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啟示錄第二十章拾穗

 

【啟二十1~6啟示錄第二十章提及六次一千年,是真正按現行日曆的一千年呢,還是一段長時期呢?這一千年的世界情形是怎樣的呢?

    一、這裡六次提及一千年,表示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與這六

次一千年有關的大事如下:

    魔鬼要被捆綁,關在無底坑一千年(2-3節)。

    魔鬼被捆綁一千年之後,再被釋放,以考驗在那一千年內生存在世上的長命人類是否完全降服主耶穌。

    同時基督要在地上作王一千年(4節中)。

    基督徒要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這是頭一次復活的信徒所享受的一種特權(5-6節)。

    一千年之後才復活的,是惡人的復活(12-13節,參約五29),他們要在復活後受審判及刑罰。

    一千年完畢,撒但被釋放,再度迷惑世上各國,只有歌革和瑪各(即今日的俄國,參十六章16節的研究)受迷惑,與聖徒及聖城再爭戰,但被天火所燒滅(7-9)。

    二、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千年是現行日曆的一千年,即每年365日的日曆年,而不只是一個長時期,意即不一定剛剛一千年

對於主耶穌在地上為王一千年的事,神學界一直有不同的解釋,茲略述如下:

是日曆的一千年,神學家為它製造一個名字稱為千喜年,即世界上有一千年快樂的時間,是人類數千年來所盼望而獲得實現的一段時間,人們壽命有千歲之長,是創世紀第五章那些人所不能達到的壽數。

    千喜年,英文稱為MILLENIUM,是一個拉了文。根據聖經清楚明文,基督從天降臨到大地上,是在地上,亦即在復興的以色列國為王,為萬王之王,時間為一千年。

    在這一千年中,復活的身體是以靈體出現的,與主耶穌復活後所過的不受時間、空間及物質限制的神秘生活相同。他們可隱可現、可食可不食,任何物質不能阻隔他們進入任何屋內。基督將委任這些基督徒在全世界各地為官長(即為王的意義),同時也委任他們,管理宇宙中無數的星球(1967年太空人已登陸月球,證明將來復活的基督徒的管理權不限於地球,也包括月球及無數星球在內)。

在這一千年之內,無人犯罪,因魔鬼已被捆綁,人們已無犯罪的引誘,同時亦無人敢犯罪,而各地政府的辦事人員無人敢貪污犯法,因為為王的官長時隱時現,忽然會來臨視察之故。

在那一千年中,世界和今天仍然一樣,不過沒有罪惡事件發生,在地上經過大災難仍然生存的人,仍舊是帶著身體生存在世界上,人們已有高度的享受,人人快樂過日子,人人相信耶穌,因他是世界上唯一而最高的元首,他將以真正的和平與公義統治萬國。

以賽亞十一章6-10節及六十五章17-25節所預言的,解經家大都相信是指千喜年的快樂人生而言,可細閱。

但有人不但對本段經文解釋不同,而且在時間觀念上持相反的說法,他們相信世界先有一千年太平的快樂時間,然後主耶穌從天上降臨,打敗暫時被釋放的魔鬼後,立即施行白色大寶座的審判,那時新天新地才來臨(啟廿一章)。

    這些人自稱為千喜年後派,(POSTMILLENNIALISTS),而稱前一派的人為千喜年前派PREMILLENNILISTS)。千喜年後派人士相信,因為福音廣傳之故,配合科學倡明,世界將有一千年太平無戰事的時光,人們可以享受真正的和平與快樂。這就是基督為王(在天上為王)的解釋,世界人那時大抵都相信耶穌,或最少都認識耶穌的道。同時猶太人相信主耶穌為彌賽亞,亦在這一千年之內。

    可是這一派人士無法說明,這太平的一千年從那一年算起。還有,今日的世界只有一天比一天更敗壞,不會漸漸變好,使人們享受真正的和平與快樂。所以這一派人士的見解,逐漸被神學界所摒棄。

    還有人雖然相信主耶穌是在千年之前降臨,但一千年並非日曆的一千年,不過是指一個大時期,或超過一千年,或不足一千年。這一派人士不注重這千喜年之道,只相信主耶穌降臨之後必有一段很長的太平時期,但不必為年數而爭辯。

