接聯合於羔羊已經得勝的事實 自從羔羊死而復活升天,祂就揭開書卷。這書卷是地契,地被魔鬼暫時佔據,神藉著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工作,吸引一群跟隨祂的人,奪回撒但佔據的地與俘虜。 1. 藉著七印,羔羊勝過罪的權勢 騎在白馬上的是萬主之主,萬王之王,福音的箭已經射出去,神藉著天災人禍,迫使人接受福音。 在教會漫長的歷史中,逼迫,苦難,刀劍,殉道,產生了一群殉道者,魔鬼的爪牙,敵基督,假先知一再攻擊教會,卻不能勝過教會,因為根基是在基督磐石上,一群靠主的血,不愛惜自己魂生命的得勝者維持基督教會的見證,陪伴主的磨煉與撒但摔跤,至寶座。 一群一生跟隨羔羊,別無所愛,貞潔的童女,對付罪惡,單單屬於主的初熟果子,被提至天上的錫安山。一群不拜敵基督而被殺的末期殉道者,被提至玻璃海,他們是蒙召了,被選上了,且忠心到底,跟隨羔羊與敵基督爭戰,奪回魔鬼的佔地,使基督為全宇宙的元首。 2. 藉著七支號,打擊一切的假神,使拜魔鬼的人回轉歸向神。 3. 藉著七碗,打擊魔鬼的權勢,毀滅政治世界宗教世界。 羔羊與其同伴最終的聯合,一千年的得勝者婚筵。不得勝者留在門外黑暗中哀哭切齒。千年國結朿之時,撒但最後的反叛,被扔在火湖中,新耶路撒冷,羔羊的新婦,全教會的合一直到永永遠遠。 啟示錄──基督承受萬有──24個異象 本卷書是耶穌基督的見證,囊括舊約 290處,因為預言的靈是耶穌基督的見證。(十九10) 本卷書24個異象,是使徒所看見的事,現在的事與將來必成的事; 讀本卷之前先讀馬太二十四章,可知主再來的次序。 一,主再來之前的預兆: 戰爭,饑荒,地震,強暴 (挪亞的日子),同性戀 (羅得的日子),如同婦女生產之陣痛;痛,間歇期越來越短。 二,敵基督控制教會,自稱是神。(帖後二4) 三,第六印災難開始,得勝者被提,撇下不得勝者。 四,第七支號吹響,大批信徒被提空中審判台。(帖前五16~17;林前十五15~22)。 五,七碗災攻擊全地的人。 六,主腳踏橄欖山,哈米吉多頓大戰,審判外邦活人,分開綿羊國與山羊國。敵 基督,假先知與山羊國進入火湖。 七,千年國度開始,得勝者與基督一同作王,撒但被捆綁一千年。 八,千年國度結朿,部分綿羊國跟從撒但與基督爭戰,瑪各歌革大戰,撒但與跟從牠的人進入火湖。 九,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 第一個異象:榮耀的人子〔第一章〕 使徒首先看見基督,才能接受托付。 [5節] 耶穌基督是誠實作見證者,從死裏復活者,血贖眾人的罪,賜予人復活的生命,祂是萬王之王,教會的元首。 [7節] 主駕雲第二次來到半空中審判教會;然後腳踏橄欖山,來到地上審判全人類,眾目看見祂,如同第一次祂駕雲升天,眾人看見祂回到父神的寶座。(徒一9~11) [13~16節] 行走在教會中的基督,身穿大祭司的長衣,祂是父神右邊天天為我們代禱的大祭司,把人帶給神。 金帶不再朿腰,救贖已經完成,頭髮皆白充滿智慧,亙古永遠常存者,白如羊毛使人溫暖,白如雪威嚴的自有永有者,眼目如同火焰洞察一切,察驗人的肺腑心臟。銅腳隨走隨審判,聲音威嚴,口出二刃利劍分開人的靈與魂。(來四12) 神榮耀的光顯在祂的臉上(林後四6)。教會的使者是基督的榮耀(林後八23),是神手中合乎祂心意的器皿,如同天上的星多結果子,影射出基督的光照亮黑暗中的人。(但十二3) [18節] 榮耀基督的異象,就是祂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可稱頌的神。(羅九5) 為了全人類曾來到地上三十三年,死而復活,又回到祂原來的寶座之處。 祂掌管死亡與陰間,因著祂的死敗壞了那掌死權的魔鬼,教會建造在祂這個磐石上,陰間的門不能搖動祂的教會。 第二個異象:七個教會〔二~三章〕 七個教會是典型的七種光景,每個教會特點顯明教會需要的七個恢復。 主針對各個教會的弱點有各種的顯現,加強教會屬靈的分量。教會光景越敗壞,其中的得勝者所付的代價越大,得的獎賞也越大。本異象可以串解馬太十三章:七種的生命成長光景。 一,以弗所教會[二章1~7節]:恢復強烈的愛 以弗所名意「放鬆」,同讀太十三章3~9節,17~23節,撒種的比喻,教會的雛形,歷史上第一世紀的教會。 這教會需要主的運行,需要從神來的使者。 [二1] 由於工作忙碌忽略與主隱密處的靈交,失去當初對主強烈的愛,這個愛是從生命出來的,由於生命合一程度減退,削弱愛的活力,見證軟弱,人來到這個教會看見的是工作的人多,沒有居間階級,但是沒有摸到基督的愛吸引人歸向主。 燈台挪去不再發光,不能照亮人內心的黑暗,悔改認罪,燈台缺少油(橄欖柞的油) 的燃燒,是對主強烈犧牲的愛裏面的得勝者,是化功夫親近神愛神的人,在千年國度中有生命樹果子的獎賞。 二,士每拿教會 [二章8~11節]:恢復忠心受苦; 士每拿名意「沒藥,苦而香」,為主忠心受苦使主的心滿足,
同讀馬太十三 章24~30,36~43節,麥稗的比喻,由於十字架的工作分開麥子和稗子,在苦難中顯明真假基督徒。歷史上主後 64~305年,十次大逼迫有二千萬殉道者,尼羅王殺了14萬,魔鬼逼迫基督徒,成就神的試煉。 這教會需要加強盼望,主是首先末後的,一切的逼迫是經過祂的手,在將要殉道之時,惟有那永遠的盼望,死了要再復活得生命冠冕,與基督一同作王扶持殉道者面對死刑,地上的患難貧窮如洗如同過眼煙雲,基督已經成為我們永遠的滿足。一生為主而活的人具有殉道者的靈,至死忠心的人經過火煉不被燒毀,他們的生命事奉是金銀寶石。第二次死的害是在千年國度黑暗中哀哭切齒,如同從火中經過一樣。 三,別迦摩教會 [二章12~17節]:恢復分別為聖; 別迦摩名意「聯婚」,同讀太十三章31~32節,芥菜種的比喻,世俗化的教會。歷史上康士坦丁大帝與教會聯合,至第六世紀形成教皇制度。 這教會需要二刃的利劍道,刺入他們的靈裏分開屬於神與屬於人的東西(來四12)。教會已經住在撒但為王的世界中,有教皇制度居間階級(尼哥拉),為貪財而更改真理 (巴蘭)。 反潮流的安提帕堅守基督為元首,傳揚真理火烤而死,效法他榜樣的得勝者得著神隱藏的嗎哪,是約櫃中金罐嗎哪存到永遠(出十六33)。得勝者的白石有神賜的新名,在教皇制度中的得勝者與主隱密處的靈交,使他們經歷生命合一的奧祕。旁人不知道,惟有主與自己知道──這個合一是何等明亮、敏銳;敬畏主的人,神把祕密告訴他。(詩二十五14) 四,推雅推喇教會 [二章18~29節]:恢復純一的貞潔; 推雅推喇名意「香祭祀」,同讀太十三章33~35節,麵酵的比喻,淫亂的教會,歷史上第六世紀羅馬天主教至今。 這教會需要主如火焰的眼目洞察他們肺腑心臟,燒掉他們內心可憎的淫亂,教皇奪取基督為元首的權柄,又與政治世界聯合,世界教訓進入三一神的教會,如同麵酵使麵團發起來,外表龐大,裏面都是空洞,香煙彌漫,多種深奧之理與魔鬼有份。耶洗別如何主宰亞哈與魔鬼聯合,教皇也如何主宰信徒服從他的權柄。 在這教會中的得勝者,面對異端裁判所耶洗別的淫威,不求改革,只求保守到底;主再來時與基督同作王一千年,得著明亮的晨星基督為賞賜。 五,撒狄教會 [三章1~6節]:恢復內住生命的新鮮; 撒狄名意「餘數」,在龐大宗教世界中尚有餘數七千人未曾與世界聯合,同讀馬太十三章44節,藏寶的比喻。 教會是創世之前神隱藏在世界中的寶貝,歷史上16世紀的更正教,馬丁路德改革欲恢復神心目中的教會,但改革不完全,設立了牧師制度。 生命不強,需要神的七靈運行作工,神的使者 (七星)影響教會,使掛名的教會有活的實際,其中的得勝者在生活事奉上與主同行,越過牧師制度單單屬於神。在千年國度中生命冊上他們的名字不打上失敗的記號。 六,非拉鐵非教會 [三章7~13節]:恢復眾弟兄的事奉; 非拉鐵非名意「弟兄相愛」,同讀馬太十三章45~46節,買珠的比喻。 珍珠形成是蚌受傷流出生命的液體,層層裹大成為珠子,比喻教會的形成是基督受死流出生命合成教會。歷史上十九世紀的弟兄會。 主的顯現,鼓勵這教會忍耐持守真道到底,掌管一切的是主,祂開了復興的門,使少數人看見眾聖徒的事奉 (太廿三8),棄絕居間階級,基督為元首與眾肢體聯合,使多人得著從上頭來的生命供應。