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第七章短篇信息 目录: 宝座中的羔羊 启七1—17 启示录第七章 启七1—17 (杨石林) 洗净…在羔羊的血里 启七1—17 (舒邦铎) 羔羊之血 启七14—15 (慕安德烈) 宝贵的眼泪 启七17 (刘福群)
宝座中的羔羊 经文:启示录七章1—17节 「因为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七17) 读启示录好似在看万花筒,颜色、形状、所有的图像都不断在变。突然问,「祭坛底下」的殉道者(启六9),变成「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语来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
(启七9)算一下以色列各支派的数目是十四万四千(启七4),我说的「算」是约略地算,因为这里是一种启示性的异象,任何数字的意义都是象征性的。(即或各支派的名字,都是象征性的,因为但支派未被提及,创世记四十九章所缺的倒是玛拿西支派)。 这些殉道者把荣耀给神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神」
(启七10 ),众天使也都「站在宝座和众长老并四活物的周围」
(启七11上),俯伏在地上敬拜神(启七11下,12)。长老问约翰是否知道这成千上万的人是谁?然后他又代约翰回答这个问题说:「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
(启七14上),「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
(启七14下)。现在,「羔羊必牧养他们」
(启七17)。第一位殉道者耶稣,祂牺牲了生命,使他们可以活着,也要「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启七17下)。羔羊就是我们的好牧人。
启示录第七章 杨石林
经文:启示录七章1—17节 约翰看见有一位天使拿着神的印,有十四万四千个犹太人在额上受印,留下记号,表示这些人是属神的人。 这段经文是预言神要保守那些敬虔深信祂的应许,专心等候弥赛亚临到的犹太人。虽然们也曾遭到大患难和迫害,可是神要保守他们直到主耶稣降临时,而使他们能照着他们的心愿,迎接他们所盼望的弥赛亚。 一千九百多年前,主耶稣来世时,曾对犹太人预言说:「我奉我父的名来,你们并不接待我。若有别人奉自己的名来,你们倒要接待他。」(约五43)犹太人已经亡国将近两千年之久,在一八六零年,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首次派代表在法国巴黎开会,成立「以色列同盟」。从那时开始,各地的犹太人就开始有了密切的联络。在一八九五年,有一位住在奥国的犹太人名叫合齐尔博士,用德文写了一本小册子,称为「犹太的国蒙」,宣传建立犹太国的事。他的主张称为「锡安主义」。他的著作立刻被译成二十多国的语言,感动全世界的犹太人起来响应。不过,犹太建国的问题,在犹太人的中间,有三种的见解主张,可以分为三种派别,就是保守派、现代派和改革派。 保守派的主张是说耶和华的应许明白地记载在圣经中。祂既然应许要差遣弥赛亚来复兴以色列国,要使以色列百姓从各地归回家迦南地,就要深信主的应许,耐心等候弥赛亚的降临。在他们的信条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我们确信弥赛亚要降临,天天在盼望祂的显现。」这些保守派的犹太人,若住在外国,他们每天早晨祷告时说:「我们的救主弥赛亚啊!和撒那啊!请祢快来临,从列国中救赎我们。」