    另有一派人士相信無千喜年,被稱為無千年派AMILLENNIALISTS)。有些教會與同類的信仰人士堅持這種主張。這主張已經是很古老的了,他們相信一旦他們所傳的基督之道抵達世界每一角落,亦即千喜年開始。所謂一千年乃是指福音的力量感化普天下之意,是屬靈的一個時期,並非日曆的一千年。

    此外,古教父阿利金與奧古斯丁均作近似的解釋。德國神學家孟加盧(BENGELO1687-1752年)也是聖經原文批評家,曾指定在1836年為千喜年開始,那麼一千年即18362835年是千喜年。

    但此說不被各國神學家所採納。

    在約翰的啟示錄出版後,那些在逼迫中的信徒另有一個解釋,謂那三年半最大的苦難完畢後,千喜年即將開始。於是他們猜測千喜年開始是在紀元後313年君士坦丁相信耶穌後,基督徒不再受逼迫之時。可是這個說法很難被接受,因為千喜年之後跟著是新天新地。

    以上各說仍以第一說、即千喜年前派為多數神學家及解經者所接受。

    最要緊一點乃是:基督是降臨到大地上為王,並非在天上為王,如果基督是在天上為萬王之王,則降臨?一詞便毫無意義了。保羅說,主必親自從天降臨(帖前四16,帖撒羅尼迦前後書多次題及主降臨)。猶大書則說,主帶著他的千萬聖者降臨(14節)。在啟示錄二章一開頭就先題到主的降臨(7節)。所以我們必須相信主基督是降臨到大地上作王。

    三、在千喜年的時候,人們的生活情形,可分作三種;一種是以色列人的復興情形,幾乎每一本舊約先知書末了一段都有提及,這也是他們的最大希望。那時彌賽亞、亦即耶穌基督要坐在以色列國首都耶路撒冷為他們的王,也作萬王之王。以色列要成為全世界的行政中心,是極有榮耀的一個地區。

    第二種是以色列外的全球各地區,人人都因無魔鬼引誘犯罪而享真正和平生活,無戰爭、無殺人事件,世界要實現彌迦書的預言,亦即今日聯合國大廈內一道高牆上所刻的幾句話;

    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

        把槍打成鐮刀,

    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

        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彌四3)。

    因為科學倡明之故,人人可以獲得高級的物質享受,人人豐衣足食,全球交通方便,再無歧視其他民族或膚色或階級的事發生。那些主張種族隔離政策的人、要成為他們本國歷史的恥辱。人人互相幫助,同時人人長壽,疾病幾乎絕跡。這一千年的真正太平時期,完成人們數千年來的夢想與盼望。

但基督徒因為有靈體之故,生活方法極為神秘,其快樂與享受是我們仍未瞭解的。可能全宇宙各星球均在旅程之內,但隨時又可向世人顯現,除實施為(即領袖)的王權之外,亦可與世界有身體的人同享午餐,正如主耶穌復活後,也曾進食一般,但不用消化,無三急的麻煩,亦無疲倦的感覺,無睡眠的需要,無性別的苦惱,快樂之程度,無法形容,到時我們便會身歷其境,親嘗靈體滋味了。── 蘇佐揚《聖經難題》

 

【啟廿1~7撒旦被捆捆一千年何意?何以又被釋放?】

答:在這一段經文內,共有六次提到一千年,表示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其中之三次,是指著魔鬼撒旦被捆綁、關閉與釋放之期(啟廿237),兩次是指著聖徒復活與基督一同作王之期(啟廿46),一次是指著身體復活與惡人復活相隔之期(啟廿5),這六次都是同一期限,只是實質不盡相同而已。關於這一千年不是象徵的意思,我們相信必按字句實意,以此期為實有的一千年,亦即現行日曆的一千年,被神學家稱之為千禧年,millennium(注一),就是世界上要有一千年平安福樂的時間。這是人類數千年來,所期待實現的一段時期。根據這裡經文清楚啟示,約翰看見一位天使從天降下,捉住那龍魔鬼撒旦,把牠捆綁在無底坑裡一千年(啟廿123,十二9,九12;參五O九題)。撒旦是基督與其聖民的大仇敵,牠被捆綁一千年,正在基督在地上作王一千年為同一時期,在這一千年中,所有的歷代聖徒都要與祂一同作王,這是頭一次復活的聖徒所享受的一種特權(啟廿4-6)。至於「其餘的死人,還沒有復活,直等到那一千年完了。」(啟廿5)之後才復活,這是第二次的復活。歷代死了的惡人,他們要在復活後,站在神的白色大寶座前,接受審判及刑罰(511-13;參約五29)。