略有一點力量,是竭力追求真理的主,回到生命的源頭,聖經真理與身體的事奉。 這些人在大災趡中首先被提,千年國度有冠冕,在教會中是柱子,見證基督作光作鹽(加二9;提前三15),身上有神的名字,神城的名字,主的新名字,證明他是完全屬於神。 七,老底嘉教會 [三章14~22節]:恢復屬靈的實際; 老底嘉名意「常人風俗」,同讀馬太十三47~50,撒網的比喻。 末世的教會混亂的情況,財富知識增多,對神不冷不熱,內心虛空,憂慮增加,屬靈生命貧窮,不認識神,無見證。 主的顯現,使他們認識惟有主是真實的,人都是虛謊的。主是教會的元首,勸他們出代價經歷信心的試煉,增加生命的份量,行為上見證基督,接受十字架對付罪惡,靈裏明亮認識神,聽見神的聲音,接受祂的內住合一,得勝者與基督同作王一千年。 第三個異象:寶座〔四~五章〕 使徒看見坐在寶座上的神,如同碧玉曾來到人間,如同紅寶石曾流血,犧牲為全人類死,虹圍繞寶座,神與人和好的約 (創九15),七色彩虹如同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七句話,如同綠寶石主在地上經過試驗。 二十四位長老是最先受造管理宇宙的天使長,唱創造之歌,寶座前有神的七靈是差遣去普天下為基督作見證,寶座前的玻璃海明亮如水晶。察驗大災難中的得勝者(十五2),四活物是受造物中完美的形像,影射出主基督道成肉身的四個職分,獅子為君王,牛犢是神的奴僕,人子成為人的樣式,飛鷹本是神子。六個翅膀執行任務迅速,二個翅膀遮臉,二個翅膀遮腳不顯露自己。(賽六2) 使徒與寶座共鳴之心,為封住的書卷大哭,被殺的神的羔羊藉著地上眾聖徒的祈禱在天使天軍敬拜聲中揭開書卷。這書卷是啟示錄的內容,主要是大災難七印,七號,七碗審判地的內容。印是政治方面,號是軍事方面,碗是司法方面,是基督承受萬有的地契。 第一印,第二,第三印……第七印之災
第七印時,揭開七號之災
第一號,第二,第三號……第七號
第七號時,揭開七災:第一碗,第二,第三碗……第七碗 第四個異象:七印〔六章,八章1~5節〕 〔第一印〕基督的福音:基督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魔鬼,福音的箭從此射出去,祂是萬王之王,得勝的主。(十九11~16) 〔第二印〕戰爭不斷加劇,帶來大災難主的再來審判。 〔第三印〕戰爭帶來饑荒,因饑餓人臉發黑(哀四8),是主再來前的預兆。 〔第四印〕戰爭,饑荒,瘟疫帶來死亡,大災難時期大批人被殺。 〔第五印〕歷代以來殉道者在祭壇下求神伸冤,白衣賜給他們見證他們的得勝,殉道者的人數要添滿,復活起來跟從基督打敗敵基督,千年國度與基督一同作王。 〔第六印〕天象改變,地震山搖,一七之半敵基督毀約,魔鬼從半空打倒地,無底坑的鬼放上來,大災難開始,得勝者首先被提(參十二5,十四4;路十七34~36;出廿三19)。敵擋基督的眾人恐懼躲避神的忿怒。 〔第七印〕寂靜半小時後七支號出現,藉著地上眾聖徒的祈禱,通過耶穌基督達到神面前,天上作出反應。 第五個異象:七支號 [八章6節~九章,十一章14~19節,十五章5~8節] 打擊外邦之神。(出十二12) 〔第一號〕冰雹,火血打擊土地神。 〔第二號〕天上火山打擊海神,海中活物神,來往之船。 〔第三號〕火星打擊江河神,如同埃及人敬拜尼羅河。 〔第四號〕打擊天象,日月星神。 〔第五號〕第一禍:空中掌權的魔鬼被打擊落地(十二4;弗二2),開無底坑放出鬼,隨著新式武器折磨外邦人五個月。 〔第六號〕第二禍:從伯拉大河來的二萬萬軍隊,使用新武器,在十三個月一天一小時殺三分之一的人。 〔第七號〕第三禍:空前絕後的七碗。第七號吹響時所有死的活的信徒被提到空中審判台,接受神的賞罰(帖前四16~17;林前十五52),宣告基督作王,神的忿怒七碗將傾倒,敗壞惡人。 千年國以後死人要復活,接受白色大寶座的審判。天上出現約櫃,律法公義的審判來到了。(十一19接連十五5~8) 七碗開始出現 第六異象:七碗〔十五章1,5節~十六章〕 〔第一碗〕拜敵基督的人生毒瘡,如同埃及第六災。 〔第二碗〕海水變血,如同埃及第一災。 〔第三碗〕江河變血,如同埃及第一災,為殉道者伸冤。 〔第四碗〕太陽烤人,打擊太陽神。 〔第五碗〕敵基督的國變黑暗,人生瘡,如同埃及第九災。 〔第六碗〕預備哈米吉多頓大戰 哈米吉多頓名意是「屠殺山」,此時主耶穌腳踏橄欖山,山分為二半,神的選民有逃跑之路(亞十四4)。基督率領忠心的得勝者與敵基督東方大軍作戰,邪靈游說煽動人集合作戰。 凡忠心於神托付的信徒不至受罰,不忠心事奉的信徒如同失職的士兵脫去軍裝赤身而行,這是神踹酒榨的日子。 從東方波斯拉到米吉多平原共600里血流戰場。(十四17~20;賽六十三1~6;珥三9~13) 〔第七碗〕宣告神的審判成了,恩典時代結朿進入國度時代,敵基督的城裂為三段。海島眾山有形質的都燒為灰燼 (彼後三10),90斤重的冰雹打擊人,人還是不悔改褻瀆神。 第七異象:猶太人的餘數 (守神誡命的人) 〔七章1~8節〕 在大災難中,四方的風是神使用的審判工具,律法時代以色列人沒有內住神的生命,主耶穌還沒有死而復活,他們守神的誡命蒙神保守,十二支派各有一萬二千人受永生神的印,是屬於神的人,其中約瑟的兒子瑪拿西代替但。(參創四十九17) 第八異象:得勝者總體在新天新地〔七章9~17節〕 得勝者必是經過大患難,有基督的見證行為(白衣),接受神十字架的對付,經歷與撒但摔跤,配得神國的標記是在一切逼迫患難中,仍有忍耐與信心,棕樹枝是得勝的象徵。(帖後一4;彼前五9;約十二13) 第九異象:小書卷〔十章〕 另有一位大力天使指主耶穌,右腳踏海佔有海,左腳踏地佔有地,那小書卷指五章 1節的書卷剩下的部分,大部分已經展開應驗,剩下的是七碗。 使徒吃小書卷,口中明白神的話非常甘甜,在肚中消化經歷時需要出代價覺得苦。以西結吃書卷口中甜如蜜,去傳講時遭逼迫。(結三1~15) 第十異象:二個見證人〔十一章1~13節〕 三年半大災難中,神以基督為標準測量祂的教會,外邦人踐踏通向基督的路,不許基督徒傳道,在黑暗之極時神興起二個見證人,為福音殉道,死而復活,神伸手地震,死亡七千名人。 二個明顯的見證,以利亞迦密山上降火燒滅巴力權勢,祈禱推動神降雨的手。摩西打擊一切假神的見證,神以大災敗壞世界。 他們是二棵橄欖樹,經歷十字架壓榨的工作,流出聖靈之生命,又是二個燈台與主生命不斷流通,發出生命之光,照亮黑暗的世界。 第十一異象:教會的整體〔十二章〕 這個大異象表示在神心目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聖經中共有四個大異象。(出三3;但十8;啟十五1) 這個宇宙教會披戴基督。(羅十三14;加三27) 腳踏月亮代表新約時代的教會,月亮本身不發光,需要太陽光的反照。教會返照出基督,蛇傷女人的腳跟,撒但逼迫教會卻不能勝過教會。 頭戴十二星冠冕代表舊約時代,以色列十二支派所代表的教會小影。 教會在生產之痛苦中生出得勝者男孩子,即或殉道,即或一生跟隨羔羊,首先被提至寶座,忠心跟隨基督作戰,在千年國度與基督一同作王。基督成形在信徒裏面,需要受生產之苦。(加四19) 撒但與敵基督帶領三分之一背叛的天使,要吞吃得勝者,牠並不注意不得勝者,撒但被打到地上的時候,大災難開始,不得勝者經歷戰爭逼迫1260天,蒙神維持生命,直到第七支號吹響被提半空審判台前。 得勝者的特徵,是晝夜受撒但控告攻擊(彼前五9),一生依靠主的寶血,把自己交於死地,喪失魂拯救了魂,向自己死,向神活,見證基督的道,勝過撒但。 第十二異象:海中上來的獸,政治世界的領袖敵基督 〔十三章1~10,18節〕 將有政治世界的領袖出現在大災難中,他的靈是從陰間上來,集中歷代以來最殘酷逼迫基督徒的君王 (但二32~25,七3~10,十一36~39) 從巴比倫直到羅馬帝國,似乎是尼羅王的復活(尼羅名數666; 尼羅306,該撒360),羅馬歷代逼迫基督徒的六位王中復活一位的靈附在敵基督身上,成為第八位。(啟十七7~13) 大災難中有十王聯盟與敵基督,殺害不拜敵基督的基督徒,他們是最後一批殉道者,被提至玻璃海上。 第十三異象:地中上來的獸,宗教世界領袖假先知〔十三章11~17節〕 大災難中宗教世界出現一位假先知,能行大奇事,從天降火,假冒聖靈實是邪靈,與敵基督聯合,迷惑人拜敵基督,神的工作根基不在神蹟奇事上,而在於生命與十字架。 