或者说:「永生的主,我们的祖先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啊,若合乎祢的旨意,求祢使我在世之日能重建祢的圣殿,并照祢律法的应许,使我们承受基业,这样,我们就能像昔日我们的祖先在祢面前敬拜服事祢。」当他们守严肃的逾越节时,就祷告说:「现在我在这里守节,但愿明年能在耶路撒冷守节。」有的人再建造房屋时,特别留下屋角的一部份,故意不完成它,表明是寄居在外地,有一天弥赛亚来到,就要归回圣地。 在耶路撒冷的犹太区,有一个地方称为「哀哭的城墙」是在耶路撒冷的东南方,是古代城墙的一部份,高五十九呎,长一二六呎,都是用大块石头砌成的。从中世纪以来,犹太人一直在这里聚会,直到如今,在聚会中祷告时,常常有人会为着自己的国家民族哀哭,所以才称这城墙为「哀哭的城墙」。他们在聚会中所使用的启应文,其中有几句,兹摘录于下: 司仪:「为着荒凉的宫殿」 会众:「我们坐在这儿哀哭」 司仪:「为着毁坏的圣殿」 会众:「我们坐在这儿哀哭」 司仪:「为着倒塌的城墙」 会众:「我们坐在这儿哀哭」 司仪:「恳求耶和华怜悯锡安」 会众:「愿耶和华的百姓归回同住」 司仪:「锡安的救主啊!请祢来,」 会众:「愿耶路撒冷的新妇听见祢来」
司仪:「恳求锡安王国快快复兴!」 会众:「愿所有为耶路撒冷累哭的人得到安慰。」 司仪:「恳求和平、喜乐和锡安同在,」 会众:「愿以撒的根在耶路撒冷发芽。」
以上的启应文使我们知道,这些保守派的犹太人,他们是多么敬虔地在等候弥赛亚。 接着我们同看现代派的主张是什么。他们认为保守派的人太固执,他们说,要建立犹太国,不一定要在巴勒斯坦(迦南地)。无论在何处,只要有够大的土地,能容纳犹太人从各地移民去住那里可以建立合乎国际公法的国家。在那里能根据摩西的律法,实施理想的犹太法律。现代派的人曾与英国政府交涉过,曾获得张伯伦首相的赞助,提供非洲尼罗河上游的乌干达( Uganda)作为建立犹太国之地,但受到改革派激烈反对,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 改革派的主张是什么呢?他们主张采用革命的方法实现国际主义,然后用犹太民族统治世界。他们用高等批评以解释圣经的预言,甚至否认神的存在,主张信靠自己和科学。列宁是犹太人,对于犹太的建国,他是属于改革派,他和一部份的犹太人主张要与国际共产党妥协,得以成就改革派的愿望。 时代的潮流,使许多犹太人倾向改革派。等假基督出现时,大多数的犹太人要应验主所说的预言:「有别人奉自己的名来,你们倒要接待他。」昔日以色列百姓在亚哈王的时代,会众顺从皇后耶洗别去敬拜巴力。以利亚感到孤单,逃到何烈山,在那里对神说,全国的百姓背弃了祢的约,毁坏了祢的坛,用力杀了祢的先知,只剩下我一个人。神说,以利亚啊,不只剩下你一个人而已。我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像巴力屈膝的,未曾与巴力亲嘴的。(王上十九14,18)在弥赛亚临到以前,大多数犹太人要归向假基督。但主说,虽然如此,我为自己的缘故,要留下十四万四千人,(属保守派的人)他们的心未曾归向假基督,他们是神所保守的人,活在地上要迎接弥赛亚的降临。 约翰看见许多身穿白衣的人在天上。有一位长老前来问约翰:「这些穿白衣的人是谁?」约翰回答说,我不知道,但你必定知道。那长老对约翰说,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他们是主所救赎的人。他们在遭逼迫时,四处逃避,饥饿无物可吃,口渴无水可喝,被日头晒,受炎热,曾流过许多眼泪,曾为主尽忠至死的人。加今他们已经结束了一切的痛苦,在这里不再饥饿,不再口渴,日头和炎热不再伤害他们。神亲自擦去他们眼中一切的眼泪,亲自疼爱安慰他们。 这里,第七章的预言是:在主再来之前,假基督要统治世界。那时假基督将压制犹太人和基督徒。有许多基督徒要为主殉道。犹太人大多数要归向假基督,但是主却特别保守一部份犹太人,留下他们直到基督降临地上时见祂的面。这是第七章所预言的大意。 洗净…在羔羊的血里 舒邦铎