到了那一千年完了以後,撒旦必須從監牢裡暫時被釋放(啟廿73)。牠可以又被釋放?其原因是在千禧年之國度裡,基督親自在地上作王,極有榮耀和權能,真神的敬拜就要普遍;但人性是敗壞的,總有犯罪的傾向,其中難免有些人陽奉陰違,及懷疑基督為萬王之王的地位,而主是要人甘心樂意的事奉祂,所以暫時釋放撒旦,讓這些悖逆神的人,有機會可以投降,同時也是給那些生在千禧年國度的人,對其信仰生活的一種考驗,試看他們是否完全忠貞不貳,信服元首基督。當撒旦出來以後,仍「要迷惑地上的四方列國,就是歌革和瑪各的國民疆域,乃在北方的極處,照地理關係而言,似乎就是今日的俄國(結八1-6注二)。他們竟然受到撒旦的迷惑而叛逆神,投降撒旦極其眾多,而攻擊聖徒與聖城;但他們未及爭戰,就被天或所燒滅(啟廿7-9;結卅九6),因此,那戰場就稱為」哈門歌革穀「(結卅九11)。他們的屍首必用七個月來埋葬,為要潔淨全地(結卅九12)。

在千禧年前,與哈米吉多頓大戰(啟十九17-21,參五二八題);在千禧年後,有哈門歌革穀大戰(啟廿89)。這兩次戰爭雖有相同之處,卻不要相混,因戰場,主戰者,與時間皆有不同,其戰事相隔了一千年。以西結書卅八與卅九章之預言,乃應驗於這兩次的戰爭,在哈米吉多頓,先得局部的應驗,而在哈門歌革穀,得了最後完全的應驗。至於那迷惑他們的魔鬼撒旦,要被仍在硫磺的火湖裡,就是獸和假先知(參五二二題)。

注一:千禧年millennium——有千禧年前派pre-millennialists,和千禧年後派post-millennidialists之見解。所謂1、前派者,認為主耶穌是在千禧年之前降臨到地上,並相信這一千年是實際上的一千年時間。在這一千年中,基督為王,撒旦被捆綁,地上將無罪惡和戰爭流血痛苦之事件發生,人人過著太平快樂的日子,因祂是最高的元首,將以真正的和平與公義統制萬國,可謂世界的黃金時代,這是舊約先知們所預言的事(彌四3;賽十一6-10,六五17-252、所謂後派者,則是在時間的觀念上,持有相反的說法,配合科學昌明,世界將先有一千年無戰爭太平快樂的時期,然後這在天上為王的基督才降臨,擊敗暫時被釋放的魔鬼後 ,旋即施行白色大寶座的審判,那時新天新地才出現(啟廿一1;參賽六五17,六六22)。

除了上述兩派之外,尚有無千年派者A-millennialists,他們相信一旦福音傳遍世界每一角落,亦即千禧年。

注二:請參拙著舊約聖經問題總解——一六八題。——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啟二十1~15本章描述了千年王國和白色寶座的最後審判。內容為:①捆綁撒但(1-3);②千年王國(4-6);③歌革和瑪各的戰爭(7-10);④最後審判和第二次死亡(11-15)等四個部分。關於本章所提到的千年王國,以基督的再臨為基準,有前千年說、後千年說、無千年說等三種觀點。對本章的前千年說和無千年說的觀點如以下圖表:

以上所列舉的兩種觀點都以聖經為依據,都有其合理性。 ──《聖經精讀本註解》

 

【啟二十2“一千年”:千禧年 。二十17總共提到六次“一千年”,“千禧年”這個名詞由此產生。千禧年是一個時期,基督在世上掌權,全世界和平、進步,公義昭彰,人人長壽。古代教父如游斯丁、愛任紐等,按照字面意義解釋這裡的“一千年”,認為是一個為期一千年的時代;但也有人說這只是一個很長的時期,代表的意義大過實際的數目。

關於“千禧年”的解釋,可看《啟導本》的專題輔讀材料中< 末後的事>一文。  ──《啟導本聖經註釋》

 

【啟二十2~3國度是有起頭有結束的,所以也是有一定的限定時間的。── 牛述光

 