第十四異象:初熟果子,活著被提的得勝者〔十四章1~5節〕 大災難開始時,活著的得勝者十四萬四千人與復活的殉道者,一同被提至天上錫安的寶座前,參戰打下撒但,他們一生為主而活,與主有秘密的關係是無人能知道的,有豐盛的生命,如同貞潔的童女(林後十一2),如同麥田中首先成熟的果子,不留在田裏經過大災難,首先割下送入神的殿中。(出二十三19,三十四26) 第十五異象:三位天使的宣告〔十四章6~13節〕 當地上沒有人能傳福音時,神差遣天使傳永遠的福音,宣告審判時刻來臨,人當敬畏神。 第二位天使宣告,神的忿怒臨到,巴比倫世界傾倒了。 第三位天使宣告,神的忿怒臨到拜敵基督的人,永遠滅亡不得安寧。 這三個宣告,鼓勵聖徒剛強站住。 第十六異象:全體信徒被提至空中審判台〔十四章14~17節〕 第七支號吹響時,不得勝的活的死的信徒都被提至空中審判台接受神的賞罰 (林前十五52;帖前五13~17),如同麥田全被收割。 第十七異象:哈米吉多頓大戰踹酒酢〔十四章17~20節,十九章11~21節〕 從波斯拉到米吉多平原共600里(賽六十三16),血流成河,基督大軍踐踏敵基督大軍,把敵基督,假先知,山羊國丟入火湖。 (太二十五31~46) 基督是大元帥,血濺白衣,祂是神的道,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跟從祂的是蒙召的,也被選上了,忠心到底的人。 第十八異象:玻璃海,大災難中的殉道者〔十五章2~4節〕 寶座前的玻璃海本是透明(四6),審判時刻內有火,察驗人的肺腑心臟,大災難中不拜敵基督的殉道者被提至玻璃海上,唱出得勝法老的摩西之歌與羔羊十字架的得勝之歌。 第十九異象:大淫婦,毀滅歷代逼迫基督徒的宗教世界〔十七章〕 歷代與政治世界聯合的宗教世界殺害基督徒,喝聖徒的血,以羅馬天主教為首的與羅馬七王聯合,教皇控制該撒,那七位王有五位已死: 猶流,提庇流,加利古拉,革老丟,尼羅。第六位豆米仙還在,第七位與五位中一位的靈聯合,就是第八位敵基督。 當哈米吉多頓大戰時,神使用敵基督毀滅宗教世界大淫婦,什麼神他都不顧,他自稱為神。(但十一37;帖後二4) 第二十異象:毀滅物質的世界〔十八章〕 凡有形質的世界都要被神燒毀,審判不再用洪水,乃用火(彼後三10;創九15),肉體與魂享受之物都被消滅,愛宴樂的人有禍了(路十六25)。 第二十一異象:千年國度〔十九章1~10節,二十章1~10節〕 對教會的得勝者婚宴一千年,穿的細麻衣如同摩西時代的會幕有代表性,永恆的實體是聖殿如同新耶路撒冷。 一千年以後所有的信徒生命成熟,成為羔羊的妻新耶路撒冷。 對撒但捆綁一千年,以後放出來最後一個神手中的篩子試驗人,山羊國中的人跟從牠,歌革瑪各大戰,直到被扔進火湖。(結三十八~三十九章) 對歷代殉道者,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作祭司把人帶給神。 第二十二異象:白色大寶座〔二十章11~15節〕 審判歷代以來不信主耶穌的死人,照案卷上記載的行為審判他們。 生命冊上沒有他們的名字,扔在火湖裏永遠的滅亡。 第二十三異象:新天新地〔二十一章1~8節〕 新天新地的中心是新耶路撒冷,教會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神與人永遠同住,城外是火湖。 第二十四異象:新耶路撒冷〔二十一章9節~二十二章〕 新耶路撒冷是基督充滿教會的異象,城的光煇是極貴的寶石,眾聖徒經過火的熬煉,燒去礦石中的渣滓,得著五光十彩的寶石。各人射出基督十字架工作的光輝,如同碧玉人的色彩,明如水晶裏面透明,牆是碧玉眾聖徒的合一,城是精金基督生命的合一。 教會是盛裝基督的器皿,是神生命的發表。 十二個門是完全的組織數,門上天使守護城,是服役聖徒的靈(來一14)。十二支派 為門的名字,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 (約四22),四面各三個門,如同在民數記中的營 (民二章)。城墻十二根基是十二使徒的名字,猶大由保羅代替。 教會產生是由使徒開始傳揚基督(弗二20),他們是十二顆寶石,各放光彩,是神的傑作。城墻的尺寸是天使的尺寸,表示聖徒復活如天使一樣。(路廿36) 門是珍珠,主是救恩的門,祂救贖之工如同珍珠的形成,蚌經過受傷產生生命液體層層裹大形成珍珠,主的肋旁被槍扎流出水與血。血為贖罪,水為得生命。(約十7,十九34) 神與基督是城的光,內住在眾聖徒裏面,發射於外,綿羊國在城的光中行走。城中有生命水的河,基督的生命從寶座流出來,為醫治綿羊國的萬民。 主耶穌宣告祂是大衛的根,是祂創造了大衛,又是他的後裔,曾成為人的樣式,從大衛的後裔馬利亞得著人的身體,是明亮的晨星新鮮的永遠生命,呼召人去白白得著祂的救恩。 祂說了最後一句話:「我必快來。」 ―― 張向晨《聖經六十六卷》
啟示錄之概論 劉宗墉
經文:啟示錄 一、是啟示的總歸 聖經的啟示,是按著時代的歷程,逐漸發展,因著人程度的不同,救贖工作,是順序而前進,是以神的啟示,也不能同時畢顯,必須多次多方的曉諭諸先知。(來一1)。猶如一棵榮美的果樹,在創世紀裡萌芽,在詩歌先知書裡,生枝長葉,福音書信裡開花放香,到啟示錄才結成甜美可口的果子,完成其使命了。 又如一幕具有高尚價值的戲劇,在創世紀裡開始小引,以後悲歡離合,奇趣橫生,惟有到啟示錄才出現榮美結果,高尚意境了。有解經家說:「啟示若不揭開帕子,現出將來之榮耀,神城邑之光輝者,不能算為最完美,也不足以叫人心滿意足。」啟示錄正完成了這高尚的任務!聖經若無這本寶貝的書,就好像無尖頂的金字塔,無果子的無花果樹一樣。 二、是救贖的完成 聖經是一本專論救贖之書,神高尚的啟示都是要光照此偉大的題目。因神的心志中,對於世人的恩惠,只有此救贖的計畫。此計畫亦同啟示逐漸的進行:在創世紀中產生了救贖的萌芽,以後在歷史書中有救贖的預備,詩歌書中有救贖的預影,先知書中有救贖的預言,福音書中有救贖的實現,行傳書中有救贖的推廣,書信中有救贖的奧秘,到啟示錄才有救贖的完成。 在創世紀裡,提到始祖如何犯罪,遠離了慈神,失落了寶貝的福分,安舒的樂園。啟示錄裡,則敘述基督如何用寶血的救贖,領人親近父神,而收復了幸福的樂園,及無窮的福樂。在創世紀裡,我們看見兩位被定罪的罪犯,逐出樂園,何其可憐!在啟示錄裡我們看見無數蒙救贖的聖徒,奔進天城,何其榮耀!無啟示錄我們就不知道救贖工作日後的結果。 三、是預言的結果 聖經不只是教訓督責安慰勸勉之書,也是充滿了預言之書。舊約中的預言,占了一大部分,有的已經應驗,有的還未應驗,到了新約非但提到舊約之預言,如何奇妙而仔細的應驗,並且將未應驗的預言,加以申說。新約其他書卷中,尚不專重預言,惟啟示錄是特別注意預言的一本書,且將新舊二約內容,各預言的平行線,引申而至於合併為一,以達到神救贖計畫的大目的,就是基督再來,萬物復興,與天地更新。不但如此,更使所有的預言,和諧不背,能調協的應驗。 聖經若無此寶貝的書,所有預言皆成為難解之謎。預言中多論到猶太人、外邦人、教會與世界,(林前十32)。此四種平行線,在啟示錄裡都予以明瞭的指明,曾言及暫被棄絕的猶太人,在主來之日,他們要仰望他們所紮的,虔誠歸主,重返故土,享受以色列復興之榮耀。更提到教會,當主降臨空中之際,要被提至空中,與主享受婚姻的筵席,大災難之後,仍要來至世界與基督作王一千年。複論及外邦人,於教會被提之後,要受大患難,並受魔鬼的聳動,逼迫留在地上的信徒,污穢聖殿,踐踏聖地,結果受到主的消滅,引進千禱年。亦說到世界,因罪惡的污染,要被烈火融化,神複造一個新天新地,成為神子民永遠享福的所在。若聖經缺了這本書,許多預言,便茫然莫解了,此書之價值,何其高大阿! 四、書之解釋 聖經中解釋之派別叢出,議論紛紜者,莫如啟示錄,蓋此書預言眾多,奧秘難明,解之者極難盡同,然約分之為四派焉。今分論於下: (一)靈意派之解釋 此派書啟示錄乃預言之靈意,(啟十九10)。系以寓意與象徵,表明屬靈的真理,並非指實有的事實,絕不可按字面而解釋。蓋約翰寫此書時。教會大受迫害,是以用各種表徵而發明公義與真理終必得勝的曙光。使神的兒女,可以在黯淡失望的時期中,得到安慰與勉勵。譬如新耶路撒冷,並非一座實質的新城。乃指著忠誠的信徒,與基督一同在父的懷裡,享受同在的福分。聖徒與基督,作王一千年,並非實在於地上作有形式的王,亦非整為千年之數。乃一些中心為真理作見證之聖徒,使福音之光,化照天下,令世界大同,天下為公,人民享理想之福分,經過一較長時期,直至歡迎基督再來。絕非像一般貪權主義者,所希望的「真實與基督作王一千年」之意。按此派的解釋,雖能引出許多奇妙的教訓,然會消滅了本書預言的性質,多不為聖經學者所採取。