经文:启示录七章1—17节 我们已经看过了在启示录壹章第一现象,是关于神的儿子「先在」而又「永恒」的基督,又在启示录二和三章中看了给七个教会使者的七封信,然后启世录四和五章又看了神坐在祂的宝座上,与七印所封闭的历史书。紧接在第二异象后面的,是羔羊揭开七印,现在在第七印揭开的高潮之前,有一段间隔的恩典时期,神要在这时候拯救大群的人,这就是普世教会得胜的异象。 (1)最后的结局已经迫在眼前,地与海并树的结局。启示录七章1—8节,四个使者执掌地上四方的风,如果我们懂得神的使者能这样做左右人的命运,真该不寒而栗。「使者」就是「奉差遣者」的意思。我们奉差遣的就可以抑阻神的愤怒,四个使者或即奉差遣到普天下去的意思。四万的风意或即指世界大局而言。特别是那些由宣传与鼓励的影响所发生的风波。这些事都能为神的使者所抑制,好等到神印了众圣徒的额,成为祂自己的人。「地」是与创世纪一章10节,的地字同意, 表示重生从最海中出来的人。海常常代表世界的「芸芸众生」。树则代表被结圣灵果子的那些人。 在启示录七章2节有另一位天使从东方(日出之地)。东表示什么呢?自然是日出的意思。以西结书四十三章4节说:「耶和华的荣光,从朝东的门照入殿中。」。所以这个使者是从神的荣耀中来的。他拿着永生神的印,他又对那奉差遣者到普天下去的使者们,就是那些阻止了愤怒的风的使者们说:不要伤害地或海或树,要等到印了神众仆人的额。世上有宣传的风、洗脑的风在伤害人的头额。但我们有奇妙的洁净的救恩。在以色列各支派中被永生神之印所印的人共有十四万四千,后来撒但也要用兽的印,去印某些人的额。(启示录十三章16节)兽的印正是与神的相反。各支派中受神印的人有一万二千,也许就整数一万二千,这一个很有限的数目,也或者这数字还是有代表性的。十二代表宗教团体或组织,一千是十乘十乘十,十的立方,是完全数。所以一万二千可能代表无数的从各支派中出来集合在宗教团体,又被神所赐的福印上了。十二支派名字也是有意思的,例如犹大是赞美的意思。 (2)在以色列各支派的代表性的几万多人以外,还有极多的人要得救。启示录七章9—12节,他们多到「没有人能数过来」,并且是从各国而来,说各种语言,为基督耶稣而死的基督徒已经有千万以上了,他们将要站在宝座与羔羊的前面,他们都要穿白袍,表示圣洁行为。他们手中要拿棕树枝。表示得胜;他们要大声呼喊,说愿救恩归于神与羔羊。所有宝座周围的天使,众长老,及四活物都要伏地在宝座前敬拜神,他们的诗歌(启示录七章12节)是七首颂赞诗之一,这诗句可以用「我必面对面见主」那个歌的调来唱。 (3)这大群的人是些什么人呢?启示录七章13—14说:「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他们都「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在诗篇二章5节,预言将要有大患难的时期。启示录十一至十八章也述说这患难,将要波及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有患难,但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哀哉,那日为大,无日可比,这是雅各遭难的时候,但他必被救出来。」(耶利米书三十章7节)这遭难的中心耶路撒冷,神的选民在哪里仍不信的就像现在一样,这一段患难的日子亦有三年半。这是但以理书九章24—27节所说七十个七的最后一个七的后半个,这患难有四种要素: 这患难的第一种特征,就是那从海中上来之兽的残暴的统治。