【啟二十4「我又看見幾個寶座,也有坐在上面的,並有審判的權柄賜給他們。我又看見那些因為給耶穌作見證,並為神之道被斬者的靈魂,和那沒有拜過獸與獸像,也沒有在額上和手上受過它印記之人的靈魂,他們都復活了,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那些持守耶穌的見證』(原文)。── 倪柝聲

         論及與基督一同作王的兩類人:第一,是殉道者,跟隨基督時被獸所殺的人。靈魂 (yucav)暗示殉道者雖在肉體上失去生命,但在神裡面活著,將審判不信的世界。第二,是不崇拜獸的人,他們雖然沒有直接遭遇殉道,卻是經歷一切苦難和淩辱的人(2:11,26,27)。 ──《聖經精讀本註解》

 

【啟二十4耶穌的印記和神的印記】問:加拉太書6:17說:基督徒帶著耶穌的印記,而啟示錄9:420:4,又說:神的印記,叫人何從呢?——菲島林

答:加拉太書6:17說:“耶穌的印記”,特別是指著“十字架”所說的,讀上文6:11~16,就可以明白。啟示錄9:4,可能回頭指著7:1~8的人所說的,就是在大災難中的猶太遺民。啟示錄20:4,乃是指著一切蒙恩得救人的所說的,這裡是在永世裡的光景。“印記”表明所有權,有了誰的印記,就是屬於誰。── 江守道《問題解答》

 

【啟二十4~5『他們復活了,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這是上好的復活』(原文)。這裏的『上好』或作『頭一次』,原文和路十五22所說那上好袍子的『上好』是同樣的字。――《聖經要道》

 

【啟二十4~6什麼人要與基督一同作王?

    這裡說那些因為給耶穌作見證,並為神之道被斬者的靈魂,和那些沒有拜過獸與獸像,也沒有在額上和手上受過他印記之人的靈魂,他們都復活了,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這裡很清楚說出與基督為王的人,是在大災難期中為主而死去的人再復活,然後與基督一同作王,我們這些在大災難以前已經被提到空中去的基督徒是否有機會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呢?

    我們在此可以把與基督一同作王的人分為兩種:

    一、新舊約得救的信徒。

    4節所說我又看見幾個寶座,也有坐在上面的,並有審判的權柄賜給他們幾個寶座四字原文是眾寶座,不是幾個乃是,表示很多寶座,那坐在眾寶座上面的人有審判權。顯然這是頭一種與基督一同為王的人。因為在本書第四章已題到在寶座的周圍有二十四個座位,其上坐著廿四位長老。前文已研究過,這廿四位長老,代表新舊約的信徒。所以本處所說的眾寶座及坐在其上的乃是代表教會的一切得救信徒,他們與基督一同為王,而且有審判的權柄。

    保羅曾在他的書信中說過,信徒要與基督一同作王,他說: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提後二12)。這是指一般信徒而言。

    主耶穌對他的門徒說;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太十九28)。這是指以色列的信徒而言。

    保羅也提及信徒要審判世界和天使(林前六2-3)。

    可見坐在那些寶座上有審判權的,乃是新舊約的得救信徒。

    二、大災難中為主殉道的信徒。

    在本章清楚說出的大災難中為主殉道的人有四種寶貴行動,那就是:

    給耶穌作見證。

    為神之道被斬。

    沒有拜過獸與獸像。

    沒有在額上和手上受獸的印記。

    ①②項所說的包括第六章9-11節的人和第七章所載的十四萬四千人。

    ③④項所說的是包括在大災難期中為信主而殉道的人(十四章15節)。

    這些人並非教會被提前信主得救的,但因為他們曾為主殉道在神眼中看為寶貴,所以有版權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除了作王以外,他們還有一種任務,是作神和基督的祭司,為那些在千年國裡的人和以後要出生的新的一代與無數代的人作祭司。

    我們在上面已經說過,我們與主一同作王的範圍,並不限於地球,也包括天上一切星宿在內,因為我們的靈魂已能越任何境界到任何星球裡去,這是那些有身體的人,乘太空船亦不能抵達的。我們有權審判有身體的人,也有權審判沒有身體的天使。所以我們為王與審判的權柄是很廣大的。我相信我們審判的大權會在千年國的時候實施,也要在本章11-13節所說的白色大寶座的審判時候,要與基督一同審判歷史上一切要復活而不屬￿主的人。