(二)已往派之解釋 此派書啟示錄書的預言,已經應驗於早期的教會之內。所提的逼迫以應驗在尼祿( Nero )逼迫教會之時,所言的災難亦應驗於耶京圍困之日。(啟十七10)。所述之七王,乃指著羅馬之七帝。(啟十三18)。所記獸的數目,是666恰等於該撒尼祿四字的希伯來字母之數,尚有古卷為666,而尼祿該撒在希伯來字母另一拼法中,亦恰為666。更所論外邦人踐踏聖所之災難,正適合羅馬人於主後七十年,大毀滅聖殿之景況。亦或約翰在當時看見耶路撒冷之危機,及羅馬政府猶太宗教逼迫教會之預兆,使用寓意表徵的筆法,瞻望前途的眼光,指明擺在前面的苦難,藉以警告慰勉當時的信徒,並非預言後世的大事,如歷史派所言。為是說者,多唯理主義,與新神學派,大約出於不信預言之論調。而且假定此書,非著於九五年,約翰流於拔摩海島之時,乃住於耶京未滅,約翰佈道于耶路撒冷之時。此說強牽附會,為一般愛主之士所摒棄。 (三)歷史派之解釋 此派以為啟示錄包括教會的各世紀,以及逼迫教會的各世代,預言的性質,是按著歷史的進行,而應驗的。揭印之災,是撒克遜人擾亂歐洲時之災難。倒碗之災,系土耳其人蹂躪歐洲時之痛苦。婦人與獸,乃指著羅馬教與教皇,困獸的數目666正符合教皇冠冕上,所刻「神兒子的代替者」的拉丁字母,所表之數,所曆之一二六O日,乃指著一二六0年。此派根據歷史的事實,反證明與詳解,頗能引起人研究之興味。然所難者,是怕有「風馬牛不相及」之處,與不能「一致言同」之點。例如婦人與獸,改革教謂系羅馬教與教皇,天主教書為更正教與路得,複有人解為土耳其與穆罕默德,更有人解為法國之大革命與拿破崙,種種解說,不一而足,真令人莫知所從。蓋依歷史解釋,非精通世界史與教會史不可,顯然非神啟示信徒之本意,(啟一3 )。雖理論高超,吾等亦不取也。 (四)將來派之解釋 此派的解釋,是根據(啟一19)。鑰節中所提「看見的事,現在的事,將來的事」此三種階段而解釋。謂看見的事,乃指著約翰在拔摩島所見的異像。現在的事,是指著二三章所述的七個教會。此七個教會,亦含有預言的性質,即代表著自使徒時代一直到最後時代的各世紀之教會。將來的事,系指啟示錄四章1節以後各章所預言的大事。啟示錄四—十九章,為主來之日,教會被提於空中,地上所有七年之大災難,正是但以理所言第七十個七之數。啟示錄二十—廿二章,乃提到主降臨於地上,如何建立千禧年,施行大審判,創造新天地,而開永世之端。此派的解釋,頗合乎預言的性質,亦滿足許多愛主渴望主降臨者之心靈,更是按實意解釋,與聖經其他的預言,都連貫一致。認為本書中,除明顯的隱語及表徵外,其餘一切之預言,都是按字句之實意而應驗的。以色列就是以色列,見證人就是見證人,大災難實有其事,大罪人實有其人。此種解釋,實為聖經中一貫的解法,故近代之純正聖經學者,多此派之解釋焉。 五、書之品評 近代之評經家,因本書為預言之書,多奧秘異像,超然真理,難以引當時歷史,與後來事蹟以解釋之。與舊約之但以理書,有相同之困難,變妄加批評,認為系偽經之類。殊不知經之真偽,自有天壤之別。偽經內容荒蕪,語多不經,一讀即知為盜名假託。然此書名署為使徒約翰所著,言論秩然,以誠懇知文字,述實在之異像,意義深刻,詞句鄭重。其所有的預言,或應驗於已往,或成就於將來,皆歷歷有征,班班可考,決不能與偽經,同日而語也。偽經系襲取舊約之想像。本書乃同舊約一貫之書。外表徵似,實質遠甚。明乎此,則不至於妄事批評矣。 評經家,複因要減少本書預言之性質,而誤認為書中所指,皆系當代之事,是一寓意之論,非為預言之書。所言之逼迫,乃指尼祿逼害教會之世。所提之災難,乃指耶京被滅之期。著之時,聖殿尚存,約翰尚存,約翰尚佈道於猶太,故此書非著於主後95年,乃著於主後68年。因著於一世紀之末,諸多真理,頗為費解也。豈知此說,背乎聖經之明言,違乎諸多之事實,只能強牽附會,不能確切立論。蓋聖經言明,寫於約翰流囚拔摩海島之時,此島離以弗所最近,此刑只行於羅馬帝豆米仙逼迫教會之時,豈能謂著於耶京聖殿未毀之時歟?況觀其達七教會之書信,知當時教會,已經墮落,遠非起初之盛景,夫小亞細亞之教會,原系保羅所立,約主後55年至58年之間,僅在此說之前十年,試想這樣新設熱忱之教會,豈能迅速墮落,到如此的地步呢? 當保羅寫以弗所書,讓小亞細亞教會傳觀時,約在主後62—63年間,即早於此說5年,難道如此屬靈,能夠領會這樣深奧書的教會,就能於數年中墮落到啟示錄二—三章的地步嗎?且看本書「教會使者」「念這書者」「主日感動」之語,表明當時教會中,已有監督的治理,讀經的聚會,主日的遵守,業俱有教會組織的形成。此種情況發生於耶京被滅之後。絕不會謂如此說法之書,能著於耶京未滅之前。統觀各種情景,此書絕不能著於58年,使徒約翰在耶京佈道之時,如近代新神學派臆測之所言。 六、書之讀法 啟示錄,是聖經中為人所忽略的一卷,因其中充滿了奧秘的異像,與隱晦的預言。許多輕浮讀經的人,很容易嚴而生倦。複有懷疑預言,信心搖動之士,對此書輒生輕棄之論,批評之說。即忠誡誦讀聖經者,亦屢因本書真義之艱深,解釋派別之不同,常望洋而興歎,畏難而止步。是以真正瞭解啟示錄,並善於研究啟示錄者,為數不多。蓋啟示錄曾揭穿了魔鬼的詭計與敗像,魔鬼極願施其技倆,掩飾了人的耳目,不讓人頌讀與研究,更不讓人尊重及正解。是以我們不得不對本書之讀法,三致意焉。 (一)研究的態度 不少研究啟示錄的人,存著一種好奇的心理,務遠的態度,因而常想入非非,言之妙妙。但把許多切實重要的真理,反加忽略了。我們研究此書之時,當存著敬虔謙虛的心靈,仰望聖靈的指教,深信此書,是神的啟示,在一字一句間,都含著榮耀的真理,也都可以接受保惠師的指導。因主應許:「聖靈來了,祂要引導你們明白,「原文作進入一一切的真理。因為祂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祂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約十六13)。是以須以虔誠接受聖經的心靈,而研究本書,勝過研究其他名人的註釋。 用敬虔的心,仰賴聖靈的指導,勝過私心自用,和服從人的意見。我們在祈禱中去研究,必然發現神真理的寶藏,及榮耀的亮光。自然參考人的名著,是少不了的,因藉此可以多得資料,多有參證,然不可作為中心,亦不可心懷成見。或重此而輕彼,或入主而出奴,或強行經意與註解相同,或胸有成竹不能容納別人之見。當以虛懷若谷的態度,參照一切純正學者的講解,更以辨別真理的知識,摒棄一切不正之論。總之,研究本書者,當敬虔存心,謙虛心靈,以經文為主,以註解為輔,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其庶幾乎。 (二)解釋的原則 本書是一奧秘預言之書,在解釋之間,自然容易方法百出。但有一不變的原則,是我們在頌讀研究之際,所當奉為金律的,就是聖經是一部整個完全的啟示著作,其中的真理,都是彼此連貫,互相參證的。雖系多人的著作,然皆出於一位聖靈的啟示與默感,屢有互為映照之效能。是以在解釋本書之時,當以經解經,以光引光,切不可斷章取義,專評自己之理想,而私意解釋。 尤其本書是一本詳論基督再臨,預言末日大事之書,研究之間,應參證與此真理有關的各種書籍,如舊約之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但以理,約珥,撒迦利亞等書。新約之四福音,哥林多,帖撒羅,希伯來,各卷。以及一切有關此來世觀的經節。使本書的真理,藉著各書的亮光,得以發揚光大,更使本書變成末世之道的集大成者。在解釋預言時,若無明文標明的其他意義,最好是按字句的實意,莫作玄妙的靈意。 固然可以採取靈訓,然不可以事實當作靈意。在講明象徵時,也當參考聖經,關乎此象徵的意義,而經意解釋,斷不可運用自己的想,任意講解,以致造成自己的損失。(彼後一20—21;三14—16)。所以比喻、名稱、數目、時地,都當仰望聖靈的指教,切勿妄自臆測,或人云亦云,以背乎聖經的正意。 (三)誦讀的目的 聖經是一本為基督作見證的書(約五39)。整個聖經滿了基督可愛的生命。這本耶穌基督的啟示,(啟一1。其預言的靈意,更是如此(啟十九10)。是以我們在誦讀之際,當同古時的希利尼人,有一樣的渴望,就是「我們願意見耶穌。」(約十二21)以祈禱虔誠的心靈,默想誦讀這本寶貝的聖經,切慕藉此認識基督可愛的生命,與無窮的榮耀。那位真理的指導者,一定會帶領我們進入榮耀真理的密室,使我們看見主慈愛的面容,直到祂榮面的光輝,照耀于我們心靈的深處,變化了我們的生命。 可惜我們讀這本預言書的時候,很容易注目到其中的比喻和象徵,教訓和應許,以及將來的審判和天國,卻忘記了這位榮耀的主!以致我們心中充滿了很多的玄想和說法,卻沒有得到主恩的滋潤,主榮的光照,以激起我們的信愛之念,這是何等可惜的事啊!