(启示录十三章1节)第二是撒但愤怒的混乱,第三是魔鬼的掌权,第四就是启十六章说的大怒的碗的审判,后来我们查到那些事的时候再详论,这启示录七章的第三个异象的重点是在从这些大患难中被救出来的人,关于这些患难后面还要解释。 不但要有一段患难期,也要一段救恩的时期,事实上我们现在就正是这段恩典时期之中,以色列人已经很多得救了,将来还要有更多得救的,实际上以色列是指所有「没有诡诈」的人,极多的人要得救。 他们都曾在羔羊的血中把衣服(行为)洗白净了,只有耶稣的血才可以洁净我们的行为,使我们配列入得胜教会的那大团契中。 (4)福益(启示录七章15—17节) 1.我们得以在神宝座之前。 2.得以昼夜事奉祂。 3.神主住在我们中间。固然现在我们已有了些三样福益,但当天在大灾难以后回到世上就更全备具体化了。 4.不再饥,不再渴,也不再有炎热,因为羔羊要牧养他们。 5.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眼泪,那是多么好的一幕远景! 我们体会与众天使,众长老及四活物一同唱歌,阿们!颂赞,荣耀,智慧,感谢,尊贵,权柄,能力,都归于我们的神,直到永远!阿们! 附注:关于启五章所说七印所封的书,皮尔逊博士说,这是最直得注意而独特的一章书,神在这里表示祂对于祂自己的书的意见: (1)圣经是无比神圣的,一切被造者的智慧,连天使在内都不配拿书卷,不配打开这封印,甚至都也不配看这书卷。 (2)经文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为七重封印所密封,只有一位有权柄解释。 (3)圣书与羔羊是一体不可分的,就是写出来的道与活着的道,只有祂才配拿这书卷,能揭开七印。 (4)基督品行的复合性,祂是狮子与羔羊的合一,祂是王又是祭司。所以祂能使我们也成为王与祭司。 (5)基督宝血的溶解性,只有这血能解开封印,解释出书的内容,充满双重,含意的道,祭司职分与王位,要用狮子与羔羊的双重意义来解释。
羔羊之血 慕安德烈
经文:启示录七章14—15节 「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所以他们在神宝座前,昼夜在祂殿中事奉祂。」(启七14—15) 若我到皇宫朝见国王,我必须穿着合乎朝廷规定的服饰,使我得以觐见世上的君王。若我们朝见神,昼夜在祂殿中服事,我们必须穿着用羔羊宝血洗净的白袍。 多亏耶稣付上这么大的代价——用祂的宝血,洗净我们的罪孽,让我们能穿上洁白义袍,进到神面前。如此大爱使我确信得以活在祂面前,且祂又看重我、保守我,所以我也渴望住在祂殿中,昼夜服侍祂。 这恩典宝座有何等的荣光呀!因着永活的羔羊,每天将我们荐于神之前,而我也从宝座支取足够的恩典,行各样的善事。当我们在祂宝座前亲近祂、爱祂,求祂赐下能力以配得上祂的呼召时,这密室祷告的时间,显得何等甘甜又有吸引力! 喔!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就像觐见君王要穿合宜的衣服,我们每天也当穿上宝血洗净的义袍,来到神面前。你就像在神前服事的祭司,为众人代求,为全世界代求,这一切都因耶稣的宝血,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让我们得以坦然无惧地来到祂施恩宝座前。藉此,我们与耶稣紧密相连,并且祂要赐下足够的恩典,使我们成为他人的祝福。即使仍在地上,我们却要躬亲实践这经文:「所以我要在祂的宝座前,昼夜在祂殿中事奉祂。」
宝贵的眼泪 刘福群