── 蘇佐揚《聖經難題》

 

【啟二十5“頭一次的復活”:這次復活是義人的復活(路十四14),即已信主的人的復活(帖前四16)。舊約 、新約都清楚說,義人要復活得永生,失喪的人要復活定罪(但十二2;約五29)。這裡首次說明,兩次復活之間有一段時期,便是千禧年。──《啟導本聖經註釋》──《啟導本聖經註釋》

 

【啟二十6「在頭一次復活有分的有福了、聖潔了!第二次的死在他們身上沒有權柄。他們必作神和基督的祭司,並要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他們必作神和基督的祭司,並要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換一句話說,在一千年之中,神的兒女對於世界方面乃是作王,對於神的方面是作祭司。── 倪柝聲《初信造就》

         本書記的第五福,見一3注。──《啟導本聖經註釋》

 

啟廿7~8{\Section:TopicID=342}釋放撒但

問:啟示錄二十章七至八節:「那一千年完了,撒但必從監牢裏被釋放,出來要迷惑地上四方的列國,就是歌革和瑪各,叫他們聚集爭戰;他們的人數多如海沙。」前說撒但既已關住,本可立即投之火湖。何故又要釋放而迷惑多人呢?

答:神所定規者,很雖說其理。不過,在千年國中,尚有許多新生的人,若非經撒但一試,尚不能鑒別其善惡;並且,若非如此,似乎不能結束千年國,而引進新天新地。―― 倪柝聲

 

【啟二十79這是人類最後一次背叛神的戰爭,由撒但統領。有解經家稱這次背叛為“第二次哈米吉多頓戰爭”。歌革和瑪各代表地上不敬拜神的各國,這些國結合起來敵對神。有關背景參《以西結書》三十八~三十九章。比較啟十六1618注。──《啟導本聖經註釋》

 

啟廿7~9撒但被捆綁一千年之後,何以神又要把他釋放出來,以致他又迷惑列國,又發動一次大戰?

    許多人念聖經念到這裡,覺得愕然,撒但既然已經被捆綁一千年,世上的人既然過著一千年快樂的生活,神應該隨即把撒但毀滅,為何又要把他釋放出來害人呢?

    解經家對此問題,大抵都持同一見解。

    人性是敗壞的,有犯罪的傾向。

    在千喜年中出生的人雖未經魔鬼引誘犯罪,像我們今天所遭遇的一樣,但仍有人企圖犯罪。因此以賽亞書六十五章17-25節這一段,一般都公認是指千年國的生活中,人人都長命千歲,但仍有人百歲而死的,這百歲而死的人,相信是因犯罪而被神審判致死,所以說百歲死的罪人

    人們在千年太平安樂的歲月中,生活的水準極高,人人都致力於研究各種科學,難免仍有一些民族對那很滿意的現實發生不滿的念頭

    那些生在千年內的人,雖然都認識耶穌為王,正如以賽亞所說: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十一10),但難免也有一些民族陽奉陰違及懷疑主耶穌為萬王之王的身份。

    撒但被釋放,是那些生在千年內的人的信仰考驗,看他們是否完全信服耶穌為最高元首。

    果然,那被迷惑而為首的人乃是歌革和瑪各,我們在前面已研究過哈米吉多屯之戰(十六章),在那裡提及以西結書三十八、三十九章的戰爭可能就是哈米吉多頓之戰。該次戰爭領首者為蘇聯的軍隊,其總司令將為歌革。這就表示,雖然在千喜年之內,人人在表面上都臣服耶穌為萬王之王,但蘇聯的政治領袖們仍不屈服,所以撒但就利用蘇聯不屈服的政治領袖來發動最後一次的戰爭。

    結果,在很短暫的時間內,神就從天上降火把他們燒滅。這裡不像哈米吉多頓之戰,那萬王之王用口中的劍擊殺萬國,因為主耶穌在千年期滿時,把國交與父神(林前十五24)。所以最後的戰爭,將由父神去應付,那是輕而易舉的事,因為從天降火為作戰的利器,敵軍定必全部被殲滅無疑。