啟示錄導讀 李道生
經文:啟示錄 一、內容要義 本書名為啟示錄,啟示意即揭開帕子之意,就是使本為隱藏的事顯露出來,是屬預言書(一4—11),為新約聖經最後的一卷。其重要內容,依據一19節的鑰節,而將本書分為自然形成的三件大事:就是論到「所看見的事」——基督與七榮耀(一章);「現在的事」——基督與其七教會(二—三章);和「將來必成的事」——基督與其國度(四—廿二章);約翰從這三大方面,把他在異象中所見耶穌基督的啟示,作實際的敘述和證明出來。總觀全書所論預言要旨,乃為榮耀基督的再來,教會聖徒的被提,末日神行公義的審判,千年國度的統治,以及最後新天地的實現,與主來永遠的執掌王權等事,書中充滿預言奇事,最為深奧難明,但為追求將來盼望的信徒,虔心研究愛讀之書。 二、本書著者 系為神自己,其開宗明義的宣示,為神給耶穌基督的啟示,差遣天使,曉諭約翰寫成(一l—2)。自教會的初期,人人都以這是使徒約翰的著作,從本書一1—2,4,9—11,19;廿二8節各處經文讀之,皆很清楚看出,實為使徒約翰的手筆。如古教父猶斯丁馬特Justin
Martyr( A D.103-165),愛任紐Irenaeus ( A D.130-202 ),亞力山大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 ( A D.150-220 ),與特土良Tertullian
( A D.160220 ),都會引用本書,並公認是使徒約翰的著作無疑。 三、時地對象 本書約在主後九十五、六年間,寫於拔摩海島,其對象乃達與小亞西亞的七個教會(一4,9—11),按使徒的遺傳,約翰見本書之異象,是在羅馬豆米仙皇,於主後九十六年被判之前不久。由歷史的證據,最早的教父們都同意本書著于豆米仙皇臨終之時,如約翰的高足波利甲Plycarp ( A D.69-156)的學生愛任紐說:「啟示錄書出現為時不久,乃幾乎與我同時,即近乎豆米仙為皇之末年」,由此足以印證之。 拔摩海島位於愛琴海中,離以弗所約一三0余華里,按遺傳說,自彼得,保羅離世之後,約翰晚年到了以弗所,作了小亞西亞七教會的監督,後受豆米仙皇的迫害,放逐於此拔摩海島,至於他是否在這島上時,即將所見之異象記錄下來,只可推知,或有謂約翰於尼祿皇死後,回到以弗所,再寫成書,但他所見之異象,與所得之啟示,確是在拔摩海島,可無疑議。 四、著作原因 在當時代信徒前後遭受了三次大迫害,首次是尼祿皇Nero的迫害( A D.64-67 ),有許多人被釘十字架,被扔在野獸的窟中,或被包圍在易燃燒的衣物中,活活的燒死,那時尼祿皇卻是在場觀看,沾沾自喜,保羅和彼得,就是在此次的逼迫中,被處了死刑,或許還有其他使徒同遭厄運,惟有約翰碩果僅存。二次是豆米仙皇Domitian ( A D.95-96)的迫害,約翰被充軍到拔摩海島,同時共有四萬信徒為主殉道,約翰就在那台暗無天日的時期,看見了許多的異象。三次是圖拉真皇Trajan (AD.98-117)的迫害,要將基督信仰塗抹,這是教會的黑暗時期,不僅逼迫來自外界,教會內部也發生敗壞和背道的象徽,約翰是經歷第一、二次的逼迫,也將進入第三次,在這種情況下受苦的,他將神的啟示異象完全寫下,為神的道並耶穌基督作見證(一2),為要安慰受逼迫苦害的信徒,幫助教會在那可怕的日子,得似堅立,過聖潔的生活,盼望榮耀基督的再臨。 五、本書重要性 本書是寫出一切事的結束,與創世記首末遙遙相應,顯出耶穌是阿拉法,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一切在祂裡面得到更新,得到活潑的盼望。全部聖經真理,神的旨意,神的救贖計畫,神的奧秘之事,皆由本書得到表彰成就,可謂啟示的總結。可見本書在聖經中所占的地位,何等重要。 六、主要信息 本書是以啟示基督再來,為主要的信息,也是全部聖經思想的中心,在全部新約裡,平均每二十七節中就提到一次,可見這事在神的眼裡何等重要,亦為吾人最終的盼望。 七、分段綱要 本書共廿二章,根據內容要義,可作兩種分段方法如下: (1)依本書一19鑰節分為三段:
A、所看見的事 一章 論基督的七榮耀。
B、現在的事 二—三章 論基督的七教會。
c、將來必成的事 四—廿二章 論基督與其國度。 (2)依本書內容分為五段:
A、基督的七榮耀 一章(14—16)。
B、基督的七教會 二—三章。
c、末世大災難 四—十九章。
D、千禧年的國度 廿章。
E、新天新地的實現 廿一—廿二章。 八、關係書卷 本書位次乃出於神的安排,創世記占聖經之首位,為全部聖經的開端,而啟示錄居末位元,為全部聖經之結束,前後相映。創世記論萬物的起源,本書論萬物的結局,且所記諸事,多半是由舊約引用而來,尤與以西結書,但以理書,約珥書,撒迦利亞書諸卷,多有密切的關連,在本書所有四O四節中,就有二七八節出自舊約各卷,舊約大部分的預言,乃從本書得到解答,其應驗在新約中所諭的救恩,亦由本書得到完成與結束,由此可知本書與全部聖經各卷的關係,該是何等的密切。 九、應用數位 本書最為顯明之處,是數目字的應用,極為廣泛而含有其特殊的意義,例如: (1)數字的靈意: 「三」是指神和天上的事。「四」是指世人和大自然界的事。「七」是三加四的總和,是指主成就完全的事。「十二」是神的子民以色列和教會。「六」是七缺一,為欠缺不完全的記號,「十」是世界列強的記號,如以十角為代表。 (2)數位的應用: 本書的主要部分,是由於達與七教會的七封書信,七印,七號筒,與七碗,以及其中插文解釋所組成的,此外另有許多七數,即如七靈,七燈檯,七星,七使者,七雷,七角,七眼,七天使,七頭,七冠冕,七災禍,七山,七王等等。在舊約中也有應用許多七的數位(參創二2—3;出十二15,16,20;利十二2,5;十三4—5,十四7—8;書六4;士十六7,13;王下五10,14;但九25,27),聖經是以七日創造之工程而開始,又以一本滿了七字的書而結束,由此可見在神的眼中,實為一個完全美好而可愛的數字。 十、研讀提要 本書乃神的聖道中,最為深奧奇妙的一卷,且是新約中唯一的預言書(一3;廿二7,10,18,19)。書中奧理精意,甚難領悟,吾人必須尋求屬靈的智慧,逐句逐字,細加思想研讀,同時參讀前列關係書卷,參考有關解經重要書籍,以期獲得正確的領受。
(1)本書第一至三章中, 論到基督的七種威嚴榮耀(一14—16),與其七個教會得失情形,這七教會,不獨代表當時之眾教會,就教會的屬靈光景和地位而論,適足代表整個恩典時期,劃分為七個時代之眾教會,亦可代表每一時代眾教會之七種靈性光景,為信徒靈命生活之要訓。