经文:启示录七章17节 「因为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启七17) 眼泪是什么东西?有人说:「眼泪是罪恶的结果。」何处没有罪恶?何处没有流泪。根据化学家的分析,眼泪面含有一些石灰盐和水。又有人说:「眼泪是极其痛苦的表证。」它虽然仅含有石灰盐和水的成分,但实在是从内心所发出的液体,所谓「心中无苦泪难流。」以上所说的,都不过是简单的解释吧!我相信始祖未犯罪之先,是没有流泪底经验的。将来新天地的时候,都是同一样的光景,因为主耶和华必擦去各人脸上的眼泪。 人类流泪的的原因,大概可有两方面,一是为自己,一是为他人。希西家王祂是为自己的死痛哭祷告,后来神对以赛亚说:「你去告诉希西家说:耶和华你祖大卫的神如此说,我听见了你的祷告,看见了你的眼泪,我必加增你十五年的寿数。」(赛卅八5)这是单为自己而流泪。主耶稣所流的泪,完全是为了他人,当祂所爱的人拉撒路死了以后,祂走到坟墓那里,不但看见周围站着的人刚硬不信,就是他的姊妹马大,马利亚,也不敢相信祂有复活的大能,所以为了他们的不信,耶稣哭了。(约十一35)祂所流的眼泪,完全是为了他人的缘故。关于这个题目,圣经内记载的很多,让我们查查看,愿主明亮我们的眼睛,使我们亲自得着祂的启示。 一、感受的眼泪 因为痛苦难过而流泪的,这不消说,但有时由于极度的快乐,也会掉下泪来,想必大家都有个经验吧!当主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捱在祂的背后哭,眼泪润湿了祂的脚,随后又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她这样做,虽然遭遇了别人的反对、误会、批评,但这女人好像不看见别的,只看见了耶稣。我们想想当耶稣对她说:「你的罪赦了」的一剎那,你想她内心得着何等的平安和快乐呢!不但如此,她虽然遭受她人的歧视,但耶稣看中了她的眼泪,称赞她,因而为她向众人辩明,难怪她要感激涕零。阅者们!当我们想念到神的慈爱并主耶稣的救赎的时候,也会不由得令你感激到五体投地,眼泪夺框而流。照样神也看中你的眼泪,把它珍藏起来。「我几次流离,祢都记数。求祢把我眼泪装在祢的皮袋里。这不都记在祢册子上么。」(诗五十六8) 二、饶恕的眼泪 信徒生活处世,往往会过着许多不能了解的事,因此很容易便会发生误会、摩擦,耶稣却教导我们要「彼此饶恕」,究竟我们曾否遵行没有呢? 约瑟在幼年时候,被他的哥哥恶待,卖到埃及为奴,后来蒙了神的恩惠,使他升高甚至作了埃及的宰相。那时全地都有大饥荒,连卖约瑟的哥哥也要下埃及要粮啦。这件是在圣经上已有很多详细的记载了,他是否以恶报恶,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呢?约瑟与弟兄相认的时候,就不禁大哭起来。(创四五1—-2)他这样哭,并不是为了喊冤,也不是为了撒赖,乃是明显他对兄弟们发生的那种宽厚的爱,并完全的饶恕。他之所以能有这个气量,无他,乃是因为他已经得着了天上的启示,也甘愿顺服神的旨意「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创五十20)多少时候,我们不会饶恕别人,是因为未曾等候在神面前得着祂的光,故此无法明白所遭遇的,唯有「万事互相效力」才叫「爱神的人得着益处。」 许久之前,我听一位牧师见证说,从前有一个教会,分了党派,总会就派人去和解,那被遣的人就召集全教会彼此商议,为要交换意见。但在这个集会中,情形越来越坏,似乎到了没有收舍的地步。那领袖就对他们说,你们愿意开一个礼拜的祷告会吗?两边党派的人当然不能不举手表示赞同啦,随后那领袖跟着说:好,我有要事必须立即回去,过一个礼拜后再赶回来。 一个礼拜过了,那领袖回来,眼见这个光景完全的改变了,两党派的领袖在祷告中,都流泪悔改,彼此互相饶恕,结果不但这次纷争得着平息,而且教会也从此燃起了复兴之火焰。 各位,真诚的饶恕,的确是有特别使人感动的地方,虽然在人方面,对于饶恕的眼泪和感恩所流的眼泪,在化学上看来是同一性质,但由神方面来看,总分有分别的。感恩!那就是人与神的关系,向神感谢。饶恕呢!是人与人的关系得了神光照之后,就以慈爱怜悯他人。