    ⑧撒但再度被捕,扔在硫磺火湖裡,永遠受痛苦(啟廿10)。這裡提及撒但的最後刑場是硫磺火湖,該處早已有那獸和假先知在那裡受苦了一千年。他們在火湖被焚燒了一千年,仍然存在,仍然受苦,證明他們並未毀滅而化為烏有。因為有一些人認為神是慈愛的,到某一時期,那些在地獄受苦的靈魂將完全毀滅,化為烏有,不再受苦,也不再存在。但聖經並無這種說法。因為永生是永遠的,永刑也是永遠的,神的慈愛與公義是永遠並存不背的。── 蘇佐揚《聖經難題》

 

【啟二十11“白色的大寶座”:二十1115所描寫的是聖經中最後的審判,稱為“白色大寶座的審判”。新約中提到神的審判,多是指這次審判而說。──《啟導本聖經註釋》

         白色的大寶座與坐在上面的: 新約聖經一般指基督為最後審判的審判長(25:31-58;5:22;17:31;提後4:1)。但在這裡卻描寫為,神坐在審判席上,這是因為神與其子基督本為一(14:10,11;2:6)。關於審判者與審判的物件。 ──《聖經精讀本註解》

 

【啟廿11~15白色大寶座的審判為何種審判?】

答:寶座表明王的寶座,寓有權柄之意。聖經提到有設立在天上的寶座,就是父神統管全宇宙的寶座(詩一O19;啟三21,四2;參四九三題);有設立於地上的寶座,就是基督再來時,聖徒與祂同坐,審判地上邦國萬民榮耀的寶座(太廿五31-3340-45);以及此處白色大寶座。這寶座所以稱為大,是表明其性質的重要,因為不能得救的死人都要復活站在寶座前受審判而遭沉淪,這個審判的時期,是在千禧年之後, 完全失敗之時。此時天地完全都逃避,再無可見之處了,意乃舊的天地必被改變革新,而變成沒有罪惡的新天新地(啟廿一1;來一11;彼後三10-12)。其坐在寶座上的審判者,就是萬王之王的主基督,因為祂曾說:「父不審判什麼人,乃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約五2227)。祂是將來那審判活人死人的主(提後四1),在千禧年前是要審判活人(太廿五31-46),在千禧年後則要審判死人了。

當審判的時候,有展開的案卷(原文是多數字),與生命冊為二憑據,以顯示神的公義和言明。這些死人,非單指他們身體的死,靈性也是死在罪惡過犯之中(參廿一827,廿二15)。按照聖經明訓,死人都要復活,作惡的復活定罪(啟廿5;約五29),死人的人都要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在世所作的一切行為受審判,無論尊卑大小,誰也逃避不了(啟廿1213;摩九23;羅二23);惟獨生命冊是一卷,只是記錄凡在基督裡得救者的名字(啟廿12,三5;,參十三8,十七8),因為信的人有永生,不至於受審判,是已經出死入生了(約五24)。那些凡不肯悔改信主接受救恩的惡人,不論他們死在何處,都要被交出來,在白色的大寶座前受了審判之後,死亡和陰間要被取消,因兩樣都無用了,所以要與惡人同被仍在火湖裡,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使他們在那裡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啟廿13-1510)。這樣則世界人類的歷史於此結束,宇宙間的一切污穢都要被除掉而潔淨更新,讓榮耀的新天新地出現,有義居在其中(啟廿一1;彼後三13;參四四八題)。——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啟廿11~15 “白色大寶座的審判是什麼審判?當時的世界情形如何?】

    一、解經家一向把審判分作五次,甚至有六次或七次的,這五次的審判如下

    嗣髏地的審判,審判信主者的罪,基督代人受審

    基督台前的審判,在空中,審判信徒的生活與工作(林前三11-15),信徒獲得加冕,即在此時

    綿羊山羊的審判,基督審判地上萬民,地點在約沙法穀(太廿五31-33;珥三l-3),在千喜年國開始之時

    以色列人的審判,地點在耶路撒冷(瑪三1-6。結二十34-38)。目的要使他們全家承認耶穌為彌賽亞

    白色大寶座的審判,是審判第二次復活時的惡人,並定他們的罪,把他們扔在火湖中

    另外有人謂還有下列兩種審判

    信徒自我的審判(林前十一32),在有生之日

    天使的審判(林前六3,彼後二4),可能與同時

    在以上各種審判中,白色大寶座是歷史上最後而且最大的審判,白色表示聖潔與榮耀

    二、白色大寶座的審判情形如下

    時間:在千喜年之後,撒但完全失敗之時,亦即人類歷史結束的時候

    地點:這些復活受審的死人,都是有靈體的,和基督徒復活後的靈體一樣,所以不要什麼地點來審判他們。這裡明說從他面前天地都逃避,再無可見之處了11節)