(2)本書第四至八章1節中, 論到天上寶座的顯現,與七印封嚴的書卷,逐漸被羔羊揭開的事,其中所描述四活物(參結一4—25),四匹馬(參亞一7—11;六1—8),地大震動,星辰墜落(參太廿四4—30),皆含有預言之表意,為將來必成之事的開始,給信徒等候主來審判的儆戒。 (3)本書第八章2節至十一章中, 論到七位天使吹七號,是大災難的起頭,乃末日必有的事,其前四號是打擊天地自然界的,第五、六兩枝號是向人而發的,最後第七枝號達最高峰,基督得國降臨,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基督之國,祂要作王直到永遠(十一15)。 (4)本書第十三全十四章中, 論到七種奧秘(十二7—12,13—16,17;十三1—10,11—18;是四1—5,14—20),是大災難的引伸,那時敵基督者格外肆行無忌,自七奧秘起,乃後三年半之開始,其最末後之第七奧秘(十四14—20),乃指基督榮耀駕雲降臨,世界的結局到了,莊稼熟透了,善惡的報應就要臨到了。 (5)本書第十五至十八章中, 論到七金碗,倒在地上,為七位天使掌管的未了七災,是大災難之慘重景況,敵基督之大罪人出現,橫行擾害,世界的末日近了,大巴比倫傾倒了,難逃毀滅之結局。 (6)本書第十九至廿二章5節中, 論到天上的歌頌,羔羊的婚筵,千禧年的國度,末日的大審判,以及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的降臨,至是盡都實現,舊的世界一切完全過去,新的世界,新的國度,新國民的新生活於焉開始,到那時不再有黑暗,聖徒們要蒙神光照,與主一同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7)本書第廿二章6至21節, 乃為全書之結論,是誠實的見證,凡遵守這書上預言的有福了,所聽見所看見的,都是絕對真實,乃主耶穌所啟示確切的預言,不可加添刪改,主的應許「是了,我必快來!」虔誠的禱告「主耶穌阿,我願禰來!」乃為今日信徒最大的盼望。 十一、注意要點 本書列為聖經之末卷,適與首卷創世記成為對比,創世記論宇宙天地萬物及人類的起源,啟示錄乃論宇宙天地萬物及人類的結局,亦可稱為人類歷史的總結,全部聖經的結論,全書乃是一部異象錄,在此列舉一些要點,簡釋如下: (1)在本書中,特別應許有七樣的福氣, 如:那些念這書上預言和遵守的人有福了(一3)。在主裡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十四13 )。儆醒等候主來的人有福了(十六15)凡被請去赴羔羊之婚宴的人有福了(十九9)。在頭一次復活中有分的人有福了(廿6 )。凡遵守這書上預言的人有福了(廿二7)。那些洗淨自己衣服的人有福了(廿二14)。 (2)在本書中充滿了讚美的詩歌, 如:我們的神,禰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四11)。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尊貴,榮耀,頌贊的(五2)。禰的作為大哉,奇哉,萬世之王阿,禰的道途義哉,誠哉(十五3)。哈利路亞,救恩,榮耀,權能,都屬乎我們的神,因為主我們的神,全能者作王了,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祂(十九1,6,7)。
(3)在本書中讀到永在神的本性特別深入, 如:敬拜那活到永永遠遠的(四10)。主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四8;一8下)。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終(廿一6;廿二13;一8上)。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一17,18)。
(4)在本書中講到耶穌再來的信息,非常明顯而快速, 如:看哪!祂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祂,連刺祂的人也要看見祂(一7)。總要持守,直等到我來(二25)。我必臨到你那裡如同賊一樣(三3)。我必快來,你要堅持你所有的(三11)。看哪!我來像賊一樣(十六15)。看哪!我必快來(廿二7,12,20)。主耶穌阿!我願禰來(廿二20)。日期近了,主必快來,是本書開始和未了的話(一3:廿二10,12,20),主也曾親自說了這些話(太十三42,50;廿四30,51;廿五30;廿六64;路廿一25—28),天使和保羅也曾說過(徒一10—11;帖前四16;五2),可見這是信徒等候的目標,最重要的盼望。 (5)寶座前的七靈(一4), 其涵意並非表明七種相異的靈,乃是指一位聖靈完全充足之屬性而言(參賽十一2)。聖靈只有一位,但祂的恩賜,能力,和功用,卻是多方面的(林前十二4—11),如此表示聖靈的充足與全能完美之意。
(6) 主日 (一10), 一般認為在二、三章中,達與七教會的書信,是指當時現代的時代,所以我們必信這個主日,顯然是指七日的第一日說的(徒廿7;林前十六2),亦就是信徒為紀念主從死裡復活的日子。
(7)七個金燈檯(一12), 這金燈檯在舊約時代摩西的帳幕內,是具有七個枝子的燈檯(徒廿五31—37;參亞四2),這杈出的七個枝子,宜於表明神的子民只為一族。在此處有七個金燈檯,是表示新約各處各時代的教會(一20),燈檯發光,這光乃是神的道,神所啟示的真理(詩一一九105;130;箴六23),這燈檯是金子做的,表明教會在神眼中看為寶貴,它能為主發光,榮歸於神。
(8)我又要把晨星賜給他(二28), 主耶穌自己是明亮的晨星(廿二16),先知早有此預言(民廿四17),象徵著祂從空中再臨的榮耀(彼後一19),所以賜給晨星,就得了主自己,何等的榮耀與尊貴(五12;約十七24)。 (9)廿四位長老(四4), 是代表已得榮耀的教會,包括舊約時代與新約時代的聖徒完全在內,因為在舊約時代,以色列人有十二支派,在新約時代主耶穌有十二位使徒(參啟廿一12,14),所以這廿四位長老,被視為完全的整個教會。 (10)坐寶座的右手中書卷,用七印封嚴(五1), 這書卷乃是一幅可以卷起來的長紙或羊皮卷(提後四13),裡外都寫著字,與先知以西結所提的書卷相同(結二9—10),這書卷是主指示約翰詳細記載「以後必成的事」
(四1),其內容包括了六至十八章所有的預言,用七印封嚴了,表示其完全被封嚴,十分慎重而秘密。
(11)羔羊有七角七眼(五6), 這羔羊即先知所預言的彌賽亞(出十二5—7;賽五三7—8),就是施浸約翰所指示的(約一29,36),所看見在十字架上被殺的羔羊(約十九26,27;參徒八32;彼前一19),長老在此說是猶大支派中的獅子(五5),獅子表示基督之任王權,治理世界之能,並執行神的聖旨,這羔羊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靈,這角為能力的象徵(撒上二10;王上廿二11),祂有七角,表明基督絕對完全的權柄(太廿八18),這七眼是表明遍察全地,基督全知全在,神的完全智慧之意(西四10;林前一24)。
(12)無底坑一詞(九2), 系含有深淵,陰間的意思,在本書中用過七次(九1,2,11;十一7;十七8;廿1—3),無底坑是指地底下極為黑暗無底的深淵,為邪靈,犯罪的天使,和惡人靈魂的居所(彼後二4)。 (13)約翰吃小書卷,口中甜如蜜,肚子覺得發苦(十9—10;參結三1—3), 天使吩咐他吃盡這書卷,表明徹底明白其中內容,口中發甜如蜜,表明他得知神對於將來的旨意,十分滿意美好(參詩一一九103),他吃下以後,肚子發苦,表明他因知道地上必須施行可怕的審判,而無比的難過。 (14)那兩個穿毛衣的見證人(十一3—4), 一般人總認為是以利亞和摩西,他們身穿毛衣,表明過著寄居的生活(3;王下一8;參太三4),且表明人極需要悔改,因為神的審判快要臨到了。 (15)在本書中提到四個不同的婦人,就是耶洗別——代表黑暗時代的天主教(二20) 披日踏月之婦人——代表以色列(十二1),大淫婦——代表將來腐敗而信仰不純正的教會(十七1),新婦羔羊之妻——代表天上榮耀的教會(十九7)。 (16)七頭十角的大紅龍(十二3), 這一條大紅龍就是魔鬼撒但(十二9),在本書中用過十三次,這一條龍,是約翰在異象中所看見的大怪獸,其顏色鮮紅,顯明其兇暴殘忍之性,牠有七頭十角,表示牠的智慧和權能,這七頭十角,乃指撒但所利用的獸,因為那獸也有七頭十角,牠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權柄都給了獸(十三2 ),其頭上戴著七冠冕,表明撒但為世界之王的記號,這龍的尾巴,是拖著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十二4),暗指那些跟隨撒但背叛神的天使(9;參賽十四12;結廿八19)。 (17)龍要吞吃婦人所生之子(十二4), 在耶穌降生的時候,撒但就利用希律王來要殺害祂(太二16—18),這婦人所生的男孩,無疑就是耶穌基督,祂將再臨為王時,要用鐵杖管轄統治萬國(十二5;詩二9),這婦人逃到曠野,有神為祂預備安全地方,使祂被養活一千二百六十天(6),這婦人指為以色列,其天數乃指為世界之末後的日子(參13—17)。