主祷文中有一句话:「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我们信徒,当具有这个态度,因为我们的主曾这样吩咐过的。 三、服役的眼泪 我曾听过许多人的见证,是因为他人的好行为,就看见了主的爱,因此便接纳了主耶稣为他救主。全世界有不少落在伤心痛苦和诸般患难中的人,也可以因着我们的缘故,便认识了主。「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16)奇怪!有不少的人,尤其是男性方面,觉得眼泪实在是一件可耻的事,但我实在的告诉你,有时神要借着你所流的眼泪感动他人归主。教会历史告诉我们,许久之前,美国有位很有力的布道家,名叫约拿单,在未站起来说到「神的审判」这个严重的问题之前,祂必先等候在神面前,直到感受失丧灵魂的宝贵,因而痛惜到满腔热泪涌流,那时他才站起来解释审判之道,因此缘故,每次的收效都很大。但可惜今天许多传道人,对于「审判」这个道理,似乎还不关重要,所以讲起来像「隔靴搔痒」的,别人受不到感动。 谁个不愿意效法保罗那种爱主的精神呢?谁不愿意遵行他的教导为主忠心到底呢?要知道他的工作,不是马马虎虎的,他怎样成立了以弗所的教会,用了三十年的工夫,昼夜不住的流泪祷告劝戒人。我们为主所作的工夫,虽然目前不见得有什么大的果效,但千万不要灰心,因为「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我们当以主的心为心,趁着机会服役于人,否则时机一过,便将要懊悔莫及了,保罗教训我们当「爱惜光阴。」虽然我们没有保罗这般殷勤地昼夜工作,但我们最低限度该省察,为神为教会和主交付的工作,曾真正的流过泪没有?求主帮助我们,忠心于主所托付的工。 四、代求的眼泪 我相信这样的眼泪是预表最高的奉献,可说是无我的,虽在危险中也不顾惜的为别人中心代求。我们想到以斯帖,她为爱同胞,竟胆敢站立在王前流泪哀求。(帖八3 )我们信徒今天站在公义的神和失丧的人中间,我们也应该为他们流泪恳求,因为这是神所嘱咐的。「事奉耶和华的祭司,要在廊子和祭坛中间哭泣,说:耶和华阿,求祢顾惜祢的百姓,不要使祢的产业受羞辱,列邦管辖他们。为何容列国的人说:他们的神在哪里呢。」(珥二17 )直至新约的时候,耶稣作了我们代求的榜样,祂曾大声哭泣,为我们祈求。「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就因祂的虔诚,蒙了应允。」(来五7)因着过犯,神要和我们隔绝,但因为由于主耶稣流泪的代求,我们便得了赦免。「爱」是什么呢?爱是无我的,是牺牲的,不单想到自己,也顾到对方的益处。例如摩西,百姓虽然犯了滔天的大罪,按着公义是理应重重惩治的,但摩西却为他们恳求神说:「倘或祢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祢从祢所写的册子上涂抹我的名。」又如保罗因为弟兄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诅咒与基督分离,也都愿意,这才是真正的爱,绝对的牺牲。 阅者们!昔日摩西和保罗时代的以色列人,他们也表现了不少顽梗悖逆的行为,耶稣当日亲口地责备他们,心里刚愎,他们的行为虽然不好,然而摩西保罗不是单看他们的坏行为,乃是注意到他们的需要,就为他们负责代求。我们虽然有时会遭遇到痛苦,忧伤,甚至经过流泪谷,但神会使这谷终究成为泉源之地,求主赐下启示的灵,使我们的眼睛明亮,明白他人的需要! 未了!主耶稣快到耶路撒冷的时候,看见那美丽的耶路撒冷城,快将灭亡了,就为它哀哭,各位!我们若没有向神为世界,为教会,负起这个重大的责任,不停的代求,流泪的代求,肯切的代求,如何对得起为我们舍命的主呢?求主宝贝我们的眼泪,能成为神的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