    天地都逃避一語,可能是指天地都要毀滅(來一11),及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指地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要被烈火溶化(彼後二10-12)而言。約翰又解釋說:再無可見之處了,即無昔日四面八方的空間的觀念了。那些受審的人都站在寶座前受審

    審判之主,是萬王之王主耶穌基督。主耶穌曾說過:父不審判什麼人,乃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約五2227)。保羅稱主為將來審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穌(提後四1)。主耶穌在千喜年前要審判活人(太廿五章),在千喜年後則審判死人

    受審的憑藉有二,即

        A.諸案卷(原文是多數字)

        B.生命冊

    諸案卷是記錄世人所作的一切行為,生命冊是記錄一切相信耶穌而得救的人的名字

    本來生命冊只是記錄信耶穌而得救的人,這時也擺出來為審判的憑藉,以證明神的公義嚴明。也許有不少人自以為義,不相信耶穌,以為自己是好人,希望也可以得救。但打開生命冊一看,並沒有他們的名字;照那些言行案卷所記,這些自以為義的人卻曾做過許多隱藏的不義之事,雖能瞞得過人,但不能瞞得過神,所以他們要定為有罪,其定罪的最大理由是名字沒有記在生命冊上15

    基督徒在此可以獲得教訓,我們對人傳福音、帶領人信耶穌,做一個重生得救的人,是何等重要

    海與死亡和陰間都要交出其中的死人。不論人們死在何處,如何埋葬,或火葬、功為鳥獸所食,或死於海中,均將在一刹那間復活過來,同時馬上站在那可怕而威嚴的白色大寶座前受審判,然後被扔在火湖中受永刑

    那些被扔在火湖中的人以前曾做過什麼壞事呢

    殺人、淫亂、行邪術、拜偶像、說謊(廿一8)。還有,不潔淨(心)、行可惜與虛謊的事(廿一27)。他們是;犬類、行邪術的、淫亂的、拜偶像的、說謊及製造謊言的(廿二15

    審判完畢,死亡已無用,因無人再死,陰間已完全倒空,陰間也無用,所以死亡和陰間也要死,與那些惡人一同扔在火湖中,這火湖稱為第二次的死,那些惡人要在火湖中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16節)

    人類的歷史,於是結束,新天新地的榮耀生活,於是揭開序幕了。── 蘇佐揚《聖經難題》

 

【啟二十12「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

         『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死了的人都審判。』將來在白色大寶座前受審判的,乃是一切死了的世人。歷代所有死了的世人,將來都要站(站就是證明他們已經復活起來了)在白色報寶座前受主的審判。凡站在這裏受審判的,都是沒有信主得救的人。――《聖經要道》

         描述了最後審判的雙重性:第一,對追隨基督的聖徒來說,最後的審判意味著得救和永生以及與行為相應的獎賞;第二,對不信者來說,是投入火湖的永遠懲罰和詛咒。 ──《聖經精讀本註解》

 

【啟二十14「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裡,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

         『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裏。』不只死亡和魔鬼是這樣的同命運,同結局,就是一向和死亡同工合作的陰間,也是如此。

         『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這火湖乃是第二次的死,所以在這火湖之前,一切死亡的故事,都算作第一次死所包括的東西。死亡和陰間被扔在火湖裏,乃是在千年國度之後,所有罪人的靈魂都從陰間裏復活起來的時候。到這時,陰間再沒有死人了,也再沒有用處了,所以神就把陰間扔在火湖裏,結束了它。――《聖經要道》

         死亡和……被扔在: 表明在已得救信徒將來居住的新天新地裡,死亡和痛苦將消失得無影無蹤。指基督對撒但和死亡權勢及其國度的最終勝利,也是人類原始指望的成就,就是從死亡和束縛中完全解放出來(8:18-23)。 ──《聖經精讀本註解》

 

【啟二十15「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湖裡。」

         『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湖裏。』他們在今世活著的時候,是跟魔鬼合夥犯罪的,所以將來他們在永世裏就該和魔鬼同受永火的刑罰。――《聖經要道》