(18)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十九7), 自創世記至啟示錄,凡論到婚姻的事,多是預表羔羊婚娶的事(參創二21—24;廿四67;得四9,10),都是預表羔羊基督如何得著教會(參歌二4,16;五1;六13;林後十一2;弗五31—32),羔羊的婚娶,是基督所期待享受極大的喜樂,也是新婦與祂一同的喜樂( 7;來十二2)。這新婦就是一切蒙恩得救的聖徒,乃為新約的教會。
(19)撒但被捆綁一千年(廿1—7), 在這一段經文內,一千年一共被提到六次,表示一件很重要的事,其中三次,是指著魔鬼撒但被捆綁,關閉與釋放之期(2,3,7),兩次是指著聖徒復活與基督一同作王之期(4,6),一次是指著聖徒復活與惡人復活相隔之期(5),這六次都是同一期限,只是實質不盡相同而已,這一千年指實有的時期,被神學家稱為千禧年,就是世界上要有一千年平安福樂的時間,為人類數千年來,所要期待實現的一段時期。 (20)白色大寶座的審判(廿11—15), 寶座表明王的座位,寓有權柄之意,聖經提到設立有:在天上的寶座,就是父神統管全宇宙的寶座(詩一O三19;啟三21;四2)。有在地上的寶座,就是基督再來時,聖徒與祂同坐,審判地上邦國萬民榮耀的寶座(太廿五31—33;40—45),以及此處白色的大寶座,這白色表示聖潔和榮耀之意,是審判死人的寶座(廿11—12),凡不能得救的死人,都要復活站在寶座前受審判而遭沉淪。 (21)新天新地之觀念(廿一1), 早在先知書中已經提過(賽六五17;六六22),這裡約翰說到他「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意思並非指舊的天地要歸於烏有,乃是其形質要改變而更新(參廿一5 ),那就是舊天地的革新,成為一個極榮耀的新天地(參彼後三10—13),這是一般人所採用的見解。
十二、史地簡介 在本書中有些有名的地方,關乎預言,教會,異象之事,十分重要,列舉出來,簡介如下: (1)拔摩海島(一9)—— 意我的殺滅,為小亞西亞西南角之一小荒島,今稱拔提那,位於以弗所城對面的愛琴海中,離以弗所海岸約三十哩,其島面積不廣,長約十哩,最闊處六哩,全島僅十三方英哩,其中岩石甚多,從前無人居住,以後雖有希臘民族居住,亦不過數千人,該島自古以來,為放逐犯人囚禁之地,據傳說,約翰昔日曾因羅馬豆米仙皇Domitian ( A.D.81-96 )的逼迫,被放逐到此島上,顯然是見了異象,並且受了不少痛苦,而寫下了啟示錄,為真理作見證(一9—10),因他這被流放的事,給教會啟示了屬靈的福氣(參一3;十四3;十六15;十九9;廿6;廿二7)。
(2)以弗所(二1)—— 意可愛的,在羅馬帝國時代,是小亞西亞的省會,約翰是在年老時來到以弗所,以此城為他傳道區的中心點,周遊小亞西亞,管理各處教會,如今他被囚在拔摩海島,主耶穌要他寫第一封書信,就是給以弗所的教會。原是一個有信心愛心的教會(二2—4)。
(3)士每拿(二8)—— 意沒藥,系小亞西亞西部海濱的一座古城,與以弗所相近,其地位僅次於以弗所,被稱為亞西亞的冠冕,此城為亞力王亞力山大所重建,其中有宏偉的圖書館,音樂院,大運動場,有最大的劇院,此處海港良好,商賈雲集,據傳說士每拿是希臘詩人荷馬的誕生,在七教會中,惟獨士每拿的教會,未受過主的責備,是一個屬靈的教會(二9—11)。 (4)別迦摩(二12)—— 意合婚快樂,系古羅馬時,亞西亞省每西亞境內之一座名城,距海邊約四十五哩,因它是此地區文化中心,且是希臘文化首席學府,其中有極大的藏書樓,全是皮卷,在該城有丟斯,雅典那,阿波羅三座希臘神的廟宇,其外廟堂林立,敬拜豬,牛,蛇,鼠各種假神,別迦摩又為建廟崇拜羅馬皇帝該撒的中心,因而說到別迦摩,是有撒但座位之處,此城人民私欲污穢,與罪惡親近,和異端世俗聯絡,不堪聞問,受到主的責備(二13—15)。
(5)推雅推喇(二18)—— 意繼續獻祭,系屬於馬其頓的殖民地,其地近於別迦摩的西南方,為首府別迦摩的衛星城,商業茂盛,以賣紫色布為大宗,使徒保羅首途往歐洲佈道時,就有一位在腓立比賣紫色布的婦人呂底亞,是推雅推喇人(徒十六13—14),她因聽道而歸主,她素來敬拜神,原是信奉猶太教的異邦人,可能在她信主之後,回到本城,賣布傳道,漸漸成立教會,以致發展成為女權發達的教會,後來形成在教會中的掌權者,因此約翰曾責備教會,容讓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引誘人犯罪行淫,不肯悔改,自結黨類,乃要受到主的報應(二19—23)。
(6)撒狄(三1)—— 意逃出,系古時呂底亞國的京城,位於小亞西亞界之內,距推雅推喇約百里之遙,非常繁華富貴,至羅馬時代,仍然以富足著稱于世,成為羊毛市場交易的中心,於主後十七年,該城毀於一場大地震,當約翰寫信給撒狄教會時,撒狄社會日漸衰落,黑暗已極,教會顯得死氣沉沉,不能為主發光,按名是活的,其實是死的,只有幾名是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真信徒,主對此處教會行為,沒有一語稱讚(三2—6)。
(7)非拉鐵非(三7)—— 意弟兄相愛,系位於撒狄東南方,在亞西亞與弗呂家二地區的交界處,主前一五九至一三八年間,為別迦摩王亞達拉二世,葬拉鐵非Attalus lI所建立,此城是希臘的文化城,處於一個火山平原的邊緣上,土地至為肥沃,因地近火山,屢遭地震,於主後十七年時,本城與撒狄共十二個城市,同遭地震毀壞,及主後十四世紀拜占庭時代,土耳其回教軍隊崛起,小亞西亞所有教會全遭毀滅,惟有非拉鐵非特蒙恩免,被改名為阿拉Alaserhir,意即神的城,這城至今仍然屹立於世界,在七教會中(一11),惟有這教會與士每拿教會,未曾受到主的責備(三8—13)。 ( 8)老底嘉(三14)—— 意人民掌權,此城位於以弗所的東南方,歌羅西的西邊,與歌羅西和希拉波立三城,鼎足而立,皆同在呂庫Lycus的半原上。老底嘉在當時有七處同名,為了識別,本城被稱為呂庫的老底嘉,其最初之名為丟斯波立,因該城自古即拜丟斯假神,及敘利亞王安提阿庫二世,瓜分希臘大帝國後,重新建造,時在主前二五0年,為紀念其妻老底西,而得名老底嘉。至主後六十二年,因亞西亞大地震,與其他城市同遭毀滅,但不久即由富庶之民再行建築。此城商業繁盛,以制羊毛外衣為業,聞名於世,且是當時弗呂家省(徒十六6)的醫學中心,有著名的醫學院,醫士從城外山中取一種水石磨粉,發明眼藥,老底嘉人因有這些財富,而驕仿自恃,任意妄為,因此那裡教會沾染世俗,成為一個不冷不熱的教會,就被主以當地的背景所暗示的意義,作了嚴厲的教訓,沒有受到稱讚(三15—19)。 (9)伯拉大河(十六12)—— 意突進,又作幼發拉底河,是亞細亞洲西部最長最重要之河,它在歷史和預言中,皆占了重要的地位,其發源地,自亞美利亞山,到波斯灣出口處,全長五千三百四十裡,此大河就是伊甸園中的第四道河(創二14),在本書中說到第六位天使吹號時,曾經指著伯拉大河,把捆綁在那裡的四個使者釋放了,而有二萬萬馬軍出發(九14—16),在這裡說到第六位天使,把金碗倒在伯拉大河時,河水就幹了,為要給從日出之地所來的眾王預備道路(十六2),這些都是約翰所見的異象,是出於神的異能。 (10)哈米吉多頓(十六16)—— 意屠殺的山,米吉多原為巴勒斯坦之一重要城鎮,在加利利省區內,位於耶斯列平原之西北廿七裡處,由米吉多山向西北行,可抵迦密山,及今日的海發新城,米吉多為古時兵家必爭之地(參書十二21;十五19),此城曾被所羅門王所重建(王上九15),曾有二位君王在此城被殺而死(王下九27;廿三29),先知說這是一個最悲哀的地方(亞十二11),在世界末日大戰爭時,普天之下眾生,都要聚集在哈米吉多頓(14—16),那無數的軍兵聚集,要攻擊神的選民以色列人于耶路撒冷,情形有了說明,為神獲得最後的勝利(十九11—21;參結卅八—卅九;亞十四)。 (11)巴比倫(十八2)—— 意混亂,其原名巴別,始自古時甯錄,巴別塔建于此地,原為示拿地(創十10;十一1—9),此城於主前三千年所修建,位於伯拉河邊,商務大盛,四圍豐富,有大路通到波斯灣,所以到主前一七0O年,將此城立為京都,歷代以來,屢經改革,受敵攻擊毀壞,旋敗旋興,直到尼布甲尼撒王時,成為繁榮極大昌盛之城,後因被神咒詛,而變為荒邱(耶五十;五十一),這裡論到巴比倫大城的傾倒,在啟示錄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自十四章8節及十六章19節,以至十七至十九章3節,詳述其 敗壞的經過,神要伸討其流人血的罪,總而言之,這巴比倫,乃是預言復興的羅馬,及其將來的罪行與毀滅。
啟示錄簡介
經文:啟示錄 你怎樣向一位眼瞎的人描述日落呢?你不能用一些字眼像:「紅色」、「金黃」、「血紅」等,也不能用「消失」這樣的動詞。你甚至無法用「擴散」、「藍紫色」或「薄暮」這樣的詞。這些話對看不見的人而言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你的描述大概得改為「日落像一個熾熱卻平滑的網球,漸漸沉入一個芬芳的水盆中,像個會散放溫暖和宜人香氣的下沉球體。」或者是「日落好像你所撫摸在你胸口那個初生嬰兒溫暖的頭顱。」這樣的描述不是很令人滿意,對不對?但你還是得試,儘管它確實很難形容。 更難的是要對屬地的人講屬天的異象。我們不只沒法看見,更是沒法理解。對想瞭解「啟示文學」的人,就是這樣充滿著挑戰。 以下是在「給非神學家的神學」一書中有關啟示錄的一段話: 啟示錄與但以理書都屬「啟示文學」,也就是幾乎每件事都須加以解釋。某些人說它只為它那一代的人而寫,有些人說它是教會歷史的大綱,又有人認為它是耶穌再來前後事件的大要。因而有人認為,這是部純粹屬靈方面的書,並附有各種寓意和象徵性的應用。也許瞭解本書最好的方法,是先概略性地瞭解啟示文學的基本特性,然後再去尋找書中的意義。
啟示性著作有四個基本的特徵: (一)它有兩個分隔的時間。分別為現今邪惡的時代與未來屬神的時代。現今的邪惡要被將來的榮耀所取代,所以撒旦要被消滅,以色列要在新天新地裡得著基業。 (二)現今的世代將會突然並且痛苦地結束。 (三)萬物的結局近了。
(四)結束的方式是以天然的災害來毀滅(瘟疫,饑荒,地震,洪水等)以及加上普世性的不法行為。 因此,把這些存記在心上後,你還會看到一幕宇宙性的大戲——撒旦對這時代的掌權將近尾聲,耶穌基督已在門外等侯了。經由這個由想像、象徵、和抽象組成的萬花筒,觀眾將十分驚喜地看著戲劇的展開。同時,一個人對生命、對永生的渴求在此被強化。那是一種直覺,而不只是理性,人心要因這樣的話而顫抖——「看哪,我必快來」(廿二12)。你會發現你整個人在伸展,一直渴想要與那位元要來的實體碰觸。 突然間,最莊嚴的話從諸天之上落下來,這是對你發出的神聖邀請:「聖靈和新婦都說:『來!』聽見的人也該說『來!』口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都可以自由取生命的水喝。」(廿二17)。到此,整部聖經的意義都很明確了。一個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呼喊要說:「阿們!主耶穌啊,我願禰來!」 啟示錄內容分析與大綱 啟示錄的文體結構有些複雜,大致上可分成七個段落。一開頭是給七個教會的書信,再來是兩個序言式的異象—一個來自天上的寶座(四1—11),一個來自羔羊和書卷(五1—14)。 六—到廿一4有七組異象,每一組包括七個小的異象。這七組異像是: (1)七印(六1—八6); (2)七號之災(八7—十一15); (3)龍的國度(十二1—十三18); (4) 拜羔羊和拜龍(十四1—20); (5)神忿怒的七個碗(十五1—十六21); (6)巴比倫(或羅馬)的傾覆(十七1—十九10); (7)撒旦時日的結束,及神的時代開始(十九11—廿一8)。 有時上述對稱會破壞,但多數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七」這個數目的浮現。本書其餘部份(廿一9—廿二21)是個補充和邀約。
以下的大綱希望您每天讀經的時候可以回過頭來複習一下。 前言(一1—3) 給教會的信(一4—三22) A問候與介紹(一4—20) B給七教會之信(二l—三22) 引介的異象——(四1—五14) A寶座(四1—11) B書卷和羔羊(五1—14) 七印(六1—八6) A第一印—白馬和騎士(六1—2) B第二印—紅馬和騎士(六3—4) C第三印—黑馬和騎士(六5—6) D第四印—灰馬和騎士(六7—8) E第五印—殉道者的哀聲(六9—11) F第六印—宇宙性的災難(六12—17) G插曲—殉道者受印(七1—8 ) H插曲—殉道者升天(七9—17) I第七印—預備降七號之災(八1—6) 七號之災(八7—十一19) A第一號—地獄與火(八7 ) B第二號—火燒之山落海(八8—9) C第三號—火燒之星落海(八10—11) D第四號—日、月、星變黑暗(八12) E插曲—鷹的警告(八13) F第五號—蝗災(九1—12) G第六號—幼發拉底河之軍(九13—21) H插曲—約翰吃書卷(十—1—11) I插曲—兩位見證人(十一1—14 ) J第七號—基督的國將臨(十一15—19) 龍國的七異象(十二1—十三18) A第一—屬天的母親與彌賽亞的出生(十二1—6 ) B第二—米迦勒勝過龍(十二7—9) C第三—悲傷與喜樂之歌(十二10—12 ) D第四—婦人與她的眾兒女(十二13—17) E第五—海獸(十三l—4) F第六—海獸的權柄(十三5—10) G第七—地獸(十三11—18) 拜羔羊和拜獸的七異象(十四1—20) A第一—羔羊和殉道者在錫安山(十四1—5) B第二—天使勸告敬拜神(十四6—7) c第三—天使宣佈巴比倫之靈訊(十四8) D第四—天使定罪拜者 (十四9—12) E第五—殉道者之福(十四13) F第六—人子與莊稼(十四14—16) G第七—天使與酒醉(十四17—20) 神忿怒之碗的異象(十五1—十六21) A引言—預備七碗之災(十五1—十六1) B第一碗—毒瘡(十六2) c第二碗—誨變血(十六3) D第三碗—淡水變血(十六4—7) E第四碗—烈日之熱(十六8—9 ) F第五碗—獸國變黑暗(十六10—11) G第六碗—東方諸王聚于哈米吉多頓(十六12—16) H第七碗—巴比倫毀滅迫近(十六17—21) 巴比倫(或羅馬)傾覆的異象(十七1—十九10) A第一—淫婦和大巴比倫(十七1—6上) B第二—對淫婦和獸的解釋(十七6下—18) C第三—天使宣告羅馬的傾覆(十八1—3 ) D第四—對羅馬傾覆之喜與悲(十八4—20) E第五—最後的挽歌(十八21—24) F第六—讚美詩(十九1—5 ) G第七—羔羊與新婦之詩(十九6—10 ) 撒旦時代的結束及神時代的開始(十九11—廿一8) A第一—得勝者基督(十九11—16) B第二—基督(十九17—21) C第三—撒旦被捆綁,千禧年開始(廿l—3) D第四—基督在幹禧年中掌權(廿4—6 ) E第五—撒旦時代結束(廿7—10 ) F第六—占色大寶座的審判(廿11—15) G第七—神永恆時代來臨(廿一1—8 ) 補充—新耶路撒冷來臨(廿一9—廿二5) A外在的表現(廿一9—14) B尺寸(廿一15—17) C構造(廿一18—21) D榮耀(廿一22—27) E河與生命樹(廿二1—5 ) 結語(廿二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